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2435A -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2435A
CN105742435A CN201610245662.4A CN201610245662A CN105742435A CN 105742435 A CN105742435 A CN 105742435A CN 201610245662 A CN201610245662 A CN 201610245662A CN 105742435 A CN105742435 A CN 105742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dbr structure
db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456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2435B (zh
Inventor
江汉
蓝永凌
黄文宾
林兓兓
蔡吉明
张家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456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2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2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2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2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1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light reflecting structure, e.g. semiconductor Bragg 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01L33/0062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 H01L33/0075Processes for devices with a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only III-V compounds comprising nitride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1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stress relaxation structure, e.g. buffer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至少包括一衬底,以及依次沉积于所述衬底上的成核层、缓冲层和外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和外延层之间还插入一Al/AlGaN DBR结构,所述DBR结构由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所述第一AlGaN层沉积于第一Al颗粒层使DBR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本发明于缓冲层和外延层之间插入一由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的呈波浪形的DBR结构,Al颗粒层的金属反射性和波浪形的粗化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DBR结构的出光效率。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Al/AlGaNDBR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背景技术
在氮化物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中,加入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器件的发光功率。DBR是两种折射率不同材料周期交替生长的层状结构,在发光层和衬底之间,能够将射向衬底的光反射回表面或侧面,可以减少衬底对光的吸收,提高出光效率。DBR结构可直接利用MOCVD设备进行生长,无须再次加工处理,简化了器件的制作工艺。然而,为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还需进一步优化DBR结构。
发明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在其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至少包括一衬底,以及依次沉积于所述衬底上的成核层、缓冲层和外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和外延层之间还插入一Al/AlGaNDBR结构,所述DBR结构由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所述第一AlGaN层沉积于第一Al颗粒层使DBR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还包括第二AlGaN层,所述第二AlGaN层的Al均匀掺杂,Al组分为30%~40%;或者,所述第二AlGaN层的Al组分从所述缓冲层一侧向所述DBR结构一侧递增渐变,所述Al组分变化范围为0.5%~40%,以减小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的晶格差异,以减小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的晶格差异。
优选的,所述第二AlGaN层和DBR结构之间还包括一第二Al颗粒层,所述第二Al颗粒层的颗粒直径大于所述第一Al颗粒层的颗粒直径,以加强所述DBR结构的波浪形图形。
优选的,所述DBR结构和外延层之间还包括第三AlGaN层,所述第三AlGaN层的Al均匀掺杂,Al组分为10%~15%;或者,所述第三AlGaN层的Al组分从所述DBR结构一侧向所述外延层一侧递减渐变,所述Al组分变化范围为0.5%~15%,以减小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的晶格差异。
优选的,所述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交替层叠的周期数为15~25。
优选的,所述DBR结构的厚度范围为0.1厚度范围为0.1~0.5微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的厚度相同,以实现DBR的反射效果,厚度均为50~100埃。
优选的,所述第二AlGaN层和第二Al颗粒层的厚度相同,均为100~200埃。
优选的,所述第三AlGaN层的厚度为50~80埃。
优选的,所述成核层材料为低温生长的GaN,所述缓冲层材料为高温生长的非掺杂GaN。
优选的,所述衬底为平片衬底或图形化衬底,所述图形化衬底表面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与凸起高度的比例为1/3~2/3。
优选的,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N型层、发光层和P型层。
优选的,所述N型层包括第一N型层和位于所述第一N型层之上的第二N型层,所述第一N型层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小于所述第二N型层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N型层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为5×1018~1×1019cm-2,所述第二N型层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为2×1019~2.5×1019cm-2
在其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Al/AlGaNDBR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
于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成核层和缓冲层;
于所述缓冲层上生长Al/AlGaNDBR结构,所述DBR结构由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所述第一AlGaN层沉积于第一Al颗粒层使DBR结构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
于所述DBR结构上生长外延层。
