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6571U -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 Google Patents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6571U
CN204586571U CN201520307388.XU CN201520307388U CN204586571U CN 204586571 U CN204586571 U CN 204586571U CN 201520307388 U CN201520307388 U CN 201520307388U CN 204586571 U CN204586571 U CN 204586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ve cover
sidewall
section
pair
card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73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楠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3073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6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6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65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包括:上饰盖、下饰盖,所述上饰盖与所述下饰盖连接,所述下饰盖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续的后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所述后壁开始向前延伸形成连续的第一相对下倾段、相对水平段和第二相对下倾段,所述第一相对下倾段与所述相对水平段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一凸点,所述相对水平段与所述第二相对下倾段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二凸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上述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及采用该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GB 14167-2013汽车安全带固定点、ISOFIX固定点系统及上拉带固定点于2014年01月01日的实施,新车型必须设计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以下简称ISOFIX装置)。ISOFIX装置中,采用儿童安全座椅固定于成人乘员座椅上的形式较多被采用。根据该法规要求,M1类车型应配置至少两个ISOFIX装置,且至少有一个位于第二排座椅上,即乘用车轿车系列的后排座椅上,需为儿童安全座椅设计至少一组ISOFIX装置。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乘用车车型的isofix装置的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ISOFIX装置2均设置在后排外侧座椅的靠背1与坐垫3的交接处,由于隐藏在靠背1与坐垫3的交接处,且隐藏在里面,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不容易被发现;2.由于靠背1、坐垫3的发泡与ISOFIX装置2为干涉状态,使用时,儿童安全座椅比较难以装配。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饰盖容纳isofix装置的技术方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1800574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这些饰盖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上饰盖(或者被称为饰盖运动件),一部分为下饰盖(或者被称为饰盖固定件),上饰盖与下饰盖以可拆卸或者可相对滑动或者可翻转等方式连接,从而使isofix装置醒目并且方便装配。
GB 14167-2013对于isofix固定点的强度要求方面,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按照规定的力加载后,是允许固定点或周围区域有永久变形,包括部分断裂或产生裂纹的。在实际使用时,如果isofix装置是一次性断裂的话,那么使用者很容易发现此问题并进行更换,但如果是长期、频繁使用产生疲劳的话,则isofix装置的安全性能会降低且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需要一种在不影响isofix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够在突发状况中辅助isofix装置的结构,提高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安全性能,确保isofix装置在突发状况下,即使isofix装置在疲劳状态下仍能够起到儿童安全座椅的防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包括:上饰盖、下饰盖,所述上饰盖与所述下饰盖连接,所述下饰盖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续的后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所述后壁开始向前延伸形成连续的第一相对下倾段、相对水平段和第二相对下倾段,所述第一相对下倾段与所述相对水平段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一凸点,所述相对水平段与所述第二相对下倾段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二凸点。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倾段末端为第一优弧槽。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延伸出相互远离的第一对卡脚和第二对卡脚,每一对卡脚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在所述后壁上贯通并局部扩张形成卡槽,所述上饰盖上延伸出第三对卡脚,所述第三对卡脚与所述卡槽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饰盖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能够被容纳在所述容纳部内,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上开有第二优弧槽。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饰盖、isofix装置,所述isofix装置为具有横杆和纵杆的U形杆件,所述横杆位于所述第二相对下倾段内且至少部分暴露在所述容纳部中,所述纵杆位于所述第一凸点和/或所述第二凸点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倾段末端为第一优弧槽,所述横杆位于所述第一优弧槽内。
优选地,所述上饰盖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能够被容纳在所述容纳部内,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上开有第二优弧槽,所述上饰盖与所述下饰盖连接后,所述横杆位于所述第二优弧槽内。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延伸出相互远离的第一对卡脚和第二对卡脚,每一对卡脚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所述isofix装置的纵杆具有上翘部分,所述上翘部分至少高于所述第一对卡脚和所述第二对卡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饰盖,定位槽不仅用于对isofix装置进行定位,而且利用形成的第一凸点和第二凸点,在isofix装置产生形变时,会加压第一凸点或第二凸点迫使下饰盖的两个侧壁产生形变,一方面,这种形变是容易观察到的,能够提前提醒使用者注意潜在的安全风险并进行更换或加固,另一方面,在产生突发状况时,下饰盖的两个侧壁的两个凸点的形变能够产生吸能作用,即使isofix装置已经产生疲劳,两个凸点受压后依靠下饰盖本身的强度辅助支撑isofix装置防止其进一步产生形变甚至断裂。因此,儿童座椅固定装置的潜在风险被降低,安全性得到提高。
