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9655B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69655B CN111769655B CN202010425200.7A CN202010425200A CN111769655B CN 111769655 B CN111769655 B CN 111769655B CN 202010425200 A CN202010425200 A CN 202010425200A CN 111769655 B CN111769655 B CN 1117696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value
- switch
- resistor
- circuit
- switching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000419 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C4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chloralod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CC(C)OC(O)C(Cl)(Cl)Cl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2—Capaci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切换发射装置的Q值的方案。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以及中框;中框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发射电路,发射电路包括:匹配网络、与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匹配网络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匹配网络包含与发射线圈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发射电路还包括:与并联谐振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其中,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手环等很多消费终端设备都具备近场通讯(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用于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未来,会有更多的消费终端设备配备NFC通讯功能。如果能利用手机中已有的NFC通讯模块(包括NFC芯片、电路、线圈),实现手机对手表、手环、无线耳机等穿戴类产品的NFC反向无线充电,将具有非常大的实际商业价值。
从电路结构上看,NFC通讯和NFC充电非常类似,发射装置都包括发射芯片、滤波电路(通常是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网络)、匹配网络、发射线圈,因此两者具有很大的电路复用可能,实现NFC通讯与NFC充电的兼容。为了兼容不同NFC通讯速率的要求,通常要求NFC通讯时发射线圈的品质因数Q值较小,例如Q=20。如果直接将该NFC通讯的电路和发射线圈用做于NFC无线充电,因为发射线圈(Ltx)的Q值相对比较低(交流阻抗(alternating current resistance,ACR)比较大)的原因,会导致NFC充电的发射线圈损耗大、充电效率低,用户体验差。为提高NFC充电的效率,通常要求发射线圈的Q值较大,例如Q>60。因此,NFC通讯和NFC充电就存在Q值要求的矛盾。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可以使用两套发射线圈共用发射芯片:当发射芯片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切换到高Q值的线圈,当发射芯片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切换到低Q值的线圈;也可以采用在发射线圈上串联或并联电阻的方式改变发射线圈的Q值:这样由于发射装置的Q值取决于线圈的Q值,因此,通过在发射装置不同的工作模式下使用不同Q值的发射线圈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然而,现有技术主要是基于改变发射线圈Q值作出的改进,形式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切换发射装置的Q值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以及设置于显示屏和壳体之间的中框;中框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发射电路,发射电路包括:匹配网络、与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匹配网络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匹配网络包含与发射线圈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发射电路还包括:与并联谐振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其中,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
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的发射电路包含匹配网络、与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匹配网络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匹配网络包含与发射线圈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发射电路还包括:与并联谐振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其中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这样阻值切换电路可以灵活的控制发射电路的Q值,当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低的Q值,从而保证兼容不同通讯速率的要求;在当终端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高的Q值,以降低充电损耗提高充电效率;此外由于无线通讯与无线充电共用一组发射线圈,也节约了设备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阻值切换电路包括可调电阻,阻值切换电路用于改变可调电阻的阻值调节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其中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网络用于通过切换开关的不同导通和关断状态来调整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例如: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其中,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一Q值;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值,第一Q值小于所述第二Q值。如此,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需要提升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在并联谐振电容所在的支路中接入较小的第二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需要降低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在并联谐振电容所在的支路中接入较大的第一电阻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时,交流功率信号通常为高频交流信号,其包含大量高次谐波成分。为了避免高次谐波成分造成的电磁干扰,发射电路还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过滤交流功率信号中超过阈值频率的干扰信号。其中,滤波电路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提供匹配网络的具体结构。匹配网络与发射线圈组成谐振电路,匹配网络包含串联谐振电容和并联谐振电容;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其中,阻值切换电路串联于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或第二端。示例性的,阻值切换电路包括可调电阻;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切换电路串联于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或者,切换电路串联于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匹配网络包含第一匹配电路和第二匹配电路,第一匹配电路与发射线圈组成谐振电路,第二匹配电路与发射线圈组成谐振电路;第一匹配电路包含第一串联谐振电容和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第二匹配电路包含第二串联谐振电容和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第一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二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第一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第二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之间串联阻值切换电路。由于交流功率信号通常采用交变电流,为提高电源的利用率,交流功率信号可以采用差分信号,例如交流功率信号包含第一差分信号和第二差分信号。这样,第一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一差分信号,第二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二差分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提供了阻值切换电路的具体形式,包括: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时,交流功率信号通常为高频交流信号,其包含大量高次谐波成分。为了避免高次谐波成分造成的电磁干扰,发射电路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用于过滤第一差分信号中超过阈值频率的干扰信号;发射电路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用于过滤第二差分信号中超过阈值频率的干扰信号。其中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可以采用LC滤波电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
其中,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包括:当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当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其中,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一Q值;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第二电阻值,第一Q值小于第二Q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之前,包括检测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根据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或者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
