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4198B -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4198B
CN102504198B CN 201110322873 CN201110322873A CN102504198B CN 102504198 B CN102504198 B CN 102504198B CN 201110322873 CN201110322873 CN 201110322873 CN 201110322873 A CN201110322873 A CN 201110322873A CN 102504198 B CN102504198 B CN 102504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modified epoxy
stopper
acrylic ester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228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04198A (zh
Inventor
薛中群
惠正权
罗侃
仝伟
葛文成
马希海
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anm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anm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anm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anm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3228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4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4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4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04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4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poxy Resin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中间体合成:将酸酐、羟基丙烯酸酯单体、抗氧化剂1和阻聚剂1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80~120℃反应2~3小时,放料(记作A),待用;(2)有机酸扩链:将环氧树脂、有机二元酸和催化剂1按照配方量,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缓慢升温至90~120℃反应2~3小时,检验酸值≤1mgKOH/g后,开启冷却水减温至50~70℃;(3)升温酯化反应:再将A物料、催化剂2、阻聚剂2、抗氧化剂2按照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温、保温;(4)降温兑稀;(5)中控检验。本发明可以适当增加分子量,增加柔性基团,降低产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UV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用树脂的发展与通信产业密切相关,并为通信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国际上,通信用树脂由少数跨国公司垄断,目前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BASF、Bayer和美国Sartomer、Cytec等十多家公司,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国内通信用树脂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落后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纯度低、粘度高、产品质量差,多年来一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国外,通信用树脂已由第一代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发展到安全环保无毒高效、光衰减信号小、通信效果更好的第二代产品——特种环氧丙烯酸酯。与第一代聚氨酯丙烯酸相比,3G通信光纤用特种环氧丙烯酸酯的光衰减下降了59%,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另一方面,聚氨酯丙烯酸酯采用剧毒产品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原料,TDI在人体中具有积聚性和潜伏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而3G通信光纤用改性环氧丙烯酸酯采用低毒环氧树脂等原料生产,符合安全生产、环保无毒的要求。
现有的环氧丙烯酸酯主要是用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开环酯化而成,在合成过程中,对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的摩尔比要求极为精确,同时,该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温度较难控制;少量丙烯酸的残留对基材和固化膜都有不良影响。同时,丙烯酸的腐蚀性强,刺激性强,这就对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安全防护有严格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改变了合成环氧丙烯酸酯由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化而成的传统思路,提出了由酸酐和羟基丙烯酸酯单体出发,引入新的-COOH基团。本发明可以适当增加分子量,增加柔性基团,降低产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中间体合成:将酸酐、羟基丙烯酸酯单体、抗氧化剂1和阻聚剂1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80~120℃反应2~3小时,检验酸值至理论值212mgKOH/g后,放料(记作A),待用;
(2)有机酸扩链:将环氧树脂、有机二元酸和催化剂1按照配方量,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缓慢升温至90~120℃反应2~3小时,检验酸值≤1 mgKOH/g后,开启冷却水减温至50~70℃;
