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9493B -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9493B
CN106019493B CN201610435408.0A CN201610435408A CN106019493B CN 106019493 B CN106019493 B CN 106019493B CN 201610435408 A CN201610435408 A CN 201610435408A CN 106019493 B CN106019493 B CN 106019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 station
hole
station
mould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54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19493A (zh
Inventor
刘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engru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ENGRU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ENGRU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ENGRU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354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9493B/zh
Priority to CN201710427005.6A priority patent/CN107238896B/zh
Priority to CN201710427011.1A priority patent/CN107037543B/zh
Priority to CN201710782207.2A priority patent/CN107436463B/zh
Priority to CN201710782206.8A priority patent/CN1073677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9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94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7107 priority patent/WO201721547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19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94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压制模、定位模、套接模、成型模、压片构成。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本发明中实现了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制造,效率达到人工的40‑60倍;而且更安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生产,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虽然其它成本有所提高,但除原料外的总体成本下降80‑90%,极大地节省了成本。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制作,制造的光纤连接头尺寸统一、成品合格率高、制造速度快、成本低;光纤连接头形成的光纤连接器体积小、重量轻。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及测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的应用日益增多。光纤通常有两种连接方式,之一为熔接,这种方式需要复杂、昂贵的连接设备,而且接续速度慢;之二为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中常见的是采用光纤连接器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的光纤连续器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较多、成本较高。在精确测距设备中,由于设备体积较小巧,因此,希望具有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的光纤连接器。
另一方面,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工业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增强,随着工业4.0的推进及深入,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头的制造企业,对于自动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申请人作为研发型企业,帮助光纤连接器制造商设计并实施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揭示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揭示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揭示一种用于自动化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自动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压制模1、定位模2、套接模3、成型模4、压片6构成;
所述成型模4由基座41构成,基座41的中央具有圆柱形凹孔43,凹孔43是不贯穿基座41的下表面的,凹孔43内具有从凹孔43底面中央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柱44,凹孔43外具有相对于凹孔43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孔421、第二定位孔422、第三定位孔423、第四定位孔42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定位孔都是不贯穿基座41的下表面的,第一支柱44的上表面是凸出于基座41的上表面的,第一支柱44为圆柱形状,第一支柱44的直径小于凹孔43的直径;
所述套接模3由套接模本体31、自套接模本体31下表面中央向下延伸的圆环柱体形套接体32、自套接模本体31下表面中央向下延伸且位于套接体32之外且相对于套接体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柱331、第二定位柱332、第三定位柱333、第四定位柱334构成,套接模本体31内部具有沿套接模本体轴线贯通的套接孔321,套接孔的直径与套接体的内径相等,套接孔的轴线与套接体的轴线相重合;第一定位柱331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421的孔径,第二定位柱332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孔422的孔径,第三定位柱332的直径小于第三定位孔423的孔径,第四定位柱334的直径小于第四定位孔424的孔径,套接体32的外径小于凹孔43的孔径,套接孔321的孔径大于第一支柱44的直径;第一定位柱331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定位孔421的深度,第二定位柱332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定位孔422的深度,第三定位柱332的长度不大于第三定位孔423的深度,第四定位柱334的长度不大于第四定位孔424的深度,套接体32的长度不小于凹孔43的深度;
所述压片6由圆柱形的压片本体61、从压片本体6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一结合柱63及第二结合柱64构成,压片本体61中央具有圆柱形的压接孔62,压接孔62的轴线与压片本体61的轴线相重合,第一结合柱63及第二结合柱64对称地分布在压接孔62的两侧,第一结合柱63的中央具有第一环形凹槽631,第二结合柱64的中央具有第二环形凹槽641;或者所述压片6由圆柱形的压片本体61构成,压片本体61中央具有圆柱形的压接孔62,压接孔62的轴线与压片本体61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压片本体61的直径略小于套接孔321的直径,压接孔62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柱44的直径;
所述定位模2由圆柱形的定位模本体21构成,定位模本体21具有自下表面向上延伸的圆柱形的定位模孔211,定位模孔211是不贯穿定位模本体21的上表面的,定位模孔211的轴线与定位模本体21的轴线重合,定位模孔211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柱44的直径,定位模孔211的深度不小于第一支柱44的长度,定位模本体21的直径小于套接孔321的直径,定位模本体21的长度不小于:套接模本体31的高度与套接体32的高度之和;
