CN106256658B - 汽车立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立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6658B
CN106256658B CN201610429746.3A CN201610429746A CN106256658B CN 106256658 B CN106256658 B CN 106256658B CN 201610429746 A CN201610429746 A CN 201610429746A CN 106256658 B CN106256658 B CN 106256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holding
holding portion
transparent
vehicl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97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6658A (zh
Inventor
丰田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256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6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6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04Mounting of wind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4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43Super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立柱结构,其包括:透明部,其构成车辆的立柱的骨架,所述透明部由透明树脂制成,并且被布置为使得其长度方向与车辆竖直方向一致;以及玻璃保持部,其至少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保持玻璃,所述玻璃保持部被构造为使得沿着横切所述透明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

Description

汽车立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汽车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立柱结构,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2006-273057号公开了如下技术:透明构件布置在构成前柱(立柱)的骨架并形成前柱的外形的保持构件(玻璃保持部)的内侧处,以便通过透明构件提高可视性。保持构件设置有保持挡风玻璃的保持部和保持侧门玻璃的保持部。而且,JP-A第2006-096270号公开了如下技术:构成货车的前柱的前角构件(玻璃保持部)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40至58mm,以因此提高可视性。
然而,在这些现有技术中,死角区域至少形成在与玻璃保持部对应的区域中。而且,在JP-A第2006-096270号中公开的现有技术基本上假定为货车,并且如果该前柱被应用至轿车,那么如果前柱的宽度尺寸为40至58mm,则对于前柱难以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公开提供一种在保证立柱的强度和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可视性的汽车立柱结构。
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是一种汽车立柱结构,其包括:透明部,其构成车辆的立柱的骨架,所述透明部由透明树脂制成,并且被布置为使得其长度方向与车辆竖直方向一致;以及玻璃保持部,其至少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保持玻璃,所述玻璃保持部被构造为使得沿着横切所述透明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者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
在第一方案中,所述车辆的所述立柱的所述骨架由透明部构成,所述透明部的长度方向与车辆竖直方向一致并且由透明树脂制成。保持玻璃的玻璃保持部至少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所述玻璃保持部的沿着横切所述透明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的所述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
以这种方式,通过将玻璃保持部的宽度尺寸设定为等于或者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在玻璃保持部的前方能够形成可视区域。而且,在本方案中,除了玻璃保持部之外,构成立柱的骨架的透明部分体地布置,所以即使当玻璃保持部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时,也能够保证汽车立柱的强度和刚性。
应当理解,“瞳孔间距”意味着右眼的瞳孔中心与左眼的瞳孔中心之间的距离。而且,关于玻璃保持部,所述方案包括透明部的一部分构成玻璃保持部的情况以及与透明部分体形成的玻璃保持部例如通过将其与透明部彼此焊接或者熔融而使它们一体设置的情况。
以这种方式,在本方案的汽车立柱结构中,在保证立柱的强度和刚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可视性。
在本方案中,玻璃保持部可以包括第一玻璃保持部和第二玻璃保持部,所述第一玻璃保持部布置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且保持布置在车厢前部或者车厢后部的第一玻璃的一个车辆宽度方向端部,所述第二玻璃保持部布置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保持布置在车厢侧部的第二玻璃的一个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并且所述第一玻璃保持部和所述第二玻璃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沿着横切透明部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可以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
在以上构造中,玻璃保持部可以包括第一玻璃保持部和第二玻璃保持部,所述第一玻璃保持部布置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所述第二玻璃保持部布置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且,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布置在车厢前部或车厢后部,所述第二玻璃布置在车厢侧部。第一玻璃的一个车辆宽度方向端部由第一玻璃保持部保持,且第二玻璃的一个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由第二玻璃保持部保持。
