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6028B -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6028B
CN105526028B CN201510672265.0A CN201510672265A CN105526028B CN 105526028 B CN105526028 B CN 105526028B CN 201510672265 A CN201510672265 A CN 201510672265A CN 105526028 B CN105526028 B CN 1055260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xelminator
air
self discharge
inlet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22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6028A (zh
Inventor
棚桥敏雄
兼原洋治
山田浩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26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6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6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60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02M35/10249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fixed to the intake system; Electric wi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14Materials for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21Plastics; Composites; Rub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4Intake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3/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3/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mbustion air intake or gas exhaust of propulsion units concerning int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15D1/02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in pipes or conduits
    • F15D1/06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in pipes or conduits by influencing the boundary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其中,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表面带有正电荷,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设置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并且通过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设置自放电静电消除器,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减小进气通道壁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的安装部分周围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的带电电荷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5-238438(JP 5-238438 A)描述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构造成使得放电装置(比如放电天线)附接到车辆的发动机上或者与发动机相联的构件上,以便将由发动机部分产生或者存储在该发动机部分中的高压电、静电等放电并且释放到外部,以便由此提高燃料效率。
发明内容
JP 5-238438 A描述了车辆带有静电并且车辆所带有的静电对车辆的运转具有一定影响。然而,没有很好地找到为什么车辆所带有的静电对车辆的驱动具有影响的具体原因以及引起了何种影响。这样,如果没有很好地找到为什么车辆所带有的静电对车辆的驱动具有影响的具体原因以及引起了何种影响,则难以适当地处理车辆的带静电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关注车辆的进气系统,特别地,研究了为什么车辆带有的静电对车辆的进气系统具有影响的具体原因以及引起了何种影响。作为研究的结果,发现了所需的适当的静电消除技术,以提高进气的进气效率。
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其中,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表面带有正电荷)包括自放电静电消除器,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设置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并且通过在所述进气通道壁表面上设置自放电静电消除器,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减小所述进气通道壁表面的位于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的安装部分周围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的带电电荷量。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设置在进气通道壁的外壁表面上。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设置在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在所述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处,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设置在通向进气装置的空气引入口、空气滤清器出口和平衡箱出口中的至少一个上。
此外,在上述构造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仅设置在通向进气装置的空气引入口、空气滤清器出口和平衡箱出口上。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设置在所有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在所述进气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处,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设置在当带电电荷量增加时在所述进气通道壁的内壁表面上引起进气分离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进气通道壁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是利用导电粘合剂附接到进气通道壁表面的金属箔。
此外,在上述构造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包括用于引起自放电的角部。
此外,在上述构造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具有细长的矩形平面状。
此外,在上述方面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可以是一体地形成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的导电膜。
通过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设置根据上述方面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能够显著地提高进气的进气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的进气装置的全视图;
图2A是通向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引入管的透视图;
图2B是通向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引入管的透视图;
