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2521A - 自动蒸饭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蒸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82521A CN105982521A CN201610526392.4A CN201610526392A CN105982521A CN 105982521 A CN105982521 A CN 105982521A CN 201610526392 A CN201610526392 A CN 201610526392A CN 105982521 A CN105982521 A CN 1059825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container
- water
- rice
- connecting tube
-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title 1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935 nutritio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054 m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917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内锅、盛水器、加热装置、米汤盛放器、加水装置、和第一阀门;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的加水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盛水器连通;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本发明蒸饭器适合于日常家用,能类似于传统甑子饭的制作方法蒸制米饭,同时能将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留存下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在蒸饭过程中可获得米汤的自动蒸饭器。
背景技术
电饭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是人们做饭的重要帮手。现目前的电饭煲在煮饭时,是将米和水混合在一起,先加热水,通过水和米之间的热传导使得米被煮熟,然后将水加热后变为蒸汽排出,最终得到松软合适的米饭。但是,这种方式煮熟的米饭,存在口感较差的缺陷,且水与米的比例不易掌握,常常导致煮熟的米饭过稀或过干。
沥米饭又可称为甑子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做饭方法,首先是将米用水煮半分熟,再将米捞起沥干,置于竹或木制的筒内,之后上锅蒸熟,特点是饭粒干爽饱满、口感较佳,同时还可以产出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沥米饭的另一优点在于,其在制作米饭的过程中受加水量的影响较小,因此米饭不易出现过稀或过干的情况,但传统沥米饭的蒸制步骤较复杂。
另外,电饭煲的工作方式和结构决定了其在烹饪过程中水和米无法分离,不能实现对米饭的蒸制,因此口感较差,也无法产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米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替代电饭锅,并适合于日常家用的自动蒸饭器,其能通过类似传统沥米饭的方式蒸制米饭,能得到颗粒疏松、干爽饱满、口感较佳的饭粒,并且同时还能获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和加热装置,还包括内锅、盛水器、米汤盛放器、加水装置、和第一阀门;
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
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所述的加水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盛水器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盛水器的四周,所述盛水器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盛水器底面的下方,所述盛水器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和加热装置,还包括内锅、盛水器、米汤盛放器、第一阀门和蒸汽生成装置;
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
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
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通过蒸汽管道与盛水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包括储水池和用于对储水池内的水加热的储水池加热器,所述的蒸汽管道与储水池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将蒸汽均布于内锅中的蒸汽均布装置。
所述米汤盛放器的容量大于盛水器的容量。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与蒸饭器本体可分离。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上设有米汤释放龙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蒸饭器适合于日常家用,能类似于传统甑子饭的制作方法蒸制米饭,较目前电饭煲制作的米饭有颗粒疏松、干爽饱满、口感更佳的优点;(2)在蒸饭的同时能将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留存下来;(3)结构较简易,适合于工业批量生产,甚至可替代目前市面上的电饭煲。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顶盖,2-外壳,3-内锅,4-盛水器,5-加热装置,6-米汤盛放器,7-加水装置,8-第二阀门,9-第一阀门,10-漏水孔,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米汤释放龙头,14-门板,15-储水池,16-储水池加热器,17-蒸汽管道,18-蒸汽均布装置,19-蒸汽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内锅3、盛水器4、加热装置5、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9。
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
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盛水器4的上部为柱状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
