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92245A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92245A
CN105592245A CN201510764841.4A CN201510764841A CN105592245A CN 105592245 A CN105592245 A CN 105592245A CN 201510764841 A CN201510764841 A CN 201510764841A CN 105592245 A CN105592245 A CN 105592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image
post processing
countermeasure
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48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92245B (zh
Inventor
氏家广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592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92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92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ading apparatus, e.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0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edium handling apparatus, e.g. a sheet sor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57Compensating for different handling speeds of different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a plurality of sheets simultaneously, e.g. mechanical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ad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5Inhibiting a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33Timing control or synchroni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装置或系统中,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连接用于读取原稿或者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读取部、和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部,且具备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和对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读取部的读取、后处理部的后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判定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参照读取重要度和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根据该必要性,控制读取部的读取和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得不会产生重复。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不受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而进行读取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在纸张中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后级连接读取装置(输出物读取装置),在读取装置中读取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上的图像的图像形成系统。同样地,存在在纸张中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下游侧配置读取部(输出物读取部),在读取部中读取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上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有时使用于参照图像形成后的读取结果,进行图像形成位置或画质的调整、图像形成不良纸张的发现、图像形成结果(证据确认用图像)的证据保存这样的用途。
另外,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在后处理装置中的装订动作时或纸张堆叠装置的切换时产生振动。并且,存在后处理装置的振动传递到图像读取部,图像读取部由于振动而晃动从而读取图像劣化的问题。
因此,在执行装订等的后处理时,使图像读取部中的图像的读取中断。由此,能够防止读取图像的劣化。另一方面,在图像读取部中读取图像时,使装订等的后处理中断。由此,能够防止读取图像的劣化。
另外,作为这种技术,在以下的公知文献1(日本特开2005-79613号公报)和公知文献2(日本特开2005-78458号公报)中进行了相关联的提案。
在以上的公知文献1中,以装订动作时的振动传递到图像读取部,图像读取部由于振动而晃动从而读取图像劣化的情况作为问题。因此,在执行装订等的后处理时,使图像读取部中的原稿图像的读取中断。由此,防止读取图像的劣化。
此外,在以上的公知文献2中,在内部和外部具有印刷输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利用内部印刷装置而执行图像数据的印刷动作的情况下,因由印刷动作所引起的振动对图像数据的读取动作产生恶劣影响等的理由,禁止图像读取部的动作。另一方面,在内部印刷装置的动作中,接受到通过插入而利用了外部的印刷装置的图像数据读取指示时,能够停止内部印刷动作,开始图像数据的读取,并输出到外部印刷装置。
如以上所说明,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图像读取中因后处理动作的振动而读取图像劣化。因此,为了避免图像劣化,也存在使读取中的后处理动作或者后处理动作中的读取动作一律中断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一律中断的方法,产生如下问题:关于读取图像的劣化不重要的图像、后处理振动与读取时不重复的图像,生产率也一律降低。并且,在读取和后处理频繁地发生的情况下,中断会频繁地发生,生产率也大幅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即,解决所述的课题的本发明如以下。
