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70771A - 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 Google Patents
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70771A CN106070771A CN201610705602.6A CN201610705602A CN106070771A CN 106070771 A CN106070771 A CN 106070771A CN 201610705602 A CN201610705602 A CN 201610705602A CN 106070771 A CN106070771 A CN 1060707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odor type
- semen castaneae
- green tea
- pilochu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在传统绿茶的加工方法中增加初烘、造型三道工艺,使得本发明条形纤细,卷曲成螺,毫峰显露。另外,通过控制本发明方法中各工步骤的参数改变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茶中的一些糖类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变茶的滋味、口感,克服了传统滇绿苦涩味重,得到了一种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绿茶,具体涉及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包括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茶多酚、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其中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很难溶于水中,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和一些矿物质等成分可以溶解在水中。溶解在水中的成分可以被人体吸收,对人体产生有益效果并影响茶的滋味。
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约占新鲜茶叶干重总量的20%-35%,茶味里面的核心就是茶多酚,即茶多酚的各种组分例如儿茶素和茶氨酸等的鲜爽味道混合而成。当新鲜茶叶经过加工以后,其中的一些成分会发生变化,例如加工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容易流失;发酵程度越大,茶多酚被氧化的越多,产物茶色素的含量相应增加。茶的不同加工方法就是使茶中各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加工出不同滋味的茶。
茶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其中绿茶不经过发酵,可以较多的保留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例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及抗病毒等作用的茶多酚的含量相比于其他种类的茶要高一些,这也是绿茶受大家欢迎的原因之一。
绿茶中的滇绿即云南绿茶,是选用大叶茶为原料,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传统滇绿是经过鲜叶、杀青、揉捻、烘干的步骤加工而成,其苦涩味重,并且外形不完整,虽然其中的有益成分能够较好的保留,但是经常因为外表不够美观或滋味不佳而被消费者排除在购买清单以外。所以,研究一种能够使滇绿芽叶完整、外形美观、滋味甘醇润喉、浓而不苦、嫩熟香显著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保留茶叶中各种有益成分的加工方法及相应的茶品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解决现有小叶绿茶滋味略淡,茶多酚含量略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作为优选的,所述选料是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作为优选的,所述摊青是将茶叶以4-6厘米厚度摊放3-4小时,促进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增加茶叶香气和滋味的鲜爽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杀青是将摊青后的茶叶在180-220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作为优选的,所述揉捻时间为40-50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作为优选的,所述初烘是在100-110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25-30%,快速终止茶叶发酵。
作为优选的,所述造型是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30—150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10-120摄氏度,时间30-40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室温。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是在100-110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作为优选的,将凤庆大叶茶8重量份与水10-15重量分混合,超声处理16-19分钟,超声频率90-120赫兹,超声处理后晾干茶叶表面水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得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本发明在传统绿茶的加工方法中增加初烘、造型三道工艺,使得本发明条形纤细,卷曲成螺,毫峰显露。另外,通过控制本发明方法中各工步骤的参数改变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茶中的一些糖类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变茶的滋味、口感,克服了传统滇绿苦涩味重,得到了一种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发明将超声应用于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在萎凋之前对茶叶进行超声处理,轻微破坏茶叶中细胞的细胞壁,使细胞失水速度加快;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时间过长会使茶叶受损严重,其中的有益物质容易流失,时间过短不足以应道到茶叶,因此超声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经过超声步骤的到的茶叶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茶叶相比,滋味和香气都更加浓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本发明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增加初烘、造型三道工艺,使得本发明条形纤细,卷曲成螺,毫峰显露。
2)本发明通过采用微波处理以及工艺参数的实验,使得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如茶多酚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使得本发明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较高。
3)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使茶叶中茶多酚的苦涩、氨基酸和一些糖类物质的鲜爽和甜味相结合,使得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绿茶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具有板栗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选料: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摊青:将茶叶以4-5厘米厚度摊放3小时。
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180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揉捻:轻揉捻40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初烘:在100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25%。
造型: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30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10摄氏度,时间30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18摄氏度。
