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3073A -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3073A
CN107853073A CN201711160126.5A CN201711160126A CN107853073A CN 107853073 A CN107853073 A CN 107853073A CN 201711160126 A CN201711160126 A CN 201711160126A CN 107853073 A CN107853073 A CN 107853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ible mushroom
mushroom
along
basin
ed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01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绪营
王小印
洪春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LUMU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IBLE MUSHROOMS
Original Assignee
WULUMU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IBLE MUSHROO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LUMU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IBLE MUSHROOMS filed Critical WULUMUQI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IBLE MUSHROOMS
Priority to CN2017111601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53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53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3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将食用菌的培育与盆栽移动式培育相结合,通过利用食用菌自身培养基和栽培基质的特定技术要求,提供的盆栽装置,在适用食用菌培养栽培过程中,利用盆体和盆盖公母扣式配合使得盆体和盆盖有效防止外部空气直接进入食用菌培养基环境,其次盆盖上的透气机构有利于保证盆内食用菌培养基的温、湿度从而保证食用菌生长环境的平衡,有效克服了传统食用菌家庭培育装置由于接触空气或解质易发生氧化,从而导致食用菌变色、变形而乏味,从而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营养和口感的技术问题。实现食用菌占地面积小、无污染、易补水,实现食用菌从专业生产到非专业生产的转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食用菌盆栽培育的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 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 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栽培作为一项投资 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 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 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 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食用菌产业已成 为中国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人工培 育食用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现有食用菌人工栽培方式中主要以袋式栽培、畦式栽培、箱式栽 培为主。
袋式栽培:把长满菌丝的栽培袋有序的排列的出菇场地。进行常 规管理。主要是通风保湿和温度的管理。由于出菇时菇体从培养料中 带走一些水分且培养料放在棚内自然散发一些水分,所以出一、二茬 菇以后需要补水,补水比较困难,且容易污染。生物转化率较低。菇 质没有本发明的菇质鲜嫩、口感好。
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就是将发菌好的食用菌栽培袋脱去塑料袋有 序的排列在出菇场地事先做好畦畦内,之后覆土进行出菇管理。这种 方法占地面积大,不适合规模化和工厂化栽培,且土壤没有经过处理, 污染率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大,产量不稳。
箱式栽培方法:依据菌种的不同制备培养料,将拌好的培养料装 入培养袋,待菌袋长满菌丝后脱去袋子,再将菌棒有序直立排列在栽 培箱内进行出菇培育。这种方法在对菌种进行填土覆土时施用多菌灵 和敌敌畏,杀死细菌和虫卵,使用此种杀菌剂对食用菌品质造成影响 的同时,也会对人造成危害。
因此亟需一种占地面积小、无污染、无毒害、易补水、生物转化 率高、能够大规模实现高产优质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培育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客观存在的食用菌培育采用袋式栽培、畦式栽 培、箱式栽培,在栽培过程中不易进行补水,受环境影响大,产量不 稳定,同时现有栽培体系极易污染、易遭到病虫侵害,生物转化率低, 为了防止病虫害,对菌菇施用农药,就会形成污染,降低产品质量; 另外占地面大,不能实现大规模和工厂化栽培的技术现状。本发明旨 在于提供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从而实现食用菌 培育栽培中占地面积小、无污染、无毒害、易补水、生物转化率高, 能够大规模实现高产优质工厂化栽培,获得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将食用菌 的培育利用盆栽移动式培育相结合,通过采用食用菌培养基置于盆栽 培育装置中,实现在工厂进行规模培育食用菌高产出菇优质保障。