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1828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1828B
CN105911828B CN201610091019.0A CN201610091019A CN105911828B CN 105911828 B CN105911828 B CN 105911828B CN 201610091019 A CN201610091019 A CN 201610091019A CN 105911828 B CN105911828 B CN 105911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state
loading portion
restriction member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10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1828A (zh
Inventor
山本浩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11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1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1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1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4Housings
    • B65H2402/441Housings movable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rea inside the housing, e.g. pivoting or sl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6Tabl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6Bottom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geometry
    • B65H2405/11164Rear portion extensible in parallel to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2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 B65H2405/324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between operative position and non operativ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65H2405/332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discharge tray superposed to feed t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7/00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220/00 – B65H2406/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65H2407/20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220/00 – B65H2406/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manual intervention of operator
    • B65H2407/21Manual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1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装载部,用于装载从所述开口插入的片材;供纸辊,用于送出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所述片材;以及第一限制构件,能够在立起状态和相对于所述立起状态倒伏的倒伏状态之间改变位置。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立起状态时面向所述供纸辊;以及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交叉,并且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立起状态时朝上,所述第二面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面向所述供纸辊,用于限制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所述片材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装载片材的装载部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装载部,能够装载从形成在壳体的开口插入的片材;以及盖,设置为能够打开和关闭开口,在打开开口的状态下,能够支撑装载部所装载的片材的配置在壳体外侧的部分(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盖中,设有限制构件,用于限制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游端的位置。限制构件设置为不仅能够相对于盖在片材输送方向上滑动,而且能够相对于盖取下。因此,限制构件能够从盖取下、反转,从而限制不同尺寸的片材的上游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70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限制构件中,当使用不同尺寸的片材时,需要将限制构件取下,因而作业非常繁杂。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当改变片材的尺寸时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装载部,用于装载从所述开口插入的片材;供纸辊,用于送出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所述片材;以及第一限制构件,能够在立起状态和相对于所述立起状态倒伏的倒伏状态之间改变位置。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立起状态时面向所述供纸辊;以及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交叉,并且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立起状态时朝上,所述第二面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面向所述供纸辊,用于限制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所述片材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位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当改变片材的尺寸时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激光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前盖、侧框体和供纸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限制构件、支撑构件和前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上方看前盖呈关闭状态的供纸盘的剖视图。
