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150C - 圆筒形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电照相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圆筒形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电照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150C
CN1061150C CN92114626A CN92114626A CN1061150C CN 1061150 C CN1061150 C CN 1061150C CN 92114626 A CN92114626 A CN 92114626A CN 92114626 A CN92114626 A CN 92114626A CN 1061150 C CN1061150 C CN 10611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lange
photosensitive drums
pipe
press f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14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77A (zh
Inventor
宍户一男
佐佐木新一
三浦幸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3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1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 G03G15/0928Details concerning the magnetic brush roller structure, e.g. magnet configuration relating to the shell, e.g. structure, compos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544Roller making
    • Y10T29/49547Assembling preformed components
    • Y10T29/49556Work contacting surface element assembled to end support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连接于套筒端部的凸缘,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凸缘是压配合进入与其连接的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距离套筒端部的距离大于凸缘压配合部位距离套筒端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圆筒形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电照相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的凸缘,和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供控制套筒的外表面和其它部件间距用的间距控制部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成象设备的显象器的显象滚筒和感光鼓,它采用了上述圆筒形部件进行电照相。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装备了显象滚筒和感光鼓的电照相设备。
长期以来,传统的成象设备的显象器的显象滚筒,它包括一个圆柱形套筒12a,和一个永久性连接在其端部的显象滚筒凸缘12b,如图5所示。在配合部位上,套筒12a的内径大于凸缘12b的外径通常为30μm,目的在于在套筒12a和凸缘12b之间涂上粘接剂,以连接两者。
上述的连接操作是特别的,使粘接剂9被均匀地涂敷在套筒12a的端部将与凸缘配合的内表面,并且粘接剂9的固化要求恒定温度和湿度。通常,粘接剂包括瞬时粘接剂,粘接剂底剂和无氧粘接剂的混合物。粘接剂的选择取决于应用场合所需的连接强度。
传统的显象滚筒的上述结构具有如下缺点:
(1).当所使用粘接剂在高温度和高湿度下固化时,例如在32.5℃,相对湿度为85%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对粘接不利,从而导致套筒和凸缘的连接不牢,甚至脱离,或由于粘接老化,使两者间打滑。
(2).某些粘接剂的完全固化需很长时间,从而需要长时间的贮存空间,和装备一个恒定温度和湿度的贮存环境。因此从成本、管理和生产率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
(3).传统上,显象滚筒周围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一个磁滚筒14,一个显象套筒12a,一个显象凸缘12b,一个间距滚筒18,一个显象滚筒轴承16,一个显象滚筒齿轮17,支架15,感光鼓1,和感光鼓齿轮16。
在图2中,凸缘12b插进套筒12a时留有间隙,并通过粘接剂连接。图中还公开了磁滚筒14。显象滚筒在两端都由轴承16支承。轴承由定位销孔(图中未画出)固定在支架15上磁滚筒也与支架15相配合。另一方面,感光鼓包括一个套筒1a和齿轮1b,他们也是通过粘接剂固定。显象套筒和感光鼓通过间距滚筒18压紧接触,借助弹簧8的作用。间距滚筒将显象滚筒和感光鼓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感光鼓通过齿轮16接收来自成象设备主体的转动驱动力而转动,然后,通过齿轮17来带动显象滚轮沿箭头方向转动。
