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42666A -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2666A
CN1842666A CN 200480024589 CN200480024589A CN1842666A CN 1842666 A CN1842666 A CN 1842666A CN 200480024589 CN200480024589 CN 200480024589 CN 200480024589 A CN200480024589 A CN 200480024589A CN 1842666 A CN1842666 A CN 1842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ad
housing parts
rotating shaft
shaf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245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2979C (zh
Inventor
吉村浩一
近藤宏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42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2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9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97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6Sealing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由于垫片50具备被夹持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和阶梯面46之间的被夹持部52,并且除此之外还具备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52的内周侧、用于在组装时、在被载置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上时、相对于贯通该第2轴承38的内圈38u的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进行定心的定心部54,因此在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的组装之际,当将垫片50载置在嵌装于竖立设置在第1壳体部件12内的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轴承38的外圈38s上时,由于通过该垫片50的定心部54将垫片50相对于第1中间齿轮轴26定心,因此垫片50便不会偏移或掉落。

Description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构成的外壳内,通过这些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通过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分别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部件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形式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具备通过使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以彼此的开口相对的状态封闭地组合而构成的外壳,和在该外壳内被前述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通过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分别可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部件;在该第2壳体部件上,形成有由小径孔和与该小径孔同心且比该小径孔大径的大径孔构成的阶梯孔,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嵌合在该大径孔上,并且通过垫片触接在该大径孔和前述小径孔之间的阶梯面上,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在该第2轴承的内圈中穿过而突出。例如,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一部分就是这样。
文献1:特开平9-226392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的组装时,构成外壳的一方的壳体部件、例如第1壳体部件以其开口向上的状态载置,接着将旋转轴部件的第1壳体部件侧端部通过第1轴承嵌入形成在该第1壳体部件内的嵌合孔内,从而将该旋转轴部件竖立设置,接着,在将第2轴承嵌装在该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即上端部上的状态下,使开口向下的第2壳体部件从上方下降,在该下降过程中,上述第2轴承被嵌入到设在第2壳体部件上的大径孔内,同时将第2壳体部件的开口与第1壳体部件的开口组合并用螺栓等紧固。
可是,上述垫片,是从用于对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部件的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填充规定的推力方向的间隙的多种厚度尺寸中选择的圆环状的板材,且为了避免与第2轴承的内圈干涉而具备与其外圈相同的径方向尺寸,因此如果只是载置在第2轴承之上则不能将垫片定心,在组装之际,以预先嵌入在设于第2壳体部件上的大径孔内的状态通过润滑油等被粘贴固定。因此,在组装之际,当为了开口向下使第2壳体部件翻转时,就有垫片偏移或掉落从而发生不能组装操作、零件损失的可能性。另外,如果为了避免掉落而以某种方法固定在第2壳体部件上,就存在形状变得复杂的不良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事实为背景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旋转轴部件的组装之际,垫片不会偏移或掉落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用于达成该目的的本发明的要旨在于,该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具备通过使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以开口彼此相对的状态封闭地组合而构成的外壳,和在该外壳内通过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该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上的旋转轴部件,在该第2壳体部件上,形成由小径孔和与该小径孔同心且比该小径孔大径的大径孔构成的阶梯孔,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嵌合在该大径孔内并且通过垫片触接在该大径孔与前述小径孔之间的阶梯面上,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穿过该第2轴承的内圈而突出;前述垫片具备夹持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和前述阶梯面之间的被夹持部,和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上,从而在组装时、在被载置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上时、相对于贯通该第2轴承的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进行定心的定心部。
