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4682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4682A
CN105974682A CN201610141112.8A CN201610141112A CN105974682A CN 105974682 A CN105974682 A CN 105974682A CN 201610141112 A CN201610141112 A CN 201610141112A CN 105974682 A CN105974682 A CN 105974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tome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crystal indicato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41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4682B (zh
Inventor
岩本宜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74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4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4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4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42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for homeotropic align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降低显示面内的颗粒感来提高显示品质。多个第1开口部包含:具有以第1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第1部位和第2方向的第2部位的多个第3开口部;具有以第1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第1部位和第2方向的第2部位的多个第4开口部。多个第2开口部包含:具有以第1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第1部位和第2方向的第2部位的多个第5开口部;具有以第1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第1部位和第2方向的第2部位的多个第6开口部。第3开口部和第5开口部以相邻开口部的第2部位重叠的方式沿第1方向配置。第4开口部和第6开口部以相邻开口部的第2部位重叠的方式沿第1方向配置。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这样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相对配置的基板和设置于这些基板之间的垂直取向的液晶层。该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液晶层内的延迟大致为零,因此通过使用按正交尼科尔方式配置的两个偏振板,能够实现高对比度的常黑显示。
在日本特开2004-25229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任意形状的显示部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构成显示部的电极上设置有多个开口部。详细地说,设置于上下基板各自的电极上的各开口部形成为沿着一个方向的细长的矩形,上基板的开口部和下基板的开口部被配置成在俯视时沿着各开口部的短边方向相互交错。通过设置这样的各开口部,在向液晶层施加了阈值电压以上的电压时,能够形成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差180°的双畴取向。由此,能够得到改善了亮显示时的视角特性、显示品质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
在日本特开2007-256300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上下基板各自的电极上,设置有以彼此的长边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第1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按正交尼科尔方式配置的两个偏振板夹着上下基板进行配置,各偏振板的吸收轴被配置成与上述各第1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各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均呈大致45°的角度。并且,对于上下基板各自的各开口部,在俯视时,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均沿着任意的偏振板的吸收轴方向相互交错地排列。通过设置这样的多个开口部,在向液晶层施加了阈值电压以上的电压时,能够形成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朝相互不同的4个方向倾斜的4畴取向。由此,能够从全方位得到均等的亮显示状态,能够得到比上述双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改善了视角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
在日本特开2008-129050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上述专利文献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排列节距(pitch)错开半个节距而配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利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以最接近的距离配置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降低电极的高电阻化和断线的可能性,并且能够得到基于4畴取向的良好的视角特性。
然而,在基于上述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现有技术制作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当其亮显示时,有时会在显示面内观察到颗粒感。这样的颗粒感会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下降,因此期望得到改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22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56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290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体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降低具有多个开口部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内的颗粒感来提高显示品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b)第1电极,其设置于第1基板;(c)第2电极,其设置于第2基板;以及(d)垂直取向的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e)所述第1电极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且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f)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具有:多个第3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第1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多个第4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所述第1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g)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具有:多个第5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第1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多个第6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所述第1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h)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3开口部和1个第5开口部的所述第2部位彼此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第1方向以规定间隔交替配置,(i)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4开口部和1个第6开口部的所述第2部位彼此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第1方向以规定间隔交替配置,(j)由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构成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列、与由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构成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列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邻配置。
