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9314B -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 Google Patents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9314B
CN105829314B CN201480068575.5A CN201480068575A CN105829314B CN 105829314 B CN105829314 B CN 105829314B CN 201480068575 A CN201480068575 A CN 201480068575A CN 105829314 B CN105829314 B CN 105829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thesis example
compound
aryl
layer
synthe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85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9314A (zh
Inventor
金荣培
曺玄钟
李昌俊
申镇容
金会汶
白英美
金泰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los High Tech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os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san Corp filed Critical Doosan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1332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3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9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9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8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 C07D487/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77/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87/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71/1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07D491/044Ortho-condensed systems with only one oxygen atom as ring hetero atom in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5/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95/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hetero ring having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hree hetero rings
    • C07D495/1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2Use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as binders, particle coatings or suspension media therefor
    • C09K11/025Use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as binders, particle coatings or suspension media therefor non-luminescent particle coatings or suspension med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2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four rings, e.g. pyr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 H10K85/62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aromatic ring having 7 or more carbon atoms, e.g. azul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4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as heteroato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4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oxy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cumarine dy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6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sulfur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benzothiophen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被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物层,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

Description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更具体地说,涉及载流子传输能力、发光能力等优异的新型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化合物作为有机物层的材料而使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等特性得到提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1950年代,Bernanose首次观察到有机薄膜发光,之后通过1965年利用蒽单晶的蓝色电发光,一直对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元件(以下,简称为“有机EL元件”)进行着研究,随后,1987年唐(Tang)提出了分为空穴层和发光层的层叠结构的有机EL元件。之后,为了提高有机EL元件的效率和寿命,发展出在元件内导入特征性有机物层的形态,并且逐步开发了用于此的特殊的物质。
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电子从阴极分别注入到有机物层。当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 (exciton),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用作有机物层的物质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发光物质、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
发光物质根据发光颜色可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物质。除此之外,可分为为了表现更加优良的天然颜色而需的黄色和橘黄色发光物质。此外,为了通过色纯度的增加和能量转移来提高发光效率,可以使用主体/掺杂物体系作为发光物质。
掺杂物质可分为使用有机物质的荧光掺杂物和使用包含Ir、Pt等重原子 (heavyatoms)的金属络合物的磷光掺杂物。对于磷光材料的开发,理论上与荧光相比能够提高高达4倍的发光效率,因此不仅关注磷光掺杂物,还关注磷光主体材料。
目前为止,作为用作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的物质,已熟知下述化学式所表示的NPB、BCP、Alq3等。作为发光物质,报道有蒽衍生物作为荧光掺杂物/主体材料。特别是,作为发光物质中在提高效率方面具有很大优点的磷光材料,有Firpic、Ir(ppy)3、(acac)Ir(btp)2等包含Ir 的金属络合物,它们被用作蓝色、绿色、红色掺杂物材料。目前为止,作为磷光主体材料,CBP表现出优异的特性。
但是,以往发光物质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低而热稳定性很差,因此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寿命方面无法达到满意的水平,在发光特性方面也需要改善。因此,要求开发出具有优异的性能的发光物质。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化合物,其因耐热性、载流子传输能力、发光能力等优异而能够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物层材料,具体能够用作发光层材料、寿命改善层材料、发光辅助层材料或电子传输层材料等。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因包含上述新型化合物而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寿命提高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下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上述化学式1中,
X1和X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O、S、N(Ar1)、C(Ar2)(Ar3) 和Si(Ar4)(Ar5)组成的组,此时,X1和X2中的至少一个为N(Ar1);
Y1至Y1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N或C(R1),此时,当R1为多个时,它们相同或不同;
Ar1至A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可选自由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 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 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R1可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 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上述Ar1至Ar5及R1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胺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 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 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 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上述取代基可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其中,当上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阳极、阴极以及介于上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的至少一层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此时,包含上述化学式1 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为发光层或电子传输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可以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辅助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此时,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为发光辅助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个例子,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可以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寿命改善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此时,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为寿命改善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于耐热性、载流子传输能力、发光能力等优异,因此能够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物层材料。
此外,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可在发光性能、驱动电压、寿命、效率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因此能够有效应用于全彩色显示面板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1.新型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新型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在于,二苯并氮杂卓 (5H-dibenzo[b,f]azepine)、二苯并氧杂卓(dibenzo[b,f]oxepine)、二苯并硫杂卓 (dibenzo[b,f]thiepine)、二苯并硅杂卓(5H-dibenzo[b,f]silepine)或二苯并环庚烯 (5H-dibenzo[a,d]cycloheptene)与缩合有苯的五元芳香族杂环部分、茚部分 (indene moiety)或吲哚部分(indole moiety)缩合而形成基本骨架,由上述化学式 1表示。这样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由于具有比以往有机EL元件用材料 [例如,4,4-二咔唑基联苯(以下称为“CBP”)]高的分子量,因此,不仅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而热稳定性优异,而且载流子传输能力、发光能力等优异。由此,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包含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元件的驱动电压、效率、寿命等。
一般而言,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磷光发光层中,主体物质的三线态能隙应当高于掺杂物的三线态能隙。即,在主体的最低激发态与掺杂物的最低释放态相比能量更高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磷光发光效率。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的三线态能量高达2.3eV以上。此外,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通过在缩合有具有宽单线态能级和高三线态能级的吲哚衍生物的上述基本骨架中导入特定的取代基,能够将能级调节为比掺杂物高,因此能够用作主体物质。
此外,本发明的化合物如上所述具有高三线态能量,因此能够防止发光层中生成的激子向与发光层相邻的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扩散。由此,在利用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在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形成有机物层(以下,称为“发光辅助层”)的情况下,会通过上述化合物防止激子的扩散,因此与不包含上述发光辅助层的以往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不同,实质上发光层内有助于发光的激子的数量增加而能够改善元件的发光效率。此外,在利用上述化学式1 的化合物,在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有机物层(以下,称为“寿命改善层”) 的情况下,也会通过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而防止激子的扩散,从而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由此能够有效增加元件的半衰期。如此,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除了发光层的主体之外,还可以用作发光辅助层材料或寿命改善层材料。
此外,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可以根据上述基本骨架中所导入的取代基的种类来调节HOMO和LUMO能级,由此能够具有宽的带隙,能够具有高的载流子传输性。例如,对于上述化合物在上述基本骨架上结合有如含氮杂环(例如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等)那样吸电子性大的吸电子基团(EWG)的情况,分子整体会具有双极(bipolar)特性,因此能够提高空穴与电子的结合力。如此,上述基本骨架中导入有EWG的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载流子传输性且发光特性优异,因此除了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材料之外,还可以用作电子注入/传输层材料或寿命改善层材料。另一方面,对于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在上述基本骨架上结合有芳基胺基、咔唑基、三联苯基、三亚苯基等供电子性大的供电子基团(EDG)的情况,空穴的注入及传输会顺利地实现,因此除了发光层材料之外,还可以有效用作空穴注入/传输层或发光辅助层材料。
如此,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特性,同时能够提高空穴注入/传输能力、电子注入/传输能力、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寿命特性等。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的化合物可以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物层材料,优选用作发光层材料(蓝色、绿色和/或红色磷光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注入层材料及空穴传输/注入层材料、发光辅助层材料、寿命改善层材料,更优选用作发光层材料、电子注入层材料、发光辅助层材料、寿命改善层材料。
此外,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通过在上述基本骨架中导入多样的取代基,特别是导入芳基和/或杂芳基而显著增加化合物的分子量,能够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由此能够具有比以往的发光材料(例如CBP)高的热稳定性。此外,对于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对有机物层的结晶化抑制也有效果。因此,能够大幅提高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性能和寿命特性,应用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全彩色有机发光面板的性能也能够极大化。
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中,X1和X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O、S、N(Ar1)、C(Ar2)(Ar3)和Si(Ar4)(Ar5)组成的组,更优选各自独立地选自由O、S和N(Ar1)组成的组。此时,X1和X2中的至少一个为 N(Ar1)。
这样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具体化为下述化学式2至10中的任一种。
化学式2
化学式3
化学式4
化学式5
化学式6
化学式7
化学式8
化学式9
化学式10
上述化学式2至化学式10中,
Ar1至Ar5及Y1至Y12各自与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
