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6782B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76782B
CN105576782B CN201510976342.1A CN201510976342A CN105576782B CN 105576782 B CN105576782 B CN 105576782B CN 201510976342 A CN201510976342 A CN 201510976342A CN 105576782 B CN105576782 B CN 105576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763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76782A (zh
Inventor
门山隆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76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76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76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能够与外部设备一起操作的第一设备中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来自该外部设备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响应于所检测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而向该外部设备传送用于允许开始功率传送的应答信号;从该外部设备接收用于请求将该第一设备中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第一频率改变为第二频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其中利用具有该第一频率的通信载波与该外部设备通信;响应于来自该外部设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将该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该第一频率改变为该第二频率;和经由具有该第二频率的功率传送载波来接收功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本申请是以下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201110021142.2,申请日:2011年1月19日,发明名称: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1月2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JP2010-014028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在这里合并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诸如IC卡和移动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作为一个示例,通过在地铁站仅仅使得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越过在自动检票口中安装的读取器/写入器,用户就可以通过该检票口,这是非常方便的。
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和读取器/写入器例如使用具有诸如13.56MHz的特定频率的载波。通过使得读取器/写入器传送其上已叠加了载波信号的载波并使得已经经由天线接收到该载波的信息处理设备使用载荷调制发回响应于所接收的载波信号的应答信号,而在读取器/写入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之间执行通信。
而且,在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领域中,还正提出用于电池等的非接触充电的技术。作为一个示例,已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功率传输系统,该系统规定功率接收设备的额定功率并持续传送功率,使得功率传送设备的最大传输功率与功率接收设备的额定功率匹配(例如,见日本公开专利公开号2008-206233)。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使用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载波来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功率接收单元可使用第二频率的第二载波来从外部设备无线接收功率,该第二频率与该第一频率不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能够与外部设备一起操作的第一设备中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检测来自该外部设备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响应于所检测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向该外部设备传送用于允许开始功率传送的应答信号;从该外部设备接收用于请求将该第一设备中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第一频率改变为第二频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其中利用具有该第一频率的通信载波与该外部设备通信;响应于来自该外部设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将该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该第一频率改变为该第二频率;和经由具有该第二频率的功率传送载波来接收功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可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具有第一通信单元和功率接收单元;和外部设备,具有第二通信单元和功率传送单元。该第二通信单元可被配置为使用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载波与第一通信单元无线通信,而该功率传送单元被配置为使用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载波向该功率接收单元无线传送功率,该第二频率与该第一频率不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促使第一设备执行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检测来自外部设备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响应于所检测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向该外部设备传送用于允许开始功率传送的应答信号;从该外部设备接收用于请求将该第一设备中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第一频率改变为第二频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其中利用具有该第一频率的通信载波与该外部设备通信;响应于来自该外部设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将该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该第一频率改变为该第二频率;和经由具有该第二频率的功率传送载波来接收功率。
当在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中提供非接触充电功能时,为了使得该设备小型化,优选的是将用于非接触通信的天线附加用于非接触充电。
然而,如果在非接触充电期间使用用于非接触通信的具有13.56MHz频率的载波,则非接触充电期间的高输出意味着感应电压将特别高,这导致信息处理设备中为了非接触通信而提供的电路将被损坏的风险。
而且,即使在非接触充电期间使用用于非接触通信的除了13.56MHz之外的频率的载波,将仍然产生感应电压,这导致向信息处理设备中为了非接触通信而提供的电路施加感应电压和电流。如果该状态长时间持续,则存在这样的电路将被损坏的风险。
根据以上描述,期望提供新颖的改善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其中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和充电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可能安全地执行非接触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主要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2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第一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第二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第三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6是主要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7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6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8是主要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9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8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10是图8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所执行的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11是主要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12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1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13是示出了用于信息处理设备装配有滤波器的情况和信息处理设备没有装配有滤波器的情况的、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电压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图表;和
