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5955A - 电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5955A
CN106205955A CN201610082323.9A CN201610082323A CN106205955A CN 106205955 A CN106205955 A CN 106205955A CN 201610082323 A CN201610082323 A CN 201610082323A CN 106205955 A CN106205955 A CN 106205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building
recess
magnetic
layer
cald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23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5955B (zh
Inventor
郑东晋
李敬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05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5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5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59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2017/007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a special conductive pattern, e.g. flat spi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流路径阻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电流路径阻挡部沿与线圈部的端子暴露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在磁性体的表面中。当施加高电压时,可通过电流路径阻挡部来阻挡在磁性体的表面上流动的细小电流的电流路径。在磁性体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路径可形成为尽可能长,从而可消除或减小在电感器的表面上流动的细小电流。

Description

电子组件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5月2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5-007271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组件。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组件的电感器,是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构成电子电路以去除噪声或者用在构成LC振荡电路等的组件的代表性无源元件。
根据近年来的电子产品的复杂度和多功能化增大的趋势,对在所述电子产品中使用的电子组件已经逐渐要求尺寸紧凑、大电流容量以及高容量。
具体地说,对于用于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或直流(dc)-dc转换器(DDC)中的功率电感器,将电力供应到集成电路(IC)的结构改变为在PMIC周围使用多个功率电感器的结构。
此外,由于功率电感器根据产品的复杂性增大而具有大电流和高频率的容量,所以提高电感器的耐受电压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当被施加高电压时,所述电子组件能够去除或降低在电感器的表面上流动的细小电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电子组件可包括至少一个电流路径阻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电流路径阻挡部沿与将线圈的端子暴露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在磁性体的表面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电子组件可包括:磁性体,包括暴露到磁性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线圈部以及分别设置在线圈部的上面和下面的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并具有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在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一个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入部;外电极,分别形成在磁性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并且连接到线圈部的暴露的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透明的透视图,使得电子组件的线圈部可见;
图2是沿着图1的I-I’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组件的平面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组件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然而,本公开可按照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不应该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且将本公开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并将始终使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电子组件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中,可沿着与线圈部端子暴露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在磁性体的表面中形成至少一个电流路径阻挡部。
此外,电流路径阻挡部可由在磁性体的至少一个主表面中形成的凹入部形成。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具体地,薄膜型电感器)。然而,电子组件不必限于此。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透明的透视图,使得电子组件的内线圈部可见,图2是沿着图1的I-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参照图1至图3,示出了薄膜型电感器100作为电子组件的示例。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薄膜型电感器100中,‘长度’方向是指图1的‘L’方向,‘宽度’方向是指图1的‘W’方向,‘厚度’方向是指图1的‘T’方向。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薄膜型电感器100可包括磁性体50以及形成在磁性体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的一对外电极80。
此外,磁性体50可包括设置在其中的线圈部以及分别设置在线圈部的上面和下面的上覆盖层51和下覆盖层52。
磁性体50可形成薄膜型电感器100的外部结构并且包含,例如,铁氧体或金属磁性颗粒,但磁性体50的材料不必限于此。也就是说,磁性体可不受限制地包含多种材料,只要材料表现出磁性性质即可。
此外,金属磁性颗粒可由包含从铁(Fe)、硅(Si)、铬(Cr)、铝(Al)以及镍(N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何一种或更多种组成。例如,金属磁性颗粒可包含Fe-Si-B-Cr基非晶金属颗粒,但不必限于此。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以将金属磁性颗粒分散在聚合物(例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中的形式包含金属磁性颗粒,因此,可确保表面的绝缘性质。
线圈部可包括设置在上覆盖层51与下覆盖层52之间的线圈支撑层20以及第一线圈层42与第二线圈层44。
线圈支撑层20可由,例如,绝缘基板(更具体地,聚丙二醇(PPG)基板、铁氧体基板、金属基软磁性基板等中的一种)形成。然而,线圈支撑层20不限于此。
可形成穿透线圈支撑层20的中部的孔,并且孔可填充有磁性材料(例如铁氧体、金属磁性颗粒等),从而形成中部55。
由于形成了填充有磁性材料的中部55,可提高电感器的电感L。
第一线圈层42和第二线圈层44可分别设置在线圈支撑层20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上。
第一线圈层42和第二线圈层44可形成为诸如螺旋形状的图案。
