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3474B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3474B
CN103513474B CN201310234715.9A CN201310234715A CN103513474B CN 103513474 B CN103513474 B CN 103513474B CN 201310234715 A CN201310234715 A CN 201310234715A CN 103513474 B CN103513474 B CN 103513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ortion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substrate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47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3474A (zh
Inventor
岩本宜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13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3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3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3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op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materials therefor; method of mak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36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42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for homeotropic align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46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for high pretilt angles, i.e. higher than 15 degre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65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out a surface treat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晶显示装置,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时的显示均匀性,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且还防止开口率的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于第1基板的第1电极、设置于第2基板的第2电极、设置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1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1开口部,各第1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第2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2开口部,各第2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在俯视时,在沿着第1方向的两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极上具有多个开口部(隙缝)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第410797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隔着液晶层而相对配置的透明电极上分别设置了开口部(隙缝)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隙缝的作用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产生倾斜电场并将它施加到液晶层,从而在液晶层中产生二域配向结构。由此,改善视角依赖性,能够使显示区域整体上降低视角依赖性。另外,在日本特开2009-12227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设置了如上所述的隙缝的液晶显示元件中,通过使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隙缝彼此的相互间隔小于各隙缝的宽度(短边方向的长度),从而提高了显示均匀性。
另外,一般在制造液晶显示装置时,采用在1组母玻璃上统一形成多个液晶显示装置并在之后分割成各个的方法。因此,在对多个隙缝进行构图时,根据母玻璃的面内的位置、或者由于制造批次的不同而在蚀刻精度上容易产生偏差。由于这种蚀刻精度的偏差,会产生如下这样的问题:隙缝彼此在各自的长边方向上结合,在电极中产生一部分断线。作为对此的解决方法,考虑通过改变蚀刻溶液、处理温度等的设定而降低蚀刻速率。然而,当降低蚀刻速率时,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并非优选。另一方面,如果将隙缝彼此的长边方向的相互间隔设定得大,则即使不降低蚀刻速率,也容易防止隙缝彼此的结合所致的断线。但是,如上所述,为了维持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均匀性,随着将隙缝彼此的长边方向的相互间隔设定得大,也需要加大隙缝宽度。但是,越加大隙缝宽度,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有效开口率越下降,因此该对策并非优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079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222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具体方式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均匀性的同时,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并且防止开口率下降的技术。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a)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b)设置在第1基板的一面侧的第1电极;(c)设置在第2基板的一面侧的第2电极;以及(d)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的各一面之间设置的液晶层,(e)第1电极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该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是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f)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该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是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g)多个第1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在俯视时,在沿着第1方向的两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均匀性的同时,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并且防止开口率的下降。
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关于多个第1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在凹部中随着朝向沿第1方向的大致中央而宽度连续地减小。
另外,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凹部具有相对于第1方向以比0°大的角度交叉的斜坡状的边缘。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第1方向与斜坡状的边缘交叉的角度小于14°。
另外,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多个第1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具有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对大的部位和相对小的部位,该相对大的部位与相对小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与第1方向大致平行的边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结构例1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3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1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3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1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3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4是结构例2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5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说明的图。图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说明的图。图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7是结构例3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8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9是结构例4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10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11是结构例5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12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2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2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13是结构例6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14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4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4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15是结构例7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
图1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
图17的(A)~(D)是示出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基本结构具备: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设置在第1基板11上的第1电极13;设置在第2基板12上的第2电极14;配置于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7。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电极彼此重合的区域直接形成想要显示的文字、图案,基本上仅能显示预定的文字等,是大体而言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面积比为50%以下左右的区域用于显示文字等的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液晶显示装置既可以是多个画素以矩阵状排列的点阵显示型,也可以是分段显示型与点阵型混合的类型。
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分别例如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如图所示,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是设定规定的间隙(例如4μm左右)而粘合的。
