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42132B -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42132B
CN105542132B CN201510988330.0A CN201510988330A CN105542132B CN 105542132 B CN105542132 B CN 105542132B CN 201510988330 A CN201510988330 A CN 201510988330A CN 105542132 B CN105542132 B CN 105542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ant
polyester resin
parts
aci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883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42132A (zh
Inventor
刘业强
姬亚宁
周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Electrical Equi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883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42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42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2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42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42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52Polycarboxylic acids or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6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 C08G63/668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76Poly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68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63/685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G63/6854Polyester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containing nitrogen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6858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按重量份计,它以包括下述物质在内的原料采用羧酸成盐法制备而成:醇类,16.7~53.70份;多元酸,15.5~40.1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4~1.0份;催化剂,0.03~0.1份;长链烯基琥珀酸酐,18.1~37.7份;助溶剂,其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固含量达到所需要求;pH调节剂,其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pH值呈碱性。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聚酯树脂具有黏度低、强度好、储存期较长等特点,在无机漆、绝缘浸渍漆、预浸胶、水溶性涂料等绝缘产品等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树脂,具体涉及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溶性聚酯树脂因其具有环境污染低和优异耐腐蚀性能,在高分子绝缘材料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求水溶性聚酯树脂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固含量,并保证绝缘层具有较好的流平性和机械性能。降低聚酯树脂的黏度不仅使其具有较好的润湿性,既可添加较多的颜料或者是补强填料,且流平性好,使得工件性能优良、外观美观,在漆、涂料、复合材料等产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目前,降低聚酯树脂粘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通过降低聚酯分子量,但会造成力学强度下降;(2)通过增加二元醇的种类和数量,将羟基过量到25%以上,来降低粘度;(3)通过加入封端剂来控制聚酯合成的分子量进而降低粘度;(4)将聚酯支链化,分子结构中主要连接基团为酯基,同时存在大量端基官能团,分子内存在空腔结构,使树脂表现出低黏度和较好的流动性。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已经开展了水溶性聚酯树脂漆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人员已采用环氧、聚氨酯、有机硅、丙烯酸酯等改性方法来提高水溶性聚酯树脂的耐热等级、耐水解稳定性、漆膜干燥性、机械强度等性能,但目前尚未见有通过采用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和对叔丁基苯甲酸共聚,使聚酯链支链化降低其粘度并提高漆膜机械性能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聚酯树脂水溶性好,粘度低,漆膜强度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按重量份计,该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以包括下述物质在内的原料采用羧酸成盐法制备而成:
醇类,16.7~53.70份;
多元酸,15.5~40.1份;
对叔丁基苯甲酸,0.4~1.0份;
催化剂,0.03~0.1份;
长链烯基琥珀酸酐,18.1~37.7份;
助溶剂,其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固含量达到所需要求;
pH调节剂,其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pH值呈碱性。
本发明采用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和对叔丁基苯甲酸改性聚酯树脂,利用长链烯基碳链结合具有刚性的对叔丁基苯基使得线性聚酯分子支链化,通过增加分子间的距离以减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方面降低聚酯树脂本身的粘度,另一方面又可保证聚酯树脂的机械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酯树脂的耐热性,本发明制备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的原料还包括18.0~51.1重量份的芳香族酸酐。所述的芳香族酸酐为选自六氢苯酐、四氢苯酐和偏苯三酸酐(即偏酐)和邻苯二甲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当芳香族酸酐的选择为上述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时,在满足总量要求的前提下,它们之间的配比可以为任意配比。