烘干:在100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选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的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为原料,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叶鲜活,香气怡人,得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其条形纤细,卷曲成螺,毫峰显露,入口苦中带甜,随后苦味渐消,甜味渐长,具有板栗香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选料: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摊青:将茶叶以5-6厘米厚度摊放4小时。
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220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揉捻:轻揉捻50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初烘:在110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30%。
造型: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50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20摄氏度,时间40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25摄氏度。
烘干:在110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本发明中摊青是促进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增加茶叶香气和滋味的鲜爽度,但是摊青时间过长会使茶味减淡,所以摊青最佳时间是3-4小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选料: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摊青:将茶叶以5厘米左右厚度摊放3.3小时。
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193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揉捻:轻揉捻43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初烘:在104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25-30%。
造型: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38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13摄氏度,时间33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20摄氏度。
烘干:在103 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选料: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摊青:将茶叶以4-5厘米厚度摊放3.7小时。
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213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揉捻:轻揉捻48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初烘:在108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28%。
造型: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47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19摄氏度,时间39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23摄氏度。
烘干:在107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研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GB 8313-87分别测定按实施例1-4方法加工的茶叶成品中茶多酚的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实施例 | 1 | 2 | 3 | 4 |
茶多酚含量% | 32.5 | 33.0 | 33.2 | 32.9 |
实施例5:
通过表1 可以看出,本发明得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高于普通绿茶,保健作用更显著。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超声处理、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选料: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超声处理:将凤庆大叶茶8重量份与水15重量分混合,超声处理19分钟,超声频率120赫兹,超声处理后晾干茶叶表面水分。
摊青:将茶叶以4-5厘米厚度摊放3.7小时。
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213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揉捻:轻揉捻48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初烘:在108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28%。
造型: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47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19摄氏度,时间39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23摄氏度。
烘干:在107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超声处理、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选料: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超声处理:将凤庆大叶茶8重量份与水10重量分混合,超声处理16分钟,超声频率90赫兹,超声处理后晾干茶叶表面水分。
摊青:将茶叶以4-5厘米厚度摊放3.7小时。
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在213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揉捻:轻揉捻48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初烘:在108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28%。
造型: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47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19摄氏度,时间39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23摄氏度。
烘干:在107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本实施例得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在颜色、香味方面均优于普通绿茶,且其中有益物质的溶出更容易,泡出的茶味道更加香浓。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凤庆大叶茶为原料依次进行的选料、摊青、杀青、揉捻、初烘、造型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料是在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凤庆大叶茶的一芽二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摊青是将茶叶以4-6厘米厚度摊放3-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是将摊青后的茶叶在180-220摄氏度下杀青至鲜叶失去光泽,由鲜绿变为暗绿,叶片卷曲,嫩茎折而不断,无红梗红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时间为40-50分钟,茶叶成条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烘是在100-110摄氏度条件下使茶叶失水,茶叶含水率25-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是将初烘的茶叶投入在锅温温度130-150摄氏度双锅曲毫机,初炒30分钟后下锅摊凉至室温,再进行二次造形,温度掌握110-120摄氏度,时间30-40分钟,茶叶紧卷不变形即可下机摊凉至18-25摄氏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在100-110摄氏度的条件下烘干至茶叶含水量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凤庆大叶茶8重量份与水10-15重量分混合,超声处理16-19分钟,超声频率90-120赫兹,超声处理后晾干茶叶表面水分。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得到的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05602.6A CN106070771A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05602.6A CN106070771A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70771A true CN106070771A (zh) | 2016-11-09 |
