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4968B - 婴儿车用座椅、婴儿车以及座椅限制件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用座椅、婴儿车以及座椅限制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04968B CN106004968B CN201610196170.0A CN201610196170A CN106004968B CN 106004968 B CN106004968 B CN 106004968B CN 201610196170 A CN201610196170 A CN 201610196170A CN 106004968 B CN106004968 B CN 1060049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belt
- stroller
- side wall
- elastic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o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whee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5/00—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being foldable or dismountable when not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婴儿车用座椅(4)具备:座面部(40);靠背部(50),其与座面部(40)连接;侧壁部(60),其被配置在座面部(40)的左右。侧壁部(60)具有带状部件(61)和弹性部件(62),所述弹性部件(62)在于长边方向(ld)上远离的两处(c1、c2)与带状部件(61)的左右方向(d2)上的外侧的表面(61a)连结,带状部件(61)的与弹性部件(62)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L1)长于弹性部件(62)的与带状部件(61)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L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限制件、安装有该座椅限制件的婴儿车用座椅以及具有该座椅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具有婴儿车主体和被支承于婴儿车主体上的座椅的婴儿车被广泛地供于使用。例如在专利专利文献1(CN1939787A、JP2007-99000A)中所公开的那样,在多种的婴儿车中,能够以座椅的靠背部相对于座面部而倾斜的方式,或者以座椅的座面部与靠背部接近的方式而折叠。另一方面,被安装在婴儿车主体上的座椅如专利文献2(CN1519158A、JP2004-231059A)所公开的那样,除了座面部及靠背部以外还具有被配置在座面部及靠背部的左右的一对侧壁部。侧壁部被形成为,在放倒靠背部而使座面部与靠背部之间的角度变为最大时不会出现褶皱的尺寸。
如上文所述,当对婴儿车进行折叠时,座椅的座面部与靠背部接近。随着婴儿车的折叠,座椅的侧壁部也被弯折而向左右方向中的任意一侧扩展。尤其当座椅的侧壁部向左右方向中的外侧扩展时,会被构成婴儿车主体的框架夹住,从而可能阻碍婴儿车的折叠动作。此外,当在座椅的侧壁部被婴儿车主体的框架夹住的状态下来保管婴儿车时,也会成为损害外观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考虑这一点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折叠婴儿车时防止座椅的侧壁部向左右方向中的外侧扩展的婴儿车用座椅、具有该座椅的婴儿车以及被安装在该座椅上的座椅限制件。
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一婴儿车用座椅具备:座面部;靠背部,其与所述座面部连接;一对侧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座面部的左右,所述左右侧壁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带状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在于长边方向上远离的两处与所述带状部件的左右方向中的外侧的表面连结,所述带状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长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
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二婴儿车用座椅具备:座面部;靠背部,其与所述座面部连接;一对侧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座面部的左右,左右的所述侧壁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带状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以从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与所述带状部件重叠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所述带状部件上,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带状部件以使其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弯折的方式而施力。
在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二婴儿车用座椅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弹性部件在于长边方向上远离的两处与所述带状部件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表面连结,所述带状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长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
