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9233B - 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使用调整机构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使用调整机构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79233B CN105579233B CN201580001902.XA CN201580001902A CN105579233B CN 105579233 B CN105579233 B CN 105579233B CN 201580001902 A CN201580001902 A CN 201580001902A CN 105579233 B CN105579233 B CN 1055792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ccentric cam
- state
- cam part
- cam
- target obj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41000610628 Trichoptilium incis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8010022579 ATP dependent 26S prote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72198 Serjania polyphy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调整机构(130)对安装在安装基座(120)上的目标物体(110)的位置进行调整。调整机构(130)具备第一凸轮(131)和第二凸轮(132)。第一凸轮(131)安装在设置于安装基座(120)上的轴部(123)上。第二凸轮(132)将第一凸轮(131)收纳在内侧,对目标物体(110)进行支承。第一凸轮(131)通过以轴部(123)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经由第二凸轮(132)来移动目标物体(110)。第二凸轮(132)通过以第一凸轮(131)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移动目标物体(110)。第一凸轮(131)的转动导致的目标物体(110)的位移量不同于第二凸轮(132)的转动导致的目标物体(110)的位移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具备该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使用该调整机构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下称为“喷墨记录装置”)可以作为一种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喷墨记录装置具备:若干个记录头、输送装置。在所述若干个记录头上,设置有用于喷出墨滴的若干个喷嘴队列。所述输送装置对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进行输送。喷墨记录装置的各记录头将墨滴喷到由输送装置送来的纸张上,形成墨点,从而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一般而言,各记录头以其喷嘴队列与输送装置相对且其喷嘴队列的列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式,配置在喷墨记录装置内的固定位置。其中的喷嘴队列的列方向从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的方向开始发生倾斜后,对应于该倾斜,形成墨点的位置(墨点形成位置)就相应地发生偏移。其结果,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品质就下降。因此,在将记录头安装到喷墨装置中时,需要精确地调整记录头的位置,使喷嘴队列的列方向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印刷装置,通过调整墨点形成位置的偏移,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该印刷装置具备:若干个喷嘴单元、辅助字车、字车和倾斜调整部。所述若干个喷嘴单元形成墨点。在所述辅助字车中,可将所述若干个喷嘴单元固定成一体。所述辅助字车安装在所述字车中,可沿主扫描方向滑动。所述倾斜调整部对所述辅助字车偏离主扫描方向产生的倾斜进行调整。该印刷装置中,在倾斜调整部中使用凸轮机构。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化以及图像形成速度的提高,从而喷墨记录装置被投入到市场中。所述喷墨记录装置中,更多的喷嘴队列设置在记录头上。
不过,存在如下问题: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队列越增加,喷嘴队列的倾斜导致墨点形成位置的偏移变得越大。其原因是:喷嘴孔距离作为墨点形成时的基准的喷嘴孔(基准孔)越远,则受到喷嘴队列倾斜的影响越大,从而墨点形成位置的偏移变得越大,而且,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队列越增加,就存在距离基准孔越远的喷嘴孔。因此,在设置了大量喷嘴队列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需要更精确地进行记录头的位置调整。
例如,在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凸轮机构用于记录头的位置调整的情况下,采用位移量小的凸轮机构。其结果,进行记录头的安装和调整的操作者(以下简称为“调整者”)能够精确地进行记录头的位置调整。不过,调整者在将记录头安装到喷墨记录装置中时,难以一开始就将记录头安装到接近最佳位置的位置(具体是,能够使用位移量小的凸轮机构来将记录头移动到最佳位置的位置)。因此,即使采用位移量小的凸轮机构,调整者也难以使用该凸轮机构将记录头的位置精确地调整为最佳位置。
还有,例如,记录头的位置调整除了在喷墨记录装置的制造时进行外,在喷墨记录装置投入市场后更换记录头时也要进行。因此,期望获得一种调整机构,利用该调整机构的话,不仅仅是制造者,进行记录头更换的技术服务人员也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调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机构、具备该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使用该调整机构的调整方法,利用该调整机构的话,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例如,记录头)的位置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一观点所涉及的调整机构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调整机构具备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轴部上。所述第二凸轮将所述第一凸轮收纳在内侧,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支承。所述第一凸轮通过以所述轴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经由所述第二凸轮来移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以所述第一凸轮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移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不同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
本发明的另一观点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调整机构、安装基座、作为目标物体的记录头。所述调整机构对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调整机构具备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轴部上。所述第二凸轮将所述第一凸轮收纳在内侧,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支承。所述第一凸轮通过以所述轴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经由所述第二凸轮来移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以所述第一凸轮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移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不同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
本发明的又一个观点所涉及的调整方法是使用调整机构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方法。所述调整机构具备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轴部上。所述第二凸轮将所述第一凸轮收纳在内侧,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支承。所述第一凸轮通过以所述轴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经由所述第二凸轮来移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以所述第一凸轮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移动所述目标物体。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不同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小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所述调整方法是进行下述(i)~(iii)的方法。(i)使所述第二凸轮进行转动,对所述目标物体相对于所述安装基座的位置进行粗调整。(ii)使所述第一凸轮进行转动,对所述目标物体相对于所述安装基座的位置进行微调整。(iii)使用紧固部件,将至少进行了所述粗调整或所述微调整的所述目标物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使用调整机构的调整方法,利用该调整机构的话,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例如,记录头)的位置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单元的第一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单元的第二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头单元的配置位置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基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的第一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的第二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嘴板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的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的仰视图。
图14是表示伴随着外部凸轮的转动而产生的凸轮销的外周面位置变化的图。
图15是表示伴随着内部凸轮的转动而产生的凸轮销的外周面位置变化的图。
