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5160A - 齿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齿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5160A
CN105605160A CN201510800234.9A CN201510800234A CN105605160A CN 105605160 A CN105605160 A CN 105605160A CN 201510800234 A CN201510800234 A CN 201510800234A CN 105605160 A CN105605160 A CN 105605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t axle
geared system
axis
limiting member
heav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002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05160B (zh
Inventor
广瀬真哉
吉田俊介
古田和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05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5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05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5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comprising eccentric crankshafts driving or driven by a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with orbital gear sets comprising an internally toothed ring g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X1)包括:曲轴,其具有偏心部;摆动齿轮,其随着偏心部的旋转而摆动旋转;齿轮架,其将曲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以及限制构件,其用于限制曲轴在该曲轴的轴向上的移动,限制构件具有:被卡定部,其被齿轮架卡定;以及厚壁部,其配置在与齿轮架不接触的位置,且该厚壁部的该轴向上的厚度形成得比被卡定部的该轴向上的厚度大。

Description

齿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齿轮装置,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2764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行星齿轮装置112,如图12所示,其包括:偏心体轴120;外齿轮124,其随着偏心体轴120的旋转而摆动旋转;内齿轮128,其与外齿轮124啮合;以及齿轮架132、134,其位于内齿轮128的内部,将偏心体轴1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专利文献1的行星齿轮装置112中,随着偏心体轴120的旋转,外齿轮124与内齿轮128啮合而摆动旋转。由此,内齿轮128相对于齿轮架132、134相对旋转。
专利文献1的行星齿轮装置112还包括用于限制偏心体轴120位置的垫圈174、176。垫圈174在偏心体轴120的轴向上的一侧与齿轮架132的端面相接触,并且在该轴向的另一侧与形成在偏心体轴120上的台阶部170接触。此外,垫圈176在偏心体轴120的轴向上的另一侧与齿轮架134的端面相接触,并且在该轴向上的一侧与形成在偏心体轴120上的台阶部172接触。由此,能够限制偏心体轴120在轴向上相对于齿轮架132、134的相对位置。
在专利文献1的行星齿轮装置112中,在沿偏心体轴120的轴向对垫圈174、176施加的力变大时,有可能使该垫圈174、176大幅度挠曲。为了抑制垫圈174、176大幅度挠曲,可以考虑例如使该垫圈174、176整体的厚度增大。但是,若增大垫圈174、176整体的厚度,则需要相应地增大齿轮架132、134在偏心体轴120的轴向上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行星齿轮装置112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限制构件挠曲的同时抑制大型化的齿轮装置。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齿轮装置包括:曲轴,其具有偏心部;摆动齿轮,其随着偏心部的旋转而摆动旋转;齿轮架,其将所述曲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以及限制构件,其用于限制所述曲轴在该曲轴的轴向上的移动,所述限制构件具有:被卡定部,其被所述齿轮架卡定;以及厚壁部,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在与所述齿轮架不接触的位置,且该厚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厚度形成得比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厚度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齿轮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第1限制构件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变形例1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变形例2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齿轮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2的齿轮装置的第1限制构件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变形例3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齿轮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3的齿轮装置的第1限制构件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3的齿轮装置的第1限制构件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摆动内接啮合行星齿轮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一个例子,其性质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参照的各图仅简化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X1的构成构件中的主要构件。