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2942B - 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2942B
CN104302942B CN201380026068.0A CN201380026068A CN104302942B CN 104302942 B CN104302942 B CN 104302942B CN 201380026068 A CN201380026068 A CN 201380026068A CN 104302942 B CN104302942 B CN 104302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dividing body
inner peripheral
partition wall
elastic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60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02942A (zh
Inventor
斋藤大
田中淳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log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02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2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02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2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equilibration chamber, e.g. the equilibration chamber, surrounding the plastics spring or being annu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防振装置(10)设置有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筒状的第二安装构件(12)、环状的第一弹性体(13)及环状的第二弹性体(14)。在两个弹性体之间形成液室(19)。用于将液室(19)划分为压力接受液室的弹性分隔壁(25)布置在两个弹性体之间。弹性分隔壁(25)与第一弹性体(13)连接并与第二弹性体(14)抵接。第二安装构件(12)被划分为:第一分割体(26),其与第一弹性体(13)的内周缘部连接;和第二分割体(27),其与第二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连接。两个弹性体的内周缘部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相邻。第一分割体(26)设置有限制部(26a),第一弹性体(13)的内周缘部从径向外侧与该限制部(26a)连接,限制部(26a)被布置成与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轴线(O)方向上重叠,并且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夹在限制部(26a)和第二弹性体(14)的外周缘部之间。

Description

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适用于例如机动车、工业机械等以用于吸收来自诸如发动机等的振动产生部的振动且使该振动衰减。
本申请要求2012年5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18499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传统上,例如,如以下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防振装置,其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第二安装构件,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以及弹性体,其使这两个安装构件连接。
弹性体包括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两者均具有环状且在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在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之间形成液室,并且将液室划分为多个压力接受液室(pressure receiving liquid chamber)的多个弹性分隔壁以沿周向间隔开的方式配置,压力接受液室通过限制通路彼此连通。弹性分隔壁与第一弹性体连接并与第二弹性体抵接。第二安装构件在轴线方向上被划分为:第一分割体,其与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连接;和第二分割体,其与第二弹性体的内周缘部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83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防振装置中,弹性分隔壁与第一弹性体的连接增强了第一弹性体,使得第一弹性体比第二弹性体沿轴向不易变形。因此,当由于在轴线方向上输入载荷导致这两个安装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位时,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的位移量容易比第二弹性体的内周缘部的位移量少。因此,存在如下可能: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和第二弹性体的内周缘部在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周向上相邻的压力接受液室通过该间隙彼此连通。在这种情况下,液体难以沿着限制通路流动,因而难以发挥衰减特性。
鉴于上述情况实现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发挥衰减特性的防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的第一方面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第二安装构件,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以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使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连接,其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在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配置的环状的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用于封入液体的液室形成在这两个弹性体之间,将所述液室划分为多个压力接受液室的多个弹性分隔壁以沿周向间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压力接受液室通过限制通路彼此连通,所述弹性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弹性体连接,所述弹性分隔壁还与所述第二弹性体抵接,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在轴线方向上被划分为:第一分割体,所述第一分割体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连接;和第二分割体,所述第二分割体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内周缘部连接,两个所述弹性体的内周缘部在轴线方向上相邻,并且所述第一分割体设置有限制部,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从径向外侧与所述限制部连接,所述限制部被配置成与所述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轴线方向上重叠,所述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夹在所述限制部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内周缘部之间。