在该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3开口部和1个第5开口部各自的所述第1部位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3开口部和1个第5开口部各自的所述第1部位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b)第1电极,其设置于第1基板;(c)第2电极,其设置于第2基板;以及(d)垂直取向的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e)所述第1电极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且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f)俯视时,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具有:在以规定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在以所述规定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第3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的各一端部彼此结合,且所述第1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所述第2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g)俯视时,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具有:在以规定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在以所述规定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第3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的各一端部彼此结合,且所述第1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所述第2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h)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在俯视时分别被配置成交错状,且关于第1方向上的配置节距,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被配置成相互错开半个节距,且以相邻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所述第3部位彼此逐一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第1方向以规定间隔交替配置。
在该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具有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第4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各自的所述一端部与该第4部位结合,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具有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第4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各自的所述一端部与该第4部位结合。
根据上述各结构,能够降低具有多个开口部的垂直取向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内的颗粒感来提高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视图。
图2的(A)是示出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2的(B)是示出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2的(C)是重叠示出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3的(A)是示出基于某个条件设定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图3的(B)、图3的(C)、图3的(D)分别是示出基于其它条件设定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
图4是示出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
图5的(A)是示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1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5的(B)是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2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5的(C)是重叠示出第1基板的各开口部和第2基板的各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于某个条件设定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
图7的(A)和图7的(B)分别是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8的(A)是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图8的(B)是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
图9的(A)是示出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9的(B)是示出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9的(C)是重叠示出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10的(A)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0的(B)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0的(C)是重叠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11的(A)是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1的(B)是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1的(C)是重叠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12的(A)是示出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1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2的(B)是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2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2的(C)是重叠示出第1基板的各开口部和第2基板的各开口部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基于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该文献的图8的结构)制作出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显示部的显微镜观察像的图。
标号说明
