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51462B -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51462B
CN106151462B CN201610319725.6A CN201610319725A CN106151462B CN 106151462 B CN106151462 B CN 106151462B CN 201610319725 A CN201610319725 A CN 201610319725A CN 106151462 B CN106151462 B CN 106151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groove
mounting hole
center
body portion
adjustme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97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51462A (zh
Inventor
铃村靖
中岛隆行
大矢日登志
辻俊孝
近藤广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5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1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51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51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16H57/022Adjustment of gear shafts o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4Lubricant guiding means in the wall of or integrated with the casing, e.g. grooves, channels,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16H57/022Adjustment of gear shafts or bearings
    • F16H2057/0221Axial adjus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16H57/022Adjustment of gear shafts or bearings
    • F16H2057/0227Assembly method measuring first tolerances or position and selecting mating parts accordingly, e.g. special sized shims for transmission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组装性并且防止在组装后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孔的中心发生位置偏移的技术。由具有内孔的主体部和自该主体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突起构成垫片。内孔构成为在偏离主体部的中心的位置具有中心。内孔的中心构成为相对于主体部的中心向与外侧突起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偏移。并且,该偏移量被设定为与使主体部的中心与环状槽的中心对准时产生的假想外接圆与环状槽之间的偏移量相等。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垫片组装于环状槽时内孔的中心相对于环状槽的中心发生位置偏移。

Description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隙调整构件,该间隙调整构件安装在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用于调整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的间隙。
背景技术
日本实公平3-20578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安装在叶轮的安装孔的底面与驱动轴的端面之间的间隙调整构件,以用来调整叶轮与贯穿于该叶轮的安装孔的驱动轴之间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公报记载的间隙调整构件在外周面设有四个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部。将该四个突部的突出端连结起来的假想圆的直径被设定为比叶轮的用于安装间隙调整构件的环状槽的直径小且比叶轮的安装孔的直径大。由此,能抑制间隙调整构件落入环状槽导致的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的中心与驱动轴的中心发生偏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3-205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将上述间隙调整构件安装于叶轮的环状槽时,需要在如下这样的状态下进行,即:使四个突部中的一个贯穿在形成于叶轮的安装孔的一个键槽内,并且使该间隙调整构件相对于该安装孔斜着倾斜,在组装性这样的方面,还具有改良的余地。另外,无法完全抑制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的中心与驱动轴的中心发生偏心,因此需要将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径设定为考虑到发生该偏心的情况的大小,导致间隙调整构件与驱动轴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组装性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采用以下的技术。