因而,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X1可能包括在本说明书参照的各图中没有示出的任意构成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齿轮装置X1是偏心摆动型的齿轮装置,其包括外筒2、齿轮架3、摆动齿轮4以及曲轴5。在齿轮装置X1中,摆动齿轮4随着曲轴5的旋转而摆动旋转。由此,外筒2和齿轮架3相对旋转。
外筒2呈以轴线C1为中心轴线的大致圆筒形状。在外筒2的内周面2a上形成有许多个销槽。各销槽以沿着轴线C1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其在与该轴线C1方向正交的截面上具有半圆形的截面形状。各销槽在外筒2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
齿轮装置X1还具备安装在外筒2的内周面2a上的多个内齿销8。各内齿销8呈沿着轴线C1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此外,各内齿销8安装于在外筒2的内周面2a上形成的各销槽中。
在外筒2上形成有沿轴线C1方向贯通该外筒2的多个安装孔2b。各安装孔2b在外筒2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各安装孔2b在将构成机器人的关节部分的基部等省略图示的对象侧构件向外筒2安装时被使用。在将构成机器人的关节部分的基部安装于外筒2的情况下,外筒2成为齿轮装置X1的固定侧构件。
齿轮架3以在轴线C1方向上夹着摆动齿轮4的方式设置。齿轮架3具有以与外筒2同心状配置的齿轮架主体3A。该齿轮架主体3A具有在轴线C1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1构件31和第2构件32。第1构件31和第2构件32通过连结构件T1彼此连结。
第1构件31呈大致圆板状。第1构件31的一部分位于外筒2的内部,其余部分在轴线C1方向上位于外筒2的外部。
在第1构件31上形成有中央孔31a和多个曲轴孔31b。
中央孔31a形成在第1构件31的中央部分。具体地讲,中央孔31a以沿轴线C1方向贯通第1构件31的方式形成。
多个曲轴孔31b以在中央孔31a的外侧且在齿轮架3的圆周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各曲轴孔31b以沿轴线C1方向贯通第1构件31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构件31上形成有三个曲轴孔31b。
第2构件32具有大致圆板状的基板部32a和自该基板部32a向第1构件31侧延伸的多个轴部32b。
基板部32a的一部分位于外筒2的内部,其余部分在轴线C1方向上位于外筒2的外部。
各轴部32b自基板部32a的在轴线C1方向上靠第1构件31侧的端面沿着该轴线C1方向延伸。多个轴部32b在齿轮架3的圆周方向上排列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构件32具有三个轴部32b。
在第2构件32上形成有中央孔32c、多个曲轴孔32d以及安装孔32f。
中央孔32c形成在第2构件32的中央部分。具体地讲,中央孔32c以沿轴线C1方向贯通第2构件32的基板部32a的方式形成。中央孔32c对应于形成在第1构件31上的中央孔31a的位置而设置。
多个曲轴孔32d以在中央孔32c的外侧且齿轮架3的圆周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各曲轴孔32d以沿轴线C1方向贯通第2构件32的基板部32a的方式形成。各曲轴孔32d对应于形成在第1构件31上的各曲轴孔31b的位置而设置。
安装孔32f以第2构件32的与第1构件31相反的一侧的端面沿轴线C1方向凹陷的方式形成。安装孔32f被用于将构成机器人的关节部分的回旋主体部等对象侧构件向齿轮架3安装。在将构成机器人的关节部分的回旋主体部安装于齿轮架3的情况下,该齿轮架3成为齿轮装置X1的旋转侧构件。另外,例如,如果在将构成机器人的关节部分的基部安装于齿轮架3时,则在外筒2上安装构成机器人的关节部分的回旋主体部。由此,齿轮架3成为齿轮装置X1的固定侧构件,并且外筒2成为齿轮装置X1的旋转侧构件。
在齿轮架主体3A的外周面和外筒2的内周面2a之间设有主轴承D1、D2。具体地讲,主轴承D1设置在第1构件31的外周面和外筒2的内周面2a之间,主轴承D2设置在第2构件32的基板部32a的外周面和外筒2的内周面2a之间。主轴承D1、D2容许外筒2和齿轮架3之间的相对旋转。
曲轴5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齿轮架主体3A上。即,曲轴5借助曲轴轴承6A、6B支承在齿轮架主体3A上。曲轴轴承6A、6B容许曲轴5相对于齿轮架3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曲轴5在齿轮架主体3A的圆周方向上排列设置。另外,曲轴5的数量是任意的,能够根据齿轮装置X1的使用方式适当变更。
曲轴5具有沿着轴线C1方向延伸的轴主体51和相对于该轴主体51偏心的偏心部54、55。
轴主体51具有大径部(轴颈部)51b、51c和具有比该大径部51b、51c的外径稍小的外径的小径部51a。
第1大径部51b位于第1构件31的曲轴孔31b内。第1大径部51b借助第1曲轴轴承6A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曲轴孔31b的内周面31c上。
第2大径部51c具有与第1大径部51b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第2大径部51c位于第2构件32的曲轴孔32d内。第2大径部51c借助第2曲轴轴承6B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曲轴孔32d的内周面32e上。