本 发明有效克服食用菌难培养的现状,根据食用菌自身培养基和栽培基 质的特定技术要求,创造性的提供一种适合于食用菌培育的盆栽装 置,在适用食用菌培养栽培过程中,利用盆体和盆盖公母扣式配合使 得盆体和盆盖有效防止外部空气直接进入食用菌培养基环境,其次盆 盖上的透气机构有利于保证盆内食用菌培养基的温、湿度从而保证食 用菌生长环境的平衡,另外透气机构内设有透气膜,使家庭式培养食 用菌时外部空气通过透气膜隔绝外部杂质和细菌污染,保证培养食用 菌的质量,盆体上设置加高层,方便不同高度培育食用菌时盆体通风 换气,保证培养食用菌的品质,并按照食用菌生长培育技术需要,设 计既满足实验室食用菌培育,同时有效克服了传统的食用菌家庭培育 装置由于接触空气或解质易发生氧化,从而导致食用菌变色、变形而 乏味,从而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营养和口感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具体盆栽培 育集成体系包括以下:
(1)培养基制备:依据选用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配制酸碱、营 养、湿度适宜的培养基。
(2)接种: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载入接专用的食 用菌菌种的盆栽装置中,无菌条件下接种。
(3)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接食用菌盆栽装置中的盆体搬入发 菌房进行发菌管理;调节发菌期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以适应 食用菌发菌需求;及时检查菌盆内温度以适合菌种萌发定值,保持培 养室内空气流通,严格控制室内湿度,待菌丝长满盆并达到生理成熟 时,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在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调整菇房温度、湿度、 空气、光照以适应食用菌不同发育历期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的 需求;
对于食用菌发菌期与出菇期所需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的需求, 接食用菌盆体装置的适应性设计,盆盖上设有透气机构,盆内环境敏 感的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并趋于一致;另外透气机构内的透气膜隔 绝外部杂质和细菌污染,保证培养食用菌的质量。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适用的盆栽装 置,具体包括以下:
本发明中,采用的接食用菌种的盆体装置的盆体,即食用菌培育 的盆栽装置包括盆体和盆盖,盆体顶端设置横沿一,横沿一内设置纵 沿一,纵沿一与横沿一互相垂直设置,盆盖底端设置横沿二,横沿二 内设置纵沿二,纵沿二与横沿二互相垂直设置,横沿一与横沿二相适 应设置,纵沿一与纵沿二相适应设置,纵沿二上端设置顶层,顶层上 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安装环,安装环一端设置在盆盖外,安装环另 一端设置在盆盖内,安装环上设有透气机构,透气机构中,安装环上 下两端均活动设有透气孔盖,透气孔盖和安装环之间设有透气膜。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透气孔盖内沿底边设置支撑环,支撑环与安 装环相适应设置,透气膜设置在支撑环与安装环之间,透气孔盖内设 置支撑柱,支撑柱的高度与支撑环的高度相同。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盆体和盆盖之间设置加高层,加高层上端设 置凸起一,凸起一和纵沿二相适应设置,加高层下端设置凹槽一,凹 槽一和纵沿一相适应设置,凹槽一和凸起一相适应设置。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加高层的高度为3cm-10cm。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透气孔盖上的透气孔沿透气孔盖几何中心呈 圆周阵列设置。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透气孔的数量均为12个。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顶层的四周均设置凹槽。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横沿一上设置通孔,横沿二上设置与通孔相 适应的凸起,通孔的数量为两组以上,通孔设置在盆体的两侧。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盆体内底边采用圆弧面,盆体和盆盖采用透 明材料,盆体采用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椭圆柱体形状。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体系可广泛适用于秀珍菇、北虫草、白松茸、 平菇、香菇等各种食用菌,实现了食用菌盆栽培育连续化工业化生产。
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食用菌的培育与盆栽相结合形成产业培育集成体 系,食用菌培育中在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阶段对温湿度及 气的要求均与本发明菌盆的技术特征相适应,能够保证培育过程中盆 内的内环境与培养室环境进行良好的循环,使盆内的内环境与培养室 环境趋于一致,保证食用菌温、湿度及好气条件的需求,同时能够有 效防止新细菌与灰尘的侵入,降低了培育污染率,保证产品品质的同 时,立体栽培有效解决了占地问题,有利于大规模及工厂化培育生产 如秀珍菇、北虫草、白松茸、平菇、香菇等各种食用菌。
(2)本发明的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培育体系符合国家倡导的生 态环保,菌盆生产不会像塑料袋栽培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本发明选用 的是符合医用标准的聚丙烯材料,并可重复使用,不会给环境带来污 染。