(1)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连接用于读取原稿或者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的读取部、和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部,且具备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和对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所述读取部的读取、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判定所述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参照所述读取重要度和所述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根据所述必要性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
此外,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系统,连接以下部分而构成:图像形成部,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读取部,读取原稿或者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后处理部,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以及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所述读取部的读取、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判定所述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参照所述读取重要度和所述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根据所述必要性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的执行定时,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
此外,在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中,在具备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读取原稿或者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的读取部、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所述读取部的读取、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的装置中,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在所述图像形成控制方法中,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判定所述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参照所述读取重要度和所述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根据所述必要性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
(2)在以上的(1)中,所述控制部判定读取部读取原稿或者纸张中的读取对象部位的定时和后处理部对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而使其产生振动的定时是否重复,在不产生所述重复的情况下,将所述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无。
(3)在以上的(1)~(2)中,所述控制部在产生所述重复的情况下,在所述读取重要度高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有,在所述读取重要度低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无。
(4)在以上的(3)中,关于在所述读取部中所读取的图像执行该图像的识别或者解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作为所要求的所述读取重要度高于预定的值而进行处理。
(5)在以上的(3)~(4)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对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所述读取重要度进行设定或者设定变更。
(6)在以上的(1)~(5)中,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时,参照所述后处理部和所述读取部之间的振动影响度。
(7)在以上的(1)~(6)中,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在应执行读取的定时以外的期间执行后处理。
(8)在以上的(1)~(6)中,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使在应执行后处理的定时以外的期间执行读取。
(9)在以上的(1)~(6)中,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在读取完成之后执行后处理。
(10)在以上的(1)~(6)中,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在后处理完成之后执行读取。
发明的效果
(1)在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中,判定关于读取对象的读取重要度,判定读取的执行定时和后处理中的振动产生定时有无重复,参照读取重要度和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根据所判定的对策必要性控制读取和后处理,使得不会产生重复。其中,关于读取和后处理,由于不是一方正在执行时使另一方一律停止的方法,所以不会产生生产率一律降低的问题。
即,由于根据读取重要度或执行定时有无重复等来判定对策的必要性,所以在不需要振动对策的情况下,即使一方正在动作,另一方也不会停止动作。并且,在通过判定而需要振动对策的情况下,作为振动对策控制,在一方正在动作时,使另一方的动作停止。因此,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2)在以上的(1)中,判定读取部读取读取对象部位的定时和后处理部对纸张实施后处理而使其产生振动的定时是否重复,在不产生重复的情况下,将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无。因此,在不需要振动对策的情况下,即使一方正在动作,另一方也不会停止动作。并且,在通过判定而需要振动对策的情况下,作为振动对策控制,在一方正在动作时,使另一方的动作停止。因此,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3)在以上的(1)~(2)中,在产生重复的情况下,在读取重要度高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有,在读取重要度低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无。因此,在读取容易受到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需要对策的状况下,执行对策的控制。此外,在读取难以受到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不需要对策的状况下,不执行对策的控制。由此,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4)在以上的(3)中,在读取部中读取图像,并执行该图像的识别或者解析的情况下,作为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高于预定的值而进行处理,将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有。