小径部51a在轴线C1方向上与第1大径部51b邻接,朝向第2大径部51c的相反侧延伸。小径部51a的局部位于曲轴孔31b的外侧。另外,小径部51a也可以没有,第1大径部51b也可以从曲轴孔31b内延伸到该曲轴孔31b的外侧。
偏心部54、55在轴线C1方向上位于第1大径部51b和第2大径部51c之间。在偏心部54、55上借助滚子A1、A2安装有摆动齿轮4。滚子A1、A2容许偏心部54、55和摆动齿轮4之间的相对旋转。
摆动齿轮4位于外筒2内,其在轴线C1方向上被第1构件31和第2构件32的基板部32a包夹。摆动齿轮4具有借助滚子A1安装于第1偏心部54的第1摆动齿轮41和借助滚子A2安装于第2偏心部55的第2摆动齿轮42。摆动齿轮41、42具有比外筒2的内径稍小的外径。在摆动齿轮41、4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外齿。在摆动齿轮41、42各自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外齿的齿数稍稍少于内齿销8的数量。由此,第1摆动齿轮41和第2摆动齿轮42能够在外筒2的内部以各外齿与各内齿销8啮合的方式、以互不相同的相位摆动旋转。
在第1摆动齿轮41上形成有位置与第1构件31的中央孔31a的位置相对应的中央孔41a、供轴部32b插入的插入孔41b、以及供第1偏心部54插入的曲轴孔41c。
在第2摆动齿轮42上形成有位置与第2构件32的中央孔32c的位置相对应的中央孔42a、供轴部32b插入的插入孔42b、以及供第2偏心部54插入的曲轴孔42c。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摆动齿轮4具有第1摆动齿轮41和第2摆动齿轮42这两个摆动齿轮,但并不限定于此,既可以仅具有一个摆动齿轮,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摆动齿轮。
齿轮装置X1还具备用于向曲轴5传递驱动力而使该曲轴5旋转的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在轴线C1方向上隔着第1构件31而位于与第2构件32相反的一侧的位置。传动齿轮7安装在曲轴5的轴主体51的小径部51a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三个曲轴5的位置而设有三个传动齿轮7。
传动齿轮7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被挡圈限制,该挡圈以从该轴线C1方向上的两侧夹持该传动齿轮7的方式安装在轴主体51的小径部51a上。
传动齿轮7在其外周面具有多个外齿,省略图示的马达的输入轴等与该多个外齿啮合。传动齿轮7将该马达的驱动力(转矩)传递到曲轴5。而且,自传动齿轮7承受了驱动力的曲轴5的偏心部54、55旋转,从而摆动齿轮4对应于该旋转而在外筒2内摆动旋转。由此,外筒2和齿轮架3相对旋转。
齿轮装置X1还具备用于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构件9。限制构件9具有在轴线C1方向上彼此分开的第1限制构件91和第2限制构件92。此外,齿轮架3还具有相对于齿轮架主体3A独立地构成且用于卡定限制构件9的挡圈3B。挡圈3B具有用于卡定第1限制构件91的第1挡圈B1和用于卡定第2限制构件92的第2挡圈B2。第1限制构件91和第2限制构件92在轴线C1方向上夹持曲轴5。由此,第1限制构件91和第2限制构件92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3所示,第1限制构件91呈在中央部分形成有开口的圆环形状。第1限制构件91具有被齿轮架3的第1挡圈B1卡定的第1被卡定部91a和在第1限制构件91的径向上位于第1被卡定部91a的内侧的第1厚壁部91b。第1厚壁部91b是轴线C1方向上的厚度比第1被卡定部91a的轴线C1方向上的厚度大的部位,构成第1限制构件91的用于围成所述开口的圆环状的内缘部分。另外,也可以是,第1厚壁部91b在第1限制构件91的径向上位于第1被卡定部91a的外侧。
形成在第1限制构件91上的开口的直径被设定得稍稍大于小径部51a的直径且小于第1大径部51b的直径。小径部51a被插入于形成在第1限制构件91的开口中。而且,如图2所示,第1限制构件91被定位在其主面91A与第1大径部51b的端面51A接触的位置,该主面91A是与轴线C1正交的平坦面且与该端面51A相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限制构件91被定位在主面91A与端面51A相接触的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果在轴主体51不具有第1大径部51b的情况下,则第1限制构件91也可以被定位在主面91A与小径部51a的垂直于轴线C1的端面相接触的位置。即,第1限制构件91只要在轴线C1方向上被定位在该第1限制构件91与轴主体51相接触的位置即可。
齿轮架3的第1挡圈B1安装于在曲轴孔31b的内周面31c上形成的安装槽31d中。第1挡圈B1与第1被卡定部91a的在轴线C1方向上位于与主面91A相反的一侧的轴向端面91B接触。由此,第1被卡定部91a被第1挡圈B1卡定。因此,能够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朝向传动齿轮7侧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挡圈B1仅与第1被卡定部91a的轴向端面91B上的外周部分接触。另外,第1挡圈B1也可以与第1被卡定部91a的轴向端面91B整体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相对于齿轮架主体3A独立地构成的第1挡圈B1卡定第1被卡定部91a,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齿轮架主体3A上形成与第1挡圈B1相当的部位,利用该部位卡定第1被卡定部91a。
第1厚壁部91b在曲轴孔31b的径向上位于比第1挡圈B1靠内侧的位置。由此,第1厚壁部91b在轴线C1方向上配置在与齿轮架3不接触的位置。第1厚壁部91b具有自第1被卡定部91a的轴向端面91B沿轴线C1方向突出的第1突出部91c。第1突出部91c穿过第1挡圈B1和轴主体51之间的区域向传动齿轮7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挡圈B1和轴主体51之间的区域相比向传动齿轮7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91c在轴线C1方向上与限制传动齿轮7的移动的挡圈接触。另外,第1突出部91c位于第1挡圈B1和轴主体51之间的区域即可,也可以是与该区域相比不向轴线C1方向上的传动齿轮7侧突出。