优选的,所述DBR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为:1)、于所述缓冲层上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第一Al金属膜层;2)、高温熔融所述第一Al金属膜层形成第一Al颗粒层;3)、于所述第一Al颗粒层表面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第一AlGaN层;4)、重复步骤1)~3)多次,形成具有波浪形的粗化结构的Al/AlGaNDBR结构。
优选的,所述步骤1)~3)重复15~25次,形成呈波浪形的Al/AlGaNDBR结构。
优选的,所述DBR结构的生长步骤之前还包括第二AlGaN层的生长步骤。
优选的,所述第二AlGaN层和DBR结构的生长步骤之间还包括第二Al颗粒层的生长步骤。
优选的,所述外延层的生长步骤之前还包括第三AlGaN层的生长步骤。
本发明于缓冲层和外延层之间插入一由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的DBR结构,并且由于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的层叠使DBR结构呈波浪形,其中第一Al颗粒层为金属材质,具有更高的反光性,从而提高了DBR结构的反光效果;同时具有粗化结构的波浪形DBR结构,增加了光反射点,进一步提高了DBR结构的反光效果。另外,本发明在DBR结构和缓冲层之间还插入颗粒直径大于第一Al颗粒的第二Al颗粒层和Al组分渐变的第二AlGaN层,并且在DBR结构和外延层之间也插入Al组分渐变的第三AlGaN层,从而降低了DBR结构与缓冲层和外延层的晶格差异,实现在不影响外延层的生长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虚线框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之DBR结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一。
图5为本发明之DBR结构的制备方法流程图二。
附图标注:
10.衬底;11.凸起;20.成核层;30.缓冲层;40.DBR结构;41’;第一Al金属膜层;41.第一Al颗粒层;42.第一AlGaN层;50.外延层;51.N型层;511.第一N型层;512.第二N型层;52.发光层;53.P型层;60.第二AlGaN层;70.第二Al颗粒层;80.第三AlGaN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看附图1,为进一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一衬底10,以及依次沉积于衬底10上的成核层20、缓冲层30、Al/AlGaNDBR结构40和外延层50。衬底10为平片衬底或者为表面具有周期性排列的凸起11的图形化衬底,其材料可选用蓝宝石、硅、碳化硅、氮化镓等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优选图形化蓝宝石衬底(PatternedSapphireSubstrate,PSS)。成核层20选用低温生长的GaN层,GaN呈颗粒状散布于PSS衬底10表面,为后续材料的生长提供生长点。缓冲层30采用高温生长的非掺杂的uGaN层,形成质量较好的底层结构,为后续生长质量较好的外延层50作基础。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缓冲层30的生长条件,使位于凸起11表面的缓冲层30的厚度小于凸起11之间的缓冲层30的厚度,并且位于凸起11之间的缓冲层30的厚度小于PSS衬底10的凸起11的高度。具体为位于凸起11之间的缓冲层30的厚度L与凸起11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L/H=1/3~2/3,本实施例优选L=1/2H。后续的DBR结构40沉积于缓冲层30表面,厚度为0.1~0.5微米,形成图形化的DBR结构40,可以提高DBR结构40对光的反射。
继续参看附图1,外延层50包括依次层叠的N型层51、发光层52和P型层53,其中N型层51还包括第一N型层511和位于其上的第二N型层512,第一N型层511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低于第二N型层512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具体的,第一N型层511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为5×1018~1×1019cm-2,第二N型层512的N型杂质掺杂浓度为2×1019~2.5×1019cm-2。N型层51采用掺杂浓度高低分段结构,可以促进电子的横向扩展,并且靠近发光层52一侧的第二N型层512具有更高的掺杂浓度,可以为发光层52提供更高的载流子浓度,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发光二极管为氮化物发光二极管,N型层51和P型层53的材料均为GaN,N型层51为Si掺杂,提供电子;P型层53为Mg掺杂,提供空穴;发光层材料为InGaN。
参看附图2,DBR结构40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其由第一Al颗粒层41和第一AlGaN层42交替层叠而成,由于第一Al颗粒层41和沉积在颗粒状的第一Al颗粒层41的第一AlGaN层42的交替层叠,使DBR结构40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的DBR结构40相当于对图形化的DBR结构50进行了更细微的粗化处理,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DBR结构40的反光效果。同时,与常规的AlN/AlGaNDBR结构相比较,本发明中的DBR结构40采用Al颗粒替代AlN,由于金属Al颗粒特定的颗粒特性和金属反射性,从而使DBR结构40的反光性得到了提高。为实现DBR结构40的反射效果,第一Al颗粒层41和第一AlGaN层42的厚度相同,且均为50~100埃,第一Al颗粒层41和第一AlGaN层42的交替层叠周期数为15~25,其中第一AlGaN层42的Al组分为15~25%。
继续参看附图2,为避免插入DBR结构40引起的因晶格差异较大而产生的晶格失配问题,本实施例中还在缓冲层30和DBR结构40之间插入一第二AlGaN层60,以减小缓冲层30和DBR结构40之间的晶格差异。其中,第二AlGaN层60的Al可以为均匀分布,Al组分为30%~40%;也可以渐变掺杂,具体其Al组分从缓冲层30一侧向DBR结构40一侧递增渐变,Al组分变化范围为0.5%~40%。为使DBR结构40的波浪形更明显,波浪形的粗化结构得到加强,在第二AlGaN层60和DBR结构40之间还插入一第二Al颗粒层70,其颗粒直径大于第一Al颗粒41的直径。第二AlGaN层60和第二Al颗粒层70的厚度可相同也可不同,本实施例优选两者相同,并且分别大于第一AlGaN层42和第一Al颗粒层41的厚度,均为100~200埃。为减小DBR结构40和外延层50之间的晶格差异,本实施例中,在DBR结构40和外延层50之间还插入一第三AlGaN层80。与第二AlGaN层60类似,其Al杂质可以为均匀掺杂,Al组分为10%~15%;也可以渐变掺杂,具体其Al组分从DBR结构40一侧向外延层50一侧递增渐变,Al组分变化范围为0.5%~15%,第三AlGaN层80的厚度为50~80埃。
参看附图3,为制备上述的发光二极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衬底10;
S2、于衬底10上依次生长成核层20和缓冲层30;
S3、于缓冲层30上生长第二AlGaN层60;
S4、于第二AlGaN层60上生长第二Al颗粒层70;
S5、于缓冲层30上生长Al/AlGaNDBR结构40,DBR结构40由第一Al颗粒层41和第一AlGaN层42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第一AlGaN层42沉积于第一Al颗粒层41使DBR结构40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
S6、于DBR结构40上生长第三AlGaN层80;
S7、于第三AlGaN层80上生长外延层50。
其中,参看附图4和附图5,DBR结构40的制备方法具体为:S51、于缓冲层30上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第一Al金属膜层41’;S52、高温熔融第一Al金属膜层41’形成第一Al颗粒层41;S53、于第一Al颗粒层41表面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第一AlGaN层42;S54、重复步骤S51~S53多次,形成具有波浪形的粗化结构的Al/AlGaNDBR结构40。步骤S51~S53的具体重复次数为15~25次,以形成呈波浪形的Al/AlGaNDBR结构。其中,成核层20、缓冲层30、外延层50、第二AlGaN层60、生长第二Al颗粒层70、第三AlGaN层60均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