由于第一玻璃保持部和第二玻璃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所以在第一玻璃保持部和第二玻璃保持部的前方能够形成可视区域。
以这种方式,在以上构造中,由第一玻璃保持部和第二玻璃保持部产生的死角区域能够变窄并且在第一玻璃保持部和第二玻璃保持部的前方能够形成可视区域。
在本方案中,透明部的宽度尺寸可以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
在以上构造中,通过将透明部的宽度尺寸设定为等于或大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能够保证立柱的强度和刚性,并且能够确保玻璃保持部和透明部在驾驶员的观察区域不重叠。由此,能够确保透过透明部观看的视野不被玻璃保持部阻挡。即,能够确保不由玻璃保持部形成死角区域,并且能够提高可视性。
以这种方式,在以上构造中,在保证立柱的强度和刚性的同时能够提高可视性。
在本方案中,玻璃保持部可以包括第三玻璃保持部和第四玻璃保持部,所述第三玻璃保持部布置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保持布置在车厢前部或车厢后部的第一玻璃的一个车辆宽度方向端部,所述第四玻璃保持部布置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第三玻璃保持部相邻放置,并且其保持布置在车厢侧部的第二玻璃的一个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并且第四玻璃保持部的沿着横切透明部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可以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
在以上构造中,玻璃保持部可以包括布置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三玻璃保持部和第四玻璃保持部,并且第三玻璃保持部和第四玻璃保持部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而且,玻璃可以包括布置在车厢前部或车厢后部的第一玻璃以及布置在车厢侧部的第二玻璃。第一玻璃的一个车辆宽度方向端部由第三玻璃保持部保持,并且第二玻璃的一个车辆前后方向端部由第四玻璃保持部保持。
如上所述,在以上构造中,第三玻璃保持部和第四玻璃保持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在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彼此相邻地放置,所以玻璃保持部仅布置在立柱的一个车辆宽度方向端侧。出于这个原因,根据以上构造,相比于玻璃保持部布置在立柱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侧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可视性。
在此,因为第三玻璃保持部和第四玻璃保持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第三玻璃保持部和第四玻璃保持部中的具有较大的宽度尺寸的那个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通常,保持布置在车厢前部或车厢后部的第一玻璃的第三玻璃保持部具有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布置在其上的粘合剂,将第二玻璃夹在中间并保持第二玻璃的门密封件以及门密封件所附接至的保持架布置在保持布置在车厢侧部的第二玻璃的第四玻璃保持部处。出于这个原因,第四玻璃保持部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三玻璃保持部的宽度尺寸。因此,在以上构造中,第四玻璃保持部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
以这种方式,在以上构造中,相比于玻璃保持部布置在立柱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侧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可视性。
在本方案中,透明部可以包括不透明部,所述不透明部被不透明地着色并且将对驾驶员隐藏玻璃保持部。
在以上构造中,被不透明地着色的不透明部设置在透明部中。由此,玻璃保持部对驾驶员隐藏,并且确保玻璃保持部不能被驾驶员看到。
以这种方式,在以上构造中,能够确保车厢内部的美观性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基于下面的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从车辆上方观察的、已经应用了属于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汽车的车厢内部的平面图;
图2为示出了已经应用了属于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汽车的侧视图;
图3为沿着图2的线3-3剖切的、示出了属于第一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剖面图;
图4A示出了属于在图4B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操作的比较示例;
图4B为用于描述属于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5A示出了属于在图5B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操作的比较示例;
图5B为用于描述属于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操作的说明图;以及
图6为沿着图2中的线3-3剖切的、示出了属于第二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使用附图描述属于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应注意的是,附图中示出的箭头“前”(FR)指示车辆向前方向,箭头“上”(UP)指示车辆向上方向,而箭头“右”(RH)指示车辆向右方向。
<第一实施例>
(汽车立柱结构的构造)
首先,将描述属于第一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10的构造。
如在图1中示出的,用作第一玻璃的透明板状的挡风玻璃14布置在汽车11的车厢内部12的前部,属于本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10已经应用于所述汽车11。