采用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构成一种间隙调整构件,该间隙调整构件构成为能安装在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该第1构件具有安装孔、环状槽和凹槽,该第2构件构成为能安装于安装孔,将该间隙调整构件贯穿于安装孔并设置于环状槽,以用于调整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的间隙。环状槽构成为在安装孔的底部与该安装孔呈同心状且具有大于该安装孔的直径的直径。凹槽构成为朝向安装孔的径向外侧凹陷设置,自安装孔的开口延伸至环状槽。该间隙调整构件包括:主体部,其构成为具有安装孔的直径以下的直径;以及外侧突出部,其构成为在该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外侧突出部的数量为凹槽的数量以下且至少设有一个。并且,外接于主体部的假想外接圆的直径构成为大于安装孔的直径且为环状槽的直径以下,该假想外接圆经过外侧突出部的突出端以及经过该突出端与主体部的中心的假想直线与主体部的外周面相交的交点中的与所述突出端相反的一侧的交点。
本发明中的“间隙调整构件”除包括如字面那样用于调整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的构件之外,还适当地包括用于调整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构件,以垫片为代表。另外,本发明中的“凹槽”以键槽、供润滑油流通的润滑槽等为代表,该键槽供用于键控(日文:キー止めする)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的安装的键插入,但适当地包括被设为仅供间隙调整构件的外侧突出部贯穿的专用槽。此外,本发明中的“径向外侧”被定义为沿着安装孔的径向的方向且是自安装孔的中心远离的方向。另外,作为本发明中的“外侧突出部的数量为凹槽的数量以下且至少设有一个”的形态,以如下这样的形态为代表,即:以外侧突出部与凹槽相对应的方式在主体部的外周面的与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外侧突出部,而将外侧突出部设为与凹槽相同的数量。
采用本发明,为这样的结构:外侧突出部的数量为凹槽的数量以下且至少设有一个,因此,通过使该外侧突出部与凹槽对准,从而在使间隙调整构件向安装孔贯穿时不需要使该间隙调整构件相对于安装孔的开口斜着倾斜。由此,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性提高。另外,在安装孔的开口朝向铅垂方向的下方的状态下,在将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环状槽的情况下,在间隙调整构件设置于环状槽时,使间隙调整构件旋转直到外侧突出部不与凹槽对准的位置为止,从而能够良好地防止间隙调整构件落下。
采用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的另一技术方案,主体部构成为具有内孔的环状。并且,内孔构成为在相对于主体部的中心向外侧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偏移的位置具有中心。
采用本技术方案,为这样的结构:内孔的中心配置在相对于主体部的中心向外侧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偏移的位置,因此,在以外侧突出部配置在环状槽内的方式使间隙调整构件卡合于环状槽时,能够补正内孔的中心相对于环状槽的中心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抑制在组装后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孔的中心发生位置偏移。结果,能够良好地防止主体部与第1构件和第2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另外,在安装孔的开口朝向铅垂方向的状态下,在将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环状槽的情况下,外侧突出部和主体部的与该外侧突出部相对的部分卡合于环状槽,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间隙调整构件落下。
采用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的另一技术方案,假想外接圆的直径构成为与环状槽的直径为相同大小。并且,内孔的中心相对于主体部的中心的位置偏移量被设定为大小与使主体部的中心与环状槽的中心对准时的假想外接圆的中心相对于环状槽的中心的位置偏移量相同。
本发明中的“相同大小”不仅包括如字面那样构成为或设定为相同大小的形态,还适当地包括构成为或设定为大致相同大小的形态。
采用本技术方案,为这样的结构:内孔的中心相对于主体部的中心的位置偏移的方向和偏移的量与使外侧突出部与环状槽卡合时产生的间隙调整构件的径向移动的方向相差180度相位,并且,偏移量相同,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将间隙调整构件组装到环状槽时内孔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孔的中心发生位置偏移。
采用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的另一技术方案,在内孔设有内侧突出部,该内侧突出部构成为向径向内侧突出。其中,本发明中的“径向内侧”被定义为沿着安装孔的径向的方向且是朝向安装孔的中心去的方向。
采用本技术方案,为这样的结构:以使外侧突出部贯穿于凹槽的状态使间隙调整构件贯穿于安装孔,在间隙调整构件到达了环状槽时使间隙调整构件在环状槽内沿该环状槽的周向旋转而使外侧突出部卡合于环状槽,从而向环状槽安装间隙调整构件,在该结构中,能够利用内侧突出部使间隙调整构件旋转。由此,间隙调整构件向环状槽组装的组装性提高。
采用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的另一技术方案,内侧突出部设于内孔的内周面的与主体部的外周面上的第1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和内孔的内周面的与主体部的外周面上的第2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在该第1位置配置有外侧突出部,该第2位置与该第1位置相差180度相位。
采用本技术方案,在需要调整为外侧突出部配置在环状槽的圆周方向上的适当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内侧突出部作为用于确认该外侧突出部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的标记。
