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2450A - 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 - Google Patents
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22450A CN105522450A CN201510672930.6A CN201510672930A CN105522450A CN 105522450 A CN105522450 A CN 105522450A CN 201510672930 A CN201510672930 A CN 201510672930A CN 105522450 A CN105522450 A CN 1055224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drel
- slide
- guidance unit
- grinding
-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18—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less means for supporting, guiding, floating or rotating w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2—Frames; Beds; Carri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4—Headstocks; Working-spindles; Features relating thereto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18—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less means for supporting, guiding, floating or rotating work
- B24B5/307—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35—Accesso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3/00—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 B24B53/04—Devices or means for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abrasive surfaces of cylindrical or conical surfaces on abrasive tools or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削机(10),具有:机床(12);磨削芯轴(28),磨削芯轴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36)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磨削盘(32);调节芯轴(30),调节芯轴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38)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调节盘(34);用于将需要加工的工件(50)接纳在磨削芯轴(28)与调节芯轴(30)之间的工件安放台(46),其中,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与机床(12)联接并且能够彼此相对移位,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形成芯轴组(22),在机床(12)上构造有纵向引导装置(68),在纵向引导装置上接纳有基础滑座(54),机床(12)和基础滑座(54)限定出第一运动轴线(60),磨削芯轴(28)与基础滑座(54)连接并且与第二运动轴线(62)相对应,调节芯轴(30)与基础滑座(54)联接并且与第三运动轴线(64)相对应,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能够彼此相对运动并且能够朝向工件安放台(46)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具有:机床;磨削芯轴,其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磨削盘;调节芯轴,其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调节盘;以及用于将需要加工的工件接纳在磨削芯轴与调节芯轴之间的工件安放台。这种磨削机能够普适性地用于切入式磨削和/或用于贯穿磨削。
背景技术
本公开文本特别是涉及针对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的机器方案。其中,应当特别是理解为如下的磨削机,其能够以适当的结构空间来实现,例如是如下的机器,其能够在小于1.5m×1.5m(米)、优选小于1.25m×1.25m的地面上来实现。所提到的地面特别是可以为磨削机的场所或外壳的地面。不言而喻的是,例如由于加装部件以及针对进入开口、操作装置、维修口等所需的保留空间而原则上可能需要更大的地面。同样地,借助所给出的尺寸明确的是:对于在本公开文本范围内的构造紧凑的磨削机而言,可以理解为如下的磨削机,其可以比按照“标准规格”实现的传统的磨削机的占地需求小大约20%,优选小至少约40%,进一步优选小大约至少50%。
用于构造无心磨削机(特别是无心圆磨机)的不同方案例如由DE102011117819A1已知。该文献特别是涉及用于调校无心圆磨机的磨削盘和调节盘的装置,其中,调校工具能够以一定的方式运动,特别是能够相对于磨削盘或调节盘移位。
用于切削加工的磨削机在现有技术中普遍公知。另外,无心磨削机、特别是无心圆磨机是已知的。无心圆磨机例如可以构造为外圆圆磨机或者内圆圆磨机。无心磨削机可以普适性地用于加工圆形的工件,优选为旋转对称的工件。无心圆磨机例如能够用于切入式磨削或者贯穿磨削。
无心磨削机特别适合用于规模制造和批量制造。无心磨削机通常具有磨削盘以及调节盘,其中,磨削盘还有调节盘能够被旋转驱动。磨削盘和调节盘通常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被构造用于将需要加工的工件接纳在磨削盘与调节盘之间。通常,磨削盘具有磨蚀性材料或者以磨蚀性材料覆层。调节盘例如可以具有橡胶材料或者以橡胶材料覆层。可替换地,调节盘具有陶瓷材料或者以陶瓷材料覆层。
