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6755A - 射出成形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出成形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6755A
CN105636755A CN201580002112.3A CN201580002112A CN105636755A CN 105636755 A CN105636755 A CN 105636755A CN 201580002112 A CN201580002112 A CN 201580002112A CN 105636755 A CN105636755 A CN 105636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ast gate
resin
forming face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21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6755B (zh
Inventor
藤村俊次
山本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a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a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ha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6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6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6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 B29C45/5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using mould parts movable during or after injection, e.g. injection-compression moulding
    • B29C45/561Injection-compression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29C45/2708Gates
    • B29C45/2711Gate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4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29C2045/0027Gate or gate mark lo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688Coating articles provided with a deco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使用加饰片进行成形同时加饰的树脂成形品的加饰层中,提升抑制因成形时射出的熔融树脂所导致油墨流动的效果。浇口底切块62建构成:在外周板54抵接于第一分模面进行熔融树脂射出时而压缩块60相对于外周板54是退下的状态下被装设于凹部60b并密贴于压缩块60,于压缩时在被装设于凹部60b的状态下与压缩块60一起藉由第二成形面52压缩熔融树脂,于成形品取出时从凹部60b脱离并从浇口树脂脱落。

Description

射出成形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藉由加饰片进行成形同时加饰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所用的射出成形用模具、及藉由加饰片进行成形同时加饰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树脂成形品有被要求薄壁且具高强度的情况。且知悉若为获得高强度而将熔融时流动性不佳的树脂用在射出成形时,在对模具的模腔内射出熔融树脂时会产生高的应力等而导致发生各种不良情况。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55992号公报)所记载,特别在使用加饰片进行成形同时加饰的情况会发生所谓加饰层的油墨流动的不良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559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扇形浇口的两侧部被施加大的压力,为了防止熔融树脂的流速增快,在属相对于模腔的浇口开口部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即第二折曲部的跟前处,设置能扩展树脂流路的熔融树脂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宽度的第一折曲部以抑制油墨流动。然而,就算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射出成形用模具,当制品的壁厚变薄还是会发生油墨流动的抑制效果不充分的情况。特别是在熔融树脂中玻璃纤维等的强化纤维被分散而熔融树脂不易流动的情况,抑制油墨流动的效果比较不佳。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射出成型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在使用加饰片进行成形同时加饰的树脂成形品的加饰层中,可提升抑制因成形时射出的熔融树脂所导致油墨流动的效果。
[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下,针对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方面的多个态样进行说明。此等态样是可视需要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一观点的射出成形用模具,具备:第一模,于第一分模面形成有供配置加饰片的第一成形面;及第二模,于抵接第一分模面的第二分模面形成有与第一成形面对向的第二成形面;建构成,第二模具有:压缩块,其形成有第二成形面的一部分且用以从与该第二成形面交叉的方向直接注入树脂的浇口,以及与浇口连接配置的凹部;外周板,为了压缩被射出至由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所包围的空洞的熔融树脂而配置在压缩块周围;及浇口底切块,含有第二成形面的一部分,以可装卸的方式配置于凹部,且在被装设于凹部的状态下形成浇口被缩窄成扁平形状的第一树脂流路的方式构成第一树脂流路的一面,浇口底切块是在外周板抵接于第一分模面进行熔融树脂射出时而压缩块相对于外周板是退下的状态下被装设于凹部并密贴于压缩块,于压缩时在被装设于凹部的状态下与压缩块一起藉由第二成形面压缩熔融树脂,于成形品取出时从凹部脱离并从浇口树脂脱落。