本发明于缓冲层和外延层之间插入一DBR结构,提高发光二极管对光的反射,DBR结构呈图形化,并且具有波浪形的更细微的粗化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DBR结构的反光性,另外,DBR结构采用颗粒状的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由于Al金属的反光性以及颗粒物质对光的反射特性,DBR结构的反光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而本发明中,DBR结构的波浪形的粗化结构无需额外增加制作工艺,是由第一AlGaN层直接沉积于颗粒状的第一Al颗粒层表面形成,工艺简单易操作。本发明在DBR结构和缓冲层之间插入颗粒直径大于第一Al颗粒的第二Al颗粒层和Al组分渐变的第二AlGaN层,并且在DBR结构和外延层之间也插入Al组分渐变的第三AlGaN层,从而降低了DBR结构与缓冲层和外延层的晶格差异,在不影响外延层的生长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案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该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变更,皆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发光二极管,至少包括一衬底,以及依次沉积于所述衬底上的成核层、缓冲层和外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和外延层之间还插入一Al/AlGaNDBR结构,所述DBR结构由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所述第一AlGaN层沉积于第一Al颗粒层使DBR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还包括第二AlGaN层,以减小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的晶格差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lGaN层和DBR结构之间还包括一第二Al颗粒层,所述第二Al颗粒层的颗粒直径大于所述第一Al颗粒层的颗粒直径,以增强所述DBR的波浪形粗化结构的起伏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lGaN层的Al均匀分布,Al组分为30%~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lGaN层的Al组分从所述缓冲层一侧向所述DBR结构一侧递增渐变,所述Al组分变化范围为0.5%~40%,以减小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的晶格差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结构和外延层之间还包括第三AlGaN层,以减小所述DBR结构和外延层之间的晶格差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AlGaN层的Al均匀分布,Al组分为10%~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AlGaN层的Al组分从所述DBR结构一侧向所述外延层一侧递减渐变,所述Al组分变化范围为0.5%~15%,以减小所述缓冲层和DBR结构之间的晶格差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的交替层叠周期数为15~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结构的厚度范围为0.1~0.5微米。
1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
于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成核层和缓冲层;
于所述缓冲层上生长Al/AlGaNDBR结构,所述DBR结构由第一Al颗粒层和第一AlGaN层周期性交替层叠而成,所述第一AlGaN层沉积于第一Al颗粒层使DBR结构具有波浪形粗化结构;
于所述DBR结构上生长外延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为:1)、于所述缓冲层上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第一Al金属膜层;2)、高温熔融所述第一Al金属膜层形成第一Al颗粒层;3)、于所述第一Al颗粒层表面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第一AlGaN层;4)、重复步骤1)~3)多次,形成具有粗化结构的波浪形Al/AlGaNDBR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重复15~25次,形成呈波浪形的Al/AlGaNDBR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BR结构的生长步骤之前还包括第二AlGaN层的生长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lGaN层和DBR结构的生长步骤之间还包括第二Al颗粒层的生长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的生长步骤之前还包括第三AlGaN层的生长步骤。
CN201610245662.4A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742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5662.4A CN105742435B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5662.4A CN105742435B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2435A true CN105742435A (zh) 2016-07-06
CN105742435B CN105742435B (zh) 2018-01-19

Family

ID=5625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45662.4A Active CN105742435B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243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8015A (zh) * 2017-03-08 2017-06-13 王星河 一种氮化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78341A (zh) * 2018-09-20 2019-02-22 复旦大学 一种二硫化钼隧穿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7726A (zh) * 2019-11-27 2020-03-06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偏振稳定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结构
CN111430520A (zh) * 2020-04-30 2020-07-17 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n型电子阻挡层的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led器件
