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5843B -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5843B
CN105835843B CN201610339525.7A CN201610339525A CN105835843B CN 105835843 B CN105835843 B CN 105835843B CN 201610339525 A CN201610339525 A CN 201610339525A CN 105835843 B CN105835843 B CN 105835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wheeling
vehicle body
railway vehicle
vertic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95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5843A (zh
Inventor
郭志成
户迎灿
吴双连
丁叁叁
田爱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395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5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5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5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5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5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5/00Servic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refitting of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60S9/04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mechan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行走装置、支撑底座以及支撑立柱,所述行走装置安装于所述架车装置的底部,并能够带动所述架车装置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支撑底座架设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方,在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多根带有调节装置以及支撑块的支撑立柱,以支撑轨道车辆车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有多个所述架车装置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在需要对轨道车辆车体架起时,所述多个架车装置被移至轨道车辆车体的各个位置,将各部件集中于所述多个架车装置上,以对轨道车辆车体边梁加以支撑和固定,从而避开了轨道车辆车体的枕梁区域,在无需拆除车体设备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轨道车辆车体的架起。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 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对轨道车辆枕梁区域进行检查操作时,通过将轨道车辆车体架起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和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维修厂对轨道车辆进行检修的过程中,车体与转向架需分离后检修,车体检修时,依靠架台车支撑在枕梁空气弹簧区域支撑车体,这种情况下存在有以下问题,如果需要对枕梁进行检查、操作,那么,架车装置占据了枕梁区域,无法对枕梁进行检查,现行的解决办法是拆除中部设备在车体中部横梁部位支撑车体,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需拆除车辆中部所有设备,拆、装设备导致检修周期增加,人工成本增加;拆除设备时,螺栓、垫片、螺母等不能重复利用,需用新件代替,导致检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在车体边梁处架车,在无需拆除中部设备的情况下就可以对车体枕梁进行检查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行走装置、支撑底座以及支撑立柱,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安装于所述架车装置的底部,并能够带动所述架车装置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支撑底座架设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方,在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两两相对的四根所述支撑立柱,在每一个支撑立柱上设置有调节装置以及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以支撑轨道车辆车体的轨道车辆车体边梁,并能够在所述调节装置的作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的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在每一条所述支撑底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内侧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形状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的外侧和底部的轮廓相对应,使其能够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的外侧和底部的轮廓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压紧调整杆以及调整块,所述调整块在所述压紧调整杆的带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的方向上移动,而所述调整块又与所述支撑块相连接,从而使得两者能够同步地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调整杆通过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调整块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具有直立面,分别设置于同一条支撑底梁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上的两个支撑面的直立面之间间隔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侧边梁之间的距离;而所述两个支撑块的支撑面的直立面之间隔的最小距离则不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侧梁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面上覆盖有弹性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橡胶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块的支撑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支撑底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位于同一条支撑底梁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垂向支撑梁,每一个所述垂向支撑梁都与所述两个支撑立柱的其中一个相邻,该所述垂向支撑梁在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压紧装置,所述横向压紧装置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的方向上伸长或缩短。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压紧装置包括横向压紧头部、横向调节杆以及横向支座,其中,所述横向压紧头部与所述横向调节杆的一端连接,而所述横向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横向支座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横向调节杆或所述横向压紧头部,所述横向压紧头部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的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垂向支撑梁的顶部还进一步设置有垂向压紧装置,所述垂向压紧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所述垂向压紧装置的位置与架设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端部的一对小横梁之间的车体支撑纵梁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垂向压紧装置包括垂向压紧头部以及垂向调节杆,其中,所述垂向压紧头部与所述垂向调节杆的一端连接,而所述垂向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垂向支撑梁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垂向调节杆或所述垂向压紧头部,所述垂向压紧头部得以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
其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文所述的架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包括3个如上文所述的架车装置,所述3个架车装置分别地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端和中部。