采用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构成一种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该间隙调整构件安装在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用于调整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的间隙,该第1构件具有安装孔、环状槽和凹槽,该第2构件构成为能安装于安装孔,该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用于将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环状槽。环状槽构成为在安装孔的底部与该安装孔呈同心状且具有大于该安装孔的直径的直径。并且,凹槽构成为朝向安装孔的径向外侧凹陷设置,自该安装孔的开口延伸至环状槽。在该组装方法中,以使外侧突出部贯穿于凹槽的状态使本发明的上述的任意一技术方案的间隙调整构件贯穿于安装孔。并且,在间隙调整构件到达了环状槽时,使间隙调整构件在环状槽内沿该环状槽的周向旋转,从而使间隙调整构件卡合于环状槽而进行组装。
采用本发明,将本发明的上述的任意一技术方案的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环状槽,因此能够取得与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所取得的效果同样的效果,例如能够提高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性,并且能够取得能够抑制在组装后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孔的中心发生位置偏移的效果等。
采用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的另一技术方案,使间隙调整构件在环状槽内沿该环状槽的周向旋转,直到外侧突出部配置于与配置有凹槽的位置相差180度相位的位置为止。
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将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环状槽的状态下,外侧突出部配置于最大程度远离凹槽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向第1构件安装第2构件时因间隙调整构件出乎意料的旋转致使外侧突出部与凹槽对准而导致间隙调整构件自安装孔脱落。
采用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构成一种变速装置,该变速装置包括:壳体;轴承构件,其安装于该壳体;以及旋转轴,其借助轴承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在壳体设有安装孔、环状槽和凹槽。安装孔构成为供轴承构件安装。环状槽构成为在安装孔的底部与该安装孔呈同轴状且具有大于该安装孔的直径的直径。并且,凹槽构成为朝向安装孔的径向外侧凹陷设置,自该安装孔的开口延伸至环状槽。并且构成为通过将本发明的上述的任意一技术方案的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环状槽从而调整壳体与轴承构件之间的间隙。
采用本发明,包括本发明的上述的任意一技术方案的间隙调整构件,因此能够取得与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所取得的效果同样的效果,例如能够提高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性,并且能够取得能够抑制在组装后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孔的中心发生位置偏移的效果等。
采用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的另一技术方案,凹槽构成为润滑油通路,该润滑油通路用于向轴承构件与壳体之间供给润滑油。
采用本技术方案,为这样的结构:将用于向轴承构件与壳体之间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通路用作供间隙调整构件的外侧突出部贯穿的凹槽,因此是合理的。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组装性并且防止在组装后间隙调整构件的内孔的中心相对于安装孔的中心发生位置偏移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速器1的结构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X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利用与安装孔22a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将该安装孔22a剖断后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利用含有安装孔22a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将安装部22剖断后的截面的放大截面立体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Y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利用与安装孔24a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将该安装孔24a剖断后的剖视图。
图7是利用含有安装孔24a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将安装部24剖断后的截面的放大截面立体图。
图8是垫片30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将垫片30插入安装孔22a时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垫片30落位于安装孔22a的底部22a’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使垫片30在环状槽22b内旋转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垫片30向环状槽22b的组装结束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向减速器1的外壳部8a组装壳体主体部8b时的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利用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速器1包括:输入轴2,其连接于原动机(未图示)的旋转轴(未图示);输出轴4,其借助减速齿轮机构RGM连接于输入轴2;差动装置6,其借助输出齿轮机构OGM连接于输出轴4;以及减速器壳体8,其用于收纳这些部件。减速器1是与本发明的“变速装置”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1所示,输入轴2借助轴承B1、B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减速器壳体8。在输入轴2一体地形成有驱动齿轮G和驻车齿轮PG。驱动齿轮G和驻车齿轮PG自输入轴2的连接于原动机的旋转轴的一侧(图1中的纸面右侧)起按驻车齿轮PG、驱动齿轮G的顺序配置于输入轴2。
