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8567A -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8567A
CN105568567A CN201510726203.3A CN201510726203A CN105568567A CN 105568567 A CN105568567 A CN 105568567A CN 201510726203 A CN201510726203 A CN 201510726203A CN 105568567 A CN105568567 A CN 105568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yelet
data
sewing machines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62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68567B (zh
Inventor
和田哲也
尾崎真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68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8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68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8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容易地制作与系结物对应的缝制数据的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在使用者选择了两孔时,CPU将纽扣的孔眼为两孔这一信息存储于RAM。在使用者选择了三孔时,CPU将纽扣的孔眼为三孔这一信息存储于RAM。在使用者选择了四孔时,CPU存储纽扣的孔眼为四孔这一信息和使用者所选择的缝制图案。CPU进行第一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存储处理和第二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存储处理,计算并存储第一针的XY坐标和第二针的XY坐标之间的X长度、Y长度。

Description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钉扣缝纫机用于将纽扣钉缝于布料。纽扣是系结物的一个例子。日本特许公开2005年第287544号公报所公开的钉扣缝纫机包括压臂、把持构件开闭机构、一对纽扣把持构件和一对按压部。缝纫机主体的机座部支承压臂基端部,压臂顶端部能够上下运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以能够向水平方向自由开闭的方式安装于压臂顶端部,在闭合状态下把持纽扣。把持构件开闭机构使一对纽扣把持构件开闭。一对按压部将要钉缝纽扣的布料中的处于由一对纽扣把持构件所把持的纽扣附近的部分按压在机座部的针板上。钉扣缝纫机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的下表面部一体地设置一对按压部。当根据一对纽扣把持构件所把持的纽扣的大小而改变一对纽扣把持构件之间的间隔时,一对按压部之间的间隔也发生改变。
根据纽扣的不同,孔眼(孔眼数)的种类和各孔眼之间的间隔有所不同。日本特许公开2010年第131056号公报所公开的钉扣缝纫机使用存储于控制装置的存储装置中的标准缝制数据,与两孔、四孔等孔眼种类和各孔眼之间的间隔相匹配地改变XY缩尺从而将纽扣钉缝于布料。在无法用标准缝制数据进行缝制时,使用者利用编程器编写缝制程序以匹配纽扣的孔眼种类,或者利用个人计算机使用专用软件制作缝制数据。
当XY的移动量数据与纽扣的孔眼间隔不对应时,针会碰触孔眼周围的部分,成为导致断针、脱线的原因。在针对纽扣的各孔眼之间的间隔通过对XY的移动量数据进行扩大、缩小等变更而仍无法调整到位时,有时使用者要机械调整纽扣把持构件的装配位置,以避免针碰触孔眼周围的部分。当机械调整纽扣把持构件的装配位置时,软件上的坐标原点和机械坐标原点会错开。因此,在换成孔眼数或孔眼位置不同的其他纽扣时,使用者需要再次调整机械坐标原点。此外,若使用者用编程器编写缝制程序或利用个人计算机使用专用软件制作缝制数据,则会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制作与系结物对应的缝制数据的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用于将具有孔眼的系结物缝制于布料,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可动保持构件,其能够保持上述系结物和上述布料;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可动保持构件移动;控制部,其基于落针点的落针顺序控制上述马达;操作部,能够通过该操作部向上述控制部输入指示;存储装置,其存储有将初始移动数据以及多个孔间移动数据同落针顺序关联起来的缝制数据,上述初始移动数据为自坐标原点到包括第一落针点在内的上述系结物的孔眼的基准点的移动数据,上述孔间移动数据表示自上述系结物的一个上述孔眼的基准点到下一个孔眼的基准点的孔间移动的移动量;孔眼基准点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分别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基准点;数据制作部,其基于由上述孔眼基准点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上述基准点制作上述缝制数据;存储控制部,其将由上述数据制作部制作的上述缝制数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缝纫机仅利用孔眼基准点设定部用操作面板设定系结物的各孔眼的位置即可简单地制作缝制数据。因此,缝纫机不用调整可动保持构件的机械坐标原点即可容易地制作与系结物的孔眼数量及孔眼位置对应的缝制数据。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孔眼种类设定部,该孔眼种类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上述系结物的种类,上述系结物的种类涵盖上述孔眼的数量和配置的不同情况;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孔眼种类设定部设定的上述孔眼的种类制作上述缝制数据。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孔眼种类设定部容易地设定系结物的孔眼的种类。
技术方案3、4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图案设定部,该图案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上述系结物时的针迹花样也就是缝制图案;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图案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图案制作上述缝制数据。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图案设定部容易地设定各孔眼间的缝制图案。
技术方案5、6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线数设定部,该线数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间的缝线的线数;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线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线的线数制作上述缝制数据。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线数设定部容易地设定各孔眼间的缝线的线数。