11:第1基板;12:第2基板;13:第1电极;14:第2电极;15:第1取向膜;16:第2取向膜;17:液晶层;18:第1开口部;19:第2开口部;18a、18b、19a、19b:开口部;21:第1偏振板;22:第2偏振板;23、24:光学补偿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基于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详细研究了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内的颗粒感的原因。图13是示出基于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该文献的图8的结构)制作出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显示部的显微镜观察像的图。如图13所示,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朝向使长边方向相对于纸面左右方向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开口部、和朝向使该长边方向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开口部各自的端部相邻的部分中,观察到暗线(暗区域)。以该暗线为边界,得到了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相差180度的两个畴,认为在该部分中,液晶分子的取向在基板面内连续地旋转。
仔细观察图13可知,在各开口部的端部相邻的部分处产生的暗线的形状是曲线状、椭圆形状等各种形状(参照图中用圆框围起的部位)。此外,有时也不产生这样的暗线。即,暗线的产生部位、形状是不规则的,推测这是产生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中的外观上的颗粒感的原因。基于以上的研究,本申请的发明人想到了能够通过抑制上述那样的暗线的产生来降低显示部中的外观上的颗粒感,从而创作出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设置于第1基板11的第1电极13、设置于第2基板12的第2电极14、以及配置于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7,作为基本结构。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构成为在电极彼此重合的区域中形成想显示的字符和图案,基本上仅能够显示预先确定的字符等,大概有效显示区域中的面积比为50%以下左右的区域对字符等的显示有贡献。另外,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像素排列成矩阵状的点矩阵显示型,还可以是分段显示型和点矩阵型相混合的类型。
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分别是例如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如图所示,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设置规定的间隙(例如4μm左右)并被贴合起来。
第1电极13设置于第1基板11的一面侧。同样,第2电极14设置于第2基板12的一面侧。第1电极13和第2电极14是分别对例如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膜进行适当构图而构成的。此外,在第1电极13上设置有多个第1开口部18,在第2电极14上设置有多个第2开口部19。如上所述,第1电极13和第2电极14的重叠区域分别构成1个分段显示部或像素。并且,在各分段显示部或各像素中配置有多个第1开口部18和多个第2开口部19。
第1取向膜15以覆盖第1电极13的方式设置于第1基板11的一面侧。第2取向膜16以覆盖第2电极14的方式设置于第2基板12的一面侧。作为这些第1取向膜15、第2取向膜16,采用了将液晶层17的取向状态限制为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膜。未对各取向膜15、16实施摩擦处理等单轴取向处理。
液晶层17设置于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Δε为负的液晶材料构成液晶层17。在液晶层17中,图示的粗线示意性示出了液晶层17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层17被设定为未电压施加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与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的各基板面垂直的垂直取向。
第1偏振板21配置于第1基板11的外侧。同样,第2偏振板22配置于第2基板12的外侧。第1偏振板21和第2偏振板22例如被配置成各自的吸收轴大致相互垂直。此外,也可以在各偏振板与各基板之间适当配置C板等光学补偿板。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基板11与第1偏振板21之间、第2基板12与第2偏振板22之间分别配置了光学补偿板23、24。
图2是用于说明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详细地说,图2的(A)是示出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2的(B)是示出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2的(C)是重叠示出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另外,所有图均为从第1基板1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示了存在多个的各开口部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开口部。
如图2的(A)所示,多个第1开口部18具有多个开口部(第3开口部)18a和多个开口部(第4开口部)18b。各开口部18a沿着图中的X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x进行排列、且沿着图中的Y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y进行排列。同样,各开口部18b沿着图中的X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x进行排列、且沿着图中的Y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y进行排列。在X方向上,各开口部18a彼此相邻地排成列、且各开口部18b彼此相邻地排成列。与此相对,在Y方向上,各开口部18a和各开口部18b逐一交替地相邻地排成列。
各开口部18a和各开口部18b是线对称的形状。详细地说,各开口部18a具有在以X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1部位、和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2部位,第1部位的图中上侧的一端部和第2部位的图中下侧的一端部结合。由此,各开口部18a整体上具有弯曲成“く字”的形状。另一方面,各开口部18b具有在以X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1部位、和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2部位,第1部位的图中上侧的一端部和第2部位的图中下侧的一端部结合。由此,各开口部18b整体上具有弯曲成“反く字”的形状。
如图2的(B)所示,多个第2开口部19具有多个开口部(第5开口部)19a和多个开口部(第6开口部)19b。各开口部19a沿着图中的X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x进行排列、且沿着图中的Y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y进行排列。同样,各开口部19b沿着图中的X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x进行排列、且沿着图中的Y方向以固定的节距Py进行排列。在X方向上,各开口部19a彼此相邻地排成列、且各开口部19b彼此相邻地排成列。与此相对,在Y方向上,各开口部19a和各开口部19b逐一交替地相邻地排成列。
各开口部19a和各开口部19b是线对称的形状。详细地说,各开口部19a具有在以X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1部位、和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2部位,第1部位的图中上侧的一端部和第2部位的图中下侧的一端部结合。由此,各开口部19a整体上具有弯曲成“反く字”的形状。另一方面,各开口部19b具有在以X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1部位、和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2部位,第1部位的图中上侧的一端部和第2部位的图中下侧的一端部结合。由此,各开口部19b整体上具有弯曲成“く字”的形状。
如图2的(C)所示,各开口部18a和各开口部19a被配置成,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各自的第2部位在俯视时重叠,且各自的第1部位的长边方向彼此呈大致90度的角度,整体上形成大致倒Y字状。并且,由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组合构成的、在俯视时呈大致倒Y字状的开口部沿着X方向进行排列。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被配置成,各自的第1部位的端部、详细地说是不与第2部位结合的一侧的各端部在俯视时彼此重合。
