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7718B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7718B
CN105637718B CN201480056540.XA CN201480056540A CN105637718B CN 105637718 B CN105637718 B CN 105637718B CN 201480056540 A CN201480056540 A CN 201480056540A CN 105637718 B CN105637718 B CN 105637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housing
extension
long adjustment
remaining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65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7718A (zh
Inventor
北村圭史
水谷嘉宏
竹田康人
平井宏树
田中彻儿
前岨宏芳
曾根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7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7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77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33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the cable being forced in a tortuous or curved path, e.g. knots in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2Means for accommodating flexible lead within the hold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防止连接器(10)的误嵌合,能够顺利地进行嵌合作业。连接器构造具备:壳体(20),收容有端子配件(60);电线(70),与端子配件(60)连接,且从壳体(20)的电线引出面(24)引出;及余长调整部(21),与壳体(20)一体设置,将从电线引出面(24)引出的电线(70)以大致U字形状地松弛的状态或者卷绕一周以上的状态进行保持,并且以可变的方式调整所述电线的松弛量或卷绕量。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多个连接器构造的连接器的线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连接器的后端部安装有电线罩的结构。电线罩具有收纳从连接器的后表面延伸出的电线的四方箱状的电线收纳部。在电线收纳部的上下、左右的各面开口设有电线引出口,在电线引出口的前边缘部经由铰链连结而设有可开闭电线引出口的开闭盖。在这种情况下,4个电线引出口中的3个电线引出口的开闭盖被关闭,另一方面,一个电线引出口的开闭盖被打开,从连接器延伸出的电线穿过该打开的一个电线引出口而被引出。然后,电线从电线引出口朝向外部沿着和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导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93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从电线引出部导出到外部的电线的延伸端被导入其他连接器内。此时,例如,配置于两连接器之间的电线的长度比适当长度短时,电线拉紧地配置于两连接器之间,存在连接器在嵌合时难以到达与对方连接器正对的位置的情况。另一方面,配置于两连接器之间的电线的长度比适当长度长时,电线松弛地配置于两连接器之间,存在有在两连接器嵌合时电线的处理麻烦的情况。其结果是,在配置于两连接器之间的电线的长度没有进行适当调整的情况下,无法顺利地进行两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线束包括多个下述连接器构造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构造具备:壳体,收容有端子配件;电线,与所述端子配件连接,且从所述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及余长调整部,以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方式设置,将从所述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以大致U字形状地松弛的状态或者卷绕一周以上的状态进行保持,并且以可变的方式调整所述电线的松弛量或卷绕量,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器在与所述连接器和对方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多个并列配置,所述余长调整部具有如下区域:保持从具有该余长调整部的本身的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的区域;及供从与所述本身的壳体并列的其他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穿过的区域。
发明效果
在余长调整部中,从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以其松弛量或卷绕量可变的方式被调整保持,因此配置于夹有电线的两个连接器之间的电线的长度被适当调整。其结果是,连接器在嵌合时与对方连接器的正对状态得以确保,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和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另外,连接器由连接器构造中的除了电线以外的部分构成。此外,由于壳体的余长调整部还具有供从并列的其他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穿过的区域,因此各电线能够紧凑地汇总配置于余长调整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经由电线并列地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是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6是罩盖的立体图。
图7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对方壳体的概略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在所述余长调整部中设有克服所述电线的弹性复原力而与该电线抵接的支承部。电线与支承部抵接,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余长调整部中的电线的松弛状态或卷绕状态。
所述电线在所述余长调整部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向与所述壳体和对方壳体嵌合的嵌合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转变方向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侧的第二方向延伸,在所述余长调整部中设有将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分隔开的分隔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利用分隔部而被分隔开,因此能够避免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在余长调整部中混合配置的情况。
