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0661B - 通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0661B
CN106170661B CN201580013193.7A CN201580013193A CN106170661B CN 106170661 B CN106170661 B CN 106170661B CN 201580013193 A CN201580013193 A CN 201580013193A CN 106170661 B CN106170661 B CN 106170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equipment
air
flow field
medium flow
heat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1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70661A (zh
Inventor
克里斯托夫·贝克尔
弗里德黑尔姆·施罗尔
于尔根·萨斯曼斯豪森
马丁·佐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genia Aubi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genia Aubi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genia Aubi KG filed Critical Siegenia Aubi KG
Publication of CN106170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70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6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056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solid heat storage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2012/008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cyclic routing supply and exhaust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7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in a wa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时给房间通气和排气的通风设备(1),所述通风设备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在房间内侧(3)布置在建筑物墙壁(4)上或者建筑物墙壁中,所述通风设备具有通过空气输送装置(5)导入到房间内侧(3)的通气介质流(6)和由房间内侧(3)导出的排气介质流(7),所述通风设备具有用于将热量由排气介质流(7)传递到通气介质流(6)的热量存储单元(8),并且所述通风设备具有用于控制空气流动路径的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其中,包括用于通气介质流(6)的风扇(13)和用于排气介质流(7)的风扇(14)的空气输送装置(5)连续地沿空气输送方向运行,其中,所述热量存储单元(8)具有两个热量存储器(15、16),并且其中,在热量存储器(15、16)上游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17、18;19、20)处为了交换的和对向的空气穿流而设置有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

Description

通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时给至少一个房间通气和排气的通风设备。在此,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将热量由排气介质流传递到通气介质流的热量存储单元以及具有用于控制空气流动路径的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的通风设备,其中,在两个空气流动路径中布置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通风设备已经由文献EP 0855560 B1已知。该通风设备同样适用于同时房间的通气和排气,并且具有用于由排气介质流热回收的错流换热器。此外,通风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例如在房间内侧中布置在建筑物墙壁上或者在建筑物墙壁中,以及能连接到各一个导向至外界空气的、用于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通风管道上。为此,在建筑物内部构造两个相互分开的流动路径,其中,在两个流动路径中布置过滤元件。已知的通风设备在结构上这样设计,使得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空气输送方向交错地穿流换热器。错流原则实现热回收的目的,但是对热回收系数产生不利的影响。流动管道的设计与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穿过换热器的交错的穿流引起压力损耗,该压力损耗可以通过更高的功率并且因此通过更多运行能量进行补偿。然而由此产生对能量耗费和对风扇的负荷系数的额外需求。此外,风扇的更高的运行强度导致更高的运行噪音。
此外,由现有技术已知一种按照文献DE 202012010671 U1的通风技术的仪器,该仪器布置用于至少一个建筑物的房间的通气和排气。为此,通风技术的仪器具有两个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相应地在进入侧以及在排出侧具有各一个管道开口并且相应地在从属的管道开口之间通过具有空气输送方向的空气输送装置流动技术地相互连接。利用闭锁装置,在第一运行方式中为了构造通过空气输送装置导向的第一空气路径将其中一个第一通风管道的其中一个管道开口与另一个第二通风管道的其中一个管道开口流动技术地连接,并且在第二运行方式中为了构造通过空气输送装置导向的第二空气路径将第二通风管道的另一个管道开口与第二通风管道的另一个管道开口流动技术地连接。
已知的通风设备在结构上这样设计,即闭锁装置包括通风活门,通过该通风活门利用转动运动控制相应的运行方式。用于通过通风活门将闭锁装置调整到选择的运行方式中的时间上的过程表现为循环的,从而在该时间间隔中中断空气交换,这可能对空气交换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由于总是变化的噪音对处于房间中的人产生干扰的影响。此外,换热器和过滤元件交互地被穿流,其中,通过将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穿过换热器的空气穿流分成两半,也仅充分利用一半可支配的存储容量,这对热回收系数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已证明为不利的是,过滤元件交互地由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穿流。已经通过排气介质流由房间抽出的污物颗粒再次通过通气介质流导入到房间中。