所述的加热装置5设置在盛水器4的柱状结构及锥形结构的四周,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位于盛水器4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底部连通,且米汤盛放器6与第一连接管11为可拆分连接,以便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所述米汤盛放器6的底部还设置有米汤释放龙头13,需要时,开启该龙头即可放出米汤盛放器6中的米汤,需说明的,所述的米汤释放龙头13与米汤盛放器6为可拆分连接,需要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时,使其先与米汤释放龙头13分离后再取出;
所述的加水装置7为定量加水器,可定量向盛水器4中注水,其设置于外壳2内,且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底部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所述的第二阀门8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2上;
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且位于第二连接管12与第一连接管11交汇处的下方。
为了保证米汤能全部进入米汤盛放器6中,所述米汤放器6的容量大于盛水器4的容量;为了便于从蒸饭器本体中将米汤盛放器6单独取出进行清洗,在外壳2相对米汤盛放器6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转动开启的门板14;加热时,由于第一阀门9与盛水器4最低端之间的区域不在加热装置5的作用范围内,为加热死角区域,所以,设置时第一阀门9尽量靠近盛水器4设置,以减小该死角区域;同理,第二阀门8也尽量靠近第一连接管11设置。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内锅3、盛水器4、加热装置5、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9。
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
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
所述的加热装置5设置在盛水器4底面的下方,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位于盛水器4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底部连通,且米汤盛放器6与第一连接管11为可拆分连接,以便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
所述的加水装置7为定量加水器,可定量向盛水器4中注水,其设置于外壳2外侧,且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的侧壁连通;
所述的第二阀门8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2上;
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
为了保证米汤能全部进入米汤盛放器6中,所述米汤放器6的容量大于盛水器4的容量;为了便于从蒸饭器本体中将米汤盛放器6单独取出,在外壳2相对米汤盛放器6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转动开启的门板14,米饭蒸制完成后,打开门板14即可取出米汤,需要清洗时,同样打开门板14将其取出即可;加热时,由于第一阀门9与盛水器4最低端之间的区域不在加热装置5的作用范围内,为加热死角区域,所以,设置时第一阀门9尽量靠近盛水器4设置,以减小该死角区域;同理,第二阀门8也尽量靠近盛水器4侧壁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蒸饭器使用时,先将加水装置7与室内的自来水龙头连通,再在内锅3放入需要蒸制的米,盖上顶盖1,然后启动蒸饭器。启动后,蒸饭器的工作情况如下:
第二阀门8打开(此时第一阀门9处于关闭状态),加水装置7工作,向盛水器4内一次注水,水量视米量而定且水位淹没内锅3内的米;
第二阀门8关闭,加水装置7停止工作,一次注水停止;
加热装置5工作,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沸腾,直至盛水器4内形成米汤;
加热装置5停止工作,第一阀门9打开,将盛水器4内的米汤排入米汤盛放器6中,排放时间大约为1-2分钟,以保证米汤基本被排净;
第一阀门9关闭,第二阀门8打开,加水装置7工作,向盛水器4内二次注水,水位低于内锅3底面的高度;
第二阀门8关闭,加水装置7停止工作,二次注水停止;
加热装置5工作,继续对盛米器4内的水加热沸腾,通过蒸汽将米蒸熟。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了2中,制作米饭时,具体的米量、水量及加热情况如下:
米饭制作过程一:
普通大米:500克;一次注水量:2000克;一次加热时间:12分钟;米汤排放时间:1.5分钟;二次注水量:1000克;二次加热时间:14分钟;最终得到米饭大约1100克,米汤大约1100克,第二次加热后剩余水量大约350克。
米饭制作过程二:
普通大米:800克 ;一次注水量:3200克;一次加热时间:15分钟;米汤排放时间:2分钟;二次注水量:1600克;二次加热时间:18分钟;最终得到米饭大约1750克,米汤1730克;第二次加热后剩余水量大约560克。
上述的加水装置7采用的是与自来水龙头连接的方式进行供水,即其水源来自自来水。但由于部分使用者习惯用纯净水等制作米饭,因此,所述的加水装置7也可直接与一外置的加水容器连接,制作米饭时,使用者可提前将适量的纯净水加入该加水容器,以制得先经纯净水煮,再经纯净水蒸制的米饭。即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自身习惯,选择连接自来水龙头供水,或者选择连接外置加水容器,添加纯净水供水。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分为三步完成了类似传统沥米饭的方式蒸制米饭,首先将米与水混合煮至形成米汤(即米大致煮到半熟,中间还有硬芯的状态),而后将米汤基本排净,最后再注入低于米高度的清水,加热清水通过蒸汽将米蒸熟。需说明的,排米汤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尽量排净,若排除不净,二次注水后,可能会因水中糊状物含量过多,加热后糊状物极速膨胀充满整个盛水器和内锅,起不到蒸饭的效果。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内锅3、盛水器4、加热装置5、米汤盛放器6、第一阀门9、蒸汽生成装置。
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盛水器4的上部为柱状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