其中,第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以及设置于显示屏和壳体之间的中框,中框朝向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发射电路,发射电路,包括:滤波电路、与滤波电路连接的匹配网络,与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滤波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滤波;匹配网络用于对滤波后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滤波电路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容;发射电路还包括:与滤波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其中,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在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的发射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匹配网络及发射线圈,滤波电路与发射芯片连接,匹配网络分别与滤波电路及发射线圈连接;滤波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滤波;匹配网络用于对滤波后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滤波电路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容C01;发射电路还包括:与滤波电容C01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其中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这样阻值切换电路可以灵活的控制发射电路的Q值,当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低的Q值,从而保证兼容不同通讯速率的要求;在当终端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高的Q值,以降低充电损耗提高充电效率;此外由于无线通讯与无线充电共用一组发射线圈,也节约了设备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括可调电阻,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用于改变可调电阻的阻值调节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或者,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网络用于通过切换开关的不同导通和关断状态来调整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例如:当所述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其中,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一Q值;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第二电阻值,第一Q值小于第二Q值。如此,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需要提升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在并联谐振电容所在的支路中接入较小的第二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需要降低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在并联谐振电容所在的支路中接入较大的第一电阻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滤波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滤波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匹配网络;其中,阻值切换电路串联于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第二端。阻值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阻值切换电路串联于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感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串联于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匹配网络包含串联谐振电容和并联谐振电容;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路,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发射线圈的第一端,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滤波电路包含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第一滤波电路包含第一滤波电感和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路包含第二滤波电感和第二滤波电容;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匹配网络;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端;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匹配网络;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之间串联阻值切换电路。其中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可以采用LC滤波电路。由于交流功率信号通常采用交变电流,为提高电源的利用率,交流功率信号采用差分信号。例如交流功率信号包含第一差分信号和第二差分信号。这样,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一差分信号,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二差分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提供了阻值切换电路的具体形式,包括: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或者,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匹配网络包含第一匹配电路和第二匹配电路;第一匹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用于接收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的滤波处理后的第一差分信号;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滤波电路,用于接收第二滤波电路输出的滤波处理后的第二差分信号;第一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射线圈的第一端;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射线圈的第二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
其中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包括:当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当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其中,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一Q值;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值,第一Q值小于所述第二Q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之前,还包括:检测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根据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或者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
其中,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值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实现信号传输的电性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电性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的电性连接。以下方案中开关包括两个状态:短路和开路,在一些方案中短路也称作闭合、投切、投合、导通等,开路也称作断开、断路等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于无线交互系统,其中该无线交互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01和第二终端设备02。其中,无线交互可以包括以能量传输为媒介的无线充电、无线通讯等功能。
该第一终端设备01和第二终端设备02包括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智能穿戴产品(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终端设备等无线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终端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是以第一终端设备01为手机,第二终端设备02为智能手表为例进行的说明。以下方案以手机与智能手表的无线通讯或者手机为智能手表无线充电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手机与智能手表之间的无线通讯可以为NFC无线通讯。
以NFC无线通讯为例,为了实现与上述第二终端设备02的NFC无线通讯,如图1所示,第一终端设备01内设置有发射装置。其中,第一终端设备01为手机时,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显示屏(display panel,DP)11。该显示屏11可以为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display,LCD)屏,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上述第一终端设备01还包括如图2所示的中框13和壳体12。显示屏11和壳体12分别位于中框13的两侧,显示屏11的背面朝向壳体12,且该显示屏11和壳体12通过中框13相连接。上述发射装置10,以及电源30(可以是电池)可以设置于中框13朝向壳体12的一侧表面。
第一终端设备01包括如图1所示的设置于第一终端设备01内的发射装置10,以及与该发射装置10相连接的电源30。该电源30用于为发射装置10提供电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电源30可以为手机的电池;或者连接手机的电源适配器。采用电源适配器时能够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例如5V或10V等),并将该直流电传输至发射装置10。第二终端设备02包括如图1所示的设置于第二终端设备02内的接收装置20,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终端设备02还包括与该接收装置20相连接的电池4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射装置10用于向接收装置20发送发射功率,发射功率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从而实现NFC无线通讯。这样第一终端设备01用于发射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02用于接收端设备。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第一终端设备的NFC无线通讯,发射装置10包括与电源30连接的第一直流变换单元101、与电源30以及第一直流变换单元101耦合的发射变换单元102、以及与发射变换单元102连接的第一信号控制处理单元103;发射电路105包括与发射变换单元102连接的第一匹配网络1051、与第一匹配网络1051连接的发射线圈1052。其中,在NFC无线通讯中,发射线圈1052通常为NFC线圈。
具体的,第一直流变换单元101可以为变换器,例如BUCK变换器,或BOOST变换器,或BUCK-BOOST变换器,或线性电源等;主要用于从电源30获取能量,经第一直流变换单元101给发射变换单元102供给所需的电压电流。发射变换单元102可以为电压转换器,具体可以是直流(direct current,DC)转交流(alternating current,AC)转换器,即DC/AC。主要用于在第一信号控制处理单元103的控制下将取自电源30或者直流变换单元101的直流电转换为发射线圈1052无线功率发射需要的电压/电流的交流功率信号,示例性的在实现NFC无线通讯功能时交流功率信号可以为高频的交流电(用于NFC无线通讯)。发射变换单元102可以为DC/AC。第一信号控制处理单元103主要用于在向发射变换单元102输出驱动信号(例如PWM信号),以确保发射变换单元102在实现NFC无线通讯功能时的直流-交流信号转换。第一匹配网络(matching network)1051是主要由电感、电容、电阻等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构成的电路网络,用于调节接入发射线圈1052的阻抗,从而满足电源30或者第一直流变换单元101的功率输出需求,其中第一匹配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称作补偿电路、补偿网络、匹配电路等等。其中,第一匹配网络1051与发射线圈1052组成振荡电路,将发射变换单元102输出的交流功率信号转换为交变磁场。此外,发射电路105还包括连接于发射变换单元102和第一匹配网络1051之间的滤波单元1053,其中滤波单元1053可以采用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网络(或者称作滤波网络),该EMC网络主要由电感、电容以串联或并联方式形成的网络组成,例如可以采用谐振电路(也称作LC(loop-capacitor,线圈或电感-电容)电路)。其中,在无线通讯功能过程中,发射变换单元102发出的是高频方波,含有较多的高次谐波成分,如果不加任何处理,就从发射线圈1052发射出去,会造成严重的电磁干扰。经过滤波单元1053后,可以得到较为干净的高频正弦波,通常在NFC无线通讯中,发射线圈发出的高频正弦波通常为13.56MHz左右。
