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4222A - 接线端子及电线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接线端子及电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84222A
CN105684222A CN201480059746.8A CN201480059746A CN105684222A CN 105684222 A CN105684222 A CN 105684222A CN 201480059746 A CN201480059746 A CN 201480059746A CN 105684222 A CN105684222 A CN 105684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flat cable
flexible flat
binding post
round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97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84222B (zh
Inventor
奥村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84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4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84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84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5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 H01R12/6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deformable terminals, e.g. crimp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2Connections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aluminium or steel-core aluminium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3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another shape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接线端子(12)包括构成为一体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及绞线连接部(21)。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为大致平板状。绞线连接部(21)被形成为能使绞线(3)的前端的导体(5)及绝缘包覆体(6)插入的筒状,且为该筒的轴向一端封闭的形状。

Description

接线端子及电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的接线端子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例如在汽车的电气布线中,用于对滑动门等进行供电的布线采用柔性扁平电缆的机会在不断增加。
然而,采用了柔性扁平电缆的只是一部分,其它的布线使用导线束(将多根绞线束缚在一起而构成的)。即,现状为,柔性扁平电缆与绞线(圆线)混合布线。因此,需要将柔性扁平电缆与绞线连接的结构。
对此,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柔性扁平电缆与绞线连接的接线端子(在非专利文献1中称为“WF端子”)。图19示出该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图1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90为,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95与绞线连接部91形成为一体。
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95具有朝着一个方向突出的多个穿透部94。通过使该穿透部94沿厚度方向贯穿柔性扁平电缆,而使该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与接线端子90电连接。
绞线连接部91被构成为所谓开桶式的压接端子,具有导体压接部92和包覆体压接部93。通过将导体压接部92铆接,而使该导体压接部92压接在绞线的导体上。另外,通过将包覆体压接部93铆接,而使该包覆体压接部93压接在绞线的绝缘包覆体上。由此,能在确保绞线的导体与接线端子90间的电连接的同时,将接线端子90固定在该绞线上。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90中,对穿透部94、导体压接部92、及包覆体压接部93的强度和电连接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以往使用有对各种端子使用的业绩的黄铜等作为接线端子90的材料。
利用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90,能够将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与绞线的导体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古河电工时报”第132号,第58-59页(相关产品“用于滑动门的持续供电装置”一项),[在线],2013年9月,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网站,[2013年10月15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furukawa.co.jp/jiho/index.htm>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图1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90是用穿透部94在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及包覆体上开孔。因此,例如在对柔性扁平电缆施加了拉伸方向的作用力的情况下,上述孔的部分会受力而使该孔扩大,有可能成为导体被细细切断的原因。
因此,从提高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95的可靠性的观点考虑,图1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90尚有改良的余地。
此外,作为另外一个问题,近年来,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用铝作绞线导体的铝电线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90中,对穿透部23、导体压接部92、及包覆体压接部93的强度和电连接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以往大多使用有对各种端子使用的业绩的黄铜等。然而,在铝电线被连接在上述接线端子90(黄铜制)上的情况下,因不同种类的金属相接触,若周围有水分,则会出现电腐蚀发生的问题。因此,需要绞线连接部91具有防水性能。
然而,图19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90中,绞线连接部91为开桶式,所以,无法期待该绞线连接部91的防水性能。于是,为了防止电腐蚀发生,可以考虑在绞线连接部91的周围填充防水剂,但这样会使制造工程变得复杂,还会使造价升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的接线端子,即,一种能提高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可靠性,并能以简单的结构获得绞线连接部的防水性能的接线端子。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牢固地连接,并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电腐蚀发生的接线端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和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上所述,以下,对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进行说明。
基于本发明的观点,如下所述那样提供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的接线端子。即,该接线端子包括构成为一体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和圆线连接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为大致平板状。所述圆线连接部被形成为,能使所述圆线的前端的导体及绝缘包覆体插入的筒状,且为该筒的轴向一端封闭的形状。
另外,本申请的说明书中,“圆线”是指导体部分的截面轮廓为大致圆形的电线,其包括所谓单线和绞线。
