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156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32156A CN104932156A CN201510114021.0A CN201510114021A CN104932156A CN 104932156 A CN104932156 A CN 104932156A CN 201510114021 A CN201510114021 A CN 201510114021A CN 104932156 A CN104932156 A CN 1049321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istome
- liquid crystal
- electrode
- substrate
- crystal indic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07—Structures for producing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s, e.g. bumps, protrusions, recesses, slits in pixel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42—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for homeotropic align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65—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without a surface treat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27—Segmented, e.g. alpha numeric displa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利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外观观察上的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1基板、第2基板、第1电极、第2电极以及液晶层。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朝向与第1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的第1部位、和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部位。并且,被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电极具有多个开口部。
背景技术
作为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型的液晶显示元件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12-6371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液晶显示元件,该液晶显示元件具有:第1电极,其是为了在显示区域中显示规定的显示图案而配置的;第2电极,其与第1电极相对;以及液晶层,其设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没有施加电压时液晶的取向是垂直取向,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上形成有规则地配置的多个L字形状的缝。在该液晶显示元件中,各L字形状的缝以如下方式形成:至少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内,将设有该缝的电极分割成多个矩形的子像素电极,该多个矩形的子像素电极在3个角部具有用于连接相邻的子像素电极的连接部。根据该现有技术,能够降低VA型的液晶显示元件中的施加电压时的取向紊乱,使液晶的排列更加均匀。另外,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1477280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同样的现有技术。
但是,在如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采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沿着显示画面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排列各个缝时,在外观观察时有时会观察到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37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147728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体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在利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外观观察上的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的技术。
[1]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b)在所述第1基板上设置的第1电极;(c)在所述第2基板上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d)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e)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f)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该第1部位朝向与第1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该第2部位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g)被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
[2]本发明一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b)在所述第1基板上设置的第1电极;(c)在所述第2基板上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d)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e)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f)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该第1部位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折曲或弯曲,该第2部位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g)被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
根据上述任意的结构,在利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外观观察上的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3]在上述1或2中优选的是,上述多个区域分别对应于1个取向畴。
[4]在上述1或3中优选的是,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大致L字形状,该大致L字形状是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各自的一端侧结合而成的。
[5]在上述1或3中优选的是,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大致T字形状,该大致T字形状是所述第1部位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中间部与所述第2部位的一端侧结合而成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极构造例的俯视图。
图3的(A)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图3的(B)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俯视图。
图4的(A)以及图4的(B)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图4的(C)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俯视图。
图5的(A)以及图5的(B)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图5的(C)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俯视图。
图6的(A)~图6的(D)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
图7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3的(A)所示的大致L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7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3的(B)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
图8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8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8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C)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
图9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9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9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C)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
图10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C)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D)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D)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
标号说明