技术方案7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过渡线设定部,该过渡线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间的过渡线的有无;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过渡线设定部设定的上述过渡线的有无制作上述缝制数据。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过渡线设定部容易地设定各孔眼间的过渡线的有无。
技术方案8、9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包括:第一加固缝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以及第二加固缝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第一加固缝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和由上述第二加固缝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制作上述缝制数据。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第一加固缝设定部和第二加固缝设定部容易地设定缝制开始时和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
技术方案10的缝纫机的控制方法为下述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缝纫机包括:可动保持构件,其能够保持布料和具有孔眼的系结物;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可动保持构件移动;控制部,其基于落针点的落针顺序控制上述马达;操作部,能够通过该操作部向上述控制部输入指示;以及存储装置,其存储有将初始移动数据以及多个孔间移动数据同落针顺序关联起来的缝制数据,上述初始移动数据为自坐标原点到包括第一落针点在内的上述系结物的孔眼的基准点的移动数据,上述孔间移动数据表示自上述系结物的一个上述孔眼的基准点到上述系结物的下一个孔眼的基准点的孔间移动的移动量;该缝纫机将上述系结物缝制于上述布料,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孔眼基准点设定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上述操作部分别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基准点;数据制作工序,在该工序中,基于在上述孔眼基准点设定工序中设定的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上述基准点制作上述缝制数据;以及存储控制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上述数据制作工序中制作的上述缝制数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因此,缝纫机能够通过执行上述控制方法获得技术方案1所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1的纽扣按压装置20周围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纽扣把持装置30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缝制图案的例子的图。
图6是纽扣100的俯视图。
图7是运针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的图。
图9是两孔的数据表154的示意图。
图10是三孔的数据表154的示意图。
图11是四孔的数据表154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运针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使用图中箭头所示的左右、前后、上下。左右方向为X轴方向,前后方向为Y轴方向。
参照图1、图2说明缝纫机1的整体构造。缝纫机1是向布料钉缝纽扣、钩扣等系结物的钉扣缝纫机。缝纫机1包括缝纫机主体10、工作台18、控制装置50、操作面板98、脚踏板23和电源开关77。缝纫机主体10和操作面板98配置于工作台18上。控制装置50、脚踏板23和电源开关77配置于工作台18下方。操作面板98包括液晶的显示部98A和操作键。脚踏板23是供操作者用脚操作的踏板,是能够对控制装置50输入各种指示的操作部。脚踏板23在内部包括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参照图4),且具有两级踩踏位置。两级踩踏位置伴随脚踏板23的踩踏量的增加而分为第一级和第二级。在未踩踏脚踏板23的状态下,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均切断。当踩到第一级时,第一开关24接通,当踩到第二级时,第二开关25接通。因此,控制装置50基于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的接通切断来检测脚踏板23的踩踏位置。
缝纫机主体10包括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和纽扣按压装置20。机座部2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内部包括垂直梭和送布台37等。机座部2具有针板40。针板40在前端部上表面具有容针孔。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后侧朝上方延伸,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91(参照图4)。机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与机座部2大致平行地向前方延伸,在内部具有主轴。主轴由缝纫机马达91驱动。机臂部4的前端部5突出到比机臂部4的其他部位靠下方的位置。前端部5在内部以针杆6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6。针杆6自前端部5的下端向下方延伸。机针7以能够拆卸下来的方式安装于针杆6的下端,并与针杆6一同在主轴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动作。纽扣按压装置20设于机座部2的上部,将纽扣和布料一起保持在针板40的上表面。
缝纫机1在机座部2的内部具有切线机构。切线机构包括固定刀和可动刀。固定刀设于针板40的下侧。可动刀在针板40的下侧相对于固定刀移动。在缝制结束后,切线机构使可动刀移动,通过固定刀和可动刀的协作切断面线和底线。
参照图1~图3说明纽扣按压装置20的结构。纽扣按压装置20包括送布板11、纽扣把持装置30、压臂17、支承轴62和施力部15。如图2所示,送布板11固定于在机座部2内部配置的送布台37的上表面。送布台37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在后端部具有齿条连结部61。齿条连结部61借助纵轴部与齿条轴60的前端部相连结。齿条轴60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部位于支柱部3的内部且具有齿部。齿条轴60的齿部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固定于Y向进给用马达93(参照图4)的输出轴。Y向进给用马达93设于支柱部3的内部。
当Y向进给用马达93进行驱动时,齿条轴60沿前后方向移动。送布台37和送布板11伴随齿条轴60的移动沿前后方向移动。送布板11在前端部具有贯通孔。机针7在缝制时从贯通孔通过,并到达针板40的容针孔。送布台37在齿条连结部61的下方与摆动机构相连结。X向进给用马达92(参照图4)设于机座部2的内部,驱动摆动机构。送布台37和送布板11伴随摆动机构的驱动以齿条连结部61的纵轴部为中心沿左右方向摆动。X向进给用马达92和Y向进给用马达93为脉冲马达。
