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3596A - 假捻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假捻加工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03596A CN105603596A CN201510777217.8A CN201510777217A CN105603596A CN 105603596 A CN105603596 A CN 105603596A CN 201510777217 A CN201510777217 A CN 201510777217A CN 105603596 A CN105603596 A CN 1056035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alse
- beam parts
- yarn
- counter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6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false-twis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假捻加工机,即便不增大支承喂纱辊的梁部件的截面尺寸,也能够降低在梁部件产生的振动。在假捻加工机中,按照沿排列方向形成的多个纱线通道的每个,设置对纱线进行假捻的假捻装置(65)、对由假捻装置(65)假捻后的纱线进行卷绕的卷绕装置、以及输送纱线的喂纱辊(66、68),假捻加工机具备:主机体(10),支承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假捻装置(65);卷绕体,搭载多个卷绕装置;以及梁部件(13、14),在主机体(10)以及卷绕体中的至少任一方上沿排列方向延伸设置,支承喂纱辊(66、68);在梁部件(13、14)上设置有对梁部件(13、14)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的动态减振器(8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纱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假捻加工机中,通过1台主机体和1台卷绕体来形成跨度这个单位,通过排列多个跨度来构成整体。在1个跨度中,多个假捻装置以沿跨度的排列方向(以下,简称为“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支承于主机体,并且卷绕体上搭载有多个卷绕装置。结果,在假捻加工机的1个跨度中沿排列方向形成有多个纱线通道,能够同时生产多个被实施了假捻加工的纱线的卷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7217号公报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卷装的生产效率,存在设置于1个跨度的假捻装置、卷绕装置的数量增加的倾向。结果,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假捻装置的数量增加,排列方向上的跨度的尺寸变大。此时,对于在主机体、卷绕体中沿排列方向延伸设置的梁部件来说,由于其长度延长,因此存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容易放大这种问题。尤其是,在对用于输送纱线的喂纱辊进行支承的梁部件中,由于喂纱辊的旋转而容易产生振动。并且,由于喂纱辊比较轻量,因此梁部件的截面尺寸原本就较小、而因延长引起的振动的放大较显著。
为了解决这种振动的问题,可以考虑增大梁部件的截面尺寸来提高梁部件的刚性。但是,由于在安装喂纱辊、交织装置(络交装置)的梁部件的周边密集地配置有它们的附属部件,因此当增大梁部件的截面尺寸时,挂纱、维护的操作性降低或者机械整体的尺寸大型化,因此难以增大梁部件的截面尺寸。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捻加工机,即便不增大支承喂纱辊的梁部件的截面尺寸,也能够降低在梁部件产生的振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假捻加工机,按照沿排列方向形成的多个纱线通道的每个,设置对纱线进行假捻的假捻装置、对由上述假捻装置假捻的上述纱线进行卷绕的卷绕装置、以及输送上述纱线的喂纱辊,该假捻加工机的特征在于,具备:主机体,对沿上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假捻装置进行支承;卷绕体,搭载多个上述卷绕装置;以及梁部件,在上述主机体以及上述卷绕体中的至少任一方上沿上述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对上述喂纱辊进行支承,在上述梁部件上设置有对上述梁部件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的动态减振器。
根据本发明,在对喂纱辊进行支承的梁部件上,设置有对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的动态减振器。因此,即便不增大梁部件的截面尺寸,通过设置动态减振器这种简单的构成,也能够降低梁部件的振动。
此外,优选构成为,在上述主机体上设置有使上述纱线络交的络交装置,并且相对于上述络交装置在上述纱线的行进方向的上下游两侧设置有上述喂纱辊,两侧的上述喂纱辊分别由不同的上述梁部件支承。
根据这种构成,相对于络交装置在纱线的行进方向的上下游两侧设置有喂纱辊,因此通过这些喂纱辊的速度调整,能够适当地调整络交装置中的纱线的张力。此外,在该构成中,在主机体上高密度地配置络交装置、喂纱辊以及梁部件,因此将梁部件变更为截面尺寸较大的梁部件特别困难。因此,设置动态减振器这种解决手段特别有效。
此外,优选构成为,上述动态减振器具有:设置于上述梁部件的支承体;由上述支承体支承的配重;以及设置于上述支承体与上述配重之间的弹性体。
根据这种构成,在梁部件的振动经由支承体以及弹性体朝配重传递时,弹性体压缩变形,由此吸收梁部件的振动能量。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梁部件的振动。