图14是示出了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电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的两个图表,一个用于信息处理设备装配有滤波器的情况,而另一个用于信息处理设备没有装配有滤波器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其后,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在该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件用相同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这些结构元件的重复解释。
按照下面指示的顺序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信息处理系统(第一实施例)
2.第一充电/通信处理
3.第二充电/通信处理
4.第三充电/通信处理
5.信息处理系统(第二实施例)
6.信息处理系统(第三实施例)
7.充电/通信处理
8.信息处理系统(第四实施例)
9.数值模拟结果
1.信息处理系统(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图1是主要示出了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在图1中,信息处理系统1000包括装配有读取器/写入器功能的充电设备100和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例如移动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200。要注意的是,充电设备100是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一个示例,而信息处理设备200是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一个示例。
充电设备100包括功率传送单元102、通信单元104、振荡单元106、和分频单元108。功率传送单元102使用图2中示出的充电设备100中提供的线圈L0来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功率,这稍后进行描述。通信单元104使用图2中示出的线圈L0来与信息处理设备200通信。振荡单元106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分频单元108对振荡单元106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划分。
通信单元104将对通信期间振荡单元106所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具有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要注意的是,13.56MHz频率是本发明的“第一频率”的一个示例。在功率传送期间,功率传送单元102使用例如6.78MHz频率的交流电,这是由分频单元108对通过划分振荡单元106所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而产生的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进一步划分所产生的。要注意的是,6.78MHz频率是本发明的“第二频率”的一个示例,其是第一频率的次谐波。
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功率接收单元202、通信单元204、移动通信单元206、振荡单元208、210和天线212。功率接收单元202使用图2中示出的信息处理设备200中提供的线圈L1来从充电设备100接收功率,这稍后进行描述。通信单元204使用图2中示出的线圈L1来与充电设备100通信。移动通信单元206使用天线212和与移动电话网(未示出)相连的基站300通信。振荡单元208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振荡单元210生成具有例如19.2MHz频率的交流电。
通信单元204将对通信期间振荡单元208所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移动通信单元206将通信期间振荡单元210所生成的19.2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
在该信息处理系统1000中,充电设备100和信息处理设备200能够进行非接触通信和非接触充电。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的配置。图2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的总体配置的图。
在图2中,充电设备100包括天线110、控制单元112、振荡器118、分频器120、和适配器122。天线110包括线圈L0。控制单元112控制充电设备100的各组件。控制单元112还包括通信控制单元114和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振荡器118是生成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的诸如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器。分频器120对振荡器118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划分,以生成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和6.78MHz频率的交流电。适配器122与AC电源302相连,并向充电设备100的各组件供电。
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其中线圈L1和电容器C1并联连接的谐振电路214、集成电路(“IC”)芯片216、218、电池220、滤波器222、和用于激活或禁止(deactivate)电容器C2的开关(SW)224。要注意的是,SW 224是本发明的“设置单元”的一个示例。在谐振电路214中,将13.56MHz频率设置为谐振频率。IC芯片216是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IC芯片218是用于对电池220充电的电路。电池220存储从充电设备100传送的功率。电池220还向信息处理设备200的各组件供应所存储的功率。利用特定截止频率来设置滤波器222。例如,如果当充电设备100传送功率时使用6.78MHz频率交流电,则在滤波器222中设置6.78MHz截止频率。
IC芯片218包括感测电路226和SW切换电路228。感测电路226检测特定频率的信号。例如,如果当充电设备100传送功率时使用6.78MHz频率交流电,则感测电路226检测6.78MHz频率交流电。SW切换电路228是本发明的“设置单元”的一个示例并控制SW 224的通/断切换。当SW 224接通时,连接电容器C2并在特定频率处设置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例如,如果充电设备100在功率传送期间使用6.78MHz频率交流电,则以6.78MHz频率来设置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同时连接电容器C2。要注意的是,尽管IC芯片216和IC芯片218在本实施例中是单独IC芯片,但是IC芯片216和IC芯片218可由同一IC芯片实现。
2.第一充电/通信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所执行的第一充电/通信处理。图3是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所执行的第一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在图3中,首先,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开始轮询,即,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通过例如按照特定间隔向外部传送具有6.78MHz频率的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来开始搜索信息处理设备200(步骤S302)。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其后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具有6.78MHz频率的请求信号(步骤S304)。
接下来,信息处理设备200的感测电路226检测在步骤S304中传送的具有6.78MHz频率的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步骤S306)。
此后,信息处理设备200的IC芯片218向充电设备100传送用于允许开始功率传送的应答信号,作为对于在步骤S304中传送的请求信号的响应(步骤S308)。
接下来,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具有6.78MHz频率的对于改变信息处理设备200的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步骤S310)。
此后,基于在步骤S310中传送的请求信号,信息处理设备200的SW切换电路228接通SW 224,以将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从13.56MHz频率改变为6.78MHz频率(步骤S312)。
接下来,信息处理设备200的IC芯片218向充电设备100传送应答信号,作为对于在步骤S310中传送的请求信号的响应(步骤S314)。
此后,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使用具有6.78MHz频率的交流电开始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功率(步骤S316)。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其后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功率(步骤S318)并且当前处理结束。
根据图3中示出的第一充电/通信处理,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使用6.78MHz频率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用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以及功率。这里,由于信息处理设备200装配有其截止频率被设置为6.78MHz的滤波器222,所以滤波器222阻止了具有6.78MHz频率的交流电。通过这样做,在非接触充电期间,可能抑制向IC芯片216(或者换言之,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的载荷。如果例如执行一次非接触通信花费最多一分钟并且一天执行10次非接触通信,则由于非接触通信,将最多一天10分钟向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载荷。相反,如果例如用户无意或有意将信息处理设备200留在充电设备100上达到半天、一天、几天、或者甚至几个月,则由于非接触充电,将长时间向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载荷。根据当前实施例,由于可能抑制向IC芯片216(或者换言之,非接触充电期间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的载荷,所以即使当非接触充电状态长时间持续时,也可能防止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受到损坏。这意味着可安全地执行非接触充电。