根据该方面,第一分割体设置有限制部。因此,当在轴线方向上输入载荷且两个安装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位时,可以在各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夹在第一侧分割体的限制部和第二侧弹性体的内周缘部之间的状态下、使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轴线方向上移位。这可以防止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和第二分割体的内周缘部在轴线方向上间隔开,因而抑制了在这两者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可靠地发挥衰减特性。
此外,两个弹性体的内周缘部在轴线方向上相邻。因此,可以减小弹性分隔壁的径向的端部沿着轴线方向的尺寸,并且将端部的轴线方向的刚性保持为低的。结果,当在轴线方向上输入载荷且两个安装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位时,能够可靠地抑制间隙的产生。
此外,所述限制部在轴线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与所述限制部的沿着轴线方向的弹性分隔壁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倒角部形成在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弹性分隔壁侧的端部。
在该情况下,倒角部形成在限制部的弹性分隔壁侧的端部。因此,与不形成倒角部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确保第一弹性体的径向长度。结果,在抑制第一弹性体劣化的同时,可以长期地发挥第一弹性体的性能。
此外,限制部可以是通过使第一分割体的与弹性分隔壁周向地对应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来形成的。
在该情况下,限制部可以是通过使第一分割体的与弹性分隔壁周向地对应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来形成的。因此,可以容易地确保在如下部分的第一弹性体的径向长度:该部分避开了第一分割体的与弹性分隔壁周向地对应的部分。结果,在抑制第一弹性体劣化的同时,可以长期地发挥第一弹性体的性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能够可靠地发挥衰减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图1示出的防振装置的另一纵向截面图。
图3是图1示出的防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
如图1所示,防振装置10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该第一安装构件11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第二安装构件12,该第二安装构件12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弹性体13、14,该弹性体13、14使这两个安装构件11、12弹性地连接;以及分隔构件18,该分隔构件18在轴线O方向上对用于封入液体的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液体封入室15进行划分,由此形成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该主液室16以弹性体13、14作为其壁面的一部分。防振装置10是所谓的液体封入型,其中例如以乙二醇、水、硅油等作为上述液体被封入。
这里,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弹性体13、14及分隔构件18以中心轴线作为它们的公共轴线同轴地配置。在下文中,将公共轴线称为轴线O。沿着轴线O,分隔构件18的主液室16侧被称为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而分隔构件18的副液室17侧被称为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与轴线O正交的方向被称为径向,而绕着轴线O的方向被称为周向。在防振装置10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每一者连接的安装状态下,防振装置10的被输入静态载荷(初始载荷)的边界侧(bound side)是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而防振装置10的与静态载荷的输入方向相反的回弹侧是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
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处,在径向上向内凹的窄部11a遍及周向上的整周延伸。利用覆盖膜11b涂覆第一安装结构件11的内周面。在避开第一安装构件11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端部的状态下配设覆盖膜11b。注意的是,当在平面图中沿轴线O方向观察时,第一安装构件11可以具有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第二安装构件12被形成为内部有螺纹孔的有底筒状,并且该第二安装构件12相对于第一安装构件11配置在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第二安装构件12的外径比第一安装构件11的外径小。第二安装构件12被定位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径向内侧。第二安装构件12从第一安装构件11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的端部内朝向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突出。
弹性体13、14包括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配置的环状的第一侧弹性体(第一弹性体)13和环状的第二侧弹性体(第二弹性体)14。弹性体13、14由弹性体材料形成,该弹性体材料例如由橡胶材料、合成树脂材料等制成。弹性体13、14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在弹性体13、14之间形成用于封入液体的液室19(环状液室)。
第一侧弹性体13的外周缘部经由覆盖膜11b与第一安装构件11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的端部连接。第一侧弹性体13的沿着轴线O方向的尺寸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逐渐变大。即,第一侧弹性体13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进一步朝向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逐渐突出,从而具有沿着轴线O方向越来越大的尺寸。第一侧弹性体13覆盖第一安装构件11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的端部。