图5是从左右方向看第一变形例的限制构件的图,(a)示出立起状态,(b)示出倒伏状态。
图6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激光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7是第二变形例的限制构件和支撑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中的(a)是示出第三变形例的限制构件的立起状态的立体图,该限制构件的(b)相当于图5(a),(c)相当于图5(b)。
图9中的(a)是示出第四变形例的激光打印机的前盖呈打开状态的图,(b)是示出前盖呈关闭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激光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然后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方向,以使用激光打印机时的使用者为基准的方向来进行说明。即,在图1中,面向着纸面的左侧为“前侧”,面向着纸面的右侧为“后侧”,面向着纸面的进深侧为“左侧”,面向着纸面的近前侧为“右侧”。面向着纸面的上下方向为“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包括:设备本体2;供纸装置3,用于供给作为片材的一个例子的纸张P;以及图像形成部4,用于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设备本体2包括:壳体21;上盖22;以及作为盖的一个例子的前盖23。
壳体21包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一对侧框体21A;以及构成壳体21的前表面的前壁21B。一对侧框体21A配置为从左右方向夹着图像形成部4和后述压板35。如图2所示,一对侧框体21A形成有从前端侧并且下端侧的角部向着左右内侧突出的左右一对支撑轴A1。在一对侧框体21A的支撑轴A1的后侧,形成有孔A2。
如图1所示,前壁21B设置为将一对侧框体21A的前端部彼此连接,下端配置在一对侧框体21A的下端部的上方。由此,壳体21在作为侧表面的一个例子的前表面(由侧框体21A和前壁21B等构成的前侧的侧表面)的下部形成纸张P能够插入的插入口21C,插入口21C是开口的一个例子。
上盖22以能够以配置在后端部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壳体21。上盖22的上表面形成排出盘9,排出盘9装载由后述排出辊8排出壳体21外的纸张P。在排出盘9设有延长盖10。延长盖10通过相对于上盖22转动,能够在覆盖位置和邻接位置之间移动,覆盖位置由双点划线示出,覆盖排出盘9的上表面,邻接位置由实线示出,支撑排出盘9上的纸张P的前端部,与排出盘9邻接。
前盖23是覆盖壳体21的前表面的盖,下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壳体21。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前盖23在与支撑轴A1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孔23B,通过支撑轴A1与孔23B相配合,以能够向着壳体21的前侧转动的方式被支撑。由此,如图1所示,前盖23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转动能够打开和关闭壳体21的插入口21C。
供纸装置3位于壳体21的下方,主要包括:装载部31,用于装载从插入口21C插入的纸张P;头端限制部33,用于限制纸张P的头端(输送方向下游端)的位置;侧引导部34,用于限制装载部31上的纸张P的侧端的位置,是一对第二限制构件的一个例子;以及供纸机构32,用于将装载部31上的纸张P向着图像形成部4供给。
如图1、2所示,装载部31包括:压板35,形成壳体21的底面,是第一装载部的一个例子;以及前述前盖23。具体来说,装载部31从壳体21内延伸到插入口21C的外侧。
压板35构成装载部31的位于壳体21内侧的部分,前盖23在向前方倒下而使插入口21C打开的状态下构成装载部31的位于壳体21外侧的部分。在前盖23,设有限制引导部100,用于限制纸张P的后端(输送方向上游端)的位置,是第一限制构件的一个例子。
压板35设置为从壳体21的前端延伸到后端附近的位置。压板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向上凸,该部分的上表面作为支撑纸张P的装载面35A。在装载面35A的前端部,形成有矩形的切口35B,它是容纳部的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压板35在前端部具有向着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转动轴35C。转动轴35C设置在与前述侧框体21A的孔A2相对的位置,能够与孔A2相配合。由此,压板35以能够相对于侧框体21A转动的方式被支撑。
如图1所示,设在压板35下方的施压构件36被图未示的已知机构和控制装置转动,由此压板35的后端部被施压而转动,从而能够靠近后述拾取辊32A或者离开拾取辊32A。具体来说,压板35在没有打印指令的状态下呈距离拾取辊32A最远的大体水平的待机状态,在有打印指令的情况下如双点划线所示向上方转动从而靠近拾取辊32A。
头端限制部33设在压板35的后侧,从壳体21的底壁21D向上方延伸。头端限制部33能够以其前表面33A限制纸张P的头端(输送方向下游端)。
如图1、2所示,一对侧引导部34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支撑在压板35。一对侧引导部34具有:侧壁34A,从压板35向上方延伸;以及伸出壁34B,从侧壁34A的上端向着左右方向内侧突出,是过量装载防止部的一个例子。侧壁34A是限制纸张P的侧端的位置的部分,从压板35的前端延伸到后端。
伸出壁34B从侧壁34A的前端向后侧延伸,具有:前侧部分B1;后侧部分B3,位于比前侧部分B1低的位置;以及倾斜部分B2,连接前侧部分B1和后侧部分B3。伸出壁34B通过后侧部分B3的下表面能够防止装载在压板35的装载面35A上的纸张P过量装载。即,伸出壁34B的后侧部分B3的下表面的位置是装载部31中的纸张P的满载位置。
倾斜部分B2从前侧部分B1的后端斜向后下方延伸,延伸到后侧部分B3的前端。通过倾斜部分B2,容易将纸张P放入装载部31。