上述化学式1至10中,Ar1至A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可选自由 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
优选地,Ar1可以选自由C6~C60的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组成的组。
优选地,Ar2至A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可选自由C1~C40的烷基和C6~C60的芳基组成的组,更优选地,Ar2至Ar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可以为甲基或苯基。
此外,Y1至Y1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N或C(R1),优选地,Y1至Y12可以全部为C(R1),或者Y1至Y12中的一个为N、其余为C(R1)。此时,当R1为多个时,它们相同或不同。
R1可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 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
上述Ar1至Ar5及R1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胺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 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上述取代基可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其中,当上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外,上述Ar1至Ar5及R1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可以为氢(但Ar1至Ar5除外)或者选自由下述取代基S1至S204组成的组,但并不限于此。
此外,上述化学式1至10中,Ar1及R1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下述化学式11所表示的取代基或C6~C60的芳基(例如,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芴基等),
此时,上述Ar1及R1的芳基可以被选自由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 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上述取代基可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当上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化学式11
上述化学式11中,
L为单键、或者选自由C6~C18的亚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18的亚杂芳基组成的组,优选可以为单键、或者亚苯基或亚联苯基;
Z1至Z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N或C(R11),其中,Z1至Z5中的至少一个为N,此时,当C(R11)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
R11可选自由氢、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
此时,上述R11的烷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烷氧基、芳基胺基、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甲硅烷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当上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作为上述化学式11所表示的取代基的例子,有下述化学式A-1至A-15 中的任一个所表示的取代基等,但并不限于此。
上述化学式A-1至A-15中
L及R11各自与上述化学式11中的定义相同,
当上述R12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
R12可选自由氢、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
n为1至4的整数,
此时,上述R12的烷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烷氧基、芳基胺基、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甲硅烷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当上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具体化为下述化学式12至20 中的任一种,但并不限于此。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化学式16
化学式17
化学式18
化学式19
化学式20
上述化学式12至20中,
Ar1至Ar5各自与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
当Ar1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例子,有化合物A-1至A-23、化合物B-1至B-23、化合物C-1至C-23、化合物D-1至D-23、化合物E-1至E-23、化合物F-1至F-23、化合物G-1至G-23、化合物H-1至H-23、化合物 I-1至I-23、化合物J-1至J-10、化合物K-1至K-10、化合物L-1至L-3、化合物M-1至M-3、化合物N-1至N-3、化合物O-1至O-3、化合物P-1至P-16、化合物Q-1至Q41等,但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烷基”是指从碳原子数1至40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烃去除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有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环烷基”是指从碳原子数3至40的单环或多环非芳香族烃(饱和环烃)去除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有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降冰片基(norbornyl)、金刚烷基(adamantine)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杂环烷基”是指从原子核数3至40的非芳香族烃(饱和环烃)去除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环中的一个以上的碳、优选1 至3个碳被N、O或S等杂原子取代。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有吗啉基、哌啶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芳基”是指从单环或组合有两个以上的环的碳原子数6至60的芳香族烃去除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此时,两个以上的环彼此可以单纯附着或者以缩合的形态附着。作为其非限制性例子,有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terphenyl)、萘基、菲基、蒽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杂芳基”是从原子核数5至60的单杂环或多杂环芳香族烃去除氢原子而得到的一价官能团,环中的一个以上的碳、优选1 至3个碳被氮(N)、氧(O)、硫(S)或硒(Se)等杂原子取代。此时,杂芳基的两个以上的环彼此可以单纯附着或者以缩合的形态附着,进一步也可以包含与芳基缩合的形态。作为这样的杂芳基的非限制性例子,可以举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嗪基等六元单环;吩噻嗯基(phenoxathienyl)、吲哚嗪基(indolizinyl)、吲哚基(indolyl)、嘌呤基(purinyl)、喹啉基(quinolyl)、苯并噻唑基(benzothiazole)、咔唑基(carbazolyl)等多环;及2-呋喃基、N-咪唑基、2-异唑基、2-吡啶基、2-嘧啶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烷氧基”是指由RO-表示的一价官能团,上述R 为碳原子数1至40个的烷基,可以包含直链(linear)、支链(branched)或环(cyclic) 结构。作为这样的烷氧基的非限制性例子,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丙氧基、叔丁氧基、正丁氧基、戊氧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芳氧基”是指由R'O-表示的一价官能团,上述 R'为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作为这样的芳氧基的例子,有苯氧基、萘氧基、二苯氧基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非取代的烷基甲硅烷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至40的烷基取代的甲硅烷基,“非取代的芳基甲硅烷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40的芳基取代的甲硅烷基,“非取代的烷基硼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至40的烷基取代的硼基,“非取代的芳基硼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取代的硼基,“非取代的芳基膦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至60的芳基取代的膦基,“非取代的芳基胺基”是指被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取代的胺基。
本发明中使用的“缩合环”是指脂肪族环、缩合芳香族环、缩合脂肪族杂环、缩合芳香族杂环或它们的组合形态。
本发明的化学式1的化合物可以根据常规合成方法来合成(参照Chem. Rev.,60:313(1960);J.Chem.SOC.4482(1955);Chem.Rev.95:2457(1995)等)。对于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详细合成过程,将在后述的合成例中进行具体描述。
2.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具体而言,本发明作为包含阳极(anode)、阴极(cathode)以及介于上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的至少一层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此时,上述化学式1 所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其中至少一种有机物层可以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地,包含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的有机物层可以为发光层或电子传输层。可选地,空穴阻挡层可以介于上述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
例如,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包含主体材料的情况下,此时,作为主体材料,可以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这样,在包含上述化学式 1所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材料、优选作为绿色或红色的磷光主体的情况下,发光层中空穴与电子的结合力变高,因此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效率(发光效率和功率效率)、寿命、亮度和驱动电压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可以包含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发光辅助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此时,至少一种有机物层、优选发光辅助层可以包含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可选地,空穴阻挡层可以介于上述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个例子,上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可以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寿命改善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此时,至少一种有机物层、优选寿命改善层可以包含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当使用上述化学式1的化合物作为寿命改善层材料时,具有比以往BCP高的三线态能量,因此能够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寿命。
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如下结构:在基板上依次层叠阳极、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和阴极,而且在电极与有机物层的界面插入绝缘层或粘接层。
具体而言,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结构可以为在基板上依次层叠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而成的结构。可选地,发光辅助层可以介于上述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此外,寿命改善层可以介于上述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此时,上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发光辅助层和寿命改善层中的一层以上可以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优选地,磷光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寿命改善层、发光辅助层中的一层以上可以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关于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除了使上述有机物层中的至少一层以上 (例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发光辅助层、寿命改善层中的一层以上)包含上述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之外,可以利用本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材料和方法,形成其他有机物层和电极而制造。
上述有机物层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或溶液涂布法来形成。作为溶液涂布法的例子,有旋涂、浸涂、刮涂、喷墨印刷或热转印法等,但不限于此。
作为本发明中可使用的基板,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硅片、石英、玻璃板、金属板、塑料膜和片等。
此外,作为阳极物质,有钒、铬、铜、锌、金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金属氧化物;ZnO:Al或SnO2:Sb 等金属与氧化物的组合;聚噻吩、聚(3-甲基噻吩)、聚[3,4-(亚乙基-1,2-二氧) 噻吩](PEDT)、聚吡咯和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及炭黑等,但不限于此。
此外,作为阴极物质,有镁、钙、钠、钾、钛、铟、钇、锂、钆、铝、银、锡或铅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及LiF/Al或LiO2/Al等多层结构物质等,但不限于此。
以下,通过实施例,如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例示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准备例1]化合物IAz-1的合成
<步骤1>1-(5H-二苯并[b,f]氮杂卓-5-基)乙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5H-二苯并[b,f]氮杂卓(100.0g,517.5mmol)、乙酰氯 (44.3ml,621.0mmol)和甲苯(1000ml)混合,于80℃搅拌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浓缩,用乙醇再结晶,得到 1-(5H-二苯并[b,f]氮杂卓-5-基)乙酮(113.2g,收率93%)。
1H-NMR:δ1.86(s,3H),6.92(d,1H),6.98(d,1H),7.26-7.45(m,8H)
<步骤2>1-(1aH-二苯并[b,f] 丙烯并[2,3-d]氮杂卓-6(10bH)-基)乙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1的<步骤1>中得到的1-(5H-二苯并[b,f]氮杂卓 -5-基)乙酮(113.2g,481.3mmol)、间氯过氧苯甲酸(99.7g,577.5mmol)、二氧化硅(226.5g)、NaOCl(226.5g)和乙腈(1100ml)混合,于80℃搅拌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乙醇再结晶,得到1-(1aH-二苯并[b,f]丙烯并 [2,3-d]氮杂卓-6(10bH)-基)乙酮(87.1g,收率72%)。
1H-NMR:δ1.95(s,3H),4.28(s,2H),7.26-7.53(m,8H)
<步骤3>5-乙酰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1的<步骤2>中得到的1-(1aH-二苯并[b,f]丙烯并[2,3-d]氮杂卓-6(10bH)-基)乙酮(87.1g,346.5mmol)、碘化锂(55.7g, 415.8mmol)和氯仿(870ml)混合,于60℃搅拌1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5-乙酰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70.5g,收率81%)。
1H-NMR:δ2.10(s,3H),3.85(d,1H),4.33(d,1H),7.30-7.40(m,5H), 7.51-7.59(m,2H),8.10(d,1H)
<步骤4>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1的<步骤3>中得到的5-乙酰基-5H-二苯并[b,f] 氮杂卓-10(11H)-酮(70.5g,280.7mmol)、氢氧化钾(17.3g,308.7mmol)和乙二醇 (700ml)混合,于200℃搅拌6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柱色谱法(己烷:EA=6:1(v/v))精制,得到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52.9g,收率90%)。
1H-NMR:δ3.80(d,1H),4.25(d,1H),7.20-7.35(m,5H),7.45-7.51(m,2H), 7.61(b,1H),8.07(d,1H)
<步骤5>化合物IAz-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放入准备例1的<步骤4>中得到的5H-二苯并[b,f]氮杂卓 -10(11H)-酮(52.9g,252.6mmol)和N,N-二苯基肼(51.2g,277.9mmol)和乙酸 (500ml)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法(己烷:MC=4:1(v/v))精制,获得化合物 IAz-1(66.1g,收率73%)。
IAz-1的1H-NMR:δ6.68-6.70(m,2H),6.91-6.99(m,2H),7.09(t,1H), 7.19-7.25(m,7H),7.34-7.39(m,3H),7.60(b,1H),7.88(d,1H),8.02(d,1H)
[准备例2]化合物IAz-2的合成