第二侧弹性体14的外周缘部与环状构件20的内周面连接,该环状构件20经由覆盖膜11b被装配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在比窄部11a靠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位置处的部分中。第二侧弹性体14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朝向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逐渐延伸。在第二侧弹性体14中,形成面14a被形成为向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凹陷的凹曲面状,该形成面14a面对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且形成液室19。
利用隔膜(diaphragm)21覆盖第一安装构件11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端部。该隔膜21包括:隔膜环21a,其被装配到第一安装构件1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端部中;和膜状的隔膜橡胶21b,其覆盖该隔膜环21a内部。隔膜橡胶21b以其外缘部与隔膜环21a的内周面硫化粘接(cure-adhered)而形成倒碗状。
在第一安装构件11中,隔膜21和第二侧弹性体14之间的空间是液体封入室15。
分隔构件18在轴线O方向上被夹在隔膜环21a和环状构件20之间并经由覆盖膜11b装配到第一安装构件11中。在附图所示的图示中,分隔构件18设置有收纳室18a,该收纳室18a经由在轴线O方向上开口的连通孔分别与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连通。收纳室18a包括可动板18b,该可动板18b能够根据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之间的压力差在轴线O方向上移位。
在液体封入室15中,分隔构件18和第二侧弹性体14之间的空间是主液室16,而分隔构件18和隔膜21之间的空间是副液室17。主液室16的内容积根据第二侧弹性体14的变形来改变。副液室17的内容积根据隔膜21的隔膜橡胶21b的变形来改变。
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通过孔通路(orifice passage)22彼此连通。
孔通路22设置于分隔构件18。孔通路22的流路的长度及截面面积被设定(调整)使得该孔通路22的共振频率为预定频率。作为预定频率,可以列出例如怠速振动(idlevibration)(例如频率:18Hz至30Hz,振幅:±0.5mm或更小)的频率、频率比怠速振动的频率低的摇摆振动(例如频率:14Hz以下,振幅:±0.5mm或更大)的频率等。孔通路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大于一个。在大于一个孔通路的情况下,共振频率可以彼此不同。
这里,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弹性分隔壁25以沿周向间隔开的方式配置在两个弹性体13、14之间,该多个弹性分隔壁25将液室19分隔成通过限制通路23彼此连通的多个压力接受液室24。两个弹性分隔壁25隔着轴线O径向地设置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弹性分隔壁25将液室19分隔成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的两个压力接受液室24。压力接受液室24隔着轴线O并列地配置。
在环状构件20、分隔构件18和第一安装构件11之间设置限制通路23。限制通路23与压力接受液室24直接连结,并且该限制通路23不与主液室16、副液室17及孔通路22连通。限制通路23的流路的长度及截面面积被设定(调整)使得限制通路23的共振频率为预定频率。作为预定频率,可以列出例如怠速振动的频率、频率比怠速振动的频率低的摇摆振动的频率等。
限制通路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大于一个。在大于一个限制通路的情况下,共振频率可以彼此不同。此外,一对限制通路23可以设置成使得压力接受液室24独立地与副液室17连通,并且两个压力接受液室24可以通过限制通路23和副液室17而彼此连通。
这里,弹性分隔壁25与两个弹性体13、14中的第一侧弹性体13连接,并且还与第二侧弹性体14抵接。弹性分隔壁25从第一侧弹性体13朝向第二侧弹性体14突出,并且该弹性分隔壁25的沿着轴线O的尺寸从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逐渐变大。弹性分隔壁25的面对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抵接面25a被形成为向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凸出的凸曲面状,并且该抵接面25a还与第二侧弹性体14的形成面14a抵接。弹性分隔壁25的沿着径向的尺寸比第一侧弹性体13的从内周缘部到外周缘部的沿着径向的尺寸小,并且该弹性分隔壁25的沿着径向的尺寸比第二侧弹性体14的从内周缘部到外周缘部的沿着径向的尺寸小。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覆盖膜11b连接。注意的是,第一侧弹性体13、弹性分隔壁25及覆盖膜11b形成为一体。
这里,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构件12在轴线O方向上被划分成:第一侧分割体(第一分割体)26,其与第一侧弹性体13的内周缘部连接;和第二侧分割体(第二分割体)27,其与第二侧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连接。
第二侧分割体27包括:有底筒状的主体部27a;和安装部27b,其从主体部27a朝向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突出。在主体部27a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的端部处形成周向槽27c,该周向槽27c朝向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开口。主体部27a的在比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靠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位置处的部分的外径朝向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逐渐减小。
第一侧分割体26被形成为朝向轴线O方向上的两侧开口的筒状。第二侧分割体27的安装部27b被安装到第一侧分割体26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端部内。第一侧分割体26和第二侧分割体27的主体部27a在轴线O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在第一侧分割体26和主体部27两者之间设置沿周向延伸的环状凹部28。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侧分割体26设置有限制部26a。该限制部26a是通过使第一侧分割体26的位于与弹性分隔壁25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处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来形成的。如图2所示,限制部26a沿着轴线O方向延伸。在附图示出的图示中,限制部26a沿第一侧分割体26的轴线O方向上的整个长度延伸。在限制部26a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限制部26a的沿着轴线方向的弹性分隔壁侧)的端部处形成倒角部26b。该倒角部26b朝向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逐渐向径向内侧延伸。倒角部26b被形成为朝向轴线O方向凸出的凸曲面状。
