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3871B -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3871B
CN105643871B CN201610049741.8A CN201610049741A CN105643871B CN 105643871 B CN105643871 B CN 105643871B CN 201610049741 A CN201610049741 A CN 201610049741A CN 105643871 B CN105643871 B CN 105643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mold
target product
variant part
hand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97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3871A (zh
Inventor
林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97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43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643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3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3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3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目标产品的产品参数,目标产品为五金注塑件;根据产品参数进行模流分析,以获得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预设凸出变形数据;根据预设凸出变形数据确认目标产品的凸出变形部;根据凸出变形部反向设计模具,模具中朝向凸出变形部的一个模仁设置凸起,另一个背向凸出变形部的模仁设置凹部;将五金件嵌设于模具中,并将模具合模;对合模的模具进行注塑,以获得目标产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通过逆向工程原理分析预设的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凸出变形部,根据分析设计模具,通过模具中的凸起和凹部反压突出的五金件,对目标产品进行矫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金注塑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模内五金注塑(Insert molding)是一种成熟的塑胶成型技术,通过在产品结构内部嵌入五金来减薄产品中间厚度,实现产品结构特征和功能。其中,塑胶模内五金注塑一般为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将金属嵌件放置在模具中,合模后,通过注塑啤机把熔融塑胶注入模具型腔里,五金与塑胶合成一体成型,成为不能分离的整体,经冷却固化后形成特定形状的产品,再经过顶出机构把产品和水口取出。
发明人通过上述方法获取五金注塑产品时,发现以下缺陷:(1)、由于注塑时塑胶处于熔融状态,温度较高,成型后从模具顶出,空冷后塑胶具有收缩性,五金无收缩性,塑胶收缩应力导致产品变形,产品平整性差,导致塑胶中的五金凸起容易变形扭曲,不易装配;(2)、需要增加人力成本加工整形和检测五金注塑产品的平面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过制备出表面平整度较佳的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目标产品的产品参数,所述目标产品为五金注塑件;
根据所述产品参数进行模流分析,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预设凸出变形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凸出变形数据确认所述目标产品的凸出变形部;
根据所述凸出变形部反向设计模具,其中,所述模具中朝向所述凸出变形部的一个模仁设置凸起,另一个背向所述凸出变形部的模仁设置凹部;
将五金件嵌设于所述模具中,并将所述模具合模;
对合模的所述模具进行注塑,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
其中,所述预设凸出变形数据包括凸出变形区域、凸出变形方向和凸出变形体积。
其中,所述凸起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厚度0.1mm,所述凹陷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厚度0.1mm;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凸出方向。
其中,所述凸起的周边设置倒圆角。
其中,所述凹部的周边设置倒圆角。
其中,所述凹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凸起的面积。
其中,所述凹部比所述凸起的面积大25mm2
其中,在所述对合模的所述模具进行注塑,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模具开模,取出所述目标产品。
其中,通过顶针顶出所述目标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通过逆向工程原理分析预设的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凸出变形部,根据分析得知的凸出变形数据设计模具,以在与凸出变形部接触的模仁对应的部位凸设凸起,并且在与凸出变形部远离的另一个模仁对应的部位设置凹部,通过凸起和凹部反压突出的五金件,对目标产品进行矫变形,以获取表面平面度较佳的五金注塑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包括:
S100:获取预设的目标产品的产品参数,所述目标产品为五金注塑件;
具体的,预先获取将要注塑成型的目标产品的3D图数据。
S110:根据所述产品参数进行模流分析,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预设凸出变形数据;
具体的,根据目标产品的3D图数据,在注塑成型仿真软件中输入所需的分析参数:模温、料温、注塑时间、保压时间、V/P转换、产品体积、锁膜力等来进行注塑成型方针,分析出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在塑胶空冷后可能的预设凸出变形数据。可以理解的,预设凸出变形数据包括凸出变形区域、凸出变形方向和凸出变形体积,以便于确认目标产品的凸出变形部的结构。
S120:根据所述预设凸出变形数据确认所述目标产品的凸出变形部;
具体的,根据预设凸出变形数据确认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在塑胶空冷后的凸出变形部。
S130:根据所述凸出变形部反向设计模具,其中,所述模具中朝向所述凸出变形部的一个模仁设置凸起,另一个背向所述凸出变形部的模仁设置凹部;
具体的,模具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在此,将与目标产品的凸出变形部相朝向的模仁称为上模仁,将与目标产品的凸出变形部相背离的模仁称为下模仁。其中,根据凸出变形部的变形方向选择对应的模仁设置凸起,该凸起的尺寸与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在塑胶空冷后的凸出变形部尺寸相同;下模仁的凹陷部与凸起的尺寸相同,以使模具合模注塑空冷后,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空冷变形的凸出变形部能够在上模仁的凸起的反压下而使目标产品的表面恢复平整,保证目标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利于目标产品的装配。
优选的,所述凸起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厚度0.1mm,所述凹陷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厚度0.1mm;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凸出方向。通过将凸起和凹陷的厚度和深度分别比凸出变形部大于0.1mm来对目标产品的实际注塑过程的实际凸出变形进行修正,更切合实际。
优选的,凸起的周边设置倒圆角,凹部的周边设置倒圆角。其中,通过在凸起和凹部的周边设置倒圆角,使得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在被模具进行反压矫正变形时,其延展空间能够更为顺滑,进一步提高目标产品的平面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起或凹部设置倒圆角亦可。
优选的,所述凹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凸起的面积。具体的,所述凹部比所述凸起的面积大25mm2。其中,下模仁的凹部的面积大于上模仁的凸起的面积,使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凸出变形部能够整块被反压,即使得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在被模具进行反压矫正变形时,其延展空间能够更为顺滑,进一步提高目标产品的平面度。
S140:将五金件嵌设于所述模具中,并将所述模具合模;