图16是记录头已安装在头基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安装在头基部上的记录头的第二端侧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安装在头基部上的记录头的第一端侧的结构的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限制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伴随着凸轮销的转动而产生的记录头的位置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不对权利要求范围所涉及的发明进行限定。还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要素不一定全都是发明的解决方法所必需的。相同的符号在多个附图中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图。图2中的右侧对应于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右侧,图2中的左侧对应于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左侧。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喷墨记录装置。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装置壳体10、供纸部200、图像形成部300、纸张输送部400和纸张排出部500。本实施方式中,供纸部200配置在装置壳体10的内部下方。图像形成部300配置在供纸部200的上方。纸张输送部400配置在图像形成部300的一侧。纸张排出部500配置在图像形成部300的另一侧。
供纸部200具备供纸盒201和供纸辊202。供纸盒201相对于装置壳体10可拆卸。在供纸盒201中,将若干枚纸张P以堆叠状态进行收纳。供纸辊202将供纸盒201内的纸张P一枚一枚地取出,并送向纸张输送部400。
纸张输送部400具备:纸张输送通路401、第一输送辊对402、第二输送辊对403和配准辊对404。纸张P从供纸部200开始被送来,第一输送辊对402将纸张P送向纸张输送通路401。第二输送辊对403将第一输送辊对402送出的纸张P送向纸张输送通路401的下游侧。配准辊对404对第二输送辊对403送来的纸张P进行偏斜校正。配准辊对404为了使纸张P的图像形成与输送的时间同步,而使纸张P暂时等待。然后,配准辊对404配合图像形成的时间将纸张P送向图像形成部300。
图像形成部300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300具备:头单元100和输送装置301。头单元100与输送装置301配置成面对面。输送装置301将纸张输送部400送来的纸张P放到输送带302上并沿输送方向D1进行输送。其中,输送方向D1是从纸张输送部400侧朝向纸张排出部500侧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向。
头单元100具备若干种类(本实施方式中为4种)的记录头(以下简称为“头”)110。具体来说,4种的头110是喷出黑色墨滴的黑色头110k、喷出青色墨滴的青色头110c、喷出品红色墨滴的品红色头110m和喷出黄色墨滴的黄色头110y。头单元100中,各种头110具备若干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头110。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100中,总共具备12个(4(头的种类数)×3(各种的头数)个)头110。从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4种的头110k、110c、110m和110y按黑色头110k、青色头110c、品红色头110m、黄色头110y的顺序排列设置。关于头单元100,将在后面参照图3和图4进行详细叙述。
输送装置301将纸张P依次送向分别与4种的头110k、110c、110m和110y各自的喷嘴单元111(参照图4)相对的位置。4种的头110k、110c、110m和110y分别对送到其喷嘴单元111的对面位置上的纸张P进行墨滴喷射。其结果,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输送装置301将形成了图像的纸张P送至纸张排出部500。
纸张排出部500具备:排出辊对501、排出托盘502和排出口503。排出托盘502以从排出口503突出到装置壳体10的外部的方式,固定在装置壳体10上。从图像形成部300送来的纸张P通过排出辊对501从排出口503被排向排出托盘502。
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单元100的第一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单元100的第二立体图。
图3的第一立体图是从上方观察头单元100得到的图,表示头单元100中与输送装置301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结构。图4的第二立体图是从下方观察头单元100得到的图,表示头单元100中与输送装置301相对的一侧的结构。以下,将与输送装置301相对的一侧称为“相对侧”。还有,将与输送装置301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称为“非相对侧”。参照图3和图4,对头单元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头单元100的壳体(以下称为“单元壳体”)101具有顶面开口的箱型形状。在单元壳体101中,作为安装基座的头基部(以下简称为“基部”)120并排收纳在头单元100的左右方向上,数量对应于头110的种类数(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具体来说,4个基部120是安装黑色头110k的黑色用基部120k、安装青色头110c的青色用基部120c、安装品红色头110m的品红色用基部120m和安装黄色头110y的黄色用基部120y。
在各基部120上,所对应的种类的若干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头110沿着头单元100的前后方向配置成交错状。也就是说,在黑色用基部120k上,3个黑色头110k沿着头单元100的前后方向配置成交错状。同样地,在青色用基部120c上,3个青色头110c沿着头单元100的前后方向配置成交错状。同样地,在品红色用基部120m上,3个品红色头110m沿着头单元100的前后方向配置成交错状。同样地,在黄色用基部120y上,3个黄色头110y沿着头单元100的前后方向配置成交错状。
如图4所示,在与各头110相对的一侧,设置若干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喷出对应颜色的墨滴的喷嘴单元111。也就是说,在3个黑色头110k的每一个上,设置喷出黑色墨滴的4个喷嘴单元111。同样地,在3个青色头110c的每一个上,设置喷出青色墨滴的4个喷嘴单元111。同样地,在3个品红色头110m的每一个上,设置喷出品红色墨滴的4个喷嘴单元111。同样地,在3个黄色头110y的每一个上,设置喷出黄色墨滴的4个喷嘴单元111。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100中,总共具备48个(4(头的种类数)×3(各种头的数量)×4(每个头上设置的喷嘴单元数)个)喷嘴单元111。另外,图4中,鉴于纸面的情况,省略了青色头110c和品红色头110m的附图标记。还有,仅在若干个头单元111中的一部分上附上了附图标记。
图4中的箭头D2表示喷嘴队列的列方向。所述喷嘴队列形成在各头110的喷嘴单元111上。其中,如图8所示,喷嘴队列是指由喷出油墨的若干个喷嘴孔111a构成的队列111b。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喷嘴单元111上,形成有2列的喷嘴队列111b。构成2列的喷嘴队列111b的若干个喷嘴孔111a沿着头110的长边方向配置成交错状。因此,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平行于头110的长边方向。另外,在头110上设置的4个喷嘴单元111以其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平行于头110的长边方向的方式,被固定在头110上,与头110成一体。
回到图4,箭头D2k表示在黑色头110k的喷嘴单元111上形成的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箭头D2c表示在青色头110c的喷嘴单元111上形成的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箭头D2m表示在品红色头110m的喷嘴单元111上形成的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箭头D2y表示在黄色头110y的喷嘴单元111上形成的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
其中,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从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D1的方向开始发生倾斜后,对应于该倾斜,墨点形成位置就相应地发生偏移,纸张P上形成的图像的品质就下降。因此,每个头110需要在基部120上配置成其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D1。也就是说,需要若干个头110的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k、D2c、D2m和D2y互相平行且垂直于输送方向D1。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头单元100的前后左右对应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后左右。因此,头单元100的左右方向是平行于纸张输送方向D1的方向,头单元100的前后方向是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D1的方向。
另一方面,每个头110可拆卸地安装在基部120上,从而可更换。还有,对于头110和基部120,制造时存在公差和个体差异。因此,即使在基部120的相同位置上安装相同类型的头110,这些头110的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也不一定是相同的。因此,对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组装的操作者或者对头110进行更换的操作者在将头110安装到基部120上时,需要调整该头110的位置,使该头110的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平行于其它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且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D1。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头单元100的配置位置的图。
如图5所示,头单元100固定在装置壳体10的规定位置上,且固定成其前后左右对应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后左右。也就是说,头单元100的右侧,即收纳黑色用基部120k的一侧,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侧,头单元100的左侧,即收纳黄色用基部120的一侧,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左侧。由此,4种的头110k、110c、110m和110y从纸张输送方向D1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即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侧朝向左侧,按黑色头110k、青色头110c、品红色头110m、黄色头110y的顺序并排设置。另外,虽然在图5中没有表示,不过实际上在头单元100的下方配置有输送装置301。
图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基部120的立体图。
图6的立体图是从上方观察基部120得到的图,表示基部120的非相对侧的结构。基部120以其长边方向对应于头单元100的前后方向的方式,收纳在头单元100中。
在基部120上,设置有若干个(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头安装部121。在每个头安装部121上,安装有1个头110。在每个头安装部12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设置有定位部122,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设置有轴部123。例如,定位部122和轴部123都是圆柱形状的突起。在轴部123中,安装有凸轮销130(参照图10等)。凸轮销130是对安装在基部120上的头110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
在基部120中的轴部123的周围,若干个第一槽124形成为放射状。还有,在每个头安装部121的定位部122与轴部123之间,形成有矩形形状的开口125。在基部120上安装了头110的情况下,头110的喷嘴盒116(参照图8)从开口125朝向相对侧突出。还有,在基部12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3根侧板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若干个限制槽126。
