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33385A - 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3385A
CN106133385A CN201580017769.7A CN201580017769A CN106133385A CN 106133385 A CN106133385 A CN 106133385A CN 201580017769 A CN201580017769 A CN 201580017769A CN 106133385 A CN106133385 A CN 106133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hamber
volute chamber
rectification road
vol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77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33385B (zh
Inventor
植木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log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33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3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33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3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5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partitions between two working chambers
    • F16F13/107Passage design between working cha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设置有: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12),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3),其使第一安装构件(11)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结;以及分隔构件(16),其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14)和第二液室(15)。第一液室(14)和/或第二液室(15)以弹性体(13)作为壁面的一部分。在分隔构件(16)处,形成有使第一液室(14)与第二液室(15)连通的涡室单元(30)。

Description

隔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适用于例如机动车、工业机械等并吸收和衰减诸如发动机等的振动产生部的振动。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4月8日提交的日本申请特愿2014-079418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类型的隔振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构造。这种隔振装置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其使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连结;以及分隔构件,其被构造成将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该隔振装置还包括:第一限制通路和第二限制通路,其使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彼此连通;缸室,其设置在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之间;以及柱塞构件,其以能够在该缸室的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配置。
例如,该隔振装置会被输入诸如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等的具有不同频率的多种振动。为此,在该隔振装置中,第一限制通路和第二限制通路的共振频率被设定(转变)为不同种类的振动的频率。柱塞构件根据输入振动的频率而在开放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移动时,使得供液体流过的限制通路在第一限制通路与第二限制通路之间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0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传统的隔振装置中,在使结构简单化和制造简易化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
另外,在传统的隔振装置中,例如,在诸如频率比限制通路的由限制通路的路径长度、截面面积等确定的共振频率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等的不期望振动被输入时,动态弹簧常数会因限制通路的阻塞等而增大。结果,这可能会影响诸如机动车的乘坐舒适性等的隔振装置的产品特性。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产品特性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的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完成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隔振装置,所述隔振装置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连结;以及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将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其中,在该隔振装置中,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中的至少一者以所述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在所述隔振装置中,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使所述第一液室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的涡室单元。所述涡室单元设置有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和环状的涡室,所述第一连通部使所述涡室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部使所述涡室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整流路,所述整流路从所述分隔构件的比所述涡室靠所述涡室的径向上的内侧的部分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所述整流路在所述涡室的面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的内周面处、在所述涡室的周向上开口。所述涡室被形成为使从所述整流路流入所述涡室内部的液体与该液体的流速相对应地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当振动被输入时,液体通过涡室在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之间流通,如果从整流路流入涡室的液体的流速显著地快,则会在涡室内形成液体的涡流。因而,液体的压力损失会因例如形成涡流时产生的能量损失、因液体与涡室的壁面之间的摩擦的能量损失等而增大,进而吸收和衰减振动。另一方面,如果从整流路流入涡室的液体的流速慢,则会抑制液体在涡室内的旋转。因而,因液体在涡室内平缓通过而抑制了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
