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5138A - 枢转仓组件 - Google Patents

枢转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75138A
CN105775138A CN201610139931.9A CN201610139931A CN105775138A CN 105775138 A CN105775138 A CN 105775138A CN 201610139931 A CN201610139931 A CN 201610139931A CN 105775138 A CN105775138 A CN 105775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azine
side panel
upper shell
assembl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99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75138B (zh
Inventor
S·萨夫
S·卡西
C·威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ran Cabi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D Zodia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179,49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955805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C&D Zodiac Inc filed Critical C&D Zodia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775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5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75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5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03Stowage devices for passengers' personal lugg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2011/0038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abins as a wh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2011/0046Modular or preassembled units for creating cabin interio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2011/0053Cabin passenger reading 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air-treatment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rew or passengers, or freight space, or structural parts of the aircraft
    • B64D2013/003Cabin ventilation 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枢转仓组件,其配置用于接收行李和置于飞机内部。枢转仓组件包括:上壳体,其包括强力背板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仓斗,其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第一枢转机构,其可操作地与第一侧面板和仓斗相关联;以及第二枢转机构,其可操作地与第二侧面板和仓斗相关联。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沿着枢转轴线轴向地对齐,使得仓斗绕着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Description

枢转仓组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2月13日、申请号为201480008389.2、发明名称为“枢转仓组件”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母案申请是2013年2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765,652的部分接续申请,其要求2012年2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598,856、以及2012年2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598,816的权益,并且还要求2013年2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64,503、2013年4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09,281、以及2013年6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35,896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头顶储物仓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翻盖式枢转仓的头顶储物仓组件。
背景技术
商用飞机,如AirbusA320或者Boeing737,通常由模块化组件构成,该组件的大小、重量以及结构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机身尺寸、美观性以及安全性因素。这些要求中的许多由法律或法规规定。飞机组件,如头顶储物室、座椅、厕所、厨房、照明系统等,均被要求在严格密闭空间内发挥作用。
飞机制造商在不断完善内部飞机设计,以在运营商规定的对成本、重量、维修停机时间和安全性的限制范围内为乘客和机组人员营造更多的舒适与实用。商业客机一般包括头顶行李储物仓,其安装在乘客座椅上方的飞机的天花板、壁或者其它结构部分。这些储物仓设计为适应于乘客随身携带的行李的大小、形状以及重量。
其它头顶储物仓组件是本领域所公知的。例如,参见公开日是2011年10月20日的美国专利公开文件No.2011/0253837、授权日为1987年1月20日的美国专利No.4,637,642、以及授权日为1996年10月22日的美国专利No.5,567,028,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两套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示出了在打开位置的第一枢转仓组件和在关闭位置的第二枢转仓组件;
图2是其内安装有一系列枢转仓组件的飞机机舱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枢转仓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其内具有行李的图1的枢转仓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其中一个仓斗从其分解的图1的枢转仓组件的透视图;
图6是沿着图1线6--6的剖视图;
图7A是沿着与图7A相同的线所截取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将仓斗固定至上壳体的替代实施例;
图7B是图1的枢转仓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C是沿着图1线7C--7C的剖视图;
图8是图1的枢转仓组件之一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将标准件行李适配于枢转仓组件之内的方式;
图9是将PSU通道省略的图1的枢转仓组件之一的剖视图;
图10是具有不同框架的枢转仓组件的剖视图;
图11是具有位于侧面板与仓斗之间的枢转支点的旋转阻尼枢转机构的详细剖视图;
图12是具有位于侧面板与仓斗之间的枢转支点作为枢转机构的枢轴的详细剖视图;
图13是位于锁定位置的第一闩锁组件的正视图;
图14是位于解锁位置的第一闩锁组件的正视图;
图15是位于锁定位置的第一闩锁组件的剖视图;
图16是飞机机舱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多个安装在飞机机舱中的枢转仓组件和PSU吊斗以及示出了空置的PSU通道;
图17A是飞机内部的透视图,示出了一系列安装在飞机内部中的具有向上照射的机舱照明装置的PSU吊斗组件;
图17B是飞机内部的透视图,示出了一系列安装在飞机内部中的具有向外照射的机舱照明装置的PSU吊斗组件;
图17C是飞机内部的透视图,示出了一系列安装在飞机内部中的具有向下照射的机舱照明装置的PSU吊斗组件;
图18是PSU吊斗组件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乘客部件和系统部件;
图19A是现有技术飞机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一系列具有设置在座椅上方位于PSU通道内的乘客部件和系统部件的座椅;
图19B是现有技术飞机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端部视图,示出了一系列具有设置在座椅上方位于PSU通道内的乘客部件和系统部件的座椅;
图20A是飞机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一系列具有设置在座椅上方的乘客部件和系统部件的座椅;
图20B是飞机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端部视图,示出了一系列具有设置在座椅上方的乘客部件和系统部件的座椅;
图2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两套枢转仓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在打开位置的第一枢转仓组件和在关闭位置的第二枢转仓组件;
图22是仓斗处于关闭位置的图2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
图23A是沿着图22线23A-23A截取的剖视图;
图23B是沿着图22线23B-23B截取的剖视图;
图23C是沿着图22线23C-23C截取的剖视图;
图23D是沿与图22的23C-23C相同的线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包括旋转阻尼器和螺旋弹簧的实施例;
图24是图2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实线示出的仓斗处于中间打开位置,虚线示出的仓斗处于打开位置;
图25A是图2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仓斗处于剖视图下和打开位置,并且内板和外板被去除;
图25B是图2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仓斗处于剖视图下和关闭位置,并且内板和外板被去除;
图26是图2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实线示出的仓斗处于打开位置,虚线示出的仓斗处于中间打开位置;
图27是仓斗处于打开位置的图2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单元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0是图2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其中仓斗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内板和外板被去除以示出利用动力提升辅助的连接单元;
图3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仓斗处于关闭位置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
图32是仓斗处于打开位置的图31的枢转仓组件的侧视图;
图33是图31的两套枢转仓组件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第一枢转仓组件和处于关闭位置的第二枢转仓组件;以及
图34是图31的枢转仓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在附图的各视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部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枢转仓组件,其配置用于接收行李和置于飞机内部。枢转仓组件包括:上壳体,其包括强力背板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仓斗,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第一枢转机构,可操作地与第一侧面板和仓斗相关联;以及第二枢转机构,可操作地与第二侧面板和仓斗相关联。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沿着枢转轴线轴向地对齐,使得仓斗绕着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包括底部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侧部,并且当枢转仓组件将行李接收于仓体内部时,行李被定位在仓斗的底部上,仓斗为承受行李的重量。第一和第二侧面板包括底边,以及仓斗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包括顶边,并且,在关闭位置处,仓斗的第一侧部的顶边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第一侧面板的底边,并且仓斗的第二侧部的顶边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第二侧面板的底边。优选地,仓斗的底部包括顶边,所述顶边在仓斗处于关闭位置时抵接强力背板的前侧底边。仓斗的底部和侧部的顶边形成大致连续的抵接边,该抵接边与强力背板的前侧底边、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的底边的至少一部分抵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枢转仓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组件和第二夹板组件,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第一夹板组件固定至第一侧面板并且从第一侧面板向下延伸,第二夹板组件固定至第二侧面板并且从第二侧面板向下延伸。第一枢转机构延伸通过仓斗的第一侧部并且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延伸,第二枢转机构延伸通过仓斗的第二侧部并且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延伸。