在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一婴儿车用座椅或第二婴儿车用座椅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各个侧壁部被架设在所述座面部与所述靠背部间。
在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一婴儿车用座椅或第二婴儿车用座椅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带状部件的前方的端部被缝合在所述座面部上。
在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一婴儿车用座椅或第二婴儿车用座椅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侧壁部还具有加固板,所述带状部件的后方的端部被安装在所述加固板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的表面上。
在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一婴儿车用座椅或第二婴儿车用座椅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侧壁部包括:下边缘部,其与所述座面部连接;背边缘部,其与所述靠背部连接;上边缘部,其在所述下边缘部的前方的端部与所述背边缘部的上方的端部之间延伸,所述带状部件沿着所述上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而延伸。
在由本发明得到的第一婴儿车用座椅或第二婴儿车用座椅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侧壁部具有表面料、和被配置在与所述表面料相比靠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背面料,在所述表面料与所述背面料之间收纳有所述带状部件及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表面料和所述背面料缝合的缝合线中的至少一根从所述下边缘部与所述背边缘部的连接处周围起朝向所述上边缘部而延伸,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近前处终结。
由本发明得到的婴儿车具备:具有上述的任意一个特征的婴儿车用座椅;婴儿车主体,其对所述婴儿车用座椅进行支承。
由本发明得到的座椅限制件被安装在婴儿车用座椅上,并且在婴儿车被折叠了的状态下对所述婴儿车用座椅向外侧扩展的情况进行限制,所述座椅限制件具备:带状部件;弹性部件,其在于长边方向上远离的两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所述带状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长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座椅的侧壁部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安装有一个实施方式的座椅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图2为将图1所示的婴儿车在拆卸了座椅的状态下示出的立体图。
图3为将图2所示的婴儿车在折叠了的状态下示出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被安装在图1所示的婴儿车上的座椅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图4所示的座椅的侧壁部的侧视图。另外,为了便于理解而省略了背面料来进行图示。
图6为沿着图5所示的线VI-VI的侧壁部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被安装在图5所示的侧壁部上的座椅限制件的立体图。
图8为用于对被设置于图4所示的座椅上的安装件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9为表示将图1所示的婴儿车折叠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10为沿着图9所示的线X-X的侧壁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10为用于对由本发明得到的婴儿车1及座椅4进行说明的图。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安装有座椅4(参照图4至图8)的婴儿车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及图2为表示婴儿车1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婴儿车1如广泛普及的那样(例如,JP2013-244942A或JP2007-098995A)以能够进行折叠的方式而构成,从而能够从图1、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向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进行折叠。此外,婴儿车1通过使扶把30相对于婴儿车1的主体框架10而进行摆动,从而能够对图1、图2所示的背面推车状态和未图示的对面推车状态进行切换。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相对于婴儿车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用语在未进行特别指示的情况下,是指以乘坐在处于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为基准的“前”、“后”、“上”、“下”、“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更详细而言,婴儿车1的“前后方向d1”相当于连结图1、图2中的纸面的左下和右上的方向。而且,只要未进行特别指示,则“前”是指乘坐在婴儿车上的婴幼儿所面向的一侧,且成为图1、图2中的纸面的左下侧。另一方面,婴儿车1的“上下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d1正交并且与接地面正交的方向。因此,在接地面为水平面的情况下,“上下方向”是指垂直方向。此外,“左右方向d2”为横向,并且为与“前后方向d1”及“上下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正交的方向。另外,在左右方向d2中,将接近于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的一侧称为内侧,将远离婴幼儿的一侧称为外侧。