就如此构成的射出成形用模具而言,在进行熔融树脂的射出时,由第一模的第一成形面与抵接于第一分模面的外周板及压缩块的第二成形面所包围的空间为将成形品成形,相较于第一模的第一分模面与第二模的第二分模面紧闭而产生的空洞,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的间隔变宽。并且此时,浇口底切块被装设于压缩块的凹部使第一树脂流路被缩窄成扁平形状。因此,在由第一树脂流路对配置有加饰片的第一成形面射出熔融树脂时可缩小加饰片的加饰层所承受的来自于熔融树脂的应力,抑制成形品的加饰层的油墨流动。并且,由于从射出时至压缩时浇口底切块是密贴于凹部,故可防止树脂流入压缩块与浇口底切块之间等不良情况。而且,因浇口缩窄故藉由浇口底切块使浇口树脂的形状成为底切(死角)而防止压缩时的树脂回流。
依据上述一观点的射出成形用模具亦可为:进一步具备浇口底切块移动机构,该浇口底切块移动机构使浇口底切块装设于凹部并密贴在压缩块的状态于熔融树脂射出时维持,而在压缩时按照在凹部装设着浇口底切块而连同压缩块一起使浇口底切块朝第一模相对移动使熔融树脂压缩,于成形品取出时通过使浇口底切块朝成形品的突出方向移动而从浇口树脂卸下。
就如此构成的射出成形用模具而言,藉由浇口底切块移动机构可使浇口底切块确实动作,可防止因浇口底切块未密贴于压缩块所致不良情况的发生或因浇口底切块未从浇口树脂顺畅脱落所致不良情况的发生。
第二模亦可为:在浇口底切块被装设于凹部的状态下,依浇口底切块而被缩窄的第一树脂流路的开口部的间隔是浇口附近的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在压缩时的间隔的0.25倍以上0.7倍以下。
在如此构成的射出成形用模具中,因为第一树脂流路的开口部的间隔是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压缩时的间隔的0.25倍以上0.7倍以下,所以可充分防止油墨流动并可相对于浇口附近的制品壁厚将第一树脂流路的容积缩小到在成形后的成形品产生的树脂的缩痕(sinkmark)不显眼的程度。
压缩块亦可为:浇口被配置于第二成形面的大致中央,在浇口具有和第一树脂流路高低不同地连接的第二树脂流路,在从与第二成形面垂直的方向观看空洞的形状是大致长方形状的情况,以空洞的对角线的长度为ML英寸,第一树脂流路与第二树脂流路的重迭量是被设定成ML×0.2mm以上ML×0.3mm以下,且第一树脂流路的宽度是被设定成ML×4.5mm以上ML×17mm以下。
就如此构成的射出成形用模具而言,依据熔融树脂的朝向加饰片的应力被缓和,且使熔融树脂从第二树脂流路顺畅流动于第一树脂流路使朝空洞填充树脂变容易。
本发明的一观点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具备:第一步骤,加饰片被配置在第一模的第一成形面;第二步骤,第二模的外周板抵接于第一模的第一分模面,以含有第二模的第二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压缩块相对于外周板是退下的状态的方式将第一模与第二模锁模;第三步骤,于第二步骤之后,将浇口底切块以密贴于压缩块的方式装设在与压缩块的浇口连接的凹部,在浇口底切块是构成被缩窄成扁平形状的浇口的第一树脂流路的一面的状态,通过第一树脂流路从与第二成形面交叉的方向直接射出树脂;第四步骤,按浇口底切块装设在凹部的状态使浇口底切块连同压缩块一起朝第一模相对地移动,由压缩块与浇口底切块所包含的第二成形面来压缩熔融树脂;第五步骤,使浇口底切块在成形品的突出方向移动而从浇口树脂卸下。
就如此构成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而言,在第三步骤,由第一模的第一成形面与抵接于第一分模面的外周板及压缩块的第二成形面所包围的空间为将成形品成形,相较于第一模的第一分模面与第二模的第二分模面紧闭而产生的空洞,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的间隔变宽。并且此时,浇口底切块被装设于压缩块的凹部使第一树脂流路被缩窄成扁平形状。因此,在由第一树脂流路对配置有加饰片的第一成形面射出熔融树脂时可缩小加饰片的加饰层所承受的来自于熔融树脂的应力,抑制成形品的加饰层的油墨流动。并且,由于从第三步骤至第四步骤浇口底切块是密贴于凹部,故可防止树脂流入压缩块与浇口底切块之间等不良情况。而且,因浇口缩窄故藉由浇口底切块使浇口树脂的形状成为底切(死角)而防止第四步骤中的树脂的回流。
亦可建构成:在第三步骤,通过扁平形状的第一树脂流路,射出分散有强化纤维的熔融树脂,在第四步骤,由压缩块与浇口底切块所包含的第二成形面进行压缩至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的间隔是成浇口的周边的制品目标壁厚以上且1.2mm以下为止。
就如此构成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而言,即使为制品壁厚是1.2mm以下的薄物,亦可藉强化纤维保持成形品的高强度,并可在射出含有强化纤维的熔融树脂时抑制加饰片的加饰层的油墨流动。
亦可为:在第三步骤,通过扁平形状的第一树脂流路,射出分散有作为强化纤维的玻璃纤维的熔融树脂,在第四步骤,从相对于第二成形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由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所包围的空洞的形状是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情况,当设空洞的对角线的长度为4英寸以上6英寸以下时,以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的间隔收在浇口的周边的制品目标壁厚以上且为0.5mm以上0.7mm以下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压缩。
就如此构成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而言,即使成为具有0.5mm~0.7mm程度的薄的制品壁厚的成形品,亦可缩小成型时的变形。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射出成形用模具或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在使用加饰片进行成形同时加饰的树脂成形品的加饰层中,可提升抑制因成形时射出的熔融树脂所导致油墨流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用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锁模状态的剖面图。
[图2]用以说明图1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开模状态的剖面图。