另外,无心磨削机通常具有工件安放台,其用作针对工件的支撑装置。在利用无心磨削机进行磨削加工期间,工具据此可以由磨削盘、调节盘以及工件安放台接触。磨削盘和调节盘一般能够彼此平行地布置。但也可以设想的是,使调节盘相对于磨削盘错开一个小角度。这例如可以是指调节盘芯轴绕也可以被称为横轴的轴线发生倾斜。横轴特别是相对于需要加工的工件的纵轴沿横向定向。按照这种方式,可以针对工件产生前送运动。
通常,磨削盘具有比调节盘更大的直径。磨削盘和调节盘通常配有驱动装置或者能够与驱动装置联接。通常,磨削盘和调节盘以相同的转动方向得到驱动,但其中,相应的驱动装置以如下方式得到控制:使磨削盘的圆周速度不同于调节盘的圆周速度。因为工件在磨削过程期间既与磨削盘保持接合,又与调节盘保持接合,磨削盘和调节盘通常被以相同方向驱动,所以工件借助磨削盘和调节盘的配合而以与磨削盘或调节盘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发生旋转。由于磨削盘和调节盘的圆周速度不同,可以在工件与磨削盘之间获得相对运动,这些相对运动可以包括打滑。按照这种方式能够从工件上磨去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其根据设计方案能够以有限的结构空间就行得通,同时还提供了尽可能全面的功能。特别是优选为:利用这种磨削机也能够对非圆柱形的工件(例如锥形工件)、配有刺口、槽、平台等的工件进行加工。另外,优选的是,磨削机能够以很低的耗费来实现并且成本低廉地运行。最后,还优选的是:磨削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以很低的耗费来执行必要时所需的维护工作和/或修理工作。
该目的根据本公开文本的第一方面借助一种如下的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来实现,具有:机床;磨削芯轴,其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磨削盘;调节芯轴,其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调节盘;以及用于将需要加工的工件接纳在磨削芯轴与调节芯轴之间的工件安放台,其中,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与机床联接并且能够彼此相对移位,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形成芯轴组,在机床上构造有纵向引导装置,在纵向引导装置上接纳有基础滑座,机床和基础滑座限定出第一运动轴线,磨削芯轴与基础滑座相联接并且与第二运动轴线对应,调节芯轴与基础滑座相联接并且与第三运动轴线对应,磨削芯轴与调节芯轴能够彼此相对运动并且能够朝向工件安放台进给。
即根据本发明,实现了一种极为紧凑的而且节约占地的构造类型,方式为:尽管原则上仅设置了针对磨削机的主要部件的三个运动轴线,但仍提供了磨削机全部的功能。在该构造方案的范围内,术语运动轴线应当理解为其在工具机领域常用的涵义。据此,运动轴线例如可以是指直线式运动轴线,其实现了在磨削机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直线式移位运动。另外,运动轴线还可以理解为旋转运动轴线或枢转轴线,其实现了在磨削机的两个部件之间相对的转动运动或枢转运动。据此,通常在三维空间内可以设想总计六条运动轴线,只要是基于笛卡尔坐标系即可。在所提到的六条运动轴线中,三条轴线可以涉及基本上直线式的运动,例如沿X轴、Y轴和Z轴的运动。另外,可以设置三条呈所谓的枢转轴线形式的运动轴线,其例如涉及的是绕X轴、Y轴和Z轴的转动运动或枢转运动。据此,根据常用的术语表,转动轴线或枢转轴线可以是指A轴、B轴和C轴。
不言而喻的是,上述设计方案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一定不能在必要时设置其他辅助轴线。但辅助轴线不必主要用于实际工件加工或者调校磨削盘和/或调节盘的范围内的进给运动。例如,参照用于使调节芯轴绕X轴受限定地倾斜的可考虑的辅助轴线。这种轴线也可以称为A轴并且表示绕X轴的枢转运动。借助调节芯轴的A轴运动,能够产生有意的倾斜状态,这例如在贯穿磨削中可以实现工件前送。另外,即使在切入式磨削时,也可能希望通过调节芯轴绕X轴倾斜而发生至少最小程度的倾斜状态,以便能够(沿轴向)以受限定的方式接纳工件。这可以进一步提高精确度和可重现度。
根据上面的构造方案,提出:磨削机仅配有三条针对其主要部件的运动轴线。例如,可以将这三条运动轴线从上面开示出的运动轴线“池”中选出。只要例如涉及的是磨削机的原则上彼此关联的、或者可替换地彼此能够相对运动地得到接纳的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则甚至可以设想的是:上述三条运动轴线中的两条被实施为基本上平行的或者重合的运动轴线。这可以随之带来其他优点:引导元件等能够被两条平行的或重合的运动轴线所利用。这可以进一步降低实现磨削机的耗费。
只要在设计方案范围内谈及:例如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联接或能够联接的话,则这既包括两个部件彼此直接联接或能够联接的情况,也包括两个部件间接地相互联接或能够联接的情况。间接的联接例如当其他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布置在中间时,才能实现。但只要在该实施方案的范围内具体谈到第一部件直接与第二部件联接或被接纳在第二部件上,则出发点就可以为:没有其他部件布置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或者接在二者中间。
根据在工具机、特别是磨削机中常用的术语表,纵向引导装置可以特别是指所谓的Z-引导装置,其实现了沿纵向Z方向的运动。通常,纵向或Z方向平行于需要加工的工件或构造用于接纳工件的工件容纳部或安放台的纵轴线来定向。
另外,通常限定出如下的横向或X方向,其垂直于纵向并且可以与纵向一同撑开一个例如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机床的安放面定向的平面。另外,设置有所谓的竖向或者Y方向,其原则上能够表示高度延伸或者说高度伸展。
只要在设计方案的范围内谈及进给运动,则在此通常可以理解为磨削芯轴或调节芯轴的如下运动,其能够基本上沿横向、也就是基本上垂直于纵向地进行。不言而喻的是,原则上也可以设想的是并不是理想地平行于横向或垂直于纵向地实施。这特别是可以指将磨削盘和/或调节盘关于需要加工的工件的纵轴线有意的倾斜安置的情况,用以例如实现工件前送。在设计方案的范围内,对于前送运动原则上可以理解为基本上平行于纵向以及基本上垂直于横向的运动。前送运动例如可以在贯穿磨削时由工件本身相对于芯轴组来实现。为此目的,可以设想的是,调节芯轴以限定的方式绕横轴倾斜,以便当接合到工件时产生沿前送方向起作用的力分量。相应的运动轴线也可以称为A轴,其表示绕相应横轴的枢转运动。