以上详细描述了发射装置用作实现NFC无线通讯时的实现方式。考虑到可以利用手机中已有的发射装置(由于上述描述中发射装置主要用于NFC无线通讯因此也可以称作NFC通讯模块),实现手机对手表、手环、无线耳机等穿戴类产品的NFC无线充电,将具有非常大的实际商业价值。并且从电路结构上看,NFC无线通讯和NFC充电非常类似,因此两者具有很大的电路复用可能,实现NFC无线通讯与NFC无线充电的兼容。例如:在实现无线充电功能时,仍以图3示出的发射装置为例,其主要区别在于,发射变换单元102在信号控制处理单元103的控制下将取自电源30或者直流变换单元101的直流电转换为发射线圈1052无线功率发射需要的低频的交流电(用于无线充电)。然而,由于NFC无线通讯以及无线充电复用了发射线圈1052,为了兼容不同NFC通讯速率的要求,通常要求NFC通讯时发射线圈的品质因数Q值较小,例如Q=20。如果直接将上述发射装置用做于NFC无线充电,因为发射线圈(1052)的Q值相对比较低(ACR比较大)的原因,会导致NFC充电时发射线圈损耗大、充电效率低,用户体验差。为提高NFC无线充电的效率,通常要求发射线圈的Q值较大,例如Q>60。因此,NFC无线通讯和NFC无线充电就存在Q值要求的矛盾。在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匹配网络1051或滤波单元1053中设置阻值切换电路,以在NFC无线通讯或NFC无线充电时,通过阻值切换电路将发射电路切换至不同的Q值,以适应NFC无线通讯或NFC无线充电分别对Q值的要求。
此外,为了实现与第二终端设备02的无线通讯或为第二终端设备02无线充电。接收装置20包括接收线圈201、与接收线圈201连接的第二匹配网络202、与第二匹配网络202连接的接收功率单元203、与接收功率单元203连接的第二直流变换单元204;第二直流变换单元204与电池40连接。接收线圈201,用于接收发射线圈1052发出的交变磁场并生成交流电,示例性的在实现NFC无线通讯时可以为高频的交流电,在实现NFC无线充电时可以为低频的交流电。第二匹配网络202主要由电感、电容、电阻等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构成的电路网络,用于调节接入接收线圈201的阻抗,以将接收端阻抗匹配为相应特性的阻抗(阻性、感性或容性)。接收功率单元203,可以为整流器,具体可以是交流转直流转换器,即AC/DC。接收功率单元203主要用于在第二信号控制处理单元205的控制下将接收线圈201感应到的交流电转换直流电。该直流电用于提供第二信号控制处理单元205的能量需要,或给第二直流变换单元204处理或者或给电池40充电。第二信号控制处理单元205主要用于在向接收功率单元203输出驱动信号,以确保接收功率单元203实现在NFC无线通讯或NFC无线充电中的信号转换。第二直流变换单元204(可以是BUCK变换器,或BOOST变换器,或Buck-Boost变换器,或线性电源等),用于将接收功率单元203得到的直流电变换处理为其他电压、电流的直流电,满足电池40的充电需要。此外,上述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可以为NFC线圈。
此外,为了控制上述无线充电或者无线通讯的过程,发射装置10与接收装置20通过NFC无线通讯建立无线连接后,可以传输控制信号或者传输充电数据。其中,该充电数据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类型。示例的,该充电数据可以为充电协议,例如指示NFC充电功能的协议,或者其他如: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Qi,例如BPP(basic power profile)协议,或者EPP(extended power profile)协议等。当然,上述的控制信号或者充电数据也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其他无线通讯方式进行传输,例如:蓝牙(bluetooth)、无线宽带(wireless-fidelity,WiFi)、紫蜂协议(Zigbee)、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远程(long range,Lora)无线技术等。这样一来,根据上述的控制信号或者充电数据,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识别当前需要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或者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从而控制阻值切换电路调整发射电路的Q值。
此外,如图3所示,发射装置10还包括与第一信号控制处理单元103连接的系统控制器104,该系统控制器104可以对控制信号或者传输充电数据进行识别,以判断出第一终端设备01与第二终端设备02将要执行的操作,例如可以是NFC无线通讯或者NFC无线充电等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主要涉及对终端设备的发射电路的改进,上述方案中,第一直流变换单元101、发射变换单元102、以及第一信号控制处理单元103、系统控制单元104可以以集成与同一个芯片,例如发射芯片,当然也可以是将第一直流变换单元101、发射变换单元102、以及第一信号控制处理单元103、系统控制单元104的功能分别在不同的电路或芯片中实现。
基于上述的无线交互系统,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改进主要在终端设备的发射电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终端设备的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图5所示,发射电路42包括:匹配网络421,与匹配网络421连接的发射线圈422;其中,匹配网络421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422;示例性的,该交流功率信号可以是发射变换单元102输出的,其中图4、图5中以AC/DC41向匹配网络421发送该交流功率信号为例进行说明。匹配网络421包含与发射线圈422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C21;发射电路42还包括:与并联谐振电容C21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423;其中,阻值切换电路423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的发射电路包含匹配网络、与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匹配网络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匹配网络包含与发射线圈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发射电路还包括:与并联谐振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其中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这样阻值切换电路可以灵活的控制发射电路的Q值,当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低的Q值,从而保证兼容不同通讯速率的要求;在当终端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高的Q值,以降低充电损耗提高充电效率;此外由于无线通讯与无线充电共用一组发射线圈,也节约了设备成本。
具体的,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可调电阻,阻值切换电路423用于改变可调电阻的阻值调节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或者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其中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网络用于通过切换调整开关的不同导通和关断状态来调整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例如: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阻值切换电路423将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此时在并联谐振电容C21所在的支路中增加该第一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阻值切换电路423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此时在并联谐振电容C21所在的支路中增加的电阻值为第一电阻值;其中,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42的Q值为第一Q值;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发射电路42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第二电阻值,第一Q值小于第二Q值。如此,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需要提升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在并联谐振电容所在的支路中接入较小的第二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需要降低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在并联谐振电容所在的支路中接入较大的第一电阻值。
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匹配网络421与发射线圈422组成谐振电路,匹配网络421包含谐振电路,谐振电路包含串联谐振电容C11和并联谐振电容C21;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AC/DC41,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其中,阻值切换电路423串联于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其中,图4中阻值切换电路423串联于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图5中阻值切换电路423串联于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
参照图4、图5所示,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第一开关S和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如图5所示,第一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的第二端连接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如图4所示,第一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Vss。则参照如图4、图5所示,发射线圈422的交流电阻(alternatingcurrent resistance,ACR)为Rac1、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422的Q值为Q=2*π*f*Ltx/Rac1。其中,第一开关S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简称MOS管),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与C21串联,因此在第一开关S短路时,第一开关S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第一开关S开路工作,其寄生电容参数与第一电阻Rd并联,再串入并联电容C21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d)。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开路接入C21的第一电阻Rd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另外,在图4对应的示例中,第一开关S的一端接地Vss,在第一开关S使用MOS管时,可以直接将MOS管源极s接地Vss,保证了源极电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浮地驱动问题,简单易行。或者,如图6所示,阻值切换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j;这样通过调整可调电阻Rj的阻值,调整接入发射线圈422的ACR,从而实现发射电路Q值的切换,其原理与上述方案类似,不在赘述。
此外,如图7所示,在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时,AC/DC41输出的交流功率信号通常为高频交流信号,其包含大量高次谐波成分。为了避免高次谐波成分造成的电磁干扰,发射电路42还包括滤波电路424;滤波电路424连接在AC/DC41与匹配电路421之间,用于过滤交流功率信号中超过阈值频率的干扰信号。滤波电路424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如图7所示,滤波电路424包括滤波电感L01以及滤波电容C01。其中滤波电感L01的第一端连接AC/DC41;滤波电感L01的第二端连接滤波电容C01的第一端,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其中滤波电容C01的第一端连接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一端。