因此,在读取容易受到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需要对策的状况下,执行对策的控制。由此,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5)在以上的(3)~(4)中,在产生重复的情况下,在读取重要度高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有,在读取重要度低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无,且能够对该读取重要度进行设定或者设定变更,所以在读取容易受到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需要对策的状况下,执行对策的控制。此外,在读取难以受到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不需要对策的状况下,不执行对策的控制。由此,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6)在以上的(1)~(5)中,在判定使得不会产生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时,参照后处理部和读取部之间的振动影响度。因此,在读取容易受到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需要对策的状况下,执行对策的控制。此外,在读取难以受到后处理的振动的影响、不需要对策的状况下,不执行对策的控制。由此,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7)在以上的(1)~(6)中,作为使得不会产生重复的所述对策,通过控制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在应执行读取的定时以外的期间执行后处理,从而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8)在以上的(1)~(6)中,作为使得不会产生重复的所述对策,通过控制读取部的读取,使在应执行后处理的定时以外的期间执行读取,从而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9)在以上的(1)~(6)中,作为使得不会产生重复的所述对策,通过控制读取部的读取和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在读取完成之后执行后处理,从而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10)在以上的(1)~(6)中,作为使得不会产生重复的所述对策,通过控制读取部的读取和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在后处理完成之后执行读取,从而在具备后处理装置和读取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结构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读取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读取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读取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读取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读取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读取图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画面中的设定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中参照的表格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中参照的表格的内容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0图像形成装置
102通信部
103操作显示部
104存储部
105供纸部
107输送部
110原稿读取部
120读取信号处理部
130图像数据存储部
140图像处理部
150图像形成部
160定影部
190输出物读取部
200输出物读取装置
290输出物读取部
500后处理装置
590后处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中,有效率地实现产生振动的后处理的执行和纸张的读取的实施方式。
〔A〕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这里,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基于图1和图2,详细说明。这里,基于图1和图2,详细说明连接了供纸装置50、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出物读取装置200、后处理装置500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结构例。
供纸装置50包括通信部52和供纸部55而构成。这里,通信部52与所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等的其他的装置进行通信。供纸部55向图像形成装置100提供所容纳的纸张。
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部101、通信部102、操作显示部103、存储部104、供纸部105、输送部107、原稿读取部110、读取信号处理部120、图像数据存储部130、图像处理部140、图像形成部150、定影部160而构成。
控制部101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各部。通信部102与所连接的其他的装置(外部设备或供纸装置50或排纸装置200等)进行通信。操作显示部103进行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接受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状态显示。存储部104存储各种设定。供纸部105对在供纸托盘中容纳的纸张进行供给。输送部107在装置内输送纸张。原稿读取部110通过摄像元件而读取原稿的图像,生成原稿图像数据。读取信号处理部120对在原稿读取部110或后述的输出物读取部的摄像元件中获得的读取信号进行处理。图像数据存储部130存储在图像形成时的图像数据或各种数据。图像处理部140执行图像形成所需的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形成部150基于图像形成命令和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定影部160通过热和压力而使基于在纸张上形成的调色剂的图像稳定。
另外,如后所述,控制部101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判定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参照读取重要度和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根据所判定的必要性控制读取部的读取和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得不会产生重复。
这里,也可以与控制部101独立地,另外存在读取重要度判定部件、定时重复判定部件、读取重要度判定部件、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部件、振动对策控制部件。