如图2所示,第1突出部91c位于比第1构件31的在轴线C1方向上与第2构件32相反的一侧的端面31A靠第2构件32侧(图2的下侧)的位置。因此,第1限制构件91收纳在齿轮架3的沿轴线C1方向的长度范围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出部91c与第1被卡定部91a的轴向端面91B相比向轴线C1方向上的传动齿轮7侧突出,但也可以同时或者取而代之向该轴线C1方向的第2构件32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第1厚壁部91b的在限制构件91径向上的一部分位于在第1大径部51b和曲轴孔31b的内周面31c之间产生的空隙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限制构件91在轴线C1方向上与第1曲轴轴承6A接触,从而也对第1曲轴轴承6A在该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
如图2所示,第1曲轴轴承6A具有沿着轴线C1方向延伸的滚动体61和用于将该滚动体6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的保持件62。保持件62具有在轴主体51的径向上位于比滚动体61靠外侧的位置的中间部62a和与中间部62a的在轴线C1方向上的两端相连的端部62b、62c。滚动体61在轴线C1方向的两侧被端部62b、62c夹持,由此,滚动体61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另外,第2曲轴轴承6B也具有与第1曲轴轴承6A同样的结构。
端部62b、62c中的位于传动齿轮7侧的端部62b在该轴线C1方向上与第1限制构件91的主面91A接触。由此,第1限制构件91限制第1曲轴轴承6A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传动齿轮7侧移动。
第2限制构件92具有与第1限制构件91同样的形状,其具有第2被卡定部92a和第2厚壁部92b。第2限制构件92被定位在主面92A与第2大径部51c的端面51B接触的位置,该主面92A是与轴线C1正交的平坦面且与该端面51B相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限制构件92与第1限制构件91同样地在中央部分形成有开口,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形成该开口。
此外,例如,如果在轴主体51具有自第2大径部51c的端面51B沿着轴线C1方向延伸的小径部的情况下,则第2限制构件92也可以在所述小径部被插入该第2限制构件92的开口中的状态下被定位在主面92A与端面51B相接触的位置。此外,也可以被定位在主面92A与所述小径部的垂直于轴线C1的端面相接触的位置。
齿轮架3的第2挡圈B2安装于在曲轴孔32d的内周面32e上形成的安装槽32g中。第2挡圈B2与第2被卡定部92a的在轴线C1方向上位于与主面92A相反的一侧的轴向端面92B接触。由此,第2被卡定部92a被第2挡圈B2卡定。因此,能够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与传动齿轮7相反的一侧移动。
第2厚壁部92b在曲轴孔32d的径向上位于比第2挡圈B2靠内侧的位置。由此,第2厚壁部92b在轴线C1方向上配置在与齿轮架3不接触的位置。第2厚壁部92b具有第2突出部92c,该第2突出部92c在轴线C1方向上相对于第2被卡定部92a的轴向端面92B而向第2构件32的与第1构件31相反的端面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出部92c位于比第2构件32的在轴线C1方向上与第1构件31相反的一侧的端面靠第1构件31侧的位置。因此,第2限制构件92在轴线C1方向上收纳在齿轮架3的长度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限制构件91同样地,第2限制构件92的主面92A与第2曲轴轴承6B的保持件62的在轴线C1方向上靠第2限制构件92侧的端部62b接触。由此,第2限制构件92限制第2曲轴轴承6B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与传动齿轮7相反的一侧移动。
这样,在齿轮装置X1中,由于限制构件9具有厚度比被卡定部91a的厚度大的厚壁部91b、厚度比被卡定部92a大的厚壁部92b,因此,能够提高限制构件9的强度。而且,由于厚壁部91b、92b在轴线C1方向上配置在与齿轮架3不接触的位置,因此,能够在轴线C1方向上抑制齿轮架主体3A大型化。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壁部91b的突出部91c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与大径部51b的端面51A接触的主面91A的相反侧突出,厚壁部92b的突出部92c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与大径部51c的端面51B接触的主面92A的相反侧突出。因此,能够在轴线C1方向上抑制第1大径部51b的端面51A和第1挡圈B1之间的间隔以及第2大径部51c的端面51B和第2挡圈B2之间的间隔扩大。由此,能够可靠地在轴线C1方向上抑制齿轮架主体3A大型化。因此,即使在轴线C1方向上对限制构件9施加了较大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限制构件9挠曲,并且能够抑制齿轮装置X1大型化。
并且,在齿轮装置X1中,由于限制构件9在轴线C1方向上不超出齿轮架3的长度范围之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该齿轮装置X1大型化。
并且,在齿轮装置X1中,通过在齿轮架主体3A上安装挡圈3B,能够利用该挡圈3B卡定被卡定部91a、92a。而且,由于第1厚壁部91b被配置在第1挡圈B1和曲轴孔31b的内周面31c之间的区域中,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该区域进一步抑制齿轮架主体3A在轴线C1方向上大型化。
并且,在齿轮装置X1中,由于厚壁部91b、91c形成为圆环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限制构件9的强度。