[图3]用以图1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成形品的突出状态的剖面图。
[图4]用以说明使加饰片顺着图1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第一成形面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用以说明图1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预备锁模完成且压缩量已设定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用以说明成形品的构成的一例的斜视图。
[图7]图7(a)从正面所观看浇口的周边的部分放大图,图7(b)从侧面所观看浇口的周边的部分放大图。
[图8]图8(a)浇口底切块的斜视图,图8(b)浇口底切块的前视图。
[图9]图9(a)浇口底切块的平面图,图9(b)浇口底切块的侧视图。
[图10]图10(a)用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开模状态的示意剖面图,图10(b)用以说明浇口底切块回到压缩块的状态的示意剖面图。
[图11]图11(a)用以说明图10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闭模状态的示意剖面图,图11(b)用以说明熔融树脂的射出状态的示意剖面图。
[图12]图12(a)用以说明以图10的射出成形用模具压缩后的熔融树脂的冷却状态的示意剖面图,图12(b)用以说明开模状态的示意剖面图。
[图13]图13(a)用以说明成形品在图10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突出的状态的示意剖面图,图13(b)表示成形品被取出后的状态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1)射出成形用模具的构成的概要
图1至图5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剖面。射出成形用模具10具备可动侧的第一模20与固定侧的第二模50。在第一模20与第二模50之间有用以分割射出成形用模具10的分模线11。沿着分模线11在第一模20形成有第一分模面21,在第二模50形成有第二分模面51。在第一模20的第一分模面21形成有第一成形面22,在第二模50的第二分模面51形成有第二成形面52。
形成有第一成形面22的第一套匣23被固定于第一模板24。此第一模板24的固定有第一套匣23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被固定于第一安装板25。第一安装板25的安装有第一模板24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被安装于射出成形机(未图示)。
在第一安装板25安装有第一气压缸26。贯穿第一模板24而设置的扣销27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气压缸26上。扣销27的另一端以螺栓28a锁固于配置在安装有第一套匣23的第一模板24的面上的扣板28。在此扣板28与第一套匣23之间夹有加饰片80。图4显示加饰片80被吸引且使加饰片80是顺着第一成形面22的状态。在第一套匣23形成多数吸引口(未图示)。图4所示的虚线的箭头表示从吸引口吸引空气时的吸引方向。
在第一模20的第一模板24设有第一导套29。藉由第一模20的此第一导套29引导第二模50的导销59。通过以第一导套29引导导销59而精确地进行第一模20与第二模50的锁模和开模。
形成有第二成形面52的第二套匣53被配置在外周板54。在外周板54设有第二导套55。藉此第二导套55使外周板54沿着导销59被引导。在第一导套29被插入导销59的状态下藉由第二导套55沿着导销59引导外周板54,而精确地进行第二套匣53对第一套匣23的定位。
导销59被固定于第二模板56。在第二模板56安装有使外周板54移动的油压缸57。油压缸57的可动部57a贯通第二模板56而设置,连接于外周板54。因此,外周板54连同可动部57a一起移动。在第二模板56设有用以收纳可动板58的可动空间56a。可动板58能在可动空间56a中朝第一模20的方向前进或后退般地移动。
在第二模板56固定有压缩块60。压缩块60的面当中的和第二模板56对向侧的面是第二成形面52的一部分。并且,压缩块60建构成对位在其周围的外周板54可相对移动。亦即,当藉由油压缸57使外周板54被压往第一模20的方向并沿着导销59移动时,成为压缩块60相对于外周板54是退下的状态。在压缩块60形成有用以在射出成型时射出熔融树脂的浇口60a。此浇口60a是直接扇形浇口。
从可动板58延伸贯穿压缩块60的可动销58a。可动销58a的一端固定于可动板58,另一端连接有浇口底切块62。浇口底切块62是以可装卸的方式配置于压缩块60的凹部60b。若比较图2与图3可明了,藉由可动销58a使浇口底切块62对压缩块60相对移动。浇口底切块62被移动到从压缩块60脱离之处。此浇口底切块62的与第一成形面22对向的面是形成为第二成形面52的一部分。图2所示的浇口底切块62的面F1是构成压缩块60的浇口60a的一面。
用以将熔融树脂射出至压缩块60的浇口60a的浇口套筒63是被插入压缩块60内。浇口套筒63被固定于第三模板64。在第三模板64安装有第二气压缸65。贯穿第三模板64设置的可动部65a是从第二气压缸65延伸。此可动部65a连接于可动板58。藉第二气压缸65的可动部65a伸缩使可动板58移动,可动板58与浇口底切块62会一起移动。
在第三模板64上固定有固定用销67。另一方面,在第二模板56安装有固定用套筒66。然后,藉由将固定用销67嵌合于固定用套筒66而在第二模板56固定第三模板64。并且,第三模板64的与第二模板56抵接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被固定于第二安装板68。在由第三模板64和第二安装板68所包围的空间64a,配置有连接于浇口套筒63的歧管69。此歧管69连接于被安装在第二安装板68的喷嘴接触部68a。
(2)射出成形用模具的动作的概要
在图1所示已锁模的状态中,第一模20的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模50的第二成形面52紧闭而形成射出成形用模具10的空洞12。熔融树脂被射出至此空洞12而成形有成形品90。此外,图1所示的射出成形用模具10是压缩完了的状态。
图2所示者是开模完了的状态。第一模20与第二模50被分开,成为导销59从第一导套29脱离的状态。此时,加饰片80是依扣板28而被保持并接触于第一模20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第二模50中,藉油压缸57使外周板54被按住于第二模板56。亦即,在藉由油压拉着外周板54的状态下,第一模20与第二模50被分离。并且此时,第二气压缸65亦缩短可动部65a以维持浇口底切块62被装设于压缩块60的凹部60b的状态。