这里,两个弹性体13、14的内周缘部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第二侧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与第二侧分割体27的主体部27a的外周面连接并进入到周向槽27c中。第一侧弹性体13的内周缘部与第一侧分割体26的在比轴线O方向上的中央部靠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的位置处的部分的外周面连接。第一侧弹性体13的内周缘部与限制部26a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在附图示出的图示中,第一侧弹性体13的内周缘部与限制部26a的沿着轴线O方向的端部的径向外侧连接。此外,第一侧弹性体13的内周缘部进入到环状凹部28中。第一侧弹性体13的进入到环状凹部28中的部分从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弹性体14的进入到周向槽27c中的部分抵接或靠近。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限制部26a被配置成与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轴线O方向上重叠。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夹在限制部26a和第二侧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之间。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轴线O方向上被夹在限制部26a和第一侧分割体26的内周缘部与第二侧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之间。
如上所述构造的防振装置10是如下的压缩(直立)式,该防振装置10被安装使得主液室16位于竖直方向的上侧,而副液室17位于竖直方向的下侧。
在将防振装置10安装于例如机动车的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11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连接,而第二安装构件12经由附图中未示出的支架等与作为振动接收部的车体连接。在机动车中,沿着车体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振动容易从发动机输入到车体。因此,安装防振装置10使得压力接受液室24隔着轴线O径向排列的平行方向与例如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一致。
当轴线O方向上的载荷被输入到防振装置10时,第一安装构件11和第二安装构件12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移位,使两个安装构件11、12连接的第二侧弹性体14弹性地变形。这改变了主液室16的容积,因此,液体通过孔通路22在主液室16和副液室17之间往复移动。结果,在孔通路22内发生液柱共振,这使得与孔通路22的共振频率等同的频率的振动将被吸收且衰减。
当平行方向上的载荷被输入以使第一安装构件11和第二安装构件12在平行方向上相对移位时,两个弹性体13、14和弹性分隔壁25弹性地变形。这改变了两个压力接受液室24的容积,因此液体通过限制通路23在两个压力接受液室24之间往复移动。结果,在限制通路23内产生液柱共振,这使得与限制通路23的共振频率等同的频率的振动将被吸收且衰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第一侧分割体26设置有限制部26a。因此,当在轴线O方向上输入载荷且两个安装构件11、12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移位时,可以在各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夹在第一侧分割体26的限制部26a和第二侧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之间的状态下、使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轴线O方向上移位。这可以防止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和第二侧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在轴线O方向上间隔开,因而抑制在这两者之间产生间隙。因此,能够可靠地发挥衰减特性。
此外,两弹性体13、14的内周缘部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因此,可以减小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上的端部沿着轴线O方向的尺寸,将端部的沿轴线O方向的刚性保持为低的。结果,当在轴线O方向上输入载荷且两个安装构件11、12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移位时,能够可靠地抑制间隙的产生。
此外,在限制部26a的位于弹性分隔壁25侧的端部处形成倒角部26b。因此,与不形成倒角部26b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确保第一侧弹性体13的径向长度。结果,在抑制第一侧弹性体13的劣化的同时,能够长期可靠地发挥第一侧弹性体13的性能。
此外,限制部26a是通过使第一侧分割体26的位于与弹性分隔壁25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处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来形成的。因此,可以容易地确保在如下部分的第一侧弹性体13的径向长度:该部分避开第一侧分割体26的与弹性分隔壁25的周向部分相同的周向部分。结果,在抑制第一侧弹性体13的劣化的同时,能够长期可靠地发挥第一侧弹性体13的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防振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将初始载荷输入向防振装置10的第二侧。然而,在两个弹性体13、14中的位于防振装置10的第一侧的第一侧弹性体13与弹性分隔壁25连接。因此,在安装状态下,不容易使弹性分隔壁25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和第二侧弹性体14的内周缘部在轴线O方向上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抑制间隙的产生的上述效果是明显的。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