分别设置在线圈支撑层20的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上并使线圈支撑层20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第一线圈层42和第二线圈层44可通过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穿透线圈支撑层20的至少一个过孔电极46来彼此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线圈层42、第二线圈层44以及过孔电极46可由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例如,第一线圈层42、第二线圈层44以及过孔电极46可由银(Ag)、钯(Pd)、铝(Al)、镍(Ni)、钛(Ti)、金(Au)、铜(Cu)、铂(Pt)或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此外,形成在线圈支撑层20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线圈层42的端子42a可暴露到磁性体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表面,形成在线圈支撑层20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线圈层44的端子44a可暴露到磁性体5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表面。
此外,可分别在磁性体50的上覆盖层51或下覆盖层52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上沿与将第一线圈层42的端子42a和第二线圈层44的端子44a暴露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凹入部71和72(例如,具有凹槽形状)。
虽然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并描述了在厚度方向上分别形成在上覆盖层51和下覆盖层52的一个表面中的凹入部71和72,但凹入部71和72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仅在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中形成凹入部71和72。
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凹入部71和72可以是线性槽部。例如,具有线性槽形状的线性凹入部71和72可沿着与将第一线圈层42的端子42a和第二线圈层44的端子44a暴露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凹入部71和72可形成为与将第一线圈层42的端子42a和第二线圈层44的端子44a暴露的长度方向垂直地交叉。根据需要,可以以90°左右或者90°或更大的角度沿着与将第一线圈层42的端子42a和第二线圈层44的端子44a暴露的长度方向交叉或倾斜地交叉的方向形成凹入部71和72。
此外,凹入部71和72可形成为沿直线形状延伸,使得凹入部71和72通过上覆盖层51或下覆盖层5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可形成凹入部71和72使得将上覆盖层51或下覆盖层52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与其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表面彼此连接的上覆盖层51或下覆盖层52的边缘开口。
然而,凹入部71和72不限于此,根据需要,凹入部71和72可形成为在其中部弯曲为弧形或弯折形。
同时,可在凹入部71和72中形成由绝缘材料(例如环氧树脂)形成的涂覆层(未示出)。如上描述的涂覆层可更有效地提高在外电极80之间阻挡电流路径的作用或增加外电极80之间的电流路径长度的作用。
可在磁性体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形成所述一对外电极80。
如上描述的所述一对外电极80可电连接到第一线圈部42的端子42a和第二线圈部44的端子44a,所述端子42a和44a暴露到磁性体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表面。
当对电子组件施加耐受电压时,加强电子组件的电流电导率最高的表面的绝缘性质非常重要,并且表面的电流路径沿形成端子的长度方向流动。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当施加高电压时,可通过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的凹入部71和72部分地阻挡在磁性体50的表面上沿长度方向流动的细小电流的电流路径CP,并且电流路径可形成为细长的,从而可去除流动在磁性体50的表面上的细小的电流。
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当施加耐受电压之后测量表面电阻时,表面电阻可以为105Ω或更大。
外电极80可包含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例如,外电极80可由镍(Ni)、铜(Cu)、锡(Sn)、银(Ag)或它们的合金等形成。然而,外电极80的材料不必限于此。
图4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组件100的平面图。
参照图4,凹入部71和72的宽度a可以为3μm至100μm。
当凹入部71和72的宽度a小于3μm时,阻挡电流路径的效果会不足,当凹入部71和72的宽度a大于100μm时,会使电感降低。
图5是图1中示出的电子组件100的侧视图。
参照图5,凹入部71和72的深度b可以为3μm至100μm。
当凹入部71和72的深度b小于3μm时,阻挡电流路径的效果会不足,当凹入部71和72的深度b大于100μm时,会使电感降低。
变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这里,由于线圈部和外电极的结构与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线圈部和外电极的结构相似,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以避免重复描述。
参照图6,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凹入部可包括一对上凹入部71a和一对下凹入部72a,所述一对上凹入部71a仅形成在磁性体50’的上覆盖层51的将上覆盖层5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与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彼此连接的边缘中,所述一对下凹入部72a仅形成在磁性体50’的下覆盖层52的将下覆盖层52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与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彼此连接的边缘中。
这里,所述一对上凹入部71a可设置在沿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位置。可选地,根据需要,所述一对上凹入部71a可沿宽度方向彼此不对齐,从而设置在彼此不相对的位置。
此外,所述一对下凹入部72a可设置在沿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位置。可选地,根据需要,所述一对下凹入部72a可沿厚度方向彼此不对齐,从而设置在彼此不相对的位置。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透视图。
由于线圈部和外电极的结构与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线圈部和外电极的结构相似,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以避免重复描述。
参照图7,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凹入部可从磁性体50”的上覆盖层51或下覆盖层52的表面凹入为向内凹并且具有圆形截面。
在这种情况下,凹入部73和74可形成在将上覆盖层51或下覆盖层52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与其两个侧表面彼此连接的边缘中。此外,多个凹入部75和76可不连续并地随机地设置在在上覆盖层52或下覆盖层52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中。
此外,根据需要,凹入部的形状可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如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凹入部可形成为沿磁性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或可延伸为从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至其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表面开口。