枢转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套闩锁组件,用于在关闭位置处将仓斗固定至上壳体。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第一闩锁组件与第一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一侧部相关联,并且第二闩锁组件与第二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二侧部相关联。优选地,第一闩锁组件包括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并且第二闩锁组件包括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中的一个与第一侧面板相关联,并且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中的另一个与仓斗的第一侧部相关联,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中的一个与第二侧面板相关联,并且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中的另一个与仓斗的第二侧部相关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钩部从第一侧面板的底边向下延伸,且第一撞栓部分被定位于在仓斗的第一侧部的顶边上限定的第一凹部内,并且第二钩部从第二侧面板的底边向下延伸,且第二撞栓部分被定位于在仓斗的第二侧部的顶边上限定的第二凹部内。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钩部从仓斗的第一侧部的顶边向上延伸,并且第一撞栓部分被定位于在第一侧面板的底边上限定的第一凹部内,以及第二钩部从仓斗的第二侧部的顶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撞栓部分被定位于在第一侧面板的底边上限定的第二凹部内。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与设置在仓斗上的操作元件电通信。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包括与其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旋转阻尼器。当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同轴的旋转阻尼器阻抑仓斗。优选地,第一枢转机构还包括与其相关联的第一辅助弹簧,并且第二枢转机构包括与其相关联的第二辅助弹簧。当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第一和第二辅助弹簧被预加载。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弹簧是与第一枢转机构同轴的螺旋弹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壳体包括与上壳体形成一体的个人服务单元(“PSU”)通道,PSU通道设置在靠近仓斗的位置处。优选地,PSU通道包括至少第一PSU吊斗,所述第一PSU吊斗从PSU通道向下延伸。上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轨道,并且PSU吊斗从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面板向下延伸,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固定至第一和第二轨道。优选地,PSU通道包括设置在PSU通道内的系统部件,并且PSU吊斗包括设置在PSU吊斗内的乘客部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壳体包括与上壳体形成一体的ECS通道,并且ECS通道与PSU通道分离。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面板的第二端部,第二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二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面板的第二端部。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提供下述一种或两种:在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提供阻尼和/或在仓斗向关闭位置枢转时提供辅助。优选地,第一侧面板限定使第一连接单元定位在其中的切口,第二侧面板限定使第二连接单元定位在其中的切口。在包括第一和第二夹板组件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单元定位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第二连接单元定位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可在其内配合有四件标准行李。每件标准行李包括顶部、底部、前部、后部以及两个侧部,四件标准行李容置在仓体内部,并且设置为使得当仓斗处于关闭位置时,每件标准行李的两个侧部之一抵靠在仓斗的底部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由单一部件构成,该单一部件借助模具在单一过程中生产或形成的。优选地,仓斗限定仓体内部的下部分,并且上壳体限定仓体内部的上部分。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的底部包括限定在其外表面上的关闭通道,并且所述关闭通道包括关闭面。优选地,仓斗的底部包括限定在其内表面上的行李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有一种枢转仓组件,配置用于接收行李和置于飞机内部。枢转仓组件包括:上壳体,包括强力背板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仓斗,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仓斗枢转地连接至上壳体,并且绕着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仓斗包括底部、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部。枢转仓组件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第一闩锁组件与第一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一侧部相关联,并且第二闩锁组件与第二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二侧部相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枢转仓组件,其包括:上壳体,其包括强力背板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以及仓斗,其包括底部、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部并且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仓斗可操作地与上壳体相关联,并且能够相对于上壳体在仓斗被关闭的第一位置、仓斗被部分打开的第二位置和仓斗被完全打开的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枢转仓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套闩锁组件,用于在关闭位置处将仓斗锁定至上壳体。当仓斗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仓斗被阻抑,并且当仓斗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至少第一辅助弹簧被预加载。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当仓斗从上壳体解锁时,仓斗利用重力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如本文所使用,“重力”意指地心引力)。当仓斗为空时,第一辅助弹簧将仓斗保持在第二位置,并且当大于重力的力置于仓斗上时,仓斗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当仓斗不为空时,与第一辅助弹簧不存在的情况相比,第一辅助弹簧减小使用者从第三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仓斗所需的力。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枢转地连接到上壳体,并且绕着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枢转,并且其中仓斗和上壳体之间的枢转连接包括第一和第二枢轴。优选地,第一辅助弹簧是与第一或第二枢轴中的一个同轴的螺旋弹簧,并且第一和第二枢轴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其同轴的旋转阻尼器,所述旋转阻尼器在仓斗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阻抑仓斗。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面板的第二端部,第二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二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面板的第二端部。优选地,第一辅助弹簧与第一连接单元相关联,并且当仓斗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阻抑仓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枢转仓组件,其包括:上壳体,其包括强力背板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第一夹板组件,其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夹板组件固定到第一侧面板并从第一侧面板向下延伸;第二夹板组件,其包括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夹板组件固定到第二侧面板并从第二侧面板向下延伸;仓斗,其包括底部、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部,其中仓斗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第一枢轴,其可操作地与仓斗和第一夹板组件相关联;以及第二枢轴,其可操作地与仓斗和第二夹板组件相关联。第一和第二枢轴沿着枢转轴线轴向地对齐,并且仓斗绕着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面板的第二端部,第二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二侧部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面板的第二端部。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提供下述一种或两种:在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提供阻尼,在仓斗向关闭位置枢转时提供辅助。优选地,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第一枢轴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延伸。优选地,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第二枢轴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延伸。优选地,第一连接单元被定位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第二连接单元被定位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或第二枢轴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其相关联的辅助弹簧,当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所述辅助弹簧被预加载。在该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空的仓斗保持在部分打开位置。当使用者向下拉仓斗并且克服弹性力时,弹簧被预加载。如果使用者松手而不放任何行李在仓斗中,则仓斗将弹回到初始打开位置。如果使用者放足够的行李/重量在仓斗中以克服弹性力,则仓斗将保持在完全打开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枢转仓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枢转仓组件,第一和第二枢转仓组件设置为彼此靠近并且包括共同的强力背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飞机,包括具有侧壁的机舱,和如上所述的至少第一和第二枢转仓组件,第一和第二枢转仓组件连接至侧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枢转仓组件,配置用于接收行李和置于飞机内部。枢转仓组件包括:上壳体,包括强力背板、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强力背板包括与强力背板一起形成的一体PSU通道;仓斗,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第一枢转机构,可操作地与第一侧面板和仓斗相关联;以及第二枢转机构,可操作地与第二侧面板和仓斗相关联。仓斗绕着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强力背板包括第一和第二轨道,当枢转仓组件安置于飞机内时,第一和第二轨道大致平行于飞机的纵向延伸轴线地延伸,并且枢转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面板,该面板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轨道,并且部分地限定PSU通道。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面板包括从面板向下延伸的PSU吊斗,并且PSU吊斗包括设置在PSU吊斗内的阅读灯,以及与PSU吊斗相关联的机舱照明装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包括一种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便于航空公司顾客或乘务员以最小力关闭开着的仓斗的装置,并且还提供了以受控的方式打开满载的关着的仓斗的装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旋转阻尼机构。例如,旋转阻尼机构可以是美国专利公开No.2013/0207529(“529”出版物)中教导的机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旋转阻尼机构可以是美国专利公开No.2013/0209221(“221”出版物)中教导的旋转阻尼器,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优选地,旋转阻尼机构可以在装置的旋转行程(例如,仓斗的关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包括弹簧辅助。弹簧辅助可以被限制在枢转仓的行程的整个范围的一部分上或行程的整个范围上。将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这减小了乘客关闭仓斗所需的力。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仓斗旋转行程的一部分上施加的提升力通过包括与旋转阻尼机构和/或枢转机构相关联的弹簧特征件来实现。弹簧特征件被定向为使得压缩发生在仓斗行程范围的全部或一部分期间。在仓斗打开的同时,弹簧被预加载以提供载荷辅助。这能在仓斗运动范围的开始特别有利,因为乘客关闭仓斗的手负载在此时通常最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的描述和附图是说明性的,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的。许多具体细节被描述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公知的或常规的细节没有被描述以避免使得描述不明确。本申请中的提及一个实施例或提及实施例可以是,但不一定是,提及相同的实施例,并且,这些提及意在参考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