并且,在齿轮装置X1中,第1限制构件91的主面91A在轴线C1方向上与第1大径部51b的端面51A及第1曲轴轴承6A的保持件62的端部62b接触。此外,第2限制构件92的主面92A在轴线C1方向上与第2大径部51c的端面51B及第2曲轴轴承6B的保持件62的端部62b接触。因此,能够利用限制构件9限制曲轴5和曲轴轴承6这两者在轴线C1方向上移动。
接着,参照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X1的变形例1。
如图4所示,在变形例1的齿轮装置X1中,第1厚壁部91b的第1突出部91c在轴线C1方向上超出齿轮架3的长度范围之外。而且,传动齿轮7在轴线C1方向上与第1突出部91c接触。由此,传动齿轮7在轴线C1方向上被定位在与第1突出部91c接触的位置。
这样,在变形例1的齿轮装置X1中,能够利用第1厚壁部91b提高第1限制构件91的强度,并且能够利用该第1厚壁部91b的第1突出部91c将传动齿轮7定位。
接着,参照图5~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X1的变形例2。
如图5所示,在变形例2的齿轮装置X1中,齿轮架3不具有挡圈3B。此外,在轴线C1方向上,第1限制构件91和第2限制构件92以夹持偏心部54、55的方式设置,能够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7所示,第1限制构件91呈在中央部分形成有开口的圆环形状。第1被卡定部91a被第1构件31的在轴线C1方向上靠第2构件32侧的端面卡定。变形例2的第1厚壁部91b在曲轴5的径向上的宽度被设定得比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厚壁部91b小。
形成在第1限制构件91上的开口的直径被设定得稍稍大于第1大径部51b的直径且小于第1偏心部54的直径。曲轴5的轴主体51的第1大径部51b被插入形成在第1限制构件91上的开口中。此外,第1限制构件91的主面91A与第1偏心部54的垂直于轴线C1的端面54A接触。在与第1偏心部54的偏心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第1限制构件91的内缘位于比该第1偏心部54的外缘靠轴主体51的轴心侧的位置。由此,无论偏心旋转过程中的第1偏心部54处于哪个位置,主面91A与第1偏心部54的端面54A都能够在曲轴5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相接触。
第1被卡定部91a的轴向端面91B与第1构件31的在该轴线C1方向上靠第2构件32侧的端面接触。由此,第1被卡定部91a被第1构件31卡定,能够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传动齿轮7侧移动。
如图6所示,第1突出部91c在与轴线C1正交的面内位于第1曲轴轴承6A的保持件62的靠第2构件32侧的端部62c和第1大径部51b(轴主体51)之间。此外,在轴线C1方向上,在第1突出部91c和第1曲轴轴承6A的滚动体61之间形成有微小的空隙。
滚子A1、A2具有滚动体A3和用于保持该滚动体的保持件A4。在变形例2中,第1限制构件91的主面91A在轴线C1方向上与滚子A1的保持件A4的靠传动齿轮7侧的端部A5接触。由此,第1限制构件91也限制了滚子A1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
第2限制构件92具有与第1限制构件91同样的形状,其具有第2被卡定部92a和第2厚壁部92b。
形成在第2限制构件92上的开口的直径被设定得稍稍大于第2大径部51c的直径且小于第2偏心部55的直径。第2大径部51c被插入于在第2限制构件92上形成的开口中。此外,第2限制构件92的主面92A与第2偏心部55的垂直于轴线C1的端面55A接触。在与第2偏心部55的偏心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第2限制构件92的内缘位于比该第2偏心部55的外缘靠轴主体51的轴心侧的位置。由此,无论偏心旋转过程中的第2偏心部55处于哪个位置,主面92A和第2偏心部55的端面55A都能够在曲轴5的整个圆周方向上接触。
第2被卡定部92a的轴向端面92B与基板部32a的在该轴线C1方向上靠第1构件31侧的端面相接触。由此,第2被卡定部92a被第2构件31的基板部32a卡定,能够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与传动齿轮7相反的一侧移动。
第2突出部92c在与轴线C1正交的面内位于第2曲轴轴承6B的保持件62的靠第1构件31侧的端部62c和第2大径部51c(轴主体51)之间。此外,在轴线C1方向上,在第2突出部92c和第2曲轴轴承6B的滚动体61之间形成有微小的空隙。
在变形例2中,第2限制构件92的主面92A在轴线C1方向上与滚子A2的保持件A4的靠基板部32a侧的端部A6接触。由此,第2限制构件92也限制了滚子A2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
这样,在变形例2的齿轮装置X1中,由于厚壁部91b、92b的突出部91c、92c被配置在保持件62和曲轴5的轴主体51之间的区域,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该区域来进一步抑制齿轮架主体3A在轴线C1方向上大型化。
并且,在变形例2的齿轮装置X1中,第1限制构件91的主面91A在曲轴5的整个圆周方向上与第1偏心部54的端面54A接触,并且,第2限制构件92的主面92A在曲轴5的整个圆周方向上与第2偏心部55的端面55A接触。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的移动。
并且,在变形例2的齿轮装置X1中,由于在轴线C1方向上、在突出部91c、92c和滚动体61之间形成有空隙,因此,该突出部91c、92c不会阻碍滚动体61的旋转,能够使曲轴5顺畅旋转。
接着,参照图8~图11说明作为变形例2的齿轮装置X1的又一变形例的变形例3。
如图8所示,在变形例3的齿轮装置X1中,第1突出部91c向轴线C1方向上的基板部32a侧突出,并且第2突出部92c向轴线C1方向上的第1构件31侧突出。即,在变形例2和变形例3中,突出部91c、92c突出的方向彼此相反。
如图10所示,第1限制构件91具有第1被卡定部91a、位于第1被卡定部91a内侧的第1厚壁部91b、以及位于第1厚壁部91b内侧的第1限制部91d。如图11所示,第1被卡定部91a、第1厚壁部91b以及第1限制部91d分别呈圆环形状。而且,第1厚壁部91b的中心轴线C3以该第1厚壁部91b与第1偏心部54的位置相对应的方式相对于在第1限制构件91的中央部分形成的开口的中心轴线C2错位。
曲轴5的轴主体51的第1大径部51b被插入于在第1限制构件91上形成的开口中。第1限制部91d的主面91A与第1偏心部54的垂直于轴线C1的端面54A接触。