此外,由文献EP 2660525 A2已知一种用于对送入和排出房间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和除湿的通风设备。这样的通风设备包括用于连接房间内侧与外部环境的通风管道。此外,该通风设备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通风管道中的轴向风扇,该轴向风扇能在至少两个运行状态中运行,这两种运行状态具有用于将送入的空气由外部环境输送至房间内侧的和用于将排出的空气由房间内侧输送至外部环境的相反的空气输送方向。此外,该通风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在通风管道中设置在至少一个轴向风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存储器和至少一个设置在至少一个轴向风扇和房间内侧之间的调温元件,该调温元件具有第一调温体和第二调温体,其中,两个调温体通过帕尔贴元件(Peltierelement)相互连接。最后,该通风设备也包括纵向分隔部,该纵向分隔部将通风管道的至少一个区域沿纵向截面利用至少一个调温元件划分成第一流动管道和第二流动管道,从而带有第一调温体的至少一个调温元件的第一部分处于第一流动管道中并且带有第二调温体的至少一个调温元件的第二部分处于第二流动管道中。
此外,由文献WO 03/098120A1已知一种通风设备。该通风设备具有第一热量存储器和第二热量存储器,这两个热量存储器交替地并且对向地由进入的空气和排出的空气穿流。两个旋转的隔板承担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的功能并且负责交替的穿流。然而,穿流不是全面地进行,因为所述隔板相应地仅小于相应的进入横截面和排出横截面的一半地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提到的类型的通风设备,该通风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同时,利用所述通风设备在隔音良好、固有噪音低、热回收系数高的情况下会实现高的通风效率,以及会与按照DIN EN 13141-8的压力稳定性的需求相适应。
按照本发明,该问题可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包括用于通气介质流的风扇和用于排气介质流的风扇的空气输送装置几乎连续地沿空气输送方向运行,其中,热量存储单元具有两个热量存储器,并且其中,在热量存储器上游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处为了交换的和对向的空气穿流而设置有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由此实现,由房间内侧导出的排气介质流和输送到内部空间中的通气介质流在遵循按照DINEN 13141-8的压力稳定性的情况下保持相同的体积流量。基于两个又能通过连接在上游的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相互分开地切换的热量存储器的布置结构,保持相同地恒定地持续的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可以在风扇的功率相同时保持。
为了提高热回收装置的效率并且使热回收装置满负荷工作,在通风设备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两个布置的热量存储器在运行状态中连续地全面地在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处由通气介质流和/或排气介质流交换地穿流。因此,由房间内侧排出的空气加热的排气介质流可以在热量存储器的整个区域中在穿流期间分配并且存储热量并且相应地随着空气流动方向的改变通过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同样通过热量存储器的整个横截面将存储的热量再次输出给通气介质流的反向的空气穿流。
热量存储器在空气穿流恒定时、如所述通风设备的设计方案预定的那样采用空气的温度。例如如果由外侧吸入更冷的通气介质流,热量存储器冷却。随着排气介质流由房间内侧向室外接着穿流,热量存储器冷却排出介质流但并且同时对其加热。在空气穿流方向再次反向时,热量存储器接着如换热器那样起作用,加热吸入的空气并且在此又本身冷却。一种换热器良好地适用于这样的过程,该换热器由陶瓷的或者金属的存储材质制成并且包括多个管道。陶瓷的或者金属的存储材质除了高的热容量之外也阻止晶核形成,因为通风设备的热量存储器通过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规律的并且无过渡的间隔通过加热干燥可能的湿气形成。优选热量存储器构造为相同的,这在装配时预防混淆并且这对用于功能性的平衡比例在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期间产生积极地作用。
通过在前面描述的带有热量存储器的通风设备的设计方案,在70%的最大体积流量时,实现热回收系数超过80%。
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至少一个过滤元件由通气介质流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穿流并且至少一个、优选两个过滤元件由排气介质流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穿流。在此,过滤元件布置在用于热回收的装置上游,从而导入到房间内侧的空气被清除悬浮的污物颗粒。同样,过滤元件在排气介质流中位于在热回收的装置的上游。一个或者多个过滤元件防止热回收的装置和由房间内侧吸出的空气的污染。
过滤元件在壳体中布置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相应的空气进入开口处。由此实现,不仅在过滤元件中而且在热量存储器中存在气流,该气流确保气流的全面的空气穿流。过滤元件的布置方式也有利于最大可能地移除风扇,由此除了有利的空气穿流比例之外也造成空气穿流随着供应的通气介质流的与其相关的加热通过整个壳体的较长的停留时间。所有空气穿流的构件、如空气流动管道、热量存储单元、空气输送装置和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通过连接在上游的过滤元件被保护免遭例如空气的污物颗粒和/或花粉的外部的影响。