如上所述,通过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形成为板状,能够对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焊接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由此,与用穿透部开孔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相比,柔性扁平电缆不会受力过度。因此,能够使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可靠性提高。另外,由于圆线连接部被构成为一端封闭的筒状,所以,能够实现防水性能高的连接结构。
基于本发明的第二个观点,如下所述那样提供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的接线端子。即,该接线端子包括构成为一体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和圆线连接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为大致平板状。所述圆线连接部为开桶式。
如上所述,通过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形成为板状,能够对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焊接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由此,与用穿透部开孔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相比,柔性扁平电缆不会受力过度。因而,能够使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可靠性提高。另外,由于圆线连接部为开桶式,所以,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电连接。
上述接线端子中,较佳为,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被插入到所述圆线连接部中的所述圆线的导体的径向尺寸。
如此,通过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构成为较薄的形状,能够将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妥当地焊接在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上。
基于本发明的第三个观点,如下所述那样提供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的接线端子。即,该接线端子包括构成为一体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和圆线连接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具备,能够沿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厚度方向贯穿该柔性扁平电缆的穿透部。所述圆线连接部被形成为,能使所述圆线的前端的导体及绝缘包覆体插入的筒状,且为该筒的轴向一端封闭的形状。
如上所述,通过将圆线连接部形成为一端封闭的筒状,能够提高该圆线连接部的密封性能。这样,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到圆线连接部的内部。因此,即便是在圆线的导体为铝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腐蚀发生。
上述接线端子中,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与圆线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可以被形成为大致筒状。
如此,通过将中间部分形成为大致筒状,能够提高接线端子整体的刚性。
较佳为,上述接线端子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与圆线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被形成为大致筒状。所述圆线连接部是通过将板材弯曲,使其两端彼此对接,或使该两端相重叠,并将所述两端彼此直线状地焊接而形成为筒状的。所述中间部分也同样是通过将板材弯曲,使其两端彼此对接,或使该两端相重叠,并将所述两端彼此直线状地焊接而形成为筒状的。并且,从规定方向看时,所述圆线连接部的所述直线状的焊接部分与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直线状的焊接部分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上所述,在形成圆线连接部时,通过将弯曲后的板材的两端彼此焊接,能够形成无接缝的筒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圆线连接部的防水性能。另外,在形成中间部分时也通过焊接而形成筒状,所以,能够提高该中间部分的强度。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将圆线连接部和中间部分的焊接部分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一次焊接作业便能对圆线连接部和中间部分的两方进行焊接。因此,能够简化焊接作业。
基于本发明的第四个观点,提供以下电线组件。即,该电线组件包括,上述接线端子(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为大致平板状、圆线连接部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的接线端子)、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的柔性扁平电缆、及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圆线连接部上的圆线。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被焊接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所述圆线的前端以绝缘包覆体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的状态插入到所述圆线连接部中,该圆线连接部被压接在所述导体及绝缘包覆体上。
如此,由于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通过焊接而连接,所以,与用穿透部在柔性扁平电缆上开孔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相比,能够使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可靠性提高。另外,通过将一端封闭的筒状的圆线连接部压接在圆线上,能够将该圆线连接部封闭,从而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到该圆线连接部的内部。
基于本发明的第五个观点,提供以下电线组件。即,该电线组件包括,上述接线端子(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为大致平板状、圆线连接部为开桶式的接线端子)、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的柔性扁平电缆、及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圆线连接部上的圆线。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被焊接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所述圆线的前端处于绝缘包覆体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的状态下,所述导体及绝缘包覆体被压接在所述圆线连接部上。
如此,由于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通过焊接而连接,所以,与用穿透部在柔性扁平电缆上开孔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相比,能够使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可靠性提高。另外,通过将开桶式的圆线连接部压接在圆线上,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电连接。
基于本发明的第六个观点,提供以下电线组件。即,该电线组件包括,上述接线端子(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具备穿透部、圆线连接部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的接线端子)、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的柔性扁平电缆、及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圆线连接部上的圆线。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被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所述穿透部贯穿。所述圆线的前端处于绝缘包覆体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的状态下,所述导体及绝缘包覆体被压接在所述圆线连接部上。
如此,通过将圆线连接部压接在圆线上,能够将该圆线连接部封闭,从而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到该圆线连接部的内部。