第1被卡定部91a的轴向端面91B与第1构件31的在该轴线C1方向上靠第2构件32侧的端面接触。由此,第1被卡定部91a被第1构件31卡定,能够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传动齿轮7侧移动。
第1突出部91c在轴线C1方向上自主面91A突出。如图9所示,第1突出部91c在与轴线C1正交的面内位于滚子A1的保持件A4的端部A5和第1偏心部54之间。由此,在第1摆动齿轮41对应于曲轴5的旋转而摆动旋转时,第1限制构件91也摆动旋转。
第2限制构件92具有与第1限制构件91同样的形状,其具有第2被卡定部92a、第2厚壁部92b以及第2限制部92d。
第2大径部51c被插入于在第2限制构件92上形成的开口中。第2限制部92d的主面92A与第2偏心部55的垂直于轴线C1的端面55A接触。
第2被卡定部92a的轴向端面92B与第2构件31的基板部32a的在该轴线C1方向上靠第1构件31侧的端面相接触。由此,第2被卡定部92a被第2构件32的基板部32a卡定,能够限制曲轴5在轴线C1方向上朝向与传动齿轮7相反的一侧移动。
第2突出部92c在轴线C1方向上自主面92A突出。第2突出部92c在与轴线C1正交的面内位于滚子A2的保持件A4的端部A6和第2偏心部55之间。由此,在第2摆动齿轮42对应于曲轴5的旋转而摆动旋转时,第2限制构件92也摆动旋转。
这样,在变形例3的齿轮装置X1中,由于突出部91c被配置在滚子A1的保持件A4的端部A5和曲轴5的偏心部54之间产生的区域中,突出部92c被配置在滚子A2的保持件A4的端部A6和曲轴5的偏心部55之间产生的区域中,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该区域来进一步抑制齿轮架主体3A在轴线C1方向上大型化。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应被认为在全部方面都是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不是上由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说明来表示,本发明的范围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意义的内容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概述。
上述齿轮装置包括:曲轴,其具有偏心部;摆动齿轮,其随着偏心部的旋转而摆动旋转;齿轮架,其将所述曲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以及限制构件,其用于限制所述曲轴在该曲轴的轴向上的移动,所述限制构件具有:被卡定部,其被所述齿轮架卡定;以及厚壁部,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在与所述齿轮架不接触的位置,且该厚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厚度形成得比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厚度大。
在所述齿轮装置中,由于限制构件具有厚度比被卡定部的厚度大的厚壁部,因此,能够利用该厚壁部提高限制构件的强度。而且,由于厚壁部在轴向上配置在与齿轮架不接触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该齿轮架在轴向上大型化。因此,即使在轴向上对限制构件施加了较大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限制构件挠曲,并且能够抑制齿轮装置大型化。
还优选的是,在所述轴向上,所述限制构件收容在所述齿轮架的长度范围内。
在所述齿轮装置中,由于限制构件在轴向上并未超出齿轮架在轴向上的长度范围,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该齿轮装置大型化。
还优选的是,所述齿轮架具有:齿轮架主体,其形成有可配置所述曲轴的曲轴孔;以及挡圈,其安装在该齿轮架主体的用于围成所述曲轴孔的内周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被卡定部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挡圈接触,所述厚壁部在与所述轴向正交的面内位于所述挡圈和所述曲轴之间。
在所述齿轮装置中,通过在齿轮架主体上安装挡圈,能够利用该挡圈卡定被卡定部。而且,由于厚壁部被配置在挡圈和曲轴之间的区域,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该区域来进一步抑制齿轮架主体在轴向上大型化。
还优选的是,还具备用于支承所述曲轴的曲轴轴承,所述曲轴轴承具有滚动体和用于将该滚动体以能够滚动的方式保持的保持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厚壁部在与所述轴向正交的面内位于所述保持件的靠所述限制构件侧的端部和所述曲轴之间的区域。
在所述齿轮装置中,由于厚壁部被配置在保持件的靠限制构件侧的端部和曲轴之间的区域,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该区域来进一步抑制齿轮架主体在轴向上大型化。
在所述齿轮装置中,通过有效地利用在保持滚动体的保持件的端部和曲轴之间产生的区域而将厚壁部配置在该区域,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齿轮装置大型化。
还优选的是,还具备用于向所述曲轴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齿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传动齿轮利用所述厚壁部进行定位。
在所述齿轮装置中,能够利用厚壁部提高限制构件的强度,并且能够定位传动齿轮。
还优选的是,所述厚壁部形成为圆环状。
在所述齿轮装置中,通过将厚壁部形成为圆环状,能够进一步提高限制构件的强度。

Claims (7)

1.一种齿轮装置,其中,
该齿轮装置包括:
曲轴,其具有偏心部;
摆动齿轮,其随着偏心部的旋转而摆动旋转;
齿轮架,其将所述曲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以及
限制构件,其用于限制所述曲轴在该曲轴的轴向上的移动,
所述限制构件具有:
被卡定部,其被所述齿轮架卡定;以及
