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70522A - 双面粘着片及光学构件 - Google Patents

双面粘着片及光学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70522A
CN106170522A CN201580016635.3A CN201580016635A CN106170522A CN 106170522 A CN106170522 A CN 106170522A CN 201580016635 A CN201580016635 A CN 201580016635A CN 106170522 A CN106170522 A CN 106170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sheet
double
sensitive adhesive
faced pressure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66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70522B (zh
Inventor
畑章浩
赤松享尚
山本真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Oji Pa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ji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ji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Oji Pap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70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70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705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8Metal shee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D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D133/06
    • C09D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D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11/0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 C08J11/04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 C08J11/06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 C08J11/08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selective solvents for polymer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5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of the release lin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5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particle size in gener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当应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的双面粘着片。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的双面粘着片,并且将雾度规定为超过10%且未满20%。

Description

双面粘着片及光学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与覆盖玻璃或显示装置等的贴合的双面粘着片。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所述双面粘着片贴合于导电构件的光学构件。
背景技术
以往,在智能手机或平板型计算机等电气制品中,例如为了将在透明支持体上设置有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等透明电极膜的导电构件与覆盖玻璃、触摸屏与显示装置等两个构件贴合,业界广泛使用有双面粘着片。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金属面贴附用感压性粘着片,其不会腐蚀金属面,且在二次加工时可自金属面容易地剥离,进而透明性良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0773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导电构件通常具有在透明支持体上将ITO等图案化的构造。如果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粘着片贴合于此种导电构件,则导电部虽然不会腐蚀,但有使导电部的图案可视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业界考虑通过调整粘着片的折射率而防止导电部的图案可视化。但是,难以一面维持粘着力,一面调整为所需的折射率。另外,对粘着片而言,不仅需要防止导电部的图案可视化,还需要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也良好地维持画面的可见性,但也难以兼顾这两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应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的双面粘着片、及具备所述双面粘着片的光学构件。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者等人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双面粘着片的雾度规定为超过10%且未满20%,而实现如下双面粘着片,其在应用于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构成。
[1]一种双面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其特征在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
[2]根据[1]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与交联剂(B)的粘着剂组合物形成。
[3]根据[2]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光扩散微粒子(C)。
[4]根据[2]或[3]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光扩散微粒子(C)1质量份~15质量份。
[5]根据[3]或[4]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光扩散微粒子(C)的平均粒径为0.1μm~20μm。
[6]根据[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不相容树脂(D)。
[7]根据[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不相容树脂(D)1质量份~50质量份。
[8]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至少一粘着面层叠有剥离片。
[9]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双面分别层叠有剥离性相互不同的剥离片。
[10]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接触的层叠构造。
[11]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依序具有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透明基材层及硬涂层的层叠构造,并且双面片材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接触。
[12]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依序具有透明基材层、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及剥离片的层叠构造,并且双面片材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接触。
[13]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上,以与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贴合有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
[14]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依序层叠有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及透明基材层的光学构件,且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双面粘着片接触。
[15]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依序层叠有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透明基材层、及硬涂层的光学构件,且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双面粘着片接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如下双面粘着片,其在应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