从成本角度考虑,本发明制备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的原料还可以包括用于进一步稀释所得产品的水,即当助溶剂的用量仅是使所得产品达到初步要求的固含量时,为节约成本,可以用水进一步对满足固含量初步要求的产品进行稀释,所述水的用量则为足以使最终产品的固含量达到最终所需要求的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醇类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可以是选自新戊二醇、1,3-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一缩二乙二醇和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赛克)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元酸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可以是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己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当多元酸的选择为上述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时,在满足总量要求的前提下,它们之间的配比可以为任意配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催化剂可以是选自醋酸锌、氯化锌、辛酸锌、氢氧化锂和氧化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当催化剂的选择为上述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时,在满足总量要求的前提下,它们之间的配比可以为任意配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具体为选自十八烯基琥珀酸酐、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和2-辛烯基琥珀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当长链烯基琥珀酸酐的选择为上述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时,在满足总量要求的前提下,它们之间的配比可以为任意配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助溶剂与现有技术相同,具体可以是选自乙二醇单丁醚、三甘醇单甲醚、二甘醇单丁醚和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助溶剂的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固含量达到所需要求,通常情况下,助溶剂的用量为至少能够使所得产品中的固含量达到80%,一般是介于70~80%之间。从成本角度考虑,可以先添加适量的助溶剂使产品中的固含量达到80%,之后再在后续工序中用水进一步稀释至所需要的固含量要求(如70%等)。当助溶剂的选择为上述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时,在满足固含量要求的前提下,它们之间的配比可以为任意配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pH调节剂与现有技术相同,通常可以是有机碱和/或无机碱,其中有机碱可以是选自三乙胺、二甲基乙醇胺和三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无机碱可以是氨水、氢氧化钠等。所述pH调节剂的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pH值呈碱性,通常是使所得产品的pH值介于8~9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醇类、多元酸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置于回流反应装置中,在催化剂存在且在保护气氛条件下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达到60~95mgKOH/g时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向反应物A中加入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达到35~65mgKOH/g时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向反应物B中加入助溶剂,混匀,得到反应物C,用pH调节剂调节反应物C的pH值至碱性,根据需要加水或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固含量,得到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其中:
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醇类和酸类物质总重量的0.05~0.1wt%;
所述对叔丁基苯甲酸的用量为整个方法中所加醇类和酸类(包括多元酸和酸酐)物质的总当量的0.15~0.3mol%;
所述长链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整个方法中所加醇类和酸类(包括多元酸和酸酐)物质的总当量的8.0~12.0mol%。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涉及的醇类、多元酸、催化剂、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助溶剂以及pH调节剂等的选择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醇类和多元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与现有技术相同,通常为1.1~1.2:1。反应通常在150~300℃条件下进行;为使反应更完全,优选是先升温至170~180℃保温反应1.0~2.5h,之后再升温至200~230℃保温反应起到酸值达到要求。本步骤中,反应通常是在氮气、氩气或氦气等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为了避免高温条件下反应过于剧烈,优选是降低反应物A的温度后再加入长链烯基琥珀酸酐进行反应,通常是将反应物A的温度降至190℃以下时再加入长链烯基琥珀酸酐进行反应;反应优选是在160~190℃条件下进行。本步骤中,反应通常是在氮气、氩气或氦气等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3)中,为了避免反应时溶剂出现沸腾的情况,优选降低反应物B的温度后再加入助溶剂,通常是将反应物A的温度降至160℃以下时再加入助溶剂;所述助溶剂的用量为至少使所得产品的的固含量达到80%,一般是介于70~80%之间。从成本角度考虑,可以先添加适量的助溶剂使产品中的固含量达到80%,之后再在后续工序中用水进一步稀释至所需要的固含量要求(如70%等)。所述pH调节剂的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pH值呈碱性,通常是使所得产品的pH值介于8~9之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漆膜的耐热性,还可以在加入长链烯基琥珀酸酐的同时加入芳香族酸酐,所述芳香族酸酐的加入量为整个方法中所加醇类和酸类物质总当量的15~38mol%。所述芳香族酸酐的选择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和对叔丁基苯甲酸改性聚酯树脂,利用长链烯基碳链结合具有刚性的对叔丁基苯基使得线性聚酯分子支链化,通过增加分子间的距离以减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方面降低聚酯树脂本身的粘度,另一方面又可保证聚酯树脂的机械性能。
2、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产品水溶性好,对环境污染小,使用时清洗方便;且树脂粘度低、流平性好;再者漆膜硬度高。
3、本发明所述的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可用于配制无机漆、绝缘浸渍漆、预浸胶、水溶性涂料等绝缘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每1份均表示1g。
实施例1
(1)将己二醇24.4份、三羟甲基丙烷16.6份、间苯二甲酸23.6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8份、氯化锌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75℃,保温反应2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2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80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偏酐14.7份、十八烯基琥珀酸酐29.4份,再降温到185℃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6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5℃时,加入乙二醇单丁醚42.8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6.0份三乙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2
