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3161B - 线束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线束保护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43161B CN106043161B CN201610214456.7A CN201610214456A CN106043161B CN 106043161 B CN106043161 B CN 106043161B CN 201610214456 A CN201610214456 A CN 201610214456A CN 106043161 B CN106043161 B CN 1060431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side door
- vehicle width
- door sill
- width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loor mats or carpets
- B60N3/04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loor mats or carp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37—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乘员上下车便利性的线束保护器。线束保护器(41)设置在车身(21)的侧门槛(2)上,用于保持沿着侧门槛(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线的线束(35),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42),其位于侧门槛(2)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并且线束(35)穿过其内部;卡止部(45),其卡止位于侧门槛(2)上方并覆盖侧门槛(2)和外壳(42)的车厢地毯(71);以及连接部(46),其连接在外壳(42)和卡止部(45)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保护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一种用于保护与车辆的各种用电设备连接的线束的线束保护器。作为这种线束保护器,例如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结构是,从上方覆盖沿着侧门槛的上表面配线的线束,并且车厢地毯的末端部卡止于该线束保护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注册公报第25677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侧门槛是构成车门开口部的下边的骨架部件,像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在侧门槛的上表面设置线束保护器的话,会使车门开口部的面积变小,并且使车门开口部的下边变高。因此,在提高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乘员上下车便利性的线束保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线束保护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线束保护器41),其设置在车身(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身21)的侧门槛(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侧门槛2)上,用于保持沿着上述侧门槛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线的线束(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线束35)。该线束保护器具有:外壳(housing)(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外壳42),其位于上述侧门槛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并且上述线束穿过其内部;卡止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卡止部45),其卡止位于上述侧门槛上方并覆盖上述侧门槛和上述外壳的车厢地毯(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车厢地毯71);以及连接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46),其连接在上述外壳和上述卡止部之间。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固定部43),其将上述卡止部固定在上述侧门槛上,上述卡止部与上述第一固定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相同位置上。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部分具有第一倾斜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内侧壁52),其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凹陷防止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凹陷防止部55),其由下方与上述外壳连接,并且由车宽方向的外侧支承上述车厢地毯。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防止部具有第二倾斜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方延伸部58),其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向下方延伸形成,并与上述第一倾斜部连接。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防止部被设置在当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座椅(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座椅25)位于最后端位置时乘员可以接触到的部分。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二固定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固定部44),其位于上述外壳的下方,且位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偏离开上述凹陷防止部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将上述外壳固定在上述侧门槛上。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因为线束穿过的外壳被设置在侧门槛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因此减少了线束保护器从侧门槛向上方的突出量。因此,可以扩大在侧门槛上方形成的车门开口部的面积,并且可以降低车门开口部下边的高度。其结果是可以提高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
另外,与将外壳配置在侧门槛上方的情况不同,可以不依赖外壳的宽度尺寸而设定侧门槛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因此,可以获得侧门槛的设计自由度,例如可以缩小侧门槛的宽度尺寸扩大车厢空间。