在如图1及图2所示的婴儿车1中,座椅4被安装在婴儿车主体2上。婴儿车主体2具有主体框架10,所述主体框架10具有一对前腿11、一对后腿12以及一对肘靠13,座椅支承单元20(参照图2)被支承于主体框架10上。
前腿11的上端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与被配置在所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处的肘靠13的前方部分连接。同样,后腿12的上端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与被配置在所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处的肘靠13的前方部分连接。
此外,肘靠13的后方部分经由联杆部件14及转动支架15而与被配置在所对应的一侧(左侧或右侧)处的后腿12的中间部分连接。
扶把30相对于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婴儿车主体2的主体框架10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图1及图2所示,扶把30的U字的两端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被连结在所对应的一侧的联杆部件14上。
接下来,对用于支承座椅4的座椅支承单元20进行说明。座椅支承单元20以能够倾斜的方式而对座椅4进行支承。如图2所示,座椅支承单元20具有座面支承框2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而与座面支承框21连接的靠背支承框22、被张开设置在座面支承框21及靠背支承框22上的底托片23。
座面支承框21位于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的臀部的下方处,靠背支承框22位于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的脊背的背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座面支承框21及靠背支承框22由整体上具有U字状的形状的金属制的管构成。
具有以上的整体结构的婴儿车1通过以以下的方式而使各结构部件互相转动,从而能够进行折叠。在图3中,图示了婴儿车1折叠了的状态。
在对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的婴儿车1进行折叠时,将被配置在后方位置处的扶把30暂时向后上方提起,之后向下方按压。伴随扶把30的动作,联杆部件14及转动支架15远离后腿12,并且使转动支架15相对于后腿12而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此外,伴随该动作,肘靠13及座面支承框21相对于联杆部件14而沿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
如图3所示,通过这样的操作,使得在侧面观察时扶把30与前腿11以大致平行的方式而被配置,并且扶把30的配置位置降低,从而能够折叠婴儿车1。在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下,能够使沿着婴儿车1的前后方向d1以及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型化。另外,将婴儿车1从折叠状态展开时,只要遵循与上述的折叠操作相反的顺序即可。
接下来,参照图4,对被安装在座椅支承单元20上的座椅4进行说明。图4为从表面侧示出座椅4的俯视图。
座椅4由柔软的材料构成,从而向落座于座椅4的表面侧的婴幼儿提供乘坐舒适感。如图4所示,座椅4具有座面部40、和与座面部40连接而位于座面部40的后方处的靠背部50。座面部40通过座椅支承单元20的座面支承框21以及底托片23的被保持在座面支承框21上的部分而被支承,并且主要对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的臀部进行支承。另一方面,靠背部50通过座椅支承单元20的靠背支承框22以及底托片23的被保持在靠背支承框22上的部分而被支承,并且被配置在与婴幼儿的脊背相对的位置处。
座面部40和靠背部50例如通过缝合而被相互连接,在该情况下,座面部40与靠背部50的连接处通过由接缝构成的连接线cl而被划分形成。随着婴儿车1的倾斜动作或折叠动作,座椅4的座面部40及靠背部50相互接近。此时,座面部40及靠背部50以由接缝构成的连接线cl作为摆动轴线而相对地进行摆动。
此外,如图4所示,座椅4还具有上方部70,所述上方部70被连接于靠背部50的远离了座面部40的上方的位置处。上方部70作为对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的头部进行保护的头枕而发挥功能。图4所示的上方部70被缝合于靠背部50上,并且上方部70与靠背部50的连接处通过大致呈U字状的缝制线而被划分形成。
这样的座面部40、靠背部50及上方部70能够与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直接接触。因此,座面部40、靠背部50及上方部70使用具有缓冲性的布材而构成,例如可以由如下的布材而构成,即,使用由两块布料来夹着具有缓冲性的海绵等材料而形成的布材、或者由具有缓冲性的布料本身构成的布材。
另外,座椅4具有被配置在座面部40的左右的一对侧壁部60。侧壁部60从座面部40立起,并从侧方对乘坐在婴儿车1上的婴幼儿进行保护。各个侧壁部60被架设在座面部40与靠背部50间,并且并非被座椅支承单元20直接支承,而是维持从座面部40立起的状态。
各个侧壁部60包括与座面部40连接的下边缘部60a、与靠背部50连接的背边缘部60b、在下边缘部60a的前方的端部与背边缘部60b的上方的端部之间延伸的上边缘部60c。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边缘部60a与座面部40的靠近靠背部50的部分(后方部分)连接,背边缘部60b与靠背部50的靠近座面部40的部分(下方部分)连接。而且,下边缘部60a与背边缘部60b连续地连结。在该情况下,以座面部40与靠背部50的连接线cl作为起点而划分为下边缘部60a和背边缘部60b。