压臂17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部17A能够以支承轴62为中心进行转动。支承轴62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嵌合于齿条连结部61。压臂17包括后端部17A和前端部17B。当后端部17A以支承轴62为中心转动时,前端部17B沿上下方向摆动。纽扣把持装置30被一对螺栓14固定于压臂17的前端部17B。压臂17在前端部17B的后方具有卡合构件26,在卡合构件26的后方设有施力部15。施力部15的螺旋弹簧48朝下方对压臂17施力。卡合构件26是自压臂17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再弯向左方延伸的大致字母L型的构件。卡合构件26的向左方延伸的部分卡合于卡合构件46。卡合构件46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支承构件47的下端部以卡合构件46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该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卡合构件46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驱动构件45的下端部。支承构件47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部固定于机臂部4。在支承构件47的上端附近的前侧具有弹簧支承部49。弹簧支承部49套于弹簧支承轴44的上端部。弹簧支承轴44沿上下方向延伸,贯穿于螺旋弹簧48的内侧。弹簧支承轴44的下端部固定于压臂17的上表面。弹簧支承轴44在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下朝下方对压臂17施力。驱动构件45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部与机臂部4内的抬压脚机构相连接。驱动构件45能够在抬压脚机构的驱动下上下运动。当驱动构件45下降时,卡合构件46的顶端部46A克服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上升。当顶端部46A上升时,卡合于顶端部46A的卡合构件26上升,压臂17的前端部17B上升。支柱部3内部的纽扣按压用马达94(参照图4)驱动抬压脚机构。纽扣按压用马达94为脉冲马达。
如图3所示,纽扣把持装置30包括装配台31、调整板34、调整螺钉33、手指保护部35、操作部38、定位构件39和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装配台31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后部31A具有左右一对螺纹孔31C,在前部31B的上表面设有调整板34和调整螺钉33。调整螺钉33将调整板34固定于前部31B的上表面。装配台31在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具有长孔31D。长孔31D沿前后方向延伸。装配台31在前部31B的下表面设有左右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之间设有定位构件39。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把持纽扣100。装配台31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的上方设有手指保护部35。如图2所示,通过将螺栓14贯穿于压臂17的前端部17B的贯通孔并紧固于图3所示的装配台31的螺纹孔31C,从而将压臂17和纽扣把持装置30结合起来。手指保护部35是自装配台31的前部31B的前表面朝前方突出的管状构件。手指保护部35形成为在俯视时的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圆状。机针7从手指保护部35的内侧空间穿过。手指保护部35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触及机针7。
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前端部具有纽扣托32A。纽扣托32A分别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突出。当自侧面观察时,纽扣把持构件32自装配台31向纽扣托32A朝下方倾斜,纽扣托32A是水平的。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各自在后端部具有轴部32D。轴部32D朝上方突出,在装配台31的螺纹孔31C的后方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该装配台31。定位构件39沿前后方向延伸,对纽扣10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螺钉36紧固于在定位构件39的后端部附近设置的螺纹孔。通过以使定位构件39的螺纹孔的位置和装配台31的长孔31D的位置对准的状态,将定位螺钉36紧固于定位构件39的螺纹孔,能够将定位构件39装配于装配台31。定位构件39能够在长孔31D的范围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当从侧面观察时,定位构件39自装配台31向前方朝下方倾斜,其前端部与纽扣托32A在大致同一高度上。
操作部38设于装配台31的下方且设置在左右两侧。操作部38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部在装配台31的下侧与定位构件39相连结,且在定位构件3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卡合。操作部38能够与定位构件39一同沿前后方向移动。通过操作部38沿前后方向移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以轴部32D为中心朝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一对纽扣托32A之间的间隔改变。使用者使操作部38沿前后方向移动而调整一对纽扣托32A之间的间隔,将纽扣100安放于一对纽扣托32A之间。使用者旋松调整螺钉33而调整调整板34的位置使之与定位螺钉36的位置对齐,然后旋紧调整螺钉33。因此,使用者能够将纽扣把持构件32定位于装配台31。
参照图4说明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缝纫机1的控制装置50包括微型计算机、借助数据总线等连接于该微型计算机的输入接口56和输出接口57、驱动电路71~75等。微型计算机包括CPU51、ROM52、RAM53和存储装置54。CPU51集中控制缝纫机1的动作。ROM52预先存储缝制控制程序和各种用于缝制的缝制数据等。缝制控制程序用于执行后述的运针设定处理(参照图7)、第二运针设定处理(参照图12)。RAM53临时存储各种处理执行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存储装置54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存储后述的数据表154(参照图9~图11)。缝制数据是用于进行基于数据表154中存储的内容的缝制的数据。
驱动电路71~75分别连接于输出接口57。驱动电路71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缝纫机马达91。驱动电路72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X向进给用马达92。驱动电路73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Y向进给用马达93。驱动电路74与纽扣按压用马达94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纽扣按压用马达94。驱动电路75与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控制向显示部98A的显示。
电源开关77、脚踏板23的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编码器91A~94A以及操作面板98等连接于输入接口56。电源开关77用于启动和关闭缝纫机1。编码器91A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向输入接口56输入缝纫机马达91的旋转位置和旋转速度等信息。编码器92A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相连接,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以及旋转速度等对应输出的脉冲信息。编码器93A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相连接,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以及旋转速度等对应输出的脉冲信息。编码器94A与纽扣按压用马达94相连接,向输入接口56输入与纽扣按压用马达94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以及旋转速度等对应输出的脉冲信息。