图3所示者是将成形品90突出的状态。为使成形品90突出,第二气压缸65的可动部65a伸长使浇口底切块62自压缩块60的凹部60b脱离。此时,在依第一成形面22所成形的成形品90的面上,依加饰片80的转印而形成加饰层91。图3中,加饰片80的虚线所示的部分是依转印而没有加饰层的部分。夹着加饰片80的扣板28被放开,成为加饰片80可移动的状态。接着,藉由薄片进给装置(未图标)使加饰片80移动,有加饰层的部分被送到第一成形面22之上。此时,藉油压缸57的可动部57a使外周板54是依油压而被拉着的状态,外周板54被按住于第二模板56。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成形品90被取出。
在图4所示的状态之前,第一气压缸26拉着扣销27使扣板28夹住加饰片80。接着,从第一套匣23的吸引口进行吸引使加饰片80顺着第一成形面22。在吸引此加饰片80的同时使第一模20朝第二模50移动而进行射出成形用模具10的锁模。在开始闭模时,降低油压缸57的油压以放开可动部57a。藉此通过埋设在第二模50与外周板54之间的弹性体(未图标)使外周板54前进。被埋设的弹性体,例如可使用弹簧。并且,在开始闭模前已完成取出成形品90的阶段,缩短第二气压缸65的可动部65a将浇口底切块62装设于压缩块60的凹部60b。
加饰片具有基体片和形成在基体片上的加饰层。加饰层具有:构成成形品的外表面且用以保护图案层等的剥离层、表示图案或对位用标记的图案层、提升成形品与加饰层的接着性的接着层、保护图案层及提升层间密贴性的锚固层等。再者,在为了提升从基体片剥离加饰层的剥离性的情况,于基体片与加饰层之间形成脱模层。
基体片使用PET、聚丙烯(PP)、PMMA等的树脂片、金属箔、玻璃纸、涂层纸、赛珞凡等纤维素系薄片等的材质。
剥离层使用PMMA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系树脂等的共聚物等。在使剥离层具有硬度且提升成形品的耐擦伤性的情况,使用紫外线硬化性树脂或电子束硬化性树脂等。剥离层是藉由凹版印刷法、网版印刷法、平版印刷法等而被印刷在基体片上。
图案层是利用以树脂作为黏着剂且含有颜料或染料等的着色材的着色油墨所形成。被用作为黏着剂的树脂有:聚乙烯系树脂、聚酰胺(PA)系树脂、聚酯系树脂、PMMA系树脂、聚胺甲酸酯系树脂、聚乙烯缩醛系树脂、聚酯胺基甲酸酯(polyesterurethane)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醇酸树脂等。图案层利用凹版印刷法、网版印刷法、平版印刷法等而被印刷在剥离层上。图案层因应欲表现的图案而全面地设定或部分地设定。并且,在欲以图案表现金属光泽的情况,亦可利用依真空蒸镀法、溅镀法、离子镀覆法、镀金法等所形成的金属薄膜层来构成图案层。亦可使用图案层与金属薄膜层双方来形成。
脱模层使用三聚氢胺系树脂等,接着层使用适合于成形品的树脂的材质的具感热性、感压性的树脂,例如若成形品的树脂是PMMA树脂则使用PMMA树脂,锚固层使用热硬化胺基甲酸酯树脂等。脱模层、接着层及锚固层利用凹版印刷法、网版印刷法等而被印刷。
关于射出成形用模具10方面,熔融树脂射出时相较于压缩时第一成形面与第二成形面的间隔变宽,并且因为第一树脂流路被缩窄成扁平形状,故可缩小被配置在第一成形面上的加饰片所承受的来自于熔融树脂的应力。因此,可抑制因熔融树脂使图案层12流动而引发浇口标记附近设计上的外观不良。特别是在加饰片形成金属薄膜层的情况,因施加于金属薄膜层的应力使得金属薄膜层破裂而容易外观不良,故作成此种模具的构成可有效抑制在浇口标记附近的设计上的外观不良。
图5所示的状态是预备锁模完成而设定了压缩量的状态。驱动射出成形机并进行预备锁模,使第一模20接触于先行前进的外周板54。之后藉第一模20的锁模而设定压缩量。亦即,相较于完全锁模的状态,第一模20在达压缩量设定値份量程度前处停止。此时外周板54与第二模板56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即压缩量设定値CV例如设定成比0mm大且比0.5mm小的値。
在图5所示的状态从抵接于喷嘴接触部68a的射出成形机射出熔融树脂,熔融树脂经由歧管69与浇口套筒63并通过浇口60a而流入空洞12内。从熔融树脂正被填充于空洞12内的中途,或从填充完了时降低油压缸57的油压以减弱可动部57a推压外周板54的力并以第一模20推压外周板54而进行锁模压缩。此时,第二气压缸65拉着可动部65a使装设在凹部60b内的浇口底切块62密贴于压缩块60。因此,即使由熔融树脂对浇口底切块62施加应力,亦无熔融树脂侵入于浇口底切块62与压缩块60之间的情形。
(3)浇口的形状
图6是经过图1至图5的步骤所射出成形的成形品的斜视图。于俯视观察的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成形品90的大致中央,残留有在成形品9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浇口树脂92。看图6可知浇口60a是直接扇形浇口。藉由将浇口60a配置于第二成形面52的大致中央,从浇口60a到空洞12端的熔融树脂的流动长度变短,熔融树脂的树脂变得容易而成形品90的翘曲亦被缓和。并且,连接于空洞12的属于第一树脂流路FL1的开口部的宽度的浇口宽度W1被设定成对角线的长度ML×4.5mm以上ML×17mm以下,在对角线的长度ML是10英寸以下的情况被设成ML×6mm以上ML×10mm以下者较佳。不论浇口宽度W1是太长或太短,流动形态及射出压力的设定都变难。
图7(a)是从正面所观看浇口60a的周边的部分放大图,图7(b)是从侧面所观看浇口60a的周边的部分放大图。浇口60a设在形成于浇口套筒63中的浇口部63a的下游。在浇口部63a形成有较厚壁且在宽度方向延伸的肋状的第三树脂流路FL3。在第三树脂流路FL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以冷渣不会进入成形品90内的方式设置宽度方向囤积部63a1。
浇口60a主要由从朝向空洞12开口的开口部连接的扁平形状的第一树脂流路FL1、及形成在第一树脂流路FL1与浇口部63a的第三树脂流路FL3之间的扁平形状的第二树脂流路FL2所构成。
第一树脂流路FL1的间隔d1相对于浇口60a附近的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成形面52压缩时的间隔Th是设定成0.25×Th≤d1≤0.7×Th者较佳。若第一树脂流路FL1的间隔d1是变得比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成形面52在压缩时的间隔Th还窄则需要大的射出压力而变得难以防止油墨流动。反之若变得间隔Th还宽则浇口60a的容积变大而使得成形品上产生的树脂缩痕变得容易引人注目。
为将熔融树脂的流速的峰值收在浇口60a的内部,使第一树脂流路FL1与第二树脂流路FL2的一部分以产生阶差的方式重迭而变化流向。这些第一树脂流路FL1与第二树脂流路FL2具有大致相同间隔d1,d2,例如设定在1≤(d2/d1)≤3的范围。
这些第一树脂流路FL1与第二树脂流路FL2的重迭量OL在成形品90的对角线是设为长度ML英寸时,以设定在ML×0.2mm≤OL≤ML×0.3mm的范围者较佳。并且,重迭的部分的间隔d3以设定在从与第一树脂流路FL1的开口部的间隔d1和第二树脂流路FL2的间隔d2相加的値(d1+d2)相同大小到稍小的(d1+d2)×0.9的范围者较佳。若重迭量OL小或间隔d3过大,则熔融树脂朝向空洞12的填充性会变差。反之,若重迭量OL大或间隔d3过小,则难以将熔融树脂的流速的峰值收在浇口60a的内部。
