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4577A - 肌肉训练方法及肌肉训练系统 - Google Patents

肌肉训练方法及肌肉训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4577A
CN105764577A CN201480064723.6A CN201480064723A CN105764577A CN 105764577 A CN105764577 A CN 105764577A CN 201480064723 A CN201480064723 A CN 201480064723A CN 105764577 A CN105764577 A CN 105764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belt
movement
user
press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47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4577B (zh
Inventor
佐藤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ATSU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ATSU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ATSU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ATSU JAP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64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4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8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force-resisters
    • A63B21/008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force-resisters using pneumatic force-resi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8User-manipulated weights anchored at one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01Arrangements for attaching the exercising apparatus to the user's body, e.g. belts, shoes or glo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23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the user operating the resistance directly, without additional interface
    • A63B21/4025Resistance devices worn on the user's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63B23/1209Involving a bending of elbow and shoulder joints simultaneous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63B2071/0625Emitting sound, noise or mus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2071/065Visualisation of specific exercise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2071/0658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display
    • A63B2071/0661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display arranged on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2071/0675Input for modifying training controls during workou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2071/0675Input for modifying training controls during workout
    • A63B2071/068Input by voice recogn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 A63B2209/1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with adhesive type surfaces, i.e. hook and loop-type faste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50Force related parameters
    • A63B2220/56Press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肌肉训练方法,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加压运动工序(S30、S50、S70、S90)和运动中止工序(S40、S60、S80、S100)而对使用者的肌肉进行训练,其中,在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一边通过将皮带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施加特定加压力而以不阻止使用者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使用者实施用于对使用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在所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将特定重量设定为比为了发挥出使用者的最大肌肉力所需的最大重量小的值。

Description

肌肉训练方法及肌肉训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肌肉训练方法及肌肉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提出并实用有一种能通过将恰当的血液流动限制而产生的负载施加于肌肉来有效地增强肌肉的加压肌肉力训练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肌肉力训练方法中,使用了一种用紧固件将使用者的四肢(臂和腿)的规定部位紧固以对肌肉施加加压力的肌肉增强器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26704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由近年的研究可知:为了增强肌肉,需要从脑下垂体分泌出比通常时更多的成长激素,因此,需要高效地增大血液中乳酸浓度。本申请发明人为了发展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的加压肌肉力训练方法而进行大量研究,其结果是,新发现了一种能极其高效地增大血液中乳酸浓度以增强肌肉的方法。
另外,近年来,存在欲以由多个使用者构成的团体同时实施加压肌肉力训练方法的要求。但是,为了实施加压肌肉力训练方法而需要进行以下作业:熟知加压肌肉力训练方法的指导者(教练)将皮带一个人一个人地卷绕于使用者,并一个人一个人地对使用者设定恰当加压力而加以施加,因此,难以使多个使用者同时实施加压肌肉力训练方法。因此,期望构筑出一种用于使由多个使用者构成的团体同时实施加压肌肉力训练方法的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极其高效地增强肌肉的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加压运动工序和运动中止工序而对使用者的肌肉进行训练,其中,在加压运动工序中,一边通过将皮带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施加特定加压力而以不阻止使用者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使用者实施用于对使用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在运动中止工序中,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其特征在于,将特定重量设定为比为了发挥出使用者的最大肌肉力所需的最大重量小的值。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在加压运动工序中,能一边通过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以不阻止使用者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使用者实施用于朝使用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此时,将特定重量设定为比为了发挥出使用者的最大肌肉力所需的最大重量(使用者仅能进行一次负载运动的重量)小的值(例如最大重量的20~30%的值),因此,能防止对使用者施加过大的负载,并能将受伤等防范于未然。在加压运动工序中,通过特定加压力的施加恰当地限制使用者的肌肉的血液流动,因此,与未施加特定加压力的状态相比,能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其结果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即便是比较轻的负载也能获得较高的肌肉增强效果。另外,在运动中止工序中,即便中止负载运动,也能持续基于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恰当的血液流动限制,因此,即便表面上中止运动,实际上也有意识地作成血液中乳酸浓度未降低的状态,其结果是,能获得较高的肌肉增强效果。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将特定重量设定为最大重量的20~30%。
在通常的肌肉力训练中,一般使使用者实施多次用于施加最大重量的70~80%的负载的负载运动,但近年来发现:即便采用了上述负载,也无法与使用者所感受到的(肉体的、精神的)痛苦成比例地有效地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基于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恰当的血液流动限制和比较轻的负载(最大重量的20~30%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组合在一起,能减轻使用者的痛苦,并能有效地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当实施多次加压运动工序时,将第一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比第二次以后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多。
藉此,通过将第一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比第二次以后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多,能从本方法的实施开始起极其高效地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并能进一步提高肌肉增强效果。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能将第一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20~60次(较为理想的是25~30次),并能将将第二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12~15次(第一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此外,当实施三次以上加压运动工序时,能将第三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7~8次(第二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此外,当实施四次加压运动工序时,能将第四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2~3次(第三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加压运动工序中将皮带卷绕于使用者的臂以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在运动中止工序中,将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10~20秒(例如15秒)。
在对使用者的臂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将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特定时间(10~20秒),能获得更高的肌肉增强效果。在对使用者的臂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低于10秒时,使用者未注意到中止运动而不会有意识地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超过20秒时,血液流动限制状态持续比较长,难以在肉体上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因此,均不是理想的。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加压运动工序中将皮带卷绕于使用者的腿以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在运动中止工序中,将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25~35秒(例如30秒)。