参照图5说明纽扣100的孔眼的缝制图案。纽扣100是缝纫机1要钉缝于布料的系结物的一个例子。缝制图案是将纽扣100钉缝于布料时的针迹花样。以下,缝制图案的方向仿照图5所示的方向。纽扣100的孔眼的种类通常有两孔、三孔以及四孔。两孔的缝制图案为沿上下方向缝制时和沿左右方向缝制时这两种。三孔的缝制图案为使正三角形的顶点位于上侧地缝制时和使顶点位于下侧地缝制时这两种。四孔的缝制图案有沿左右方向缝制时、交叉缝制时和沿上下方向缝制时,再各自加上过渡线的有无等,共计为九种。过渡线表示在缝制四孔中的最初的两孔之后,为了缝制剩下的两孔而移动时线的连接状态。在有过渡线时,缝纫机1在缝制四孔中的最初的两孔之后,不切断线而缝制剩下的两孔。在没有过渡线时,缝纫机1在缝制四孔中的最初的两孔并切断线之后,再进行对剩下的两孔的缝制。
缝纫机1的存储装置54与两孔、三孔以及四孔的缝制图案相应地预先存储有多个钉扣的标准缝制数据。各标准缝制数据包括纽扣的孔眼数、图5所示的缝制图案、落针点的落针顺序、纽扣的孔眼间的缝线线数、过渡线线数、缝制的针数、自XY坐标的坐标原点到最初的落针点(第一落针点)即纽扣的第一个孔眼的距离、纽扣的孔眼中心间的距离即缝纫尺寸XY(mm)等。落针点是机针7向下方移动时机针7所刺穿的布料上的预定位置,以XY坐标来表示。
参照图6说明四孔的纽扣100的XY坐标的原点110和孔眼101、102、103、104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于本实施方式,设孔眼101的中心和孔眼10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间隔P1(X轴方向缝纫尺寸)、孔眼102的中心和孔眼10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间隔P2(Y轴方向缝纫尺寸)、孔眼103的中心和孔眼10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间隔P3(X轴方向缝纫尺寸)、孔眼104的中心和孔眼10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间隔P4(Y轴方向缝纫尺寸)来进行说明。孔眼101~104各自的中心位置为基准位置。在使纽扣100的XY坐标的原点110为纽扣100的中心时,有时孔眼101~104各自的基准位置针对例如纽扣100的每个制造单位而言会发生偏差。因此,有时自原点110到孔眼101、102、103、104的间隔针对每个制造单位而言不一致。此外,有时间隔P1、间隔P2、间隔P3以及间隔P4也针对纽扣100的每个制造单位而言不一致。当孔眼101~104各自的基准位置针对每个制造单位而言发生偏差时,缝纫机1即使使用预先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标准缝制数据,也无法使机针7穿过纽扣100的孔眼101、102、103、104。因此,机针7会触碰孔眼周围,有时会折断或弯曲。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通过执行图7所示的运针设定处理,能够相对标准缝制数据另外制作与纽扣100对应的缝制数据。
参照图7~图11说明运针设定处理。当使用者按下电源开关77而启动缝纫机1时,CPU51自ROM52读取缝制控制程序。使用者为了输入原点检测指示而将脚踏板23踩到第二级。CPU51在基于原点检测指示执行了原点检测之后,使压臂17的前端部17B上升。使用者将纽扣100嵌入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各自的纽扣托32A之间。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运针设定模式的选择菜单。CPU51执行运针设定处理,判断使用者是否选择了运针设定模式(S1)。在使用者选择了运针设定模式时(S1:是),CPU51使处理前进到S2。在使用者未选择运针设定模式时(S1:否),CPU51使处理返回到S1。
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孔眼种类的选择处理菜单(S2)。在使用者未选择孔眼种类时(S3:否、S4:否、S5:否),CPU51使处理待机。在使用者选择了两孔时(S3:是),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用于选择图5所示的两孔的纽扣的缝制图案的菜单(S61)。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98而自两孔的纽扣的缝制图案选择其中之一。CPU51将纽扣100的孔眼为两孔这一信息存储于RAM53,并将使用者所选择的缝制图案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数据表154的缝制图案存储区域1540(S7)。在使用者选择了三孔时(S3:否、S4:是),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用于选择图5所示的三孔的纽扣的缝制图案的菜单(S62)。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98而自三孔的纽扣的缝制图案选择其中之一。CPU51将纽扣100的孔眼为三孔这一信息存储于RAM53,并将使用者所选择的缝制图案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数据表154的缝制图案存储区域1540(S7)。在使用者选择了四孔时(S3:否、S4:否、S5:是),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用于选择图5所示的四孔的纽扣的缝制图案的菜单(S63)。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98而自四孔的纽扣的缝制图案选择其中之一。CPU51将纽扣100的孔眼为四孔这一信息存储于RAM53,并将使用者所选择的缝制图案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数据表154的缝制图案存储区域1540(S7)。
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设定第一个孔眼位置。”,进行第一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存储处理(S8)。如图8所示,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移动键99A、移动键99B、移动键99C、移动键99D、X距离显示窗99E、Y距离显示窗99F以及确定键99G等。移动键99A使纽扣把持装置30向X轴方向的负方向移动。移动键99B使纽扣把持装置30向X轴方向的正方向移动。移动键99C使纽扣把持装置30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移动。移动键99D使纽扣把持装置30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移动。X距离显示窗99E显示X轴方向的移动距离。Y距离显示窗99F显示Y轴方向的移动距离。X轴方向的正方向是纽扣把持装置30的右方向。X轴方向的负方向是纽扣把持装置30的左方向。Y轴方向的正方向是纽扣把持装置30的后方向。Y轴方向的负方向是纽扣把持装置30的前方向。使用者操作移动键99A~99D而使纽扣把持装置30移动到机针7能够落针于纽扣把持装置30所把持的纽扣100的第一个孔眼101内的落针点。当使用者操作移动键99A或移动键99B时,CPU51利用驱动电路72驱动X向进给用马达92而使压臂17的前端部17B沿X轴方向移动规定量。当使用者操作移动键99C或移动键99D时,CPU51利用驱动电路73驱动Y向进给用马达93而使压臂17沿Y轴方向移动规定量。使用者反复操作移动键99A~99D,直到纽扣把持装置30移动到机针7能够落针于孔眼101内的位置。使用者也可以在X距离显示窗99E和Y距离显示窗99F直接输入移动量而使纽扣把持装置30移动到机针7能够落针于孔眼101内的落针点。基于使用者所输入的移动量,CPU51利用驱动电路72驱动X向进给用马达92并利用驱动电路73驱动Y向进给用马达93,从而使压臂17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即可。
