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2192A -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2192A
CN105802192A CN201610278131.5A CN201610278131A CN105802192A CN 105802192 A CN105802192 A CN 105802192A CN 201610278131 A CN201610278131 A CN 201610278131A CN 105802192 A CN105802192 A CN 105802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welling needle
acid
needle catheter
weight portions
chitos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781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林元
俞云龙
吴以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hua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781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2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2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2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06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 C08B37/0024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beta-D-Glucans; (beta-1,3)-D-Glucans, e.g. paramylon, coriolan, sclerotan, pachyman, callose, scleroglucan, schizophyllan, laminaran, lentinan or curdlan; (beta-1,6)-D-Glucans, e.g. pustulan; (beta-1,4)-D-Glucans; (beta-1,3)(beta-1,4)-D-Glucans, e.g. lichena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272-Acetamido-2-deoxy-beta-gluca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3Chitin, i.e. 2-acetamido-2-deoxy-(beta-1,4)-D-glucan or N-acetyl-beta-1,4-D-glucosamine; Chitosan, i.e. deacetylated product of chitin or (beta-1,4)-D-glucosamine;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02Applications for biomedical u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活化医用级PU和羧基化聚四氟乙烯。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具有表面非常光滑、吸附力极低、具备良好人体相容性且抗菌性能优异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留置针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中,其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病人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者的舒适成为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现有技术中,制备留置针导管一般使用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它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抗挠曲性,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无致畸变作用、无过敏反应,血液相容性、抗血栓性能好,且不损伤血液成分,同时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非常适合于制备留置针,尤其是外周导管。但是,普通的医用聚氨酯弹性体的表面不够光滑,吸附力高,容易附着残留物,引起感染,或加重患者的疼痛感。此外,普通的医用聚氨酯弹性体不具备很好的抗菌性能,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非常需要通过配方,制备一种表面非常光滑、吸附力极低、具备良好人体相容性且抗菌性能优异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聚氨酯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
其制备原料包括:
100重量份的活化医用级PU;和
10~30重量份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所述活化医用级PU由医用级PU和琼斯试剂反应得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与丙烯酸共聚得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的粒径为5~200n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原料还包括5~20重量份的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以及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优选地,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5~10重量份的超支化聚吡咙、0.5~1重量份的二苯醚以及1~5重量份的KH-56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酸的制备
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5g重均分子量为20000的低聚壳聚糖,5ml冰醋酸、10ml质量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完全溶解后在55℃条件下保温5h;反应结束后,加入2ml甲醇、0.004g哌嗪二酮酸和0.014g哌嗪二酮磺酸,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得到反应液;用10wt%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至中性,过滤,用20ml丙酮浸泡10h,5ml丙酮洗涤,过滤,40℃减压干燥12h;
(2)再用哌嗪酮二酸改性的低聚壳聚糖上接枝季铵盐
在1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1mol的1,12-二溴十二烷、0.016mol的N-甲基咪唑、0.011mol的吡啶、0.028mol的N-甲基吗啉、0.045mol的三乙胺以及50ml乙腈,50℃条件下反应8h后,得到含溴季铵盐混合溶液;