在对使用者的腿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将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特定时间(25~35秒),能获得更高的肌肉增强效果。在对使用者的腿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低于25秒时,使用者未注意到中止运动而不会有意识地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超过35秒时,血液流动限制状态持续比较长,难以在肉体上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因此,均不是理想的。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包括用于设定特定加压力的加压力设定工序。加压力设定工序包括:安装工序,在该安装工序中,将皮带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并以特定安装压力对皮带进行安装;加压工序,在该加压工序中,将比特定安装压力高的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以及除压工序,在该除压工序中,将加压工序中施加的加压力去除而返回至特定安装压力。此外,加压力设定工序能一边将各加压工序中的加压力的值设定得比之前相邻的加压工序中的加压力的值大,一边交替地各自反复实施多次加压工序及除压工序,并能将在加压工序中使用者的手掌的颜色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时的加压力设定为特定加压力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能考虑到个人差别、使用者的身体条件,并能安全地设定对于使用者来说是恰当的特定加压力。另外,当寻找恰当的特定加压力时,也能通过一边从较低的压力起逐步提高设定压力一边反复进行加压和除压而在该过程中强化血管。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当利用使用者的手掌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时的加压力进行特定的负载运动时,肌肉增强效果最大程度上升。在本方法中,通过将使用者的手掌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时的加压力设定为特定加压力,能获得较高的肌肉增强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肌肉训练系统包括:皮带,该皮带具有气体袋,并在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的特定部分的状态下将基于气体袋内的气体的量的加压力施加于特定部分;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对气体朝皮带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从而对皮带施加于特定部分的加压力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具有供排控制部,该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皮带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皮带将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中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特定部分,供排控制部收纳于箱体,该箱体具有能安装于皮带的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具有能安装于皮带的大小的比较小型的控制装置安装于皮带,并用控制装置的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皮带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皮带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的特定部分。此外,通过使用多个由皮带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组合,能同时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多个使用者,因此,能实现团体的肌肉训练(团体课程)。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采用以下结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记录特定加压力的信息记录部,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皮带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皮带将从信息记录部读出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特定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预先使信息记录部记录每个使用者的特定加压力,并能使用从信息记录部读出的特定加压力对气体的供给量及排出量进行控制。因此,省去了在该情况下输入特定加压力的麻烦。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采用以下结构:控制装置具有信息收发部,该信息收发部接收由外部装置设定的特定加压力,信息记录部记录由信息收发部接收到的特定加压力。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由信息收发部接收由外部装置设定的特定加压力,并能使信息记录部记录接收到的特定加压力。因此,容易更新特定加压力。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采用以下结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输入特定加压力的输入部,信息记录部对由输入部输入的特定加压力进行记录。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由输入部输入特定加压力,并能使信息记录部记录输入的特定加压力。因此,容易更新特定加压力。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采用以下结构:信息记录部能相对于箱体进行自由装拆。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将信息记录部从箱体上拆下,能使用外部装置朝信息记录部写入特定加压力,并能将写入有特定加压力的信息记录部安装于箱体。因此,能更新特定加压力。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采用以下结构: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输入特定加压力的输入部,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皮带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皮带将由输入部输入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特定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由输入部输入特定加压力,并能使用输入的特定加压力对气体的供给量及排出量进行控制。因此,无需将信息记录部设于控制装置,因此,能简化控制装置的结构,并能实现控制装置的低廉化。另外,即便在特定加压力预先记录于信息记录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等临机应变地改变特定加压力,其中,上述信息记录部设于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采用以下结构:控制装置对皮带施加于特定部分的加压力进行控制,以交替反复地进行对特定部分施加规定的加压力的加压动作和将通过加压动作施加于特定部分的加压力去除的除压动作,当实现多次加压动作时,控制装置将各加压动作中的加压力设定为比之前相邻的加压动作中的加压力高。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使用控制装置自动地实施作为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的准备运动的加压除压程序,因此,能大幅减轻教练的作业负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极其高效地增强肌肉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皮带的俯视图(表示外表面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皮带的仰视图(表示内表面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皮带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皮带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加压除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的加压设定工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8是按每个对象者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设定的安装压力及恰当压力的表格。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皮带的俯视图(表示外表面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外观的图,图10(A)是从表面侧观察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10(B)是从背面侧观察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用于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菜单画面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的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密码输入画面的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加压力输入画面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的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副菜单画面的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臂用的特定加压力输入画面的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臂用的加压除压程序画面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臂用的加压除压程序结束画面的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的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副菜单画面的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使用的安装式控制装置的显示部处显示出的臂用的加压显示器画面的图。
图25是用于将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肌肉训练方法的情况下的肌肉增强效果与采用了通常的肌肉训练方法的情况下的肌肉增强效果进行比较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将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muscletrainingmethod)称为“加压训练”。
<第一实施方式>
最初,使用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1~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加压训练中使用的皮带(belt)1及加压除压控制装置(pressureapplying/removingcontroller)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皮带1的外表面(露出至外侧的面)的图,图2是表示皮带1的内表面(肌肉侧的面)的图,图3是皮带1的侧视图。
皮带1是卷绕于使用者P(图4)的四肢中的至少一方并对肌肉施加加压力的带状的构件,其例如由具有伸缩性的原料(较为理想的是氯丁橡胶(neoprenerubber))构成。作为供皮带1卷绕的部分,例如,能采用臂的根部附近(图4)或腿的根部附近中的、对于通过从外部进行紧固以不阻止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是恰当的部分。
如图1所示,在皮带1的外表面(露出至外侧的面)2设有面扣件10。面扣件10维持对肌肉施加了加压力的状态下的皮带1的环形状。能根据皮带1的长度等恰当地设定供面扣件10设置的位置。也可在皮带1的内表面3设置面扣件10。
在皮带1的一方端部1a通过连接构件20安装有带扣30。带扣30用于在皮带1卷绕时供皮带的另一方端部1b通过以对皮带1进行折返。连接构件20是用于将皮带1的一方端部1a和带扣30连接的构件,其由例如人工皮革等具有可挠性的原料构成。
