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4319A -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4319A
CN106104319A CN201680000813.8A CN201680000813A CN106104319A CN 106104319 A CN106104319 A CN 106104319A CN 201680000813 A CN201680000813 A CN 201680000813A CN 106104319 A CN106104319 A CN 106104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formula
pigment
alky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08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4319B (zh
Inventor
盐野和彦
松浦启吾
保高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38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0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4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4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4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32Radiation-absorbing pai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23/00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e.g. cyanine dyes
    • C09B23/10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even number of >CH- groups
    • C09B23/105The polymethine chain containing an even number of >CH- groups two >C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09B57/007Squaraine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33Blends of pigments; Mixtured crystals; Solid solutions
    • C09B67/0034Mixtures of two or more pigments or dyes of the same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4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or in a heterocyclic system;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9/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carbonat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41Organic pigments; Organic d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1Interference filters designed for the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1Colour filt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43Photodiode arrays; MOS imagers
    • H01L27/14645Colour ima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41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s, organic pig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15Five-member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15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17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滤波器,具备吸收层,该吸收层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该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在二氯甲烷中的吸收特性满足下述条件。在波长400~800nm的吸收光谱中,在670~730nm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A与波长670~73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B之间,以下关系式:εBA≥65成立。在光谱透射率曲线中,将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透射率设为10%时,在最大吸收波长的短波长侧透射率为80%的波长λ80与最大吸收波长λmax之差为65nm以下。

Description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可见光、阻断近红外光的光学滤波器和具备该光学滤波器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搭载于数码照相机等的CCD、CMOS图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中,为了将色调良好地再现且得到鲜明的图像,使用透射可见光、屏蔽近红外光的光学滤波器(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在该光学滤波器中,特别是通过使用在近红外区域具有高吸收性、在可见区域具有高透射性的色素,可以得到对近红外光的急剧的阻断性,可以得到由可见光形成的图像的良好的色彩再现性。
另一方面,即使要得到近红外光的高阻断性和可见光的高透射性这两特性,也难以对整个可见区域的光得到100%的透射率,在可见区域中存在透射率相对低的区域。
例如,已知的方酸系色素的近红外光的阻断性优异、可见光的透射率也处于高的水平,具有透射率从可见区域向近红外区域急剧变化的特性。本申请人发现,之前含有方酸系色素的光学滤波器能够实现一定水平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专利文献1)。但是,通过进一步提高可见光透射率,更高精度的色彩再现性的要求升高。特别是通过进一步提高可见区域中相对短波长的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强烈地要求提高蓝色系的摄像的色彩再现性的精度。
因此,为了提高可见光的透射率,还提出了各种具有新的结构的方酸色素,但仍未达到能够令人满意的水平(专利文献2、3)。
另外,提出了在方酸系色素中并用酞菁系色素的光学滤波器(专利文献4),但作为可见光的透射性,并未公开特别是提高对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的技术。进而,专利文献4由于使用多种不同的色素,因此,可见光的吸收附加地增大,仍存在无法得到高可见光透射率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88063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48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1/086785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3/054864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近红外光能够实现优异的遮光性并且高可见光透射性、特别是提高了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的光学滤波器,以及使用该光学滤波器的色彩再现性优异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光学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吸收层,该吸收层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该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溶解于二氯甲烷而测得的吸收特性满足(i-1)~(i-3)。
(i-1)在波长400~800nm的吸收光谱中,在670~730nm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max
(i-2)在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A与波长670~73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B之间,以下的关系式成立。
εBA≥65
(i-3)在光谱透射率曲线中,将所述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透射率设为10%时,在所述最大吸收波长的短波长侧透射率为80%的波长λ80与所述最大吸收波长λmax之差为65nm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光学滤波器。
本发明可以得到对近红外光的阻断性优异且可见区域、特别是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高的光学滤波器。另外,通过搭载该光学滤波器,可以得到色彩再现性优异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滤波器的例子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的光学滤波器中使用的反射层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图。
图3是表示对实施例的光学滤波器测得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也将光学滤波器简称为“NIR滤波器”、将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简称为“NIR色素”、将紫外线吸收色素简称为“UV色素”。
<NIR滤波器>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NIR滤波器(以下,称为“本滤波器”)具有1层或2层以上的吸收层。吸收层具有2层以上时,各层可以为相同的构成,也可以不同。可以使一方的层为如后所述的由含有NIR色素的树脂构成的近红外线吸收层,使另一方的层为如后所述的由含有UV色素的树脂构成的紫外线吸收层。另外,吸收层可以其本身作为基板(树脂基板)发挥功能。
本滤波器可以进一步具有1层屏蔽特定波长区域的光的选择波长屏蔽层,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具有2层以上时,各层可以为相同的构成,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使一方的层为至少屏蔽近红外光的近红外线屏蔽层,使另一方的层为至少屏蔽紫外光的紫外线屏蔽层。
另外,本滤波器可以具有透明基材。此时,上述吸收层和选择波长屏蔽层可以在透明基材的同一主面上具有,也可以在不同的主面上具有。在同一主面上具有吸收层和选择波长屏蔽层时,它们的层叠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本滤波器也可以具有防反射层等其它功能层。
以下,对本滤波器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1(a)是具备吸收层11的构成例,图1(b)是在吸收层11的一侧的主面上具备选择波长屏蔽层12的构成例。应予说明,“在吸收层11的一侧的主面上具备选择波长屏蔽层12等其它层”并不限于与吸收层11接触而具备其它层的情况,还包含在吸收层11与其它层之间具备其它功能层的情况,以下的构成也同样。图1(c)是在透明基材13的一侧的主面上具备吸收层11的构成例。
在图1(a)~(c)中,吸收层11可以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层和紫外线吸收层这2层。例如,在图1(b)中,可以为在选择波长屏蔽层12上具有近红外线吸收层、在近红外线吸收层上具有紫外线吸收层的构成,也可以为按照相反的顺序具备这2层的构成。同样地,在图1(c)中,可以为在透明基材13上具有近红外线吸收层、在近红外线吸收层上具有紫外线吸收层的构成,也可以为按照相反的顺序具备这2层的构成。
图1(d)是在透明基材13的一侧的主面上具备吸收层11、在透明基材13的另一侧的主面上和吸收层11的主面上具备选择波长屏蔽层12a和12b的例子。图1(e)是在透明基材13的两主面上具备吸收层11a和11b、进而在吸收层11a和11b的主面上具备选择波长屏蔽层12a和12b的例子。
选择波长屏蔽层12a、12b具有反射紫外光和近红外光、透射可见光的特性,例如,可以为选择波长屏蔽层12a反射紫外光和第1近红外光、选择波长屏蔽层12b反射紫外光和第2近红外光的构成。
图1(f)是在图1(d)所示的滤波器的吸收层11的主面上具备防反射层14代替选择波长屏蔽层12b的例子。采用吸收层为最表面的构成时,优选在吸收层上设置防反射层,防反射层不仅可以覆盖吸收层的最表面,还可以覆盖吸收层的侧面整体。此时,可以提高吸收层的防湿效果。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选择波长屏蔽层作为具有反射功能的“反射层”进行说明。
本滤波器只要满足(iv-1)即可,优选满足(iv-2)~(iv-6)中的至少一个,更优选满足全部(iv-1)~(iv-6)。
(iv-1)~(iv-4)是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条件。
(iv-1)波长430~55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为90%以上,且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为75%以上。
(iv-2)波长600~70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为25%以上。
(iv-3)波长350~395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为2%以下。
(iv-4)波长710~110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为2%以下。