另外,输入轴2的连接于原动机的旋转轴的一侧的端部(图1中的右侧端部)在利用油封件OS1密封分离的状态下自减速器壳体8突出。输入轴2是与本发明的“旋转轴”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1所示,输出轴4与输入轴2平行地配置。输出轴4借助轴承B3、B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减速器壳体8。在输出轴4固定有构成为能与驱动齿轮G啮合的被驱动齿轮G’,并且一体地形成有输出齿轮OG。
被驱动齿轮G’和输出齿轮OG自图1中的纸面右侧起按输出齿轮OG、被驱动齿轮G’的顺序配置于输出轴4。被驱动齿轮G’通过花键嵌合等以能够与输出轴4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输出轴4。被驱动齿轮G’构成为:与驱动齿轮G相比,外径较大,并且,齿数较多。即,被驱动齿轮G’构成为用于对输入轴2的转速进行减速并将减速后的转速传递至输出轴4。由驱动齿轮G和被驱动齿轮G’构成减速齿轮机构RGM。
另外,输出轴4的靠图1中的纸面左侧的端部在被油封件OS2密封分离的状态下自减速器壳体8突出,且被安装于减速器壳体8的盖10覆盖。输出轴4是与本发明的“旋转轴”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1所示,差动装置6构成为:用于吸收左右车轴9、9所产生的速度差(转速差),并且分配并传递动力。差动装置6具有构成为能与输出齿轮OG啮合的环形齿轮RG。环形齿轮RG构成为:与输出齿轮OG相比,外径较大,并且齿数较多。即,构成为用于对输出轴4的转速进行减速并将减速后的转速传递至车轴9、9。由输出齿轮OG和环形齿轮RG构成输出齿轮机构OGM。
如图1所示,减速器壳体8包括外壳部8a和连接于外壳部8a的壳体主体部8b。减速器壳体8是与本发明的“壳体”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1所示,外壳部8a具有用于安装轴承B2、B4的安装部12、14以及用于收纳差动装置6的收纳部16。
如图1所示,壳体主体部8b具有用于安装轴承B1、B3的安装部22、24。如图2~图4所示,在安装部22形成有安装孔22a、环状槽22b和凹槽22c。并且,如图5~图7所示,在安装部24形成有安装孔24a、环状槽24b和凹槽24c。安装部22、24是与本发明的“第1构件”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4和图7所示,安装孔22a、24a的一端侧(图4和图7中的右侧)开口,并且另一端侧(图4和图7中的左侧)具有底部22a’、24a’。安装孔22a、24a构成为直径与轴承B1、B3的直径为相同大小或者稍大于轴承B1、B3的直径。轴承B1、B3是与本发明的“第2构件”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4和图7所示,环状槽22b、24b构成为:与安装孔22a、24a呈同心状,并且具有比安装孔22a、24a的直径大的直径。环状槽22b、24b配置于安装孔22a、24a的底部22a’、24a’。如图2和图5所示,在环状槽22b、24b卡合有垫片30。
即,轴承B1、B3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隔着垫片30抵接于安装孔22a、24a的底部22a’、24a’。像这样,做成在安装孔22a、24a的底部22a’、24a’与轴承B1、B3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之夹设有垫片30的结构,从而能够调整安装孔22a、24a的底部22a’、24a’与轴承B1、B3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能够谋求调整输入轴2和输出轴4相对于减速器壳体8的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凹槽22c、24c沿径向呈凹状设于安装孔22a、24a。如图4和图7所示,凹槽22c、24c自安装孔22a、24a的开口端延伸至底部22a’、24a’,在底部22a’、24a’侧与环状槽22b、24b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22c、24c构成为润滑槽,该润滑槽用于将储存在减速器壳体8内的润滑油供给向垫片30、油封件OS2的唇部。另外,凹槽22c、24c构成为:自安装孔22a、24a(环状槽22b、24b)的中心到凹槽22c、24c的底面22c’、24c’为止的距离大于环状槽22b、24b的半径(自环状槽22b、24b的中心到环状槽22b、24b的底面为止的距离)。
如图8所示,垫片30构成为圆环状的板构件。垫片30主要包括主体部32、外侧突起34以及两个内侧突起36、38。垫片30是与本发明的“间隙调整构件”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3和图6所示,主体部32的外周圆构成为具有与安装孔22a、24a的直径为相同大小的直径或者稍小于安装孔22a、24a的直径的直径。并且,如图8所示,主体部32的内孔32a构成为在偏离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的位置具有中心Ci。
如图8所示,内孔32a的中心Ci相对于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向位于经过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和外侧突起34的突出端的假想直线VL上且相对于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成为外侧突起34侧的方向偏移。
并且,如图8所示,假想外接圆VCC的直径d1构成为大于安装孔22a、24a的直径且与环状槽22b、24b的底面的直径d2为相同大小,该假想外接圆VCC经过假想直线VL与主体部32的外周圆之间的交点中的与外侧突起34相反的一侧的交点Pc以及外侧突起34的突出端,且在假想直线VL上具有中心并外接于主体部32。并且,内孔32a的中心Ci相对于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的偏移量Dc被设定为与在使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与安装孔22a、24a和环状槽22b、24b的中心Cg对准时产生的该假想外接圆VCC与环状槽22b、24b之间的偏移量Dp相等。