(3)本发明的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培育体系只需操作人员在盆 体内放入食用菌培养基,在工厂内合适的培养环境下培养食用菌长到 一定大小,便可对农民或散养户家庭进行销售,不必等菌株成熟时再 销售,这为食用菌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销售模式。
(4)本发明的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培育体系实现了食用菌专业 生产到非专业生产的飞跃,让对食用菌感兴趣的市民可以自行栽培, 并且体验食用菌的生长全过程,享受绿色、安全、美味的好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盆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透气孔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加高层结构示意图。
在图1-5中:1—盆体,11—横沿一,111—通孔,12—纵沿一, 13—内底边,2—盆盖,21—横沿二,211—凸起,22—纵沿二,23 —顶层,24—凹槽,241—安装环,3—透气机构,31—透气孔盖,311 —透气孔,312—支撑柱,313—支撑环,32—透气膜,4—加高层,41—凹槽一,42—凸起一。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中各 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 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依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本发明中采用的接食用菌种的盆栽装置的盆体也简称“菌盆”。
本发明采用的透气膜(32)可通过公共渠道购买或定制。
本发明工艺中所采用的食用菌菌种可通过公众渠道购买获得生 产菌或自行培育筛选获得生产菌种。
本发明中选用的所有材料、试剂和仪器都为本领域熟知的,但不 限制本发明的实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 发明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
实施例一:
(1)培养基制备:依据选用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配制酸碱、营 养、湿度适宜的培养基。
(2)接种: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载入接食用菌菌 种的菌盆中,无菌条件下接种。
(3)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接食用菌盆体装置搬入发菌房进行 发菌管理;调节发菌期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以适应食用菌发 菌需求;及时检查菌盆内温度以适合菌种萌发定值,保持培养室内空 气流通,严格控制室内湿度,待菌丝长满盆并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 进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在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调整菇房温度、湿度、 空气、光照以适应食用菌不同发育历期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的 需求;
对于选用的食用菌发菌期与出菇期所需温度、湿度、光照、空气 的需求,接食用菌盆体装置的适应性设计,盆盖上设有透气机构,盆 内环境敏感的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并趋于一致;另外透气机构内的 透气膜隔绝外部杂质和细菌污染,保证培养食用菌的质量。
实施例二: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中秀珍菇的培育
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
(1)培养料原料处理:选用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和 其它化学药品的棉籽壳、杂木屑、麸皮作为原料,并把原料置于太阳 下曝晒2d—3d;杂木屑由粗细木屑各占50%组成;麸皮、玉米粉、石 膏粉、碳酸钙以保证培养料的碳、氮重量比(20-30)∶1;培养料按 重量百分比计配比进行配制,主料包含棉籽壳10%-50%、杂木屑 40%-70%;辅料包含麸皮6%-20%、玉米粉3%-10%、石膏粉0.5%-2%、 碳酸钙0.5%-2%。
(2)拌料:按配方比例称取主料,并添加辅料,将主料和辅料 搅拌均匀,使培养基含水量达60%-65%;用石灰或磷肥调节配料的 酸碱度,配成PH值为7—7.5。
(3)装盆灭菌接种:将拌好的秀珍菇培养基装入接秀珍菇菌种 的盆体装置(也称“菌盆”)中进行灭菌,采用高压灭菌蒸汽温度为125℃,在0.14-0.15MPa压力下蒸汽维持2-4小时后排气回零;常压 灭菌,加温至100℃后保持14-16小时;待菌盆内料温降至27℃以下时,将灭菌后菌盆移入接种室内进行接种。
(4)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盆移入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前3天 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促进菌种萌发定植,进入第4天之 后,随着菌盆内菌丝新陈代谢加快而致盆内温度上升,此时应将培养 室温度调到22-23℃;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室内湿度控制在60-70%,菌丝长满盆后,在发菌室再放7天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5)出菇期管理:出菇前,即5天后就把成熟的菌盆搬进出菇 室进行催蕾;出菇过程原基分化阶段,在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每潮菇 采后的养菌期,把环境温度降低到5-10℃创造温差刺激,以促进原 基分化,并给予散射光线,促料面菌丝倒伏,充分扭结分化大量子实 体原期;菇蕾形成阶段,将预冷出库的菌盆进行分开摆放,气温要尽 量控制在18--28℃,空气湿度稳定在85%-90%,每天喷水3-5次, 发现料面有积水,要及时用海绵吸干或倒掉;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当 菇蕾长到山枣大小时,空气湿度控制在75%-95%。