此外,如图8所示,匹配网络421包含第一匹配电路X1和第二匹配电路X2;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入端连接AC/DC4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tx1,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入端连接AC/DC4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tx2,用于接收AC/DC41输出的交流功率信号,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入端连接AC/DC4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tx2,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出端连接发射线圈422的第一端;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出端连接发射线圈422的第二端。具体的,如图8所示,第一匹配电路X1包含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和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第二匹配电路X2包含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和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入端,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入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一端;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与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二端之间串联阻值切换电路423。结合上述方案,由于AC/DC41发出的交流功率信号通常采用交变电流,为提高电源的利用率,交流功率信号可以采用差分信号。例如,交流功率信号包括第一差分信号和第二差分信号,这样,AC/DC41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tx1向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一端输出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一差分信号;AC/DC41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tx2向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的第一端输出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二差分信号。
以下提供了阻值切换电路423的几种具体形式。
参照图8所示,阻值切换电路423包含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其中,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二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二电阻Rd2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二端。
则参照如图8所示,发射线圈422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422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21串联,第二开关S2与C22串联,因此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工作,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与第一电阻Rd1并联,再串入第一并联电容C21支路,第二开关S2的寄生电容参数与第二电阻Rd2并联,再串入第二并联电容C22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1+Rd2)。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开路接入C21的第一电阻Rd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接入C22的第二电阻Rd2)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另外,在图8对应的示例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一端接地Vss,在使用MOS管时,可以直接将MOS管源极s接地(例如第一开关S1可以使用P型MOS管,第二开关S2可以使用N型MOS管),保证了源极电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浮地驱动问题,简单易行。
参照图9所示,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二端。
结合图8、图9所示,如将图8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9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422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422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21串联,第二开关S2与C22串联,因此在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工作,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以及第二开关S2的寄生电容参数串联后与第一电阻Rd并联,再串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及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接入C21及C22的支路的第一电阻Rd(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另外,在图9对应的示例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一端接地Vss,在使用MOS管时,可以直接将MOS管源极s接地(例如第一开关S1可以使用P型MOS管,第二开关S2可以使用N型MOS管),保证了源极电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浮地驱动问题,简单易行。
参照图10所示,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d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二端。
结合图8、图10所示,如将图8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10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422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422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21串联,第一开关S1与C22串联,因此在开关S1短路时,开关S1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开路工作,第一电阻Rd1以及第二电阻Rd2串联后与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并联,再串入并联电容C21及C22的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1+Rd2)。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开路接入C21所在支路的第一电阻Rd1以及接入C22所在支路的第二电阻Rd2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
参照图11所示,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二端。
结合图8、图11所示,如将图8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11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422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422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21串联,第一开关S1与C22串联,因此在第一开关S1短路时,开关S1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开路工作,第一电阻Rd与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并联,再串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及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开路接入C21及C22所在支路的第一电阻Rd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
参照图12所示,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Rj。结合图8、图13所示,如将图8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12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422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422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可调电阻Rj直接串联于C21及C22所在支路,因此,可以直接对Rj的阻值进行调整,例如在需要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时,Rj的阻值可以调整至较小的阻值R1,此时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的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R1);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Rj的阻值可以调整至较大的阻值R2,此时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的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2);Q1大于Q2。
参照图13所示,发射电路42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LC1;第一滤波电路LC1连接在DC/AC4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tx1与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入端之间,用于过滤第一差分信号中超过阈值频率的干扰信号;发射电路42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LC2;第二滤波电路LC2连接在DC/AC4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tx2与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入端之间,用于过滤第二差分信号中超过阈值频率的干扰信号。具体的,第一滤波电路LC1和第二滤波电路LC2均可以采用LC滤波电路,例如:第一滤波电路LC1包含电感L01和电容C01,第二滤波电路LC2包含电感L02和电容C02。其中,电感L01的第一端连接DC/AC4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tx1;电感L0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入端(例如可以是连接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一端);电容C01连接于电感L01的第二端与地Vss之间;电感L02的第一端连接DC/AC414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tx2;电感L0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入端(例如可以是连接串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02连接于电感L02的第二端与地Vss之间。
基于上述的终端设备,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阻值切换电路。该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中单独设置的芯片或功能电路,也可以是集成于终端设备中芯片中的功能实体。该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实施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
具体的,步骤101包括以下步骤S1和S2:
S1、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当确定所述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