为了在装配时简单的构造和连接,通风设备相对于垂直的中间面并且朝向热量存储器的空气穿流的方向构造为镜像对称的。通过对称的设计方案不仅在两侧使用相同的构件,而且通过构件的相同的布置结构也在热回收相同时得出相同的空气流动比例。通过切换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例如带有布置的第一热量存储器的第一半部处于通气介质流的模式中,其中,在布置的另一个半部上的第二热量存储器在相同的时间内在排气介质流的模式中停止。所述模式在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的每个切换过程之后由一个半部向另一个半部改变,从而交互地穿流布置的热量存储器。
为了实现由通气介质流到排气介质流中的无噪声的并且几乎无过渡的转换,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具有关闭机构,该关闭机构优选由通风活门和/或由滑块形成。
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的另一个有利的特征规定,通风活门为了产生几乎连续的空气导流构造为相应地快速地关闭地和/或相应地快速地打开地工作的。为此,通风活门的终端角度位置以尖锐的、但是至少小于90°的角度间隔开距离,所述终端角度位置同时形成空气流动管道的闭锁状态或打开状态并且因此影响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
所述通风设备通过如下方式被证实为在装配中是低成本的和简单的,即,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在没有结构上的改变的情况下在四个位置处使用。具有的通风活门的切换位置被视为唯一的区别,这些通风活门在运行状态期间沿顺时针具有不同的终端角度位置,其中,在第一运行状态中布置在相对于中间面分开的通风设备的其中一个半部上的通风活门处于打开的通气介质流的终端位置中并且穿流其中一个热量存储器并且布置在通风设备的另一个半部上的通风活门处于打开的排气介质流的终端位置中并且穿流另一个热量存储器。利用通风活门的终端位置的改变调节第二运行状态,从而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方向改变的同时,相应的热量存储器由反方向被穿流。
为了在对通风活门和/或滑块的力加载减负荷的同时提高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空气流动管道的关闭的效果,通风活门利用密封部在两侧加环绕边缘地布置。在此,优选涉及由泡沫材料/天然橡胶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唇口,该密封唇口与空气流动管道在关闭状态中达到有效连接。
为了操纵通风活门,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优选具有电动的驱动装置。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通过驱动装置相应地相互分开地操控通风活门,从而可以通过控制仪器为了通气和排气或者例如为了完全闭锁操纵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空气输送装置的在运行状态期间连续地工作的风扇是径向风扇,该径向风扇在运行状态期间不进行转动方向的改变。为了实现60m3/h的额定体积流量、高的压力稳定性和在压力+/-20Pa时尽可能保持相同的体积流量,该体积流量允许改变最大30%,优选使用径向风扇。此外,无转动方向改变的连续的运行导致相对低的运行花费并且保护空气输送装置,从而该空气输送装置少磨损地并且几乎无噪声地工作。
风扇的布置方式同样定向在垂直的中间面上,其中,风扇在中间面上相互错开地布置。由此,提供了对于简单的装配以及对于充足的绝缘材料来说充分的空间,该绝缘材料用于使风扇相对于低固有噪声绝缘以及使较长地导向的空气流动管道伴随着用于声音吸收作用的空气动力学过程绝缘。利用保持通风设备在中间面上的对称的结构并且通过其中一个风扇在下部的分界壁上的布置结构和另一个风扇在壳体上部的分界壁上的布置结构,相应地最大可能地移除过滤元件和热量存储器。由此,除了有利的空气穿流比例之外也造成空气穿流随着供应的通气介质流的与其相关的更好的加热通过整个壳体的更长的停留时间。
通风设备的壳体以有利的方式包括壳体外罩和壳体顶盖,所述壳体外罩和壳体顶盖能形状配合地和/或传力配合地相互连接。所有功能构件能够简单地并且快速地在由壳体外罩移除的壳体顶盖的打开的状态中位置固定地装配并且形状配合地和/或传力配合地紧固。在壳体外罩中集成的功能构件利用壳体顶盖的覆盖完全覆盖地布置。可能有助于损害通风设备的寿命的可能的污物通过壳体外罩与壳体顶盖的密封的连接移除。过滤元件也能够为了可能的维修利用松脱壳体顶盖的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的连接简化地拆除并且必要时清洁。
为了达到提高的隔音效果以及为了充分使用对于功能构件的尽可能大的负荷程度来说存在的空间需求,壳体外罩在贴靠于建筑物墙壁的壳体壁上具有用于通气介质流的第一切口和用于排气介质流的第二切口。
上述切口优选具有管状的横截面,因为处于建筑物墙壁中的穿通口能够通过钻孔简化地制造并且能通过相应的管状的空气通道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由建筑物外侧向通风设备的连接。装配和穿通口的制造通过如下方式促进,即,所述切口相互错开地布置在通风设备的垂直的中间面上。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通风设备的方法,该通风设备用于给建筑物的房间的通气和排气,在该方法中,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中布置有风扇和热量存储器,其中,在所述风扇和热量存储器中,通过热量存储器的改变的穿流实现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温度交换,热量存储器的改变的穿流通过交换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的空气路径在保持风扇的输送方向的情况下实现,其中,热量存储器布置在吸入侧并且在运行状态中连续地全面地在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处由通气介质流和/或排气介质流穿流。
附图说明
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由附图得出。附图示出:
图1是在前视图和侧视图中显示出打开的壳体时通风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在前视图和俯视图中显示出打开的壳体时通风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按照图1所示的通风设备的前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4是通风设备的仰视图并且以俯视图示出了仰视图的剖视图;
图5是通风设备的俯视图的剖视图以及通风设备的侧视图的剖视图,该通风设备具有通过第一热量存储器的通气介质流的空气穿流的过程;
图6是通风设备的俯视图的剖视图以及通风设备的侧视图的剖视图,该通风设备具有通过第二热量存储器的通气介质流的空气穿流的过程;
图7是通风设备的俯视图的剖视图和通风设备的侧视图的剖视图,该通风设备具有通过第一热量存储器的排气介质流的空气穿流的过程;
图8是通风设备的俯视图的剖视图和通风设备的侧视图的剖视图,该通风设备具有通过第二热量存储器的排气介质流的空气穿流的过程;以及