如图8所示,外侧突起34被设为自主体部32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此,将径向外侧定义为自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远离的方向。另外,外侧突起34自主体部32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量如上述那样,被设定为使得假想外接圆VCC的直径d1大于安装孔22a、24a的直径且与环状槽22b、24b的直径d2为相同大小那样的值。外侧突起34是与本发明的“外侧突出部”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如图8所示,内侧突起36被设在内孔32a的圆周上的与外侧突起34相对应的位置。内侧突起36被设为自内孔32a的内周面沿着假想直线VL向内孔32a的径向内侧、即中心Ci突出。
如图8所示,内侧突起38以向内孔32a的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设于内孔32a的圆周上的与设有内侧突起36的位置相差180度相位的位置、即与内侧突起36的正对面相当的位置。因而,内侧突起38也配置在假想直线VL上。内侧突起36、38是与本发明的“内侧突出部”相对应的实施结构的一例。
接着,对像这样构成的垫片30向环状槽22b组装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其中,垫片30向环状槽24b组装的组装方法基本上与垫片30向环状槽22b组装的组装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向环状槽22b组装垫片30时,首先,如图9和图10所示,使垫片30的外侧突起34与安装部22的凹槽22c对准,并且使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与安装孔22a和环状槽22b的中心Cg对准,在该状态下,使垫片30贯穿于该安装孔22a内,直到垫片30落位于安装部22的安装孔22a的底部22a’为止。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突起34贯穿于凹槽22c,并且主体部32构成为具有与安装孔22a的直径为相同大小的直径或者稍小于安装孔22a的直径的直径,因此能够使垫片30不会相对于安装孔22a倾斜地贯穿于安装孔22a。
如果垫片30落位于安装孔22a的底部22a’,如图11所示,则利用内侧突起36、38使垫片30旋转而使外侧突起34与环状槽22b卡合。在此,以假想外接圆VCC的直径d1与环状槽22b、24b的直径d2为相同大小的方式设定外侧突起34自主体部32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量,因此需要使隔着中心Co与外侧突起34相对的主体部32的外周部分32b向环状槽22b内移动,随着外侧突起34向环状槽22b卡合,垫片30向与外侧突起34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即,主体部32的外周圆的中心Co相对于安装孔22a和环状槽22b的中心Cg发生位置偏移。
由此,内孔32a的中心Ci相对于安装孔22a和环状槽22b的中心Cg的位置偏移被补正,内孔32a的中心Ci与安装孔22a和环状槽22b的中心Cg对准。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将垫片30组装于环状槽22b之后内孔32a的中心Ci相对于安装孔22a和环状槽22b的中心Cg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良好地抑制垫片30与输入轴2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另外,随着外侧突起34向环状槽22b卡合,需要使隔着中心Co与外侧突起34相对的主体部32的外周部分32b向环状槽22b内移动,主体部32的外周部分32b也与环状槽22b卡合,因此垫片30至少在周向上的两个部位处与环状槽22b卡合。
之后,如图12所示,在外侧突起34旋转至隔着安装孔22a和环状槽22b的中心Cg与凹槽22c相对的位置时、即垫片30旋转了180度时,垫片30向环状槽22b的组装结束。其中,对于垫片30是否旋转了180度,能够通过确认内侧突起36、38的周向位置来进行判断。
这样,在使垫片30旋转180度而垫片30向环状槽22b的组装结束的时刻,外侧突起34配置在最大程度远离凹槽22c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向安装部22的安装孔22a安装轴承B2时因垫片30出乎意料的旋转致使外侧突起34与凹槽22c对准而导致垫片30自安装孔22a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减速器1时,如图13所示,通过如下这样进行:将在环状槽22b、24b组装有垫片30的壳体主体部8b以该壳体主体部8b的开口朝向铅垂下方(图13中的下方向)的方式从设置有输入轴2、输出轴4和差动装置6的外壳部8a的上方(图13中的上方)覆盖。
此时,如图12所示,垫片30在外侧突起34和与该外侧突起34相对的主体部32的外周部分32b处与环状槽22b、24b卡合,因此垫片30不会自安装孔22a、24a落下。由此,减速器1的组装性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假想外接圆VCC的直径d1与环状槽22b、24b的直径d2为相同大小的方式设定外侧突起34自主体部32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量,该假想外接圆经过假想直线VL与主体部32的外周面之间的交点Pc以及外侧突起34的突出端、并外接于主体部3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假想外接圆VCC的直径d1为环状槽22b、24b的直径d2以下且为安装孔22a的直径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内孔32a设置两个内侧突起36、38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内侧突起36、38。并且,也可以采用仅设置内侧突起36、38中的任意一者的结构。