第1电极13设置在第1基板11的一面侧。同样地,第2电极14设置在第2基板12的一面侧。第1电极13和第2电极14分别例如通过将铟锡氧化物(ITO)等透明导电膜适当构图而构成。在第1电极13上设有多个第1开口部(第1隙缝)18,在第2电极14上设有多个第2开口部(第2隙缝)19。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分别是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彼此在俯视时不重合而相互交错地规则配置。
第1配向膜15在第1基板11的一面侧以覆盖第1电极13的方式设置。第2配向膜16在第2基板12的一面侧以覆盖第2电极14的方式设置。作为这些第1配向膜15、第2配向膜16,使用将液晶层17的配向状态限制为垂直配向的垂直配向膜。未对各配向膜进行摩擦处理等单轴配向处理。
液晶层17设置在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Δε为负的液晶材料构成液晶层17。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例如为0.09左右。在液晶层17中图示的粗线示意地示出了液晶层17中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层17被设定为未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相对于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的各基板面垂直的垂直配向。
第1偏光板21配置在第1基板11的外侧。同样地,第2偏光板22配置在第2基板12的外侧。第1偏光板21和第2偏光板22配置成各个偏光板的吸收轴彼此大致垂直。另外,也可以在各偏光板与各基板之间适当配置C板等光学补偿板。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基板11与第1偏光板21之间、在第2基板12与第2偏光板22之间分别配置有光学补偿板23、24。
下面,对第1开口部18和第2开口部19的几个结构例和对采用这些结构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压施加后的稳定状态中的配向组织进行了三维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说明。另外,仿真分析的条件如下。假设80μm四方的区域,并在俯视中将此分割为20×20的网格,将液晶层的层厚方向分割为20个。关于液晶层,设为未施加电压时的预倾角是90°的完全垂直配向,将其层厚设定为4μm。关于液晶材料,将介电常数各向异性设定为负,将折射率各向异性(Δn)设定为大致0.09。关于施加电压,设定为向第1电极(分段电极)施加4V,向第2电极(公共电极)施加0V的电压。关于偏光板,将第1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设定为相对于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各长边方向顺时针旋转45°后的方向,将第2偏光板的吸收轴方向设定为相对于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各长边方向逆时针旋转45°后的方向。
(结构例1)
图2是结构例1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第1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第2方向)而配置。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各第1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该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这些部位18a、18b均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具有在x方向上大致平行的边缘。换言之,各第1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矩形状的凹陷部(凹部)。并且,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1设定为比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L2大(即,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有与各第1开口部18相同的部位19a、19b。
图3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1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3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1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3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x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x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40μ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的长度,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μm。
图3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示的“A”、“P”的各箭头表示第1偏光板和第2偏光板的各吸收轴的方向(下面也同样)。在由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各自的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夹着的区域中,配向状态正如预期那样取得良好的多域配向,配向均匀性良好。但是,在从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向大的部位变化的阶梯部(隙缝宽度从20μm变化为10μm的部位)的附近发生暗区域,稍微有降低有效开口率的担忧。另外,虽然未图示,对瞬态响应进行观察时,在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各自的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之间夹着的区域中观察到响应速度变快的倾向,发现对改善总体的上升沿响应速度具有效果。认为这是因为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各短边方向的相互间隔变得更短。
(结构例2)
图4是结构例2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各第1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该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而且,还具有配置于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而将两者连结的斜坡状的部位18c。斜坡状的部位18c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换言之,各第1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梯形的凹陷部(凹部)。并且,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1设定为大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L2(即,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有与各第1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图5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5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30μm,将斜坡状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设定为大致5μ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的长度,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μm。另外,斜坡状的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45°。
图5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在夹在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各自的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之间的区域中,配向状态正如预期那样取得良好的多域配向,配向均匀性良好。但是,在从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向大的部位变化的途中的斜坡状的部位中,其边缘方向被定义成相对于各偏光板的吸收轴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由此与结构例1的情况相比,大面积地观察到在其附近产生的暗区域,因此存在有效开口率下降的担忧。因此,对在结构例2中改变斜坡状部位的边缘的傾斜角度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图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说明的图。图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说明的图。如图6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30μm,将斜坡状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设定为大致10μ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μm。另外,斜坡状的部位直线状地连接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和大的部位,边缘的傾斜角度(与长边方向的角度)为大致18°。图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与图5的(C)所示的配向组织相比,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产生的暗区域的浓度变淡。
(结构例3)
图7是结构例3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各第1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这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进一步,还具有配置于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而将两者连接的斜坡状的部位18c。在结构例3中,在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为0,在斜坡状的部位18c中,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换言之,各第1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V字状的凹陷部(凹部)。在结构例3中,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0,因此在凹部中不存在相对于第1开口部18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这一点上与结构例2不同。并且,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1设定为比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L2大(即,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有与各第1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图8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8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该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15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40μ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μ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14°。图8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虽然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稍微观察到暗区域,但与结构例2相比暗区域变淡。
(结构例4)
