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4747A -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4747A
CN106034747A CN201610482199.5A CN201610482199A CN106034747A CN 106034747 A CN106034747 A CN 106034747A CN 201610482199 A CN201610482199 A CN 201610482199A CN 106034747 A CN106034747 A CN 106034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mella
cultural method
cultigen
cultivated
mycel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21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璐
顾世
肖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rovin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6104821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4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4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4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经本发明提供的后培养方法处理后,栽培种中银耳的菌丝分布均匀,与伴生菌的比例适宜,以其作为生产中的栽培种,接种后能显著提高出耳率,减少耳棒空穴的现象,提高耳棒的生物转化率,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Description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Tremellafuciformis)在分类上隶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ermelaceae),银耳属(Tremell),属中温、好气性真菌,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也分布于热带、温带和寒带。银耳菌丝和子实体最适温度生长为22℃~26℃,最适pH值为5.2~5.8,在50~600Lx的光照条件下银耳子实体生长发育良好。银耳与大多数生产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不同,它是伴生真菌协同完成其生活史的典型代表,其生活史的完成离不开香灰菌的协同作用。
我国是银耳生产大国,近年来,响应市场需求,银耳的种植面积大幅提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银耳栽培种的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菌种生产从母种开始,经过原种扩培和观察出耳形态后,选择生长优良的转接扩培成为栽培种,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选择性状优良的成为成品栽培种。母种的筛选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一般种植户从市场上购买的菌种即为栽培种。对于栽培种的制种方法,目前银耳栽培种的制种与其他食用菌相比并无特殊方法。制种时将培养基压实并在中心预留转接原种需要的孔洞。培养基经过灭菌后无菌条件下接入原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即可获得栽培种。上述栽培种的制种方法方便易行,在食用菌栽培种的制备中广泛使用。但这样的方法对于需与伴生菌协同完成生活史的银耳而言,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银耳菌丝的生长延伸范围只能至接中点向外延伸2cm左右,其伴生菌(香灰菌)的菌丝生长范围可以遍布整个菌袋,而通常菌袋撑开后直径为不低于8cm;这就导致了菌袋中远离中心的一侧仅生长了伴生菌的菌丝,却没有生长银耳菌丝。银耳的接种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掰块接种,种植户常因不能很好的区别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使接种孔内只有香灰菌丝没有银耳菌丝,出现空穴现象;一种是通过将栽培种完全糅细后通过一个形似漏斗的工具敞栽,这种方法极易造成菌丝损伤,使栽培种活性降低,同时极易出现接种孔内只是极少量的银耳菌丝的现象。
可见,采用目前市售的栽培种进行种植出耳率将比预期的降低许多,既浪费了生产材料,又辜负了种植户的一番努力,降低了银耳的生产效率。即便是种植户能够了解银耳的生物学特征,能够区分栽培种种是否含有银耳菌丝并在栽培过程中舍弃掉只含香灰菌的部分,这也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因此,如果能够对购买获得的栽培种做进一步的处理,从而提高银耳的出耳率和产量,对银耳产业的发展定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银耳栽培种进行后培养,能够显著提高出耳率和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为,将银耳栽培种揉碎混匀后进行后培养;所述后培养的温度为18~28℃,培养时间为5~10天。
本发明提供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将栽培种揉碎后,使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充分混匀,然后再进行后培养。现有技术中有将栽培种揉碎混匀后直接用于接种,但由于揉碎混匀后银耳菌丝密度降低、菌丝受到到损伤,接种后出耳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本发明利用适宜的后培养条件,使受损菌丝得到快速、良好的恢复,提高了出耳率,且降低了细菌污染的概率,从而提高了银耳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中,银耳栽培种的菌龄不超过20天。