往上述反应溶液中,继续加入步骤(1)合成的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酰胺、30ml丙酮、20wt%的NaOH水溶液,50℃温度下碱化3h,再在55℃条件下反应1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最后出料浆;再用0.1mol/L的硫酸调节至中性,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反应粗产物;将所述粗产物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然后抽滤,并将滤液再次减压蒸馏去除二甲基亚砜后,得到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超支化聚吡咙由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四胺以及对氨基苯甲酸按摩尔比1:1:1制备得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四胺选自3,3’-二氨基联苯胺、3,3’,4,4’-四氨基二苯醚、3,3’,4,4’-四氨基二苯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1,2,4,5-四氨基苯、1,2,5,6-四氨基萘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的原料组分,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180℃~270℃挤出成型得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出成型的温度200℃。
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
100重量份的活化医用级PU;和
10~30重量份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所述活化医用级PU由医用级PU和琼斯试剂反应得到。
活化医用级PU
用于本申请的活化医用级PU由医用级PU和琼斯试剂反应得到,具体地,所述活化医用级PU的制备方法为:
将清洗干燥的0.5g医用级PU溶解在100ml二甲基亚砜中,并缓慢加入到50ml琼斯试剂中反应1h;反应完成后,过滤,并将得到的固体置于3wt%的碳化二亚胺乙醇溶液中反应8h后,过滤并清洗、干燥得到活化的医用级PU。
普通的医用级PU与聚四氟乙烯并不具备良好的相容性,难以共存,经过活化处理的医用级PU,获得了大量的活性羧基基团,如也能对聚四氟乙烯进行羧基化处理,则可以大大提高两者的相容性,从而利用聚四氟乙烯来降低医用级PU的吸附力;此外,由于活性羧基基团可以与其它多种基团发生反应,还可以利用它进行交联处理,进一步提高分子链的紧密度,既能降低吸附力,又可以提高体系的强度。
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用于本申请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市售的,也可以是实验合成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与丙烯酸共聚得到,
其制备方法为:
将3.3g的碳酸铵溶解于54.8L的纯水而得到的溶液加入170L容积的高压釜中,用锚型搅拌桨进行搅拌,每分钟110转;脱气后加入四氟乙烯[TFE]直到表压为0.5kg/cm2;重复3次该操作后,与TFE一起压入85g的丙烯酸,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50℃后,压入TFE直到反应体系内压达到8kg/cm2;接着加入0.2L的过硫酸铵水溶液,浓度为0.36质量,引发聚合;连续压入TFE以将反应体系内压维持在8kg/cm2,由此来进行上述聚合,当消耗了水性介质的22.5质量%的TFE时,从高压釜中放出TFE和丙烯酸,终止反应;上述聚合终止后,冷却到室温,干燥后得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取出所得到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以锤式磨将其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200nm备用,所述平均粒径可通过粉碎时间控制。
优选地,用于本申请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为平均粒径为5nm、20nm以及150nm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按重量比1:5:8混合得到。
如上文所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与活化的医用级PU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此外,申请人还意外地发现,通过多种不同粒径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的混合,可以达到更好的降低吸附力的技术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强度以及硬度,所述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原料还包括5~20重量份的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以及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5~10重量份的超支化聚吡咙、0.5~1重量份的二苯醚以及1~5重量份的KH-560。
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以及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
本申请使用的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由以下方法
制备而成:
(1)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酸的制备
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5g重均分子量为20000的低聚壳聚糖,5ml冰醋酸、10ml质量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完全溶解后在55℃条件下保温5h;反应结束后,加入2ml甲醇、0.004g哌嗪二酮酸和0.014g哌嗪二酮磺酸,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得到反应液;用10wt%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至中性,过滤,用20ml丙酮浸泡10h,5ml丙酮洗涤,过滤,40℃减压干燥12h;
(2)再用哌嗪酮二酸改性的低聚壳聚糖上接枝季铵盐
在1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1mol的1,12-二溴十二烷、0.016mol的N-甲基咪唑、0.011mol的吡啶、0.028mol的N-甲基吗啉、0.045mol的三乙胺以及50ml乙腈,50℃条件下反应8h后,得到含溴季铵盐混合溶液;
往上述反应溶液中,继续加入步骤(1)合成的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酰胺、30ml丙酮、20wt%的NaOH水溶液,50℃温度下碱化3h,再在55℃条件下反应1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最后出料浆;再用0.1mol/L的硫酸调节至中性,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反应粗产物;将所述粗产物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然后抽滤,并将滤液再次减压蒸馏去除二甲基亚砜后,得到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
由于在低聚壳聚糖上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多种季铵盐,所得的改性低聚壳聚糖对不同菌种均可达到很好的杀灭作用,此外,改性低聚壳聚糖上的活性氨基、羟基以及烷基溴均可与氨基反应,发生交联反应,因此提供了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超支化聚吡咙
用于本申请的超支化聚吡咙由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四胺以及对氨基苯甲酸按摩尔比1:1:1制备得到。