如图1所示,供纸机构32主要包括:拾取辊32A,它是供纸辊的一个例子;分离辊32B;以及分离垫32C。拾取辊32A配置在压板35的后端的上方。分离辊32B配置为在拾取辊32A的纸张P输送方向下游侧与分离垫32C相对。
在上述供纸装置3中,通过在使前盖23向前侧倒下而形成装载部31之后将纸张P从插入口21C插入,来将纸张P装载在装载部31上。当有打印指令时,压板35的后端部上升,拾取辊32A接触装载在装载部31上的纸张P。通过在这种状态下拾取辊32A旋转,装载在装载部31上的纸张P向着分离辊32B送出,所送出的纸张P在分离辊32B与分离垫32C之间一次一个地分离,从而供给到图像形成部4。
图像形成部4主要包括扫描单元5、处理盒6和定影装置7。
扫描单元5设在壳体21内的前侧的供纸装置3的上方,包括图未示的激光发光部、多棱镜、透镜等。在扫描单元5中,将激光照射在后述感光鼓61的表面上进行高速扫描。
处理盒6设在壳体21内的后侧的供纸装置3的上方,能够通过壳体21上部的打开前盖23而开放的开口来安装到壳体21和从壳体21卸下。处理盒6包括感光鼓61、与感光鼓61相对的转印辊62、省略了附图标记的带电器、显影辊63、图未示的调色剂容纳室等。
在上述处理盒6中,旋转的感光鼓61的表面被带电器均匀带电后,被来自扫描单元5的激光高速扫描而曝光。由此,被曝光的部分的电位下降,在感光鼓61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接下来,容纳在调色剂容纳室内的调色剂由显影辊63供给到感光鼓61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通过将纸张P输送到感光鼓61与转印辊62之间,将感光鼓61的表面所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
定影装置7在壳体21的后方配置在处理盒6的上方,主要包括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
加热辊71是对纸张P进行加热的构件,在其内侧设有卤素灯等热源。加压辊72是在其与加热辊71之间夹持纸张P从而进行输送的构件,设在加热辊71的斜后上侧。
在上述结构的定影装置7中,转印在纸张P上的调色剂当纸张P通过加热辊71与加压辊72之间时被热定影。被定影装置7热定影了的纸张P由设在定影装置7下游侧的排出辊8输送,从排出辊8排出到排出盘9上。
接下来,说明装载部31的详细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特别说明,以前盖23打开状态为基准来说明方向。
构成装载部31的一部分的前盖23除了上述限制引导部100以外还包括支撑构件24。如图3所示,支撑构件24是设在前盖23左右方向中央的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长尺寸的板状构件,能够相对于前盖23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前盖23在内侧表面在支撑构件24的左右方向两侧具有槽部23C,槽部23C用于引导支撑构件24的滑动。槽部23C形成为向着左右方向内侧开口,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支撑构件24包括:支撑部241,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尺寸的矩形板状;被引导部242,设在支撑部241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导轨243,设在被引导部242的上方;以及抵接壁244,从支撑部241的前端向上方突出。
被引导部242形成为沿着支撑部241的长尺寸方向延伸的板状。通过将被引导部242装入前盖23的槽部23C内,被引导部242能够沿着槽部23C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支撑构件24能够相对于前盖23移动。
支撑部241在其上表面具有锁定凹部241A和一对被滑动部241B。锁定凹部241A是从支撑部241的上表面凹的部分,在支撑部24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前后排列地设有多个凹部。被滑动部241B设在锁定凹部241A的左右两侧。
导轨243是从支撑部241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板状的部分,沿着被滑动部241B所延伸的方向在前后方向上从被滑动部241B的前端部延伸到后端部附近。
抵接壁244是当限制引导部100相对于支撑构件24配置在最前侧时与限制引导部100抵接的壁。抵接壁244设在锁定凹部241A和被滑动部241B的前侧,在左右方向上从与被滑动部241B中的一个相对应的位置延伸到与被滑动部241B中的另一个相对应的位置。
被引导部242、锁定凹部241A和导轨243当支撑构件24相对于前盖23位于最后侧时从前盖23的后端部延伸到前端部。由此,限制引导部100能够从前盖23的后端部向着前端部移动。
限制引导部100通过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撑在支撑构件24,能够相对于前盖23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如图1、3所示,限制引导部100包括:本体部101,呈从前盖23立起的大体四棱柱状;一对滑动部102,设在本体部101的左右的下端部;第一突出部103和第二突出部104,从本体部101的后侧的表面(后述第一本体面101A)突出;以及操作部105(还参照图2),设在本体部101的前侧。
本体部101具有:第一本体面101A,它是后侧的表面,呈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矩形,是第一面的一个例子;第二本体面101B,从第一本体面101A的上端向前侧延伸(与第一本体面101A交叉),面朝上;以及一对第三本体面101C,连接第一本体面101A的左右的侧端和第二本体面101B的左右的侧端。具体来说,第二本体面101B相对于第一本体面101A大体垂直。
第一本体面101A当前盖23呈打开状态即限制引导部100呈立起状态时与头端限制部33的前表面33A平行,能够限制纸张P(壳体21内不能容纳的尺寸的纸张P)的后端(输送方向上游端)。前盖23的上表面23A是第二装载部的一个例子。第一本体面101A当限制引导部100呈立起状态时与前盖23的上表面23A大体垂直。
第一突出部103是突出部的一个例子,从第一本体面101A的上端向后侧突出,并且作为上表面的突出面103A与第二本体面101B平齐。突出面103A和第二本体面101B是第二面的一个例子。具体来说,突出面103A相对于第一本体面101A大体垂直。突出面103A是与第二本体面101B连续的面。
第二突出部104从第一本体面101A的中央部分突出,在第一突出部103的下方设在与侧引导部34的伸出壁34B的后侧部分B3的下表面大体相同的位置。第一突出部103比第二突出部104突出。
如图2所示,操作部105是当使限制引导部100滑动时由使用者操作的部位,在下端部105B具有与支撑构件24的锁定凹部241A中的任一个凹部相配合的锁定凸部(省略了附图标记)。操作部105被构成为通过使上端部105A向后方移动而使锁定凸部移位,从而解除与锁定凹部241A的配合。由此,能够使限制引导部100相对于支撑构件24滑动。