所述压制模1由压制连接部11、位于压制连接部11下方且与压制连接部11连接为一体的圆柱形的压制模本体12构成,压制模本体12内部具有自压制模本体12下表面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压制孔121,压制孔121的轴线与压制模本体12的轴线重合,压制孔121是贯穿压制模本体12的上、下表面的,压制模本体12的长度不小于定位模本体21的长度,压制模本体12的直径小于套接孔321的直径,压制孔121的直径大于定位模本体21的直径;
制造光纤连接头时,成型模4固定安装在旋转台的工作工位上,套接模3套装在成型模4上,在套接模的套接孔321内注入陶瓷粉料,将压片6底面往成型模4方向压一段时间后取出压片6,定位模2安装在套接模3中,往定位模2与套接孔321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再次注入陶瓷粉料,沿定位模2与套接孔321之间形成的间隙下压并保持一段时间,即实成了光纤连接头的制造。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1、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2、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A33、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A34、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A35、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6、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7、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A38、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A39、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A、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B、胚料取出、放置及回馈单元A3C、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A3D、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A3E、及与上述任一单元都双向连接的中央控制单元A30、旋转台A11、位置固定且位于旋转台上方的工作台A21;中央控制单元A30协调控制上述任一单元的动作,上述任一单元动作完成后作出回馈信号发送到中央控制单元A30;
旋转台A11的下部安装有从动旋转部件A12,从动旋转部件A12下端的外表面对称地分布着多个凹槽A121或从动旋转部件A12下端的外部安装有从动齿轮,旋转台A11的上表面逆时针依次分布有第一工作工位A111、第二工作工位A112、第三工作工位A113、第四工作工位A114、第五工作工位A115、第六工作工位A116、第七工作工位A117、第八工作工位A118、第九工作工位A119、第十工作工位A11A、第十一工作工位A11B、第十二工作工位A11C、第十三工作工位A11D、第十四工作工位A11E,中央控制单元A30控制的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A3E使旋转台沿逆时针方向按一个工作工位一步进的方式旋转;
工作台A21通过安装在工作台A21上表面的台柱23使工作台的位置固定,工作台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工位孔、第二工位孔A212、第三工位孔A213、第四工位孔A214、第五工位孔、第六工位孔、第七工位孔A217、第八工位孔A218、第九工位孔A219、第十工位孔、第十一工位孔、第十二工位孔、第十三工位孔A21D、第十四工位孔A21E;第一工位孔位于第一工作工位A111的正上方、第二工位孔位A212于第二工作工位A112的正上方、依次类推;
第一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一通道槽A221、第三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三通道槽A223、第五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五通道槽A225、第六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六通道槽A226、第十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十通道槽A22A、第十一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十一通道槽A22B、第十二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十二通道槽A22C;
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1安装在第一工位孔中、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2安装在第二工位孔中、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A33安装在第三工位孔中、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A34安装在第四工位孔中、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A35安装在第五工位孔中、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6安装在第六工位孔中、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7安装在第七工位孔中、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A38安装在第八工位孔中、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A39安装在第九工位孔中、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A安装在第十工位孔中、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B安装在第十一工位孔中,胚料取出、放置及回馈单元A3C安装在第十二工位孔中、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A3D安装在第十三工位孔中、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A3E安装在从动旋转部件A12内部。
本发明中实现了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制造,效率达到人工的40-60倍;而且更安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生产,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虽然其它成本有所提高,但除原料外的总体成本下降80-90%,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制作,制造的光纤连接头尺寸统一、成品合格率高、制造速度快、成本低;光纤连接头形成的光纤连接器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制造光纤连接器用的模具,组装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造光纤连接器用的模具中压制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造光纤连接器用的模具中定位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制造光纤连接器用的模具中套接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制造光纤连接器用的模具中成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制造光纤连接器用的模具中压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制造的光纤连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B-B方向的剖面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为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0中旋转台上方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至图9,一种用于自动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压制模1、定位模2、套接模3、成型模4、压片6构成;
所述成型模4由基座41构成,基座41的中央具有圆柱形凹孔43,凹孔43是不贯穿基座41的下表面的,凹孔43内具有从凹孔43底面中央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柱44,凹孔43外具有相对于凹孔43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孔421、第二定位孔422、第三定位孔423、第四定位孔42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定位孔都是不贯穿基座41的下表面的,第一支柱44的上表面是凸出于基座41的上表面的,第一支柱44为圆柱形状,第一支柱44的直径小于凹孔43的直径;