11:第1基板;
12:第2基板;
13:第1电极;
14:第2电极;
15:第1取向膜;
16:第2取向膜;
17:液晶层;
18:开口部;
21:第1偏光板;
22:第2偏光板。
23、24:光学补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基本结构具有: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它们相对配置;第1电极13,其设于第1基板11;第2电极14,其设于第2基板12;以及液晶层17,其配置在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图2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极构造例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构成为第1电极13与第2电极14彼此重叠的区域形成想要显示的字符和图案,基本上仅能够显示预先设定的字符等,大致是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面积比为50%以下左右的区域有助于字符等的显示。另外,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多个像素被排列成矩阵状的点矩阵显示型,也可以是分段显示型和点矩阵型混合而成的显示型。
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分别例如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如图所示,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设置规定的间隙(例如4μm左右)进行贴合。
第1电极13设于第1基板11的一面侧。同样,第2电极14设于第2基板12的一面侧。第1电极13和第2电极14分别是通过对例如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膜适当构图而构成的。另外,在第2电极14上设有多个开口部18。
第1取向膜15被设置成在第1基板11的一面侧覆盖第1电极13。第2取向膜16被设置成在第2基板12的一面侧覆盖第2电极14。这些第1取向膜15、第2取向膜16采用将液晶层17的取向状态规定成垂直取向的垂直取向膜。不对各取向膜15、16实施研磨处理等单轴取向处理。
液晶层17设置在第1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介电常数各向异性Δε为负的液晶材料构成液晶层17。在液晶层17中图示的粗线示意性地示出了液晶层17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层17被设定为未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相对于第1基板11和第2基板12的各基板面垂直的垂直取向。
第1偏光板21配置在第1基板11的外侧。同样地,第2偏光板22配置在第2基板12的外侧。第1偏光板21和第2偏光板22被配置成各自的吸收轴相互大致垂直。另外,也可以在各偏光板与各基板之间适当配置C板等光学补偿板。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基板11与第1偏光板21之间、在第2基板12与第2偏光板22之间分别配置有光学补偿板23、24。
图3的(A)、图4的(A)、图4的(B)、图5的(A)、图5的(B)以及图6的(A)~图6的(D)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另外,图3的(B)、图4的(C)以及图5的(C)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俯视图。各个图是在图2中用圆形表示的a部的放大图。以下,参照各个图详细地说明各开口部18在俯视时的构造。
图3的(A)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在俯视时具有大致L字形状,该大致L字形状是使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和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结合而成的。详细地说,关于所谓的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存在沿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绕顺时针倾斜的方向较长的部位、和沿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绕逆时针倾斜的方向较长的部位这两个部位。各部位的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的倾斜角度θ例如是10°~30°左右。这里,将具有沿着绕顺时针倾斜的方向较长的部位的开口部18标记为“开口部18a”,将具有沿着绕逆时针倾斜的方向较长的部位的开口部18标记为“开口部18b”。关于各开口部18a,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与相对于上下方向绕顺时针倾斜的部位成锐角在各自的一端侧结合。关于各开口部18b,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与相对于上下方向绕逆时针倾斜的部位成钝角在各自的一端侧进行结合。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规则地配置各开口部18a、18b,两者在整体上互相交错地排列成矩阵状。在左右方向上,各开口部18a以直线状连续地配置,并且各开口部18b以直线状连续地配置。在上下方向上,开口部18a和开口部18b逐个交替地配置,并且在整体上以直线状连续地配置。
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a和其下侧的1个开口部18b包围的区域31a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该区域31a在左右方向上成行地配置。同样,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b和其下侧的1个开口部18a包围的区域31b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该区域31b在左右方向上成行地配置。区域31a和区域31b在上下方向线对称。当作为整体观察时,各区域31a、31b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以规则的矩阵状配置。在各区域31a、31b中形成平行四边形状的1个取向畴,在该取向畴内获得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此外,各开口部18a、18b的在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和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也可以不结合而是断开。即使在此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通过将各开口部18a、18b的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折曲地进行配置,就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沿着上下方向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3的(B)所示的比较例的各开口部118的俯视形状是L字形状,通过这些开口部118划分出各矩形区域131。各矩形区域131以沿着上下方向构成多列且沿着左右方向构成多行的方式规则地配置,各矩形区域131在整体上配置成矩阵状。在这样配置各矩形区域131的情况下,当对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时,特别是在以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存在产生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这可以被认为是由下述原因引起的:各开口部118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和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分别沿着上下方向构成列,且分别沿着左右方向构成行,并且分别以直线状进行配置。
图4的(A)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在俯视时具有大致T字形状,该大致T字形状是使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结合而成的。这里,将这些大致T字形状的开口部18标记为“开口部18c”。详细地说,所谓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是指将沿着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绕顺时针倾斜的方向较长的部位与沿着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绕逆时针倾斜的方向较长的部位结合在一起而成的部位。各部位的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的倾斜角度θ例如是10°~30°左右。各开口部18c是将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一端侧与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的中间折曲点的凸侧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各开口部18c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规则地配置,并且在整体上配置成矩阵状。在左右方向上,各开口部18c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以直线状连续地配置。在上下方向上,某行的各开口部18c和与其相邻的行的各开口部18c以错开半个间距的方式配置。