如图3所示,一对滑动部102在第三本体面101C的下端形成为钩状。一对滑动部102具有:第一部分102A,从第三本体面101C的下端部向着左右方向外侧伸出;第二部分102B,从第一部分102A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着下方延伸;以及第三部分102C,从第二部分102B向着左右方向内侧延伸。一对滑动部102由第一部分102A和第三部分102C夹着支撑构件24的导轨243从而与导轨243配合,由此,限制引导部100能够沿着导轨243所延伸的方向移动。通过一对滑动部102与支撑构件24配合,限制引导部100能够相对于前盖23滑动。一对滑动部102与本体部101是一体的,限制引导部100相对于前盖23不能转动。
因此,如图1所示,限制引导部100能够在立起状态和倒伏状态之间改变位置,立起状态是前盖23打开的状态,具体来说,是在支撑构件24上直到移动到最后侧的位置的状态(实线位置),倒伏状态是从立起状态前盖23关闭的状态,即,相对于立起状态转动到壳体21侧的状态(双点划线位置)。由此,通过关闭前盖23,限制引导部100呈倒伏状态而位于壳体21的内侧。
第一突出部103当呈倒伏状态时在上下方向上进入压板35的切口35B内。换言之,压板35的切口35B当呈倒伏状态时容纳突出面103A的下端。更具体地,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当呈倒伏状态时配置在即使压板35摆动也不与压板35干涉的位置,在压板35呈大体水平状态下与头端限制部33的前表面33A平行。如图4所示,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当呈倒伏状态时从上方看位于切口35B的后端部的前侧。如图1所示,突出面103A的当呈倒伏状态时的下端的高度比处于大体水平状态的压板35的装载面35A的高度低。因此,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当呈倒伏状态时能够限制纸张P(壳体21内能够容纳的尺寸的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
如图4所示,从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到头端限制部33的前表面33A之间的距离α可以例如与A5尺寸的纸张P的短尺寸方向的长度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距离α是148mm左右。通过改变在倒伏状态下限制引导部10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应对各种尺寸的纸张P。
如图1所示,第二本体面101B当呈倒伏状态时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比侧引导部34的伸出壁34B的下表面高。如图1、4所示,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当呈倒伏状态时位于伸出壁34B的后端的前侧。侧引导部34的侧壁34A的前端部位于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的前侧。因此,即使对于由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限制后端的纸张P,也能够由侧引导部34在宽度方向上进行限制。
如图4所示,前述拾取辊32A配置在壳体21的左右方向中央。限制引导部100在左右方向即纸张P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拾取辊32A所配置的范围内。压板35在前后方向上与拾取辊32A和限制引导部100重叠。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激光打印机1的技术效果。
首先说明对壳体21内不能容纳的尺寸的纸张P的位置进行限制。
在前盖23打开的状态下,即,在限制引导部100呈立起状态下,将纸张P配置在压板35的装载面35A和前盖23上,头端抵接头端限制部33的前表面33A。然后,使限制引导部100移动到限制引导部100的第一本体面101A与纸张P的上游端抵接的位置。通过这样调节限制引导部100的位置,能够限制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游端的位置。
第二突出部104位于与侧引导部34的伸出壁34B的后侧部分B3的下表面即纸张P的满载位置大体相同的位置,因此,通过第二突出部104下侧的第一本体面101A,能够限制装载部31所能够装载的全部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游端。
接下来,说明对壳体21内能够容纳的尺寸的纸张P的位置进行限制。
将纸张P配置在压板35的装载面35A上,使呈立起状态的限制引导部100位于输送方向最下游侧位置,使前盖23呈关闭状态,即,使限制引导部100呈倒伏状态。这时,限制引导部100在壳体21内配置在使得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与纸张P的上游端抵接从而纸张P被压在头端限制部33侧的位置。由此,能够限制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游端的位置。
由此,仅通过使限制引导部100从立起状态改变为倒伏状态,即可由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来限制比第一本体面101A所能够限制的纸张P的尺寸小的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当改变纸张P的尺寸时使用者的便利性。
当呈倒伏状态时突出面103A的下端位于比压板35的装载面35A低的高度,因此,即使是仅装载少量(例如一个)纸张P的情况下,也能够确实限制纸张P的上游端。
因为限制引导部100具有第一突出部103,因此,即使具有制造误差,也容易当呈倒伏状态时使突出面103A的下端的高度比装载面35A低。因此,容易由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来限制纸张P的位置。
当呈倒伏状态时的第二本体面101B的上端位于比侧引导部34的伸出壁34B的下表面高的位置,因此,即使具有制造误差,也容易由限制引导部100进一步确实限制所能够装载的全部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
当限制引导部100呈倒伏状态时,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位于壳体21的内侧,因此,能够限制壳体21的内侧所能够容纳的尺寸的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
当由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限制纸张P的位置时,前盖23关闭,因此,能够节省用于配置前盖23的前侧的空间。
压板35形成有切口35B,因此,即使压板35摆动,也能够抑制压板35与限制引导部100干涉。因为压板35与限制引导部100不干涉,因此,即使压板35摆动,也能够抑制前盖23晃动。
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拾取辊32A所配置的范围内,因此,在拾取辊32A输送纸张P的位置来限制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因此,容易使拾取辊32A对纸张P的输送稳定。