图3是从空气滤清器朝着平衡箱延伸的进气导管的透视图;
图4是从平衡箱朝着发动机延伸的进气支管的透视图;
图5A是用于描述在通向空气滤清器和从平衡箱朝着发动机延伸的进气支管的进气引入管中的进气流的视图;
图5B是用于描述在通向空气滤清器和从平衡箱朝着发动机延伸的进气支管的进气引入管中的进气流的视图;
图6A是用于描述进气流的变化的视图;
图6B是用于描述进气流的变化的视图;
图7A是示出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的视图;
图7B是示出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的视图;
图7C是示出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的视图;
图8A是用于描述由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实施的静电消除操作的视图;
图8B是用于描述由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实施的静电消除操作的视图;
图8C是用于描述由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实施的静电消除操作的视图;
图9A是用于描述自放电操作的视图;和
图9B是用于描述自放电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的进气装置。现在参照图1,附图标记1表示发动机,并且附图标记2表示进气装置。如图1所示,进气装置2由空气滤清器3、平衡箱4、通向空气滤清器3的进气引入管5、从空气滤清器3朝着平衡箱4延伸的进气导管6、和从平衡箱4朝着发动机1延伸的进气支管7构成。需要注意的是,图1中的虚线8表示空气过滤器。进气从进气引入管5的进气引入口5a经由进气引入管5流入空气滤清器3中,然后,进气通过空气过滤器8流入进气导管6中。随后,进气从进气导管6流入到平衡箱4中,然后,经由进气支管7供应到发动机1。
在图1示出的进气装置2中,从进气引入口5a至进气支管7的下游端部的区域构成进气通道,并且进气通道由进气引入管5的管壁、空气滤清器3的外周壁、进气导管6的管壁、平衡箱4的外周壁、和进气支管7的管壁限定。因此,在图1中示出的进气装置2中,进气引入管5的管壁、空气滤清器3的外周壁、进气导管6的管壁、平衡箱4的外周壁、和进气支管7的管壁构成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在图1示出的进气装置2中,进气引入管5的管壁、空气滤清器3的外周壁、进气导管6的管壁、平衡箱4的外周壁、和进气支管7的管壁,即,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由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图2A是在图1中示出的进气引入管5的透视图,并且图2B是在图1中示出的进气引入管5的另一个示例的透视图。此外,图3是在图1中示出的进气导管6的透视图,并且图4是在图1中示出的进气支管7的透视图。
如今,当车辆行驶时,轮胎的每个部分均与路面重复地接触和分离,从而产生静电,而且,发动机1的构成部件和制动装置的构成部件相对于彼此运动,从而产生电。此外,在车辆行驶期间,当空气在与车辆的外周表面摩擦接触的同时流动时,也会产生静电。由于这样产生的静电,车辆的车体、发动机1等均带有电荷,并且进气装置2也带有电荷。此时,发现进气装置2(即,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表面)带有正电荷。此外,发现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的电压值可以达到1000(v)或更高,这是一个高电压。因此,在图1示出的进气装置2中,进气引入管5的管壁、空气滤清器3的外周壁、进气导管6的管壁、平衡箱4的外周壁、和进气支管7的管壁的表面的电压值可以达到1000(v)或更高,这是一个高电压。
与此同时,发现如果由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薄壁表面(比如进气通道壁)具有高电压值,则沿着薄壁表面的空气流动会变化。鉴于此,首先,下面将基于由本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的现象描述沿着薄壁表面的空气流动如何根据薄壁表面上的电压值而变化。图6A示出了空气沿着带有正电荷的薄壁9的前表面(front surface)流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空气倾向于带有正电荷,因此图6A示出了带有正电荷的空气沿着带有正电荷的薄壁9的前表面流动的情况。现在,在图6A中,实线箭头表示薄壁9的前表面具有低电压值的情况,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沿着薄壁9的前表面流动。相比之下,虚线箭头表示薄壁9的前表面具有高电压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空气以在薄壁9的前表面向下弯曲的部分处(即,在空气流易于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的部分处)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的方式流动。
图6B示出了沿着图6A中的薄壁9的前表面流动的空气主流的流速U和在与薄壁9的前表面仅相距距离S的位置处的流速U之间的速度比U/U在点X(图6A)处的测量值。需要注意的是,图6B中的黑色菱形表示的每个点均表示薄壁9的前表面不带正电荷的情况,并且图6B中的黑色四边形表示的每个点均表示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从图6B中可以发现以下事实。即,与薄壁9的前表面不带正电荷的情况相比,在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下,速度边界层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因此,发现在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下,如图6A的虚线箭头所示的那样,空气以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的方式流动。
如上所述,空气倾向于带有正电荷,使得空气部分地变为正空气离子(由带圆圈的“+”表示)。因此,在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下,排斥力作用在正空气离子和薄壁9的前表面之间。由此,如图6A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空气以在薄壁9的前表面的向下弯曲的部分处(即,在空气流易于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的部分处)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的方式流动。这样,通过实验证实了由于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因此沿着薄壁9的前表面流动的空气流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发现薄壁9的前表面的电压值越高,沿着薄壁9的前表面流动的空气流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得就越远。
此外,发现在薄壁9具有容易引起空气流分离的表面形状的情况下,当薄壁9的前表面不带正电荷时,不发生空气流的分离,但是当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时,则可能会发生空气流的分离。此外,与薄壁9的前表面不带正电荷的情况相比,在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的情况下,空气流分离的程度增大。这样,证实了当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时,空气流与薄壁9的前表面分开,或者基于电排斥力引起空气的分离。
与此同时,为了使在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正电荷时沿着薄壁9的前表面的空气的流动恢复成在薄壁9的前表面不带正电荷的情况下的空气的流动,必须移除薄壁9的前表面上的所有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即,必须从薄壁9的前表面上消除电,以便减小薄壁9的前表面的电压值。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用于从薄壁9的前表面上消除电,并且在图7A至7C中示出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的示例。需要注意的是,图7A和7B分别是代表性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俯视图和截面侧视图,并且图7C是另一个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截面侧视图。