当使用者操作确定键99G时,CPU51将向第一个孔眼位置落针的落针位置的XY数据(第一针的XY坐标)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数据表154的第一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A(S8)。
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设定第二个孔眼位置。”,进行第二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存储处理(S10)。使用者操作移动键99A~99D而使纽扣把持装置30移动到机针7能够落针于纽扣把持装置30所把持的纽扣100的第二个孔眼102内的落针点。当使用者操作确定键99G时,CPU51将向第二个孔眼位置落针的落针位置的XY数据(第二针的XY坐标)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数据表154的第二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B(S10)。CPU51计算第一针的X坐标和第二针的X坐标之间的长度即X长度,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的X长度存储区域154C(S11)。CPU51计算第一针的Y坐标和第二针的Y坐标之间的长度即Y长度,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的Y长度存储区域154D(S11)。
CPU51判断纽扣100的孔眼是否为三孔或四孔(S12)。当在S7中存储于RAM53的纽扣100的孔眼为三孔或四孔时(S12:是),CPU51前进到S13的处理。纽扣100的孔眼并非三孔或四孔时(S12:否),CPU51跳转到S18的处理。纽扣100的孔眼为两孔时的数据表154示于图9。
在纽扣100的孔眼为三孔或四孔时(S12:是),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设定第三个孔眼位置。”,进行第三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存储处理(S13)。使用者操作移动键99A~99D而使纽扣把持装置30移动到机针7能够落针于纽扣把持装置30所把持的纽扣100的第三个孔眼103内的落针点。当使用者操作确定键99G时,CPU51将向第三个孔眼位置落针的落针位置的XY数据(第三针的XY坐标)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数据表154的第三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E(S13)。CPU51计算第二针的X坐标和第三针的X坐标之间的长度即X长度,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的X长度存储区域154F(S14)。CPU51计算第二针的Y坐标和第三针的Y坐标之间的长度即Y长度,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的Y长度存储区域154G(S14)。
CPU51判断纽扣100的孔眼是否为四孔(S15)。当在S7中存储于RAM53的纽扣100的孔眼为四孔时(S15:是),CPU51前进到S16的处理。纽扣100的孔眼并非四孔时(S15:否),CPU51跳转到S18的处理。纽扣100为三孔时的数据表154示于图10。
纽扣100的孔眼为四孔的时(S15:是),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设定第四个孔眼位置。”,进行第四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存储处理(S16)。使用者操作移动键99A~99D而使纽扣把持装置30移动到机针7能够落针于纽扣把持装置30所把持的纽扣100的第四个孔眼104内的落针点。当使用者操作确定键99G时,CPU51将向第四个孔眼位置落针的落针位置的XY数据(第四针的XY坐标)存储于存储装置54的数据表154的第四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H(S16)。CPU51计算第三针的X坐标和第四针的X坐标之间的长度即X长度,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第三针和第四针之间的X长度存储区域154I(S17)。CPU51计算第三针的落针点的Y坐标和第四针的落针点的Y坐标之间的长度即Y长度,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第三针和第四针之间的Y长度存储区域154J(S17)。纽扣100为四孔时的数据表154示于图11。
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设定缝线线数。”,并显示缝线线数的输入菜单。缝线线数是缝制于纽扣100的各孔眼中的线的线数。在使用者在操作面板98输入了缝线线数时,CPU51设定使用者所输入的缝线线数,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缝线线数存储区域154K(S18)。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设定过渡线线数。”,并显示过渡线线数的输入菜单。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输入了过渡线线数时,CPU51设定使用者所输入的过渡线线数,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过渡线线数存储区域154L(S19)。能够通过操作面板98输入的过渡线线数为零或一。零表示没有过渡线,一表示有过渡线。
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选择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并显示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的选择菜单。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是指在纽扣100的第一个纽扣处缝制多针以避免针迹松脱。对于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本实施方式在ROM52中存储有多种预先定好各落针位置的图案。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选择了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时,CPU51设定使用者所选择的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存储区域154M(S20)。CPU51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请选择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并显示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的选择菜单。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是指在纽扣100的最后缝制的孔眼处缝制多针以避免针迹松脱。对于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本实施方式在ROM52中存储有多种预先定好各落针位置的图案。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选择了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时,CPU51设定使用者所选择的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并将其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存储区域154N(S21)。