根据该隔振装置,在涡室内形成液体的涡流,使得液体的压力损失增大,进而能够吸收和衰减振动。例如,当诸如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时,无论振动的频率如何,均能够与液体的流速相对应地吸收和衰减振动。另外,由于整流路在涡室的内周面处、在涡室的周向上开口,所以通过增大涡室的外径确保了涡流的尺寸,进而能够可靠地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另外,整流路配置在涡室的径向上的内侧,从而能够实现隔振装置的紧凑化。因此,能够在吸收和衰减具有不同频率的不同种类振动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另外,由于在流速慢且液体在涡室内的旋转被抑制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所以当液体的流速比通常振动被输入时的液体的流速慢时,例如当诸如频率比通常振动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等的不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能够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因而,能够容易地确保隔振装置的产品特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在上述第一方面的隔振装置中,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两者中均包括所述整流路。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两者中均包括整流路,所以从第一液室向第二液室流通的液体会经由作为包括在第一连通部中的整流路的第一整流路流入涡室,从而能够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并且从第二液室向第一液室流通的液体经由作为包括在第二连通部中的整流路的第二整流路也流入涡室,从而能够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在上述第二方面的隔振装置中,所述第一连通部中包括作为所述整流路的第一整流路,所述第二连通部中包括作为所述整流路的第二整流路,所述第一整流路和所述第二整流路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共同沿所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逐渐地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在从第一连通部经由第一整流路流入涡室内的液体在涡室内沿上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旋转之后,液体经由第二整流路流入第二连通部。此时,由于第二整流路与第一整流路共同朝向上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沿上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延伸,所以液体在涡室内沿上述周向旋转的方向和第二整流路沿上述周向延伸的方向共同地设定为上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因而,在涡室内旋转的液体难以流入第二整流路,进而能够有效地使液体在涡室内旋转。换言之,能够充分地确保供液体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更可靠地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
另外,在从第二连通部经由第二整流路流入涡室内的液体在涡室内沿上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旋转之后,液体经由第一整流路流入第一连通部。此时,由于第一整流路与第二整流路共同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沿上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延伸,所以液体在涡室内沿上述周向旋转的方向和第一整流路沿上述周向延伸的方向共同地设定为上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因而,在涡室内旋转的液体难以流入第一整流路,进而能够有效地使液体在涡室内旋转。换言之,能够充分地确保供液体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更可靠地增大液体的压力损失。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根据上述第一至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隔振装置,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中的包括所述整流路的连通部设置有所述分隔构件的比所述涡室靠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中继室。所述中继室经由在所述涡室的轴向上开口的开口部与所述第一液室或所述第二液室连通,并且所述整流路从所述中继室的面向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内周面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所述整流路在所述涡室的所述内周面处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整流路从中继室的内周面朝向上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在涡室的内周面处开口,所以在沿轴向从第一液室或第二液室流入中继室的液体沿上述径向流动通过整流路之后,液体能够沿上述周向从涡室的内周面流入涡室。因而,能够容易且精确地使从整流路流入涡室的液体与该液体的流速相对应地旋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产品特性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2是示出构成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分隔构件的包括芯部的主要部分露出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5是示出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一变型例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6是示出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二变型例的隔振装置的分隔构件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隔振装置10设置有: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12,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3,其使第一安装构件11与第二安装构件12彼此连结;以及分隔构件16,其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封入液体L的液室分隔成主液室(第一液室)14和副液室(第二液室)15,主液室14以弹性体13作为壁面的一部分。
在图示的示例中,第二安装构件12被形成为柱状,弹性体13被形成为筒状,并且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和弹性体13以具有共用轴线的方式同轴地配置。以下,将该共用轴线称作轴线O(第一安装构件的轴线),将轴线O方向(涡室的轴向)上的主液室14侧称作一侧,将副液室15侧称作另一侧,将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称作径向,并且将绕着轴线O的方向称作周向。
当隔振装置10安装于例如机动车时,第二安装构件12与用作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连结,第一安装构件11经由支架(未示出)与用作振动接收部的车体连结,由此抑制了发动机的振动传递至车体。隔振装置10为液体封入型隔振装置,其中诸如乙二醇、水或硅油等的液体L被封入第一安装构件11的液室中。