所述余长调整部由基部、所述分隔部及支承部构成,所述基部从所述壳体突出,所述分隔部从所述基部的突出方向的基端侧突出并与所述电线引出面相对,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基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侧突出并与所述电线引出面相对,所述支承部克服所述电线的弹性复原力而与该电线抵接。由此,余长调整部虽然形成为简单的构造,但能够利用分隔部避免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混合存在,并且能够利用支承部可靠地维持电线的松弛状态或卷绕状态。
所述电线具有能够维持直线性的刚性,是将所述多个连接器分别排列到与所述对方连接器正对的位置的排列部件。由此,从各个连接器与对应的对方连接器正对的状态开始,能够顺利地进行嵌合作业。并且,由于不需要准备专用的部件作为排列部件即可,因此能够简化整体的结构。
<实施例>
利用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连接器1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壳体20、能够收容于壳体20的未图示的金属制的端子配件60、以与壳体20相连的方式设置的余长调整部21、及安装于余长调整部21的分体的罩盖40。如图1所示,端子配件60与电线70的末端连接,壳体20能够与对方壳体80嵌合。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以壳体20开始嵌合时与对方壳体80相对的一侧作为前方。
如图8所示,对方壳体80具有合成树脂制的筒状的护罩部81。在护罩部81内突出配置有未图示的对方端子配件。并且,在护罩部81的下端部,扩张部82向侧方伸出而设置。对方壳体80设置于实质上形成为圆筒状的螺线管90的外周面。在构成未图示的自动变速装置的零件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螺线管90。对方壳体80针对每个螺线管90进行设置,具有沿着螺线管90的外周面弯曲的形态的底面。
如图7所示,壳体20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大致方块状的形态,能够嵌合到对方壳体80的护罩部81内。在壳体20的内部形成有能够供端子配件60插入的腔体22。在实施例的情况下,腔体22在宽度方向上成对地并列配置。如图3所示,在腔体22的内壁突出设置有凸部23。端子配件60在插入于腔体22内的状态下与凸部23弹性地卡定,从而在腔体22内被防脱保持。如图1所示,在端子配件60插入于各腔体22内的状态下,与各端子配件60连接的电线70从壳体20的后表面(以下称为电线引出面24)引出,被余长调整部21引导并向相邻的壳体20导出。
在壳体20的前端部设置有呈从其一侧面的下端部向侧方伸出的形态的突片部25。两壳体20、80嵌合时,突片部25嵌合插入于对方壳体80的扩张部82内,从而能够避免两壳体20、80误嵌合的情况。另外,在壳体20的上表面突出设置有锁定部26,该锁定部26用于卡定对方壳体80而将两壳体20、80保持为嵌合状态。进而,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20的两侧面的后端下部突出设置有能够与后述的罩盖40的罩盖锁定部43卡定的一对罩盖锁定承受部27。
如图1所示,余长调整部21与壳体20的后端部一体相连而设置。具体地说,余长调整部21由平板状的基部28、一对分隔部29及一对支承部30构成,其中基部28从壳体20的后端朝向后方突出并且向宽度方向两侧伸出,一对分隔部29从基部28的前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向下突出,一对支承部30从基部28的后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向下突出。
两分隔部29形成为长条板状,如图5所示,在与壳体20的电线引出面24之间沿前后方向具有能够收容一根电线70的开口尺寸,与电线引出面24的后方相对配置。两支承部30同样地形成为长条板状,在与两分隔部29之间沿前后方向具有能够收容多根电线70的开口尺寸,与两分隔部29的后方相对配置。另外,如图4所示,在两支承部30的下端部,一对内侧突出部31向内侧呈相对状地突出设置。
如图2所示,罩盖40安装于壳体20的后方且余长调整部21的下方。具体地说,如图5和图6所示,罩盖40具有:相对基部41,在安装时与基部28的下方相对配置;背板部42,从相对基部41的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上突出;及一对罩盖锁定部43,从相对基部41的前端的宽度方向两端向上突出。如图3所示,在两罩盖锁定部43的上端,爪状的卡定突起44向内侧突出设置。如图4所示,在背板部42的上端,一对外侧突出部45向宽度方向两侧伸出而设置。在安装时,在外侧突出部45卡定于内侧突出部31的状态下,内侧突出部31和外侧突出部45在防脱状态下抵接,从而罩盖40被保持于壳体20和余长调整部21。
并且,在罩盖40、壳体20及余长调整部21之间划分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通的贯穿部46。贯穿部46在余长调整部21的内侧经由分隔部29分为前后两室,前侧作为能够将电线70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紧密地排列成一列的第一贯穿部46A,后侧作为能够将电线70在高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大致分散排列的第二贯穿部46B。第二贯穿部46B被划分在分隔部29和支承部30之间。
并且,如图1所示,壳体20以在嵌合时位于与对方壳体80正对的位置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与两壳体20、80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个而配置。并且,从各壳体20的电线引出面24引出的电线70贯通各壳体20的贯穿部46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配置。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电线70具有:第一延伸部71,从壳体20的电线引出面24进入第一贯穿部46A,向宽度方向(与两壳体20、80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两侧中的第一方向(图示左侧)延伸,该延伸端向第一贯穿部46A的外部(图示左侧)露出而配置;转变方向部72,在第一延伸部71的延伸端以绕过图示左侧的分隔部29的方式以大致U字形状转变方向;及第二延伸部73,从转变方向部72进入第二贯穿部46B,向宽度方向两侧中的第二方向(图示右侧)延伸。电线70的第二延伸部73以从第二贯穿部46B的图示右侧的开口向第二方向延伸,穿过相邻的壳体20的贯穿部46,进而能够进入相邻的壳体20的贯穿部46的方式大致笔直地延伸并配线。
在此,壳体20需要在与对应的对方壳体80正对的状态下开始进行与对方壳体80的嵌合。这一点在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电线70在余长调整部21中具有余量地被保持,并且在余长调整部21中能够可变地调整连接器10内的电线70的长度。具体地说,例如,在壳体20相对于对方壳体80从正确的嵌合位置向图1的右侧错位的情况下,在电线70的第二延伸部73以按压状态与支承部30抵接而向连接器10的图示左侧突出的呈大致U字形状地松弛的余量部分75(转变方向部72及第一、第二延伸部71、73的延伸端侧)的突出量(余量部分75的松弛量)增大的状态下,壳体20与对方壳体80正对配置。并且,例如,在壳体20相对于对方壳体80从正确的嵌合位置向图示左侧错位的情况下,在电线70的第二延伸部73以按压状态与支承部30抵接而所述大致U字形状的余量部分75的突出量(余量部分75的松弛量)减小的状态下,壳体20与对方壳体80正对而配置。