在图7A和7B示出的示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具有细长的矩形平面形状,并且是利用导电粘合剂12附接到薄壁9的前表面的金属箔11。与此同时,在图7C示出的示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是一体地形成在薄壁9的前表面上的导电薄膜。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如图7A至7C所示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从薄壁9的前表面的一部分上消除电。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这种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从图1示出的进气通道壁表面的一部分上消除电。
图8A示出了图7A和7B中示出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被放置在薄壁9的前表面上的情况。发现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以这种方式设置在薄壁9的前表面上时,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安装部分周围的由虚线表示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如图8C所示)的带电电荷量减小,并且因此,薄壁9的前表面的处于由图8C中的虚线表示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的电压减小。因此,为了使沿着薄壁9的前表面的空气流动恢复到在薄壁9的前表面不带正电荷的情况下的空气流动,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应当设置在薄壁9的前表面的这样的部分上,在所述部分处,空气流动应当恢复到不带正电荷的情况下的空气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发现即使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如图8B所示设置在薄壁9的后表面(back surface)上,带电电荷量(即,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安装部分周围的由虚线表示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的电压)也能够减小,如图8C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从薄壁9的前表面上消除电时的静电消除机理不明确。然而,可以推测,由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对正电荷产生的放电操作,在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安装部分周围的部分上实施了静电消除操作。接下来,将参照图9A和9B描述推测到的在薄壁9的前表面上实施的静电消除机理,其中图9A示出了薄壁9的放大的截面图,图9B示出了图9A中示出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端部部分的放大视图。
如上所述,薄壁9由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当薄壁9由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时,薄壁9的内侧部分不带电荷,并且薄壁9的前表面带有电荷。需要注意的是,已经证实了图1示出的进气通道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两者均带有正电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从进气通道壁表面的一部分上消除电。因此,图9A示出了薄壁9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带有正电荷的情况,假定从进气管道壁表面上消除电。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是利用导电粘合剂12附接到薄壁9的前表面的金属箔11。金属箔11和导电粘合剂12均导电。因此,金属箔11的内部部分(即,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内部部分)带有正电荷。
与此同时,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电压近似等于薄壁9的前表面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部分的电压,并且因此,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电压相当高。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空气倾向于带有正电荷,使得空气部分地变为正空气离子(用带有圆圈的“+”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当空气离子的电势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电势相比时,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电势显著高于空气离子的电势。因此,当空气离子接近图9B所示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时,例如,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的电场强度变高,由此导致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引起放电。
当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引起放电时,空气离子的一些电子如图9B所示进入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中。因此,空气离子的正电荷量(由带圆圈的“++”表示)增加,使得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所带的正电荷被移入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中的电子所中和。一旦执行了放电,则很容易引起放电。当另一个空气离子接近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时,立即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引起放电。即,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空气移动时,空气离子相继接近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以便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连续地引起放电。
当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连续地引起放电时,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所带的正电荷被相继中和,由此导致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所带的正电荷量减少。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所带的正电荷量减少时,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部分所带的正电荷移入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中,使得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部分所带的正电荷量也减少。结果,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和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部分的电压逐渐减小。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和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部分的这种电压减小作用持续进行,直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电压变得更低以停止放电作用为止。结果,如图8C所示,在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安装部分周围的由虚线表示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的电压减小。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如图9B所示,当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引起放电时,产生了具有增加的正电荷量的空气离子(用带圆圈的“++”表示),并且具有增加的正电荷量的空气离子在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空气中飞行。具有增加的正电荷量的空气离子的数量远远小于在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流动的空气量。需要注意的是,在空气离子由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空气停滞而不移动的情况下,不会连续地发生放电,使得薄壁9的前表面的电压不会减小。即,为了减小薄壁9的前表面的电压,必须使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空气流动。