图5将侧壁部60放大来表示,在图6中,图示了沿着图5所示的线VI-VI的侧壁部60的截面。如图5及图6所示,各个侧壁部60具有长条状的带状部件61、和两端被架设在带状部件61上的弹性部件62。弹性部件62从左右方向d2上的外侧(参照图6)而与带状部件61重叠,并且被缝合在带状部件61的外侧的表面61a上。在所图示的示例中,带状部件61及弹性部件62的宽度相等,并且在图6所示的侧面观察时,各自的长边方向也相互并行。
如图5所示,带状部件61在上边缘部60c的附近沿着该上边缘部60c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延伸。弹性部件62在成为带状部件61的两端61b、61c之间的位置处与该带状部件61重叠。
带状部件61的前方的端部61b被配置在上边缘部60c与背边缘部60b的连接处附近,并且所述端部61b的一部分被缝合在座面部40上。更详细而言,连接座面部40和侧壁部60的缝制线也包括带状部件61的前方的端部61b,从而将侧壁部60缝合在座面部40上。
带状部件61的后方的端部61c与用于加固侧壁部60的加固板63重叠。如图6所示,带状部件61的后方的端部61c进入至与加固板63相比而为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处。而且,带状部件61的后方的端部61c被缝合在加固板63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的表面63a上。
图7中放大表示了由带状部件61和弹性部件62构成的座椅限制件5。如图7所示,带状部件61包括成为被连结于弹性部件62上的两个连结处c1、c2之间的中间区域61d、和位于两个连结处c1、c2的外侧的一对缝合区域61e。带状部件61以中间区域61d弯曲了的状态而与弹性部件62连结。另外,为了对带状部件61进行固定,缝合区域61e为可以被固定在侧壁部60的其他的结构要素上的部分。
尤其当将带状部件61的与弹性部件62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即中间区域61d的长度设为L1,将弹性部件62的与带状部件61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设为L2时,以长度L1长于长度L2的方式而将弹性部件62安装在带状部件61上。根据这样的结构,带状部件61通过弹性部件62而以朝向弹性部件62的相反侧弯折的方式被施力。在图5及图6所示的方式中,在座椅限制件5被安装在侧壁部60上的状态下,由于弹性部件62被配置在左右方向d2中的外侧,因此带状部件61通过弹性部件62而以向左右方向d2中的内侧弯折的方式被施力。作为一个示例,带状部件61侧的长度L1可以被设定为弹性部件62侧的长度L2的1.5倍~2.0倍左右。
接下来,再次参照图6,对侧壁部60的叠层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侧壁部60包括表面料64、背面料66、和在表面料64与背面料66之间与带状部件61及弹性部件62一同被收纳的缓冲材料65。表面料64在左右方向d2上位于最内侧的位置处,并成为面向婴幼儿的一侧的表面。背面料66在左右方向d2上位于最外侧的位置处,并成为面向座椅支承单元20的一侧的表面。
对于表面料64而选定考虑到外观的材料,该被选定的材料能够使用本身已知的材料。
由于背面料66成为能够与座椅支承单元20接触的表面,因此背面料66被要求有耐磨损性。此外,在缓冲材料65采用了例如聚酯棉等的情况下,需要防止缓冲材料65的撕碎或跑出。作为满足所涉及的功能的背面料66而可例举出耐撕面料。
另外,返回至图5,在表面料64与背面料66之间,与缓冲材料65及弹性部件62一同收纳有带状部件61,带状部件61的缝合区域61e被安装在背面料66上。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沿着缝合区域61e的轮廓而将缝合区域61e和背面料66缝合。
作为成为带状部件61的材料而可列举出与表面料64及背面料66相比不易变形且与加固板63相比易于变形的材料,例如织入了合成纤维的安全带材料等。作为弹性部件62而只要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定,典型地可列举出橡胶或硅。此外,作为加固板63而能够使用与表面料64、背面料66及带状部件61相比不易变形的材料,例如通过聚丙烯这样的树脂而形成的板状的部件。
此外,如图5所示,在表面料64和背面料66上设置有缝合线69a、69b。图5所示的缝合线69a、69b从下边缘部60a与背边缘部60b的连接处附近朝向上边缘部60c的方式而被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根缝合线69a、69b沿着以座面部40与靠背部50的连接线cl为中心的放射状的路径而被形成。但是,在两根缝合线69a、69b趋向于上边缘部60c的路径上,配置有带状部件61及弹性部件62。因此,缝合线69a不会缝合到弹性部件62上而将在弹性部件62的近前处终结。
如图5所示,通过两根缝合线69a、69b而将侧壁部60划分为三个区域S1~S3。而且,上述的加固板63被配置在三个区域S1~S3之中的位于最后方的区域S3、即与位于后方的缝合线69b相比成为相对后方的区域S3中。
通过使缝合线69a、69b被设置于侧壁部60上,从而使侧壁部60以缝合线69a、69b为起点而变得易于变形。在进行折叠时,随着座面部40与靠背部50接近,侧壁部60将以两根缝合线69a、69b为起点而弯折,从而能够以三个区域S1~S3重叠的方式而使侧壁部60折叠。
另外,在将座椅4安装在婴儿车1上时,使用安装件81。在图8中,图示了被设置于座椅4的侧壁部60周围的安装件81的配置。如图8所示,在座椅4的侧壁部60周围设置有多个安装件81。多个安装件81被配置为,在婴儿车1被展开了的状态下维持侧壁部60从座面部40立起的状态。尤其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在夹着加固板63的两侧处配置有第一安装件81a及第二安装件81b,在与第一安装件81a及第二安装件81b相比成为前方的区域内,配置有第三安装件81c。
第一安装件81a在侧壁部60的背边缘部60b的前方部分处与靠背部50和侧壁部60一同被缝合。第二安装件81b被缝合在成为夹着加固板63而与第一安装件81a相对的上边缘部60c附近的区域中。第三安装件81c被缝合在成为侧壁部60的下边缘部60a的前方附近的座面部40的区域中。根据这样的安装件81的配置,从而能够在婴儿车1被展开了的状态下使侧壁部60维持从座面部40立起的状态。