因此,如果套筒12a和显象滚筒凸缘12b不同轴,相偏离距离为A(如图5所示),则显象滚筒在通过感光鼓齿轮16的驱动作用,以及通显象滚筒齿轮17转动的情况下,凸缘的外径相对于套筒12a的外径摆动,其幅度达到两倍于A。因此,磁滚筒在一次转动后,相对感光鼓1的表面移动两倍于A的距离。结果是,施加于感光鼓1上的磁场力摇摆不定,引起相应于显象滚筒的转动周期的不规则象密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转动性能,无轴线偏移的圆筒形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转动性能,保持与感光鼓有恒定距离,和无轴线偏移的显象滚筒。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转动性,保持与显象滚筒恒定距离,无轴线偏移的感光鼓。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了上述显象滚筒或感光鼓的电照相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固定在套筒端部的凸缘,和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其中,凸缘压配合进入与其固定的套筒端部,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与凸缘的压配合部位相比,距套筒端部更远些。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电照相设备,它包括一个显象滚筒和一个感光鼓,其中采用了上述圆筒形部件作为显象滚筒,感光鼓和间距控制部位采用压紧接触。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传真机,它包括一个电照相设备,一个接收远端的象信息的信息接收设备。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采用感光鼓和显象着色剂支架的电照相设备;感光鼓具有一个套筒,一个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的凸缘,和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位于感光鼓表面的显象区域与凸缘的压配合部位之间;显象着色剂与间距控制部位之间是压紧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传真机,它包括一个上述的传真机,一个接收远端象信息的信息接收装置。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感光鼓和/或显象滚筒的照相卡盘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卡盘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显象滚筒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感光鼓部分剖视图。
图5是一种传统圆筒形部件剖视图。
图6是一种传真机的原理框图,其中采用装有本发明圆筒部件的电照相设备作为打印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强制进入套筒端部并固接在那里的凸缘,和一个位于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后者的间距控制部位离开套筒端部有一段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结构的圆筒形部件的感光鼓和/或显象滚筒的电照相设备。在电照相设备的显象器的感光鼓或显象滚筒中,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的凸缘部分的外径大于套筒的内径,并被强制挤入和固接在套筒内。
套筒的外径由于强行插入凸缘而增大,但是增大的部分在轴线方向没有到达间距滚筒的接触部位。套筒内径和凸缘外径之差及压配合的长度选择应使得两者之间在热收缩时不致有间隙,并能获得足够的转动力。采用将凸缘压配合进入套筒,两者之间不留空隙,并保持套筒的胀大部位不到达提供与其它部件接触用的间距控制件的控制部位,这将可以避免在传统的圆筒部件中遇到的轴线偏离转动轴线的问题。
采用本发明的圆筒部件作为感光鼓或显象滚筒能带来如下的效果。
1.套筒和凸缘间间隙的消失可保证两个轴线的同心性,排除凸缘相对于套筒的摆动,保持磁滚筒位于固定位置,并消除显象滚筒每一转动周期的成象密度的非均匀性。
2.粘接剂的取消改进了套筒和凸缘连接的稳定性和质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凸缘压配合进入套筒,套筒会在径向扩展。扩展的高度最好不超过80μm,最佳值是不超过50μm。压配合长度是在5~50μm的范围,较佳值是40~150μm,最佳值是60~120μm 。
本发明将通过实施例和附图来解释。
笫一实施例,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的感光鼓和/或显象滚筒的成象长盒的剖面图。在图1中,感光鼓1是一个类似的保持部件,它沿着予定方向转动。在感光鼓1的周围,配置有照相处理部件,包括:一个静电充电器2,一个显象器3,和一个清洁器4。这些部件都装在卡盘6a内,并与成象设备主体可拆装地安装。因此,当感光鼓的寿命过了时,或者着色剂(显象剂)用完了时,照相卡盘6可整个地替换,从而有助于维修的方便。
显象器3面朝着感光鼓1,它包括感光部件10,该部件具有一个显象滚筒12作为显象剂的支托。感光鼓1还包括一个显象剂贮存部件11,用于存贮着色剂T和为显象部件10提供着色剂T。开口为13a的盖子13设置在显象部件和着色剂贮存部件之间。在盖子13的开口13a上,附设了密封件13b,着色剂贮存部件11中的着色剂在不需要时可通过显象部件10漏到卡盘6的外面。当卡盘6安装到成象设备的主体上时,密封件13b被掀开,露出开口13a,从而从显象剂贮存部件11中提供着色剂给显象部件10。
清洁器4被设置用于清除感光鼓上残留的着色剂,以便为下一次成象作好准备。清洁器包含一个清洁刀片4a,它在感光鼓上滑动,去除鼓上面残留的着色剂,还有一个废着色剂容器4b,它贮存由清洁刀片4a清除掉的废着色剂。
一个保护罩5保护着感光鼓1。在照相卡盘往成象设备主体上安装时,保护罩5转到感光鼓1的一侧(朝向废着色剂容器)。
感光鼓由静电充电器均匀地充电。当感光鼓1曝光于来自扫描光学系统(未画出)的成象光L时,其上形成静电潜象,该潜象随着感光鼓1的转动被转移到面对显象器3,并随由感光器的成象滚筒提供的着色剂被显影成着色象。所得到的着色象通过转移设备(未画出)被转移到转移接收纸上。感光鼓1在象转移之后,被清洁器4清除掉残余的着色剂,为下一次成象作好准备。
转移接收纸通过纸馈送盒(未画出)馈送至感光鼓1,并且在接收了转移的象之后,被送至定象器(未画出)中去定住着色象。
根据本发明的照相卡盘6将在下面参照附图2予以详细地解释。