第一安装构件11设置有:一侧外筒体21,其位于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以及另一侧外筒体22,其位于轴线O方向上的另一侧。
弹性体13与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一侧的端部在液密状态下连结,并且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一侧的开口部被弹性体13封闭。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21a形成有比其它部分大的直径。另外,一侧外筒体21的内部为主液室14。主液室14的液压随着振动被输入时弹性体13的变形和主液室14的内容积的改变而改变。
一侧外筒体21的绕着轴线O遍及一侧外筒体21的整周连续延伸的环状槽21b形成在一侧外筒体21的从另一侧与连结于弹性体13的部分相连的部分。
隔膜17与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在液密状态下连结,并且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另一侧的开口部被隔膜17封闭。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一侧的端部22a形成有比其它部分大的直径并嵌合在一侧外筒体21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21a内。分隔构件16嵌合在另一侧外筒体22内。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分隔构件16与隔膜17之间的部分为副液室15。副液室15以隔膜17作为壁面的一部分并随着隔膜17的变形而扩展或收缩。另一侧外筒体22的几乎全部区域被与隔膜17形成为一体的橡胶膜覆盖。
内螺纹部12a与轴线O同轴地形成于第二安装构件12的位于一侧的端面。第二安装构件12从第一安装构件11向一侧突出。朝向径向外侧突出且绕着轴线O遍及第二安装构件12的整周连续延伸的凸缘部12b形成于第二安装构件12。凸缘部12b向一侧远离第一安装构件11的位于一侧的端缘。
弹性体13由诸如橡胶材料等的弹性构件形成,并且被形成为直径从一侧朝向另一侧逐渐增大的筒状。弹性体13的位于一侧的端部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结,弹性体13的位于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一安装构件11连结。
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一侧外筒体21的内周面的几乎全部区域被与弹性体13形成为一体的橡胶膜覆盖。
分隔构件16被形成为与轴线O同轴配置的圆盘状并嵌合在第一安装构件11内。分隔构件16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16a。凸缘部16a设置在分隔构件16的位于一侧的端部。凸缘部16a配置在另一侧外筒体22的位于一侧的端部22a内。
分隔构件16中形成有使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连通的涡室单元30,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仅经由涡室单元30彼此连通。
多个涡室单元30设置在分隔构件16中。多个涡室单元30被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多个涡室单元30中的一个涡室单元30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其余的多个涡室单元30被沿周向配置成从径向上的外侧围绕与轴线O同轴配置的那个涡室单元30。
涡室单元30设置有:环状的涡室31;第一连通部32,其使涡室31与主液室14连通;和第二连通部33,其使涡室31与副液室15连通。
用作涡室31的轴线的涡室轴线M沿轴线O方向与轴线O平行地延伸。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连通部32设置有第一中继室32a,第二连通部33设置有第二中继室33a。
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比涡室31靠涡室31的径向(以下称作涡室径向)上的内侧地配置并与涡室轴线M同轴地配置。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的内周面(形成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的将稍后说明的芯部39d的内周面)被形成为绕着涡室轴线M的圆形形状。第一中继室32a经由在轴线O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与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中的一者连通,第二中继室32a经由在轴线O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与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中的另一者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继室32a经由在轴线O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与主液室14连通,第二中继室33a经由在轴线O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与副液室15连通。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被形成为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对称。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连通部32设置有第一整流路32b,第二连通部33设置有第二整流路33b(这里,可以设置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从分隔构件16的比涡室31靠涡室径向上的内侧的部分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在涡室31的面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的内周面(形成涡室31的将稍后说明的芯部39d的外周面)处、在用作涡室31的周向的绕着涡室轴线M的方向(以下称作涡室周向)上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分别从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的面向涡室径向上的内侧的内周面(形成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的将稍后说明的芯部39d的内周面)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在涡室31的面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的内周面处开口。
第一整流路32b使第一中继室32a与涡室31连通。在从轴线O方向观察涡室31的平面图中,一对第一整流路32b相对于涡室轴线M点对称地配置,第一中继室32a夹在一对第一整流路32b之间。一对第一整流路32b从第一中继室31a沿如下方向延伸:该方向沿着与轴线O垂直的正交面。
第二整流路33b使第二中继室33a与涡室31连通。在上述平面图中,一对第二整流路33b相对于涡室轴线M点对称地配置,第二中继室33a夹在一对第二整流路33b之间。一对第二整流路33b从第二中继室33a沿如下方向延伸:该方向沿着与轴线O垂直的正交面。
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共同沿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逐渐地延伸。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被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被配置成在平面图中彼此重叠。在平面图中,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的宽度从涡室径向上的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减小。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的面向涡室轴线M的侧面被形成为凸曲面状,该凸曲面状在平面图中沿涡室周向上的另一方向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涡室31被形成为使从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流入涡室31内的液体L与该液体L的流速相对应地旋转。从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流入涡室31的液体L沿着涡室31的面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的内周面旋转流动。