图7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110的第一立体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头110的第二立体图。图9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嘴板113的俯视图。
图7的第一立体图是从上方观察头110得到的图,表示头110的非相对侧的结构。图8的第二立体图是从下方观察头110得到的图,表示头110的相对侧的结构。参照图7~图9,对头1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头110具备:散热板112、喷嘴板113、基板114和喷嘴盒116。喷嘴盒116对4个喷嘴单元111进行收纳,且露出它们的喷嘴孔111a。喷嘴盒116安装在喷嘴板113的相对侧。在基板114上,例如设置有用于控制墨滴喷出的控制电路。
在头110的长边方向的一端侧(图7中的右下侧和图8中的右上侧,以下称为“第一端侧”)上的散热板112的端部,形成有半圆形的半圆切口112a。还有,在散热板112的相对侧的面的半圆切口112a的周围,若干个第二槽117形成为放射状。
还有,在第一端侧上的喷嘴板113的端部,设置有突出部113b。突出部113b中,该端部的一部分向长边方向的外侧突出。还有,在头11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图7中的左上侧和图8中的左下侧,以下称为“第二端侧”)上的喷嘴板113的端部,形成有L字切口113a。L字切口113a是L字形状。
参照图9,对喷嘴板113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图9中的左侧对应于第一端侧,图9中的右侧对应于第二端侧。喷嘴板113是板状部件。在喷嘴板11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第一端侧的端部),设置有突出部113b。在喷嘴板113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第二端侧的端部),形成有L字切口113a。喷嘴板113具有一定的厚度。
例如,L字切口113a形成在喷嘴板113的第二端侧的端部的短边方向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图9中的下侧)。L字切口113a具有平行于长边方向的侧面(平行于厚度方向的面)Sa1和平行于短边方向的侧面Sa2。
例如,突出部113b设置在喷嘴板113的第一端侧的端部的短边方向的另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图9中的上侧)。突出部113b具有平行于长边方向的两个侧面Sb1和Sb2以及平行于短边方向的一个侧面Sb3。在将头110安装到基部120上的情况下,面Sb1由凸轮销130进行支承。面Sb1是平行于长边方向的两个侧面Sb1和Sb2中靠近喷嘴板113的短边方向的中央的面。以下,将由凸轮销130支承的突出部113b的侧面Sb1称为“被支承面”。
回到图7,在散热板112的第一端侧,形成有贯通孔151a。贯通孔151a被用于安装限制部件150的紧固部件(本实施方式中是螺丝,以下称为“限制部件用螺丝”)151(参照图16)贯通。同样地,在喷嘴板113的第二端侧,形成有贯通孔151b。贯通孔151b被限制部件用螺丝151贯通。
头110在其相对于基部120的位置被调整后,例如在其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被紧固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螺丝,以下称为“头螺丝”)115固定在基部120上。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5,对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整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凸轮销13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
图10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130的立体图。图1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130的分解图。图1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130的剖面图。图1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凸轮销130的仰视图。
凸轮销130是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基座是基部120,目标物体是头110。如图10和图11所示,凸轮销130具备内部凸轮131(第一凸轮)、外部凸轮132(第二凸轮)和施力部件133。内部凸轮131收纳在外部凸轮132中。通过将内部凸轮131安装在基部120的轴部123上,使凸轮销130被安装在基部120上。例如,通过将内部凸轮131、外部凸轮132和施力部件133构成为一个整体,并将内部凸轮131安装到轴部123上,使内部凸轮131、外部凸轮132和施力部件133作为一个整体被安装在基部120上。
参照图11,对内部凸轮131的结构进行说明。内部凸轮131通过以轴部123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经由外部凸轮132来移动头110。内部凸轮131具备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和第一操作部131a。
例如,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是圆柱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为圆板形状)的部件。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中,形成有第一嵌合孔131c。第一嵌合孔131c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轴部123进行嵌合。轴部123与第一嵌合孔131c进行嵌合后,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可以以轴部123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以下,将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底面(图11中是前侧的底面)B1称为“第一基部相对面”(第一底面)。在凸轮销130安装到基部120上的情况下,底面B1是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两个底面中与基部120相对的一侧的底面。另一方面,将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底面(图11中后侧的底面)称为“第一基部非相对面”。该底面是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两个底面中与基部120不相对的一侧的底面,即不是第一基部相对面B1的底面。
第一操作部131a受到使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转动的第一操作。例如,第一操作部131a由圆筒形状的部件构成。第一操作部131a的轴向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第一基部非相对面。另一方面,第一操作部131a的轴向的另一端侧通过切口的形成而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操作部131a的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31d。第一卡合部131d与外部凸轮132进行卡合。
如图13所示,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具有中心轴O1,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轴(轴部123)具有轴心O。中心轴O1离轴心O为规定的第一距离Z1。也就是说,内部凸轮131是偏心距离为第一距离Z1的偏心凸轮。因此,通过内部凸轮131的转动,使内部凸轮131的外周面P1移动。换句话说,通过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基于第一操作的转动,使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外周面P1移动。其结果,内部凸轮131的外周面P1使外部凸轮132(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移动,进而使外部凸轮132的外周面P2所支承的头110移动。
参照图10和图11,对外部凸轮132的结构进行说明。外部凸轮132将内部凸轮131收纳在内侧,对头110进行支承。外部凸轮132通过以内部凸轮131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头110移动。外部凸轮132具备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和第二操作部132a。
例如,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是圆柱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为圆板形状)的部件。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上,形成有第二嵌合孔132c。第二嵌合孔132c以可滑动的方式与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进行嵌合。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以内部凸轮131(具体是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内部凸轮131嵌合在第二嵌合孔132c中。
以下,将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底面(图11中是前侧的底面)称为“第二基部相对面”。在凸轮销130安装到基部120上的情况下,该底面是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两个底面中与基部120相对的一侧的底面。另一方面,将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底面(图11中后侧的底面)B2称为“第二基部非相对面”(第二底面)。该底面是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两个底面中与基部120不相对的一侧的底面,即不是第二基部相对面的底面。
第二操作部132a受到使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转动的第二操作。例如,第二操作部132a由圆筒形状的部件构成。第二操作部132a的轴向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第二基部非相对面B2。如图12所示,在第二操作部132a的轴向上靠另一端侧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卡合部132d。第二卡合部132d与内部凸轮131的第一卡合部131d进行卡合。
如图13所示,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具有中心轴O2,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轴(内部凸轮131)具有轴心O1。中心轴O2离轴心O1为规定的第二距离Z2。也就是说,外部凸轮132是偏心距离为第二距离Z2的偏心凸轮。因此,通过外部凸轮132的转动,使外部凸轮132的外周面P2移动。换句话说,通过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基于第二操作的转动,使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移动。其结果,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使外周面P2所支承的头110移动。