(6)采收与加工:菇蕾形成1天后,现蕾后3-5天即可及时采 菇;子实体成熟标志为菌盖长至2-3厘米,菌盖边缘内卷,颜色由深 逐渐变浅,孢子尚未弹射采收;每潮菇采摘后既要降低湿度,以利养 菌,同时也要防止培养料表面因失水而干燥,采完一潮菇应停水2~3天,保持菇房空间相对湿度在70-80%;每潮菇相隔约8~12天出另 一潮菇;转潮出菇时,再次进行低温预冷出菇,使转潮快,出菇整齐; 第二潮菇开始需低温刺激,在前一批菇采收后,挖除残留的菇柄及死 菇,养菌7—10d。
实施例三: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中白松茸的培育
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
(1)培养料原料处理: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蛀、不含有 毒有害物质的棉籽壳、玉米芯作为原料,并添加石膏粉、石灰、过磷 酸钙;用生石灰、磷肥调节培养料的酸碱度为5.0-7.5;采用经过消 毒处理的腐殖土或泥炭土或稻田土进行覆土;培养料按重量百分比计 配比进行配制:玉米芯45%-60%、棉籽壳35%-53%、石膏粉0.5%-3%、 石灰0.5%-2%、过磷酸钙0.5%-2%。
(2)装盆灭菌:将配置好的培养料装入专用接菌装置进行灭菌, 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10~12h,高压灭菌在147Pa的强压下维持 1.5~2h,达标后卸装冷却。
(3)接种:灭菌后待盆料温度降至32℃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 接入白松茸液体菌种。
(4)菌丝培养:将接过菌种的接菌盆体装置搬入清洁干燥、通 风良好、已消毒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期间,经常通风换气,室内温 度控制在10~36℃;在25~32℃下培养30~40天,菌丝就能长满菌 盆,菌盆内培养基变成纯白色;培养室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5%-70%, 温度为25~28℃;在发菌期间每周要倒盆一次,注意观察菌盆是否 污染,发现杂菌要及时处理。
(5)覆土:将发满菌丝的菌盆敞开,均匀地在盆口料顶上覆盖 一层3~4cm厚的经过消毒处理的腐殖土或泥炭土或稻田土。
(6)出菇前管理:定期向盆面喷水,以提高湿度;覆土后3天 菌丝开始爬土,12~15天白色菌丝爬上土面,及时通风换气,喷水 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菌丝迅速生长,待土层表面布满浓白菌丝后, 停水4d,加强通风换气,迫使盆面菌丝倒伏,菌丝体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此阶段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90%,空间温度 控制在12~30℃。
(7)出菇管理:覆土后15-20天,拨开泥土见大量洁白索状菌 丝时,应重喷一次出菇水,以后每天轻喷水1-2次,保持土层湿润和 空气相对湿度85%-90%,并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照,促进原基扭结 形成菇蕾子实体。
(8)出菇后管理:出现原基后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 并加强通风,同时根据子实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进行区别管理,原基 期是向幼菇转化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易发生死亡,造成减产,必须保 持环境湿度相对稳定,掌握“以保为主,以补为辅”的原则,干燥天 气采取同时向地面喷水和向空间喷雾状水,切忌向菇体喷水;在子实 体长至2~3厘米高进入伸长期时,每天喷水1~2次,喷水时采用雾 滴小的喷雾器朝上或侧向喷施,同时增加通风量;子实体进入成熟期, 少喷水,保持相对湿度在85%~95%。
(9)采收:采收时手握菌柄基部,整丛拔起,若需要,用干净 的刀片切下需采的菇,保留其他小菇;头潮菇收完后,清理料面,剔 除老化菌丝和残留菌柄,补土整平料面,防止积水,停水5d待菌丝恢 复4—5天后,补足水分再养菌出菇;2周内会形成第二批原基,采收3-4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80%-100%。
实施例四: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中北虫草的培育
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
(1)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含有干燥无霉变的小麦、清水和营养 液;营养液含有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配比进行配制:葡萄糖 66.18%-79.1%、蛋白胶8.72%-13.08%、碳酸二氢钾8.72%-13.08%、 硫酸镁3.42%-7.62%、维生素B20.01%-0.02%、维生素B120.01%-0.02%。
(2)装料:将小麦与清水按照重量比1:(1.3-2.0)混合后加 入营养液,搅拌均匀装入接北虫草菌种的盆体装置中,并在接北虫草 菌种的盆体装置上套一个塑料袋。
(3)高压灭菌:排净冷空气,压力升到1.5公斤时开始计算灭 菌时间,温度表120-125度时保持30-40分钟后清除火炉,开始降温, 自然降到1公斤压力时慢慢打开排气阀,排至压力回零后马上开锅, 开锅时要慢开,至少降温20分钟出锅,放在无菌室中冷却后准备接 种。
(4)接种室消毒:室内空房消毒和实物消毒;接种室的室内面 积3*5平方米,四周密封,接种室的门必须有缓冲室;未进原料前进 行室内空房消毒,首先用喷来苏2小时,来苏每立方米15ml兑水 500ml,然后用10A臭氧机消毒30-60分钟后搬入灭菌好的培养基; 实物消毒,进入接种前,在缓冲室中更换工作服,帽子,口罩,鞋套, 将菌盆身用消毒剂洗干净再拿入接种室,进入接种室后将电动接种器 开动,让酒精喷出2-3分钟,倒出剩余酒精,再用无菌水清洗管路多 次,洁净后加入菌种;接完种后下一步搬入北虫草培养室培养进行培养,前7天必须保持全黑暗培养;消毒后进行接种,菌液需用无菌水 进行稀释,菌液与无菌水的重量比为2:5。
(5)培养室消毒:培养室在培养基搬进之前的3-4天用臭氧机 进行彻底消毒。