图9是按照图5至图8所示的通风设备的通风活门的透视图、前视图和带有剖面的截取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的图1和图2示出了在壳体2打开时用于给房间同时通气和排气的通风设备1的透视图。通风设备1能够按照图5至图8所示优选由房间内侧3紧固到建筑物墙壁4上或者紧固到建筑物墙壁中,该建筑物墙壁特别是可以构造为房屋立面墙壁。在此,建筑物墙壁4向外具有用于通气介质流6的穿通口47和用于排气介质流7的穿通口48。
按照图5至图8所示,通风设备1具有空气输送装置5,该空气输送装置包括用于通气介质流6的第一风扇13并且在运行状态中将空气连续地由建筑物外侧输送到房间内侧3中并且包括用于排气介质流7的第二风扇14并且将空气连续地由房间内侧3导出至建筑物外侧。此外,热量存储单元8布置用于由排气介质流7到通气介质流6上的热传递,其中,两个空气流动路径具有过滤元件9、10、11。为此,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控制空气流动路径。
热量存储单元8按照图5至图8所示具有两个热量存储器15、16,其中,在热量存储器15、16上游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17、18和19、20处为了交互地和反向的空气穿流连接有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在此,由房间内侧3导出的排气介质流7和供应到房间内部3的通气介质流6保持相同地保持体积流量和压力稳定性。两个热量存储器15、16又能通过连接在上游的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相互分开地切换。由此,保持相同地恒定地持续的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可以在风扇13、14的功率相同时保持。
为了提高的效率并且满负荷地进行热回收,在按照通风设备1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两个布置的热量存储器15、16在运行状态中连续地全面地在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17、18和19、20处由通气介质流和/或排气介质流6、7交互地穿流(对此见图5至图8)。这通过在吸入侧安装的热量存储器15、16进行。因此,由房间内侧3排出的空气加热的排气介质流7可以在热量存储器15、16的整个区域中在穿流期间分开。热量存储器16、17存储热量并且相应地随着空气流动方向的改变通过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利用通过热量存储器15、16的整个横截面将存储的热量再次输出给通气介质流的反向的空气穿流6。
热量存储器15、16在空气穿流恒定时、如所述通风设备1的设计方案预定的那样采用空气的温度。如果例如按照图5或图6所示由建筑物外侧通过空气进入开口21以箭头方向走向吸入较冷的通气介质流6,则热量存储器15、16冷却。随着通过排气介质流7的空气进入开口22、23以按照图7或图8的箭头方向走向由房间内侧3接着吸气并且通过空气排出开口53向外排气至建筑物外侧,热量存储器15、16冷却排出介质流7,然而并且同时加热,其中,通气介质流6的加热的空气按照箭头方向走向吹风穿过空气流动管道30并且通过空气排出开口51、52由壳体2吹风到房间内侧中。在空气穿流方向再次反向时,热量存储器15、16接着如换热器那样起作用,加热通气介质流6的吸入的空气并且在此又本身冷却。
热量存储器15、16反向地穿流并且由陶瓷的或者金属的存储材质制成并且包括多个管道。陶瓷的或者金属的存储材质除了高的热容量之外也阻止晶核形成,因为通风设备1的热量存储器15、16通过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规律的并且无过渡的间隔通过加热干燥可能的湿气形成。在前面描述的带有热量存储器15、16的通风设备1的设计方案实现了70%的最大体积流量和超过80%的热回收系数。
由图5和图6的侧视图可看出过滤元件9,该过滤元件由通气介质流6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穿流。为此,过滤元件9几乎在壳体2的整个宽度上在空气流动管道32内部穿流。过滤元件9的大的表面能实现由于侵入的污物颗粒的可能的更大的分布的长的使用期。两个布置在空气流动管道29、33中的、按照图7或图8的前视图的过滤元件10、11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由排气介质流7穿流。在此,过滤元件9布置在用于热回收的装置15、16上游,从而由悬浮的污物颗粒解放导入到房间内侧3中的空气。同样,在排气介质流7中的过滤元件10、11位于热回收的装置15、16的上游。一个或者多个过滤元件10、11防止热回收的装置15、16和由房间内侧3吸出的空气的污染。
此外,过滤元件9、10、11在壳体2中布置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相应的空气进入开口21、22、23处。由此实现,不仅在过滤元件9、10、11中而且在热量存储器15、16中存在气流,该气流确保气流的全面的空气穿流。过滤元件9、10、11的布置结构也有利于相对于风扇13、14尽量大的移除,由此除了有利的空气穿流比例之外也造成空气穿流随着供应的通气介质流6的与其相关的加热通过整个壳体2的较长的停留时间。
为了在装配时简单的构造和连接,通风设备1例如按照图3或者图5相对于垂直的中间面24并且朝向热量存储器15、16的空气穿流的方向构造为镜像对称的。通过对称的设计方案不仅在两侧使用相同的构件,而且通过构件的相同的布置结构也在热回收相同时得出相同的空气流动比例。通过切换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例如带有布置的第一热量存储器15的第一半部34处于通气介质流6的模式中,其中,在布置的另一个半部35上的第二热量存储器16在相同的时间内在排气介质流7的模式中停止。所述模式在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的每个切换过程之后由一个半部34向另一个半部35改变,从而交互地穿流布置的热量存储器15、16。
为了实现由通气介质流6到排气介质流7中的无噪声的并且几乎无过渡的转换,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具有关闭机构,该关闭机构优选由在按照图9所示的单独视图中或者在按照图5至图8所示的激活的运行状态的装配中的通风活门25、26、27、28和/或由未示出的滑块形成。
在此,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这样构造,从而使得通风活门25、26、27、28利用绕转动轴线49的转动运动几乎无缝隙地支承地容纳在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的壳体中,并且为了产生连续的空气导流相应地快速地关闭地和/或相应地快速地打开地工作。对此的标准是通风活门25、26、27、28的终端角度位置,所述终端角度位置同时确定空气流动管道29、30、31、32、33的闭锁状态或者打开状态并且因此确定在图5至图8中示出的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走向。为此,通风活门25、26、27、28以锐角的、但是至少小于90°的角度间隔开距离。由此,完成绕通风活门25、26、27、28的转动轴线49的较短的转动路径或工作路径。
