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4565A - 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以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以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4565A
CN105934565A CN201580005729.0A CN201580005729A CN105934565A CN 105934565 A CN105934565 A CN 105934565A CN 201580005729 A CN201580005729 A CN 201580005729A CN 105934565 A CN105934565 A CN 105934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angle
operating chamber
l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57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4565B (zh
Inventor
高田保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34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4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4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4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26Oil control valves
    • F01L2001/3443Solenoid driven oil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26Oil control valves
    • F01L2001/34433Location oil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53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53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 F01L2001/34466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with multiple lock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53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 F01L2001/34469Lock movement parallel to camshaft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250/00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 F01L2250/02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the camshaft being driven by chai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尽可能算短装置的轴向的长度,从而谋求向发动机室内的搭载性的提高的控制阀。电磁切换阀(21)具有使叶片转子(9)结合于凸轮轴(2)的一端部(2a)的凸轮螺栓即阀体(50);插通固定于阀体的内周面的套筒(51);在套筒内被收纳为向轴向滑动自如,切换工作油相对于滞后角液压室(11)、提前角液压室(12的供给/排出的滑阀阀体(52),阀体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50f),外螺纹部(50f)螺合于内螺纹部(2c),内螺纹部(2c)形成于凸轮轴一端部的内部轴向所具有的螺栓孔(2b),该外螺纹部(50f)的形成位置与滑阀阀体的位置在所述阀体的轴向上配置为重合状态。

Description

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以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使内燃机的进气阀、排气阀的阀正时根据运转状态而进行可变控制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提供各种控制阀,其中之一有以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控制阀。
简单说明,该控制阀具有:从轴向插通配置在固定于凸轮轴的轴向一端部的叶片转子的内部的圆筒状的阀体;固定于该阀体的内部的圆筒状的套筒;沿轴向滑动自如地设置在该套筒的内部的滑阀阀体;抵抗向一方向施力的阀簧的弹力而向另一方向按压该滑阀阀体的螺线管部。
所述阀体作为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沿轴向形成为较长的凸轮螺栓发挥作用,由一端部侧的圆筒状的阀体主体和在另一端部侧,即在阀体主体,与前端部一体设置的小径圆柱状的外螺纹结构部构成。
在所述阀体主体的内部收纳配置有所述套筒、滑阀阀体以及阀簧,并且在所述外螺纹结构部的前端侧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
另一方面,在所述凸轮轴的一端部的内部轴向形成有,插通配置有所述阀体的阀体主体的大径孔、插通有所述外螺纹结构部的小径孔的两级台阶状的插通孔,在所述小径孔的内周面形成有供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
并且,在将所述叶片转子组装到所述凸轮轴时,通过使所述阀体的外螺纹结构部的外螺纹螺合于所述小径孔的内螺纹,并且利用规定夹具紧固阀体主体的头部侧,使叶片转子从凸轮轴的一端部轴向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2013/0199469A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控制阀中,由于阀体主体与外螺纹结构部向轴向大幅度分离配置,因此阀正时控制装置整体的轴向的长度增大。其结果是,制约了在发动机室内的布局的自由度,可能使向发动机搭载的搭载性降低。
本发明鉴于所述以往的控制阀的技术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可能缩短装置的轴向的长度,能够谋求提高向发动机室内搭载的搭载性的控制阀。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为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具有:
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传递转矩,在内部形成有动作室;
从动旋转体,其固定在凸轮轴的轴向一端部,在所述驱动旋转体内被收纳为旋转自如,将所述动作室分隔成提前角动作室和滞后角动作室,并且通过相对于该两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而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者滞后角侧相对旋转;
所述控制阀具有:筒状的阀体,其使所述从动旋转体从轴向结合固定于所述凸轮轴;滑阀阀体,其在所述阀体内被收纳为向轴向滑动自如,切换工作油相对于所述各动作室的供给/排出;
所述阀体在比轴向的前端部靠近所述从动旋转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凸轮轴的一端部的内部轴向的固定用孔,
所述固定部和滑阀阀体以在所述阀体的轴向上重合的状态配置。
发明的效果
利用本发明,由于固定部形成位置与滑阀阀体的位置在轴向上处于重合的状态,因此能够尽可能缩短装置的轴向的长度,其结果是,提高向发动机室内的搭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控制阀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截面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叶片转子保持在中间相位的旋转位置的状态的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表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叶片转子向最滞后角相位的位置旋转的状态的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叶片转子向最提前角相位的位置旋转的状态的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锁销的动作的图2的B-B线剖视图以及C-C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锁销的其他动作的图2的B-B线剖视图以及C-C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锁销的其他动作的图2的B-B线剖视图以及C-C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锁销的其他动作的图2的B-B线剖视图以及C-C线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锁销的其他动作的图2的B-B线剖视图以及C-C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锁销的其他动作的图2的B-B线剖视图以及C-C线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套筒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套筒的主视图。