(3)升温酯化反应:再将A物料、催化剂2、阻聚剂2、抗氧化剂2按照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温,当温度达到90~100℃时,保温反应2~3小时;再将其缓慢升温至115~120℃时,保温反应2~3小时后,开始取样检测酸值,每隔半小时取样检测一次,当反应釜内的酸值小于3 mgKOH/g时,酯化反应结束;
(4)降温兑稀:当步骤3)中酯化反应结束后,通冷却水降温,降温至70~90℃时,兑入配方量的活性稀释剂,同时补加剩余的阻聚剂3,搅拌30~60分钟;
(5)中控检验:取样检测粘度,25℃,旋转粘度计为30000~60000CPS为合格;
上述步骤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酸酐:95~140份;
羟基丙烯酸酯单体:105~120份;
抗氧化剂1:0.3份;
阻聚剂1:0.5份;
环氧树脂:410~470份;
有机二元酸:14~15份;
催化剂1:1~1.5份;
催化剂2:2~2.5份;
阻聚剂2:2.5~3份;
抗氧化剂2:0.2份;
活性稀释剂:295~325份;
阻聚剂3:0.2份。
所述的酸酐为顺酐、苯酐或六氢苯酐中的一种。所述的羟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所述的抗氧化剂1与抗氧化剂2均为次磷酸。所述的阻聚剂1、阻聚剂2、阻聚剂3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2,5-二甲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使用。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所述的有机二元酸为己二酸、葵二酸中的一种。所述的催化剂1与催化剂2相同,为三乙胺、三苯基膦、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中的一种。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不同于传统的环氧丙烯酸酯合成(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开环酯化而成),而是由酸酐和羟基丙烯酸酯单体出发,引入新的类似于丙烯酸的-COOH基团,来与环氧树脂进行开环酯化反应。而且该反应整个过程相对平缓,不会出现强的放热反应。
2、本发明选取的原材料,例如酸酐、羟基丙烯酸酯等,在刺激性和腐蚀性方面低于丙烯酸,有利于工人的人身安全。
3、本发明中的有机二元酸的添加,可作为增韧剂,这样得到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分子量增加,分子链也增长,有利于减低Tg(玻璃化转变温度)。
4、本发明的产品可作为新一代的光固化树脂,可以应用于3G通信光纤用涂料上,根据目前的原材料成本分析,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中间体合成:将98 kg顺酐、116 kg丙烯酸羟乙酯、0.3 kg次磷酸和0.5 kg的对羟基苯甲醚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90℃反应2.5小时,检验酸值至理论值(212mgKOH/g)后,放料(记作A),待用;
(2)有机酸扩链:将464 kg环氧树脂828、15 kg己二酸和1 kg三乙胺按照配方量,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缓慢升温至90℃反应3小时,检验酸值≤1 mgKOH/g后,开启冷却水减温至50℃;
(3)升温酯化反应:再将A物料、2 kg三乙胺、0.8 kg对羟基苯甲醚、2 kg2,5-二甲基对苯二酚、0.2 kg次磷酸按照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温,当温度达到90℃时,保温反应3小时;再将其缓慢升温至115℃时,保温反应3小时后,开始取样检测酸值,每隔半小时取样检测一次,当反应釜内的酸值为3mgKOH/g时,酯化反应结束;
(4)降温兑稀:当步骤3)中酯化反应结束后,通冷却水降温,降温至70℃时,兑入300 k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同时补加0.2 kg对羟基苯甲醚,搅拌45分钟;
(5)中控检验:取样检测粘度,25℃,旋转粘度计为32000CPS,合格;
(6)过滤包装:检验合格后,将产品用120目过滤袋过滤包装即可。
实施例2:
(1)中间体合成:将98 kg顺酐、116 k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0.3 kg次磷酸和0.5 kg的对羟基苯甲醚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80℃反应3小时,检验酸值至(212mgKOH/g)后,放料(记作A),待用;
(2)有机酸扩链:将464 kg环氧树脂828、15 kg己二酸和1 kg三乙胺按照配方量,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缓慢升温至95℃反应3小时,检验酸值≤1 mgKOH/g后,开启冷却水减温至60℃;
(3)升温酯化反应:再将A物料、2 kg三乙胺、0.8 kg对羟基苯甲醚、2 kg2,5-二甲基对苯二酚、0.2 kg次磷酸按照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温,当温度达到95℃时,保温反应2.5小时;再将其缓慢升温至118℃时,保温反应2.5小时后,开始取样检测酸值,每隔半小时取样检测一次,当反应釜内的酸值为2.2mgKOH/g时,酯化反应结束;
(4)降温兑稀:当步骤3)中酯化反应结束后,通冷却水降温,降温至80℃时,兑入300 kg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同时补加0.2 kg对羟基苯甲醚,搅拌45分钟;
(5)中控检验:取样检测粘度,25℃,旋转粘度计为40000CPS,合格;
(6)过滤包装:检验合格后,将产品用120目过滤袋过滤包装即可。
实施例3:
(1)中间体合成:将139 kg苯酐、106 kg丙烯酸羟乙酯、0.3 kg次磷酸和0.5 kg的对羟基苯甲醚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110℃反应2.5小时,检验酸值至理论值(212 mgKOH/g)后,放料(记作A),待用;
(2)有机酸扩链:将414 kg环氧树脂828、14 kg癸二酸和1 kg三苯基磷按照配方量,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缓慢升温至105℃反应2小时,检验酸值≤1 mgKOH/g后,开启冷却水减温至65℃;
(3)升温酯化反应:再将A物料、2 kg三苯基磷、0.5 kg对羟基苯甲醚、2 kg2,5-二甲基对苯二酚、0.2 kg次磷酸按照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温,当温度达到100℃时,保温反应2.5小时;再将其缓慢升温至120℃时,保温反应2小时后,开始取样检测酸值,每隔半小时取样检测一次,当反应釜内的酸值为1.5mgKOH/g时,酯化反应结束;
