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5018B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05018B CN106005018B CN201610131399.6A CN201610131399A CN106005018B CN 106005018 B CN106005018 B CN 106005018B CN 201610131399 A CN201610131399 A CN 201610131399A CN 106005018 B CN106005018 B CN 1060050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ring element
- load transferring
- vehicle frame
- front side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便宜而轻巧,而且具有较好冲击吸收性能的车身前部结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中,第1负载传递部件(40)接合于前侧车架(30)的前端部且接合于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侧,在俯视情况下呈从前方向后方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第1负载传递部件(40)具有向前侧车架(30)开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沿着该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41),接合有竖板状的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由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底部(41)和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呈封闭状的封闭截面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的改良技术。
背景技术
关于车身前部结构的现有技术,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左右的前侧车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在这些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且车宽方向外表面侧设置有在俯视情况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1负载传递部件,这些前侧车架的前端及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前端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起来,保险杠支架从这些连接部件向前方延伸,保险杠架设于这些保险杠支架之间,同时,动力单元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之间。负载传递部件从前方向后方宽度变窄。
有时会有碰撞负载从车宽外侧施加至上述车身。在发生所谓小面积偏置碰撞时,碰撞负载藉由负载传递部件传递至前侧车架。传递至前侧车架的碰撞负载藉由动力单元传递至相反侧的前侧车架。据此,能够通过车身前部的整体来吸收碰撞负载。
但在上述车身前部结构中,为了切实传递碰撞负载,具有较高强度的负载传递部件必不可少。这是因为,若负载传递部件轻易地发生变形,则不能获得所期望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大负载传递部件的强度,必须使用高张力材料等特定的材料,或增大钢板的板厚。若使用了特定的材料,会导致部件价格上涨,若增大了板厚,会导致部件重量增加。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3-21275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便宜而轻巧,而且具有较好冲击吸收性能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具有:
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第1负载传递部件,其分别接合于该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且接合于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侧,在俯视情况下呈从前方向后方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以及
左右的连接部件,其安装在该前侧车架的前端及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前端,连接所述前侧车架及第1负载传递部件;
该车身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具有向所述前侧车架开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
沿着该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接合有竖板状的第2负载传递部件,
在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底部的一部分,形成有离开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第1槽部,以及/或者,在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一部分,形成有离开所述底部的第2槽部,据此,由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底部和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呈封闭状的封闭截面结构。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与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连接,并接合于所述前侧车架。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车架的、比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更靠近后方的部位,形成有脆弱部,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后端延伸至比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后端更靠近所述脆弱部的附近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3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与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连接,并接合于所述连接部件。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4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上下的端部被弯折。
本发明的第6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5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所述前侧车架的车宽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下构件,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前端且车宽外侧的部位连接于所述下构件。
本发明的第7方案为,根据第1方案~第6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左右的保险杠支架,该左右的保险杠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前部,能够在变形的同时吸收冲击负载,所述保险杠支架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方延伸至所述下构件的前方。