(iv-5)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385~430nm的光的透射率与入射角3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385~430nm的光的透射率的差分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以下,称为“波长385~430nm的透射率平均位移量”)为7%/nm以下。
(iv-6)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600~700nm的光的透射率与入射角3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600~700nm的光的透射率的差分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以下,称为“波长600~700nm的透射率平均位移量”)为7%/nm以下。
通过满足(iv-1),可以提高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蓝色系的摄像的色彩再现性的精度。
通过满足(iv-2),可以截止固体摄像元件不需要的波长700nm以上的光,同时可以高效地透射与人的可见度相关的波长600~700nm的光。
通过满足(iv-3),可以屏蔽波长395nm以下的光,可以使固体摄像元件的光谱灵敏度接近人的可见度。
通过满足(iv-4),可以屏蔽波长710~1100nm的光,可以使固体摄像元件的光谱灵敏度接近人的可见度。
通过满足(iv-5),可以降低波长385~430nm的光的入射角依赖性,可以减小该波长区域的固体摄像元件的光谱灵敏度的入射角依赖性。
通过满足(iv-6),可以降低波长600~700nm的光的入射角依赖性,可以减小该波长区域的固体摄像元件的光谱灵敏度的入射角依赖性。
本滤波器在(iv-1)中,波长430~55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优选91%以上,更优选92%以上。另外,在(iv-1)中,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优选77%以上,更优选80%以上。另外,本滤波器在(iv-2)中,波长600~70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优选30%以上。
另外,本滤波器在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430~48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优选87%以上,更优选88%以上,更进一步优选89%以上,进一步优选90%以上。尤其是该平均透射率越高,越可提高蓝色系的色彩再现性的精度。
本滤波器在(iv-3)中,波长350~395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优选1.5%以下,更优选1%以下,进一步优选0.5%以下。另外,在(iv-4)中,波长710~110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优选1%以下,更优选0.5%以下,进一步优选0.3%以下。另外,在(iv-5)中,波长385~430nm的透射率平均位移量优选6%/nm以下,更优选5%/nm以下。进而,在(iv-6)中,波长600~700nm的透射率平均位移量优选3%/nm以下,更优选2%/nm以下。
接着,对本滤波器的透明基材、吸收层、反射层和防反射层进行说明。
[透明基材]
使用透明基材时,该透明基材的厚度优选0.03~5mm,从薄型化的方面考虑,更优选0.05~1mm,只要透射可见光,则可以使用玻璃、铌酸锂、蓝宝石、晶体等无机材料、树脂等有机材料。
作为透明基材中可以使用的树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
作为透明基材中可以使用的玻璃,可以举出:在氟磷酸盐系玻璃、磷酸盐系玻璃等中添加了CuO等的吸收型的玻璃(近红外线吸收玻璃)、钠钙玻璃、硼硅酸玻璃、无碱玻璃、石英玻璃等。应予说明,“磷酸盐玻璃”也包含玻璃的骨架的一部分由SiO2构成的硅磷酸盐玻璃。
在此,记载透明基材中所使用的含有CuO的玻璃的具体的组成例。
(1)相对于基础玻璃100质量份,以外比例(外割)含有CuO:0.5~7质量份的玻璃,以质量%表示,所述基础玻璃含有P2O5 46~70%、AlF30.2~20%、LiF+NaF+KF 0~25%、MgF2+CaF2+SrF2+BaF2+PbF21~50%,其中,F为0.5~32%,O为26~54%。
(2)以质量%表示,由P2O5 25~60%、Al2OF3 1~13%、MgO 1~10%、CaO 1~16%、BaO 1~26%、SrO 0~16%、ZnO 0~16%、Li2O0~13%、Na2O 0~10%、K2O 0~11%、CuO 1~7%、ΣRO(R=Mg、Ca、Sr、Ba)15~40%、ΣR’2O(R’=Li、Na、K)3~18%(其中,39%摩尔量以下的O2-离子被F离子取代)构成的玻璃。
(3)以质量%表示,含有P2O5 5~45%、AlF3 1~35%、RF(R为Li、Na、K)0~40%、R’F2(R’为Mg、Ca、Sr、Ba、Pb、Zn)10~75%、R”Fm(R”为La、Y、Cd、Si、B、Zr、Ta,m为相当于R”的原子价的数)0~15%(其中,氟化物总合计量的70%以下可以取代为氧化物)和CuO 0.2~15%的玻璃。
(4)以阳离子%表示,含有P5+11~43%、Al3+1~29%、R阳离子(Mg、Ca、Sr、Ba、Pb、Zn离子的合计量)14~50%、R’阳离子(Li、Na、K离子的合量)0~43%、R”阳离子(La、Y、Gd、Si、B、Zr、Ta离子的合计量)0~8%和Cu2+0.5~13%,还以阴离子%计含有F17~80%的玻璃。
(5)以阳离子%表示,含有P5+23~41%、Al3+4~16%、Li+11~40%、Na+3~13%、R2+(Mg2+、Ca2+、Sr2+、Ba2+、Zn2+的合计量)12~53%和Cu2+2.6~4.7%,还以阴离子%计含有F25~48%和O2-52~75%的玻璃。
(6)相对于基础玻璃100质量份,以外比例含有0.1~5质量份的CuO的玻璃,以质量%表示,所述基础玻璃由P2O5 70~85%、Al2O3 8~17%、B2O3 1~10%、Li2O 0~3%、Na2O0~5%、K2O 0~5%、其中Li2O+Na2O+K2O 0.1~5%、SiO2 0~3%构成。
若例示市售品,则例如,作为(1)的玻璃,可以举出NF-50E、NF-50EX、NF-50T、NF-50TX(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作为(2)的玻璃,可以举出BG-60、BG-61(以上为Schott公司制,商品名)等,作为(5)的玻璃,可以举出CD5000(HOYA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
上述的含有CuO的玻璃可以进一步含有金属氧化物。作为金属氧化物,例如若含有Fe2O3、MoO3、WO3、CeO2、Sb2O3、V2O5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则含有CuO的玻璃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这些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优选相对于含有CuO的玻璃100质量份,使选自Fe2O3、MoO3、WO3和CeO2中的至少1种为Fe2O3 0.6~5质量份、MoO3 0.5~5质量份、WO31~6质量份、CeO2 2.5~6质量份,或者使Fe2O3和Sb2O32种为Fe2O3 0.6~5质量份+Sb2O3 0.1~5质量份或使V2O5和CeO22种为V2O5 0.01~0.5质量份+CeO2 1~6质量份。
[吸收层]
吸收层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A)和透明树脂(B),典型的是近红外线吸收色素(A)均匀地溶解或分散在透明树脂(B)中而成的层或(树脂)基板。吸收层优选还含有紫外线吸收色素(U)。另外,吸收层如上所述,可以设置多层。
在本滤波器中,吸收层的厚度(吸收层由多层构成时为各层的合计的厚度)优选0.1~100μm。厚度小于0.1μm时,有可能无法充分地显现期望的光学特性,厚度超过100μm时,有可能层的平坦性降低,吸收率产生面内不均。吸收层的厚度更优选0.3~50μm。另外,具备防反射层等其它功能层时,根据其材质,有可能吸收层过厚而产生裂纹,因此,吸收层的厚度优选0.3~10μm。
(近红外线吸收色素(A))
近红外线吸收色素(A)(以下,也称为色素(A))以1种或2种以上的组合包含溶解于二氯甲烷而测得的吸收特性满足(i-1)~(i-3)的色素。
(i-1)在波长400~800nm的吸收光谱中,在波长670~730nm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i-1)中,优选在波长680~730nm具有λmax,更优选在波长680~720nm具有λmax,进一步优选在波长690~720nm具有λmax
(i-2)在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A与波长670~73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B之间,以下的关系式成立。
εBA≥65
优选为εBA≥70,更优选为εBA≥80,进一步优选为εBA≥85。
(i-3)在光谱透射率曲线中,将λmax处的透射率设为10%时,在λmax的短波长侧透射率为80%的波长λ80与λmax之差λmax-λ80为65nm以下。λmax-λ80优选为60nm以下,更优选为55nm以下。
通过使用满足(i-1)~(i-3)的色素,可以得到具有良好的近红外线屏蔽特性的同时可见光透射率、特别是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得到提高的光学滤波器。
具体而言,通过满足(i-1),可以充分地屏蔽规定的近红外光。通过满足(i-2),特别是可以提高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通过满足(i-3),可以使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变化陡峭。
色素(A)优选仅由满足(i-1)~(i-3)的色素构成,更优选以1种满足(i-1)~(i-3)。将该以1种满足(i-1)~(i-3)的色素称为色素(A1)。
作为色素(A1),可以举出式(AI)或式(AII)所示的方酸系色素。在本说明书中,也将式(AI)所示的色素称为色素(AI),将式(AII)所示的色素称为色素(AII),对于其它色素也同样。另外,如后所述,也将式(1n)所示的基团记为基团(1n),其它式所示的基团也同样地记载。
其中,式(AI)和式(AII)中的符号如下所述。
X独立地是1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式(1)或式(2)所示的2价的有机基团。
-(CH2)n1-…(1)
式(1)中,n1为2或3。
-(CH2)n2-O-(CH2)n3-…(2)
式(2)中,n2和n3各自独立地为0~2的整数,n2+n3为1或2。
R1独立地表示可以含有饱和环结构、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烃基、碳原子数3~12的饱和环状烃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13的烷芳基。
R2独立地是1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羟基、羧基、磺基、或氰基取代且在碳原子间可以含有不饱和键、氧原子、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环结构的碳原子数1~25的烃基。
R3、R4、R5和R6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
n为2或3。
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环结构是指烃环和具有氧原子作为成环原子的杂环。进而,在构成环的碳原子上键合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的结构也包含于该范畴。
另外,芳基是指介由构成芳香族化合物所具有的芳香环例如苯环、萘环、联苯、呋喃环、噻吩环、吡咯环等的碳原子进行键合的基团。烷芳基是指被1个以上的芳基取代的可以含有饱和环结构的直链状或者支链状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烃基或饱和环状烃基。
色素(AI)和色素(AII)在分子结构的中央具有方酸骨架,在左右具有稠环结构,该稠环结构如下得到,即,在方酸骨架的左右键合各1个苯环,该苯环在4位与氮原子键合,形成含有该氮原子、苯环的4位以及5位的碳原子的杂环而得到。进而,色素(AI)在左右在各1个苯环的2位各自与式(a1)所示的磺酰胺基键合,色素(AII)在左右在各1个苯环的2位各自与式(a2)所示的磺酰胺基键合。
在色素(AI)和色素(AII)中,构成左右各存在1个的稠环结构的苯环以外的环的构成由X决定,各自独立地为元数为5或6的杂环。构成上述杂环的一部分的2价的基团X可以如式(1)所示那样骨架仅由碳原子构成,也可以如式(2)所示那样含有氧原子。在式(2)中,氧原子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即,氮原子和氧原子可以键合,氧原子也可以直接键合于苯环。另外,氧原子也可以以被碳原子夹持的方式定位。
左右的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相同。另外,关于R1~R6,夹持方酸骨架在左右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相同。
色素(AI)和色素(AII)如上所述,在键合于方酸骨架的左右的苯环的2位键合有磺酰胺基,由此,具有与以往的方酸系色素同等的近红外区域的光谱透射率特性,同时可见区域、特别是波长430~550nm的光的透射率进一步提高。认为这是因为通过使苯环的键合基团为磺酰胺基,可以抑制氮原子的电子密度的降低。另外,由于磺酰胺基为稳定的键合基团,因此,对热、光的稳定性也提高。进而,由于也不会损害在树脂中的溶解性,因此,也可以作为染料使用。
色素(AI)和色素(AII)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良好,因此,对透明树脂的相溶性也良好。其结果,即使减薄吸收层的厚度,也具有优异的光谱特性,可以将光学滤波器小型化、薄型化。另外,由于可以减薄吸收层的厚度,因此,可以抑制因加热所致的吸收层的热膨胀,可以抑制在形成反射层、例如防反射层时的这些层的裂纹等。即,在形成反射层、防反射层等时,根据其材质有时实施热处理,若吸收层的厚度厚,则有可能因热处理时的吸收层的膨胀而导致这些层产生裂纹等。另外,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对透明树脂的相溶性的观点考虑,取代基R1优选具有支链结构的基团。
色素(AI)和色素(AII)通过含有磺酰胺基,耐热性也良好,因此,在反射层、防反射层等的热处理等时,也可以抑制其性能的劣化。另外,从耐热性的观点考虑,取代基R1也优选具有支链结构的基团。
进而,色素(AI)和色素(AII)的耐光性也良好。从耐光性的观点考虑,与磺酰胺基的S原子键合的基团优选烷基或者烷氧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
色素(AI)和色素(AII)的X优选式(3)所示的2价的有机基团。
-CR7 2-(CR8 2)n4-…(3)