本申请中的提及“一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意味着所描述的与实施例相关的特定的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申请中各处出现的用语“在一个实施例中”不一定全部指的是同一实施例,也不一定是互相排斥其它实施例的独立的或替代的实施例。此外,描述了各种特征,这些特征可能被一些实施例展示,但未被其它的实施例展示。相似地,描述了各种要求,这些要求可能被一些实施例要求且未被其它的实施例要求。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通常具有它们在本领域内的、在本申请内容的范围中的以及在术语被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内的常规含义。某些用于描述本申请的术语在下文或在本申请的其它地方被讨论,以就本申请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额外的指导。出于方便,某些术语可能被强调,例如使用斜体和/或引号。任何强调的使用对术语的范围和含义没有影响;在相同的上下文中,无论其是否被强调,术语的范围和含义是相同的。
将被理解的是,相同的事情可以以一种以上种方式陈述。因此,替代语言和同义词可能被使用,以用于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个或大多数术语。无论术语在本文中是否被详述或讨论,均没有任何特殊含义附加其上。某些术语的同义词被提供。一个或多个同义词的陈述不排除其余同义词的使用。在本申请中任何位置的示例的使用,包括本文所讨论的任何术语的示例,仅用于说明,并且不意于进一步限定本申请或示例性术语的范围和含义。同样的,本申请不限定于本申请所给的各种实施例。
不属意于进一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仪器、装置、方法以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与它们相关的结果在下文给出。值得注意的是,标题和小标题可在示例中被使用以便于读者阅读,这绝不是在限定本申请的范围。除非被限定,否则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在矛盾的情况下,本文件,包括定义,将会控制。
将被理解的是,术语如本文所使用的“前”、“后”、“上”、“下”、“侧”、“短”、“长”、“向上”、“向下”、“尾”、“向前”、“仓内”、“仓外”以及“下面”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并且参见如图所示的部件的方位。应当被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部件的任何方位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现在参见附图,其中附图的展示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目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图1-16示出了枢转仓组件10。特别是,本发明可用在商业客机上。然而,这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并且枢转仓组件可被用在其它场合。
本发明的枢转仓组件10采用了“翻盖设计”。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允许仓内部整体体积尽可能多地被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空间和行李容纳量。这种设计和结构还提供了将系统如环境控制系统(“ECS”)的风道和电气设备集成的途径。
如将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在飞机的机舱内,头顶储物仓通常固定至附接点,如硬点、头顶和侧部附接物。因此,对于枢转仓组件的附接情况的描述将被省略。
图1-16示出了双枢转仓组件,其实质上为两个具有共同的强力背板12的枢转仓组件10,并且可被一起安装至飞机的机舱内。然而,将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是,具有单一强力背板12的单一且分开的枢转仓组件10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在本文中被描述和要求权利。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或更多个枢转仓组件10可包括共同的强力背板12。附图示出了枢转仓组件10,其设置在飞机上的外侧位置上。然而,将被理解的是,枢转仓组件10在宽体飞机上可被应用在飞机的内侧。例如,两套背靠背朝向外侧的枢转仓组件可10包括共同的强力背板12。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包括强力背板12、具有位于各侧上的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或枢轴16a和16b的盘或仓斗14、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对于每套枢转仓组件10,强力背板12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一起在本文中被称为上壳体26。总体来说,枢转仓组件10包括上壳体26和仓斗14,上壳体包括强力背板12、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仓斗14和上壳体26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14限定仓体内部36的下部分,并且上壳体限定仓体内部36的上部分。将被理解的是,枢转仓组件包括两侧,每侧具有枢转机构和相关联的部件。在整个描述中,许多部件利用“a”表示为“第一”部件并且利用“b”表示为“第二”部件。然而,由于许多部件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所以在说明书和附图的某些部分中,“a”和“b”被省略。例如,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枢轴被表示为“16a”和“16b”。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的某些部分中,枢转机构/枢轴可以总体上表示为“16”。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强力背板12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是分开的部件。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强力背板12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上壳体26)可以是整体部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包括单件式仓斗14,该仓斗包括底部28,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侧部24a和24b。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仓斗14可包括多件,例如为包括作为分开部件的底部28、第一和第二相对侧部24a和24b的三件式设计。将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仓斗14和上壳体26提供一种“翻盖设计”,该翻盖设计中第一侧面板18a的底边19a与第二侧面板18b的底边19b以及强力背板12的前侧底边12a之中的至少一部分与仓斗14的顶边14a边对边地相接或抵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关闭位置处,除了仓斗14的底部28的后侧顶边28b和与其相邻的区域、与强力背板12重叠之外(参见图8),在仓斗14与上壳体26之间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重叠。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和第二耳部20a和20b与第一和第二凹入部22a和22b之间的局部重叠之外,在关闭位置处,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与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之间完全没有重叠。换句话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仓斗14没有进入仓体内部36的由上壳体26限定的上部分。将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这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仅通过去除冗余镶板增加了储物体积和降低了重量,而且显著地减少了整个枢转仓组件10所需要的部件的数量。如附图所示,强力背板12可包括一体框架34,用于大致被乘客不可见的照明的、通风的和/或其它系统部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框架34形成为强力背板12的整体部分。然而,这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并且框架34可以省略或者是单独的部件。
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并没有接收在仓体内部36的上部分内。换句话说,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在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的不包括第一和第二耳部20a和20b以及第一和第二凹入部22a和22b的部分中,第一和第二顶边25a和25b没有超过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也没有与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重叠。优选地,第一和第二顶边25a和25b与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彼此相互抵接。然而,这样的实施例是可能的,其中第一和第二顶边25a和25b与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彼此水平地分开,但是,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和第二顶边25a和25b没有超过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也没有与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重叠。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强力背板12、仓斗14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由碎芯板制成。然而,这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并且其它材料可被使用。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单件式仓斗14采用碎芯板配合金属模具成型制成。这产生了具有C形框架截面的连续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由单一模具制成。该连续件用作结构性工字梁。然而,这个结构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12所示,一般来说,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包括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该枢转机构可操作地与仓斗14配合,并且允许仓斗14相对于上壳体26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允许仓斗14相对于上壳体26枢转的任何类型的枢转机构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可以为枢轴,如图12所示。将被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或枢轴绕着枢转轴线枢转或旋转。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轴向地对齐,以使得枢轴绕着相同的轴线A1旋转,如图7C和8所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18a包括从第一侧面板向下延伸的第一耳部20a,以及第二侧面板18b包括从第二侧面板向下延伸的第二耳部20b。第一和第二耳部20a和20b与第一和第二凹入部22a和22b配合,或接收在第一和第二凹入部22a和22b中,第一和第二凹入部22a和22b形成在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上。如附图所示,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凹入部22a和22b向内延伸进入仓斗14的内部。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凹入部可向外延伸。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耳部可从仓斗向上延伸,并且可在上壳体的侧面板上向内地或向外地限定凹入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面板18a、第一耳部20a以及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除了第一凹入部22a外)均置于大致的共同平面P1内(参见图6)。同样地,第二侧面板18b,第二耳部20b以及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除了第二凹入部22b外)均置于大致的共同平面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耳部20a和20b可为仓斗14的一部分,并且第一和第二凹入部22a和22b可限定在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上。
如上述讨论的,并且如图6和8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关闭位置处,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的底边抵接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的顶边25a和25b(图6),并且强力背板12的前侧底边12a抵接仓斗14的底部28的前侧顶边28a(图8和14)。将被理解的是,强力背板的前侧底边12a可以包括框架34。换句话说,如本文所使用的,前侧底边12a是被仓斗14抵接的开口边,无论它实际上是强力背板、框架或从强力背板延伸的面板。图8和14还示出,仓斗14的底部28包括后侧顶边28b,其设置为靠近但不抵接强力背板12的后侧底边12b。这允许当仓斗14向打开位置枢转时,仓斗的底部28的一部分与强力背板12重叠。将会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在商业实施例中,仓斗和/或上壳体可包括覆盖仓斗的顶边或上壳体的底边的切边、密封物或类似物。然而,这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并且对于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来说,任何这样的部件被认为是上壳体或仓斗的一部分。例如参见图23A和23B所示的装饰件13。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包括至少一个止动件15(并且优选地为多个止动件),其置于仓体内部36之中,并且将仓斗14保持在打开位置且阻止仓斗过多地枢转。任何类型的止动件15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如图3所示,止动件15可抵接仓斗14的背部的倾斜顶边14b和/或仓斗14的底部28的后侧顶边28b。止动件15可为单独的部件,或者内置于上壳体26中(如突起)。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枢转机构16a在第一耳部20a与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之间延伸,并且第二枢转机构16b在第二耳部20b与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之间延伸。如上述讨论的,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可为枢轴,仓斗可在该枢轴上旋转。如图5-6和7B-7C所示,第一枢转机构16a的一部分可分别设置在第一耳部20a和第一侧部24a上的对应的开口32a和33a内,并且第二枢转机构16b的一部分可分别设置在第二耳部20b和第二侧部24b上的对应的开口32b和33b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枢轴可从仓斗延伸至耳部上的开口,反之亦然。任何成对的轴向对齐并且允许仓斗14相对于上壳体26枢转的枢转机构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图11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旋转阻尼器17a和17b。对于第一旋转阻尼器17a,壳体19或轴21中的一个固定在开口32a内,并且另一个固定在开口33a内。对于第二阻尼器17b,壳体19或轴21中的一个固定在开口32b内,并且另一个固定在开口33b内。将被理解的是,图11仅仅示出了第一旋转阻尼器17a,而第二旋转阻尼器17b是第一旋转阻尼器的镜像。第一和第二旋转阻尼器17a和17b可包括将它们固定在位的盖23。