优选的是,磨削芯轴还有调节芯轴间接地借助基础滑座与磨削机的机床联接。由此,磨削芯轴还有调节芯轴能够在基础滑座沿纵向运动时,共同以相应的量沿纵向运动。由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形成的芯轴组可以视为逻辑单元。换言之,术语芯轴组可以主要用作对由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形成的组件的称谓。在此不需要一定由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形成一个结构单元。
磨削机的上面提到的设计方案具有如下的主要结构优势:例如不需要单独的B轴(绕Y轴针对枢转运动的运动轴线),用以在磨削芯轴与工件安放台之间或调节芯轴与工件安放台之间产生一定的倾斜状态。借助这种B轴(其中,通常针对磨削芯轴以及针对调节芯轴分别设置一个),能够简单而灵活地产生这种倾斜状态并且在磨削机运行中加以匹配。这可以提高传统磨削机的灵活性和可重现度。但同样地,针对这种相应需要另外的运动轴线的构造的结构耗费明显更大。
因此,本发明用于:即便磨削盘和/或调节盘按照相应的方式关于工件“镜面对称”地设计时,仍能够对造型明显有别于纯圆柱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根据前面介绍的基本方案,至少可行的是: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能够以如下方式“自由地”移位,即能够使接纳在磨削芯轴上的磨削盘和/或接纳在调节芯轴上的调节盘与相应的调校工具发生接合,用以使其型廓与需要加工的工件的所希望的造型相匹配。换言之,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带调校工具的调校单元,调校单元优选与机床固定联接,从而在应用仅三个运动轴线时,能够实现磨削盘或调节盘的匹配,以便实现对非圆柱形工件的加工。理想情况下,每个磨削盘和调节盘分别在应用三条轴线中仅两条的情况下,按照所希望的方式朝向与相应盘对应的调校工具进给,并且借助切削接合而获得其所希望的型廓。
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其针对磨削机的主要部件仅具有三条运动轴线)的上面开示的基本原理实现了多个变型,其可以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主题。
根据优选构造方案,芯轴组的第一芯轴借助初级引导单元与限定出第二运动轴线的基础滑座联接,其中,芯轴组的第二芯轴借助次级引导单元与限定出第二运动轴线的基础滑座联接,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枢转引导装置或直线引导装置。
优选的是,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至少分段地利用相同的引导元件。另外优选的是: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限定出平行的运动轴线或者甚至是至少分段地或者说至少在某些分段上限定出重合的运动轴线。
根据另一构造方案,初级引导单元与基础滑座相联接。另外根据另一变型,次级引导单元也直接与基础滑座联接。按照这种方式,初级引导单元还有次级引导单元可以利用相同的引导元件,其设置在基础滑座上。根据可替换的构造方案,初级引导单元直接与基础滑座联接,其中,次级引导单元直接与初级引导单元联接。根据该构造方案,初级引导单元可以相对于基础滑座和次级引导单元布置在中间。
根据另一构造方案,初级引导单元相对于基础滑座的运动产生了次级引导单元相对于基础滑座的相对应的运动。这特别是指初级引导单元直接与次级引导单元联接并且布置在次级引导单元与基础滑座之间时。
根据可替换的构造方案,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能够彼此独立地相对于基础滑座运动。换言之,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一方面至少分段地利用设置在基础滑座上的相同的引导元件。但还可以设置单独的驱动机构,其实现了两个引导单元彼此独立的运动。
根据磨削机的另一构造方案,在基础滑座上构造有横向引导装置,在横向引导装置上接纳有初级滑座和次级滑座,其中,芯轴组的第一芯轴对应初级滑座,芯轴组的第二芯轴对应次级滑座。换言之,初级引导单元能够实施为初级滑座。相应地,次级引导单元可以构造为次级滑座。横向引导装置也可以称为X引导装置。横向引导装置特别是构造为直线引导装置。横向引导装置特别是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纵向引导装置地定向。初级滑座和次级滑座可以对应共同的横向引导装置,该横向引导装置构造在基础滑座上。由此,不需要针对每个滑座都设置单独的横向引导装置。
芯轴组包括磨削芯轴和调节芯轴。据此,第一芯轴可以是两个芯轴中的一个,而第二芯轴则是两个芯轴中的另一个。
在磨削机的可替换的构造方案中,芯轴组的至少一个芯轴能枢转地接纳在基础滑座上,并且能够借助绕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朝向工件安放台进给。绕纵轴线(Z轴)的枢转运动也可以实现沿横向(X方向)的进给运动,这时,对应至少一个芯轴的盘相对于枢转轴线偏心地得到接纳。枢转轴线也可以称为C轴。根据这种构造方案,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枢转引导装置。
根据另一构造方案,芯轴组中的第一芯轴能枢转地接纳在基础滑座上,并且借助绕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而能够朝向工件安放台进给,其中,芯轴组中的第二芯轴能够沿横向推移地得到接纳并且能够朝向工件安放台进给。换言之,引导单元能够构造为直线引导单元,并且另一引导单元构造为枢转引导单元。
根据另一构造方案,至少是基础滑座、初级引导单元或者次级引导单元具有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优选的是,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构造为在结构上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这例如可以包涵:移位马达分别直接对应基础滑座、初级引导单元或者次级引导单元。换言之,不需要复杂的用于传力的机构,如皮带传动装置、链条传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等。这可以在构造磨削机时实现进一步的简化并且进一步减小所需的结构空间。
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例如也可以称为所谓的“浮动式”驱动装置。这一方面可能意味着:必须设置有足够灵活或者说柔性的线路,用以对原则上自身相对于机床能够移位的驱动装置来供能。例如可能需要至少一个所谓的线缆拖链。而反过来,在位置固定的(例如固定在机床上的)驱动装置与需要运动的物体(例如基础滑座、初级引导单元或者次级引导单元)之间不需要借助传动装置等的复杂的机械式传力。