这样,由于垫片在具备被夹持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和阶梯面之间的被夹持部的同时,除此之外还具备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上、用于在组装时、在被载置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上时、相对于贯通该第2轴承的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进行定心的定心部,因此在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的组装之际,当将垫片载置在嵌装于竖立设置在第1壳体部件内的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上的第2轴承上时,由于通过该垫片的定心部将垫片相对于旋转轴部件定心,因此垫片便不会偏移或掉落,便没必要用润滑油等预先将垫片粘贴在第2壳体部件的大径孔内,从而可以消除发生不能组装操作、零件损失的可能性。
在此优选地,前述垫片具备作为前述被夹持部的圆环状的外周部,和一体地设在该外周部的内周侧、且具有直径比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的直径稍大的定位孔的内周部。这样,垫片结构变得简单。另外,最好在其内周部上,设有用于使润滑油很容易地贯通的多个油孔。
另外,优选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贯通前述第2轴承的内圈并且被收容在前述小径孔内;
在将前述垫片的定位孔的直径设为D1,将该垫片的外径设为D2,将该垫片的内周部的厚度设为t,将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的直径设为d,将前述小径孔的直径设为D3,将嵌合在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上的前述垫片的倾斜角设为θ时,满足下式(1)以及(2)。这样,就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即,即使在垫片的嵌入操作上产生偏差而使其倾斜,其倾斜角度也不会使垫片嵌入到小径孔内。
t·tanθ=D1-d/cosθ   ···(1)
D3<D2cosθ                     ···(2)
另外,优选前述垫片的内周部的与前述第2轴承的内圈相对的面,为了避免与该内圈的干扰,比该垫片的外周部更向前述第2壳体部件侧变形。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垫片和第2轴承的内圈的干扰。
另外,优选前述垫片的内周部的厚度比该垫片的外周部薄,该垫片具备相对于其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剖面形状。这样,垫片便没有正反之分,防止了误操作,从而操作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适用了本发明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组装状态的图。
图2是展示与图1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要部、也是可旋转地支撑第1中间齿轮轴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相对应的部分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3是说明图1以及图2所使用的垫片的构成的正视图。
图4是说明图1以及图2所使用的垫片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5是说明图3以及图4的垫片的尺寸形状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垫片的要部剖面图,是与图2的1部相当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垫片的要部剖面图,是与图2的1部相当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垫片的要部剖面图,是与图2的1部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以及图2,是适用了本发明的旋转轴支撑装置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0的要部,分别展示了组装过程以及组装完成状态。该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0,是适合使用在例如混合动力车辆上的,具备通过使第1壳体部件12和第2壳体部件14按照以彼此的开口相对的状态相互封闭的方式组合而构成的外壳16。在该外壳16的组装时,如图1所示,以开口向上的方式将第1壳体部件12载置在图未示的组装台之上,将第2壳体部件14以开口向下的方式用图未示的悬吊装置悬吊从而成为彼此的开口相对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使第2壳体部件14下降而组装成外壳16。
第1电动发电机18,由连结在该第1电动发电机18上的太阳齿轮、图未示的连结在发动机上的行星齿轮架、连结在第1链轮20上的内齿轮构成的行星齿轮装置22,经由传动链24与该第1链轮20动作地连结的第1中间齿轮轴(旋转轴部件)26,与该第1中间齿轮轴26相啮合的第2中间齿轮轴28,和与该第2中间齿轮轴28相啮合的差动齿轮装置30,以能够围绕相互平行的轴心旋转的方式通过轴承分别被预先安装在上述第1壳体部件12内。第1中间齿轮轴26、第2中间齿轮轴28、差动齿轮装置30,在它们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嵌装着轴承,第1壳体部件12侧的轴承被嵌入到设在该第1壳体部件12内的嵌合孔内,从而它们被分别竖立设置在第1壳体部件12内。第1中间齿轮轴26、第2中间齿轮轴28、差动齿轮装置30的第2壳体部件14侧的轴承,在使该第2壳体部件14下降时,便嵌入设在该第2壳体部件14内的嵌合孔内。
如图2详细所示,例如,上述第1中间齿轮轴26,一体地具备缠绕传动链24的第2链轮32、和用于与第2中间齿轮轴28相啮合的齿轮34,在第1壳体部件12侧的轴端上嵌装有第1轴承36,在第2壳体部件14侧的轴端上嵌装有第2轴承38。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端部通过该第2轴承38的内圈38u而突出。上述第1中间齿轮轴26呈圆管状,为了导引润滑油的流动,从第2壳体部件14突设的突起48被插入该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的中央孔内。