所述套接模3由套接模本体31、自套接模本体31下表面中央向下延伸的圆环柱体形套接体32、自套接模本体31下表面中央向下延伸且位于套接体32之外且相对于套接体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柱331、第二定位柱332、第三定位柱333、第四定位柱334构成,套接模本体31内部具有沿套接模本体轴线贯通的套接孔321,套接孔的直径与套接体的内径相等,套接孔的轴线与套接体的轴线相重合;第一定位柱331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421的孔径,第二定位柱332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孔422的孔径,第三定位柱332的直径小于第三定位孔423的孔径,第四定位柱334的直径小于第四定位孔424的孔径,套接体32的外径小于凹孔43的孔径,套接孔321的孔径大于第一支柱44的直径;第一定位柱331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定位孔421的深度,第二定位柱332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定位孔422的深度,第三定位柱332的长度不大于第三定位孔423的深度,第四定位柱334的长度不大于第四定位孔424的深度,套接体32的长度不小于凹孔43的深度;
所述压片6由圆柱形的压片本体61、从压片本体6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一结合柱63及第二结合柱64构成,压片本体61中央具有圆柱形的压接孔62,压接孔62的轴线与压片本体61的轴线相重合,第一结合柱63及第二结合柱64对称地分布在压接孔62的两侧,第一结合柱63的中央具有第一环形凹槽631,第二结合柱64的中央具有第二环形凹槽641;或者所述压片6由圆柱形的压片本体61构成,压片本体61中央具有圆柱形的压接孔62,压接孔62的轴线与压片本体61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压片本体61的直径略小于套接孔321的直径,压接孔62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柱44的直径;
所述定位模2由圆柱形的定位模本体21构成,定位模本体21具有自下表面向上延伸的圆柱形的定位模孔211,定位模孔211是不贯穿定位模本体21的上表面的,定位模孔211的轴线与定位模本体21的轴线重合,定位模孔211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柱44的直径,定位模孔211的深度不小于第一支柱44的长度,定位模本体21的直径小于套接孔321的直径,定位模本体21的长度不小于:套接模本体31的高度与套接体32的高度之和;
所述压制模1由压制连接部11、位于压制连接部11下方且与压制连接部11连接为一体的圆柱形的压制模本体12构成,压制模本体12内部具有自压制模本体12下表面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压制孔121,压制孔121的轴线与压制模本体12的轴线重合,压制孔121是贯穿压制模本体12的上、下表面的,压制模本体12的长度不小于定位模本体21的长度,压制模本体12的直径小于套接孔321的直径,压制孔121的直径大于定位模本体21的直径;
制造光纤连接头时,成型模4固定安装在旋转台的工作工位上,套接模3套装在成型模4上,在套接模的套接孔321内注入陶瓷粉料,将压片6底面往成型模4方向压一段时间后取出压片6,定位模2安装在套接模3中,往定位模2与套接孔321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再次注入陶瓷粉料,沿定位模2与套接孔321之间形成的间隙下压并保持一段时间,即实成了光纤连接头的制造。
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制造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模、定位模、套接模、成型模、压片的材料都是钢或铁或合金。
本发明的原理是这样的:制造光纤连接头时,成型模4固定安装在旋转台的工作工位上,套接模3套装在成型模4上,定位模2安装在套接模3中,压制模1套装在定位模2外; 先将第一定位柱331置入第一定位孔421,第二定位柱332置入第二定位孔422,第三定位柱332置入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柱334置入第四定位孔,套接体32置入凹孔43,套接孔321套在第一支柱44外,达到了成型模4与套接模3的相对位置固定;接着在套接孔321注入陶瓷粉料,到达第一支柱44上表面以下的适当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压实陶瓷粉料形成光纤连接头本体5的底部及光纤固定孔52;再将定位模2放入套接孔321中,使定位模孔211套在第一支柱44外;然后在套接孔321中再次注入陶瓷粉料,到达套接模3上表面以下的位置,使压制模1向下运动,并使压制孔121套在定位模本体21外,压制到合适的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形成光纤连接头本体5的上部及容缆腔51;完成了光纤连接头的胚体的制造,再进行烧结即完成了光纤连接头的制造。
压制完成后,收回压制模1,取出定位模2,收回套接模3,拿出胚体,即完成了光纤连接头的制造,由于胚体也具较大的硬度,故可方便的取出,不会变形;然后清理成型模4内的残渣即可。
第一次压制时,适当位置,即高低位置可确定光纤连接头本体5的底部的高度;需要另外的与凹孔43、第一支柱44相匹的压片进行压制,压片直径略小于凹孔43的直径,压片的相应位置具有比第一支柱44直径稍大的压接孔,压片可套在第一支柱44上;第二次压制时,合适的位置,即光纤连接头本体5的上部的高度,根据可需求确定。
本发明中的模具可以生产出不同长度、不同尺寸的光纤连接头。
本发明中,第一至第四定位柱不局限于四根,最少可以为两根,当然,可以为其它多根;同时,第一至第四定位孔不局限于四个,最少可以为两个,当然,可以为其它多个,只要能容纳住定位柱。
本发明中,凹孔43的深度为2.0mm±0.5mm。
本发明中,套接模本体31的长度为8mm~25mm。
实施实例2
请见图10至图13,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1、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2、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A33、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A34、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A35、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6、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7、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A38、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A39、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A、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B、胚料取出、放置及回馈单元A3C、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A3D、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A3E、及与上述任一单元都双向连接的中央控制单元A30、旋转台A11、位置固定且位于旋转台上方的工作台A21;中央控制单元A30协调控制上述任一单元的动作,上述任一单元动作完成后作出回馈信号发送到中央控制单元A30;
旋转台A11的下部安装有从动旋转部件A12,从动旋转部件A12下端的外表面对称地分布着多个凹槽A121或从动旋转部件A12下端的外部安装有从动齿轮,旋转台A11的上表面逆时针依次分布有第一工作工位A111、第二工作工位A112、第三工作工位A113、第四工作工位A114、第五工作工位A115、第六工作工位A116、第七工作工位A117、第八工作工位A118、第九工作工位A119、第十工作工位A11A、第十一工作工位A11B、第十二工作工位A11C、第十三工作工位A11D、第十四工作工位A11E,中央控制单元A30控制的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A3E使旋转台沿逆时针方向按一个工作工位一步进的方式旋转;
工作台A21通过安装在工作台A21上表面的台柱23使工作台的位置固定,工作台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工位孔、第二工位孔A212、第三工位孔A213、第四工位孔A214、第五工位孔、第六工位孔、第七工位孔A217、第八工位孔A218、第九工位孔A219、第十工位孔、第十一工位孔、第十二工位孔、第十三工位孔A21D、第十四工位孔A21E;第一工位孔位于第一工作工位A111的正上方、第二工位孔位A212于第二工作工位A112的正上方、依次类推;
第一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一通道槽A221、第三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三通道槽A223、第五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五通道槽A225、第六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六通道槽A226、第十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十通道槽A22A、第十一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十一通道槽A22B、第十二工位孔向工作台A21的外沿开有第十二通道槽A22C;