将被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旋转阻尼器17a和17b提供当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阻抑或控制仓斗的下降或枢转的能力。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旋转阻尼器是'529出版物或'221出版物中教导的任一个旋转阻尼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中的每个可包括盖23,该盖置于仓体内部36的外侧或内侧,并且盖23将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固定于仓斗14,并且覆盖和容置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将被理解的是,任何类型的助力器(用于提升和降低仓斗)或阻尼器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本发明可利用现有技术的阻尼器,如线性阻尼器,该线性阻尼器包括缸,缸具有置于其内的活塞和阻尼流体、或者用以辅助的弹簧(如下所述)。
如图1-5所示,并且更具体地如图13-15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包括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40a和40b,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可操作地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以及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相关联。优选地,第一闩锁组件40a包括第一钩部42a和第一撞栓部分44a,并且第二闩锁组件40b包括第二钩部42b和第二撞栓部分44b。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钩部42a从第一侧面板18a的底边19a向下延伸,并且第一撞栓部分44a设置在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的顶边25a上限定的第一凹部41a内,以及第二钩部42b从第二侧面板18b的底边19b向下延伸,并且第二撞栓部分44b设置在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的顶边25b上限定的第二凹部41b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钩部42a从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的顶边25a向上延伸,并且第一撞栓部分44a设置在第一侧面板18a的底边上限定的第一凹部内,以及第二钩部42b从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的顶边25b向上延伸,并且第二撞栓部分44b设置在第二侧面板18b的底边上限定的第二凹部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撞栓部分44a从第一侧面板18a的底边19a向下延伸,并且第一钩部42a设置在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的顶边25a上限定的第一凹部41a内,以及第二撞栓部分44b从第二侧面板18b的底边19b向下延伸,并且第二钩部42b设置在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的顶边25b上限定的第二凹部41b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撞栓部分44a从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的顶边25a向上延伸,并且第一钩部42a设置在第一侧面板18a的底边上限定的第一凹部内,以及第二撞栓部分44b从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的顶边25b向上延伸,并且第二钩部42b设置在第二侧面板18b的底边限定的第二凹部内。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40a和40b可被手动地或电子地致动。如图5所示,枢转仓组件10优选地包括设置在仓斗14上的操作元件或释放按钮2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操作元件27包括与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40a和40b电通信(通过有线地或无线地)的开关。
将被理解的是,允许仓斗14与上壳体26连接的任何类型的闩锁机构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将被理解的是,术语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指的是在附图中固定至上壳体的整体组件。并且,术语第一撞栓部分和第二撞栓部分指的是附图中固定至上壳体的整体组件。钩部可以为包括与撞栓配合或锁在撞栓上的钩或闩锁的任何闩锁机构。
图13-15示出了第一闩锁组件40a的示范性实施例。将被理解的是,第二闩锁组件40b实质上包括相同的部件。图13和15示出了位于锁定位置的第一闩锁组件40a,并且图14示出了位于解锁位置的第一闩锁组件40a。优选地,第一钩部42a安装在第一侧面板18a上的凹部29a内,并且包括壳体31a、钩35a和帮助导引撞栓39a(撞栓39a可被螺纹紧固件51a固定在位)进入期望位置的导引件37a。如现有技术所知晓的,钩35a可安装在枢转销上,并且包括用于促使钩进入期望位置的弹簧43a。优选地,第一撞栓部分44a包括壳体45a,该壳体限定有位于其内的导引凹部47a,并且横跨设置有撞栓39a。在使用中,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导引件37a接收在导引凹部47a内,并且,由于钩35a的底边上的角度和撞栓39a的圆形形状,使得钩35a被无障碍地枢转并且撞栓39a完全接收在导引件37a之间。由于弹簧43a,促使钩35a进入如图13所示的位置,并且此时第一闩锁组件40a处于锁定位置。
将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借助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向下延伸的、并且锁定至第一和第二撞栓部分44a和44b的第一和第二钩部42a和42b,其中该第一和第二钩部42a和42b实质上是嵌入在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中,使得允许仓斗14的顶边14a(即顶边25a和25b,和前侧顶边28a)抵接在上壳体26底边(底边19a和19b,和前侧底边12a)上。换句话说,第一侧面板18a、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以及第一闩锁组件40a都大致竖直地排列,并且,第二侧面板18b,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以及第二闩锁组件40b都大致竖直地排列。
示出在附图中的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40a和40b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并且用于将仓斗14固定至上壳体26的任何类型的闩锁组件或机构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枢转仓组件可包括连接仓斗与强力背板的中心闩锁。
如图4、8和14所示,创新性的枢转仓组件10设计为储放在边上具有滑轮的标准TravelPro22"行李袋或行李11(这种类型的行李袋在本文中被称为“标准行李”)。如将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在头顶储物仓内储放最大量的行李在客机内是极其重要的,并且本文所讨论的标准行李在确定头顶储物仓内适宜放入的行李量时用作业界标准。如图4所示,一件标准行李11包括顶部11a、底部11b、前部11c、后部11d以及两个侧部11e。通常地,标准行李11包括位于行李底部11b的滑轮。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可在仓体内部储放4件标准行李。然而,这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储放更多或更少的标准行李。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由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提供的枢转轴线A1或者枢转支点并不与仓体内部储放的行李具有同样的长度方向轴线,而是偏心地设置。此外,仓体内部的行李的重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更靠飞机外侧,并且更接近枢转轴线A1,由此使得仓斗14被更容易地关闭。此外,与现有技术的枢转仓相比,枢转仓组件10可从走道进一步移向外侧,由此提供更多的乘客空间和开放式机舱感觉。然而,包括与现有技术作比较的这些描述均不是意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参见图19A-19B,如将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客机通常包括被称之为乘客服务单元(“PSU”)的系统,该系统大致位于每排座椅上方(尽管并不如通常那样相对于每排座椅置于相同的间距处),安置在客机机舱内的乘客座椅上方的头顶面板上。除了其它部件以外,PSU包括阅读灯、扩音器、发光标志以及自动部署的氧气面罩,并且还有用以提供经调节空气的风口。乘客服务单元通常包括专门用于每个功能的单个PSU面板117(如,扩音器面板,阅读灯面板,间隔面板等),并且单个PSU面板117设置在延伸机舱内部的长度的轨道116上。这些单个的功能特定化面板然后配置用于满足飞机和乘客的需求,通常会产生300种或更多的特定面板的构造和安装。这些面板117安装在PSU通道118内,并且将PSU通道118覆盖,构成了位于乘客上方的、限制\界定乘客净空的天花板120,所述PSU通道118内部设置有乘客元件112(如阅读灯、风口、飞机乘务员按钮等)和系统元件114(连接线、氧气罐/部件、机舱灯以及相关联的电气设备、风道等)。如图19A所示,从地板122至“天花板”120具有固定的距离或高度H1。
至少参见图16-20B,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包括集成的PSU通道50和用于每排乘客的PSU吊斗(PSUpod)52。如上述讨论的,飞机PSU通常包括两种类型的元件:乘客元件112(阅读灯,风口/换气口和飞机乘务员呼叫按钮)和系统元件114(连接线,氧气罐113/部件,机舱灯和相关联的电气设备,风道等)。如图18所示,PSU吊斗52提供了将用于每排的乘客元件组112从用于每排的系统元件组114至少部分地分离的方法。通过将乘客元件112从通常安装在PSU内的系统元件114分离,PSU吊斗52(用于乘客元件112)构造为或位置设置为独立于安置在PSU通道50内的系统元件114。如图18和20A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乘客元件组112设置在系统元件组114下方。将被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PSU吊斗52和PSU吊斗组件58可以与不同于本文所描述的翻盖设计的头顶仓一起使用。例如,PSU吊斗组件58可以与其它类型的枢转仓、或与被固定地但包括枢转门的头顶储物仓一起使用。PSU吊斗组件可以与包括用于行李的封壳和与封壳集成的PSU通道的任何头顶储物仓一起使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PSU吊斗52优选地包括壳体54,壳体包括协同作用以限定吊斗内部58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部53a、53b、53c和53d、顶侧53e以及底侧53f,多个阅读灯60(该阅读灯与阅读灯开口54a对齐,并且要么延伸穿过要么照射光线穿过阅读灯开口54a),机舱照明装置62,透镜组件64以及限定在壳体内用以吹出经调节空气的换气口或风口66。将被理解的是,壳体在形状上可以为圆形、卵形或椭圆形。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这些形状被考虑为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PSU吊斗52是PSU吊斗组件58的一部分,PSU吊斗组件58包括面板56,面板具有连接器70a(如钩),连接器70a与轨道或连接器70b配合,轨道或连接器70b是强力背板12的一部分,并且在与飞机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在附图中,“70”用来指代的是70a与70b之间的连接。将被理解的是,任何类型的连接,如钩、铆钉、螺纹紧固件、磁铁、卡扣配合布置、或者将面板56和PSU吊斗52固定至上壳体26或强力背板12的任何其它方法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PSU吊斗52连接至面板56,并从面板56向下延伸或悬挂,由此组成PSU吊斗组件5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面板可被省略,并且PSU吊斗自身可连接至轨道70b。当安装在飞机内时,用于电连接的连线(电连接至阅读灯60和机舱照明装置62)和用于一个或多个风口66的风道从PSU通道50延伸穿过面板56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口56a,并且再向下延伸进入壳体54内。PSU吊斗52可包括置于其上的飞机乘务员呼叫按钮72。
如上述讨论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PSU吊斗组件58还包括与PSU吊斗52相关联的机舱照明装置62。机舱照明装置62可为任何类型的照明装置(如LED、白炽灯、卤素灯等),并且可设置在壳体54之内或之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PSU吊斗组件58还包括透镜组件64,透镜组件有助于将从机舱照明装置62照射的光按照所期望地变为直射。如图17A最佳地示出,从机舱照明装置62发出的光62a从PSU吊斗52顶部照射,并且沿着且向下地布满飞机的面板56、仓斗14和侧壁等。由于这样的布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PSU吊斗52提供了大致向下向外照射的乘客专用阅读灯60,和大致向上向外照射的座椅排专用机舱照明装置。图17B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阅读灯、排风口和飞机乘务员呼叫按钮被省略,并且PSU吊斗52包括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部53a-53d向外照射的机舱照明装置。图17C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阅读灯,排风口以及飞机乘务员呼叫按钮被省略,并且PSU吊斗52包括从壳体54的底部向外照射的机舱照明装置。这些实施例还可包括阅读灯、排风口以及飞机乘务员呼叫按钮。这些实施例都借助将机舱照明装置设置在PSU吊斗52之上或之内而得到了专门用于每排的机舱照明装置。