挡风玻璃14具有弯曲形状,所述弯曲形状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在车辆向前方向上鼓起,并且挡风玻璃14在车辆向后方向上朝向车辆向上方向倾斜地放置。挡风玻璃14的下端部14A由粘合剂(未图示在附图中)固定至前围上盖板15,所述前围上盖板15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在未图示的构成车厢内部12的前部的前围板的上端部处。挡风玻璃14的上端部14B由粘合剂(未图示在附图中)固定至前顶梁17(front header),所述前顶梁17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在构成车厢内部12的上部的车顶16(参见图2)的前端部处。
用作第二玻璃的透明板状的侧门玻璃18布置在汽车11的车厢内部12的侧部处。前柱20布置在侧门玻璃18的车辆前后方向前端部18A与挡风玻璃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部14C之间。前柱20在车辆向后方向上朝向车辆向上方向倾斜地放置。通常前柱20为对于就坐在座椅21中的乘员形成死角区域A的构件。
在此,将描述前柱20。
如在图1和图3中示出的,前柱20例如由诸如聚碳酸酯或者亚克力的透明增强树脂制成。如在平面剖面图中观看的大致为矩形实心立柱的透明部22构成前柱20的骨架,并且前柱20沿着车辆竖直方向放置。
作为示例,未图示的螺母布置在透明部2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并且每个未图示的托架的一个端侧经由螺母附接至透明部22。托架由铁、钢等制成,并且形成为板状,而且附接至透明部22的上端部的托架的另一端侧通过焊接等在车顶16的车辆宽度方向上固定至车顶纵梁24(参见图2),所述车顶纵梁24由铁、钢等制成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附接至透明部22的下端部的托架的另一端侧通过焊接等固定至由铁、钢等制成的前围上盖板15等。以这种方式,由树脂制成的前柱20固定至诸如由金属制成的车顶纵梁24或者前围上盖板15的车身骨架。
如在图3中示出的,以如在平面剖面图中观看的大致L形切出的切口部28和30布置在透明部22的前部22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并且透明部22的前部22A的车辆宽度方向尺寸比后部22B的车辆宽度方向尺寸窄。切口部28和30沿着大致整个长度方向(车辆竖直方向)布置。用作第一玻璃保持部的玻璃保持部32作为形成切口部28的结果而被构造。类似地,用作第二玻璃保持部的玻璃保持部34作为形成切口部30的结果而被构造。
诸如尿烷密封剂的粘合剂36被直接施加至玻璃保持部32,并且挡风玻璃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部14C侧经由粘合剂36而被保持在玻璃保持部32中。透明部22的前表面22A1形成为与挡风玻璃14的形状大致一致的弯曲形状,并且透明部22被设定为使得如在平面剖面图中观看的连续的弯曲表面形成在透明部22与挡风玻璃14之间。
而且,粘合剂36具有膨胀和收缩的能力,密封挡风玻璃14与前柱20之间的空间,并且利用其膨胀和收缩的能力来吸收由空气温度的变化引起的挡风玻璃14与前柱20之间的膨胀收缩差。而且,装饰条37布置在挡风玻璃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部14C与玻璃保持部32之间的间隙35中,以便间隙35被装饰条37填充。
通过将不锈钢等的条带弯曲而形成的保持架38被固定至玻璃保持部34,并且保持架38具有大致的U形,如在平面剖面图中观看的,所述U形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是开口的。另外,构成保持架38的一部分的底壁38A经由螺钉40固定至竖直壁34A,所述竖直壁34A构成玻璃保持部34的一部分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
而且,由诸如乙丙橡胶(EPDM)的弹性构件制成的门密封件42附接至保持架38,并且侧门玻璃18的前端部18A经由门密封件42被保持在玻璃保持部34中。由于门密封件42,保持了车厢内部12的气密性。
保持架38的前壁38B被设定为使得连续弯曲的表面形成在前壁38B与透明部22的前表面22A1之间。由聚氯乙烯等制成的密封构件43布置在保持架38的前壁38B的透明部22侧,以便保持架38的前壁38B与透明部22的前表面22A1之间的间隙被填充。在保持架38的底壁38A的前壁38B侧,由海绵等制成的密封构件41布置在底壁38A与玻璃保持部34的竖直壁34A之间,以便保持架38的底壁38A与玻璃保持部34的竖直壁34A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车厢内部12的气密性也通过这些密封构件41和43维持。
在此,在本实施例中,沿着基本上与透明部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尺寸D1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应当注意的是,“瞳孔间距”意味着右眼P1的瞳孔的中心与左眼P2的瞳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并且例如,在日本成人中大约为60至65mm。而且,玻璃保持部32和34的沿着基本上与透明部2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尺寸D2和D3均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
如在图4A中示出的,关于前柱100,P指示由用作驾驶员的眼点的右眼P1和左眼P2接合的眼基线(eye baseline),Q指示穿过右眼P1并且基本上与眼基线P正交的直线,而R指示穿过左眼P2并且基本上与眼基线P正交的直线。眼基线P、直线Q以及直线R为穿过右眼P1的瞳孔的中心以及左眼P2的瞳孔的中心的直线。
如在图3中示出的,B指示形成在直线Q与直线S之间的区域,所述直线S平行于直线Q并且穿过玻璃保持部3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边缘部34B。即,区域B为在透明部22中存在于直线S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区域B为驾驶员透过透明部22可看到玻璃保持部34的区域。
出于这个原因,在区域B中,不透明部44在透明部22中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4的车厢内部12侧,而不透明部45在透明部22中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4的车厢外部13侧。这些不透明部44和45被不透明地着色,以便玻璃保持部34不能被驾驶员看到。
C指示形成在直线R与直线T之间的区域,所述直线T平行于直线R并且穿过玻璃保持部3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边缘部32A。即,区域C为在透明部22中存在于直线T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区域。区域C为驾驶员透过透明部22可看到玻璃保持部32的区域。
出于这个原因,在区域C中,不透明部46在透明部22中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2的车厢内部12侧的与玻璃保持部32接触的部分中。而且,不透明部47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2的车厢外部13侧的与玻璃保持部32接触的部分中。这些不透明部46和47被不透明地着色以便玻璃保持部32不能被驾驶员看到。