在皮带1的内部设有未图示的气体袋。气体袋由具有气密性的原料构成。例如能由与用于靠手垫(manchette)的橡胶袋相同的具有伸缩性的橡胶构成气体袋。另外,气体袋的原料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恰当地选择保持气密性的原料即可。气体袋的长度也不必需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供皮带1卷绕的部分的外周的长度大致相同。只要根据供皮带1卷绕的部分恰当地确定气体袋的宽度尺寸即可。
在气体袋设有与气体袋内部连通的未图示的连接口,例如,能通过由橡胶管等恰当的管构成的连接管200(图5)与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图5)连接。如后所述,通过该连接口朝气体袋中送入气体(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或者气体袋中的气体朝外部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多个皮带1(更详细而言为四个)。将皮带1设为四个是为了能对进行肌肉训练的使用者的两手、两脚进行加压。另外,皮带1的数量也不必为四个,只要是一个以上的话,那几个都是可以的。臂用的皮带1和腿用的皮带1也不必是相同数量。在一次对多个人进行加压训练的情况下,皮带1可能超过四个。
只要根据进行加压训练的使用者的供皮带1卷绕的部分的外周长度确定本实施方式的皮带1的长度即可。皮带1的长度只要比被卷绕的部分的外周长度长即可。考虑到进行加压训练的使用者的臂的被卷绕的部分的外周长度为26cm来确定本实施方式的臂用的皮带1的长度,具体而言为40cm。另外,考虑到进行加压训练的使用者的腿的被卷绕的部分的外周长度为45cm来确定腿用的皮带1的长度,具体而言为70cm。
只要根据供皮带1卷绕的部分恰当地确定本实施方式的皮带1的宽度尺寸即可。例如,若是臂用的皮带1,则能将宽度尺寸设定为2.5~3cm的范围内,若是腿用的皮带1,则能将宽度尺寸设定为5~6cm的范围内。
图4是表示将臂用的皮带1卷绕于使用者P的臂的根部加以安装的状态的图。当将臂用的皮带1安装于使用者P的臂的根部时,首先,将皮带1卷绕于臂的根部以制成环形状,如图4所示,使皮带1的另一方端部1b通过安装于皮带1的一方端部1a的带扣30以对皮带1进行折返,一边把持通过带扣30的皮带1的另一方端部1b一边紧固皮带1。然后,在通过皮带1的紧固施加了规定的加压力的状态下使用面扣件10以维持皮带1的环形状。藉此,皮带1在规定的加压力施加于期望的肌肉的状态下安装于使用者P的臂的根部。
如图4所示,当在将皮带1安装于使用者P的臂的根部的状态下朝气体袋送入空气时,皮带1紧固肌肉以施加加压力。相反地,若在该状态下排出气体袋内的空气,则皮带1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减小。
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只要能朝气体袋供给气体并从气体袋中去除气体即可。另外,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进行朝气体袋供给气体或者去除气体的控制。若能朝气体袋供给气体并从气体袋去除气体,另外,还能进行上述自动的控制,则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可以采用任何结构。
图5中示意地示出作为一例的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结构。如图5所示,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包括四个泵110和控制部1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包括壳体,在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内部内置有泵110及控制部120。在壳体的外侧设有与控制部120连接的输入装置,但省略其图示。
四个泵110分别与四个皮带1对应。泵110具有以下功能:吸入位于该泵110的周围的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并将该空气经由泵连接口111朝外部输送。另外,泵110还包括阀112,能通过打开阀112将泵110内部的气体朝外部排出。四个泵110都包括泵连接口111,并经由与泵连接口111连接的连接管200和连接口111与设于皮带1的气体袋连接。若泵110输送气体,则朝气体袋供给气体,若泵110打开阀112,则能从气体袋去除气体。另外,阀112也未必设于泵110,只要设于从泵110到达气体袋的路径中的任意位置即可。
另外,在泵110内置有未图示的压力计,藉此,能测定泵110内的气压。泵110内的气压当然与气体袋内的气压相等。该气体袋内的气压相当于皮带1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
控制部120控制泵110。控制部120进行以下控制:在关闭阀112的状态下驱动泵110而将空气输送至皮带1的气体袋,或者打开泵110所包括的阀112而排出气体袋内的空气,以使由压力计测定出的泵110内的气压达到规定的设定值。即,控制部120进行包括阀112的打开关闭在内的泵110的控制。加压训练的指导者(教练)用输入装置进行输入操作而设定压力以使控制部120启动,由此,控制部120对泵110进行驱动控制,以使皮带1的气体袋内的气压与该设定值一致。
接着,使用图6及图7的流程图和图8的表格等,对本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是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加压运动工序(S30等)和运动中止工序(S40等)而增强使用者P的肌肉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加压运动工序中,一边通过将皮带1卷绕于使用者P(图4)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施加特定加压力而以不阻止使用者P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使用者P实施多次用于对使用者P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在上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以下,对各工序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在实施加压运动工序(S30等)之前,设定施加于使用者P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特定加压力(加压力设定工序:S10)。此处,使用图7的流程图及图8的表格,对加压力设定工序S10进行详细说明。
在加压力设定工序S10中,如图7所示,最初,将皮带1卷绕于使用者P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并以特定安装压力对皮带1进行安装(安装工序:S11)。特定安装压力因使用者P的年龄、运动经验等而不同,这是较为理想的。例如图8的表格所示,在将皮带1安装于臂的情况下,若使用者P为高龄者(70岁以上),则能将特定安装压力设定为15~20mmHg,若使用者P为中高年(50岁以上69岁以下),则能将特定安装压力设定为20~30mmHg,若使用者P为一般(49岁以下),则能将特定安装压力设定为30~30mmHg。另外,在将皮带1安装于腿的情况下,若使用者P为运动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则能将特定安装压力设定为50~60mmHg。
另外,在安装工序S11中,教练使用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输入装置设定特定安装压力,并使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启动。藉此,控制部120对泵110进行驱动控制,从而能使气体袋内的气压(皮带1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与该特定安装压力一致。
在安装工序S11之后,将比特定安装压力高的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P(加压工序:S12)。在将皮带1安装于臂的情况下,将最初的加压工序S12中施加的加压力的值设为比特定安装压力高10mmHg左右的值是较为理想的。另外,在将皮带1安装于腿的情况下,设为比特定安装压力高20mmHg左右的值是较为理想的。在加压工序S12中,教练也是使用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输入装置设定加压力的值,使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启动,从而能使皮带1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与该设定值一致。
接着,在加压工序S12中,对使用者P的手掌(或脚背)的颜色是否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进行判定(判定工序:S13)。在判定工序S13中,在使用者P的手掌(脚背)的颜色还是粉红色的情况下,将加压工序S12中施加的加压力去除而返回至特定安装压力(除压工序:S14),使加压力的设定值上升(设定压力上升工序:S15),然后,再次实施加压工序S12。较为理想的是,在将皮带1安装于臂的情况下,将设定压力上升工序S15中上升的加压力设为10mmHg,在将皮带1安装于腿的情况下,将设定压力上升工序S15中上升的加压力设为20mmHg。在除压工序S14中,教练能使用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输入装置使控制部120进行用于进行除压的控制而进行除压。在设定压力工序S15中,教练使用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输入装置设定加压力的值,使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启动,从而能使皮带1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与该设定值一致。
然后,多次地反复实施加压工序S12、除压工序S14及设定压力上升工序S15,直至在判定工序S13中使用者P的手掌(脚背)的颜色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为止,在判定工序S13中使用者P的手掌(脚背)的颜色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的情况下,将此时的加压力设定为特定加压力(设定工序:S16)。
通过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明确知道了通过上述工序组设定的特定加压力大致收纳于图8的表格所示的“恰当压力“的范围内。例如在将皮带1安装于臂的情况下,若使用者P为高龄者(70岁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工序组设定的特定加压力大致收纳于40~60mmHg的范围内。但是,特定加压力因使用者P的身体条件等而发生变化,因此,以不被图8所示的值影响的方式始终通过判定工序S13的判定(使用者P的手掌的颜色是否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设定特定加压力。
另外,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当利用使用者P的手掌(脚背)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时的加压力进行加压训练时,肌肉增强效果最大程度上升。另外,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也发现:当使用者P的手掌变为粉红色时的加压力是比特定加压力低的值,当使用者P的手掌变为紫色时,处于即将阻止血液流动(stopthebloodflow)的状态,当使用者P的手掌变为白色时,处于血液流动中止状态(blood-flowstoppingstate),需要迅速进行除压。此外,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也发现:上述基于手掌的颜色的特定加压力判定方法与使用者P的人种无关,均是有效的。
能通过教练的目视确认对使用者P的手掌的颜色进行判定。另外,也可使用对使用者P的手掌的颜色进行识别的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等)来判定使用者P的手掌的颜色。
在通过加压力设定工序S10设定完使用者P的特定加压力之后,如图6所示,将皮带1卷绕于使用者P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加以安装(皮带安装工序:S20)。然后,一边通过将加压力设定工序S10中设定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P而以不阻止使用者P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使用者P实施用于朝使用者P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在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教练使用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输入装置设定特定加压力,使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的控制部120启动,从而能使皮带1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与该设定的特定加压力一致。
作为负载运动,在例如臂的情况下,能采用抬起单臂握住的哑铃D(图4)的哑铃弯举运动、在横卧姿势的状态下用两手抬起杠铃的卧推举运动等。施加于使用者P的肌肉的特定重量(例如在负载运动为哑铃弯举运动的情况下为哑铃的重量)被设定为比为了发挥出使用者P的最大肌肉力所需的最大重量(使用者P只能进行一次负载运动的重量)小的值。特别地,将特定重量设定为最大重量的20~30%的值是较为理想的。
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例如在负载运动为哑铃弯举运动的情况下抬起哑铃的次数)被设定为20~60次是较为理想的,被设定为25~30次是更为理想的。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被设定得比后述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以后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多。