参见图20A-20B,如上述讨论的,一般地,在本发明中,乘客元件组112被包含在每个PSU吊斗52内,并且系统元件114设置在PSU通道50内,或者设置在由头顶仓或用以隐藏系统元件114的面板56限定的天花板上方的其它某些位置处。将被理解的是,系统元件114包括座椅排专用元件(如氧气罐/面罩)和非座椅排专用元件(风道,电线等)。这些元件在图19A-20B中示意性地示为块或组。然而,将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系统元件114可沿着PSU通道50置于任意位置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系统元件114大致堆放在PSU吊斗52和乘客元件112上方。换句话说,PSU吊斗52设置在容置系统元件114的PSU通道50下方。然而,如上述讨论的,并非所有的系统元件114将被设置在乘客元件112或PSU吊斗52的直接上方。换句话说,乘客元件112或PSU吊斗52置于第一水平并且系统元件114置于高于乘客元件112或PSU吊斗52的第二水平或第二高度。
PSU吊斗52通过使用座椅排专用设计、和内置于并且限定在枢转仓组件10内的完整的通道50,改变了现有技术的构造和安装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有助于消除或减少不必要的间隔面板。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PSU吊斗52相对于每排座椅124具有相同的间距或与其对准。将被理解的是,PSU吊斗组件58的位置设置可通过连接器70a和轨道70b之间的连接70而调整。换句话说,PSU吊斗组件58可在轨道70b上向前或向后滑动。此外,通过减少PSU通道内部件的数量,面板的高度可被提高(相对于现有技术)至高度H2,高度H2大于相似的现有技术飞机内的高度H1。此外,尽管PSU吊斗52在面板56下方向下延伸,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它可设置在与现有技术天花板120/面板117高度相同或相似的高度H1处。这允许了将PSU吊斗52设置为使得高度H2相较于现有技术提供更多的乘客空间和净空,并且将PSU吊斗52和PSU吊斗52之内或之上的元件(如阅读灯、排风口、机舱照明装置等)设置在与各排乘客一致的位置或间距处。换句话说,PSU吊斗52之间的乘客净空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增加的。然而,PSU吊斗52的位置设置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它们可设置为低于现有技术高度H1和/或它们可设置为使得它们具有与各排间距不同的间距。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机舱照明装置可被省略,或者更多或更少的阅读灯可包含在其中。用于阅读灯60的开关或按钮可被设置在PSU吊斗52上或者设置在每个阅读灯60所对应的乘客能够得着的范围内的其它位置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阅读灯60被PSU吊斗52所分配的那排就坐的乘客控制,并且机舱照明装置62被机组人员从远离乘客的位置处控制。
参见图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0包括环境控制系统(“ECS”),环境控制系统包括风道和电气设备。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强力背板12用作ECS风道的封壳。如上述讨论的,ECS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置于PSU通道50内。然而,枢转仓组件1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单独ECS通道74。电线紧固件可直接附接在枢转仓组件10以替代附接在飞机上,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时,为更简单更整齐的安装方式。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ECS通道可被省略,并且风道、电气设备等可连接至飞机。
参见图21-34,示出了枢转仓组件140的另一个实施例。枢转仓组件140与图1-16示出的枢转仓组件10类似。然而,耳部和对应的凹入部被省略并且用枢转地连接上壳体26和仓斗14的夹板(clevis)组件142a和142b代替。换言之,代替从上壳体向下延伸的一体耳部,夹板组件142a和142b(与枢轴16a和16b一起)提供仓斗与上壳体的枢转连接。将被理解的是,图22-34中的大多数不包括闩锁组件。结合枢转仓组件10显示的上述闩锁组件可以被用于枢转仓组件1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其它闩锁机构可被使用。
如图21所示,枢转仓组件140总体来说包括强力背板12、具有位于各侧上的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或枢轴16a和16b的盘或仓斗14(或多个仓斗)、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以及第一和第二夹板组件142a和142b。对于每套枢转仓组件140,强力背板12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一起在本文中被称为上壳体26。总体来说,枢转仓组件140包括上壳体26和仓斗14,上壳体包括强力背板12、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仓斗14和上壳体26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36。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14限定仓体内部36的下部分,并且上壳体限定仓体内部36的上部分。如图21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40包括定位在强力背板12和仓斗14上的多个止动件15,止动件15阻止仓斗14比优选的打开位置打开更多(如下所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止动件15可以是跨越仓斗14的背面的大部分或全部的长条(参见图33-3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止动件15可以位于其它地方。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强力背板12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是分开的部件。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强力背板12与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上壳体26)可以是整体部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40包括单件式仓斗14,该仓斗包括底部28,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侧部24a和24b。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仓斗14可包括多件,例如为包括作为分开部件的底部28、第一和第二相对侧部24a和24b的三件式设计。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将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仓斗14和上壳体26提供一种“翻盖设计”,该翻盖设计中第一侧面板18a的底边19a与第二侧面板18b的底边19b之中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间边对边地相接或抵接,并且强力背板12的前侧底边12a与仓斗14的顶边14a边对边地相接或抵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关闭位置处,除了仓斗14的底部28的后侧顶边28b和与其相邻的区域、与强力背板12重叠之外,在仓斗14与上壳体26之间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重叠。换句话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仓斗14没有进入仓体内部36的由上壳体26限定的上部分。
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并没有接收在仓体内部36的上部分内。换句话说,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仓斗14的第一侧部24a的第一顶边25a没有超过第一侧面板18a的第一底边19a,也没有与第一底边19a重叠。并且,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仓斗14的第二侧部24b的第二顶边25b没有超过第二侧面板18b的第二底边19b,也没有与第二底边19b重叠。优选地,第一顶边25a抵接第一底边19a,并且第二顶边25b抵接第二底边19b。然而,这样的实施例是可能的,其中第一和第二顶边25a和25b与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或者强力背板12的前侧底边12a与仓斗14的前侧顶边28a彼此水平地分开,但是,当仓斗14向关闭位置枢转时,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和第二顶边25a和25b没有超过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也没有与第一和第二底边19a和19b重叠,和/或前侧顶边28a没有超过前侧底边12a也没有与前侧底边12a重叠。
如图21-34所示,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包括第一和第二夹板组件142a和142b,其容置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连同其它部件,如下所述。一般来说,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可操作地与仓斗14配合,并且允许仓斗14相对于上壳体26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将被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或枢轴限定枢转轴线。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轴向对齐。
如图21-22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140在其各侧包括连接单元150(下面将更全面描述),连接单元150连同第一和第二枢转机构16a和16b被容置在夹板组件142a和142b中。第一和第二夹板组件142a和142b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侧面板18a和18b,并且向下延伸以围绕仓斗14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4a和24b的一部分。在该实施例中,枢轴16a和16b实质上是夹板销,夹板由内板175和外板177构成,内板175和外板177均在其中包括开口179,枢轴/销16延伸穿过该开口。
参见图23C,枢轴16b延伸穿过夹板组件142b的下臂176b,夹板组件142b与位于仓斗14另一侧上的夹板组件和枢轴一起提供上壳体26与仓斗14之间的枢转连接。第一和第二夹板组件142a和142b可以通过紧固件、螺纹紧固件、粘接等连接到上壳体26和仓斗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夹板组件142a和142b与上壳体26是一体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夹板组件可以与仓斗14是一体的,或者可以附接/固定到仓斗,并且枢轴可以延伸穿过上壳体。如图23C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夹板组件142b包括螺纹紧固件173,其延伸到定位在侧部18b上的开口中的衬套178中。枢轴16b也可以延伸穿过定位在内板和外板175和177上的开口179中以及定位在仓斗14的侧部上的开口182中的衬套17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衬套178可以省略。将被理解的是,夹板组件142a和142b(以及其内板和外板175和177)可以分别是整体结构,或者它们可以是多个共同形成夹板组件的板。如图23C所示,夹板组件可包括连接内板和外板175和177的水平板18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枢轴可以与内板和外板/下臂或者内板或外板/下臂的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为整体或固定到所述内表面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夹板组件可以包括在上壳体和仓斗之间延伸并固定到上壳体和仓斗的单一内板或外板。
如图23D所示,在包括旋转阻尼器17和/或辅助弹簧172(下文描述)的实施例中,这些部件也被容置在夹板组件142b内。图23D还示出了包括如下连接器的夹板组件142b,该连接器与夹板的上臂180b的内表面为整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40包括一种系统,该系统帮助使用者以预定的最小力关闭开着的仓斗14,并且可以提供以受控的方式(被阻抑)打开满载的关着的仓斗14的装置。这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图24-30示出了用于提供这些特征的优选的实施例。在航空工业中,为了打开和关闭头顶仓并且对于针对不同身高的男性和女性关闭仓所必要的力而言,某些尺寸、重量、力量和其它度量等被需要或希望。这些需要考虑的事项在本文的说明书中被考虑到。然而,将被理解的是,本文阐述的特定数字、度量、尺寸等仅是示范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24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枢转仓组件140的侧视图。仓斗14的两个不同的打开位置被示出。这在本文中称为两级打开的仓斗或仓。实线所示的位置是枢转仓为空时处于打开位置的仓斗14(在本文中称为“中间打开位置”)。虚线所示的位置是枢转仓被装载超过预定重量时处于打开位置的仓斗14(在本文中称为“打开位置”)。仓斗14可以完全打开到一定角度或弧度,在图24中示出为A1。当仓斗14打开到A1时,仓斗处于打开位置(止动件15将仓斗14保持在打开位置)。当仓斗14处于中间打开位置(这是静止位置,而不仅仅是作为仓打开时的“快照”的位置)时,仓斗14移动通过在图24中标记为A2的角度或弧度。中间打开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角度或弧度在图24中显示为A3。在示范性实施例中,A1为42°,A2为31°,A3为11°。然而,这些角度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例如,在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A1可以介于30°和60°之间,A2可以介于20°和40°之间,A3可以介于5°和20°之间。一根或多根辅助弹簧可以用来将仓斗14保持在中间打开位置,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被打开时,两级打开可以被省略并且仓斗14可以一直打开到弧度A1。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在被打开时是带阻尼的。这防止仓斗14由于重力而猛地打开。阻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如下所述。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关闭辅助力沿仓斗14的关闭弧度(在图24中显示为示例A3)的至少一部分被提供。其结果是,当仓斗14为空时,仓斗14将被定位在中间打开位置。然而,当仓斗14被装载有预定重量的行李时或者当使用者用足够的力向下拉以克服弹簧力时,仓斗14将被定位在打开位置。当使用者推动来关闭仓斗14,由预载弹簧产生的关闭辅助力将沿着弧度A3进行帮助,弧度A3是需要使用者最大力的关闭弧度的部分。