要注意的是,尽管该信息处理设备200在当前实施例中装配有其截止频率被设置为6.78MHz的滤波器222,但是该信息处理设备200中提供的滤波器可以是除了其谐波分量之外仅使得用于通信的频率(例如,具有13.56MHz频率的信号或基带信号)通过的任何滤波器。
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当前实施例中由充电设备100传送功率,但是例如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移动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也可能传送功率。
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当前实施例中当充电设备100传送功率时使用6.78MHz频率的交流电,但是优选的是,使用较低次谐波频率的交流电,例如通过更大分频比产生的3.39MHz频率。例如,根据辐射保护标准,通常可能与高频输出相比安全地增加低频输出。通过这样做,由于充电设备100可能安全传送具有高输出的功率,所以可改善充电效率。
3.第二充电/通信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所执行的第二充电/通信处理。图4是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所执行的第二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在图3中示出的第一充电/通信处理之后,执行当前处理。
在图4中,首先,充电设备100的通信控制单元114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用于开始非接触通信的请求信号(步骤S402)。
接下来,信息处理设备200的IC芯片218向充电设备100传送响应于在步骤S402中传送的请求信号的用于允许开始通信的应答信号(步骤S404)。
此后,充电设备100的通信控制单元114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用于改变信息处理设备200的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步骤S406)。
接下来,基于在步骤S406中传送的请求信号,信息处理设备200的SW切换电路228关断SW 224,以将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从6.78MHz频率改变为13.56MHz频率(步骤S408)。
此后,信息处理设备200的IC芯片218向充电设备100传送应答信号作为对于在步骤S406中传送的请求信号的响应(步骤S410)。
此后,充电设备100的通信控制单元114使用具有13.56MHz频率的载波开始与信息处理设备200的非接触通信(步骤S412)。充电设备100的通信控制单元114然后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信号(步骤S414)并且当前处理结束。
根据图4中示出的第二充电/通信处理,在信息处理系统1000中,当在非接触充电之后执行非接触通信时,信息处理设备200的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从非接触充电期间所改变到的6.78MHz频率改变为13.56MHz频率。因此,甚至在非接触充电之后也可能可靠地执行非接触通信。
4.第三充电/通信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所执行的第三充电/通信处理。图5是图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所执行的第三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在图5中,首先,信息处理设备200的IC芯片218请求充电设备100传送功率(步骤S502)。
接下来,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将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从通信期间使用的13.56MHz频率改变为例如6.78MHz(步骤S504)。
此后,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开始轮询,即,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通过按照特定间隔向外部传送具有6.78MHz频率的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来开始搜索信息处理设备200(步骤S506)。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其后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具有6.78MHz频率的请求信号(步骤S508)。
接下来,信息处理设备200的感测电路226检测在步骤S508中传送的具有6.78MHz频率的用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步骤S510)。
此后,信息处理设备200的IC芯片218响应于在步骤S508中传送的请求信号向充电设备100传送用于允许开始功率传送的应答信号(步骤S512)。
接下来,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用于改变信息处理设备200的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的具有6.78MHz频率的请求信号(步骤S514)。
此后,基于在步骤S514中传送的请求信号,信息处理设备200的SW切换电路228接通SW 224,以将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从13.56MHz频率改变为6.78MHz频率(步骤S516)。
接下来,信息处理设备200的IC芯片218向充电设备100传送应答信号作为对于在步骤S514中传送的请求信号的响应(步骤S518)。
此后,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使用具有6.78MHz频率的交流电开始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功率(步骤S520)。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其后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功率(步骤S522)并且当前处理结束。
根据图5中示出的第三充电/通信处理,在从信息处理设备200接收到功率传送请求之后,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将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从通信期间使用的13.56MHz改变为6.78MHz。除了功率之外,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然后使用6.78MHz频率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和对于改变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这里,由于信息处理设备200装配有其截止频率被设置为6.78MHz的滤波器222,所以滤波器222阻止具有6.78MHz频率的交流电。通过这样做,由于可能抑制施加到IC芯片216(或者换言之,非接触充电期间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的载荷,所以即使当非接触充电状态长时间持续时,也可能防止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受到损坏。这意味着可安全地执行非接触充电。
5.信息处理系统(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图6是主要示出了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例如移动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代替充电设备100,使得这样的信息处理设备传送功率,并还通过使用移动通信单元的振荡单元所生成的交流电来传送功率。
在图6中,信息处理系统2000包括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例如移动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600、200。要注意的是,信息处理设备600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一个示例,而信息处理设备200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一个示例。
信息处理设备600包括功率传送单元602、通信单元604、移动通信单元606、振荡单元608、630、和分频单元632。功率传送单元602使用图7中示出的该信息处理设备600中提供的线圈L0来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功率,这稍后进行描述。通信单元204使用图7中示出的线圈L0来与信息处理设备200通信。移动通信单元206使用天线634和与移动电话网(未示出)相连的基站304通信。振荡单元608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振荡单元630生成具有例如19.2MHz频率的交流电。要注意的是,19.2MHz频率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频率”的一个示例。分频单元632对该振荡单元630所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划分。
通信单元604将对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608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具有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功率传送单元602使用具有例如由分频单元632对功率传送期间由振荡单元630生成的具有19.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而产生的具有4.8MHz频率的交流电。移动通信单元606将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630生成的具有19.2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
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功率接收单元202、通信单元204、移动通信单元206、振荡单元208、210、和天线212。功率接收单元202使用图7中示出的信息处理设备200中提供的线圈L1来接收从信息处理设备600传送的功率,这稍后进行描述。通信单元204使用图7中示出的线圈L1来与信息处理设备600通信。移动通信单元206使用天线212和与移动电话网(未示出)相连的基站300通信。振荡单元208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振荡单元210生成具有例如19.2MHz频率的交流电。