这样一来,通过在余长调整部21中调整电线70的长度,能够使配线于相邻的壳体20之间的电线部分(第二延伸部73的部分)不会过度张紧或松弛地配线。其结果是,能够在壳体20与对方壳体80的嵌合开始时迅速且顺利地进行其嵌合作业。尤其是,在实施例的情况下,图8所示的螺线管90绕轴进行角位移,对方壳体80在该角位移方向(图8的X方向或Y方向)上位移,对方壳体80和壳体20的相对位置容易变化,因此能够利用余长调整部21调整电线70的余量部分75的优点较大。
并且,插通于各壳体20的贯穿部46的电线70具备能够维持在作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直线性的刚性,具有作为排列部件的功能。因此,壳体20能够更良好地配置于嵌合时与对方壳体80正对的位置。
如以上说明所示,根据实施例,能够利用余长调整部21可变地调整连接器10内的电线70的余量部分75的松弛量,并且电线70的余量部分75的松弛量由支承部30保持,因此配置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连接器10之间的电线70的长度能够适当地调整。其结果是,连接器20在嵌合时与对方连接器80的正对状态得以确保,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20和对方连接器80的嵌合作业。
并且,在余长调整部21中设有克服电线70的弹性复原力而与该电线70抵接的支承部30,因此能够利用支承部30可靠地维持余长调整部21中的电线70的松弛状态或卷绕状态。
进而,电线70的第一延伸部71和第二延伸部73之间由分隔部29分隔开,因此能够避免第一延伸部71和第二延伸部73彼此混合存在的情况。并且,由于壳体20的余长调整部21具有供从并列的其他壳体20的电线引出面24引出的电线70穿过的贯穿部46,因此各电线70紧凑地汇总配置于余长调整部21。
<其他实施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1)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即如图9所示,电线70的余量部分75在卷绕一周以上的状态下被保持于余长调整部21的分隔部29或/和支承部30,并且其卷绕量可变地调整。在图9所示的情况下,电线70的余量部分75绕分隔部29一周,以进入在右侧相邻的壳体20的电线70的卷绕方向在仰视图中为右卷的方式进行设定。另外,图9所示的连接器10是与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10相同的结构,因此标以相同的标号。
(2)罩盖也可以是壳体和余长调整部一体连结的构造。根据情况,也可以是从连接器省略罩盖的结构。
(3)电线的余量部分也可以是在余长调整部或罩盖中收容其整体的结构。
(4)分隔部或支承部也可以是在宽度方向上平坦的板状的形态。
标号说明
10:连接器;
20:壳体;
21:余长调整部;
24:电线引出面;
28:基部;
29:分隔部;
30:支承部;
40:罩盖;
60:端子配件;
70:电线;
71:第一延伸部;
73:第二延伸部;
80:对方壳体

Claims (7)

1.一种线束,包括多个下述连接器构造的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构造具备:
壳体,收容有端子配件;
电线,与所述端子配件连接,且从所述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及
余长调整部,以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方式设置,将从所述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以大致U字形状地松弛的状态或者卷绕一周以上的状态进行保持,并且以可变的方式调整所述电线的松弛量或卷绕量,
所述线束的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连接器在与所述连接器和对方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所述余长调整部具有如下区域:保持从与该余长调整部相连的本身的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的区域;及供从与所述本身的壳体并列的其他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穿过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余长调整部中设置有克服所述电线的弹性复原力而与该电线抵接的支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在所述余长调整部中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向与所述壳体和对方壳体嵌合的嵌合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转变方向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侧的第二方向延伸,
在所述余长调整部中设置有将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隔的分隔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在所述余长调整部中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向与所述壳体和对方壳体嵌合的嵌合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转变方向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侧的第二方向延伸,
在所述余长调整部中设置有将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隔的分隔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长调整部由基部、所述分隔部及支承部构成,所述基部从所述壳体突出,所述分隔部从所述基部的突出方向的基端侧突出并与所述电线引出面相对,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基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侧突出并与所述电线引出面相对,所述支承部克服所述电线的弹性复原力而与该电线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余长调整部由基部、所述分隔部及支承部构成,所述基部从所述壳体突出,所述分隔部从所述基部的突出方向的基端侧突出并与所述电线引出面相对,所述支承部从所述基部的突出方向的前端侧突出并与所述电线引出面相对,所述支承部克服所述电线的弹性复原力而与该电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具有能够维持直线性的刚性,是将多个所述连接器分别排列到与所述对方连接器正对的位置的排列部件。
CN201480056540.XA 2013-10-25 2014-10-06 线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7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1772 2013-10-25
JP2013221772A JP6103381B2 (ja) 2013-10-25 2013-10-25 コネクタ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CT/JP2014/076653 WO2015060109A1 (ja) 2013-10-25 2014-10-06 コネクタ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7718A CN105637718A (zh) 2016-06-01