而且,也可以采用设置三个以上的内侧突起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内孔32a的圆周上的与外侧突起3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内侧突起36,并且在内孔32a的圆周上的与设有内侧突起36的位置相差180度相位的位置设置内侧突起38,但只要内侧突起36、38的配置位置在内孔32a的内周面的圆周上,则可以采用设于任意位置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适用于垫片30的结构,该垫片30用于进行轴承B1、B3与减速器壳体8的壳体主体部8b之间的间隙调整,该轴承B1、B3用于以减速器1的输入轴2和输出轴4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输入轴2和输出轴4,但只要是需要进行两构件之间的间隙调整的部位,就能够适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凹槽22c和外侧突起34各设置一个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凹槽22c和外侧突起34均设置多个的结构。其中,在该情况下,将外侧突起34的数量构成为是凹槽22c的数量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垫片30构成为圆环状的板构件,但垫片30也可以为圆板状的板构件。另外,在垫片30构成为圆环状的板构件的情况下,内孔32a也可以不是圆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22c、24c构成为润滑槽,该润滑槽用于将储存在减速器壳体8内的润滑油供给向垫片30、油封件OS2的唇部,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凹槽22c、24c也可以构成为键槽,也可以构成为仅供垫片30的外侧突起34贯穿的专用槽。
本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例。因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速器(变速装置);2、输入轴(旋转轴);4、输出轴(旋转轴);6、差动装置;8、减速器壳体(壳体);8a、外壳部;8b、壳体主体部(第1构件);9、车轴;10、盖;12、安装部;14、安装部;16、收纳部;22、安装部(第1构件);22a、安装孔(安装孔);22a’、底部;22b、环状槽(环状槽);22c、凹槽(凹槽);22c’、底面;24、安装部(第1构件);24a、安装孔(安装孔);24a’、底部;24b、环状槽(环状槽);24c、凹槽(凹槽);24c’、底面;30、垫片;32、主体部;32a、内孔;34、外侧突起;36、内侧突起;38、内侧突起;GM、减速齿轮机构;OGM、输出齿轮机构;B1、轴承(第2构件);B2、轴承;B3、轴承(第2构件);B4、轴承;G、驱动齿轮;G’、被驱动齿轮;PG、驻车齿轮;OS1、油封件;OS2、油封件;OG、输出齿轮;RG、环形齿轮;Ci、内孔的中心;Co、主体部的中心;Cg、安装孔和环状槽的中心;VL、假想直线;VCC、假想外接圆;d1、直径;d2、直径;Dc、偏移量;Dp、偏移量

Claims (8)

1.一种间隙调整构件,该间隙调整构件构成为能安装在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该第1构件具有:安装孔;环状槽,其构成为在该安装孔的底部与该安装孔呈同心状且具有大于该安装孔的直径的直径;以及凹槽,其构成为朝向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外侧凹陷设置,自该安装孔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环状槽,该第2构件构成为能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将该间隙调整构件贯穿于所述安装孔并设置于所述环状槽,以用于调整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之间的间隙,其中,
该间隙调整构件具有:
主体部,其构成为具有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以下的直径;以及
外侧突出部,其构成为在该主体部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该外侧突出部的数量和所述凹槽的数量均为一个,
外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假想外接圆的直径构成为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且为所述环状槽的直径以下,该假想外接圆经过所述外侧突出部的突出端以及经过该突出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的假想直线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相交的交点中的与所述突出端相反的一侧的交点,
所述主体部构成为具有内孔的环状,
所述内孔构成为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向所述外侧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偏移的位置具有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调整构件,其中,
所述假想外接圆的直径构成为与所述环状槽的直径为相同大小,
所述内孔的中心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的位置偏移量被设定为大小与使所述主体部的中心与所述环状槽的中心对准时的所述假想外接圆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环状槽的中心的位置偏移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隙调整构件,其中,
在所述内孔设有内侧突出部,该内侧突出部构成为朝向径向内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调整构件,其中,
所述内侧突出部设于所述内孔的内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的第1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和所述内孔的内周面的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的第2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的至少一者,在该第1位置配置有所述外侧突出部,该第2位置与该第1位置相差180度相位。