感光鼓1包括一个套筒1和一个齿轮凸缘部件16,两者通过连接固定在一起,并且由清洁容器4C支承着可沿中心轴线7转动。
显象器3有一个磁滚筒14,该磁滚筒14被磁托架15支承。具有显象滚筒管道12a的显象滚筒被滚筒轴承16保持着,并可与凸缘12b一起转动,轴承16通过定位销/孔(未画出)被固定在磁托架15上。磁托架15通过螺丝固定在显象容器上(未画出)。在显象滚筒12的端部,可转动地装配有罩形的间距滚筒18,其作用是保持至显象区域以外的感光鼓的距离不变。
清洁容器4C被可转动地支承在相对于磁支架15的转动支心(未画出)周围,并由弹簧8在一个方向上加强。因此,间距滚筒18被压在感光鼓1的筒体外面,并且套筒12a和感光鼓1的套筒1a间的距离被恒定地保持不变。转动驱动力从成象设备主体上的驱动齿轮(未画出)通过感光鼓的齿轮凸缘1b传递到成象滚筒齿轮17上,从而感光鼓1和显象滚筒12分别沿着所示箭头方向转动。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3作更详细的解释。在图3中,显象滚筒凸缘12b的外径略大于套筒12a的内径,例如100μm,并且显象滚筒凸缘12b被压配合进入小内径的套筒12a。如果套筒12a由铝制成,凸缘12b由比铝软的塑料制成,那么套筒的外径将被扩展,例如10μm。然而,套筒和凸缘的配合长度在轴线方向是短的,扩展部分未到达间距滚筒18的接触部位18a。因此,显象滚筒12和感光鼓1之间的距离被接触部位18a的厚度控制得恒定不变。套筒12a和凸缘12b力图恢复原尺寸的弹性会避免凸缘滑脱或脱落。
套筒12a的扩展小于间距滚筒18的接触部位18a的厚度和间距滚筒其它部分的厚度之差。
如果由压配合带来的扩展部分到达了间距滚动的接触环(即间距控制部位),感光鼓和显象滚筒间的距离成为可变量,则或者需要调整间距滚筒的鼓接触环的厚度,以补偿扩展。但是,这个调整并不容易。因此需要扩展的部位不至到达接触环。
由于套筒12a和凸缘12b是无间隙地压配合,其轴线重合避免了凸缘12b的摆动。因此,磁滚筒14的位置是恒定的。结果是,套筒和凸缘连接的精度提高了,同时装配工艺简单,成象质量的下降可以避免。
第二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显象滚筒12的套筒是由铝制成的,凸缘是由塑料制成的。在套筒和凸缘都是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也可获同样的效果,只要金属的弹性可以阻止凸缘的滑脱和脱落,并且套管的扩展小于间距控制滚筒的接触环和其它部分间的厚度差。
无论如何,从降低套筒的扩展角度来看,作为优选,应选择硬质材料,例如铝、不锈钢和其它金属来制造套筒,选取软材料,例如塑料来制造凸缘。
第三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其描述都是针对显象滚筒的。根据本发明,也可提供一种感光鼓。这一点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显象滚筒12和以上实施例的相同,在此不重复。
在本实施例中,同样,齿轮凸缘压配合进入感光鼓1的套筒1a,扩展的部位不超过间距滚轮18的接触部位18a,装配的工艺简化了,使连接也更牢了。
在采用了本发明的感光鼓或显象滚筒的电照相设备中,两个或更多的构件,例如感光鼓,显象设备,清洁设备可以集成为一个如图1所示的整体,并且该整体可做成与设备主体可拆卸的。例如,至少一个静电充电设备,显象设备和清洁设备和感光元件被集成一个整体,并做成可与设备主体可拆卸式的,可借助于一个导向装置例如导轨来进行。该整体可以包含静电充电设备和/或显象设备。
在电子照相设备作为复印机或打印机使用的场合,文字象曝光的光可以以兰本的反射光,也可以以兰本的透射光投射到感光元件上,或者是,从兰本读出的信号被信号化,通过激光束扫描,驱动一个LED阵列或液晶板阵列,使光线投射到感光元件上。
在电照相设备用于传真机的打印机的场合,光学成象曝光的光被用来打印接收到的资料。图6是该情形一种例子的框图。
图中,控制器21控制着象读出部分20和打印机29,整个控制器21由GPU27控制。象读出部分20读出的信息通过传输电路23被传送到其它的通讯站。从其它的通讯站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接收电路22被传送到打印机29。象信息被存贮在象存贮器26中。打印机控制器28控制打印机29。数字24代表一个电话机。
通过电路25接收的象,例如从电路的远端传来的象信息,由接收电路22解调,以译出CPU27中的象信息,然后存贮到象存贮器26中。当存贮器26中已经存了至少一页的象信息之后,象将被以这样的方式记录,即CPU读出这一页信息,并把译码后的这一页象信息发送到打印机控制器28,控制器控制打印机29接收从CPU27来的这一页象信息,并记录下来象信息。
在打印机29的记录过程中,CPU27接收下一页信息。象被上述方式接收和记录。

Claims (13)

1.一种圆筒形部件(图3),具有一个套筒(12a),一个连接于套筒端部的凸缘(12b),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18),其特征是,凸缘是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并固接在那里,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距离套筒的端口距离大于凸缘的压合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圆筒形部件,其特征是,套筒(12a)的内径和凸缘(12b)的外径之差为5μm至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圆筒形部件,其特征是,套筒(12a)由于凸缘(12b)的压配合导致的扩张未到达间距控制部件(18)的间距控制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圆筒形部件,其特征是,凸缘是由比套筒软的材料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圆筒形部件,其特征是,凸缘是由塑料制成,套筒是由金属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的圆筒形部件,其特征是,圆筒形部件是一显象滚筒(1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的圆筒形部件,其特征是该圆筒形部件是一个感光鼓(1)。