(6)菌丝培养:将培养基搬入已彻底消毒的培养室,把已接种 好的菌盆排放在架子上,在发菌阶段的前4-5天室内温度控制在 15-18℃之间,每天进行对流通风30分钟;正常2天后会看到菌种萌 发,一般5-7天长满,提高温度调整到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 65-70%之间,每天进行对流通风2次30分钟,根据培养室内的实际 情况调整;经过10-15天的培养,虫草菌丝长满全盆;给予每天20-24 小时的光照,经过4-5天的散射光照,表面转为红黄色时,菌丝营养 生长成熟。
(7)催蕾及子座的管理:催蕾出子座过程中,每天散射光照不 少于8小时,晚上还要用日光照射16小时;室内温度20-22℃,夜 里降低5-8℃;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70%;每天通气2-3次,每次通 气20-40分钟,待菌丝由白色转为橘黄色后并陆续扭结成圆丘状隆起原基,分泌黄色水珠时,就做好长北虫草子座的准备工作;出子座管 理的湿度,虫草出前的6-7天,室温控制在18-20℃,以后室温提高 2℃,但不能超过25℃;充足的散射光,但不能直射光照;湿度提高 到85%,待北虫草平面突起形成小米粒原基时,通风补充新鲜空气; 虫草长出2公分长后,将室内湿度提高到90%,空间墙壁喷水以提高 湿度,加强通风管理;草长3公分高后,光照减少到每天10-12小时, 6-4小时,温差3-5度,湿度85%-90%之间;采收前3-5天给予20小 时光照的北虫草色泽好,通风管理50-60天后即可采收。
实施例五: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中香菇的培育
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
(1)培养基制备:依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配制酸碱、营养、湿 度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重量以接香菇菌种的盆体载重为准。
(2)接种:将制备好的香菇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载入接菌盆 中,无菌条件下接种。
(3)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接食用菌盆体装置搬入发菌房进行 发菌管理;调节发菌期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以适应香菇发菌 需求;及时检查菌盆内温度以适合菌种萌发定值,保持培养室内空气 流通,严格控制室内湿度,待香菇菌丝长满盆并达到生理成熟时,即 可进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在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调整菇房温度、湿度、 空气、光照以适应香菇不同发育历期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的需 求;
实施例六: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中平菇的培育
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以下:
(1)培养基制备:依据平菇的生物学特性配制酸碱、营养、湿 度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重量以接平菇菌种的盆体载重为准。
(2)接种:将制备好的平菇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载入接平菇 菌种的菌盆中,无菌条件下接种。
(3)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接食用菌盆体装置搬入发菌房进行 发菌管理;调节发菌期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以适应平菇发菌 需求;及时检查菌盆内温度以适合菌种萌发定值,保持培养室内空气 流通,严格控制室内湿度,待平菇菌丝长满盆并达到生理成熟时,即 可进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在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调整菇房温度、湿度、 空气、光照以适应平菇不同发育历期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的需 求;
实施例七:
参考附图1-5,在实施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发 明提供的一种适用各种食用菌盆栽的培育装置,包括盆体(1)和盆 盖(2),盆体(1)顶端设置横沿一(11),横沿一(11)内设置纵 沿一(12),纵沿一(12)与横沿一(11)互相垂直设置,盆盖(2) 底端设置横沿二(21),横沿二(21)内设置纵沿二(22),纵沿二 (22)与横沿二(21)互相垂直设置,横沿一(11)与横沿二(21) 相适应设置,纵沿一(12)与纵沿二(22)相适应设置,纵沿二(22)上端设置顶层(23),顶层(23)上设置凹槽(24),凹槽(24)内 设置安装环(241),安装环(241)一端设置在盆盖(2)外,安装 环(241)另一端设置在盆盖(2)内,安装环(241)上设有透气机 构(3),透气机构(3)中,安装环(241)上下两端均活动设有透 气孔盖(31),透气孔盖(31)和安装环(241)之间设有透气膜(3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通过使用盆体(1)添加培养基在工厂培养食用菌,通过盆体(1) 和盆盖(2)的公母扣式配合使得盆体(1)和盆盖(2)有效防止外 部空气直接进入装置,盆盖(2)上设有透气机构(3),透气机构(3)内设有透气膜(32),不会影响盆体(1)通风换气,保证培养食用 菌的品质,盆体(1)上设置加高层(4),方便不同高度食用菌的培 育,在食用菌培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实施例八: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透气孔盖(31)内沿 底边设置支撑环(313),支撑环(313)与安装环(241)相适应设 置,透气膜(32)设置在支撑环(313)与安装环(241)之间,透气 孔盖(31)内设置支撑柱(312),支撑柱(312)的高度与支撑环(313) 的高度相同,支撑环(313)和支撑柱(312)的设置使得透气膜(32) 与透气孔盖(31)之间不直接接触,增加了透气孔(311)的通气空 间,防止灰尘落入透气孔(311)后阻塞透气膜(32)透气。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盆体(1)和盆盖(2) 之间设置加高层(4),加高层(4)上端设置凸起一(42),凸起一 (42)和纵沿二(22)相适应设置,加高层(4)下端设置凹槽一(41), 凹槽一(41)和纵沿一(12)相适应设置,凹槽一(41)和凸起一(42) 相适应设置。