同样,各开口部18b和各开口部19b被配置成,1个开口部18b和1个开口部19b各自的第2部位在俯视时重叠,且各自的第1部位的长边方向彼此呈大致90度的角度,整体上形成倒Y字状。并且,由1个开口部18b和1个开口部19b组合构成的、在俯视时大致呈倒Y字状的开口部沿着X方向进行排列。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1个开口部18b和1个开口部19b被配置成,各自的第1部位的端部、详细地说是不与第2部位结合的一侧的各端部在俯视时彼此重合。
此外,由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组合构成的俯视时大致呈倒Y字状的开口部的沿着第1方向的列、与由1个开口部18b和1个开口部19b组合构成的俯视时大致呈倒Y字状的开口部的沿着第1方向的列在Y方向上相邻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开口部18a、19a的第2部位与图中配置于它们上侧的各开口部18b、19b隔开规定的隙间进行了配置(即,不重叠)。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开口部18b、19b的第2部位与图中配置于它们上侧的各开口部18a、19a隔开规定的隙间进行了配置(即,不重叠)。
接着,对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压施加时的取向组织而得到的结果进行说明。对于仿真,使用Shintech公司制造的软件“LCDMASTER8.5”进行了三维分析。将作为计算对象的区域设为了图2的(C)中用矩形的框示出的区域a。将该区域a设定为上下左右80μm的区域,将该区域a分割为40×40的网格进行了计算。此外,将液晶层的层厚(单元厚度)设为4μm,将层厚方向的分割数设定为了20。将施加电压设为4V(对第1电极施加4V、对第2电极施加0V),计算出稳态下的液晶层内的三维取向分布。此时,将第2偏振板(反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设为与图2的X方向平行、第1偏振板(正面侧偏振板)的吸收轴设为与图2的Y方向平行。此外,关于构成液晶层的液晶材料,设为了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Δε=-5.1、折射率各向异性Δn=0.0914。这些计算条件对于之后说明的比较例等也是同样的。
图3的(A)是示出基于某个条件设定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在该计算中,将各开口部的缝隙宽度Sw(参照图2的(A))设定为12μm、各第1部位的缝隙长度Sl设定为57μm、各开口部的配置节距Px、Py分别设定为80μm、作为它们的半个节距的hx、hy分别设定为40μm,将各第2部位的缝隙长度Ty设定为hy的1/2即20μm。观察图3的(A)的取向组织的中央附近可知,通过设置成各开口部18a、19a的第2部位彼此重叠、各开口部18b、19b的第2部位彼此重叠,抑制了在基于上述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13)中看到的椭圆状的暗线(暗区域)的产生。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降低由于不规则暗线的产生而引起的显示部的外观上的颗粒感,提高显示品质。
图3的(B)、图3的(C)、图3的(D)分别是示出基于其它条件设定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具体而言,图3的(B)所示的取向组织将各第2部位的缝隙长度Ty设定为了30μm,图3的(C)所示的取向组织将各第2部位的缝隙长度的缝隙长度Ty设定为了10μm,图3的(D)所示的取向组织将各第2部位的缝隙长度Ty设定为了5μm。另外,缝隙长度Ty以外的条件设定与上述图3的(A)所示的取向组织的情况相同。在设定为了Ty=30μm的情况(参照图3的(B))、设定为了Ty=10μm的情况(参照图3的(C))下,观察取向组织的中央附近可知,抑制了椭圆状的暗线的产生。与此相对,在设定为了Ty=5μm的情况(参照图3的(D))下,产生了椭圆状的暗线。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可以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第2部位的缝隙长度Ty,如果至少将Ty设为10μm以上,则能够抑制暗线的产生、降低外观上的颗粒感。此外,根据计算结果,可以说,只要在至少10μm以上30μm以下的范围内设定缝隙长度Ty即可。此外,为了在1个电极面上接近的各开口部的相互间设置隙间来抑制电极的断线,需要使各第2部位的缝隙长度Ty小于半个节距hy。
作为比较例1,还通过仿真分析了如下情况:不设置一对开口部18a、19a中的任意一方的第2部位、且不设置一对开口部18b、19b中的任意一方的第2部位。图4示出该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这里,除了不设置各一对开口部中的任意一方的第2部位以外,使用了与上述图3的(A)所示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相同的条件设定。如图所示,观察取向组织的中央附近,产生了S字状的暗线,并且在其周围产生了椭圆状的暗线。因此,为了抑制显示部的外观上的颗粒感,理想的是,在一对开口部中均设置第2部位,并将它们重叠配置。
作为比较例2,还通过仿真分析了如下情况: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对开口部18a、19a中均不设置第2部位,且在一对开口部18b、19b中均不设置第2部位。图5示出用于说明该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详细地说,图5的(A)是示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1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5的(B)是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2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5的(C)是重叠示出第1基板的各开口部和第2基板的各开口部的俯视图。另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参照图1)。并且,各图均为从第1基板1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示了存在多个的各开口部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开口部。
如图5的(A)所示,在第1基板11的第1电极13上设置有多个开口部S1和多个开口部S2。各开口部S1和各开口部S2分别形成为俯视时为矩形。并且,各开口部S1被配置成其长边方向朝向以Y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各开口部S2被配置成其长边方向朝向以Y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各开口部S1、各开口部S2均沿着X方向以节距Px进行排列、且沿着图中的Y方向以节距Py进行排列。在X方向上,各开口部S1彼此相邻地排成列、且各开口部S2彼此相邻地排成列。与此相对,在Y方向上,各开口部S1和各开口部S2以节距Py的一半节距hy,逐一交替地相邻地排成列。将各开口部S1、S2的长度Sl定义为长边方向的长度、宽度Sw定义为短边方向的长度。
如图5的(B)所示,在第2基板12的第2电极14上设置有多个开口部C1和多个开口部C2。各开口部C1的形状、配置状态与上述各开口部S2相同,各开口部C2的形状、配置状态与上述各开口部S1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各开口部C1、C2的长度、宽度与各开口部S1、S2相同。但是,各开口部S1、S2和各开口部C1、C2的宽度也可以不同。
如图5的(C)所示,各开口部S1和各开口部C2被配置成:1个开口部S1和1个开口部C2各自的长边方向彼此呈大致90度的角度,整体上形成大致V字状。并且,由1个开口部S1和1个开口部C2组合构成的、在俯视时大致呈倒V字状的开口部沿着X方向进行排列。并且,相邻的1个开口部S1和1个开口部C2被配置成各自的两个端部彼此在俯视时重合。另外,对于各开口部S2和各开口部C1,也同样进行配置,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6是示出比较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于某个条件设定的取向组织的计算结果的图。在该计算中,将各开口部的缝隙宽度Sw设定为12μm、缝隙长度Sl设定为57μm、各开口部的配置节距Px、Py分别设定为80μm、作为它们的半个节距的hx、hy分别设定为40μm。此外,将作为计算对象的区域设为了图5的(C)中用矩形的框示出的区域b。将该区域b设定为上下左右80μm的区域,将该区域b分割为40×40的网格进行了计算。观察图6的取向组织的中央附近可知,在各开口部的端部彼此重叠的弯曲部(朝上凸或朝下凸的部分)中,产生了在基于上述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13)中看到的同样的椭圆状的暗线(暗区域)。这里,在计算结果中,在各开口部的端部彼此重叠的弯曲部中均匀地产生了暗线。但是,如上述图13所示,在实际制作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各开口部的形状的偏差或位置偏差等因素,不规则地产生暗线,认为该不规则性是产生显示部的外观上的颗粒感的原因。