另外,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则可获得使导电部不可视化,且与显示装置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良好的光学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一例的概略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基于代表性实施方式或具体例而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种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括“~”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范围。
(1)双面粘着片
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特征在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雾度”,是指利用依据JIS K7136的方法测定的值,关于所述雾度值,由于在双面粘着片的形状的情况下,难以仅测定双面粘着片(无剥离片的状态)的雾度值,因此是在贴合于松浪玻璃公司制造的载玻片(型号:S9112)而制成所述玻璃与仅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的层叠体时的雾度值,在具有透明基材层的透明膜粘着片的形状的情况下,是贴合有所述玻璃与所述透明膜粘着片的透明基材层与双面粘着片及玻璃的层叠体时的雾度值。
如果以与导电部接触的方式将雾度处于所述范围内的双面粘着片贴合于导电构件,则由于雾度超过10%,因此入射至双面粘着片内的光适度地扩散,而不易自外侧辨认电极部的图案。另外,双面粘着片由于雾度未满20%,因此具有高透明度。因此,在利用所述双面粘着片将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贴合的情况下,可在导电构件的透明支持体侧清晰地辨认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进而,双面粘着片的雾度例如可通过将光扩散微粒子(C)适量混合的方法,一面确保粘着力,一面容易地调整。因此,通过将雾度规定为所述范围,可实现如下双面粘着片,其在应用于导电构件时,一面维持充分的粘着力,一面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且在用于导电构件与显示装置的贴合时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此处,双面粘着片的雾度的优选范围为12%~18%,更优选范围为14%~16%。
[粘着剂组合物]
形成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的粘着剂组合物优选为具有不会降低可见性的程度的透明性的粘着剂组合物,作为粘着剂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优选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由此,可获得粘着性优异的双面粘着片。
(丙烯酸系聚合物(A))
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为使用以非交联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为主成分,并且在其中含有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的共聚物。在本说明书中,“单元”为构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单体单元)。
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成为使用交联剂(B)时的反应点,且可通过交联而控制粘着力或凝聚力、耐热性。关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的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的使用量,优选为以在构成共聚物的全部单体质量中所占的比率计设为0.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5质量%,进而优选为0.5质量%~10质量%。如果交联性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的含量为所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则充分地具有交联性,如果为所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则可维持所需的粘着物性。
构成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非交联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这些视需要也可并用两种以上。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包括“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这两者,所谓“(甲基)丙烯酸”,是指包括“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这两者。
另外,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可列举:(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衣康酸、反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酐等含羧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羟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酰胺、吗啉基丙烯酰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N-叔丁基氨基乙酯等含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环氧基等,这些视需要也可并用两种以上。另外,在贴合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的导电构件的导电部为ITO的情况下,优选为使用含羧基的单体以外的具有官能基的单体,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中所含的含羧基的单体单元的比率相对于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的总质量,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尤其优选为0%。通过将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中所含的含羧基的单体单元的比率设为所述范围内,可抑制对导电部的金属配线的腐蚀性。
丙烯酸系聚合物(A)视需要也可含有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1)及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单元(a2)以外的其他单体单元。作为所述其他单体,只要为可与非交联性(甲基)丙烯酸酯及具有交联性官能基的丙烯酸系单体共聚的单体即可,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苯乙烯、氯乙烯、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等。
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的其他单体单元的含量优选为0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质量%~15质量%。
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优选为10万~200万,更优选为30万~150万。如果重量平均分子量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可确保充分的耐久性,如果未超过所述上限值,则可确保充分的凹凸追随性。此外,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利用交联剂(B)进行交联前的值。所述重量平均分子量是通过尺寸排阻色谱法(Size ExclusionChromatography,SEC)进行测定,并以聚苯乙烯基准求出的值。
在使粘着剂聚合时,例如可应用溶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可列举离子聚合法或自由基聚合法等。此时所使用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四氢呋喃、氯仿、乙酸乙酯、甲苯、己烷、丙酮、甲基乙基酮等。
(交联剂(B))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粘着剂组合物在粘着剂为使用具有官能基的单体的共聚物的情况下,可通过调配交联剂(B)而实施交联处理。
交联剂(B)例如可列举: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恶唑啉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丁基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这些视需要可并用两种以上,优选为考虑与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所使用的官能基的反应性而加以选择。