根据第1方案的发明,第1负载传递部件具有向前侧车架开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沿着该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接合有竖板状的第2负载传递部件。而且,由底部和第2负载传递部件,构成沿前后方向连续的封闭截面。在小面积偏置碰撞中,当碰撞负载施加至车宽外侧时,碰撞负载从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底部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传递至前侧车架。由于通过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底部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形成了封闭截面的结构,能够抑制上述部件因碰撞负载而发生变形。不必为了抑制变形而将昂贵的材料用于第1负载传递部件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而且,与使用板厚较厚的负载传递部件比较,仅需使第2负载传递部件接合于底部即可,因此还能抑制重量的增加。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不仅便宜而轻巧,而且具有较好冲击吸收性能的车身前部结构。
根据第2方案的发明,第2负载传递部件与在俯视情况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1负载传递部件连接,并接合于前侧车架。在俯视情况下成为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顶点的部分易于从前侧车架脱离。通过使第2负载传递部件延伸至前侧车架,能够由第2负载传递部件和前侧车架夹持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后顶点部。据此,能够抑制第1负载传递部件从前侧车架脱离,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前侧车架。
根据第3方案的发明,第2负载传递部件延伸至形成于前侧车架的脆弱部的附近。能够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脆弱部的附近,使前侧车架在脆弱部发生弯折。据此,能够稳定地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若要利用动力单元吸收冲击时,必须根据动力单元的不同种类变更配置。而在本发明中,由于是从脆弱部使前侧车架发生变形,因此不必根据动力单元的不同种类变更配置。因此,通用性优良。
根据第4方案的发明,第2负载传递部件与在俯视情况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1负载传递部件连接,并接合于连接部件。在俯视情况下成为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顶点的部分易于从连接部件脱离。通过使第2负载传递部件延伸至连接部件,能够由第2负载传递部件和连接部件夹持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前外顶点部。据此,能够抑制第1负载传递部件从连接部件脱离,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前侧车架。
根据第5方案的发明,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上下的端部被弯折。能够加大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弯折刚度,抑制因碰撞负载而发生变形,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前侧车架。
根据第6方案的发明,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位于前端且车宽外侧的部位连接于下构件。通过使下构件也与前侧车架同时发生变形,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
根据第7方案的发明,保险杠支架从前侧车架的前方延伸至下构件的前方。通过在第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前方配置保险杠支架,在发生小面积偏置碰撞时,能够更加切实地将冲击负载从第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传递至前侧车架。而且能够将负载传递至下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部位2的放大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前侧车架、第1负载传递部件、第2负载传递部件及连接部件的斜视图。
图4为沿图2的4-4线的截面图。
图5为沿图3的5-5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26:连接部件;27:保险杠支架;30:前侧车架;30b:脆弱部;40:第1负载传递部件;41:底部;41a:第1槽部;50:第2负载传递部件;51a:第2槽部;52:下侧的弯折部;53:上侧的弯折部;60:下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说明中的左右,是指以车辆司乘人员为标准的左右,前后是指以车辆行进方向为标准的前后。此外,图中的Fr表示前,Rr表示后,Le表示司乘人员所见的左,Ri表示司乘人员所见的右,Up表示上,Dn表示下,Ce表示车宽中央。
<实施例>
参照图1。如图1所示,在车身10的内侧,形成有前部的引擎室12和位于该引擎室12的正后方的车厢13。车身10由单体壳车身构成,相对于穿过车宽方向的中心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宽中心线CL,呈大致左右对称形状。
引擎室12和车厢13被前围板下板15分隔开来。前围板下板15的左右两端连接于左右的前柱16、16。
车身10具有左右的前侧车架30、30,以及在俯视情况下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30、30的车外侧的左右的下构件60、60。左右的前侧车架30、30位于车身10的前部的左右两侧,沿车身10的前后方向延伸。在左右的前侧车架30、30之间,配置有动力单元19。
在左右的前侧车架30、30以及左右的下构件60、60之间,分别架设有左右的减震器支架22、22。
在图2~图5中,示出了车身前部结构中的右前部。在左前部,也采用了与右前部相同的结构。对右前部进行说明,对左前部省略说明。可以适当地将对右前部的说明替换理解为对左前部的说明。
参照图2及图3。在前侧车架30的前端部且车宽方向外表面侧,接合有在俯视情况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1负载传递部件40。沿着该第1负载传递部件40,接合有竖板状的第2负载传递部件50。该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位于前端且车宽外侧的部位连接于下构件60。上述前侧车架30的前端、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前端、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前端、以及下构件60的前端接合于金属板制的连接部件26。在连接部件26的前部,接合有能够在发生变形的同时吸收冲击负载的保险杠支架27。
回到图1。在左右的保险杠支架27、27之间,架设有保险杠28。
在前侧车架30上形成有用于紧固动力单元19的安装紧固部30a,以及比该安装紧固部30a更靠近前方且比第1负载传递部件更靠近后方的脆弱部30b。
脆弱部30b为在俯视情况下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形成为与其前后的部位相比宽度较窄。脆弱部30b与前侧车架30的其他部位相比截面面积较小,弯折刚度降低。
参照图4。前侧车架30由配置于车宽中心侧的内框31以及重叠于该内框31的车外侧的外框32构成。前侧车架30由内框31以及外框32构成为具有大致矩形的封闭截面(截面呈封闭状)的结构。