接着,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几个变形例。图7的(A)和图7的(B)分别是示出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另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参照图1)。并且,各图均为从第1基板1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示了存在多个的各开口部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开口部。
图7的(A)所示的多个开口部18a和多个开口部18b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参照图2)相比,各开口部18a、各开口部18b的第2部位的形状不同。详细地说,各第2部位被配置成它们的长边方向朝向Y方向这一点相同,但在以下方面不同:朝向各开口部18a、18b的不与各第1部位结合的一侧的端部,缝隙宽度逐渐变化。各第2部位用Sw1定义最大的缝隙宽度,用Sw2定义最小的缝隙宽度,用Ty定义缝隙长度。关于各开口部19a、各开口部19b的第2部位的形状,也与各开口部18a、各开口部18b相同。
在该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定为Sw1=12μm、Sw2=5μm、Ty=20μm,其它条件与上述同样地设定,图8的(A)示出计算取向组织而得到的结果。可知在该变形例中也抑制了暗线的产生。另外,通过仿真确认到,对于将Sw2设定为比Sw1大的情况、即设定为朝向各开口部18a、18b的不与各第1部位结合的一侧的端部,缝隙宽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也同样抑制了暗线的产生。根据这些结果,可以说,各第2部位的长边边缘可以不与Y方向(各第2部位的长边方向)平行,而可以倾斜。
图7的(B)所示的多个开口部18a和多个开口部18b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参照图2)相比,各开口部18a、各开口部18b的第2部位的不与各第1部位结合的一侧的端部的形状弯折。详细地说,各第2部位的端部由均不与X方向、Y方向平行的两个边缘构成。关于各开口部19a、各开口部19b的第2部位的形状,也与各开口部18a、各开口部18b相同。
在该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设定为Ty=20μm、且将各第2部位的端部分别设定为与X方向、Y方向均呈45度的角度的两个边缘(顶角为90度),其它条件与上述相同,图8的(B)示出计算取向组织而得到的结果。可知在该变形例中也抑制了暗线的产生。另外,各端部的两个边缘所成的角度(顶角)不是必须为90度,可以是钝角,也可以是锐角。此外,各端部也可以是半圆状等圆弧状。
图9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详细地说,图9的(A)是示出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9的(B)是示出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9的(C)是重叠示出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另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参照图1)。并且,各图均为从第1基板1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示了存在多个的各开口部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开口部。
如图9的(A)所示,多个开口部18a和多个开口部18b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各开口部(参照图2)相比,以下方面不同:各开口部18a、各开口部18b除了第1部位、第2部位以外,还具有第3部位。详细地说,各开口部18a具有在以X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1部位、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2部位、和同样地在Y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3部位,第1部位的图中上侧的端部和第2部位的图中下侧的端部结合、且第1部位的图中下侧的端部和第3部位的图中上侧的端部结合。另一方面,各开口部18b具有在以X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1部位、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2部位、和同样地在Y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3部位,第1部位的图中上侧的端部和第2部位的图中下侧的端部结合、且第1部位的图中下侧的端部和第3部位的图中上侧的端部结合。此外,如图9的(B)所示,各开口部19a是与上述各开口部18b相同的形状,各开口部19b是与上述各开口部18a相同的形状。
如图9的(C)所示,各开口部18a和各开口部19a被配置成,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各自的第2部位在俯视时重叠,且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各自的第3部位也在俯视时重叠,且各自的第1部位的长边方向彼此呈大致90度的角度。并且,由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组合构成的开口部沿着X方向进行排列。各开口部18b和各开口部19b的配置也同样如此。
此外,由1个开口部18a和1个开口部19a组合构成的开口部、与由1个开口部18b和1个开口部19b组合构成的开口部沿着Y方向相邻地进行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开口部18a、19a的第2部位、第3部位与图中配置于它们上侧的各开口部18b、19b隔开规定的隙间进行了配置(即,不重叠)。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开口部18b、19b的第2部位、第3部位与图中配置于它们上侧的各开口部18a、19a隔开规定的隙间进行了配置(即,不重叠)。
利用这样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降低由于不规则暗线的产生而引起的显示部的外观上的颗粒感,提高显示品质。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参照图1),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详细地说,图10的(A)是示出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0的(B)是示出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0的(C)是重叠示出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另外,所有图均为从第1基板1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示了存在多个的各开口部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开口部。
如图10的(A)所示,各第1开口部18沿着图中的X方向以节距Px进行排列、且沿着图中的Y方向以节距Py进行排列。此外,观察X方向的排列时,按照各行,各第1开口部18的位置错开半个节距hx进行配置,观察Y方向的排列时,按照各列,各第1开口部18的位置错开半个节距hy进行配置。换言之,各第1开口部18被配置成交错状。此外,如图10的(B)所示,各第2开口部19被配置成与各第1开口部18相同的交错状。
如图10的(A)所示,各第1开口部18具有在以Y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1部位、同样地在以Y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2部位、和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两个大致矩形的第3部位。第1部位的图中下侧的端部和第2部位的图中下侧的端部结合、且第1部位的图中上侧的端部和1个第3部位的端部结合、且第2部位的图中上侧的端部和1个第3部位的端部结合。此外,如图10的(B)所示,各第2开口部19与各第1开口部18同样,第1部位、第2部位、第3部位结合。
如图10的(A)、图10的(B)所示,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在X方向上相互错开半个节距hx进行配置,且在Y方向上相互错开半个节距hy进行配置。并且,如图10的(C)所示,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被配置成在X方向上相邻的1个第1开口部18和1个第2开口部19各自的第3部位在俯视时重叠。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以各自的第3部位的另一端侧(不与第1部位或第2部位结合的一侧的各端部)与图中配置于它们上侧的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不重叠的方式,隔开规定的隙间进行了配置。
利用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降低由于不规则暗线的产生而引起的显示部的外观上的颗粒感,提高显示品质。