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是进行用于生成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的环境的预备运动的工序。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使用者P为非运动员(运动经验比较少的人)的情况下,在施加了特定加压力的状态下进行25~30次左右负载运动,能充分地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另一方面,在使用者P为运动经验丰富的运动员的情况下,若不在施加了特定加压力的状态下较多地实施负载运动,则血液中乳酸浓度也许未被充分提高。使上述运动员进行例如40~60次负载运动。
在通过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之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在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臂的情况下,将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10~20秒(例如15秒)是较为理想的。另一方面,在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腿的情况下,将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25~35秒(例如30秒)是较为理想的。
在通过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之后,一边与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相同地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P,一边使使用者P实施用于朝使用者P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被设定为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例如12~15次)是较为理想的。在通过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之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二运动中止工序:S60)。第二运动中止工序S6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被设定为与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相同。
在通过第二运动中止工序S60之后,一边与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相同地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P,一边使使用者P实施用于朝使用者P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被设定为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例如7~8次)是较为理想的。在通过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之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三运动中止工序:S80)。第三运动中止工序S8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被设定为与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相同。
在通过第三运动中止工序S80之后,一边与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相同地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P,一边使使用者P实施用于朝使用者P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四加压运动工序:S90)。第四加压运动工序S9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被设定为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例如2~3次)是较为理想的。在通过第四加压运动工序S90之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四运动中止工序:S100)。第四运动中止工序S10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被设定为与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相同。然后,从使用者P上拆下皮带1(皮带拆下工序:S110),结束加压训练。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在加压运动工序(S30、S50、S70、S90)中,一边能通过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P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而以不阻止使用者P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能使使用者P实施用于朝使用者P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此时,将特定重量设定为比为了发挥出使用者P的最大肌肉力所需的最大重量小的值,因此,能防止对使用者P施加过大的负载,并能将受伤等防范于未然。在加压运动工序(S30、S50、S70、S90)中,通过特定加压力的施加恰当地限制使用者P的肌肉的血液流动,因此,与未施加特定加压力的状态相比,能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其结果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因此,即便是比较轻的负载也能获得较高的肌肉增强效果。另外,在运动中止工序(S40、S60、S80、S100)中,即便中止负载运动,也能持续基于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恰当的血液流动限制,因此,即便表面上好像中止运动,实际上也能有意识地形成血液中乳酸浓度未降低的状态,其结果是,能获得较高的肌肉增强效果。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将加压运动工序(S30、S50、S70、S90)中采用的特定重量设定为最大重量的20~30%,因此,能获得更高的肌肉增强效果。在通常的肌肉力训练中,一般使使用者P实施多次用于施加最大重量的70~80%的负载的负载运动,但近年来发现:即便采用了上述负载,也不能与使用者P所感受到的(肉体的、精神的)痛苦成比例地有效地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基于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恰当的血液流动限制和比较轻的负载(最大重量的20~30%的负载)下的负载运动组合在一起,能减轻使用者P的痛苦,并能有效地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将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比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多。藉此,能从本方法的实施开始起极其高效地提高血液中乳酸浓度,并能进一步提高肌肉增强效果。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在对使用者P的臂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将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特定时间(10~20秒),能获得更高的肌肉增强效果。在对臂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低于10秒时,使用者P未注意到中止运动而不会有意识地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超过20秒时,血液流动限制状态持续比较长,难以在肉体上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因此,均不是理想的。另外,在对使用者P的腿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将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特定时间(25~35秒),能获得更高的肌肉增强效果。在对腿施加特定加压力的情况下,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低于25秒时,使用者P未注意到中止运动而不会有意识地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当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超过35秒时,血液流动限制状态持续比较长,难以在肉体上进行随后的负载运动,因此,均不是理想的。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中,能一边考虑个人差别、使用者P的身体条件,一边安全地设定对于使用者P来说是恰当的特定加压力。另外,当寻找恰当的特定加压力时,也能通过一边从较低的压力起逐步提高设定压力一边反复进行加压和除压而在该过程中强化血管。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当利用使用者P的手掌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时的加压力进行特定的负载运动时,肌肉增强效果最大程度上升。在本方法中,通过将使用者P的手掌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时的加压力设定为特定加压力,能获得较高的肌肉增强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9~图2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加压训练是使用与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不同的装置(包括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在内的肌肉训练系统)而加以实施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该系统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首先,使用图9~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加压训练中使用的肌肉训练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系统包括皮带1A、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图9是表示皮带1A的外表面(露出至外侧的面)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皮带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皮带1相同、是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一方并对肌肉施加加压力的带状的构件,在该皮带1A的内部设有未图示的气体袋。构成皮带1A及气体袋的材料和皮带1A及气体袋的宽度、长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皮带1A的外表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皮带1相同地设有面扣件10。另外,在皮带1A的一方端部1a通过连接构件20A安装有带扣30。带扣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30相同。连接构件20A是用于将皮带1A的一方端部1a和带扣30连接的构件,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例如能由人工皮革等具有可挠性的原料构成。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构件20A设有供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安装的安装部21A,在安装部21A设有与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连接口111A(图10(B))连接的皮带侧连接口22A。皮带侧连接口22A与气体袋内部连通,如后所述,通过该皮带侧连接口22A朝气体袋中送入气体(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或者气体袋中的气体朝外部排出。