而且,因为能够通过线束保护器的卡止部将车厢地毯固定在侧门槛上,所以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固定车厢地毯和侧门槛的固定部件。因此,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并且可以提高布局合理性。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因为第一固定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与卡止部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卡止部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即使有通过车厢地毯扯动卡止部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卡止部的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因为在外壳上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部分具有第一倾斜部,所以能够抑制乘员在上下车时脚部等剐蹭外壳,或从上方踩到外壳。因此能够抑制外壳的破损,长期保护线束。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凹陷防止部被配置在外壳的下方,且配置在车宽方向上车厢地毯和侧门槛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里。因此,凹陷防止部能够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支承车厢地毯,能够防止车厢地毯中位于外壳下方的在车宽方向上与侧门槛相向的部分产生凹陷。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因为凹陷防止部具有与外壳的第一倾斜部相连接的第二倾斜部,因此能够抑制乘员在上下车时脚部等剐蹭到外壳和凹陷防止部之间的交界部分,或从上方踩到凹陷防止部。因此能够抑制凹陷防止部的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因为凹陷防止部被设置在外壳中当座椅位于最后端位置时乘员可以接触到的部分,因此,例如与在外壳的全长范围内设置凹陷防止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材料费。
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通过在外壳的下方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偏离开凹陷防止部的位置上配置第二固定部,使第二固定部被设置在与外壳相比更加凹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上。因此,难以通过车厢地毯触动第二固定部,能够抑制第二固定部的脱落和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保护器的车辆的局部侧视图。
图2是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车辆时的视图,将车厢地毯和台阶护板从侧门槛上拆开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车辆时的立体视图,表示的是将台阶护板从侧门槛上拆下的状态。
图4是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车辆时的剖面图。
图5是图4的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4的VI—VI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侧门槛;25:座椅;35:线束;41:线束保护器;42:外壳;43:第一固定部;44:第二固定部;45:卡止部;46:连接部;52:内侧壁(第一倾斜部);58:下方延伸部(第二倾斜部);71:车厢地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在车辆的副驾驶席一侧采用本发明的线束保护器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殊记载的情况下,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与车辆的方向一致。另外,图中的箭头UP表示上方,箭头FR表示前方。
图1是具有线束保护器41的车辆1的局部侧视图。
在图1所示车辆1中,在车宽方向的两侧部,设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下仅称为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门槛2。
图2是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车辆1时的视图,将车厢地毯71和台阶护板81从侧门槛2上拆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车辆1时的立体图,表示的是将台阶护板81从侧门槛2上拆下的状态。
如图2、图3所示,侧门槛2是构成由未图示的前车门所开闭的前车门开口部4(以下仅称为车门开口部4)下边的骨架部件,沿着车宽方向的横截面观察时呈闭合截面构造。具体而言,侧门槛2具有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侧门槛内板11和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与侧门槛内板11相接合的未图示的侧门槛外板。侧门槛内板11,例如其截面为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开口的带檐帽形状,其上凸缘部12和下凸缘部13与上述侧门槛外板相接合。此外,如图1所示,车门开口部4从侧面观察时,由上述侧门槛2、前支柱14以及中间支柱15等围成矩形。
如图2、图3所示,在各侧门槛2之间,设置有构成车身21地面的地板22。地板22例如是由钢板冲压成型而形成,架设在各侧门槛2之间。地板2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与各侧门槛内板11中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侧壁23的下部相接合。
图4是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观察车辆1时的剖面图。此外,图4中省略了后述的车厢地毯71和台阶护板81的图示。
如图1、图4所示,在地板22上设置有供乘员就座的座椅25。座椅25具有座椅垫31和连接在座椅垫31的后部的、倾斜度可调的座椅靠背32(参考图1)。座椅垫31通过座椅轨道33支承在地板22上,并且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此外,图4的例中表示的是座椅25位于最后端位置时的状态。
图5是图4的V—V线的剖面图,图6是图4的VI—VI线的剖面图。
此处,如图2~图5所示,在上述侧门槛内板11上,设置有用于保护与车辆1的各种用电设备连接的线束35的线束保护器41。线束保护器41具有:保持线束35的筒状的外壳42;用于将外壳42固定在侧门槛内板11上的第一固定部43和第二固定部44;卡止后述的车厢地毯71的卡止部45;以及连接卡止部45和外壳42的连接部46。
外壳42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在侧门槛内板11的车宽方向的内侧,沿着侧门槛内板11的内侧壁23延伸。本实施方式的外壳42中,其后端缘与图4所示的位于最后端位置的座椅25的座椅垫31的前端缘相比位于后方,其前端缘与位于最前端位置的座椅25的座椅垫31的前端缘相比位于前方。另外,外壳4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侧门槛内板11的中央部分。
如图5、图6所示,外壳42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横截面上观察时呈梯形,其位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外侧壁51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并与侧门槛内板11的内侧壁23在车宽方向上相向。另一方面,外壳42中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内侧壁(第一倾斜部)52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4所示,在外壳42的下壁部53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形成有连通外壳42内外的线束插通口54。线束35通过上述线束插通口54或外壳42的前后方向的两端开口部穿过外壳42内,在外壳42内沿前后方向配线。此外,线束插通口54的位置和数量等可以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