本实施方式中,内部凸轮131的偏心量即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偏心量(第一距离Z1),外部凸轮132的偏心量即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偏心量(第二距离Z2),它们不同。具体来说,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偏心量(第一距离Z1)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偏心量(第二距离Z2)。因此,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产生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产生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具体来说,使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旋转一周时产生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外周面P1移动的量、伴随着该外周面P1的移动而产生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移动的量都小于使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旋转一周时产生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移动的量。
参照图14和图15,对伴随着外部凸轮132和内部凸轮131各自的转动而产生的凸轮销130的外周面位置变化进行说明。另外,凸轮销130的外周面是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
图14是表示伴随着外部凸轮132的转动而产生的凸轮销130的外周面位置变化的图。图15是表示伴随着内部凸轮131的转动而产生的凸轮销130的外周面位置变化的图。
在图14和图15的说明中,图14或者图15中的上侧、下侧、右侧和左侧分别简称为“上侧”、“下侧”、“右侧”和“左侧”。还有,图14或者图15中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分别简称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或者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1或者P2上、且到该偏心凸轮部件131b或者132b的转动轴轴心O或者O1的距离最短的位置称为“最短位置”。还有,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或者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1或者P2上、且到该偏心凸轮部件131b或者132b的转动轴轴心O或者O1的距离最长的位置称为“最长位置”。还有,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外周面P1上的最上侧位置称为“第一最上方位置”。还有,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上的最上侧位置称为“第二最上方位置”。
图14的状态a表示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最短位置P21位于第二最上方位置的状态(以下称为“第一状态”)。第一状态中,第二最上方位置是位置X1。
图14的状态b表示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以下称为“第二状态”)。
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从而最短位置P21从第二最上方位置移动到外周面P2上的最右侧位置。由此,第二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X2位于第一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X1的上侧。也就是说,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从而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X1移动到上侧的位置X2。
图14的状态c表示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以下称为“第三状态”)。
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从而最短位置P21从外周面P2上的最右侧位置移动到最下侧位置。另一方面,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最长位置P22位于第二最上方位置。由此,第三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X3位于第二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X2的上侧。也就是说,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从而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X2移动到上侧的位置X3。
还有,虽然没有进行图示,在处于第三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最短位置P21移动到外周面P2上的最左侧位置,第二最上方位置返回位置X2。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X3移动到下侧的位置X2。还有,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状态返回到图14的状态a所示的第一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X2移动到下侧的位置X1。
还有,处于第三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状态返回到图14的状态b所示的第二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X3移动到下侧的位置X2。还有,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状态返回到图14的状态a所示的第一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X2移动到下侧的位置X1。
由此,通过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使第二最上方位置向上侧或者下侧移动。因此,例如,在凸轮销130处于第二最上方位置对头110进行支承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使第二最上方位置向上侧移动,就可以将头110的位置向上侧移动。还有,例如,在凸轮销130处于第二最上方位置对头110进行支承的情况下,向凸轮销130侧对头110施力时,通过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使第二最上方位置向下侧移动,就可以将头110的位置向下侧移动。所以,将头110安装在基部120上并对其位置进行调整的操作者(调整者)通过转动凸轮销130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就能够对凸轮销130所支承的头110的位置进行调整。
图15的状态a表示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最短位置P11位于第一最上方位置的状态(以下称为“第四状态”)。第四状态中,第二最上方位置是位置Y1。图15的例子中,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是其最短位置P21位于第二最上方位置的状态,即第一状态。
图15的状态b表示处于第四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以下称为“第五状态”)。
处于第四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从而最短位置P11从第一最上方位置移动到外周面P1上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内周面(第二嵌合孔132c的周面)上滑动。因此,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保持为第一状态或者与第一状态基本相同的状态。由此,第五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Y2位于第四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Y1的上侧。也就是说,处于第四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使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Y1移动到上侧的位置Y2。
其中,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偏心量(第一距离Z1)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偏心量(第二距离Z2)。因此,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产生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产生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因此,处于第四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的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位移量,即从位置Y1到位置Y2的位移量,小于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的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位移量,即从位置X1到位置X2的位移量。
另外,由于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外周面P1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随着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也可能略微转动。
图15的状态c表示处于第五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以下称为“第六状态”)。
处于第五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从而最短位置P11从外周面P1上的最右侧位置移动到最下侧位置。另一方面,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最长位置P12位于第一最上方位置。如上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内周面(第二嵌合孔132c的周面)上滑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保持为第一状态或者与第一状态基本相同的状态。由此,第六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Y3位于第五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Y2的上侧。也就是说,处于第五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从而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Y2移动到上侧的位置Y3。
如上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产生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产生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因此,处于第五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的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位移量,即从位置Y2到位置Y3的位移量,小于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时的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位移量,即从位置X2到位置X3的位移量。