CPU51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能够基于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所选择的内容针对纽扣100的孔眼种类、缝制图案、缝线线数、过渡线线数、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以及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制作数据表154。仅通过使用者用操作面板98选择各项目,缝纫机1即可容易地制作基于数据表154的缝制数据。因此,缝纫机1不用调整装配台31上的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的位置即可容易地制作与纽扣100的孔眼101~104的位置对应的缝制数据。缝纫机1基于制作的缝制数据进行缝制,从而能够使机针7妥当地穿过纽扣100的各孔眼,因此能够将纽扣100妥当地缝制于布料。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参照图12的第二运针设定处理进行说明。第二运针设定处理是上述的运针设定处理的变形例。当CPU51开始第二运针设定处理时,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第一个孔眼位置设定键、第二个孔眼位置设定键、第三个孔眼位置设定键、第四个孔眼位置设定键、缝线线数设定键、过渡线线数设定键、缝制开始时加固缝种类设定键、缝制结束时加固缝种类设定键(S30)。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第一个孔眼位置设定键时(S31:是),进行与图7中的S8同样的第一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处理(S32)以及向数据表154的第一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A进行存储的存储处理(S33)。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第二个孔眼位置设定键时(S34:是),进行与S10同样的第二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处理(S35)以及向数据表154的第二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B进行存储的存储处理(S33)。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第三个孔眼位置设定键时(S37:是),进行与S13同样的第三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处理(S38)以及向数据表154的第三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E进行存储的存储处理(S33)。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第四个孔眼位置设定键时(S40:是),进行与S16同样的第四个孔眼位置的设定处理(S41)以及向数据表154的第四针的XY位置存储区域154H进行存储的存储处理(S33)。
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缝线线数设定键时(S43:是),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缝线线数的输入菜单,接受缝线线数的输入(S44)。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输入了缝线线数时,CPU51将使用者所输入的缝线线数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缝线线数存储区域154K(S33)。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过渡线线数设定键时(S46:是),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过渡线线数的输入菜单(S47)。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输入了过渡线线数时,CPU51将使用者所输入的过渡线线数存储于数据表154的过渡线线数存储区域154L(S33)。
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缝制开始时加固缝种类设定键时(S49:是),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的选择菜单,接受对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的选择(S50)。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选择了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时,CPU51将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种类存储区域154M(S33)。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设定键时(S52:是),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的选择菜单,接受对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的选择(S53)。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选择了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时,CPU51将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种类存储区域154N(S33)。在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98进行了结束设定处理的输入时(S55:是),CPU51结束处理。在未进行结束设定处理的输入时(S55:否),CPU51返回到S31反复进行处理。CPU51在判断为使用者未操作设定键时(S31:否、S34:否、S37:否、S40:否、S43:否、S46:否、S49:否、S52:否),返回到S30反复进行处理。另外,CPU51也可以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用于选择纽扣100的缝制图案的设定键。CPU51也可以在判断为使用者操作了该设定键时,显示缝制图案的选择菜单,并将使用者所选择的缝制图案存储于数据表154的缝制图案存储区域1540等。
如上所述,在上述第二运针设定处理中,CPU51在第一个孔眼位置设定(S32)和第二个孔眼位置设定(S35)结束后,与图7中的S11同样地计算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的X长度、Y长度,并进行将该X长度向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的X长度存储区域154C存储以及将该Y长度向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的Y长度存储区域154D存储的存储处理。CPU51在第二个孔眼位置设定(S35)和第三个孔眼位置设定(S38)结束后,与S14同样地计算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的X长度、Y长度,并进行将该X长度向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的X长度存储区域154F存储以及将该Y长度向第二针和第三针之间的Y长度存储区域154G存储的存储处理。CPU51在第三个孔眼位置设定(S37)和第四个孔眼位置设定(S40)结束后,与S17同样地计算第三针和第四针之间的X长度、Y长度,并进行将该X长度向第三针和第四针之间的X长度存储区域154I存储以及将该Y长度向第三针和第四针之间的Y长度存储区域154J存储的存储处理。因此,CPU51能够通过执行第二运针设定处理而直接选择所设定的功能。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缝纫机例如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缝线线数、过渡线线数、缝制开始时加固缝种类以及缝制结束时加固缝种类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而省去用操作面板进行设定的麻烦。