一些实施例中,后培养的温度为20℃,时间为10天。
一些实施例中,后培养的温度为22℃,时间为7天。
一些实施例中,后培养的温度为24℃,时间为5天。
不适宜的后培养条件会导致栽培种品质的降低,偏高的温度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但杂菌的生长速度更快,造成银耳的腐烂;而偏低的温度虽然能够抑制杂菌,却使菌丝的生长过慢,对于生长周期较短的银耳来说,会降低生产效率。并且,不适宜的培养条件会使菌丝老化,所得银耳的品质下降。
本发明中,后培养的空气湿度不高于70%;培养基质湿度为50%~60%。
本发明中,培养基质湿度为55%。
本发明的后培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银耳是好气性的真菌,不透气的材料不利于其菌丝的生长。以往的制种方法中,采用菌袋或玻璃瓶培养栽培种,透气性不佳,也是导致栽培种中菌丝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并且,常规规制种培养是将接种块放入接种孔后,直接盖上盖子或系好套绳,放入适宜温度环境中即完成,其制成的菌丝无法均匀的分布在全部培养基中。本发明在后培养前,先将栽培种揉碎、混匀,装入透气袋中,然后压实在透气袋无透气无纺布的一面,形成一个形似方形的木屑块,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
本发明对银耳栽培种的来源不做限定,其可为自制也可为购买获得。优选的,栽培种的菌龄不超过20天。本发明对揉碎的方式也不作限定,对于以菌袋培养的栽培种,可以隔着菌袋以手揉碎;对于以玻璃瓶、蘑菇瓶等培养的栽培种,可以采用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揉碎;或者,在能够避免杂菌感染的条件下,将栽培种从菌袋、玻璃瓶、蘑菇瓶等培养的容器中移出,然后再进行揉碎。
如栽培种的培养容器为菌袋、透气袋,揉碎后可更换容器进行后培养;如容器为玻璃瓶、蘑菇瓶等,揉碎后可仍在原培养容器中培养。
揉碎混匀后,可压实培养,也可不进行压实培养,例如,以玻璃瓶进行后培养,揉碎后可不进行压实。而以透气袋进行后培养,则可压实进行培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揉碎混匀后还包括压实的步骤,压实至密度为0.42g/cm3~0.64g/cm3
所述揉碎混匀采用搅拌器,该搅拌器搅拌粒度适宜,不会对菌丝造成过分的损伤,所述搅拌器购自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
为了提供有氧条件,后培养在透气袋中进行;所述透气的材料为聚丙烯,其具有4cm直径透气孔。
所述透气袋的形式为内折袋;具有套环和盖子;规格为19cm×45cm×5s,撑开直径32±0.1cm。透气袋直径与内塞配套,套环与内塞配套。套环呈喇叭形,上口内径3.8±0.1cm,高度3.2±0.1cm。
每个透气袋中培养中的加入量为0.8~1kg。
透气袋、套环、内塞皆要求干净、无破损,圆滑无毛刺。
套环与内塞的材质为塑料,能够耐130℃高温、2.5kg高压。
本发明所述的栽培种的母种来自三明真菌研究所;菌株编号为9903。
本发明所述的栽培种来自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
栽培种的培养基中包括木屑78质量份,麦麸20质量份,蔗糖1质量份,石膏1质量份。
所述培养基中的pH值为5.2~5.8。
所述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55wt%。
本发明所述后培养方法培养获得的银耳栽培种。
经本发明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培养获得的银耳栽培种能够降低空穴率,提高产量,并能提高出耳的整齐度和大小的均一性,使种植的银耳具有更高的商品价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接种经本发明所述后培养方法培养获得的银耳栽培种。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的室内栽培方法包括:将经后培养方法培养获得的银耳栽培种接种于熟料或培养基,培养50天;所述培养的条件为22℃,湿度为70%,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
优选的,培养20天后用棉纱布保湿,每天喷水3~5次。
所述熟料为经过石灰水浸泡的段高10cm、电钻打孔的短段,高压灭菌的熟料。
本发明提供的银耳的室外栽培方法包括:3月初~4月初将经后培养方法培养获得的银耳栽培种接种于青冈树段木,培养至5月初6月初开始出耳,直到9月底结束。
所述青冈树段木的制备方法为:砍伐青冈树,晾晒15天~25天后截成1米的段木,钻孔2~3厘米深。
所述砍伐的时间为春节后,所述晾晒至惊蛰。
本发明提供了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经本发明提供的后培养方法处理后,栽培种中银耳的菌丝分布均匀,与伴生菌的比例适宜,以其作为生产中的栽培种,接种后能显著提高出耳率,减少耳棒空穴的现象,提高耳棒的生物转化率,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试材、试剂、仪器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购买自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的栽培种(玻璃瓶装)以搅拌器揉碎均匀后,20℃培养10天,空气湿度不高于70%,袋中培养基质的湿度为55%。
实施例2
将购买自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的栽培种(菌袋装)以搅拌器揉碎均匀后,装入透气袋中,然后压实在透气袋无透气无纺布的一面,形成一个形似方形的木屑块,密度为0.42g/cm3~0.64g/cm3,每袋中的添加量为0.8~1kg,以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22℃培养7天,空气湿度不高于70%,袋中培养基质的湿度为55%。
实施例3