式(3)表示左侧键合于苯环且右侧键合于N的2价的基团,n4为1或2。n4优选1。R7各自独立地为可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优选可具有碳原子数1~6的支链的烷基或烷氧基。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者可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优选氢原子或者可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烷氧基。
X特别优选为式(11-1)~(12-3)所示的2价的有机基团中的任一个。式(11-1)~式(12-3)均表示左侧键合于苯环且右侧键合于N的2价的基团。
-C(CH3)2-CH(CH3)-…(11-1)
-C(CH3)2-CH2-…(11-2)
-C(CH3)2-CH(C2H5)-…(11-3)
-C(CH3)2-C(CH3)2-…(11-4)
-C(CH3)2-C(CH3)(C2H5)-…(11-5)
-C(CH3)2-C(CH3)(CH(CH3)2)-…(11-6)
-C(CH3)2-CH2-CH2-…(12-1)
-C(CH3)2-CH2-CH(CH3)-…(12-2)
-C(CH3)2-CH(CH3)-CH2-…(12-3)
其中,X优选基团(11-1)~(11-6)中的任一个。
以下示出X由优选的基团构成的色素(Ai)和色素(Aii)的结构式。式(Ai)、(Aii)中,R1~R6是与式(AI)、(AII)中的R1~R6相同的含义。另外,R21、R22是可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烷氧基,R23、R24是氢原子或者可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烷氧基。
从溶解性、耐热性以及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变化的陡峭性的观点考虑,色素(AI)和色素(AII)的R1独立地更优选式(4-1)或式(4-2)所示的基团。
式(4-1)和式(4-2)中,R11、R12、R13、R14和R15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色素(AI)和色素(AII)的R3和R4独立地优选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烷氧基,更优选均为氢原子。
从耐光性的方面考虑,色素(AI)的R2独立地优选可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者具有不饱和环结构的碳原子数6~16的烃基。作为不饱和环结构,可以举出苯、甲苯、二甲苯、呋喃、苯并呋喃等。R2独立地更优选可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
从不使分子量大大增大、添加量、对方酸的反应性、在树脂中的溶解性等的观点考虑,色素(AII)的R5和R6更优选氢原子、氟原子、碳原子数1~5的烷基。
作为色素(A1),更优选色素(Ai)或色素(Aii),其中,进一步优选表1、2所示构成的色素(A1-1)~(A1-26)。另外,从色素的溶解性、耐热性、光谱透射率曲线的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变化的陡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色素(A1-9)~(A1-26),若进一步考虑色素的耐光性,则特别优选色素(A1-10)、(A1-13)、(A1-15)、(A1-21)、(A1-24)~(A1-26)。应予说明,在色素(A1-1)~(A1-26)中,左右各1个合计存在2个的R1左右相同,对于R2~R6、R21~R24也同样。
[表1]
[表2]
上述色素(AI)和色素(AII)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61505号说明书、国际公开第14/088063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方法来制造。具体而言,色素(AI)可以通过使3,4-二羟基-3-环丁烯-1,2-二酮(方酸)与具有能够与方酸键合而形成式(AI)所示结构的稠环的化合物进行反应来制造。另外,色素(AII)可以通过使方酸与具有能够与方酸键合而形成式(AII)所示结构的稠环的化合物进行反应来制造。例如,色素(AI)为左右对称的结构时,只要使在上述范围具有期望结构的稠环的化合物2当量与方酸1当量反应即可。
以下,作为具体例,示出得到色素(Ai)(其中,R21为氢原子,R22~R24为甲基)时的反应路径。在反应式(F1)中,以(s)表示方酸。根据反应式(F1),可以向在吲哚骨架具有期望的取代基(R1、R3、R4)的化合物(d)的苯环导入氨基(f),进一步使具有期望取代基R2的碳磺酰氯(g)反应而得到磺酰胺化合物(h)。使磺酰胺化合物(h)2当量与方酸(s)1当量反应,得到色素(Ai)。
反应式(F1)中,R1~R4是与式(Ai)中的R1~R4相同的含义,Me表示甲基,THF表示四氢呋喃。以下,在本说明书中,Me、THF以与上述相同的含义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色素(A),可以单独使用1种色素(A1),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色素(A)中可以含有色素(A1)以外的NIR色素,但优选仅使用色素(A1)。
吸收层中的色素(A)的含量优选相对于透明树脂(B)100质量份为0.1~30质量份。通过为0.1质量份以上,可以得到期望的近红外线吸收能力,通过为30质量份以下,可以抑制近红外线吸收能力的降低、雾度值的上升等。含量更优选0.5~2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1~20质量份。
(紫外线吸收色素(U))
作为紫外线吸收色素(U)(以下,也称为色素(U)),优选满足(ii-1)的化合物。
(ii-1)在溶解于二氯甲烷而测定的波长350~800nm的吸收光谱(以下,称为“色素(U)的吸收光谱”)中,在波长360~415nm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若使用满足(ii-1)的色素(U),则最大吸收波长适当且具有陡峭的吸收光谱的上升,因此,可以在不使波长430nm以上的光的透射率降低的情况下得到良好的紫外线屏蔽特性。在色素(U)的吸收光谱中,色素(U)的最大吸收波长更优选位于波长370~415nm,进一步优选位于波长390~410nm。
适于本实施方式的满足(ii-1)的色素(以下,称为色素(U1))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唑系、部花青系、花青系、萘酰亚胺系、二唑系、嗪系、唑烷系、萘二甲酸系、苯乙烯基系、蒽系、环状羰基系、三唑系等的色素。
作为市售品,例如,作为唑系,可以举出:Uvitex(注册商标)OB(Ciba公司制商品名)、Hakkol(注册商标)、RF-K(昭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ikkafluor EFS、Nikkafluor SB-conc(以上均为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作为部花青系,可以举出:S0511(Few Chemicals公司制商品名)等。作为花青系,可以举出:SMP370、SMP416(以上均为株式会社林原制商品名)等。作为萘酰亚胺系,可以举出:Lumogen(注册商标)Fviolet570(BASF公司制商品名)等。
作为色素(U1),也可以举出通式(N)所示的色素(色素(N))。
式(N)中,R18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含有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环结构、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烯基、饱和环状烃基、芳基、烷芳基等。另外,式(N)中,R19各自独立地为氰基或式(n)所示的基团。
-COOR30…(n)
式(n)中,R30表示可以含有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环结构、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20的烃基。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烯基、饱和环状烃基、芳基、烷芳基等。
作为色素(N)中的R18,其中优选式(1n)~(4n)所示的基团。另外,作为色素(N)中的R19,其中优选式(5n)所示的基团。
作为色素(N)的具体例,可以例示表3所示的构成的色素(N-1)~(N-4)。应予说明,表3中的R18和R19的具体的结构对应于式(1n)~(5n)。表3中也示出对应的色素简写。应予说明,在色素(N-1)~(N-4)中,2个存在的R18相同,R19也同样。
[表3]
色素简写 R18 R19
N-1 1n 5n
N-2 2n 5n
N-3 3n 5n
N-4 4n 5n
以上例示的色素(U1)中,优选唑系、部花青系的色素,作为其市售品,例如可以举出:Uvitex(注册商标)OB、Hakkol(注册商标)RF-K、S0511。
(部花青系色素)
作为色素(U1),特别优选通式(M)所示的部花青系色素。
式(M)中,Y表示被Q6和Q7取代的亚甲基或氧原子。在此,Q6和Q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Q6和Q7各自独立地优选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更优选均为氢原子,或者至少一方为氢原子且另一方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特别优选Q6和Q7均为氢原子。
Q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作为不具有取代基的1价的烃基,优选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者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芳香族环、烷基或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以及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脂肪族环、烷基或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
Q1为未取代的烷基时,该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其碳原子数更优选1~6。
作为氢原子的一部分被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3~6的环烷基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被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特别优选被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或2的烷基。应予说明,被烯基取代的烷基是指作为整体为烯基但在1、2位间不具有不饱和键的基团,例如是指烯丙基、3-丁烯基等。
作为具有取代基的烃基,优选具有1个以上烷氧基、酰基、酰氧基、氰基、二烷基氨基或氯原子的烃基。这些烷氧基、酰基、酰氧基和二烷基氨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6。
优选的Q1为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环烷基或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特别优选的Q1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
Q2~Q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烷基和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6,更优选1~4。Q2和Q3优选至少一方为烷基,更优选均为烷基。Q2或Q3不是烷基时,更优选氢原子。Q2和Q3特别优选均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4和Q5优选至少一方为氢原子,更优选均为氢原子。Q4或Q5不是氢原子时,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
Z表示式(Z1)~(Z5)所示的2价的基团中的任一者。
在式(Z1)~(Z5)中,Q8和Q9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Q8和Q9可以为不同的基团,但优选相同的基团。
作为不具有取代基的1价的烃基,优选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者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芳香族环、烷基或者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以及氢原子的一部可以被脂肪族环、烷基或者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
Q8和Q9为未取代的烷基时,该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其碳原子数更优选1~6。
作为氢原子的一部分被脂肪族环、芳香族环或者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3~6的环烷基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被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特别优选被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或2的烷基。应予说明,被烯基取代的烷基是指作为整体为烯基但在1、2位间不具有不饱和键的基团,例如是指烯丙基、3-丁烯基等。
作为具有取代基的1价的烃基,优选具有1个以上烷氧基、酰基、酰氧基、氰基、二烷基氨基或氯原子的烃基。这些烷氧基、酰基、酰氧基和二烷基氨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6。
优选的Q8和Q9均是氢原子的一部分可以被环烷基或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
特别优选的Q8和Q9均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
Q10~Q1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是与上述Q8、Q9同样的烃基。作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优选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
Q10和Q11更优选均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它们特别优选为同一烷基。
Q12、Q15优选均为氢原子或者不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键合于相同碳原子的2个基团(Q13和Q14、Q16和Q17、Q18和Q19)优选均为氢原子或者均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