这样的安装件81能够使用本身已知的安装件来构成。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使用由纽扣和带条构成的安装件。另外,虽然在座椅4的其他区域中也配置有几个安装件81,但由于这些与现有的婴儿车用座椅中的安装件的配置大致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还参照图9,对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座椅4的作用进行说明。图9为表示将图1所示的婴儿车折叠的形态的立体图。另外,虽然在以下的说明中,示出了左右侧壁部60中的任意一个均包含由带状部件61及弹性部件62构成的座椅限制件5的示例,但只要至少一方的侧壁部60包含座椅限制件5即可。
首先,如图9所示,首先将婴儿车1从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向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进行折叠。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座面部40和靠背部50相互接近。当座面部40和靠背部50逐渐接近时,侧壁部60以在前后方向d1上收缩且向左右方向d2中的任意一方扩展的方式被折叠。
在图10中,以剖视图而图示了侧壁部60被折叠的形态。根据图10可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状部件61以通过弹性部件62而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弯折的方式而被施力。因此,如图10所示,当侧壁部60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在前后方向d1上收缩时,带状部件61以进一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而被弯折,并且侧壁部60与之连动而也向内侧被弯折。因此,在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下,座椅4的侧壁部60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而非外侧扩展的方式被折叠。
接下来,当使婴儿车1从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向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展开时,座面部40和靠背部50逐渐相互远离。随着座面部40和靠背部50的远离,侧壁部60逐渐地在前后方向d1上延伸而返回至向左右方向d2扩展的状态。根据图6及图10可理解,当侧壁部60随着婴儿车1的展开动作而在前后方向d1上延长时,带状部件61也在前后方向d1上延长而返回至向左右方向d2突出的状态。当婴儿车1到达展开状态时,侧壁部60在前后方向d1上被拉伸而维持从座面部40立起的状态。同时,被包含在侧壁部60中的带状部件61也在前后方向d1上展开,并以通过被弹性部件62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弯折的方式被施力的状态来预备。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婴儿车用座椅4具备:座面部;靠背部50,其与座面部40连接;一对侧壁部60,其被配置在座面部40的左右,左右侧壁部60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带状部件61和弹性部件62,所述弹性部件62在于长边方向ld上远离的两处c1、c2与带状部件61的左右方向d2上的外侧的表面61a连结,带状部件61的与弹性部件62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L1,长于弹性部件62的与带状部件61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L2。根据这样的方式,能够使被配置在与弹性部件62相比靠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的带状部件61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弯折的方式被施力。因此,当侧壁部60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在前后方向d1上收缩时,带状部件61以进一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而被弯折,并且侧壁部60与之连动而也向内侧被弯折。即,由于侧壁部60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被折叠,因此能够防止侧壁部60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而被折叠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防止座椅4的侧壁部60被框架主体10夹住而阻碍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或者因以座椅4的侧壁部60被框架主体10夹住的状态被保管而导致的外观的劣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各个侧壁部60被架设在座面部40与靠背部50间。在该情况下,当通过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使座面部40及靠背部50接近时,侧壁部60以在前后方向d1上收缩的方式而愈发变得易于摆动,从而更加易于向左右方向d2中的任意一方扩展。因此,假设在未设置由带状部件61及弹性部件62构成的座椅限制件5的情况下,由座椅4的侧壁部60被框架主体10夹住而导致的折叠动作的阻碍或外观的劣化将愈发易于发生。对于这一点,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上述的座椅限制件5而能够防止侧壁部60向左右方向d2中的外侧扩展,因此可以有效地发现座椅限制件5对于这样的结构的座椅4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带状部件61的前方的端部61b被缝合在座面部40上。根据这样的方式,由于带状部件61的前方的端部61b被稳定地固定在座面部40上,因此带状部件61容易通过弹性部件62而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被稳定地施力。