此外,第一树脂流路FL1与第二树脂流路FL2的两端的锥角θ建构成20°≤θ≤40°者较佳。锥角θ若小则导致熔融树脂的注入效率低落,若锥角θ大则因熔融树脂不扩展而变得难以降低熔融树脂的流速而难以获得抑制油墨流动的效果。
并且,第一树脂流路FL1的长度L1使用对角线的长度ML英寸以在ML×0.7mm≤L1≤ML×1.2mm的范围设定者较佳。不论是第一树脂流路FL1的长度L1太长或太短防止油墨流动的效果都会变小。在设定如此第一树脂流路FL1的长度L1时,相对于第一树脂流路FL1的浇口宽度W1将被连接于重迭部分的第二树脂流路FL2的浇口宽度W2的两端分别缩短相同程度,以在1.6≤L1/(W1-W2)≤2.4的范围作设定者较佳。(W1-W2)过小则变得难以将熔融树脂的流速的峰值收在浇口60a的内部,(W1-W2)过大则朝空洞12填充熔融树脂的填充性变差。此外,浇口宽度W2例如设定成和第三树脂流路FL3的宽度相同程度。
藉由第二树脂流路FL2与第一树脂流路FL1的阶差而在成为底切(死角)那侧的第二树脂流路FL2设置囤积部60a1。此囤积部60a1抑制冷渣进入成形品90内。浇口60a的面中的设有此囤积部60a1的面是由浇口底切块62所构成。
(4)浇口与浇口底切块的位置关系
浇口60a与浇口底切块62的位置关系显示于图8及图9。图8(a)是浇口底切块62的斜视图,图8(b)是浇口底切块62的前视图。如图8(b)所示,浇口底切块62的宽度W0比第一树脂流路FL1的浇口宽度W1还宽,例如在浇口宽度W1的两侧各加上数mm~十数mm程度而设为浇口底切块62的宽度W0。浇口底切块62的面F2形成在比第三树脂流路FL3还距离浇口60a的远处的位置上。图9(a)是浇口底切块62的平面图,图9(b)是浇口底切块62的侧视图。在图9(a)及图9(b)中,以两点链线表示浇口底切块62移动后的相对的位置。图9(a)及图9(b)中以实线表示浇口底切块62正装设在压缩块60的凹部60b时的位置。图9(a)及图9(b)中以两点链线表示的位置是用以说明浇口底切块62朝与第一模20及第二模50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距离,忽视朝向第一模20与第二模50的移动方向的移动。可知悉在浇口底切块62从压缩块60的凹部60b脱离的状态下浇口底切块62是从浇口60a完全分离。因为经这样的脱离后,浇口底切块62是从浇口60a完全分离,所以尽管在浇口60a有底切,仍可将成形品90无变形地取出。
<第二实施方式>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已针对藉由从加饰片80转印加饰层91使成形品90成型且同时被加饰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即使是在将加饰片85与加饰层一起附于成形品90作为成形品90的一部分而于成形的同时进行加饰的情况,亦可使用上述的制造方法。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形用模具1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形用模具10A的构成上的差异是因为藉加饰片80转印或将加饰片85附在成形品90的不同,所以其它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5)成形品的制造步骤的概要
图10至图13是用以说明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步骤的示意剖面图。图10(a)显示开模状态。在图10(a)的状态,第一模20与外周板54是疏离状态,且既从压缩块60的凹部60b脱离的浇口底切块62亦处在从压缩块60疏离的状态。加饰片85配置在第一模20侧。图10(b)显示浇口底切块62已回到压缩块60的状态。此时第一模20与外周板54还处在疏离状态。藉由浇口底切块62被可动销58a拉住并装设于压缩块60的凹部60b,而形成压缩块60的浇口60a。图11(a)显示闭模状态。在图11(a)的状态,外周板54密贴于第一模20。此时,由第一模20与第二模50的外周板54与压缩块60所形成的空洞12的间隔处在压缩前的宽的状态。图11(b)显示熔融树脂105被射出的状态。熔融树脂105通过浇口60a被注入于空洞12。此时的空洞12因为是压缩前所以是处在间隔宽的状态。因此,相较于非为压缩成形的一般成形且是在成形品壁厚只有大致相等间隔而没有空洞的情况,熔融树脂105在空洞12内的流速在处于压缩成形且是压缩前的间隔宽广的状态的空洞12内会变慢,难以发生油墨流动的不良情况。
特别是在此时熔融树脂105中分散有作为强化纤维的玻璃纤维的情况,容易因熔融树脂105而发生油墨流动,所以通过运用第二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可显著看出抑制油墨流动的效果。此外,在强化纤维方面,除了玻璃纤维以外,有碳纤维、金属纤维及天然纤维或其等复合物。并且,在可使用於第二实施方式的樹脂成形品的製造方法的樹脂材質方面,有丙烯系樹脂、聚苯醚·聚苯乙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苯乙烯共聚物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摻混樹脂、聚丙烯樹脂等。
图12(a)显示在熔融树脂压缩后被冷却的状态。通过压缩块60相对于第一模20与外周板54在第一模20侧相对移动,使压缩块60与浇口底切块62压缩熔融树脂105(参照图11(b))。藉此,即使是薄壁的成形品90也能在油墨不流动下完成表面的漂亮的装饰。图12(b)显示开模的状态。第一模20是从外周板54与压缩块60及成形品90疏离。此时,加饰片85被接着于成形品90的表面并作为加饰层95留住。并且,此时压缩块60维持对外周板54相对停止的状态。
图13(a)显示成形品90被突出的状态。压缩块60对外周板54相对移动,并且浇口底切块62从压缩块60脱离而成形品90自第二模50脱模。于此成形品取出时,浇口底切块62被可动销58a斜向压出,从压缩块60的凹部60b脱离,并沿着压缩块60的第二成形面的方向移动而自浇口树脂92脱落。
图13(b)显示成形品90被取出后的状态。藉由在图13(b)的状态配置加饰片85而回到图10(a)所示的开模状态。
(6)特征
在上述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中具备:使用图4或图10(a)所说明的第一步骤;使用图5或图11(a)所说明的第二步骤;使用图5或图11(b)所说明的第三步骤;使用图1或图12(a)所说明的第四步骤;及使用图2与图3或图13(a)所说明的第五步骤。在第一步骤,加饰片80、85被配置于第一模20的第一成形面22。在第二步骤,第二模50的外周板54被抵接于第一模20的第一分模面21,以含有第二模50的第二成形面52的一部分的压缩块60相对于外周板54是退下的状态的方式将第一模20与第二模50锁模。在第三步骤,浇口底切块62以密贴于压缩块60的方式装设在与压缩块60的浇口60a连接的凹部60b,在浇口底切块62是构成被缩窄成扁平形状的浇口60a的第一树脂流路FL1的一面的状态下,通过第一树脂流路FL1从与第二成形面52交叉的方向直接射出树脂。在第四步骤,维持在凹部60b装设着浇口底切块62而连同压缩块60一起将浇口底切块62朝第一模20相对地移动,藉由压缩块60与浇口底切块62所包含的第二成形面52来压缩熔融树脂105。在第五步骤,浇口底切块62被移往成形品90的突出方向且使沿着第二成形面52的方向移动而从浇口树脂92被卸下。