这些交联剂(B)之中,就可容易地使丙烯酸系聚合物(A)交联的观点而言,优选为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环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四缩水甘油基二甲苯二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三羟甲基丙烷聚缩水甘油醚、二甘油聚缩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缩水甘油醚、山梨糖醇聚缩水甘油醚等。
粘着剂组合物中,交联剂(B)的含量是根据所需的粘着物性等而进行适当选择,并无特别限定,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5质量份,更优选为0.03质量份~3质量份。如果交联剂(B)的含量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耐久性优异,如果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对被粘着体的密接优异。
另外,交联剂(B)的含量相对于粘着剂组合物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02质量%~2.0质量%。
根据所述而进行了交联的交联后的粘着剂组合物的凝胶分率为20%~98%,优选为30%~90%,更优选为40%~80%。如果凝胶分率为20%以上,则可获得充分的凝聚力,如果为98%以下,则可获得充分的粘着力或对被粘着体的润湿性。此外,此处所记载的所谓凝胶分率为如下值的百分比表述,所述值是将特定量的粘着剂组合物浸渍于粘着剂组合物质量的2倍量以上的乙酸乙酯或甲苯等溶剂中,将所述浸渍物在40℃下处理24小时后,利用150目的金属丝网进行过滤,将去除了可溶成分的残留物的干燥重量除以浸渍前的粘着剂组合物的质量而得。
(添加剂)
在粘着剂组合物中,除混合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及交联剂(B)以外,在进行双面粘着片的雾度的调整时,还混合有选自光扩散微粒子(C)及不相容树脂(D)中的至少一种。关于光扩散微粒子(C)及不相容树脂(D),在后述[雾度的调整]的栏中进行说明。另外,在粘着剂组合物中,也可添加其他如下所述的添加剂。
(i)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剂可自在紫外区域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紫外线吸收剂之中选择,优选为使用在波长350nm以上处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紫外线吸收剂。在波长350nm以上处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列举下述通式(1)或(2)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1]
通式(1)
在上式中,R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数1~4的烷氧基、硝基或氰基,R2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8的烷基,R3表示烷基系结构体。
[化2]
通式(2)
在上式中,R4、R5及R6为氢原子、羟基、烷基系结构体或卤素原子,R4、R5及R6不会均为氢原子。
所谓烷基系结构体,是包括被取代或者未被取代的烷基、或被取代或者未被取代的烷氧基等以烷基为主的取代基的概念。
其中,可尤其优选地使用可通过在基本骨架的芳香环上导入分子量大的烷基而提高相容性且在23℃下显示液状或油状的紫外线吸收剂。此处,所谓在23℃下显示液状或油状,是指即便无稀释溶剂仅为紫外线吸收剂也具有流动性的状态。
粘着剂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粘着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尤其是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5质量份~8质量份,更优选为3质量份~8质量份,进而优选为4质量份~6质量份。粘着剂组合物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为调整为380nm下的紫外线透过率成为未满5%的量。如果含量为3质量份以上,则在双面粘着片厚度为25μm时,380nm的波长的光下的透过率成为2%以下,因此应用所述双面粘着片的层叠体即便于在屋外或高温高湿等严苛的条件下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因层叠体(尤其是硬涂层)的双折射干涉所引起的变色或虹状不均。另外,如果为8质量份以下,则不会损及粘着特性,因此优选,进而如果为4质量份~6质量份,则可更稳定地获得2%以下的透过率,因此优选。在本发明中,也可并用两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
(ii)其他添加剂
添加至粘着剂组合物中的添加剂可优选地例示以受阻胺系化合物为代表的光稳定剂。另外,还优选为并用以受阻酚系化合物为代表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通常分类为被称为自由基链终止剂的一次抗氧化剂与作为过氧化物分解剂而起作用的二次抗氧化剂。一次抗氧化剂可列举:受阻酚系抗氧化剂、胺系抗氧化剂、内酯系抗氧化剂。另外,二次抗氧化剂可列举:磷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
这些抗氧化剂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尤其是在期待ITO的防腐蚀效果的情况下,如果并用1次抗氧化剂与2次抗氧化剂,则容易获得效果,因此优选。
这些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03质量份~1.5质量份,更优选为0.05质量份~1.0质量份。如果含量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可确实地维持在高温、低温及湿热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时的紫外线的吸收性,如果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可进一步防止380nm下的透过率上升或粘着特性降低。
粘着剂组合物中视需要也可含有硅烷偶合剂、防金属腐蚀剂等所述以外的添加剂。硅烷偶合剂例如可列举:巯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例如巯基取代烷氧基低聚物等)等。作为防金属腐蚀剂,优选为通过与金属形成络合物并在金属表面形成皮膜而防止腐蚀的类型,尤其优选为苯并三唑系防金属腐蚀剂。
[雾度的调整]
双面粘着片的雾度的调整优选为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即,(i)在粘着剂组合物中以成为所需雾度的量混合光扩散微粒子(C)的方法、或(ii)在粘着剂组合物中以成为所需雾度的量混合不相容树脂(D)的方法。此外,也可通过将(i)及(ii)的方法组合而使用,从而进行双面粘着片的雾度的调整。以下,对各方法进行说明。
双面粘着片的雾度可通过使用混合于粘着剂组合物中的作为添加剂的光扩散微粒子(C),并变更所述粘着剂组合物中的光扩散微粒子(C)的含量而调整为所述范围。
光扩散微粒子(C)只要为具有使入射至双面粘着片中的光扩散的功能的微粒子即可,可为有机微粒子也可为无机微粒子。
无机微粒子例如可列举包含氧化硅、碳酸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黏土、滑石、氧化铝、氧化钛等的微粒子。
作为有机微粒子,例如可使用包含如下成分等的树脂粒子: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或聚丙烯酸酯系树脂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在这些树脂中形成有交联结构的交联高分子、选自乙烯、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并胍胺、甲醛、三聚氰胺、丁二烯等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共聚树脂。
另外,包含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含硅化合物的微粒子(例如迈图高新材料日本有限公司制造的托斯帕尔(Tospearl)系列)等也可用作光扩散微粒子(C)。
这些光扩散微粒子(C)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组合两种以上而使用。另外,还可将有机微粒子、无机微粒子、具有无机与有机的中间结构的微粒子组合而使用。
其中,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光扩散微粒子(C),优选为不会过度降低双面粘着片的全光线透过率的微粒子,适宜为透明性高的丙烯酸系颗粒或氧化硅颗粒。
光扩散微粒子(C)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就可使光均匀地扩散的观点而言优选为球状。
另外,光扩散微粒子(C)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20μm,更优选为0.3μm~17μm,进而优选为0.5μm~12μm。此处,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平均粒径”,是指如下算术平均值,即,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或者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测量光扩散粒子的粒子图像的最大长度(Dmax:粒子图像的轮廓上的2点的最大长度)与最大长度垂直长度(DV-max:以与最大长度平行的2条直线夹住粒子图像时的所述2条直线间的最短长度),将其相乘平均值(Dmax×DV-max)1/2设为粒径,利用所述方法对任意100个光扩散粒子测定粒径,并算出其算术平均值。如果光扩散微粒子(C)的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则有在以肉眼辨认双面粘着片时难以感觉到粒状感或异物感的倾向,如果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则有容易将双面粘着片的雾度调整为所需值的倾向。