图14是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单向阀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5中A、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的滑阀阀体的第一位置的两个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16中A、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的滑阀阀体的第六位置的两个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17中A、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的滑阀阀体的第二位置的两个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18中A、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的滑阀阀体的第四位置的两个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19中A、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的滑阀阀体的第三位置的两个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的滑阀阀体的第五位置的两个位置的纵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滑阀阀体的行程量(位置)与工作油相对于各液压室以及锁定通路的供给/排出的关系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所述阀正时控制装置具有:利用设备的曲轴经由正时链旋转驱动的驱动旋转体即链轮1;沿着设备前后方向配置,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链轮1旋转的进气侧的凸轮轴2;配置在所述链轮1与凸轮轴2之间,并转换链轮1与凸轮轴2的相对转动相位的相位变更机构3;使该相位变更机构3在最提前角相位与最滞后角相位之间的中间相位位置锁定的锁定机构即位置保持机构4;使所述相位变更机构3与位置保持机构4分别独立动作的液压回路5。
所述链轮1形成为大致厚壁圆板状,在外周具有供所述正时链缠绕的齿轮部1a,并且构成为闭塞后述壳的后端开口的后盖,在中央贯通形成有将所述凸轮轴2的一端部2a支承为旋转自如的支承孔6。
所述凸轮轴2经由多个凸轮轴承02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支承汽缸盖01,在外周面,在轴向的位置一体固定有使未图示的设备阀即进气阀进行开动作的多个旋转凸轮,并且在一端部2a的内部轴心方向上形成有供后述凸轮螺栓8螺合的螺栓孔2b。该螺栓孔2b从一端部2a的前端侧沿着内部轴线方向穿设,并且从前端侧向内底部形成为台阶缩径状。另外,在该螺栓孔2b的轴向的大致中央区域形成有内螺纹部2c。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相位变更机构3具有:从轴向一体设于所述链轮1的壳7;经由作为凸轮螺栓的后述阀体50从轴向固定于所述凸轮轴2的一端部2a,并旋转自如地收纳在所述壳7内的从动旋转体即叶片转子9;形成于所述壳7的内部动作室,利用向该壳7的内周面突设的四个蹄块10和所述叶片转子9分隔成的滞后角动作室以及提前角动作室,即分别四个滞后角液压室11以及提前角液压室12。
所述壳7具有:由烧结金属一体形成的圆筒状的壳主体7a;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并闭塞所述壳主体7a的前端开口的前盖13;闭塞后端开口的所述链轮1。所述壳主体7a、前盖13以及链轮1利用贯通所述各蹄块10的各螺栓插通孔10a的四根螺栓14固定。所述前盖13在中央贯通形成有比较大径的插通孔13a,并且利用该插通孔13a的外周侧内周面将各液压室11、12内密封。
所述叶片转子9由金属材料一体形成,具有利用阀体50固定于所述凸轮轴2的一端部2a的转子部15;在该转子部15的外周面,在圆周方向的大致90°等间隔位置以放射状突设的四个叶片16a~16d。
所述转子部15形成为比较大径的圆筒状,在中央的内部轴向贯通形成有与所述凸轮轴2的内螺纹孔2c连续的螺栓插通孔15a,并且与后端面的凸轮轴2的一端部2a前端面抵接。
另一方面,所述各叶片16a~16d形成为突出长度比较短,并分别配置在各蹄块10之间,并且圆周方向的宽度设定为大致相同,为形成为厚壁板状。在所述各叶片16a~16d的外周面与各蹄块10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分别将壳主体7a的内周面与转子部15的外周面之间密封的密封部件17a、17b。
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叶片转子9在向滞后角侧相对旋转时,第一叶片16a的一侧面16e与形成于所对置的所述一个蹄块10的对置侧面的突起面10b抵接而使最大滞后角侧的旋转位置被限制,如图4所示,在向提前角侧相对旋转时,第一叶片16a的另一侧面16f与所对置的其他蹄块10的突起面10c抵接而使最大提前角侧的旋转位置被限制。
此时,其他叶片16b~16d的两侧面不从圆周方向与对置的各蹄块10的对置面抵接而处于分离状态。因此,提高叶片转子9与蹄块10的抵接精度,并且加快向后述各液压室11、12供给的液压的供给速度而提高叶片转子9的正反旋转响应性。
在所述各叶片16a~16d的正反旋转方向的两侧面与各蹄块10的两侧面之间,分隔成所述各滞后角液压室11与各提前角液压室12,各滞后角液压室11、各提前角液压室12在所述转子部15的内部经由大致形成为放射状的第一连通孔11a和第二连通孔12a而分别与后述液压回路5连通。
所述位置保持机构4相对于壳7,将叶片转子9保持在最滞后角侧的旋转位置(图3的位置)与最提前角侧的旋转位置(图4的位置)之间的中间旋转相位位置(图2的位置)。
即,如图1、图5~图10所示,主要包括:压入固定于所述链轮1的内周侧的规定位置的锁定孔结构部1a、1b(仅记载于图1);形成于该锁定孔结构部1a、1b的第一、第二锁定孔24、25;设于所述叶片转子9的转子部15的内部周向的两个位置,并分别相对于所述各锁定孔24、25卡合拆卸的两个锁定部件即第一、第二锁销26、27;解除该各锁销26、27相对于所述各锁定孔24、25的卡合的锁定通路28。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锁定孔24形成为沿着链轮1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圆弧长孔状,并且形成在比链轮1的内侧面1c的所述叶片转子9的最滞后角侧的旋转位置更靠近提前角侧的位置的中间位置。另外,该第一锁定孔24形成为其底面从滞后角侧跨过提前角侧依次降低的三级台阶状,从而形成第一锁定引导槽。
即,如图5~图10所示,第一锁定引导槽以链轮1的内侧面1c作为最上级,自此一级一级地降低的第一底面24a、第二底面24b、第三底面24c形成为依次降低的台阶状,滞后角侧的各内侧面成为垂直立起的壁面,并且第三底面24c的提前角侧的内侧缘24d也成为垂直立起的壁面。因此,与所述各底面24a~24c依次卡合的第一锁销26在前端部26a从链轮1的内侧面1c经由转子部15沿着各底面24a~24c向提前角方向阶段性地下降移动时,利用各台阶面限制向相反方向的移动,即,限制向滞后角方向的移动。因此,各底面24a~24c作为单向离合器(棘轮)发挥作用。
所述第一锁销26在前端部26a的侧缘与从所述第三底面24c立起的所述内侧缘24d抵接时,限制在此之上的向提前角方向的移动(参照图5、图6)。
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二锁定孔25形成为比第二锁销27的小径的前端部27a的外径足够大径的圆形状,卡入的第二锁销27的前端部27a能够向圆周方向稍微移动。另外,第二锁定孔25形成在比链轮1的内侧面1c的所述叶片转子9的最滞后角侧的旋转位置更靠近提前角侧的中间位置。另外,该第二锁定孔25设定为底面25a的深度与第一锁定孔的第三底面24c大致相同的深度。因此,第二锁销27在伴随转子部15向提前角方向的旋转而使前端部27a卡入所述第二锁定孔25,而与底面25a抵接时,限制与所述第一锁销26一起向相反方向移动,即,限制向叶片转子9的最滞后角方向的移动。
即,所述第二锁销27在前端部27a的侧缘与锁定孔25的周向内侧缘25b抵接时,限制叶片转子9向滞后角方向的移动。
并且,第一、第二锁定孔24、25的相对形成位置的关系为,在第一锁销26卡入第一锁定孔24的第一底面24a的阶段,第二锁销27使前端部27a与链轮1的内侧面1c抵接。
然后,在第一锁销26卡入第一锁定孔24的第二底面24b时,第二锁销27的前端部27a处于与链轮1的内侧面1c抵接的状态。
然后,在第一锁销26的前端部卡入第三底面24c,并保持该状态地向提前角侧移动而与内侧缘24d抵接时,如图5、图6所示,首先使第二锁销27的前端部27a卡入第二锁定孔25,并且与该第二锁定孔25的内侧缘25b抵接,以利用两锁销26、27夹持叶片转子9的方式锁定。
总之,随着叶片转子9从规定的滞后角侧位置向提前角侧位置相对旋转,所述第一锁销26依次阶段性地与第一底面24a~第三底面24c抵接卡合,在一边向该第三底面24c一边向提前角侧移动,而与内侧缘24d抵接时,第二锁销27卡入第二锁定孔25而与内侧缘25b抵接。由此,叶片转子9作为整体,利用三个阶段的棘轮作用,一边限制向滞后角方向的旋转,一边向提前角方向相对旋转,最终保持在最滞后角相位与最提前角相位之间的中间相位位置。
如图1、图5等所示,所述第一锁销26在贯通形成于转子部15的内部轴向的第一销孔31a内被配置为滑动自如,外径形成为台阶径状,由小径的所述前端部26a、比该前端部26a位于后部侧的中空状的大径部26b、前端部26a与大径部26b之间的台阶受压面26c一体形成。所述前端部26a形成为前端面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孔24的各底面24a~24c以密合状态抵接的平坦面状。
另外,该第一锁销26利用弹性安装在从大径部26b的后端侧沿内部轴向形成的凹槽底面与前盖13的内表面之间的施力部件即第一弹簧29的弹力向与第一锁定孔24卡合的方向施力。
另外,如图5~图10所示,该第一锁销26在所述台阶受压面26c,从形成于所述转子部15内的第一解除用受压室32作用液压。利用该液压,第一锁销26抵抗所述第一弹簧29的弹力而后退移动,解除与锁定孔24的卡合。