此外,优选构成为,上述支承体在与上述轴向正交的截面中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两个倾斜面,通过上述两个倾斜面支承上述配重。
如这种构成那样,当由两个倾斜面支承配重时,配重的自重相对于倾斜面沿铅垂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双方进行作用,因此弹性体的压缩变形也是在与两个倾斜面分别相接触的部分、沿铅垂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双方产生。因此,能够降低梁部件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振动中的铅垂成分以及水平成分的双方、即梁部件的与轴向正交的面内的全部方向的振动。
此处,优选为,上述两个倾斜面所成的角度为70度以上110度以下。
在利用与倾斜面接触的弹性体的压缩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的情况下,当两个倾斜面所成的角度较大时,配重变得容易沿着倾斜面抬起,因此能够降低振动的方向被限定。另一方面,当两个倾斜面所成的角度较小时,由于配重被两个倾斜面夹入而活动被限制,因此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降低。因此,通过使两个倾斜面所成的角度成为70度以上110度以下,由此能够利用与各个倾斜面接触的弹性体的压缩变形来没有浪费、高效地吸收振动能量。
此外,优选为,上述两个倾斜面分别相对于水平面朝相反方向倾斜35度以上55度以下,并且更优选为,上述两个倾斜面分别相对于水平面朝相反方向倾斜45度。
如上所述,在利用弹性体的压缩变形来实现减低振动的情况下,即便振动加速度变大,也优选尽量不使配重从倾斜面抬起。因此,通过使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成为35度以上程度,由此即便在振动加速度变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配重从倾斜面抬起。此外,通过使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成为55度以下程度,由此能够抑制配重被两个倾斜面夹入而活动被限制或者弹性体剪切变形,不会阻碍振动能量的吸收。尤其是,通过将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设为45度程度,由此能够通过各个倾斜面没有浪费、高效地分担吸收振动能量,并且能够使能够降低的振动的加速度成为最大。因此,能够与振动方向无关而有效地降低梁部件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
此外,上述配重优选为沿上述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如果配重为沿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则能够抑制与梁部件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配重的尺寸。因此,即便是较狭窄的空间,也能够容易地配设动态减振器。
此外,上述弹性体优选为安装于上述圆柱形状的配重的周面的O形环。
通过使弹性体为O形环,由此弹性体与倾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弹性体变得容易压缩变形,能够提高振动降低效果。此外,O形环为通用件,其种类也较丰富,因此能够简单地变更O形环的弹性率、尺寸,动态减振器的固有振动频率的调整变得容易。因此,容易有效地降低梁部件的振动。
此外,能够将多个上述O形环安装于上述配重,上述多个O形环分别相对于上述配重拆装自如。
此时,能够调整安装于配重的O形环的数量,因此动态减振器的固有振动频率的调整自由度提高。因此,容易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梁部件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对喂纱辊进行支承的梁部件上设置动态减振器,由此即便不增大梁部件的截面尺寸,也能够降低在梁部件产生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的主视图。
图2是从卷绕体侧观察1个跨度量的主机体的示意图。
图3是从主机体侧观察1个跨度量的卷绕体的示意图。
图4是动态减振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动态减振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图。
图6是图2的VI-VI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梁部件的振动测定值的曲线图。
图8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动态减振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假捻加工机;10:主机体;20:卷绕体;13、14、23、24:梁部件;62、66、68、70:喂纱辊;65:假捻装置;67:交织装置(络交装置);71:卷绕装置;80:动态减振器;81:支承体;81b:倾斜面;82:配重;83:O形环(弹性体);Y: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的主视图。假捻加工机1例如对聚酯、聚酰胺等热塑性合成纤维实施假捻而赋予卷曲,制造富有伸缩性的加工纱线。
如图1所示,在假捻加工机1中,通过相互对置配置的1台主机体10和1台卷绕体20来形成跨度这个单位。跨度以主机体10为中心而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换言之,左右两侧的跨度成为共有配置于中心的主机体10的构成。而且,左右对称的两个跨度沿排列方向(图1的纸面的进深方向)排列有多个,由此构成假捻加工机1的整体。