还有,虽然没有进行图示,在处于第六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最短位置P11移动到外周面P1上的最左侧位置,第二最上方位置返回到位置Y2。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Y3移动到下侧的位置Y2。还有,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状态返回到图15的状态a所示的第四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Y2移动到下侧的位置Y1。
还有,处于第六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状态返回到图15的状态b所示的第五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Y3移动到下侧的位置Y2。还有,处于第五状态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的情况下,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状态返回到图15的状态a所示的第四状态。也就是说,第二最上方位置从位置Y2移动到下侧的位置Y1。
由此,通过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使第二最上方位置向上侧或者下侧移动。因此,例如,在凸轮销130处于第二最上方位置对头110进行支承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使第二最上方位置向上侧移动,就可以将头110的位置向上侧移动。还有,例如,在凸轮销130处于第二最上方位置对头110进行支承的情况下,向凸轮销130侧对头110施力时,通过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使第二最上方位置向下侧移动,就可以将头110的位置向下侧移动。所以,调整者通过转动凸轮销130的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就能够对凸轮销130所支承的头110的位置进行调整。
还有,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产生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产生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因此,与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进行调整的情况相比,转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调整者能够更精确地调整头110的位置。由此,调整者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对头110的位置进行较大移动的调整(粗调整),通过转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对头110的位置进行较小移动的调整(微调整)。由此,调整者能够精确地将记录头的位置调整到最佳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2,对施力部件133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施力部件133是向基部120侧对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第一基部相对面B1施力的部件,也是向头110的盖子部(散热板112)侧对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第二基部非相对面B2施力的部件。例如,施力部件133是弹性螺旋弹簧。其中,盖子部是头110中覆盖第二基部非相对面B2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盖子部是散热板112的第一端侧的端部,即形成有半圆切口112a一侧的端部。
施力部件133在内部凸轮131和外部凸轮132彼此远离的方向上分别对内部凸轮131和外部凸轮132施力。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凸轮131的第一卡合部131d与外部凸轮132的第二卡合部132d的卡合,来阻止内部凸轮131与外部凸轮132分离,并保持内部凸轮131收纳在外部凸轮132中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基部120上的轴部123的周围,若干个第一槽124形成为放射状。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第一基部相对面B1上,形成有第一突起131e。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受到来自施力部件133的力,从而第一突起131e进入第一槽124。第一槽124位于与第一突起131e相对的位置。因此,第一突起131e伴随着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而移动,依次进入到若干个第一槽124的一个一个中。
其中,例如,若干个第一槽124中的相邻两个第一槽124的间隔基于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转动时的头110的位移量而确定。例如,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转动相邻两个第一槽124之间的角度的情况下,头110产生一定的位移量,以该位移量达到规定的第一值(例如,0.01mm)的方式,来确定该相邻两个第一槽124的间隔。由此,若干个第一槽124作为刻度发挥作用,该刻度表示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转动时的转动量和头110的位移量。
还有,第一突起131e进入第一槽124时,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略微向基部120侧移动。相反地,第一突起131e退出第一槽124时,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略微向基部120侧的相反侧移动。因此,调整者在转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时,能够感觉到该操作(第一操作)。所以,调整者能够容易地知道已将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转动了多大的程度,从而容易进行头110的位置调整。
还有,如上所述,盖子部(散热板112的第一端侧的端部)中,在与第二基部非相对面B2相对的面的半圆切口112a的周围,若干个第二槽117形成为放射状。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第二基部非相对面B2上,形成有第二突起132e。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受到来自施力部件133的力,从而第二突起132e进入第二槽117。第二槽117位于与第二突起132e相对的位置。因此,第二突起132e伴随着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而移动,依次进入到若干个第二槽117的一个一个中。
其中,例如,若干个第二槽117中的相邻两个第二槽117的间隔基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转动时的头110的位移量而确定。例如,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转动相邻两个第二槽117之间的角度的情况下,头110产生一定的位移量,以该位移量达到规定的第二值的方式,来确定该相邻两个第二槽117的间隔。例如,第二值设定为大于第一值的值(例如,0.2mm)。由此,若干个第二槽117作为刻度发挥作用,该刻度表示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转动时的转动量和头110的位移量。
还有,第二突起132e进入第二槽117时,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略微向基部120侧的相反侧移动。相反地,第二突起132e退出第二槽117时,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略微向基部120侧移动。因此,调整者在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时,能够感觉到该操作(第二操作)。所以,调整者能够容易地知道已将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转动了多大的程度,从而容易进行头110的位置调整。
另外,通过第二基部非相对面B2被施力部件133向盖子部一侧施力,从而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进行转动时,使第二突起132e被保持在进入到若干个第二槽117中的一个第二槽117中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受到来自施力部件133的力,因此,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进行转动时,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被限制。也就是说,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不被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带着转动。另外,通过第一基部相对面B1被施力部件133向基部120一侧施力,从而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进行转动时,使第一突起131e被保持在进入到若干个第一槽124中的一个第一槽124中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受到来自施力部件133的力,因此,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进行转动时,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被限制。也就是说,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不被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带着转动。
接下来,参照图16~图19,对头110到基部120的安装方式进行说明。
图16是记录头110已安装在头基部12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安装在头基部120上的记录头110的第二端侧的结构的图。图18是表示安装在头基部120上的记录头110的第一端侧的结构的图。图19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限制部件150的立体图。另外,图17和图18中,省略了头110的喷嘴板113以外的部件的图示。
如图16所示,头110安装在基部120上,其第一端侧配置在基部120的轴部123侧,其第二端侧配置在基部120的定位部122侧。其中,基部120的轴部123侧是指基部120中安装凸轮销130的一侧。
头110安装在基部120上的状态下,在基部120上,安装一个以上(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临时止动部件140和一个以上(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限制部件150。例如,临时止动部件140和限制部件150安装在头110的两端附近。
临时止动部件140是在固定方向上对头110施力的部件,例如是扭转螺旋弹簧。本实施方式中,临时止动部件140将图16中的右下方向的偏置力F,即长边施力方向的偏置力F1和短边施力方向的偏置力F2的合偏置力F,付与头110。其中,长边施力方向是指头110的长边方向中从第一端侧朝向第二端侧的方向。还有,短边施力方向是指头110的短边方向中从设置突出部113b一侧朝向未设置突出部113b一侧的方向。由此,对于头110,在长边方向上被付与使其在长边施力方向上移动的力(偏置力F1),在短边方向上被付与使其在短边施力方向上移动的力(偏置力F2)。
在利用凸轮销130调整头110的位置之后,使用头螺丝115将头110固定在基部120上时,对头110的位置偏移进行限制的部件是限制部件150。例如,如图19所示,限制部件150具有:底板152、垂直于底板的两个侧板153。在底板152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51d。在贯通孔151d中,限制部件用螺丝151(参照图16)贯通其中。两个侧板153以贯通孔151d为中心而对称地连接于底板152。在两个侧板153的每一个上,都设置有限制片154。限制片154与基部120的限制槽126进行卡合。