通信单元204将对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208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划分所产生的具有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移动通信单元206将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210生成的19.2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
在信息处理系统2000中,信息处理设备600和信息处理设备200能够进行非接触通信和非接触充电。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图6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2000的配置。图7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6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2000的总体配置的图。
在图7中,信息处理设备600包括天线610、控制单元612、振荡器618、624、分频器620、626、和适配器622。天线610包括线圈L0。控制单元612控制信息处理设备600的各组件。控制单元612还包括通信控制单元614和功率传送控制单元616。振荡器618是生成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的诸如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器。分频器620对振荡器618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划分,以生成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振荡器624是生成例如19.2MHz频率的交流电的诸如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器。分频器626对振荡器624生成的19.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划分,以生成例如4.8MHz频率的交流电。要注意的是,分频器626可以是能够划分各频率的交流电以产生各个其他频率的可编程分频器。适配器622与AC电源306相连,并向信息处理设备600的各组件供电。
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其中线圈L1和电容器C1并联连接的谐振电路214、IC芯片216、218、电池220、滤波器222、和用于激活或禁止电容器C2的开关(SW)224。在谐振电路214中,将13.56MHz频率设置为谐振频率。IC芯片216是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IC芯片218是用于对电池220充电的电路。电池220存储从信息处理设备600传送的功率。电池220还向信息处理设备200的各组件供应所存储的功率。利用特定截止频率来设置滤波器222。例如,如果当信息处理设备600传送功率时使用4.8MHz频率(其是图示的第三频率19.2MHz的次谐波)的交流电,则在滤波器222中设置4.8MHz截止频率。
IC芯片218包括感测电路226和SW切换电路228。感测电路226检测特定频率的信号。例如,如果当信息处理设备600传送功率时使用4.8MHz频率交流电,则感测电路226检测具有4.8MHz频率的信号。SW切换电路228控制SW 224的通/断切换。当接通SW 224时,连接电容器C2并在特定频率处设置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例如,如果信息处理设备600在功率传送期间使用4.8MHz频率交流电,则以4.8MHz频率来设置谐振电路214的谐振频率,同时连接电容器C2。
根据当前实施例,信息处理设备6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616使用4.8MHz频率向信息处理设备200传送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对于改变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以及功率。这里,由于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其截止频率被设置为4.8MHz的滤波器222,所以滤波器222阻止具有4.8MHz频率的交流电。通过这样做,由于可能抑制向IC芯片216(或者换言之,非接触充电期间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的载荷,所以即使当非接触充电状态长时间持续时,也可能防止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受到损坏。这意味着可安全地执行非接触充电。
另外,根据当前实施例,如果信息处理设备6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616使用通过对从与生成具有13.56MHz频率的载波的振荡器618不同的振荡器624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具有4.8MHz频率的交流电,则在非接触通信期间在谐振电路214中设置的13.56MHz的谐振频率处或附近产生谐波分量变得困难。通过这样做,可能进一步抑制施加到IC芯片216(或者换言之,非接触充电期间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的载荷。
6.信息处理系统(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图8是主要示出了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充电设备装配有多个振荡单元,并且基于从信息处理设备传送的功率传送请求中包括的频率信息,来从多个频率中选择当充电设备传送功率时所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
在图8中,信息处理系统3000包括装配有读取器/写入器功能的充电设备700和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例如移动电话的信息处理设备800。要注意的是,充电设备700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一个示例,而信息处理设备800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一个示例。
充电设备700包括功率传送单元702、通信单元704、振荡单元706、730、和分频单元708、732。功率传送单元702使用图9中示出的并在该充电设备700中提供的线圈L0来向信息处理设备800传送功率,这稍后进行描述。通信单元704使用图9中示出的线圈L0来与信息处理设备800通信。振荡单元706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分频单元708对振荡单元706所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划分。振荡单元730生成具有与该振荡单元706所生成的交流电的频率不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分频单元732对振荡单元730所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划分。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实施例中,充电设备700可进一步包括其他振荡单元和分频单元。
通信单元704将对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706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具有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要注意的是,13.56MHz频率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一频率”的一个示例。功率传送单元702能够选择在功率传送期间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作为一个示例,作为在功率传送期间使用的交流电,功率传送单元702能够选择具有例如由分频单元708对振荡单元706生成的27.12MHz频率进行分频而产生的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进一步分频而产生的6.78MHz频率的交流电、或分频单元732对振荡单元730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交流电。要注意的是,6.78MHz频率是用于本发明的“第二频率”的一个示例。
信息处理设备800包括功率接收单元802、通信单元804、移动通信单元806、振荡单元808、810、和天线812。功率接收单元802使用图9中示出的信息处理设备800中提供的线圈L1来接收从充电设备100传送的功率,这稍后进行描述。通信单元804使用图9中示出的线圈L1来与充电设备700通信。通信单元804向充电设备700传送包括用于指定要在功率传送期间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的频率信息的功率传送请求。移动通信单元206使用天线812和与移动电话网(未示出)相连的基站308通信。振荡单元808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振荡单元810生成具有例如19.2MHz频率的交流电。
通信单元804将对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808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移动通信单元806将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810生成的19.2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
在该信息处理系统3000中,充电设备700和信息处理设备800能够进行非接触通信和非接触充电。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图8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3000的配置。图9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8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3000的总体配置的图。
在图9中,充电设备700包括天线710、控制单元712、振荡器718、724、分频器720、726、和适配器722。天线710包括线圈L0。控制单元712控制充电设备700的各部件。控制单元712还包括通信控制单元714和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振荡器718是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的诸如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器。分频器720对振荡器718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划分,以生成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振荡器724是生成具有与振荡器718所生成的交流电频率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的诸如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器。分频器726对振荡器724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划分。要注意的是,分频器726可以是能够对各种频率交流电进行划分以产生各种其他频率的可编程分频器。适配器722与AC电源310相连,并向充电设备700的各组件供电。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实施例中,充电设备700可进一步包括其他振荡器和分频器。
