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7410B - 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构件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7410B
CN105647410B CN201510836668.4A CN201510836668A CN105647410B CN 105647410 B CN105647410 B CN 105647410B CN 201510836668 A CN201510836668 A CN 201510836668A CN 105647410 B CN105647410 B CN 1056474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ntistatic
acid
protection film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66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7410A (zh
Inventor
渡部奈津子
片冈贤一
天野立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47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74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74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74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构件。本发明提供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构件,所述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的防静电性、剥离静电电压的经时稳定性优良,能够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表面对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也优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材、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的防静电层和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由含有作为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的聚苯胺磺酸、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以及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防静电剂组合物形成,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醚化合物,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含有0.03~14质量份所述聚醚化合物。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用的表面保护薄膜、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搭载在触控面板上的光学构件。
背景技术
表面保护薄膜一般具有在薄膜状的基材(支撑体)上设置有粘合剂层的构成。所述保护薄膜为了下述目的而使用:经由所述粘合剂层与被粘物(被保护物)贴合,由此保护被粘物免于加工、运送时等的划痕或污渍。
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触控面板通过经由粘合剂层将偏振板或波长板等光学构件与液晶单元贴合而形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中,与液晶单元贴合的偏振板先制造为卷筒形态,然后从该卷筒绕出,并根据液晶单元的形状切割为所需的尺寸后使用。在此,为了防止偏振板在中间工序中与运送辊等摩擦而划伤,采取在偏振板的单面或两面(典型地是单面)贴合表面保护薄膜的对策。
一般而言,表面保护薄膜或光学构件由塑料材料构成,因此电绝缘性高,由于摩擦或剥离而产生静电。因此,从偏振板等光学构件上剥离表面保护薄膜时容易产生静电,在残留有该静电的状态下对液晶施加电压时,有可能液晶分子的取向损失或者面板产生缺损。另外,静电的存在也可能导致吸引尘埃或者降低作业性。鉴于所述事项,对表面保护薄膜进行防静电处理,例如,通过形成防静电层或实施防静电涂敷作为表面保护薄膜的表面层(罩面涂层、背面层),由此赋予防静电功能(参见专利文献1和2)。
另外,近年来,作为用于赋予表面保护薄膜的表面层防静电功能的导电性聚合物,使用PEDOT(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SS(聚苯乙烯磺酸盐)(聚噻吩型)类水分散型导电性聚合物。但是,所述水分散型在以溶液状态保存时产生聚集体,不能形成均匀的防静电层,产生作业性差的问题。另外,使用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形成防静电层时,随着时间经过,有可能PSS(相当于掺杂剂)从PEDOT脱离,产生表面电阻值或剥离静电电压的上升等,另外,有可能产生与氧化劣化或光劣化相伴的表面电阻值的上升(劣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静电电容式触控面板中,在偏振板相比于触摸感应器更靠近可视侧设置时,在偏振板上粘贴有保护薄膜的状态下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时,表面保护薄膜的表面层的表面电阻值过低时,触控面板不反应,不能进行检查,表面电阻值过高时,产生静电,导致产生问题的担心。
另外,在表面保护薄膜不再需要的阶段,从光学构件上剥离后,有时在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被粘物表面设置具有其它功能的层(其它层)。根据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表面的状态,对其它层的润湿性变差,由于这样的原因等,担心有时不能发挥其它层所期待的功能或者制品不良。具体而言,在偏振板表面设置具有触控面板功能的层等其它层时,将为了保护偏振板(例如,表层为硬涂层的偏振板等)的表面而设置的表面保护薄膜剥离后,在其它层与偏振板表面之间涂布层间填充剂,设置透明的层的情况下,有时偏振板表面对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不充分。因此,要求开发在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表面设置其它层时,能够确保润湿性优良的状态的表面保护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3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55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前述事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其目的在于提供防静电性、剥离静电电压的经时稳定性优良,能够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表面对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也优良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材、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的防静电层和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由含有作为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的聚苯胺磺酸、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以及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防静电剂组合物形成,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醚化合物,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含有0.03~14质量份所述聚醚化合物。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优选所述基材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优选所述防静电剂组合物还含有作为润滑剂的脂肪酸酰胺。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优选所述聚醚化合物为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搭载在触控面板上的光学构件,优选由前述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保护。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优选包括如下工序:制备含有所述防静电剂组合物的水溶液的工序;和将所述水溶液涂布于所述基材的第一面并干燥,从而制备防静电层的工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所述防静电层由含有特定的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粘结剂和交联剂的防静电剂组合物形成,由此可以形成均匀的防静电层,作业性优良,而且基于所述防静电层的防静电性和剥离静电电压的经时稳定性良好,因此可以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而且所述粘合剂层由以特定比例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醚化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由此在将偏振板等被粘物上粘贴的表面保护薄膜剥离后,即使在同一个被粘物表面涂布层间填充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对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优良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构件,为优选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的一个构成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粘贴有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的触控面板的一个构成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表示剥离静电电压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
1:表面保护薄膜
3:触控面板
10:丙烯酸类树脂板
20:偏振板
30:样品固定台
40:电位测定器
11:防静电层
12:基材
13:粘合剂层
31:偏振板
32:触摸感应器
33:基底玻璃
34:液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的整体结构>
在此所公开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以下有时简称为“表面保护薄膜”),一般为称为粘合片、粘合带、粘合标签、粘合薄膜、表面保护片等的形态的物体,特别是在液晶显示面板中的触摸感应器或玻璃上经由粘合剂层粘贴的偏振板等光学构件的加工时或运送时,适合作为保护光学构件的表面的表面保护薄膜。所述表面保护薄膜中的粘合剂层典型地是连续地形成,但是不限于所述形式,也可以是形成为例如点状、条状等规则或不规则图案的粘合剂层。另外,在此所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为卷筒状,也可以为薄片状。
在图1和图2中示意性地表示在此所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的典型构成例。该表面保护薄膜1具有基材(例如聚酯薄膜)12、设置在基材12的第一面上的防静电层11和设置在基材12的第二面(与防静电层11相反侧的表面)上的粘合剂层13。表面保护薄膜1通过将该粘合剂层13粘贴到被粘物(在作为保护对象的液晶显示面板(触控面板)3中的触摸感应器32或基底玻璃33上经由粘合剂层13粘贴的偏振板31等光学构件的表面)上而使用。使用前(即,向被粘物上粘贴前)的表面保护薄膜1可以为粘合剂层13的表面(与被粘物的粘贴面)利用至少粘合剂层13侧为剥离面的剥离衬垫进行保护的形态。或者也可以为将表面保护薄膜1卷绕为卷筒状,由此粘合剂层13接触基材12的背面(防静电层11的表面)从而保护该表面的形态。
如图1所示,在基材12的第一面上直接(不经由其它层)形成有防静电层11、该防静电层11在表面保护薄膜1的背面露出的方式(即,防静电层11兼作罩面涂层的方式),与设置有与罩面涂层不同的防静电层的构成相比,在基材12上设置有防静电层11的带防静电层的薄膜(进而使用该薄膜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减少构成表面保护薄膜的层数,因此从提高生产率等观点考虑是有利的。
<基材>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面(背面)和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反侧的面)的基材。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构成基材的树脂材料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但是优选使用例如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挠性、尺寸稳定性等特性优良的树脂材料。特别是,由于基材具有挠性,因此可以利用辊涂机等涂布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卷绕为卷筒状,因此是有用的。