图9是结构例4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各第1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这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而且,还具有连接各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的斜坡状的部位18c。在结构例4中,在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与小的部位18b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为0,斜坡状的部位18c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换言之,各第1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V字状的凹陷部(凹部)。在结构例4中,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与小的部位18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均为0,因此在凹部中不存在相对于第1开口部18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这一点上与结构例3不同。并且,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的宽度L1设定为比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L2大(即,设定为L1>L2)。另外,关于各第2开口部19,也具备与各第1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图10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0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μ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彼此的间隔设定为大致30μ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8°。图10(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是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大致观察不到暗区域的状态,能够得到夹于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之间的区域中的配向状态非常均匀且有效开口率高的状态。
作为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结果,可知在各开口部在其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具有斜坡状部位的结构例中,该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优选为小于14°,更优选为8°以下。如果满足该条件,则在使用了结构例2~4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均能够获得有效开口率高、且获得良好的配向组织、外观上也均匀的显示状态。
(结构例5)
图11是结构例5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而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另外,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以x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半个间距的方式配置。另外,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的结构例4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在该结构例5的情况下,在y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与第2开口部19各自的边缘彼此的相互间隔在任何位置均大致相等。
图12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2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2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μm。另外,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在所有的位置都被设定为大致30μ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8°。另外,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隔相同地,第2开口部19彼此的相互间隔分别设定为大致10μm。图12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是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大致观察不到暗区域的状态,夹于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之间的区域中的配向状态非常均匀,并且与结构例4相比,能够得到更高的有效开口率。
(结构例6)
在上述的结构例1~5中,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俯视时在长边方向上的两侧的外缘部具有凹部,但也可以仅在单侧具有凹部。下面,示出将结构例4的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变更为仅在单侧具有凹部的情况的例子,但在其他的结构例中也是一样的。
图13是结构例6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
各第1开口部18沿着长边方向在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分别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在这两个部位18a之间具有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18b,进一步,还具有配置于部位18a与部位18b之间而将两者连结的单侧斜坡状的部位18c。在结构例6中,在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18a和小的部位18b中,其长边方向的长度分别为0,斜坡状的部位18c随着从部位18a朝向部位18b,隙缝宽度连续地减小。各第1开口部18在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的一方的外缘部具有俯视时大致V字状的凹陷部(凹部)。各第1开口部18的另一方的外缘部形成为与第1方向大致平行的直线状。在结构例6中,在凹部中不存在相对于第1开口部18的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部分。另外,各第2开口部19也具备与各第1开口部18同样的部位19a、19b、19c。
图14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4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4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以及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μm。另外,关于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在最短的短边边缘附近设定为大致20μm,在隙缝宽度最小的位置设定为大致30μ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16°。另外,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隔同样地,将第2开口部19彼此的相互间隔分别设定为大致10μm。图14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可稍微观察到淡的暗区域,但在短边方向上相邻且相对的开口部的外缘部的边缘彼此大致平行,因此不存在暗区域向周围传播的情况,获得均匀的显示状态。
(结构例7)
在如上述的结构例6那样,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俯视时仅在长边方向上的单侧具有凹部的情况下,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可以以x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半个间距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中凹部的设置位置可以彼此交错。
图15是结构例7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各第1开口部18和各第2开口部19配置成各自的长边方向沿着图示的x方向、短边方向沿着图示的y方向。各第1开口部18、各第2开口部19分别在x方向上成列、在y方向上成行而规则地排列。另外,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沿着y方向交替地(彼此交错地)配置,并且x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错开半个间距而配置。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19的具体结构与结构例6的情况相同,各第1开口部18与各第2开口部相互以具有凹部的一侧彼此相对,并且不具有凹部的一侧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在该结构例7的情况下,在y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与第2开口部19各自的边缘彼此的相互间隔在任何位置均大致相等。
图1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1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6的(A)和(B)所示,在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中,将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短边边缘的长度)设定为大致20μm,将隙缝宽度相对小的部位的宽度设定为大致10μm,将斜坡状部位的长边方向的长度设定为大致70μm。另外,俯视时在短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与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隔在所有的位置都被设定为大致30μm。另外,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为大致16°。另外,与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18彼此的相互间隔相同地,第2开口部19彼此的相互间隔分别设定为大致10μm。图1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在斜坡状部位的附近可稍微观察到淡的暗区域,但是在相对于各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平行的边缘的附近可取得良好的均匀配向。
在上述的结构例6、7的各个结构例中,如果将斜坡状部位的边缘方向与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长边方向所成的角度设定为小于14°,更优选地设定为8°以下,则能够抑制暗区域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有效开口率。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在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的结构例2~7中,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斜坡状部位的边缘为直线状,但并非必须是直线状,也可以是如图17的(A)~(D)所示的曲线状,也可以是连接多个线段而成的弯曲线。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垂直配向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使用如下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基板面上液晶分子进行水平配向,液晶层的层厚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相对于各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大致垂直,液晶层的层厚方向的大致中央的液晶分子的未施加电压时的预倾角为大致0°。

Claims (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
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