在上述的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中,例如像图5或图11(a)进行熔融树脂105射出时,由第一模20的第一成形面22、抵接于第一分模面21的外周板54及压缩块60的第二成形面52所包围的空间(空洞12)以如图1或图12(a)那样将成形品90成形,故和第一模20的第一分模面21与第二模50的第二分模面51紧闭而产生的压缩时的空洞12相比,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成形面52的间隔变宽。并且此时,于压缩块60的凹部60b装设浇口底切块62而第一树脂流路FL1被缩窄成扁平形状。因此,在从第一树脂流路FL1对配置有加饰片80、85的第一成形面22射出熔融树脂105时可缩小加饰片80、85的加饰层所承受的来自于熔融树脂105的应力,抑制成形品90的加饰层的油墨流动。并且,由于从射出时至压缩时浇口底切块62是密贴于凹部60b,故可防止熔融树脂流入压缩块60与浇口底切块62之间等不良情况。再者,因浇口60a缩窄故藉由浇口底切块62使浇口树脂92的形状成为底切(死角)以防止压缩时的树脂回流,另一方面,浇口底切块62在沿着第二成形面52的方向移动并从浇口树脂92脱落,故可防止在成形品取出时因浇口底切块62勾住浇口树脂92而发生成形品90变形等不良情况。
并且,在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中,藉由可动板58、可动销58a、第二气压缸65及可动部65a(浇口底切块移动机构的例子)能使浇口底切块62确实地动作。可防止因浇口底切块62未密贴于压缩块60所致不良情况的发生或因浇口底切块62未从浇口树脂92顺畅脱落所致不良情况的发生。
并且,在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中,由于第一树脂流路FL1的开口部的间隔d1是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成形面52在压缩时的间隔Th的0.25倍以上0.7倍以下,所以充分防止油墨流动并可相对于浇口60a附近的制品壁厚将第一树脂流路FL1的容积缩小到在成形后的成形品90产生的树脂的缩痕不显眼的程度。
压缩块60为,浇口60a被配置在第二成形面52的大致中央,在浇口60a具有和第一树脂流路FL1高低不同地连接的第二树脂流路FL2,在从与第二成形面52垂直的方向所见空洞12的形状是大致长方形状的情况,以空洞12的对角线的长度为ML英寸而第一树脂流路FL1与第二树脂流路FL2的重迭量OL被设定成ML×0.2以上ML×0.3以下,且第一树脂流路FL1的宽度作如下设定。亦即,第一树脂流路FL1的宽度在ML是10英寸以下的情况设定成ML×6mm以上ML×10mm以下,是大于10英寸的情况设定成ML×4.5mm以上ML×17mm以下。依此种构成,在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中,依据熔融树脂105的朝向加饰片80、85的应力被缓和,且使熔融树脂顺畅从第二树脂流路FL2在第一树脂流路FL1流动并朝空洞12填充树脂变容易。
在上述的第三步骤,通过扁平形状的第一树脂流路FL1,射出分散有强化纤维的熔融树脂105,在第四步骤,藉由压缩块60与浇口底切块62所包含的第二成形面52,使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成形面52的间隔Th被压缩成为浇口60a的周边的制品目标壁厚以上且1.2mm以下。其结果,即使为制品壁厚是1.2mm以下的薄物,亦可藉强化纤维保持成形品90的高强度,并在射出含有强化纤维的熔融树脂105时可抑制加饰片80、85的加饰层的油墨流动。
在上述的第三步骤,通过扁平形状的第一树脂流路,射出以玻璃纤维作为强化纤维的分散的熔融树脂105,在第四步骤,从相对于第二成形面52垂直的方向观察由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成形面52所包围的空洞12的形状是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情况,设空洞12的对角线的长度ML为4英寸以上6英寸以下时,因为会进行压缩使第一成形面22与第二成形面52的间隔Th收在浇口60a的周边的制品目标壁厚以上且0.5mm以上0.7mm以下的范围内,所以即使成为具有0.5mm~0.7mm程度的薄的制品壁厚的成形品90,亦可缩小在成型时的变形。
(7)变形例
(7-1)以上,已针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作了说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一成形面22是在模腔侧,第二成形面52在模心侧,但亦可反过来是第一成形面22在模心侧,第二成形面52在模腔侧。
(7-2)上述各实施方式已针对用一个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成形1个成形品90的一次取1个的射出成形用模具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亦可适用于取多个的射出成形用模具,例如可在歧管69设置多个树脂流路将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的构成变更为可取多个的构成。
(7-3)上述各实施方式已针对在第五步骤中使浇口底切块62在成形品90的突出方向移动且藉由使沿着第二成形面52的方向移动而从浇口树脂92被卸下的方式建构射出成形用模具10、10A的情况作了说明。但亦可建构成:在被移往成形品的突出方向时,浇口底切块不在沿着第二成形面的方向移动,例如藉由机器人使成形品往沿着第二成形面的方向移动。亦即,只要建构成浇口底切块是相对于突出的成形品在沿着第二成形面的方向移动即可。
符号说明
10、10A射出成形用模具;12空洞;20第一模;22第一成形面;50第二模;52第二成形面;54外周板;58可动板;58a可动销;60压缩块;62浇口底切块;65气压缸;65a可动部;FL1第一树脂流路;FL2第二树脂流路。

Claims (8)

1.一种射出成形用模具,具备:
第一模,在第一分模面形成有供配置加饰片的第一成形面;及
第二模,在抵接前述第一分模面的第二分模面形成有与前述第一成形面对向的第二成形面,
建构成,前述第二模具有:压缩块,其形成有前述第二成形面的一部分且用以从与该第二成形面交叉的方向直接注入树脂的浇口,以及与前述浇口连接配置的凹部;外周板,为了压缩被射出至由前述第一成形面与前述第二成形面所包围的空洞的熔融树脂而配置在前述压缩块周围;及浇口底切块,含有前述第二成形面的一部分,以可装卸的方式配置于前述凹部,且在被装设于前述凹部的状态下形成前述浇口被缩窄成扁平形状的第一树脂流路的方式构成前述第一树脂流路的一面,