(4)降温兑稀:当步骤3)中酯化反应结束后,通冷却水降温,降温至70℃时,兑入320 kg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同时补加0.2 kg对羟基苯甲醚,搅拌30分钟;
(5)中控检验:取样检测粘度,25℃,旋转粘度计为51000CPS,合格;
(6)过滤包装:检验合格后,将产品用120目过滤袋过滤包装即可。
实施例4:
(1)中间体合成:将139 kg六氢苯酐、106 kg丙烯酸羟丙酯、0.3 kg次磷酸和0.5 kg的对羟基苯甲醚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120℃反应2小时,检验酸值至理论值(212 mgKOH/g)后,放料(记作A),待用;
(2)有机酸扩链:将414 kg环氧树脂828、14 kg己二酸和1.5 kg三苯基磷按照配方量,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缓慢升温至120℃反应2小时,检验酸值≤1 mgKOH/g后,开启冷却水减温至70℃;
(3)升温酯化反应:再将A物料、2.5 kg三苯基磷、0.8 kg对羟基苯甲醚、2 kg2,5-二甲基对苯二酚、0.2 kg次磷酸按照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温,当温度达到100℃时,保温反应2小时;再将其缓慢升温至120℃时,保温反应2小时后,开始取样检测酸值,每隔半小时取样检测一次,当反应釜内的酸值为1.8mgKOH/g时,酯化反应结束;
(4)降温兑稀:当步骤3)中酯化反应结束后,通冷却水降温,降温至90℃时,兑入320 kg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同时补加0.2 kg对羟基苯甲醚,搅拌60分钟;
(5)中控检验:取样检测粘度,25℃,旋转粘度计为58000CPS,合格;
(6)过滤包装:检验合格后,将产品用120目过滤袋过滤包装即可。
应用例:
将上述实施例1~4所得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应用于3G通信光纤用UV涂料中,以沙多玛环氧丙烯酸酯CN120B80为对比例,均按照表1的配方制备成3G通信光纤用UV涂料进行性能比较,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如表2所示,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1
Figure 612423DEST_PATH_IMAGE001
表2
Figure 529564DEST_PATH_IMAGE002
表3
Figure 246984DEST_PATH_IMAGE003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应用于3G通信光纤用UV涂料中,较国外公司的环氧丙烯酸酯应用于3G通信光纤用UV涂料相比,其基本应用指标基本类似,这就对整个原有UV涂料配方体系而言,不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可以直接使用本发明的产品。但其拉伸强度优于国外树脂,Tg(玻璃化转变温度)也较低,这样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性能,同时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Claims (9)

1.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中间体合成:将酸酐、羟基丙烯酸酯单体、抗氧化剂1和阻聚剂1按顺序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80~120℃反应2~3小时,检验酸值至理论值212mgKOH/g后,放料,记作A,待用;
(2)有机酸扩链:将环氧树脂、有机二元酸和催化剂1按照配方量,投入反应釜内,搅拌均匀,缓慢升温至90~120℃反应2~3小时,检验酸值≤1 mgKOH/g后,开启冷却水减温至50~70℃;
(3)升温酯化反应:再将A物料、催化剂2、阻聚剂2、抗氧化剂2按照配方量,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温,当温度达到90~100℃时,保温反应2~3小时;再将其缓慢升温至115~120℃时,保温反应2~3小时后,开始取样检测酸值,每隔半小时取样检测一次,当反应釜内的酸值小于3 mgKOH/g时,酯化反应结束;
(4)降温兑稀:当步骤3)中酯化反应结束后,通冷却水降温,降温至70~90℃时,兑入配方量的活性稀释剂,同时补加剩余的阻聚剂3,搅拌30~60分钟;
(5)中控检验:取样检测粘度,25℃,旋转粘度计为30000~60000CPS为合格;
上述步骤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酸酐:95~140份;
羟基丙烯酸酯单体:105~120份;
抗氧化剂1:0.3份;
阻聚剂1:0.5份;
环氧树脂:410~470份;
有机二元酸:14~15份;
催化剂1:1~1.5份;
催化剂2:2~2.5份;
阻聚剂2:2.5~3份;
抗氧化剂2:0.2份;
活性稀释剂:295~325份;
阻聚剂3: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酐为顺酐、苯酐或六氢苯酐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1与抗氧化剂2均为次磷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聚剂1、阻聚剂2、阻聚剂3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2,5-二甲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二元酸为己二酸、葵二酸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1与催化剂2相同,为三乙胺、三苯基膦、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中的一种。
CN 201110322873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04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22873 CN102504198B (zh)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22873 CN102504198B (zh)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4198A CN102504198A (zh) 2012-06-20
CN102504198B true CN102504198B (zh) 2013-03-27

Family