如图1所示,分隔构件16由包括中央分割体39和一对外侧分割体40的三个分割体39、40形成。分隔构件16被形成使得一对外侧分割体40在轴线O方向上夹着中央分割体39,例如,三个分割体39、40在轴线O方向上通过诸如螺栓等的固定部件(未示出)固定。
中央分割体39包括面向轴线O方向的板状主体部39a。主体部39a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主体部39a形成有构成涡室31的多个通孔39c。每个通孔39c内均配置有沿轴线O方向延伸的筒状芯部39d。芯部39d的外周面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经由桥接部39e与主体部39a连结。一对桥接部39e被配置成在涡室径向上夹着芯部39d。桥接部39e被配置成在涡室周向上相对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的位于涡室径向上的外侧的开口部错位。一对桥接部39e将位于芯部39d的外周面与通孔39c的内周面之间的连通间隙在涡室周向上分成两个间隙。
芯部39d的内部配置有分隔板39f。分隔板39f的内外面面向轴线O方向,分隔板39f的外周缘部与芯部39d的内周面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连结。分隔板39f在轴线O方向上划分芯部39d的内部,芯部39d中的比分隔板39f靠一侧的部分形成有第一中继室32a,芯部39d中的比分隔板39f靠另一侧的部分形成有第二中继室33a。芯部39d的比分隔板39f靠一侧的部分形成有第一整流路32b,芯部39d的比分隔板39f靠另一侧的部分形成有第二整流路33b。
一对外侧分割体40被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外侧分割体40被形成为面向轴线O方向的板状并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位于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的外侧分割体40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凹下,并且设置有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另一侧开口的凹部40a,位于轴线O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外侧分割体40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另一侧凹下,并且设置有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一侧开口的凹部40a。
每个凹部40a中均收纳有芯部39d。凹部40a的底面与芯部39d的面向轴线O方向上的端面在液密状态下接触。凹部40a的底面设置有在轴线O方向上贯通的通孔,该通孔具有与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相同的直径。
凹部40a的内周面从芯部39d的外周面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离开。因而,凹部40a的内周面与芯部39d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遍及涡室周向上的整周延伸的环状间隙。换言之,一对环状间隙被设置成在轴线O方向上夹着中央分割体39并经由连通间隙彼此连通。环状间隙和连通间隙构成涡室31。涡室31具有圆形的内周面。
将说明被如上所述地构成的隔振装置10的作用。
当轴线O方向上的振动被从振动产生部输入至如图1所示的隔振装置10时,第一安装构件11和第二安装构件12在使弹性体13弹性变形的同时相对地移位,从而使主液室14的液压发生改变。因而,液体L经由涡室单元30在主液室14与副液室15之间往复。
此时,主液室14内的液体L经由涡室单元30朝向副液室15流动。因而,液体L经由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一整流路32b流入涡室31内。此时,液体L穿过第一整流路32b,使得液体L的流速能够升高。
这里,隔振装置10通常被输入诸如怠速振动(例如,频率为18Hz至30Hz,振幅为±0.5mm以下)和具有比怠速振动低的频率和大的振幅的抖动振动(例如,频率为14Hz以下,振幅为大于±0.5mm)等的振动。振动中的怠速振动具有相对小的振幅、但具有相对高的频率,而抖动振动具有低的频率、但具有大的振幅。因此,当这种通常振动被输入时,经由第一整流路32b流入涡室31内的液体L的流速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升高至预定值以上,并且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能够在涡室31内形成液体L的涡流。涡室31内的涡流沿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旋转。
结果,液体L的压力损失会因例如液体L的粘滞阻力、形成涡流时产生的能量损失、因液体L与涡室31的壁面之间的摩擦的能量损失等而增大,进而吸收和衰减振动。此时,流入涡室31内的液体L的流速随着液体L的流速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使得涡室31处于被由流入涡室31内的液体L形成的涡流充分填满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液体L进一步流入涡室31内时,能够更可靠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
此后,在涡室31内旋转的液体L从第二整流路33b流出,并且经由第二连通部33流入副液室15。第二整流路33b与第一整流路32b共同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沿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延伸。归因于此,能够将液体L在涡室31内沿涡室周向旋转的方向和第二整流路33b沿涡室周向延伸的方向共同地设定为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因而,在涡室31内旋转的液体L难以流入第二整流路33b,进而能够有效地使液体L在涡室31内旋转。换言之,能够充分地确保供液体L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更可靠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
另外,当副液室15内的液体L经由涡室单元30朝向主液室14流动时,液体L经由第二中继室33a和第二整流路33b流入涡室31内。即使在此时,当液体L的流速为预定值以上时,也能够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地在涡室31内形成液体L的涡流。因而,增大了液体L的压力损失,并且吸收和衰减了振动。顺便地,与已经从第一整流路32b流入的液体L的涡流相同,涡室31内的涡流沿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旋转。