作为所述基材(支撑体),可以优选使用例如由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类聚合物;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等作为主要树脂成分(树脂成分中的主要成分,典型地为占50质量%以上的成分)的树脂材料构成的塑料薄膜作为所述基材。作为所述树脂材料的其它例子,可以列举: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类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尼龙6、尼龙66、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聚合物等作为树脂材料。作为所述树脂材料的另外的例子,可以列举:酰亚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聚醚砜类聚合物、聚醚醚酮类聚合物、聚苯硫醚类聚合物、乙烯醇类聚合物、偏二氯乙烯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类聚合物、芳酯类聚合物、聚氧亚甲基类聚合物、环氧类聚合物等。可以是包含上述聚合物的两种以上的共混物的基材。
作为所述基材,可以优选采用包含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材料的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中,使用聚酯薄膜为更优选的方式。在此,聚酯薄膜是指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具有基于酯键的主骨架的聚合物材料(聚酯树脂)作为主要树脂成分的薄膜。所述聚酯薄膜具有光学特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等作为表面保护薄膜的基材优选的特性。其中,特别是作为所述基材,优选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构成所述基材的树脂材料中可以根据需要配合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等各种添加剂。在所述聚酯薄膜的第一面(设置防静电层一侧的表面)上,可以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底涂剂的涂布等公知或惯用的表面处理。这样的表面处理例如可以是用于提高基材与防静电层的粘附性的处理。可以优选采用在基材的表面上引入羟基等极性基团这样的表面处理。另外,在基材的第二面(形成粘合剂层一侧的表面)上,可以实施与前述同样的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可以为用于提高薄膜与粘合剂层的粘附性(粘合剂层的锚固性)的处理。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通过在基材上具有防静电层而具有防静电功能,但是,也可以使用实施了防静电处理的塑料薄膜作为所述基材。通过使用前述基材,可以抑制剥离时表面保护薄膜自身的带电,因此优选。另外,基材为塑料薄膜,并且在所述塑料薄膜上实施防静电处理,由此可以得到减少表面保护薄膜自身的带电,并且对被粘物的防静电能力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另外,作为赋予防静电功能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涂布包含防静电剂和树脂成分的防静电层树脂或导电性聚合物、含有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树脂的方法、或者蒸镀或镀敷导电性物质的方法、或者捏炼防静电剂的方法等。
作为所述基材的厚度,通常为约5μm~约200μm,优选为约10μm~约100μm。所述基材的厚度在前述范围内时,与被粘物的贴合作业性以及从被粘物的剥离作业性优良,因此优选。
<防静电层(罩面涂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为具备具有第一面(背面)和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反侧的面)的基材、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背面)上的防静电层和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保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由含有作为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的聚苯胺磺酸、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以及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防静电剂组合物形成。所述表面保护薄膜具有防静电层(罩面涂层),由此表面保护薄膜的防静电性和剥离静电电压的经时稳定性提高,为优选的方式。
<导电性聚合物>
所述防静电层的特征在于,含有作为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的聚苯胺磺酸。通过使用所述导电性聚合物,可以满足基于防静电层的防静电性以及经时的剥离静电电压。另外,所述聚苯胺磺酸是“水溶性”的,通过使用后述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以固定到防静电层中,可以提高耐水性。通过使用含有所述水溶性的导电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可以得到经时的表面电阻值优良的防静电层,为优选的方式。另一方面,形成防静电层时使用的导电性聚合物为“水分散性”时,使用含有所述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的溶液形成防静电层时,容易产生聚集体,不能均匀地涂布,具有经时的表面电阻值显著劣化的倾向,因此不优选。
所述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防静电层中所含的粘结剂100质量份优选为10~200质量份,更优选为25~1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120质量份。所述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过少时,有时防静电效果变小,导电性聚合物的使用量过多时,有可能防静电层与基材的粘附性下降或者透明性降低,因此不优选。
作为所述导电性聚合物成分使用的聚苯胺磺酸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105以下,更优选为3×105以下。另外,这些导电性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通常优选为1×103以上,更优选为5×103以上。
作为形成所述防静电层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基材(支撑体)的第一面上涂布防静电层形成用的涂布材料(防静电剂组合物)并使其干燥(或者固化)的方法,含有作为用于制备涂布材料的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的聚苯胺磺酸、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以及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作为必要成分,所述必要成分可以优选使用溶解到水中的形态的物质(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或者简称为水溶液)。所述导电性聚合物水溶液例如可以通过将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导电性聚合物(可以通过使分子内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单体共聚等方法来合成)溶解到水中来制备。作为所述亲水性官能团,可以例示磺基、氨基、酰胺基、亚氨基、羟基、巯基、肼基、羧基、季铵基、硫酸酯基(-O-SO3H)、磷酸酯基(例如-O-PO(OH)2)等。所述亲水性官能团可以形成盐。
另外,作为所述聚苯胺磺酸水溶液的市售品,可以例示三菱丽阳公司制造的商品名“aqua-PASS”等。
在此所公开的防静电层含有作为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的聚苯胺磺酸(聚苯胺型)作为必要成分,但是,例如可以同时含有其它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防静电成分(导电性聚合物以外的有机导电性物质、无机导电性物质、防静电剂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优选方式,所述防静电层实质上不含有所述导电性聚合物以外的防静电成分。即,可以更优选实施所述防静电层中所含的防静电成分实质上仅包含导电性聚合物的方式。
作为所述有机导电性物质,可以列举具有季铵盐、吡啶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101
盐、伯氨基、仲氨基、叔氨基等阳离子性官能团的阳离子型防静电剂;具有磺酸盐或硫酸酯盐、磺酸盐、磷酸酯盐等阴离子性官能团的阴离子型防静电剂;烷基甜菜碱及其衍生物、咪唑啉及其衍生物、丙氨酸及其衍生物等两性离子型防静电剂;氨基醇及其衍生物、甘油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等非离子型防静电剂;将具有所述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的离子导电性基团(例如季铵盐基)的单体聚合或共聚而得到的离子导电性聚合物;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乙撑亚胺、烯丙胺类聚合物等导电性聚合物。这样的防静电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所述无机导电性物质,可以列举: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钛、氧化锌、铟、锡、锑、金、银、铜、铝、镍、铬、钛、铁、钴、碘化亚铜、ITO(氧化铟/氧化锡)、ATO(氧化锑/氧化锡)等。这样的无机导电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所述防静电剂,可以列举阳离子型防静电剂、阴离子型防静电剂、两性离子型防静电剂、非离子型防静电剂、将具有所述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的离子性导电性基团的单体聚合或共聚而得到的离子导电性聚合物等。
<粘结剂>
所述防静电层的特征在于,作为必要成分,含有聚酯树脂作为粘结剂。所述聚酯树脂优选为含有聚酯作为主要成分(典型地为占超过50质量%,优选75质量%以上,例如90质量%以上的成分)的树脂材料。所述聚酯典型地优选具有选自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羧基的多元羧酸类(典型地是二元羧酸类)及其衍生物(该多元羧酸的酸酐、酯化物、酰卤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多元羧酸成分)与选自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类(典型地是二元醇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多元醇成分)缩合而成的结构。
作为可以用作所述多元羧酸成分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草酸、丙二酸、二氟丙二酸、烷基丙二酸、琥珀酸、四氟琥珀酸、烷基琥珀酸、(±)-苹果酸、内消旋酒石酸、衣康酸、马来酸、甲基马来酸、富马酸、甲基富马酸、乙炔二甲酸、戊二酸、六氟戊二酸、甲基戊二酸、戊烯二酸、己二酸、二硫代己二酸、甲基己二酸、二甲基己二酸、四甲基己二酸、亚甲基己二酸、己二烯二酸、半乳糖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全氟辛二酸、3,3,6,6-四甲基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全氟癸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类;环烷基二甲酸(例如,1,4-环己烷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酸)、1,4-(2-降冰片烯)二甲酸、5-降冰片烯-2,3-二甲酸(纳迪克酸(ハイミック酸))、金刚烷二甲酸、螺庚烷二甲酸等脂环式二元羧酸类;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硫代间苯二甲酸、甲基间苯二甲酸、二甲基间苯二甲酸、氯代间苯二甲酸、二氯代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甲基对苯二甲酸、二甲基对苯二甲酸、氯代对苯二甲酸、溴代对苯二甲酸、萘二甲酸、氧代芴二甲酸、蒽二甲酸、联苯二甲酸、联苯烯二甲酸、二甲基联苯烯二甲酸、4,4”-对苯撑二甲酸、4,4”-对四联苯二甲酸、联苄二甲酸、偶氮苯二甲酸、高邻苯二酸、苯撑二乙酸、苯撑二丙酸、萘二甲酸、萘二丙酸、联苯二乙酸、联苯二丙酸、3,3’-[4,4’-(亚甲基二对联苯撑)二丙酸]、4,4’-联苄二乙酸、3,3’-(4,4’-联苄)二丙酸、氧基二对苯撑二乙酸等芳香族二元羧酸类;上述任意一种多元羧酸的酸酐;上述任意一种多元羧酸的酯(例如烷基酯,可以为单酯、二酯等);与上述任意一种多元羧酸对应的酰卤(例如二元羧酸酰氯);等。
作为可以用作上述多元羧酸成分的化合物的优选例,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元羧酸及其酸酐;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纳迪克酸、1,4-环己烷二甲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类及其酸酐;以及前述二元羧酸的低级烷基酯(例如,与碳原子数1~3的一元醇的酯)等。
另一方面,作为可以用作前述多元醇成分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乙二醇、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戊二醇、二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苯二甲醇、氢化双酚A、双酚A等二元醇类。作为其它例子,可以列举这些化合物的环氧烷加成物(例如,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等)。