厚壁部,其在所述轴向上配置在与所述齿轮架不接触的位置,且该厚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厚度形成得比所述被卡定部的所述轴向上的厚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构件在所述轴向上被收容在所述齿轮架的长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装置,其中,
所述齿轮架具有:
齿轮架主体,其形成有可配置所述曲轴的曲轴孔;以及
挡圈,其安装在该齿轮架主体的用于围成所述曲轴孔的内周面,
所述被卡定部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挡圈接触,
所述厚壁部在与所述轴向正交的面内位于所述挡圈和所述曲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其中,
该齿轮装置还具备用于支承所述曲轴的曲轴轴承,
所述曲轴轴承具有滚动体和用于将该滚动体以能够滚动的方式保持的保持件,
所述厚壁部在与所述轴向正交的面内位于所述保持件的靠所述限制构件侧的端部和所述曲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装置,其中,
该齿轮装置还具备用于支承所述曲轴的曲轴轴承,
所述曲轴轴承具有滚动体和用于将该滚动体以能够滚动的方式保持的保持件,
所述厚壁部在与所述轴向正交的面内位于所述保持件的靠所述限制构件侧的端部和所述曲轴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其中,
该齿轮装置还具备用于向所述曲轴传递驱动力的传动齿轮,
所述传动齿轮利用所述厚壁部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装置,其中,
所述厚壁部形成为圆环状。
CN201510800234.9A 2014-11-19 2015-11-19 齿轮装置 Active CN105605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4342A JP6448992B2 (ja) 2014-11-19 2014-11-19 歯車装置
JP2014-234342 2014-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5160A true CN105605160A (zh) 2016-05-25
CN105605160B CN105605160B (zh) 2020-07-07

Family

ID=55855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00234.9A Active CN105605160B (zh) 2014-11-19 2015-11-19 齿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48992B2 (zh)
KR (1) KR102468602B1 (zh)
CN (1) CN105605160B (zh)
DE (1) DE102015222809A1 (zh)
TW (1) TWI6611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0907A (zh) * 2016-08-31 2019-04-1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吸收体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吸收体的方法
CN111911595A (zh) * 2019-05-10 2020-11-1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旋转轴构件保持机构和减速器
CN111911595B (zh) * 2019-05-10 2024-06-11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旋转轴构件保持机构和减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041B (zh) * 2016-09-27 2019-11-08 湖南东昌机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精密减速机偏心轴及精密减速机
US10955007B2 (en) 2018-08-15 2021-03-23 Nabtesco Corporation Bearing retaining mechanism
JP7301641B2 (ja) * 2019-07-09 2023-07-03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減速機
JP2021067317A (ja) 2019-10-23 2021-04-30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減速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484A (ja) * 1991-11-20 1993-06-08 Jatco Corp 遊星歯車のキヤリア装置
CN101379319A (zh) * 2006-02-07 2009-03-04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减速装置
CN101939561A (zh) * 2008-02-07 2011-01-05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齿轮传动装置
CN102203457A (zh) * 2008-11-05 2011-09-28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齿轮传动装置
CN202971497U (zh) * 2012-11-15 2013-06-05 浙江兴坤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轴的防松垫片
JP2014109285A (ja) * 2012-11-30 2014-06-12 Nabtesco Corp 歯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2430B2 (ja) * 1991-07-26 2003-03-31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遊星歯車のキャリア構造
JP4847892B2 (ja) 2007-02-22 2011-12-28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内接噛合遊星歯車装置及びその偏心体軸の製造方法