所述的加热装置5设置在盛水器4的柱状结构及锥形结构的四周,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位于盛水器4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底部连通,且米汤盛放器6与第一连接管11为可拆分连接,以便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所述米汤盛放器6的底部还设置有米汤释放龙头13,需要时,开启该龙头即可放出米汤盛放器6中的米汤,需说明的,所述的米汤释放龙头13与米汤盛放器6为可拆分连接,需要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时,使其先与米汤释放龙头13分离后再取出;
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包括储水池15、位于储水池15底部的储水池加热器16,所述储水池15的顶部通过蒸汽管道17与盛水器4底部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所述的蒸汽管道17上还设有蒸汽阀门19;
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且位于蒸汽管道17与第一连接管11交汇处的下方;
所述盛水器4的底部还布置有蒸汽均布装置18,蒸汽均布装置18为设置有多个网孔的弧形板,其能将蒸汽管道17进入的蒸汽均布于盛水器4中,从而对内锅3中的米均匀加热。
为了保证米汤能全部进入米汤盛放器6中,所述米汤放器6的容量大于盛水器4的容量;为了便于从蒸饭器本体中将米汤盛放器6单独取出进行清洗,在外壳2相对米汤盛放器6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转动开启的门板14;加热时,由于第一阀门9与盛水器4最低端之间的区域不在加热装置5的作用范围内,为加热死角区域,所以,设置时第一阀门9尽量靠近盛水器4设置,以减小该死角区域;所述的蒸汽阀门19尽量靠近第一连接管11侧壁设置,以防止蒸汽管道17积水。
实施例3中,蒸饭器使用时,先将储水池15与自来水龙头连接,再在内锅3放入需要蒸制的米,手动向盛水器4中加入适量的水(此时第一阀门9、蒸汽阀门19处于关闭状态),盖上顶盖1,然后启动蒸饭器。启动后,蒸饭器的工作情况如下:
加热装置5工作,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沸腾,直至盛水器4内形成米汤;
加热装置5停止工作,第一阀门9打开,将盛水器4内的米汤排入米汤盛放器6中,排放时间大约为1-2分钟,以保证米汤基本被排净;
米汤排放的同时,储水池加热器16开始工作,对储水池15中的水加热;
第一阀门9关闭,蒸汽阀门19打开,储水池15中的水被加热沸腾,水蒸汽通过蒸汽均布装置18后对内锅3中的米粒加热,将米蒸熟。
实施例3中,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二次注水用注入蒸汽的方式取代,同样实现了类似传统沥米饭的方式制作米饭。
Claims (10)
1.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锅(3)、盛水器(4)、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和第一阀门(9);
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1);
所述的加热装置(5)配合盛水器(4)设置,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设置在盛水器(4)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所述的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5)位于盛水器(4)的四周,所述盛水器(4)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5)位于盛水器(4)底面的下方,所述盛水器(4)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5.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锅(3)、盛水器(4)、米汤盛放器(6)、第一阀门(9)和蒸汽生成装置;
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
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1);
所述的加热装置(5)配合盛水器(4)设置,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
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设置在盛水器(4)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
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
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通过蒸汽管道(17)与盛水器(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包括储水池(15)和用于对储水池(15)内的水加热的储水池加热器(16),所述的蒸汽管道(17)与储水池(15)的上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将蒸汽均布于内锅(3)中的蒸汽均布装置(1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汤盛放器(6)的容量大于盛水器(4)的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与蒸饭器本体可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上设有米汤释放龙头(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6392.4A CN105982521A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自动蒸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526392.4A CN105982521A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自动蒸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82521A true CN105982521A (zh) | 2016-10-05 |
Family
ID=5704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526392.4A Pending CN105982521A (zh) | 2016-07-06 | 2016-07-06 | 自动蒸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82521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08472A (zh) * | 2016-11-03 | 2017-01-11 | 中山市多宝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