所述聚酯树脂的分子量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按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计可以为例如约5×103~约1.5×105(优选为约1×104~约6×104)。另外,所述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可以为例如0~120℃(优选10~80℃)。
作为所述聚酯树脂,可以使用市售的东洋纺公司制造的商品名“Vylonal”等。
在不明显损害在此所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性能(例如防静电性等性能)的范围内,所述防静电层(罩面涂层)可以还含有聚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选自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苯乙烯树脂、丙烯酸聚硅氧烷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硅氮烷树脂、聚氨酯树脂、含氟树脂、聚烯烃树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树脂)作为粘结剂。作为在此所公开的技术的一个优选方式,为防静电层的粘结剂实质上仅包含聚酯树脂的情况。例如,优选聚酯树脂在粘结剂中所占的比例为98~100质量%的防静电层。粘结剂在防静电层全体中所占的比例例如可以为50~95质量%,通常为60~90质量%是适当的。
<润滑剂>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防静电层(罩面涂层)的优选方式为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润滑剂的方式。通过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润滑剂,即使在防静电层的表面不实施另外的剥离处理(例如,涂布聚硅氧烷类剥离剂、长链烷基类剥离剂等公知的剥离处理剂并干燥的处理)的方式中,也可以得到兼顾充分的润滑性和印刷粘附性的防静电层(罩面涂层),因此可以成为优选的方式。象这样不在防静电层的表面实施另外的剥离处理的方式,从可以防止产生由剥离处理剂造成的白化(例如,在加热加湿条件下保存而造成的白化)等方面考虑是优选的。另外,从耐溶剂性的观点考虑也是有利的。
作为所述脂肪酸酰胺的具体例,可以列举:月桂酸酰胺、棕榈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山嵛酸酰胺、羟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N-油烯基棕榈酸酰胺、N-硬脂基硬脂酸酰胺、N-硬脂基油酸酰胺、N-油烯基硬脂酸酰胺、N-硬脂基芥酸酰胺、羟甲基硬脂酸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癸酸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羟基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山嵛酸酰胺、六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六亚甲基双山嵛酸酰胺、六亚甲基双羟基硬脂酸酰胺、N,N’-二硬脂基己二酸二酰胺、N,N’-二硬脂基癸二酸二酰胺、亚乙基双油酸酰胺、亚乙基双芥酸酰胺、六亚甲基双油酸酰胺、N,N’-二油烯基己二酸二酰胺、N,N’-二油烯基癸二酸二酰胺、间苯二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间苯二亚甲基双羟基硬脂酸酰胺、N,N’-二硬脂基间苯二甲酸二酰胺等。这些润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润滑剂在所述防静电层全体中所占的比例可以为1~50质量%,通常为5~40质量%是适当的。润滑剂的含有比例过少时,具有润滑性容易下降的倾向。润滑剂的含有比例过多时,可能有时印刷粘附性下降。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在不明显损害其应用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以防静电层(罩面涂层)除了所述脂肪酸酰胺以外还含有其它润滑剂的方式实施。作为所述其它润滑剂的例子,可以列举石油类蜡(石蜡等)、矿物类蜡(褐煤蜡等)、高级脂肪酸(蜡酸等)、中性脂肪(甘油三棕榈酸酯等)等各种蜡。或者,除了所述蜡以外,还可以辅助地含有一般的聚硅氧烷类润滑剂、含氟型润滑剂等。在此所公开的技术可以优选以实质上不含有所述聚硅氧烷类润滑剂、含氟型润滑剂等的方式实施。但是,在不明显损害在此所公开的技术的应用效果的范围内,并不排除含有以与润滑剂不同的目的(例如,作为后述的防静电层形成用的涂布材料的消泡剂)使用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
<交联剂>
所述防静电层的特征在于,含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作为交联剂。通过使用所述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在形成防静电层时可以将作为必要成分的水溶性聚苯胺磺酸固定在粘结剂中,可以实现耐水性优良以及提高印刷粘附性等效果。
另外,优选方式为使用在水溶液中也稳定的封端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作为所述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作为所述封端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用醇类、酚类、硫酚类、胺类、酰亚胺类、肟类、内酰胺类、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类、硫醇类、亚胺类、脲类、二芳基化合物类以及亚硫酸氢钠等将一般的粘合剂层或防静电层(罩面涂层)的制备时可以使用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例如,后述的粘合剂层中使用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封端而得到的物质。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防静电层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其它防静电成分、抗氧化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流动性调节剂(触变剂、增稠剂等)、成膜助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等)、防腐剂等添加剂。
<防静电层的形成>
所述防静电层(罩面涂层)可以适当地通过包括将所述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等必要成分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添加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水等)而得到的液态组合物(防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材料、防静电剂组合物)施加到基材上的方法形成。例如,可以优选采用将所述涂布材料涂布到基材的第一面并干燥,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固化处理(热处理、紫外线处理等)的方法。所述涂布材料的NV(不挥发分)可以为例如5质量%以下(典型地为0.05~5质量%),通常为1质量%以下(典型地为0.10~1质量%)是适当的。形成厚度小的防静电层时,优选将所述涂布材料的NV调节为例如0.05~0.50质量%(例如0.10~0.40质量%)。通过使用如此低NV的涂布材料,可以形成更均匀的防静电层。
作为构成所述防静电层形成用涂布材料的溶剂,优选能够稳定地溶解防静电层的形成成分的溶剂。所述溶剂可以为有机溶剂、水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作为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使用例如选自乙酸乙酯等酯类;甲乙酮、丙酮、环己酮等酮类;四氢呋喃(THF)、二氧杂环己烷等环状醚类;正己烷、环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环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环己醇等脂肪族或脂环族醇类;烷撑二醇单烷基醚(例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二烷撑二醇单烷基醚等二醇醚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一个优选方式中,所述涂布材料的溶剂为水或者以水作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溶剂(例如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防静电层的性状>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中的防静电层的厚度典型地为3~500nm,优选为3~100nm,更优选为3~60nm。防静电层的厚度过小时,难以均匀地形成防静电层(例如,对于防静电层的厚度而言,根据部位的不同,厚度的变动增大),因此可能有时表面保护薄膜的外观容易产生不均匀。另一方面,厚度过厚时,有时对基材的特性(光学特性、尺寸稳定性等)产生影响。
在此所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的一个优选方式中,在防静电层的表面测定的表面电阻值(Ω/□)优选为1.0×107以上且低于1.0×1011,更优选为1.0×108以上且低于5.0×1010,进一步优选为1.0×109以上且低于2.0×1010。显示前述范围内的表面电阻值的表面保护薄膜例如可以适合用作象液晶单元或半导体装置等这样忌避静电的物品的加工或运送过程等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薄膜。另外,显示前述范围内的表面电阻值的表面保护薄膜,即使在触控面板感应器以上搭载偏振板并在所述偏振板上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操作确认,因此是有用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表面电阻值可以由使用市售的绝缘电阻测定装置在23℃、50%RH的气氛下测定的表面电阻值计算出。
在此所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优选具有其背面(防静电层的表面)可以使用水性油墨或油性油墨(例如使用油性标记笔)容易地印刷的性质。所述表面保护薄膜适合在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进行的被粘物(例如,偏振板等光学构件)的加工或运送等过程中将作为保护对象的被粘物的识别编号等记载在所述表面保护薄膜上进行显示。因此,优选为印刷性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例如,优选对溶剂为醇类并且含有颜料的类型的油墨具有高印刷性。另外,优选印刷后的油墨不容易因刮擦或转印而除去(即,印刷粘附性优良)。在此所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还优选具有在修正或消除印刷时即使用醇(例如乙醇)擦拭印刷外观上也不产生明显变化的程度的耐溶剂性。
在此所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以除了基材、粘合剂层以及防静电层以外还包含其它层的方式实施。作为所述“其它层”的配置,可以例示在基材的第一面(背面)与防静电层之间、在基材的第二面(正面)与粘合剂层之间等。在基材背面与防静电层之间配置的层例如可以是含有防静电成分的层(上述的防静电层)。在基材正面与粘合剂层之间配置的层,例如可以是提高粘合剂层对所述第二面的锚固性的底涂层(锚固层)、防静电层等。可以为在基材正面配置有防静电层、在防静电层上配置有锚固层、并且在其上配置有粘合剂层的构成的表面保护薄膜。
<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以及聚醚化合物,并且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事物100质量份,含有0.03~14质量份所述聚醚化合物。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使用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构成该聚合物的原料单体。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主要成分。通过使用所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以得到容易将对被粘物(被保护物)的粘合力控制得低,轻剥离性、再剥离性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或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另外,(甲基)丙烯酸酯是指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所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等。
其中,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基酯等具有碳原子数6~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优选的单体。特别是,通过使用具有碳原子数6~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容易将对被粘物的粘合力控制得低,成为再剥离性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
特别是,相对于构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优选含有50质量%以上、更优选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70质量%以上、最优选80~93质量%的具有碳原子数为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低于50质量%时,粘合剂组合物的适度的润湿性或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变差,因此不优选。
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含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原料单体。作为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主要成分。