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1安装在第一工位孔中、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2安装在第二工位孔中、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A33安装在第三工位孔中、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A34安装在第四工位孔中、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A35安装在第五工位孔中、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6安装在第六工位孔中、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7安装在第七工位孔中、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A38安装在第八工位孔中、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A39安装在第九工位孔中、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A安装在第十工位孔中、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B安装在第十一工位孔中,胚料取出、放置及回馈单元A3C安装在第十二工位孔中、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A3D安装在第十三工位孔中、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A3E安装在从动旋转部件A12内部;
旋转台的每个工作工位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成型模4,启动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
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1沿第一通道槽A221运动取套接模3并套装在第一工作工位的成型模4外,完成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一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二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一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二工作工位后,指令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2动作,向套接模的套接孔321内注入第一陶瓷粉料到预定的位置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二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三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二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三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A33沿第三通道槽A223动作,压片往成型模4安装到位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三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四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三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四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A34,压一定时间及距离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四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五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四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五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A35沿第五通道槽A225运动,取出压片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五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六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五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六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A36沿第六通道槽A226运动,定位模2安装在套接模3中,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六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七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六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七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A37,完成第二次注入陶瓷粉料 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七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八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七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八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A38,完成规定行程、压力及时间的压制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八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九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八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九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A39,压制模回到原始位置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九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九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A沿第十通道槽A22A运动,取出套接模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一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一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A3B沿第十一通道槽A22B运动,取出定位模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一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二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一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二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放置及回馈单元A3C沿第十二通道槽A22C运动,放置及回馈单元中的机械手取出胚料放置到指定位置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二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三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二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三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A3D,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中的气动清洗装置采用高压对于成型模按规定扫过的位置、时间、压力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三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四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