图11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详细地说,图11的(A)是示出各第1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1的(B)是示出各第2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1的(C)是重叠示出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俯视图。另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参照图1)。并且,各图均为从第1基板1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示了存在多个的各开口部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开口部。
图11的(A)所示的各第1开口部18相比于上述图10的(A)所示的各第1开口部18,在以下方面不同:进一步追加了与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各图中下侧的端部结合且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4部位。同样,图11的(B)所示的各第2开口部19相比于上述图10的(B)所示的各第2开口部19,在以下方面不同:进一步追加了与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各图中下侧的端部结合且与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第4部位。如图所示,各第4部位被配置成与各第1部位、各第2部位成135度的角度。
如图11的(C)所示,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被配置成:在X方向上相邻的1个第1开口部18和1个第2开口部19各自的第3部位在俯视时重叠。此外,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以各自的第3部位的另一端侧(不与第1部位或第2部位结合的一侧的各端部)不与图中配置于它们上侧的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重叠的方式,隔开规定的隙间进行了配置。并且,各第1开口部18的各第4部位被配置成与任意1个第2开口部19的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各端部重叠。同样,各第2开口部19的各第4部位被配置成与任意1个第1开口部18的第1部位和第2部位的各端部重叠。另外,各第1开口部18的第4部位不与各第2开口部19的第4部位重叠。
利用这样的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也能够降低由于不规则暗线的产生而引起的显示部的外观上的颗粒感,提高显示品质。
图12示出用于说明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详细地说,图12的(A)是示出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1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2的(B)是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2基板所设置的各开口部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2的(C)是重叠示出第1基板的各开口部和第2基板的各开口部的俯视图。另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参照图1)。并且,所有图均为从第1基板11侧观察到的俯视图,图示了存在多个的各开口部中的一部分数量的开口部。
如图12的(A)所示,在第1基板11的第1电极13上设置有多个开口部S7。各开口部S7具有长边方向朝向以Y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部位、和长边方向朝向以Y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的部位,这各个部位在一个端部处进行了结合。各开口部S7沿着X方向以节距Px进行排列、且沿着图中的Y方向以节距Py进行排列。将各开口部S7的各部位的长度Sl定义为长边方向的长度、宽度Sw定义为各部位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此外,如图12的(B)所示,各开口部C7是与上述各开口部S7相同的形状,且同样地进行了配置。另外,虽然各开口部C7的长度、宽度与各开口部S7相同,但宽度也可以不同。
如图12的(A)、图12的(B)所示,各开口部S7和各开口部C7在X方向上相互错开半个节距hx进行配置,且在Y方向上相互错开半个节距hy进行配置。并且,如图12的(C)所示,各开口部S7和各开口部C7被配置成:在X方向上相邻的1个开口部S7和1个开口部C7的端部在俯视时相互重叠。此外,各开口部S7、各开口部C7被配置成在Y方向上不相互重叠。
在这样的比较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上述其它比较例的情况同样,认为由于不规则暗线的产生,而在显示部上产生外观上的颗粒感。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等的内容,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Claims (4)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
第1电极,其设置于第1基板;
第2电极,其设置于第2基板;以及
垂直取向的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
所述第1电极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且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
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具有:多个第3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第1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多个第4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所述第1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
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具有:多个第5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第1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多个第6开口部,俯视时,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各自具有在以所述第1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和在所述第2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
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3开口部和1个第5开口部的所述第2部位彼此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第1方向以规定间隔交替配置,
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4开口部和1个第6开口部的所述第2部位彼此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第1方向以规定间隔交替配置,
由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构成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列、与由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构成的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列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邻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第3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5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3开口部和1个第5开口部各自的所述第1部位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
所述多个第4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6开口部在俯视时,以相邻的1个第3开口部和1个第5开口部各自的所述第1部位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配置。
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
第1电极,其设置于第1基板;
第2电极,其设置于第2基板;以及