<步骤1>5-苯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5H-二苯并[b,f]氮杂卓(100g,517.5mmol)、碘苯(126.7g,621.0mmol)、Cu(16.4g,258.7mmol)、K2CO3(143.0g,1,035.0mmol)和硝基苯 (1000ml)混合,于21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浓缩,用乙醇再结晶,得到 5-苯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0.4g,收率72%)。
1H-NMR:δ6.63-6.81(m,3H),6.92(d,1H),6.98(d,1H),7.20(d,2H), 7.26-7.45(m,8H)
<步骤2>6-苯基-6,10b-二氢-1aH-二苯并[b,f] 丙烯并[2,3-d]氮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2的<步骤1>中得到的5-苯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0.4g,372.6mmol)、间氯过氧苯甲酸(77.2g,447.1mmol)、二氧化硅 (200.7g)、NaOCl(200.7g)、乙腈(1000ml)混合,于80℃搅拌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乙醇再结晶,得到6-苯基-6,10b-二氢-1aH-二苯并 [b,f]丙烯并[2,3-d]氮杂卓(84.0g,收率79%)。
1H-NMR:δ4.31(s,2H),6.63-6.81(m,3H),7.24-7.53(m,10H)
<步骤3>5-苯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2的<步骤2>中得到的6-苯基-6,10b-二氢-1aH- 二苯并[b,f]丙烯并[2,3-d]氮杂卓(84.0g,294.3mmol)、碘化锂(47.3g, 353.2mmol)和氯仿(840ml)混合,于60℃搅拌1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5-苯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68.0g,收率81%)。
1H-NMR:δ3.42(d,1H),4.21(d,1H),6.62-6.74(m,3H),7.25-7.40(m,7H), 7.51-7.59(m,2H),8.10(d,1H)
<步骤4>化合物IAz-2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2的<步骤3>中得到的5-苯基-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68.0g,238.4mmol)、苯肼(28.4g,262.3mmol)和乙酸(700ml) 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法(己烷:MC=3:1(v/v))精制,获得化合物IAz-2(60.7g,收率71%)。
IAz-2的1H-NMR:δ6.63-6.69(m,4H),6.81-6.87(m,3H),7.08-7.20(m,6H), 7.44-7.56(m,3H),8.83(d,1H),11.36(b,1H)
[准备例3]化合物IAz-3的合成
<步骤1>5-(1-溴-3,5-二苯基苯)-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5H-二苯并[b,f]氮杂卓(100g,517.5mmol)、1-溴-3,5-二苯基苯(192.0g,621.0mmol)、Cu(16.4g,258.7mmol)、K2CO3(143.0g,1,035.0mmol) 和硝基苯(1000ml)混合,于21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浓缩,用乙醇再结晶,得到 5-(1-溴-3,5-二苯基苯)-5H-二苯并[b,f]氮杂卓(146.2g,收率67%)。
1H-NMR:δ6.63(d,2H),6.81-6.85(m,4H),6.99-7.06(m,5H),7.25(d,2H), 7.41-7.52(m,10H)
<步骤2>6-(1-溴-3,5-二苯基苯)-6,10b-二氢-1aH-二苯并[b,f] 丙烯并[2,3- d]氮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准备例3的<步骤1>中得到的5-(1-溴-3,5-二苯基苯)-5H- 二苯并[b,f]氮杂卓(146.2g,346.7mmol)、间氯过氧苯甲酸(71.8g,416.1mmol)、二氧化硅(292.3g)、NaOCl(292.3g)和乙腈(1500ml)混合,于80℃搅拌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乙醇再结晶,得到6-(1-溴-3,5-二苯基苯)-6,10b- 二氢-1aH-二苯并[b,f]丙烯并[2,3-d]氮杂卓(113.8g,收率75%)。
1H-NMR:δ4.20(s,2H),6.56(d,2H),6.74(t,2H),6.85(s,2H),7.06-7.13(m, 5H),7.41-7.52(m,10H)
<步骤3>5-(1-溴-3,5-二苯基苯)-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3的<步骤2>中得到的6-(1-溴-3,5-二苯基苯)-6,10b-二氢-1aH-二苯并[b,f]丙烯并[2,3-d]氮杂卓(113.8g,260.0mmol)、碘化锂(41.8g,312.0mmol)和氯仿(1100ml)混合,于60℃搅拌1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5-(1-溴-3,5-二苯基苯)-5H-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89.9g,收率79%)。
1H-NMR:δ3.41(d,1H),4.20(d,1H),6.51(d,1H),6.69-6.74(m,2H),6.85(s, 2H),6.92-7.06(m,4H),7.39-7.54(m,12H)
<步骤4>化合物IAz-3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3的<步骤3>中得到的5-(1-溴-3,5-二苯基苯)-5H- 二苯并[b,f]氮杂卓-10(11H)-酮(89.9g,205.4mmol)、苯肼(24.4g,226.0mmol)和乙酸(900ml)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法(己烷:MC=2:1(v/v))精制,获得化合物IAz-3(69.2g,收率66%)。
IAz-3的1H-NMR:δ6.69-6.70(m,2H),6.85-6.87(m,4H),7.08-7.16(m,5H), 7.41-7.54(m,13H),8.83(d,1H),11.36(b,1H)
[准备例4]化合物IAz-4的合成
<步骤1>5-乙酰基-10,11-(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1的<步骤3>中得到的5-乙酰基-5H-二苯并[b,f] 氮杂卓-10(11H)-酮(70.5g,280.7mmol)、苯肼(33.4g,308.7mmol)和乙酸(700ml) 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5-乙酰基-10,11-(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59.2g,收率 65%)。
1H-NMR:δ2.04(s,3H),7.08-7.10(m,2H),7.25-7.27(m,2H),7.39-7.44(m, 3H),7.56(d,1H),7.77-7.87(m,3H),9.06(d,1H),11.36(b,1H)
<步骤2>5-乙酰基-10,11-[1-(1-溴-3,5-二苯基苯)-1H-吲哚并]-5H-二苯并[b, f]氮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4的<步骤1>中得到的5-乙酰基-10,11-(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59.2g,182.4mmol)、1-溴-3,5-二苯基苯(67.7g, 218.9mmol)、Cu(5.8g,91.2mmol)、K2CO3(50.4g,364.9mmol)和硝基苯(600ml) 混合,于21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5-乙酰基-10,11-[1-(1-溴-3,5-二苯基苯)-1H-吲哚并]-5H-二苯并[b,f] 氮杂卓(67.6g,收率67%)。
1H-NMR:δ2.04(s,3H),7.25-7.26(m,2H),7.39-7.52(m,14H),7.71-7.77(m, 2H),7.87-7.88(m,3H),8.05-8.06(m,2H),8.17(d,1H),9.06(d,1H)
<步骤3>化合物IAz-4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4的<步骤2>中得到的5-乙酰基-10,11-[1-(1-溴 -3,5-二苯基苯)-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67.6g,122.2mmol)、氢氧化钾(7.5g,134.4mmol)和乙二醇(700ml)混合,于200℃搅拌6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柱色谱法(己烷:EA=4:1(v/v))精制,得到化合物IAz-4(53.1g,收率85%)。
IAz-4的1H-NMR:δ6.68-6.69(m,2H),6.87-6.88(m,2H),7.16-7.17(m,2H), 7.42-7.54(m,13H),7.60(b,1H),7.71(d,1H),7.88(s,1H),8.05-8.06(m,2H),8.17(d, 1H),8.83(d,1H)
[准备例5]化合物IAz-5的合成
<步骤1>5-乙酰基-10,11-(7-苯基-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1的<步骤3>中得到的5-乙酰基-5H-二苯并[b,f] 氮杂卓-10(11H)-酮(70.5g,280.7mmol)、联苯-2-基肼(56.9g,308.7mmol)和乙酸(700ml)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5-乙酰基-10,11-(7-苯基-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66.3g,收率59%)。
1H-NMR:δ2.03(s,3H),7.14-7.25(m,5H),7.39-7.52(m,6H),7.77-7.87(m, 4H),9.06(d,1H),11.36(b,1H)
<步骤2>5-乙酰基-10,11-(1,7-二苯基-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的合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4的<步骤1>中得到的5-乙酰基-10,11-(7-苯基 -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66.3g,165.6mmol),碘苯(40.5g,198.7mmol)、 Cu(5.3g,82.8mmol)、K2CO3(45.8g,331.2mmol)和硝基苯(650ml)混合,于21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5-乙酰基-10,11-(1,7-二苯基-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 (56.0g,收率71%)。
1H-NMR:δ2.03(s,3H),7.19-7.25(m,4H),7.39-7.58(m,11H),7.77(d,1H), 7.87-7.88(m,2H),8.13(d,1H),8.39(d,1H),9.06(d,1H)
<步骤3>化合物IAz-5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4的<步骤2>中得到的5-乙酰基-10,11-(1,7-二苯基-1H-吲哚并)-5H-二苯并[b,f]氮杂卓(56.0g,117.6mmol)、氢氧化钾(7.3g,129.3mmol)和乙二醇(550ml)混合,于200℃搅拌6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柱色谱法(己烷:EA=3:1(v/v))精制,得到化合物IAz-5(45.0g,收率88%)。
IAz-5的1H-NMR:δ6.69-6.70(m,2H),6.86-6.87(m,2H),7.16-7.19(m,4H), 7.41-7.58(m,10H),7.60(b,1H),8.13(d,1H),8.39(d,1H),8.83(d,1H)
[准备例6]化合物IAz-6的合成
<步骤1>1a,10b-二氢二苯并[b,f] 丙烯并[2,3-d]氧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二苯并[b,f]氧杂卓(100.0g,514.9mmol)、间氯过氧苯甲酸(106.6g,617.8mmol)、二氧化硅(200.0g)、NaOCl(200.0g)和乙腈(1000ml)混合,于80℃搅拌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乙醇再结晶,得到1a,10b-二氢二苯并[b,f]丙烯并[2,3-d]氧杂卓(87.7g,收率81%)。
1H-NMR:δ4.30(s,2H),7.10(d,2H),7.26-7.34(m,6H)
<步骤2>二苯并[b,f]氧杂卓-10(11H)-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6的<步骤1>中得到的1a,10b-二氢二苯并[b,f]丙烯并[2,3-d]氧杂卓(87.7g,417.0mmol)、碘化锂(67.0g,500.4mmol)和氯仿 (900ml)混合,于60℃搅拌1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二苯并[b,f]氧杂卓-10(11H)-酮(69.3g,收率79%)。
1H-NMR:δ3.51(d,1H),4.42(d,1H),7.05(t,1H),7.19-7.28(m,4H), 7.43-7.44(m,2H),7.60(t,1H)
<步骤3>化合物IAz-6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6的<步骤2>中得到的二苯并[b,f]氧杂卓 -10(11H)-酮(69.3g,329.5mmol)、苯肼(39.2g,362.4mmol)和乙酸(700ml)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法(己烷:MC=3:1(v/v))精制,获得化合物IAz-6(60.7g,收率65%)。
IAz-6的1H-NMR:δ7.08-7.09(m,2H),7.20-7.23(m,4H),7.37-7.44(m,3H), 7.56(d,1H),7.75(d,1H),8.39(d,1H),11.36(b,1H)
[准备例7]化合物IAz-7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6的<步骤2>中得到的二苯并[b,f]氧杂卓 -10(11H)-酮(69.3g,329.5mmol)、联苯-2-基肼(66.8g,362.4mmol)和乙酸(700ml) 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法(己烷:MC=2:1(v/v))精制,获得化合物IAz-7(55.1g,收率59%)。
IAz-7的1H-NMR:δ7.14-7.23(m,7H),7.37-7.52(m,6H),7.75-7.78(m,2H), 8.39(d,1H),11.36(b,1H)
[准备例8]化合物IAz-8的合成
<步骤1>1a,10b-二氢二苯并[b,f] 丙烯并[2,3-d]硫杂卓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二苯并[b,f]硫杂卓(100.0g,475.5mmol)、间氯过氧苯甲酸(98.5g,570.6mmol)、二氧化硅(200.0g),NaOCl(200.0g)和乙腈(1000ml)混合,于80℃搅拌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乙醇再结晶,得到1a,10b-二氢二苯并[b,f]丙烯并[2,3-d]硫杂卓(80.7g,收率75%)。
1H-NMR:δ4.40(s,2H),7.12-7.16(m,4H),7.45(t,2H),7.70(d,2H)
<步骤2>二苯并[b,f]硫杂卓-10(11H)-酮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8的<步骤1>中得到的1a,10b-二氢二苯并[b,f] 丙烯并[2,3-d]硫杂卓(80.7g,356.7mmol)、碘化锂(57.3.0g,428.0mmol)和氯仿(800ml)混合,于60℃搅拌1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层,然后用MgSO4去除水分,用乙醇再结晶,得到二苯并[b,f]硫杂卓-10(11H)-酮(59.7g,收率74%)。
1H-NMR:δ3.61(d,1H),4.47(d,1H),7.03-7.07(m,2H),7.30-7.33(m,2H), 7.44-7.52(m,2H),7.65(d,1H),7.74(d,1H)
<步骤3>化合物IAz-8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8的<步骤2>中得到的二苯并[b,f]硫杂卓-10(11H)-酮(59.7g,263.9mmol)、苯肼(31.4g,290.3mmol)和乙酸(600ml)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法(己烷:MC=3:1(v/v))精制,获得化合物IAz-8(42.7g,收率54%)。
IAz-8的1H-NMR:δ7.09-7.10(m,2H),7.21-7.25(m,4H),7.44-7.59(m,6H), 11.36(b,1H)
[准备例9]化合物IAz-9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8的<步骤2>中得到的二苯并[b,f]硫杂卓 -10(11H)-酮(59.7g,263.9mmol)、联苯-2-基肼(53.5g,290.3mmol)和乙酸(600ml) 混合后,于120℃搅拌12小时。
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然后放入MgSO4进行过滤。从所得到的有机层中去除溶剂后,用柱色谱法(己烷:MC=2:1(v/v))精制,获得化合物IAz-9(50.5g,收率51%)。
IAz-9的1H-NMR:δ7.14-7.25(m,7H),7.41-7.59(m,8H),7.78(d,1H), 11.36(b,1H)
[合成例1]化合物A-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1中合成的IAz-1(2.4g,6.7mmol)、2-溴-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A-1(2.5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587.24,测定值:587g/mol)
[合成例2]化合物A-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2(2.4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587.24,测定值:587g/mol)
[合成例3]化合物A-3的合成
使用2-溴-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3(2.7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588.23,测定值:588g/mol)
[合成例4]化合物A-4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4(2.9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588.23,测定值:588g/mol)
[合成例5]化合物A-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 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5(2.8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589.23,测定值:589g/mol)