5.一种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该间隙调整构件安装在第1构件与第2构件之间,用于调整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2构件之间的间隙,该第1构件具有:安装孔;环状槽,其构成为在该安装孔的底部与该安装孔呈同心状且具有大于该安装孔的直径的直径;以及凹槽,其构成为朝向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外侧凹陷设置,自该安装孔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环状槽,该第2构件构成为能安装于所述安装孔,该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用于将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所述环状槽,其中,
在该组装方法中,
将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间隙调整构件以使所述外侧突出部贯穿于所述凹槽的状态贯穿于所述安装孔,
在所述间隙调整构件到达了所述环状槽时,使所述间隙调整构件在所述环状槽内沿该环状槽的周向旋转,从而使所述间隙调整构件卡合于所述环状槽而进行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其中,
使所述间隙调整构件在所述环状槽内旋转,直到所述外侧突出部配置于与配置有所述凹槽的位置相差180度相位的位置为止。
7.一种变速装置,其中,
该变速装置构成为包括:
壳体;
轴承构件,其安装于该壳体;以及
旋转轴,其借助所述轴承构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
在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其构成为供所述轴承构件安装;环状槽,其构成为在该安装孔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孔呈同轴状且具有大于该安装孔的直径的直径;以及凹槽,其构成为朝向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外侧凹陷设置,自该安装孔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环状槽,
通过将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间隙调整构件组装于所述环状槽,从而调整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构件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装置,其中,
所述凹槽构成为润滑油通路,该润滑油通路用于向所述轴承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供给润滑油。
CN201610319725.6A 2015-05-14 2016-05-13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Active CN106151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8733 2015-05-14
JP2015098733A JP6502170B2 (ja) 2015-05-14 2015-05-14 隙間調整部材および隙間調整部材の組付け方法並びに変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51462A CN106151462A (zh) 2016-11-23
CN106151462B true CN106151462B (zh) 2020-01-21

Family

ID=5610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9725.6A Active CN106151462B (zh) 2015-05-14 2016-05-13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3651B2 (zh)
EP (1) EP3093531B1 (zh)
JP (1) JP6502170B2 (zh)
CN (1) CN106151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2412B2 (ja) * 2019-12-24 2024-04-0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撓み噛合い式歯車装置
US11287053B1 (en) * 2020-09-23 2022-03-29 Kuching International Ltd. Pressing-controlled mixing valve core with through flow control type on the top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2666A (zh) * 2003-08-25 2006-10-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CN102421654A (zh) * 2009-05-08 2012-04-18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转向机构中的蜗杆的支承装置
CN203442072U (zh) * 2013-08-15 2014-02-19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桥差速器半轴齿轮垫片
CN103867547A (zh) * 2012-12-11 2014-06-18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滚动轴承的扭转固定和轴向固定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44631A (en) * 1946-12-11 1951-03-06 Waldes Kohinoor Inc Retaining ring assembly
JPH0320578Y2 (zh) 1984-11-30 1991-05-02
DE3869422D1 (de) * 1987-08-05 1992-04-23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Anordnung eines kegeltriebes in einem getriebegehaeuse.