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c和其下侧的1个开口部18c包围的区域31c是下边比上边短的大致梯形状。同样,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c和其上侧的1个开口部18c包围的区域31d是下边比上边长的大致梯形状。各区域31c和各区域31d逐个交替地配置,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成行地配置。区域31c与区域31d在上下方向上是线对称的。当作为整体进行观察时,各区域31c、31d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以规则的矩阵状配置。在各区域31c、31d中形成梯形状的1个取向畴,在该取向畴内获得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此外,各开口部18c的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也可以不结合而是断开(参照后述的图5的(A))。即使在此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通过将各开口部18c的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折曲地进行配置,就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4的(B)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在俯视时具有两种大致T字形状,这两种大致T字形状是使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结合而成的。其中1种是与上述同样的“开口部18c”。另1种是“开口部18d”,这些开口部是将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一端侧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的中间折曲点的凹侧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各开口部18d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的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的倾斜角度θ例如是10°~30°左右。各开口部18d与各开口部18c同样地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规则地配置,两者在整体上互相交错地以矩阵状进行排列。在左右方向上,各开口部18d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以直线状连续地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由各开口部18c构成的行和由各开口部18d构成的行交替地配置,并且相互的配置是以错开半个间距的方式进行的。
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c和其下侧的1个开口部18d包围的区域31e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同样,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d和其下侧的1个开口部18c包围的区域31e是平行四边形状。各区域31e在左右方向上成行地配置。当作为整体进行观察时,各区域31e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以规则的矩阵状配置。在各区域31e中形成平行四边形状的1个取向畴,在该取向畴内获得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此外,各开口部18c、18d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也可以不结合而是断开(参照后述的图5的(B))。即使在此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通过将各开口部18c、18d的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折曲地进行配置,就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关于图4的(C)所示的比较例的各开口部118a的俯视形状是T字形状,通过这些开口部118a划定出各矩形区域131。各矩形区域131以沿着上下方向构成多列且沿着左右方向构成多行的方式配置,并且在整体上以矩阵状进行配置。在这样配置各矩形区域131的情况下,当对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时,特别是在以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存在产生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这可以被认为是由下述原因引起的:各开口部118a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和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分别沿着上下方向构成列,且分别沿着左右方向构成行,并且分别以直线状进行配置。
图5的(A)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是上述图4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开口部的变形例。与图4的(A)的构造例的不同点在于,各开口部18c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不结合而是断开。图示的各开口部18c1是指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组合而成的开口部。即使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各开口部18c1的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折曲地进行配置,也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5的(B)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是上述图4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开口部的变形例。与图4的(B)的构造例的不同点在于,各开口部18c、18d的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不结合而是断开。图示的各开口部18c1、18d1分别是指将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组合而成的开口部。即使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各开口部18c1、18d1的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折曲地进行配置,也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关于图5的(C)所示的比较例的各开口部118b、118c,各开口部118b沿上下方向排列,各开口部118c沿左右方向排列,两者互相交错,利用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18b和在上下方向相邻的2个开口部118c划分出各矩形区域131。各矩形区域131以沿着上下方向构成多列且沿着左右方向构成多行的方式配置,并且在整体上以矩阵状进行配置。在这样配置各矩形区域131的情况下,当对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时,特别是在以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存在产生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的情况。这可以被认为是由下述原因引起的:各开口部118b、118c在上下方向构成列,且在左右方向构成行,并且分别以直线状进行配置。
图6的(A)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是上述图5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开口部的变形例。与图5的(A)的构造例的不同点在于,将各开口部18c1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置换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弯曲成曲线状的部位。图示的各开口部18c2是指将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组合而成的开口部。即使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各开口部18c2的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弯曲地进行配置,也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6的(B)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是上述图5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开口部的变形例。与图5的(B)的构造例的不同点在于,将各开口部18c1、18d1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置换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弯曲成曲线状的部位。图示的各开口部18c2、18d2分别是指将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组合而成的开口部。即使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各开口部18c2、18d2的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弯曲地进行配置,也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6的(C)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包含:各开口部18e,它们沿着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绕逆时针旋转规定的角度θ(例如,10°~30°)的方向延伸;各开口部18f,它们沿着以上下方向为基准绕顺时针旋转规定的角度θ(例如,10°~30°)的方向延伸;以及各开口部18g,它们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各开口部18e、18f分别在上下方向上成列地配置,两者的列在左右方向上逐列地交替配置。另外,将各开口部18e和各开口部18f的重心位置被配置成方格状。各开口部18g在左右方向上成行地配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成列地配置。将在上下方向相邻的行的各开口部18g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相互错开半个间距。另外,各开口部18g被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e的彼此之间或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2个开口部18f的彼此之间。