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的一面侧的第1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的第2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的各一面之间设置的液晶层,
所述第1电极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该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是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沿着该第1方向相互隔离开而规则地配置,
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该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是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沿着该第1方向相互隔离开而规则地配置,
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在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比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大,
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在隙缝宽度相对大的部位的宽度比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2开口部彼此的相互间的长度大,
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在俯视时,在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两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第1方向的大致中央具有一个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在所述凹部中随着朝向沿所述第1方向的大致中央而宽度连续地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相对于所述第1方向以比0°大的角度交叉的斜坡状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方向与所述斜坡状的边缘交叉的角度小于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具有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对大的部位和相对小的部位,该相对大的部位与相对小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平行的边缘。
CN201310234715.9A 2012-06-20 2013-06-14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513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9204A JP5963564B2 (ja) 2012-06-20 2012-06-20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39204 2012-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3474A CN103513474A (zh) 2014-01-15
CN103513474B true CN103513474B (zh) 2019-08-13

Family

ID=4977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4715.9A Active CN103513474B (zh) 2012-06-20 2013-06-14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342802A1 (zh)
JP (1) JP5963564B2 (zh)
CN (1) CN1035134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4964B2 (ja) * 2014-03-11 2019-02-2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592725B (zh) * 2016-09-30 2017-07-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電極及液晶顯示面板
TWI571686B (zh) * 2016-09-30 2017-0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電極
CN108226759B (zh) * 2018-03-15 2020-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线路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54904B1 (ko) * 1998-05-19 2002-1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액정표시장치
JP3957430B2 (ja) * 1998-09-18 2007-08-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354906B1 (ko) * 1999-10-01 2002-09-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372577B1 (ko) * 2000-08-07 2003-02-17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408605B2 (en) * 2000-09-19 2008-08-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100366769B1 (ko) * 2001-03-28 2003-01-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0840313B1 (ko) * 2001-10-12 2008-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시야각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기판
KR100859508B1 (ko) * 2001-12-07 2008-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107978B2 (ja) * 2003-02-21 2008-06-2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KR100606410B1 (ko) * 2003-12-11 2006-07-28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박막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50077571A (ko) * 2004-01-28 2005-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도메인 액정 표시 장치
JP3891995B2 (ja) * 2004-04-26 2007-03-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TWI321252B (en) * 2005-06-30 2010-03-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pixel structure
JP4884176B2 (ja) * 2006-11-16 2012-02-2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5324754B2 (ja) * 2007-05-10 2013-10-2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5331407B2 (ja) * 2007-08-17 2013-10-3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JP5038858B2 (ja) * 2007-11-13 2012-10-0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5239495B2 (ja) * 2008-05-12 2013-07-17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KR20100067767A (ko) * 2008-12-12 2010-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JP2010145870A (ja) * 2008-12-19 2010-07-01 Sony Corp 液晶パネル及び電子機器
JP5434382B2 (ja) * 2009-08-31 2014-03-0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KR101695474B1 (ko) * 2009-10-28 2017-0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1215480A (ja) * 2010-04-01 2011-10-27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5313216B2 (ja) * 2010-09-27 2013-10-0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72529B2 (en) 2017-09-26
US20130342802A1 (en) 2013-12-26
JP2014002327A (ja) 2014-01-09
US20160342007A1 (en) 2016-11-24
JP5963564B2 (ja) 2016-08-03
CN103513474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0637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280019B2 (en) Substrate with spacer and liquid crystal cell containing the same
TWI360010B (en) Pixel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201278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corresponding to a plurality of slit structures
CN104536215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TWI357530B (en)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WI422931B (zh) 液晶顯示面板
CN10269277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161636A1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アレイ基板
US87113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articular pixel structure
US966496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2859459B (zh) 像素电极、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351347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810249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03941501B (zh) 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US2014030721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446013B (zh) 液晶透镜及立体显示装置
KR20100093319A (ko)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TW201405225A (zh) 液晶顯示面板
KR101431676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
WO201614368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281587B (en) Wide-viewing a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4302633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WO201608027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528806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torage capacitor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