例如,可以不设置倒角部26b。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部26a沿第一侧分割体26的轴线O方向上的整个长度延伸。然而,限制部26a可以不沿整个长度延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部26a是通过使第一侧分割体26的位于与弹性分隔壁25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处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来形成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第一侧分割体可以形成为具有比第二侧分割体的主体部的直径大的直径,并且第一侧分割体的外周部可以用作沿周向上的整周延伸的限制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分隔壁25与第一侧弹性体13连接,还与第二侧弹性体14抵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弹性分隔壁可以与第二侧弹性体连接,并且还可以与第一侧弹性体抵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室19被限定为两个压力接受液室24。然而,只要是液室19被划分为多个分割液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以沿周向间隔开的方式设置三个或更多个弹性分隔壁,以由此将液室划分为三个或更多个压力接受液室。这使得可以有效地发挥对于沿着多个径向的振动的衰减特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孔通路22和限制通路23通过流过孔通路22和限制通路23的液体产生液柱共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然而,例如,利用流过的液体,振动可以通过粘性衰减被吸收或衰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示出了压缩式防振装置10。然而,防振装置10可以是吊挂式的,该装置被安装成使得主液室位于竖直方向的下侧,而副液室位于防振装置的竖直方向的上侧。
根据本发明的防振装置10不限于机动车用的发动机安装件,而适用于除发动机安装件以外的用途。例如,防振装置10适用于在建筑机械中搭载的发电机安装件或在工厂中设置的机械安装件等。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已知的构成元件适当地更换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元件。此外,上述变型例可以适当地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适用于机动车、工业机械等的用于吸收来自诸如发动机等的振动产生部的振动且使该振动衰减的防振装置中,能够可靠地发挥衰减特性。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振装置
11:第一安装构件
12:第二安装构件
13:第一侧弹性体(第一弹性体)
14:第二侧弹性体(第二弹性体)
19:液室
23:限制通路
24:压力接受液室
25:弹性分隔壁
26:第一侧分割体(第一分割体)
26a:限制部
26b:倒角部
27:第二侧分割体(第二分割体)

Claims (3)

1.一种防振装置,其包括:
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接;第二安装构件,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与所述振动产生部和所述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接;以及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使这两个安装构件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体包括在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配置的环状的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
用于封入液体的液室形成在这两个弹性体之间,将所述液室划分为多个压力接受液室的多个弹性分隔壁以沿周向间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压力接受液室通过限制通路彼此连通,
所述弹性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弹性体连接,所述弹性分隔壁还与所述第二弹性体抵接,
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在轴线方向上被划分为:第一分割体,所述第一分割体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连接;和第二分割体,所述第二分割体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内周缘部连接,
两个所述弹性体的内周缘部在轴线方向上相邻,并且
所述第一分割体设置有限制部,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从径向外侧与所述限制部连接,所述限制部被配置成与所述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轴线方向上重叠,所述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夹在所述限制部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内周缘部之间,
所述第二分割体包括:有底筒状的主体部;和安装部,其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分割体突出,
所述第一分割体和所述第二分割体的所述主体部在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在所述第一分割体和所述第二分割体的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沿周向延伸的环状凹部,
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进入到所述环状凹部中,
所述第一分割体的所述限制部和所述第二分割体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夹着所述第一弹性体的所述内周缘部、所述第二弹性体的所述内周缘部以及所述弹性分隔壁的径向内侧的所述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在轴线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内周缘部与所述限制部的沿着轴线方向的弹性分隔壁侧的端部连接,并且
倒角部形成在所述限制部的所述弹性分隔壁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是通过使所述第一分割体的位于与所述弹性分隔壁的周向位置相同的周向位置处的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来形成的。
CN201380026068.0A 2012-05-24 2013-05-21 防振装置 Active CN1043029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8499 2012-05-24
JP2012118499A JP5865780B2 (ja) 2012-05-24 2012-05-24 防振装置
PCT/JP2013/064053 WO2013176117A1 (ja) 2012-05-24 2013-05-21 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2942A CN104302942A (zh) 2015-01-21
CN104302942B true CN104302942B (zh) 2017-05-03

Family

ID=4962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6068.0A Active CN104302942B (zh) 2012-05-24 2013-05-21 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34655B2 (zh)