信息处理设备800包括其中线圈L1和电容器C1并联连接的谐振电路814、IC芯片816、818、电池820、滤波器822、和用于激活或禁止电容器C2的开关(SW)824。在谐振电路814中,将13.56MHz频率设置为谐振频率。IC芯片816是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IC芯片818是用于对电池820充电的电路。电池820存储从充电设备700传送的功率。电池820还向信息处理设备800的各组件供应所存储的功率。利用特定截止频率来设置滤波器822。例如,如果当充电设备700传送功率时选择并使用具有4.8MHz频率的交流电或具有与这样的频率不同的频率的交流电,则在滤波器822中设置用于阻止所选择的频率的交流电的截止频率。
IC芯片818包括感测电路826和SW切换电路828。感测电路826检测特定频率的信号。例如,如果当充电设备700传送功率时使用具有4.8MHz频率的交流电,则感测电路826检测具有4.8MHz频率的信号。SW切换电路828控制SW 824的通/断切换。当接通SW 824时,连接电容器C2并在特定频率处设置谐振电路814的谐振频率。例如,如果在充电设备700传送功率时使用具有4.8MHz频率的交流电,则以4.8MHz频率来设置谐振电路814的谐振频率,同时连接电容器C2。
7.充电/通信处理
接下来,将描述由图8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3000执行的充电/通信处理。图10是图8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3000所执行的充电/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在图10中,首先,信息处理设备800的IC芯片818向充电设备700传送包括用于指定要在充电期间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的频率信息的功率传送请求(步骤S602)。
接下来,基于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功率传送请求中包括的频率信息,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选择要在充电期间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步骤S604)。例如,当该频率信息是与振荡器718生成的交流电的频率对应的频率信息时,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选择该振荡器718所生成的交流电作为要在充电期间使用的交流电。作为选择,当该频率信息是与振荡器724所生成的交流电的频率对应的频率信息时,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选择该振荡器724所生成的交流电作为要在充电期间使用的交流电。
接下来,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开始轮询,即,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通过按照特定间隔向外部传送具有在步骤S604中选择的频率的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来开始搜索信息处理设备800(步骤S606)。步骤S604中选择的频率是本发明的“第四频率”的一个示例。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其后向信息处理设备800传送具有在步骤S604中选择的频率的请求信号(步骤S608)。
此后,信息处理设备800的感测电路826检测在步骤S608中传送的具有在步骤S604中选择的频率的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步骤S610)。
接下来,信息处理设备800的IC芯片818向充电设备700传送用于允许开始功率传送的应答信号,作为对于在步骤S402中传送的请求信号的响应(步骤S612)。
此后,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向信息处理设备800传送具有在步骤S604中选择的频率的对于改变信息处理设备800的谐振电路814的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步骤S614)。
接下来,基于在步骤S614中传送的请求信号,信息处理设备800的SW切换电路828接通SW 824,以将谐振电路814的谐振频率从13.56MHz频率改变为在步骤S604中选择的频率(步骤S616)。
此后,信息处理设备800的IC芯片818向充电设备700传送应答信号,作为对于在步骤S614中传送的请求信号的响应(步骤S618)。
接下来,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使用具有在步骤S604中选择的频率的交流电开始向信息处理设备800传送功率(步骤S620)。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其后向信息处理设备800传送功率(步骤S622),并且当前处理结束。
根据图10中示出的充电/通信处理,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基于在从信息处理设备800接收的功率传送请求中包括的频率信息,来选择在充电期间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使用所选择的频率向信息处理设备800传送用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以及功率。这里,由于信息处理设备800装配有其截止频率被设置为使得阻止该充电设备7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716可选择的频率的交流电的滤波器822,所以滤波器822阻止所选择的频率的交流电。通过这样做,由于可能抑制向IC芯片816(或者换言之,非接触充电期间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的载荷,所以即使当非接触充电长时间持续时,也可能防止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受到损坏。这意味着可安全地执行非接触充电。
8.信息处理系统(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图11是主要示出了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根据当前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取代信息处理设备200,包括IC卡作为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
在图11中,信息处理系统4000包括主要装配有读取器/写入器功能的充电设备100和作为装配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IC卡900。
充电设备100包括功率传送单元102、通信单元104、振荡单元106、和分频单元108。功率传送单元102使用图12中示出的该充电设备100中提供的线圈L0来向外部传送功率,这稍后进行描述。通信单元104使用图12中示出的线圈L0来与IC卡900通信。振荡单元106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分频单元108对振荡单元106所生成的交流电进行划分。
通信单元104将对通信期间由振荡单元106生成的具有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所产生的具有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用作载波。在功率传送期间,功率传送单元102使用例如由分频单元108对振荡单元106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分频产生的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进一步分频而产生的6.78MHz频率的交流电。
IC卡900包括通信单元902。通信单元902使用图12中示出的线圈L1来与充电设备100通信。
在信息处理系统4000中,充电设备100和IC卡900能够进行非接触通信。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图1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4000的配置。图12是可用于更详细地示出图11中示出的信息处理系统4000的总体配置的图。
在图12中,充电设备100包括天线110、控制单元112、振荡器118、分频器120、和适配器122。天线110包括线圈L0。控制单元112控制充电设备100的各部件。控制单元112还包括通信控制单元114和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振荡器118是生成具有例如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的诸如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器。分频器120对振荡器118生成的27.12MHz频率的交流电进行划分,以生成13.56MHz频率的交流电和6.78MHz频率的交流电。适配器122与AC电源302相连,并向充电设备700的各组件供电。
IC卡900包括其中线圈L1和电容器C1并联连接的谐振电路904、IC芯片906、和滤波器908。在谐振电路904中,将13.56MHz频率设置为谐振频率。IC芯片906是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利用特定截止频率来设置滤波器908。例如,如果当充电设备100传送功率时使用具有6.78MHz频率的交流电,则在滤波器908中设置6.78MHz的截止频率。
根据当前实施例,充电设备100的功率传送控制单元116使用6.78MHz频率向外部传送对于开始功率传送的请求信号、对于改变谐振频率的请求信号、以及功率。这里,由于可能没必要充电的IC卡900装配有其截止频率被设置为6.78MHz的滤波器908,所以滤波器908阻止具有6.78MHz频率的交流电。通过这样做,即使当向可能没必要充电的IC卡900传送具有6.78MHz频率的信号时,也可能抑制向IC芯片906(或者换言之,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的载荷。这意味着可能防止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受到破坏。
9.数值模拟的结果