当例如将臂用的皮带1A安装于使用者的臂的根部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图4)相同,首先,将皮带1A卷绕于臂的根部(特定部分)以制成环形状,使皮带1的另一方端部1b通过安装于皮带1A的一方端部1a的带扣30以对皮带1A进行折返,一边把持通过带扣30的皮带1A的另一方端部1b一边紧固皮带1A。然后,在通过皮带1A的紧固施加了规定的加压力的状态下使用面扣件10以维持皮带1A的环形状。藉此,皮带1A在规定的加压力施加于期望的肌肉的状态下安装于使用者的臂的根部。当在将皮带1A安装于使用者的臂的根部(特定部分)的状态下朝气体袋送入空气时,皮带1A紧固肌肉以施加加压力。相反地,若在该状态下排出气体袋内的空气,则皮带1A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减小。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相同,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通过对气体朝设于皮带1A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从而对皮带1A施加于使用者的特定部分的加压力进行控制。图10(A)是从表面侧(显示部116A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图10(B)是从背面侧(连接口111A侧)观察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如图11所示,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具有供排控制部(泵110A及控制部120A),该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皮带1A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1A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皮带1A将本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中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特定部分。泵110A及控制部120A收纳于图10所示的呈大致长方体状的箱体101A。箱体101A具有能安装于皮带1A的安装部21A的大小(例如纵长7~8cm、横长约4~5cm、厚度约2~3cm)。另外,箱体101A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体,也可以采用能安装于皮带1A的其它形状。
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泵110A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泵110相同具有以下功能:将位于泵110A的周围的气体(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吸入,并将该气体经由连接口111A朝外部输送。另外,泵110A还包括阀112A,能通过打开阀112A将泵110A内部的气体朝外部排出。泵110A具有连接口111A(图10(B)),并经由与连接口111A连接的皮带侧连接口22A(图9)与设于皮带1A的气体袋连接。若泵110A输送气体,则朝气体袋供给气体,若泵110A打开阀112A,则能从气体袋去除气体。另外,阀112A也未必设于泵110A,只要设于从泵110A到达气体袋的路径中的任意位置即可。另外,在泵110A内置有未图示的压力计,藉此,能测定泵110A内的气压。泵110A内的气压当然与气体袋内的气压相等。该气体袋内的气压相当于皮带1A施加于肌肉的加压力。
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部120A对泵110A进行控制。控制部120A进行以下控制:在关闭阀112A的状态下驱动泵110A而将空气输送至皮带1A的气体袋,或者打开泵110A所包括的阀112A而排出气体袋内的空气,以使由压力计测定出的泵110A内的气压达到规定的设定值。即,控制部120A进行包括阀112A的打开关闭在内的泵110A的控制。
另外,如图11所示,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具有用于记录各种信息的信息记录部113A。信息记录部113A能记录每个使用者的特定加压力等各种信息,另外,还能消除记录的信息。控制部120A能对气体朝皮带1A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1A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皮带1A将从信息记录部113A读出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特定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信息记录部113A,采用了能相对于箱体101A进行自由装拆的存储卡。能将作为信息记录部113A的存储卡从箱体101A上拆下,使用未图示的外部装置(母机)将特定加压力写入存储卡,并将写入有特定加压力的存储卡安装于箱体101A。因此,能随时更新特定加压力。
另外,如图11所示,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具有用于发送、接收各种信息的信息收发部114A。信息收发部114A接收由未图示的外部装置设定的特定加压力等各种信息,或者将加压训练的实施履历等各种信息发送至外部装置。信息记录部113A能记录由信息收发部114A接收到的特定加压力等各种信息。
另外,如图11所示,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具有用于进行各种信息的输入的操作输入部115A。操作输入部115A用于输入各种动作指令或输入特定加压力等各种信息。信息记录部113A能记录由操作输入部115A输入的特定加压力等各种信息。另外,控制部120A能对气体朝皮带1A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1A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皮带1A将由操作输入部115A输入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特定部分。
另外,如图11所示,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具有用于在视觉上显示(输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116A。显示部116A用于显示由操作输入部115A输入的特定加压力等各种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部116A,采用了如图10(A)所示显示于箱体101A的一表面的显示画面。该显示画面被设为也作为操作输入部115A起作用的触摸面板。另外,也可设置用于以声音输出各种信息的声音输出部,以代替在视觉上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116A(或者也可与显示部116A一起设置该声音输出部)。另外,也可以采用能以声音输出各种动作指令的操作输入部115A。
另外,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对皮带1A施加于特定部分的加压力进行控制,以交替反复地进行对特定部分施加规定的加压力的加压动作和将通过加压动作施加于特定部分的加压力去除的除压动作。具体而言,当输入规定的动作指令时,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部120A能对泵110A进行驱动控制以朝气体袋供给气体(加压动作),或者打开阀112A以从气体袋去除气体(除压动作)。另外,当实现多次的加压动作时,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将各加压动作中的加压力设定为比之前相邻的加压动作中的加压力高。
接着,使用图12~图24,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系统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进行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是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加压运动工序(图12、S30A等)和运动中止工序(图12、S40A等)而增强使用者的肌肉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加压运动工序中,一边通过将皮带1A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施加特定加压力而以不阻止使用者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使用者实施多次用于对使用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在上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以下,对各工序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在实施加压运动工序(图12、S30A等)之前,加压训练的教练设定施加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特定加压力(加压力设定工序:S10A)。在本实施方式的加压力设定工序S10A中,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压力设定工序S10(图7)相同的工序等,预先按每个使用者设定特定加压力。
在加压力设定工序S10A之后,教练将皮带1A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加以安装,并将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安装于皮带1A的安装部21A(图12,系统安装工序:S20A)。在系统安装工序S20A中,将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连接口111A与皮带1A的皮带侧连接口22A连接。另外,在系统安装工序S20A中,教练对是否以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图8所示的恰当的安装压力将皮带1A安装于使用者进行确认,在安装压力不恰当的情况下,将安装压力设定为恰当的值,并将由加压力设定工序S10A设定的特定加压力输入至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以下,使用图13~图16,对安装压力的确认、设定及特定加压力的输入的顺序进行说明。
图13示出了显示于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显示部116A的菜单画面。在作为操作输入部115A(触摸面板)起作用的该菜单画面中显示有分别被取名为“加压力输入”、“加压除压程序开始”、“加压训练开始”以及“密码变更”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当对上述按钮中的“加压力输入”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14所示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当对图14的画面中的被取名为“安装压力确认”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在被显示为“实际的安装压力”的显示器框的内部显示出皮带1A的当前的安装压力(由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压力计测量出的值)。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左臂的实际安装压力被显示为10mmHg,右臂的实际安装压力被显示为12mmHg。在显示出的实际的安装压力比恰当的值低的情况下,教练拉紧皮带1A以使安装压力上升至恰当的值。另一方面,在显示出的实际的安装压力比恰当的值高的情况下,教练通过对图14的画面中的被取名为“释放”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以打开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阀112A来排出空气,从而使安装压力降低至恰当的值。
在通过上述顺序将安装压力设定为恰当的值之后,当对图14的画面中的被取名为“加压力输入”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15所示的密码输入画面。当教练对图15的画面中显示出的数字键盘进行按压操作以输入分配给自身的密码时,显示出图16所示的加压力输入画面。在图16的画面中显示出被分别取名为“臂”、“腿”、“左”、“右”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教练通过恰当地选择上述按钮并加以按压操作,从而能选择出作为输入对象的部位(例如右臂)。接着,教练通过对在图16的画面上被取名为“上”、“下”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按每个作为输入对象的部位输入特定加压力。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左臂及左臂的特定压力均被输入为150mmHg。若结束某个对象部位的特定加压力的输入,则对在图16的画面中被取名为“确定”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以进行下个对象部位的特定加压力的输入。接着,若结束所有对象部位的特定加压力的输入,则对在图16的画面中被取名为“结束”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以结束特定加压力的输入。当对图16的“结束”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13的菜单画面。输入的特定加压力记录于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信息记录部113A,并在后述的加压运动工序中被使用。
在皮带、装置安装工序S20A之后,实施作为加压训练的准备运动的“加压除压程序”(图12,加压除压实施工序:S25A)。以下,使用图13及图17~图21,对加压除压实施工序S25A的实施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13的菜单画面中的“加压除压程序开始”按钮进行按压操作,以显示出图17所示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在图17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中,与图14的画面相同,当对被取名为“安装压力确认”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在显示为“实际的安装压力”的显示器框的内部显示出皮带1A的当前的安装压力。当对图17的画面中的被取名为“加压除压程序开始”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18所示的副菜单画面。当教练对在图18的画面中被取名为“臂用加压除压程序开始”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19所示的臂用的特定加压力输入画面。教练恰当地选择图19的画面中的“左”、“右”按钮并进行按压操作,从而能选择出作为输入对象的部位(例如右臂)。然后,教练通过对图19的画面中显示出的数字键盘进行按压操作而按作为输入对象的部位输入特定加压力。输入的特定加压力显示于在图19的被显示为“特定加压力”的显示器框的内部。然后,当教练对在图19的画面中被取名为“开始”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20所示的臂用的加压除压程序画面。