通过使用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容易控制粘合剂组合物的交联等,进而容易控制基于流动的润湿性改善与剥离时粘合力的降低的平衡。另外,与一般可以作为交联部位起作用的羧基或磺酸酯基等不同,在使用离子性化合物等作为防静电成分时,羟基具有适度的相互作用,因此从防静电性的方面来说也可以适当地使用。
作为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羟甲基环己基)甲酯、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特别是,通过使用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高速剥离时的轻剥离化变得容易,因此优选。
相对于所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100质量份,优选含有15质量份以下的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更优选为1~13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11质量份,最优选为3.5~10质量份。在所述范围内时,容易控制粘合剂组合物的润湿性与所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的平衡,因此优选。
另外,作为其它可聚合单体成分,基于容易取得粘合性能的平衡的理由,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使用用于调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剥离性的可聚合单体等以使得Tg为0℃以下(通常为-100℃以上)。
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使用的所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及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其它可聚合单体,可以使用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
作为所述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等。
相对于所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100质量份,所述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最优选为0.005~0.5质量份。超过5质量份时,极性作用大的羧基这样的酸官能团大量存在,例如在配合离子性化合物作为防静电成分时,羧基等酸官能团与所述离子性化合物相互作用,由此有可能妨碍离子传导,导电效率降低,不能得到充分的防静电性,因此不优选。
另外,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使用的所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及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其它可聚合单体,在不损害本发明特性的范围内,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例如,可以适当使用含氰基单体、乙烯基酯单体、芳香族乙烯基单体等提高凝聚力、耐热性的成分、含酰胺基单体、含酰亚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含环氧基单体、N-丙烯酰吗啉、乙烯基醚单体等提高粘合力或者具有作为交联基点起作用的官能团的成分。这些可聚合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含氰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作为乙烯基酯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苯乙烯、氯代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其它取代苯乙烯等。
作为含酰胺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等。
作为含酰亚胺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衣康酰亚胺等。
作为含氨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丙酯等。
作为含环氧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等。
作为乙烯基醚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等。
本发明中,除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以外的其它可聚合单体相对于所述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100质量份优选为0~20质量份,更优选为0~10质量份。通过在所述范围内使用所述其它可聚合单体,在使用离子性化合物作为防静电剂时,可以适当调节与所述离子性化合物的良好的相互作用以及良好的再剥离性。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万~500万,更优选为20万~400万,进一步优选为30万~300万。重均分子量小于10万时,由于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变小而具有产生胶糊残留的倾向。另一方面,重均分子量超过500万时,聚合物的流动性下降,对被粘物(例如,偏振板)的润湿不充分,具有造成在被粘物与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之间产生的起泡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是指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而得到的重均分子量。
另外,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通常为-100℃以上)。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0℃时,聚合物难以流动,例如对偏振板的润湿不充分,具有造成在偏振板与表面保护薄膜的粘合剂层之间产生的起泡的倾向。特别是,通过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调节为-61℃以下,容易得到对偏振板的润湿性和轻剥离性优良的粘合剂层。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适当改变所使用的单体成分或组成比而调节到前述范围内。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悬浮聚合等公知的方法进行聚合,特别是从作业性的观点、对被粘物(被保护物)的低污染性等特性方面考虑,溶液聚合是更优选的方式。另外,所得到的聚合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的任意一种。
作为所述溶液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将上述单体成分、聚合引发剂等溶解到溶剂中,通过加热进行聚合,从而得到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的方法。
作为用于上述溶液聚合方法的溶剂,可以使用各种普通的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聚合溶剂),可以列举例如:有机溶剂,例如芳香烃类,如甲苯、苯、二甲苯等;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等;脂肪烃类,如正己烷、正庚烷等;脂环烃类,如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酮类,如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等。上述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所述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偶氮类聚合引发剂等。作为所述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过氧碳酸酯、酮过氧化物、过氧化缩酮、氢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烷基、过氧化二酰基、过氧化酯等,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枯基、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十二烷等。作为所述偶氮类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甲基丙酸)二甲酯、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2,4,4-三甲基戊烷)、4,4’-偶氮双(4-氰基戊酸)、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双(N,N’-二亚甲基异丁基脒)盐酸盐、2,2’-偶氮双[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等。上述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聚合引发剂的配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构成上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01~5质量份,更优选为0.05~3质量份。
上述溶液聚合方法中,作为通过加热而进行聚合时的加热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50℃~80℃。作为加热时间,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1小时~24小时。
<聚醚化合物>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聚醚化合物,所述聚醚化合物优选为表面活性剂。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以特定比例配合聚醚化合物,由此可以赋予适度的防静电性,并且可以确保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表面对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因此是有用的。
作为所述聚醚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聚氧亚烷基烷基胺、聚氧亚烷基二胺、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烯丙基醚、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烯丙基醚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醚磷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亚烷基烷基苯基醚磷酸酯盐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具有聚氧亚烷基链(聚环氧烷链)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聚醚化合物(并且包括其衍生物)、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丙烯酸类化合物(并且包括其衍生物)等。所述聚醚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所述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聚醚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聚丙二醇(PPG)-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物、PPG-PEG-PPG嵌段共聚物、PEG-PPG-PEG嵌段共聚物等。作为所述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聚醚化合物的衍生物,可以列举:末端醚化的含氧亚丙基化合物(PPG单烷基醚、PEG-PPG单烷基醚等)、末端乙酰化的含氧亚丙基化合物(末端乙酰化PPG等)等。
另外,作为所述具有聚氧亚烷基链的丙烯酸类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具有氧亚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所述氧亚烷基,氧亚烷基单元的加成摩尔数在配合离子性化合物作为防静电成分时从离子性化合物配位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50,更优选为2~30,进一步优选为2~20。另外,所述氧亚烷基链的末端可以为羟基原样,也可以被烷基、苯基等取代。
所述具有氧亚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优选含有环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体单元(成分)的聚合物,作为所述环氧烷(甲基)丙烯酸酯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作为含有乙二醇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乙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丁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丁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2-乙基己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壬基苯酚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甲氧基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型等。