如图17所示,头110的第二端侧中,喷嘴板113的L字切口113a卡在基部120的定位部122。也就是说,喷嘴板113以其L字切口113a的两个侧面Sa1和Sa2与定位部122抵接的状态,被偏置力F压在定位部122上。由此,对于头110,定位部122限制其受偏置力F而移动,其第二端侧的位置(调整前的临时位置)被确定。其中,喷嘴板113(头110)可以以定位部122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还有,喷嘴板113(头110)通过接受对偏置力F进行反弹的力,在长边方向上可沿着长边施力方向(偏置力F1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在短边方向上可沿着短边施力方向(偏置力F2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还有,如图18所示,头110的第一端侧中,喷嘴板113的被支承面Sb1由凸轮销130的外周面P2进行支承。也就是说,喷嘴板113在其被支承面Sb1抵接于凸轮销130的外周面P2的状态下,被偏置力F,特别是在短边施力方向上的偏置力F2,压在凸轮销130的外周面P2上。由此,对于头110,凸轮销130限制其第一端侧受偏置力F而移动,特别是限制在短边施力方向上的移动,其第一端侧的位置(调整前的临时位置)被确定。
另外,头110在其位置调整结束的时刻被头螺丝115(紧固部件)固定在基部120上,该紧固操作时,沿着头螺丝115的旋转方向的负荷(以下称为“紧固负荷”)被施加到头110上。紧固负荷与临时止动部件140的偏置力F相反,有时会移动调整后的头110的位置。为了防止该调整后的头110的位置偏移,设置有限制部件150。也就是说,通过限制部件150对头110进行把持且其限制片154卡合在基部120的限制槽126中,使紧固负荷被基部120接收。由此,防止紧固负荷导致调整后的头110的位置偏移。
图20是表示伴随着凸轮销130转动而产生的记录头110的位置变化的图。
在图20的说明中,图20中的上侧、下侧、右侧和左侧分别简称为“上侧”、“下侧”、“右侧”和“左侧”。还有,图20中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分别简称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另外,图20中的左右方向对应于基部120的长边方向。还有,图20中,省略了头110的喷嘴板113以外的部件的图示。
图20的状态b表示凸轮销130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时的头110的位置和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与基部120的长边方向一致。另外,图20的说明中,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保持在一定的状态(例如,第五状态)。
图20的状态a表示凸轮销130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时的头110的位置和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第三状态是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
第三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凸轮销130的外周面P2上的最上侧位置)位于第二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上侧。因此,通过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来使其从第二状态变化到第三状态,从而使头110的第一端侧被凸轮销130提向上侧。
其中,头110的第二端侧由临时止动部件140的偏置力F以及定位部122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头110可以以定位部122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因此,通过将头110的第一端侧提向上侧,使头110向左上倾斜,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也相应地向左上倾斜。
图20的状态c表示凸轮销130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时的头110的位置和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第一状态是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
第一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位于第二状态中的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下侧。其中,头110的第一端侧受到临时止动部件140朝向凸轮销130侧的偏置力F。因此,通过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来使其从第二状态变化到第一状态,从而使头110的第一端侧被偏置力F压向下侧。因此,通过将头110的第一端侧压向下侧,使头110向左下倾斜,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也相应地向左下倾斜。
如上所述,通过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使凸轮销130的外周面P2移动,从而将头110的第一端侧提向上侧或者压向下侧。其结果,头110倾斜,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倾斜。因此,调整者通过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能够使头110移动并改变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能够调整头110的位置来使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D。
还有,图20中,以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转动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对于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转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其转动产生的头110的位置的变化方式实质上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转动的情况相同。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使凸轮销130的外周面P2移动,从而将头110的第一端侧提向上侧或者压向下侧。其结果,头110倾斜,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倾斜。
如上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产生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产生的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外周面P2的位移量。因此,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的转动导致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倾斜的程度小于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的转动导致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倾斜的程度。因此,与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进行调整的情况相比,转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调整者能够更精确地调整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由此,调整者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对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进行较大移动的调整(粗调整),通过转动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对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进行较小移动的调整(微调整)。由此,调整者能够精确地将记录头的位置调整到最佳位置,即喷嘴队列111b的列方向D2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D1。
还有,如下那样使用凸轮销130进行已安装在基部120上的头110的位置调整。也就是说,首先,通过外部凸轮132的转动,进行头110相对于基部120的位置的粗调整。接下来,通过内部凸轮131的转动,进行头110相对于基部120的位置的微调整。然后,进行了粗调整和微调整的位置调整的头110被头螺丝115固定在基部120上。另外,也可以通过粗调整和微调整中的至少一种位置调整,对头110的位置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也可以是至少进行了粗调整或微调整的头110被头螺丝115固定在基部120上。
上述,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以各结构要素为主进行了示意性的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等只是一个例子,不限定于此。
例如,图3和图4所示的基部120、头110和喷嘴单元111的数量和布局只不过是例示,也可以是与图3或者图4不同的数量和布局。还有,图8所示的喷嘴孔111a和喷嘴队列111b的数量和布局只不过是例示,也可以是与图8不同的数量和布局。
还有,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偏心凸轮部件131b是圆板形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二偏心凸轮部件132b能够以其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其它形状,例如是多棱柱形状。
还有,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外部凸轮132是偏心凸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转动轴轴心O1到外周面P2的距离不固定的其它凸轮。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将记录头作为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进行了例示性的说明,但目标物体不限于记录头,也可以是需要进行位置调整的其它物体。
Claims (12)
1.一种调整机构,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具备:
第一凸轮,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轴部上;和
第二凸轮,将所述第一凸轮收纳在内侧,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支承,
所述第一凸轮通过以所述轴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经由所述第二凸轮来移动所述目标物体,
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以所述第一凸轮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移动所述目标物体,
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不同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
所述第一凸轮具备:
第一偏心凸轮部件,是具有第一嵌合孔的圆柱形状部件,所述第一嵌合孔与所述轴部可滑动地进行嵌合;和
第一操作部,接受使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进行转动的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中心轴距离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轴轴心为规定的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凸轮具备:
第二偏心凸轮部件,是具有第二嵌合孔的圆柱形状部件,所述第二嵌合孔与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可滑动地进行嵌合;和
第二操作部,接受使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进行转动的第二操作,
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中心轴距离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轴轴心为规定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基于所述第一操作进行转动,从而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使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目标物体进行移动,
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基于所述第二操作进行转动,从而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使所述目标物体进行移动,
所述调整机构还具备施力部件,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中与所述安装基座相对的一侧的底面为第一底面,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中不与所述安装基座相对的一侧的底面为第二底面,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安装基座侧对所述第一底面施力,也向所述目标物体中覆盖所述第二底面的盖子部一侧对所述第二底面施力,
在所述安装基座中的所述轴部的周围,若干个第一槽形成为放射状,
在所述盖子部中与所述第二底面相对的面,若干个第二槽形成为放射状,
在所述第一底面上形成有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伴随着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转动而依次进入到所述若干个第一槽的一个一个中,
在所述第二底面上形成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伴随着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转动而依次进入到所述若干个第二槽的一个一个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小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二底面被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盖子部侧施力,从而在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进行转动时,使所述第二突起被保持在进入到所述若干个第二槽中的一个第二槽中的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底面被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安装基座侧施力,从而在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进行转动时,使所述第一突起被保持在进入到所述若干个第一槽中的一个第一槽中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个第一槽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槽的间隔满足下列条件:在所述第一突起移动了该相邻的两个第一槽的距离后,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达到规定的第一值,
所述若干个第二槽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槽的间隔满足下列条件:在所述第二突起移动了该相邻的两个第二槽的距离后,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达到规定的第二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施力部件构成为一个整体,
将所述第一凸轮安装到所述轴部上,使所述第一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施力部件作为一个整体被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且到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转动轴轴心的距离最短的位置作为第二最短位置,
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最上侧位置作为第二最上方位置,
所述第二最短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时的状态作为第一状态,
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作为第二状态,
上述情况下,将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则所述第二最短位置从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开始移动到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最右侧位置,所述第二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且到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转动轴轴心的距离最长的位置作为第二最长位置,
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作为第三状态,
上述情况下,将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则所述第二最短位置从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最右侧位置开始移动到最下侧位置,所述第二最长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所述第三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位于所述第二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且到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转动轴轴心的距离最短的位置作为第一最短位置,
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最上侧位置作为第一最上方位置,
在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且到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转动轴轴心的距离最短的位置作为第二最短位置,
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最上侧位置作为第二最上方位置,
所述第二最短位置位于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时的状态作为第一状态,
所述第一最短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最上方位置时的状态作为第四状态,
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作为第五状态,
上述情况下,将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则所述第一最短位置从所述第一最上方位置开始移动到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最右侧位置,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在所述第二嵌合孔的周面上滑动,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保持为所述第一状态或者与所述第一状态基本相同的状态,所述第五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位于所述第四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且到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转动轴轴心的距离最长的位置作为第一最长位置,
处于所述第五状态的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的状态作为第六状态,
上述情况下,将处于所述第五状态的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再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则所述第一最短位置从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的最右侧位置开始移动到最下侧位置,所述第一最长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最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偏心凸轮部件在所述第二嵌合孔的周面上滑动,所述第二偏心凸轮部件保持为所述第一状态或者与所述第一状态基本相同的状态,所述第六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位于所述第五状态中的所述第二最上方位置的上侧。
10.一种调整机构,对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具备:
第一凸轮,安装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上的轴部上;和
第二凸轮,将所述第一凸轮收纳在内侧,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支承,
所述第一凸轮通过以所述轴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经由所述第二凸轮来移动所述目标物体,
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以所述第一凸轮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移动所述目标物体,
所述第一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不同于所述第二凸轮的转动导致的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移量,
在利用所述调整机构对所述目标物体进行位置调整后,使用紧固部件将所述目标物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时产生紧固负荷,为此而在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限制部件来防止紧固负荷导致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座具有限制槽,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与所述限制槽进行卡合的限制片。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
所述安装基座;以及
作为所述目标物体的记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29428 | 2014-06-24 | ||
JP2014-129428 | 2014-06-24 | ||
PCT/JP2015/066726 WO2015198864A1 (ja) | 2014-06-24 | 2015-06-10 | 調整機構、調整機構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調整機構を用いた調整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9233A CN105579233A (zh) | 2016-05-11 |
CN105579233B true CN105579233B (zh) | 2017-04-26 |
Family