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时,其中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电路可以调整开关的状态调整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为第二电阻值。结合上述图4或图5,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第一开关S和第一电阻Rd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短路;结合上述图6,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可调电阻Rj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可调电阻Rj调整至较小的阻值;结合上述图8,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包含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结合上述图9,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结合上述图10,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短路;结合上述图11,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短路;结合上述图12,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可调电阻Rj调整至较小的阻值R1。
S2、当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
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时,其中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电路可以调整开关的状态调整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为第一电阻值。结合上述图4或图5,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第一开关S和第一电阻Rd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开路;结合上述图6,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可调电阻Rj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可调电阻Rj调整至较大的阻值;结合上述图8,当阻值切换电路423包含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结合上述图9,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结合上述图10,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开路;结合上述图11,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时,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开路;结合上述图12,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步骤1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可调电阻Rj调整至较大的阻值R2。
其中,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一Q值;当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第二电阻值,第一Q值小于第二Q值。
其中,在步骤S1之前需要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根据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或者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当然,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其他终端发送的通讯协议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无线通讯方式接收该通讯协议,例如蓝牙、无线宽带、紫蜂协议、RFID、远程无线技术等,当然也可以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接收的通讯协议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当然,此时需要控制终端设备工作于无线通讯的模式,即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由于在步骤S1之前需要首先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因此终端设备的默认工作状态为处于无线通讯的模式,即在确定需要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切换至无线充电的模式。
基于上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发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4、图15所示发射电路52包括:滤波电路521、与滤波电路521连接的匹配网络522,与匹配网络522连接的发射线圈523;其中,滤波电路521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滤波;匹配网络522用于对滤波后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523;示例性的,该交流功率信号可以是发射变换单元102输出的,其中图14、图15中以AC/DC51向滤波电路521发送该交流功率信号为例进行说明。滤波电路521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容C01;发射电路52还包括:与滤波电容C01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524;其中,阻值切换电路524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52的Q值。在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的发射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匹配网络及发射线圈,滤波电路与发射芯片连接,匹配网络分别与滤波电路及发射线圈连接;滤波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滤波;匹配网络用于对滤波后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发射线圈;滤波电路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容C01;发射电路还包括:与滤波电容C01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其中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这样阻值切换电路可以灵活的控制发射电路的Q值,当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低的Q值,从而保证兼容不同通讯速率的要求;在当终端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时,可以将发射电路切换至较高的Q值,以降低充电损耗提高充电效率;此外由于无线通讯与无线充电共用一组发射线圈,也节约了设备成本。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可调电阻,阻值切换电路423用于改变可调电阻的阻值调节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或者,所述阻值切换电路423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网络用于通过切换所述开关的不同导通和关断状态来调整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具体的,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阻值切换电路524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即在滤波电容C01所在的支路中增加第一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阻值切换电路524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接入第二电阻值,即用于在滤波电容C01所在的支路中增加的阻值调整为第二电阻值;其中,当阻值切换电路524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52的Q值为第一Q值;当阻值切换电路524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第二电阻值时,发射电路52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第一电阻值大于第二电阻值,第一Q值小于第二Q值。如此,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需要提升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524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较小的第二电阻值;当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需要降低发射电路的Q值,则阻值切换电路524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较大的第一电阻值。
参照图14、图15所示,滤波电路521包含滤波电感L01和滤波电容C01;滤波电感L01的第一端连接AC/DC51,用于接收AC/DC51发送的交流功率信号,滤波电感L01的第二端连接滤波电容C01的第一端,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滤波电感L01的第二端连接匹配网络522;其中,阻值切换电路524串联于滤波电容C0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
参照图14、图15所示,阻值切换电路524包括第一开关S和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如图14所示,第一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的第二端连接地Vss;如图15所示,第一开关S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感L01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的第二端连接滤波电容C01的第一端。则参照如图14、图15所示,发射线圈523的ACR为Rac1、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523的Q值为Q=2*π*f*Ltx/Rac1。其中,第一开关S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与C01串联,因此在第一开关S短路时,第一开关S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第一开关S开路工作,其寄生电容参数与第一电阻Rd并联,再串入滤波电容C01的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d)。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开路接入C01的第一电阻Rd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另外,在图14对应的示例中,开关S的一端接地Vss,在使用MOS管时,可以直接将MOS管源极s接地,保证了源极电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浮地驱动问题,简单易行。或者,阻值切换电路524包括可调电阻;这样通过调整可调电阻的阻值,调整接入发射线圈423的ACR,从而实现发射电路Q值的切换,其原理与上述方案类似,不在赘述。
此外,如图14、图15所示,匹配网络522包含串联谐振电容C11和并联谐振电容C21;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路521,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发射线圈523的第一端,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
此外,如图16所示,滤波电路521包含第一滤波电路LC1和第二LC滤波电路LC2;第一滤波电路LC1的输入端连接AC/DC51的第一信号输出端tx1,第二滤波电路LC2的输入端连接AC/DC5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tx2,用于接收AC/DC51输出的交流功率信号;第一LC滤波电路LC1的输出端连接匹配网络522;第二滤波电路LC2的输出端连接匹配网络522。示例性的,如图16所示,第一滤波电路LC1包含第一滤波电感L01和第一滤波电容C01;第二滤波电路LC2包含第二滤波电感L02和第二滤波电容C02;第一滤波电感L0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LC1的输入端,第二滤波电感L0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路LC2的输入端,用于接收AC/DC51输出的交流功率信号;第一滤波电感L0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01的第一端;第一滤波电感L0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LC1的输出端;第二滤波电感L0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02的第一端;第二滤波电感L0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LC滤波电路LC2的输出端;第一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电容C02的第二端之间串联阻值切换电路524。结合上述方案,由于AC/DC51发出的交流功率信号通常采用交变电流,为提高电源的利用率,交流功率信号可以采用差分信号。例如,交流功率信号包括第一差分信号和第二差分信号,这样,AC/DC51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tx1向第一滤波电感L01的第一端输出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一差分信号;AC/DC51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tx2向第二滤波电感L02的第一端输出交流功率信号中的第二差分信号。