[合成例6]化合物A-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6(3.0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7]化合物A-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7(2.7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8]化合物A-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8(3.1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9]化合物A-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9(3.3g,收率74%)。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10]化合物A-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10(2.9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65.26,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11]化合物A-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11(2.8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12]化合物A-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12(3.0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13]化合物A-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13(2.9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14]化合物A-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14(3.2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15]化合物A-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15(3.2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665.26,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16]化合物A-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16(2.6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562.22,测定值:562g/mol)
[合成例17]化合物A-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17(3.1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688.26,测定值:688g/mol)
[合成例18]化合物A-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A-18(3.2g,收率78%)。
质量(理论值:616.20,测定值:616g/mol)
[合成例19]化合物A-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19(2.5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524.19,测定值:524g/mol)
[合成例20]化合物A-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20(3.3g,收率75%)。
质量(理论值:660.26,测定值:660g/mol)
[合成例21]化合物A-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21(2.2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512.20,测定值:512g/mol)
[合成例22]化合物A-22的合成
使用3'-溴联苯基-4-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22(2.4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535.21,测定值:535g/mol)
[合成例23]化合物A-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1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A-23(3.1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24]化合物B-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2中合成的化合物IAz-2(2.4g,6.7mmol)、2-溴 -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B-1(2.6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587.24,测定值:587g/mol)
[合成例25]化合物B-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2(2.7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587.24,测定值:587g/mol)
[合成例26]化合物B-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3(2.4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588.23,测定值:588g/mol)
[合成例27]化合物B-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4(2.8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588.23,测定值:588g/mol)
[合成例28]化合物B-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5(2.4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589.23,测定值:589g/mol)
[合成例29]化合物B-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6(2.9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30]化合物B-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7(3.3g,收率74%)。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31]化合物B-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8(3.5g,收率78%)。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32]化合物B-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9(3.1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33]化合物B-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10(2.7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665.26,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34]化合物B-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11(3.0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35]化合物B-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12(2.8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36]化合物B-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13(2.9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37]化合物B-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14(3.1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38]化合物B-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15(3.3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665.26,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39]化合物B-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16(2.7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562.22,测定值:562g/mol)
[合成例40]化合物B-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17(3.6g,收率77%)。
质量(理论值:688.26,测定值:688g/mol)
[合成例41]化合物B-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B-18(2.7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616.20,测定值:616g/mol)
[合成例42]化合物B-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19(2.3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24.19,测定值:524g/mol)
[合成例43]化合物B-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20(3.1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660.26,测定值:660g/mol)
[合成例44]化合物B-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21(2.1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512.20,测定值:512g/mol)
[合成例45]化合物B-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22(2.2g,收率60%)。
质量(理论值:535.21,测定值:535g/mol)
[合成例46]化合物B-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24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B-23(3.5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47]化合物C-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3中合成的化合物IAz-3(3.4g,6.7mmol)、2-溴 -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C-1(3.0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48]化合物C-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目标化合物C-2(3.6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49]化合物C-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3(3.7g,收率75%)。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50]化合物C-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4(3.2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51]化合物C-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5(3.3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741.29,测定值:741g/mol)
[合成例52]化合物C-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6(4.3g,收率78%)。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53]化合物C-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7(3.9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54]化合物C-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8(3.8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55]化合物C-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9(3.7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56]化合物C-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10(3.7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817.32,测定值:817g/mol)
[合成例57]化合物C-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11(3.3g,收率60%)。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58]化合物C-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12(3.3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59]化合物C-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13(3.6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60]化合物C-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14(3.9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61]化合物C-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15(4.2g,收率77%)。
质量(理论值:817.32,测定值:817g/mol)
[合成例62]化合物C-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16(3.6g,收率76%)。
质量(理论值:714.28,测定值:714g/mol)
[合成例63]化合物C-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17(3.6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840.32,测定值:840g/mol)
[合成例64]化合物C-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C-18(3.2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768.26,测定值:768g/mol)
[合成例65]化合物C-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19(3.1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76.25,测定值:676g/mol)
[合成例66]化合物C-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20(3.9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812.32,测定值:812g/mol)
[合成例67]化合物C-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21(2.4g,收率76%)。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68]化合物C-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22(3.5g,收率75%)。
质量(理论值:687.27,测定值:687g/mol)
[合成例69]化合物C-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47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4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C-23(3.9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892.35,测定值:892g/mol)
[合成例70]化合物D-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4中合成的化合物IAz-4(3.4g,6.7mmol)、2-溴 -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D-1(3.1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71]化合物D-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2(3.3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72]化合物D-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3(3.4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73]化合物D-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4(3.1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74]化合物D-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5(3.4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741.29,测定值:741g/mol)
[合成例75]化合物D-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6(3.9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76]化合物D-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7(3.6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77]化合物D-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8(3.4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78]化合物D-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9(3.7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79]化合物D-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10(3.5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817.32,测定值:817g/mol)
[合成例80]化合物D-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11(3.6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81]化合物D-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12(3.3g,收率60%)。
质量(理论值:815.33,测定值:815g/mol)
[合成例82]化合物D-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13(3.4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83]化合物D-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D-14(3.7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84]化合物D-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15(3.8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817.32,测定值:817g/mol)
[合成例85]化合物D-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16(3.0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714.28,测定值:714g/mol)
[合成例86]化合物D-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17(4.0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840.32,测定值:840g/mol)