JP5083873B2 (ja) * 2007-07-02 2012-11-28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偏心揺動型歯車装置
JP5844628B2 (ja) * 2011-12-07 2016-01-20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遊星歯車装置および遊星歯車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109323A (ja) * 2012-12-03 2014-06-12 Nabtesco Corp 歯車装置
JP6051109B2 (ja) 2013-06-05 2016-12-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種結晶保持体、結晶製造装置および結晶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484A (ja) * 1991-11-20 1993-06-08 Jatco Corp 遊星歯車のキヤリア装置
CN101379319A (zh) * 2006-02-07 2009-03-04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减速装置
CN101939561A (zh) * 2008-02-07 2011-01-05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齿轮传动装置
CN102203457A (zh) * 2008-11-05 2011-09-28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齿轮传动装置
CN202971497U (zh) * 2012-11-15 2013-06-05 浙江兴坤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转轴的防松垫片
JP2014109285A (ja) * 2012-11-30 2014-06-12 Nabtesco Corp 歯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0907A (zh) * 2016-08-31 2019-04-16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吸收体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吸收体的方法
CN109640907B (zh) * 2016-08-31 2020-06-23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吸收体的装置和用于制造吸收体的方法
CN111911595A (zh) * 2019-05-10 2020-11-1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旋转轴构件保持机构和减速器
CN111911595B (zh) * 2019-05-10 2024-06-11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旋转轴构件保持机构和减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68602B1 (ko) 2022-11-21
JP2016098867A (ja) 2016-05-30
TW201619525A (zh) 2016-06-01
KR20160059969A (ko) 2016-05-27
DE102015222809A1 (de) 2016-05-19
JP6448992B2 (ja) 2019-01-09
CN105605160B (zh) 2020-07-07
TWI661141B (zh) 2019-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160A (zh) 齿轮装置
CN101636598B (zh) 止推滑动轴承及该止推滑动轴承与带有螺旋弹簧的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US7393141B2 (en)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differential
US9594090B2 (en) Press-fit tone wheel for a speed-sensing apparatus
CN103842691B (zh) 齿轮传动装置
CN104214279A (zh) 包括行星齿轮的减速器和包括该减速器的车用转向装置
CN104100681B (zh)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CN102483137A (zh) 多级变速装置
CN106461051A (zh) 差动装置
CN106481741B (zh)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及工业用机械手
CN104620020B (zh) 齿轮传动装置和其使用的曲轴结构体
US6645113B2 (en) Differential gear retention system
CN110469651A (zh) 波动齿轮装置
CN104755802A (zh)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CN106870687A (zh) 车辆用差动装置
CN107477152A (zh) 密封构件和齿轮装置
CN105722754B (zh) 使旋转比增加的曲柄组装体
CN101152875B (zh) 车辆转向装置
CN204739169U (zh) 齿轮传动装置
JP6769897B2 (ja) 差動減速機のシリーズの製造方法
CN205244253U (zh) 齿轮传动装置
JP2007056885A (ja) 遊星歯車減速機におけるキャリアの回動支持構造
CN208089875U (zh) 一种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CN205173376U (zh)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CN107859713A (zh) 齿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