CN106419487A (zh) * | 2016-10-08 | 2017-02-22 | 宁波怡水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可排出米饭中糖分的电饭煲 |
CN106942996A (zh) * | 2017-03-04 | 2017-07-14 | 钟生根 | 捞蒸器 |
CN108433525A (zh) * | 2018-03-14 | 2018-08-24 | 马志强 | 一种压力式自动蒸饭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41417Y (zh) * | 2000-06-15 | 2001-08-08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高效节能蒸饭锅 |
JP2004041286A (ja) * | 2002-07-09 | 2004-02-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気餅つき機 |
CN201026098Y (zh) * | 2007-06-20 | 2008-02-27 | 卢昌全 | 快速节能煮饭锅 |
CN201831646U (zh) * | 2010-05-10 | 2011-05-18 | 徐斌 | 全自动蒸饭电饭煲 |
CN104622267A (zh) * | 2015-02-13 | 2015-05-20 | 彭枫 | 粒米饭和米汤全自动分离电饭锅 |
CN105054765A (zh) * | 2015-09-11 | 2015-11-18 | 张永志 | 一种煮滤蒸连续完成的做饭方法 |
CN204813353U (zh) * | 2015-08-07 | 2015-12-02 | 肖金荣 | 一种自动分离米汤的电饭锅 |
CN205031010U (zh) * | 2015-09-16 | 2016-02-17 | 姚维江 | 自动蒸饭电饭锅 |
CN105595790A (zh) * | 2015-08-07 | 2016-05-25 | 张远方 | 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
CN206151196U (zh) * | 2016-07-06 | 2017-05-10 | 谷德嘉 | 自动蒸饭器 |
-
2016
- 2016-07-06 CN CN201610526392.4A patent/CN1059825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41417Y (zh) * | 2000-06-15 | 2001-08-08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高效节能蒸饭锅 |
JP2004041286A (ja) * | 2002-07-09 | 2004-02-1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気餅つき機 |
CN201026098Y (zh) * | 2007-06-20 | 2008-02-27 | 卢昌全 | 快速节能煮饭锅 |
CN201831646U (zh) * | 2010-05-10 | 2011-05-18 | 徐斌 | 全自动蒸饭电饭煲 |
CN104622267A (zh) * | 2015-02-13 | 2015-05-20 | 彭枫 | 粒米饭和米汤全自动分离电饭锅 |
CN204813353U (zh) * | 2015-08-07 | 2015-12-02 | 肖金荣 | 一种自动分离米汤的电饭锅 |
CN105595790A (zh) * | 2015-08-07 | 2016-05-25 | 张远方 | 米汤分离式蒸笼型电饭煲 |
CN105054765A (zh) * | 2015-09-11 | 2015-11-18 | 张永志 | 一种煮滤蒸连续完成的做饭方法 |
CN205031010U (zh) * | 2015-09-16 | 2016-02-17 | 姚维江 | 自动蒸饭电饭锅 |
CN206151196U (zh) * | 2016-07-06 | 2017-05-10 | 谷德嘉 | 自动蒸饭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9487A (zh) * | 2016-10-08 | 2017-02-22 | 宁波怡水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可排出米饭中糖分的电饭煲 |
CN106308472A (zh) * | 2016-11-03 | 2017-01-11 | 中山市多宝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
CN106308472B (zh) * | 2016-11-03 | 2019-03-22 | 中山市多宝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汤米分离的电锅 |
CN106942996A (zh) * | 2017-03-04 | 2017-07-14 | 钟生根 | 捞蒸器 |
CN108433525A (zh) * | 2018-03-14 | 2018-08-24 | 马志强 | 一种压力式自动蒸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82521A (zh) | 自动蒸饭器 | |
CN105832121A (zh) | 沥米饭蒸煮工艺 | |
CN105768850B (zh) | 一种电饭锅 | |
CN205568658U (zh) | 一种蒸煮装置及设备 | |
CN106419512A (zh) | 真空自动负压蒸饭工艺 | |
CN206151181U (zh) | 自动蒸饭器 | |
CN107334366A (zh) | 一种带浮动式蒸架组件的电饭煲的工作方法 | |
CN206621184U (zh) | 沥米饭电饭煲 | |
CN206151196U (zh) | 自动蒸饭器 | |
CN105054765A (zh) | 一种煮滤蒸连续完成的做饭方法 | |
CN102370137A (zh) | 压力式米、水分离快速煮饭方法 | |
CN102327050B (zh) | 一种吊挂式快速产生蒸汽的蒸锅 | |
CN107440487A (zh) | 一种新型蒸饭保温电饭煲 | |
CN106419509A (zh) | 自动蒸饭器 | |
CN106419516A (zh) | 一种多功能蒸汽水槽 | |
CN201734493U (zh) | 一种蒸煮电饭煲 | |
CN206381063U (zh) | 自动蒸饭器 | |
CN206197739U (zh) | 自动蒸饭器 | |
CN103330499B (zh) | 一种面包馒头多功能加工机 | |
CN106691167A (zh) | 一种蒸锅 | |
JP2013034823A (ja) | 烏賊飯立煮器 | |
CN207745036U (zh) | 养生煲及其排水结构 | |
CN206303691U (zh) | 一种应用于沥米饭电饭煲的内锅 | |
CN205338596U (zh) | 一种电力米饭蒸烤锅 | |
CN204600168U (zh) | 一种滴水式蒸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