Family
ID=57225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05602.6A Pending CN106070771A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7077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1232A (zh) * | 2018-01-25 | 2018-05-18 | 唐志刚 | 珍珠花茶的加工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7721A (zh) * | 2006-05-15 | 2007-05-09 | 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 |
CN101427714A (zh) * | 2008-12-17 | 2009-05-13 | 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3621691A (zh) * | 2013-11-12 | 2014-03-12 | 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 |
CN103621692A (zh) * | 2013-11-13 | 2014-03-12 | 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 | 绿茶加工方法 |
TW201410154A (zh) * | 2012-09-11 | 2014-03-16 | Chia-Chan Liu | 增加γ-胺基丁酸含量之桑樹茶製造方法 |
CN103815077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董倩 | 一种制备速溶红茶粉的方法 |
CN103843920A (zh) * | 2014-02-28 | 2014-06-11 | 福建省蓝湖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186736A (zh) * | 2014-09-26 | 2014-12-10 | 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
CN104351365A (zh) * | 2014-10-28 | 2015-02-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微波烘二青与双锅曲毫机做形结合的颗粒形绿茶加工方法 |
-
2016
- 2016-08-23 CN CN201610705602.6A patent/CN1060707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7721A (zh) * | 2006-05-15 | 2007-05-09 | 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绿茶叶的加工工艺 |
CN101427714A (zh) * | 2008-12-17 | 2009-05-13 | 贵州凤冈春秋茶叶科研所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TW201410154A (zh) * | 2012-09-11 | 2014-03-16 | Chia-Chan Liu | 增加γ-胺基丁酸含量之桑樹茶製造方法 |
CN103815077A (zh) * | 2012-11-16 | 2014-05-28 | 董倩 | 一种制备速溶红茶粉的方法 |
CN103621691A (zh) * | 2013-11-12 | 2014-03-12 | 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杯泡碧螺春茶的生产方法 |
CN103621692A (zh) * | 2013-11-13 | 2014-03-12 | 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 | 绿茶加工方法 |
CN103843920A (zh) * | 2014-02-28 | 2014-06-11 | 福建省蓝湖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186736A (zh) * | 2014-09-26 | 2014-12-10 | 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绿茶及其加工方法 |
CN104351365A (zh) * | 2014-10-28 | 2015-02-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微波烘二青与双锅曲毫机做形结合的颗粒形绿茶加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学,等: "梵净山卷曲形绿茶加工技术", 《茶业通报》 * |
张续周,等: "青岛卷曲形绿茶加工技术", 《茶业通报》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41232A (zh) * | 2018-01-25 | 2018-05-18 | 唐志刚 | 珍珠花茶的加工方法 |
CN108041232B (zh) * | 2018-01-25 | 2021-06-11 | 唐志刚 | 珍珠花茶的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70901B (zh) | 炒青类绿茶的初制加工工艺 | |
CN104186725B (zh) | 一种新型黄茶毛尖的制作工艺 | |
CN104186801A (zh) | 一种荷叶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 |
WO2023179295A1 (zh) | 一种高花果香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4146084B (zh)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532934A (zh) | 客家绿茶加工工艺 | |
CN106106877A (zh) | 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 | |
CN103783175A (zh) | 红茶制备工艺 | |
CN103211049B (zh) | 颗粒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8402217A (zh) | 一种白茶提香方法 | |
CN104585393A (zh) | 一种玫瑰乌龙茶及制备方法 | |
CN104255962A (zh) | 一种纯正花香甘甜柔和白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211345A (zh)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104599A (zh) | 一种绿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4397216A (zh) |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 |
CN102187916A (zh) | 太青双上绿芽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125576A (zh) | 一种绿茶挂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70771A (zh) | 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板栗香型碧螺春绿茶 | |
CN105638939A (zh) | 一种桂花茶饼的制作方法 | |
CN107518247A (zh) | 一种毛尖茶叶的无害保鲜方法 | |
CN106260139A (zh) | 莲兰花香型留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莲兰花香型留香红茶 | |
CN108935763B (zh) | 一种清甜花香型绿茶小饼的加工方法 | |
CN106035784A (zh) | 醇甘型古树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及其醇甘型古树普洱茶 | |
CN105613801A (zh) | 一种高香型条形黑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6260138A (zh) | 云松清香型早春绿茶的制作方法及其云松清香型早春绿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