此后,在涡室31内旋转的液体L从第一整流路32b流出,并且经由第一连通部32流入主液室14。这里,第一整流路32b与第二整流路33b共同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沿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延伸。因而,能够将液体L在涡室31内沿涡室周向旋转的方向和第一整流路32b沿涡室周向延伸的方向共同地设定为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因而,在涡室31内旋转的液体L难以流入第一整流路32b,进而能够有效地使液体L在涡室31内旋转。换言之,能够充分地确保供液体L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更可靠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隔振装置10会被不期望地输入频率比假定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当微振动被输入时,经由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流入涡室31内的液体L的流速是慢的。因而,抑制了液体L在涡室31内的旋转。当涡室31内未产生液体L的涡流时,液体L会在涡室31内平缓地流通。因而,抑制了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在涡室31内形成液体L的涡流,使得液体L的压力损失增大,进而能够吸收和衰减振动。当诸如怠速振动和抖动振动等的通常振动被输入时,无论振动的频率如何,均能够与液体L的流速相对应地吸收和衰减振动。另外,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在涡室31的面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的内周面(形成涡室31的芯部39d的外周面)处、在涡室周向上开口。因而,通过增大涡室31的外径确保了涡流的尺寸,进而能够可靠地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另外,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配置在涡室径向上的内侧。因而,能够实现隔振装置10的紧凑化。因此,能够在吸收和衰减具有不同频率的不同种类振动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另外,在流速慢且液体L在涡室31内的旋转被抑制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当液体L的流速比通常振动被输入时的液体的流速慢时,例如当诸如频率比通常振动高且振幅极小的微振动等的不期望的振动被输入时,能够抑制动态弹簧常数的增大。因而,能够容易地确保隔振装置10的产品特性。
另外,第一连通部32中包括第一整流路32b,第二连通部33中包括第二整流路33b。因而,从主液室14向副液室15流通的液体L经由第一整流路32b流入涡室31,从而能够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此外,从副液室15向主液室14流通的液体L经由第二整流路33b也流入涡室31,从而能够增大液体L的压力损失。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衰减振动。
另外,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分别从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的内周面朝向涡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在涡室31的内周面处开口。因而,沿轴线O方向从主液室14流入第一中继室32b的液体L能够沿涡室径向流动通过第一整流路32b,然后沿涡室周向从涡室31的内周面流入涡室31内。例如,沿轴线O方向从副液室15流入第二中继室33a的液体L能够沿涡室径向流动通过第二整流路33b,然后沿涡室周向从涡室31的内周面流入涡室31内。因而,能够容易且精确地使从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流入涡室31的液体L与该液体L的流速相对应地旋转。
注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本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变型。
在本发明中,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的构造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那些。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平面图中,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可以被形成为在从涡室径向上的内侧至外侧的整个长度上具有相同的宽度。顺便地,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分别从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的内周面(形成第一中继室32a和第二中继室33a的芯部39d的内周面)的切线方向延伸。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设置一个第一整流路32b和一个第二整流路33b,或者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整流路32b和多个第二整流路33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朝向液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共同沿涡室周向上的一个方向逐渐地延伸,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整流路和第二整流路可以朝向液室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绕着液室轴线沿不同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部32和第二连通部33分别设置有中继室32a、33a,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整流路可以在无中继室的情况下与主液室或副液室直接连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通部32和第二连通部33两者中均包括整流路(第一整流路32b和第二整流路33b),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整流路适当地改变成整流路设置在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的至少一者中的其它形式。
涡室31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室,并且可以被适当地改变成如下环状的其它构造:在该构造中,涡室31使从整流路流入涡室31内部的液体与该液体的流速相对应地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仅经由涡室单元30彼此连通,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分隔构件中可以独立于涡室单元地设置连通主液室和副液室的孔。作为该孔,能够采用当液体在孔的内部流动时产生共振(液柱共振)的构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构件16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分隔成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主液室14以弹性体13作为壁面的一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轴向上设置一对弹性体来代替所设置的隔膜,可以不设置副液室,而可以设置以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的压力接收液室。换言之,可以将本发明的构造适当地改变成如下其它构造:在该构造中,分隔构件将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中的至少一者以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
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发动机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接、第一安装构件11与车体连接的情况,但车体可以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接、第一安装构件11可以与发动机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不限于车辆的发动机支座,而是还能够适用于除了发动机支座以外的部件。例如,隔振装置10还能够适用于搭载于建筑机械的发电机的支座,或者还能够适用于安装在工厂等中的机械的支座等。