当第二本体面101B和突出面103A呈倒伏状态时与头端限制部33的前表面33A平行,因此,能够进一步确实限制纸张P的位置。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对具体结构进行适当改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呈倒伏状态时限制引导部100的位置是当呈立起状态时输送方向最下游侧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是当呈立起状态时输送方向最下游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103和第二突出部104设在限制引导部10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图5(a)、(b)所示的第一变形例中,限制引导部100除了不设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以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引导部100的结构大体相同。前盖23的上表面23A和压板35的装载面35A高度相同。在第一变形例中,压板35不摆动,不设有上述实施方式的切口35B。
作为前盖23的转动中心的第一轴线X1位于装载面35A和前盖23的上表面23A的下侧。在这种情况下,将限制引导部100配置为使得限制引导部100的第一本体面101A与通过第一轴线X1平行于上下方向的线L1之间的距离D1等于第一轴线X1与前盖23的上表面23A之间的距离D2,从而当关闭前盖23时,第一本体面101A与装载面35A抵接。由此,第二本体面101B的下端与装载面35A具有相同的高度,从而能够通过第二本体面101B来限制装载在装载面35A上的全部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在这种结构中,也可以在前盖23设置示出限制引导部100呈倒伏状态时的位置的标记,从而使使用者能够知道限制引导部100呈倒伏状态时的位置。
作为前盖23的转动中心的第一轴线X1也可以与装载面35A和前盖23的上表面23A的高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一轴线X1与前盖23的上表面23A之间的距离D2为零,因此,限制引导部100的第一本体面101A也可以配置在与通过第一轴线X1平行于上下方向的线L1相同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引导部100被设置为不能相对于前盖23转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图6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中,作为第一限制构件的一个例子的限制引导部200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前盖23转动。
上述结构的限制引导部200具有移动构件220和能够相对于移动构件220转动的限制构件210。如图7所示,限制构件210具有本体部211、第一突出部212、从本体部211的下端的左右两端部伸出的一对脚部213。
本体部211具有第一本体面211A、第二本体面211B和第三本体面211C,它们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本体部101的第一本体面101A、第二本体面101B和第三本体面101C大体相同。第一突出部212具有突出面212A,它们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突出部103和突出面103A大体相同。
脚部213的侧表面位于本体部211的第三本体面211C的左右内侧,具有从侧表面向着左右外侧突出的转动轴213A和突起213B。转动轴213A位于脚部213的侧表面的后部,突起213B位于脚部213的侧表面的前部。脚部213具有从后表面213C的下端斜向前下方倾斜、连接下表面的后端的第一倾斜面213D。
移动构件220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限制构件210的构件,包括支撑限制构件210的支撑部221和设在支撑部221的下端部的一对滑动部222。一对滑动部222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滑动部102相同的形状。
支撑部221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形成为与限制构件210具有相同的厚度,具有:第一壁221A,配置在脚部213的左右外侧;第二壁221B,配置在一对脚部213的左右内侧;以及第三壁221C,配置在脚部213的下方,连接第一壁221A和第二壁221B各自的下端。
在第一壁221A的与转动轴213A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贯穿的孔223。通过孔223与转动轴213A配合,限制构件210能够相对于移动构件220转动。
在第一壁221A的与突起213B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图未示的与突起213B配合的配合部。由此,能够限制限制构件210因为自重而转动。
突起213B能够简单地配合到移动构件220,通过使用者对限制构件210施加向后方转动的力,能够简单地解除配合。突起213B在前盖23转动从而限制引导部200呈倒伏状态的情况下由限制构件210不能相对于移动构件220转动的力而配合。也可以不设有突起213B。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限制引导部200呈倒伏状态时,第一突出部212被构成为通过压板35的切口35B而与设备本体2的设置面等抵接。
第二壁221B的上表面B11在一对脚部213之间与本体部211的下端面211E抵接,具有从上表面B11的后端斜向后下方倾斜、连接后表面B12的上端的第二倾斜面B13。
第二壁221B的后表面B12形成有向着后方突出的第二突出部224。第二突出部224位于转动轴213A的上方,位于与侧引导部34的伸出壁34B的下表面大体相同的位置。即,第二突出部224的下表面的位置是纸张P的满载位置。
第三壁221C的上表面C1与脚部213的下表面抵接。第三壁221C的上表面C1能够与限制构件210转动时脚部213的第一倾斜面213D和后表面213C抵接。更具体地,当限制构件210转动时,当以第一倾斜面213D的下端为支点转动后,第一倾斜面213D与第三壁221C的上表面C1抵接。当限制构件210以第一倾斜面213D的上端为支点进一步转动时,后表面213C和第三壁221C的上表面C1抵接。由此,能够限制限制构件210从倒伏状态进一步转动。
当限制构件210转动时,通过上述第二倾斜面B13,本体部211沿着第二倾斜面B13的倾斜而转动。因此,当限制构件210转动时,通过第二倾斜面B13能够抑制本体部211与第二壁221B干涉。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限制引导部200的操作。限制引导部200从立起状态的位置以脚部213的转动轴213A为中心向后侧转动。这时,脚部213因为第一倾斜面213D而不与第三壁221C干涉地平顺转动,并且本体部211不与第二倾斜面B13干涉地平顺转动。
脚部213的后表面213C抵接第三壁221C的后表面C1,从而限制引导部200移动到倒伏状态。由此,限制引导部200从立起状态改变为倒伏状态。由此,仅通过从立起状态改变为倒伏状态即可限制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游端的位置。在这种结构中,当呈倒伏状态时第二本体面211B和突出面212A也可以不位于壳体21内。