不透明部44和45在透明部22中沿着基本上整个区域B布置,但不透明部可以像不透明部46和47那样仅布置在接触玻璃保持部32的部分中。这是因为驾驶员的观察区域与玻璃保持部32和34重叠的区域成为死角区域A(参见图1),所以死角区域A在不透明部形成在死角区域A外侧的区域中时增加。出于这个原因,不透明部的区域根据玻璃保持部32和34的形状等适当地改变。
(汽车立柱结构的作用及效果)
下面,将描述属于第一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10的作用及效果。
如在图1和图3中示出的,在本实施例中,由具有大致矩形的立柱形状的透明部22构造前柱20的骨架,玻璃保持部32布置在透明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而玻璃保持部34布置在透明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通常,如在图4A中示出的,前柱100形成死角区域A。相反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3中示出的,构成前柱20的一部分的玻璃保持部32和34的宽度尺寸D2和D3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4B中示出的,可视区域E能够形成在玻璃保持部32和34的前方。因此,能够看到在前柱20另一边的位于驾驶员的相反侧的车厢外部13,并且使驾驶员的视野免于被前柱20阻挡。死角区域A为驾驶员的右眼P1的死角区域A1与驾驶员的左眼P2的死角区域A2重叠的部分。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3中示出的,在前柱20中,除了玻璃保持部32和34,具有矩形的立柱形状并且构成前柱20的骨架的透明部22被分体布置。由此,即使当玻璃保持部32和34的宽度尺寸D2和D3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时,也能够确保前柱20的强度和刚性。即,根据本实施例,在确保前柱20的强度和刚性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可视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3中示出的,透明部22的宽度尺寸D1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如在图5A中示出的,在透明部102的宽度尺寸D4被设定为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的情况下,当在驾驶员的观察区域E(右眼P1的观察区域E1与左眼P2的观察区域E2)中观看时,玻璃保持部32和34以及透明部102重叠,并且死角区域A形成在透明部102的前方。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图3中示出的透明部22的宽度尺寸D1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出于这个原因,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5B中示出的,能够确保当在驾驶员的观察区域E中观看时玻璃保持部32和34以及透明部22不重叠。
由此,能够确保透过透明部22观看的视野不被玻璃保持部32和34阻挡。即,确保了不由玻璃保持部32和34形成死角区域A(参见图5A),从而能够提高可视性。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确保前柱20的强度和刚性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可视性。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切口部28形成在透明部22中,并且通过切口部28构成玻璃保持部32。即,粘合剂36直接施加至构成玻璃保持部32的透明部22,并且挡风玻璃14被保持在玻璃保持部32中。
出于这个原因,相比于未图示的玻璃保持构件介于透明部22和挡风玻璃14之间的情况,能够使死角区域A(参见图1)变窄,并且能够提高可视性。而且,减少了零件的数量,所以能够减小车身质量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3中示出的,不透明部44和45布置在前柱20的透明部22中的区域B中,而不透明部46和47布置在区域C中。
通常,当玻璃保持部32和34布置在透明部22中时,玻璃保持部32和34从车厢内部12侧和车厢外部13侧是可视的,并且存在损害美观性的可能性。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在驾驶员透过透明部22可看到玻璃保持部32的区域C中,不透明部46和47分别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2的车厢内部12侧和车厢外部13侧。而且,在驾驶员透过透明部22可看到玻璃保持部34的区域B中,不透明部44和45分别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4的车厢内部12侧和车厢外部13侧。
由此,即使玻璃保持部32和34的车厢内部12侧和车厢外部13侧是透明的,也确保了玻璃保持部32和34不能被驾驶员看到或者不能从外侧看到。出于这个原因,能够确保从车厢内部12或外侧看到的美观性不被损害。而且,通过对透明部22着色,能够提高车厢内部12和外侧的设计。
(其他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3中示出的,切口部28和30形成在透明部22的部分中,且玻璃保持部32和34分别由切口部28和30构成。即,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玻璃保持部32和34形成在透明部22中的示例。然而,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例如,虽然未在附图中图示,但透明部22与玻璃保持部32和34可以形成为独立的构件并且可以通过例如将它们彼此熔融或者紧固而一体化。即,玻璃保持部32和34可以分别邻近透明构件2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和外侧布置。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透明部22具有大致矩形的立柱形状,且透明部22的前表面22A1形成为与挡风玻璃14的形状基本上一致的弯曲形状。然而,透明部22并不限于此。例如,虽然未在附图中图示,透明部22可以由具有相同板厚的厚壁透明板形成。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满足使透明部22实心就够了,并且不特别限制其截面形状。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玻璃保持部32和34的宽度尺寸D2和D3均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然而,满足使玻璃保持部32和34中的任何一个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就够了。