进一步地,采用优弧槽来定位横杆,易于安装且能够通过优弧槽的卡合力定位isofix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对卡脚和第二对卡脚能够夹持isofix装置,而纵杆设有上翘部分的话,则在isofix装置变形量过大时,第一对卡脚和第二对卡脚能够抵住上翘部分,防止形变量进一步增大,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无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饰盖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饰盖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饰盖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饰盖的左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饰盖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饰盖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饰盖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饰盖的左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isofix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装后的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装后的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并且上饰盖被去除;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组装后的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说明:1、靠背,2、isofix装置,3、坐垫,4、饰盖,41、上饰盖,411、第三侧壁,412、第四侧壁,413、第二优弧槽,414、第三对卡脚,42、下饰盖,421、容纳部,422、第一侧壁,423、第二侧壁,424、后壁,425、定位槽,426、第一对卡脚,427、第二对卡脚,428、卡槽,429、上边缘,4210、下边缘,4211、起始点,4212、第一相对下倾段,4213、相对水平段,4214、第二相对下倾段,4215、第一凸点,4216、第二凸点,4217、第一优弧槽,43、isofix装置,431、横杆,432、纵杆,433、上翘部分,5、儿童座椅固定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3、图4,本实施例中为isofix装置设计了饰盖4从而使isofix装置醒目并且防止靠背1和座垫3的干涉,方便儿童安全座椅的装配。饰盖4包括上饰盖41和下饰盖42,两者以可拆卸、可相对滑动打开、可翻转打开等方式连接到一起,从而保护isofix装置,在需要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时将上饰盖41打开或者移除。在接下来的描述中,方向“前”指的是从靠背1指向儿童安全座椅的方向,方向“下”指的是从车顶指向地面的方向,方向“外”指的是从车内指向车外的方向。
参考图5,下饰盖42具有从其把外表面凹陷形成的容纳部421,容纳部42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422和第二侧壁423,以及与第一侧壁422和第二侧壁423连续的后壁424。Isofix装置43为一弯曲形成的U形杆件。
结合图6至图9,下饰盖42的第一侧壁422和第二侧壁423上开有定位槽425。从图6更清晰可见,第一侧壁422上的定位槽425和第二侧壁423上的定位槽425在后壁424上贯通并且在后壁424处局部扩张形成卡槽428。从图9更清晰可见,定位槽425从后壁424上的起始点4211开始,向前延伸形成连续的第一相对下倾段4212、相对水平段4213和第二相对下倾段4214。在定位槽425的上边缘429上,第一相对下倾段4212与相对水平段4213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一凸点4215;在定位槽426的下边缘4210上,相对水平段4213与第二相对下倾段4214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二凸点4216。第二下倾段4214末端为第一优弧槽4217。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下倾、相对水平是相对于图9中的水平方向而言,即相对于图9中的前后箭头指示方向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安装中,下饰盖42很可能并非处于图9所示状态,而是偏转一定角度,例如偏转后第一相对下倾段4212处于水平位置,但下饰盖42能够通过旋转进入图9中的所示状态从而使得定位槽425具有上述三个相对倾斜方向的段。
结合图6和图9,在第一侧壁422和第二侧壁423上分别延伸出相互远离的第一对卡脚426和第二对卡脚427,即,第一侧壁422上的第一对卡脚626的延伸方向是朝着图6中的外侧方向,第二侧壁423上的第二对卡脚427的延伸方向也是朝着图6中的外侧方向,第一对卡脚426与第二对卡脚427相互背离。第一对卡脚426包括两个单独的卡脚,分别位于定位槽425的上边缘429和下边缘4210处,第二对卡脚427也包括两个单独的卡脚,分别位于定位槽425的上边缘429和下边缘4210处。
结合图10至图13,上饰盖41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411和第四侧壁412,在正常状态下,第三侧壁411和第四侧壁412之间的间距被设计成为能够恰好使两者被容纳在下饰盖42的容纳部421内。第三侧壁411和第四侧壁412上开有第二优弧槽413。上饰盖41上延伸出第三对卡脚414。
参考图14,isofix装置43为具有横杆431和纵杆432的U形杆件,并且纵杆432具有上翘部分433。
结合图15、图16、图17,isofix装置43的横杆431进入下饰盖42的定位槽425,上饰盖41的第三对卡脚414与下饰盖42的卡槽428配合实现卡接。装配完成后,isofix装置43的横杆431位于第二相对下倾段4214内,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横杆431位于第一优弧槽4217内。采用第一优弧槽4217的优势在于能够很方便地利用优弧将横杆431卡住,装配、定位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采用其它形状的第二相对下倾段4214来容纳横杆431。从图17更清晰可见,移除上饰盖41后能够观察到,横杆431至少部分暴露在容纳部421中,同时纵杆432位于第一凸点4215或第二凸点4216外侧,或者同时位于两个凸点的外侧。将第三对卡脚414插入卡槽428后,下压上饰盖41,第二优弧槽413将在容纳部421内部卡住横杆431,从而实现上饰盖41与下饰盖42的连接,并且该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上饰盖41与下饰盖42之间还能够采用滑动、翻转等其它连接方式。装配完成后,isofix装置43的上翘部分433至少高于第一对卡脚426和第二对卡脚427。第一对卡脚426和第二对卡脚428夹持isofix装置43的纵杆432进行辅助定位。
参考图18,打开或者移除上饰盖41后,暴露出容纳部421中的isofix装置43的横杆431,此时儿童安全座椅卡脚5能够连接到横杆431上实现儿童安全座椅的固定。