按照图5至图8所示,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在通风设备1中在四个位置处使用。具有的通风活门25、26、27、28的切换位置被视为唯一的区别,这些通风活门在运行状态期间沿顺时针具有不同的终端角度位置,其中,在第一运行状态中按照图5所示布置在相对于中间面24分配的通风设备1的其中一个半部34上的通风活门25、26处于打开的通气介质流6的终端位置中并且沿箭头方向走向穿流其中一个热量存储器15,而布置在通风设备1的另一个半部35上的通风活门27、28按照图8所示处于打开的排气介质流7的终端位置中并且沿箭头方向走向穿流另一个热量存储器16。利用通风活门25、26、27、28的终端位置的改变调节第二运行状态,从而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方向改变的同时,相应的热量存储器15、16按照图6和图7由反方向按照相应的箭头方向走向被穿流。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在通风设备1的每一个半部34、35上通过控制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通过通风活门25、26、27、28的永久的方向改变在气流恒定时具有连续的空气交换和恒定的热回收。
按照图9所示,为了提高密封在关闭通气介质流6和排气介质流7的空气流动管道25、26、27、28时在通风活门25、26、27、28和/或滑块上在两侧加环绕边缘地布置密封部36、37。在力加载时密封部36、37本身减负荷地对通风活门25、26、27、28和/或滑块起作用并且减少磨损。在此,优选涉及由泡沫材料/天然橡胶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唇口,该密封唇口与空气流动管道29、30、31、32、33按照图5至图8所示在关闭的状态中达到有效连接。
为了操纵通风活门25、26、27、28,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优选具有电动的驱动装置38,驱动装置按照图5至图8简略地示出。通风活门25、26、27、28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通过驱动装置相应地相互分开地操控,从而通风设备1的运行状态可以为了通气和排气或者例如为了完全闭锁通过控制仪器44操纵。按照图3所示的俯视图可以推断出,在通风设备1上方在上方的分界壁46上相对于中间面24居中地布置控制仪器44或者调节通风设备1必需的电气的构件,以及也布置操作仪器和指示仪器,但是该操作仪器和指示仪器并未示出。
作为按照图4至图8所示的风扇13、14的空气输送装置5使用径向风扇,其中,相应的一个径向风扇轴向居中地或者与其叶轮同心地吸入空气并且接着将空气由内向外径向地输送。在通风设备1中,风扇13、14在运行状态期间连续地工作,而不进行转动方向的改变。此外,无转动方向改变的连续的运行导致相对低的运行花费并且保护空气输送装置5,从而该空气输送装置少磨损地并且几乎无噪声地工作。
同样按照图4至图8所示是风扇13、14在通风设备1的垂直的中间面24上的布置方式。风扇13、14的布置方式同时在垂直的中间面24上定向,其中,风扇13、14在中间面上相互错开地布置。风扇13、14在中间面24上错开的布置方式提供了对于简单的装配以及对于充足的绝缘材料50来说所需的空间,该绝缘材料用于使风扇13、14相对于低固有噪声绝缘并且使较长地导向的空气流动管道29、30、31、32、33伴随着用于声音吸收作用的空气动力学的过程绝缘。因此,绝缘材料50内衬空气流动管道29、30、31、32、33或者说形成空气流动管道29、30、31、32、33。此外,壳体外罩39和壳体顶盖40在内侧上至少部分地利用绝缘材料50加衬。通过绝缘,通风设备1声学地(为了避免固体声音的传递)、机械地和热学地起到抑制作用。
利用保持通风设备1在中间面24上的对称的结构并且通过其中一个风扇13在下部的分界壁45上的布置结构和另一个风扇14在壳体2上部的分界壁46上的布置结构,相应地得出相对于过滤元件9、10、11和热量存储器15、16的尽可能大的移除。由此,除了有利的空气穿流比例之外也造成空气穿流随着供应的通气介质流6的与其相关的更好的加热通过整个壳体2的更长的停留时间。
正如由图1和图2的透视图和图3的视图看出的那样,通风设备1的壳体2包括壳体外罩39和壳体顶盖40,所述壳体外罩和壳体顶盖能形状配合地和/或传力配合地相互连接。所有功能构件能够简单地并且快速地在由壳体外罩39移除壳体顶盖40而形成的打开的状态中位置固定地装配和紧固到壳体外罩39中。在壳体外罩39中集成的功能构件利用壳体顶盖40的遮盖按照图3所示完全覆盖地布置。通过壳体外罩39与壳体顶盖40的密封的连接部排除了会损害通风设备1的使用寿命的可能的污物。过滤元件9、10、11也能够为了可能的维修利用松脱壳体顶盖40的形状配合和/或传力配合的连接简化地拆除并且必要时清洁。
此外,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提高的隔音效果并且充分使用通风设备1的针对布置在壳体2中的功能构件的最大可能的负荷程度所存在的空间需求,即,壳体外罩39按照图3所示的仰视图或者按照图5至图8所示在贴靠于建筑物墙壁4的壳体壁41上具有用于通气介质流6的第一切口42和用于排气介质流7的第二切口43。
为此,切口42、43匹配于在建筑物墙壁4中的穿通口47、48地具有管状的横截面,因为处于建筑物墙壁4中的穿通口47、48能够通过钻孔简化地制造并且能通过相应的简略的按照图5至图8所示的管状的空气通道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由建筑物外侧向通风设备1的连接。装配和穿通口47、48的制造通过如下方式促进,即,切口42、43相互错开地布置在通风设备1的垂直的中间面24上。
概括地得出一种用于运行通风设备1的方法,该通风设备用于建筑物的房间的通气和排气,在该方法中,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中布置风扇13、14和热量存储器15、16,其中,在所述风扇和热量存储器中,通过热量存储器15、16的改变的穿流实现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温度交换,其中,热量存储器15、16的改变的穿流通过交换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空气路径在保持风扇13、14的输送方向的情况下实现,其中,热量存储器布置在吸入侧并且在运行状态中连续地全面地在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处由通气介质流和/或排气介质流穿流。
附图标记列表:
1 通风设备
2 壳体
3 房间内侧
4 建筑物墙壁
5 空气输送装置
6 通气介质流
7 排气介质流
8 热量存储单元
9 过滤元件
10 过滤元件
11 过滤元件
12 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
13 风扇
14 风扇
15 热量存储器
16 热量存储器
17 进入开口
18 排出开口
19 进入开口
20 排出开口