所述第二锁销27滑动自如地配置在沿着转子部15的内部轴向贯通形成的第二销孔31b内,与第一锁销26同样地,外径形成为台阶径状,利用小径的前端部27a、位于该前端部27a的后侧的中空状的大径部27b、形成在前端部27a与大径部27b之间的台阶受压面27c一体形成。所述前端部27a形成为前端面能够以密合状态与所述第二锁定孔25的底面25a抵接的平坦面状。
另外,该第二锁销27利用弹性安装在从大径部27b的后端侧沿内部轴向形成的凹槽底面与前盖13的内表面之间的施力部件即第二弹簧30的弹力向与第二锁定孔25卡合的方向施力。
另外,该第二锁销27从在所述转子部15内形成的第二解除用受压室33向所述台阶受压面27c作用液压。利用该液压,第二锁销27抵抗所述第二弹簧30的弹力后退移动,而解除与第二锁定孔25的卡合。
此外,在所述第一、第二销孔31a、31b的后端侧,为了确保各锁销26、27的良好的滑动性,经由未图示的呼吸孔与大气连通。
如图1以及图5~图10所示,所述液压回路5具有:相对于所述各滞后角液压室11,经由第一连通路11a供给/排出液压的滞后角通路18;相对于各提前角液压室12,经由第二连通路12a供给/排出液压的提前角通路19;相对于所述各第一、第二解除用受压室32、33,分别供给和排出液压的锁定通路28;将工作油选择性地供给到所述各通路18、19,并且将工作油供给到锁定通路28的流体压供给源即油泵20;根据设备运转状态,切换所述滞后角通路18和提前角通路19的流路,并且切换工作油相对于所述锁定通路28的供给/排出的控制阀即单一的电磁切换阀21。
所述滞后角通路18、提前角通路19各自的一端部与所述电磁切换阀21的后述各口连接,并且,另一端侧经由形成于所述电磁切换阀21的内部的滞后角口以及提前角口即滞后角、提前角通路孔18a、19a、所述第一、第二连通路11a、12a分别与所述各滞后角液压室11、各提前角液压室12连通。
如图1、图5所示,所述锁定通路28形成于所述电磁切换阀21的内部轴向,一端部与所述油泵20的排出通路20a和排出通路22连通,并且另一端部经由形成于凸轮轴一端部2a、所述转子部15的结合部的环状的槽41、径向的油孔42等而分别与所述所述第一、第二解除用受压室32、33连通。
所述油泵20为利用设备的曲轴旋转驱动的余摆线泵等通常的泵,利用外、内转子的旋转从油盘23内经由吸入通路20b吸入的工作油经由排出通路20a排出,其一部分从主油通路M/G供给到内燃机的各滑动部等,并且其他供给到所述电磁切换阀21侧。此外,在排出通路20a的下游侧,设置有未图示的过滤器,并且设置有未图示的流量控制阀,使从该排出通路20a排出的过剩的工作油经由排出通路22返回油盘23而控制为适当的流量。
如图1以及图11,图14等所示,所述电磁切换阀21为四口六位的比例阀,主要具有:有底圆筒状的阀体50;在该阀体50的内部轴向插通配置的有底圆筒状的套筒51;在该套筒51的内部沿轴向滑动自如地设置的滑阀阀体52;弹性安装在所述套筒51的内底面与滑阀阀体52的前端部之间,将该滑阀阀体52向图1中左方施力的施力部件即阀簧53;设于所述阀体50的外侧一端部,使所述滑阀阀体52抵抗阀簧53的弹力而向图中右方移动的致动器即螺线管机构54。
所述阀体50由铁类金属材料形成,作为凸轮螺栓发挥作用,在截面大致形成为圆锥状的前端部50a的底壁中央,导入口50b沿轴向贯通形成,并且在周壁,多个口沿径向贯通形成。
另外,阀体50在靠近外周面的所述前端部50a的部位,螺合在所述凸轮轴2的所述内螺纹部2c的固定部即外螺纹部50f形成在轴向的规定范围。
所述导入口50b与形成在所述前端部50a外表面与所述凸轮轴2的螺栓孔2b前端部之间的油室40连通,该油室40与所述油泵20的排出通路20a的下游端连接。
在所述阀体50的周壁,沿径向贯通形成有:形成于轴向的基端部侧,分别连通于所述各连通路11a、12a的所述一对滞后角、提前角口即通路孔18a、19a;配置形成在轴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将所述槽41与所述锁定通路28连通起来的锁定口50c。
另外,在阀体50的基端部侧(凸轮螺栓头部)的后端开口壁50d的内周,形成有压入后述固定部件69的圆环状的保持槽50e。
如图1、图11~图14所示,所述套筒51形成为外周面的外径比所述阀体50的内周面的内径稍小,将所述两内外周面间密封。另外,在周壁的外周面沿轴向形成有多个通路槽55a~55h,并且在与该各通路槽55a~55h对应的位置沿径向贯通形成有多个油孔56a~56i。
即,如图1、图11~图13所示,套筒51从前端部沿轴向形成于周壁的外周面,具有:与所述油室40连通的供给通路槽55a;形成在分别与所述阀体50的滞后角、提前角侧的通路孔18a、19a对应的位置的滞后角侧通路槽55b以及提前角侧通路槽55c;形成所述锁定通路28的锁定通路槽55d;与所述锁定口50c、各通路孔18a、19a适当连通而将工作油向外部排出的第一排出通路槽55e;与所述锁定口50c适当连通而将从所述排出通路20a排出的工作油供给到所述各受压室32、33的供给通路槽55f;与所述各通路孔18a、19a适当连通而将各液压室11、12的工作油排出的第二排出通路槽55g;与所述油室40连通的供给通路槽55h。
具有:在与所述各供给通路槽55a、55f、55h对应的位置分别沿径向贯通形成的油孔56a~56e;在与滞后角侧连通槽55b以及提前角侧连通槽55c对应的位置沿径向贯通形成的油孔56b、56d以及56c;在与第一排出通路槽55e对应的位置沿径向贯通形成的油孔56f~56h;在与锁定通路槽55d对应的位置形成的油孔56i。
在所述套筒51的前端底壁51a在外表面中央位置一体形成有小径圆柱状的突起部51b,并且安装固定有限制从所述排出通路20a供给的工作油的回流的止回阀即单向阀57。
所述单向阀57如图14所示,具有大致圆筒状的阀体部57a、在该阀体部57a的内部能够向轴向移动的球阀体57b。所述阀体部57a在前端侧形成有与所述阀体50的导入口50b连通的开口孔57c,并且在该开口孔57c上安装有过滤部件58。另外,在阀体部57a的周壁沿径向贯通形成有多个油孔57d,该各油孔57d将形成在所述阀体50的内周面与套筒51的外周面之间的通路部59与阀体部57a的内部连通起来。
所述球阀体57b利用螺旋弹簧57e落座于所述开口孔57c的内端孔缘而向闭塞该开口孔57c的方向施力,并且利用作用于所述导入口50b的规定以上的液压抵抗螺旋弹簧57e的弹力而后退移动,一边与所述突起部51b抵接,一边将开口孔57c与各油孔57d连通起来。
另外,所述阀体部57a在前端部的外周形成有保持后述弹性部件即密封部件68的环状的保持凹部57f。
所述过滤部件58形成为大致杯状,前端壁58a形成为网状,并且后端侧的固定用凸缘58b铆接固定于所述阀体部57a的前端。
如图1以及图11、图15A、B所示,所述滑阀阀体52构成为在有底中空状的内部使工作油通流的内部通路孔60,并且该内部通路孔60的轴向的前后端利用圆柱状的前端部52a和圆柱状的塞柱61封闭。
另外,该滑阀阀体52在外周面两端侧形成有使该滑阀阀体52向套筒51的内周面滑动引导的圆筒状的两个引导部62a、62b,并且在该两引导部62a、62b之间的外周面,六个环槽脊部63a~63f沿轴向以规定间隔一体形成。
在所述环槽脊部63b的侧部,沿径向贯通形成有使所述供给通路槽55a与内部通路孔60适当连通的连通孔64a。另外,在所述环槽脊部63c与环槽脊部63d之间,同样地沿径向贯通形成有使所述油孔56b(滞后角通路孔18a)与内部通路孔60适当连通的连通孔64b。并且,在所述环槽脊部63e、63f之间,沿径向贯通形成有使所述油孔56c(提前角通路孔19a)与内部通路孔60适当连通的连通孔64c。
另外,在所述滑阀阀体52的环槽脊部63a与环槽脊部63b之间,贯通形成有与油孔56i连通的连通孔64d,油孔56i与锁定通路槽55d连通。此外,在所述各连通孔64a~64d的外周侧分别形成有圆环状的槽。
所述阀簧53的一端从轴向与形成于阀体50的基端部侧的台阶面弹性接触,而另一端从轴向与所述滑阀阀体52的前端部52a弹性接触,使滑阀阀体52向螺线管机构54方向(图1中左方向)施力。
另外,在滑阀阀体52的所述第一引导部62a与环槽脊部63a之间,以及第二引导部62b与环槽脊部63f之间,分别形成有环状槽65a、65b,并且在连通路64b、64c之间的外周形成有不同的环状槽65c。在所述滑阀阀体52的前端部52a与套筒51的前端底壁51a之间(阀簧53的收纳室)形成有使工作油通流的油室66。
并且,所述滑阀阀体52使前端部52a侧配置在所述阀体50的外螺纹部50f的形成区域,即在滑阀阀体52的前后方向的任一移动位置,所述前端部52a侧在轴向与所述阀体50的外螺纹部50f的形成区域处于重合状态地配置。
如图1、图14、图15所示,所述套筒51经由轴向位置固定于前端底壁51a的所述单向阀57,利用作为弹性部件的所述密封部件68和固定部件69定位固定。
即,所述密封部件68利用合成橡胶材料形成为圆环状,一边被形成于所述单向阀57的阀体部57a前端的所述保持凹部57f保持,一边与阀体50的前端部50a的倾斜状内表面抵接而将所述套筒51的轴向位置弹性定位。另外,该密封部件68阻止从所述导入口50b向过滤部件58方向流入的工作油向单向阀57的外周向流入。
所述固定部件69为将圆盘状的金属板形成为圆环状,在中央贯通形成有使所述塞柱61以过盈配合状态插入的排出用孔69a,并且外周部从轴向压入固定于所述阀体50的所述保持槽50e。这样,通过使固定部件69向轴向压入,所述套筒51一边承受所述密封部件68的弹力,一边向轴向按压,与所述密封部件68协动而使所述套筒51相对于阀体50定位固定。
如图11所示,所述排出用孔69a以圆形的中央部69b为中心,形成为沿径向延伸的长孔状,例如图15所示,即便在固定部件69的内表面抵接有后述滑阀阀体52的后端面,两侧部的圆弧状开口部69c、69c也一直处于开放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螺线管机构54主要具有:经由托架71利用螺栓72固定于链套70的螺线管盒73;收纳保持在该螺线管盒73的内部,从电子控制器37输出控制电流的电磁线圈75;固定于该电磁线圈75的内周侧的有底筒状的固定磁轭76;沿轴向滑动自如地设置在该固定磁轭76的内部的可动柱塞77;与该可动柱塞77的前端部一体形成,前端部78a抵抗所述阀簧53的弹力而使所述滑阀阀体52的塞柱61向图1中的右方向按压的驱动杆78。
所述螺线管盒73利用密封环74保持在所述链套70的保持孔70a内,并且在后端侧安装有具有电连接于电子控制器37的端子80a的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80。
另外,所述螺线管盒73形成为轴向的长度比径向的长度,即比外径短的,所谓的扁平状。
如图15~图20所示,该螺线管机构54利用电子控制器37的控制电流与所述阀簧53的相对压力,使所述滑阀阀体52向前后方向的六个位置移动,使套筒51的各油孔56a~56e与所述各连通孔64a~64d的任一个连通。