本申请的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在配有氮气入口、磁力搅拌、分水器及回流冷凝管的100mL三颈瓶中,加入0.6305克(5mmol)1,3,5-三羟基苯,8mL甲醇,0.60克(15mmol)氢氧化钠,升温至100℃,蒸出甲醇和水,蒸干后冷却,冷至室温,向反应瓶中加入4.156克(15mmol)4-溴-1,8-萘酐,10mLN-甲基乙酰胺,升温至120℃,将15mL甲苯至滴液漏斗滴入反应体系,升温至140℃,反应4小时,蒸出甲苯,升温至150℃,继续反应22小时,反应结束后,体系冷至室温;然后将生成物倒入100mL丙酮中,体系中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后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粗产物;所得到的粗产物用乙酸酐进行重结晶,得到纯产物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四胺选自3,3’-二氨基联苯胺、3,3’,4,4’-四氨基二苯醚、3,3’,4,4’-四氨基二苯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1,2,4,5-四氨基苯、1,2,5,6-四氨基萘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四胺为3,3’-二氨基联苯胺。
超支化聚吡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既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又可以降低其吸附力,因此提供了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二苯醚
用于本申请的无特别限定,可以为市售的商业化产品。
本申请中的二苯醚主要作为交联剂使用,由于醚键的供电子效应,苯环被高度活化,可以与羧基在高温下发生傅克反应,从而形成交联结构。
KH-560
用于本申请的KH-560无特别限定,可以为市售的商业化产品。
本申请中的KH-560也主要作为交联剂使用,其含有的环氧基团可以很容易地与氨基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交联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的原料组分,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180℃~270℃挤出成型得到。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出成型的温度200℃。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用原料如下:
医用级PU购自浙江华峰热塑性聚氨酯有限公司,牌号为HF-1085A。
低聚壳聚糖购自西安冠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牌号为XAGM-73。
其他试剂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并直接使用。
A1:活化医用级PU,其制备方法为:
将清洗干燥的0.5g医用级PU溶解在100ml二甲基亚砜中,并缓慢加入到50ml琼斯试剂中反应1h;反应完成后,过滤,并将得到的固体置于3wt%的碳化二亚胺乙醇溶液中反应8h后,过滤并清洗、干燥得到活化的医用级PU。
B1:羧基化聚四氟乙烯(平均粒径为5nm),其制备方法为:
将3.3g的碳酸铵溶解于54.8L的纯水而得到的溶液加入170L容积的高压釜中,用锚型搅拌桨进行搅拌,每分钟110转;脱气后加入四氟乙烯[TFE]直到表压为0.5kg/cm2;重复3次该操作后,与TFE一起压入85g的丙烯酸,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50℃后,压入TFE直到反应体系内压达到8kg/cm2;接着加入0.2L的过硫酸铵水溶液,浓度为0.36质量,引发聚合;连续压入TFE以将反应体系内压维持在8kg/cm2,由此来进行上述聚合,当消耗了水性介质的22.5质量%的TFE时,从高压釜中放出TFE和丙烯酸,终止反应;上述聚合终止后,冷却到室温,干燥后得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取出所得到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以锤式磨将其粉碎至5nm。
B2:羧基化聚四氟乙烯(平均粒径为200nm),其制备方法为:
将3.3g的碳酸铵溶解于54.8L的纯水而得到的溶液加入170L容积的高压釜中,用锚型搅拌桨进行搅拌,每分钟110转;脱气后加入四氟乙烯[TFE]直到表压为0.5kg/cm2;重复3次该操作后,与TFE一起压入85g的丙烯酸,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50℃后,压入TFE直到反应体系内压达到8kg/cm2;接着加入0.2L的过硫酸铵水溶液,浓度为0.36质量,引发聚合;连续压入TFE以将反应体系内压维持在8kg/cm2,由此来进行上述聚合,当消耗了水性介质的22.5质量%的TFE时,从高压釜中放出TFE和丙烯酸,终止反应;上述聚合终止后,冷却到室温,干燥后得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取出所得到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以锤式磨将其粉碎至200nm。
B3:羧基化聚四氟乙烯(平均粒径为5nm、20nm以及150nm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按重量比1:5:8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为:
将3.3g的碳酸铵溶解于54.8L的纯水而得到的溶液加入170L容积的高压釜中,用锚型搅拌桨进行搅拌,每分钟110转;脱气后加入四氟乙烯[TFE]直到表压为0.5kg/cm2;重复3次该操作后,与TFE一起压入85g的丙烯酸,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升至50℃后,压入TFE直到反应体系内压达到8kg/cm2;接着加入0.2L的过硫酸铵水溶液,浓度为0.36质量,引发聚合;连续压入TFE以将反应体系内压维持在8kg/cm2,由此来进行上述聚合,当消耗了水性介质的22.5质量%的TFE时,从高压釜中放出TFE和丙烯酸,终止反应;上述聚合终止后,冷却到室温,干燥后得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取出所得到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以锤式磨将其粉碎至平均粒径为5~200nm,然后将平均粒径为5nm、20nm以及150nm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按重量比1:5:8混合得到。
C1: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其由以下方法
制备而成:
(1)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酸的制备
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5g重均分子量为20000的低聚壳聚糖,5ml冰醋酸、10ml质量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完全溶解后在55℃条件下保温5h;反应结束后,加入2ml甲醇、0.004g哌嗪二酮酸和0.014g哌嗪二酮磺酸,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得到反应液;用10wt%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至中性,过滤,用20ml丙酮浸泡10h,5ml丙酮洗涤,过滤,40℃减压干燥12h;
(2)再用哌嗪酮二酸改性的低聚壳聚糖上接枝季铵盐
在1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1mol的1,12-二溴十二烷、0.016mol的N-甲基咪唑、0.011mol的吡啶、0.028mol的N-甲基吗啉、0.045mol的三乙胺以及50ml乙腈,50℃条件下反应8h后,得到含溴季铵盐混合溶液;
往上述反应溶液中,继续加入步骤(1)合成的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酰胺、30ml丙酮、20wt%的NaOH水溶液,50℃温度下碱化3h,再在55℃条件下反应1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最后出料浆;再用0.1mol/L的硫酸调节至中性,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反应粗产物;将所述粗产物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然后抽滤,并将滤液再次减压蒸馏去除二甲基亚砜后,得到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
D1:超支化聚吡咙,其制备方法为:
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mmol的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1mmol的3,3’,4,4’-四氨基二苯醚、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100mL的有机良溶剂;通氮气保护,1h后,升温至130oC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oC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1mmol的对氨基苯甲酸,通氮气保护,1h后,升温至130oC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oC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80oC干燥10h得超支化聚吡咙。
D2:超支化聚吡咙,其制备方法为:
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mmol的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1mmol的3,3’,4,4’-四氨基二苯砜、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100mL的有机良溶剂;通氮气保护,1h后,升温至130oC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oC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1mmol的对氨基苯甲酸,通氮气保护,1h后,升温至130oC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oC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80oC干燥10h得超支化聚吡咙。
D3:超支化聚吡咙,其制备方法为:
在干燥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mmol的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1mmol的3,3’-二氨基联苯胺、2mmol苯甲酸、2mL异喹啉以及100mL的有机良溶剂;通氮气保护,1h后,升温至130oC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oC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加入1mmol的对氨基苯甲酸,通氮气保护,1h后,升温至130oC反应4h,然后升温至180oC反应15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并将反应溶液倒入甲醇中,析出大量固体;将该固体用甲醇反复洗涤后,抽滤并将收集到的固体于真空烘箱中,80oC干燥10h得超支化聚吡咙。
E1:二苯醚
F1:KH-560
实施例1
将100重量份的A1以及10重量份的B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2
将100重量份的A1以及30重量份的B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3
将100重量份的A1以及20重量份的B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4
将100重量份的A1以及20重量份的B2,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5
将100重量份的A1以及20重量份的B3,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6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以及5重量份的C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7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以及20重量份的C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8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以及15重量份的C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9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15重量份的C1、5重量份的D1、0.5重量份的E1以及3重量份的F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10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15重量份的C1、10重量份的D1、1重量份的E1以及3重量份的F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11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15重量份的C1、8重量份的D1、0.8重量份的E1以及3重量份的F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12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15重量份的C1、8重量份的D2、0.8重量份的E1以及3重量份的F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13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15重量份的C1、8重量份的D3、0.8重量份的E1以及3重量份的F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实施例14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15重量份的C1、9重量份的D3、0.9重量份的E1以及3重量份的F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对比例1
将100重量份的A1、20重量份的B3、15重量份的C1、9重量份的D3以及3重量份的F1,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200℃挤出成型得到。
测试方法
表面光滑度测试:测试摩擦系数。
抗菌性能测试:测试对大肠杆菌以及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百分率。
强度测试:测试拉伸强度。
对上述实施例1~15得到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与不使用羧基化聚四氟乙烯以及改性低聚壳聚糖的产品相比,本申请的新型聚氨酯材料具有非常光滑、吸附力极低、具备良好人体相容性、抗菌性能优异且强度高等优点,因此提供了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进步将形成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虑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换,且这些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被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
100重量份的活化医用级PU;和
10~30重量份的羧基化聚四氟乙烯;
所述活化医用级PU由医用级PU和琼斯试剂反应得到。
2.权利要求1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中,所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由
四氟乙烯与丙烯酸共聚得到。
3.权利要求1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中,所述羧基化聚四氟乙烯的
粒径为5~200nm。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原料还包括5~20重量份的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以及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