接下来,将针对其中信息处理设备200装配有滤波器222的情况以及信息处理设备200没有装配有滤波器222的情况,描述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的数值模拟的结果。图13是示出了用于信息处理设备200装配有滤波器222的情况和信息处理设备200没有装配有滤波器222的情况的、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的电压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图表。图14是示出了针对其中信息处理设备200装配有滤波器222的情况以及信息处理设备200没有装配有滤波器222的情况的、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000的电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的两个图表。要注意的是,在该数值模拟中,计算充电设备100在功率传送期间在IC芯片216中的整流之后的电压和电流的值。
如图13中所示,当信息处理设备200没有装配有滤波器222时(标示为图13中的“无滤波器”),将1.5V电压计算为涌入电压并将大约0.86V的电压计算为其后的电压。相反,当信息处理设备200装配有滤波器222时(标示为图13中的“装配有滤波器”),计算出大约0.09V的电压,在模拟中没有发现明显涌入电压。
如图14中所示,当信息处理设备200没有装配有滤波器222时(标示为图14中的“无滤波器”),将25mA电流计算为涌入电流并将大约2.8mA的电流计算为其后的电流。相反,当信息处理设备200装配有滤波器222时(标示为图14中的“装配有滤波器”),计算出大约1mA的电流,在模拟中没有发现明显涌入电流。
根据图13和14中示出的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理解,与信息处理设备200没有装配有滤波器222时相比,当提供滤波器222时,可能降低IC芯片216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值,这意味着可能可靠地抑制向IC芯片216(或者换言之,用于非接触通信的电路)施加的载荷。
尽管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以取决于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而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在能够与外部设备一起操作的第一设备中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检测来自该外部设备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
响应于所检测的功率传送请求信号,而向该外部设备传送用于允许开始功率传送的应答信号;
从该外部设备接收用于请求将该第一设备中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第一频率改变为第二频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其中利用具有该第一频率的通信载波与该外部设备无线通信;
响应于来自该外部设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将该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该第一频率改变为该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和
经由具有该第二频率的功率传送载波来无线地接收功率,
其中该第二频率是该第一频率的谐波或次谐波,
其中该第一设备包括集成电路芯片,并且该方法还包括抑制功率传送载波施加到该集成电路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频率为13.56MHz。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该第二频率为3.39MHz或6.78MHz。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第二频率是第三频率的次谐波,该第三频率为27.12MHz。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该功率传送请求信号、该应答信号、和该频率改变请求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该第一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利用同一谐振电路,用于经由该通信载波来接收通信并用于经由该功率传送载波来接收功率。
7.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使用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载波来无线地与外部设备通信;
电力接收单元,使用第二频率的第二载波来无线地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频率不同于第一频率;
设置单元,响应于从该外部设备接收用于请求将该信息处理设备中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第一频率改变为第二频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设置所述第二频率;以及
集成电路芯片和滤波器,所述滤波器被布置且被配置为抑制第二载波被施加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
其中所述第二频率是所述第一频率的谐波或次谐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频率是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频率是13.56MHz。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是3.39MHz或是6.78MHz。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是第三频率的次谐波,所述第三频率是27.12MHz。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是第三频率的次谐波,所述第二频率是4.8MHz,且所述第三频率是19.2MHz。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频率信息与请求信号相关联。
1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通信步骤,用于使用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载波来无线地与外部设备通信;
电力接收步骤,使用第二频率的第二载波来无线地从外部设备接收电力,第二频率不同于第一频率;以及
设置步骤,响应于从该外部设备接收用于请求将该信息处理设备中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从第一频率改变为第二频率的频率改变请求信号,设置所述第二频率,
所述第二频率是所述第一频率的谐波或次谐波,
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集成电路芯片,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抑制第二载波被施加到所述集成电路芯片。
CN201510976342.1A 2010-01-26 2011-01-19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Active CN105576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4028A JP5463932B2 (ja) 2010-01-26 2010-01-26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014028/10 2010-01-26
CN201110021142.2A CN102136854B (zh) 2010-01-26 2011-01-19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142.2A Division CN102136854B (zh) 2010-01-26 2011-01-19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76782A CN105576782A (zh) 2016-05-11
CN105576782B true CN105576782B (zh) 2021-03-19

Family

ID=4406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76342.1A Active CN105576782B (zh) 2010-01-26 2011-01-19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N201110021142.2A Active CN102136854B (zh) 2010-01-26 2011-01-19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1142.2A Active CN102136854B (zh) 2010-01-26 2011-01-19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071075B2 (zh)
EP (2) EP3780330A1 (zh)
JP (1) JP5463932B2 (zh)
CN (2) CN1055767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40824B2 (en) 2009-02-13 2016-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8983374B2 (en) * 2010-12-13 2015-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eiver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power functionalities
JP5893285B2 (ja) * 2011-08-04 2016-03-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316642A (zh) * 2011-10-12 2013-04-16 Tdk Taiwan Corp 近場通訊與無線充電共用感應模組的選擇方法及其選擇電路
US9264108B2 (en) * 2011-10-21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carrier-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JP5821544B2 (ja) * 2011-11-08 2015-1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伝送システム
US9246357B2 (en) * 2011-12-07 2016-01-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ontactless power feeding system
JP6045150B2 (ja) * 2011-12-27 2016-12-14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及びシステム