8.一种包含有显象滚筒(12)和感光鼓(1)的电照相设备,该显象滚筒有一个套筒(12a),一个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的凸缘(12b),和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18),间距控制部件的控制部位被设置在较凸缘的压配合部位更远离显象区域的地方,感光鼓被压配接触在间距控制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照相设备,其特征是,套筒内径和凸缘外径之差是5μm至1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照相设备,其特征是,由凸缘压配合引起的套筒的扩张未到达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电照相设备,其特征是,凸缘是由比套筒软的材料制成。
12.一种可以从成象设备的主体中拆卸的照相卡盘(6),包括显象滚筒(12)和感光部件(1),所述显象滚筒被一体地组装在卡盘中;
其中所述显象滚筒包括:一个套筒(12a);一个凸缘(12b),具有一个被压配合进入所述套筒的端部的压配合部分;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18),所述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和接触部位位于较所述凸缘的压配合部位更远离所述套筒的外侧的一端处,并且所述感光鼓被压接触于间距控制和接触部位。
13.权利要求12的照相卡盘,其中由凸缘的压配合引起的套筒扩张未到达所述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
CN92114626A 1991-11-20 1992-11-20 圆筒形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电照相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1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9751/91 1991-11-20
JP32975191 1991-11-20
JP3329751 1991-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77A CN1073777A (zh) 1993-06-30
CN1061150C true CN1061150C (zh) 2001-01-24

Family

ID=18224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146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1150C (zh) 1991-11-20 1992-11-20 圆筒形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电照相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594531A (zh)
EP (1) EP0543650B1 (zh)
CN (1) CN1061150C (zh)
DE (1) DE69218890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9636B2 (ja) * 1992-09-21 2000-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84977A (ja) * 1994-10-31 1996-07-16 Canon Inc 円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及び円筒体及び現像スリーブ及び感光ドラム及び現像装置
US6075955A (en) * 1998-01-23 2000-06-13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Noise reducing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788909B2 (en) * 2002-05-31 2004-09-07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Coupling arrangement including drum, flange, and connector
US6907205B2 (en) * 2002-05-31 2005-06-14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Coupling arrangement including drum and flange
JP3915921B2 (ja) * 2003-09-09 2007-05-1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用のローラ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8900B2 (ja) * 2008-06-20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5305A (en) * 1958-05-23 1962-01-02 Xerox Corp Development of electrostatic images
US4003334A (en) * 1975-11-11 1977-01-18 Speed-O-Print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eloper roller for electrostatic copier
US4325627A (en) * 1979-12-19 1982-04-20 Savi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quid-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s
JPS56122047A (en) * 1980-02-29 1981-09-25 Toshiba Corp Electronic copier
JPS5813559U (ja) * 1981-07-17 1983-01-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円筒状感光体の取付け構造