根据这种构造方案的改进方案,至少一个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与螺纹芯轴联接,特别是与被抗扭地接纳的螺纹芯轴联接。据此,至少一个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芯轴螺母或者类似的结构元件,其能够借助适当的马达发生旋转,用以产生相对运动。据此,马达的初始旋转例如可以借助芯轴螺母转换成纵向运动。
只要相应的移位驱动装置构造为枢转驱动装置,则整合的驱动装置可以例如是指所谓的高力矩驱动装置(HighTorqueMotor)。
根据另一可替换的构造方案,至少一个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构造为直接驱动装置。直接驱动装置既可以考虑用于枢转驱动装置,也可以考虑用于直线驱动装置。只要出发点是直线驱动装置,则直接驱动装置特别是可以包括直线马达。例如可以设想的是:针对初级滑座以及针对次级滑座分别设置直线马达,直线马达能够与相同的定子联接,该定子例如可以构造在基础滑座上。
不言而喻的是,就直线马达而言,定子通常是直线式延伸的元件,该元件与“转子”相配合。简言之,直线马达可以视为具有旋转驱动装置的马达的“线匝或者说绕组”。
根据磨削机的另一构造方案,工件安放台固定在机床上。这具有显著优势:工件安放台能够以很低的结构耗费来实现。不需要的是:给工件安放台配有适当的进给驱动装置和/或前送驱动装置。所需的进给运动和/或前送运动能够借助基础滑座与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的适当配合来实现。
根据磨削机的另一构造方案,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接纳调校工具的调校单元,其中,至少一个调校单元被构造用于加工至少是磨削盘或调节盘,至少一个调校单元固定在机床上。
优选的是,磨削机配有机器控制装置,其能够至少是将磨削盘或调节盘受控地与相应配设的调校工具发生接合,以便对相应盘的外部型廓、特别是圆周型廓以限定或者说定义的方式进行加工。按照这种方式,能够对非圆柱形的、旋转对称的工件进行加工,而不需要用于使磨削芯轴和/或调节芯轴绕Y轴枢转的单独的枢转驱动装置(B轴驱动装置)。另外,能够省去针对这种B轴所需的控制技术和/或调节技术。
根据这种构造方案的改进方案,至少一个调校单元与工件安放台相邻地布置。这具有显著的优势:设置在至少一个调校单元的调校工具能够简单地实现。按照这种方式,即使仅设置有限的、通常伴有磨削机紧凑的外部尺寸的过程空间时,仍能够提供全面的功能。磨削机的过程空间例如可以受到需要加工的工件和/或能被接纳的磨削盘或调节盘的最大尺寸的限定。
根据优选的构造方案,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包括:恰好一个基础滑座,其接纳在机床上并且被构造用于实现磨削盘和调节盘的共同的前送运动;恰好一个初级引导单元以及恰好一个次级引导单元,其被接纳在基础滑座上并且优选至少分段地包括相同的引导元件,其中,用于实现进给运动的初级引导单元与芯轴组的第一芯轴联接,用于实现进给运动的次级引导单元与芯轴组的第二芯轴联接,其中,基础滑座、初级引导单元以及次级引导单元被构造用于使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关于工件安放台以及至少一个调校单元移位,其中,设置有恰好三个运动轴线,机床和基础滑座沿纵向引导装置对第一运动轴线加以限定,初级引导单元限定第二运动轴线,以及次级引导单元限定第三运动轴线。
所提到的构造方案特别是可以作为独立发明的主题。
只要在本公开文本的范围内谈到设置有“恰好”某一数目的元件时,就此应当理解为:构造有不多于所提到数目的元件。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至少一些基本原理设计的磨削机能够依照不同的方式得到改动,以便形成适当的变型。
就针对所用的运动轴线可考虑的轴线方案而言,重要的是:利用三条运动轴线。在机床和基础滑座之间构造的运动轴线特别是设计为所谓的Z轴。磨削芯轴与基础滑座之间或者调节芯轴与基础滑座之间的相对运动能够借助初级引导单元以及借助次级引导单元来实现。根据一种变型,初级引导单元构造为X轴,其中,次级引导单元也构造为所谓的X轴。从该变型出发,一方面可以设想的是: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至少分段地利用相同的引导元件。但也可以设想的是,由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限定的Z轴彼此间隔而又彼此平行地定向。
根据另一构造方案,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构造为直线引导装置或直线式轴线,而是构造为枢转引导装置或枢转轴线,特别是构造为所谓的C轴,C轴实现了绕Z轴的枢转运动或转动运动。
只要初级引导单元还有次级引导单元分别限定出X轴,则一方面可以设想的是:X轴对称地构造。但也可以设想X轴的非对称的构造方案。
至少一个调校单元优选与机床固定地或者说牢固地联接,也就是不能相对于机床移位。至少一个调校单元能够相对于工件安放台在空间上布置在附近。但也可以设想的是:至少一个调校单元与工件安放台相间隔地布置在机床上。
至少一个调校单元一方面能够直接布置在机床上。但也可以设想的是:至少一个调校器设置在与机床固定联接的桥形件(龙门吊)或承载臂上。按照相同的方式也能够对工件安放台的布置做出改变。
就至少一个移位驱动装置而言,也可以考虑不同的变型。优选的是,将基础滑座、初级引导单元和次级引导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直线驱动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螺纹芯轴和能够与螺纹芯轴联接的螺母。要么是螺纹芯轴,要么是螺母能够被抗扭地接纳。螺纹芯轴和螺母中相应另外那个元件可以被旋转驱动,以便实现直线运动。
特别是当初级引导单元构造为初级滑座,次级引导单元构造为次级滑座时,可以给两个滑座配设利用共用的螺纹芯轴的移位驱动装置。据此,初级滑座和次级滑座的每个移位驱动装置可以包括能够旋转的螺母,以便使初级滑座或次级滑座沿螺纹芯轴移位。
也可以考虑如下的设计方案,其中,相应的移位驱动装置的马达并非直接被接纳在需要运动的元件上,也就是例如基础滑座、初级滑座和/或次级滑座上。据此,马达从需要移位的元件的角度看“固定地”布置,并且例如使与如下的螺母相配合的螺纹芯轴得到旋转驱动,该螺母与相应的滑座固定地联接,以便产生移位运动。如前面已经介绍地,可以不设置至少一个螺纹芯轴驱动装置,而设置至少一个直线马达。
针对一个或多个X轴的至少一个移位驱动装置还有针对Z轴的移位驱动装置,原则上可以作为螺纹芯轴驱动装置、直线马达或者类似方式来实现。只要设置有螺纹芯轴驱动装置,一方面可以设想的是:对螺纹芯轴本身加以驱动。另一方面可以设想的是:对与螺纹芯轴联接的螺母加以驱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螺纹芯轴则被抗扭地接纳。