在上述电线组件中,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所述圆线的导体由铝或铝合金构成;所述接线端子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接线端子的圆线连接部被构成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的情况下,防水性能优异,因而即便是在圆线的导体为铝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腐蚀发生。另外,通过使接线端子与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为相同种类的金属,将两者焊接时能够实现良好的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线组件的一部分扩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电线组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3是接线端子的侧面截面图。
图4是表示将扁平导体焊接在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的情形的侧面截面图。
图5是表示将扁平导体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焊接的方法的其它例子的侧面截面图。
图6是表示对绞线压接绞线连接部的情形的侧面截面图。
图7是半成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进行焊接前的接线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接线端子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对绞线连接部采用开桶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柔性扁平电缆的绝缘体除去的方式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
图12是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线组件的一部分扩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由接线端子连接的柔性扁平电缆和绞线的立体图。
图14是接线端子的立体图。
图15是接线端子的侧面截面图。
图16是表示对绞线压接绞线连接部的情形的侧面截面图。
图17是半成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进行焊接前的接线端子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线组件1的一部分扩大表示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电线组件1包括柔性扁平电缆2、多根绞线(圆线)3、及接线端子12。
绞线3由导体5和绝缘包覆体6构成,具有公知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绞线3中,导体5是通过将多个铝线捆束在一起而构成的。此外,导体5也可以由铝以外的材料(例如铜)构成,只要是导体即可。绝缘包覆体6由树脂等具有绝缘性能的材料构成,被配置为将导体5的周围覆盖。
柔性扁平电缆2由扁平导体7和绝缘体8构成,具有公知的结构。扁平导体7为带状金属板乃至金属箔,被形成为截面呈矩形的扁平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柔性扁平电缆2中,扁平导体7为铜制。但是,扁平导体7也可以由铜以外的材料(例如铝)构成,只要是导体即可。多个扁平导体7沿其宽度方向并排配置。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柔性扁平电缆2具有四个导体。
绝缘体8是具有绝缘性能的树脂制薄膜。绝缘体8被配置为,将柔性扁平电缆2所具有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是四根)扁平导体7从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夹住。
接线端子12将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与绞线3的导体5连接。其中,柔性扁平电缆2的每一个扁平导体7与一个接线端子12连接,每一个接线端子12与一根绞线3连接。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个柔性扁平电缆2与四个接线端子12连接。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一个柔性扁平电缆2与四根绞线3连接(参照图1)。
接下去,对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由表面镀锡(Sn)的黄铜等铜合金构成。此外,接线端子12也可以由铜以外的材料(例如铝)构成,只要是导体即可。
图2和图3表示柔性扁平电缆2及绞线3被连接前的状态下的接线端子1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被构成为,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绞线连接部(圆线连接部)21形成为一体。
如图2和图3所示,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柔性扁平电缆2的端部连接。绞线连接部21与绞线3的端部连接。在此,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和绞线连接部21排列的方向称为接线端子12的“长边方向”。
如图2和图3所示,接线端子12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被形成为,在所述长边方向上较长的细长平板状。
如图2和图3所示,绞线连接部21为圆筒状(中空状)。本实施方式中,圆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的轴线方向与接线端子12的长边方向一致。绞线连接部21的轴线方向一侧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是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侧的端部)为了防水而被封闭(关闭部24)。另一方面,绞线连接部21的与关闭部2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敞开着(敞开部25),以使绞线3的前端能够插入。如此,本实施方式的绞线连接部21被形成为一端封闭的筒状。
接下去,说明对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连接柔性扁平电缆2的方法。
首先,作业人员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端部的绝缘体8除去,使扁平导体7的前端露出(图2及图3的状态)。除去绝缘体8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用刀具在绝缘体8上适当地切开切口之后,用物理方法将该绝缘体8剥取掉。另外,例如,也可以通过用激光使绝缘体8的树脂升华而将该绝缘体8除去。
此外,如上所述那样将绝缘体8除去时,较佳为,只将柔性扁平电缆2的一面的绝缘体8除去,而保留另一面的绝缘体8(参照图2及图3)。如此,通过保留另一面的绝缘体8,能够用保留下来的绝缘体8在另一面支撑露出的扁平导体7,因而,能够防止该扁平导体7受损伤。
接下去,作业人员将露出的扁平导体7和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配置为两者相向而对(图3),且使两者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在该状态下,将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焊接(图4)。由此,能够确保扁平导体7与接线端子12间的电连接,同时,还能够将扁平导体7机械地固定在接线端子12上。
将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焊接的方法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使用光纤激光焊接。
将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焊接时,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侧进行焊接。其理由是,如图4所示,从露出的扁平导体7看,背对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一侧留有绝缘体8。因此,若从扁平导体7侧进行焊接,会受到保留下来的绝缘体8妨碍,从而无法正常进行焊接。
例如,如图4所示,在使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下,在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侧配置光纤激光焊接器的激光光照射部80。然后,通过从该激光光照射部80向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照射激光光线,而将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扁平导体7焊接。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在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侧进行焊接,假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太厚,或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表面有凸凹,则无法通过光纤激光焊接正常地将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扁平导体7焊接。对此,如前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被形成为平板状。即,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为平坦且无凸凹的形状,也没有过厚的厚度。因此,能够通过光纤激光焊接正常地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扁平导体7焊接。