如图4、图6所示,在外壳42中当座椅25位于最后端位置时乘员可以接触到的部分(外壳42的前部),设有与外壳42平行延伸的凹陷防止部55,该凹陷防止部55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支承车厢地毯71。也就是说,在外壳42中当座椅25位于最后端位置时乘员不会接触到的部分(外壳42的后部),没有设置凹陷防止部55。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防止部55中的后端缘与位于最后端位置的座椅垫31相比位于前方,前端缘与外壳42的前端缘相比位于后方。
凹陷防止部55在车宽方向的横截面上观察时呈L字形状。具体而言,凹陷防止部55具有从外壳42的下壁部53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第二倾斜部)58,和从下方延伸部58的下端缘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外侧延伸部59。下方延伸部58形成为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其外表面与外壳42的内侧壁52的外表面平滑地相连接。
如图2~图5所示,连接部46在前后方向上正面观察时呈L字形状。具体而言,连接部46从外壳42的上壁部57开始,沿着侧门槛内板11的内侧壁23向上方延伸,之后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27上方延伸。此外,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部46(图上的例子为3个)。
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43具有从各连接部46的上端部(位于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27上方的部分)开始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进一步延伸设置的安装座61,和安装在安装座61上的夹持部件62。如图5所示,夹持部件62从安装座61开始朝向下方突出,并且随着朝向下方,其前部逐渐变细。各第一固定部43的夹持部件62,分别卡合在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的卡合孔27a内。即,本实施方式的线束保护器41的上述外壳42通过第一固定部43和连接部46悬挂支承在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27上。
如图4所示,第二固定部44具有:安装座63,其从外壳42的下壁部53中的比上述凹陷防止部55更加位于后方的部分开始向下方延伸设置;以及夹持部件64,其被安装在安装座63上。夹持部件64从安装座63开始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并且随着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其前部逐渐变细。第二固定部44的夹持部件64,卡合在从车宽方向上贯通侧门槛内板11的内侧壁23的卡合孔内,该卡合孔在图上没有表示。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卡止部45呈板状,从各连接部46的上端部开始朝向上方竖直设立。这种情况下,卡止部45在车宽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一固定部43的内侧,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卡止部45朝向上方以及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延伸。在卡止部45上卡止有车厢地毯71的卡止孔76。
车厢地毯71被铺设在地板22和侧门槛内板11上,从车厢内侧开始覆盖地板22、侧门槛内板11和线束保护器41。车厢地毯71具有覆盖地板22的板面覆盖部72、从板面覆盖部72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向上方竖立的竖立部73、以及从竖立部73的上端缘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的伸出部74。
如图5、图6所示,竖立部73被设置成与侧门槛内板11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并且从车宽方向的内侧覆盖侧门槛内板11的内侧壁23以及线束保护器41。竖立部73向上方并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竖立部73的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的外表面中,与线束保护器41的外壳42以及凹陷防止部55在车宽方向上相向的部分,顺着外壳42的内侧壁52以及凹陷防止部55的下方延伸部58延伸。即,竖立部73的外表面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接近或抵接外壳42的内侧壁52以及凹陷防止部55的下方延伸部58,被外壳42以及凹陷防止部55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所支承。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伸出部74从上方覆盖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57。伸出部74中,与线束保护器41的上述各卡止部45相对应的部分上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伸出部74的卡止孔76。各卡止孔76中,分别卡止有线束保护器41的各卡止部45。由此,车厢地毯71通过线束保护器41被固定在侧门槛内板11上。
伸出部74中,在位于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卡止孔76之间的部分上,形成有露出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57的避让孔77。避让孔77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伸出部74,并且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开口。在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57中通过避让孔77所露出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安装后述的台阶护板81的安装孔82。
上述的台阶护板81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横截面观察时,呈朝向下方开口的U字形状,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台阶护板81被设置在侧门槛2的上方,从上方和车宽方向的两侧覆盖线束保护器41和车厢地毯71中位于侧门槛内板11的上壁部57上的部分(卡止部45和第一固定部43、伸出部74等)。
在台阶护板81的顶壁部中,在与上述车厢地毯71的避让孔77相对应的部分上,朝向下方延伸设置有安装在侧门槛内板11的安装孔82内的安装销钉83。安装销钉83通过避让孔77贯通车厢地毯71的伸出部74,被安装在车厢地毯71的安装孔82内。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线束35所穿过的外壳42被设置在侧门槛2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因此减少了线束保护器41从侧门槛2向上方的突出量。因此,可以扩大在侧门槛2上方形成的车门开口部4的面积,并且可以降低车门开口部4的下边的高度。其结果是可以提高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