当显示出图20所示的臂用的加压除压程序画面时,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控制部120A控制泵110A及阀112A以交替反复多次地进行加压和除压。例如,在使用者的臂的特定加压力被输入为150mmHg的情况下,控制部120A在将第一次的加压力自动地设定为70mmHg的状态下进行一定时间(例如10~20秒)的加压,然后去除加压力而返回至安装压力(步骤1)。然后,控制部120A在将第二次的加压力设定为80mmHg的状态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加压,然后去除加压力而返回至安装压力(步骤2)。控制部120A这样使加压力每次上升10mmHg,并将加压除压反复至第八次(步骤3~8)。第八次的加压力与输入的特定加压力(150mmHg)相同。若结束第八次的加压,则控制部120A自动地显示出图21所示的结束画面,使使用者及教练知道加压除压程序的结束。也相同地实施腿用的加压除压程序。
在加压除压实施工序S25A之后,交替反复地实施加压运动工序(图12、S30A等)和运动中止工序(图12、S40A等)。本实施方式的加压运动工序(S30A、S50A、S70A、S90A)及运动中止工序(S40A、S60A、S80A、S100A)实质上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压运动工序(S30、S50、S70、S90)及运动中止工序(S40、S60、S80、S100)相同,因此,省略了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3及图22~图24,对实施上述加压运动工序及运动中止工序时显示于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显示部116A的信息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13的菜单画面中的“加压训练开始”按钮进行按压操作,以显示出图22所示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在图22的安装压力确认画面中,与图14的画面相同,当对被取名为“安装压力确认”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在显示为“实际的安装压力”的显示器框的内部显示出皮带1A的当前的安装压力。当对图22的画面中的被取名为“加压训练开始”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23所示的副菜单画面。当教练对在图23的画面中被取名为“臂用加压训练开始”的操作输入用的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出图24所示的臂用的加压显示器画面。在图24的画面中,在被显示为“特定加压力”的显示器框的内部显示出系统安装工序S20A中输入的特定加压力。另一方面,在被显示为“实际的加压力”的显示器框的内部显示出加压运动工序及运动中止工序中实际施加的加压力。教练能根据该加压显示器画面中显示出的信息确认是否在加压运动工序及运动中止工序中正常进行了加压。也能相同地对腿用的加压运动工序及运动中止工序进行监视。然后,从使用者上拆下皮带1A及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系统拆下工序:S110A),并结束加压训练。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方法,能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系统中,通过将比较小型的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安装于皮带1A,并用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供排控制部(泵110A及控制部120A)对气体朝皮带1A的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皮带1A的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从而能用皮带1A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使用者的特定部分。此外,通过使用多个皮带1A和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的组合,能同时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多个使用者,因此,能实现团体的肌肉训练(团体课程)。
另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用操作输入部115A输入每个使用者的特定加压力,并使信息记录部113A记录输入的特定加压力,以使用从信息记录部113A读出的特定加压力对气体的供给量及排出量进行控制。另外,能用操作输入部115A输入特定加压力,并使用输入的特定加压力对气体的供给量及排出量进行控制,因此,即便在特定加压力预先记录于信息记录部113A这样的情况下,也能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等临机应变地改变特定加压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肌肉训练系统中,能使用安装式控制装置100A自动地实施作为加压训练的准备运动的加压除压程序,因此,能大幅减轻教练的作业负担。
另外,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各自实施四次加压运动工序及运动中止工序的例子,但加压运动工序及运动中止工序的实施次数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实施三次(或五次)加压运动工序及运动中止工序。此时,将第一次的加压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比第二次以后的加压运动工序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多。
<实施例>
接着,使用图2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使十二名被试验者(男性六名、女性六名)分别实施本发明的肌肉训练方法(加压训练)和通常的肌肉训练方法(以下称为“通常训练”)这两个方法,在上述两个方法的训练中用肌动电流图对各被试验者的上臂三头肌及胸肌的周长进行测定以取得平均值,并对因加压训练和通常训练而使肌肉增大效果相差多大程度进行比较。
<加压训练>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加压训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当进行加压训练时,采用了包括由氯丁橡胶构成的皮带1(长度70cm、宽度3.0cm)的臂用的皮带1。采用了市场贩卖的橡胶袋以作为气体袋(长度25cm、宽度3.0cm),采用了市场贩卖的魔术胶带(magictape,注册商标)以作为面扣件10,并采用了市场贩卖的橡胶管以作为连接管200。另外,作为加压除压控制装置100(泵110及控制装置120),采用了达格美电子公司(Takumidenshicooperation)制的产品(商品名:“加压控制器(KAATSUmaster)”)。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设定各被试验者的特定加压力(加压力设定工序S10)。在加压力设定工序S10中,将皮带1卷绕于各被试验者的臂的根部并以60mmHg的安装压力安装皮带1(安装工序S11),将比该安装压力高20mmHg的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达30秒钟(加压工序S12),然后进行除压(除压工序S14),维持十秒钟的安装压力,然后,使加压力的设定值上升20mmHg(设定压力上升工序S15),再次实施加压工序S12,反复实施上述工序直至各被试验者的手掌的颜色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为止。
接着,将皮带1卷绕于各被试验者的臂的根部并加以安装(皮带安装工序S20),一边通过将加压力设定工序S10中设定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而以不阻止各被试验者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用于对各被试验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在横卧姿势的状态下用两手抬起杠铃的卧推举运动以作为负载运动。将施加于各被试验者的肌肉的特定重量(杠铃的重量)设定为预先测定的各被试验者的最大重量(各被试验者仅能一次抬起杠铃的重量)的30%的值。另外,根据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当进行25~30次左右的在施加了特定加压力的状态下的负载运动时,各被试验者的血液中乳酸浓度充分提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的负载运动的目标实施次数(抬起杠铃的次数)设定为30次。另外,图25(A)及图25(B)的横轴所示的次数(30次)是十二名被试验者的平均值,实际的实施次数对于每个被试验者来说是不同的(若有能实施超过30次的被试验者,则也有仅能实施低于30次的被试验者)。
在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之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30秒。
在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之后,一边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一边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用于对各被试验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将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中的负载运动的目标实施次数设定为第一加压运动工序S30中的负载运动的目标实施次数的1/2(15次)。图25(A)及图25(B)的横轴所示的次数(15次)是十二名被试验者的平均值,实际的实施次数按被试验者不同。然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二运动中止工序S60)。将第二运动中止工序S6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与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相同(30秒)。
在第二运动中止工序S60之后,一边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一边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用于对各被试验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将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中的负载运动的目标实施次数设定为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中的负载运动的目标实施次数的1/2(7次)。图25(A)及图25(B)的横轴所示的次数(7次)是十二名被试验者的平均值,实际的实施次数按被试验者不同。然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三运动中止工序S80)。将第三运动中止工序S8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与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相同(30秒)。
在第三运动中止工序S80之后,一边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一边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用于对各被试验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四加压运动工序S90)。将第四加压运动工序S90中的负载运动的目标实施次数设定为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中的负载运动的目标实施次数的1/2(3次)。图25(A)及图25(B)的横轴所示的次数(3次)是十二名被试验者的平均值,实际的实施次数按被试验者不同。然后,在持续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中止负载运动的实施(第四运动中止工序S100)。将第四运动中止工序S100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与第一运动中止工序S40相同(30秒)。然后,从各被试验者上拆下皮带1(皮带拆下工序:S110),结束加压训练。
<通常训练>
接着,对本实施例的通常训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加压训练与通常训练的不同点在于:在加压训练中,使用皮带1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与此相对,在通常训练中,未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