所述电子控制器37内部的计算机输入来自未图示的曲轴角传感器(设备转速检测)、气流计、设备水温传感器、设备温度传感器、节流阀开度传感器以及检测凸轮轴2的当前的旋转相位的凸轮角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类的信息信号来检测当前的设备运转状态,并且如上所述,向所述电磁切换阀21的电磁线圈75输出控制脉冲电流来控制所述滑阀阀体52的移动位置,将所述各口选择性地进行切换控制。
〔滑阀阀体的位置控制〕
即,以下,参照表示图21所示的滑阀阀体52的行程量与向各液压室11、12、各锁定解除受压室32、33(锁定通路28)的工作油的供给/排出的关系的表,基于图15A、B~图20A、B具体说明所述滑阀阀体52的位置控制。
首先,在未从电子控制器37向螺线管机构54通电的情况下,即,滑阀阀体52如图15A、B所示,利用阀簧53的弹力位于最大左方向的情况(第一位置)下,所述油孔56a与连通孔64a连通,并且连通孔64b与油孔56b、连通孔64c与油孔56c分别连通。
因此,从油泵20的排出通路20a通过导入口50b而通过过滤部件58的工作油如箭头所示那样,推开球阀体57b而从所述油孔57d,通过供给通路槽55a、油孔56a、连通路64a、内部通路孔60、连通路64b、64c、油孔56b、56c、滞后角通路孔18a、提前角通路孔19a等,向各滞后角液压室11、各提前角液压室12供给。同时,如图15的B所示,向各受压室32、33供给的工作油从所述油孔42向锁定口50c以及锁定通路槽55d流入而暂时从油孔56i向油室66流入,自此,如图15的A所示,从不同的油孔56f通过排出通路槽55e而从固定部件69的排出用孔69a的两侧开口部69c、69c经由排出通路22向油盘23内排出。
然后,如图16A、B所示,在滑阀阀体52通过向螺线管机构54的通电而抵抗阀簧53的弹力而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第六位置)下,与图15A同样地,从排出通路20a供给的工作油如箭头所示那样,继续通过多个油孔57d、供给通路槽55a、油孔56a、连通路64a、内部通路孔60、连通路64b、64c、油孔56b、56c、滞后角通路孔18a、提前角通路孔19a等,而向各滞后角液压室11、各提前角液压室12供给的状态。
另一方面,流入所述连通孔64a的工作油的一部分如图16B所示,通过内部通路孔60、连通路64d、油孔56i、锁定通路槽55d,经由锁定口50c、油孔42供给到各受压室32、33,由此,解除各锁销26、27的锁定。
如图17A、B所示,滑阀阀体52在通过向螺线管机构54通更大的电而进一步稍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第二位置)下,如图17A的箭头所示,油孔56b与环状槽65c连通,并且该环状槽65c与油孔56g以及排出通路槽55e连通,另外,所述连通孔64c与油孔56c维持连通状态。由此,各滞后角液压室11的工作油被排出,并且维持向各提前角液压室12供给工作油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17B所示,所述油孔56a与连通孔64a维持连通状态,并且连通路64d、油孔56i、锁定通路槽55d也维持连通状态,因此向各受压室32、33供给液压,继续各锁销26、27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状态。
如图18A、B所示,在滑阀阀体52进一步稍微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第四位置)下,如A所示,虽然所述油孔64a开放,但连通孔64b、64c利用套筒51的内周面封闭。因此,停止从所述排出通路20a向滞后角、提前角的两液压室11、12供给工作油。
另一方面,如图18的B所示,所述油孔56a与连通孔64a维持连通状态,并且连通孔64d与油孔56i、锁定通路槽55d也维持连通状态,因此工作油如箭头所示那样流动而向各受压室32、33供给液压,继续各锁销26、27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状态。
如图19中A、B所示,在滑阀阀体52利用从电子控制器37输出的控制电流,进一步稍微向右方向移动的情况(第三位置)下,所述连通孔64b与油孔56d连通,并且油孔56h与环状槽65b以及油孔56c相互连通。由此,工作油从排出通路20a供给到所述各滞后角液压室11,各提前角液压室12内的工作油如箭头所示那样向外部排出。
另一方面,如图19的B所示,所述油孔56a与连通孔64a维持连通状态,并且连通孔64d与油孔56i、锁定通路槽55d也维持连通状态,因此工作油如箭头所示那样流动而向各受压室32、33供给液压,维持各锁销26、27的锁定状态被解除的状态。
另外,如图20A、B所示,滑阀阀体52利用向电子螺线管54的最大的通电量向最大右方向移动的情况(第五位置)下,维持所述油孔56h与环状槽65b以及油孔56c连通的状态,因此各提前角液压室12内的工作油被排出,同时油孔56d与连通孔64b连通,并且连通孔64c与油孔56g连通。因此,所述各滞后角液压室11内的工作油也向外部排出。
另一方面,如图20的B所示,由于所述连通孔64d的外周侧的槽与油孔56i以及环状槽65a连通,因此所述各受压室32、33的工作油如箭头所示那样,在暂时向所述油室66流入后,如图20的A所示,从油室66通过油孔56f、排出通路槽55e与所述各滞后角、提前角液压室11、12内的工作油一起从所述排出用孔69a向外部排出。
这样,通过根据设备运转状态,变更所述滑阀阀体52的轴向的移动位置,选择性地切换各口,而使相对于正时链轮1的叶片转子9的相对旋转角度发生变化,并且选择性地进行两锁销26、27向锁定孔24、25的锁定和锁定解除,而允许叶片转子9的自由旋转和限制自由旋转。
〔本实施方式的动作〕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具体动作。
首先,在车辆的通常行驶后对点火开关进行断开操作而使设备停止的情况下,由于还切断向螺线管机构54的通电,因此滑阀阀体52利用阀簧53的弹力,如图15A、B所示那样像最大左方向的位置移动(第一位置)。由此,利用所述动作,相对于排出通路20a,使滞后角通路18以及提前角通路19的双方连通,并且使锁定通路28与排出通路22连通。
另外,由于油泵20的驱动也停止,因此向任一液压室11、12、各受压室32、33的工作油的供给也停止。
并且,在该设备停止前的空转旋转时,在向各滞后角液压室11供给动作液压,并且叶片转子9处于滞后角侧的旋转位置的状态下,在对点火开关进行断开操作时,在设备停止前产生作用于凸轮轴2的正负的交变扭矩。尤其是,在利用负的扭矩而使叶片转子9从滞后角侧向提前角侧旋转而处于中间相位位置时,第一锁销26、第二锁销27利用各弹簧29、30的弹力进行进出移动而与各前端部26a、27a所对应的第一、第二锁定孔24、25卡合。由此,叶片转子9如图2所示那样保持在最提前角与最滞后角之间的中间相位位置。
即,利用作用于利用所述凸轮轴2的负的交变扭矩使叶片转子9稍微向提前角侧旋转而使所述第一锁销26的前端部26a与第一锁定孔24的第一底面24a抵接卡合。此时,在叶片转子9上作用有正的交变扭矩而向滞后角侧旋转,但第一锁销26的前端部26a的侧缘与第一底面24a的立起台阶面抵接而限制向滞后角侧的旋转。
然后,伴随利用负的扭矩使叶片转子9向提前角侧旋转,第一锁销26逐级下台阶那样移动而与第二底面24b、第三底面24c抵接卡合,并且使第三底面24c上一边向提前角方向承受棘轮作用一边移动。与此同时,第二锁销27的前端部27a与第二锁定孔25的底面25a抵接卡合而最终在周向内侧缘25b位置被卡合保持。
即,如图5所示,在该时刻的第一锁销26使前端部26a的侧缘与从第三底面24c立起的提前角方向(滞后角液压室11侧)的所述内侧缘24d抵接而被保持,并且,第二锁销27使前端部27a的侧缘与提前角液压室12侧的所述内侧缘25b抵接而分别被稳定保持。
然后,为了使设备起动,在对点火开关进行接通操作时,利用在其之后的初爆(曲轴转动开始)来驱动油泵20,其排出液压如图15A所示那样,经由滞后角通路18(滞后角侧通路槽55b)、提前角通路19(提前角侧通路槽55c)以及滞后角通路孔18a、提前角通路孔19a分别向各滞后角液压室11、各提前角液压室12供给。另一方面,由于所述锁定通路28与排出通路22处于连通状态,因此如图6所示,各锁销26、27利用各弹簧29、30的弹力而维持与各锁定孔24、25卡合的状态。
另外,由于所述电磁切换阀21输入液压等信息信号,检测当前的设备运转状态并利用电子控制器37控制,因此在油泵20的排出液压的不稳定空转运转时,维持各锁销26、27的卡合状态。
接下来,例如在向设备低旋转低负荷区域、高旋转高负荷区域移动前,从电子控制器37向电磁线圈75输出控制电流,滑阀阀体52如图16A、B所示那样,抵抗阀簧53的弹力而稍微向右方向移动(第六位置)。由此,经由内部通路孔60,排出通路20a与锁定通路28连通,并且维持相对于排出通路20a的、滞后角通路18与提前角通路19的连通。
因此,由于经由锁定通路28向各受压室32、33供给工作油(液压),因此各锁销26、27如图7所示那样,抵抗各弹簧29、30的弹力而后退移动,前端部26a、27a从各锁定孔24、25拔出而接触各自的卡合。因此,允许叶片转子9的自由正反旋转,并且向两液压室11、12供给工作油。
在此,在仅向所述任一方的液压室11、12供给液压的情况下,叶片转子9向任一方旋转,第一、第二锁销26、27承接在转子部15内的第一、第二销孔31a、31b与第一、第二锁定孔24、25之间产生的剪切力,产生所谓的咬边(食い込み)现象,可能不能够迅速进行卡合解除。
另外,在不向两液压室11、12中的任一液压室供给液压的情况下,由于所述交变扭矩而使叶片转子9混乱而可能产生与壳7的蹄块10碰撞的碰撞打击音。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向双方的液压室11、12供给液压,因此能够充分抑制所述锁销26、27的向锁定孔24、25的咬边现象或者混乱等。
并且,然后,例如在向设备低旋转低负荷区域移动的情况下,向电磁切换阀21输出更大的控制电流,滑阀阀体52如图19A、B所示,抵抗阀簧53的弹力而进一步向右侧移动(第三位置),维持排出通路20a与锁定通路28以及滞后角通路18的连通状态,并且使提前角通路19与排出通路22连通。
由此,各锁销25、26如图8所示那样维持从各锁定孔24、25拔出的状态,并且如图3所示,提前角液压室12的液压被排出而成为低压,并且滞后角液压室11成为高压,因此叶片转子9相对于壳7向最滞后角侧旋转。
因此,气门重叠减小而使筒内的残留气体减少,燃烧效率提高,能够谋求设备旋转的稳定化和燃料经济性的提高。
然后,例如在向设备高旋转高负荷区域移动的情况下,向电磁切换阀21供给小的控制电流,滑阀阀体52如图17A、B所示,向左方向移动(第二位置)。由此,滞后角通路18与排出通路22连通,并且相对于排出通路20a,锁定通路28维持连通状态,并且提前角通路19连通。