在1个跨度内设置有主机体10、与主机体10对置配置的卷绕体20、以及在主机体10和卷绕体20的上部将主机体10与卷绕体20进行连结的支承部30等,并对这些主机体10、卷绕体20以及支承部30等配置后述的各装置。主机体10沿排列方向延伸。卷绕体20隔开作业空间40与主机体10对置配置。相对于卷绕体20在作业空间40的相反侧存在作业空间50,作业空间50供作业者拿起由设置于卷绕体20的多个卷绕装置71进行卷绕的满卷的卷装P。
并且,在1个跨度内具备隔着作业空间50与卷绕体20对置配置的供纱部61、在主机体10的上部沿排列方向设置有多个的假捻装置65、设置于卷绕体20的多个卷绕装置71等。供纱部61保持多个供纱卷装S,并对供纱卷装S的纱线Y进行供纱。假捻装置65对从供纱部61供给的纱线Y进行假捻。卷绕装置71卷绕由假捻装置65假捻的纱线Y而形成卷装P。在1个跨度内设置有相同数量的供纱卷装S、假捻装置65以及卷绕装置71等,且沿排列方向形成有与这些为相同数量的纱线通道。
在从供纱部61到卷绕装置71为止的纱线通道上,从纱线Y的行进方向的上游起依次配置有第一喂纱辊62、第一加热装置63、冷却装置64、假捻装置65、第二喂纱辊66、交织装置(络交装置)67、第三喂纱辊68、第二加热装置69以及第四喂纱辊70。沿着从供纱部61到卷绕装置71为止的纱线通道的各装置,分别隔着主机体10而对称地配置于假捻加工机1。
第一喂纱辊62配置于卷绕体20的上部。第一加热装置63配置于作业空间40的上方。冷却装置64配置于作业空间40的上方、且是比第一加热装置63更靠主机体10侧的位置。假捻装置65配置于主机体10的上部。第二喂纱辊66配置于主机体10中、比假捻装置65更靠下方的位置。交织装置67配置于主机体10中、比第二喂纱辊66更靠下方的位置。第三喂纱辊68配置于主机体10中、比交织装置67更靠下方的位置。第二加热装置69配置于主机体10中、比第三喂纱辊68更靠下方的位置。第四喂纱辊70配置于卷绕体20的下部。
第一加热装置63和冷却装置64在作业空间40的上方沿着水平方向大致直线地配置,从供纱部61到卷绕装置71为止的纱线通道以包围作业空间40的方式形成。第一加热装置63和冷却装置64固定于支承部30。作业者能够在作业空间40中搭乘于未图示的挂纱用的作业台车,进行第一加热装置63、冷却装置64附近的较高位置的挂纱、或者进行维护。
各喂纱辊62、66、68、70是用于从纱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侧朝下游侧输送纱线Y的辊。第二喂纱辊66的纱线输送速度设定得快于第一喂纱辊62的纱线输送速度。因此,在第一喂纱辊62与第二喂纱辊66之间,纱线Y被拉伸。此外,第四喂纱辊70的纱线输送速度设定得慢于第三喂纱辊68的纱线输送速度。因此,在第三喂纱辊68与第四喂纱辊70之间,纱线Y被松弛热处理。
对到从供纱部61供纱的纱线Y由卷绕装置71卷绕为止的假捻加工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对于在第一喂纱辊62与第二喂纱辊66之间被拉伸的纱线Y,通过假捻装置65赋予捻度。假捻装置65例如是带式的夹持加捻装置,在相互交叉的一对带之间夹持行进的纱线Y,对纱线Y赋予捻度和进给。由假捻装置65形成的捻度传播至第一喂纱辊62,在被拉伸的同时被加捻的纱线Y,在由第一加热装置63热定形之后由冷却装置64冷却。被加捻以及热定形的纱线Y,在通过假捻装置65之后、到达第二喂纱辊66之前被退捻。通过交织装置67对如此地实施了拉伸假捻加工的纱线Y进行空气喷射,由此在纱线Y上局部地形成络交部,并赋予集束性。由交织装置67赋予集束性的纱线Y,由第二加热装置69进行松弛热处理,并由卷绕装置71卷绕而形成卷装P。
接着,对主机体10以及卷绕体2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从卷绕体20侧观察1个跨度量的主机体10的示意图,图3是从主机体10侧观察1个跨度量的卷绕体20的示意图。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为了避免附图变得复杂而省略纱线Y的图示。
如图2所示,主机体10的基本构成为,支承托架12、梁部件13、14分别以沿排列方向延伸的方式,架设在沿排列方向分离配置的一对支承板11之间。支承托架12配置于支承板11的上部,在支承托架12的下方配置有梁部件13,并且在梁部件13的下方配置有梁部件14。在支承托架12上以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安装有16个假捻装置65,在梁部件13上以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安装有16个第二喂纱辊66,在梁部件14上以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安装有16个第三喂纱辊68。此外,在铅垂方向上,在梁部件13与梁部件14之间配置有交织装置67,在梁部件14的下方配置有第二加热装置69。
如图3所示,卷绕体20的基本构成为,梁部件22、23、24分别以沿排列方向延伸的方式,架设在沿排列方向分离配置的一对支承板21之间。在支承板21的上部设置有1个梁部件23,在支承板21的下部设置有1个梁部件24,在铅垂方向上且在梁部件23与梁部件24之间等间隔地配置有4个梁部件22。在1个梁部件22上以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安装有4个卷绕装置71,作为卷绕体20整体,能够搭载合计16个(4个×4层)卷绕装置71。此外,在梁部件23上以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安装有16个第一喂纱辊62,在梁部件24上以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安装有16个第四喂纱辊70。
主机体10以及卷绕体20在排列方向上具有相同尺寸,主机体10以及卷绕体20相互对置配置而形成跨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1个跨度内分别各设置有16个假捻装置65、卷绕装置71、以及喂纱辊62、66、68、70,由此在排列方向上形成16个纱线通道。
此处,尝试考虑如下情况:以一直以来存在的卷绕体为3层构成(1个跨度的纱线通道数量为12)的假捻加工机为基础,来制造卷绕体20为4层构成(1个跨度的纱线通道数量为16)的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需要使设置于1个跨度的假捻装置65、卷绕装置71等各装置从12个增加到16个。对于卷绕装置71的增加,能够通过将卷绕体20的层数从3层增加到4层(将梁部件22的个数从3个增加到4个)来应对。但是,由于假捻装置65沿排列方向排列为一列,因此与增加4个假捻装置65的量相对应,需要延伸排列方向上的跨度的尺寸、换言之为排列方向上的主机体10、卷绕体20的尺寸。