在图7中,限制引导部200设有第一突出部21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图8(a)所示的第三变形例中,限制引导部200不设有第一突出部212。
这种结构的限制引导部200除了不设有第一突出部以外与图7的限制引导部200具有大体相同的形状。如图8(b)所示,转动轴213A的转动中心X3与本体部211的第一本体面211A之间的距离D3等于装载面35A和前盖23的上表面23A与转动中心X3之间的距离D4。根据这种结构,当限制引导部200从立起状态如图8(c)所示改变为倒伏状态时,第一本体面211A与装载面35A抵接。由此,因为第二本体面211B的下端与装载面35A的高度相同,因此,能够由第二本体面211B来限制装载面35A上全部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板35以能够以壳体21的前端部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而被支撑,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图9所示的第四变形例中,以能够以壳体2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附近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而被支撑。
这种结构的限制引导部100与图5所示的第一变形例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在压板35的前侧,设有连接一对侧框体21A的下端的下部框体26。下部框体26的上表面26A的高度与压板35的装载面35A的高度相同,下部框体26具有一对侧引导部34。由此,当从立起状态改变为倒伏状态时,限制引导部100的第二本体面101B的下端与上表面26A和装载面35A的高度相同,能够限制纸张P的上游端的位置。在限制引导部100设有第一突出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下部框体26的与第一突出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容纳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压板35将纸张P从装载部31送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所谓的坡面分离方式的结构,即,使纸张P与倾斜表面接触从而一次一个地分离,以这种方式将纸张P从装载部31送出。在这种情况下,限制构件随着向上而向后侧倾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呈倒伏状态时第二本体面101B的上端位于比彼此高度相同的侧引导部34的伸出壁34B的高度高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与伸出壁34B的下表面的高度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呈倒伏状态时突出面103A的下端的高度比压板35的装载面35A低,但是,也可以与装载面的高度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板35设有切口35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从压板35向下方凹的凹部。在这种情况下,将凹部的深度构成为当压板35摆动时凹部的底面不与第一限制构件干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引导部34设有伸出壁34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有伸出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限制构件或者侧引导部的上端的位置作为纸张满载位置的基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引导部100全部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拾取辊32A所配置的范围内,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限制引导部的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拾取辊32A所配置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限制引导部100能够在支撑构件24上移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直接在前盖上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限制引导部100形成有第二突出部10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形成第二突出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用于激光打印机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其它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多功能机等。
附图标记说明
激光打印机 1
壳体 21
插入口 21C
前盖 23
装载部 31
拾取辊 32A
侧引导部 34
压板 35
装载面 35A
切口 35B
限制引导部 100
第一本体面 101A
第二本体面 101B
第一突出部 103
突出面 103A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
盖,被设置为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
装载部,用于装载从所述开口插入的片材;
供纸辊,用于送出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所述片材;以及
第一限制构件,能够在立起状态和相对于所述立起状态倒伏的倒伏状态之间改变位置,所述第一限制构件以在所述开口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在片材输送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盖,
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具有:
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立起状态时面向所述供纸辊;以及
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交叉,并且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立起状态时朝上,所述第二面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面向所述供纸辊,用于限制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所述片材在所述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位置,