以下提供了阻值切换电路的几种具体形式。
如图16所示,阻值切换电路524包含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其中,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二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二电阻Rd2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02的第二端。
则参照如图16所示,发射线圈523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523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01串联,第二开关S2与C02串联,因此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工作,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与第一电阻Rd1并联,再串入第一滤波电容C01支路,第二开关S2的寄生电容参数与第二电阻Rd2并联,再串入第二滤波电容C02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1+Rd2)。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开路接入C01的第一电阻Rd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接入C02的第二电阻Rd2)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另外,在图16对应的示例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一端接地Vss,在使用MOS管时,可以直接将MOS管源极s接地(例如第一开关S1可以使用P型MOS管,第二开关S2可以使用N型MOS管),保证了源极电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浮地驱动问题,简单易行。
如图17所示,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02的第二端。
结合图16、图17所示,如将图16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17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523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523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01串联,第二开关开关S2与C02串联,因此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工作,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以及第二开关S2的寄生电容参数串联后与第一电阻Rd并联,再串入第一滤波电容C01及第二滤波电容C02的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接入C01及C02的支路的第一电阻Rd(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另外,在图17对应的示例中,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的一端接地Vss,在使用MOS管时,可以直接将MOS管源极s接地(例如第一开关S1可以使用P型MOS管,第二开关S2可以使用N型MOS管),保证了源极电压固定,从而可以避免浮地驱动问题,简单易行。
如图18所示,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d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d2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1的第二端连接地Vss;第一电阻Rd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d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02的第二端。
结合图16、图18所示,如将图16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18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523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523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01串联,第一开关S1与C02串联,因此在开关S1短路时,开关S1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开路工作,第一电阻Rd1以及第二电阻Rd2串联后与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并联,再串入第一滤波电容C01及第二滤波电容C02的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1+Rd2)。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开路接入C01所在支路的第一电阻Rd1以及接入C02所在支路的第二电阻Rd2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
如图19所示,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容C01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d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02的第二端。
结合图16、图19所示,如将图16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19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523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523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第一开关S1可以是MOSFET,或三极管,或继电器等电子或机械开关器件。由于,第一开关S1与C01串联,第一开关S1与C02串联,因此在第一开关S1短路时,开关S1的寄生参数(导通电阻)对电路没有影响,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短路时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第一开关S1开路工作,第一电阻Rd与第一开关S1的寄生电容参数并联,再串入第一滤波电容C01及第二滤波电容C02的支路,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在第一开关S1开路时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d)。Q1大于Q2,因此第一开关S1开路时,Q值较小,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第一开关S1短路时,Q值较大,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此外,第一开关S1开路接入C01及C02所在支路的第一电阻Rd的阻值需求很小(约几十欧姆)就可以满足无线通讯Q值需要,因此第一开关S1引入的寄生电容参数较小且可控。
如图20所示,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结合图16、图20所示,如将图16中的阻值切换电路替换为图20所示的阻值切换电路,则发射线圈523的ACR为Rac1、Rac2,发射线圈的感量为Ltx,则发射线圈422的Q值为Q=2*π*f*Ltx/(Rac1+Rac2)。其中,可调电阻Rj直接串联于C01及C02所在支路,因此,可以直接对Rj的阻值进行调整,例如在需要终端设备用于无线充电时,Rj的阻值可以调整至较小的阻值R1,此时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的取值为Q1=2*π*f*Ltx/(Rac1+Rac2+R1);终端设备用于无线通信Rj的阻值可以调整至较大的阻值R2,此时发射电路整体的Q值的取值为Q2=2*π*f*Ltx/(Rac1+Rac2+R2);Q1大于Q2。
如图16所示,匹配网络522包含第一匹配电路X1和第二匹配电路X2;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LC1,用于接收第一滤波电路LC1输出的滤波处理后的第一差分信号;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LC2,用于接收第二滤波电路LC2输出的滤波处理后的第二差分信号;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出端连接发射线圈523的第一端;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出端连接发射线圈523的第二端。其中,第一匹配电路X1和第二匹配电路X2均可以采用串并联电容谐振电路,例如参照图16所示,第一匹配电路X1包含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和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第二匹配电路X2包含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和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匹配电路X1的输入端,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一端,第一串联谐振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发射线圈523的第一端;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匹配电路X2的输入端,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一端,第二串联谐振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发射线圈523的第一端;第一并联谐振电容C21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并联谐振电容C22的第二端连接地Vss。
基于上述的终端设备,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阻值切换电路。该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中单独设置的芯片或功能电路,也可以是集成于终端设备中芯片中的功能实体。该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用于实施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控制阻值切换电路改变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发射电路的Q值。
具体的,步骤201包括以下步骤S1和S2:
S1、当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
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时,其中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电路可以调整开关的状态调整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为第二电阻值。结合上述图14或图15,当阻值切换电路524包括第一开关S和第一电阻Rd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短路;结合上述图16,当阻值切换电路524包含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结合上述图17,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短路;结合上述图18,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短路;结合上述图19,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短路;结合上述图20,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可调电阻Rj调整至较小的阻值R1。
S2、当确定所述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控制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