因此,如图9所示,处于各锁销26、27的卡合被解除的状态,并且滞后角液压室11成为低压,而提前角液压室12成为高压。因此,叶片转子9如图4所示,相对于壳11向最提前角侧旋转。由此,凸轮轴2相对于链轮1向最提前角的相对旋转相位转换。
由此,进气阀与排气阀的气门重叠增大,进气填充效率提高而能够谋求设备的输出扭矩的提高。
另外,在从所述设备低旋转低负荷区域、高旋转高负荷区域向空转运转移动的情况下,切断从电子控制器37向电磁切换阀21的控制电流的通电,滑阀阀体52如图15A、B所示,利用阀簧53的弹力向最大左方向移动(第一位置),使锁定通路28与排出通路22连通,并且排出通路22a与滞后角通路18和提前角通路19的双方连通。由此,在两液压室11、12上如图6所示那样作用有大致均匀压的液压。
因此,叶片转子9在例如处于滞后角侧位置的情况下,利用作用于凸轮轴2的所述交变扭矩向提前角侧旋转。由此,第一锁销26和第二锁销27利用各弹簧29、30的弹力进出移动,在所述台阶状的锁定孔24、25上作用有棘轮作用并且卡合。因此,叶片转子9如图2所示那样被锁定保持在最提前角与最滞后角之间的中间相位位置。
另外,在设备停止时,如所述那样,在对点火开关进行断开操作时,各锁销26、27不从各锁定孔24、25拔出而维持卡合状态。
进一步地,在继续规定的运转区域的情况下,向电磁切换阀21通电,在滑阀阀体52如图18A、B所示那样向轴向的大致中央位置移动(第四位置)时,所述连通孔64b、64c被封闭,相对于排出通路20a、排出通路22的所述滞后角通路18和提前角通路19的连通被切断,并且排出通路20a与锁定通路28连通。
由此,成为在各滞后角液压室11与各提前角液压室12的内部分别保持工作油的状态,并且各锁销26、27如图10所示那样,从各锁定孔24、25拔出而维持锁定解除状态。
因此,由于叶片转子9保持在所期望的旋转位置,凸轮轴2也相对于壳7保持在所期望的相对旋转位置,因此保持在进气阀的规定的阀正时。
这样,根据设备的运转状态,电子控制器37对电磁切换阀21以规定的通电量通电,或者切断通电而控制所述滑阀阀体52的轴向的移动,而控制在所述第一位置~第四位置、第六位置的位置。由此,控制所述相位变更机构3和位置保持机构4而控制到相对于链轮1的凸轮轴2的最适相对旋转位置,因此能够谋求阀正时的控制精度的提高。
进一步地,在设备由于熄火等而异常停止,或者在通常的设备停止后,再起动的情况下,通电的电磁切换阀21的滑阀阀体52由于在移动中混入工作油中的金属粉等杂质混入所述各环槽脊部63a~63f的端缘与各油孔56a~56i的孔缘之间等而锁定,从而不能够进行流路的切换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动作。
即,由于所述滑阀阀体52的不能移动状态,不能进行叶片转子9的旋转相位控制,因此根据凸轮轴2的旋转位置检测到该异常状态的所述电子控制器37向所述电磁切换阀21的螺线管机构54输出最大的通电量的控制电流。由此,如图20A、B所示,滑阀阀体52向右方向最大,并且以强力移动(第五位置),一边切断所述杂质,一边将滞后角通路18、提前角通路19以及锁定通路28的全部与排出通路22连通。由此,各液压室11、12、各受压室32、33的工作油向油盘23排出。
因此,在叶片转子9位于例如比中间旋转位置更靠近滞后角侧的情况下,利用所述负的交变扭矩向提前角侧旋转而使所述各锁销26、27如图5所示那样,以棘轮式迅速移动而与各锁定孔24、25卡合。因此,凸轮轴2保持在最滞后角与最提前角之间的中间旋转相位。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51相对于所述阀体50的固定不通过热装等,而利用固定部件69和密封部件68来进行定位固定,因此能够切实地抑制套筒51的热的影响导致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一直确保滑阀阀体的顺利的滑动性。
并且,所述密封部件68由于能够进行弹性变形,因此能够进行套筒51的轴向的稳定定位。
另外,所述密封部件68除了定位功能以外,还具有将所述单向阀57的阀体部57a前端部的外表面与阀体50的前端部50a的内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功能,流入导入口50b的排出油(工作油)不会向所述两者间泄漏,而仅能够向过滤部件58方向流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电磁切换阀21的阀体50用作凸轮螺栓,因此能够谋求阀正时控制装置整体的小形化。
并且,形成于所述阀体50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50f并没有如以往那样在阀体的前端部向轴向延长形成,并形成在该外螺纹结构部,而是利用该阀体50的阀体主体的外周面,即在与滑阀阀体52的前端部52a侧在轴向上成为重合状态的外周面的部位形成,因此能够尽可能缩短阀体50的轴向的长度。
其结果是,能够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在发动机室内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向该发动机室内的搭载性。
另外,利用所述阀体50的独特的结构,能够缩短所述凸轮轴2的一端部2a的螺栓孔2b的轴向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凸轮轴2的一端部2a侧的刚性的降低,特别是能够抑制扭转刚性的降低。
由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叶片转子9的支承刚性,并能够稳定支承,并且提高从该叶片转子9向凸轮轴2的旋转传递性。
进一步地,通过使所述螺栓孔2b的轴向的长度的缩短化,并使纵剖视形状的简单化,能够容易进行凸轮轴2的开孔加工作业。
另外,阀体50将前端部50a的外径形成为比凸轮轴2的螺栓孔2b的内径小,因此能够利用该空间部形成所述油室40等。因此,能够使利用所述油室40、导入口50b等构成的流路结构简单化。
如上所述,所述螺线管机构54形成为轴向的长度比外径尺寸短的扁平状,因此能够使装置的轴向的长度缩短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解除所述各锁销26、27从各锁定孔24、25的卡合的准备阶段,在将滑阀阀体52控制到如图15A、B所示的第一位置的位置,并排出所述第一、第二解除受压室32、33内的工作油的同时,向滞后角液压室11、各提前角液压室12双方供给工作油,因此利用该两液压室11、12的大致相同的相对液压来抑制叶片转子9的混乱,并且抑制向一方向的旋转。
接下来,通过使滑阀阀体52向第六位置移动,在向所述各受压室32、33供给工作油时,利用向所述各液压室11、12的之前的工作油的供给,由于未作用有相对于所述锁销26、27的剪切方向的力,因此能够顺利并且容易地进行从锁定孔24、25的卡合解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向各液压室11、12的液压控制用和向锁定解除受压室32、33的液压控制用的两个功能通过一个电磁切换阀21进行,因此能够谋求提高向设备主体的布局的自由度,并且谋求降低成本。
并且,利用所述位置保持机构4提高叶片转子9向中间相位位置的保持性,并且利用锁定孔24的台阶状的锁定引导槽的各底面24a~24c,使第一锁销26仅向各锁定孔24方向被引导移动,因此能够确保该引导作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由于作用于所述各受压室32、33的液压未使用所述各液压室11、12的液压,因此与使用各液压室11、12的液压的情况相比,使相对于所述各受压室32、33的液压的供给响应性良好,并且提高各锁销26、27的后退移动的响应性。另外,不需要从各液压室11、12到各受压室32、33之间的密封机构。
另外,在第一锁销26与第一锁定孔24卡合的情况下,前端部26a的侧缘与在最深的第三底面24c的面积大的所述内侧缘24d抵接,因此能够提高在这一方面的耐久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位置保持机构4分开形成为第一锁销26与第一~第三底面24a~24c,以及第二锁销27与底面25a的两部分,能够缩小形成有各锁定孔24、25的所述链轮1的厚壁。即,例如,在将锁销单一形成,并使台阶状的各底面24a~24c连续形成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该台阶状的高度,必须加厚所述链轮主体5的厚壁,如上所述,通过分为两部分能够减小链轮主体5的厚壁,因此能够缩短阀正时控制装置的轴向的长度,提高布局的自由度。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作为所述致动器,除了螺线管机构54的电磁力以外还能够使用液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所述链轮1的凸轮轴2的相对旋转位置利用锁定机构锁定在中间相对旋转位置(中间锁定位置),也可以不使用该锁定机构,而单纯控制在最滞后角位置与最提前角位置。
在不具有如上所述锁定机构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锁定通路、锁定口等,因此能够缩短所述电磁切换阀21的轴向的长度,能够进一步缩短装置的轴向的长度。
作为所述弹性部件,能够使用通常的O型环,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盘簧、螺旋弹簧等弹簧部件。
另外,作为所述固定部件,能够使用嵌入固定于阀体50的后端开口部的内周的开口环,另外,能够由合成树脂材料的板状部件形成。
进一步地,阀正时控制装置不仅适用于进气侧,还适用于排气侧。
附图标记说明
1…链轮
2…凸轮轴
2a…一端部
2b…螺栓孔
2c…内螺纹部
3…相位变更机构
4…位置保持机构
5…液压回路
7…壳
7a…壳主体
8…凸轮螺栓
9…叶片转子
11…滞后角液压室
12…提前角液压室
16a~16c…叶片
18…滞后角通路
19…提前角通路
18a…滞后角通路孔(滞后角口)
19a…提前角通路孔(提前角口)
20…油泵
20a…排出通路
21…电磁切换阀(控制阀)
22…排出通路
24…第一锁定孔
25…第二锁定孔
26…第一锁销
27…第二锁销
28…锁定通路
29、30…弹簧(施力部件)
31a、31b…第一、第二销孔
32、33…第一、第二解除用受压室
37…电子控制器
40…油室
50…阀体
50a…前端部
50b…导入口
50c…锁定口
50d…后端开口壁
50e…保持槽
50f…外螺纹部(固定部)
51…套筒
52…滑阀阀体
53…阀簧(施力部件)