进一步地,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端的2个所述架车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两端的枕梁区域。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其包括1个第一架车装置以及2个第二架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架车装置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中部;而所述第二架车装置则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端。在所述第二架车装置中,其两条支撑底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的宽度,在位于同一条支撑底梁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垂向支撑梁,每一个所述垂向支撑梁都与所述两个支撑立柱的其中一个相邻,该所述垂向支撑梁在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压紧装置,所述横向压紧装置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的方向上伸长或缩短。
进一步地,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端的2个所述第二架车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两端的枕梁区域,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位于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两条支撑底梁之间,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如上文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将轨道车辆车体架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抬车机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抬起;
2)将第一架车装置沿轨道推至轨道车辆车体中部,将两个第二架车装置沿轨道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端分别地推至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两端;
3)调节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的调节装置,使所述的第一、二架车装置的支撑块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横向压紧装置,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
4)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横向压紧装置,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
5)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缓慢下降,使轨道车辆车体边梁下降至与所述支撑块相适应的位置;
6)通过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的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的支撑块,使其紧密地抵靠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的外侧和底部,并锁紧;
7)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横向压紧装置,使其横向压紧头部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的内侧紧密贴合,并锁紧;
8)将所述抬车机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下移出。
在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所述垂向支撑梁的顶部还进一步设置有垂向压紧装置,所述垂向压紧装置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所述垂向压紧装置的位置与架设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端部的一对小横梁之间的车体支撑纵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步骤3)进一步地包括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垂向压紧装置,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所述步骤6)进一步地包括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垂向压紧装置,使其支撑所述车体支撑纵梁,并锁紧。
本发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包括有多个能够沿轨道行走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在需要对轨道车辆车体架起时,所述多个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被合理地移至轨道车辆车体的两端和中部的合理位置,在满足车体强度的前提下,将各部件集中在所述多个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上,所述这些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对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加以支撑和固定,从而避开了轨道车辆车体的枕梁区域,以此实现在无需拆除车体设备的前提下对轨道车辆车体的架起,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检修周期,也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所述多个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通过在轨道上自由移动,实现了在不同胎位架车的可行性。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发明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架车装置架起轨道车辆车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架车装置架起轨道车辆车体中部的仰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架车装置架起轨道车辆车体中部的仰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行走装置1
支撑底座2 支撑底梁21
支撑立柱3
调节装置31
压紧调整杆311 调整块312
支撑块32 支撑面33 弹性橡胶垫34
垂向支撑梁4
横向压紧装置5
横向压紧头部51 横向调节杆52 横向支座53
垂向压紧装置6
垂向压紧头部61 垂向调节杆62
第一架车装置8 第二架车装置8’
轨道车辆车体9
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 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 小横梁93
车体支撑纵梁94 螺栓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行走装置1、支撑底座2以及支撑立柱3,其中,所述行走装置1安装于所述架车装置的底部,并能够带动所述架车装置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支撑底座2架设于所述行走装置1上方,在所述支撑底座2上设置两两相对的四根所述支撑立柱3,在每一个支撑立柱上设置有调节装置31以及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用以支撑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并能够在所述调节装置31的作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2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21,在每一条所述支撑底梁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立柱3。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32的内侧具有支撑面33,所述支撑面33的形状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外侧和底部的轮廓相对应,使其能够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外侧和底部的轮廓紧密贴合。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装置31包括压紧调整杆311以及调整块312,所述调整块312在所述压紧调整杆311的带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而所述调整块312又与所述支撑块32的底部相连接,从而使得两者能够同步地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调整杆311通过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调整块312的运动。具体地,所述压紧调整杆311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立柱3旋入或旋出,所述调整块312与所述压紧调整杆311固定在一起,当所述压紧调整杆311可以相对于所述支撑立柱3旋入时,所述调整块312在所述压紧调整杆311的带动下在朝向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相反地,当所述压紧调整杆311可以相对于所述支撑立柱3旋出时,所述调整块312在所述压紧调整杆311的带动下在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由于所述调整块312又与所述支撑块32的底部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撑块32在所述调整块312的带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