[合成例87]化合物D-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18(3.8g,收率74%)。
质量(理论值:768.26,测定值:768g/mol)
[合成例88]化合物D-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19(3.3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676.25,测定值:676g/mol)
[合成例89]化合物D-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20(3.8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812.32,测定值:812g/mol)
[合成例90]化合物D-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21(2.9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91]化合物D-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22(2.8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687.27,测定值:687g/mol)
[合成例92]化合物D-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70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70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D-23(3.9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892.35,测定值:892g/mol)
[合成例93]化合物E-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5中合成的化合物IAz-5(2.9g,6.7mmol)、2-溴 -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E-1(2.9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94]化合物E-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2(3.2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663.27,测定值:663g/mol)
[合成例95]化合物E-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3(2.9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96]化合物E-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4(3.0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664.26,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97]化合物E-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5(2.7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665.26,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98]化合物E-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6(3.8g,收率76%)。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99]化合物E-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7(3.4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100]化合物E-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8(3.2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101]化合物E-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9(3.1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102]化合物E-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10(3.6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741.29,测定值:741g/mol)
[合成例103]化合物E-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11(3.5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104]化合物E-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12(3.7g,收率75%)。
质量(理论值:739.30,测定值:739g/mol)
[合成例105]化合物E-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13(3.6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106]化合物E-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14(3.5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740.29,测定值:740g/mol)
[合成例107]化合物E-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15(3.4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741.29,测定值:741g/mol)
[合成例108]化合物E-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16(2.8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38.25,测定值:638g/mol)
[合成例109]化合物E-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17(3.3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764.29,测定值:764g/mol)
[合成例110]化合物E-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E-18(3.1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692.23,测定值:692g/mol)
[合成例111]化合物E-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19(2.7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00.22,测定值:600g/mol)
[合成例112]化合物E-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20(3.1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736.29,测定值:736g/mol)
[合成例113]化合物E-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21(2.5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588.23,测定值:588g/mol)
[合成例114]化合物E-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22(2.8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11.24,测定值:611g/mol)
[合成例115]化合物E-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93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93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E-23(4.0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816.32,测定值:816g/mol)
[合成例116]化合物F-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6中合成的化合物IAz-6(1.9g,6.7mmol)、2-溴-4,6- 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目标化合物F-1(1.9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467.19,测定值:467g/mol)
[合成例117]化合物F-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F-2(2.1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467.19,测定值:467g/mol)
[合成例118]化合物F-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 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F-3(2.3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468.18,测定值:468g/mol)
[合成例119]化合物F-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F-4(2.1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468.18,测定值:468g/mol)
[合成例120]化合物F-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F-5(2.0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469.18,测定值:469g/mol)
[合成例121]化合物F-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6(2.2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543.22,测定值:543g/mol)
[合成例122]化合物F-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7(2.6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543.22,测定值:543g/mol)
[合成例123]化合物F-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8(2.7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544.21,测定值:544g/mol)
[合成例124]化合物F-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9(2.4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44.21,测定值:544g/mol)
[合成例125]化合物F-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0(2.5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545.21,测定值:545g/mol)
[合成例126]化合物F-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1(2.4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43.22,测定值:543g/mol)
[合成例127]化合物F-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2(2.3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543.22,测定值:543g/mol)
[合成例128]化合物F-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3(2.5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544.21,测定值:544g/mol)
[合成例129]化合物F-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4(2.3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544.21,测定值:544g/mol)
[合成例130]化合物F-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5(2.4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45.21,测定值:545g/mol)
[合成例131]化合物F-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6(2.1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442.17,测定值:442g/mol)
[合成例132]化合物F-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7(2.3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568.21,测定值:568g/mol)
[合成例133]化合物F-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18(2.1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496.15,测定值:496g/mol)
[合成例134]化合物F-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F-19(1.9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404.14,测定值:404g/mol)
[合成例135]化合物F-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20(2.6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540.21,测定值:540g/mol)
[合成例136]化合物F-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21(1.9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392.15,测定值:392g/mol)
[合成例137]化合物F-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22(1.9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415.16,测定值:415g/mol)
[合成例138]化合物F-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116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16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F-23(2.7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620.24,测定值:620g/mol)
[合成例139]化合物G-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7中合成的化合物IAz-7(2.4g,6.7mmol)、2-溴 -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G-1(2.6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88.22,测定值:588g/mol)
[合成例140]化合物G-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G-2(2.4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588.22,测定值:588g/mol)
[合成例141]化合物G-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G-3(2.6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589.21,测定值:589g/mol)
[合成例142]化合物G-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G-4(2.5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589.21,测定值:589g/mol)
[合成例143]化合物G-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5(2.7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590.21,测定值:590g/mol)
[合成例144]化合物G-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6(3.1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64.25,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145]化合物G-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7(3.2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664.25,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146]化合物G-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8(3.0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665.24,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147]化合物G-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9(2.8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665.24,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148]化合物G-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0(3.1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66.24,测定值:666g/mol)
[合成例149]化合物G-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1(2.8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664.25,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150]化合物G-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2(2.9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664.25,测定值:664g/mol)
[合成例151]化合物G-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3(2.9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65.24,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152]化合物G-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4(3.0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65.24,测定值:665g/mol)
[合成例153]化合物G-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5(2.8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666.24,测定值:666g/mol)