21 空气进入开口
22 空气进入开口
23 空气进入开口
24 中间面
25 通风活门
26 通风活门
27 通风活门
28 通风活门
29 空气流动管道
30 空气流动管道
31 空气流动管道
32 空气流动管道
33 空气流动管道
34 半部
35 半部
36 密封部
37 密封部
38 驱动装置
39 壳体外罩
40 壳体顶盖
41 壳体壁
42 切口
43 切口
44 控制仪器
45 下部的分界壁
46 上部的分界壁
47 穿通口
48 穿通口
49 转动轴线
50 绝缘材料
51 空气排出开口
52 空气排出开口
53 空气排出开口

Claims (18)

1.用于同时给房间通气和排气的通风设备(1),所述通风设备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布置在房间内侧(3)处或者建筑物墙壁(4)上,所述通风设备具有用于导入到房间内侧(3)的通气介质流(6)的空气输送装置(5)和用于由房间内侧(3)导出的排气介质流(7)的空气输送装置(5),所述通风设备具有用于将热量由排气介质流(7)传递到通气介质流(6)的热量存储单元(8),并且所述通风设备具有用于控制空气流动路径的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
其中,所述空气输送装置(5)包括用于通气介质流(6)的风扇(13)和用于排气介质流(7)的风扇(14),
其中,所述热量存储单元(8)具有两个热量存储器(15、16),并且所述热量存储器(15、16)能在运行状态中连续地全面地在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17、18;19、20)上由通气介质流和/或排气介质流(6、7)穿流,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13、14)能设置用于沿转动方向的连续的运行,并且在所述热量存储器(15、16)上游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17、18;19、20)处为了交换的和对向的空气穿流而设置有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其中,所述热量存储器(15、16)布置在吸入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量存储器(15、16)由陶瓷的或者金属的存储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两个空气流动路径中布置有过滤元件(9、10、11),
其中,至少一个过滤元件(9)由通气介质流(6)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穿流并且至少一个过滤元件(10、11)由排气介质流(7)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穿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元件(9、10、11)在壳体(2)中布置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相应的空气进入开口(21、22、23)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设备(1)相对于垂直的中间面(24)并且沿热量存储器(15、16)的空气穿流的方向镜像对称地构造,在空气流动比例相同并且热回收相同时得出具有在两侧相同的构件的对称的设计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具有关闭机构,所述关闭机构由通风活门(25、26、27、28)和/或由滑块形成,所述关闭机构用于打开和关闭用于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空气流动管道(29、30、31、32、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为了通过通风活门(25、26、27、28)产生连续的空气导流而构造为快速关闭地和/或快速打开地进行工作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运行状态中布置在通风设备(1)的、相对于中间面(24)分开的一个半部(34)上的通风活门(25、26)处于打开的通气介质流(6)的终端位置中并且穿流其中一个热量存储器(15),并且布置在通风设备(1)的另一个半部(35)上的通风活门(27、28)处于打开的排气介质流(7)的终端位置中并且穿流另一个热量存储器(16),其中,随着通风活门(25、26、27、28)的终端位置的改变调节第二运行状态,从而使得相应的热量存储器(15、16)在同时改变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方向时由反方向被穿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活门(25、26、27、28)和/或滑块为了封闭通气介质流(6)和排气介质流(7)的空气流动管道(29、30、31、32、33)而具有密封部(36、37),所述密封部环绕通风活门(25、26、27、28)的边缘并且布置在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锁装置和打开装置(12)为了操纵通风活门(25、26、27、28)具有电动的驱动装置(38)。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空气输送装置(5)的在运行状态期间连续工作的风扇(13、14)是径向风扇,其中,所述风扇(13、14)相互错开地布置在所述通风设备(1)的中间面(2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设备(1)的壳体(2)包括壳体外罩(39)和壳体顶盖(40),所述壳体外罩和壳体顶盖能形状配合地和/或传力配合地相互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外罩(39)在朝向建筑物墙壁(4)贴靠的壳体壁(41)上具有用于通气介质流(6)的第一切口(42)和用于排气介质流(7)的第二切口(4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切口(42、43)构造为管状的并且相互错开地布置在通风设备(1)的垂直的中间面(2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两个空气流动路径中布置有过滤元件(9、10、11),
其中,至少一个过滤元件(9)由通气介质流(6)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穿流并且两个过滤元件(10、11)由排气介质流(7)沿保持相同的空气输送方向穿流。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由橡胶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设备(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由天然橡胶材料制成。