此外,根据需要,形成凹入部的表面可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如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凹入部可基本上形成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中,或者,可基本上形成在沿宽度方向上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中,或者可形成在厚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的一个或更多个表面中或所有的表面中。根据一个实施例,凹入部可在厚度和宽度方向上的所有的表面中连续地延伸并包围线圈部。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施加高电压时,可通过电流路径阻挡部来阻挡在磁性体的表面上流动的细小电流的电流路径。可使在磁性体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路径形成为尽可能长,从而可消除或减小在电感器的表面上流动的细小电流。
虽然已经在上面示出和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修改和更改。

Claims (20)

1.一种电子组件,包括:
磁性体;
线圈部,设置在磁性体中并且包括暴露到磁性体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表面的端子;
至少一个电流路径阻挡部,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在磁性体的表面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电流路径阻挡部是形成在磁性体的表面中的凹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具有线性槽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具有3μm至100μm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包括不连续地设置在磁性体的表面中的多个凹槽并且每个凹槽具有圆形截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电流路径阻挡部是形成在磁性体的将磁性体的表面和与所述表面相邻的另一表面连接的边缘中的凹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具有线性槽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电流路径阻挡部具有形成在磁性体的表面中的线性槽形状并垂直于长度方向,具有线性槽形状的电流路径阻挡部在磁性体的通过磁性体的所述表面连接的相对的侧表面之间连续地延伸。
9.一种电子组件,包括:
磁性体,包括沿长度方向暴露到磁性体的两个端部的线圈部以及分别设置在线圈部的上面和下面的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并且具有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在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入部;
外电极,分别形成在磁性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并且连接到线圈部的暴露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线圈部包括:线圈支撑层,设置上覆盖层与下覆盖层之间;第一和第二线圈层,设置在线圈支撑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通过过孔电极彼此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具有线性槽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具有3μm至100μm的深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包括不连续地设置在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表面中的多个凹槽并且每个凹槽具有圆形截面。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形成在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将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表面和与所述表面相邻的另一表面连接的边缘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具有线性槽形状。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具有线性槽形状的凹入部形成在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主表面中并垂直于长度方向,并且凹入部在通过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主表面连接的上覆盖层或下覆盖层的相对的侧表面之间连续地延伸。
17.一种电子组件,包括:
磁性体;
线圈部,包括沿磁性体的厚度方向堆叠的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并且具有暴露到磁性体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的表面的端子;
凹入部,形成在厚度方向上的表面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涂覆在凹入部的表面上的绝缘材料。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沿厚度方向在所述表面的相对的边缘之间连续地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组件,其中,凹入部包括相互隔开的多个凹槽。
CN201610082323.9A 2015-05-26 2016-02-05 电子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5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72710 2015-05-26
KR1020150072710A KR102171676B1 (ko) 2015-05-26 2015-05-26 칩 전자 부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5955A true CN106205955A (zh) 2016-12-07
CN106205955B CN106205955B (zh) 2019-01-22

Family

ID=5739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232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05955B (zh) 2015-05-26 2016-02-05 电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51314A1 (zh)
KR (1) KR102171676B1 (zh)
CN (1) CN1062059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938A (zh) * 2018-02-09 2019-08-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组件
CN110189899A (zh) * 2018-02-22 2019-08-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
CN111105923A (zh) * 2018-10-29 2020-05-0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5185B2 (ja) 2017-04-27 2022-05-25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JP6869796B2 (ja) 2017-04-27 2021-05-12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753421B2 (ja) * 2018-01-11 2020-09-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6753423B2 (ja) 2018-01-11 2020-09-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積層コイル部品
KR102080654B1 (ko) * 2018-02-22 2020-02-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JP6897619B2 (ja) * 2018-03-30 2021-06-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72113B2 (ja) * 2018-04-24 2022-11-16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48A (zh) * 1995-06-08 1997-09-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片状线圈
CN1266290A (zh) * 1999-01-06 2000-09-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不可逆电路装置和不可逆电路设备以及使用它们的收发机