[合成例154]化合物G-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6(2.5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63.20,测定值:563g/mol)
[合成例155]化合物G-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7(3.0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89.24,测定值:689g/mol)
[合成例156]化合物G-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18(2.8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17.18,测定值:617g/mol)
[合成例157]化合物G-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G-19(2.1g,收率60%)。
质量(理论值:525.17,测定值:525g/mol)
[合成例158]化合物G-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20(3.1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61.24,测定值:661g/mol)
[合成例159]化合物G-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21(2.2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13.18,测定值:513g/mol)
[合成例160]化合物G-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22(2.6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536.19,测定值:536g/mol)
[合成例161]化合物G-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139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39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G-23(3.3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741.27,测定值:741g/mol)
[合成例162]化合物H-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8中合成的化合物IAz-8(2.0g,6.7mmol)、2-溴-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H-1(2.5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528.17,测定值:528g/mol)
[合成例163]化合物H-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H-2(2.4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528.17,测定值:528g/mol)
[合成例164]化合物H-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 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H-3(2.6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529.16,测定值:529g/mol)
[合成例165]化合物H-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4(2.7g,收率76%)。
质量(理论值:529.16,测定值:529g/mol)
[合成例166]化合物H-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H-5(2.2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530.16,测定值:530g/mol)
[合成例167]化合物H-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6(2.5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604.20,测定值:604g/mol)
[合成例168]化合物H-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7(2.8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04.20,测定值:604g/mol)
[合成例169]化合物H-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8(2.6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605.19,测定值:605g/mol)
[合成例170]化合物H-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9(2.6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605.19,测定值:605g/mol)
[合成例171]化合物H-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0(2.7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606.19,测定值:606g/mol)
[合成例172]化合物H-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1(2.8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04.20,测定值:604g/mol)
[合成例173]化合物H-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2(2.4g,收率60%)。
质量(理论值:604.20,测定值:604g/mol)
[合成例174]化合物H-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3(2.5g,收率62%)。
质量(理论值:605.19,测定值:605g/mol)
[合成例175]化合物H-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4(3.0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605.19,测定值:605g/mol)
[合成例176]化合物H-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5(2.9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606.19,测定值:606g/mol)
[合成例177]化合物H-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6(2.3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503.15,测定值:503g/mol)
[合成例178]化合物H-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7(2.8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629.19,测定值:629g/mol)
[合成例179]化合物H-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18(2.7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557.13,测定值:557g/mol)
[合成例180]化合物H-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H-19(2.3g,收率75%)。
质量(理论值:465.12,测定值:465g/mol)
[合成例181]化合物H-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20(2.6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01.19,测定值:601g/mol)
[合成例182]化合物H-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21(2.1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453.13,测定值:453g/mol)
[合成例183]化合物H-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22(2.2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476.14,测定值:476g/mol)
[合成例184]化合物H-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162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62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H-23(2.9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681.22,测定值:681g/mol)
[合成例185]化合物I-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9中合成的化合物IAz-9(2.5g,6.7mmol)、2-溴 -4,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Pd(OAc)2(0.08g,0.34mmol)、P(t-Bu)3(0.16ml, 0.67mmol)、NaO(t-Bu)(1.29g,13.4mmol)和甲苯(70ml)混合,于110℃搅拌5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甲苯浓缩,并将固体盐过滤,然后通过再结晶精制,得到化合物I-1(2.6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04.20,测定值:604g/mol)
[合成例186]化合物I-2的合成
使用4-溴-2,6-二苯基吡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2(2.5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604.20,测定值:604g/mol)
[合成例187]化合物I-3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3(2.8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05.19,测定值:605g/mol)
[合成例188]化合物I-4的合成
使用4-氯-2,6-二苯基嘧啶(2.5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4(2.8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05.19,测定值:605g/mol)
[合成例189]化合物I-5的合成
使用2-氯-4,6-二苯基-1,3,5-三嗪(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 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I-5(3.0g,收率74%)。
质量(理论值:606.19,测定值:606g/mol)
[合成例190]化合物I-6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6(3.0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80.23,测定值:680g/mol)
[合成例191]化合物I-7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7(2.8g,收率61%)。
质量(理论值:680.23,测定值:680g/mol)
[合成例192]化合物I-8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8(2.9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680.22,测定值:680g/mol)
[合成例193]化合物I-9的合成
使用4-(4-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9(2.9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681.22,测定值:681g/mol)
[合成例194]化合物I-1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0(3.2g,收率70%)。
质量(理论值:682.22,测定值:682g/mol)
[合成例195]化合物I-11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1(3.5g,收率76%)。
质量(理论值:680.23,测定值:680g/mol)
[合成例196]化合物I-12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吡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2(3.3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680.23,测定值:680g/mol)
[合成例197]化合物I-13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3(3.2g,收率71%)。
质量(理论值:681.22,测定值:681g/mol)
[合成例198]化合物I-14的合成
使用4-(3-溴苯基)-2,6-二苯基嘧啶(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4(3.1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81.22,测定值:681g/mol)
[合成例199]化合物I-15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 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5(3.0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682.22,测定值:682g/mol)
[合成例200]化合物I-16的合成
使用2-氯-4-苯基喹唑啉(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6(2.6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579.18,测定值:579g/mol)
[合成例201]化合物I-17的合成
使用2-氯-4-(4-(萘-1-基)苯基)喹唑啉(2.9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7(3.2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705.22,测定值:705g/mol)
[合成例202]化合物I-18的合成
使用2-(3-溴苯基)二苯并[b,d]噻吩(2.7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18(3.3g,收率77%)。
质量(理论值:633.16,测定值:633g/mol)
[合成例203]化合物I-19的合成
使用2-溴二苯并[b,d]呋喃(2.0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 -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I-19(2.7g,收率74%)。
质量(理论值:541.15,测定值:541g/mol)
[合成例204]化合物I-20的合成
使用2-(4-溴苯基)三亚苯(3.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20(3.3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677.22,测定值:677g/mol)
[合成例205]化合物I-21的合成
使用5-溴-2,2'-联吡啶(1.9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21(2.3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529.16,测定值:529g/mol)
[合成例206]化合物I-2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基-3-甲腈(2.1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 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22(2.5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552.17,测定值:552g/mol)
[合成例207]化合物I-23的合成
使用4-(4'-氯联苯-4-基)-2,6-二苯基嘧啶(3.4g,8.0mmol)代替合成例185中使用的2-溴-4,6-二苯基吡啶,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185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I-23(3.4g,收率67%)。
质量(理论值:757.25,测定值:757g/mol)
[合成例208]化合物L-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3中合成的化合物IAz-3(3.4g,6.7mmol)、5'-溴 -(1,1',3',1")三联苯(2.5g,8.0mmol)、CuI(0.13g,0.67mmol)、1,10-菲绕啉(0.24g,1.34mmol)、Cs2CO3(4.37g,13.4mmol)和硝基苯(25ml)混合,于210℃搅拌3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固体盐过滤,然后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化合物L-1(3.2g,收率65%)。
质量(理论值:738.3,测定值:738g/mol)
[合成例209]化合物L-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1.90g,8.0mmol)代替合成例208中使用的5'-溴-(1,1',3',1") 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08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L-2(3.0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662.27,测定值:662g/mol)
[合成例210]化合物L-3的合成
使用2-溴-9,9-二甲基-9H-芴(2.18g,8.0mmol)代替合成例208中使用的5'- 溴-(1,1',3',1")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08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L-3(3.4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702.3,测定值:702g/mol)
[合成例211]化合物M-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4中合成的化合物IAz-4(3.4g,6.7mmol)、5'-溴-(1,1',3',1")三联苯(2.5g,8.0mmol)、CuI(0.13g,0.67mmol)、1,10-菲绕啉(0.24g, 1.34mmol)、Cs2CO3(4.37g,13.4mmol)和硝基苯(25ml)混合,于210℃搅拌3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固体盐过滤,然后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化合物M-1(3.4g,收率68%)。
质量(理论值:738.3,测定值:738g/mol)
[合成例212]化合物M-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1.90g,8.0mmol)代替合成例211中使用的5'-溴-(1,1',3',1") 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1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M-2(2.8g,收率63%)。