另外,作为所述单体单元(成分),可以使用所述环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其它单体单元(成分)。作为其它单体成分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三烷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四烷酯等具有碳原子数1~14的烷基的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作为所述环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以外的其它单体成分,也可以适当使用含羧基(甲基)丙烯酸酯、含磷酸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氰基(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酯类、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含酸酐基(甲基)丙烯酸酯、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含酰胺基(甲基)丙烯酸酯、含氨基(甲基)丙烯酸酯、含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N-丙烯酰吗啉、乙烯基醚类等。
作为更优选的一个方式,所述聚醚化合物为在至少一部分具有(聚)环氧乙烷链的化合物。通过配合所述含(聚)环氧乙烷链化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与防静电成分的相容性提高,适当地抑制向被粘物的渗出,可以得到低污染性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特别是使用PPG-PEG-PPG嵌段共聚物时,可以得到低污染性优良的粘合剂。作为所述含聚环氧乙烷链化合物,优选(聚)环氧乙烷链的重量在所述聚醚化合物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为5~90质量%,更优选为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80质量%,最优选为5~75质量%。
另外,作为所述聚醚化合物为表面活性剂时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烯丙基的阴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所述阴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例如由式(A1)~(A10)表示的物质等。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61
式(A1)中的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或酰基,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R3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62
式(A2)中的R1表示氢或甲基,R2和R7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3和R5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烷基,R4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氢、烷基、苄基或苯乙烯基,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63
式(A3)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71
式(A4)中的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或酰基,R3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72
式(A5)中的R1表示烃基、氨基、羧酸残基,R2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整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73
式(A6)中的R1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R2表示氢或碳原子数1~30的烃基,R3表示氢或丙烯基,R4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81
式(A7)中的R1表示氢或甲基,R2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M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82
式(A8)中的R1和R5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甲基,R2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M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83
式(A9)中的R1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M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84
式(A10)中的R1、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0~3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0时,表示R4不存在),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前述式(A1)~(A6)以及(A10)中的X表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作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可以列举由下式(a1)~(a2)表示的基团。
-SO3M1 (a1)
式(a1)中的M1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91
式(a2)中的M2和M3相同或不同,表示氢、碱金属、铵基或烷醇铵基。
作为非离子型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例如由式(N1)~(N6)表示的物质等。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292
式(N1)中的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或酰基,R3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301
式(N2)中的R1表示氢或甲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平均加成摩尔数n、m和l表示0~40的数,且(n+m+l)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302
式(N3)中的R1表示氢或甲基,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4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或酰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303
式(N4)中的R1和R2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R3表示氢或丙烯基,R4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平均加成摩尔数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304
式(N5)中的R1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2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氢、碳原子数1~30的烃基或酰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311
式(N6)中的R1、R2和R3相同或不同,表示氢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0~30的烃基(碳原子数为0时,表示R4不存在),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和n表示0~40的数,其中(m+n)表示3~40的数。
作为所述聚醚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50000以下是适当的,优选为200~30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10000,通常优选使用数均分子量200~5000的聚醚化合物。Mn过高于50000时,具有与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相容性下降,粘合剂层发生白化的倾向。Mn过低于200时,可能有时容易产生由所述聚醚化合物造成的污染。需要说明的是,在此,Mn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得到的按聚苯乙烯换算的值。
另外,作为所述聚醚化合物的市售品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ADEKA Pluronic17R-4、ADEKA Pluronic 25R-1、ADEKA Pluronic 25R-2、ADEKA Pluronic L-23、ADEKAREASOAP ER-10、ADEKA REASOAP NE-10(以上均为ADEKA公司制造)、EMULGEN 120、LATEMULPD-420、LATEMUL PD-430(以上均为花王公司制造)、Surfynol 420、Surfynol 485(以上均为日信化学公司制造)、Aqualon HS-10、HITENOL N-08、NOIGEN XL-40、ANTI-FROTH M-9、EPAN 410、Aqualon KH-10、Aqualon RN-20、HITENOL NF-08、PLYSURF A212C(以上均为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PEG400、PEG600、NEWPOL PE-34、SANNIX PP200(以上均为三洋化成公司制造)、BLEMMER PME-400、BLEMMER PME-1000、BLEMMER 50POEP-800B(以上均为日油公司制造)等。
作为所述聚醚化合物的配合量,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含有0.03~14质量份,优选为0.04~13质量份,更优选为0.05~12质量份,最优选为0.05~10质量份。配合量过少时,不能得到适度的防静电性(防静电效果),而且有时不能确保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表面对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另外,配合量过多时,有时容易产生由所述聚醚化合物造成的污染,因此不优选。
<防静电成分>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构成所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含有防静电成分,作为所述防静电成分,可以含有离子性化合物。作为所述离子性化合物,可以列举碱金属盐和/或离子液体。通过含有这些离子性化合物,可以赋予优良的防静电性。另外,将如前所述含有防静电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交联而得到的粘合剂层(使用防静电成分)能够实现对于在剥离时未进行防静电的被粘物(例如偏振板)的防静电,因此成为减少对被粘物的污染的表面保护薄膜。因此,作为静电或污染成为特别严重的问题的光学、电子部件相关的技术领域中的防静电性表面保护薄膜非常有用。
<交联剂>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含有交联剂。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用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得到粘合剂层。例如,通过适当调节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构成单元、构成比率、交联剂的选择和添加比率等并进行交联,可以得到耐热性更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粘合剂层)。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类树脂、氮丙啶衍生物以及金属螯合物等。特别是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为优选方式。另外,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三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二聚酸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等芳香族异氰酸酯类、将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通过脲基甲酸酯键、缩二脲键、异氰脲酸酯键、脲二酮键、脲键、碳二亚胺键、脲酮亚胺键、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331