54…螺线管部(致动器)
55a、55f、55h…供给通路槽
55b、55c…滞后角,提前角通路槽
55d…锁定通路槽
55e、55g…排出通路槽
56a~56i…油孔
57…单向阀
57a…阀体部
57b…球阀体
58…过滤部件
61…塞柱
63a、63b…引导部
63c~63f…环槽脊部
64a~64d…连通孔
65a~65c…环状槽
68…密封部件(弹性部件)
69…固定部件
69a…排出用孔(贯通孔)

Claims (18)

1.一种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具有:
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传递转矩,在内部形成有动作室;
从动旋转体,其固定在凸轮轴的轴向一端部,在所述驱动旋转体内被收纳为旋转自如,将所述动作室分隔成提前角动作室和滞后角动作室,并且通过相对于该两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而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者滞后角侧相对旋转,所述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阀具有:筒状的阀体,其使所述从动旋转体从轴向结合固定于所述凸轮轴;滑阀阀体,其在所述阀体内被收纳为向轴向滑动自如,切换工作油相对于所述各动作室的供给/排出;
所述阀体在比轴向的前端部靠近所述从动旋转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形成在所述凸轮轴的一端部的内部轴向的固定用孔,
所述固定部和滑阀阀体以在所述阀体的轴向上重合的状态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形成为轴向的前端部的外径比所述固定部侧的外径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体的所述前端部形成有使工作油从被内燃机驱动的油泵的排出通路向内部导入的导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体的内周面固定有套筒,在所述套筒内部将所述滑阀阀体收纳为向轴向滑动自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具有:
提前角口,其相对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
滞后角口,其相对于所述滞后角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
锁定口,其设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与滞后角动作室之间,利用供给的液压相对于锁定机构供给/排出工作油,所述锁定机构解除所述驱动旋转体与从动旋转体的锁定;
排出口,其将工作油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滞后角动作室、锁定机构向外部排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设有过滤部件,其对从所述导入口导入的工作油进行过滤。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体的前端部的内部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限制经由所述导入口从所述阀体内向外部排出的工作油的回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利用弹性部件、固定部件沿轴向弹性支承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弹性部件弹性配置在前端部的外表面与所述阀体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与所述阀体的前端部在轴向上的相反侧的位置,并在中央形成有贯通孔。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具有:
提前角口,其相对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
滞后角口,其相对于所述滞后角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
排出口,其将工作油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滞后角动作室向外部排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由螺合于内螺纹部的外螺纹部构成,所述内螺纹部形成在所述凸轮轴的固定用孔的内周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阀阀体的移动利用配置在与所述阀体的轴向前端部的相反侧的位置的致动器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阀阀体构成为利用所述致动器的驱动力在所述阀体内向一方向移动,并且利用施力部件向另一方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与滑阀阀体经由设于该滑阀阀体的轴向一端部的圆柱状的塞柱抵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由轴向的长度比外径尺寸小的扁平的螺线管机构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侧。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致动器侧。
17.一种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传递转矩,在内部形成有动作室;
从动旋转体,其固定在凸轮轴的轴向一端部,在所述驱动旋转体内被收纳为旋转自如,将所述动作室分隔成提前角动作室和滞后角动作室,并且通过相对于该两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而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者滞后角侧相对旋转;
控制阀,其相对于所述两动作室对从油泵压送的工作油进行供给/排出控制;
所述控制阀具有:筒状的阀体,其在外周面具有用于将所述从动旋转体固定于所述凸轮轴的固定部;滑阀阀体,其在该阀体的内部被收纳为滑动自如,切换工作油相对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滞后角动作室的供给/排出;致动器,其控制所述滑阀阀体的移动;
所述固定部与滑阀阀体在所述阀体的轴向上配置为重合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具有:
导入口,其经由被内燃机驱动的油泵的排出通路向所述阀体导入工作油;
提前角口,其相对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
滞后角口,其相对于所述滞后角动作室供给/排出工作油;
锁定口,其设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与滞后角动作室之间,利用供给的液压相对于锁定机构供给/排出工作油,所述锁定机构解除所述驱动旋转体与从动旋转体的锁定;
排出口,其将工作油从所述提前角动作室、滞后角动作室、锁定机构向外部排出。
CN201580005729.0A 2014-03-19 2015-01-09 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以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Active CN105934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6300 2014-03-19
JP2014056300 2014-03-19
PCT/JP2015/050457 WO2015141245A1 (ja) 2014-03-19 2015-01-09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の制御弁、及び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4565A true CN105934565A (zh) 2016-09-07
CN105934565B CN105934565B (zh) 2018-09-11

Family

ID=5414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729.0A Active CN105934565B (zh) 2014-03-19 2015-01-09 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以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5273B2 (zh)
JP (1) JP6280986B2 (zh)
CN (1) CN105934565B (zh)
DE (1) DE112015000780T5 (zh)
MX (1) MX2016011909A (zh)
WO (1) WO201514124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9807A (zh) * 2017-05-12 2017-07-11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锁止式vvt机油控制阀
CN108071437A (zh) * 2016-11-14 2018-05-2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CN108571984A (zh) * 2017-03-07 2018-09-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滑动凸轮轴圆筒位置感测