将购买自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的栽培种以搅拌器揉碎均匀后,装入透气袋中,然后压实在透气袋无透气无纺布的一面,形成一个形似方形的木屑块,密度为0.42g/cm3~0.64g/cm3,每袋中的添加量为0.8~1kg,以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24℃培养5天,空气湿度不高于70%,袋中培养基质的湿度为55%。
对比例1
将购买自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的栽培种以搅拌器揉碎均匀后,装入透气袋中,然后压实在透气袋无透气无纺布的一面,形成一个形似方形的木屑块,密度为0.42g/cm3~0.64g/cm3,每袋中的添加量为0.8~1kg,以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18℃培养15天,空气湿度不高于70%,袋中培养基质的湿度为55%。
对比例2
将购买自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的栽培种以搅拌器揉碎均匀后,装入透气袋中,然后压实在透气袋无透气无纺布的一面,形成一个形似方形的木屑块,密度为0.42g/cm3~0.64g/cm3,每袋中的添加量为0.8~1kg,以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28℃培养5天,空气湿度不高于70%,袋中培养基质的湿度为55%。
实施例4室内测试出耳率
主要以将青冈段木截断到更适宜大小,通过高压灭菌,既保留了青冈段木的有效成分,模拟自然生长;又缩短了段木出耳的生长周期,对验证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开发效果,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以经过石灰水浸泡的段高10cm、电钻打孔的短段,高压灭菌的熟料,即短段熟料为银耳出耳率测试载体。
实施例1~3制备的栽培种为实验对象,以掰块接种的方式接入短段熟料的接种孔中,以观察记录出耳率,和银耳性状的室内测试。
对比例1~2制备的栽培种为阳性对照,以掰块接种的方式接入短段熟料的接种孔中,以观察记录出耳率,和银耳性状的室内测试。
购买后未经处理的栽培种为阳性对照,以掰块接种的方式接入短段熟料的接种孔中,以观察记录出耳率,和银耳性状的室内测试。
以上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3袋栽培种),每袋点种20个短段熟料。温室培养条件为恒温22℃,湿度为70%,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培养20天后将熟料短段的塑料袋口打开,用棉沙布盖上袋口保湿,每天浇水3-5次。培养30天及30天起每5天观察记录出耳、污染情况,和采摘鲜耳称重至培养50天烘干测产量,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银耳的生长指标来评估其提高出耳率的能力和在短段熟料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如表1:
表1 银耳的出耳情况
结果表明(表1),熟料短段在接种不同栽培种后出耳率差异显著。接种实施例1~3的栽培种的熟料短段的出耳率比阳性对照增加5%;比对比例1~2制备的栽培种的出耳率增加25%。接种实施例1~3的栽培种的熟料短段的产量比阳性对照提高13.85%以上,比对比例1~2制备的栽培种的产量增加47.94%,经统计学分析该效果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接种经后培养的栽培种能明显改善熟料短段的出耳效果,提高出耳率,降低污染率和空穴率,提高产量。
实施例6室外测试出耳率
以通江段木银耳主产区陈河乡砍伐的段木为出耳率室外测试。
以实施例1~3的栽培种和对比例1~2的栽培种为实验对象,以购买后未经后培养的栽培种为对照,接种方法为掰块接种。在陈河乡按照当地农事安排,春节后砍伐青冈树,晾晒20天左右,待惊蛰节气时截成1米的均匀段木。运回生产产地后钻孔2-3里面深,待接种后发菌40-60天,根据当年气候条件决定,5月底6月初进入事先准备好的出耳耳堂中进行出耳管理;根据银耳生长状况适时喷水防虫。9月中下旬,统计出耳情况。以上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3袋栽培种),每袋点种100斤耳棒。结果如表2:
表2 银耳的出耳情况
生长指标(个) 出耳率 空穴率 一级品率 产量合计(g)
实施例1 70% 30% 80% 250
实施例2 65% 35% 75% 249
实施例3 70% 30% 80% 250
对比例1 35% 65% 68% 170
对比例2 35% 65% 60% 150
对照 40% 60% 69% 196
接种实施例1~3栽培种的段木的出耳率比块栽接种对比例1~2栽培种增加了33.33%,比对照增加了28.33%;且接种实施例2~4栽培种的耳棒生长出的银耳,朵大呈菊花状而整齐,且明显看出长势好于对照。将采集的不同茬数的银耳烘干后统一收集齐,测定干重以及朵型,结果表明:接种实施例1~3栽培种的段木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增加了27.40%,一级品率提高了9.30%。接种实施例1~3栽培种的段木产量与对比例1~2栽培种相比,增加了56.06%,一级品率增加了6.72%。产量的提高与一级品率的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p<0.05)。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银耳栽培种揉碎混匀后进行后培养;所述后培养的温度为18~28℃,培养时间为5~1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培养的温度为20℃,时间为10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培养的温度为22℃,时间为7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培养的温度为24℃,时间为5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培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培养在透气袋中进行;所述透气的材料为聚丙烯,其具有4cm直径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培养的空气湿度不高于70%;培养基质湿度为5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碎混匀后还包括压实的步骤,压实至密度为0.42g/cm3~0.64g/cm3