以当使第2壳体部件14下降时嵌装该第2轴承38的方式设在第2壳体部件14内的嵌合孔40,由通过小径孔42和与该小径孔42同心且比该小径孔42大径的大径孔44构成的阶梯孔构成。在组装完成时,第2轴承38的外圈38s嵌合在该大径孔44内,同时通过在组装前被载置在第2轴承38之上的垫片50触接在上述大径孔44和小径孔42之间的阶梯面46上。在本实施例中,第1壳体部件12以及第2壳体部件14,和嵌装在其内的第1轴承36以及第2轴承38,对应于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第1中间齿轮轴26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上述垫片50,如图3以及图4详细所示,呈圆环板状,具备被夹持或夹压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和阶梯面46之间的外周部即被夹持部52,和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52的内周侧、用于在组装时在被载置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上时、相对于贯穿该第2轴承38的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进行定心的内周部即定心部54。该定心部54具备,为了相对于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进行定心而具有比其外径稍大、且在第1壳体部件12和第2壳体部件14组合之后不会与中间齿轮轴26相干涉的程度的直径的定位孔即中心孔56,为了避免与第2轴承38的内圈38u的缓冲而比垫片50的外周部即被夹持部52薄的厚度,和为了不阻碍润滑油的移动的多个(本实施例中是8个)贯通孔58。另外,上述垫片50,具备相对于其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剖面形状。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上述垫片50中,在将作为该垫片50的定位孔起作用的中心孔56的径设为D1,将该垫片50的外径即被夹持部52的外径设为D2,将该垫片50的内周部即定心部54的厚度设为t,将前述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的径设为d,将前述小径孔42的内径设为D3,将嵌合到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上时的垫片50的倾斜角设为θ时,以满足如下的公式(1)以及(2)的方式,分别设定形成中心孔56的径D1、被夹持部52的外径D2、定心部54的厚度t、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的径d、小径孔42的内径D3。
t·tanθ=D1-d/cosθ···(1)
D3<D2cosθ         ···(2)
上述垫片50,预先准备该被夹持部52具备多种厚度的垫片,选择最适合的厚度来使用。例如,测定从第1壳体部件12的组合面F1到第2轴承38的外圈38s的高度H1,同时测定从第2壳体部件14的组合面F1到阶梯面46的高度H2,选择与它们的高度的差ΔH(=H2-H1)相对应的垫片50来使用。通常,选择被夹持部52的厚度与上述ΔH相等或具有比ΔH稍小的厚度的垫片50。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0中,由于垫片50具备被夹持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和阶梯面46之间的被夹持部52,并且除此之外还具备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52的内周侧、用于在组装时在被载置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上时相对于贯穿该第2轴承38的内圈38u的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进行定心的定心部54,因此在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的组装之际,当将垫片50载置在嵌装于竖立设置在第1壳体部件12内的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上的第2轴承38的外圈38s上时,由于通过该垫片50的定心部54将垫片50相对于第1中间齿轮轴26定心,因此垫片50便不会偏移或掉落,便没必要用润滑油等预先将垫片50粘贴在第2壳体部件14的大径孔44内,从而可以消除发生不能组装操作、零件损失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垫片50具备作为圆环状的外周部的被夹持部52,和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52的内周侧、并具有直径D1比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的直径d稍大的中心孔(定位孔)56的定心部54,因此垫片50的结构变得简单。另外,由于在该定心部54上设有为了很容易地使润滑油贯通的多个贯通孔(油孔)58,因此可以确保润滑油的流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是贯穿第2轴承38的内圈38u并同时被收容在小径孔42内的部件,且在将垫片50的定位用中心孔56的内径设为D1,将垫片50的外径设为D2,将作为垫片50的内周部的定心部54的厚度设为t,将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的径设为d,将前述小径孔的径设为D3,将嵌合到第1中间齿轮轴26的第2壳体部件14侧轴端部上的垫片50的倾斜角设为θ时,满足前述公式(1)以及(2),因此具有即便在垫片50的嵌入操作上发生偏差、在组装之际成为倾斜的状态,也会成为垫片50不能被嵌入到小径孔42内的角度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垫片50的内周部的与第2轴承38的内圈38u相对的面即定心部54的第2轴承38侧表面,为了避免与该内圈38u的干扰而比垫片50的被夹持部(外周部)52更向第2壳体部件14侧变形,因此可以很好地防止垫片50与第2轴承38的内圈38u的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为垫片50的内周部的定心部54是比作为垫片50的外周部的被夹持部52薄的厚度,并且该垫片50是具备相对于其厚度方向的中心线C对称的剖面形状的部件,因此垫片50便没有正反之分,防止了误操作从而提高了操作的信赖性,同时操作变得容易,提高了操作效率。
实施例2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前述的实施例共通的部分标以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
图6,展示了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垫片60夹持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和阶梯面46之间的状态。垫片60,具备圆环状的被夹持部62,和在其内侧以向第2壳体部件14侧偏移了规定尺寸的状态被一体地设置的定心部64。该垫片60,作为其内周部的定心部64的第2轴承38侧表面、即与第2轴承38的内圈38u相对的面,为了避免与该内圈38u的干扰,比垫片60的被夹持部(外周部)62更向第2壳体部件14侧变形,因此可以得到与前述的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垫片60具有可通过例如对一枚圆板实施塑性加工(冲压加工)而简单地制造,并且廉价的优点。
实施例3
图7的垫片70,是具备与前述的垫片50或60的圆环状的被夹持部52或62相对应的形状的部件,为了防止垫片70和第2轴承38的内圈38u之间的缓冲,第2轴承38的外圈38s的轴心方向尺寸被形成为比内圈38u大。
实施例4
图8的垫片80,是与前述的垫片50或60的圆环状的被夹持部52或62相对应的形状,具备从被夹持部52或62的外周缘向轴心方向弯曲成直角的圆环状突起82,同时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的外周缘,形成有与该圆环状突起82相配合的圆环状的槽84。在本实施例的垫片80中,通过该圆环状突起82和形成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上的圆环状的槽84的配合进行定心。再者,上述圆环状突起82还可以从被夹持部52或62的内周缘向轴心方向弯曲成直角,并在第2轴承38的外圈38s的内周缘上形成与该圆环状突起82相配合的圆环状的槽84。
以上,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用别的形态也可以实施。