粘着剂组合物中的光扩散性微粒子(C)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15质量份。如果粘着剂组合物中的光扩散微粒子(C)的含量为15质量份以下,则有容易抑制全光线透过率的降低的倾向,如果为1质量份以上,则有容易调整为所需雾度的倾向。
关于双面粘着片的雾度,可通过使用混合于粘着剂组合物中的作为添加剂的不相容树脂(D),并变更所述粘着剂组合物中的不相容树脂(D)的种类或含量,而调整为所述范围。此处,所谓不相容树脂,是指与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相容性低的树脂。具体而言,将在对丙烯酸系聚合物(A)与不相容树脂进行混合时,雾度根据混合量而上升的树脂称为不相容树脂。具体而言,将在对丙烯酸系共聚物与树脂以1∶1进行混合时,雾度成为20%以上的树脂称为不相容树脂。如果使用此种不相容树脂,则可在本发明的雾度的范围即10%~20%的范围内控制雾度。
不相容树脂例如可列举:粘着赋予剂或苯乙烯系共聚树脂。粘着赋予剂例如可列举:松脂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酚系树脂、石油树脂等。其中,粘着赋予剂优选为萜烯系树脂,更优选为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进而优选为芳香族改性氢化萜烯树脂。作为芳香族改性氢化萜烯树脂,可使用增粘剂(tackifier)(安原化学,K100)等。
粘着剂组合物中的不相容树脂(D)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1质量份~50质量份,优选为2质量份~30质量份,更优选为3质量份~25质量份,进而优选为5质量份~20质量份,最优选为8质量份~15质量份。此外,所述含量会根据所添加的不相容树脂的种类而变动,例如,优选为在使用芳香族改性氢化萜烯树脂、或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物作为不相容树脂(D)时,设为所述范围。通过将不相容树脂(D)的含量设为所述范围内,可抑制全光线透过率的降低,且容易调整为所需雾度。
另外,还可通过使用组成或分子量、玻璃化温度(Tg)与主要粘着剂组合物不同的其他粘着剂等而调整双面粘着片的雾度。此种树脂例如可列举:主要组成不同的丙烯酸系粘着组合物、氨基甲酸酯系粘着组合物或聚酯系粘着组合物、橡胶系粘着组合物、硅酮系粘着组合物等。
(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
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例如可通过在剥离片上涂敷粘着剂组合物而形成涂膜,并对所述涂膜进行加热以制成硬化物而获得。
剥离片是至少单面具有脱模性的片材。剥离片可列举:具有剥离片用基材与设置于所述剥离片用基材的单面的剥离剂层的剥离性层叠片、或作为低极性基材的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等聚烯烃膜。
使用纸类、高分子膜作为剥离性层叠片中的剥离片用基材。构成剥离剂层的剥离剂例如可使用通用的加成型或者缩合型的硅酮系剥离剂或含长链烷基的化合物。可尤其优选地使用反应性高的加成型硅酮系剥离剂。
硅酮系剥离剂具体可列举:东丽道康宁硅酮公司制造的BY24-4527、SD-7220等、或信越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KS-3600、KS-774、X62-2600等。另外,优选为硅酮系剥离剂中含有作为具有SiO2单元与(CH3)3SiO1/2单元或CH2=CH(H3)SiO1/2单元的有机硅化合物的硅酮树脂。硅酮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东丽道康宁硅酮公司制造的BY24-843、SD-7292、SHR-1404等、或信越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KS-3800、X92-183等。
关于剥离片,为了容易剥离,优选为在一剥离片与另一剥离片中剥离性各自不同。即,如果来自一剥离片的剥离性与来自另一剥离片的剥离性不同,则容易先仅将剥离性高的剥离片剥离。在所述情况下,只要根据贴合方法或贴合顺序调整一剥离片与另一剥离片的剥离性即可。
形成双面粘着片的粘着剂组合物的涂敷可使用公知的涂敷装置而实施。涂敷装置例如可列举:刮刀涂布机、气刀涂布机、辊式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凹版涂布机、微凹版涂布机、杆式刮刀涂布机、模唇涂布机、模涂机、帘式涂布机等。
在涂敷液中包含溶剂。溶剂例如使用有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甲苯、正己烷、正丁醇、甲基异丁基酮、甲基丁基酮、乙基丁基酮、环己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丙二醇单甲醚、N-甲基-2-吡咯烷酮等。这些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涂膜的加热可使用加热炉、红外线灯等公知的加热装置而实施。
[双面粘着片的厚度]
双面粘着片的厚度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20μm~100μm。如果双面粘着片的厚度为10μm以上,则可确保充分的粘着力,即便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发生隆起或剥离。另外,如果双面粘着片的厚度为200μm以下,则有不易产生例如在将双面粘着片切割为显示装置的大小时,粘着剂附着于切割刀片等而使不良率上升等故障的优点。
(2)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
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及与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接触的透明基材层。透明基材层也可含有硬涂层。在将透明基材层与硬涂层层叠的情况下,优选为在透明基材层与硬涂层之间设置易粘接层。图1所示的形态为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一例,是依序将双面粘着片13、易粘接层11b、透明基材层12、易粘接层11a、及硬涂层10层叠而构成。
以下,对透明基材层、硬涂层、易粘接层进行说明。
[透明基材层]
透明基材层是作为对粘着片进行补强的基材而功能,或被用作使用玻璃基材的导电构件的防飞散膜、或装饰膜。另外,透明基材层也可为具有光学特性的层(相位差层等)。即,也可为除发挥作为对扩散粘着层进行补强的基材的功能以外,还发挥光学功能的层。
透明基材层包含使可见光透过的透明材料,例如可适宜地使用透明树脂的膜。透明树脂的膜例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膜、聚萘二甲酸丙二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玻璃纸、二乙酰纤维素膜、三乙酰纤维素膜、乙酰纤维素丁酸酯膜、聚氯乙烯膜、聚偏二氯乙烯膜、聚乙烯醇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砜膜、聚醚醚酮膜、聚醚砜膜、聚醚酰亚胺膜、聚酰亚胺膜、氟树脂膜、聚酰胺膜、丙烯酸系树脂膜等。这些之中,就耐热性优异等观点而言,可优选地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
构成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透明基材层可为单层也可为包含多层者。在包含多层的情况下,透明基材层也可包含不同的聚酯系树脂。
构成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透明基材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设为10μm以上,也可在20μm以上、50μm以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上限根据用途而有所不同,例如也可在1cm以下、1mm以下、300μm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构成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透明基材层的雾度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而优选为1以下。
[硬涂层]
硬涂层是硬度高于透明基材层的层,具有防止在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表面产生伤痕的功能。
硬涂层优选为硬度高且使可见光透过的层。在一般的硬涂层的情况下,JIS B0601中所定义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优选为1nm~20nm,更优选为10nm以下。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例如可使用基恩士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超深度形状测定显微镜等进行测定。
硬涂层视需要也可为具有抗反射(anti-reflection)或防眩(anti-glare)、防浮水印(anti-watermark)(在触摸屏模块与显示装置的层叠体中,在其间存在空隙的构成的情况下,有触摸屏操作时触摸屏模块与显示装置接触,而产生所接触的部分看上去如被水浸湿般的异常的情况,将所述异常称为浮水印)功能的层。在此种具有防眩功能或防浮水印功能的硬涂层的情况下,JIS B 0601中所定义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优选为20nm~500nm,更优选为50nm~300nm。关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与所述同样地,例如可使用基恩士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超深度形状测定显微镜等进行测定。