此时,当延长沿排列方向延伸设置的部件(例如,支承托架12、梁部件13、14、22、23、24)的排列方向的长度时,存在与轴向(与排列方向一致)正交的方向的振动容易放大这种问题。尤其是,在对喂纱辊66、68、62、70进行支承的梁部件13、14、23、24中,由于喂纱辊66、68、62、70的旋转而容易产生振动,而且,由于喂纱辊66、68、62、70比较轻量,梁部件13、14、23、24的截面尺寸原本较小,因此振动的放大较为显著。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考虑增大梁部件13、14、23、24的截面尺寸来提高刚性。但是,当增大梁部件13、14、23、24的截面尺寸时,周围的空间变得狭窄,因此挂纱、维护的操作性降低或者机械整体的尺寸大型化。尤其是,在安装喂纱辊66、68、交织装置67的梁部件13、14的周边,密集地配置有它们的附属部件,因此难以增大梁部件的截面尺寸。另外,关于支承托架12、梁部件22,由于对重量比较大的假捻装置65、卷绕装置71进行支承,因此原本就采用截面尺寸较大的高刚性的部件,因此难以产生振动的放大。
为了降低对喂纱辊66、68、62、70(以下,称作“喂纱辊66等”)进行支承的梁部件13、14、23、24(以下,称作“梁部件13等”)的振动,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梁部件13等上设置有动态减振器80。动态减振器80是对梁部件13等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的装置,设置于梁部件13等的大致中央。但是,也能够根据实际的振动状况而适当变更动态减振器80的配设部位。
图4是动态减振器8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动态减振器80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图。动态减振器80构成为,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承体81、支承体81所支承的圆柱形状的配重82、以及安装于配重82的周面的多个O形环83。
支承体81包括底面81a、从底面81a的两端延伸设置的两个倾斜面81b、以及从倾斜面81b的与底面81a连接的连接端相反侧的端延伸设置的两个侧面81c。结果,支承体81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成为V字形状,在支承体81的内部形成收纳配重82的空间。更详细来说,如图5所示,在水平地配置了底面81a的情况下,两个倾斜面81b形成为从底面81a的两端朝向大致45度斜上方向外侧扩展,侧面81c沿着铅垂方向延伸设置。
配重82具有圆柱形状,以其长度方向与支承体81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相对于支承体81拆装自如地收纳。在配重82的周面上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环状槽(未图示),O形环83相对于各环状槽拆装自如。因此,能够变更安装于配重82的O形环83的个数。配重82以从底面81a抬起的状态且由两个倾斜面81b支承的状态,收纳于支承体81的内部空间。另外,通过在O形环83与侧面81c之间确保微小的间隙,由此避免配重82朝水平方向的移位受到拘束。
此处,支承体81的底面81a具有将两个倾斜面81b相连的作用,并且作为将动态减振器80安装于梁部件13等时的安装部起作用。但是,从降低振动的观点来看,底面81a并不是必须的构成要素,例如在通过倾斜面81b、侧面81c将支承体81安装于梁部件13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取消底面81a。此外,在维护等时作业者接触配重82、或者产生假定以上的振动的情况下,支承体81的侧面81c防止配重82落下。但是,侧面81c也与底面81a同样,从降低振动的观点来看并不是必须的构成要素,也能够省略。
在将动态减振器80安装于梁部件13等时,以动态减振器80的长度方向与梁部件13等的轴向一致的方式配设。此处,参照图6对设置于梁部件13、14的动态减振器80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但设置于梁部件23、24的动态减振器80的安装方式也基本上相同。
图6是图2的VI-VI的截面图。在对动态减振器80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之前,对喂纱辊66、68的具体的配置、构成进行说明。相对于交织装置67,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设置有第二喂纱辊66,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三喂纱辊68。喂纱辊66、68分别配设于中空的方管即梁部件13、14的下方。
第二喂纱辊66构成为,具有由托架91支承为旋转自如的驱动辊66A、以及由托架9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从动辊66B。驱动辊66A与从动辊66B相互抵接,通过抵接部夹持纱线Y。驱动辊66A由未图示的马达旋转驱动,而驱动辊66A逆时针旋转,由此从动辊66B顺时针旋转,所夹持的纱线Y被向下方输送。
同样地,第三喂纱辊68构成为,具有由托架94支承为旋转自如的驱动辊68A、以及由托架95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从动辊68B。驱动辊68A与从动辊68B相互抵接,通过抵接部夹持纱线Y。驱动辊68A由未图示的马达旋转驱动,而驱动辊68A逆时针旋转,由此从动辊68B顺时针旋转,所夹持的纱线Y被向下方输送。