输出物读取装置200包括通信部202、输送部207、输出物读取部290而构成。这里,通信部202与所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等的其他的装置进行通信。输送部207在装置内输送纸张。输出物读取部290读取在纸张上已图像形成的图像。
后处理装置500包括控制部501、通信部502、输送部507、后处理部590而构成。这里,控制部501控制后处理装置500的各种动作。通信部502与所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或输出物读取装置200等的其他的装置进行通信。输送部507在装置内输送纸张。后处理部590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或纸叠实施折叠或装订这样的各种后处理。
另外,在图2中,在后处理部590中,将装订处理部或可切换的大型堆叠装置等在动作时产生振动(图2中的虚线)的部位示意性地设为后处理部590a。这里,作为图像形成系统的其他的结构例,基于图3和图4,详细说明。
在该图3和图4中,表示连接了供纸装置50、图像形成装置100、输出物读取装置200、中间处理装置400、后处理装置500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例。另外,在图1-2和图3-4中,对同一部分赋予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该中间处理装置400位于输出物读取装置200和后处理装置500的中间,包括通信部402、输送部407、中间处理部490而构成。这里,通信部402与所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或输出物读取装置200等的其他的装置进行通信。输送部407在装置内输送纸张。中间处理部490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或纸叠,作为后处理的前工序,执行纸张反转、输送定时调整等各种处理。
另外,在图3和图4的结构的图像形成系统中,有时根据中间处理装置400的大小或坚固性,在到达输出物读取部290之前,来自后处理部590的振动振幅变化。即,有时在后处理部590中产生的振动在通过中间处理装置400时衰减,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成为小的振幅。
〔B〕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
以下,参照图5以后的流程图,说明图像形成装置或者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例的基本动作部分。
控制部101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开始图像形成作业时,判定振动对策的必要性(图5中的步骤S101)。
关于该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图5中的步骤S101),以下,参照图6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控制部101关于要执行的图像形成作业,确认是伴随折叠处理或装订处理等的后处理,还是伴随在图像形成部150中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输出物读取装置200中的读取(图6中的步骤S200)。
另外,输出物读取装置200中的读取相当于以下等各种情况:读取图而调整图像形成位置或画质的情况;比较输入图像数据和读取图像数据而发现图像形成不良纸张的情况;将图像形成结果留下作为证据(证据确认用图像)的情况。
在后处理和读取中的至少一方不存在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200中“否”),不会发生由后处理的振动(后处理振动)所引起的读取不当(读取图像的劣化)。因此,作为没有振动对策的必要性,结束处理(图6中的返回)。
在后处理和读取的双方都存在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200中“是”),存在发生由后处理振动所引起的读取不当(读取图像的劣化)的可能性。因此,控制部101进一步继续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以下的(a)和(b)这两个参数作为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的基准。
(a)有无输出物读取部290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后处理部590a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的定时重复。
(b)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
此时,若是读取定时和后处理定时不重复的情况下,则不发生由振动所引起的读取图像的劣化。因此,也可以不进行对于定时重复的对策。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读取定时和后处理定时重复的情况下,若是读取图像的质量劣化不重要的“读取重要度:低”的情形,则也有不需要对于定时重复的对策的情况。
并且,上述(a)和上述(b)可以并行地判定,也可以先判定其中一个。但是,在以下的状况下,根据判定顺序而能够减轻处理的负担。
另外,以上的定时重复判定(上述(a))成为考虑了纸张的输送速度、份数、后处理的结构的复杂的处理。此外,以上的读取重要度(上述(b))由于根据正在读取中的图像的选择时的重要度设定或分辨率设定等而决定,所以成为简单的处理。因此,以下,说明基于上述(a)和(b)的判定顺序的处理负担状况。
判定顺序(a)-(b):
设想没有频繁的后处理,作为后处理后的排纸部而使用两个连接的大型堆叠装置的情况。此时,若在一个大型堆叠装置中积满纸张的份数,则需要切换为对另一个大型堆叠装置排纸,在该切换时有时产生振动(后处理振动)。该切换是对几千份的排纸进行1次的频度,大多数情况下,图像读取和后处理振动不重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图像读取时先实施(b)的处理的话,处理比较轻松,但是,虽然只有一点点但CPU功率会浪费。若为读取“读取重要度:高”的情况多、后处理装置500的使用少、图像的读取和后处理振动的重复少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为了优先进行定时重复判定,最好按照(a)-(b)的顺序进行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
判定顺序(b)-(a):
考虑频繁地进行后处理,且虽然产生图像读取和后处理振动的定时重复,但如漏页检测那样全页为“读取重要度:低”的情况。在进行了作为复杂的处理的(a)的判定之后,在(b)的读取重要度判定中成为“低”,最终判定为不需要振动对策。此时,进行了复杂的处理的(a)的CPU功率量成为浪费。因此,若为打印“读取重要度:低”的情况多的图像形成装置,则为了优先进行读取重要度(上述(b))的判定,最好按照(b)-(a)的顺序进行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
另外,如以上的判定顺序,能够由控制部101根据图像形成系统的状态或图像形成作业或设定的状况而确定适合的判定顺序而执行、或者由用户从操作显示部103进行设定。
若在存在后处理和读取的双方(图6中的步骤S200中“是”),先进行定时重复判定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201中“先进行定时重复判定”),控制部101判定在输出物读取装置200内的输出物读取部290中执行纸张的读取的定时和在后处理装置500内的后处理部590(或者后处理部590a)中执行后处理时产生的振动(后处理振动)的产生定时的重复(定时重复)(图6中的步骤S202)。