9.经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后培养方法培养获得的银耳栽培种。
10.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栽培种。
CN201610482199.5A 2016-06-24 2016-06-24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Pending CN106034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2199.5A CN106034747A (zh) 2016-06-24 2016-06-24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82199.5A CN106034747A (zh) 2016-06-24 2016-06-24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4747A true CN106034747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6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2199.5A Pending CN106034747A (zh) 2016-06-24 2016-06-24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47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4512A (zh) * 2017-05-04 2018-04-27 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665A (zh) * 2004-04-19 2005-01-12 韩省华 食用菌栽培生产筐及筐式栽培方法
CN102972210A (zh) * 2012-12-12 2013-03-20 张德品 银耳栽培新方法
CN105441337A (zh) * 2015-12-30 2016-03-30 何碧芳 金耳栽培种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665A (zh) * 2004-04-19 2005-01-12 韩省华 食用菌栽培生产筐及筐式栽培方法
CN102972210A (zh) * 2012-12-12 2013-03-20 张德品 银耳栽培新方法
CN105441337A (zh) * 2015-12-30 2016-03-30 何碧芳 金耳栽培种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湖广: "银耳菌种规范生产工艺讲座(四)", 《浙江食用菌》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4512A (zh) * 2017-05-04 2018-04-27 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食用菌菌种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2525B (zh) 椰糠制备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质及其应用
CN106105773A (zh) 食用菌栽培种的制种方法及所制备的栽培种和食用菌栽培方法
CN103891524B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3798057B (zh) 一种银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2870600B (zh) 一种稳定虫草素含量的蛹虫草子实体栽培工艺
CN101715696A (zh)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7646616A (zh) 一种花卉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2612994B (zh) 一种直接用液体菌种拌生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7711891A (zh) 一种防治枸杞根腐病死树的方法
CN101449648A (zh) 荷叶离褶伞的工厂化栽培工艺
CN110055303A (zh) 一种高通量筛选用于防治植物土传真菌病害微生物的方法
CN106856984A (zh)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13475189A (zh) 一种兰科植物种子-真菌共生萌发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43846B (zh) 一种缩短袋栽荷叶离褶伞培养周期的方法
CN107047068A (zh) 设施温室香菇增产栽培方法
CN106396844A (zh) 一种培养基及其在制备银耳菌种中的应用
CN103875453A (zh) 西藏淡褐色双孢蘑菇菌株及其子实体栽培方法
CN101822172A (zh) 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
CN103828601B (zh) 一种干巴菌菌种的分离方法
CN105557303A (zh) 一种虎奶菇室内精准化栽培方法
CN109795794A (zh) 一种制备可降解材料的方法
CN107853073A (zh)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CN107779406A (zh) 灰树花设施化栽培新品种及其液体发酵菌种制作方法
CN106367353A (zh) 一种培养基及其制备的银耳菌种
CN106034747A (zh) 银耳栽培种的后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