(1)称取1,3-丙二醇13.1份、丙三醇3.5份、三羟甲基乙烷5.1份、六氢苯酐46.8份、间苯二甲酸15.5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7份、和氯化锌0.03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70℃,保温反应1h,继续升温到230℃,保温反应1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9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十八烯基琥珀酸酐25.1份,再到19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52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20℃加入乙二醇单丁醚30份、丁醇12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6.5份三乙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3
(1)准确称取1,3-丙二醇12.19份、丙三醇12.19份、新戊二醇10.91份、四氢苯酐27.79份、间苯二甲酸23.83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76份和氢氧化锂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70℃,保温反应1.5h,继续升温到200℃,保温反应2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72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十八烯基琥珀酸酐37.72份,再到18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待反应液酸值为3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0℃加入N,N-乙二醇单丁醚42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7份二甲基乙醇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4
(1)称取一缩二乙二醇24.0份、季戊四醇15.38份、间苯二甲酸20.86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7份和醋酸锂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80℃,保温反应1.5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1.5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6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偏酐30.16份、十二烯基琥珀酸酐25.09份,再到18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5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50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0℃加入N,N-乙二醇单丁醚42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7.0份二甲基乙醇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5
(1)称取新戊二醇13.55份、一缩二丙二醇13.7份、赛克22.72份、对苯二甲酸18.0份、己二酸19.80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64份和氧化二丁基锡0.05份的各组分,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70℃,保温反应2.5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1.5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68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21.63份,再到17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3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0℃加入N,N-乙二醇单丁醚42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7.0份二甲基乙醇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6
(1)称取1,3-丙二醇15.72份、赛克36.14份、对苯二甲酸19.0份、己二酸21.0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7份和氧化二丁基0.05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80℃,保温反应1.5h,继续升温到230℃,保温反应1.5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82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2-辛基烯基琥珀酸酐18.11份,再到16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52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0℃加入三甘醇单甲醚42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7.0份二甲基乙醇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7
(1)准确称取1,3-丙二醇11.64份、丙三醇9.4份、赛克26.75份、邻苯二甲酸21.18份、对叔丁基苯甲酸1.0份和氯化锌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80℃,保温反应1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2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78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偏酐20.08份、2-辛烯基琥珀酸酐20.11份,再到17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测得反应液酸值6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0℃加入三甘醇单甲醚21份、N,N-乙二醇单丁醚21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7.9份三乙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8
(1)准确称取1,3-丙二醇9.83份、丙三醇8.8份、赛克20.87份、邻苯二甲酸20.66份、对叔丁基苯甲酸1.0份和氯化锌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80℃,保温反应1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2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72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偏酐15.67份、十八烯基琥珀酸酐20.89份,再到17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测得反应液酸值5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0℃加入三甘醇单甲醚21份、N,N-乙二醇单丁醚21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7.5份三乙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9
(1)准确称取1,3-丙二醇9.63份、丙三醇7.8份、赛克22.11份、邻苯二甲酸17.55份、对叔丁基苯甲酸1.0份和氯化锌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80℃,保温反应1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2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7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90℃以下,加入偏酐13.50份、十八烯基琥珀酸酐36.95份,再到17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h,测得反应液酸值52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30℃加入三甘醇单甲醚21份、N,N-乙二醇单丁醚21份,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7.5份三乙胺,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实施例10