二嗪三酮键等改性后的多异氰酸酯改性物。例如,作为市售品,可以列举商品名TAKENATE 300S、TAKENATE 500、TAKENATE D165N、TAKENATE D178N(以上为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制造)、Sumidur T80、Sumidur L、Desmodur N3400(以上为住化バイエルウレタン公司制造)、Millionate MR、Millionate MT、Coronate L、Coronate HL、Coronate HX(以上为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等。这些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也可以将双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三官能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组合使用。通过将交联剂组合使用,可以兼具粘合性和耐回弹性(对曲面的胶粘性),可以得到胶粘可靠性更优良的表面保护薄膜。
作为所述环氧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商品名TETRAD-X,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造)、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商品名TETRAD-C,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造)等。
作为所述三聚氰胺类树脂,可以列举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等。作为氮丙啶衍生物,可以列举例如:作为市售品的商品名HDU、TAZM、TAZO(以上为相互药工公司制造)等。
作为所述金属螯合物,可以列举铝、铁、锡、钛、镍等作为金属成分,乙炔、乙酰乙酸甲酯、乳酸乙酯等作为螯合成分。
本发明中使用的交联剂的含量例如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含有0.01~10质量份,更优选含有0.1~8质量份,进一步优选含有0.5~6质量份,最优选含有1~5质量份。所述含量低于0.01质量份时,利用交联剂形成的交联不充分,所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低,有时不能得到充分的耐热性,另外,具有造成胶糊残留的倾向。另一方面,含量超过10质量份时,聚合物的凝聚力大,流动性下降,对被粘物(例如偏振板)的润湿不充分,具有造成在被粘物与粘合剂层(粘合剂组合物层)之间产生的起泡的倾向。另外,交联剂量多时,具有剥离静电特性下降的倾向。
<交联催化剂>
在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为了使上述的任意一种交联反应更有效地进行,可以还含有交联催化剂。作为所述交联催化剂,可以使用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等锡基催化剂、三(乙酰丙酮合)铁、三(己烷-2,4-二酮合)铁、三(庚烷-2,4-二酮合)铁、三(庚烷-3,5-二酮合)铁、三(5-甲基己烷-2,4-二酮合)铁、三(辛烷-2,4-二酮合)铁、三(6-甲基庚烷-2,4-二酮合)铁、三(2,6-二甲基庚烷-3,5-二酮合)铁、三(壬烷-2,4-二酮合)铁、三(壬烷-4,6-二酮合)铁、三(2,2,6,6-四甲基庚烷-3,5-二酮合)铁、三(十三烷-6,8-二酮合)铁、三(1-苯基丁烷-1,3-二酮合)铁、三(六氟乙酰丙酮合)铁、三(乙酰乙酸乙酯)铁、三(乙酰乙酸正丙酯)铁、三(乙酰乙酸异丙酯)铁、三(乙酰乙酸正丁酯)铁、三(乙酰乙酸仲丁酯)铁、三(乙酰乙酸叔丁酯)铁、三(丙酰乙酸甲酯)铁、三(丙酰乙酸乙酯)铁、三(丙酰乙酸正丙酯)铁、三(丙酰乙酸异丙酯)铁、三(丙酰乙酸正丁酯)铁、三(丙酰乙酸仲丁酯)铁、三(丙酰乙酸叔丁酯)铁、三(乙酰乙酸苄酯)铁、三(丙二酸二甲酯)铁、三(丙二酸二乙酯)铁、三甲氧基铁、三乙氧基铁、三异丙氧基铁、氯化铁等铁基催化剂。这些交联催化剂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交联催化剂的含量(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0001~1质量份,更优选为0.001~0.5重量份。在前述范围内时,形成粘合剂层时交联反应的速度快,为优选的方式。
<交联延迟剂>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还含有交联延迟剂。作为所述交联延迟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辛酯、乙酰乙酸油烯酯、乙酰乙酸月桂酯、乙酰乙酸硬脂酯等β-酮酯、乙酰丙酮、2,4-己二酮、苯甲酰丙酮等β-二酮。其中,可以使用乙酰丙酮。所述交联延迟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所述交联延迟剂的含量(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溶剂100质量份(换算时)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1~5质量份。在前述范围内时,可以延长粘合剂的适用时间,为优选的方式。
用于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可以还含有溶剂。作为所述溶剂,可以列举例如:上述溶液聚合方法中使用的溶剂。用于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溶剂可以与溶液聚合方法中使用的溶剂相同,也可以不同。用于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还含有其它公知的添加剂,例如可以根据使用的用途适当添加着色剂、颜料等的粉体、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增粘剂、低分子量聚合物、表面润滑剂、流平剂、抗氧化剂、缓蚀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硅烷偶联剂、无机或有机填充剂、金属粉、粒子状、箔状物等。
<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薄膜>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通过在前述基材的前述第二面上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前述粘合剂层而得到,此时,粘合剂组合物的交联一般在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后进行,但是也可以将包含交联后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合剂层转印到基材等上。
另外,在基材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通过将所述粘合剂组合物(溶液)涂布到基材上,并干燥除去聚合溶剂等而在基材上形成粘合剂层,由此进行制作。然后,为了粘合剂层的成分转移的调节或交联反应的调节等目的,可以进行养护。另外,在将粘合剂组合物涂布到基材上制作表面保护薄膜时,可以在所述粘合剂组合物中新添加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的溶剂以使得能够均匀地涂布到基材上。
另外,作为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时的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粘合带类的制造中使用的公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辊涂、凹版涂布、反转涂布、辊刷、喷涂、气刀涂布法、利用口模式涂布机等的挤出涂布法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通常以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约3μm~约100μm,优选为约5μm~约50μm的方式制作。粘合剂层的厚度在前述范围内时,容易得到适度的再剥离性和胶粘性的平衡,因此优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总厚度优选为1μm~400μm,更优选为10μm~2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μm~100μm。在前述范围内时,粘合特性(再剥离性、胶粘性等)、作业性、外观特性优良,为优选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总厚度是指包括基材、粘合剂层、防静电层等全部层在内的厚度的合计。
<隔片>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中,根据需要为了保护粘合面的目的可以在粘合剂层表面上贴合隔片。
作为构成所述隔片的材料,有纸、塑料薄膜,从表面平滑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塑料薄膜。作为该薄膜,只要是能够保护所述粘合剂层的薄膜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丁烯薄膜、聚丁二烯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薄膜、聚氨酯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等。
所述隔片的厚度通常为约5μm~约200μm,优选为约10μm~约100μm。在前述范围内时,在粘合剂层上的贴合作业性以及从粘合剂层的剥离作业性优良,因此优选。所述隔片上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聚硅氧烷类脱模剂、含氟型脱模剂、长链烷基类脱模剂或脂肪酸酰胺类脱模剂、二氧化硅粉末等进行脱模和防污处理、或者进行涂布型、捏炼型、蒸镀型等防静电处理。
<光学构件>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上搭载的光学构件优选由所述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保护。所述表面保护薄膜的防静电性、剥离静电电压的经时稳定性优良,可以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后的被粘物表面对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优良,因此可以用于加工、运送、出厂检查时等的表面保护用途(表面保护薄膜),对于保护所述光学构件(触控面板上搭载的偏振板等)的表面是有用的。特别是可以用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塑料制品等。在静电成为特别严重的问题的光学、电子部件相关的技术领域,在防静电用途中非常有用。
实施例
以下,对于本发明相关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无意将本发明限定于所述具体例所示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份”和“%”为质量基准。另外,表中的配合量(添加量)表示固体成分或固体成分比。
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各特性,各自如下测定或评价。
<重均分子量(Mw)的测定>
重均分子量(Mw)使用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GPC装置(HLC-8220GPC)进行测定。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样品浓度:0.2质量%(THF溶液)
样品注射量:10μl
洗脱液:THF
流速:0.6ml/分钟
测定温度:40℃
柱:
样品柱:TSKguardcolumn SuperHZ-H(1根)+TSKgel SuperHZM-H(2根)
参比柱:TSKgel SuperH-RC(1根)
检测器:差示折射率计(RI)
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利用聚苯乙烯换算值求出。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通过使用下述的文献值作为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n(℃)并利用下式求出。
式:1/(Tg+273)=Σ[Wn/(Tgn+273)][式中,Tg(℃)表示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Wn(-)表示各单体的重量分数,Tgn(℃)表示各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n表示各单体的种类]。
文献值:
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70℃
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15℃
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32℃
丙烯酸(AA):106℃
另外,作为文献值,参考“アクリル樹脂の合成·設計と新用途展開”(丙烯酸类树脂的合成、设计和新用途展望)(中央经营开发中心出版部发行)以及“Polymer Handbook”(聚合物手册)(John Wiley&Sons)。
<表面电阻值的测定>
在温度23℃、湿度50%RH的气氛下,使用电阻率计(三菱化学Analytech制造,Hiresta UP MCP-HT450型),根据JIS K 6911进行测定。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中的表面电阻值(Ω/□),初始以及在室温(23℃×50%RH)×1周(7天)静置的情况下均优选为1.0×107以上且低于1.0×1011,更优选为1.0×108以上且低于5.0×1010,进一步优选为1.0×109以上且低于2.0×1010。显示在前述范围内的表面电阻值的表面保护薄膜,例如可以适合用作在液晶单元或半导体装置等避忌静电的物品的加工或运送过程等中使用的表面保护薄膜。另外,显示在前述范围内的表面电阻值的表面保护薄膜,即使在触控面板感应器上方搭载偏振板,在所述偏振板上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操作确认,因此是有用的。
<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
使用搭载有盒内(In-cell)式触控面板的iPhone5s(苹果公司制造),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的评价。首先,将表面保护薄膜粘贴到iPhone5s的屏幕上,通过目视观察在用手指划过屏幕时触控面板是否反应,确认操作性。
○:触控面板准确反应时
×:触控面板不准确反应时
<水接触角>