CN105637718B true CN105637718B (zh) 2018-02-16

Family

ID=5299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654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37718B (zh) 2013-10-25 2014-10-06 线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70841B2 (zh)
JP (1) JP6103381B2 (zh)
CN (1) CN105637718B (zh)
DE (1) DE112014004857T5 (zh)
WO (1) WO20150601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4948B4 (de) 2013-10-29 2023-03-30 Yazaki Corporation Anordnung mit einer Verbindungseinheit
CN107288903A (zh) * 2017-03-22 2017-10-24 义乌市晶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落地扇装置
CN107288902A (zh) * 2017-03-22 2017-10-24 义乌市晶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落地风扇
WO2019044278A1 (ja) 2017-08-30 2019-03-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の保持構造
TWM565902U (zh) * 2018-03-27 2018-08-21 廣通科技有限公司 磁吸式高頻連接器
JP2020053280A (ja) * 2018-09-27 2020-04-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383658B2 (en) 2018-10-30 2022-07-1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pporting member and wiring member
CN112382898B (zh) * 2020-10-22 2022-03-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集线机构和传输线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7585Y2 (ja) * 1989-01-20 1995-06-21 菱星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JPH11329576A (ja) 1998-05-13 1999-11-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2058149A (ja) * 2000-06-02 2002-02-22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余長吸収装置
JP2003032866A (ja) * 2001-07-12 2003-01-31 Yazaki Corp フラットワイヤ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余長吸収装置
JP3947390B2 (ja) * 2001-11-26 2007-07-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接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4219853B2 (ja) * 2003-12-04 2009-02-0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07035526A (ja) * 2005-07-29 2007-02-08 Hitachi Ltd 電子装置
US7210964B2 (en) * 2005-08-15 2007-05-0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backshell assemblies
JP4935610B2 (ja) * 2007-10-04 2012-05-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9093860A (ja) * 2007-10-05 2009-04-30 Yazaki Corp 電線カバー
JP2010040199A (ja) * 2008-07-31 2010-02-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2012085414A (ja) * 2010-10-08 2012-04-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余長吸収クランプ及び余長吸収プロテクタ
US9054449B2 (en) * 2012-01-27 2015-06-09 Chatsworth Products, Inc. Cable retention system for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03381B2 (ja) 2017-03-29
JP2015084277A (ja) 2015-04-30
US20160240963A1 (en) 2016-08-18
DE112014004857T5 (de) 2016-07-14
US9570841B2 (en) 2017-02-14
CN105637718A (zh) 2016-06-01
WO2015060109A1 (ja) 2015-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7718B (zh) 线束
CN102437541B (zh) 电气接线盒
CN107946823A (zh) 连接器构造
US795096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detachable cover
CN109845047A (zh) 连接器结构
JP2014053091A (ja) 電動車両の充電用の受電側コネクタ
CN105453347A (zh) 连接器以及线束
EP2854232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with connector
CN105531890A (zh) 线束以及连接器
CN105556761A (zh) 线束以及连接器
CN104011943A (zh) 具有线盖的连接器
CN103579970A (zh) 电接线盒
CN103733447A (zh)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50180163A1 (en) Connector
CN105633719A (zh) 连接器的支承构造和适配器
CN107112699A (zh) 车载网络的中继线结构以及车载网络用连接器
CN108092026A (zh) 用于多芯线的电线缆的电的插接连接器
CN105453188A (zh) 线束以及连接器
CN102377139A (zh) 电接线箱
CN109417280A (zh) 线缆引导件的引导端、线缆引导件以及线束
CN102810805B (zh) 电缆
CN104617419A (zh) 连接器
CN104716494A (zh) 线盖及电连接器
CN105281660A (zh) 端子盒及输出线的连接方法
CN202353132U (zh) 一种集成线缆的终端分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