图如3、5所示,所述支撑面33具有直立面。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地使用所述架车装置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起,分别设置于同一条支撑底梁21的两端的两个支撑立柱3上的两个所述支撑块32的支撑面33的直立面之间间隔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侧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之间的距离,这样,在架起的过程中,当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缓慢下降时,使轨道车辆车体得以下降到所述两个支撑立柱3上的两个所述支撑块32之间;同时,所述两个支撑块32的支撑面33的直立面之间隔的最小距离则不大于所述两条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之间的距离,这样,当调节所述架车装置的支撑块32使其朝向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两个支撑块32的支撑面能够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外侧和底部的轮廓紧密贴合,并且能够对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起到夹紧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撑面33上覆盖有弹性橡胶垫34。优选地,所述弹性橡胶垫34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块32的支撑面33上。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所述轨道车架车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支撑块32的宽度为1200mm;并且,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同一侧的两个支撑块32之间间隔1000mm。
更进一步地,为了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起装置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架起时,有效地避开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的枕梁区域,所述两条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21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的宽度。
如图4所示,位于附图上方的两个支撑块32分别地位于两条平行设置的所述支撑底梁21的一端,它们之间的间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所述两条平行设置的所述支撑底梁21之间的间隔,在该附图中,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设置于附图上方的两个支撑块32之间,所以可以确认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是设置于两条平行设置的所述支撑底梁21之间的。
进一步地,为了满足车体强度的要求,如图5所示,在位于同一条支撑底梁21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垂向支撑梁4,每一个所述垂向支撑梁4都与所述两个支撑立柱3的其中一个相邻,该所述垂向支撑梁4在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压紧装置5,所述横向压紧装置5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方向上伸长或缩短。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压紧装置5包括横向压紧头部51、横向调节杆52以及横向支座53,其中,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与所述横向调节杆52的一端连接,而所述横向调节杆5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横向支座53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横向调节杆52或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方向上移动。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垂向支撑梁4的顶部还进一步设置有垂向压紧装置6,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优选地,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包括垂向压紧头部61以及垂向调节杆62,其中,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与所述垂向调节杆62的一端连接,而所述垂向调节杆6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垂向支撑梁4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垂向调节杆62或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得以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
如图4、5所示,优选地,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的位置与架设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端部的一对小横梁93之间的车体支撑纵梁94的位置相对应。当使用所述架车装置架起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时,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在竖直方向上提升,直至其垂向压紧头部61的上表面与所述车体支撑纵梁94的下表面完全接触,从而对所述车体支撑纵梁94起支撑作用。
如图5所述,所述车体支撑纵梁94与所述小横梁91通过螺栓95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架车装置。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包括3个如上文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所述3个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分别地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和中部。
通常情况下,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是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为了满足轨道车辆车体强度的要求,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的2个所述架车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两端的枕梁区域。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其中包括1个第一架车装置8以及2个第二架车装置8’,其中,所述第一架车装置8为如上文所述的架车装置,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中部;而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
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包括行走装置1、支撑底座2以及支撑立柱3,其中,所述行走装置1安装于所述架车装置的底部,并能够带动所述架车装置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支撑底座2架设于所述行走装置1上方,所述支撑底座2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21,在每一条所述支撑底梁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立柱3,在每一个支撑立柱上设置有调节装置31以及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用以支撑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并能够在所述调节装置31的作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在位于同一条支撑底梁21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垂向支撑梁4,每一个所述垂向支撑梁4都与所述两个支撑立柱3的其中一个相邻,该所述垂向支撑梁4在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压紧装置5,所述横向压紧装置5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方向上伸长或缩短。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压紧装置5包括横向压紧头部51、横向调节杆52以及横向支座53,其中,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与所述横向调节杆52的一端连接,而所述横向调节杆5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横向支座53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横向调节杆52或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方向上移动。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垂向支撑梁4的顶部还进一步设置有垂向压紧装置6,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优选地,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包括垂向压紧头部61以及垂向调节杆62,其中,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与所述垂向调节杆62的一端连接,而所述垂向调节杆6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垂向支撑梁4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垂向调节杆62或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得以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