其结果为,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侧壁部60也容易更切实地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扩展的方式而被弯折。作为结果,能够更切实地防止侧壁部60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以向左右方向d2中的外侧扩展的方式被折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侧壁部60还具有加固板63,带状部件61的后方的端部61c被安装在加固板63的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的表面63a上。根据这样的方式,由于带状部件61的后方的端部61c被稳定地固定在加固板63上,因此带状部件61容易通过弹性部件62而以向左右方向d2中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被稳定地施力。其结果为,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侧壁部60也容易更切实地以向左右方向d2中的内侧扩展的方式而被弯折。作为结果,能够更切实地防止侧壁部60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外侧扩展的方式被折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侧壁部60包括:下边缘部60a,其与座面部40连接;背边缘部60b,其与靠背部50连接;上边缘部60c,其在下边缘部60a的前方的端部与背边缘部60b的上方的端部之间延伸,带状部件61沿着上边缘部60c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延伸。根据这样的带状部件61的配置,由于带状部件61的长边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沿着前后方向d1,因此当带状部件61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在前后方向d1上收缩时,带状部件61容易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而被折叠。当带状部件61被折叠时,侧壁部60与之连动而也以向左右方向d2上的内侧扩展的方式而被弯折。其结果为,能够更切实地防止侧壁部60随着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而以向左右方向d2中的外侧扩展的方式被折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侧壁部60具有表面料64、和被配置在与表面料64相比靠左右方向d2上的外侧的背面料66,在表面料64与背面料66之间收纳有带状部件61及弹性部件62,将表面料64和背面料66缝合的缝合线69a、69b中的至少一根从下边缘部60a与背边缘部60b的连接处周围起朝向上边缘部60c而延伸,并在弹性部件62的近前处终结。根据这样的方式,由于缝合线69a在弹性部件62的近前处终结,因此缝合线69a不会阻碍弹性部件62的伸缩。因此,即使在设置有缝合线69a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发挥通过弹性部件62而对带状部件61以向内侧弯折的方式施力的作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而提供一种座椅限制件5,所述座椅限制件5被安装在婴儿车用座椅4上,并且在婴儿车1被折叠了的状态下对婴儿车用座椅4向外侧扩展的情况进行限制,所述座椅限制件5具备:带状部件61;弹性部件62,其在于长边方向ld上远离的两处c1、c2与带状部件61连结,带状部件61的与弹性部件62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L1,长于弹性部件62的与带状部件61连结的连结处c1、c2之间的长度L2。根据该座椅限制件5,能够防止侧壁部60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而被折叠。其结果为,能够防止座椅4的侧壁部60被框架主体10夹住而阻碍婴儿车1的折叠动作、或者因以座椅4的侧壁部60被框架主体10夹住的状态被保管而导致的外观的劣化。
另外,能够对在上文中所说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施加各种的改变。以下,对改变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婴儿车1的婴儿车主体2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个示例。例如,如JP2011-148454A所公开的婴儿车所示,婴儿车1的婴儿车主体2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以于前后方向d1上小型化的方式而折叠了之后,进一步折叠以使其在左右方向上也小型化。具体而言,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婴儿车主体2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部件、即扶把30的中间部30a、脚踏板16及后方连结件17(参照图1)具有铰链(弯曲点),这些部件在以如上文所述而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的方式而被折叠了之后,进一步以铰链为中心而进行屈曲。
另外,虽然在上文中对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几个改变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当然也可以对多个改变例进行适当组合来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婴儿车用座椅,具备:
座面部;
靠背部,其与所述座面部连接;
一对侧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座面部的左右,
左右的所述侧壁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带状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在于长边方向上远离的两处与所述带状部件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表面连结,