实施例九: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加高层(4)的高度 为3cm-10cm。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透气孔盖(31)上的 透气孔(311)沿透气孔盖(31)几何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使得透 气均匀。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透气孔(311)的数 量均为12个。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顶层(23)的四周均 设置凹槽(24)。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横沿一(11)上设置 通孔(111),横沿二(21)上设置与通孔(111)相适应的凸起(211), 通孔(111)的数量为两组以上,通孔(111)设置在盆体(1)的两 侧,方便盆体(1)和盆盖(2)的开合。
本发明采用的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结构中,盆体(1)内内底边 (13)采用圆弧面,方便消毒和清洗,盆体(1)和盆盖(2)采用透 明材料,方便采光,盆体(1)采用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椭圆 柱体形状。
实施例十:
在适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装置时,操作人员 在盒体(1)内放入食用菌培养基,在工厂内合适的培养环境下培养 食用菌长到一定大小,此时盒体(1)上盖上盒盖(2),横沿二(21) 搭在横沿一(11)上,纵沿二(22)扣在纵沿一(12)上,形成公母扣式的配合,农民或散养户家庭可以拿回装置培养,盒体(1)内放 置的培养基会为食用菌提供营养,外部的空气由于横沿一(11)、纵 沿一(12)、横沿二(21)和纵沿二(22)的设置无法从盒盖(2) 和盒体(1)的连接处进入,外部的空气通过安装环(241)上的透气 孔盖(31)过两层透气膜(32),再经安装环(241)下的透气孔盖 (31)进入盒体(1)内,有效阻挡灰尘和外部菌落直入盒体(1), 从而保证了食用菌的品质,当培养不同高度的食用菌时,在盒体(1) 和盒盖(2)之间安装不同数量的加高层(4)即可。
操作人员在盆体内放入食用菌培养基,在工厂内合适的培养环境 下培养食用菌长到一定大小,便可对农民或散养户家庭进行销售,不 必等菌株成熟时再销售,这为食用菌的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销售模 式,实现了食用菌专业生产到非专业生产的飞跃,让对食用菌感兴趣 的市民可以自行栽培,并且体验食用菌的生长全过程,享受绿色、安 全美味的好产品。
实施例十一:盆栽产业培育集成体系下培育的秀珍菇与其它栽培 手段培育的秀珍菇主要营养成分对比
1、检测样品:A料袋连体栽种培育的秀珍菇,B采用上述实施例 一提供的盆栽培育集成体系下培育的秀珍菇;A和B秀珍菇除培育模 式不一外,其余诸如重量等物理条件均相同;两种不同模式培育的秀 珍菇均由新疆乌鲁木齐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2、试剂与仪器
试剂: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氢氧化钠、邻苯二甲酸氢钾、盐 酸、浓硫酸、硼酸、硫酸铜、硫酸钾、高锰酸钾、草酸铵、氨水、无 水葡萄糖、DNS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 指示剂、酚酞指示剂、甲基红指示剂等,均为分析纯。
仪器:0.0001g分析天平、751紫外分光光度计、766型远红 外烘箱、调温式远红外消煮炉、灰化炉、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热恒温 水浴锅、凯氏定氮仪、索氏脂肪抽提仪、AA-67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日立MPF-4型荧光分光 光度计、糖分测定仪等。
3测定方法
将秀珍菇在80~85℃下烘至恒重后,粉碎,过80目筛备用。
蛋白质: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N×4.38),按GB5009.5测定。
粗脂肪: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按GB5009.6测定。
还原糖:采用DNS法测定。
糖分:糖分测定仪。
粗纤维(木质素和纤维素):按GB5009.10法测定。
果胶:重量法测定。
游离氨基酸: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 基酸。
4、测定结果
表1:不同栽培手段培育的秀珍菇主要营养成分表
结果表明:B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培育的秀珍菇主要成分均优于A 料袋连体栽种培育的秀珍菇营养成分含量和C现有技术披露的秀珍 菇营养成分含量。
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培育的秀珍菇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符合当前国 内普遍提倡的改变膳食结构的要求,且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 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因此食用菌盆栽培育 集成体系值得推广和应用。
采用上述系列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方法体系及食 用菌培育的盆栽装置,在实现食用菌盆栽培育中,有效解决占地面积 及补水问题;在培育食用菌的过程中无需使用杀菌剂进行灭菌,做到 真正意义上的纯天然,无公害;另外实现了食用菌专业生产到非专业 生产的飞跃,能够让对食用菌感兴趣的市民可以自行栽培,并且体验 食用菌的生长全过程,享受绿色、安全、美味的好产品,实现了食用 菌盆栽立体产业培育大规模和工厂化栽培。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 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其特征在于,集成体系包括以下过程:
(1)培养基制备:依据选用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配制酸碱、营养、湿度适宜的培养基;
(2)接种:将制备好的食用菌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载入接食用菌盆体装置中,无菌条件下接种;
(3)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接食用菌盆体装置搬入发菌房进行发菌管理;调节发菌期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以适应食用菌发菌需求;及时检查菌盆内温度以适合菌种萌发定值,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流通,严格控制室内湿度,待食用菌菌丝长满盆并达到生理成熟时,即可进入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在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调整菇房温度、湿度、空气、光照以适应食用菌不同发育历期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的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食用菌种的盆体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顶端设置横沿一,横沿一内设置纵沿一,纵沿一与横沿一互相垂直设置,盒盖底端设置横沿二,横沿二内设置纵沿二,纵沿二与横沿二互相垂直设置,横沿一与横沿二相适应设置,纵沿一与纵沿二相适应设置,纵沿二上端设置顶层,顶层上设置凹槽,凹槽内设置安装环,安装环一端设置在盒盖外,安装环另一端设置在盒盖内,安装环上设有透气机构;透气机构中,安装环上下两端均活动设有透气孔盖,透气孔盖和安装环之间设有透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食用菌种的盆体装置中,采用透气孔底盖内沿底边设置支撑环,支撑环与安装环相适应设置,透气膜设置在支撑环与安装环之间,透气孔底盖内设置支撑柱,支撑柱的高度与支撑环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食用菌种的盆体装置中,采用盆体和盆盖之间设置加高层,加高层上端设置凸起一,凸起一和纵沿二相适应设置,加高层下端设置凹槽一,凹槽一和纵沿一相适应设置,凹槽一和凸起一相适应设置;采用顶层的四周均设置凹槽;采用横沿一上设置通孔,横沿二上设置与通孔相适应的凸起,通孔的数量为两组以上,通孔设置在盆体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食用菌种的盆体装置中,采用透气孔底盖上的透气孔沿透气孔底盖几何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食用菌种的盆体装置中,采用加高层的高度为3cm-10cm;所述的透气孔的数量均为12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食用菌种的盆体装置中,采用盆体内内底边采用圆弧面,盆体和盆盖采用透明材料,盆体采用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椭圆柱体形状。
CN201711160126.5A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Pending CN107853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0126.5A CN107853073A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0126.5A CN107853073A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3073A true CN107853073A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0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0126.5A Pending CN107853073A (zh) 2017-11-20 2017-11-20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5307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2140A (zh) * 2018-05-03 2018-09-14 倪礼顺 一种杏鲍菇工厂化高产出菇方法
CN108651173A (zh) * 2018-05-18 2018-10-16 郑煜杰 一种农业蘑菇菌类种植的培养装置
CN110192499A (zh) * 2019-05-08 2019-09-03 魏继云 食用菌中空散热栽培筐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4772A (ja) * 1996-09-17 1998-04-07 Mori Sangyo Kk マンネンタケの栽培方法
CN201409328Y (zh) * 2009-05-18 2010-02-24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套袋装置
CN101683054A (zh) * 2008-09-22 2010-03-31 赵伟 一种采用花盆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1926263A (zh) * 2010-08-05 2010-12-29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用于蛹虫草栽培的容器
CN102860217A (zh) * 2012-10-05 2013-01-09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北虫草的栽培容器
CN203233840U (zh) * 2013-04-19 2013-10-16 宁德市山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兰科植物立体多层栽培装置