在通常训练中,首先,以未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的方式,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用于对各被试验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第一运动工序)。作为负载运动,采用了与加压训练相同的卧推举运动。施加于各被试验者的肌肉的特定重量(杠铃的重量)也与加压训练相同地设定为最大重量的30%的值,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抬起杠铃的次数)也与加压训练相同地设定为30次。接着,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第一运动中止工序)。第一运动中止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也与加压训练相同地设定为30秒。
在第一运动中止工序之后,以未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的方式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第二次的负载运动(第二运动工序)。第二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也与加压训练的第二加压运动工序S50相同地设定为15次。然后,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第二运动中止工序)。第二运动中止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也设定为30秒。
在第二运动中止工序之后,以未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的方式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第三次的负载运动(第三运动工序)。第三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也与加压训练的第三加压运动工序S70相同地设定为7次。然后,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第三运动中止工序)。第三运动中止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也设定为30秒。
在第三运动中止工序之后,以未将特定加压力施加于各被试验者的方式使各被试验者实施第四次的负载运动(第四运动工序)。第四运动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也与加压训练的第四加压运动工序S90相同地设定为3次。然后,使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第四运动中止工序)。第四运动中止工序中的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也设定为30秒。然后,从各被试验者上拆下皮带1(皮带拆下工序),结束通常训练。
图25(A)是表示在上述两个训练的各运动工序实施时测定出各被试验者的“上臂三头肌”的周长的平均值的结果的图表,图25(B)是表示在上述两个训练的各运动工序实施时测定出各被试验者的“胸肌”的周长的平均值的结果的图表。在图25(A)及图25(B)中,横轴表示时间(各运动工序),纵轴表示测定周长的(相对于最大周长(施加最大重量时的周长)的比例)平均值。
由图25(A)及图25(B)可知,在进行完加压训练的情况下,与进行完通常训练的情况相比,上臂三头肌及胸肌的周长有效增加。例如,当将加压训练的第四加压运动工序S90(在施加有特定加压力的状态下实施三次负载运动的工序)和通常训练的第四运动工序(以没有特定加压力的方式实施三次负载运动的工序)进行比较时,在加压训练中,上臂三头肌及胸肌这两块肌肉的周长达到最大周长的60~70%,与此相对,在通常训练中,上述两块肌肉的周长仅仅达到最大周长的50%左右。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各实施方式,只要包括本发明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恰当地将设计变更施加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即,上述各实施方式所包括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材料、条件、形状、尺寸等并不限定于例示出的情况,也能进行恰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包括的各要素能在技术可实现的范围内加以组合,将上述各要素组合的装置只要包括本发明的特征也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符号说明
1、1A皮带
100A安装式控制装置
101A箱体
110A泵(供排控制部)
113A信息记录部
114A信息收发部
115A操作输入部
120A控制部(供排控制部)
S10、S10A加压力设定工序
S11安装工序
S12加压工序
S14除压工序
S30、S30A第一加压运动工序
S40、S40A第一运动中止工序
S50、S50A第二加压运动工序
S60、S60A第二运动中止工序
S70、S70A第三加压运动工序
S80、S80A第三运动中止工序
S90、S90A第四加压运动工序
S100、S100A第四运动中止工序
P使用者

Claims (23)

1.一种肌肉训练方法,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加压运动工序和运动中止工序而对使用者的肌肉进行训练,其中,在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一边通过将皮带卷绕于所述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来施加特定加压力而以不阻止所述使用者的肌肉的血液流动的方式进行限制,一边使所述使用者实施用于对所述使用者的肌肉施加特定重量的负载的负载运动,在所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在持续所述特定加压力的施加的状态下使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中止,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特定重量设定为比为了发挥出所述使用者的最大肌肉力所需的最大重量小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特定重量设定为所述最大重量的20~3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实施多次所述加压运动工序时,将第一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比第二次以后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第一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20~60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第一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25~30次。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第二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12~15次。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第二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第一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实施三次以上所述加压运动工序时,将第三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7~8次。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实施三次以上所述加压运动工序时,将第三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第二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实施四次所述加压运动工序时,将第四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2~3次。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实施四次所述加压运动工序时,将第四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设定为第三次的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的所述负载运动的实施次数的1/2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将所述皮带卷绕于所述使用者的臂以施加所述特定加压力,
在所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将所述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10~20秒。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将所述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15秒。
14.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压运动工序中,将所述皮带卷绕于所述使用者的腿以施加所述特定加压力,
在所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将所述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25~35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运动中止工序中,将所述负载运动的中止时间设定为30秒。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设定所述特定加压力的加压力设定工序,
所述加压力设定工序包括:
安装工序,在该安装工序中,将所述皮带卷绕于所述使用者的四肢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并以特定安装压力对所述皮带进行安装;
加压工序,在该加压工序中,将比所述特定安装压力高的加压力施加于所述使用者;以及
除压工序,在该除压工序中,将所述加压工序中施加的所述加压力去除而返回至所述特定安装压力,
所述加压力设定工序一边将各加压工序中的加压力的值设定得比之前相邻的加压工序中的加压力的值大,一边交替地各自反复实施多次所述加压工序及所述除压工序,并将在所述加压工序中所述使用者的手掌的颜色变为红色甚至是红褐色时的所述加压力设定为所述特定加压力。
17.一种肌肉训练系统,包括:
皮带,该皮带具有气体袋,并在卷绕于使用者的四肢的特定部分的状态下将基于所述气体袋内的气体的量的加压力施加于所述特定部分;以及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通过对气体朝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皮带施加于所述特定部分的加压力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供排控制部,该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所述皮带将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肌肉训练方法中的特定加压力施加于所述特定部分,所述供排控制部收纳于箱体,该箱体具有能安装于所述皮带的大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肌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记录所述特定加压力的信息记录部,
所述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所述皮带将从所述信息记录部读出的所述特定加压力施加于所述特定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肌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信息收发部,该信息收发部接收由外部装置设定的所述特定加压力,
所述信息记录部记录由所述信息收发部接收到的所述特定加压力。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肌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输入所述特定加压力的输入部,
所述信息记录部对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特定加压力进行记录。
21.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肌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记录部能相对于所述箱体进行自由装拆。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肌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用于输入所述特定加压力的输入部,
所述供排控制部对气体朝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供给的供给量及气体从所述皮带的所述气体袋排出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以用所述皮带将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特定加压力施加于所述特定部分。
23.如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肌肉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皮带施加于所述特定部分的加压力进行控制,以交替反复地进行对所述特定部分施加规定的加压力的加压动作和将通过所述加压动作施加于所述特定部分的加压力去除的除压动作,