作为式(M)所示的化合物,优选Y为氧原子、Z为基团(Z1)或基团(Z2)的化合物以及Y为被Q6和Q7取代的亚甲基、Z为基团(Z1)或基团(Z5)的化合物。
作为Y为氧原子时的Z,更优选Q1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2和Q3均为氢原子或者均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4、Q5均为氢原子的基团(Z1)或基团(Z2)。特别优选Q1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2和Q3均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4、Q5均为氢原子的基团(Z1)或基团(Z2)。
作为Y为被Q6和Q7取代的亚甲基、Z为基团(Z1)或基团(Z5)的化合物,优选Q1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2和Q3均为氢原子或者均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4~Q7均为氢原子的基团(Z1)或基团(Z5),更优选Q1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Q2~Q7均为氢原子的基团(Z1)或基团(Z5)。
作为式(M)所示的化合物,优选Y为氧原子、Z为基团(Z1)或基团(Z2)的化合物,特别优选Y为氧原子、Z为基团(Z1)的化合物。
作为色素(M)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式(M-1)~(M-11)所示的化合物。
另外,作为色素(U1),可以使用Exiton公司制的ABS407、QCR Solutions Corp.公司制的UV381A、UV381B、UV382A、UV386A、VIS404A、HW Sand公司制的ADA1225、ADA3209、ADA3216、ADA3217、ADA3218、ADA3230、ADA5205、ADA2055、ADA6798、ADA3102、ADA3204、ADA3210、ADA2041、ADA3201、ADA3202、ADA3215、ADA3219、ADA3225、ADA3232、ADA4160、ADA5278、ADA5762、ADA6826、ADA7226、ADA4634、ADA3213、ADA3227、ADA5922、ADA5950、ADA6752、ADA7130、ADA8212、ADA2984、ADA2999、ADA3220、ADA3228、ADA3235、ADA3240、ADA3211、ADA3221、ADA5220、ADA7158、CRYSTALYN公司制的DLS381B、DLS381C、DLS382A、DLS386A、DLS404A、DLS405A、DLS405C、DLS403A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色素(U1),可以单独使用选自具有作为上述色素(U1)的吸光特性的多个化合物中的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色素(U)优选含有色素(U1)的1种或2种以上。色素(U)除色素(U1)以外,也可以含有其它紫外线吸收色素,但此时,优选不会损害色素(U1)产生的效果的范围。
吸收层中的色素(U)的含量优选以在本滤波器的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400~425nm具有透射率为50%的波长的方式来确定。色素(U)在吸收层中优选相对于透明树脂的100质量份含有0.01~30质量份,更优选0.05~2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0.1~20质量份。
(透明树脂(B))
作为透明树脂(B),可以举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烯·硫醇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对苯撑树脂、聚亚芳基醚氧化膦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环状烯烃树脂和聚酯树脂。透明树脂(B)可以单独使用这些树脂中的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透明树脂(B)中,从透明性、色素(A)、色素(U)在透明树脂(B)中的溶解性、以及耐热性的观点考虑,透明树脂优选玻璃化转变点(Tg)高的树脂。具体而言,优选选自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环氧树脂中的1种以上,更优选选自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的1种以上。聚酯树脂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
作为透明树脂(B),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丙烯酸树脂,可以举出:Ogsol(注册商标)EA-F5003(Osaka Gas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商品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以上均为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BR50(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
另外,作为聚酯树脂,可以举出:OKP4HT、OKP4、B-OKP2、OKP-850(以上均为OsakaGas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商品名)、Vylon(注册商标)103(东洋纺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作为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举出:LeXan(注册商标)ML9103(sabic公司制,商品名)、EP5000(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SP3810、SP1516、TS2020(以上均为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xylex(注册商标)7507(sabic公司制,商品名)等,作为环状烯烃树脂,可以举出:ARTON(注册商标)(JSR株式会社制,商品名)、ZEONEX(注册商标)(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商品名)等,作为聚酰亚胺树脂,可以举出:Neopulim(注册商标)C3650、Neopulim C3630、Neopulim C3450、Neopulim C3G30(以上均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JL20(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制,商品名)(这些聚酰亚胺树脂中可以含有二氧化硅)等。
(其它成分)
吸收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进一步含有色调修正色素、流平剂、抗静电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分散剂、阻燃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任意成分。
(吸收层)
吸收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使色素(A)(和色素(U))、透明树脂(B)或透明树脂(B)的原料成分以及根据需要配合的各成分溶解或分散于溶剂而制备涂覆液,将其涂布于基材并使其干燥,进一步根据需要使其固化。上述基材可以为能够作为本滤波器的构成部件应用的透明基材,也可以为仅在形成吸收层时使用的基材、例如剥离性的基材。
作为用于将色素(A)、色素(U)、透明树脂(B)等溶解或分散的溶剂,只要是可以将色素(A)、色素(U)以及透明树脂(B)或透明树脂(B)的原料成分等稳定地分散的分散介质或可以溶解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溶剂”以包含分散介质和溶剂两者的概念使用。
涂覆液中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由此,可以改善外观、特别是因微小的泡所致的空洞、因异物等的附着所致的凹陷、干燥工序中的弹开。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任意地使用阳离子系、阴离子系、非离子系等公知的表面活性剂。
涂覆液的涂覆可以使用浸涂法、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珠涂法、线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辊涂法、帘式涂布法、狭缝模涂法、凹版涂布法、狭缝反向涂布法、微型凹版印刷法、喷墨法或逗号涂布法等涂布法。此外,也可以使用棒涂法、丝网印刷法、柔性版印刷法等。
在将上述涂覆液涂覆在基材上后,通过干燥而形成吸收层,涂覆液含有透明树脂的原料成分时,进一步进行固化处理。反应为热固化时,可以同时实施干燥和固化,但为光固化时,与干燥分开设置固化工序。
应予说明,本滤波器含有透明基板作为构成部件时,也可以将在例如剥离性的支承基材上涂覆上述涂覆液而形成的吸收层从支承基材上剥离并贴合在透明基材上。剥离性的支承基材可以为膜状,也可以为板状。
另外,吸收层根据透明树脂的种类,可以通过挤出成型制造成膜状,进而,也可以将这样制造的多个膜层叠并通过热压接等使其一体化。本滤波器包含透明基板时,之后将它们贴合在透明基材上。
[反射层]
反射层优选具有透射可见光、屏蔽吸收层的遮光区域以外的波长的光的波长选择特性。此时,反射层的遮光区域可以包含吸收层的近红外区域的遮光区域。
反射层由将低折射率的电介质膜(低折射率膜)和高折射率的电介质膜(高折射率膜)交替层叠而成的电介质多层膜构成。高折射率膜的材料可以举出Ta2O5、TiO2、Nb2O5,其中,从成膜性、折射率等的再现性、稳定性等方面考虑,优选TiO2。另外,低折射率膜的材料可以举出SiO2、SiOxNy等,从成膜性的再现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考虑,优选SiO2
电介质多层膜利用光的干涉控制特定的波长区域的光的透射和屏蔽,其透射·屏蔽特性具有入射角依赖性。一般而言,对于通过反射而屏蔽的光的波长而言,与垂直地入射的光(入射角0°)相比,倾斜地入射的光处于短波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层(电介质多层膜)优选满足(iii-1)和(iii-2)。
(iii-1)在入射角0°和30°的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420~695nm的光的透射率为90%以上。波长420~695nm的光的透射率优选93%以上,更优选95%以上,进一步优选97%以上。
(iii-2)在入射角0°和30°的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λbnm~1100nm的光的透射率为1%以下(λb是吸收层的波长650~800nm的光的透射率为1%的最大波长)。波长λbnm~1100nm的光的透射率越低越优选,优选0.5%以下。
若反射层满足(iii-1)和(iii-2),本滤波器容易得到满足(iv-1)~(iv-6)的光谱特性。
反射层可以以单层具有规定的选择波长屏蔽特性,也可以以多层具有规定的选择波长屏蔽特性。设置多层时,例如可以在透明基材的一侧的主面侧设置,也可以在透明基材的两主面侧设置。
[防反射层]
作为防反射层,可以举出:电介质多层膜、中间折射率介质、折射率逐渐地变化的蛾眼结构等,但从光学效率、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电介质多层膜。
实施例
接着,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例1-1~例1~10、例2-1~例2~4、例3-1~例3~6和例4-1~例4~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它例子为比较例。
<色素的合成>
合成实施例中使用的色素(A1-1)~(A1-26)和比较例中使用的色素(A2)~(A9)。色素(A1-1)~(A11-26)是上述的表1、2中记载的色素,色素(A2)~(A9)是式(A2)~(A9)所示的色素。
[色素(A1-15)的制造]
以下,使用反应式(F1)具体地说明色素(A1-15)的制造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原料成分((a)、(g))、中间生成物((b)~(h))中的R1为异丙基,R2为正辛基(n-C8H17),R3和R4为氢原子。
在色素(A1-15)的制造中,从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获得反应式(F1)中的化合物(a)并用作起始物质。
(化合物(b)的制造)
在1L茄型瓶中加入化合物(a)31.50g(0.197mol)、碘丙烷134.6g(0.79mol),使其在110℃反应48小时。红色的沉淀物析出,反应容器中,碘丙烷的液体消失而大致成为固体。返回到室温,加入己烷,过滤沉淀物。将过滤物用己烷再次清洗并过滤。其结果,得到化合物(b)(63.9g、0.19mol、收率98.0%)。
(化合物(c)的制造)
在1L茄型瓶中加入化合物(b)63.9g(0.19mol)、水200ml,然后,滴加氢化钠水溶液(NaOH40g(0.5mol)+水200ml)。添加后,使其在室温下反应4小时,然后,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使用蒸发器对二氯甲烷层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浓缩的有机层。其结果,得到液状的化合物(c)(33.6g、0.17mol、收率98.7%)。
(化合物(d)的制造)
在1L的茄型瓶中加入化合物(c)33.6g(0.17mol)、甲醇700ml。冷却至0℃并加入硼氢化钠(14.76g、0.39mol)。添加后,返回到室温,使其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然后,用乙酸乙酯和水进行萃取,萃取后,使用蒸发器对得到的有机层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浓缩的有机层。其结果,得到液状的化合物(d)(26.68g、0.13mol、收率79.0%)。
(化合物(e)的制造)
在1L的茄型瓶中加入化合物(d)26.68g(0.13mol),在0℃的冰浴下滴加浓硫酸80g(0.81mol)。滴加浓硫酸后,搅拌30分钟。然后,在冰浴下滴加60%的浓硝酸19.19g和浓硫酸60g的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使反应温度慢慢地返回到室温,使其在该温度下反应15小时。反应结束后,再次冷却至0℃,加入水300mL。进一步滴加40质量%氢氧化钠水溶液直至反应液成为中性。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将得到的有机层用硫酸镁干燥,使用蒸发器除去溶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浓缩的有机层。其结果,得到液状的化合物(e)(26.0g、0.12mol、收率82.0%)。
(化合物(f)的制造)