内框31呈向外框32开口的大致U字形,由位于车宽中心侧的内框底部31a,从该内框底部31a的两端分别向车宽外侧延伸的框内壁部31b、31c,从下侧的框内壁部31b的顶端向下方延伸的内框下凸缘31d,以及从上侧的框内壁部31c的顶端向上方延伸的内框上凸缘31e构成。下侧的框内壁部31b和上侧的框内壁部31c中,上侧的框内壁部31c较长。
外框32呈大致L字形,由与内框底部31a相向的外框竖壁部32a,从该外框竖壁部32a的下端向下侧的框内壁部31b延伸的外框横壁部32b,以及从外框横壁部32b的顶端向下方延伸并焊接于内框下凸缘31d的外框下凸缘32d构成。外框竖壁部32a的上端焊接于内框上凸缘31e。
第1负载传递部件40在沿车宽方向剖视的情况下呈大致U字形,向前侧车架30开口。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由位于车宽外侧并与外框竖壁部32a相向的底部41,从该底部41的两端分别向车宽中心延伸的壁部42、43,以及从上侧的壁部43的顶端向上方且沿着外框竖壁部32a延伸的第1凸缘45构成。
在底部4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离开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第1槽部41a。第1槽部41a以沿前后方向连续(延伸)的方式形成。
同时参照图3。上侧的壁部43在俯视情况下呈从前方向后方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下侧的壁部42也是如此。
第2负载传递部件50沿着底部41接合,由接合于底部41的加强部51,从该加强部51的上下的端部分别向车外侧弯折的弯折部52、53,以及从上侧的弯折部53向上方弯折并接合于下构件60的第2凸缘55构成。
在加强部51形成有离开底部41的第2槽部51a。第2槽部51a以沿前后方向连续(延伸)的方式形成。
参照图5。图5示出了从前方观察前侧车架30、第1负载传递部件40、以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状态。因此,其相对于图2~图4,左右相反。
第1槽部41a和第2槽部51a相向,而形成呈大致六角形的封闭截面。第1槽部41a及第2槽部51a均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延伸)形成。据此,封闭截面也沿车身前后方向连续(沿车身前后方向各个部分都呈封闭截面)。
回到图3及图4。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前端接合于连接部件26及下构件60,后端接合于前侧车架30。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后端比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后端更靠近后方,且位于脆弱部30b(参照图1)的附近。
参照图4。下构件60由配置于车宽中心侧的内下构件61以及重叠于该内下构件61的车外侧的外下构件62构成。下构件60通过内下构件61及外下构件62,形成为具有呈大致矩形的封闭截面。
内下构件61呈大致L字形,由与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加强部51相向的内竖壁部61a以及从该内竖壁部61a的下端向车宽外侧延伸的内横壁部61b构成。
外下构件62呈大致L字形,由与内竖壁部61a相向的外竖壁部62a,从该外竖壁部62a的上端向内竖壁部61a延伸的外横壁部62b,从外横壁部62b的顶端向上方延伸且焊接于内竖壁部61a的顶端的下构件上部凸缘部62c,以及从外竖壁部62a的顶端向车宽外侧延伸且焊接于内横壁部61b的顶端的下构件下部凸缘部62d构成。
根据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发明,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参照图5。第1负载传递部件40具有向前侧车架30开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沿着该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41,接合有竖板状的第2负载传递部件50。而且,通过底部41和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连续的封闭截面。
同时参照图3。在小面积偏置碰撞中,当碰撞负载施加至车宽外侧时,碰撞负载从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底部4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50传递至前侧车架30。由于通过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底部4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形成了封闭截面,能够抑制这些部位因碰撞负载而发生变形。不必为了抑制变形而将昂贵的材料用于第1负载传递部件40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50。而且,与使用了板厚较厚的负载传递部件的情形比较,仅使第2负载传递部件50接合于底部41即可,故可抑制重量的增加。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不仅便宜而轻巧,而且具有较好冲击吸收性能的车身前部结构。
尤其优选在第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40、50的双方形成槽部41a、51a,并使其彼此相向而形成封闭截面。据此,不必加大第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40、50,即可确保具有较大的封闭截面。
另外,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上下的端部被弯折。能够加大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弯折刚度,抑制碰撞负载导致的变形,从而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前侧车架30。
参照图2。第2负载传递部件50与在俯视情况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1负载传递部件40连接,并接合于前侧车架30。在俯视情况下成为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顶点的部分,易于脱离前侧车架30。通过使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延伸至前侧车架30,能够由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和前侧车架30夹持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后顶点部P1。据此,能够抑制第1负载传递部件40脱离前侧车架30,从而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前侧车架30。
另外,第2负载传递部件50与在俯视情况下呈大致三角形的第1负载传递部件40连接,并接合于连接部件26。在俯视情况下成为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顶点的部分,易于脱离连接部件26。通过使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延伸至连接部件26,能够由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和连接部件26夹持第1负载传递部件40的前外顶点部P2。据此,能够抑制第1负载传递部件40脱离连接部件26,从而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前侧车架30。
另外,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延伸至形成于前侧车架30的脆弱部30b的附近。能够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脆弱部30b的附近,使前侧车架30在脆弱部30b发生弯折。据此,能够稳定地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若要利用动力单元19(参照图1)吸收冲击时,必须根据动力单元19的不同种类变更配置。而在本发明中,由于是从脆弱部30b使前侧车架30发生变形,不必根据动力单元19的不同种类变更配置。因此,通用性优良。