此外,本申请的发明人在为获得本发明而反复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也尝试了将绞线3的导体5直接焊接在扁平导体7上的结构。但发现,若通过光纤激光焊接将绞线3的导体5焊接在扁平导体7上,则常常无法正常地焊接。其原因有可能是,使用光纤激光焊接的话,绞线3的导体5过厚。
于是,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中,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被构成为比绞线3的导体5薄。更具体而言,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T1(参照图3)被设定为,小于与绞线连接部21连接的绞线3的导体5的径向尺寸D1(参照图3)。由此,在将绞线3的导体5直接焊接在扁平导体7上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能够对扁平导体7正常地进行焊接。
但是,上述连接方法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连接。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不是将柔性扁平电缆2的一面的绝缘体8除去,而是将两面的绝缘体8除去,然后将光纤激光焊接器的激光光照射部80配置在柔性扁平电缆2侧进行焊接。
下面,说明对绞线连接部21连接绞线3的方法。
首先,作业人员将绞线3前端的绝缘包覆体6除去规定长度的一部分,使其成为露出导体5的状态(图2及3的状态)。将该状态的绞线3的前端从绞线连接部21的敞开部25插入到该绞线连接部21的内部。此时,不光是露出导体5的部分,就连未露出导体5的部分(绝缘包覆体6未被除去的部分)也被插入到绞线连接部21中。
其次,作业人员通过操作由第1压接模71和第2压接模72构成的压接工具,而将绞线连接部21夹持住进行压接(参照图6(a))。如前述那样,由于绞线3前端的导体5露出,所以,能够将绞线连接部21压接在该导体5上(图6(b))。因此,能够确保绞线3的导体5与绞线连接部21间的电连接。
另外,绞线连接部21也被压接在绞线3的绝缘包覆体6上。因此,绞线连接部21紧贴绞线3的绝缘包覆体6,能够将绞线连接部21的敞开部25封闭。从而,能够防止水从敞开部25进入绞线连接部21内。
如前述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绞线3的导体5由铝构成,接线端子12由黄铜构成。如此,接线端子12和绞线3的导体5采用不同种类的金属的情况下,为了不使电腐蚀发生,要求绞线连接部21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那样,绞线3的端部被插入到形成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内,且该绞线连接部21被压接在绞线3的绝缘包覆体6上,从而绞线连接部21被封闭。这样,便能防止水进入绞线连接部21内,从而,能够防止电腐蚀。另外,基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不需要使绞线连接部21防水的防水剂等,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绞线连接部21的防水性能。
此外,以上是说明了对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连接柔性扁平电缆2的方法之后,说明对绞线连接部21连接绞线3的方法,但是,在接线端子12上连接柔性扁平电缆2和绞线3的顺序不受特别的限定。
接下去,对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是通过将一块板材冲压成图7所示的未成品30之后,对该未成品30进行适当的弯曲加工等而获得的。
图7的未成品30中,相当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部分被形成为在长边方向上长的细长平板状。
图7的未成品30中,相当于绞线连接部21的部分被构成为,其一部分朝宽度方向突出的第1突出部31。在此,“宽度方向”是指,在板状的未成品30所构成的平面中,与接线端子12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出部31被形成为呈矩形地突出。
将图7的未成品30成形为绞线连接部21时,将第1突出部31弯曲,通过使该第1突出部31的突出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彼此对接,而使绞线连接部21成为大致圆筒状(图8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第1突出部31的端面彼此间存在间隙。可将该间隙部分称为绞线连接部21周面的“接缝”。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第1突出部31的端面彼此焊接(对“接缝”的部分进行焊接),而形成了焊接部33(图2)。由此,能够将所述接缝的间隙堵塞,从而使绞线连接部21的周面连续(无间隙)。
对焊接部33进行焊接的方法为任意的,例如,可以利用光纤激光进行焊接。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突出部31的两个端面彼此对接的状态(图8)下,使绞线连接部21的“接缝”大致呈直线状。由此,焊接部33被形成为直线状,从而容易进行焊接。
其次,将如上所述那样构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是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侧的端部)压扁。然后,通过在该被压扁的部位进行焊接,而形成关闭部24(图2)。在此,关闭部24的焊接方法为任意的,可以与焊接部33同样地用光纤激光进行焊接。
通过进行以上处理,便能制成一侧的端部封闭的大致圆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通过焊接而分别将绞线连接部21的周面的“接缝”、和该绞线连接部21的一侧的端部堵塞,能够实现密封性优异的绞线连接部21。
如以上说明过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包括构成为一体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和绞线连接部21。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为大致平板状。绞线连接部21被形成为能使绞线3的前端的导体5及绝缘包覆体6插入的筒状,且为该筒的轴向一端封闭的形状。
如此,通过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形成为板状,能够将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焊接在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上。因此,与用穿透部开孔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相比,柔性扁平电缆2不会受力过度。从而能够使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可靠性提高。另外,由于绞线连接部21被构成为一端封闭的筒状,所以能够实现防水性能高的连接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中,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厚度方向的尺寸T1小于插入到绞线连接部21中的绞线3的导体5的径向尺寸D1。
如此,通过对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采用较薄的形状,能够将该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正常地焊接到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上。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线组件1包括,上述接线端子12、连接在接线端子12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上的柔性扁平电缆2、及连接在接线端子12的绞线连接部21上的绞线3。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被焊接在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上。绞线3的前端以绝缘包覆体6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5的状态插入绞线连接部21中,该绞线连接部21被压接在导体5及绝缘包覆体6上。