CN103918475A (zh) * 2014-03-26 2014-07-16 上海惠芬果蔬专业合作社 秀珍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基
CN203942847U (zh) * 2014-04-09 2014-11-19 吉林农业大学 盆栽宠物蘑菇的装置
CN204031888U (zh) * 2014-03-14 2014-12-24 王鸣皓 栽种器
CN204796243U (zh) * 2015-04-14 2015-11-25 山东美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北虫草的培养容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4772A (ja) * 1996-09-17 1998-04-07 Mori Sangyo Kk マンネンタケの栽培方法
CN101683054A (zh) * 2008-09-22 2010-03-31 赵伟 一种采用花盆栽培平菇的方法
CN201409328Y (zh) * 2009-05-18 2010-02-24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套袋装置
CN101926263A (zh) * 2010-08-05 2010-12-29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用于蛹虫草栽培的容器
CN102860217A (zh) * 2012-10-05 2013-01-09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北虫草的栽培容器
CN203233840U (zh) * 2013-04-19 2013-10-16 宁德市山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兰科植物立体多层栽培装置
CN204031888U (zh) * 2014-03-14 2014-12-24 王鸣皓 栽种器
CN103918475A (zh) * 2014-03-26 2014-07-16 上海惠芬果蔬专业合作社 秀珍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基
CN203942847U (zh) * 2014-04-09 2014-11-19 吉林农业大学 盆栽宠物蘑菇的装置
CN204796243U (zh) * 2015-04-14 2015-11-25 山东美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北虫草的培养容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英春 等: "蛹虫草盆栽技术", 新农业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2140A (zh) * 2018-05-03 2018-09-14 倪礼顺 一种杏鲍菇工厂化高产出菇方法
CN108651173A (zh) * 2018-05-18 2018-10-16 郑煜杰 一种农业蘑菇菌类种植的培养装置
CN110192499A (zh) * 2019-05-08 2019-09-03 魏继云 食用菌中空散热栽培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3590B (zh)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06258483B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层基料种植方法
CN103891524B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3392501B (zh) 一种桑枝栽培秀珍菇及调控出菇时间的方法
CN103798057B (zh) 一种银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4557270A (zh) 一种适于东北地区栽培的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养料
CN105900690A (zh)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5940960B (zh) 一种茶园套种灵芝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1715696A (zh)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5695338A (zh) 一种鸡枞菌的液体菌种繁育方法和大田仿生栽培方法
CN108812053A (zh) 一种室内栽培富硒大球盖菇的培养基及栽培方法
CN110024616A (zh) 一种种植羊肚菌的方法
CN105567576A (zh) 一种牛肝菌的液体菌种繁育方法和大田仿生栽培方法
CN104770175A (zh) 一种致病轮枝镰孢菌室内接种鲜食玉米的方法
CN104987151A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基质及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6258484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松乳菇高效种植方法
CN103858677B (zh) 一种鸡腿菇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07459413A (zh)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7853073A (zh) 一种适用食用菌盆栽培育集成体系及应用
CN105900807A (zh) 一种芡实的室内种植方法
CN105815085A (zh) 一种青花菜批量化培育壮苗的方法
CN113170702A (zh) 一种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及其应用
CN100399876C (zh) 白参菌的人工栽培繁育技术
CN106489527B (zh) 野生裂盖马鞍菌人工大田栽培方法
CN108184541A (zh) 黄芪功能性食用菌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