所有前面提到的变型原则上能够相互组合。只要磨削机根据构造方案的所述方案和变型来实现,则在结构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并且利用适当的耗费来完成如下机器,这种机器具有宽泛的使用范围并且尽管结构类型紧凑简单,仍实现多种用途。
这种构造紧凑的磨削机例如适合用于小规模制造和/或中等规模制造。不言而喻的是,例如在批量制造中通常应用如下的单用途机器或者专门匹配的多用途机器,其通常需要明显更大的结构空间和地面。
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的前面提到的以及后面还有阐释的特征不仅能够以分别给出的组合应用,而且能够以其他组合应用或者能够单独应用,而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参照附图在对多个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说明中获得。其中:
图1示出构造为无心磨削机的磨削机的示意正面视图;
图2以俯视图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大大简化的示意部分视图;
图3示出具有三条运动轴线的无心磨削机按照第一构型的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4沿图3中的线IV-IV示出至少类似于根据图3的构造方案构造的磨削机的大大简化的示意剖视图。
图5以不同于根据图3的视图的状态示出根据图3的磨削机的另一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6以第一状态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另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7以另一状态示出根据图6的磨削机的另一大大简化的示意视图;
图8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9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10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11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12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13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示意俯视图;
图14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侧向剖面图;以及
图15示出无心磨削机的又一构造方案的大大简化的侧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以10标注的磨削机的正面视图。参照图1以及作为补充参照图2(其以俯视图示出磨削机10的示意的大大简化的部分视图)在下面介绍了磨削机10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件。
磨削机10特别是可以构造为所谓的无心磨削机10。例如借助图1和图2示出的磨削机构造为无心外圆磨削机。磨削机10具有机床12,机床也可以称为机座。滑座引导装置14、16能够容纳在机床12上,滑座引导装置实现了磨削机10的部件的移位运动。
在图1和图2中,能够总览地看到坐标系X-Y-Z,该坐标系能被用于表示磨削机10的主方向或主轴线。一般以Z表示大致与被容纳在工具机10上的工件的纵轴线重合的或者至少平行于该纵轴线地定向的轴线。Z轴还平行于磨削机10的至少一个芯轴轴线地定向。一般以X表示例如也可以用作进给轴线的轴线。通常,X轴垂直于Z轴地定向。X轴一般也称为作业轴线。Y轴一般表示高度伸展或者说高度延伸。Y轴一般垂直于X轴并且垂直于Z轴地定向。
滑座引导装置14、16可以构造为平移的引导装置并且特别是实现了沿X轴的进给运动。而滑座引导装置14、16也可以设计为十字滑座引导装置。据此,滑座引导装置14、16可以除了沿X轴的运动外,还允许沿Z轴的运动。Z轴也可以称为前送轴线。借助滑座引导装置14、16实现的可以考虑的运动方向在图2中借助以18、20标示的箭头来表示。
磨削机10还可以包括磨削芯轴组块24和调节盘芯轴组块26。在磨削芯轴组块24上能够以可转动的方式容纳磨削芯轴28。在调节盘芯轴组块26上能够以可转动的方式容纳调节芯轴30。磨削芯轴28能够被构造用于接纳至少一个磨削盘32。调节芯轴30能够被构造用于接纳至少一个调节盘34。磨削芯轴组块24还可以配有磨削盘驱动装置36,至少是与相应的磨削盘驱动装置36相联接。调节盘芯轴组块26可以配有调节盘驱动装置38,至少是与相应的调节盘驱动装置38相联接。滑座引导装置14与磨削芯轴组块24相对应。滑座引导装置16与调节盘芯轴组块26相对应。滑座引导装置14、16能够与合适的驱动装置相联接,以便实现磨削芯轴组块24或调节盘芯轴组块26在X-Z平面内的平移运动,参照图2中以18、20表示的箭头。
磨削盘驱动装置3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马达,特别是电马达。调节盘驱动装置3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马达,特别是电马达。磨削盘驱动装置36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磨削芯轴28相联接。间接的联接例如可以借助变速器、联轴器等来实现。调节盘驱动装置38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与调节芯轴30联接。间接的联接能够借助变速器、联轴器或类似的接在中间的元件来实现。
磨削芯轴28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支承部40,优选为两个支承部位40-1、40-2,在这两个支承部位之间布置有磨削盘32,参照图2。调节芯轴30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支承部42,优选为第一支承部位42-1和第二支承部位42-2。在这两个支承部位42-1、42-2之间可以布置至少一个调节盘34,特别也参照图2。
在磨削芯轴28与调节芯轴30之间布置有工件安放台46,工件安放台被接纳在工件安放台保持装置48上。工件安放台46被构造用于接纳或支撑工件50,该工件被接纳在磨削芯轴28与调节芯轴30之间,用以进行磨削加工。工件安放台46也可以称为安放台标尺件。