硬涂层优选为含有用于赋予硬度的硬质成分。硬质成分例如可列举交联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可列举单官能单体聚合物及多官能单体聚合物。多官能单体聚合物优选为包含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更优选为包含4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的聚合性单体的聚合物。例如还可优选地例示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与2官能单体的混合单体的共聚物等。此外,此处所指的单体也包括低聚物。
为了获得交联聚合物而可使用的单体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优选地例示丙烯酸系单体等。例如可列举: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质量平均分子量600)二(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质量平均分子量400)二(甲基)丙烯酸酯等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聚醚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4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
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的有机化合物的单体或低聚物可为热硬化性,也可为活性能量线硬化性。
此外,本发明中的所谓“(甲基)丙烯酸”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的总称。
硬涂层也可含有柔软性成分。如果在硬涂层中含有柔软性成分,则可防止龟裂的产生等。柔软性成分例如可列举:三环癸烷羟甲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的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的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的环氧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的环氧乙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交联聚合物也可含有无机粒子和/或有机粒子。如果含有无机粒子和/或有机粒子,则在抑制涂膜的硬化收缩的方面优选。无机粒子例如可列举: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氧化锆粒子、氧化铝粒子、二氧化锡粒子、五氧化锑粒子、三氧化锑粒子等无机氧化物粒子。另外,有机粒子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聚硅氧烷、三聚氰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聚四氟乙烯、乙酸纤维素、聚碳酸酯、聚酰胺等树脂粒子。
在使用无机粒子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利用偶合剂进行了处理的反应性无机氧化物粒子。在使用有机粒子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利用偶合剂进行了处理的反应性有机氧化物粒子。通过利用偶合剂进行处理,可提高与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间的键结力。其结果为,可提高表面硬度或耐擦伤性,进而可提高无机氧化物粒子及有机粒子的分散性。
偶合剂例如可列举: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铝等。这些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并用两种以上。偶合剂的处理量相对于无机氧化物粒子或有机粒子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20质量份,更优选为1质量份~10质量份。
硬涂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设为0.5μm以上,还可在1.0μm以上、2.0μm以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上限根据用途而有所不同,例如还可在100μm以下、50μm以下、20μm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易粘接层]
易粘接层设置于透明基材层与硬涂层之间,且具有将层彼此粘接的功能。另外,易粘接层还可设置于双面粘着片与透明基材层或硬涂层之间。
易粘接层优选为包含丙烯酸系树脂或聚酯系树脂。另外,视需要也可含有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等。
易粘接层所使用的丙烯酸系树脂例示有由如下所示的丙烯酸系单体进行聚合的丙烯酸系树脂。例如可列举:具有直链状、支链状、环状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羟基的单体、含环氧基的单体、含酰胺基的单体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这些单体成分也可使用两种以上而进行共聚。
另外,聚酯系树脂例示有由多元酸成分与多元醇成分进行缩聚的聚酯系树脂。所使用的多元酸可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苯基羧酸等。另外,多元醇成分可列举乙二醇、二乙二醇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这些单体成分也可使用两种以上而进行共聚。
另外,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例示有以多元醇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产物的形式获得的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所使用的多元醇化合物可列举:聚酯多元醇、聚醚二醇、聚缩醛二醇等。另外,异氰酸酯化合物可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异氰酸酯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这些成分还可使用两种以上而进行反应。进而,如果需要则此外也可使用链长延长剂、交联剂等。
在易粘接层中,为了赋予易滑性或调整折射率,可添加粒子。粒子可列举无机颜料或有机填料等,由于折射率与易粘接层的树脂相对接近且可获得高透明性,因此优选为使用氧化硅。另外,基于调整易粘接层的折射率的目的而使用的粒子可列举:氧化铝-氧化硅复合体或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另外,这些粒子也可使用两种以上。
在易粘接层中,视需要也可添加防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塑化剂等各种添加剂。另外,为了提高涂敷适应性或反应性,也可添加表面活性剂或pH调整剂。
易粘接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设为0.1nm以上,还可在1nm以上、5nm以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上限根据用途而有所不同,例如还可在1μm以下、100nm以下、50nm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易粘接层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在透明基材层使用聚酯系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为使聚酯系树脂熔融并挤压后,在聚酯系树脂片之上形成易粘接层。聚酯系树脂片在熔融并被挤压后,在纵向上拉伸3倍~10倍而形成纵向拉伸聚酯系树脂膜,视需要进行电晕放电处理。在其至少一面上涂布易粘接层,并进行干燥而形成易粘接层。其后,通过将具有易粘接层的膜在横向上拉伸3倍~10倍,而在形成双轴拉伸聚酯系树脂膜时,同时形成在横向上被拉伸的易粘接层。
另外,作为另一方法,也可将聚酯系树脂与易粘接层用树脂同时挤压而制成层叠膜,并利用公知的方法使所层叠的膜双轴拉伸为9倍~100倍而形成易粘接层。
另外,在将粘着剂层或硬涂层层叠时,视需要也可通过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等公知的方法实施表面处理。
[剥离层]
关于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也可在双面粘着片的与形成有透明基材层或硬涂层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剥离层。由于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含有粘着剂,因此如果露出,则有可能与不期望的物品粘着,或双面粘着片本身发生劣化。因此,为了以物理及化学方式保护双面粘着片,可在双面粘着片的表面预先设置剥离层,使用时将剥离层剥离而露出双面粘着片,然后贴合至其他构件上。
剥离层例如可列举在各种塑料膜上涂布硅酮等剥离剂而形成剥离剂层的剥离层、聚丙烯膜单体等,可利用通常的可用作双面粘着片用剥离片的剥离层。
以所述方式构成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中,通过使双面粘着片的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在应用于导电构件时,双面粘着片能够以充分的粘着力粘着于导电构件的导电部侧,且可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另外,在所述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与贴合有导电构件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进而设置显示装置时,可在导电构件的透明支持体侧良好地辨认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
(3)光学构件