三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四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协调判断有无异常,若有异常则停止工作发出报警,若无异常则停止一段规定的时间,然后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四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一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依次循环,其它各个工作工位也依次循环,由于每个时刻,除第十四个工作工位外,其它工作工位处都在工作,每移动一个工作工位是按所有工位中时间最长的为准的;且每次移动前要不仅要判断自身是否已完成,还要判断其它工作工位是否已全部完成,只有全部完成后,中央控制单元才控制旋转台逆时针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本发明中实现了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制造,效率达到人工的40-60倍;而且更安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生产,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虽然其它成本有所提高,但除原料外的总体成本下降80-90%,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上述所述的系统,其自动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方法中,所述第一及第二陶瓷粉料都可为纳米氧化铝或纳米氧化硅或纳米碳化硅陶瓷或者所述陶瓷粉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0~70份、氧化锆:10~20份、氧化硅:15~25份、钛白粉:4~6份、聚乙烯蜡:1~2份、聚丙烯酸铵:1~3份、聚乙烯醇:0.3~0.5份、氧化钇:0.1~0.3份、油酸:2~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 TDS的抗黄变剂:0.1~0.3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0份、氧化锆:10份、氧化硅:15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份、聚丙烯酸铵:1份、聚乙烯醇:0.3份、氧化钇:0.1份、油酸:2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 TDS的抗黄变剂:0.1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5份、氧化锆:15份、氧化硅:20份、钛白粉:5份、聚乙烯蜡:1.5份、聚丙烯酸铵:2份、聚乙烯醇:0.4份、氧化钇:0.2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0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7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 TDS的抗黄变剂:0.2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70份、氧化锆:20份、氧化硅:25份、钛白粉:6份、聚乙烯蜡:2份、聚丙烯酸铵:3份、聚乙烯醇:0.5份、氧化钇:0.3份、油酸: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 TDS的抗黄变剂:0.3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8份、氧化锆:12份、氧化硅:18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6份、聚丙烯酸铵:2.2份、聚乙烯醇:0.36份、氧化钇:0.18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8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9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 TDS的抗黄变剂:0.24份。
上述陶瓷粉料的配方依次称为:大范围配方、第一配方、第二配方、第三配方、第四配方,按上述顺序,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本发明中的产品序号表示分别依次表示为#1、#2、#3、#4、#5;市售的型号为W0.25陶瓷加工的本产品表示为#6;各取100件样品,经过测试,得到以下试验结果。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中的陶瓷粉料制成的产品具有更优良的耐跌落、耐压、耐复杂环境、耐强光性能。
本发明中实现了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制造,效率达到人工的40-60倍;而且更安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生产,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虽然其它成本有所提高,但除原料外的总体成本下降80-90%,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制作,制造的光纤连接头尺寸统一、成品合格率高、制造速度快、成本低;光纤连接头形成的光纤连接器体积小、重量轻。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自动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它由压制模、定位模、套接模、成型模、压片构成;
所述成型模由基座构成,基座的中央具有圆柱形凹孔,凹孔是不贯穿基座的下表面的,凹孔内具有从凹孔底面中央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柱,凹孔外具有相对于凹孔轴线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定位孔都是不贯穿基座的下表面的,第一支柱的上表面是凸出于基座的上表面的,第一支柱为圆柱形状,第一支柱的直径小于凹孔的直径;
所述套接模由套接模本体、自套接模本体下表面中央向下延伸的圆环柱体形套接体、自套接模本体下表面中央向下延伸且位于套接体之外且相对于套接体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第四定位柱构成,套接模本体内部具有沿套接模本体轴线贯通的套接孔,套接孔的直径与套接体的内径相等,套接孔的轴线与套接体的轴线相重合;第一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的孔径,第二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二定位孔的孔径,第三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三定位孔的孔径,第四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四定位孔的孔径,套接体的外径小于凹孔的孔径,套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一支柱的直径;第一定位柱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定位孔的深度,第二定位柱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定位孔的深度,第三定位柱的长度不大于第三定位孔的深度,第四定位柱的长度不大于第四定位孔的深度,套接体的长度不小于凹孔的深度;
所述压片由圆柱形的压片本体、从压片本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第一结合柱及第二结合柱构成,压片本体中央具有圆柱形的压接孔,压接孔的轴线与压片本体的轴线相重合,第一结合柱及第二结合柱对称地分布在压接孔的两侧,第一结合柱的中央具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结合柱的中央具有第二环形凹槽;或者所述压片由圆柱形的压片本体构成,压片本体中央具有圆柱形的压接孔,压接孔的轴线与压片本体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压片本体的直径略小于套接孔的直径,压接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柱的直径;
所述定位模由圆柱形的定位模本体构成,定位模本体具有自下表面向上延伸的圆柱形的定位模孔,定位模孔是不贯穿定位模本体的上表面的,定位模孔的轴线与定位模本体的轴线重合,定位模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一支柱的直径,定位模孔的深度不小于第一支柱的长度,定位模本体的直径小于套接孔的直径,定位模本体的长度不小于:套接模本体的高度与套接体的高度之和;
所述压制模由压制连接部、位于压制连接部下方且与压制连接部连接为一体的圆柱形的压制模本体构成,压制模本体内部具有自压制模本体下表面向上延伸的圆柱形压制孔,压制孔的轴线与压制模本体的轴线重合,压制孔是贯穿压制模本体的上、下表面的,压制模本体的长度不小于定位模本体的长度,压制模本体的直径小于套接孔的直径,压制孔的直径大于定位模本体的直径;