另外,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位于前端且车宽外侧的部位连接于下构件60。通过使下构件60也与前侧车架30同时发生变形,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
另外,保险杠支架27从前侧车架30的前方延伸至下构件60的前方。通过在第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40、50的前方配置保险杠支架27,在发生小面积偏置碰撞时,能够更加切实地将冲击负载从第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40、50传递至前侧车架30及下构件60。
另外,保险杠支架27的前表面在俯视情况下,车宽外侧比车宽中央更靠近后方。在发生小面积偏置碰撞时,能够更加切实地将冲击负载从第1及第2负载传递部件40、50传递至前侧车架30。
同时参照图3。由于第2槽部51a形成为直至连接部件26的后表面,藉由第2槽部51a和连接部件26的后表面形成封闭截面。能够抑制第2负载传递部件50发生变形,从而更加切实地将冲击负载从连接部件26向后方传递。
另外,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弯折的上下的端部的宽度形成为,在第2负载传递部件50的前端最大。连接于下构件60的部位的宽度最大。据此,能够更加切实地将碰撞负载传递至下构件60。
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作用及效果,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适用于乘用车的车身。
Claims (7)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具有:
位于左右的前侧车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第1负载传递部件,其分别接合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且接合于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表面侧,在俯视情况下呈从前方向后方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以及
左右的连接部件,其安装在前侧车架的前端及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前端,连接所述前侧车架及第1负载传递部件;
该车身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具有向所述前侧车架开口的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
沿着该呈大致U字形的部位的底部,接合有竖板状的第2负载传递部件,
在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底部的一部分,形成有离开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第1槽部,以及/或者,在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一部分,形成有离开所述底部的第2槽部,据此,由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底部和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截面呈封闭状的封闭截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与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连接,并接合于所述前侧车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侧车架的、比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更靠近后方的部位,形成有脆弱部,
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后端延伸至比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的后端更靠近所述脆弱部的附近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与所述第1负载传递部件连接,并接合于所述连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上下的端部被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在所述前侧车架的车宽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下构件,
所述第2负载传递部件的位于前端且车宽外侧的部位连接于所述下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左右的保险杠支架,该左右的保险杠支架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前部,能够在变形的同时吸收冲击负载,
所述保险杠支架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方延伸至所述下构件的前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67504 | 2015-03-27 | ||
JP2015067504 | 2015-03-27 | ||
JP2015166110A JP6462531B2 (ja) | 2015-03-27 | 2015-08-25 | 車体前部構造 |
JP2015-166110 | 2015-08-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05018A CN106005018A (zh) | 2016-10-12 |
CN106005018B true CN106005018B (zh) | 2018-03-20 |
Family
ID=56974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31399.6A Active CN106005018B (zh) | 2015-03-27 | 2016-03-09 | 车身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63170B2 (zh) |
CN (1) | CN1060050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98018B2 (ja) * | 2015-07-22 | 2018-03-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JP6462552B2 (ja) * | 2015-10-26 | 2019-01-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6445953B2 (ja) * | 2015-10-26 | 2018-12-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6228180B2 (ja) * | 2015-12-01 | 2017-11-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6819439B2 (ja) * | 2017-04-21 | 2021-01-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車両 |
WO2018221143A1 (ja) * | 2017-06-02 | 2018-12-0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6557291B2 (ja) * | 2017-06-27 | 2019-08-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US10202028B1 (en) * | 2017-08-09 | 2019-02-1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Traction Battery Sub-Frame Assembly |