例如,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所使用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0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但也可以适用于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输送装置等其他的装置。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作为旋转轴部件说明了第1中间齿轮轴26,但也可以是用于达成其他的目的或功能的旋转轴。
另外,在前述实施例的垫片50、60等中,具备圆环状的被夹持部52、62以及定心部54、64,但也可以不完全是圆环状,可以是断续的圆环状。
除此之外,虽然没有一一例示,本发明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添加各种变更来实施。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它是具备通过使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以在彼此的开口相对的状态下封闭的方式组合而构成的外壳,和在该外壳内被该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通过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分别可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部件,在该第2壳体部件上,形成由小径孔和与该小径孔同心且比该小径孔大径的大径孔构成的阶梯孔,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被嵌合在该大径孔内并且通过垫片触接在该大径孔与前述小径孔之间的阶梯面上,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穿过该第2轴承的内圈而突出的形式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垫片,具备被夹持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和前述阶梯面之间的被夹持部,和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上、在组装时在被载置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上时相对于贯通该第2轴承的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进行定心的定心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垫片,具备作为前述被夹持部的圆环状的外周部,和一体地设在该外周部的内周侧、具有直径比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的直径稍大的定位孔的、作为前述定心部的内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贯通前述第2轴承的内圈并且被收容在前述小径孔内;
在将前述垫片的定位孔的直径设为D1,将该垫片的外径设为D2,将该垫片的内周部的厚度设为t,将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的直径设为d,将前述小径孔的直径设为D3,将嵌合在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上的前述垫片的倾斜角设为θ时,满足下式(1)以及(2)。
t·tanθ=D1-d/cosθ···(1)
D3<D2cosθ         ···(2)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垫片的内周部的与前述第2轴承的内圈相对的面,为了避免与该内圈的干扰,比该垫片的外周部更向前述第2壳体部件侧变形。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垫片的内周部的厚度比该垫片的外周部薄,该垫片具备相对于其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剖面形状。
6.如权利要求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垫片的内周部,具备用于使润滑油流通的1个或多个贯通孔。

Claims (6)

1.一种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它是具备通过使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以在彼此的开口相对的状态下封闭的方式组合而构成的外壳,和在该外壳内被该第1壳体部件和第2壳体部件通过第1轴承以及第2轴承分别可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部件,在该第2壳体部件上,形成由小径孔和与该小径孔同心且比该小径孔大径的大径孔构成的阶梯孔,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被嵌合在该大径孔内并且通过垫片触接在该大径孔与前述小径孔之间的阶梯面上,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穿过该第2轴承的内圈而突出的形式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垫片,具备被夹持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和前述阶梯面之间的被夹持部,和一体地设在该被夹持部上、在组装时在被载置在前述第2轴承的外圈上时相对于贯通该第2轴承的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进行定心的定心部。
2.一种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垫片,具备作为前述被夹持部的圆环状的外周部,和一体地设在该外周部的内周侧、具有直径比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的直径稍大的定位孔的内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贯通前述第2轴承的内圈并且被收容在前述小径孔内;
在将前述垫片的定位孔的直径设为D1,将该垫片的外径设为D2,将该垫片的内周部的厚度设为t,将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的直径设为d,将前述小径孔的直径设为D3,将嵌合在前述旋转轴部件的第2壳体部件侧端部上的前述垫片的倾斜角设为θ时,满足下式(1)以及(2)。
t·tanθ=D1-d/cos θ    …(1)
D3<D2cosθ              …(2)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垫片的内周部的与前述第2轴承的内圈相对的面,为了避免与该内圈的干扰,比该垫片的外周部更向前述第2壳体部件侧变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垫片的内周部的厚度比该垫片的外周部薄,该垫片具备相对于其厚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剖面形状。
6.如权利要求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其中,前述垫片的内周部,具备用于使润滑油流通的1个或多个贯通孔。
CN 200480024589 2003-08-25 2004-08-25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97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0412/2003 2003-08-25