此时,设作为在输出物读取装置200内的输出物读取部290中执行纸张的读取的定时,不是读取对象的纸张全部存在于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位置的定时,而是读取对象的纸张中的读取对象部位存在于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位置的定时。
这里,作为读取对象部位,考虑读取图像整体的情况、读取在图像整体中包含的一部分图像(主要部分的图像、位置对齐的基准标记、条形码等)的情况。此外,设作为在后处理事项时产生的后处理振动的产生定时,不是从后处理执行中的开始到结束为止的定时,而是装订执行时、大型堆叠装置的切换时等实际产生振动的定时。
并且,控制部101在根据定时重复判定而判定为没有产生定时重复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203中“否”),将振动对策的必要性作为无,结束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图6中的返回)。
另一方面,控制部101在根据定时重复判定而判定为产生定时重复的情况下(图6中的步骤S203中“是”),判定对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读取的图像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图6中的步骤S204)。
这里,“读取重要度”是,根据读取对象的图像的用途等而自动或者预先或者由用户所确定的值。这里,“读取重要度”根据读取分辨率、由读取对象面积的大小决定的容许误差的倒数等确定。
此外,作为该读取重要度,优选以预定的基准值(阈值)作为比较对象,设为高/中/低等的多个阶段。例如,读取分辨率300dpi以上为读取重要度:高,读取分辨率100~299dpi为读取重要度:中,读取分辨率1~99dpi为读取重要度:低,等。
此外,优选设为如下:即使是相同的读取分辨率,若读取对象面积为大则读取重要度为小,若读取对象面积为中则读取重要度为中,若读取对象面积为小则读取重要度为大,等。
“读取重要度:高”的具体例:
为了图像形成位置偏差校正而在纸张P上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对准色标(レジストパッチ)(图7中的线或者图8中的十字标记),由于需要图像形成位置偏差检测和图像形成位置偏差校正而需要准确地读取。因此,设为“读取重要度:高”。除此之外,关于处理最高浓度调整细线化强度调整色标、用于图像不良检测的十字标记等、色标或蜻蜓(十字)标记等的位置重要的色标,对应于“读取重要度:高”。
在对成为读取对象的字符图像(图9和图10中的grh1)执行字符识别的情况下,为了准确地执行字符识别,对应于“读取重要度:高”。
在读取图像中的条形码(图9中的bc1、图10中的bc2)而解析的情况下,为了无误地准确解析条形码,对应于“读取重要度:高”。
在对图像中的面部照片部分进行用于人物确定等的图像解析的情况下,为了准确地进行图像解析,对应于“读取重要度:高”。
在将读取图像用作输出图像的质量检查的情况下,要求读取图像的质量。因此,由于需要避免质量劣化,对应于“读取重要度:高”。
“读取重要度:中”的具体例:
作为图像形成的浓度平衡,检测浓度的变化和均匀性的浓度平衡调整色标(图11)设为“读取重要度:中”。
在根据读取图像而制作作为印刷页的一览的缩略图图像的情况下,读取图像的尺寸被缩小。因此,在读取中,不要求那么高的质量。但是,需要为能够识别图像的质量。因此,设为“读取重要度:中”。
“读取重要度:低”的具体例:
为了图像的浓度校正或灰度校正而在纸张P上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浓度色标或者色标(图12)的各色标的面积大于传感器的受光元件。因此,设为“读取重要度:低”。另外,除此之外,关于打印机伽马传感器调整色标、打印机伽马偏移调整色标、颜色查找表调整色标、校准色标等,对应于“读取重要度:低”。
在将读取图像用于进行漏页等的判断的情况下,认为即使是加入振动而质量劣化的图像也是充分的。因此,设为“读取重要度:低”。
并且,若通过读取重要度判定(图6中的步骤S204),读取重要度小于预定值(例如,“读取重要度:低”)(图6中的步骤S205中“否”),则控制部101将振动对策的必要性作为无,结束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图6中的返回)。
另一方面,控制部101若通过读取重要度判定(图6中的步骤S204),读取重要度为预定值以上(例如,“读取重要度:中”和“读取重要度:高”)(图6中的步骤S205中“是”),则存在具有振动对策的必要性的可能性。因此,接着继续处理。
另外,关于读取重要度,在如以上那样根据图像的种类或读取图像的利用方法而自动地决定的情况下,由控制部101决定。
此外,关于读取重要度,也能够由控制部101根据时刻而决定,而不是根据图像的种类或读取图像的利用方法。例如,上午或者从电源接通起的一定时间需要使图像形成系统稳定。因此,若为上午或者从电源接通起的一定时间内,则还能够将“读取重要度:中”变更为“读取重要度:高”。
另一方面,还存在在图像从外部输入的情况下等无法由控制部101决定的情况。此时,控制部101还能够在操作显示部103中显示显示画面103G1(参照图13),在该弹出画面103G1a中,使用户输入读取重要度。在该弹出画面103G1a中,显示有“读取重要度:高”的选项103G1a1、“读取重要度:中”的选项103G1a2、“读取重要度:低”的选项103G1a3。
此外,控制部101关于在后处理部590中产生的后处理振动,考虑在到达输出物读取部290之前振动振幅变化的可能性。
例如,若为图1和图2的结构的图像形成系统,则在后处理部590中产生的后处理振动以一定的状态到达输出物读取部290。此时,振动影响度为一定。因此(图6中的步骤S210中“否”),根据上述的读取重要度,执行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图6中的步骤S211)。
这里,控制部101沿着如图14所示的判定表格,执行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这里,若不产生定时重复,则振动对策必要性成为“不需要”。此外,在产生定时重复、且为读取重要度:高的情况和读取重要度:中的情况下,振动对策必要性成为“需要”。进一步,在产生定时重复、且为读取重要度:低的情况下,振动对策必要性成为“不需要”。
此外,若为图3和图4的结构的图像形成系统,则根据使用的中间处理装置400的大小或坚固性,有时到达输出物读取部290的来自后处理部590的振动振幅变化。即,有时在后处理部590中产生的振动在通过中间处理装置400时衰减,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成为小的振幅。
此时,由于振动影响度变化(图6中的步骤S210中“是”),所以根据上述的读取重要度和振动影响度,执行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图6中的步骤S212)。
例如,在中间处理装置400为小型的情况下,到达输出物读取部290的振动振幅不那么衰减。因此,设为“振动影响度:小”。此外,在中间处理装置400为中型的情况下,到达输出物读取部290的振动振幅稍微衰减。因此,设为“振动影响度:中”。此外,在中间处理装置400为大型且牢固的情况下,到达输出物读取部290的振动振幅大幅衰减。因此,设为“振动影响度:小”。另外,中间处理装置400为小型/中型/大型只要根据产生的振动或后处理装置500的大小等而相对地判断即可。
这里,控制部101沿着如图15所示的判定表格,判定是否需要振动对策。这里,若不产生定时重复,则振动对策必要性成为“不需要”。此外,若产生定时重复,则根据“读取重要度:高·中·低”和“振动影响度:大·中·小”,对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决定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此外,在产生定时重复,且在振动影响度:大或者中的情况下,在读取重要度:高和读取重要度:中的情况下,振动对策必要性成为“需要”。进一步,在产生定时重复,且在振动影响度:大或者中的情况下,在读取重要度:低的情况下,振动对策必要性成为“不需要”。此外,在产生定时重复,且在振动影响度:小的情况下,在读取重要度:高~低的全部的情况下,振动对策必要性成为“不需要”。