CN1393021A (zh) * 2000-10-19 2003-01-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感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60658A (zh) * 2003-09-30 2006-11-08 夏普株式会社 磁轭、电磁致动器和斯特林发动机
JP2009117677A (ja) * 2007-11-08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CN101842861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感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43723A (zh) * 2010-05-14 2011-11-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无线ic器件
CN103366920A (zh) * 2012-03-26 2013-10-23 Tdk株式会社 平面线圈元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78708A (zh) * 2012-07-18 2014-02-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功率感应器的磁性模块、功率感应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159849A1 (en) * 2012-12-11 2014-06-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3104A (ja) * 1995-09-12 1997-03-28 Murata Mfg Co Ltd コイル内蔵回路基板
JPH1174119A (ja) * 1997-08-28 1999-03-16 Toshiba Corp 薄膜磁性コアまたは薄膜磁気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03813A (ja) * 2001-08-29 2003-07-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性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電源モジュール
JP4769033B2 (ja) * 2005-03-23 2011-09-07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
WO2007119426A1 (ja) * 2006-03-24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KR101219003B1 (ko) 2011-04-29 2013-01-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칩형 코일 부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248A (zh) * 1995-06-08 1997-09-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片状线圈
CN1266290A (zh) * 1999-01-06 2000-09-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不可逆电路装置和不可逆电路设备以及使用它们的收发机
CN1393021A (zh) * 2000-10-19 2003-01-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感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860658A (zh) * 2003-09-30 2006-11-08 夏普株式会社 磁轭、电磁致动器和斯特林发动机
CN101842861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感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117677A (ja) * 2007-11-08 2009-05-28 Panasonic Corp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CN102243723A (zh) * 2010-05-14 2011-11-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无线ic器件
CN103366920A (zh) * 2012-03-26 2013-10-23 Tdk株式会社 平面线圈元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78708A (zh) * 2012-07-18 2014-02-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功率感应器的磁性模块、功率感应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159849A1 (en) * 2012-12-11 2014-06-1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938A (zh) * 2018-02-09 2019-08-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组件
CN110189899A (zh) * 2018-02-22 2019-08-3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
US11152147B2 (en) 2018-02-22 2021-10-1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oil component
CN110189899B (zh) * 2018-02-22 2022-04-1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线圈组件
CN111105923A (zh) * 2018-10-29 2020-05-05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电感器
US11532426B2 (en) 2018-10-29 2022-12-2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Indu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51314A1 (en) 2016-12-01
KR102171676B1 (ko) 2020-10-29
KR20160138634A (ko) 2016-12-06
CN106205955B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5955A (zh) 电子组件
US20210043375A1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952859B1 (ko) 칩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580563B2 (en) Coil component
US10123420B2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2052596B1 (ko) 칩형 코일 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823191B1 (ko) 칩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02428A (zh) 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639459B2 (ja) コイル部品
CN106205972A (zh) 片式电子组件
US10170229B2 (en) Chip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board having the same
US20150137929A1 (en) Multilayer inductor
US9875837B2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1832546B1 (ko) 칩 전자부품 및 칩 전자부품의 실장 기판
KR20180012621A (ko) 코일 부품
US10332680B2 (en) Composite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06057437A (zh) 线圈电子组件
CN108695038A (zh) 电子部件
CN105810386A (zh) 电子组件
CN105825995A (zh) 电子组件
CN105702417A (zh) 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342107B2 (en) Chip electronic component
US11756724B2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160293319A1 (en) Coil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7150579B2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