CN109983266A (zh) * 2016-11-30 2019-07-0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液压控制阀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CN110023596A (zh) * 2016-11-18 2019-07-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阀正时控制装置
CN110291275A (zh) * 2017-03-07 2019-09-27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以及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N110832172A (zh) * 2017-09-19 2020-02-21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由外部执行器定位且包括凹槽的阀芯的用于控制凸轮相位器的油控制阀
CN113614335A (zh) * 2019-03-25 2021-11-05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和阀正时调整装置
CN113614337A (zh) * 2019-03-25 2021-11-05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和阀正时调整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06620A1 (de) * 2014-04-07 2015-10-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ckenwellenversteller mit Abflussventil
DE102014212617B4 (de) * 2014-06-30 2018-11-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Mittenverriegelung für einen Nockenwellenversteller
KR101679016B1 (ko) 2015-12-23 2017-01-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의 밸브타이밍 조정장치
KR101679020B1 (ko) 2015-12-23 2016-12-2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의 밸브타이밍 조정장치의 잠금구조
KR101689654B1 (ko) * 2016-02-05 2016-12-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의 밸브타이밍 조정장치용 제어밸브
US10041384B2 (en) * 2016-05-31 2018-08-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Control valve
JP6834382B2 (ja) * 2016-11-14 2021-02-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DE112018000447T5 (de) 2017-01-19 2019-10-10 Denso Corporation Ventiltimingeinstellvorrichtung
DE102017105074B4 (de) 2017-03-10 2021-12-09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euerventil für Mittenverriegelung sowie Nockenwellenversteller
US10612430B2 (en) * 2017-06-20 2020-04-07 ECO Holding 1 GmbH Oil control valve to control a cam phaser with a spool positioned by external actuator
DE102018115343A1 (de) * 2018-06-26 2020-01-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euerventil mit Dichtkontur auf einem hülsenförmigen Hydraulikleitelement; sowie Bausatz mit Steuerventil und Nockenwellenversteller
EP3850786B1 (en) * 2018-09-11 2024-04-10 Zeng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based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WO2020152965A1 (ja) * 2019-01-21 2020-07-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制御弁及び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システム
US20200269379A1 (en) * 2019-02-22 2020-08-27 Borgwarner Inc. Centerless grind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helical twist to axial grooves
JP7115382B2 (ja) 2019-03-25 2022-08-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作動油制御弁および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7196712B2 (ja) 2019-03-25 2022-12-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作動油制御弁および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20159196A (ja) 2019-03-25 2020-10-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作動油制御弁および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40633A1 (de) * 1999-12-04 2001-06-07 Ina-Schaeffler Kg Vorrichtung zur drehwinkelverstellung einer nockenwelle
JP2008523294A (ja) * 2004-12-07 2008-07-03 シエツフレル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制御弁
JP2009515090A (ja) * 2005-11-03 2009-04-09 シャフラー、コマンディッ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内燃機関のガス交換弁の制御時間を可変調整するための装置用の制御弁
CN102865115A (zh) * 2011-07-08 2013-01-0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用于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
CN103016088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用于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的液压控制机构及其控制器
CN103225522A (zh) * 2012-01-26 2013-07-31 株式会社电装 阀定时控制器及其组装方法
JP2014040778A (ja) * 2012-08-21 2014-03-06 Denso Corp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8935A (en) * 1992-09-03 1993-06-15 Borg-Warner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 Engine Components Corporation VCT system having closed loop control employing spool valve actuated by a stepper motor
DE102009024026B4 (de) * 2009-06-05 2022-12-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euerventil zum Steuern von Druckmittelströmen mit integriertem Rückschlagventil
DE102009051310A1 (de) * 2009-10-29 2011-05-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Befestigungsanordnung eines Nockenwellenverstellers
DE102011084059B4 (de) * 2011-10-05 2016-12-08 Schwäbische Hüttenwerke Automotive GmbH Steuerventil mit integriertem Filter und Nockenwellen-Phasensteller mit dem Steuerventil
DE102012201567B4 (de) 2012-02-02 2013-12-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Gestaltung eines Hydraulikölkanals zwischen einem Zentralventil und einem Volumenspeicher eines Nockenwellenverstellers