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角部13之间、或者在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外周部分的尖端部分14之间引起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之间的放电。因此,为了容易地引起空气离子和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之间的放电,可以说优选的是,除了角部13之外,还在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外周部分中形成多个尖端部分14。因此,当形成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时,优选的是,在通过切割大尺寸的金属箔来形成金属箔11的过程中,金属箔被切割成使得在切割表面上形成毛刺(比如尖端部分14)。
在图7A和7B中示出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金属箔11是易延展的金属,例如铝或者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金属箔11由铝箔制成。此外,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铝箔11的纵向长度为约50mm至100mm,并且其厚度为约0.05mm至0.2mm。在这种情况下,图8C中的由虚线表示的限定范围(在该范围内,电压减小)内的直径D为约150mm至200mm。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能够通过切割而使用铝带,所述铝带构造成使得一层导电粘合剂12形成在铝箔11上。此外,如图7C所示,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能够由导电膜制成,所述导电膜一体地形成在薄壁9的表面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如图9B所示,除了角部13之外,还在导电膜的外周部分中形成许多尖端部分14。
需要注意的是,如参照图8B描述的那样,即使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薄壁9的后表面上,薄壁9的前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安装部分周围的由虚线表示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如图8C所示)的电压也减小。然而,在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薄壁9的后表面上的情况下,薄壁9的前表面上的电压的减小量小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薄壁9的前表面上的情况下的电压减小量。可以推测的是,薄壁9的前表面上的电压即使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薄壁9的后表面上时也减小的原因是:薄壁9的后表面上的电压减小在薄壁9的前表面上显现为薄壁9的前表面上的电压的减小。
现在,如上所述,发现在图1示出的进气装置2中,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表面的电压值(即,进气引入管5的管壁、空气滤清器3的外周壁、进气导管6的管壁、平衡箱4的外周壁、和进气支管7的管壁的前表面上的电压值)达到1000(v)或者更大,这是一个高电压。在这种情况下,从图6A和6B中示出的实验结果可推测,流经进气装置2的进气流被高电压所改变,这对进气效率具有影响。鉴于此,作为关于进气效率的实验的结果,发现由于进气通道壁表面所带的电荷而引起的高电压降低了进气效率,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发现能够通过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来提高进气效率。
鉴于此,在本发明中,车辆的进气装置(其中,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表面带有正电荷)包括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通过将该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能够降低进气通道壁表面的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安装部分周围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的电荷量。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在进气通道壁表面上的安装部分对进气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影响。鉴于此,下面将描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优选安装部分。
本发明人对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优选安装部分进行了实验和检查。作为实验和检查的结果,发现以下事实。即,在图1示出的进气装置2中,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中时,进气效率显著提高,在所述进气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处,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在这种情况下,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首先减小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是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鉴于此,首先,参照示出了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即,进气引入管5)的放大的截面侧视图的图5A,下面将描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在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处的优选安装部分。
参照图5A,进气引入管5包括管状部分5b,所述管状部分5b具有一致的流动路径截面;和扩展部分5c,所述扩展部分5c从管状部分5b的末端朝着进气引入口5a逐渐扩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图5A中,实线箭头表示在进气引入管5的由于带有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较低时的进气流动,而虚线箭头表示在进气引入管5的由于带有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较高时的进气流动。扩展部分5c的内周表面形成为这样的形状,所述形状致使从进气引入口5a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流动的进气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移动,然后尽可能长地沿着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移动。结果,如实线箭头所示,在进气引入管5的由于带有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较低时,从进气引入口5a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流动的进气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移动,然后沿着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移动。