带有被接纳于其上的磨削盘42的磨削芯轴28能够绕纵轴线转动或被旋转驱动。带有被接纳于其上的调节盘34的调节芯轴30能够绕纵轴线转动或被旋转驱动。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能够以如下方式相配合:使得被容纳于其间的工件50能够借助磨削盘32以及调节盘34而绕其纵轴线发生旋转。换言之,工件50能够间接地借助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来驱动。正如能够从图1和图2的总览中所见地,纵轴线可以布置在共同的X-Z平面内。纵轴线特别是可以彼此平行地取向。而如前面已经提到地,也可以设想的是:至少是调节芯轴30或其纵轴线轻微地相对于磨削芯轴28的纵轴线倾斜或者绕横轴枢转。这样的倾斜安置可以实现工件50的前送。这特别是对于所谓的贯穿磨削过程是有利的。也就是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实现工件前送。不言而喻的是,工具50的前送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来实现。一般来讲,磨削机10也可以被构造用于执行切入式磨削过程。
借助根据图1的图示还可以看到: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能够基本上以相同的转动方向得到驱动。通常,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的旋转驱动以如下方式来实现:在磨削盘和调节盘上获得不同的圆周速度。所产生的圆周速度差可以实现由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对工件50表现出打滑的带动。原则上,工件50借助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发生旋转,工件的转动方向与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的旋转的转动方向相反。但由于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的圆周速度不同,无法实现“理想的”无打滑的带动。而是可以例如在工件50与磨削盘32之间能够实现相对运动,特别是滑动式的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实现了在工件50上磨去材料。
通过对至少是磨削芯轴组块24或调节盘芯轴组块26的滑座驱动装置(在图1和图2中未单独示出)进行适当的操控,还可以定义和产生沿X方向作用于工件50的进给力或压紧力。换言之,工件50在磨削盘32与调节盘34之间被夹紧,特别是被带有预紧地夹紧。
磨削机10例如还可以具有用于冷却润滑剂的给送装置44(KKS给送装置)。还可以特别为磨削芯轴组块24配设用于调校磨削盘32的调校装置66。磨削机10可以配有控制装置52,操纵人员能够借助控制装置来操纵和运行磨削机10。不言而喻的是,控制装置52也可以被构造用于自动控制磨削机10。
下面,借助图3至图15示出磨削机10的不同的构造或方案,这些构造或方案根据本公开文本的至少一些原理来构造。优选的是,磨削机10均为无心磨削机。磨削机10优选还以其极为紧凑的构造见长,这种紧凑的构造得益于相应的机器设计方案。
只要在本公开文本的范围内给元件、部件和/或结构组件配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则出发点应为:配有相同附图标记的元件、部件和/或结构组件任何情况下就这里所示的方案而言属性相同。不言而喻的是,还可以考虑对元件、部件和/或结构组件在结构上做出改动。但这一般情况下会单独说明。
根据借助图3至图15示出的构造方案,磨削盘32还有调节盘34可以被悬浮式支承。不言而喻的是,原则上也可以考虑根据图2的构造,其中,至少是磨削盘32或调节盘34被接纳在两个支承部位40、42之间。
特别是参照图3至图5,对磨削机10的第一构造加以图示和详细介绍。图3和图5分别示意地示出磨削机10的大大简化的俯视图,其中,磨削机10的能移位的部件在图3和图5中占据不同的相对位置。图4示出磨削机10沿线IV-IV的侧向剖视图。根据图4的图示也大大简化并且是示意性的。这特别是因为:附图不必完全准确的以剖切方式反映磨削机10的根据图3和图5示出的构造方案。图4也图示出磨削机10的可以考虑的剖面。
在图5中,还出于图示表达的原因示出坐标系,其中,在图5的视图平面中能够看到X轴和Z轴。相对应的Y轴(竖轴)大致垂直于图5的视图平面延伸,参照图4。X轴特别是也可以称为横轴并且表示横向。Z轴特别是也可以称为纵轴并且表示纵向。另外,在图5中借助以C表示的箭头来标示所谓的枢转轴线,其也可以被称为C轴。C轴标出的是绕Z轴的转动运动和/或枢转运动。绕X轴的转动或枢转运动也可以被表达为A轴,绕Y轴的转动或枢转运动也可以被表达为B轴,对此也参照图1中所示的坐标系。图4和图5中所示的坐标系也可以转用到根据图3以及图6至图15的所有构造方案。
再参照图3、图4和图5,详细阐释磨削机10的设计方案的基本构造。按照基本上已经预先介绍的方式给磨削机10配有磨削芯轴组块24和调节芯轴组块26。磨削芯轴组块24承载磨削芯轴28,在磨削芯轴上能够接纳磨削盘32。调节芯轴组块26承载调节芯轴30,在调节芯轴上能够接纳调节盘34。总体上,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能够作用于需要加工的工件50,该工件被接纳在工件安放台46上。
为了作用于工件50,需要的是:对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加以控制并且以定义的方式朝向工件50进给或者相对于工件安放台46进行前送运动。
为此目的,磨削机10具有滑座构造,特别是十字滑座构造,其包括多个滑座54、56、58。在磨削机10的机床12上接纳有基础滑座54,基础滑座又承载了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基础滑座54与机床12相配合,用以按照这种方式定义出第一运动轴线60。第一运动轴线60可以特别是指所谓的纵轴(运动轴线Z)。另外,基础滑座54能够与初级滑座56相配合,用以定义出另一运动轴线。在此,例如可以是指第三运动轴线64。第三运动轴线64也可以称为所谓的横轴(运动轴线X)。最后,基础滑座54可以例如与次级滑座58相配合,用以定义出第二运动轴线62。第二运动轴线62也可以例如被称为横轴(运动轴线X)。为了另作区分,可以设想的是:将第二运动轴线62称为X1轴,将第三运动轴线64称为运动轴线X2。
根据借助图3和图5所示的构造,例如将调节芯轴30接纳在初级芯轴56上。另外,例如磨削芯轴28被接纳在次级滑座58上。不言而喻的是,上述配属关系原则上可以反过来实现。只要在该构造方案的范围内谈及初级元件、次级元件以及第一元件、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等的话,这应当主要是用于区分并且特别是不表示数量上的权重。运动轴线60、62、64在图5中通过相应的宽箭头来表示。不言而喻的是,在至少一些构造中,第二运动轴线62和第三运动轴线64能够彼此平行地定向。另外,第一运动轴线60至少在一些构造方案中垂直于第二运动轴线62和/或第三运动轴线64地定向。