质量(理论值:622.27,测定值:622g/mol)
[合成例213]化合物M-3的合成
使用2-溴-9,9-二甲基-9H-芴(2.18g,8.0mmol)代替合成例211中使用的5'- 溴-(1,1',3',1")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11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M-3(3.5g,收率75%)。
质量(理论值:702.3,测定值:702g/mol)
[合成例214]化合物N-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6中合成的化合物IAz-6(1.9g,6.7mmol)、5'-溴 -(1,1',3',1")三联苯(2.5g,8.0mmol)、CuI(0.13g,0.67mmol)、1,10-菲绕啉(0.24g, 1.34mmol)、Cs2CO3(4.37g,13.4mmol)和硝基苯(25ml)混合,于210℃搅拌3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固体盐过滤,然后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化合物N-1(2.5g,收率73%)。
质量(理论值:511.19,测定值:511g/mol)
[合成例215]化合物N-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1.90g,8.0mmol)代替合成例214中使用的5'-溴-(1,1',3',1") 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1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N-2(2.2g,收率77%)。
质量(理论值:435.16,测定值:435g/mol)
[合成例216]化合物N-3的合成
使用2-溴-9,9-二甲基-9H-芴(2.18g,8.0mmol)代替合成例214中使用的5'- 溴-(1,1',3',1")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14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N-3(2.3g,收率72%)。
质量(理论值:475.19,测定值:475g/mol)
[合成例217]化合物O-1的合成
在氮气气流下,将准备例7中合成的化合物IAz-7(2.4g,6.7mmol)、5'-溴 -(1,1',3',1")三联苯(2.5g,8.0mmol)、CuI(0.13g,0.67mmol)、1,10-菲绕啉(0.24g, 1.34mmol)、Cs2CO3(4.37g,13.4mmol)和硝基苯(25ml)混合,于210℃搅拌3 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固体盐过滤,然后用柱色谱法精制,得到化合物O-1(2.3g,收率66%)。
质量(理论值:511.19,测定值:511g/mol)
[合成例218]化合物O-2的合成
使用4-溴联苯(1.90g,8.0mmol)代替合成例217中使用的5'-溴-(1,1',3',1") 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1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O-2(1.9g,收率64%)。
质量(理论值:435.16,测定值:435g/mol)
[合成例219]化合物O-3的合成
使用2-溴-9,9-二甲基-9H-芴(2.18g,8.0mmol)代替合成例217中使用的5'- 溴-(1,1',3',1")三联苯,除此之外,实施与合成例217相同的过程,得到化合物 O-3(2.2g,收率69%)。
质量(理论值:475.19,测定值:475g/mol)
[实施例1]绿色有机EL元件的制作
利用通常已知的方法,将合成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A-1进行高纯度升华精制后,按照以下过程制作绿色有机EL元件。
首先,将以厚度薄膜涂布有ITO(氧化铟锡)的玻璃基板用蒸馏水超声波洗涤。蒸馏水洗涤结束后,用异丙醇、丙酮、甲醇等溶剂进行超声波洗涤,干燥后移送至紫外臭氧(UV OZONE)清洗机(Power sonic 405,HWASHIN TECH),然后利用UV将上述基板清洗5分钟,并将基板移送至真空蒸镀机。
在如上准备的ITO透明电极上,依次层叠m-MTDATA(60nm)/TCTA(80nm) /90%的化合物A-1+10%Ir(ppy)3(30nm)/BCP(10nm)/Alq3(30nm)/LiF(1nm)/Al (200nm),制作有机EL元件。所使用的m-MTDATA、TCTA、Ir(ppy)3和BCP 的结构如下。
[实施例2]~[实施例189]-绿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使用合成例2~189中分别合成的化合物A-2~I-23代替实施例1中形成发光层时作为发光主体物质使用的化合物A-1(参照表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制造绿色有机EL元件。
[比较例1]绿色有机EL元件的制作
使用CBP代替实施例1中形成发光层时作为发光主体物质的化合物A-1,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过程制作绿色有机EL元件。所使用的CBP 的结构如下。
[评价例1]
对于实施例1至189及比较例1中分别制造的绿色有机EL元件,测定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的驱动电压、电流效率和发光峰,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 1。
表1
[表1]
如上述表1所示可确认到,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A-1~I-23)作为发光层材料的实施例1至189的绿色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与使用以往CBP 的比较例1的绿色有机EL元件相比效率和驱动电压更优异。
[实施例190]红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利用通常已知的方法,将合成例16中合成的化合物A-16进行高纯度升华精制后,按照以下过程制作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首先,将以厚度薄膜涂布有ITO(氧化铟锡)的玻璃基板用蒸馏水超声波洗涤。蒸馏水洗涤结束后,用异丙醇、丙酮、甲醇等溶剂进行超声波洗涤,干燥后移送至紫外臭氧(UV OZONE)清洗机(Power sonic 405,HWASHIN TECH),然后利用UV将上述基板清洗5分钟,并将基板移送至真空蒸镀机。
在如上准备的ITO透明电极上,依次层叠m-MTDATA(60nm)/TCTA(80nm) /90%化合物A-16+10%(piq)2Ir(acac)(30nm)/BCP(10nm)/Alq3(30nm)/LiF(1nm)/Al (200nm),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使用的m-MTDATA、TCTA和BCP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记载的相同,(piq)2Ir(acac)的结构如下。
[实施例191]~[实施例207]-红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使用合成例17至201中分别合成的化合物A-16~I-17代替实施例190中形成发光层时作为发光主体物质使用的化合物A-16(参照表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90同样地实施,制造红色有机EL元件。
[比较例2]
使用CBP代替实施例190中形成发光层时作为发光主体物质使用的化合物A-16,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90相同的过程制作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使用的CBP的结构与比较例1中记载的相同。
[评价例2]
对于实施例190至207及比较例2中分别制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测定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的驱动电压和电流效率,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2。
表2
[表2]
样品 主体 驱动电压(V) 电流效率(cd/A)
实施例190 A-16 4.76 10.1
实施例191 A-17 4.53 11.5
实施例192 B-16 4.65 11.8
实施例193 B-17 4.74 11.5
实施例194 C-16 4.87 11.8
实施例195 C-17 4.56 9.6
实施例196 D-16 4.64 9.7
实施例197 D-17 4.55 9.1
实施例198 E-16 4.68 9.2
实施例199 E-17 4.55 11.5
实施例200 F-16 4.32 11.8
实施例201 F-17 4.74 11.5
实施例202 G-16 4.87 11.8
实施例203 G-17 4.53 9.6
实施例204 H-16 4.65 9.7
实施例205 H-17 4.74 11.8
实施例206 I-16 4.87 9.6
实施例207 I-17 4.76 9.7
比较例2 CBP 5.25 8.2
如上述表2所示可确认到,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A-16~I-17)作为发光层材料的实施例190至207的红色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与使用以往 CBP的比较例2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相比效率和驱动电压更优异。
[实施例208]绿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利用通常已知的方法,将合成例208中合成的化合物L-1进行高纯度升华精制后,如下制作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首先,将以厚度薄膜涂布有ITO(氧化铟锡)的玻璃基板用蒸馏水超声波洗涤。蒸馏水洗涤结束后,用异丙醇、丙酮、甲醇等溶剂进行超声波洗涤,干燥后移送至紫外臭氧(UV OZONE)清洗机(Power sonic 405,HWASHIN TECH),然后利用UV将上述基板清洗5分钟,并将基板移送至真空蒸镀机。
在如上准备的ITO透明电极上,依次层叠m-MTDATA(60nm)/TCTA(80nm) /化合物L-1(40nm)/CBP+10%Ir(ppy)3(30nm)/BCP(10nm)/Alq3(30nm)/LiF(1nm)/ Al(200nm),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实施例209]~[实施例219]-绿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使用合成例209至219中分别合成的化合物L-2~O-3代替实施例208中形成发光层时作为发光辅助层物质使用的化合物L-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08 同样地实施,制造绿色有机EL元件。
[比较例3]
不使用实施例208中作为发光辅助层材料的化合物L-1,除此之外,通过与上述实施例208相同的过程制作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评价例3]
对于实施例208至219及比较例3中分别制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测定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的驱动电压和电流效率,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3。
表3
[表3]
样品 发光辅助层 驱动电压(V) 电流效率(cd/A)
实施例208 L-1 6.80 42.9
实施例209 L-2 6.85 42.6
实施例210 L-3 6.80 42.4
实施例211 M-1 6.80 42.0
实施例212 M-2 6.75 42.7
实施例213 M-3 6.90 42.7
实施例214 N-1 6.80 41.8
实施例215 N-2 6.80 42.5
实施例216 N-3 6.90 42.9
实施例217 O-1 6.85 41.9
实施例218 O-2 6.70 42.6
实施例219 0-3 6.85 42.9
比较例3 _ 6.93 38.2
如上述表3所示可确认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L-1~O-3)作为发光辅助层材料的实施例208至219的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与不使用发光辅助层材料的比较例3的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相比,不仅驱动电压略低,而且发光效率得到大幅改善。
[实施例220]蓝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利用通常已知的方法,将合成例9中合成的化合物A-9进行高纯度升华精制后,如下制造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将以厚度薄膜涂布有ITO(氧化铟锡)的玻璃基板用蒸馏水超声波洗涤。蒸馏水洗涤结束后,用异丙醇、丙酮、甲醇等溶剂进行超声波洗涤,干燥后移送至紫外臭氧(UVOZONE)清洗机(Power sonic 405,HWASHIN TECH),然后利用UV将上述基板清洗5分钟,并将基板移送至真空蒸镀机。
在如上准备的ITO透明电极上,依次层叠DS-205(80nm)/NPB(15nm)/AND +5%DS-405(30nm)/化合物A-9(5nm)/Alq3(25nm)/LiF(1nm)/Al(200nm),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此时使用的NPB、AND和Alq3的结构如下。
[实施例221]~[实施例231]-蓝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使用表4中记载的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220中作为寿命改善层物质使用的化合物A-9,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0同样地实施,制造蓝色有机EL元件。
[实施例232]-蓝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利用通常已知的方法,将合成例3中合成的化合物A-3进行高纯度升华精制后,如下制造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将以厚度薄膜涂布有ITO(氧化铟锡)的玻璃基板用蒸馏水超声波洗涤。蒸馏水洗涤结束后,用异丙醇、丙酮、甲醇等溶剂进行超声波洗涤,干燥后移送至紫外臭氧(UVOZONE)清洗机(Power sonic 405,HWASHIN TECH),然后利用UV将上述基板清洗5分钟,并将基板移送至真空蒸镀机。
在如上准备的ITO透明电极上,依次层叠DS-205(80nm)/NPB(15nm)/AND +5%DS-405(30nm)/化合物A-3(30nm)/LiF(1nm)/Al(200nm),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实施例233]~[实施例235]-蓝色有机EL元件的制造
使用表5中记载的各化合物代替实施例232中作为电子传输层物质使用的化合物A-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32同样地实施,制造蓝色有机EL元件。
[比较例4]-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
不包含寿命改善层,不是以30nm而是以25nm蒸镀作为电子传输层物质的Alq3,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0同样地实施,制作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比较例5]-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
使用BCP,而不使用实施例220中作为寿命改善层物质使用的化合物A-9,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0同样地实施,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此时使用的BCP的结构如下。
[评价例4]
对于实施例220至235及比较例4、5中分别制造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测定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的驱动电压、电流效率、发光波长和寿命(T97),将其结果示于下述表4和5。
表4
[表4]
表5
[表5]
由表4可知,在使用化合物A-9至P-5作为寿命改善层物质的实施例220 至231的蓝色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与不使用寿命改善层的比较例4的蓝色有机EL元件相比,虽然驱动电压类似或略优异,但发光效率和寿命大幅提高。
此外,实施例220至231的蓝色有机EL元件与使用以往CBP代替寿命改善层作为空穴阻挡层物质的比较例5的蓝色有机EL元件相比,不仅驱动电压和电流效率优异,而且寿命显著提高。
进一步,在使用化合物A-3至A-22作为电子传输层物质的实施例232至 235的蓝色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与使用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的比较例4的蓝色有机EL元件相比,驱动电压和电流效率更加提高。
如上可确认到,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化学式1的化合物作为寿命改善层物质或电子传输层物质的情况下,驱动电压和电流效率提高,进而能够使寿命特性大幅提高。

Claims (8)

1.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化学式2至4、化学式7和8中的任一种表示:
[化学式2]
[化学式3]
[化学式4]
[化学式7]
[化学式8]
所述化学式2至4、化学式7和8中,
Y1至Y12为C(R1),或者Y1至Y12中一个为N,其余为C(R1),
Ar1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可选自由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
R1可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硝基、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所述Ar1及R1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胺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所述取代基可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其中,当所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Ar1及R1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由C1~C40的烷基、C6~C60的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组成的组,
所述Ar1及R1的烷基、芳基、杂芳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6~C6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60的杂芳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6~C60的芳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60的芳基硼基、C6~C60的芳基膦基、C6~C6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60的芳基胺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所述取代基可与相邻基团结合而形成缩合环,其中,当所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3.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化学式2至4、化学式7和8中的任一种表示:
[化学式2]
[化学式3]
[化学式4]
[化学式7]
[化学式8]
所述化学式2至4、化学式7和8中,
Y1至Y12为C(R1),或者Y1至Y12中一个为N,其余为C(R1),
所述Ar1及R1各自独立地为下述化学式11所表示的取代基,
[化学式11]
所述化学式11中,
L为单键、或者选自由C6~C18的亚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18的亚杂芳基组成的组,