此外,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利用众所周知的构成元件适当地替换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元件,并且能够与上述变型例适当地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产品特性的同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附图标记说明
10 隔振装置
11 第一安装构件
12 第二安装构件
13 弹性体
14 主液室(第一液室)
15 副液室(第二液室)
16 分隔构件
30 涡室单元
31 涡室
32 第一连通部
32a 第一中继室
32b 第一整流路
33 第二连通部
33a 第二中继室
33b 第二整流路
L 液体

Claims (4)

1.一种隔振装置,所述隔振装置包括:
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
第二安装构件,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使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连结;以及
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将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内的封入液体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和第二液室,
其中,在该隔振装置中,所述第一液室和所述第二液室中的至少一者以所述弹性体作为壁面的一部分,
所述分隔构件形成有使所述第一液室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的涡室单元,
所述涡室单元设置有第一连通部、第二连通部和环状的涡室,所述第一连通部使所述涡室与所述第一液室连通,所述第二连通部使所述涡室与所述第二液室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整流路,所述整流路从所述分隔构件的比所述涡室靠所述涡室的径向上的内侧的部分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并且所述整流路在所述涡室的面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的内周面处、在所述涡室的周向上开口,并且
所述涡室被形成为使从所述整流路流入所述涡室内部的液体与该液体的流速相对应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两者中均包括所述整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通部中包括作为所述整流路的第一整流路,所述第二连通部中包括作为所述整流路的第二整流路,所述第一整流路和所述第二整流路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的同时共同沿所述周向上的一个方向逐渐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中的包括所述整流路的连通部设置有所述分隔构件的比所述涡室靠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中继室,
所述中继室被构造成经由在所述涡室的轴向上开口的开口部与所述第一液室或所述第二液室连通,并且
所述整流路从所述中继室的面向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的内周面朝向所述径向上的外侧延伸,所述整流路在所述涡室的所述内周面处开口。
CN201580017769.7A 2014-04-08 2015-04-02 隔振装置 Active CN1061333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9418A JP6245646B2 (ja) 2014-04-08 2014-04-08 防振装置
JP2014-079418 2014-04-08
PCT/JP2015/060463 WO2015156201A1 (ja) 2014-04-08 2015-04-02 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3385A true CN106133385A (zh) 2016-11-16
CN106133385B CN106133385B (zh) 2018-10-26

Family

ID=54287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7769.7A Active CN106133385B (zh) 2014-04-08 2015-04-02 隔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26996B2 (zh)
EP (1) EP3130819B1 (zh)
JP (1) JP6245646B2 (zh)
CN (1) CN106133385B (zh)
WO (1) WO2015156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4629B2 (ja) * 2013-10-25 2017-05-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US10066695B2 (en) * 2013-11-11 2018-09-0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JP6274927B2 (ja) * 2014-03-17 2018-02-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6300406B2 (ja) * 2014-04-24 2018-03-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6335622B2 (ja) * 2014-04-30 2018-05-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6355242B2 (ja) * 2014-06-05 2018-07-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DE102016113782B4 (de) 2015-10-08 2022-03-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Hochdrucktanks
CN110573763B (zh) * 2017-04-27 2021-10-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隔振装置
JP6975628B2 (ja) * 2017-12-04 2021-12-0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6983060B2 (ja) * 2017-12-26 2021-12-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EP3770463B1 (en) * 2018-05-10 2024-07-24 Prospira Corporatio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KR20200142181A (ko) * 2019-06-12 2020-12-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유체 봉입형 엔진 마운트
CN110735880A (zh) * 2019-09-06 2020-01-3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复合弹簧的密封方法
CN110630679A (zh) * 2019-09-06 2019-12-3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复合弹簧的腔室
WO2021090886A1 (ja) 2019-11-07 2021-05-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7438000B2 (ja) * 2020-04-08 2024-02-26 Toyo Tire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8921A (en) * 1981-01-12 1982-07-24 Nissan Motor Co Ltd Mounting device of power unit