在2L的茄型瓶中投入化合物(e)26.0g(0.10mol)和THF 400mL,接着,在冰浴下依次加入钯碳8g和乙醇400mL,进一步添加甲酸铵93g(1.48mol)。然后,将反应体系开放并在大气环境下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过滤反应液,将滤液用二氯甲烷-水分液后,使用蒸发器浓缩有机层。通过柱色谱纯化浓缩的有机层。其结果,得到油状的化合物(f)(16.5g、0.075mol、收率72.0%)。
(化合物(h)的制造)
在2L的茄型瓶中加入化合物(f)14.1g(0.065mol)、吡啶180mL,接着,滴加具有取代基R2的磺酰氯16.5g(0.078mol)。滴加结束后,返回至室温,使其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将得到的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使用蒸发器除去溶剂后,通过柱色谱法纯化浓缩的有机层。其结果,得到固体的化合物(f)(25.0g、0.073mol、收率97.7%)。
(色素(A1-15)的制造)
在1L的茄型瓶上安装Dean-Stark管,加入化合物(h)34.0g、0.086mol)、方酸4.85g(0.042mol)、原甲酸三乙酯34mL、乙醇400mL,在110℃下加热搅拌8小时。反应结束后,使用蒸发器除去溶剂后,用乙酸乙酯清洗,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其结果,得到色素(A1-15)(27.4g、0.031mol、收率74.0%)。
[色素(A1-10)、(A1-12)~(A1-14)、(A1-18)、(A1-19)的制造]
在色素(A1-15)的制造中,将具有取代基R2的磺酰氯(g)的R2分别设为表1、2所示的R2,除此以外,同样地制造色素(A1-10)、(A1-12)~(A1-14)、(A1-18)、(A1-19)。
[色素(A1-1)、(A1-5)~(A1-7)的制造]
在色素(A1-15)的制造中,使用碘甲烷代替碘丙烷,且将具有取代基R2的磺酰氯(g)的R2分别设为表1所示的R2,除此以外,同样地制造色素(A1-1)、(A1-5)~(A1-7)。
[色素(A1-21)的制造]
通过国际公开第14/088063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制造反应式(F1)中的化合物(f)(其中,R1为异戊基,R3、R4为氢原子),由该化合物(f)与色素(A1-15)的情况同样地经由化合物(h)(其中,R1为异戊基,R2为正辛基,R3、R4为氢原子)制造色素(A1-21)。
[色素(A1-9)的制造]
由反应式(F1)中的化合物(f)(其中,R1为异丙基,R3、R4为氢原子)经由化合物(h)(其中,R1为异丙基,R2为-CF3,R3、R4为氢原子)如下制造色素(Ai)(其中,R1为异丙基,R2为-CF3,R3、R4为氢原子),除此以外,与色素(A1-1)的情况同样地制造。
(化合物(h)的制造)
在1L的茄型瓶中加入化合物(f)14.17g(0.065mol)、二氯甲烷180mL,接着,加入三乙胺14.4g(0.14mol)。然后,冷却至50℃并滴加三氟乙酸酐18.5g(0.066mol)。滴加结束后,返回到室温并使其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水,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将得到的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使用蒸发器除去溶剂后,通过柱色谱法纯化浓缩的有机层。其结果,得到固体的化合物(h)(15g、0.043mol、收率66.0%)。
(色素(A1-9)的制造)
在1L的茄型瓶上安装Dean-Stark管,加入化合物(h)12.5g、0.036mol)、方酸2.0g(0.018mol)、原甲酸三乙酯2mL、乙醇200mL,在110℃加热搅拌8小时后。反应结束后,使用蒸发器除去溶剂后,用乙酸乙酯清洗,通过柱色谱法纯化。其结果,可以得到色素(A1-9)(8.6g、0.011mol、收率63.0%)。
[色素(A1-11)、(A1-16)、(A1-17)的制造]
在色素(A1-9)的制造中,使用具有表1、2所示的R2的氟磺酸酐代替三氟乙酸酐,除此以外,同样地制造色素(A1-11)、(A1-16)、(A1-17)。
[色素(A1-2)、(A1-3)、(A1-4)、(A1-8)的制造]
在色素(A1-9)的制造中,使用碘甲烷代替碘丙烷,进而,关于色素(A1-3)、(A1-4)、(A1-8),使用具有表1所示的R2的氟磺酸酐代替三氟乙酸酐,除此以外,同样地制造色素(A1-2)、(A1-3)、(A1-4)、(A1-8)。
[色素(A1-22)的制造]
通过国际公开第14/088063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制造反应式(F1)中的化合物(f)(其中,R1为异戊基,R3、R4为氢原子),由该化合物(f)与色素(A1-9)的情况同样地经由化合物(h)(其中,R1为异戊基,R2为-CF3,R3、R4为氢原子)制造色素(A1-22)。
[色素(A1-23)的制造]
在色素(A1-22)的制造中,使用具有表2所示的R2的氟磺酸酐代替三氟乙酸酐,除此以外,同样地制造色素(A1-23)。
[色素(A1-20)的制造]
使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 133,11-15,2012中所记载的下述化合物与化合物(f)(其中,R1为异戊基,R3、R4为氢原子)反应而得到磺酰胺体,与色素(A1-9)的情况同样地使方酸与该中间体反应,制造色素(A1-20)。
[色素(A1-24)的制造]
如下所示,由反应式(F1)中的化合物(b)(其中,R1为异丙基,R3、R4为氢原子)使用格氏试剂(j)(其中,R22为甲基)制造化合物(i),由该化合物(i)与色素(A1-15)的情况同样地经由硝基化反应向苯环导入氨基,再使羧酸砜化合物(g)(其中,R9为正辛基)反应而得到磺酰胺化合物,使方酸(s)与该化合物反应,制造色素(A1-24)。
(化合物(i)的制造)
在2L的三颈烧瓶中放入搅拌片,加入化合物(b)52.06g(0.16mol),连结滴液漏斗和冷却管。将反应器内减压,一边搅拌一边在油浴中升温至110℃,干燥1小时后,用氮解压。在将体系内保持在氮环境的状态下将反应器冰冷,添加四氢呋喃约200mL。在滴液漏斗中加入甲基氯化镁·四氢呋喃溶液(1mol/L)192ml(1.2当量)并滴加。滴加结束后,在油浴中将反应体系升温至80℃,回流搅拌2小时。将反应器冰冷,添加0.5N盐酸水溶液并搅拌直至反应体系成为酸性。中和热消退后,加入二氯甲烷,进行分液操作,浓缩有机层。通过柱色谱法纯化浓缩的有机层。其结果,得到化合物(i)(17.31g、0.08mol、收率50.0%)。
[色素(A1-25)、(A1-26)的制造]
在色素(A1-24)的制造中,使具有取代基R22的格氏试剂(j)的R22分别为乙基和异丙基,除此以外,同样地制造色素(A1-25)、(A1-26)。
应予说明,关于比较例中使用的色素(A2)~(A9),色素(A2)~(A4)、(A9)通过国际公开第14/088063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方法制造,色素(A5)~(A8)通过国际公开第11/086785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方法制造。
<色素的评价>
(1)二氯甲烷中的色素的吸收特性
将上述得到的色素溶解于二氯甲烷中,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U-4100型)测定光谱透射率曲线,算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将最大吸收波长的透射率设为10%时的在上述最大吸收波长的短波长侧透射率为80%的波长λ80、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与波长λ80之差(λmax-λ80)、波长430~550nm的最大吸光系数εA、波长670~730nm的最大吸光系数εB和它们之比(εBA)。将结果示于表4。应予说明,关于色素(A9),由于溶解性低,因此,未测定。另外,以下的光谱透射率曲线均使用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U-4100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表4]
如表4所示,色素(A1-1)~(A1-26)均满足上述的(i-1)~(i-3)。另一方面,色素(A2)~(A4)不满足(i-2),色素(A6)不满足(i-2)和(i-3)。另外,色素(A7)不满足(i-1)和(i-2),色素(A5)和(A8)不满足(i-1)~(i-3)的全部。
(2)色素的溶解性
对上述得到的色素中的多种评价在树脂溶液中的溶解性。
在溶解性试验中,作为树脂溶液,使用将聚酯树脂(Osaka Gas Chemicals株式会社制,商品名:OKP850)溶解于混合溶剂(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1:1)而制备的树脂浓度12.5质量%的溶液。将结果与使用的色素的种类一起示于表5。应予说明,溶解性试验的树脂溶液的温度为50℃,在其中投入色素,搅拌2小时,通过目视观察有无溶解。溶解性的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溶解度超过10质量%
B:溶解度超过5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C:溶解度5质量%以下
[表5]
*A:超过10质量% B:超过5质量%且为10质量以下 C:5质量%以下
如表5所示,取代基R1中具有支链结构的色素(A1-9)、(A1-15)、(A1-16)和(A1-21)与不具有支链结构的其它色素相比,对树脂溶液具有高溶解性。由此,推测取代基R1的支链结构有助于提高溶解性。若在树脂溶液中的溶液性高,则涂覆性提高,可以形成厚度薄的树脂膜。另外,通过制成薄的树脂膜,可以抑制热处理时的树脂的膨胀。
<NIR滤波器[I]的制造>
(例1-1~例1-14)
将表5所示的色素分别与聚酯树脂(OKP850)的15质量%环己酮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溶解,由此得到涂覆液。应予说明,在例1-14中,使用的色素A9不溶解于树脂溶液,无法制备涂覆液。将得到的涂覆液通过旋涂法涂布于厚度0.3mm的玻璃(无碱玻璃;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N100)基板上,使其加热干燥,形成厚度0.9~1.0μm的吸收层,得到NIR滤波器(例1-1~例1-13)。
(例2-1~例2-8)
将表6所示的色素分别与环状烯烃树脂(JSR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RTON(注册商标))的15质量%环己酮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溶解,由此得到涂覆液。应予说明,在例2-8中,使用的色素A9不溶解于树脂溶液,无法制备涂覆液。将得到的涂覆液通过旋涂法涂布在厚度0.3mm的玻璃(AN100)基板上,使其加热干燥,形成厚度0.9~1.0μm的吸收层,得到NIR滤波器(例2-1~例2-7)。
(例3-1~例3-10)
将表7所示的色素分别与聚碳酸酯树脂(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Panlite(注册商标)SP1516)的15质量%环己酮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搅拌·溶解,由此得到涂覆液。应予说明,在例3-10中,使用的色素A9不溶解于树脂溶液,无法制备涂覆液。将得到的涂覆液通过旋涂法涂布在厚度0.3mm的玻璃(AN100)基板上,使其加热干燥,形成厚度0.9μm的吸收层,得到NIR滤波器(例3-1~例3-9)。
<NIR滤波器[I]的评价>
(1)光谱特性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制作的NIR滤波器(例1-1~例1-13、例2-1~例2-7、例3-1~例3-9)测定光谱透射率曲线。由其测定结果算出吸收层的最大吸收波长λPmax、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波长430~48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波长670~730nm的光中透射率为1%以下的吸收宽度(透射率为1%以下的最长的波长λb与透射率为1%以下的最短的波长λa之差(λb-λa);记为吸收宽度)、将最大吸收波长λPmax处的透射率设为10%时的在上述最大吸收波长的短波长侧透射率为80%的波长λP80、最大吸收波长λPmax与波长λP80之差(λPmax-λP80)。
将结果与吸收层的膜厚和吸收层的色素对树脂的比例(质量%)一起一并示于表5~表8。应予说明,表6~表8所示的值是从NIR滤波器的光谱透射率曲线减去玻璃基板的透射率等而得到的值。具体而言,成为去除玻璃基板的吸收、玻璃基板和吸收层界面、玻璃基板和空气界面的反射的影响而计算吸收层和空气界面的反射而得到的值。
[表6]
如表6所示,在使用聚酯树脂的例子中,例1-1~例1-10的最大吸收波长λPmax为704~714nm,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为84%以上,λPmax-λP80为103nm以下。这表示含有满足全部(i-1)~(i-3)的色素的例子可以较高地保持波长600~700nm的透射率,另外,波长430~550nm的可见光透射率高,且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吸收曲线陡峭。
与此相对,在不满足(i-1)~(i-3)的至少1个条件的例1-11和例1-13中,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为82%以下,另外,在例1-12中,λPmax-λP80为121nm。例1-11和例1-13的波长430~550nm的可见光透射率低,例1-12的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吸收曲线的斜率平缓。
[表7]
如表7所示,在使用环状烯烃树脂的例中,例2-1~例2-4的最大吸收波长λPmax为波长698~704nm,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为84%以上,λPmax-λP80为103nm以下。这表示含有满足全部(i-1)~(i-3)的色素的例可以较高地保持波长600~700nm的透射率,另外,波长430~550nm的可见光透射率高,且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吸收曲线陡峭。
与此相对,在不满足(i-1)~(i-3)的至少1个条件的例2-5~例2-7中,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为82%以下,波长430~550nm的可见光透射率低。另外,色素(A9)在环状烯烃树脂中的溶解度低,对树脂的膜厚的自由度少。
[表8]
如表8所示,在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的例子中,例3-1~例3-6的最大吸收波长λPmax为波长700~711nm,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为84%以上,λPmax-λP80为104nm以下。这表示含有满足全部(i-1)~(i-3)的色素的例子可以较高地保持波长600~700nm的光的透射率,另外,波长430~550nm的可见光透射率高,且可见区域与近红外区域的边界附近的吸收曲线陡峭。