制造光纤连接头时,成型模固定安装在旋转台的工作工位上,套接模套装在成型模上,在套接模的套接孔内注入陶瓷粉料,将压片底面往成型模方向压一段时间后取出压片,定位模安装在套接模中,往定位模与套接孔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再次注入陶瓷粉料,沿定位模与套接孔之间形成的间隙下压并保持一段时间,即实成了光纤连接头的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于,所述压制模、定位模、套接模、成型模的材料都是钢或铁或合金。
3.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胚料取出、放置及回馈单元、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及与上述任一单元都双向连接的中央控制单元、旋转台、位置固定且位于旋转台上方的工作台;中央控制单元协调控制上述任一单元的动作,上述任一单元动作完成后作出回馈信号发送到中央控制单元;
旋转台的下部安装有从动旋转部件,从动旋转部件下端的外表面对称地分布着多个凹槽或从动旋转部件下端的外部安装有从动齿轮,旋转台的上表面逆时针依次分布有第一工作工位、第二工作工位、第三工作工位、第四工作工位、第五工作工位、第六工作工位、第七工作工位、第八工作工位、第九工作工位、第十工作工位、第十一工作工位、第十二工作工位、第十三工作工位、第十四工作工位,中央控制单元控制的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使旋转台沿逆时针方向按一个工作工位一步进的方式旋转;
工作台通过安装在工作台上表面的台柱使工作台的位置固定,工作台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有:第一工位孔、第二工位孔、第三工位孔、第四工位孔、第五工位孔、第六工位孔、第七工位孔、第八工位孔、第九工位孔、第十工位孔、第十一工位孔、第十二工位孔、第十三工位孔、第十四工位孔;第一工位孔位于第一工作工位的正上方、第二工位孔位于第二工作工位的正上方、依次类推;
第一工位孔向工作台的外沿开有第一通道槽、第三工位孔向工作台的外沿开有第三通道槽、第五工位孔向工作台的外沿开有第五通道槽、第六工位孔向工作台的外沿开有第六通道槽、第十工位孔向工作台的外沿开有第十通道槽、第十一工位孔向工作台的外沿开有第十一通道槽、第十二工位孔向工作台的外沿开有第十二通道槽;
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一工位孔中、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二工位孔中、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三工位孔中、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四工位孔中、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五工位孔中、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六工位孔中、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七工位孔中、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安装在第八工位孔中、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九工位孔中、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十工位孔中、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十一工位孔中,胚料取出、放置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十二工位孔中、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安装在第十三工位孔中、旋转台升旋转降位置对准及回馈单元安装在从动旋转部件内部。
4.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使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其生产方法为:
旋转台的每个工作工位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成型模,启动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
套接模安装及回馈单元沿第一通道槽运动取套接模并套装在第一工作工位的成型模外,完成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一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二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一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二工作工位后,指令第一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动作,向套接模的套接孔内注入第一陶瓷粉料到预定的位置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二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三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二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三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片安装及回馈单元沿第三通道槽动作,压片往成型模安装到位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三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四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三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四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第一压制及回馈单元,压一定时间及距离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四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五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四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五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片取出及回馈单元,取出压片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五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六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五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六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定位模安装及回馈单元,定位模安装在套接模中,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六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七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六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七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第二陶瓷粉料安装及回馈单元,完成第二次注入陶瓷粉料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七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八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七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八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制模下降及压制和回馈单元,完成规定行程、压力及时间的压制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八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九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八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九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压制模复位及回馈单元,压制模回到原始位置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九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九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套接模取出及回馈单元,取出套接模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