通过这样进行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能够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将振动对策判断为需要,能够避免因无用的振动对策所导致的生产率降低。
如以上的说明,控制部101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开始图像形成作业时,执行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图5中的步骤S101)。
在通过以上的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而判定为“不需要”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2中“否”),控制部101不执行特殊的振动对策控制,伴随着图像形成,执行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图5中的步骤S104)和后处理装置500的后处理(图5中的步骤S105)。
并且,直至达到图像形成作业的最终页为止,重复执行以上的处理(图5中的步骤S106)。
在通过以上的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而判定为“需要”的情况下(图5中的步骤S102中“是”),控制部101执行以下说明的振动对策控制,且伴随着图像形成,执行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和后处理装置500的后处理(图5中的步骤S103)。
并且,直至达到图像形成作业的最终页为止,重复执行以上的处理(图5中的步骤S106)。
这里,参照图16的流程图详细说明执行振动对策控制、且执行读取和后处理的处理(图5中的步骤S103)。
首先,控制部101在想要执行在第M份中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读取时,关于第m份之前的第m-1份的纸张,判定是否正在执行后处理(图16中的步骤S301)。
若不正在执行第m份之前的第m-1份的纸张的后处理(图16中的步骤S301中“否”),则控制部101执行输出物读取部290对在第m份中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读取(图16中的步骤S302)。另外,控制部101优选在正在执行该读取中设立正在执行读取标志,用于后述的正在执行中判定。(图16中的步骤S302~S303的虚线“正在执行中标志”)。
这里,控制部101监视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是否完成(图16中的步骤S303)。并且,控制部101在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完成的时刻(图16中的步骤S303中“是”),执行第m份的后处理(图16中的步骤S304)。另外,该步骤S304中的后处理的执行意味着在后处理中产生振动的行为。即,即将产生振动前为止的行为、例如纸张的整合或积载等也可以与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并行执行。
通过如以上,在需要对策的情况下,作为振动对策控制,在一方正在动作时使另一方的动作停止,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另一方面,若正在执行第m份之前的第m-1份的纸张的后处理(图16中的步骤S301中“是”),则控制部101等待第m-1份的纸张的后处理的执行完成(图16中的步骤S305、S306)。另外,控制部101优选在正在执行该后处理中设立正在执行后处理标志,用于正在执行中判定(图16中的步骤S305~S306的虚线“正在执行中标志”)。
若先进行的第m-1份的纸张的后处理完成(图16中的步骤S306中“是”),则控制部101执行输出物读取部290对于在第m份中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读取(图16中的步骤S307)。另外,控制部101优选在正在执行该读取中设立正在执行读取标志,用于后述的正在执行中判定。(图16中的步骤S307~S308的虚线“正在执行中标志”)。
这里,控制部101监视输出物读取部290的第m份的读取是否完成(图16中的步骤S308)。并且,控制部101在输出物读取部290的第m份的读取完成的时刻(图16中的步骤S308中“是”),执行第m份的后处理(图16中的步骤S309)。另外,该步骤S304中的后处理的执行意味着在后处理中产生振动的行为。即,即将产生振动前为止的行为、例如纸张的整合或积载等也可以与输出物读取部290的读取并行执行。
另外,控制部101优选在正在执行该第m份的后处理中设立正在执行后处理标志,在下一个第m+1份的读取开始时用于正在执行后处理中判定(图16中的步骤S301)(图16中的步骤S309~S301的虚线“正在执行中标志”)。
通过如以上,在需要对策的情况下,作为振动对策控制,在一方正在动作时使另一方的动作停止,能够有效率地执行后处理和读取。
〔C〕具体例:
以下,图17以后在图像形成系统的侧视图中表示纸张的配置,表示定时重复或振动对策控制的具体例。
〔C-1〕具体例(1):
图17是3页/份、1份、在1页和2页中进行后处理(装订)、在全页中进行读取的设定的情况。
这里,在装订执行时,1页和2页的纸张(p1和p2)到达后处理部590a,最终的3页(p3)正在通过输出物读取部290。此外,由于没有后续的份,所以后处理时的振动不会对图像读取图像产生影响。因此,为“读取定时和后处理定时不重复”状态。因此,在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中,振动对策判定为“不需要”。
〔C-2〕具体例(2):
图18是4页/份、2份、在全页中进行后处理(装订)、只在各份的1页中进行读取的设定的情况。
此时,份内的读取的纸张如份的开头纸或第2张那样在装订定时已通过。但是,此时,若份的张数少,则作为后续份的读取对象的纸张有可能与前份的装订定时一致。
这里,在图18所示的状态下,读取对象的第2份的第1页的纸张(p2-1)在先进行的第1份的装订时正在通过输出物读取部290。因此,为“读取定时和后处理定时不重复”状态。因此,在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中,振动对策判定为“不需要”。
〔C-3〕具体例(3):
图19是2页/份、3份、在全页中进行后处理(装订)、只在各份的1页中进行读取的设定的情况。
此时,份内的读取对象的纸张(p1-1)或后续份的读取对象的纸张(p2-1)在第1份的装订定时已通过。但是,此时,若份的张数少,则作为进一步后续的份(第3份、第4份、…)的读取对象的纸张有可能与前份的装订定时一致。
这里,在图19所示的状态下,读取对象的第2份的第1页的纸张(p2-1)在先进行的第1份的装订时正在通过输出物读取部290。另一方面,在图19所示的状态下,读取对象的第3份的第1页的纸张(p3-1)在第1份的装订时正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读取。因此,为“读取定时和后处理定时重复”状态。因此,在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中,振动对策判定为“需要”。
〔C-4〕具体例(4):
图20是4页/份、3份、在全页中进行后处理(装订)、在全页中进行读取的设定的情况。
这里,在图20所示的状态下,在想要执行先进行的第1份(p1-1~p1-4)的装订时,第2份的读取对象第2页的纸张(p2-2)正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读取途中。因此,为“读取定时和后处理定时重复”状态。因此,在振动对策必要性判定中,振动对策判定为“需要”。
因此,直到第2份的读取对象第2页的纸张(p2-2)的读取结束为止,不执行第1份(p1-1~p1-4)的装订而等待。并且,在第2份的读取对象第2页的纸张(p2-2)的读取结束且第2份的读取对象第3页的纸张(p2-3)的读取开始为止的纸间的期间,如图21所示,执行第1份(p1-1~p1-4)的装订(图21中的“产生振动”)。