在机床12与基础滑座54之间构造有纵向引导装置或纵向引导单元68,这种纵向引导装置或纵向引导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引导元件70。至少一个纵向引导单元70例如可以是指导轨等。纵向引导元件70特别是可以固定在机床12上。按照相应方式可以在初级滑座56处设置有配对型廓,例如滑块等,用以能够使初级滑座56沿引导元件70在Z方向上移位。
为了实现第二运动轴线62或第三运动轴线64,还可以构造有初级引导单元72和/或次级引导单元74。引导单元72、74特别是可以指横向引导单元76。横向引导单元7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元件78,引导元件例如构造为固定在基础滑座54上的导轨。初级引导单元72可以相对于基础滑座54和初级滑座56在中间布置。次级引导单元74可以相对于基础滑座54和次级滑座58在中间布置。据此,在初级滑座56以及在次级滑座58上都构造有滑过型廓和/或滑块,以便确保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沿X方向相对于基础滑座54的移位运动。
据此,基础滑座54、初级滑座56还有次级滑座58都能够可移位地设计。为此目的,磨削机10可以具有第一移位驱动装置82、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4以及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6。优选的是,移位驱动装置82、84、86是指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这特别是可以包涵:移位驱动装置82、84、86的相应的马达88、90、92固定地与需要移位的滑座54、56、58对应。换言之,根据至少一些构造方案,可以优选的是:马达88、90、92中的一个或全部布置相对于机架固定地被接纳在机床12上。按照这种方式可以省去复杂的用于传力的装置。
第一移位驱动装置82对应基础滑座54并且配有第一马达88。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4对应初级滑座56并且配有第二马达。第三移位驱动装置86对应次级滑座58并且配有第三马达92。根据优选的构造方案,移位驱动装置82、84、86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螺旋芯轴驱动装置或螺旋芯轴传动装置94、96、98。第一移位驱动装置82例如可以与第一螺旋芯轴94相联接。在此,例如可以是指固定在机床12上的螺旋芯轴94。据此,第一移位驱动装置82的第一马达88例如作用于芯轴螺母,以便使芯轴螺母发生旋转,使基础滑座54受控制地在Z方向上移位。
根据至少一些构造方案,优选的是: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4和第三移位驱动装置86与共用的螺旋芯轴96相联接。螺旋芯轴96特别是可以固定在基础滑座54上。据此,第二马达90可以作用于螺母,以便使初级滑座56沿X方向移位。同样地,第三马达92可以作用于螺母,用以使次级滑座58沿X方向移位。即使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4和第三移位驱动装置86利用相同的第二螺旋芯轴96时,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仍能够彼此相对运动。因为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至少分段地或者说至少在某些分段上共享相同的横向引导单元76以及至少分段地或者说至少在某些分段上分享相同的螺纹芯轴或螺旋芯轴96,所以能够实现显著的结构简化。
总体上,磨削芯轴28还有调节芯轴30能够在由Z轴和X轴限定的平面内运动。在此,沿Z方向的运动针对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一般同步进行,因为二者被接纳在基础滑座54上。
在本发明的不同的构造中,恰优选的是,磨削机10不具有针对磨削芯轴28和/或调节芯轴30的B轴。一般,B轴是指实现绕Y轴的枢转运动(参见图4)的枢转轴线。该轴仅能以相对较高的结构耗费来实现。这一方面提高了结构空间需求以及另一方面提高了成本。
根据本公开文本提出:磨削机10按照其他方式被适配用于对非圆柱形的、旋转对称的工件进行加工。这特别是当至少是磨削盘32或调节盘34与工件50的需要加工的型廓相匹配时,方可实现。这优选可以借助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来实现。调校单元102可以与磨削芯轴28相对应。调校单元104可以与调节芯轴30相对应。在调校单元102处设置有调校工具106,该调校工具被构造用于与磨削盘32相配合。在调校单元104处设置有调校工具108,该调校工具被构造用于与调节盘34相配合。
调校单元102可以包括整合的工具芯轴以及相应的驱动装置,以便对例如呈盘状的调校工具106进行驱动,以便处理磨削盘32。调校单元104例如可以具有固定安置的调校工具108,调校工具例如类似于钎子地设计。不言而喻的是,原则上也可以设想调校单元102、104的改动的实施方案。优选的是,调校单元102、104相对于机架固定地与机床12相联接。这例如可以借助支架112来实现,特别是参见图4。
支架112可以固定或者说牢固地与机床12相联接。支架112特别是可以构造用于承载用于接纳工件50的工件安放台46以及至少是承载第一调校单元102或第二调校单元104。特别是调校单元102、10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工件安放台46相邻地布置。不言而喻的是,也可以考虑如下的构造方案,其中,调校单元102、104中的至少一个以距工件安放台46明显隔开的方式被接纳在机床12上。在图4中还示意地、大大简化地示出遮盖件,其可以包括相对于机架固定的部件114和能够运动的部件116。遮盖件114、116例如可以是指伸缩板、折叠棚等遮盖件。
磨削盘32与第一调校单元102之间以及调节盘34与第二调校单元104之间的相对运动能够借助磨削机10的移位驱动装置82、84、86来实现。由此优选的是,调校单元102、104不包括单独的移位驱动装置。这可以实现进一步的结构简化方案。换言之,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能够在由Z轴和X轴撑开的平面内运动的能力被用于借助与调校单元102、104相配合而受限定地对磨削盘32或调节盘34进行加工,以便实现对非旋转对称的工件50的加工。在此情况下,其例如可以是指至少分段呈锥形、梯级状和/或球形的工件50。另外,也可以考虑对配有刺口、平台和/或类似构造元素的工件50进行加工。