前述浇口底切块在前述外周板抵接于前述第一分模面进行熔融树脂射出时而前述压缩块相对于前述外周板是退下的状态下被装设于前述凹部并密贴于前述压缩块,在压缩时在被装设于前述凹部的状态下与前述压缩块一起藉由前述第二成形面压缩熔融树脂,在成形品取出时从前述凹部脱离并从浇口树脂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形用模具,其中进一步具备浇口底切块移动机构,该浇口底切块移动机构使前述浇口底切块装设于前述凹部并密贴在前述压缩块的状态在熔融树脂射出时维持,而在压缩时按照在前述凹部装设着前述浇口底切块而连同前述压缩块一起使前述浇口底切块朝前述第一模相对移动使熔融树脂压缩,在成形品取出时通过使前述浇口底切块朝成形品的突出方向移动而从浇口树脂卸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出成形用模具,其中
前述第二模为,在前述浇口底切块被装设于前述凹部的状态下,根据前述浇口底切块而被缩窄的前述第一树脂流路的开口部的间隔是前述浇口附近的前述第一成形面与前述第二成形面在压缩时的间隔的0.25倍以上0.7倍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出成形用模具,其中
前述压缩块为,前述浇口被配置于前述第二成形面的大致中央,在前述浇口具有和前述第一树脂流路高低不同地连接的第二树脂流路,在从与前述第二成形面垂直的方向观看前述空洞的形状是大致长方形状的情况,以前述空洞的对角线的长度为ML英寸,前述第一树脂流路与前述第二树脂流路的重迭量是被设定成ML×0.2mm以上ML×0.3mm以下,且前述第一树脂流路的宽度被设定成ML×4.5mm以上ML×17mm以下。
5.一种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具备:
第一步骤,加饰片被配置在第一模的第一成形面;
第二步骤,第二模的外周板抵接于前述第一模的第一分模面,以含有第二模的第二成形面的一部分的压缩块相对于前述外周板是退下的状态的方式将前述第一模与前述第二模锁模;
第三步骤,于前述第二步骤之后,将浇口底切块以密贴于前述压缩块的方式装设在与前述压缩块的浇口连接的凹部,在前述浇口底切块是构成被缩窄成扁平形状的前述浇口的第一树脂流路的一面的状态,通过前述第一树脂流路从与前述第二成形面交叉的方向直接射出树脂;
第四步骤,按前述浇口底切块装设在前述凹部的状态使前述浇口底切块连同前述压缩块一起朝前述第一模相对地移动,由前述压缩块与前述浇口底切块所包含的前述第二成形面来压缩熔融树脂;以及
第五步骤,使前述浇口底切块在成形品的突出方向移动而从浇口树脂卸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三步骤,通过扁平形状的前述第一树脂流路,射出分散有强化纤维的熔融树脂,
在前述第四步骤,由前述压缩块与前述浇口底切块所包含的前述第二成形面进行压缩至前述第一成形面与前述第二成形面的间隔成为前述浇口的周边的制品目标壁厚以上且1.2mm以下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前述第三步骤,通过扁平形状的前述第一树脂流路,射出分散有作为强化纤维的玻璃纤维的熔融树脂,
在前述第四步骤,从相对于前述第二成形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由前述第一成形面与前述第二成形面所包围的空洞的形状是呈大致长方形状的情况,当设前述空洞的对角线的长度为4英寸以上6英寸以下时,以前述第一成形面与前述第二成形面的间隔收在前述浇口的周边的制品目标壁厚以上且为0.5mm以上0.7mm以下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前述加饰片具有基体片与形成在基体片上的加饰层,前述加饰层包含金属薄膜层。
CN201580002112.3A 2014-04-04 2015-03-30 射出成形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636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7847 2014-04-04
JP2014077847 2014-04-04
PCT/JP2015/059866 WO2015152131A1 (ja) 2014-04-04 2015-03-30 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6755A true CN105636755A (zh) 2016-06-01
CN105636755B CN105636755B (zh) 2019-01-11

Family

ID=54240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2112.3A Active CN105636755B (zh) 2014-04-04 2015-03-30 射出成形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965092B2 (zh)
KR (1) KR102280117B1 (zh)
CN (1) CN105636755B (zh)
TW (1) TWI636862B (zh)
WO (1) WO201515213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307A (zh) * 2017-12-04 2020-04-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机的树脂温度检测装置
CN114055727A (zh) * 2020-08-07 2022-02-18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89786A (en) 2015-08-31 2022-03-07 Uniplas Entpr Pte Ltd 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843886B1 (ko) * 2017-11-08 2018-03-30 주식회사 서연이화 자동차 내장재 성형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5726A (ja) * 2002-04-12 2003-10-28 Sumitomo Chem Co Ltd 多層成形体製造用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多層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WO2008001455A1 (fr) * 2006-06-30 2008-01-03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Article moulé en résine auquel on a inséré un film et son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CN101274464A (zh) * 2007-03-29 2008-10-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具