在温度23℃、湿度50%的条件下将表面保护薄膜粘贴到被粘物(硬质涂层薄膜)的表面,然后投入到高压釜中,在温度50℃、压力5个大气压、时间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而使其粘附,在温度23℃、湿度50%的条件下静置12小时后剥离。使用水接触角测定装置(商品名“DM700”,协和界面化学公司制造),通过液滴法,在温度23℃、湿度50%RH的气氛下,将约2.8μL的水滴滴落到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被粘物表面,测定滴落1秒后的被粘物表面与滴落水滴端部的切线所成的角度,作为“水接触角(°)”。将所述水接触角为35°以下的情况评价为“(润湿性)良好(○)”,将所述水接触角大于35°的情况评价为“(润湿性)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被粘物的水接触角为37.2°。即,本评价中使用的被粘物为水接触角为37.2°的三乙酰纤维素薄膜。
<层间填充剂的润湿性>
在温度23℃、湿度50%的条件下将表面保护薄膜粘贴到被粘物的表面,然后投入到高压釜中,在温度50℃、压力5个大气压、时间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而使其粘附,在温度23℃、湿度50%的条件下静置12小时。然后,将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被粘物切割为长40mm、宽40mm,粘贴到长50mm、宽50mm的玻璃板上,并将该玻璃板固定到旋涂机(商品名“K-359SD1”,共和理研公司制造)上。然后,从被粘物上剥离表面保护薄膜,在粘贴有表面保护薄膜的被粘物表面涂布4ml商品名“SVR7000系列”(デクセリアルズ公司制造)作为层间填充剂,以1500rpm旋转15秒,使层间填充剂均匀地铺展。在温度23℃、湿度50%的条件下静置1小时,然后使用尺子测定层间填充剂从被粘物的边缘排斥开的距离。
另外,使用商品名“WORLD ROCK HRJ-21”(协立化学产业公司制造)作为层间填充剂,进行同样的测定。
将使用“SVR7000系列”和“WORLD ROCK HRJ-21”中的任意一种层间填充剂时从边缘排斥开的距离均小于2mm的情况评价为“良好(○)”、将使用任意一种或者两种层间填充剂时从边缘排斥开的距离为2mm以上的情况评价为“不良(×)”。需要说明的是,本评价中使用的被粘物与前述“水接触角”的评价中使用的被粘物相同。
<偏振板剥离静电电压(偏振板侧)的测定>
将各例的表面保护薄膜1切割为宽70mm、长130mm的尺寸,将剥离衬垫剥离,然后如图3所示,利用手动辊压接到预先除电后的粘贴在丙烯酸类树脂板10(三菱丽阳公司制造,商品名“ACRYLITE”,厚度:1mm,宽度:70mm,长度:100mm)上的偏振板20(日东电工公司制造的SEG1423DU偏振板,宽度:70mm,长度:100mm)的表面,使得表面保护薄膜1的单个端部从偏振板20突出30mm。
将该样品在23℃×50%RH的环境下放置1天后,设置到高度20mm的样品固定台30的规定位置。将从偏振板20突出30mm的表面保护薄膜1的端部固定到自动卷绕机(未图示)上,以剥离角度150°、剥离速度10m/分钟的方式进行剥离。利用固定在距离偏振板20的中央部高度100mm的位置的电位测定器40(春日电机公司制造,型号“KSD-0103”)测定此时产生的被粘物(偏振板)表面的电位作为“初始的偏振板剥离静电电压”。测定在23℃×50%RH的环境下进行。
另外,在23℃×50%RH的环境下放置1周(7天)后,与“初始的偏振板剥离静电电压”同样地测定“经时的偏振板剥离静电电压”。测定在23℃×50%RH的环境下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偏振板剥离静电电压是来源于构成本发明的表面保护薄膜的防静电层及粘合剂层的剥离静电电压,对防静电性有贡献。
本发明的偏振板剥离静电电压(kV)(初始及经时均为绝对值)优选为1.8kV以下,更优选为1.7kV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kV以下。在前述范围内时,例如可以防止液晶驱动器等的损伤,为优选的方式。
<偏振板的污染性>
将表面保护薄膜与剥离衬垫一起切割为宽50mm、长80mm的尺寸,除去该剥离衬垫而使粘合面露出。使用手动辊将该粘合面压接到偏振板(日东电工公司制造的SEG1423DU偏振板)。将其在23℃×50%RH的环境下放置1周后,用手将表面保护薄膜从被粘物上剥离。在明处(将天花板的荧光灯点亮的通常的室内环境)和暗室荧光灯下(用遮光帘将外部光线遮蔽,仅将桌子上的荧光灯点亮的环境)目视观察剥离后的被粘物表面,评价其污染状态。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在明处未观察到污染的情况
×:在明处观察到污染的情况
<粘合剂层用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制备>
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引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投入100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基(2EHA)、4质量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0.2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和157质量份乙酸乙酯,缓慢搅拌地同时引入氮气,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65℃左右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40质量%)。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54万,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8℃。
<粘合剂层用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制备>
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引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投入100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基(2EHA)、10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0.02质量份丙烯酸(AA)、0.2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和157质量份乙酸乙酯,缓慢搅拌地同时引入氮气,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在65℃左右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B)溶液(40质量%)。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B)的重均分子量为54万,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7℃。
<防静电层(C)用水溶液的制备>
将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Vylonal MD-1480(25%水溶液,东洋纺公司制造)、作为导电性聚合物的聚苯胺磺酸(aquapass,重均分子量4万,三菱丽阳公司制造)、作为交联剂的用二异丙胺封端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作为润滑剂的油酸酰胺添加到水/乙醇(1/3)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以固体成分量计100质量份粘结剂、以固体成分量计75质量份导电性聚合物、以固体成分量计10质量份交联剂、以固体成分量计30质量份润滑剂,并搅拌约20分钟进行充分地混合。由此制备了NV约0.4%的防静电层(C)用水溶液。
<防静电层(D)用水溶液的制备>
将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Vylonal MD-1480(25%水溶液,东洋纺公司制造)、作为导电性聚合物的含有0.5%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EDOT)和0.8%聚苯乙烯磺酸盐(重均分子量15万)(PSS)的水溶液(Baytron P,H.C.Stark公司制造)添加到水/乙醇(1/3)的混合溶剂中,添加以固体成分量计100质量份粘结剂、以固体成分量计50质量份导电性聚合物、添加2.5质量份三聚氰胺类交联剂,搅拌约20分钟进行充分地混合。由此制备了NV约0.4%的防静电层(D)用水溶液。
<带有防静电层的基材的制备>
在一个面(第一面)进行了电晕处理的厚度38μm、宽度30cm、长度40cm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聚酯薄膜)的电晕处理面上,涂布前述防静电层(C)或(D)任一者的水溶液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30nm或50nm。将该涂布物在130℃加热1分钟进行干燥,由此制作了在PET薄膜的第一面具有防静电层的带有防静电层的基材。
<实施例1>
[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用乙酸乙酯将前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A)溶液(40重量%)稀释到20重量%,在该溶液500质量份(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中,添加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Coronate HX)3质量份(固体成分3质量份)、作为交联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商品名:OL-1、东京Fine Chemical公司制造)(1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3质量份(固体成分0.03质量份)、作为交联延迟剂的相对于溶剂100质量份(换算时)为3质量份的乙酰丙酮、以及作为聚醚化合物的聚乙二醇(商品名:PEG400,数均分子量:400,三洋化成制造)0.05质量份,进行混合搅拌,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
[表面保护薄膜的制作]
将前述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涂布到前述具有防静电层的基材(带有防静电层的基材)的与防静电层相反的面上,在130℃加热1分钟,形成厚度15μm的粘合剂层。然后,在前述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单面实施了聚硅氧烷处理的作为隔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厚度25μm)的聚硅氧烷处理面,制作了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
<实施例2~10及比较例1~4>
基于表1~表3的配合内容,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表面保护薄膜。
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表面保护薄膜,进行了上述的各种测定和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以下对表1和表3中的缩略语进行说明。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HEA:丙烯酸2-羟基乙酯
4HBA:丙烯酸4-羟基丁酯
AA:丙烯酸
ADEKA Pluronic 25R-1: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嵌段共聚物(ADEKA公司制造,聚醚化合物)
Surfynol 420: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聚醚化物(日信化学公司制造,聚醚化合物)
Surfynol 485: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的聚醚化物(日信化学公司制造,聚醚化合物)
Aqualon HS-10:聚氧化乙烯壬基丙烯基苯基醚硫酸铵(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造,聚醚化合物)
LATEMUL PD-420:聚氧化烯烯基醚(花王公司制造,聚醚化合物)
PEG400:聚乙二醇(数均分子量:400,三洋化成制造,聚醚化合物)
PP200:聚丙二醇(数均分子量:200,三洋化成公司制造,聚醚化合物)
表1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451
表2
防静电层用水溶液的种类 导电性聚合物 粘结剂 交联剂 润滑剂
(C) 聚苯胺磺酸 聚酯 异氰酸酯 油酸酰胺
(D) PEDOT/PSS 聚酯 三聚氰胺 -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471
表4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481
表5
Figure BDA0000858586630000482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确认,全部的实施例中防静电性和剥离静电电压的经时稳定性优良,并且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也不产生问题,是实用的。另外,可以确认,通过在粘合剂层中以特定比例配合聚醚化合物,润湿性和污染性也优良。
另一方面,确认在比较例1中,未使用聚醚化合物,因此润湿性差,防静电性也差。另外,确认在比较例2中,以低于所需比例的量配合聚醚化合物,因此得不到防静电性。确认在比较例3中,较多地配合聚醚化合物,因此污染性差。确认在比较例4中,使用水分散型的导电性聚合物(PEDOT/PSS)作为构成防静电层的成分,因此表面电阻值过低,因此不能进行触控面板的操作确认,不实用。另外,确认了防静电性和剥离静电电压的经时稳定性差。产生这样的问题的具体理由尚不明确,推测是因为基于防静电性的劣化,而产生表面保护薄膜整体的防静电性劣化。
产业实用性