Z1至Z5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N或C(R11),其中,Z1至Z5中的至少一个为N,此时,当C(R11)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
R11可选自氢、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此时,所述R11的烷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烷氧基、芳基胺基、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甲硅烷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当所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4.一种化合物,其由下述化学式2至4、化学式7和8中的任一种表示:
[化学式2]
[化学式3]
[化学式4]
[化学式7]
[化学式8]
所述化学式2至4、化学式7和8中,
Y1至Y12为C(R1),或者Y1至Y12中一个为N,其余为C(R1),
Ar1及R1各自独立地为下述化学式A-1至A-15中的任一种所表示的取代基:
所述化学式A-1至A-15中,
L为单键、或者选自由C6~C18的亚芳基和原子核数5至18的亚杂芳基组成的组,
当R11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
R11可选自由氢、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当R12为多个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
R12可选自由氢、氘(D)、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或者与相邻基团形成缩合环,
n为1至4的整数,
此时,所述R11及R12的烷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烷氧基、芳基胺基、烷基甲硅烷基、烷基硼基、芳基硼基、芳基膦基、芳基氧化膦基和芳基甲硅烷基各自独立地可被选自由氘、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40的芳基、原子核数5至40的杂芳基、C6~C4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40的芳基胺基、C3~C40的环烷基、原子核数3至40的杂环烷基、C1~C40的烷基甲硅烷基、C1~C40的烷基硼基、C6~C40的芳基硼基、C6~C40的芳基膦基、C6~C40的芳基氧化膦基和C6~C40的芳基甲硅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取代基取代或非取代,此时,当所述取代基为多个时,它们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
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含阳极、阴极以及介于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
所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中的至少一层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包含所述化合物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为发光层或电子传输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辅助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包含所述化合物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为发光辅助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寿命改善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
包含所述化合物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为寿命改善层。
CN201480068575.5A 2013-12-17 2014-12-16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Active CN105829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3250.7A CN109293659A (zh) 2013-12-17 2014-12-16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157627 2013-12-17
KR1020130157627A KR101641404B1 (ko) 2013-12-17 2013-12-17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PCT/KR2014/012386 WO2015093812A1 (ko) 2013-12-17 2014-12-16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3250.7A Division CN109293659A (zh) 2013-12-17 2014-12-16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9314A CN105829314A (zh) 2016-08-03
CN105829314B true CN105829314B (zh) 2018-12-11

Family

ID=534030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3250.7A Pending CN109293659A (zh) 2013-12-17 2014-12-16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201480068575.5A Active CN105829314B (zh) 2013-12-17 2014-12-16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3250.7A Pending CN109293659A (zh) 2013-12-17 2014-12-16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8675B2 (zh)
JP (2) JP6475734B2 (zh)
KR (1) KR101641404B1 (zh)
CN (2) CN109293659A (zh)
WO (1) WO20150938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2359B1 (ko) 2013-12-27 2017-05-31 주식회사 두산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2238282B1 (ko) * 2014-07-24 2021-04-08 솔루스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1493482B1 (ko) * 2014-08-29 2015-02-16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기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307239B1 (ko) * 2015-01-26 2021-10-01 솔루스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EP3051604B1 (en) 2015-01-30 2017-10-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460641B1 (ko) * 2015-01-30 2022-10-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530095B1 (ko) * 2015-12-03 2023-05-09 솔루스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170067643A (ko) * 2015-12-08 2017-06-16 롬엔드하스전자재료코리아유한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2615637B1 (ko) * 2015-12-22 2023-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615638B1 (ko) * 2015-12-22 2023-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70075114A (ko) * 2015-12-22 2017-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384293B1 (ko) 2015-12-22 2022-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579753B1 (ko) * 2015-12-22 2023-09-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70075118A (ko) * 2015-12-22 2017-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70075122A (ko) 2015-12-22 2017-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579752B1 (ko) 2015-12-22 2023-09-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642199B1 (ko) * 2016-04-07 2024-03-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013982B1 (ko) * 2016-04-22 2019-08-26 주식회사 두산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180034925A (ko) * 2016-09-28 2018-04-05 주식회사 두산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2018174266A (ja) * 2017-03-31 2018-11-0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有機半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172349A (ja) * 2017-03-31 2018-11-08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新規縮合多環式化合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04126B1 (ko) 2017-08-04 2023-0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축합환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210032184A (ko) * 2019-09-16 2021-03-24 솔루스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10903280B (zh) * 2019-12-06 2021-08-03 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77614B (zh) * 2020-07-29 2023-04-07 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EP4099412A1 (en) * 2021-06-03 2022-12-07 Novaled GmbH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a compound for use therein
CN113845479B (zh) * 2021-10-22 2023-10-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oled器件有机层中的二苯并氮杂卓类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2299A (zh) * 2012-11-12 2013-05-15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并蒽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成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CN103304469A (zh) * 2012-03-15 2013-09-18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芘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333167A (zh) * 2008-11-03 2013-10-02 株式会社Lg化学 新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60489A (ja) 1999-12-01 2001-06-12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EP1789474A1 (en) * 2004-06-15 2007-05-30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Linear polysiloxanes, silicone composition,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KR101667099B1 (ko) * 2013-03-29 2016-10-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헤테로환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3167A (zh) * 2008-11-03 2013-10-02 株式会社Lg化学 新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子器件
CN103304469A (zh) * 2012-03-15 2013-09-18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含芘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102299A (zh) * 2012-11-12 2013-05-15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苯并蒽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成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ncentrine.Ⅳ.acetolysis products of cancentrine methiodide;R.Rodrigo et al.;《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19791231;第50卷;第3900-3910页 *
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新型绿色红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表征;王静 等;《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00930;第28卷(第5期);第383-38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75734B2 (ja) 2019-02-27
KR101641404B1 (ko) 2016-07-20
KR20150070897A (ko) 2015-06-25
JP2019089774A (ja) 2019-06-13
JP2017502952A (ja) 2017-01-26
CN105829314A (zh) 2016-08-03
US20160351825A1 (en) 2016-12-01
CN109293659A (zh) 2019-02-01
WO2015093812A1 (ko) 2015-06-25
JP6703223B2 (ja) 2020-06-03
US10008675B2 (en) 201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9314B (zh)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EP3575296B1 (en) Triazine compound, composition and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317501B1 (ko) 신규한 화합물, 그 유도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자소자
CN109196075B (zh) 用于有机光电装置的化合物、用于有机光电装置的组合物、有机光电装置及显示设备
TW201638079A (zh) 用於電子裝置之材料
CN107548399B (zh) 杂环化合物及使用所述杂环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
WO2017043757A1 (ko) 유기 화합물,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CN106688119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6986842A (zh) 用于发光器件的螺二芴化合物
CN111072674B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110119206A (ko) 신규한 유기 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13493448A (zh) 用于有机光电设备的化合物、用于有机光电设备的组合物、有机光电设备和显示设备
CN108349931A (zh)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3387871B (zh) 三芳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WO2016021815A1 (ko) 유기 화합물,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CN107698601A (zh) 杂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0023305A (zh) 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WO2019066304A9 (ko) 유기 광전자 소자용 화합물,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CN111793002A (zh)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WO2016182174A1 (ko) 유기 광전자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광전자 소자 및 표시장치
KR101622822B1 (ko)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13166176B (zh)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元件
CN116264876A (zh) 用于有机光电装置的化合物、用于有机光电装置的组合物、有机光电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9378398B (zh) 一种混合材料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KR102013982B1 (ko) 유기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3

Address after: Han Guoquanluobeidao

Patentee after: Doosan saurishi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pecial city

Patentee before: DOOSA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n Guoquanluobeidao

Patentee after: Solos high tech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 Guoquanluobeidao

Patentee before: Doosan saurishi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