CN102166811A (zh) * 2009-12-18 2011-08-31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用模具
CN102785327A (zh) * 2011-05-20 2012-11-21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用于模内装饰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3823A (ja) * 1995-05-30 1996-12-10 Taiho Kogyo Kk 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金型
JP3858408B2 (ja) * 1998-01-19 2006-12-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成形品成形用金型
EP1897669B1 (en) * 2005-06-29 2018-08-15 Nissha Printing Co., Ltd. Die for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JP5172157B2 (ja) * 2007-01-16 2013-03-27 南条装備工業株式会社 成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5726A (ja) * 2002-04-12 2003-10-28 Sumitomo Chem Co Ltd 多層成形体製造用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多層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WO2008001455A1 (fr) * 2006-06-30 2008-01-03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Article moulé en résine auquel on a inséré un film et son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CN101274464A (zh) * 2007-03-29 2008-10-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模具
CN102166811A (zh) * 2009-12-18 2011-08-31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用模具
CN102785327A (zh) * 2011-05-20 2012-11-21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用于模内装饰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307A (zh) * 2017-12-04 2020-04-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机的树脂温度检测装置
CN114055727A (zh) * 2020-08-07 2022-02-18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65092B2 (ja) 2016-08-03
TW201600302A (zh) 2016-01-01
KR20160141701A (ko) 2016-12-09
CN105636755B (zh) 2019-01-11
JPWO2015152131A1 (ja) 2017-04-13
KR102280117B1 (ko) 2021-07-20
TWI636862B (zh) 2018-10-01
WO2015152131A1 (ja)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9836B2 (ja) 射出圧縮成形用金型
CN105636755A (zh) 射出成形用模具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CN102858514B (zh) 造模设备
US7559763B2 (en) Dual material injection mold and method
CN104245271B (zh) 用于车辆保险杠面板的模具和相关联的成型技术
CN206011608U (zh) 注塑模具行位弹镶件结构及注塑模具
JP5593998B2 (ja) 多色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10274490A (ja) 成形用金型
CN103507209B (zh) 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以及模内注塑装置
CN101450521A (zh) 模内装饰的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210362252U (zh) 高效脱模的注塑模具
JP2008100403A (ja) 射出成形装置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CN110154331B (zh) 一种基于冷却管路实现顶出的注塑模具
CN201296014Y (zh) 模内装饰的成型装置
CN206254439U (zh) 油缸带动转向滑块抽芯动作机构
CN101069988A (zh) 模内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CN204725769U (zh) 一种带通孔的不规则产品的成型模具
JP6199346B2 (ja) 成形品の突き出しに特徴を有する成形方法および射出成形機
CN206913613U (zh) 一种模具的侧抽芯结构
CN210453388U (zh) 一种二次顶出模具机构
CN112721056B (zh)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弹针自动回位方法及自动回位结构
CN100439075C (zh) 塑料衣架成型的改进方法
CN105216234A (zh) 双分型面的注射模
CN107672128A (zh) 一种模具的可防止产品粘滑块的推顶机构
JPH0742679Y2 (ja) 複合同時成形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ISSH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ippon Copy and Prin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