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一个开口部18e及一个开口部18f和它们的上下的2个开口部18g包围的区域31f是下边比上边长的大致梯形状。同样,由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一个开口部18e及一个开口部18f和它们的上下的2个开口部18g包围的区域31g是下边比上边短的大致梯形状。各区域31f、31g在左右方向上构成行且逐个交替地配置。当作为整体进行观察时,各区域31f、31g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以规则的矩阵状配置。在各区域31f、31g中形成梯形状的1个取向畴,在该取向畴内获得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此外,虽省略图示,但可以将各开口部18e、18f中的任意一种与各开口部18g进行组合。在此情况下,被各开口部包围的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但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同样的效果。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通过使各开口部18e、18f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折返地进行配置,也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6的(D)所示的构造例的各开口部18是上述图5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开口部的变形例。与图5的(B)的构造例的不同点在于,将各开口部18c1、18d1各自中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置换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折曲的部位。图示的各开口部18c3、18d3分别是指将在上下方向上折曲的部位与在左右方向上折曲的部位组合而成的开口部。即使在此情况下,通过使各开口部18c3、18d3的分别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折曲的部位在整体上不以直线状进行配置而是周期性折曲地进行配置,也能够抑制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和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实施例)
接着,对与上述的几个构造例相关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
图7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3的(A)所示的大致L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这里,将各开口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以及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各自的长度(缝长)设定为50μm,将各部位的宽度(缝宽度)设定为10μm,将各开口部18的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配置间距设定为60μm,将角度θ设定为10°。如图所示这样在各区域的取向畴内观察了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对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确认到:即使在以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也没有目视确认到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7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3的(B)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这里,将各开口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以及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各自的长度(缝长)设定为50μm,将各部位的宽度(缝宽度)设定为10μm,将各开口部的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配置间距设定为60μm。如图所示这样在各区域的取向畴内观察了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对该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存在如下这样的情况:在以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目视确认到了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8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另外,图8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这里,将各开口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90μm,将各开口部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100μm,将各部位的宽度(缝宽度)设定为10μm,将各开口部的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配置间距设定为120μm,将角度θ设定为10°。如图所示这样在各区域的取向畴内观察了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对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确认到:即使在以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也没有目视确认到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8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C)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这里,将各开口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90μm,将各开口部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100μm,将各部位的宽度(缝宽度)设定为10μm,将各开口部18的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配置间距设定为120μm。如图所示这样在各区域的取向畴内观察了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对该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存在如下这样的情况:在以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目视确认到了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9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另外,图9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这里,将各开口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130μm,将各开口部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130μm,将各部位的宽度(缝宽度)设定为10μm,将各开口部的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配置间距设定为160μm,将角度θ设定为15°。如图所示这样在各区域的取向畴内观察了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对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确认到:即使在以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也没有目视确认到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9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C)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这里,将各开口部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130μm,将各开口部的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部位的长度(缝长)设定为130μm,将各部位的宽度(缝宽度)设定为10μm,将各开口部18的分别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配置间距设定为160μm。如图所示这样在各区域的取向畴内观察了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对该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存在如下这样的情况:在以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目视确认到了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图10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C)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D)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D)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各开口部的尺寸和配置间距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如各图所示这样在各区域的取向畴内观察了液晶分子以360°方位取向的取向组织。对该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状态进行外观观察,确认到:即使在以显示面法线为基准从斜向进行观察时也没有目视确认到纵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在图10的(D)中进一步确认到:也没有目视确认到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根据以上这样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利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外观观察中的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等中,仅在一个电极上设置了各开口部,但也可以在两个电极上设置有各开口部。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弯曲成曲线状的各开口部也可以由多边形线等的多个线段、或者线段与曲线的组合来构成。