本发明的光学构件是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上贴合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而构成。在所述导电构件中,未形成导电部的透明支持体的表面是作为非导电部而发挥功能。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是以与导电构件的至少导电部的一部分直接接触的方式贴合,优选为以与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及非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接触的方式贴合。关于双面粘着片的构成,可参照所述(1)双面粘着片一栏。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也可为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上贴合本发明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而构成的光学构件。换言之,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可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上贴合本发明的双面粘着片,进而在双面粘着片的与导电构件相反的一侧,设置透明基材层及硬涂层的至少一者,也可进而在双面粘着片与透明基材层或硬涂层之间、在透明基材层与硬涂层之间设置易粘接层。关于透明基材层、硬涂层、易粘接层的构成,可参照针对构成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的透明基材层、硬涂层、易粘接层的构成的说明。
以下对构成光学构件的导电构件的透明支持体及导电部进行说明。
[透明支持体]
作为导电构件的透明支持体,可使用包含玻璃等光学构件中通常使用的透明材料的支持体的任一种。如果应用本发明,则即便在例如包含玻璃的透明支持体发生破损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双面粘着片而抑制玻璃的飞散,从而提高制品的安全性。
[导电部]
导电部为包含导电材料的层,是在透明支持体上以与导电构件的用途相应的图案形成。
关于导电部,例如在将所述光学构件应用于表面型静电电容式触摸屏等的情况下,是具有如下层而形成:均一层,其在面内方向上具有实质上均匀的导电性能;及电极层,其以与引出电极等对应的图案形成于电极层的周围。另外,在将所述光学构件应用于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屏的情况下,导电部是作为将导电性能规则地图案化的导电层而形成。在所述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屏中,未形成导电部的透明支持体表面是作为用于检测位置的非导电部而发挥功能。此外,也可在导电部之上,进而形成用于防止导电膜的氧化的保护膜。
导电层的导电性能例如可由利用JIS-K7194中所记载的方法测定的表面电阻表示,为了制成触摸屏用的电极板,表面电阻优选为1×105Ω/sq以下,更优选为1×103Ω/sq以下。另外,表面电阻优选为0.1Ω/sq以上。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的范围优选为0.1Ω/sq~1×105Ω/sq,更优选为0.1Ω/sq~1×103Ω/sq。
另一方面,关于非导电部,为了使触摸屏进行更准确的位置检测,例如宜将利用JIS-K6911中所记载的方法测定的表面电阻设为1×109Ω/sq以上,更优选为设为1×1011Ω/sq以上,且设为1×1013Ω/sq以下,更优选为设为1×1012Ω/sq以下,而明确地进行绝缘化。非导电部的表面电阻的范围优选为1×109Ω/sq~1×1013Ω/sq,更优选为1×1011Ω/sq~1×1012Ω/sq。
作为导电部的材质,可应用公知的导电性物质。作为导电性物质,也可使用无机系材料,无机系材料例如可例示:金、银、铜、铝、镍、或者钴等金属,或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氧化锌(Zinc Oxide,ZnO)、或者锌-锡氧化物(Zinc Tin Oxide,ZTO)、或者锑-锡氧化物(Antimony Tin Oxide,ATO)等金属氧化物。作为导电性物质,也可使用有机导电体,有机导电体可例示导电性纳米碳管或石墨烯等导电性碳材料,或聚噻吩、或者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其中,作为无机系材料,就高可靠性以及透明性与导电性优异的方面而言,可最适宜地利用ITO。另外,就具有挠曲性优异的特征以及透明性与导电性也优异的特征的方面而言,还可适宜地利用作为有机导电性高分子的聚噻吩的一种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sulfonate),PEDOT/PSS)。所谓PEDOT/PSS,是表示使PEDOT(3,4-乙烯二氧噻吩的聚合物)与PSS(苯乙烯磺酸的聚合物)共存的聚合物络合物。
与如ITO或PEDOT/PSS般透明性相对优异的导电体相比,金属或导电性碳材料的透明性差,因此在使用金属或导电性碳材料作为导电层2的材质的情况下,宜通过将所使用的金属或导电性碳材料纳米线化而涂敷,或加工为网状而确保透明性。其中,由于银为导电性最优异的导电体,因此可适宜地利用。
关于导电部的厚度,必须考虑所应用的导电体的导电性或透明性等而加以设定,因此虽然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但例如优选为在金属系的情况下为 在金属氧化物系或有机系的情况下为的厚度。
导电部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而形成。
具体而言,可通过各种印刷方式等,利用在透明基板上局部分设置导电层的方法而形成导电部,也可在形成均匀的导电层后,通过蚀刻等将其一部分去除而形成导电部。作为形成均匀的导电层的方法,可列举:真空蒸镀法、溅镀法、离子镀法、喷雾热解法、化学镀敷法、电镀法、涂布法、或这些的组合法等薄膜形成法。就膜的形成速度或大面积膜的形成性、或生产性等观点而言,优选为真空蒸镀法或溅镀法。
为了提高密接性,也可在导电部的形成之前,对层叠体的表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镀蚀刻处理、或底涂处理等适当的预处理。
以所述方式构成的光学构件通过使双面粘着片的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双面粘着片以充分的粘着力粘着于导电构件,且使导电部的图案不可视化。另外,在与显示装置贴合时,可在导电构件的透明支持体侧良好地辨认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与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特征。以下的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率、处理内容、处理顺序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可进行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应由以下所示的具体例来限定性地解释。
[1]双面粘着片的制作
(实施例1~实施例4)
在具备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却机、滴加装置、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中封入氮气,然后注入作为溶剂的乙酸乙酯。其次,在反应装置内投入丙烯酸丁酯(Butyl Acrylate,BA)60质量%、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MA)36质量%、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2-Ethylhexyl Acrylate,2EHA)4质量%,并投入作为反应引发剂的偶氮双异丁腈0.1质量%而进行聚合反应,然后在反应液中注入溶剂而获得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在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中,相对于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以表1所示的比例添加交联剂(日本聚氨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克罗耐德(Coronate)L55E)0.8质量份、及光扩散粒子(综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MX-1000(平均粒径:10μm)),而获得实施例1~实施例4的粘着剂组合物。
利用敷料器将所述粘着剂组合物涂敷于第1剥离片(三菱树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MRV#50)的剥离剂层表面,在100℃下使之干燥2分钟而获得粘着层(双面粘着片)。其次,将第2剥离片(三菱树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MRE#38)的剥离剂层侧与粘着层重叠,并利用贴合机进行贴合。由此,获得具有第1剥离片与第2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粘着层的干燥后的涂敷量为25μm。
(实施例5~实施例7)
将光扩散粒子变更为综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KMR-3TA(平均粒径:3μm)),并将添加份数变更为表1所示的比例,除此以外,设为与实施例1同样。
[2]附透明基材层的粘着片的制作
(实施例8~实施例11)
利用敷料器在剥离片(三菱树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MRE#38)的剥离剂层表面涂敷实施例1~实施例4的粘着剂组合物,在100℃下使之干燥2分钟而获得粘着层。其次,使透明基材层(东洋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A4100#100,单面附易粘接层的PET膜)的易粘接层侧与粘着层重叠,并利用贴合机贴合,而获得实施例8~实施例11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粘着层的干燥后的涂敷量为25μm。