当实现多次加压动作时,所述控制装置将各加压动作中的加压力设定为比之前相邻的加压动作中的加压力高。
CN201480064723.6A 2014-07-09 2014-08-19 肌肉训练方法及肌肉训练系统 Active CN105764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8299 WO2016006055A1 (ja) 2014-07-09 2014-07-09 筋肉増強方法
JPPCT/JP2014/068299 2014-07-09
PCT/JP2014/071678 WO2016006123A1 (ja) 2014-07-09 2014-08-19 筋肉トレーニング方法及び筋肉トレーニング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4577A true CN105764577A (zh) 2016-07-13
CN105764577B CN105764577B (zh) 2018-07-24

Family

ID=55063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4723.6A Active CN105764577B (zh) 2014-07-09 2014-08-19 肌肉训练方法及肌肉训练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10245458B2 (zh)
EP (1) EP3167941B1 (zh)
JP (2) JP6227006B2 (zh)
KR (1) KR101880829B1 (zh)
CN (1) CN105764577B (zh)
AU (1) AU2014400368B2 (zh)
CA (1) CA2919128C (zh)
MY (1) MY189065A (zh)
RU (1) RU2652320C1 (zh)
SG (1) SG11201600324QA (zh)
WO (2) WO201600605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7237A (zh) * 2019-05-25 2019-09-13 天津大学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13242753A (zh) * 2018-12-18 2021-08-10 Calada Lab.株式会社 训练机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9690A1 (ja) * 2016-03-02 2017-09-08 Kaatsu Japan株式会社 筋肉トレーニングシステム
DK201600116U4 (da) * 2016-10-12 2017-09-22 Videnform V/Thomas A Cortebeeck Udstyr til okklusionstræning
USD838941S1 (en) * 2017-04-25 2019-01-29 Lacie Leatherman Hat closure
AU2018344766A1 (en) * 2017-10-06 2020-05-21 VALD Pty Ltd Blood occlusion or restriction cuff
KR102065831B1 (ko) 2017-12-29 2020-01-13 부산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혈류제한 조정용 근육트레이닝장치
US10212499B1 (en) * 2018-02-06 2019-02-19 Cheryl Groomer Fe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9170409A (ja) * 2018-03-26 2019-10-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負荷制御装置
US20230140282A1 (en) * 2019-01-18 2023-05-04 Chett B. Paulsen Blood flow restriction device
WO2020159851A1 (en) * 2019-01-28 2020-08-06 Smart Tools Plus, LLC Blood flow restriction system
US20210228099A1 (en) * 2019-01-28 2021-07-29 Smart Tools Plus, LLC Blood Flow Restriction Systems Having Wirel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2404A1 (ja) * 2003-01-14 2004-07-29 Sato Sports Plaza Co., Ltd. バックル付き衣服
CN101351245A (zh) * 2005-11-04 2009-01-21 佐藤体育广场有限公司 加压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0421B2 (ja) 1993-11-22 1997-10-29 株式会社ベストライフ 筋力トレーニング方法
JP2796277B2 (ja) 1996-09-19 1998-09-10 義昭 佐藤 筋肉増強器具
JP2796276B2 (ja) 1996-09-19 1998-09-10 義昭 佐藤 筋肉増強器具
JP4392187B2 (ja) * 2003-04-15 2009-12-24 株式会社 サトウスポーツプラザ 筋肉増強器具
JP4426217B2 (ja) * 2003-06-13 2010-03-03 株式会社 サトウスポーツプラザ 筋肉増強器具
JP4342849B2 (ja) * 2003-06-19 2009-10-14 株式会社 サトウスポーツプラザ 加圧筋力増強装置、及び制御装置、並びに該制御装置にて実行される方法
JP2005006922A (ja) 2003-06-19 2005-01-13 Satou Sports Plaza:Kk 筋力増強装置
JP4322591B2 (ja) * 2003-08-15 2009-09-02 株式会社 サトウスポーツプラザ 筋力増強システム、及び筋力増強器具の加圧力制御装置
JP4283065B2 (ja) * 2003-08-21 2009-06-24 株式会社 サトウスポーツプラザ 筋力増強器具
US20060201522A1 (en) * 2005-03-10 2006-09-14 Yoshiaki Sato Method for lower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method of treating diabetes, and method of prevention of diabetes
JP2006254960A (ja) * 2005-03-15 2006-09-28 Soma Kimitane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JP4839179B2 (ja) * 2006-10-18 2011-12-21 敏明 中島 治療システム、治療装置、制御方法
KR200437442Y1 (ko) * 2006-12-09 2007-11-30 김명수 다용도 아령
JP2008161418A (ja) * 2006-12-28 2008-07-17 Terumo Corp 携帯型エアマッサージ装置
JP5121077B2 (ja) 2007-08-24 2013-01-16 Kaatsu Japan株式会社 加圧筋力トレーニング用のベルト
WO2009128561A1 (ja) * 2008-04-17 2009-10-22 株式会社サトウスポーツプラザ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トレーニング用制御装置、制御方法
US8273001B2 (en) 2009-12-14 2012-09-25 Linda Karecki Exercise kit, apparel i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2012223507A (ja) * 2011-04-22 2012-11-15 Satou Sports Plaza:Kk 筋力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JP4919366B1 (ja) * 2011-11-17 2012-04-18 義昭 佐藤 筋肉増強器具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2604947U (zh) * 2012-06-12 2012-12-19 吴风云 一种电动气压止血带
JP5255722B1 (ja) 2012-06-28 2013-08-07 Kaatsu Japan株式会社 加除圧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血管強化方法
WO2015170422A1 (ja) * 2014-05-09 2015-11-12 Kaatsu Japan株式会社 筋肉増強方法
JP1520896S (zh) * 2014-05-09 2015-04-06
JP2016001418A (ja) * 2014-06-12 2016-0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62404A1 (ja) * 2003-01-14 2004-07-29 Sato Sports Plaza Co., Ltd. バックル付き衣服
CN101351245A (zh) * 2005-11-04 2009-01-21 佐藤体育广场有限公司 加压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TOSHI FUJITA,ETC: "Blood flow restriction during low-intensity resistance exercise increases S6K1 phosphorylation and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2753A (zh) * 2018-12-18 2021-08-10 Calada Lab.株式会社 训练机控制方法
CN113242753B (zh) * 2018-12-18 2023-04-21 Calada Lab.株式会社 训练机控制方法
CN110227237A (zh) * 2019-05-25 2019-09-13 天津大学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19128A1 (en) 2016-01-14
EP3167941A4 (en) 2018-03-14
WO2016006055A1 (ja) 2016-01-14
MY189065A (en) 2022-01-24
AU2014400368B2 (en) 2017-06-15
EP3167941B1 (en) 2021-06-16
US10806961B2 (en) 2020-10-20
US20160193491A1 (en) 2016-07-07
WO2016006123A1 (ja) 2016-01-14
JP2017209519A (ja) 2017-11-30
KR101880829B1 (ko) 2018-07-20
JPWO2016006123A1 (ja) 2017-04-27
JP6227006B2 (ja) 2017-11-08
US20190217143A1 (en) 2019-07-18
JP6442573B2 (ja) 2018-12-19
RU2652320C1 (ru) 2018-04-25
US10245458B2 (en) 2019-04-02
CN105764577B (zh) 2018-07-24
AU2014400368A1 (en) 2016-02-04
SG11201600324QA (en) 2016-02-26
EP3167941A1 (en) 2017-05-17
CA2919128C (en) 2019-10-15
KR20160043064A (ko)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4577A (zh) 肌肉训练方法及肌肉训练系统
US8702633B2 (en) Guided active 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4856095B2 (ja) 生体力学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マッサージ用自動マッサージ治療装置および使用方法
CN101820955B (zh) 加压肌力锻炼装置及加压肌力锻炼用绑带
CN102065955B (zh) 训练装置、训练用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RU2618441C9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мпрессией и декомпрессией и способ укрепления кровеносных сосудов
US10485354B2 (en)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bed
JP2024001141A (ja) ヘルニアおよび他の筋骨格系損傷を管理および予防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CN113768773B (zh) 一种cpr装置
US20190117501A1 (en)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 with plunger adjusting patient contact site during compressions
JP2012223507A (ja) 筋力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KR20160054346A (ko) 심폐소생 실습시스템
DE102021210244B4 (de) Modulsystem, das für eine Skoliose-Therapie einsetzbar ist
EP3525894A1 (en) Equipment for 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
DE102022115916A1 (de) Hals-Druckmanschette mit Sicherheitsentlastung zur Förderung der Lust für Erwachsene
CN115813484A (zh) 智能加压止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