另外,与将外壳42设置在侧门槛2上方的情况不同,可以不依赖外壳42的宽度尺寸而设定侧门槛2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因此,可以获得侧门槛2的设计自由度,例如可以缩小侧门槛2的宽度尺寸扩大车厢空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能够通过线束保护器41的卡止部45将车厢地毯71固定在侧门槛2上,所以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固定车厢地毯71和侧门槛2的固定部件。因此,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并且可以提高布局合理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一固定部43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卡止部45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卡止部45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通过车厢地毯71扯动卡止部45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卡止部45的破损。
另外,因为外壳42的内侧壁52为倾斜面,例如与内侧壁52为在上下方向上呈直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乘员在上下车时的脚部等的剐蹭,或从上方踩到外壳42。因此能够抑制外壳42的破损,长期保护线束35。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防止部55被配置在外壳42的下方,且配置在车宽方向上车厢地毯71和侧门槛内板1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里。因此,凹陷防止部55能够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支承车厢地毯71,能够防止车厢地毯71中位于外壳42下方的在车宽方向上与侧门槛内板11相向的部分产生凹陷。
另外,因为凹陷防止部55的下方延伸部58与外壳42的内侧壁52相连接并倾斜,因此能够抑制乘员在上下车时脚部等剐蹭到外壳42和凹陷防止部55之间的交界部分,或从上方踩到凹陷防止部55。因此能够抑制凹陷防止部55的破损。
另外,因为凹陷防止部55被设置在外壳42中当座椅在最后端时乘员可以接触到的部分,因此,与在外壳42的全长范围内设置凹陷防止部55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材料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壳42的下方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偏离开凹陷防止部55的位置上配置第二固定部44,使第二固定部44被配置在与外壳42相比更加凹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上。因此,难以通过车厢地毯71触动第二固定部44,能够抑制第二固定部44的脱落和破损。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包含加入各种变更的内容。即,上述实施方式所举出的结构只是一个例子,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车辆1的副驾驶席一侧采用本发明的线束保护器41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即,驾驶席一侧或后部座椅等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线束保护器41。
另外,各固定部43、44的位置和数量等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另外,也可以在外壳42的全长范围内形成凹陷防止部55。
并且,外壳42的内侧壁52或凹陷防止部55的下方延伸部58的形状也可以根据车厢地毯71的外表面形状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
Claims (4)
1.一种线束保护器,其设置在车身的侧门槛上,用于保持沿着所述侧门槛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线的线束,
其特征在于,
具有:外壳,其位于所述侧门槛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并且所述线束穿过其内部;
卡止部,其用于卡止位于所述侧门槛上方并覆盖所述侧门槛和所述外壳的车厢地毯;以及
连接部,其连接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卡止部之间,
在所述外壳上,位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的部分具有第一倾斜部,该第一倾斜部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向下方倾斜,
具有凹陷防止部,其从下方与所述外壳连接,并且从车宽方向的外侧支承所述车厢地毯,
所述凹陷防止部具有第二倾斜部,该第二倾斜部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而向下方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倾斜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固定部,其将所述卡止部固定在所述侧门槛上,
所述卡止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配置在相同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防止部设置在当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座椅位于最后端位置时乘员能够接触到的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1项所述的线束保护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固定部,其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且位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偏离开所述凹陷防止部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将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侧门槛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83871 | 2015-04-16 | ||
JP2015083871A JP6260018B2 (ja) | 2015-04-16 | 2015-04-16 | ハーネスプロテ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43161A CN106043161A (zh) | 2016-10-26 |
CN106043161B true CN106043161B (zh) | 2018-10-30 |
Family
ID=57129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14456.7A Active CN106043161B (zh) | 2015-04-16 | 2016-04-07 | 线束保护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19661B2 (zh) |
JP (1) | JP6260018B2 (zh) |