JPS58108562A (ja) * 1981-12-23 1983-06-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4769897A (en) * 1983-08-25 1988-09-13 Enron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a press-fitted pipe joint
US4561763A (en) * 1984-08-03 1985-12-31 Xerox Corporation Drum support apparatus
DE3631495A1 (de) * 1985-09-17 1987-03-26 Canon Kk Mit einer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verwendbares bildtraegerelement
JP2713896B2 (ja) * 1987-01-19 1998-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US4794894A (en) * 1987-03-05 1989-01-03 Cummins Engine Company, Inc. Ceramic tipped pivot rod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JPS63289306A (ja) * 1987-05-22 1988-11-25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摺動部品の製造法
JPH01270082A (ja) * 1988-04-22 1989-10-27 Harufumi Yamanaka コピー機械の現像スリーブを製造する方法
JPH02251869A (ja) * 1989-03-24 1990-10-09 Toshiba Corp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H03101751A (ja) * 1989-09-16 1991-04-26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5151737A (en) * 1990-06-04 1992-09-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conductive drum having expandable mount
US5148220A (en) * 1991-06-07 1992-09-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Toning station drive for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543650B1 (en) 1997-04-09
EP0543650A3 (en) 1993-11-24
CN1073777A (zh) 1993-06-30
EP0543650A2 (en) 1993-05-26
US5594531A (en) 1997-01-14
DE69218890T2 (de) 1997-08-28
DE69218890D1 (de) 1997-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41C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US4935778A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ly wheel
CN1156851A (zh) 操作盒和电照相成像装置
CN1061150C (zh) 圆筒形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电照相设备
CN1064754A (zh) 图像成型系统及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上的成像盒
CN1811610A (zh) 感光鼓
CA2012728A1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recording units in electrophotographic recording apparatus
CN1862411A (zh) 成像装置
EP1018834A3 (e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892498A (zh) 旋转辊结构以及采用这种旋转辊的成像设备的定影器
CN1508637A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设备控制方法
CN101398656A (zh) 显影设备
US5805962A (en) Auxiliary charging device of electrophotography printing apparatus
US5260756A (en) Cleaning blade for electrophotography
CN1452027A (zh) 显影装置
JPS63155169A (ja) 記録ドラム
JP32581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該装置に組込まれる露光ユニット
US2009007444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1168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52114Y2 (ja) 給紙装置
JPH022822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22822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156414A (ja) 光書込み装置
JPH0595492A (ja) 画像出力装置
JP2952123B2 (ja) 円筒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0124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