如图24-27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40还提供关闭通道144,该关闭通道限定关闭面146,该关闭面在被使用者接触或推动时限定关闭点杠杆臂L1。在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者将其手放在枢转仓中间的某个地方,以试图将其关闭。然而,在本发明中,利用限定在仓斗14中的关闭通道144,使用者将倾向于按压在关闭面146上来关闭仓斗14。关闭面146在相对远离枢转点的区域位于仓斗14上,从而提供了较长的关闭点杠杆臂L1(与使用者将其手放在仓斗中间的情况相比)。这使得与使用者在靠近枢转点的位置推动仓斗14的情况相比,使用者更容易关闭仓斗14。当仓斗14处于中间打开位置或(完全)打开位置时,关闭面146也被定向为使得使用者施加在关闭面146上的关闭力将与仓斗14的关闭运动大致成直线(参见图27的箭头F1)。关闭面146的定位和定向有助于确保使用者在有效点推动,有效点通常是远离枢转点并且靠近杠杆臂的垂线的点。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5A-25B所示,仓斗14还成形为使得行李的重心CG被定位成便于更容易关闭仓斗14。当与现有技术的大多数飞机中的枢转仓相比,仓斗14被成形为将行李在仓斗中的位置设置成使得行李的重心更靠近枢转点。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这通过在仓斗14的前边缘设置一体的斜面部148来实现,该斜面部确保在开始向上运动期间(其中使用者体验最大的手负载)行李正确定位(在单通道飞机的更外侧)。如图25A所示,优选的是,斜面部148实质上是关闭通道144的反面。
如图25A-25B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14的局部“压扁”或行李凹槽149被限定在仓斗的内表面,以允许当仓斗14关闭时行李11进一步向飞机外侧移动或移位。这种移动可以在图25A和25B的比较中看出,其示出了从行李11的重心CG到枢转点的距离为D1和D2,其中D2较短。行李凹槽149局限于行李11的外侧下角的周围。
如上所述,阻尼和关闭辅助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提供。如图25A-25B所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40包括连接单元150,其一端连接到仓斗14,其另一端连接到上壳体26(优选地,侧壁18中的一个)。如图25B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50被定位在上壳体26的侧部18b上的切口151中。连接单元150通常可用于阻抑仓斗14的打开或辅助仓斗14的关闭的任一种或两种。
图28-29示出了连接单元150a和150b的示意图。连接单元150a和150b在其相反两端均包括枢转连接件152(例如,球形接头),枢转连接件将连接单元与分别位于仓斗14和侧壁18上的支架154或类似物相连。在使用中,在仓斗14的打开或关闭过程中,连接单元150根据需要绕枢转连接件152枢转,并且根据需要延长或收缩。连接单元150a包括两个不同的弹簧156和158,其用来在关闭弧度A1的两个不同部分上提供关闭辅助。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变的或两级弹簧可以用来提供相同的结果。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可以与弧度A2和A3重合或者可以不重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50a还可以包括阻尼能力。连接单元150b包括在关闭弧度A1的至少一部分上包括关闭辅助,并且还在仓斗14的打开过程中提供阻尼。如图29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弹簧辅助在仓斗沿A3行进期间进行关闭时被提供,并且阻尼在至少A2(优选A1的全部)上进行打开时被提供。阻尼可以以任何已知的方式来提供。在示范性实施例中,阻尼通过设置在圆柱体162中的流体160来提供,如图29所示。也可以使用气压缸或集气筒。
将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是,仓斗14的关闭在过程开始时最困难(例如,A3,如图24所示)。因此,优选的是,连接单元150在关闭过程的至少这部分期间提供弹簧提升辅助。
将被理解的是,连接单元150设置在仓斗14的两侧,并且可以通过任何连接方法或接口、优选利用具有开口或具有从其延伸的螺柱的支架154连接到仓斗14和上壳体26。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枢转仓组件140可包括动力提升辅助的连接单元150c,其在整个关闭弧度A1的至少一部分上提供动力提升辅助。还可以提供动力打开/阻尼。优选地,当动力提升辅助被期望时,动力提升辅助的连接单元150c用在仓斗14的一侧,并且仅具有阻尼能力的连接单元150用在仓斗14的另一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提升辅助的连接单元150c可以用在仓斗14的两侧。将被理解的是,连接单元150a、150b和150c(以及仅具有阻尼能力的任何连接单元150)全部都是可互换的,并且使用相同的接口(例如,支架154)连接到仓斗14和上壳体26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154可能必须被移动来适应动力提升辅助的连接单元150c,完全不同于其它连接单元150。将被理解的是,动力提升辅助的连接单元150c与相关联仓斗14的释放按钮27电通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提供用于关闭的单独的按钮。
图23D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打开仓斗时的阻尼和/或在关闭仓斗14时的机械/弹簧辅助。图23D是在具有现在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枢转仓组件中沿与图23C相同的切割线截取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枢转组件142b包括旋转阻尼器17(如上所述),以及至少一个辅助弹簧17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辅助弹簧172是与枢轴16同轴的螺旋弹簧。在使用中,弹簧的至少一个端部抵接止动件,使得当仓斗14被打开经过预定点(例如,A2之后)时,弹簧172被预加载。在图24所示的示例中,弹簧172将空仓斗保持在中间打开位置。一旦使用者向下拉仓或足够重量的行李袋放在仓上,仓斗就进一步打开并且弹簧172被预加载。这为使用者关闭仓提供了辅助。将被理解的是,一旦仓斗14被装载,仓斗14仅仅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在这种构造中,由于行李的重量克服了弹性力,所以绕过了中间打开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弹簧172可以是螺旋弹簧或其它类型的弹簧。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与上文针对不同连接单元150所讨论的优点相同的优点。例如,螺旋弹簧172可以在关闭弧度的一部分上或在整个关闭弧度上提供关闭辅助,或者可变/两级弹簧或多个弹簧可以用来在关闭弧度上提供不同大小的关闭力辅助。此外,旋转阻尼器17可以在打开弧度的一部分或全部上提供阻尼。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枢转仓组件140包括上面讨论的任意连接单元150和具有螺旋弹簧172的旋转阻尼器17。例如,在该实施例中,关闭辅助可以利用螺旋弹簧172在关闭弧度的一部分上被提供,以及利用连接单元150中的弹簧156在关闭弧度的另一部分上被提供。
综上所述,枢转仓组件140可包括:a)阻尼能力,b)阻尼能力和关闭辅助,c)阻尼能力和两级或更多级关闭辅助,或d)阻尼能力和动力提升辅助。
图31-34示出了夹板组件142a和142b的另一构型连同上壳体26的侧部上的切口151以及连接单元150。在该实施例中,内板175a和175b、外板177a和177b以及切口151被不同地成形,并且连接单元150被不同地定向。另外,枢轴16a和16b延伸通过下支架154。然而,该实施例的操作与上文描述的操作相同。
总的来说,当两级打开的仓斗/仓在使用时,当闩锁被释放时,枢转仓组件10或140的阻尼能力允许仓斗14阻尼地打开到容易触及最多行李的角度(中间打开位置),即使当仓斗为空时。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中间打开位置,枢转仓组件10或140增大了在仓斗14打开和为空(在中间打开位置)时机舱中的净空。接着,一旦乘客行李11被定位在仓斗14的边缘上或一旦典型的行李袋/行李位于仓斗14中,仓斗14将以受控/被阻抑的方式下降到打开位置。这允许放置所有的行李尺寸。
参见图24-27,现在将描述在飞行之前和之后装载和卸载具有行李的两级打开的仓斗或仓的操作周期的示例。如上所讨论的,本文使用的所有角度、重量、载荷、尺寸、时间等是示范性的。首先,空的仓斗14的释放按钮27被使用者按下。仓斗14在阻尼速度下打开31°(A2)到达中间打开位置(参见图26中虚线示出的仓斗)。弹簧(连接组件中的弹簧156和/或螺旋弹簧172)现在准备起作用。然后,使用者将行李11放在仓斗14的边缘(或利用手向下拉仓斗)。来自行李11的势能使仓斗14下降通过另外的11°(A3)到打开位置,这使仓斗14两侧的弹簧156、158和/或172移位并使它们加载有足够的能量来形成13ft-lbs的力矩(例如)。然后,使用者将其行李完全滑入仓斗14(参见图27)中。为了容纳更多的行李,使用者的行李袋优选被翻转,使得它依靠侧面进行搁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仓斗14在降低时是带阻尼的。
假设其它行李现已放置在同一仓斗14中,在这种情况下,仓斗14现在完全装满了,并且行李的重量总计约88lbs。如图27所示,使用者现在以大约27lbs的力大致竖直地推动关闭面146(参见箭头F1)。弹簧156和/或172在仓斗14的关闭弧度的第一个11°(A3)上施加7lbs的辅助载荷。然后,使用者继续推动仓斗14通过剩余31°(A2)而被关闭。在具有可变弹簧或具有第二弹簧158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关闭弧度的剩余部分的一些或全部提供辅助。从图27可以看出,F1大致是竖直的。利用该实施例中所示的仓斗14的定向,关闭面146构造成使得它与地面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这促使使用者沿F1的方向向上按压,这使得与推仓斗上的其它部位或推比水平处于陡峭的角度的表面相比,关闭仓斗更容易。
在飞行后(或在飞行期间的任何时间),为了打开仓斗14,使用者按压释放按钮27,并且满载的仓斗14在阻尼速度下打开全部42°(A1)到打开位置。然后,使用者可以从完全打开的仓斗14拉出其行李11。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仓斗14在装载有重量在0-80lbs之间的行李的同时在2.5±1秒内从关闭到打开位置自由落下。在本文给定的示范性情况下,仓斗14自身重大约10lbs。这导致了10-90lbs的组合重量范围(但可能更高)。在示范性关闭力的情况下,期望关闭力(由使用者提供的)不超过27lbs。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约7lbs的关闭辅助力在仓斗14关闭运动的第一个11°(A3)上被提供。这相当于在枢转点大约13ft-lbs的力矩。
如图26所示,两级打开的仓斗还提供了将标准行李放在仓内部36中的两个不同方位。在优选的实施例中,A2的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当仓斗14处于中间打开位置时,行李袋可以依靠其顶部或底部放在仓斗14中,如图26中的虚线所示,并且A1的尺寸被确定为使得当仓斗14处于打开位置时,行李袋可以依靠其侧面放在仓斗14中,如图26中的实线所示。在另一个示例中,当仓斗14处于中间打开位置时,使用者可以依靠行李袋的顶部或底部将行李袋放在仓斗14的边缘,允许行李袋的重量将仓打开到打开位置,然后在行李袋的侧面翻转行李袋并将行李袋一直滑入仓内部36中。将被理解的是,两级打开的能力可以应用于其它头顶仓,例如通过向下平移或移动打开仓,而不是枢转打开。
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包含”、以及类似的词语均被解释为包含有的含义,而不是排它或穷尽的含义;也就是说,这为“包括,但不限于此”的含义。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连接”、“耦合”或其任何变体,含义为任何连接或耦合,无论直接地或间接地,无论两部件之间的或两个以上部件之间的;元件之间的连接的耦合可以为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此外,词语“本文中”、“上述”,“下述”,以及类似含义的词语,在本申请中使用时,应指本申请的整体而非本申请的任何特定部分。如文义允许,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所使用的采用单数或复数形式的词语,也可以分别包括复数或单数。涉及两个或更多个项目的列举的术语“或”,涵盖了该术语的所有以下解释:所列举的任何项目,所列举的所有项目,以及在所列举的项目的任何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详细描述并非意在穷举或限制教导至以上公开的准确形式。而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特定实施例被上文描述以出于说明目的时,正如那些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所意识到的,各种等同修改均可能置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进一步的,本文指出的任何特定数字仅仅是示例:替代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值、量度或范围。
本文提供的公开内容的教导可以应用于其它系统,而不一定是上面描述的系统。上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元件和动作可以被组合以提供进一步的实施例。本文描述或使用的任何量度仅仅是示例,并且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其它量度或尺寸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任何专利、专利申请和如上所述其它参考文献,包括任何可能被列在随附申请文件内的文件,其全部内容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如果需要可被修改,以实施以上描述的各种参考文件的系统、功能和概念,从而提供了本公开的更进一步实施例。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可以对本申请做出这些和其它的修改。虽然上述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并且描述所预期的最佳方式,但无论上述在文本中描述得多具体,其教导可以以多种方式实施。尽管系统的细节在它的实施细节上显著的不同,但仍然包含在本文公开内容内。如上所述,描述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或方面时使用的特定术语,不应被认为暗示该术语在本文中被重新定义,以限制在与该术语相关联的本公开的任何特定性质,特征或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在以下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内容于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除非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部分的明确定义了该术语。因此,本发明的实际范围所包括的不仅有公开的实施例,还有在权利要求下实现或实施的本发明的所有等同的方式。