CN114141915A (zh) * 2021-12-16 2022-03-04 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CN116995165A (zh) * 2023-09-25 2023-11-03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AlN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紫外LED外延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5147A1 (en) * 2001-04-09 2002-10-10 Shu-Woei Chiou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84088A (zh) * 2008-02-28 2010-11-10 普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的光抽取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94941A (zh) * 2010-11-16 2011-09-21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空腔的高效率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6098A (zh) * 2011-08-01 2013-02-06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晶粒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00781A (zh) * 2013-09-30 2014-01-08 山西飞虹微纳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AlGaInP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2567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5147A1 (en) * 2001-04-09 2002-10-10 Shu-Woei Chiou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84088A (zh) * 2008-02-28 2010-11-10 普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的光抽取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94941A (zh) * 2010-11-16 2011-09-21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内置空腔的高效率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6098A (zh) * 2011-08-01 2013-02-06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晶粒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2567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00781A (zh) * 2013-09-30 2014-01-08 山西飞虹微纳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AlGaInP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8015A (zh) * 2017-03-08 2017-06-13 王星河 一种氮化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6848015B (zh) * 2017-03-08 2019-03-15 王星河 一种氮化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78341A (zh) * 2018-09-20 2019-02-22 复旦大学 一种二硫化钼隧穿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7726A (zh) * 2019-11-27 2020-03-06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偏振稳定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结构
CN111430520A (zh) * 2020-04-30 2020-07-17 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n型电子阻挡层的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led器件
CN114141915A (zh) * 2021-12-16 2022-03-04 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CN114141915B (zh) * 2021-12-16 2023-09-01 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CN116995165A (zh) * 2023-09-25 2023-11-03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AlN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紫外LED外延片
CN116995165B (zh) * 2023-09-25 2023-12-15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AlN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紫外LED外延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2435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5793B2 (en) Group III nitride heterostructure for optoelectronic device
CN105742435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1965B (zh) 一种提高光输出的AlGaN基深紫外LED外延结构
CN103681985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31683B (zh) 一种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60277B (zh) 一种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及led
CN115050870B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TW201841387A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以及半導體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WO2019141213A1 (zh) 一种GaN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JP6010869B2 (ja) Iii 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CN106848017B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及其生长方法
CN109524520B (zh) 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49095A1 (zh) 一种GaN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0577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TW201813091A (zh) 含氮半導體元件
CN106229397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生长方法
JP2004048076A (ja) 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920883A (zh)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89391B (zh) GaN基LED外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7205474B2 (ja) テンプレート基板、電子デバイス,発光デバイス,テンプレート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06206869A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生长方法
CN106299051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05215A (ja) Iii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51922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US9472716B1 (en) Lattice-constant formatted epitaxial template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