所述带状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长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
2.一种婴儿车用座椅,具备:
座面部;
靠背部,其与所述座面部连接;
一对侧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座面部的左右,
左右的所述侧壁部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带状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以从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与所述带状部件重叠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所述带状部件上,
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带状部件以使其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弯折的方式而施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用座椅,其中,
所述弹性部件在于自身的长边方向上远离的两处与所述带状部件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表面连结,
所述带状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长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用座椅,其中,
各个侧壁部被架设在所述座面部与所述靠背部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用座椅,其中,
所述带状部件的前方的端部被缝合在所述座面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用座椅,其中,
所述侧壁部还具有加固板,
所述带状部件的后方的端部被安装在所述加固板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的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用座椅,其中,
所述侧壁部包括:
下边缘部,其与所述座面部连接;
背边缘部,其与所述靠背部连接;
上边缘部,其在所述下边缘部的前方的端部与所述背边缘部的上方的端部之间延伸,
所述带状部件沿着所述上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而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用座椅,其中,
所述侧壁部具有表面料、和被配置在与所述表面料相比靠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的背面料,
在所述表面料与所述背面料之间收纳有所述带状部件及所述弹性部件,
将所述表面料和所述背面料缝合的缝合线中的至少一根从所述下边缘部与所述背边缘部的连接处周围起朝向所述上边缘部而延伸,并在所述弹性部件的近前处终结。
9.一种婴儿车,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用座椅;
婴儿车主体,其对所述婴儿车用座椅进行支承。
10.一种座椅限制件,其被安装在婴儿车用座椅上,并且在婴儿车被折叠了的状态下对所述婴儿车用座椅向外侧扩展的情况进行限制,
所述座椅限制件具备:
带状部件;
弹性部件,其在于长边方向上远离的两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
所述带状部件的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长于所述弹性部件的与所述带状部件连结的连结处之间的长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73779 | 2015-03-31 | ||
JP2015073779A JP6444796B2 (ja) | 2015-03-31 | 2015-03-31 | 乳母車用のシート、乳母車及びシート規制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04968A CN106004968A (zh) | 2016-10-12 |
CN106004968B true CN106004968B (zh) | 2020-02-28 |
Family
ID=5708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96170.0A Active CN106004968B (zh) | 2015-03-31 | 2016-03-31 | 婴儿车用座椅、婴儿车以及座椅限制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44796B2 (zh) |
CN (1) | CN1060049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765815U (zh) * | 2020-01-13 | 2020-10-27 |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 支撑件防折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婴儿车 |
KR20230124062A (ko) * | 2020-12-24 | 2023-08-24 | 콤비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시트 지지 유닛 및 유모차 |
CN216269477U (zh) | 2021-08-31 | 2022-04-12 |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婴儿推车及其座布组件 |
DE102023116116A1 (de) | 2022-06-22 | 2023-12-28 | 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 | Kinderwagen und seitlicher Sitzabdeckungsabschnitt davon |