所述装载部能够装载与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所述第二面所限制的所述片材尺寸不同的其它片材,
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立起状态时所述第一面用于限制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所述其它片材在所述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位置,
所述第一限制构件支撑在所述盖,在所述盖关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状态下呈所述倒伏状态,
通过关闭所述盖,呈所述立起状态的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呈所述倒伏状态而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所述第二面的下端位于高度与所述装载部的装载面的高度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高度比所述装载部的装载面的高度低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第一面突出,并且构成所述第二面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二限制构件,所述一对第二限制构件具有用于防止片材过量装载的过量装载防止部,能够限制所述装载部所装载的片材的侧端,
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所述第二面的上端至少位于所述过量装载防止部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所述第二面的上端比所述过量装载防止部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包括第一装载部和第二装载部,
所述第一限制构件以能够在所述片材输送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第二装载部,
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第一装载部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构件被设置为不能相对于所述盖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构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盖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包括第一装载部和第二装载部,
所述第一限制构件以能够在所述片材输送方向上滑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第二装载部,
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所述第二面的下端位于高度与所述第二装载部的装载面的高度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高度比所述第二装载部的装载面的高度低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部包括:第一装载部,设在所述壳体内;以及第二装载部,设在所述壳体外,能够向着相对于所述第一装载部大体垂直的位置转动,
当所述第二装载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装载部大体垂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呈所述倒伏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是所述第一装载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摆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当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处于所述倒伏状态时所述第二面的下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在片材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所述供纸辊所配置的范围内。
CN201610091019.0A 2015-02-19 2016-02-18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5911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0319A JP2016150843A (ja) 2015-02-19 2015-02-1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30319 2015-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1828A CN105911828A (zh) 2016-08-31
CN105911828B true CN105911828B (zh) 2020-05-12

Family

ID=56692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1019.0A Active CN105911828B (zh) 2015-02-19 2016-02-18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37330B2 (zh)
JP (1) JP2016150843A (zh)
CN (1) CN105911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32582A (ja) * 2016-01-27 2017-08-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939290B2 (ja) * 2017-09-07 2021-09-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積載装置、給紙カセ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画像形成装置
EP3924190A4 (en) * 2019-06-27 2022-10-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UPPORT TRAYS AND SUPPORT STOPS