与此相对,在不满足(i-1)~(i-3)的至少1个条件的例3-7~例3-10中,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小于84%,波长430~550nm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低。另外,色素(A9)在聚碳酸酯树脂中的溶解度低,对树脂的膜厚的自由度少。
<NIR滤波器[II]的制造>
(例4-1)
在厚度0.3mm的无碱玻璃(AN100)基板上通过蒸镀法将TiO2膜和SiO2膜交替层叠,形成由电介质多层膜52层构成的反射层。反射层以电介质多层膜的层叠数、TiO2膜的膜厚和SiO2膜的膜厚作为参数进行模拟,在入射角0°和30°的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以满足(iii-1)和(iii-2)的方式,具体而言,以波长420~695nm的光的透射率为90%以上、波长704nm(吸收层的波长650~800nm的光的透射率为1%的最大波长)~1100nm的光的透射率为1%以下的方式求得。图2中示出基于上述设计制作的反射层的光谱透射率曲线(入射角0°和30°)。
另外,在聚酯树脂(OKP850)的15质量%环己酮溶液中以相对于聚酯树脂的质量为3质量%的比例添加作为硅烷偶联剂的1-[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脲并使其溶解。进而,在该树脂溶液中以相对于聚酯树脂的质量分别为12质量%和4.5质量%的比例添加上述得到的NIR色素(A1-6)和UV色素(M-2)并使其溶解,制备用于形成吸收层的涂覆液。
将该涂覆液通过旋涂法涂布在形成了反射层的上述玻璃基板的与反射层形成面相反侧的面上,在大气压下、在90℃加热5分钟,接着,在150℃下加热1小时,形成厚度1μm的吸收层。然后,在吸收层的表面交替层叠TiO2膜和SiO2膜而形成防反射层,得到光学滤波器。应予说明,防反射层的构成也以电介质多层膜的层叠数、TiO2膜的膜厚和SiO2膜的膜厚作为参数,以具有期望的光学特性的方式进行模拟来决定。
(例4-2~例4-11)
将基板的种类、其厚度、用于形成吸收层的涂覆液中添加的色素的种类、其添加量、树脂的种类、吸收层的厚度的至少1个如表9所示那样进行改变,进而,反射层的构成也在各个例子中变为满足(iii-1)和(iii-2)那样的构成,除此以外,与例4-1同样地制造光学滤波器。例4-8~4-10中使用的近红外线吸收玻璃基板为由含有CuO的氟磷酸玻璃(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NF-50TX)构成的基板。
<NIR滤波器[II]的评价>
(1)光学特性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制作的光学滤波器(例4-1~例4-11)测定光谱透射率曲线(入射角0°和30°),由其测定结果算出各光学特性。将结果一并示于表9。另外,将例4-7和例4-11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示于图3。
应予说明,表9中,平均透射率和最小透射率的值是由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算出的值。
[表9]
由表9可知,例4-1~例4-10的光学滤波器均满足(iv-1)~(iv-6)。即,是可见光的利用效率高、可见区域的长波长区域的入射角依赖性也低的光学滤波器。另一方面,例4-11的光学滤波器的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小于75%,在该波长区域的透射率方面不充分。另外,关于波长430~48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例4-10的光学滤波器也小于87%,在该波长的透射率方面也不充分。
(2)耐热性
对制作的光学滤波器(例4-1、例4-4、例4-6~例4-9)进行耐热性试验,评价耐热性。
在耐热性试验中,将光学滤波器在180℃加热5小时。在加热前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光谱透射率曲线(入射角0°),求出加热前后的波长400~800nm的光的最大透射率,通过下式算出其变动量。
最大透射率变动量=(加热前的波长400~800nm的光的最大透射率)-(加热后的波长400~800nm的光的最大透射率)
将结果一并示于表9。耐热性的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最大透射率变动量小于1%
B:最大透射率变动量1%~5%
C:最大透射率变动量超过5%
由表9明确可知,例4-6~例4-10的光学滤波器的耐热性均特别优异。
(3)耐光性
对制作的光学滤波器(例4-1、例4-2、例4-4、例4-5)进行耐光性试验,对耐光性进行评价。
在耐光性试验中,使用氙气灯,将波长300~400nm的照度调整为75W/m2,对这些光学滤波器照射合计80小时。在照射前后,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光谱透射率曲线(入射角0°),求出照射前后的波长400~800nm的光的最大透射率,通过下式算出其变动量。
最大透射率变动量=(照射前的波长400~800nm的光的最大透射率)-(照射后的波长400~800nm的光的最大透射率)
将结果一并示于表9。耐光性的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最大透射率变动量小于1%
B:最大透射率变动量1%~5%
C:最大透射率变动量超过5%
由表9明确可知,式(Ai)中,使用取代基R1为烷基的色素(A1-15)的例4-4的光学滤波器的耐光性特别优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学滤波器具有良好的近红外线屏蔽特性,且可见光的透射性优异,因此,在数码照相机等摄像装置等中有用。
符号说明
11、11a、11b…吸收层、12、12a、12b…反射层、13…透明基材、14…防反射层。

Claims (16)

1.一种光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吸收层,该吸收层含有近红外线吸收色素,该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溶解于二氯甲烷而测得的吸收特性满足(i-1)~(i-3):
(i-1)在波长400~800nm的吸收光谱中,在670~730nm具有最大吸收波长λmax
(i-2)在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A与波长670~730nm的光的最大吸光系数εB之间,以下的关系式成立;
εBA≥65
(i-3)在光谱透射率曲线中,将所述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的透射率设为10%时,在所述最大吸收波长的短波长侧透射率为80%的波长λ80与所述最大吸收波长λmax之差为65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是式(AI)或式(AII)所示的方酸系色素,
其中,式(AI)和式(AII)中的符号如下所述,
X独立地为1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取代的下述式(1)或式(2)所示的2价的有机基团,
-(CH2)n1- …(1)
式(1)中,n1为2或3,
-(CH2)n2-O-(CH2)n3- …(2)
式(2)中,n2和n3各自独立地为0~2的整数,n2+n3为1或2,
R1独立地表示可以含有饱和环结构、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烃基、碳原子数3~12的饱和环状烃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7~13的烷芳基,
R2独立地为1个以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羟基、羧基、磺基或氰基取代且在碳原子间可以含有不饱和键、氧原子、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环结构的碳原子数1~25的烃基,
R3、R4、R5和R6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式(AI)和式(AII)中,X为下述式(3)所示的2价的有机基团,
-CR7 2-(CR8 2)n4- …(3)
其中,式(3)表示左侧键合于苯环且右侧键合于N的2价的基团,
n4为1或2,
R7各自独立地为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
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式(3)中,R7各自独立地为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烷氧基,R8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烷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式(AI)和式(AII)中,X为式(11-1)~式(12-3)所示的2价的有机基团中的任一者,
-C(CH3)2-CH(CH3)- …(11-1)
-C(CH3)2-CH2- …(11-2)
-C(CH3)2-CH(C2H5)- …(11-3)
-C(CH3)2-C(CH3)2- …(11-4)
-C(CH3)2-C(CH3)(C2H5)- …(11-5)
-C(CH3)2-C(CH3)(CH(CH3)2)- …(11-6)
-C(CH3)2-CH2-CH2- …(12-1)
-C(CH3)2-CH2-CH(CH3)- …(12-2)
-C(CH3)2-CH(CH3)-CH2- …(12-3)
其中,式(11-1)~式(12-3)所示的基团均左侧键合于苯环且右侧键合于N。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式(AI)和式(AII)中,R1独立地为式(4-1)或式(4-2)所示的基团,
式(4-1)和式(4-2)中,R11、R12、R13、R14和R15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式(AI)中,R2独立地为可以具有支链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者具有不饱和的环结构的碳原子数6~16的烃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溶解或分散于透明树脂,所述透明树脂含有选自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烯·硫醇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醚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聚醚砜树脂、聚对苯撑树脂、聚亚芳基醚氧化膦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环状烯烃树脂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1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吸收层含有满足(ii-1)的紫外线吸收色素,
(ii-1)在溶解于二氯甲烷而测定的波长350~800nm的吸收光谱中,在360~415nm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色素为下述式(M)所示的化合物,
式(M)中的符号如下所述,
Y表示被Q6和Q7取代的亚甲基或氧原子,在此,Q6和Q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
Q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
Q2~Q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
Z表示下述式(Z1)~式(Z5)的任一者所示的2价的基团,
在此,Q8和Q9各自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Q10~Q1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12的1价的烃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在所述吸收层的至少一侧的主面上具有满足(iii-1)和(iii-2)的选择波长屏蔽层,
(iii-1)在入射角0°和30°的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420~695nm的光的透射率为90%以上;
(iii-2)在入射角0°和30°的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λbnm~1100nm的光的透射率为1%以下,在此,λb是所述吸收层的波长650~800nm的光的透射率为1%的最大波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具有满足(iv-1)的光谱特性,
(iv-1)在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430~55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为90%以上,且波长430~550nm的光的最小透射率为75%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光学特性还满足(iv-2)~(iv-6)中的任一者,
(iv-2)在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600~70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为25%以上;
(iv-3)在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350~395nm的光平均透射率为2%以下;
(iv-4)在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中,波长710~1100nm的光的平均透射率为2%以下;
(iv-5)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385~430nm的光的透射率与入射角3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385~430nm的光的透射率的差分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为7%/nm以下;
(iv-6)入射角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600~700nm的光的透射率与入射角30°的光谱透射率曲线的波长600~700nm的光的透射率的差分的绝对值的平均值为7%/n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吸收层设置在玻璃基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滤波器,其中,所述玻璃基板为近红外线吸收玻璃。
16.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固体摄像元件、摄像透镜和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滤波器。