JP7378868B1 (ja) * | 2022-07-14 | 2023-11-14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乳母車 |
JP7340309B1 (ja) * | 2022-07-14 | 2023-09-07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乳母車用シート及び乳母車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007959A1 (de) * | 2012-05-18 | 2013-11-21 |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 Sekundärer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und zugehöriger zusammenklappbarer Rahmen |
CN103419828A (zh) * | 2012-05-22 | 2013-12-04 | 康贝株式会社 | 座垫及婴儿车 |
CN103963820A (zh) * | 2013-01-30 | 2014-08-06 | 康贝株式会社 | 婴儿车用座椅和婴儿车 |
CN104071201A (zh) * | 2014-07-24 | 2014-10-01 | 沈卓 | 一种便携式婴儿推车及使用方法 |
CN204037630U (zh) * | 2014-09-04 | 2014-12-24 | 唐启佑 | 一种折叠童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93916B2 (ja) * | 2010-10-29 | 2015-04-01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ベビーカー |
US8485601B2 (en) * | 2011-05-13 | 2013-07-16 | The Boppy Company, Llc | Multi-use seat liner |
JP6257938B2 (ja) * | 2013-07-04 | 2018-01-10 | コンビ株式会社 | 乳母車 |
-
2015
- 2015-03-31 JP JP2015073779A patent/JP644479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3-31 CN CN201610196170.0A patent/CN1060049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3007959A1 (de) * | 2012-05-18 | 2013-11-21 | Wonderland Nurserygoods Co., Ltd. | Sekundärer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und zugehöriger zusammenklappbarer Rahmen |
CN103419828A (zh) * | 2012-05-22 | 2013-12-04 | 康贝株式会社 | 座垫及婴儿车 |
CN103963820A (zh) * | 2013-01-30 | 2014-08-06 | 康贝株式会社 | 婴儿车用座椅和婴儿车 |
CN104071201A (zh) * | 2014-07-24 | 2014-10-01 | 沈卓 | 一种便携式婴儿推车及使用方法 |
CN204037630U (zh) * | 2014-09-04 | 2014-12-24 | 唐启佑 | 一种折叠童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444796B2 (ja) | 2018-12-26 |
JP2016193653A (ja) | 2016-11-17 |
CN106004968A (zh) | 2016-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04968B (zh) | 婴儿车用座椅、婴儿车以及座椅限制件 | |
JP4757594B2 (ja) | ベビーカー | |
US20170349131A1 (en) |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
CN107206955B (zh) | 车辆用座椅 | |
US7182363B2 (en) | Stroller | |
US10434911B2 (en) | Vehicle seat including a cloth spring member | |
JP3981027B2 (ja) | 育児器具の座席ハンモック | |
JP2018019893A (ja) | トリムカバー及びシート部品 | |
JP2013209002A (ja) | 車両のシートバック及びデッキ間のカーペット架け渡し構造 | |
JP6009221B2 (ja) | シートおよびベビーカー | |
JP2009112698A (ja) | シート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 |
KR101799331B1 (ko) | 유모차 | |
US11718211B2 (en) | Vehicle seat | |
CN113212532B (zh) | 婴儿车 | |
JP2019182369A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RU2673911C2 (ru) | Складная коляска, адаптируемая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новорожденных | |
JP7340309B1 (ja) | 乳母車用シート及び乳母車 | |
JP2018001988A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2003135199A (ja) | ネットシート | |
JP2008265388A (ja) | 車両の補助座席装置 | |
JP3233959U (ja) | 小型電動車両およびその荷置き部材 | |
CN112977182B (zh) | 具有罩片的座椅组件 | |
JP7378868B1 (ja) | 乳母車 | |
JP716204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
JP5729674B2 (ja) | シートバッ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