JPS6073147A (ja) * 1983-09-30 1985-04-25 Nissan Motor Co Ltd 流体入りマウント装置
US4515252A (en) * 1982-05-31 1985-05-07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Piston stroke responsive vortex-flow shock absorber
US4811934A (en) * 1985-07-25 1989-03-14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Hydraulically damped resilient mounting
CN1697943A (zh) * 2004-04-08 2005-11-1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JP2007120598A (ja) * 2005-10-27 2007-05-17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N101813154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US20120074629A1 (en) * 2009-04-16 2012-03-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Liquid-sealed antivibration device
CN102713341A (zh) * 2009-12-10 2012-10-0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2725558A (zh) * 2010-01-21 2012-10-1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87867B (zh) * 1966-06-06 1969-01-23
JPS5733240A (en) * 1980-08-07 1982-02-23 Nissan Motor Co Ltd Shock absorber
JPS6038574B2 (ja) * 1980-11-28 1985-09-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ボルテツクス型シヨツクアブソ−バ
US4483521A (en) * 1981-07-01 1984-11-20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Rubber and fluid type vibration damper
US5070972A (en) * 1990-06-18 1991-12-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ortex valving assembly for a hydraulic damper
JP2009041740A (ja) * 2007-08-10 2009-02-26 Tokai Rubber Ind Ltd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9052696A (ja) * 2007-08-28 2009-03-12 Toyota Motor Corp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11241928A (ja) 2010-05-19 2011-12-01 Yamashita Rubber Co Ltd 液封防振装置
WO2014196382A1 (ja) * 2013-06-03 2014-12-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6274927B2 (ja) * 2014-03-17 2018-02-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8921A (en) * 1981-01-12 1982-07-24 Nissan Motor Co Ltd Mounting device of power unit
US4515252A (en) * 1982-05-31 1985-05-07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Piston stroke responsive vortex-flow shock absorber
JPS6073147A (ja) * 1983-09-30 1985-04-25 Nissan Motor Co Ltd 流体入りマウント装置
US4811934A (en) * 1985-07-25 1989-03-14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Hydraulically damped resilient mounting
CN1697943A (zh) * 2004-04-08 2005-11-1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防振装置
JP2007120598A (ja) * 2005-10-27 2007-05-17 Bridgestone Corp 防振装置
CN101813154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仓敷化工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US20120074629A1 (en) * 2009-04-16 2012-03-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Liquid-sealed antivibration device
CN102713341A (zh) * 2009-12-10 2012-10-0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液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2725558A (zh) * 2010-01-21 2012-10-1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00364A (ja) 2015-11-12
US20170030428A1 (en) 2017-02-02
EP3130819A4 (en) 2017-05-31
JP6245646B2 (ja) 2017-12-13
EP3130819A1 (en) 2017-02-15
CN106133385B (zh) 2018-10-26
EP3130819B1 (en) 2018-09-12
US9926996B2 (en) 2018-03-27
WO2015156201A1 (ja) 2015-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33385A (zh) 隔振装置
CN106133384A (zh) 隔振装置
CN106104071A (zh) 隔振装置
CN105705823B (zh) 隔振装置
CN105658990B (zh) 隔振装置
CN105393019B (zh) 隔振装置
CN105705825B (zh) 隔振装置
CN106233029A (zh) 隔振装置
CN105980733B (zh) 隔振装置
CN105247240B (zh) 隔振装置
CN106460999B (zh) 隔振装置
CN105247241B (zh) 隔振装置
CN104302942B (zh) 防振装置
CN107407365A (zh) 隔振装置
CN107076254B (zh) 液体封入套筒
CN106415055B (zh) 隔振装置
CN104395636B (zh) 减振装置
CN106255840A (zh) 隔振装置
CN105757160A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WO2017038357A1 (ja) 防振装置
CN110366648A (zh) 隔振装置
US9091323B2 (en) Orifice plate for engine mount filled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N110494670A (zh) 隔振装置
CN106233030B (zh) 隔振装置
KR20120057844A (ko) Mr유체가 봉입된 엔진마운트용 오리피스플레이트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