垂直取向的液晶层,其设置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
所述第1电极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且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
俯视时,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具有:在以规定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在以所述规定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第3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的各一端部彼此结合,且所述第1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所述第2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
俯视时,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具有:在以规定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位、在以所述规定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位、以及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第3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的各一端部彼此结合,且所述第1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所述第2部位的另一端部与1个所述第3部位结合,
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在俯视时分别被配置成交错状,且关于第1方向上的配置节距,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被配置成相互错开半个节距,且以相邻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所述第3部位彼此逐一重叠的方式,沿着所述第1方向以规定间隔交替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具有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第4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各自的所述一端部与该第4部位结合,
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具有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的第4部位,所述第1部位和所述第2部位各自的所述一端部与该第4部位结合。
CN201610141112.8A 2015-03-11 2016-03-11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9746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8740 2015-03-11
JP2015048740A JP6430299B2 (ja) 2015-03-11 2015-03-11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4682A true CN105974682A (zh) 2016-09-28
CN105974682B CN105974682B (zh) 2021-05-11

Family

ID=55521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1112.8A Active CN105974682B (zh) 2015-03-11 2016-03-11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58500B2 (zh)
EP (1) EP3067743B1 (zh)
JP (1) JP6430299B2 (zh)
CN (1) CN1059746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02669B2 (en) 2018-04-27 2022-08-02 Apple Inc. Housing surface with tactile friction features
US11112827B2 (en) 2018-07-20 2021-09-0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glass housing member
US11691912B2 (en) 2018-12-18 2023-07-04 Apple Inc.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and textured glass housing member
US11199929B2 (en) 2019-03-21 2021-12-14 Apple Inc. Antireflective treatment for textured enclosure components
US11372137B2 (en) 2019-05-29 2022-06-28 Apple Inc. Textured cover assemblies for display applications
US11192823B2 (en) 2019-06-05 2021-12-0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laser-textured glass cover members
US11109500B2 (en) 2019-06-05 2021-08-31 Apple Inc. Textured glass compon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US10827635B1 (en) * 2019-06-05 2020-11-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having a textured glass component
US11897809B2 (en) 2020-09-02 2024-02-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extured glass and glass ceramic component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1729A1 (en) * 2001-07-12 2003-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ertically aligned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differentiated B cell gap
US20070002194A1 (en) * 2005-06-14 2007-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377593A (zh) * 2007-08-30 2009-03-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41370A (zh) * 2007-11-19 2009-05-27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37400A (zh) * 2008-06-20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4830468B2 (ja) * 2005-11-30 2011-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2014066827A (ja) * 2012-09-25 2014-04-17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995404A (zh) * 2013-02-14 2014-08-20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32156A (zh) * 2014-03-17 2015-09-23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9264A (en) * 1992-04-30 1994-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having multi-domain cells
JP3966614B2 (ja) * 1997-05-29 2007-08-29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広視野角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54904B1 (ko) * 1998-05-19 2002-1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액정표시장치