如此,能够通过焊接而将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连接,所以,与用穿透部在柔性扁平电缆上开孔的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相比,能够使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的可靠性提高。另外,通过将绞线连接部21压接在绞线3上,能够将该绞线连接部21封闭,因而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到该绞线连接部21的内部。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线组件1中,柔性扁平电缆的扁平导体7由铜构成;绞线3的导体5由铝构成;接线端子12由铜合金(黄铜)构成。
即,本发明的接线端子12由于绞线连接部21防水性优异,所以即使在绞线的导体5为铝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腐蚀发生。另外,通过使接线端子12和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为相同种类的金属,能够将两者良好地焊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对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进行以下变更。
例如,也可以如图9的接线端子12x所示那样,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绞线连接部21之间的中间部分22形成为筒状(方筒状)。如此,通过将中间部分22形成为筒状,能够提高接线端子12的刚性。
例如,也可以如图10的接线端子12y所示那样,采用由所谓开桶式的绞线连接部41取代一端封闭的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的结构。该绞线连接部41具有导体压接部42和覆盖压接部43。通过对导体压接部42进行铆接,而将该导体压接部42压接在绞线3的导体5上。另外,通过对覆盖压接部43进行铆接,而将该覆盖压接部43压接在绞线3的绝缘包覆体6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一端封闭的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是通过将弯曲后的第1突出部31的端部彼此对接而形成筒状,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第1突出部31的端部彼此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在此情况下,对该重叠的部分进行焊接而形成焊接部33。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一块板材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绞线连接部21构成为一体。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不同构件分别构成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和绞线连接部21,然后通过焊接等,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与绞线连接部21连接成一体。
图2中,柔性扁平电缆2的绝缘体8的前端部分全部被除去而露出了扁平导体7,但除去绝缘体8的方式不限于此,只要使扁平导体7露出即可。例如,如图11(a)所示那样,也可以对每个扁平导体7,呈“コ”字状(或“U”字状)地除去绝缘体8。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1(b)所示那样,通过在绝缘体8上形成窗户状的开口,而使扁平导体7露出。但是,在图11(b)的情况下,由于扁平导体7的前端不是完全露出,所以,将该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相重叠时,绝缘体8会妨碍,而使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之间产生与绝缘体8的厚度尺寸相同的间隙。因此,为了在此情况下进行焊接,需要采取措施,在厚度方向上施加作用力以使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紧贴,或提高焊接机器的输出等。
也可以通过进行电阻焊接,而将绝缘体8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焊接。进行电阻焊接的情况下,将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在厚度方向上用探头夹住之后,使电流在该厚度方向上流动而进行焊接。此外,如此进行电阻焊接的情况下,原理上需要电流在扁平导体7的厚度方向上流动。因此,进行电阻焊接的情况下,使扁平导体7露出时,将柔性扁平电缆2的两个面的绝缘体8除去。
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2是扩大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线组件1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构件,在图中使用相同的标记,且有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线组件1包括,多根柔性扁平电缆2、多根绞线(圆线)3、及连接器4。
连接器4由外侧盒体51、内侧盒体52、及接线端子12z构成。
如图2所示那样,接线端子12z上连接着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绞线3的导体5。此外,在柔性扁平电缆2的各扁平导体7上连接着一个接线端子12z,各接线端子12z上连接着一根绞线3。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个柔性扁平电缆2上连接着四个接线端子12z。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对一个柔性扁平电缆2连接了四根绞线3(参照图12)。
内侧盒体52被构成为,能够容纳连接在一个柔性扁平电缆2上的多个(本实施方式的场合是四个)接线端子12z。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内侧盒体52具有能够容纳各接线端子12z的多个(本实施方式的场合是四个)空间53。另外,在内侧盒体52中设有用于对各接线端子12z进行定位的定位突起54。
内侧盒体52被构成为,在所述容纳空间53内容纳有接线端子12z的状态下,能够在柔性扁平电缆2的厚度方向上叠层(图12的状态)。外侧盒体51(省略详细图示)被构成为,能够容纳叠层状态的多个内侧盒体52。
利用具有以上结构的连接器4,柔性扁平电缆2与绞线3能够实现电连接。
接下去,对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一样,由表面镀锡(Sn)的黄铜等铜合金构成。此外,接线端子12z也可以由铜以外的材料(例如铝)构成,只要是导体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是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与绞线连接部(圆线连接部)21形成为一体的接线端子。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与绞线连接部21排列的方向称为接线端子12z的“长边方向”。如图2所示那样,在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上连接有柔性扁平电缆2的端部。在绞线连接部21上连接有绞线3的端部。
在图14及图15中示出与柔性扁平电缆2和绞线3连接之前的状态的接线端子12z。如图3所示那样,接线端子12z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具有向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多个穿透部23。此外,与穿透部23突出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突出方向”。
绞线连接部21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中,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与绞线连接部21之间的中间部分22被形成为方筒状。如此,通过将中间部分22构成为方筒状,能够提高接线端子12z的刚性。此外,该中间部分22的轴线方向与接线端子12z的长边方向一致。
中间部分22被形成为,能与所述内侧盒体52的容纳空间53相嵌合。另外,在中间部分22中形成有能与内侧盒体52中形成的定位突起54相卡合的定位孔26(图13及图15)。在该结构中,通过使中间部分22嵌合在容纳空间53内,并使定位突起54插入定位孔26内,能够将接线端子12z以被定位的状态安装在内侧盒体52内。
接下去,说明对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连接柔性扁平电缆2的方法。
首先,作业人员使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的穿透部23沿着柔性扁平电缆2的厚度方向贯穿该扁平电缆2。此时,穿透部23贯穿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及绝缘体8。由此,能够确保柔性扁平电缆2的扁平导体7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间的电连接。此外,如上所述,由于使穿透部23贯穿带有绝缘体8的扁平导体7,所以不需要除去绝缘体8来使扁平导体7露出。
接下去,作业人员将贯穿了柔性扁平电缆2的穿透部23的前端弯折(图13的状态)。由此,相对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柔性扁平电缆2被机械固定,能够防止穿透部23从该柔性扁平电缆2中脱落的情况发生。