JP6705850B2 (ja) * | 2018-02-20 | 2020-06-03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車両の前方構造 |
JP7006470B2 (ja) * | 2018-04-11 | 2022-01-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前方構造 |
JP2019214289A (ja) * | 2018-06-12 | 2019-12-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7253432B2 (ja) * | 2019-04-17 | 2023-04-06 |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 車体前部構造 |
KR20210070808A (ko) * | 2019-12-05 | 2021-06-1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차체 |
KR20210071182A (ko) * | 2019-12-05 | 2021-06-1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차체 |
JP7181329B2 (ja) * | 2021-03-17 | 2022-11-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48882B2 (ja) * | 1992-10-26 | 2003-09-22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フレーム及び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JP2004196156A (ja) * | 2002-12-19 | 2004-07-15 | Calsonic Kansei Corp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JP5077541B2 (ja) * | 2007-08-29 | 2012-11-2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4486673B2 (ja) * | 2007-12-11 | 2010-06-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5354154B2 (ja) * | 2008-08-21 | 2013-11-2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US8672393B2 (en) * | 2011-01-26 | 2014-03-18 | Honda Motor Co., Ltd.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JP5357953B2 (ja) * | 2011-04-01 | 2013-12-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5953887B2 (ja) * | 2012-04-02 | 2016-07-2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
KR101826540B1 (ko) * | 2012-09-03 | 2018-02-07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충격흡수장치 |
US20140062129A1 (en) * | 2012-09-04 | 2014-03-0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Impact deflection and absorption structure |
US20140091585A1 (en) * | 2012-10-02 | 2014-04-03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Small overlap frontal impact counter-measure |
JP6048318B2 (ja) * | 2013-06-05 | 2016-12-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5979084B2 (ja) * | 2013-06-05 | 2016-08-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JP5907126B2 (ja) * | 2013-08-02 | 2016-04-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
2016
- 2016-03-09 CN CN201610131399.6A patent/CN106005018B/zh active Active
- 2016-03-25 US US15/081,607 patent/US996317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05018A (zh) | 2016-10-12 |
US20160280272A1 (en) | 2016-09-29 |
US9963170B2 (en) | 2018-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05018B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CN105882755B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US8585134B2 (en) | Vehicle body lower structure | |
US9056634B2 (en) |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 |
US8905466B2 (en) | Structure for front of vehicle body | |
US9663147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of a vehicle | |
CN104724016A (zh) | 车身碰撞吸收结构 | |
CN106945730B (zh) | 车辆框架结构 | |
US9073503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 |
CN106608282B (zh) | 车身侧部构造 | |
US9522644B2 (en) |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9868470B2 (en) |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 |
CN104890735A (zh) | 车身的前部结构 | |
US10059375B2 (en) |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 |
US11220292B2 (en) | Vehicle rear structure | |
CN104661878A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JP2013216153A (ja) |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 |
CN105730509B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CN106687361A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WO2015068556A1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CN109421815B (zh) | 车体构造 | |
CN107021138B (zh) | 汽车的车身结构以及汽车的制造方法 | |
JP2009096330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US9821851B1 (en) | Vehicle body front reinforcement assembly | |
US10919470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