CN (1) | CN10604316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12922B2 (ja) * | 2017-07-21 | 2021-01-1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外装体とプロテクタ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FR3076510B1 (fr) * | 2018-01-05 | 2021-02-19 | Psa Automobiles Sa | Structure de support d’un element adapte pour etre fixe sur un pied avant d’un vehicule. |
CN111688819B (zh) * | 2020-05-20 | 2021-07-06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的门槛结构 |
DE102020206701B4 (de) * | 2020-05-28 | 2023-03-30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
US11390226B2 (en) * | 2020-07-17 | 2022-07-19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floor silencer with wall support ele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78116A (en) * | 1960-09-12 | 1963-02-19 | Gen Motors Corp | Conduit means for a vehicle body sill |
JPS518034U (zh) | 1974-07-02 | 1976-01-21 | ||
JPS52100637U (zh) * | 1976-01-27 | 1977-07-30 | ||
JPS59135283U (ja) * | 1983-02-28 | 1984-09-1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輌のサイドシル部の内装構造 |
JP2567752Y2 (ja) | 1993-12-13 | 1998-04-02 |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フロアカーペットの端末固定構造 |
JP4066400B2 (ja) * | 1999-07-27 | 2008-03-26 |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収容部品 |
JP2002274278A (ja) * | 2001-03-15 | 2002-09-25 | Fuji Heavy Ind Ltd |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周辺構造 |
JP4044406B2 (ja) * | 2002-09-30 | 2008-02-06 |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 フロアカーペ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留め具 |
JP4373969B2 (ja) * | 2005-09-22 | 2009-11-25 |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 ハーネスクリップ |
JP2011230593A (ja) * | 2010-04-26 | 2011-11-17 | Toyota Motor Corp | カーペットクランプ |
JP5556606B2 (ja) * | 2010-11-16 | 2014-07-2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被覆部材付電線束および被覆部材付電線束の製造方法 |
US9669778B2 (en) * | 2011-10-03 | 2017-06-06 | Toyota Shatai Kabushiki Kaisha | Clamping member |
US8668253B2 (en) * | 2012-06-12 | 2014-03-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Integrated door scuff plate and wire shield |
-
2015
- 2015-04-16 JP JP2015083871A patent/JP626001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04-07 CN CN201610214456.7A patent/CN106043161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18 US US15/131,578 patent/US9919661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04036A1 (en) | 2016-10-20 |
JP6260018B2 (ja) | 2018-01-17 |
US9919661B2 (en) | 2018-03-20 |
CN106043161A (zh) | 2016-10-26 |
JP2016203676A (ja) | 2016-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43161B (zh) | 线束保护器 | |
JP6852582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1920668A (zh) | 车辆用座椅 | |
US8608220B2 (en) | Vehicle separating panel assembly with access to trunk release | |
CN103707838A (zh) | 护帘式气囊安装结构 | |
GB2540541A (en) |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instrument panel | |
CN105882459A (zh) | 座椅导轨结构 | |
CN104802673A (zh) |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 |
CN104443060A (zh) | 车辆结构 | |
CN107499131B (zh) | 一种副仪表板固定支架 | |
JP2015182580A (ja) | 車両の内装構造 | |
JP2005047375A (ja) | 車両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 |
CN103802781B (zh) | 用于安全带和安全带系统的织带的织带出口防护罩 | |
JP5913165B2 (ja) |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 |
JP5594765B2 (ja) | シートベルト誘導装置 | |
JP6409585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6660512B (zh) | 包括用于安全带的织带引导件的机动车辆座椅 | |
JP2021094997A (ja) | キーレスアンテナの取付構造 | |
JP2008302895A (ja) | 自動車のピラートリム取付構造 | |
CN204586571U (zh) |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 |
CN107009934B (zh) | 座椅罩和车辆 | |
JP4806966B2 (ja) | フロアマットの取付構造 | |
WO2019192923A1 (de) | Rückenlehn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fahrzeugsitz mit der rückenlehne und fahrzeug mit dem fahrzeugsitz | |
JP6347406B2 (ja) |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 |
JP6969280B2 (ja) | 車室内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該取付構造を備える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