此处,交织装置67构成为,具有用于朝纱线Y喷射空气的喷嘴67a、以及用于朝喷嘴67a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67b,该交织装置67占有较大的空间。此外,为了防止在喂纱辊66、68上产生单点磨损,而分别在梁部件13、14的附近配设有每隔一定时间使纱线Y横动的横动装置101、103。并且,分别在梁部件13、14的上方附近,还配设有对左右一对横动装置101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102、对左右一对横动装置103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104。如此,在高密度地配置有各种部件的主机体10中,为了降低振动而增大梁部件13、14的截面尺寸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设置动态减振器80这种方法特别有效。
此处,动态减振器80以支承体81的两个倾斜面81b分别相对于水平面向相反方向倾斜大致45度的方式分别固定于梁部件13、14。具体而言,能够如梁部件13用的动态减振器80那样,经由适当的托架93将支承体81的底面81a固定于梁部件13的上面。此外,也可以如梁部件14用的动态减振器80那样,将支承体81的底面81a直接固定于梁部件14的上面。并且,并不限定于图6所示的支承体81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将动态减振器80固定于梁部件13、14的上面以外的部位,还可以将支承体81的底面81a以外的部位固定于梁部件13、14。即,只要两个倾斜面81b的倾斜角度为大致45度,则无论怎样安装支承体81都可以。
通过设置动态减振器80,由此由于梁部件13等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而O形环83压缩变形。通过存在于梁部件13等与配重82之间的O形环83变形,由此梁部件13等的移位与配重82的移位产生时间差,梁部件13等的振动能量通过O形环83转换成热能而被吸收。此时,配重82的重量、O形环83的种类、个数等的各个参数,以能够最有效地降低梁部件13等的振动的方式来决定即可。例如,如果将上述各参数调整为动态减振器80的固有振动频率与梁部件13等的固有振动频率大致相同,则能够有效地降低梁部件13等的振动。
图7是表示梁部件13等的振动测定值的曲线图,a图表示设置动态减振器80之前的振动速度,b图表示设置了动态减振器80的情况下的振动速度。此处,作为对喂纱辊66等进行支承的梁部件13等,将梁1~3作为测定对象,分别测定了振动的铅垂成分以及水平成分。在该试验中,作为梁1~3使用长度为大约2m的100mm见方的中空方形材料,测定了使纱线Y的输送速度在0~1441m/min(0~85Hz)的范围内变化时的振动速度。结果,如根据图7能够明确的那样,通过设置动态减振器80,铅垂成分、水平成分的振动均大幅度降低,能够确认到动态减振器80的振动降低效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在对喂纱辊66等进行支承的梁部件13等上,设置有对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的动态减振器80。因此,即便不增大梁部件13等的截面尺寸,通过设置动态减振器80这种简单的构成,也能够降低梁部件13等的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机体10上设置有使纱线Y络交的交织装置(络交装置)67,并且相对于交织装置67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的上下游两侧设置有喂纱辊66、68,喂纱辊66、68分别由不同的梁部件13、14支承。因而,通过喂纱辊66、68的速度调整,能够适当地调整交织装置67中的纱线Y的张力。此外,在该构成中,在主机体10上高密度地配置有交织装置67、喂纱辊66、68以及梁部件13、14,因此将梁部件13、14变更为截面尺寸较大的梁部件是特别困难的。因而,设置动态减振器80这种解决手段特别有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动态减振器80构成为,具有设置于梁部件13等的支承体81、由支承体81支承的配重82、以及设置于支承体81与配重82之间的O形环(弹性体)83。根据该构成,在梁部件13等的振动经由支承体81以及O形环83向配重82传递时,O形环83压缩变形,由此吸收梁部件13等的振动能量。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梁部件13等的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体81构成为,在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中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两个倾斜面81b,并通过两个倾斜面81b来支承配重82。如该构成那样,当配重82由两个倾斜面81b支承时,配重82的自重相对于倾斜面81b沿铅垂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双方作用,因此O形环83的压缩变形也在与两个倾斜面81b分别接触的部分、沿铅垂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双方产生。因此,能够降低梁部件13等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中的铅垂成分以及水平成分的双方、即梁部件13等的与轴向正交的面内的所有方向的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两个倾斜面81b所成的角度成为70度以上110度以下。在利用与倾斜面81b接触的O形环83的压缩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的情况下,当两个倾斜面81b所成的角度较大时,配重82容易沿着倾斜面81b抬起,因此能够降低振动的方向被限定。另一方面,当两个倾斜面81b所成的角度较小时,由于配重82被两个倾斜面81b夹入而活动被限制,因此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降低。