DE102012202520B4 (de) * 2012-02-20 2016-03-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Zentralventil für einen Nockenwellenverstell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40633A1 (de) * 1999-12-04 2001-06-07 Ina-Schaeffler Kg Vorrichtung zur drehwinkelverstellung einer nockenwelle
JP2008523294A (ja) * 2004-12-07 2008-07-03 シエツフレル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制御弁
JP2009515090A (ja) * 2005-11-03 2009-04-09 シャフラー、コマンディッ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内燃機関のガス交換弁の制御時間を可変調整するための装置用の制御弁
CN102865115A (zh) * 2011-07-08 2013-01-0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用于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
CN103016088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用于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的液压控制机构及其控制器
JP2013064380A (ja) * 2011-09-20 2013-04-11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油圧制御機構及び該油圧制御機構のコントローラ
CN103225522A (zh) * 2012-01-26 2013-07-31 株式会社电装 阀定时控制器及其组装方法
JP2014040778A (ja) * 2012-08-21 2014-03-06 Denso Corp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1437B (zh) * 2016-11-14 2021-04-2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CN108071437A (zh) * 2016-11-14 2018-05-2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CN110023596B (zh) * 2016-11-18 2021-03-12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阀正时控制装置
CN110023596A (zh) * 2016-11-18 2019-07-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阀正时控制装置
CN109983266A (zh) * 2016-11-30 2019-07-05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液压控制阀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CN109983266B (zh) * 2016-11-30 2020-11-27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液压控制阀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CN108571984B (zh) * 2017-03-07 2021-06-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滑动凸轮轴圆筒位置感测
CN110291275A (zh) * 2017-03-07 2019-09-27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以及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N108571984A (zh) * 2017-03-07 2018-09-2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滑动凸轮轴圆筒位置感测
CN110291275B (zh) * 2017-03-07 2021-06-08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以及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N106939807A (zh) * 2017-05-12 2017-07-11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间锁止式vvt机油控制阀
CN110832172A (zh) * 2017-09-19 2020-02-21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具有由外部执行器定位且包括凹槽的阀芯的用于控制凸轮相位器的油控制阀
CN110832172B (zh) * 2017-09-19 2021-11-26 伊希欧1控股有限公司 阀芯具有凹槽的用于控制凸轮相位器的油控制阀
CN113614335A (zh) * 2019-03-25 2021-11-05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和阀正时调整装置
CN113614337A (zh) * 2019-03-25 2021-11-05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和阀正时调整装置
CN113614335B (zh) * 2019-03-25 2023-09-29 株式会社电装 工作油控制阀和阀正时调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41245A1 (ja) 2015-09-24
US20170022854A1 (en) 2017-01-26
JPWO2015141245A1 (ja) 2017-04-06
MX2016011909A (es) 2016-12-05
JP6280986B2 (ja) 2018-02-14
DE112015000780T5 (de) 2016-11-03
CN105934565B (zh) 2018-09-11
US10145273B2 (en)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4565A (zh) 阀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以及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CN103075220B (zh)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3225522B (zh) 阀定时控制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3016088B (zh) 用于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的液压控制机构及其控制器
CN103046979B (zh)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2865115B (zh) 用于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的控制阀
CN103670725B (zh)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JP6084562B2 (ja) 油圧制御バルブ及び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油圧制御バルブ
US20130146005A1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939165B (zh) 内燃机的阀门正时控制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104061034B (zh)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系统
CN105386879B (zh) 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US20090078222A1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CN106939807A (zh) 一种中间锁止式vvt机油控制阀
CN104420917A (zh) 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JP2015059518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CN107208506B (zh)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6715844B (zh) 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JP2019007515A (ja) 油圧制御弁
US9157342B2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9944656A (zh) 可变凸轮正时系统和用于操作所述系统的方法
JP6581475B2 (ja) 電磁弁
CN106870049A (zh) 阀开闭定时控制装置
JPWO2018100909A1 (ja) 油圧制御弁及び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4095654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4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