尽管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在某些权利要求形式下所展现,发明人以任何数量的权利要求的形式预期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例如,当依据以方法—功能类型的权利要求撰写了本申请的仅仅一方面,则其余方面也同样地被撰写为方法—功能类型的权利要求,或者以其它的类型,如撰写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任何期望遵循的权利要求,将包括“用于……的方法”)。因此,申请人保留在提交申请文件后追加补充权利要求的权利,以为本申请的其它方面追加这些补充的权利要求类型。
虽然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已经示出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所用的所有术语是描述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许多变化、修改和替换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地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

Claims (16)

1.一种飞机储物仓,包括:
上壳体,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板,其中第一和第二侧面板分别包括底边,
仓斗,其枢转地连接到上壳体并且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其中仓斗包括底部以及从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相对侧壁,并且仓斗的第一和第二侧壁分别包括顶边,
第一枢转机构,其可操作地与仓斗的第一侧壁相关联,以及
第二枢转机构,其可操作地与仓斗的第二侧壁相关联,其中仓斗绕着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并且其中,在关闭位置处,仓斗的第一侧壁的顶边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第一侧面板的底边,并且仓斗的第二侧壁的顶边的至少一部分抵接第二侧面板的底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储物仓,所述飞机储物仓还包括第一夹板组件,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其中所述飞机储物仓还包括第二夹板组件,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其中第一夹板组件固定至第一侧面板并且从第一侧面板向下延伸,第二夹板组件固定至第二侧面板并且从第二侧面板向下延伸,并且其中第一枢转机构可操作地与第一夹板组件相关联,第二枢转机构可操作地与第二夹板组件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第一枢转机构延伸通过仓斗的第一侧壁并且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延伸,第二枢转机构延伸通过仓斗的第二侧壁并且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仓斗的底部包括顶边,其在仓斗处于关闭位置时抵接上壳体的前侧底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储物仓,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闩锁组件,其中第一闩锁组件与第一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一侧壁相关联,并且其中第二闩锁组件与第二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二侧壁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第一闩锁组件包括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其中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中的一个与第一侧面板相关联,并且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中的另一个与仓斗的第一侧壁相关联,其中第二闩锁组件包括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其中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中的一个与第二侧面板相关联,并且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中的另一个与仓斗的第二侧壁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中的一个从第一侧面板的底边向下延伸或者从仓斗的第一侧壁向上延伸,并且第一钩部和第一撞栓部分中的另一个被定位于在仓斗的第一侧壁的顶边上或在第一侧面板的底边上限定的第一凹部内,并且其中第二闩锁组件包括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中的一个从第一侧面板的底边向下延伸或者从仓斗的第二侧壁向上延伸,并且第二钩部和第二撞栓部分中的另一个被定位于在仓斗的第一侧壁的顶边上或在第一侧面板的底边上限定的第一凹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机储物仓,还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面板的第二端部,第二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二侧壁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面板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提供下述一种或两种:在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提供阻尼,在仓斗向关闭位置枢转时提供辅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机储物仓,第一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第二连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仓斗的底部包括限定在其外表面上的关闭通道,并且所述关闭通道包括关闭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上壳体包括止动件,并且仓斗的底部包括后边缘,当仓斗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后边缘抵接止动件。
12.一种飞机储物仓,包括:
上壳体,其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板,
仓斗,其包括底部、以及第一和第二侧壁,其中仓斗与上壳体协同作用以限定仓体内部,
第一夹板组件,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上壳体的第一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一侧壁之间延伸,
第二夹板组件,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上壳体的第二侧面板和仓斗的第二侧壁之间延伸,
第一枢转机构,其可操作地与仓斗和第一夹板组件相关联,以及
第二枢转机构,其可操作地与仓斗和第二夹板组件相关联,其中仓斗绕着枢转轴线相对于上壳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飞机储物仓,还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一侧壁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一侧面板的第二端部,第二连接单元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仓斗的第二侧壁的第一端部和枢转地连接到第二侧面板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提供下述一种或两种:在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提供阻尼,在仓斗向关闭位置枢转时提供辅助。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第一夹板组件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第一枢转机构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延伸,其中第二夹板组件包括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第二枢转机构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延伸,并且其中第一连接单元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之间,第二连接单元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第一或第二连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其相关联的辅助弹簧,当仓斗向打开位置枢转时,所述辅助弹簧被预加载。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飞机储物仓,其中上壳体包括止动件,并且仓斗的底部包括后边缘,当仓斗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后边缘抵接止动件。
CN201610139931.9A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Active CN105775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64503P 2013-02-13 2013-02-13
US61/764,503 2013-02-13
US201361809281P 2013-04-05 2013-04-05
US61/809,281 2013-04-05
US201361835896P 2013-06-17 2013-06-17
US61/835,896 2013-06-17
US14/179,494 2014-02-12
US14/179,494 US8955805B2 (en) 2012-02-14 2014-02-12 Pivot bin assembly
CN201480008389.2A CN105189289B (zh)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8389.2A Division CN105189289B (zh)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5138A true CN105775138A (zh) 2016-07-20
CN105775138B CN105775138B (zh) 2017-11-21

Family

ID=5135455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9931.9A Active CN105775138B (zh)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CN201610557338.6A Active CN106114868B (zh)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CN201480008389.2A Active CN105189289B (zh)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7338.6A Active CN106114868B (zh)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CN201480008389.2A Active CN105189289B (zh) 2013-02-13 2014-02-13 枢转仓组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2) EP2956360B1 (zh)
JP (5) JP6110513B2 (zh)
CN (3) CN105775138B (zh)
BR (1) BR112015019319A2 (zh)
CA (4) CA2898647C (zh)
RU (1) RU2615898C2 (zh)
WO (1) WO201412716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7810A (zh) * 2015-11-03 2018-08-03 Facc股份公司 用于飞机的顶置行李架
CN110198889A (zh) * 2017-01-23 2019-09-03 C&D佐迪阿克公司 具有提升辅助组件的枢转箱以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71772A (zh) * 2021-11-10 2021-12-10 宁波华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备箱储物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3939A1 (de) * 2013-02-01 2014-08-15 Facc Ag Überkopf-Gepäckfach für Flugzeuge und Flugzeug mit solchen Überkopf-Gepäckfächern
CA2898647C (en) * 2013-02-12 2016-11-08 C&D Zodiac, Inc. Pivot bin assembly
JP6383106B2 (ja) * 2014-10-27 2018-08-29 シーアンドディー ゾディア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頭上収納箱のラッチシステム
US9630718B2 (en) * 2015-02-06 2017-04-25 The Boeing Company Variable opening overhead stowage bins and related methods
EP3339172B1 (de) * 2016-12-21 2022-12-07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Gepäckablagesystem, lu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US10760315B2 (en) 2017-07-17 2020-09-01 Harper Engineering Co. Integrated stowage bin assembly
US10889376B2 (en) * 2018-02-28 2021-01-12 The Boeing Company Powered stowage bin assemblies
CN108482679B (zh) * 2018-03-19 2023-09-2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同时吊装两架无人机的吊舱系统
US10850845B2 (en) * 2018-09-18 2020-12-01 The Boeing Company Overhead payload module with integrated stowbins