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两个倾斜面81b所成的角度成为70度以上110度以下,由此能够利用与各个倾斜面81b接触的O形环83的压缩变形来没有浪费、高效地吸收振动能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倾斜面81b分别相对于水平面朝相反方向倾斜35度以上55度以下程度。通过使倾斜面81b的倾斜角度成为35度以上程度,由此即便在振动加速度变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配重82从倾斜面81b抬起。此外,通过使倾斜面81b的倾斜角度成为55度以下程度,由此能够抑制配重82被两个倾斜面81b夹入而活动被限制或者O形环83剪切变形,不会阻碍振动能量的吸收。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倾斜面81b分别相对于水平面朝相反方向倾斜大致45度,因此能够通过各个倾斜面81b没有浪费、高效地分担吸收振动,并且能够使能够降低的振动的加速度成为最大(大约0.7G)。因此,能够与振动方向无关而有效地降低梁部件13等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重82为沿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因此能够抑制与梁部件13等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配重82的尺寸。因此,即便是较狭窄的空间,也能够容易地配设动态减振器8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设置于动态减振器80的弹性体而采用O形环83。通过使弹性体为O形环83,由此弹性体83与倾斜面81b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弹性体83变得容易压缩变形,能够提高振动降低效果。此外,O形环83为通用件,其种类也较丰富,因此能够简单地变更O形环83的弹性率、尺寸,动态减振器80的固有振动频率的调整变得容易。因此,容易有效地降低梁部件13等的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多个O形环83安装于配重82,多个O形环83分别相对于配重82构成为拆装自如。因此,能够调整安装于配重82的O形环83的数量,动态减振器80的固有振动频率的调整自由度提高,因此容易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梁部件13等的振动。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则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的要素适当组合或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对喂纱辊66等进行支承的梁部件13等上设置动态减振器80的情况。但是,在对假捻装置65进行支承的支承托架12、对卷绕装置71进行支承的梁部件22中振动可能会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支承托架12、梁部件22上设置动态减振器80。
此外,动态减振器80的具体构成当然能够变更。例如,作为设置于支承体81与配重82之间的弹性体,也可以采用O形环83以外的部件。此外,弹性体并不限定于安装于配重82,也可以安装于支承体81。此外,也可以不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将支承体81与梁部件13等分别设置,而使支承体81与梁部件13等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动态减振器80配设于梁部件13等的外侧,但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将动态减振器80配设于梁部件13等的内侧。如此,在配设动态减振器80时,能够实现省空间化。另外,在将动态减振器80设置于梁部件13等的内侧的情况下,优选在梁部件13上设置开闭部13a,以便能够为了更换O形环83等而取出配重82。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主机体10对置配置的卷绕体20上设置有卷绕装置71。但是,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日本特开2012-097369号公报所记载的假捻加工机、即卷绕装置设置于主机体、主机体兼用为卷绕体的假捻加工机。
Claims (10)
1.一种假捻加工机,按照沿排列方向形成的多个纱线通道的每个,设置对纱线进行假捻的假捻装置、对由上述假捻装置假捻的上述纱线进行卷绕的卷绕装置、以及输送上述纱线的喂纱辊,该假捻加工机的特征在于,
具备:
主机体,对沿上述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上述假捻装置进行支承;
卷绕体,搭载多个上述卷绕装置;以及
梁部件,在上述主机体以及上述卷绕体中的至少任一方上沿上述排列方向延伸设置,对上述喂纱辊进行支承,
在上述梁部件上设置有对上述梁部件的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进行抑制的动态减振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在上述主机体上设置有使上述纱线络交的络交装置,并且相对于上述络交装置在上述纱线的行进方向的上下游两侧设置有上述喂纱辊,两侧的上述喂纱辊分别由不同的上述梁部件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上述动态减振器具有:设置于上述梁部件的支承体;由上述支承体支承的配重;以及设置于上述支承体与上述配重之间的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上述支承体在与上述轴向正交的截面中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两个倾斜面,通过上述两个倾斜面支承上述配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上述两个倾斜面所成的角度为70度以上110度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上述两个倾斜面分别相对于水平面朝相反方向倾斜35度以上55度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上述两个倾斜面分别相对于水平面朝相反方向倾斜45度。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上述配重为沿上述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上述弹性体是安装于上述圆柱形状的配重的周面的O形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中,