(比较例1~比较例3)
将添加至粘着剂组合物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添加量变更为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式制作附透明基材层的粘着片。
[评价]
1.雾度
将实施例1~实施例7的双面粘着片的第2剥离片剥离,将双面粘着片的单面贴合于松浪玻璃公司制造的载玻片(型号:S9112),并将第1剥离片剥离。另外,将实施例8~实施例11及比较例1~比较例3的附透明基材层的粘着片的粘着面贴合于松浪玻璃公司制造的载玻片(型号:S9112)。使用日本电色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NDH4000测定这些贴合物的雾度。
2.导电部的不可视化
准备在透明支持体上形成有ITO图案的电极构件,在所述电极构件上,以与ITO图案接触的方式贴合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所制作的层叠体的双面粘着片。在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7的层叠体的情况下,在贴合后将剥离片剥离。然后,自电极构件的透明支持体侧通过目测观察是否可见ITO图案,并基于以下的基准进行评价。
◎:完全未辨认出ITO图案
○:几乎未见ITO图案
△:辨认出ITO图案
×:清楚地辨认出ITO图案
3.画面的可见性
在导电部的不可视化的评价中所使用的贴合品的与电极构件相反的一侧,进而设置显示装置。然后,自电极构件的透明支持体侧通过目测观察画面,并依据以下的基准评价画面的可见性。
○:容易看清画面
△:略微难以看清画面
×:难以看清画面
将以上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如表1所示,关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的实施例1~实施例7的双面粘着片及实施例8~实施例11的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均使ITO图案不可视化,且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相对于此,雾度为10%以下的比较例1、比较例2的附透明基材层的粘着片未使ITO图案不可视化,雾度为20%以上的比较例3的附透明基材层的粘着片在设置显示装置时的画面的可见性不良。
(实施例12~实施例13)
将添加至粘着组合物中的光扩散粒子变更为不相容树脂,并将添加量变更为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获得实施例12及实施例13。
[表2]
如表2所示,在添加不相容树脂而将雾度调整为超过10%且未满20%的双面粘着片中,也使ITO图案不可视化,且画面的可见性也良好。
[符号的说明]
10:硬涂层
11a、11b:易粘接层
12:透明基材层
13:双面粘着片

Claims (15)

1.一种双面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其特征在于:雾度超过10%且未满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与交联剂(B)的粘着剂组合物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光扩散微粒子(C)。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光扩散微粒子(C)1质量份~15质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光扩散微粒子(C)的平均粒径为0.1μm~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进而含有不相容树脂(D)。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着剂组合物相对于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A)100质量份,包含不相容树脂(D)1质量份~50质量份。
8.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至少一粘着面层叠有剥离片。
9.一种附剥离片的双面粘着片,其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双面分别层叠有剥离性相互不同的剥离片。
10.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接触的层叠构造。
11.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依序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与透明基材层及硬涂层的层叠构造,并且所述双面片材的一粘着面与所述透明基材层接触。
12.一种附透明基材的粘着片,其是用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的贴合,且包含依序具有透明基材层、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及剥离片的层叠构造,并且所述双面片材的一粘着面与所述透明基材层接触。
13.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于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上,以与所述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贴合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的一粘着面。
14.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依序层叠有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及透明基材层的光学构件,且所述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双面粘着片接触。
15.一种光学构件,其是依序层叠有在透明支持体上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导电部的导电构件、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着片、透明基材层、及硬涂层的光学构件,且所述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双面粘着片接触。
CN201580016635.3A 2014-03-28 2015-03-16 粘着片、双面粘着片及光学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70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7787 2014-03-28
JP2014067787 2014-03-28
PCT/JP2015/057654 WO2015146664A1 (ja) 2014-03-28 2015-03-16 両面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70522A true CN106170522A (zh) 2016-11-30
CN106170522B CN106170522B (zh) 2020-10-09

Family

ID=54195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66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70522B (zh) 2014-03-28 2015-03-16 粘着片、双面粘着片及光学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88025B2 (zh)
KR (1) KR101948531B1 (zh)
CN (1) CN106170522B (zh)
TW (1) TWI686454B (zh)
WO (1) WO201514666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41B (zh) * 2018-02-08 2019-05-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與觸控面板
CN115151618A (zh) * 2020-02-20 2022-10-04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透明构件贴合用粘着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5540B2 (ja) * 2015-09-25 2019-08-2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565541B2 (ja) * 2015-09-25 2019-08-2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481646B2 (ja) * 2016-03-17 2019-03-13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両面異差剥離紙又は両面異差剥離フィルム
JP7139141B2 (ja) * 2017-06-13 2022-09-20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及び薄膜部材と支持部材との積層体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440A (zh) * 2005-04-13 2007-07-04 Lg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的丙烯酸粘合剂组合物、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的光学膜及包括该光学膜的液晶显示器
CN101074349A (zh) * 2006-05-19 2007-11-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功能性薄膜粘贴用粘着剂、光学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310267A (ja) * 2007-06-18 2008-12-25 Daio Paper Corp 光拡散性粘着シート