ID=5493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0190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79233B (zh) | 2014-06-24 | 2015-06-10 | 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使用调整机构的调整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04482B2 (zh) |
EP (1) | EP3162564B1 (zh) |
JP (1) | JP6245363B2 (zh) |
CN (1) | CN105579233B (zh) |
WO (1) | WO20151988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40959B2 (ja) * | 2015-11-18 | 2021-03-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ヘッド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
CN106626819A (zh) * | 2016-12-28 | 2017-05-10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绘机及其偏心轮 |
WO2018120804A1 (zh) * | 2016-12-28 | 2018-07-05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喷绘机及其偏心轮 |
JP6888482B2 (ja) | 2017-08-29 | 2021-06-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ヘッド位置調整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10854427B2 (en) * | 2018-08-30 | 2020-12-01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Radio frequency (RF) pulsing impedance tuning with multiplier mode |
JP7421515B2 (ja) * | 2021-05-11 | 2024-01-26 |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8416A (zh) * | 2007-06-07 | 2008-12-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间隙调节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514401A (zh) * | 2010-08-18 | 2012-06-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88571U (zh) * | 1986-05-20 | 1987-12-01 | ||
JPS6323050A (ja) * | 1986-07-15 | 1988-01-30 | Bridgestone Cycle Co | 二輪車用無段変速装置 |
JP2001162076A (ja) * | 1999-12-07 | 2001-06-19 | Juki Corp | ミシンの布送り装置 |
JP2002019097A (ja) | 2000-07-12 | 2002-01-22 | Seiko Epson Corp | ドットの形成位置のずれの調整 |
JP2004329289A (ja) * | 2003-04-30 | 2004-11-25 | Pegasus Sewing Mach Mfg Co Ltd | 細筒ミシンの送り装置 |
JP2006188013A (ja) * | 2005-01-07 | 2006-07-20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記録ヘッド位置調整構造、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位置調整方法 |
KR20060110489A (ko) * | 2005-04-20 | 2006-10-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슁글링 인쇄 방법 |
JP4639986B2 (ja) * | 2005-06-23 | 2011-02-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位置決め方法 |
US7866774B2 (en) * | 2007-01-31 | 2011-01-11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A2588058C (en) * | 2007-05-08 | 2014-07-15 | Stefan A. Lupke | Alignable cooling plug for extruder |
JP5327440B2 (ja) * | 2008-12-01 | 2013-10-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キャリッジ、該キャリッジ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
JP2010228434A (ja) * | 2009-03-05 | 2010-10-14 | Ricoh Co Ltd | マルチ記録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178105A (ja) * | 2010-03-03 | 2011-09-15 | Seiko Epson Corp | 記録装置 |
JP5327145B2 (ja) * | 2010-06-17 | 2013-10-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滴噴射装置 |
US8297736B2 (en) * | 2010-08-20 | 2012-10-30 | Ffei Limited | Inkjet head support assembly |
-
2015
- 2015-06-10 US US15/023,822 patent/US9604482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6-10 WO PCT/JP2015/066726 patent/WO201519886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6-10 JP JP2016529271A patent/JP62453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6-10 EP EP15812749.8A patent/EP3162564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5-06-10 CN CN201580001902.XA patent/CN1055792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8416A (zh) * | 2007-06-07 | 2008-12-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间隙调节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514401A (zh) * | 2010-08-18 | 2012-06-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位置调节机构及记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162564B1 (en) | 2020-10-28 |
JP6245363B2 (ja) | 2017-12-13 |
EP3162564A4 (en) | 2018-03-21 |
EP3162564A1 (en) | 2017-05-03 |
US20160236490A1 (en) | 2016-08-18 |
WO2015198864A1 (ja) | 2015-12-30 |
US9604482B2 (en) | 2017-03-28 |
CN105579233A (zh) | 2016-05-11 |
JPWO2015198864A1 (ja) | 2017-04-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79233B (zh) | 调整机构、具备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使用调整机构的调整方法 | |
US1005282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 pattern formation dur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 |
US7762642B2 (en) | Media advance calibration | |
CN109963721A (zh) | 用于在片材式基底上实施喷墨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080008896A (ko) | 화상형성장치의 헤드 조정방법 | |
EP2921301B1 (en) |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JP2012161992A (ja) |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機構、液滴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方法ならびに交換方法 | |
JP7352128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6735824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ティングを利用したコーティング鋼板の製造装置 | |
JP5011802B2 (ja) | 液滴吐出ヘッド、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
US20150091958A1 (en) | Liquid election apparatus, pattern group recording method, tilt angle det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WO2015186592A1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7446786B2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US8833927B2 (en) | Printer having skewed transfix roller to reduce torque disturbances | |
US20080170111A1 (en) | Ink jet printer | |
US20220169055A1 (en) | Recording-head posi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recording-head modu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2161266B (zh) |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
US10836188B2 (en) | Head assembly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11267269B2 (en) | Recording-head posi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recording-head modul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361736B2 (ja) |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吐出ヘッドの調整方法 | |
WO2003004280A2 (en) | Improved uniformity ink jet system | |
JP589398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ヘッド検査方法 | |
US8727496B2 (en) | Printing | |
JP7114320B2 (ja) | 印刷ヘッド用の組付装置 | |
CN109397878A (zh) | 喷墨记录装置及记录头的位置调整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