能够将多个上述O形环安装于上述配重,上述多个O形环分别相对于上述配重拆装自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34199A JP6317239B2 (ja) | 2014-11-19 | 2014-11-19 | 仮撚加工機 |
JP2014-234199 | 2014-11-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03596A true CN105603596A (zh) | 2016-05-25 |
CN105603596B CN105603596B (zh) | 2020-01-03 |
Family
ID=5585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77217.8A Active CN105603596B (zh) | 2014-11-19 | 2015-11-13 | 假捻加工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17239B2 (zh) |
CN (1) | CN105603596B (zh) |
DE (1) | DE102015222438A1 (zh) |
TW (1) | TWI64173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1690A (en) * | 1975-10-02 | 1977-06-28 |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 Noise suppre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lse-twist texturing machines |
EP0857682A2 (en) * | 1997-02-07 | 1998-08-12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Long rod reciprocating apparatus |
CN1470694A (zh) * | 2002-07-24 | 2004-01-28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弹性超细纤维加工纱的制造方法及由此而得的加工纱 |
CN201165573Y (zh) * | 2008-03-03 | 2008-12-17 | 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 纺丝导丝机架 |
CN102002784A (zh) * | 2009-08-27 | 2011-04-06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假捻加工机 |
CN103409867A (zh) * | 2013-07-19 | 2013-11-27 |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高速弹性阻尼假捻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56048U (zh) * | 1976-10-01 | 1978-05-13 | ||
JPS5854030A (ja) * | 1981-09-21 | 1983-03-30 | フクイセイシ協業組合 | 特殊仮撚加工機におけるスレツドガイド変位装置 |
JPS594772U (ja) * | 1982-06-29 | 1984-01-12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振動防止装置を有するベルト式仮撚装置における仮撚ユニツト |
JPH01132843A (ja) * | 1987-11-10 | 1989-05-25 | Toray Ind Inc | 仮撚り複合糸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H01207428A (ja) * | 1988-02-13 | 1989-08-21 | Murata Mach Ltd | 仮撚加工装置 |
JPH08260271A (ja) * | 1995-03-17 | 1996-10-08 | Teijin Seiki Co Ltd | 糸条の仮撚り装置 |
TR199801604T1 (xx) * | 1997-02-04 | 2002-05-21 | Barmag Ag | Ters büküm dokuma makinası. |
JPH10218490A (ja) * | 1997-02-07 | 1998-08-18 | Murata Mach Ltd | 長尺ロッドの往復動装置 |
JP2009029531A (ja) * | 2007-07-24 | 2009-02-12 | Du Pont Toray Co Ltd | 糸条巻取機および糸条パッケージ |
CN101591827B (zh) * | 2009-07-01 | 2011-04-20 | 陈康勇 | 一种新型并列复合纱线纺纱设备及纺纱方法 |
JP5599286B2 (ja) | 2010-11-01 | 2014-10-01 |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 仮撚加工機 |
JP5933407B2 (ja) | 2012-10-11 | 2016-06-08 |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 仮撚加工機 |