在此公开的表面保护薄膜适合作为在用作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的构成要素的偏振板等光学构件的制造时、运送时等用于保护光学构件的表面保护薄膜。特别是,作为应用于嵌入(On-cell)方式或盒内(In-cell)方式的触控面板上搭载的偏振板等光学构件的表面保护薄膜(光学用表面保护薄膜)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其具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材、设置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面上的防静电层和在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上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静电层由含有作为导电性聚合物成分的聚苯胺磺酸、作为粘结剂的聚酯树脂、作为润滑剂的脂肪酸酰胺、以及作为交联剂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防静电剂组合物形成,
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聚醚化合物,
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质量份,含有0.03~14质量份所述聚醚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化合物为表面活性剂。
4.一种搭载在触控面板上的光学构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保护。
5.一种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用表面保护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制备含有所述防静电剂组合物的水溶液的工序;和
将所述水溶液涂布于所述基材的第一面并干燥,从而制备防静电层的工序。
CN201510836668.4A 2014-11-27 2015-11-26 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构件 Active CN1056474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0314 2014-11-27
JP2014240314A JP6419548B2 (ja) 2014-11-27 2014-11-27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7410A CN105647410A (zh) 2016-06-08
CN105647410B true CN105647410B (zh) 2020-10-16

Family

ID=56088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6668.4A Active CN105647410B (zh) 2014-11-27 2015-11-26 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19548B2 (zh)
KR (1) KR102390149B1 (zh)
CN (1) CN105647410B (zh)
TW (1) TWI6888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0646B (zh) * 2016-08-17 2018-09-25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抗静电离型涂料及薄膜的制备方法
JP6987429B2 (ja) * 2017-01-20 2022-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用保護フィルム、偏光子用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子用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6882107B2 (ja) * 2017-07-11 2021-06-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帯電圧測定装置及び帯電圧測定方法
JP7141215B2 (ja) * 2018-01-10 2022-09-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操作入力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13056534B (zh) * 2018-11-06 2022-12-0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WO2020116288A1 (ja) * 2018-12-05 2020-06-11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保護膜形成用複合シート、及び半導体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JP7319815B2 (ja) * 2019-04-24 2023-08-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品
KR102214896B1 (ko) * 2019-10-08 2021-02-15 주식회사 라온티알엠 재박리형 건축용 윈도우 필름용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재박리형 건축용 윈도우 필름
JP6786135B1 (ja) * 2020-03-25 2020-11-18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高分子フィルム用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改質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改質フィルム
JP6993543B1 (ja) * 2020-05-20 2022-01-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フォルダブルデバイス、および、ローラブルデバイス
KR102560960B1 (ko) * 2020-05-25 2023-07-31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부재용 점착 테이프
CN113527647B (zh) * 2021-08-04 2022-11-0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液晶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液晶聚合物薄膜
CN113970981A (zh) * 2021-09-26 2022-01-25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偏光片及加工工艺和光学显示装置
WO2023189625A1 (ja) * 2022-03-31 2023-10-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機能層除去方法および機能層除去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3923A (ja) * 2003-01-23 2004-08-12 Fujimori Kogyo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CN1540372A (zh) * 2003-04-21 2004-10-27 �ն��繤��ʽ���� 抗静电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和图像显示器
CN102627918A (zh) * 2011-02-04 2012-08-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接片和表面保护膜
CN103374309A (zh) * 2012-04-23 2013-10-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
CN103476890A (zh) * 2011-04-15 2013-12-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4342054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3338B2 (ja) * 1989-07-21 1998-06-11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性フィルム
JP2000026817A (ja) * 1998-07-14 2000-01-25 Teijin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4812946B2 (ja) * 2001-01-31 2011-11-09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共重合体組成物、並びにその熱収縮性フィルム及び熱収縮性多層フィルム
JP4069997B2 (ja) * 2001-11-22 2008-04-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表面保護方法
JP5863252B2 (ja) * 2004-09-10 2016-02-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類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KR100908050B1 (ko) 2007-04-02 2009-07-15 주식회사 대하맨텍 대전방지 코팅액 조성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코팅한대전방지 코팅 필름
KR20100009473A (ko) * 2008-07-18 2010-01-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5764903B2 (ja) * 2009-12-18 2015-08-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4172299A (ja) * 2013-03-09 2014-09-22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保護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10361895A (zh) * 2013-05-16 2019-10-2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带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3923A (ja) * 2003-01-23 2004-08-12 Fujimori Kogyo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CN1540372A (zh) * 2003-04-21 2004-10-27 �ն��繤��ʽ���� 抗静电光学薄膜,其制备方法和图像显示器
CN102627918A (zh) * 2011-02-04 2012-08-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接片和表面保护膜
CN103476890A (zh) * 2011-04-15 2013-12-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片
CN103374309A (zh) * 2012-04-23 2013-10-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
CN104342054A (zh) * 2013-07-30 2015-02-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及光学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3093A (zh) 2016-09-16
TWI688884B (zh) 2020-03-21
CN105647410A (zh) 2016-06-08
KR20160063987A (ko) 2016-06-07
KR102390149B1 (ko) 2022-04-25
JP2016103100A (ja) 2016-06-02
JP6419548B2 (ja) 2018-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7410B (zh) 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构件
CN106255733B (zh) 粘着片和光学部件
CN108368393B (zh) 表面保护膜及光学构件
KR102476959B1 (ko) 점착 시트, 및 광학 부재
KR102509341B1 (ko) 점착 시트, 및 광학 부재
CN106232755B (zh) 粘着片和光学部件
JP6419467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JP6697876B2 (ja)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積層体
KR20160090349A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표면 보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학 부재
CN106398562B (zh) 偏振片用表面保护膜、偏振片、以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KR102476947B1 (ko) 점착 시트, 및 광학 부재
TWI700350B (zh) 黏著片、及光學構件
CN110655882B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片以及光学构件
KR102117416B1 (ko)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 시트, 및 광학 부재
JP6867788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材
KR20190100311A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JP6636590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材
JP6698133B2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TW201942285A (zh) 表面保護膜、光學構件、及、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