通常,保持挡风玻璃14的玻璃保持部32具有布置在其上的粘合剂36,并且将侧门玻璃18的前端部18A夹在中间并保持侧门玻璃18的前端部18A的门密封件42与保持架38一起布置在保持侧门玻璃18的玻璃保持部34上。因此,玻璃保持部34的宽度尺寸D3大于玻璃保持部32的宽度尺寸D2。
出于这个原因,通过将玻璃保持部34的宽度尺寸D3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相比于玻璃保持部32的宽度尺寸D2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的情况,能够将死角区域A(图1)变窄得更多。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不透明部46和47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2的车厢内部12侧和车厢外部13侧,并且不透明部44和45布置在玻璃保持部34的车厢内部12侧和车厢外部13侧。然而,满足至少在玻璃保持部32上布置不透明部46且满足至少在玻璃保持部34上布置不透明部44就够了。由此,能够确保车厢内部12的美观性不被损害。而且,从在保证前柱20的强度和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可视性的角度,不透明部不总是必需的。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第二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以下将仅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而关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被赋予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汽车立柱结构的构造)
首先,将描述属于第二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48的构造。
如在图3中示出的,在构成属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10的前柱20中,玻璃保持部32和34布置在透明部2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相反地,如在图6中示出的,在构成属于第二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48的前柱50中,玻璃保持部56和58布置在透明部5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用作第一玻璃保持部的示例的玻璃保持部58布置在用作第二玻璃保持部的玻璃保持部5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和车辆前侧。通过将不锈钢等的条带弯曲而形成的保持架57被固定至玻璃保持部56,并且定位在保持架57的车辆前后方向前部的前壁57A被放置在前壁57A从透明部52的前表面52A突出的位置。
玻璃保持部58布置在透明部52的前表面52A处,并且玻璃保持部58和玻璃保持部5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而且,玻璃保持部56和58的宽度尺寸D5和D6均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
在此,因为玻璃保持部56和玻璃保持部5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邻放置,玻璃保持部56和玻璃保持部58中的具有较大宽度尺寸的一个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
如上所述,保持侧门玻璃18的玻璃保持部56的宽度尺寸D5比保持挡风玻璃60的玻璃保持部58的宽度尺寸大。出于这个原因,通过将玻璃保持部56的宽度尺寸D5设定为等于或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必然使得玻璃保持部58的宽度尺寸D6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
而且,透明部52的宽度尺寸D7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阻挡视野的玻璃保持部没有布置在透明部5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所以宽度尺寸D7可以小于驾驶员的瞳孔间距D。
如上所述,保持架57的前壁57A被放置在前壁57A从透明部52的前壁52A突出的位置。而且,保持架57的前壁57A被放置在挡风玻璃60的外端部60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由此,如在车辆侧视图中看到的,确保了挡风玻璃的外端部60A不暴露至外部。
由聚氯乙烯等制成的密封构件43布置在保持架57的前壁57A的挡风玻璃60侧,以便填充保持架57的前壁57A与挡风玻璃60之间的空间。
(汽车立柱结构的作用及效果)
下面,将描述属于第二实施例的汽车立柱结构48的作用及效果。
如在图6中示出的,在本实施例的前柱50中,玻璃保持部56和58布置在透明部5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玻璃保持部56和玻璃保持部5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相邻地放置。即,在本实施例中,玻璃保持部56和58仅布置在前柱5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相比于在图3中示出的玻璃保持部32和34布置在前柱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侧的情况,能够提高可视性。
在以上实施例中,如在图1中示出的,已经描述了如下构造:汽车立柱结构10应用至前柱20,该前柱20位于布置在车厢前部的挡风玻璃14与布置在车厢侧部的侧门玻璃18之间并在驾驶员座椅侧。然而,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汽车立柱结构10可以应用至位于副驾驶员座椅侧的前柱20。而且,虽然未在附图中图示,但汽车立柱结构10可以应用至在布置于车厢后部的后挡风玻璃与布置于车厢侧部的侧门玻璃之间布置的后柱。

Claims (7)

1.一种汽车立柱结构,包括:
透明部,其构成车辆的立柱的骨架,所述透明部由透明树脂制成,并且被布置为使得其长度方向与车辆竖直方向一致;以及
玻璃保持部,其至少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其保持玻璃,所述玻璃保持部被构造为使得沿着横切所述透明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65mm,
其中,在所述透明部的整个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透明部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60mm,并且
所述玻璃保持部包括:
第一玻璃保持部,其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保持布置在车厢前部或车厢后部的第一玻璃的一个车辆宽度方向端部,以及