5.权利要求4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中,所述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酸的制备
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5g重均分子量为20000的低聚壳聚糖,5ml冰醋酸、10ml质量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搅拌,完全溶解后在55℃条件下保温5h;反应结束后,加入2ml甲醇、0.004g哌嗪二酮酸和0.014g哌嗪二酮磺酸,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得到反应液;用10wt%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至中性,过滤,用20ml丙酮浸泡10h,5ml丙酮洗涤,过滤,40℃减压干燥12h;
(2)再用哌嗪酮二酸改性的低聚壳聚糖上接枝季铵盐
在1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0.1mol的1,12-二溴十二烷、0.016mol的N-甲基咪唑、0.011mol的吡啶、0.028mol的N-甲基吗啉、0.045mol的三乙胺以及50ml乙腈,50℃条件下反应8h后,得到含溴季铵盐混合溶液;
往上述反应溶液中,继续加入步骤(1)合成的低聚壳聚糖接枝哌嗪二酮酰胺、30ml丙酮、20wt%的NaOH水溶液,50℃温度下碱化3h,再在55℃条件下反应10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室温,最后出料浆;再用0.1mol/L的硫酸调节至中性,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反应粗产物;将所述粗产物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然后抽滤,并将滤液再次减压蒸馏去除二甲基亚砜后,得到同时接枝有哌嗪二酮酸和季铵盐的改性低聚壳聚糖。
6.权利要求4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制备原料还包括5~10重量份的超支化聚吡咙、0.5~1重量份的二苯醚以及1~5重量份的KH-560。
7.权利要求6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中,所述超支化聚吡咙由1,3,5-三(4-萘氧基-1,8-二酸)苯三酐、四胺以及对氨基苯甲酸按摩尔比1:1:1制备得到。
8.权利要求7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其中,所述四胺选自3,3’-二氨基联苯胺、3,3’,4,4’-四氨基二苯醚、3,3’,4,4’-四氨基二苯砜、3,3’,4,4’-四氨基二苯甲酮、1,2,4,5-四氨基苯、1,2,5,6-四氨基萘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原料组分,在常温下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
将搅拌均匀的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到180℃~270℃挤出成型得到。
10.权利要求9的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挤出成型的温度200℃。
CN201610278131.5A 2016-04-29 2016-04-29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8021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8131.5A CN105802192A (zh) 2016-04-29 2016-04-29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78131.5A CN105802192A (zh) 2016-04-29 2016-04-29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2192A true CN105802192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78131.5A Pending CN105802192A (zh) 2016-04-29 2016-04-29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219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8183A (zh) * 2016-08-31 2017-02-15 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花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7638612A (zh) * 2017-11-08 2018-01-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凝血抗菌型留置针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3195A (zh) * 2019-06-11 2019-10-18 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长链易溶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2914A (zh) * 2019-06-27 2019-10-25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pvc管材的钙锌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8101A (zh) * 2018-11-23 2020-06-0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疲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3643A (ja) * 1999-07-05 2001-01-26 Toshiba Battery Co Ltd ポリマー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03080145A1 (en) * 2002-03-21 2003-10-02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BALLOON FORMED OF ePTFE AND A DIENE POLYMER
CN101406712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东莞市迪凯精密管材有限公司 抗菌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
EP2275248A1 (en) * 2000-11-02 2011-01-19 Boston Scientific Limited Non-expanded porou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04127918A (zh) * 2014-08-15 2014-11-05 青岛卫辽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留置导管护理剂及其用法
CN104151505A (zh) * 2014-08-12 2014-11-19 东南大学 一种在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进行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修饰的方法
CN105860328A (zh) * 2016-04-21 2016-08-17 武汉馨雅美纺织品有限公司 抗污抗菌桌布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3643A (ja) * 1999-07-05 2001-01-26 Toshiba Battery Co Ltd ポリマー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EP2275248A1 (en) * 2000-11-02 2011-01-19 Boston Scientific Limited Non-expanded porou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produc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WO2003080145A1 (en) * 2002-03-21 2003-10-02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BALLOON FORMED OF ePTFE AND A DIENE POLYMER