另外,作为使得不会产生重复的振动对策控制,产生振动的装订动作不需要在读取对象纸张的纸间,只要避免读取的图像(例如,色标区域)即可。
若如以上执行振动对策控制,则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的读取的期间使装订等的后处理等待。此时,关于图像形成或输出物读取,不会发生等待或停止。因此,具有生产率的下降小的优点。因此,在少数页、大份数时有时成为有效的手段。另外,在纸间的期间无法完成后处理的情况下,以下的具体例(6)的方法成为有效。
〔C-5〕具体例(5):
图22是4页/份、3份、在全页中进行后处理(装订)、在全页中进行读取的设定的情况。
这里,图22所示的状态表示第1份的最终页的纸张(p1-4)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完成读取,第2份的第1页的纸张(p2-1)在输出物读取部290中即将读取前的状态。此时,在执行第1份(p1-1~p1-4)的装订时,定时与第2份中的其中1页的读取重复。
因此,如图23所示,调整读取的定时使其延迟,使得在第1份(p1-1~p1-4)的装订(图23中的“产生振动”)完成之后才开始第2份的第1页的读取。另外,为了使该第2份的第1页的读取的定时延迟,能够使用使第2份的供纸和图像形成的开始定时比原来(图22的状态)延迟的方法、将第2份的纸张输送定时暂时停止等各种方法。
若如以上执行振动对策控制,则能够使输出物读取部290中的读取的定时暂时等待。此时,虽然关于图像形成或输出物读取发生稍微的等待或停止,但具有即使是在纸间来不及的这样的消耗时间的后处理也能够应对的优点。
〔其他的结构例、动作例〕
图1~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或控制的一例,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能够应用以上的图像形成控制方法的全部图像形成装置或图像形成系统。
此外,表示了以上的说明中的读取重要度为3个阶段的例,但也可以是2个阶段或者4个阶段以上。同样地,表示了以上的说明中的振动影响度为3个阶段的例,但也可以是2个阶段或者4个阶段以上。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连接用于读取原稿或者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纸张的读取部、和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图像形成部,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所述读取部的读取、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
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
判定所述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
参照所述读取重要度和所述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
根据所述必要性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的执行定时,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判定读取部读取原稿或者纸张中的读取对象部位的定时和后处理部对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而使其产生振动的定时是否重复,在不产生所述重复的情况下,将所述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产生所述重复的情况下,
在所述读取重要度高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有,
在所述读取重要度低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对策的必要性判定为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关于在所述读取部中所读取的图像执行该图像的识别或者解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作为所要求的所述读取重要度高于预定的值而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对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所述读取重要度进行设定或者设定变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时,参照所述后处理部和所述读取部之间的振动影响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使在应执行读取的定时以外的期间执行后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使在应执行后处理的定时以外的期间执行读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的执行定时,使在读取完成之后执行后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作为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的所述对策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的执行定时,使在后处理完成之后执行读取。
1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连接有:
图像形成部,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
读取部,读取原稿或者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
后处理部,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所述读取部的读取、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部,
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
判定所述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
参照所述读取重要度和所述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
根据所述必要性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的执行定时,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
12.一种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对具备以下各部的装置进行控制:
图像形成部,对纸张进行图像形成;
读取部,读取原稿或者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
后处理部,对已进行了图像形成的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以及
控制部,对所述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所述读取部的读取、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进行控制,
在所述图像形成控制方法中,
判定关于成为读取对象的图像的读取所要求的读取重要度,
判定所述读取部中的读取的执行定时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中的产生振动的定时有无重复,