如图4、5所示,优选地,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的位置与架设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端部的一对小横梁93之间的车体支撑纵梁94的位置相对应。当使用所述架车装置架起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时,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在竖直方向上提升,直至其垂向压紧头部61的上表面与所述车体支撑纵梁94的下表面完全接触,从而对所述车体支撑纵梁94起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的2个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分别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两端的枕梁区域,而为了进一步地确保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位于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两条支撑底梁21之间,所述两条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21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的宽度。
除此以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使用如上文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将轨道车辆车体架起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抬车机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抬起;
2)将第一架车装置8沿轨道推至轨道车辆车体9的中部,将两个第二架车装置8’沿轨道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分别地推至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
3)调节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8、8’的调节装置31,使所述的第一、二架车装置8、8’的支撑块32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横向压紧装置5,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
4)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横向压紧装置5和垂向压紧装置6,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
5)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缓慢下降,使其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下降至与所述支撑块32相适应的位置,也就是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下降至与所述支撑块32的支撑面高度相当的位置;
6)通过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的调节装置31调节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的支撑块32,使其紧密地抵靠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外侧和底部,并锁紧;
7)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横向压紧装置5,使其横向压紧头部51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内侧紧密贴合,并锁紧;
8)将所述抬车机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下移出。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的所述垂向支撑梁4的顶部还进一步设置有如上文所述的垂向压紧装置6时,所述步骤3)进一步地包括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垂向压紧装置6,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所述步骤6)进一步地包括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垂向压紧装置6,使其支撑所述车体支撑纵梁94。
虽然在此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1)、支撑底座(2)以及支撑立柱(3),其中,所述行走装置(1)安装于所述架车装置的底部,并能够带动所述架车装置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支撑底座(2)架设于所述行走装置(1)上方,在所述支撑底座(2)上设置两两相对的四根所述支撑立柱(3),在每一个支撑立柱上设置有调节装置(31)以及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用以支撑轨道车辆车体(9)的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并能够在所述调节装置(31)的作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21),在每一条所述支撑底梁(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立柱(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2)的内侧具有支撑面(33),所述支撑面(33)的形状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外侧和底部的轮廓相对应,使其能够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外侧和底部的轮廓紧密贴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31)包括压紧调整杆(311)以及调整块(312),所述调整块(312)在所述压紧调整杆(311)的带动下在朝向或背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方向上移动,而所述调整块(312)又与所述支撑块(32)相连接,从而使得两者能够同步地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调整杆(311)通过旋转的方式驱动所述调整块(312)的运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33)具有直立面,分别设置于同一条支撑底梁(21)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上的两个支撑面(33)的直立面之间间隔的最大距离大于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侧的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之间的距离;而两个所述支撑块(32)的支撑面(33)的直立面之间隔的最小距离则不大于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两侧的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面(33)上覆盖有弹性橡胶垫(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橡胶垫(34)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块(32)的支撑面(33)上。
9.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支撑底梁(21)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同一条支撑底梁(21)两端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3)之间还设置有两个垂向支撑梁(4),每一个所述垂向支撑梁(4)都与所述两个支撑立柱(3)的其中一个相邻,该所述垂向支撑梁(4)在朝向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侧面上设置有横向压紧装置(5),所述横向压紧装置(5)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方向上伸长或缩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压紧装置(5)包括横向压紧头部(51)、横向调节杆(52)以及横向支座(53),其中,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与所述横向调节杆(52)的一端连接,而所述横向调节杆(5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横向支座(53)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横向调节杆(52)或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所述横向压紧头部(51)能够在朝向或背离与之相邻的所述支撑立柱(3)的方向上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向支撑梁(4)的顶部还进一步设置有垂向压紧装置(6),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的位置与架设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端部的一对小横梁(93)之间的车体支撑纵梁(94)的位置相对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架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压紧装置(6)包括垂向压紧头部(61)以及垂向调节杆(62),其中,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与所述垂向调节杆(62)的一端连接,而所述垂向调节杆(6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并与所述垂向支撑梁(4)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所述垂向调节杆(62)或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所述垂向压紧头部(61)得以在竖直方向上提升或降低。