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时,其中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阻值切换电路可以调整开关的状态调整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为第一电阻值。结合上述图14或图15,当阻值切换电路524包括第一开关S和第一电阻Rd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开路;结合上述图16,当阻值切换电路524包含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结合上述图17,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Rd、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开路;结合上述图18,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1、第二电阻Rd2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短路;结合上述图19,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S1、第一电阻Rd时,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第一开关S1开路;结合上述图20,阻值切换电路包含阻值切换电路包含可调电阻,步骤201具体为控制阻值切换电路将可调电阻Rj调整至较大的阻值R2。
其中,当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一Q值;当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值,所述第一Q值小于第二Q值。
其中,在步骤S1之前需要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根据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或者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当然,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其他终端发送的通讯协议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无线通讯方式接收该通讯协议,例如蓝牙、无线宽带、紫蜂协议、RFID、远程无线技术等,当然也可以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发射装置接收的通讯协议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当然,此时需要控制终端设备工作于无线通讯的模式,即阻值切换电路将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由于在步骤S1之前需要首先确定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因此终端设备的默认工作状态为处于无线通讯的模式,即在确定需要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切换至无线充电的模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壳体之间的中框;所述中框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匹配网络、与所述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所述匹配网络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所述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网络包含与所述发射线圈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并联谐振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
其中,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品质因数Q值;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所述阻值切换网络用于通过切换所述开关的不同导通和关断状态来调整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所述匹配网络包含串联谐振电容和所述并联谐振电容;所述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流功率信号,所述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所述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
2.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壳体之间的中框;所述中框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匹配网络、与所述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所述匹配网络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所述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网络包含与所述发射线圈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并联谐振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
其中,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品质因数Q值;所述匹配网络包含第一匹配电路和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一匹配电路包含第一串联谐振电容和第一并联谐振电容;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包含第二串联谐振电容和第二并联谐振电容;所述第一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流功率信号,所述第一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串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所述阻值切换电路;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
或者,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
或者,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
或者,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容的第二端。
3.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壳体之间的中框,所述中框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滤波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的匹配网络,与所述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所述滤波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滤波;所述匹配网络用于对滤波后的所述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所述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容;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滤波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
其中,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所述阻值切换网络用于通过切换所述开关的不同导通和关断状态来调整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
所述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感和所述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匹配网络;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
4.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壳体之间的中框,所述中框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发射电路,所述发射电路,包括:滤波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的匹配网络,与所述匹配网络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所述滤波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交流功率信号进行滤波;所述匹配网络用于对滤波后的所述交流功率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发送至所述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采用电感电容LC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含滤波电容;所述发射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滤波电容串联的阻值切换电路;
其中,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用于通过改变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电阻,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关和所述至少一个电阻组成阻值切换网络,所述阻值切换网络用于通过切换所述开关的不同导通和关断状态来调整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
所述滤波电路包含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含第一滤波电感和第一滤波电容;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含第二滤波电感和第二滤波电容;
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一端用于接收交流功率信号,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匹配网络;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滤波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匹配网络;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所述阻值切换电路;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
或者,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
或者,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
或者,
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包含第一开关、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阻值切换电路改变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阻值切换电路改变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包括:
当确定所述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时,控制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将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
当确定所述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时,控制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将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