一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一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定位模取出及回馈单元,取出定位模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一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二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一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二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放置及回馈单元,放置及回馈单元中的机械手取出胚料放置到指定位置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二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三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二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三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指令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成型模清洗及回馈单元中的气动清洗装置采用高压对于成型模按规定扫过的位置、时间、压力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发送回馈信号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三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十四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中央控制单元获得原来处于第十三工作工位处的确实已移到第十四工作工位后,中央控制单元协调判断有无异常,若有异常则停止工作发出报警,若无异常则停止一段规定的时间,然后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旋转台逆时针旋转一个工作工位,使原来处于第十四工作工位处的移到第一工作工位,其余的也依次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依次循环,其它各个工作工位也依次循环,由于每个时刻,除第十四个工作工位外,其它工作工位处都在工作,每移动一个工作工位是按所有工位中时间最长的为准的;且每次移动前要不仅要判断自身是否已完成,还要判断其它工作工位是否已全部完成,只有全部完成后,中央控制单元才控制旋转台逆时针下移一个工作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陶瓷粉料都为纳米氧化铝或纳米氧化硅或纳米碳化硅陶瓷或者所述陶瓷粉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料制成:碳化硅:60~70份、氧化锆:10~20份、氧化硅:15~25份、钛白粉:4~6份、聚乙烯蜡:1~2份、聚丙烯酸铵:1~3份、聚乙烯醇:0.3~0.5份、氧化钇:0.1~0.3份、油酸:2~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1~0.3份;或者所述陶瓷粉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料制成:碳化硅:60份、氧化锆:10份、氧化硅:15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份、聚丙烯酸铵:1份、聚乙烯醇:0.3份、氧化钇:0.1份、油酸:2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1份;或者所述陶瓷粉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料制成:碳化硅:65份、氧化锆:15份、氧化硅:20份、钛白粉:5份、聚乙烯蜡:1.5份、聚丙烯酸铵:2份、聚乙烯醇:0.4份、氧化钇:0.2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0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7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2份;或者所述陶瓷粉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料制成:碳化硅:70份、氧化锆:20份、氧化硅:25份、钛白粉:6份、聚乙烯蜡:2份、聚丙烯酸铵:3份、聚乙烯醇:0.5份、氧化钇:0.3份、油酸: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3份;或者所述陶瓷粉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料制成:碳化硅:68份、氧化锆:12份、氧化硅:18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6份、聚丙烯酸铵:2.2份、聚乙烯醇:0.36份、氧化钇:0.18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8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9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24份。
CN201610435408.0A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19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5408.0A CN10601949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427005.6A CN10723889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427011.1A CN10703754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CN201710782207.2A CN10743646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782206.8A CN107367798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PCT/CN2017/087107 WO2017215470A1 (zh) 2016-06-18 2017-06-02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5408.0A CN10601949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2207.2A Division CN10743646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427005.6A Division CN10723889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427011.1A Division CN10703754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CN201710782206.8A Division CN107367798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9493A CN106019493A (zh) 2016-10-12
CN106019493B true CN106019493B (zh) 2017-10-20

Family

ID=57088011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7005.6A Active CN10723889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782206.8A Active CN107367798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CN2017107822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3646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61043540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1949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427011.1A Active CN10703754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7005.6A Active CN10723889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N201710782206.8A Active CN107367798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CN2017107822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3646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7011.1A Active CN107037543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模具、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5) CN107238896B (zh)