JP2003300412A JP2005069379A (ja) 2003-08-25 2003-08-25 回転軸部材支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2666A true CN1842666A (zh) 2006-10-04
CN100482979C CN100482979C (zh) 2009-04-29

Family

ID=34213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8002458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979C (zh) 2003-08-25 2004-08-25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069379A (zh)
CN (1) CN100482979C (zh)
WO (1) WO200501969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6629A (zh) * 2011-01-24 2012-07-25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75274B (zh) * 2007-03-23 2013-02-20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传动装置壳体
CN104040142A (zh) * 2012-01-26 2014-09-10 博格华纳公司 排气涡轮增压器
CN106151462A (zh) * 2015-05-14 2016-11-23 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CN106917827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轴承的支承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2748B1 (fr) * 2017-10-24 2021-02-19 Renault Sas Empilage de ligne d'arbres de transmission avec rondelle de calage indexee, procede de montage et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7Y2 (ja) * 1978-05-25 1983-0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終駆動機の潤滑装置
JPS5884260A (ja) * 1981-09-11 1983-05-20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用自動変速機
JPS6320563U (zh) * 1986-07-25 1988-02-10
JP2510623B2 (ja) * 1987-09-29 1996-06-2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プレロ―ド調整装置
JP2517462Y2 (ja) * 1990-05-24 1996-11-20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パローラベアリング用スペーサの取付構造
JPH0512830U (ja) * 1991-08-01 1993-02-19 栃木富士産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構造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274B (zh) * 2007-03-23 2013-02-20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传动装置壳体
CN102606629A (zh) * 2011-01-24 2012-07-25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06629B (zh) * 2011-01-24 2014-12-17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261185B2 (en) 2011-01-24 2016-02-16 Ricoh Company, Ltd. Driv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4040142A (zh) * 2012-01-26 2014-09-10 博格华纳公司 排气涡轮增压器
CN106151462A (zh) * 2015-05-14 2016-11-23 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CN106151462B (zh) * 2015-05-14 2020-01-21 爱知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间隙调整构件和间隙调整构件的组装方法以及变速装置
CN106917827A (zh) * 2015-12-25 2017-07-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轴承的支承装置
CN106917827B (zh) * 2015-12-25 2019-03-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轴承的支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19698A1 (ja) 2005-03-03
JP2005069379A (ja) 2005-03-17
CN100482979C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6215C (zh) 行星齿轮装置和带有这种行星齿轮装置的驱动部件
CN100335808C (zh) 具裸丝弹簧和滑脂润滑的越程交流发电机解耦器皮带轮
US5593360A (en) Planetary gear system
CN1456822A (zh) 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
CN1877154A (zh) 超越离合器
CN1607336A (zh) 铰链组件和外壳
CN102575711B (zh) 滚动轴承
CN1842666A (zh) 旋转轴部件支撑装置
CN1516788A (zh) 内置单向离合器型式的转动传动装置
US8529392B1 (en) Transmission with double-sun, annular gear, and outer gear coplanar gear set
CN1103392C (zh) 缝纫机的针杆冲程调整装置
CN101063449A (zh) 涡旋式压缩机
US7399253B2 (en) Washer and planetary gear set having the same
EP1857713A1 (en) Thrust cam for a gear wheel transmission
CN1654146A (zh) 机床的主轴结构
CN1126876C (zh) 滚珠轴承
CN1858456A (zh) 用于万向节中的轴承衬的轴向固定布置
KR102609817B1 (ko) 턴테이블용 감속기
CN1150381C (zh) 液压装置
JP2008524522A (ja) トラクション自動調整遊星ローラ式伝動装置
CN1252334C (zh) 转动传递装置及使用该转动传递装置的纺织机械
CN1708652A (zh) 变速器
JPH08303532A (ja) 遊星歯車装置
CN111706646B (zh) 钢带传动机构及其带轮
CN1081517A (zh) 钟表的时间显示可任意地调整特别是在进入另一个时区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