Claims (5)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
在所述第1基板上设置的第1电极;
在所述第2基板上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
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该第1部位朝向与第1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该第2部位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
被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
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
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
在所述第1基板上设置的第1电极;
在所述第2基板上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
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该第1部位沿着第1方向延伸并且折曲或弯曲,该第2部位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
被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区域分别对应于1个取向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大致L字形状,该大致L字形状是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各自的一端侧结合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大致T字形状,该大致T字形状是所述第1部位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中间部与所述第2部位的一端侧结合而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53037A JP6452294B2 (ja) | 2014-03-17 | 2014-03-17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4-053037 | 2014-03-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32156A true CN104932156A (zh) | 2015-09-23 |
CN104932156B CN104932156B (zh) | 2019-08-27 |
Family
ID=5268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14021.0A Active CN104932156B (zh) | 2014-03-17 | 2015-03-16 | 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921903B1 (zh) |
JP (1) | JP6452294B2 (zh) |
CN (1) | CN10493215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4682A (zh) * | 2015-03-11 | 2016-09-28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07730A (ja) * | 2000-09-27 | 2002-04-10 | Fujitsu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1030007A (zh) * | 2006-03-01 | 2007-09-05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装置 |
JP2007256300A (ja) * | 2006-03-20 | 2007-10-04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素子 |
JP2009163277A (ja) * | 1997-06-12 | 2009-07-23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1197149A (ja) * | 2010-03-17 | 2011-10-06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120075561A1 (en) * | 2010-09-27 | 2012-03-29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7280B (zh) | 2009-01-15 | 2010-12-08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源驱动的液晶显示器 |
JP5685410B2 (ja) | 2010-09-17 | 2015-03-18 |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 |
-
2014
- 2014-03-17 JP JP2014053037A patent/JP64522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13 EP EP15158987.6A patent/EP2921903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CN CN201510114021.0A patent/CN1049321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63277A (ja) * | 1997-06-12 | 2009-07-23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2107730A (ja) * | 2000-09-27 | 2002-04-10 | Fujitsu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1030007A (zh) * | 2006-03-01 | 2007-09-05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装置 |
JP2007256300A (ja) * | 2006-03-20 | 2007-10-04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素子 |
JP2011197149A (ja) * | 2010-03-17 | 2011-10-06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US20120075561A1 (en) * | 2010-09-27 | 2012-03-29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4682A (zh) * | 2015-03-11 | 2016-09-28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5974682B (zh) * | 2015-03-11 | 2021-05-11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21903B1 (en) | 2019-11-20 |
JP2015176014A (ja) | 2015-10-05 |
CN104932156B (zh) | 2019-08-27 |
EP2921903A1 (en) | 2015-09-23 |
JP6452294B2 (ja) | 2019-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07230B2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7894031B2 (en) | Pixel structure of horizontal fiel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2193256B (zh) | 像素电极和液晶显示阵列基板 | |
US771496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hose electrodes have slits arranged in a staggered and alternating fashion | |
CN102834772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093727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曲面显示面板、曲面显示装置 | |
CN106200152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TW200606537A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09122271A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CN104932156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JP604267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4097963B2 (ja) | Ips−lcdの電極アレイ構造 | |
CN111308808B (zh) | 像素电极及液晶显示面板 | |
WO2015169016A1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US8681304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a lateral pattern portion formed on a side of the data line for improving a rubbing defect | |
CN10491463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1142294B (zh) | 像素电极结构及阵列基板 | |
US1007330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US9740056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JP607828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912210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JP644095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610578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594042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2263883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