CN104094500A (zh) * 2012-01-17 2014-10-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发送器、无线电力接收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1902795B1 (ko) * 2012-02-21 2018-11-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JP5924050B2 (ja) * 2012-03-16 2016-05-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方法、受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113602A1 (en) * 2012-05-08 2015-04-23 Serentic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on
KR101950688B1 (ko) 2012-07-09 2019-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4017989A (ja) * 2012-07-10 2014-01-30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携帯端末、無接点充電システム及び無接点充電の管理方法
JP5836898B2 (ja) * 2012-08-01 2015-12-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KR102008808B1 (ko) * 2012-12-13 2019-10-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2014192949A (ja) * 2013-03-26 2014-10-06 Canon Inc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送電方法、受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36506B2 (ja) * 2013-04-16 2017-05-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通信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EP3008794B1 (en) 2013-06-05 2020-0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generating load variation for detecting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unit in wireless charging,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ing unit
JP2015076993A (ja) 2013-10-09 2015-04-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給電システム
EP2911266A1 (en) 2014-02-21 2015-08-2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wer wirelessly
DE102014205672A1 (de) 2014-03-26 2015-10-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Herstellerübergreifendes Positionierungssystem für induktives Laden
JP6395535B2 (ja) * 2014-03-31 2018-09-26 ローム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及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DE202014005389U1 (de) * 2014-06-13 2014-08-11 B.D.K. Gbr (Vertreten Durch Den Gesellschafter: Serdal Barutcu, 86399 Bobingen) Ladeeinrichtung für Mobiltelefone oder Tabletcomputer
DE102014222000A1 (de) * 2014-10-29 2016-05-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Bodeneinheit zum induktiven Laden von Elektro- und Hybridfahrzeugen
EP3304759B1 (en) * 2015-05-29 2021-06-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adio frequency interface device
JP2017005114A (ja) * 2015-06-10 2017-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コイ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05113A (ja) * 2015-06-10 2017-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コイ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05115A (ja) * 2015-06-10 2017-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コイ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74484B (zh) * 2015-08-31 2017-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方法、無線充電裝置及無線充電系統
US9952814B2 (en) * 2015-12-11 2018-04-24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DE102016103602B3 (de) * 2016-03-01 2017-05-04 Löwen Entertainment GmbH Unterhaltungsspielgerät
US10177818B2 (en) * 2016-03-31 2019-0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power
JP6677072B2 (ja) * 2016-05-13 2020-04-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180090966A1 (en) * 2016-09-27 2018-03-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ynamic Charging Attributes Of A Charging Station
DE102017202166A1 (de) * 2017-02-10 2018-08-16 Robert Bosch Gmbh Akkuvorrichtung
CN107804190B (zh) * 2017-11-24 2023-07-14 江苏金冠停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配备充电功能的移动车位充电控制系统
US11070087B2 (en) 2018-01-27 2021-07-20 Apple Inc. Wireless power system with in-band communication
KR101993230B1 (ko) * 2018-07-17 2019-06-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및 그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9450032B (zh) * 2018-12-04 2021-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917138B2 (en) * 2019-01-29 2021-02-09 Nxp B.V. 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9950959B (zh) * 2019-03-26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CN110086227B (zh) * 2019-05-20 2023-07-18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菊花链通讯策略、主动均衡策略及存储介质
CN110148983B (zh) * 2019-05-20 2022-09-16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主动均衡电路的菊花链通讯系统及主动均衡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2210A (ja) * 1994-04-08 1995-10-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非接触icカード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332664A (ja) * 1999-05-14 2000-11-30 Hitachi Maxell Ltd 非接触情報媒体を利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
CN1849756A (zh) * 2003-07-30 2006-10-18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在智能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装置
CN101233666A (zh) * 2005-07-30 2008-07-30 Ls电线有限公司 对可再充电电池单元进行充电的可再充电电源、电池装置、非接触式充电器系统及方法
CN101399464A (zh) * 2007-09-26 2009-04-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及次级线圈的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2106B2 (ja) * 1993-12-03 2000-03-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周波符号識別方法
US5594318A (en) * 1995-04-10 1997-01-14 Norvik Traction Inc. Traction battery charging with inductive coupling
JP3519520B2 (ja) * 1995-11-09 2004-04-1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H09298486A (ja) * 1996-04-30 1997-11-18 Yamatake Honeywell Co Ltd 非接触データ送受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6047214A (en) * 1998-06-09 2000-04-04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controll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multiple inductively-powered devices