第二玻璃保持部,其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保持布置在车厢侧部的第二玻璃的一个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并且
所述第一玻璃保持部和所述第二玻璃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沿着横切所述透明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65mm。
2.一种汽车立柱结构,包括:
透明部,其构成车辆的立柱的骨架,所述透明部由透明树脂制成,并且被布置为使得其长度方向与车辆竖直方向一致;以及
玻璃保持部,其至少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其保持玻璃,所述玻璃保持部被构造为使得沿着横切所述透明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65mm,
所述玻璃保持部包括:
第三玻璃保持部,其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保持布置在车厢前部或车厢后部的第一玻璃的一个车辆宽度方向端部,以及
第四玻璃保持部,其布置在所述透明部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三玻璃保持部相邻地放置,并且其保持布置在车厢侧部的第二玻璃的一个车辆前后方向端部,并且
所述第四玻璃保持部的沿着横切所述透明部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立柱结构,其中所述透明部包括不透明部,所述不透明部被不透明地着色并对驾驶员隐藏所述玻璃保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立柱结构,其中所述不透明部布置在所述玻璃保持部的车厢内部侧和/或车厢外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立柱结构,其中所述不透明部布置在接触所述玻璃保持部的部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立柱结构,其中所述玻璃保持部与所述透明部分体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立柱结构,其中所述透明部的一部分构成所述玻璃保持部。
CN201610429746.3A 2015-06-22 2016-06-16 汽车立柱结构 Active CN106256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5150 2015-06-22
JP2015125150A JP6477286B2 (ja) 2015-06-22 2015-06-22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658A CN106256658A (zh) 2016-12-28
CN106256658B true CN106256658B (zh) 2020-01-03

Family

ID=56101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9746.3A Active CN106256658B (zh) 2015-06-22 2016-06-16 汽车立柱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0512B2 (zh)
EP (1) EP3109136B1 (zh)
JP (1) JP6477286B2 (zh)
CN (1) CN106256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99874A1 (en) * 2016-04-13 2017-10-19 Catherine Jones VyO Vision
JP6662338B2 (ja) * 2017-03-27 2020-03-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6897222B2 (ja) * 2017-03-27 2021-06-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6635406B2 (ja) * 2017-08-25 2020-01-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ピラーの設計方法
JP6922664B2 (ja) 2017-11-02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JP6977488B2 (ja) 2017-11-02 2021-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ピラー構造
JP6977496B2 (ja) 2017-11-14 2021-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6965766B2 (ja) * 2018-01-22 2021-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及び車両側部構造
JP7074021B2 (ja) 2018-10-26 2022-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7155908B2 (ja) 2018-11-13 2022-10-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7074029B2 (ja) 2018-11-13 2022-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7110952B2 (ja) 2018-12-03 2022-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7149224B2 (ja) * 2019-05-30 2022-10-06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車両用ピラ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84265A (en) * 1926-07-24 1930-12-09 Harold R Zeamans Clear-vision automobile body construction
FR2885341B1 (fr) * 2005-05-03 2007-07-20 Magna Steyr France Sas Soc Par Mont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montant
GB2457034A (en) * 2008-01-30 2009-08-05 Stanley Levy Transparent pillars for road vehicle
CN202115588U (zh) * 2011-03-22 2012-01-18 鲁东大学 一种避免汽车视觉盲区的a立柱结构
DE102014204194A1 (de) * 2013-03-08 2014-09-11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ahrzeugwindschutzscheibenstrukturen