18.用于运行给建筑物的房间的通气和排气用的通风设备(1)的方法,其中,在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中设置有风扇(13、14)和热量存储器(15、16),
其中,在所述风扇和热量存储器中,通过热量存储器(15、16)的改变的穿流实现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温度交换,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量存储器(15、16)的改变的穿流通过交换通气介质流和排气介质流(6、7)的空气路径在保持风扇(13、14)的输送方向的情况下实现,
其中,所述热量存储器(15、16)布置在吸入侧并且在运行状态中连续地全面地在相应的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17、18、19、20)处由通气介质流和/或排气介质流(6、7)穿流。
CN201580013193.7A 2014-03-18 2015-02-10 通风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706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03753.3 2014-03-18
DE102014003753.3A DE102014003753A1 (de) 2014-03-18 2014-03-18 Lüftungsvorrichtung
PCT/EP2015/052707 WO2015139885A2 (de) 2014-03-18 2015-02-10 Lüft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0661A CN106170661A (zh) 2016-11-30
CN106170661B true CN106170661B (zh) 2019-04-05

Family

ID=52577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19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70661B (zh) 2014-03-18 2015-02-10 通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120085B1 (zh)
KR (1) KR101919465B1 (zh)
CN (1) CN106170661B (zh)
DE (1) DE102014003753A1 (zh)
HU (1) HUE059300T2 (zh)
RU (1) RU2666456C2 (zh)
WO (1) WO201513988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7006353U1 (de) * 2017-12-11 2018-01-16 Siegenia-Aubi Kg Lüftungsvorrichtung
PL238612B1 (pl) * 2018-08-07 2021-09-13 Krzysztof Bruzi Urządzenie wentylacyjne i system bezkanałowej, rewersyjnej wentylacji obiektów budowlanych
RU202703U1 (ru) * 2020-03-10 2021-03-03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ТЦ Евровент" Модульная приточно-вытяж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вентиляции
DE202020105236U1 (de) 2020-09-11 2020-09-18 Siegenia-Aubi Kg Lüftungsvorrichtung
CN114963836B (zh) * 2022-07-29 2022-10-21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能量回收降噪水箱、排气降噪和余热回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63845A (ko) * 2002-01-24 2003-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환기장치
JP2004044962A (ja) * 2002-07-15 2004-02-12 Matsushita Ecology Systems Co Ltd 冷却装置
CN2641513Y (zh) * 2003-08-06 2004-09-15 魏忠英 一种空气分离式能量回收通风装置
CN1821670A (zh) * 2005-02-15 2006-08-2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设备
CN1840975A (zh) * 2005-04-03 2006-10-04 蒋国秀 交叉式通风(换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27734C3 (de) * 1976-06-21 1981-08-20 Weiss Technik GmbH Umwelt-Klima-Messtechnik, 6301 Reiskirchen Klimatisier- und Lüftungsvorrichtung mit Wärmerückgewinnung
EP0024269A3 (en) * 1980-08-13 1981-04-22 Bulten-Kanthal AB Heat recovering system
DE3037709C2 (de) * 1980-10-06 1986-08-14 Jago-Kunststoff-Gesellschaft mbH & Co KG, 4730 Ahlen Vorrichtung zur Wärmerückgewinnung zwischen zwei unterschiedlich temperierten, strömungsfähigen Medien, insbesondere dem Frischluft- und dem Abluftstrom bei der Lüftung von Räumen
DE3207761A1 (de) * 1982-03-04 1983-09-15 Rätzke, Martin, 2810 Verden Be- und entlueftungsgeraet mit rueckgewinnung der abluftwaerme
DE3634828A1 (de) * 1985-10-18 1987-04-23 Ilka Luft & Kaeltetechnik Wechsel-speicher-geraet
DE3602120A1 (de) * 1986-01-24 1987-08-06 Guenter Junkes Heizung Klima G Steuerklappe fuer ein kombiniertes zu- und abluftgeraet
NL194738C (nl) * 1994-02-01 2003-01-07 Ursus Bv Klimaatregelinrichting.