WO (1) WO20172154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8896B (zh) * 2016-06-18 2019-01-01 杭州昱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4498U (zh) * 2009-07-21 2010-06-23 深圳太辰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插芯尾座自动落料机构
CN202093207U (zh) * 2010-12-27 2011-12-28 广州市攀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插芯压装机
CN102385117A (zh) * 2011-10-27 2012-03-2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插针组件
CN103212981A (zh) * 2013-04-26 2013-07-24 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Fc光纤连接头组装一体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3205A (ja) * 1999-06-04 2000-12-12 Ykk Corp アモルファス合金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6754953B2 (en) * 2001-07-02 2004-06-29 Takahiko Mukouda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ferrules used for optical fibers
JP2003075682A (ja) * 2001-09-07 2003-03-1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コネクタ前処理装置
JP2003131076A (ja) * 2001-10-23 2003-05-08 Akutowan:Kk 樹脂製フェルール及び樹脂製フェルールの成形方法
US7209629B2 (en) * 2004-06-14 2007-04-24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N100399088C (zh) * 2005-04-30 2008-07-0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光纤连接器用氧化锆陶瓷套管的制备方法
JP2007226743A (ja) * 2006-02-27 2007-09-06 Fujitsu Ltd 仲介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プログラム、仲介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方法および仲介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装置
JP4736848B2 (ja) * 2006-02-27 2011-07-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4908452B2 (ja) * 2008-04-21 2012-04-0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接続部品の製造方法
JP5125913B2 (ja) * 2008-09-09 2013-01-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接続素子の製造方法、成型装置および光ファイバ接続素子
TW201134032A (en) * 2010-03-29 2011-10-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uple connetor
CN102466840A (zh) * 2010-11-04 2012-05-23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记忆合金制作光纤接头的方法
JP5485116B2 (ja) * 2010-11-25 2014-05-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法
CN107238896B (zh) * 2016-06-18 2019-01-01 杭州昱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14498U (zh) * 2009-07-21 2010-06-23 深圳太辰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插芯尾座自动落料机构
CN202093207U (zh) * 2010-12-27 2011-12-28 广州市攀森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插芯压装机
CN102385117A (zh) * 2011-10-27 2012-03-2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插针组件
CN103212981A (zh) * 2013-04-26 2013-07-24 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Fc光纤连接头组装一体化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7798B (zh) 2019-01-18
CN107238896B (zh) 2019-01-01
WO2017215470A1 (zh) 2017-12-21
CN107037543B (zh) 2018-10-16
CN107436463B (zh) 2019-05-14
CN107367798A (zh) 2017-11-21
CN107436463A (zh) 2017-12-05
CN107037543A (zh) 2017-08-11
CN106019493A (zh) 2016-10-12
CN107238896A (zh) 201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9493B (zh) 一种光纤连接头自动化生产系统及自动化生产方法
CN112720656B (zh) 一种缠绕管生产用高精度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62141B (zh) 一种制造结构简单的光纤连接头的方法
CN202270858U (zh) 一种悬挂卡箍的成形装置
CN106079040B (zh) 一种制造双孔结构光纤连接头的方法
CN106918874B (zh) 一种光纤连接头的制造方法及制造光纤连接头的模具
CN207534680U (zh) 一种多工件同心装夹装置
CN104148891A (zh) 汽车样件生产工艺
CN102632497A (zh) 高精度龙门型3轴工业机器人
CN203831549U (zh) 一种可调节式烟道机外模结构
CN207655433U (zh) 一种控制天线罩头部内表面涂胶厚度均匀性的工装
CN106803696B (zh) 一种带中空轴的电机外壳
CN206622544U (zh) 圆形箍筋加工装置
CN205573096U (zh) 一种用于四轴压力机的组合式底座
CN207358628U (zh) 一种轴承内圈锥环加工治具
CN105032801A (zh) 一种太阳能亚克力板刷洗机
CN205766155U (zh) 一种迷你型三轴机器人
CN205363358U (zh) 一种活塞体加工定位工装
CN206046688U (zh) 一种内球笼冷挤压用凹模
CN202695948U (zh) 一种扭头端子模具
CN102975576B (zh) 一种可伸缩移动脚
CN206997540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入子镶件
CN214199959U (zh) 一种用于齿轮球坑同心度快速检测装置
CN212946676U (zh) 一种可高度调节的机械自动化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07300118U (zh) 一种铜配件中心距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Xiaobing

Inventor before: Shen Yuji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3

Address after: 401573 Chongqing Hechuan District of Hechuan Industrial Park Development Zone Jinfeng Road grass street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CHENGRUI PHOTO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Xiangcheng District 215131 yuan and street Wankelong mall 1 room 49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GAOJING TEZ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