14.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架车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架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架车装置,所述3个架车装置分别地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和中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架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的2个所述架车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两端的枕梁区域。
17.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个第一架车装置(8)以及2个第二架车装置(8′),其中,所述第一架车装置(8)为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架车装置,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中部;而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为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架车装置,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架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架设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的2个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分别位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两端的枕梁区域,所述轨道车辆车体枕梁(92)位于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的两条支撑底梁(21)之间。
1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体架车系统将轨道车辆车体架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抬车机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抬起;
2)将第一架车装置(8)沿轨道推至轨道车辆车体(9)中部,将两个第二架车装置(8’)沿轨道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分别地推至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的两端;
3)调节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8、8’)的调节装置(31),使所述的第一、二架车装置(8、8’)的支撑块(32)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的横向压紧装置(5),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
4)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横向压紧装置(5),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
5)将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缓慢下降,使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下降至与所述支撑块(32)相适应的位置;
6)通过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8、8’)的调节装置(31)调节所述第一、二架车装置的支撑块(32),使其紧密地抵靠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外侧和底部,并锁紧;
7)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的横向压紧装置(5),使其横向压紧头部(51)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边梁(91)的内侧紧密贴合,并锁紧;
8)将所述抬车机从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下移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将轨道车辆车体架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车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架车装置,所述步骤3)进一步地包括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的垂向压紧装置(6),使其远离所述轨道车辆车体(9),所述步骤6)进一步地包括调节所述第二架车装置(8’)的垂向压紧装置(6),使其支撑所述车体支撑纵梁(94),并锁紧。
CN201610339525.7A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Active CN105835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9525.7A CN105835843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9525.7A CN105835843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5843A CN105835843A (zh) 2016-08-10
CN105835843B true CN105835843B (zh) 2019-02-01

Family

ID=56592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9525.7A Active CN105835843B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35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694B (zh) * 2018-02-05 2024-04-26 江苏冠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分拣设备以及装卸货物设备
CN111572592B (zh) * 2020-05-06 2021-06-29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架车方法
CN113085951B (zh) * 2021-04-01 2022-11-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架车装置及架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0516Y2 (zh) * 1972-07-26 1976-03-22
JP2001163192A (ja) * 1999-12-09 2001-06-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列車の昇降装置
CN201172413Y (zh) * 2007-12-21 2008-12-31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机车移车台
CN104129403B (zh) * 2014-08-25 2016-06-29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移动式架车检修装置
CN104890695A (zh) * 2015-06-02 2015-09-09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式架车装置
CN205971240U (zh) * 2016-05-20 2017-02-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5843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5843B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以及使用该驾车系统架起轨道车体的方法
CN107263409A (zh) 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夹装支撑平台
CN102009305B (zh) 一种车架拼装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JP2007120077A (ja) 高架道橋の架設方法及び装置
CN105946690B (zh) 一种铺设预制板式道床的吊运调板车
CN105417366A (zh) 一种轨道夹轨器
CN205971240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架车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架车系统
CN205652142U (zh) 一种构架及具有该构架的转向架
CN110625560B (zh) 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
CN203638616U (zh) 混凝土构件生产系统中用的分体摆渡车
CN109760713B (zh) 一种桥架机吊梁行车用横移小车复轨装置
CN108130831B (zh) 一种曲线箱型梁的组装装置及方法
CN203751580U (zh) 铁路车辆转向架侧架焊接辅助夹具
CN205171282U (zh) 一种可调轨距和钢轨的钢轨轨道
CN103835194A (zh) 压力分配装置及使用其对铁轨施压以保持轨面标高的方法
CN208533380U (zh) 一种拼装式现浇墩顶梁的模板及支架系统
KR101671163B1 (ko) 트러스 거더의 이동방법
CN209335164U (zh) 构架固定装置
CN208196025U (zh) 车架拼装工装
CN105150765A (zh) 一种弹性车轮自动压装装置
CN202108812U (zh) 通过式液压油缸在线实验台架
CN202787096U (zh) 悬拼梁段长线法预制的三维移动模架
CN204870345U (zh) 一种弹性车轮自动压装装置
CN110385554A (zh) 车架拼装工装
CN111979857A (zh) 一种自动分枕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