上述运针设定处理的S2~S6的处理也可以省略。在该情况下,CPU51在S12和S15的处理中在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显示是否有第三孔、第四孔,通过使用者的选择来进行设定即可。
纽扣100的孔眼的缝制图案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纽扣100的孔眼不限定于两孔、三孔、四孔,例如也可以是带有柄而仅在柄上具有一个孔眼的纽扣、钩扣等那样的具有一个孔的系结物。
在上述说明中,纽扣按压装置20相当于本发明的可动保持构件,X向进给用马达92和Y向进给用马达93相当于本发明的马达。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存储装置54相当于本发明的存储装置。执行图7中的S8、S10、S13、S16以及图12中的S32、S35、S38、S41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孔眼基准点设定部。执行图7中的S11、S14、S17以及图12中的S33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数据制作部和存储控制部。执行S2~S5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孔眼种类设定部。执行S7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图案设定部。执行图7中的S18以及图12中的S44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线数设定部。执行图7中的S19以及图12中的S47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过渡线设定部。执行图7中的S20以及图12中的S50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加固缝设定部。执行图7中的S21以及图12中的S53的处理的CPU5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加固缝设定部。S8、S10、S13、S16、S32、S35、S38、S41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孔眼基准点设定工序。S11、S14、S17、S33的处理相当于本发明的数据制作工序和存储控制工序。

Claims (10)

1.一种缝纫机,其用于将具有孔眼(101~104)的系结物(100)缝制于布料,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1)包括:
可动保持构件(20),其能够保持上述系结物和上述布料;
马达(92、93),其用于使上述可动保持构件移动;
控制部(51),其基于落针点的落针顺序控制上述马达;
操作部(98),能够通过该操作部向上述控制部输入指示;
存储装置(54),其存储有将初始移动数据以及多个孔间移动数据同落针顺序关联起来的缝制数据,上述初始移动数据为自坐标原点到包括第一落针点在内的上述系结物的孔眼的基准点的移动数据,上述孔间移动数据表示自上述系结物的一个上述孔眼的基准点到下一个孔眼的基准点的孔间移动的移动量(P1~P4);
孔眼基准点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分别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基准点;
数据制作部,其基于由上述孔眼基准点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上述基准点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存储控制部,其将由上述数据制作部制作的上述缝制数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孔眼种类设定部,该孔眼种类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上述系结物的种类,上述系结物的种类涵盖上述孔眼的数量和配置的不同情况;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孔眼种类设定部设定的上述孔眼的种类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图案设定部,该图案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上述系结物时的针迹花样也就是的缝制图案;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图案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图案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图案设定部,该图案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上述系结物时的针迹花样也就是缝制图案;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图案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图案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线数设定部,该线数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间的缝线的线数;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线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线的线数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线数设定部,该线数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间的缝线的线数;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线数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线的线数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过渡线设定部,该过渡线设定部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间的过渡线的有无;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过渡线设定部设定的上述过渡线的有无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
第一加固缝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以及
第二加固缝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第一加固缝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和由上述第二加固缝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该缝纫机包括:
第一加固缝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以及
第二加固缝设定部,其通过上述操作部设定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
上述数据制作部基于由上述第一加固缝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开始时的加固缝和由上述第二加固缝设定部设定的上述缝制结束时的加固缝制作上述缝制数据。
10.一种缝纫机的控制方法,该缝纫机包括:
可动保持构件,其能够保持布料和具有孔眼的系结物;
马达,其用于使上述可动保持构件移动;
控制部,其基于落针点的落针顺序控制上述马达;
操作部,能够通过该操作部向上述控制部输入指示;以及
存储装置,其存储有将初始移动数据以及多个孔间移动数据同落针顺序关联起来的缝制数据,上述初始移动数据为自坐标原点到包括第一落针点在内的上述系结物的孔眼的基准点的移动数据,上述孔间移动数据表示自上述系结物的一个上述孔眼的基准点到上述系结物的下一个孔眼的基准点的孔间移动的移动量;