此外,有关对绞线连接部21连接绞线3的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图15及图16),因而省略说明。以上是说明了对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连接柔性扁平电缆2的方法之后,说明对绞线连接部21连接绞线3的方法,但是,在接线端子12z上连接柔性扁平电缆2和绞线3的顺序不受特别的限定。
接下去,对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是通过将一块板材冲压成图17所示的未成品30之后,对该未成品30进行适当的弯曲加工等而获得的。
图17的未成品30中,相当于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的部分具有多个穿透部23。未成品30中,穿透部23被形成为其前端向宽度方向突出。此外,“宽度方向”在此是指,在板状的未成品30所构成的平面内中,与接线端子12z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
将图17的未成品30成形为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时,使穿透部23的前端朝向前述的“突出方向”那样,将该穿透部23的根部弯折。由此,便能成形具有向突出方向突出的多个穿透部23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图18)。
图17的未成品30中,相当于绞线连接部21的部分被构成为,其一部分向宽度方向突出的第1突出部31。
将该第1突出部31成形为绞线连接部21的方法与在第一实施方式(图2、图7、图8等)中说明过的方法相同,以下只进行简单说明。最开始,将图17所示的第1突出部31弯曲成圆筒状,使该第1突出部31的突出方向的两个端面彼此对接的同时,对被对接后的两个端面之间(接缝)进行焊接。由此,便能形成图14所示的呈直线状的第1焊接部33。其次,将被构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是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侧的端部)压扁,通过在该被压扁的部位进行焊接,而形成图14所示的关闭部24。如此,便可制成一侧端部封闭的大致圆筒状的绞线连接部21。
图17的未成品30中,相当于中间部分22的部分被构成为,其一部分向宽度方向突出的第2突出部32。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出部32被形成为呈矩形地突出。
将图17的未成品30成形为中间部分22时,通过将第2突出部32弯折,并将该第2突出部32的突出方向的两个端面彼此对接,而将中间部分22构成大致方筒状(图18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第2突出部32的端面彼此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部分可被称为中间部分22的周面的“接缝”。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第2突出部32的端面彼此焊接(对“接缝”的部分进行焊接),而形成第2焊接部34(图14)。
对第2焊接部34进行焊接的方法为任意的,可以与第1焊接部33一样用光纤激光进行焊接。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出部32的两个端面彼此对接的状态(图18)下,中间部分22的“接缝”大致呈直线状。这样,由于能够将第2焊接部34形成为直线状,所以容易进行焊接。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形成第2焊接部34,能够将方筒状的中间部分22的接缝的间隙堵塞,因此,能使该方筒状的结构更加牢固。由此,能够提高该中间部分22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接线端子12z整体的强度。
如上所述,能够将图17的未成品30成形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图14)。
此外,将未成品30成形为接线端子12z时,将穿透部23、第1突出部31、及第2突出部32弯折的顺序是任意的,不受特别限定。另外,也可以利用压力机的弯曲模等将它们同时弯折。
同样,第1焊接部33、关闭部24、及第2焊接部34的焊接的顺序是任意的,没有特别的限定。然而,如果对焊接的顺序进行设计,能够提高该焊接作业的效率。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第1焊接部33时,也形成第2焊接部34。
具体如以下所述。即,本实施方式中,将未成品30的第1突出部31及第2突出部32弯折后的状态(图18的状态)下,使绞线连接部21的周面的“接缝”与中间部分22的周面的“接缝”位于一条直线上。如此,通过构成为,使要进行焊接的两个部位的“接缝”位于同一直线上,即使在光纤激光焊接的情况下,也不用进行焦点的再调整便能对两个部位的“接缝”进行焊接。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未成品30的第1突出部31及第2突出部32弯折后的状态(图18的状态)下形成第1焊接部33时,沿着一条直线焊接到该第1焊接部33的长边方向的前端为止,此时也形成第2焊接部34。由此,一次焊接便能形成第1焊接部33和第2焊接部34,因而,能够提高焊接效率。
然后,如上所述那样形成了第1焊接部33及第2焊接部34之后,将绞线连接部21的一侧的端部压扁,对该被压扁的部分进行焊接而形成关闭部24。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图14)是如上所述那样制作的,从规定方向看时(具体而言是从穿透部23的突出方向看时),第1焊接部33与第2焊接部34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以上说明过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包括构成为一体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和绞线连接部21。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具有能够沿柔性扁平电缆2的厚度方向贯穿该柔性扁平电缆2的穿透部23。绞线连接部21被形成为能使绞线3的前端的导体5及绝缘包覆体6插入的筒状,且为该筒的轴向一端封闭的形状。
通过将绞线连接部21形成为一端封闭的筒状,能够提高该绞线连接部21的密封性。由此,能够防止水分进入绞线连接部21的内部。从而,即使在绞线3的导体5为铝的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腐蚀发生。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中,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与绞线连接部21之间的中间部分22被形成为大致筒状。
如此,通过将中间部分22形成为大致筒状,能够提高接线端子12z整体的刚性。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是用以下方式构成的。即,绞线连接部21是通过将第1突出部31弯曲,使其两端彼此对接,并将所述两端彼此直线状地焊接而形成为筒状。中间部分22也同样是,将第2突出部32弯折,使其两端彼此对接,并将所述两端彼此焊接而形成为筒状。然后,从规定方向看时,绞线连接部21的直线状的焊接部分与中间部分22的直线状的焊接部分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上所述,在形成绞线连接部21时,通过将被弯曲的第1突出部31的两端彼此焊接,能够形成无接缝的筒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绞线连接部21的防水性能。另外,通过在形成中间部分22时也进行焊接而构成筒状,能够提高该中间部分22的强度。并且,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将绞线连接部21和中间部分22的焊接部分配置在大致同一直线上,一次焊接作业便能对绞线连接部21和中间部分22的两方进行焊接。从而能够简化焊接作业。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线组件1包括,上述接线端子12z、接线端子12z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上连接的柔性扁平电缆2、及接线端子12z的绞线连接部21上连接的绞线3。绞线3的前端以绝缘包覆体6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5的状态插入绞线连接部21中,绞线连接部21压接在所述导体5及绝缘包覆体6上。
如此,通过将绞线连接部21压接在绞线3上,能够将绞线连接部21封闭,因而,能够防止水分进入该绞线连接部21的内部。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线组件1中,柔性扁平电缆的扁平导体7为铜;绞线3的导体5为铝;接线端子12z为铜合金(黄铜)。
即,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2z由于绞线连接部21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所以,即使在绞线3的导体5为铝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腐蚀发生。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扁平导体7与接线端子12z为相同种类的金属,两者间不会发生电腐蚀,因而,在这一点上,不要求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具有防水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对上述结构进行以下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中间部分22的“接缝”进行焊接而形成了第2焊接部34,但不一定局限于此。特别是,不要求中间部分22具有防水性能,因而,即使该中间部分22的接缝存在间隙,在防水性能这一点上也不存在问题。因此,也可以不形成第2焊接部34(可以不对中间部分22的接缝进行焊接)。