具体的,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将五金件放置在模具中,其中,五金件的摆放根据其可能的凸出变形方向进行放置,以使五金件在后续的空冷变形时,其凸出变形部朝向上模仁的凸起。
S150:对合模的所述模具进行注塑,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
具体的,对合模的模具的内腔进行塑胶注塑,以形成所需形状的目标产品。通过模具的凸起和凹陷的预先设计,使得五金注塑件在空冷时,塑胶收缩力方向与五金件矫变形方向相反,以使应力相抵,将目标产品的平面度矫正为水平状态。
可以理解的,待目标产品成型后,将模具开模,取出目标产品。优选的,通过顶针顶出目标产品,以防止对目标产品造成损坏。其中,将获取得到的目标产品的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测,记录数据总结经验,以减小理论与实践的差别,最终对目标产品进行批量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通过逆向工程原理分析预设的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凸出变形部,根据分析得知的凸出变形数据设计模具,以在与凸出变形部接触的模仁对应的部位凸设凸起,并且在与凸出变形部远离的另一个模仁对应的部位设置凹部,通过凸起和凹部反压突出的五金件,对目标产品进行矫变形,以获取表面平面度较佳的五金注塑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组合或拆分。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组合或拆分。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的目标产品的产品参数,所述目标产品为五金注塑件;
根据所述产品参数进行模流分析,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中的五金件的预设凸出变形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凸出变形数据确认所述目标产品的凸出变形部;
根据所述凸出变形部反向设计模具,其中,所述模具中朝向所述凸出变形部的一个模仁设置凸起,另一个背向所述凸出变形部的模仁设置凹部,其中,所述凸起的周边设置倒圆角,所述凹部的周边设置倒圆角,所述凹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凸起的面积;
将所述五金件嵌设于所述模具中,并将所述模具合模;
对合模的所述模具进行注塑,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凸出变形数据包括凸出变形区域、凸出变形方向和凸出变形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着第一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厚度0.1mm,所述凹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厚度0.1mm;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凸出变形部的凸出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比所述凸起的面积大25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合模的所述模具进行注塑,以获得所述目标产品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模具开模,取出所述目标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顶针顶出所述目标产品。
CN201610049741.8A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Active CN105643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741.8A CN105643871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741.8A CN105643871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3871A CN105643871A (zh) 2016-06-08
CN105643871B true CN105643871B (zh) 2018-12-25

Family

ID=56487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9741.8A Active CN105643871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438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7318A (zh) * 2017-02-23 2017-06-13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制作嵌件产品注塑模具的方法
CN108673820B (zh) * 2018-07-04 2024-03-29 广东健大电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模具用五金翻板滑块结构
CN111421761B (zh) * 2019-11-15 2022-03-25 上海阿莱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塑包金产品防变形注塑模具
CN111186078B (zh) * 2020-01-07 2021-12-07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方法
CN111497122A (zh) * 2020-04-22 2020-08-07 艾柯豪博(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注塑包胶金属中框预变形工艺
CN114516137B (zh) * 2020-11-19 2023-04-1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注塑方法及注塑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6398U (zh) * 2010-08-05 2011-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模内注塑的金属嵌件
GB2500633A (en) * 2012-03-27 2013-10-02 Louise Mohn Moulding method
CN202911075U (zh) * 2012-10-09 2013-05-01 天津市柯文制模注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中镶件防变形结构
CN104723507A (zh) * 2015-02-09 2015-06-24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铁一体框注塑模具和胶铁一体框制造方法
CN105172058A (zh) * 2015-10-30 2015-12-2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件注塑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3871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3871B (zh) 一种五金注塑件的注塑方法
CN106175946A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CN105880471B (zh) 一种叶轮蜡模制造方法及其模具
EP1768168A3 (en) Method of resin seal moul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H0684031B2 (ja) 射出成形方法
CN104924529B (zh) 方便注塑底脚的托盘模具
JP2015024567A (ja) 樹脂成形品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CN206718348U (zh) 瓶盖注塑模具
CN204977299U (zh) 一种前模、后模分段斜顶抽芯机构的模具
CN20964940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CN104708763B (zh) 制镜系统及镜片的制备方法
CN103381645A (zh) 成型装置、成型方法及成型品
CN202986018U (zh) 模具顺序顶出机构
JP2009292132A (ja) 樹脂成形品の成形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CN205326157U (zh) 模具斜唧咀结构
CN102101345A (zh) 注塑成型方法
CN206663652U (zh) 一种双色包胶注塑模具
CN108177313A (zh) 一种低压成型高光透明件的注塑模具
CN2050334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4914415U (zh) 注塑模具的结构
CN207669678U (zh) 一种薄片高精度精密三板模具
CN109397497A (zh) 坐便器成型工艺
CN214687742U (zh) 一种用于生产a柱装饰件的加工模具
CN207972266U (zh) 一种低压成型高光透明件的注塑模具
CN207578862U (zh) 端盖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