US5046870A (en) 1990-08-02 1991-09-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nd play and preload adjusting assembly for tapered bearings
JP3971200B2 (ja) * 2001-02-20 2007-09-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軸受構造及びポンプ
EP1400713A3 (de) * 2002-09-20 2006-01-25 Robert Bosch Gmbh Einpassring
JP2008271747A (ja) * 2007-04-24 2008-11-06 Asmo Co Ltd 回転電機及びワッシャ部材
JP5067144B2 (ja) * 2007-12-05 2012-11-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軸受装置
JP2010203581A (ja) 2009-03-05 2010-09-16 Honda Motor Co Ltd 回転部材の支持構造
CN102753842B (zh) * 2010-02-09 2015-02-04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夹持盘以及凸轮轴调节单元
US8475320B2 (en) * 2011-05-19 2013-07-02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Bearing preload adjus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2666A (zh) * 2003-08-25 2006-10-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CN102421654A (zh) * 2009-05-08 2012-04-18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转向机构中的蜗杆的支承装置
CN103867547A (zh) * 2012-12-11 2014-06-18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滚动轴承的扭转固定和轴向固定
CN203442072U (zh) * 2013-08-15 2014-02-19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桥差速器半轴齿轮垫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93531A3 (en) 2017-03-22
US20160334003A1 (en) 2016-11-17
EP3093531A2 (en) 2016-11-16
CN106151462A (zh) 2016-11-23
US10533651B2 (en) 2020-01-14
JP2016217360A (ja) 2016-12-22
EP3093531B1 (en) 2019-09-18
JP6502170B2 (ja) 2019-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85112B2 (ja)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CN106151462B (zh)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WO2021137289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13129283A (ja)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JP7109875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US20200182293A1 (en) Clutch device
JP464768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カップリング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舶用スラスタ装置
JP5927262B2 (ja) 一体型トルク伝達/回転シール用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0225582A1 (ja) 回転電機
JP2007145060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
KR101505414B1 (ko) 감속기 엔드커버
KR102609817B1 (ko) 턴테이블용 감속기
KR20160026721A (ko) 편심 요동형 기어 장치 및 그 토크 조정 방법
JP7109874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005576A (ja) ギヤドモータ及びロボット用ギヤドモータ
JP2022057300A (ja) 回転テーブル機構
JP2010144841A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シッピング・プラグ
CN215293510U (zh) 一种机电耦合变速器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901968B (zh) 动力传递装置
JP7073031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JP2020159463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219282242U (zh) 滑动轴承、转向系统和车辆
JP2009299806A (ja) シール構造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5598085B2 (ja) 変速伝動ユニット
JP5757082B2 (ja) 電動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0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NISSAN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AICHI MACHINE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