CN101546005A (zh) * 2008-03-28 2009-09-30 琳得科株式会社 用于等离子显示器的光学层压体
JP2012079257A (ja) * 2010-10-06 2012-04-19 Dic Corp 両面粘着シートを用いた透明導電膜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2888201A (zh) * 2011-06-28 2013-01-23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JP2013054516A (ja) * 2011-09-02 2013-03-21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層付き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6133083A (zh) * 2014-03-26 2016-11-16 琳得科株式会社 双面粘着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3350A (ja) * 2004-05-20 2006-01-05 Doro Hozen Gijutsu Center 光ファイバによる2点間変位計及び光ファイバによる2点間変位遠隔監視方法
JP5258178B2 (ja) 2005-08-18 2013-08-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金属面貼付用感圧性接着シート類
JP2007328092A (ja) * 2006-06-07 2007-12-20 Bridgestone Corp 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5085077B2 (ja) 2006-09-04 2012-11-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粘着剤付光学部材
KR20090103757A (ko) * 2008-03-28 2009-10-01 린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용 광학 적층체
EP2550553A1 (en) * 2010-03-24 2013-01-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assembly having 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disassembling same
EP2546053B1 (en) * 2011-07-15 2013-12-1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Double-sid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5887118B2 (ja) * 2011-12-05 2016-03-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き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6164194B (zh) * 2014-03-26 2020-03-06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合剂层以及防飞散粘合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440A (zh) * 2005-04-13 2007-07-04 Lg化学株式会社 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的丙烯酸粘合剂组合物、使用该粘合剂组合物的光学膜及包括该光学膜的液晶显示器
CN101074349A (zh) * 2006-05-19 2007-11-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光学功能性薄膜粘贴用粘着剂、光学功能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310267A (ja) * 2007-06-18 2008-12-25 Daio Paper Corp 光拡散性粘着シート
CN101546005A (zh) * 2008-03-28 2009-09-30 琳得科株式会社 用于等离子显示器的光学层压体
JP2012079257A (ja) * 2010-10-06 2012-04-19 Dic Corp 両面粘着シートを用いた透明導電膜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2888201A (zh) * 2011-06-28 2013-01-23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JP2013054516A (ja) * 2011-09-02 2013-03-21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層付き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6133083A (zh) * 2014-03-26 2016-11-16 琳得科株式会社 双面粘着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41B (zh) * 2018-02-08 2019-05-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與觸控面板
CN115151618A (zh) * 2020-02-20 2022-10-04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透明构件贴合用粘着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46664A1 (ja) 2015-10-01
TWI686454B (zh) 2020-03-01
KR20160132101A (ko) 2016-11-16
JPWO2015146664A1 (ja) 2017-04-13
CN106170522B (zh) 2020-10-09
KR101948531B1 (ko) 2019-02-15
JP6388025B2 (ja) 2018-09-12
TW201538658A (zh) 2015-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0522A (zh) 双面粘着片及光学构件
US9333725B2 (en) Adhesive structure with hybrid adhesive layer
TWI517010B (zh) Electrostatic Capacitor Touch Panel
CN102754055B (zh) 导电性层叠体及使用其的触摸面板
US20140251662A1 (en) Optically clear conductive adhesive and articles therefrom
US20210230461A1 (en) Photocrosslinkable transparent adhesive material, transparent adhesive material layered body, and layered body for constituting optical device
CN100431833C (zh) 用于透明导电基板的表面保护膜和具有表面保护膜的透明导电基板
TW201826583A (zh) 附黏著劑之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TW201239063A (en) Optical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KR20070084424A (ko) 도전성 적층 필름, 터치패널용 전극판, 터치패널 및 도전성적층 필름용 점착제
CN102702988A (zh) 粘合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粘合带
CN105378014B (zh) 粘合片
TW201400571A (zh) 粘結劑組合物及使用該粘結劑組合物的保護膜
CN100567435C (zh) 透明凝胶胶粘剂、透明凝胶胶粘片和显示器用滤光片
TW201941926A (zh) 轉印薄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積層體、靜電電容型輸入裝置及圖像顯示裝置
TW201539020A (zh) 保護膜、保護膜的使用方法以及具有保護膜的透明導電性基板
KR101585512B1 (ko) 전도성층을 포함하는 무 기재 타입 적층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3129201A (ja) 導電性積層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板、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導電性積層フィルム用粘着剤
JP6210110B2 (ja) 虹ムラ発生低減積層体、虹ムラ発生低減シート、および虹ムラ発生低減方法
CN109791816A (zh) 调光膜用透明导电膜与调光膜
KR20180137323A (ko) 발열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397667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TW201805957A (zh) 透明導電性膜及觸控面板
KR101803885B1 (ko) 무 기재 타입 초박막 투명 전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0710983B1 (ko) 박형 대전방지 하드코팅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박형 대전방지 하드코팅 필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