与此同时,如能够从图5A所见的那样,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流动的进气的流动方向朝向管状部分5b的入口附近的流动路径截面的中心部分,使得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流动的进气以容易地在管状部分5b入口附近与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分离的方式流动。结果,当进气引入管5的电压由于静电电荷而增大时,在进气流入到管状部分5b中时,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流动的进气由于电排斥力而与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分离(如虚线箭头所示),并且进气移动一段时间。此后,进气沿着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移动。
当进气流动路径如虚线箭头所示的那样变化时,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使得进气阻力增大。结果,进气效率降低。鉴于此,为了移除引起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的电荷,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引起进气流动路径截面的减小作用的部分处(即,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更靠近扩展部分5c的端部的外壁表面处)。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更靠近扩展部分5c的端部的外壁表面上时,在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给定范围内的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和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上的电压减小。因此,如实线箭头所示,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流动的进气沿着扩展部分5c的内壁表面移动,然后沿着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移动。结果,能够提高进气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示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放置在管状部分5b的外壁表面上,使得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沿着管状部分5b的外圆周方向延伸(如图5A和2A所示)。此外,如图2B所示,在管状部分5b具有长圆形截面形状的情况中,多个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以沿着管状部分5b的外周方向布置成直线的方式放置在管状部分5b的外壁表面上。
与此同时,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能够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上。然而,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上时,由于放电而导致正电荷量增大的空气离子被送往下游侧。在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也设置在下游侧的情况下,可能妨碍了下游侧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放电作用。此外,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上时,如果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脱落,则可能影响发动机1。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外壁表面上,即,设置在进气通道壁的外壁表面上。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5A所示,不仅在进气引入管5的由于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较低的情况下,而且在进气引入管5的由于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较高的情况下,在进气在管状部分5b中流动了一段时间之后,进气沿着管状部分5b的内壁表面移动。即,当进气流动路径截面没有变化时,电荷不会改变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因此,不必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下游侧。与此同时,当进气从进气引入管5流入到空气滤清器3中时,进气流正好扩展。因此,即使在此时,电荷也不影响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并且因此,不必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引入管5的出口处。即,就进气引入管5而言,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仅设置在管状部分5b的更靠近扩展部分5c的端部的外壁表面上。
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的下一个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是空气滤清器3的出口(即,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在进气流入进气导管6之后,进气流动路径截面没有减小,直到进气流入进气支管7。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的下一个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是平衡箱4的出口(即,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在进气流入进气支管7之后,进气流动路径截面没有减小。因此,在图1示出的进气装置2中,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的剩余的进气流动流经截面减小部分只有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和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
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和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具有类似的形状,使得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和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因此具有类似的进气流动。因此,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和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具有类似的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优选安装部分。鉴于此,参照示出了平衡箱4的出口(即,进气支管7)的放大的截面侧视图的图5B,下面将只详细描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的位于平衡箱4的出口处的优选安装部分。
现在参照图5B,进气支管7在平衡箱4的平坦内壁表面上开口。因此,即使进气支管7的由于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较低,从平衡箱4流入进气支管7的进气流动也与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分离(如实线箭头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当进气支管7的由于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增大时,进气流动在进气支管7的入口处的分离程度变大(如虚线箭头所示)。当进气流动在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处的分离程度变大时,进气流动路径截面显著减小,使得进气阻力增大。结果,进气效率降低。
鉴于此,为了移除引起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的电荷,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引起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的作用的部分上,即,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支管7的更靠近平衡箱4的端部的外壁表面上。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支管7的更靠近平衡箱4的端部的外壁表面上时,位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给定范围内的平衡箱4的内壁表面和进气支管7的内壁表面的电压减小,使得从平衡箱4流入进气支管7的进气流动的分离程度减小(如实线箭头所示)。结果,能够提高进气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在这个示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放置在进气支管7的外壁表面上,使得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沿着进气支管7的外圆周方向延伸(如图5B和图4所示)。