JP2001076111A (ja) * 2000-07-12 2001-03-2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共振回路
US7485089B2 (en) * 2002-09-05 2009-02-03 Paracor Medical, Inc. Cardiac harness
US7443057B2 (en) * 2004-11-29 2008-10-28 Patrick Nunally Remote power charg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WO2007008608A2 (en) * 2005-07-08 2007-01-18 Powercast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communication
US8169185B2 (en) * 2006-01-31 2012-05-01 Mojo Mobil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 charging of portable devices
JP5124991B2 (ja) * 2006-05-30 2013-01-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080012525A1 (en) * 2006-07-17 2008-01-17 Jung-Tsung Lin Insulation type battery charging structure/chargeable battery
JP2008061208A (ja) * 2006-09-04 2008-03-13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ワイヤレス通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ワイヤレス給受電装置及び方法
WO2008058562A1 (en) * 2006-11-17 2008-05-22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charg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levitation apparatus and a mobile apparatus
JP4308858B2 (ja) * 2007-02-16 2009-08-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受電制御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90001930A1 (en) 2007-06-29 2009-01-01 Noki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200901599A (en) * 2007-06-29 2009-01-01 rong-cong Lin Battery cover
JP4974171B2 (ja) * 2007-12-07 2012-07-11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非接触無線通信装置、非接触無線通信アンテナの共振周波数の調整方法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JP5398160B2 (ja) * 2008-03-31 2014-01-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充電器、及び電子機器充電システム
US20090284369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a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JP5256890B2 (ja) 2008-07-03 2013-08-07 株式会社Ihi 回転機械保持装置、及びバランス修正装置
JP5308127B2 (ja) * 2008-11-17 2013-10-09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給電システム
US9130394B2 (en) * 2009-02-05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for charging devices
US9407327B2 (en) * 2009-02-13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for chargeable and charging devices
KR101084904B1 (ko) * 2009-10-07 2011-11-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통신 기능이 구비된 무선전력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무선전력 송수신 방법
KR101059657B1 (ko) * 2009-10-07 2011-08-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2210A (ja) * 1994-04-08 1995-10-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非接触icカード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332664A (ja) * 1999-05-14 2000-11-30 Hitachi Maxell Ltd 非接触情報媒体を利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
CN1849756A (zh) * 2003-07-30 2006-10-18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在智能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装置
CN101233666A (zh) * 2005-07-30 2008-07-30 Ls电线有限公司 对可再充电电池单元进行充电的可再充电电源、电池装置、非接触式充电器系统及方法
CN101399464A (zh) * 2007-09-26 2009-04-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及次级线圈的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55996A1 (en) 2015-09-10
EP2348600B1 (en) 2020-09-23
EP2348600A2 (en) 2011-07-27
CN102136854A (zh) 2011-07-27
US20170104372A1 (en) 2017-04-13
JP5463932B2 (ja) 2014-04-09
EP2348600A3 (en) 2016-08-17
US9564758B2 (en) 2017-02-07
US11081905B2 (en) 2021-08-03
US20110181239A1 (en) 2011-07-28
EP3780330A1 (en) 2021-02-17
CN105576782A (zh) 2016-05-11
CN102136854B (zh) 2016-01-20
US9071075B2 (en) 2015-06-30
JP2011154435A (ja) 201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6782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KR102047963B1 (ko) 무선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US9337903B2 (en) Antenna solutio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nable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001537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from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power receivers to wireless power supplier
KR102034323B1 (ko) 급전 장치, 급전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CN101964678A (zh) 非接触供电及受电通信设备、供电及受电通信控制方法
JP5743357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10264528B2 (en)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EP2933757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103348558A (zh) 半导体设备、电力传送设备、电力接收设备、充电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及充电方法
WO2010035256A2 (en) Combined antenna and inductive power receiver
CN102792554A (zh) 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应的移动终端
CN109904884B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393466B (zh) 可变电容电路、可变电容器件及用其谐振电路、通信装置
CN103248402A (zh) 发送装置、电子设备、接收装置和认证系统
US11929627B2 (en) Wireless charging apparatus
CN111769655B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170114896A (ko) 보호 기능을 가진 통신장치 및 전자장치
US20130203355A1 (en) Short-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226277A (zh) 供电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3014467U (zh) 近场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CN101095272A (zh) 用于近场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JP2019033598A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US20230091589A1 (en) Ic card and ic card system
WO2018065077A1 (en) A charg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charging a charge storag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