JP7366659B2 (ja) * 2019-09-12 202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2965352B (zh) * 2021-02-02 2023-06-27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纸张存储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0067A (zh) * 2004-08-24 2006-03-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纸盒及包括该供纸盒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02211715A (zh) * 2010-04-06 2011-10-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馈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2911299U (zh) * 2011-12-02 2013-05-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5807B1 (ko) * 2002-06-05 2005-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용지 적재크기를 가변시킬 수 있는 급지 카세트
JP4150347B2 (ja) * 2003-03-31 2008-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00395B2 (ja) * 2004-11-01 2008-06-1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ザビーム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
KR100609059B1 (ko) * 2005-03-31 2006-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톱퍼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7197098A (ja) 2006-01-23 2007-08-09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55006A (ja) * 2007-12-25 2009-07-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43148A (ja) 2014-01-31 2015-08-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0067A (zh) * 2004-08-24 2006-03-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供纸盒及包括该供纸盒的图像记录设备
CN102211715A (zh) * 2010-04-06 2011-10-1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馈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2911299U (zh) * 2011-12-02 2013-05-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50843A (ja) 2016-08-22
US20160244285A1 (en) 2016-08-25
US9637330B2 (en) 2017-05-02
CN105911828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182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401427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drawer
US7527258B2 (en) Paper feed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014451B2 (ja) 媒体積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5070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94890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335699B2 (en) Sheet convey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22167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y for Receiving Recording Medium
JP6035312B2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356283B2 (en) Tandem type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4483626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3646A (ja)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244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495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757514B2 (ja)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43148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US107685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625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70343B2 (ja) 給紙装置、給紙装置を備える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11401121B2 (en) Sheet tray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717129B2 (ja) 給紙容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搬送、画像読取、画像形成の各装置
JP42188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32147B (zh) 片材供给装置和具备该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21096421A (ja) 光学ヘッド保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264853A1 (en) Image read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