与此同时,如能够从图1和图3所见的那样,进气导管6还在空气滤清器3的平坦内壁表面上开口。即使进气导管6的由于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较低,从空气滤清器3流入进气导管6中的进气流动也与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分离。因此,与在图5B中示出的进气支管7的情况类似,当进气导管6的由于静电电荷而产生的电压增大时,进气流动在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处的分离程度变大。当进气流动在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处的分离程度变大时,进气流动路径截面显著减小,使得进气阻力增大。结果,进气效率降低。
鉴于此,同样对进气导管6而言,为了移除引起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的电荷,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引起进气流动路径的截面减小作用的部分上,即,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导管6的更靠近空气滤清器3的端部的外壁表面上。当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像这样设置在进气导管6的更靠近滤清器3的端部的外壁表面上时,处于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周围的给定范围内的空气滤清器3的内壁表面和进气导管6的内壁表面的电压减小,使得从空气滤清器3流入进气导管6中的进气流动的分离程度减小。结果,能够提高进气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在这个示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放置在进气导管6的外壁表面上,使得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沿着进气导管6的外圆周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
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即,设置在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空气滤清器3的出口、和平衡箱4的出口中的任意一个上,其中在所述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处,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更具体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引入管5的管状部分5b的入口部分的外壁表面、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的外壁表面、和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的外壁表面中的任意一个上。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最高的进气效率,优选的是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所有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在所述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处,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在这种情况下,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空气滤清器3的出口、和平衡箱4的出口这三个位置上。更具体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引入管5的管状部分5b的入口部分的外壁表面、进气导管6的入口部分的外壁表面、和进气支管7的入口部分的外壁表面这三个外壁表面上。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不必将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除了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在所述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处,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之外的其它部分(即,除了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空气滤清器3的出口、和平衡箱4的出口之外的其它部分)上。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仅设置在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空气滤清器3的出口、或者平衡箱4的出口上。
需要注意的是,如能够从图5A和5B所见的那样,当进气通道壁的电荷量增加时,进气流动路径截面由于电荷而减小。此时,发生进气分离。因此,可以说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当电荷量增加时在进气通道壁的内壁表面上引起进气分离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其中,限定进气通道的进气通道壁由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进气通道壁表面带有正电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包括:
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并且通过在所述进气通道壁表面上设置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减小所述进气通道壁表面的位于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的安装部分周围的限定范围内的部分的带电电荷量;
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壁的外壁表面上;
其中,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是利用导电粘合剂(12)附接到所述进气通道壁的所述外壁表面的金属箔(11)或是一体地形成在所述进气通道壁的所述外壁表面上的导电膜,并且其中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包括用于引起自放电的角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在所述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部分处,进气流动路径上的进气流动路径截面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通向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5a)、空气滤清器出口和平衡箱(4)出口中的至少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仅设置在通向所述进气装置(2)的空气引入口(5a)、空气滤清器出口和平衡箱出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设置在当带电电荷量增加时在所述进气通道壁的内壁表面上产生进气分离的进气通道壁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装置,其中
所述自放电静电消除器(10)具有细长的矩形平面形状。
CN201510672265.0A 2014-10-16 2015-10-16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Active CN1055260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1952A JP6128093B2 (ja) 2014-10-16 2014-10-16 車両の吸気装置
JP2014-211952 2014-10-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6028A CN105526028A (zh) 2016-04-27