CN201680000813.8A 2015-02-18 2016-02-16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Active CN106104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3873.0A CN109320992B (zh) 2015-02-18 2016-02-16 方酸鎓系色素、树脂膜、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0077 2015-02-18
JP2015030077 2015-02-18
PCT/JP2016/054485 WO2016133099A1 (ja) 2015-02-18 2016-02-16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3873.0A Division CN109320992B (zh) 2015-02-18 2016-02-16 方酸鎓系色素、树脂膜、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4319A true CN106104319A (zh) 2016-11-09
CN106104319B CN106104319B (zh) 2018-12-07

Family

ID=5668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3873.0A Active CN109320992B (zh) 2015-02-18 2016-02-16 方酸鎓系色素、树脂膜、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CN201680000813.8A Active CN106104319B (zh) 2015-02-18 2016-02-16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3873.0A Active CN109320992B (zh) 2015-02-18 2016-02-16 方酸鎓系色素、树脂膜、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351718B2 (zh)
JP (2) JP6065169B1 (zh)
KR (1) KR101780913B1 (zh)
CN (2) CN109320992B (zh)
WO (1) WO2016133099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5264A (zh) * 2017-08-18 2017-12-22 谭颖 一种建筑内部气体传感器
CN108388040A (zh) * 2018-02-08 2018-08-10 苏州市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464A (zh) * 2017-07-18 2019-01-25 采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90485A (zh) * 2017-08-09 2019-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110462462A (zh) * 2017-04-10 2019-11-15 株式会社Lms 光学物品以及包括该光学物品的光学滤波器
CN110799867A (zh) * 2017-06-27 2020-02-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11295603A (zh) * 2017-11-07 2020-06-1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吸收性组合物和滤光器
CN111684319A (zh) * 2018-02-05 2020-09-18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以及成像装置
CN111684318A (zh) * 2018-02-05 2020-09-18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以及成像装置
CN112639584A (zh) * 2018-09-05 2021-04-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眼镜用透镜及眼镜
CN112689780A (zh) * 2018-09-12 2021-04-20 Agc株式会社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TWI787431B (zh) * 2018-01-09 2022-12-21 日商日本板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濾光器及攝像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35359A1 (ja) 2016-02-02 2017-08-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色素、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955343B2 (ja) * 2017-02-14 2021-10-27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JP6589061B2 (ja) * 2017-02-24 2019-10-09 株式会社オプトラン カメラ構造、撮像装置
JP6267823B1 (ja) 2017-07-27 2018-01-24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情報端末
JP6232161B1 (ja) 2017-07-27 2017-11-1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
WO2019049635A1 (ja) * 2017-09-11 2019-03-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吸収有機顔料、樹脂組成物、近赤外線吸収有機顔料の製造方法、近赤外線吸収有機顔料の分光調整方法、膜、積層体、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近赤外線透過フィルタ、固体撮像素子、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赤外線センサ
JP6946443B2 (ja) 2017-09-15 2021-10-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組成物、膜、積層体、赤外線透過フィルタ、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赤外線センサ
JP6259155B1 (ja) * 2017-10-03 2018-01-10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273063B1 (ja) * 2017-10-03 2018-01-3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273064B1 (ja) * 2017-10-03 2018-01-3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撮像装置
JP6435033B1 (ja) * 2017-10-20 2018-12-0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
CN108717212B (zh) * 2018-04-04 2019-06-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滤蓝光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55704A (ko) * 2018-09-12 2021-05-17 제이에스알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학 필터 및 그 용도
EP3854821A4 (en) 2018-09-20 2021-11-17 FUJIFILM Corporation CURING COMPOSITION, CURED FILM, INFRARED TRANSMISSION FILTER, LAMINATE, SOLID STATE IMAGING ELEMENT, SENSOR, AND PATTERN FORMING METHOD
CN113678031B (zh) * 2019-04-03 2023-11-17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和成像装置
KR20200134161A (ko) * 2019-05-21 2020-12-01 제이에스알 가부시끼가이샤 광학 필터 및 그의 용도
JP7309867B2 (ja) 2019-05-31 2023-07-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センサおよびセンシング装置
JP6640404B2 (ja) * 2019-06-19 2020-02-0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カメラ付き情報端末
EP4024097B1 (en) 2019-08-29 2024-05-22 FUJIFILM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ilm, near-infrared cut-off filter, pattern formation method, laminate, solid-state imaging element, infrared sensor, image display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ompound
EP4024096A4 (en) 2019-08-30 2022-12-14 FUJIFILM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FILM, OPTICAL FILT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SEMICONDUCTOR IMAGING ELEMENT, INFRARED SENSOR AND SENSOR MODULE
CN117111195A (zh) * 2019-09-11 2023-11-24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和成像装置
CN114730028A (zh) * 2019-11-15 2022-07-08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和使用了该滤光片的指纹检测装置
WO2022034739A1 (ja) * 2020-08-14 2022-02-17 Agc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
TW202231641A (zh) 2020-12-16 2022-08-16 日商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 組成物、膜、濾光器、固體攝像元件、圖像顯示裝置及紅外線感測器
JPWO2022130773A1 (zh) 2020-12-17 2022-06-23
JPWO2022154017A1 (zh) * 2021-01-13 2022-07-21
WO2023157403A1 (ja) * 2022-02-21 2023-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24089512A1 (en) * 2022-10-25 2024-05-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5838A (zh) * 2004-09-29 2006-04-05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用滤波器
WO2013054864A1 (ja) * 2011-10-14 2013-04-18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ならびに該光学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140061505A1 (en) * 2012-09-04 2014-03-06 Exciton, Inc. Squarylium dyes
CN104101930A (zh) * 2013-04-09 2014-10-1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CN104204873A (zh) * 2012-06-04 2014-12-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28961A (ja) * 1988-03-09 1989-09-12 Konica Corp 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
JPH01228960A (ja) * 1988-03-09 1989-09-12 Konica Corp スクアリリウムの化合物
JPH01230059A (ja) * 1988-03-10 1989-09-13 Konica Corp 感光体
US8159696B2 (en) 2002-07-22 2012-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driving with single processor
JP2006106570A (ja) 2004-10-08 2006-04-20 Adl:Kk 光吸収フィルター
EP1863328A4 (en) * 2005-03-15 2010-01-13 Fujifilm Corp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FILM LEAVING LIGHT, OPTICAL FILTER AND PLASMA TELEVISION
JP2006301489A (ja) 2005-04-25 2006-11-02 Nidec Copal Corp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US7986389B2 (en) * 2006-06-29 2011-07-2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filter, adhesive layer having optical filter functions and composite filter
JP2008051985A (ja) 2006-08-24 2008-03-06 Nidec Copal Corp 近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
JP5168917B2 (ja) 2007-01-26 2013-03-27 Jsr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74955B2 (en) * 2007-06-29 2009-08-18 Cnh America Llc Two position bale forming roll