CN101406712A (zh) * 2007-10-10 2009-04-15 东莞市迪凯精密管材有限公司 抗菌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
CN104151505A (zh) * 2014-08-12 2014-11-19 东南大学 一种在医用聚氨酯材料表面进行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修饰的方法
CN104127918A (zh) * 2014-08-15 2014-11-05 青岛卫辽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留置导管护理剂及其用法
CN105860328A (zh) * 2016-04-21 2016-08-17 武汉馨雅美纺织品有限公司 抗污抗菌桌布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区英鸿主编: "《塑料手册》", 28 February 1991, 兵器工业出版社 *
卞军,等主编: "《塑料成型原理及工艺》", 31 August 2015,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宋伟强,等编著: "《高分子材料辐射加工》", 31 May 2008, 北京工业出版社 *
罗明泉,等编: "《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 31 July 1992,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8183A (zh) * 2016-08-31 2017-02-15 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花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6398183B (zh) * 2016-08-31 2018-12-07 上海分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花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07638612A (zh) * 2017-11-08 2018-01-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凝血抗菌型留置针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8612B (zh) * 2017-11-08 2020-09-25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抗凝血抗菌型留置针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8101A (zh) * 2018-11-23 2020-06-0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耐疲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343195A (zh) * 2019-06-11 2019-10-18 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长链易溶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3195B (zh) * 2019-06-11 2021-12-24 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长链易溶壳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2914A (zh) * 2019-06-27 2019-10-25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pvc管材的钙锌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72914B (zh) * 2019-06-27 2020-12-15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pvc管材的钙锌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2192A (zh) 用于留置针导管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HU177199B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rmoplastice polytetramethylenether-polyurethan-urea elastomeres
Feng et al. Tough and biodegradable polyurethane-curcumin composited hydrogel with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nd antitumor properties
WO2014160416A2 (en) Medical device and plasticized nylon
CN1684582A (zh) 聚酐类的改进合成法
WO2018072746A1 (zh) 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54537A (zh) 一种羧甲基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170A (zh) 一种医用ldpe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507B (zh) 形状记忆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CN108560076A (zh) 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8406A (zh) 一种抑菌高韧性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
CN108559123A (zh) 一种生物医用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3713B (zh) 一种无机-有机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EP3913021A1 (en) Medical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4921014A (zh) 一种医疗抗疫用抗菌防护靴套
CN107951268B (zh) 一种弹簧3d网布复合床垫
WO2019169670A1 (zh) 一类改性的聚硅氧烷及其应用
CN110590975A (zh) 一种药用聚乙烯醇及其制备方法
EP2358814B1 (en) Plasticizer for thermoplastic polymer materials
CN112245773A (zh) 一种用于狭窄消化道病变的扩张球囊导管
KR101646341B1 (ko) 테트라하이드라진이 도입된 칼릭스[4]아렌과 비스페닐알데하이드가 도입된 사이클로헥산의 하이드라존 공중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외선 차단용 조성물
CN112961480A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pha/pla共混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5252909B (zh) 一种医用可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50523B (zh) 一种耐磨型聚苯硫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4149A (zh) 一种持久抗菌聚丙烯塑料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