CN105526028B true CN105526028B (zh) 2018-02-13

Family

ID=5429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2265.0A Active CN105526028B (zh) 2014-10-16 2015-10-16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59171B2 (zh)
EP (1) EP3009653B1 (zh)
JP (1) JP6128093B2 (zh)
KR (1) KR101777013B1 (zh)
CN (1) CN105526028B (zh)
BR (1) BR102015026358A2 (zh)
RU (1) RU2620312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64416B1 (en) 2013-10-30 2018-09-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6124020B2 (ja) 2014-08-29 2017-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帯電電荷低減装置
JP6160603B2 (ja) 2014-12-19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冷却装置
JP6201980B2 (ja) 2014-12-25 2017-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吸気装置
JP6115559B2 (ja) 2014-12-26 2017-04-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排気装置
JP6146405B2 (ja) * 2014-12-26 2017-06-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およびエンジンの製造方法
JP6183383B2 (ja) 2015-01-13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365316B2 (ja) 2015-01-19 2018-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潤滑油又は燃料の供給装置
EP3048017B1 (en) 2015-01-23 2017-11-0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amping force gener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JP6281501B2 (ja) 2015-01-29 2018-0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輪支持装置
JP6248962B2 (ja) 2015-02-10 2017-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動力発生装置
JP6344292B2 (ja) * 2015-04-03 2018-06-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558313B2 (ja) * 2016-06-29 2019-08-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51701B2 (ja) * 2016-06-29 2019-0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25549B2 (ja) * 2018-03-23 2023-02-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吸気装置
JP7050600B2 (ja) * 2018-07-09 2022-04-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除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JP7268558B2 (ja) * 2019-09-25 2023-05-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524A (zh) * 1996-12-17 1998-06-24 有限会社俊和电子企画 高效的发动机辅助燃烧系统
JP3065590B2 (ja) * 1998-04-28 2000-07-17 株式会社ダブリュ・エフ・エヌ 物質活性化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918666A (zh) * 2005-01-19 2007-02-21 株式会社Wfn 物质激活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97668A (en) 1968-10-17 1971-08-03 Goro Fujii Electrostatic charger for liquid fuel by friction
GB1356769A (en) 1973-03-27 1974-06-12 Cit Alcate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ositing thin layers on a substrate
US4610284A (en) * 1984-11-06 1986-09-09 Proprietary Technology Automotive fuel filler system
JPS61194999A (ja) 1985-02-23 1986-08-29 Terumo Corp 超音波探触子
US5095400A (en) 1988-12-06 1992-03-10 Saito Kohki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iminating static electricity
RU2008501C1 (ru) * 1990-10-09 1994-02-28 Валер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Попов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ь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JPH05238438A (ja) 1992-02-28 1993-09-17 Shizuo Kawai 自動車、オートバイ等車輛の燃費向上方法
US5382359A (en) 1993-05-13 1995-01-17 Parr Manufacturing, Inc. Plastic fuel filter with conductive coating for providing an evaporative barrier and for dissipating electrostatic charges
JP3226889B2 (ja) 1998-05-06 2001-11-05 シンワ プロダクト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導電性粘着テープ
WO2000030124A1 (fr) * 1998-11-13 2000-05-25 W.F.N Co., Ltd. Procede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d'activer une substance
JP2001355524A (ja) * 2000-06-14 2001-12-26 Sigma Science Kk 燃費向上等の流体活性化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ート
JP2002104106A (ja) * 2000-09-27 2002-04-10 Achilles Corp 産業車両の除電装置
US20080036241A1 (en) 2001-02-15 2008-02-14 Integral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body, chassis, and braking systems manufactured from conductive loaded resin-based materials
JP4210122B2 (ja) * 2001-05-24 2009-01-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熱抵抗体式流量測定装置
US6703557B2 (en) 2001-05-29 2004-03-09 Philip Alper Vehicle antistatic device
JP3953348B2 (ja) 2002-03-27 2007-08-08 日清紡績株式会社 ドラムブレーキ
JP2004011563A (ja) * 2002-06-10 2004-01-15 Enshuya:Kk 燃費向上用イオン化体
TWI313054B (en) 2003-07-22 2009-08-01 Trinc Or Static eliminator