JP5489669B2 (ja) 2008-11-28 2014-05-14 Jsr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および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JP5769918B2 (ja) 2009-08-26 2015-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撮像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5535664B2 (ja) 2010-01-15 2014-07-02 株式会社Adeka 色調補正剤、スクアリリウム化合物及び光学フィルター
JP5936299B2 (ja) 2010-11-08 2016-06-22 Jsr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固体撮像素子ならびに固体撮像装置
JP2012137651A (ja) 2010-12-27 2012-07-19 Canon Electronics Inc 光学フィルタ
JP5819063B2 (ja) 2010-12-27 2015-11-18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
JP5693949B2 (ja) 2010-12-27 2015-04-01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
JP5759717B2 (ja) 2010-12-27 2015-08-05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監視カメラ用撮像光学系
JP5823119B2 (ja) 2010-12-27 2015-11-25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紫外赤外線カット用光学フィルタ
JP5789373B2 (ja) 2010-12-27 2015-10-07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
JP2012137649A (ja) 2010-12-27 2012-07-19 Canon Electronics Inc 光学フィルタ
JP6036689B2 (ja) 2011-06-06 2016-11-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固体撮像素子、撮像装置用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017805B2 (ja) 2012-03-13 2016-11-02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選択透過フィルター、紫光吸収シート及び固体撮像素子
JP6256335B2 (ja) 2012-06-25 2018-01-10 Jsr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用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用途
JP6183041B2 (ja) 2012-08-23 2017-08-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CN104755969B (zh) 2012-08-23 2018-06-08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和固体摄像装置
JP6183048B2 (ja) * 2012-08-27 2017-08-2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JP6317875B2 (ja) 2012-09-06 2018-04-2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撮像装置および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KR102102690B1 (ko) 2012-12-06 2020-04-22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근적외선 차단 필터
JP2014126642A (ja) 2012-12-26 2014-07-07 Adeka Corp 波長カットフィルタ
JP2014148567A (ja) 2013-01-31 2014-08-21 Nippon Kayaku Co Ltd 樹脂組成物及び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KR101527821B1 (ko) 2013-04-04 2015-06-16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근적외선 커트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체 촬상 장치
JP6443329B2 (ja) 2013-04-10 2018-12-26 Agc株式会社 赤外線遮蔽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GB2514375B8 (en) 2013-05-21 2017-11-08 Colebrook Bosson & Saunders (Products) Lt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load
JP6380390B2 (ja) 2013-05-29 2018-08-29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前記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WO2014192715A1 (ja) 2013-05-29 2014-12-04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前記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WO2015022892A1 (ja) 2013-08-13 2015-02-19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前記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WO2015034211A1 (ko) 2013-09-06 2015-03-12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WO2015034217A1 (ko) 2013-09-06 2015-03-12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KR101611807B1 (ko) * 2013-12-26 2016-04-11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필터
KR101453469B1 (ko) 2014-02-12 2014-10-22 나우주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촬상 장치
WO2016043166A1 (ja) * 2014-09-19 2016-03-24 旭硝子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5838A (zh) * 2004-09-29 2006-04-05 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用滤波器
WO2013054864A1 (ja) * 2011-10-14 2013-04-18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ならびに該光学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4204873A (zh) * 2012-06-04 2014-12-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US20140061505A1 (en) * 2012-09-04 2014-03-06 Exciton, Inc. Squarylium dyes
CN104101930A (zh) * 2013-04-09 2014-10-1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2462A (zh) * 2017-04-10 2019-11-15 株式会社Lms 光学物品以及包括该光学物品的光学滤波器
CN110799867B (zh) * 2017-06-27 2022-09-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10799867A (zh) * 2017-06-27 2020-02-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09273464A (zh) * 2017-07-18 2019-01-25 采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73464B (zh) * 2017-07-18 2020-11-24 采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感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90485B (zh) * 2017-08-09 2023-06-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CN109390485A (zh) * 2017-08-09 2019-02-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US11641754B2 (en) 2017-08-09 2023-05-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505264A (zh) * 2017-08-18 2017-12-22 谭颖 一种建筑内部气体传感器
CN107505264B (zh) * 2017-08-18 2020-08-18 浙江中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内部气体传感器
CN111295603A (zh) * 2017-11-07 2020-06-16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吸收性组合物和滤光器
CN111295603B (zh) * 2017-11-07 2022-01-11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吸收性组合物和滤光器
TWI787431B (zh) * 2018-01-09 2022-12-21 日商日本板硝子股份有限公司 濾光器及攝像裝置
CN111684319B (zh) * 2018-02-05 2022-04-12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以及成像装置
CN111684318A (zh) * 2018-02-05 2020-09-18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以及成像装置
CN111684319A (zh) * 2018-02-05 2020-09-18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以及成像装置
CN108388040B (zh) * 2018-02-08 2020-09-22 苏州市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8040A (zh) * 2018-02-08 2018-08-10 苏州市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脂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39584A (zh) * 2018-09-05 2021-04-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眼镜用透镜及眼镜
US11958959B2 (en) 2018-09-05 2024-04-16 Fujifilm Corporation Lens for spectacles and spectacles
CN112689780A (zh) * 2018-09-12 2021-04-20 Agc株式会社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0992A (zh) 2019-02-12
WO2016133099A1 (ja) 2016-08-25
JP2017110209A (ja) 2017-06-22
US10745572B2 (en) 2020-08-18
US10351718B2 (en) 2019-07-16
JPWO2016133099A1 (ja) 2017-04-27
KR101780913B1 (ko) 2017-09-21
US20190161629A1 (en) 2019-05-30
JP6197940B2 (ja) 2017-09-20
KR20170007236A (ko) 2017-01-18
CN106104319B (zh) 2018-12-07
US20170066933A1 (en) 2017-03-09
JP6065169B1 (ja) 2017-01-25
CN109320992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4319B (zh) 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JP6904465B2 (ja) 近赤外線吸収色素および吸収層
JP6202230B1 (ja)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8603038A (zh) 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光学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CN106062592A (zh)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和摄像装置
JP7222361B2 (ja)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9164269A (ja) 光学フィルタ、近赤外線吸収色素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9230570A1 (ja) 近赤外線吸収色素、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21095613A1 (ja)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指紋検出装置
JP7459709B2 (ja) 光学フィルタ
WO2023282184A1 (ja) 光学フィルタ
WO2023282187A1 (ja) 光学フィルタ
WO2024048510A1 (ja) 光学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