-
2014
- 2014-11-19 JP JP2014234199A patent/JP631723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1-13 DE DE102015222438.4A patent/DE102015222438A1/de active Pending
- 2015-11-13 CN CN201510777217.8A patent/CN105603596B/zh active Active
- 2015-11-18 TW TW104138119A patent/TWI64173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1690A (en) * | 1975-10-02 | 1977-06-28 |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 Noise suppre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lse-twist texturing machines |
EP0857682A2 (en) * | 1997-02-07 | 1998-08-12 |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 Long rod reciprocating apparatus |
CN1470694A (zh) * | 2002-07-24 | 2004-01-28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弹性超细纤维加工纱的制造方法及由此而得的加工纱 |
CN201165573Y (zh) * | 2008-03-03 | 2008-12-17 | 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 纺丝导丝机架 |
CN102002784A (zh) * | 2009-08-27 | 2011-04-06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假捻加工机 |
CN103409867A (zh) * | 2013-07-19 | 2013-11-27 |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高速弹性阻尼假捻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KATSUHIKO OGATA: "《系统动力学(原书第4版)》", 30 September 2005,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5222438A1 (de) | 2016-05-19 |
JP6317239B2 (ja) | 2018-04-25 |
JP2016098444A (ja) | 2016-05-30 |
TW201619463A (zh) | 2016-06-01 |
TWI641735B (zh) | 2018-11-21 |
CN105603596B (zh) | 2020-0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52583B (zh) |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绕纱机 | |
CN206915215U (zh) | 一种分拣线多层缓存输送系统 | |
JP2011047074A (ja) | 仮撚加工機 | |
EP2808308A1 (en) | Glass tube cleaning and cu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205529239U (zh) | 假捻加工机以及卷绕装置单元 | |
CN105603596A (zh) | 假捻加工机 | |
CN105603590B (zh) |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 |
ES2528408T3 (es) | Método y máquina para la producción de una inserción amortiguadora del sonido para un silenciador del sistema de descarga de gases de escape de un motor de combustión interna | |
CN205636036U (zh) | 一种新型铺网小车 | |
CN104178851A (zh) | 梳棉机进料装置 | |
CN209323066U (zh) | 一种加弹机原丝架 | |
IN2014DE01459A (zh) | ||
CN205837534U (zh) | 钢卷放置结构 | |
CN206666689U (zh) | 一种高强度锦纶6纺丝用牵伸定型装置 | |
CN209365566U (zh) | 具有包边的散纤维胎体复合层及形成该包边的装置和设备 | |
US2249664A (en) | Production of staple fiber | |
CN103451789A (zh) | 纤维机械 | |
CN104372528B (zh) | 用于制造织物的设备 | |
ES2593094B1 (es) | Máquina de acolchado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operación de una máquina de acolchado | |
CN105603540B (zh) | 络交装置 | |
CN207276839U (zh) | 一种高速加弹机用罗拉装置 | |
CN207726497U (zh) | 一种原丝架 | |
CN103058009B (zh) | 一种新型退纱装置及使用该退纱装置的退纱方法 | |
ES2675103T3 (es) | Dedo prensor para una mechera | |
CN211169307U (zh) | 一种加弹机导丝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