其中,当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将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一电阻值时,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一Q值;当所述阻值切换电路将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为第二电阻值时,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为第二Q值;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值,所述第一Q值小于所述第二Q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阻值切换电路改变所述阻值切换电路的阻值调节所述发射电路的Q值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根据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充电,或者所述交流功率信号用于为其他终端设备传输通讯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5200.7A CN111769655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EP21809519.8A EP4142108A4 (en) | 2020-05-19 | 2021-01-22 |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JP2022570722A JP7432012B2 (ja) | 2020-05-19 | 2021-01-22 | 端末機器および端末機器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
PCT/CN2021/073369 WO2021232838A1 (zh) | 2020-05-19 | 2021-01-22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17/989,517 US20230084747A1 (en) | 2020-05-19 | 2022-11-17 |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5200.7A CN111769655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69655A CN111769655A (zh) | 2020-10-13 |
CN111769655B true CN111769655B (zh) | 2022-09-23 |
Family
ID=72719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25200.7A Active CN111769655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84747A1 (zh) |
EP (1) | EP4142108A4 (zh) |
JP (1) | JP7432012B2 (zh) |
CN (1) | CN111769655B (zh) |
WO (1) | WO202123283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9655B (zh) * | 2020-05-19 | 2022-09-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472094B (zh) * | 2021-08-13 | 2024-07-26 | 上海伏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的检测方法及处理器 |
CN116610192B (zh) * | 2022-02-09 | 2024-04-0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判断手写笔在位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57043B2 (ja) | 2008-12-15 | 2013-08-07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近距離無線通信回路の通信モード切り替え方法 |
JP2011030404A (ja) * | 2009-06-22 | 2011-02-10 | Felica Networks Inc |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US8860364B2 (en) * | 2010-04-23 | 2014-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Wireless power distribution among a plurality of receivers |
CN103312362A (zh) * | 2012-03-13 | 2013-09-1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20160197510A1 (en) | 2013-08-15 | 2016-07-07 | Teknologain tutkimuskeskus VTT Oy | Wireless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wer transmitter and a method for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operating power to another device |
KR20150066070A (ko) * | 2013-12-06 | 2015-06-1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10461582B2 (en) | 2014-03-31 | 2019-10-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coil configuration |
CN204030732U (zh) * | 2014-06-10 | 2014-12-17 | 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装置 |
CN204011680U (zh) * | 2014-06-30 | 2014-12-10 | 鸿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化设置nfc天线的移动终端 |
US9553747B2 (en) * | 2014-12-23 | 2017-0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quality factors during inductively coupled communications |
TWI626827B (zh) * | 2015-02-26 | 2018-06-11 |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諧振式無線電源接收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
EP3139466A1 (en) * | 2015-09-07 | 2017-03-08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Power conversion module for inductive charging for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ower conversion module |
TWI587598B (zh) * | 2015-09-19 | 2017-06-11 |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諧振式無線電源發送電路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7121097A (ja) | 2015-12-28 | 2017-07-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給電機器 |
JP6565953B2 (ja) | 2016-03-30 | 2019-08-28 | Tdk株式会社 | コイルユニット、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装置 |
CN206422576U (zh) * | 2017-02-16 | 2017-08-18 | 东莞市灿烨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GB201721863D0 (en) * | 2017-12-24 | 2018-02-07 | Vivoplex Group Ltd | Monitoring system |
EP3550731A1 (en) * | 2018-04-03 | 2019-10-09 | STMicroelectronics Austria GmbH | Nfc antenna in a mobile device |
CN111769655B (zh) * | 2020-05-19 | 2022-09-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970666B (zh) * | 2020-07-24 | 2022-04-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近场通信功率调节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10425200.7A patent/CN111769655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22 WO PCT/CN2021/073369 patent/WO2021232838A1/zh unknown
- 2021-01-22 EP EP21809519.8A patent/EP4142108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1-22 JP JP2022570722A patent/JP7432012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1-17 US US17/989,517 patent/US20230084747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232838A1 (zh) | 2021-11-25 |
US20230084747A1 (en) | 2023-03-16 |
JP7432012B2 (ja) | 2024-02-15 |
EP4142108A1 (en) | 2023-03-01 |
JP2023526643A (ja) | 2023-06-22 |
CN111769655A (zh) | 2020-10-13 |
EP4142108A4 (en) | 2023-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69655B (zh) |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US9425629B2 (en) |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
US10284018B2 (e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uning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
CN111886775B (zh) | 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 |
CN105379053B (zh) | 用于扩展无线充电器的电力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1970666B (zh) | 用于近场通信功率调节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10739739B (zh) |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设备和电子设备 | |
US9246400B2 (en) |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ring method | |
CN108512315B (zh) | 基于双边lcc结构的注入式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电路 | |
KR20160087870A (ko) |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0649716B (zh)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待充电设备及无线充电装置 | |
CN112956109A (zh) | 接收装置和无线充电方法 | |
WO2021227652A1 (zh) | 无线充电设备和待充电设备 | |
CN107634565A (zh) | 一种锂电池无线充电电路 | |
EP4358363A1 (en) | Electric power receiving device, electric power send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11566889A (zh) | 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4885330A (zh) | 供电设备以及无线电力发送器电力发送器 | |
CN115986963B (zh) | 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端、充电底座及系统 | |
CN112332501B (zh) | 无线充电方法和待充电设备 | |
CN107069993A (zh) | 基于无线接收的电能转换装置 | |
CN107710555A (zh) | 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792936B1 (ko) |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
CN112542876B (zh) | 电子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 |
CN113113941A (zh) | 电子设备 | |
US20180233950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contactless energy transfer to an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a loudspeak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