US11958610B2 (en) 2018-11-06 2024-04-16 Safran Cabin Inc. Reconfigurable aircraft galley monument
US11945587B2 (en) * 2019-10-03 2024-04-02 Mhi Rj Aviation Ulc Aircraft overhead luggage bin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same
DE102020000834B4 (de) 2020-02-08 2022-11-24 Diehl Aviation Laupheim Gmbh Staufach für ein Flugzeug sowie Flugzeug mit dem Staufach
DE102020000835A1 (de) 2020-02-08 2021-08-12 Diehl Aviation Laupheim Gmbh Staufach für ein Flugzeug sowie Flugzeug mit dem Staufach
DE102020104988A1 (de) 2020-02-26 2021-08-2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taufach für eine Kabine eines Fahrzeugs
US20230026534A1 (en) * 2021-07-21 2023-01-26 Safran Cabin Inc. Overhead storage bin pivot latch mechanism
AT526479A1 (de) * 2022-09-06 2024-03-15 Facc Ag Gepäckfach für ein Flug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8779A (zh) * 2002-06-12 2004-01-21 飞机中的随身行李存放库
US20040245897A1 (en) * 2001-10-17 2004-12-09 Stephan Walter Alfred Suspension device for lowerable luggage compartments
US20050040287A1 (en) * 2001-10-09 2005-02-24 Stephan Walter Alfred Overhead luggage container, particularly for airplanes
CN101296844A (zh) * 2005-10-28 2008-10-29 空中客车公司 特别用于航空器客舱的行李收纳设备
US20110253837A1 (en) * 2010-04-20 2011-10-20 C&D Zodiac, Inc. Pivot bin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76028D1 (en) 1983-12-16 1988-04-21 Boeing Co Stowage bin latch assembly
US5096271A (en) * 1991-03-29 1992-03-17 Sony Trans Com, Inc. Drive assembly, power off retract
JP3304188B2 (ja) * 1994-02-23 2002-07-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一方向回転ダンパー
US5549258A (en) * 1994-12-23 1996-08-27 Heath Tecna Aerospace Company Retrofit luggage bin assembly compatible with existing aircraft bin supports
US5567028A (en) 1995-02-27 1996-10-22 The Boeing Company Mechanism for translating storage bin
US5842668A (en) * 1997-02-27 1998-12-01 Hexcel Corporation Quick fit overhead stowage compartment
US5934615A (en) * 1997-08-25 1999-08-10 Hexcel Corporation Luggage bins with articulating mechanism
US6357842B1 (en) * 1999-01-25 2002-03-19 Bruce E. Nott Overhead storage device
DE19902666C1 (de) * 1999-01-26 2000-06-15 Daimler Chrysler Ag Ablagekasten für Fahrzeuge
US6398163B1 (en) * 1999-06-10 2002-06-04 Jerry Welch Enhanced luggage bin system
DE10063932C2 (de) * 2000-12-20 2002-11-28 Airbus Gmbh Gepäckablage mit einem absenkbaren Gepäckfach, insbesondere für eine Flugzeugpassagierkabine
US20060175368A1 (en) * 2005-02-04 2006-08-10 Cts Fahrzeug Dachysteme Gmbh Modular roof cargo container movable to a rear loading position
JP5020831B2 (ja) * 2005-02-15 2012-09-05 エアバス・ソシエテ・パル・アクションス・シンプリフィ 航空機の荷物室
US7234666B2 (en) * 2005-03-02 2007-06-26 The Boeing Company Pivoting storage bin and method of making
US7302150B2 (en) * 2006-04-27 2007-11-27 The Boeing Company Illuminated latch indicator assembly
US20080078871A1 (en) * 2006-08-25 2008-04-03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ally latching compartments
US7887008B2 (en) * 2006-08-25 2011-02-15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ower-assisted compartment
DE102006045189B4 (de) * 2006-09-25 2008-11-27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Kraftunterstützungssystem
KR100832230B1 (ko) * 2006-10-12 2008-05-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프코 가동체의 동작장치 및 리드장치
US7762737B2 (en) * 2006-11-09 2010-07-27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wage compartment pivot assembly
DE102007030330B4 (de) * 2007-06-29 2010-07-22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Schwenkbarer Geräteträger in Kombination mit modifizierter Gepäckablage
DE102007030331A1 (de) * 2007-06-29 2009-01-02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Staufachmodul für einen Innenraum eines Flugzeugs
JP2009166582A (ja) * 2008-01-15 2009-07-30 Panasonic Corp 開閉式表示装置
AT506980B1 (de) * 2008-07-11 2010-07-15 Gottfried Steiner Ingenieurbue Gepäckablage für ein passagierflugzeug
DE102008058271A1 (de) * 2008-11-20 2010-05-27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Versorgungseinheit für flexible Versorgungskanäle
JP5193115B2 (ja) * 2009-04-01 2013-05-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可動体の動作機構
DE102009051363A1 (de) * 2009-10-30 2011-05-05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taufachmodul mit beweglichem Staufach
US8262022B2 (en) * 2009-12-15 2012-09-11 The Boeing Company Overhead stowage bin load transfer and balance system
US8943751B2 (en) * 2010-04-20 2015-02-03 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Lift assist mechanism
US20120074258A1 (en) * 2010-09-23 2012-03-29 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Integrated aircraft interior
DE102011110750B4 (de) * 2011-08-16 2021-08-05 Diehl Aviation Laupheim Gmbh Gepäckablagefach für ein Flugzeug
US8899390B2 (en) 2012-02-14 2014-12-02 C&D Zodiac, Inc. Freewheeling rotary damping mechanism
US20130209221A1 (en) 2012-02-14 2013-08-15 C&D Zodiac, Inc. Rotary damping mechanism with pivotal vanes
US9162617B2 (en) * 2012-02-14 2015-10-20 C&D Zodiac, Inc. Pivot bin assembly
CA2898647C (en) * 2013-02-12 2016-11-08 C&D Zodiac, Inc. Pivot bin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0287A1 (en) * 2001-10-09 2005-02-24 Stephan Walter Alfred Overhead luggage container, particularly for airplanes
US20040245897A1 (en) * 2001-10-17 2004-12-09 Stephan Walter Alfred Suspension device for lowerable luggage compartments
CN1468779A (zh) * 2002-06-12 2004-01-21 飞机中的随身行李存放库
CN101296844A (zh) * 2005-10-28 2008-10-29 空中客车公司 特别用于航空器客舱的行李收纳设备
US20110253837A1 (en) * 2010-04-20 2011-10-20 C&D Zodiac, Inc. Pivot bin assembly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7810A (zh) * 2015-11-03 2018-08-03 Facc股份公司 用于飞机的顶置行李架
US10315768B2 (en) 2015-11-03 2019-06-11 Facc Ag Overhead luggage compartment for an aircraft
CN108367810B (zh) * 2015-11-03 2019-12-06 Facc股份公司 用于飞机的顶置行李架
CN110198889A (zh) * 2017-01-23 2019-09-03 C&D佐迪阿克公司 具有提升辅助组件的枢转箱以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98889B (zh) * 2017-01-23 2023-02-10 C&D佐迪阿克公司 具有提升辅助组件的枢转箱以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71772A (zh) * 2021-11-10 2021-12-10 宁波华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备箱储物盒
CN113771772B (zh) * 2021-11-10 2022-01-04 宁波华众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备箱储物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08822A (ja) 2018-07-12
JP6864038B2 (ja) 2021-04-21
JP2016513037A (ja) 2016-05-12
RU2015138913A (ru) 2017-03-20
CA3013823C (en) 2020-07-07
EP2956360B1 (en) 2017-08-16
BR112015019319A2 (pt) 2020-01-28
CA2931576C (en) 2018-05-29
EP2956360A4 (en) 2016-12-14
CA2898647C (en) 2016-11-08
JP2021079944A (ja) 2021-05-27
JP7114761B2 (ja) 2022-08-08
CN105189289A (zh) 2015-12-23
CN106114868B (zh) 2017-11-21
CN106114868A (zh) 2016-11-16
EP3275785B1 (en) 2018-09-12
CA2898647A1 (en) 2014-08-21
CA2938085C (en) 2018-12-04
EP3275785A1 (en) 2018-01-31
CA3013823A1 (en) 2014-08-21
RU2615898C2 (ru) 2017-04-11
JP6321746B2 (ja) 2018-05-09
CN105189289B (zh) 2016-09-14
JP6592131B2 (ja) 2019-10-16
CN105775138B (zh) 2017-11-21
CA2938085A1 (en) 2014-08-21
JP2017001672A (ja) 2017-01-05
CA2931576A1 (en) 2014-08-21
EP2956360A1 (en) 2015-12-23
JP2019196170A (ja) 2019-11-14
WO2014127161A1 (en) 2014-08-21
JP6110513B2 (ja)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5138A (zh) 枢转仓组件
US10000286B2 (en) Pivot bin assembly with lift assist
US10336454B2 (en) Pivot bin bucket with slot for receiving pivot axle
US10112717B2 (en) Pivot bin assembly with two part pivot axle
CN104144855A (zh) 枢转舱组件
RU2676919C2 (ru) Шарнирный узел полки
CA2973070C (en) Pivot bin assembly with minimal force required for clo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Safran cabin Co.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C&D ZODIAC,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