CN104354769A (zh) * 2014-07-29 2015-02-18 郭红伟 一种汽车透明a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3074U (ja) * 1983-12-20 1985-07-1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構造
JPS60144574U (ja) * 1984-03-07 1985-09-25 我妻 康夫 車輛内からの前方左右の視野の死角を解消したサイドバ−
JPS6421070U (zh) * 1987-07-29 1989-02-02
JPH0660580A (ja) 1992-08-12 1994-03-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H0660580U (ja) * 1993-01-29 1994-08-23 榮之 大島 自動車の死角
FR2720995B1 (fr) * 1994-06-08 1996-08-30 Sopelem Sofretec Structure de maintien d'un pare-brise de véhicule assurant une vision améliorée.
US6428087B1 (en) * 2001-01-05 2002-08-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pillar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JP4721683B2 (ja) 2004-09-30 2011-07-13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2006273057A (ja) 2005-03-28 2006-10-12 Toyota Motor Corp ピラー構造
KR20100108833A (ko) * 2009-03-30 2010-10-08 이완행 자동차 차체
JP5216793B2 (ja) * 2010-02-19 2013-06-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ボディー構造
GB2479363A (en) * 2010-04-07 2011-10-12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Partially transparent vehicle body component
JP2013186830A (ja) * 2012-03-09 2013-09-19 Toyota Motor East Japan Inc フロントピラー視界評価方法、フロントピラー視界評価装置、フロントピラー
JP5371075B2 (ja) * 2012-11-06 2013-12-18 猛 阿部 自動車用樹脂製透明フロントピラーの製造方法
FR3001031B1 (fr) * 2013-01-15 2017-07-21 Nexter Systems Caisse de vehicule blinde a montants reduits
US9227673B2 (en) * 2013-12-03 2016-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pilla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84265A (en) * 1926-07-24 1930-12-09 Harold R Zeamans Clear-vision automobile body construction
FR2885341B1 (fr) * 2005-05-03 2007-07-20 Magna Steyr France Sas Soc Par Mont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montant
GB2457034A (en) * 2008-01-30 2009-08-05 Stanley Levy Transparent pillars for road vehicle
CN202115588U (zh) * 2011-03-22 2012-01-18 鲁东大学 一种避免汽车视觉盲区的a立柱结构
DE102014204194A1 (de) * 2013-03-08 2014-09-11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ahrzeugwindschutzscheibenstrukturen
CN104354769A (zh) * 2014-07-29 2015-02-18 郭红伟 一种汽车透明a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6658A (zh) 2016-12-28
EP3109136B1 (en) 2019-09-04
EP3109136A1 (en) 2016-12-28
JP2017007509A (ja) 2017-01-12
US10150512B2 (en) 2018-12-11
US20160368537A1 (en) 2016-12-22
JP6477286B2 (ja) 2019-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6658B (zh) 汽车立柱结构
CN108657283B (zh) 车辆用支柱构造
US9963173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CN109774794B (zh) 车辆用柱结构
CN110040181B (zh) 车辆用支柱结构
JP7156451B2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US10457331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JP2006273057A (ja) ピラー構造
US10189504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US10363970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US10710641B2 (en) Vehicle pillar structure
CN109747718B (zh) 汽车用柱结构
JP6900911B2 (ja)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US11097783B2 (en) Front pillar structure
AU2013200004A1 (en) Front Pillar of Vehicle
CN111098927B (zh) 车辆用柱结构
US9873398B2 (en) Vehicle interior structure
JP7358922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6806038B2 (ja)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JP6623827B2 (ja)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