结合图15至图18,在频繁使用条件下,儿童安全座椅卡脚5会对横杆431施加频繁的向前的拉力,此拉力会使得isofix装置43产生形变,形变为两个纵杆432之间距离的减小和横杆431的前伸,此时由于纵杆432位于第一凸点4215和/或第二凸点4216的外侧,纵杆432会对第一凸点4215或第二凸点4216施加向内的压力迫使下饰盖42的第一侧壁422和第二侧壁423产生形变。一方面,这种形变是容易观察到的,下饰盖42的两个侧壁的形变使得容纳部421的内部空间减小,使得上饰盖41的第三侧壁411和第四侧壁412不再再被容纳在容纳部421中,即上饰盖41会脱出或者移除后不能再被扣合,这提前提醒使用者注意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对isofix装置43及其饰盖进行更换或加固;另一方面,即使isofix装置41的形变很小而未被发现但已经产生疲劳时,在产生突发状况时,下饰盖42的两个侧壁上的第一凸点4215、第二凸点4216的形变能够产生吸能作用,两个凸点受压后依靠下饰盖42本身的强度辅助支撑isofix装置41防止其进一步产生形变甚至断裂。因此,儿童座椅固定装置的潜在风险被降低,安全性得到提高。而如果isofix装置41形变过大甚至不幸发生断裂的话,当断裂发生在isofix装置41与车身或车架的连接位置时,或者发生在靠背1和座垫3的内部位置时(这些位置的断裂不容易被发现),第一对卡脚426和第二对卡脚428不仅起到夹持isofix装置43的纵杆432的作用,而且上翘部分433由于高于第一对卡脚426和第二对卡脚427,因此在向前脱出的过程中能够被两对卡脚抵住,防止形变量进一步增大或者阻止断裂的isofix装置43继续向前脱出,这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饰盖、下饰盖,所述上饰盖与所述下饰盖连接,所述下饰盖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续的后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所述后壁开始向前延伸形成连续的第一相对下倾段、相对水平段和第二相对下倾段,所述第一相对下倾段与所述相对水平段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一凸点,所述相对水平段与所述第二相对下倾段之间的拐点位置形成第二凸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倾段末端为第一优弧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延伸出相互远离的第一对卡脚和第二对卡脚,每一对卡脚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在所述后壁上贯通并局部扩张形成卡槽,所述上饰盖上延伸出第三对卡脚,所述第三对卡脚与所述卡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的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饰盖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能够被容纳在所述容纳部内,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上开有第二优弧槽。
6.一种具有饰盖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饰盖、isofix装置,所述isofix装置为具有横杆和纵杆的U形杆件,所述横杆位于所述第二相对下倾段内且至少部分暴露在所述容纳部中,所述纵杆位于所述第一凸点和/或所述第二凸点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倾段末端为第一优弧槽,所述横杆位于所述第一优弧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饰盖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能够被容纳在所述容纳部内,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上开有第二优弧槽,所述上饰盖与所述下饰盖连接后,所述横杆位于所述第二优弧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分别延伸出相互远离的第一对卡脚和第二对卡脚,每一对卡脚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所述isofix装置的纵杆具有上翘部分,所述上翘部分至少高于所述第一对卡脚和所述第二对卡脚。
CN201520307388.XU 2015-05-13 2015-05-13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6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7388.XU CN204586571U (zh) 2015-05-13 2015-05-13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7388.XU CN204586571U (zh) 2015-05-13 2015-05-13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6571U true CN204586571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738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6571U (zh) 2015-05-13 2015-05-13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65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673A (zh) * 2015-05-13 2015-07-2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673A (zh) * 2015-05-13 2015-07-29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2673A (zh)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US10471899B2 (en) Device for suspending objects from a motor vehicle seat
CN106043161B (zh) 线束保护器
CN204586571U (zh) 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及其饰盖
CN104108324A (zh) 车辆用座椅
EP2428394B1 (fr) Siège de sécurité pour enfant destiné à être fixé de manière amovible dans un véhicule automobile
CN204210340U (zh) 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3110967U (zh) 一种用于儿童安全支撑物的基座
CN201777158U (zh) 一种用于儿童安全支撑物的基座
KR101526979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쉴드커버
PL1663703T3 (pl) Fotel i sposób
CN208665015U (zh) 一种安全带护套的安装机构以及儿童安全座椅
JPH07165016A (ja) シートベルトガイド
CA2472703A1 (en) A neck rest for the back rest of automobile seats, in particular rear seats
CN205273585U (zh) 推车上可换向的遮阳蓬及儿童推车
JPS5780930A (en) Seat for vehicle or the like
CN207809595U (zh) 儿童座椅折叠装置及儿童座椅
CN203032422U (zh) 儿童汽车座
CN107856795B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CN211032493U (zh) 一种具有紧固结构的安全带预紧用钢丝支架
CN201587427U (zh) 儿童推车
KR200414197Y1 (ko) 차량용 센터필러트림 구조
WO2019192923A1 (de) Rückenlehn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fahrzeugsitz mit der rückenlehne und fahrzeug mit dem fahrzeugsitz
CN214929204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汽车配件头枕管支架
CN204249847U (zh) 一种汽车上用的组装式儿童安全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