该缝纫机用于将上述系结物缝制于上述布料,
该缝纫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孔眼基准点设定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上述操作部分别设定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基准点;
数据制作工序,在该工序中,基于在上述孔眼基准点设定工序中设定的上述系结物的各孔眼的上述基准点制作上述缝制数据;以及
存储控制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在上述数据制作工序中制作的上述缝制数据存储于上述存储装置。
CN201510726203.3A 2014-10-30 2015-10-30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568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1041 2014-10-30
JP2014221041A JP2016086874A (ja) 2014-10-30 2014-10-30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8567A true CN105568567A (zh) 2016-05-11
CN105568567B CN105568567B (zh) 2018-05-25

Family

ID=55879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6203.3A Active CN105568567B (zh) 2014-10-30 2015-10-30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086874A (zh)
CN (1) CN1055685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5437B2 (en) 2018-07-05 2021-05-04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Coordinate data generator, sewing machine,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CN113718436A (zh) * 2021-09-15 2021-11-30 汝州玛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绣花机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208A (zh) * 1999-04-02 2001-1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缝纫机控制装置
CN1485487A (zh) * 2002-08-23 2004-03-31 �Ŷ�����-�����չɷݹ�˾ 钮扣孔缝纫机
CN1611650A (zh) * 2003-10-31 2005-05-04 重机公司 缝纫机
JP2008011971A (ja) * 2006-07-04 2008-01-24 Juki Corp ミシン
CN104120547A (zh) * 2014-08-06 2014-10-29 苏州市豪杰机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送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1208A (zh) * 1999-04-02 2001-11-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缝纫机控制装置
CN1485487A (zh) * 2002-08-23 2004-03-31 �Ŷ�����-�����չɷݹ�˾ 钮扣孔缝纫机
CN1611650A (zh) * 2003-10-31 2005-05-04 重机公司 缝纫机
JP2008011971A (ja) * 2006-07-04 2008-01-24 Juki Corp ミシン
CN104120547A (zh) * 2014-08-06 2014-10-29 苏州市豪杰机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自动送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5437B2 (en) 2018-07-05 2021-05-04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Coordinate data generator, sewing machine,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TWI727333B (zh) * 2018-07-05 2021-05-11 日商車樂美縫衣機股份有限公司 坐標數據生成裝置、縫紉機及程序
CN113718436A (zh) * 2021-09-15 2021-11-30 汝州玛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绣花机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718436B (zh) * 2021-09-15 2022-07-19 诸暨玛雅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绣花机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8567B (zh) 2018-05-25
JP2016086874A (ja) 2016-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27386B2 (ja) ミシン
JP5578162B2 (ja) ミシン
JP2014195491A (ja) 切断針回転装置及びミシン
US7878133B2 (en) Sewing machin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sewing machine operation program
JP2013188266A (ja) ミシン
CN105568567A (zh)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4514096B (zh) 缝纫机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US7493867B2 (en) Sewing machine
KR20090004680A (ko) 재봉기
JP2016193019A (ja) ミシン
JP5073360B2 (ja) ミシン
CN101768838B (zh) 缝纫机的缝制数据生成装置
JP2013111275A (ja) ミシン、ミシン制御プログラム、刺繍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刺繍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3868805B2 (ja) 根巻きボタン付けミシン
JP3942953B2 (ja) ミシン
CN107815793B (zh) 缝制信息编辑装置和缝制信息编辑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0233753A (ja) ミシン
JP2014039775A (ja) ミシン
JP2003071176A (ja) 刺しゅうミシン
JPH073607A (ja) 刺繍枠の枠種設定方法
JP6031315B2 (ja) ミシン
US8127700B2 (en) Sewing machine
JP6318525B2 (ja)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JP2003053074A (ja) ミシンの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JP2003154180A (ja) 根巻きボタン付けミシン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