另外,也可以省略将中间部分22形成为筒状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中,绞线连接部21是通过将被弯曲的第1突出部31的端部彼此对接而构成筒状,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第1突出部31的端部彼此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在此情况下,对该重叠部分进行焊接而形成第1焊接部33。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中间部分22是通过将被弯折的第2突出部32的端部彼此对接而构成筒状,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第2突出部32的端部彼此在厚度方向重叠。在该情况下,对该重叠部分进行焊接而形成第2焊接部34。
对外侧盒体51及内侧盒体52的形状等也可以进行适宜的变更。原本,外侧盒体51及内侧盒体52不属于本发明的实施所必需的结构,也可以将其省略。
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一块板材一体地形成了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和绞线连接部21。但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不同的构件分别构成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和绞线连接部21,然后通过焊接等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而一体地构成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20x和绞线连接部21。
另外,上述两个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示出的接线端子12、12x、12y、12z的形状等只是一例,也可以对该形状进行适宜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线组件
2柔性扁平电缆
3绞线(圆线)
12、12x、12y、12z接线端子
20、20x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
21绞线连接部(圆线连接部)
22中间部分
23穿透部
41绞线连接部(圆线连接部)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包括被构成为一体的大致平板状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和圆线连接部,
所述圆线连接部被形成为,能使所述圆线的前端的导体及绝缘包覆体插入的筒状,且为该筒的轴向一端封闭的形状。
2.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包括被构成为一体的大致平板状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和开桶式的圆线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被插入到所述圆线连接部中的所述圆线的导体的径向尺寸。
4.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将柔性扁平电缆与圆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包括被构成为一体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和圆线连接部,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具有,能沿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厚度方向贯穿该柔性扁平电缆的穿透部,
所述圆线连接部被形成为,能使所述圆线的前端的导体及绝缘包覆体插入的筒状、且为该筒的轴向一端封闭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与所述圆线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被形成为大致筒状。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与所述圆线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分被形成为大致筒状,
所述圆线连接部是通过将板材弯曲,使其两端彼此对接,或使该两端相重叠,并将所述两端彼此直线状地焊接而形成为筒状的,
所述中间部分是通过将板材弯曲,使其两端彼此对接,或使该两端相重叠,并将所述两端彼此直线状地焊接而形成为筒状的,
从规定方向看时,所述圆线连接部的直线状的焊接部分与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直线状的焊接部分位于同一直线上。
7.一种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
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的柔性扁平电缆;及
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圆线连接部上的圆线,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被焊接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
所述圆线的前端以绝缘包覆体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的状态被插入到所述圆线连接部中,该圆线连接部被压接在所述导体及绝缘包覆体上。
8.一种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
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的柔性扁平电缆;及
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圆线连接部上的圆线,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被焊接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
所述圆线的前端处于绝缘包覆体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的状态下,所述导体及绝缘包覆体被压接在所述圆线连接部上。
9.一种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
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上的柔性扁平电缆;及
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的所述圆线连接部上的圆线,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被所述柔性扁平电缆连接部的所述穿透部贯穿,
所述圆线的前端处于绝缘包覆体的一部分被除去而露出了导体的状态下,所述导体及绝缘包覆体被压接在所述圆线连接部上。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所述圆线的导体由铝或铝合金构成,
所述接线端子由铜或铜合金构成。
CN201480059746.8A 2013-11-06 2014-11-06 接线端子及电线组件 Active CN105684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0436 2013-11-06
JP2013-230436 2013-11-06
JP2013-232125 2013-11-08
JP2013232125 2013-11-08
PCT/JP2014/005582 WO2015068392A1 (ja) 2013-11-06 2014-11-06 接続端子及び電線アッセンブ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84222A true CN105684222A (zh) 2016-06-15
CN105684222B CN105684222B (zh) 2019-07-09

Family

ID=53041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9746.8A Active CN105684222B (zh) 2013-11-06 2014-11-06 接线端子及电线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22442B2 (zh)
KR (1) KR102172080B1 (zh)
CN (1) CN105684222B (zh)
WO (1) WO201506839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373A (zh) * 2017-05-12 2017-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