参照所述读取重要度和所述有无重复,判定使得不会产生该重复的对策的必要性,
根据所述必要性控制所述读取部的读取和所述后处理部的后处理的执行定时,使得不会产生所述重复。
CN201510764841.4A 2014-11-12 2015-11-11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592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9920A JP6115547B2 (ja) 2014-11-12 2014-11-12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2014-229920 2014-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2245A true CN105592245A (zh) 2016-05-18
CN105592245B CN105592245B (zh) 2018-09-11

Family

ID=5591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4841.4A Active CN105592245B (zh) 2014-11-12 2015-11-11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38555B2 (zh)
JP (1) JP6115547B2 (zh)
CN (1) CN105592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32966A (ja) * 2018-01-31 2019-08-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9613A (ja) * 2003-08-29 2005-03-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828434A (zh) * 2005-02-28 2006-09-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081202A1 (en) * 2005-03-31 2007-04-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3183175A (ja) * 2012-02-29 2013-09-12 Nisca Corp カッティング機構を有するスキャ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8458A (ja) 2003-09-01 2005-03-24 Riso Kagaku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24491A (ja) * 2004-05-17 2005-11-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32926A (ja) * 2006-07-27 2008-02-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9613A (ja) * 2003-08-29 2005-03-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828434A (zh) * 2005-02-28 2006-09-0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081202A1 (en) * 2005-03-31 2007-04-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3183175A (ja) * 2012-02-29 2013-09-12 Nisca Corp カッティング機構を有するスキャ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38555B2 (en) 2017-12-05
CN105592245B (zh) 2018-09-11
JP6115547B2 (ja) 2017-04-19
US20160134771A1 (en) 2016-05-12
JP2016096386A (ja) 2016-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9159B (zh) 设置设备、检查系统和检查处理的设置方法
CN103482402B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0195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reading
JP6221661B2 (ja) 検査装置、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検査方法、ならびに、印刷システム
US20210067649A1 (en) Image inspection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insp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323618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7092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1056749A (ja) 印刷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CN105592245A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控制方法
JP53890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95554A (ja) 携帯端末、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41551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300219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nspection devi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US20120257230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50373220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JP546013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1584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065124A1 (ja) サポート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US989585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64599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00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78037A (ja) 通信装置
JP2017087672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107851B2 (ja) 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17666978A (zh) 双面打印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