ID=46216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22873 Active CN102504198B (zh) 2011-10-21 2011-10-21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4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2480B (zh) * 2012-06-29 2015-06-03 惠州市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479A (zh) * 2012-06-29 2012-10-03 惠州市长润发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5330820B (zh) * 2015-11-27 2018-08-07 浙江瑞通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非对称结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及其连续法合成方法
CN107868229B (zh) * 2017-11-30 2020-11-13 华东理工大学华昌聚合物有限公司 一种无苯乙烯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合成工艺
CN109575238A (zh) * 2018-11-06 2019-04-05 江苏睿浦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022B (zh) * 2019-11-05 2021-12-14 惠州巨润科技有限公司 改性光固化聚酯丙烯酸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11875755B (zh) * 2020-07-21 2023-03-31 珠海展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底胶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甲油胶底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7062B2 (ja) * 1998-08-31 2004-11-10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水性被覆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86356C (zh) * 2006-01-17 2008-05-07 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 改良的环氧丙烯酸酯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4198A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4198B (zh)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911338B (zh) 一种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2680170B (zh) 双组分无溶剂疏水耐蒸煮复膜胶及其制法
CN110204702A (zh) 一种基于tgic副产品制备的羟基聚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CN105175661A (zh) 具有核壳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4967B (zh) 一种双羟乙基双酚a醚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22858A (zh) 一种环保型无苯乙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方法
CN107163902A (zh)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64678A (zh) 一种可uv固化的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8229B (zh) 一种无苯乙烯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合成工艺
CN103360576A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2391470B (zh) 一种离子液体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5181220A (zh) 一种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766264A (zh) 一种松香基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CN105542132B (zh) 一种低粘度水溶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3484A (zh) 一种采用管式反应器制备丙烯酸树脂的方法
CN111607041B (zh) 耐腐蚀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4617A (zh) 一种室内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0964B (zh) 氨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154049B (zh) 一种耐温可增稠光固化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3321A (zh) 一种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7201210A (zh) 一种高强度耐黄变耐候性有机硅改性pua密封胶
CN101434692B (zh) 一种色浆载体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4211903B (zh) 一种加核型uv光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CN111116857B (zh) 一种乙烯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modified epoxy acrylat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Pledgee: Fenghui Leasing Co. Ltd.

Pledgor: Jiangsu Sanmu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990000616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Pledgee: Fenghui Leasing Co. Ltd.

Pledgor: Jiangsu Sanmu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9900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