CN117398223A (zh) * 2023-09-01 2024-01-16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颅内支架的输送导丝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8657B2 (ja) * 2016-03-31 2020-04-2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端子、連結電線、電線接続構造体、及び連結電線の製造方法
KR102502864B1 (ko) * 2020-11-25 2023-02-24 주식회사 워머스 발열히터
KR20230150372A (ko) * 2021-03-23 2023-10-30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조인트 커넥터, 커넥터가 달린 전선 및 커넥터 케이스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9342A (en) * 1973-01-26 1974-01-29 Bell Northern Research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949454A (en) * 1988-11-26 1990-08-21 Kabelmetal Electro Gmbh Method for mak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a flat electrical conductor
JPH05190247A (ja) * 1992-01-16 1993-07-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絶縁電線の接続方法
JPH10270142A (ja) * 1997-03-26 1998-10-09 Amp Japan Ltd 電気端子、それを含む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組立 方法
JP2004071437A (ja) * 2002-08-08 2004-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アース端子と電線の防水接続構造
CN101151769A (zh) * 2005-04-01 2008-03-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导体和线束
WO2010025907A1 (fr) * 2008-09-02 2010-03-11 Nicomatic Sa Element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JP4981605B2 (ja) * 2007-10-02 2012-07-2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ハーネス及びスライドドアの給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685A (en) * 1979-07-11 1981-02-10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Method of mounting terminal of aluminum wire
JPS649361U (zh) * 1987-08-12 1989-01-19
JPH04545Y2 (zh) * 1988-03-16 1992-01-09
JPH0236710A (ja) * 1988-04-12 1990-02-0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平型電線とリード線の接続方法
JP2001230009A (ja) * 2000-02-10 2001-08-24 Hitachi Cable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圧着端子とその接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9342A (en) * 1973-01-26 1974-01-29 Bell Northern Research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949454A (en) * 1988-11-26 1990-08-21 Kabelmetal Electro Gmbh Method for mak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a flat electrical conductor
JPH05190247A (ja) * 1992-01-16 1993-07-3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絶縁電線の接続方法
JPH10270142A (ja) * 1997-03-26 1998-10-09 Amp Japan Ltd 電気端子、それを含む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組立 方法
JP2004071437A (ja) * 2002-08-08 2004-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アース端子と電線の防水接続構造
CN101151769A (zh) * 2005-04-01 2008-03-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导体和线束
JP4981605B2 (ja) * 2007-10-02 2012-07-2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ハーネス及びスライドドアの給電装置
WO2010025907A1 (fr) * 2008-09-02 2010-03-11 Nicomatic Sa Element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3373A (zh) * 2017-05-12 2017-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
CN117398223A (zh) * 2023-09-01 2024-01-16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颅内支架的输送导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8392A1 (ja) 2015-05-14
KR102172080B1 (ko) 2020-10-30
JP6422442B2 (ja) 2018-11-14
KR20160078369A (ko) 2016-07-04
JPWO2015068392A1 (ja) 2017-03-09
CN105684222B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3808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al body,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nection structural body
KR101505793B1 (ko) 전선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전선 접속 구조체
US9444154B2 (en) Terminal fitting-equipped conductor
JP6020436B2 (ja) 電線接続用の端子および該端子の電線接続構造
JP5860618B2 (ja) 電線の接続方法
CN105684222A (zh) 接线端子及电线组件
KR101266651B1 (ko) 접속부재 및 접속부재를 이용한 하네스 접속체
CN104170167B (zh) 压接端子、压接连接结构体及压接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107430908B (zh) 导电部件
WO2014129092A1 (ja) 接続構造体、端子圧着部材、ワイヤハーネス、コネクタ、接続構造体の圧着方法及びその圧着する圧着装置
JP5995799B2 (ja) 接続構造体、コネクタ、及び接続方法
JP2007280792A (ja) 端子圧着装置及び端子圧着方法
CN107533887B (zh) 导电部件
JP2016081625A (ja) ジョイント端子
CN109861010A (zh) 端子连接方法和端子
US10038292B2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insulated wires
JP6422213B2 (ja) 接続端子、及び当該接続端子を備えた接続構造
JP5979427B2 (ja) 導電体
JP2016177956A (ja) 接続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その電線の製造方法
KR20170018068A (ko) 전선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전선 접속 구조체
JP2020087523A (ja) 圧着端子、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391541B2 (ja) 端子、端子付き電線、ワイヤハーネス、被覆導線と端子との接続方法
JP2015115197A (ja) 電線接続構造、及び当該電線接続構造の製造方法
JP5535287B2 (ja) 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接続構造体、コネクタ、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022143A (ja) 端子付き導電体及び端子付き導電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