JP2006234093A (ja) 2005-02-25 2006-09-07 Nsk Ltd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装置
JP4936372B2 (ja) 2007-01-23 2012-05-23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大気圧放電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US7971689B2 (en) 2008-03-28 2011-07-05 Wayne-Ian Moore Hydraulic caliper brak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CN102066103A (zh) 2008-06-16 2011-05-18 优泊公司 静电吸附片材
US7684169B1 (en) 2008-11-05 2010-03-23 Alpha Innovation, Inc. Protective ionizing surface for eliminating static
JP5324944B2 (ja) 2009-01-30 2013-10-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鉛蓄電池
JP5431746B2 (ja) 2009-02-17 2014-03-05 徹 中井 電荷サプライヤ
US8640677B2 (en) * 2009-04-01 2014-02-04 James Gonzales Electrostatic air charging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9191852A (ja) * 2009-05-25 2009-08-27 Wfn:Kk 物質活性化装置
US7832528B1 (en) 2009-06-16 2010-11-16 Amtai Medical Equipment, Inc. Brake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table
JP5334751B2 (ja) 2009-08-26 2013-11-0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2012024746A (ja) * 2010-07-21 2012-02-09 Daisuke Tano 流体の性質を変化させる改質装置
EP3064416B1 (en) 2013-10-30 2018-09-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6124020B2 (ja) 2014-08-29 2017-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帯電電荷低減装置
JP6160603B2 (ja) 2014-12-19 2017-07-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冷却装置
JP6201980B2 (ja) 2014-12-25 2017-09-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吸気装置
JP6115559B2 (ja) 2014-12-26 2017-04-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排気装置
JP6183383B2 (ja) 2015-01-13 2017-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6365316B2 (ja) 2015-01-19 2018-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潤滑油又は燃料の供給装置
EP3048017B1 (en) 2015-01-23 2017-11-0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amping force gener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JP6281501B2 (ja) 2015-01-29 2018-0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輪支持装置
JP6248962B2 (ja) 2015-02-10 2017-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動力発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524A (zh) * 1996-12-17 1998-06-24 有限会社俊和电子企画 高效的发动机辅助燃烧系统
JP3065590B2 (ja) * 1998-04-28 2000-07-17 株式会社ダブリュ・エフ・エヌ 物質活性化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918666A (zh) * 2005-01-19 2007-02-21 株式会社Wfn 物质激活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20312C2 (ru) 2017-05-24
RU2015144060A (ru) 2017-04-19
US9759171B2 (en) 2017-09-12
CN105526028A (zh) 2016-04-27
KR101777013B1 (ko) 2017-09-08
EP3009653B1 (en) 2019-05-01
KR20160045016A (ko) 2016-04-26
BR102015026358A2 (pt) 2016-08-02
EP3009653A1 (en) 2016-04-20
JP2016078640A (ja) 2016-05-16
JP6128093B2 (ja) 2017-05-17
US20160108868A1 (en) 201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6028B (zh)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CN105736195B (zh) 车辆的进气装置
JP6115559B2 (ja) 車両の排気装置
JP2014501391A (ja) エーロゾル中の粒子を監視する装置
JP2014501391A5 (zh)
CN105736172B (zh) 发动机及发动机的制造方法
CN106143065B (zh) 具有用于净化进入舱室的空气的电离单元的交通工具
US10814335B2 (en) Selective aerosol particle coll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according to particle size
CN106140474A (zh) 空气净化设备
US20130313177A1 (en) Device for separating ferromagnetic particles from a suspension
US10690580B2 (en) Sensor for detecting particles
US7530505B2 (en) Powder conveying device and catching nozzle for the powder conveying device
JP2016068085A (ja) ガス油混合物中の油滴を分離する装置とこのような分離装置を利用した分離方法
JP2014503077A (ja) 粒子モニター装置及び方法
US1073727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materials
EP3594069A1 (en) Vehicular static eliminating device and vehicle
WO2017195723A1 (ja) 粒子荷電装置
JP6949145B2 (ja) 物質を分離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9393572B2 (en)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a mixture of valuable materials, e.g., a mineral salt mixture, by means of a pipe separator, and device for electrostatically separating such a mixture of valuable materials by means of a pipe separator, and method f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RU263466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статической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и тонкодисперс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KR20080083854A (ko) 가변형 입경 분리기
JP2009264979A (ja) 微粒子分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