EP (1) EP2857715B1 (zh)
JP (1) JP5865780B2 (zh)
CN (1) CN104302942B (zh)
WO (1) WO20131761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10350B1 (ko) * 2013-08-28 2015-04-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진동을 흡수하는 마운팅 장치
KR101488327B1 (ko) * 2013-09-06 2015-01-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모터마운트 구조
JP6240523B2 (ja) 2014-02-03 2017-11-29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6404616B2 (ja) * 2014-06-26 2018-10-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DE102016116079A1 (de) * 2016-08-29 2018-03-01 Vibracoustic Gmbh Hydrolager
JP2018204774A (ja) 2017-06-09 2018-12-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KR102397176B1 (ko) * 2017-09-01 2022-05-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브라켓 결합용 후크부를 가지는 엔진 마운트
JP6983060B2 (ja) 2017-12-26 2021-12-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US10794446B2 (en) * 2018-03-12 2020-10-06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JP7211781B2 (ja) * 2018-12-04 2023-01-24 Toyo Tire株式会社 防振マウントの塗装装置および防振マウントの塗装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1342A (zh) * 2008-04-04 2011-02-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CN102395811A (zh) * 2009-04-16 2012-03-2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102472354A (zh) * 2009-07-28 2012-05-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隔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7954B4 (de) 2000-05-30 2012-01-19 Carl Freudenberg Kg Hydrolager
JP4006647B2 (ja) 2004-03-29 2007-11-14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および能動型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60309B2 (ja) * 2004-11-04 2008-03-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防振装置
JP4945162B2 (ja) * 2006-04-07 2012-06-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5331329B2 (ja) * 2007-12-05 2013-10-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液入り防振装置
JP5264272B2 (ja) * 2008-04-30 2013-08-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EP2426373B1 (en) * 2009-04-28 2018-08-0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JP5689645B2 (ja) 2010-10-20 2015-03-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CN103140697B (zh) * 2010-09-27 2015-05-0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1342A (zh) * 2008-04-04 2011-02-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CN102395811A (zh) * 2009-04-16 2012-03-2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102472354A (zh) * 2009-07-28 2012-05-23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隔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5722A (ja) 2013-12-09
EP2857715B1 (en) 2019-11-06
WO2013176117A1 (ja) 2013-11-28
EP2857715A4 (en) 2016-06-08
EP2857715A1 (en) 2015-04-08
CN104302942A (zh) 2015-01-21
US20150123327A1 (en) 2015-05-07
US9534655B2 (en) 2017-01-03
JP5865780B2 (ja)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2942B (zh) 防振装置
CN103703271B (zh) 防振装置
CN105658990B (zh) 隔振装置
CN105980733B (zh) 隔振装置
CN107407365A (zh) 隔振装置
WO2017038357A1 (ja) 防振装置
JP5185548B2 (ja) 防振装置
JP2007182930A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03119323B (zh) 防振装置
CN105247240B (zh) 隔振装置
JP6595257B2 (ja) 防振装置
JP2017044220A (ja) 防振装置
CN106415055A (zh) 隔振装置
CN104395636A (zh) 减振装置
CN106030150A (zh) 隔振装置
WO2016174800A1 (ja) 防振装置
JP6411163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358423B2 (ja) 液封防振装置
WO2021090938A1 (ja) 防振装置
WO2019117193A1 (ja) 防振装置
JP5767889B2 (ja) 防振装置
JP2005188725A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9002426A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JP6141707B2 (ja) 防振装置
JP2012154420A (ja) 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