SE508957C2 (sv) * 1996-02-02 1998-11-16 Bo Broberg Regenerativ värmeåtervinningsenhet innefattande värmeackumulator som genom en svängningsrörelse uppvisar en spjällfunktion samt värmeåtervinningsaggregat med två ihopkopplade värmeåtervinningsenheter
DE29701324U1 (de) 1997-01-24 1997-03-20 Siegenia-Frank Kg, 57074 Siegen Lüftungsvorrichtung
FI20020951A (fi) * 2002-05-21 2003-11-22 Mg Innovations Corp Ilmastointilaite
JP2006284021A (ja) 2005-03-31 2006-10-19 Nitta Ind Corp 換気式熱交換器、及び換気式熱交換器ユニット
KR100748135B1 (ko) 2006-08-23 2007-08-09 주식회사 인벤트이엔지 풍향변환 공기조화장치
DE102012204865A1 (de) * 2012-03-27 2013-10-02 Öko-Haustechnik inVENTer GmbH Belüftungsvorrichtung
DE202012010671U1 (de) 2012-05-16 2012-12-17 Ltg Aktiengesellschaft Lufttechnisches Gerät zur Be- und Entlüftung
RU134619U1 (ru) * 2013-07-01 2013-11-2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ВКТехнология" Приточно-вытяж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пластинчатым рекуперативным теплоутилизатором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63845A (ko) * 2002-01-24 2003-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환기장치
JP2004044962A (ja) * 2002-07-15 2004-02-12 Matsushita Ecology Systems Co Ltd 冷却装置
CN2641513Y (zh) * 2003-08-06 2004-09-15 魏忠英 一种空气分离式能量回收通风装置
CN1821670A (zh) * 2005-02-15 2006-08-23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风设备
CN1840975A (zh) * 2005-04-03 2006-10-04 蒋国秀 交叉式通风(换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6133427A3 (zh) 2018-07-02
WO2015139885A2 (de) 2015-09-24
EP3120085B1 (de) 2022-05-11
RU2016133427A (ru) 2018-02-20
CN106170661A (zh) 2016-11-30
EP3120085A2 (de) 2017-01-25
DE102014003753A1 (de) 2015-09-24
WO2015139885A3 (de) 2015-11-26
HUE059300T2 (hu) 2022-11-28
KR20160145029A (ko) 2016-12-19
RU2666456C2 (ru) 2018-09-07
KR101919465B1 (ko) 201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0661B (zh) 通风设备
CN102410570A (zh) 吸油烟机或者空调吸油烟机
KR101503857B1 (ko) 도어가 구비된 전열교환기
KR101564096B1 (ko) 바이패스 덕트를 구비한 열회수형 환기 시스템
US20240060676A1 (en) 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 unit
JP2009002641A (ja) デシカント空調システム
RU2550331C2 (ru) Вентиля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переменным пропусканием воздушных потоков
KR101162973B1 (ko) 제습기능이 구비된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JP2012102918A (ja)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JP2011179807A (ja)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CN104373386B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18123999A (ja) 風路切替ダンパ、ファン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101271554B1 (ko) 결로방지댐퍼를 이용하여 결로를 방지하는 환기용 급기장치
JP6434842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7062095A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105020157B (zh) 单电机双风轮的送风机构及送风系统
JP6524506B2 (ja) 換気システム及び家屋
JP6412378B2 (ja) 換気空調システム
JP6377900B2 (ja)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JP6539062B2 (ja) チャンバーボックス
CN105465942A (zh) 热交换式换气装置
JP2013100959A (ja) 換気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JP2004257587A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2020148386A (ja) 加圧型熱交換換気式建屋
JP6426353B2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