(1)准确称取三羟甲基丙烷12.9份、三羟甲基乙烷11.6份、赛克25.3份、邻苯二甲酸3.8份、对叔丁基苯甲酸0.4份、氯化锌0.05份、氢氧化锂0.05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75℃,保温反应2.5h,之后继续升温到200℃,保温反应2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71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80℃,加入六氢苯酐19.7份、四氢苯酐9.2份、十二烯基琥珀酸酐12.8份、2-辛烯基琥珀酸酐10.1份,然后控制体系在160℃下保温反应(氮气保护下)1.5h,测得反应液酸值43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将反应物B降温到100℃,加入三甘醇单甲醚24.0份(这个份量要超出42份的限定),混合均匀,得到反应物C;向反应物C中加入3份三乙胺和2.8份氨水,将反应物C的pH值调到9.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对比)
(1)称取己二醇30.4份、三羟甲基乙烷20.6份、对叔丁基苯甲酸1.0份、邻苯二甲酸29.1份和醋酸锌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破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75℃,保温反应2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2h,再到240℃下保温反应1h,降温道185℃加入偏酐31.5份,反应1h,测得反应液酸值为45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30℃加入N,N-乙二醇单丁醚42份,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二甲基乙醇胺6.5份,将所得混合物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对比例2(与实施例5对比)
(1)称新戊二醇15.20份、一缩二丙二醇17.4份、赛克25.51份、对苯二甲酸30.29份、己二酸26.65份和氯化锌0.04份,加入到带有加热、搅拌、冷凝回流、温度计、分水装置的四口烧破中,在氮气的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75℃,保温反应2h,继续升温到220℃,保温反应2h,再到240℃下保温反应1h,降温,测得反应液酸值为53mgKOH/g,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将反应物A降温到130℃加入N,N-乙二醇单丁醚40份,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二甲基乙醇胺6.5份,将反应液的pH值调到8.0,得到水溶性聚酯树脂,之后进一步用水稀释到固含量为70.0%。
将上述各实施例及各对比例制得的固含量为70.0%的水溶性聚酯树脂的各项常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注:上述测试值为室温下测得。
由表2实验数据所知,按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对比例比较,本发明所述的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在树脂粘度、漆膜硬度、附着力和储存稳定性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从实施例8和9的比较发现,增加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含量后,树脂粘度明显降低。
将上述各实施例制得的固含量为70.0%的水溶性聚酯树脂分别将树脂与水按1:1、1:10、1:20及1:100的重量比进行水溶性试验,结果显示上述各实施例制得的聚酯树脂均保持浅黄色透明或琥珀色透明。
将上述各对比例制得的固含量为70.0%的水溶性聚酯树脂分别将树脂与水按1:1、1:10、1:20及1:100的重量比进行水溶性试验,结果显示上述各对比例制得的聚酯树脂均保持浅黄色透明或琥珀色透明。

Claims (7)

1.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该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以包括下述物质在内的原料采用羧酸成盐法制备而成:
醇类,16.7~53.70份;
多元酸,15.5~40.1份;
对叔丁基苯甲酸,0.4~1.0份;
催化剂,0.03~0.1份;
长链烯基琥珀酸酐,18.1~37.7份;
助溶剂,其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固含量达到所需要求;
pH调节剂,其用量为使所得产品的pH值呈碱性;
其中:
所述的醇类为选自新戊二醇、1,3-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一缩二乙二醇和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多元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己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长链烯基琥珀酸酐为选自十八烯基琥珀酸酐、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和2-辛烯基琥珀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羧酸成盐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醇类、多元酸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置于回流反应装置中,在催化剂存在且在保护气氛条件下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达到60~95mgKOH/g时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向反应物A中加入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达到35~65mgKOH/g时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向反应物B中加入助溶剂,混匀,得到反应物C,用pH调节剂调节反应物C的pH值至碱性,根据需要加水或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固含量,得到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制备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的原料还包括18.0~51.1重量份的芳香族酸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制备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的原料还包括用于进一步稀释所得产品的水,所述水的用量为足以使最终产品的固含量达到所需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选自醋酸锌、氯化锌、辛酸锌、氢氧化锂和氧化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权利要求1所述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醇类、多元酸和对叔丁基苯甲酸置于回流反应装置中,在催化剂存在且在保护气氛条件下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达到60~95mgKOH/g时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A;
2)向反应物A中加入长链烯基琥珀酸酐反应,直至反应物的酸值达到35~65mgKOH/g时停止反应,得到反应物B;
3)向反应物B中加入助溶剂,混匀,得到反应物C,用pH调节剂调节反应物C的pH值至碱性,根据需要加水或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固含量,得到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其中:
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整个方法中所加醇类和酸类物质总重量的0.05~0.1wt%;
所述对叔丁基苯甲酸的用量为整个方法中所加醇类和酸类物质的总当量的0.15~0.3mol%;
所述长链烯基琥珀酸酐的加入量为整个方法中所加醇类和酸类物质的总当量的8.0~12.0mo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在150~300℃条件下进行;步骤2)中,反应在160~190℃条件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加入长链烯基琥珀酸酐的同时加入芳香族酸酐,所述芳香族酸酐的加入量为整个方法中所加醇类和酸类物质总当量的15~38mol%。
CN201510988330.0A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542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8330.0A CN105542132B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88330.0A CN105542132B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2132A CN105542132A (zh) 2016-05-04
CN105542132B true CN105542132B (zh) 2017-09-12

Family

ID=55821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88330.0A Active CN105542132B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421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7321A (zh) * 2017-06-05 2017-09-19 苏州金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解泡棉双面胶
CN107522821B (zh) * 2017-08-30 2020-05-19 佛山市高明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卷材涂料用丙烯酸改性聚酯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1190A (zh) * 2022-05-07 2022-08-12 上海立邦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紫外光固化低粘度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82647A (zh) * 2023-02-17 2023-05-09 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聚酯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9664A (zh) * 2001-12-03 2003-09-03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微粒水性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用调色剂
CN1513009A (zh) * 2001-06-01 2004-07-14 ŵ�����˹ɷ����޹�˾ 包含多异氰酸酯和由多元醇、多元羧酸和一元羧酸制备的聚酯低聚物的涂料组合物
CN101546139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显影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3009A (zh) * 2001-06-01 2004-07-14 ŵ�����˹ɷ����޹�˾ 包含多异氰酸酯和由多元醇、多元羧酸和一元羧酸制备的聚酯低聚物的涂料组合物
CN1439664A (zh) * 2001-12-03 2003-09-03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微粒水性分散体的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用调色剂
CN101546139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显影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水溶性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周崇文;《河北化工》;20090630;第32卷(第6期);第30-31、7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2132A (zh)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42132B (zh)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439B (zh) 一种环氧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7765B (zh) 一种tgic固化高韧性热转印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198B (zh)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6432703A (zh) 一种高固体含量羟基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85885A (zh)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用色浆基体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702A (zh) 一种环保改性耐热聚酯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49150A (zh) 制备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树脂的组合物和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Gioia et al. Powder coatings for indoor application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recycled polymers
CN103333327B (zh) 含磷阻燃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308B (zh) 含磷阻燃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429A (zh) 一种短油度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9227B (zh) 固含量100%不饱和聚酯树脂及低voc净味pe清漆
CN103087302A (zh) 共聚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78447A (zh) 一种水性单组份潮气聚氨酯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581B (zh) 户内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2334B (zh) 一种醇酸树脂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3333321A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450447B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450446B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RU2664931C2 (ru) Красящие вещества на основе кармина
Bao et 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hyperbranched aliphatic polyester clear coats
CN106279653A (zh) 一种制备芳香族聚酯多元醇的方法及其产品的用途
CN103524712A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TWI739238B (zh) 用氫化衣康酸製備高生質含量之聚酯多元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