KR100354906B1 (ko) * 1999-10-01 2002-09-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255378B (en) * 2000-06-30 2006-05-21 Hannstar Display Corp Wide view-angle multi 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MV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device
JP4107978B2 (ja) * 2003-02-21 2008-06-2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US20070076157A1 (en) * 2005-10-04 2007-04-05 Wintek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a wide viewing angle
JP4846402B2 (ja) 2006-03-20 2011-12-2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4884176B2 (ja) * 2006-11-16 2012-02-2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KR101475297B1 (ko) * 2008-03-25 2014-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8537317B2 (en) * 2009-08-17 2013-09-17 Innolux Corporatio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slanting slits extending along diagonals of a plurality of pixel electrodes wherein the slanting slits have a length of ⅓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diagonals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JP5103494B2 (ja) * 2010-03-05 2012-12-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JP5643523B2 (ja) * 2010-03-17 2014-12-1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706147B2 (ja) * 2010-12-13 2015-04-22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89591B1 (ko) * 2010-12-14 2017-10-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804084B2 (en) * 2010-12-22 2014-08-12 Japan Display West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2360141B (zh) * 2011-10-12 2014-02-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电极
JP6063275B2 (ja) * 2013-01-29 2017-01-18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6339779B2 (ja) * 2013-08-22 2018-06-06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6362864B2 (ja) * 2014-01-08 2018-07-2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6474964B2 (ja) * 2014-03-11 2019-02-2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1729A1 (en) * 2001-07-12 2003-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ertically aligned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differentiated B cell gap
US20070002194A1 (en) * 2005-06-14 2007-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830468B2 (ja) * 2005-11-30 2011-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01377593A (zh) * 2007-08-30 2009-03-0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441370A (zh) * 2007-11-19 2009-05-27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37400A (zh) * 2008-06-20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066827A (ja) * 2012-09-25 2014-04-17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995404A (zh) * 2013-02-14 2014-08-20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32156A (zh) * 2014-03-17 2015-09-23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66449A1 (en) 2016-09-15
EP3067743B1 (en) 2017-11-08
JP6430299B2 (ja) 2018-11-28
EP3067743A1 (en) 2016-09-14
JP2016170223A (ja) 2016-09-23
US9658500B2 (en) 2017-05-23
CN105974682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468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76593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4751747B (zh) 显示装置
JP555251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913906B (zh) 液晶透镜元件、显示装置及终端机
TW200404181A (en) Active matrix type vertically aligned mo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46072B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03941501B (zh) 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TW200825593A (en) Fringe field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96045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0807113A (en)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3185993B (zh) Ips/ffs型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
US20170115532A1 (en) Display panel, photo-alignment film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9146423B2 (en) Pixel structure
CN107219667A (zh) 曲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759516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40784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93727B (zh) 一种阵列基板、曲面显示面板、曲面显示装置
CN10320747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51347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551162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50046923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604267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576396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20170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