图4以大大简化的形式借助剖面图示出磨削机10的层状构造。在此,可以按照原则上已经预先介绍的方式在机床12上沿纵向能运动地接纳基础滑座54(参见通过图4中的双箭头标示的第一运动轴线60)。在基础滑座54上能够以已经预先介绍的方式接纳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根据图4的剖视图还示出:例如磨削芯轴组块24可以被接纳在次级滑座58上。磨削芯轴组块24承载带有磨削盘32的磨削芯轴28。磨削芯轴32能够与工件50发生接合,工件能够接纳在工件安放台46上。工件安放台46能够与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一起被位置固定地接纳在相对于机架固定的支架112上。
图5示出磨削机10,该磨削机原则上与根据图3的磨削机10相对应。而在图5中,基础滑座54、初级滑座56以及次级滑座58以如下方式移位: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能够同与其相对应的调校单元102、104发生接合。不言而喻的是,这种调校过程针对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并不一定要强制地同时进行。在图5中还以虚线示出磨削盘32的可以考虑的分梯级的型廓。据此,在磨削盘32上可以产生梯级状的分段、锥形的分段和/或弯曲的分段,以便反映出需要加工的工件50的预设几何形状。调节盘34也能够以类似方式得到调校,尽管针对调节盘34并不是一定需要精确地模仿工件50所希望的几何形状。这种非圆柱形的或非梯级的旋转对称的型廓能够利用调校单元102、104来产生。
图5还示出可以考虑的进入机构118,操纵人员能够从进入机构达到磨削机10。通常,磨削机10在其朝向进入机构118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门、口、瓣板、盖帽或类似元件,其实现了以限定的方式进入。
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能够分段地相互嵌套,以便能够实现进一步减小所要求的结构空间。图5例如示出:初级滑座56具有多个引导分段122,例如总共四个引导分段120,其中,每两个引导分段与一个引导元件78相对应并且构造在初级滑座56的相反的端部上。据此,能够在两个彼此间隔的引导分段122之间构造有凹口120,凹口露出横向引导元件76或相应引导元件78的至少一个分段。据此,次级滑座58可以具有相应的引导分段124,引导分段在凹口120的区域中与至少一个引导元件78相配合。换言之,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可以交叉。
借助图6和图7示出磨削机10的改动的实施方式。图6和图7原则上可以涉及相同的构造方案,其中,磨削机10的主要部件,特别是基础滑座54、初级滑座56和/或次级滑座58在图6和图7中以不同的移位位置示出。
根据图6和图7的设计方案与根据图3和图5的设计方案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方面工件安放台46连同第一调校单元102和第二调校单元104被居于中心地接纳在机床12上。这还包涵:至少在基础滑座54上必须设置漏空部或凹空部126,以便能够达到工件安放台46和调校单元102、104。特别是凹空部126也可以延伸穿过初级滑座56。另外,根据图6和图7的设计方案与根据图3和图5的设计方案的区别主要在于,凹口120在初级滑座56的区域中构造为“闭合的”凹口120,也就是在初级滑座56上构造闭合的造型。这特别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刚度和引导精确度。
图8示出磨削机10的另一示例实施方式,其至少基本上尽可能类似于根据图3至图7的构造方案。工件安放台46和调校单元102、104在机床12的边缘区域中被接纳或固定在机床上。按照基本上已知的方式在机床12上接纳有基础滑座54、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其中,在次级滑座58上接纳有磨削芯轴28,在初级滑座56上接纳有调节芯轴30。初级滑座56配有移位驱动装置84。次级滑座58配有移位驱动装置86。移位驱动装置84、86共享共同的螺旋芯轴或螺纹芯轴96。次级滑座58的引导分段124中的至少一些被布置在构造于初级滑座56上的凹口120中。
图9示出磨削机10的另一示例构造方案,其原则上类似于根据图8的设计方案。而根据图9的磨削机10与根据图8的设计方案的区别主要在于: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不彼此交叉或者说不相交和/或相叠,以便与横向引导单元76相配合。换言之,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彼此相隔地被接纳在横向引导单元76上。同样地,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的移位驱动装置84、86共享共同的螺旋芯轴或螺纹芯轴76,以便使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彼此独立地沿横向(X方向)移位。
图10示出磨削机10的另一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按照已知方式,磨削机10具有机床12,在机床12上接纳有基础滑座54、初级滑座56以及次级滑座58。另外,按照已知方式设置有纵向引导单元68和横向引导单元76。根据图10的设计方案与根据图3至图9的设计方案例如主要在于,与基础滑座54、初级滑座56以及次级滑座58相联接的移位驱动装置82、84、86的马达88、90、92并未分别整合到需要驱动的构件中。换言之,例如第一移位驱动装置82的马达88固定在机床12上。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4的马达90固定在基础滑座54上。第三移位驱动装置86的马达92也固定在基础滑座54上。例如马达88、90、92可以分别与螺旋芯轴或螺纹芯轴94、96、98相联接,以便按照所希望的方式使基础滑座54、初级滑座56或次级滑座58移位。据此,借助图10所示的构造示出磨削机10的如下变型,其中,与初级滑座56相配合的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4和与次级滑座58相配合的第三移位驱动装置86分别与自己的螺旋芯轴96、98相联接。
磨削机10的另一示例构造方案借助图11示出。根据图11的磨削机的设计方案原则上至少是类似于前面已经介绍的实施方式地设计。但改动在于移位驱动装置82、84和86的细节设计方面。即移位驱动装置82、84和86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构造为所谓的直线马达130、132、134或者具有这种直线马达130、132、134。直线马达通常是无传动装置的马达,其被构造用于直接产生直线运动。换言之,直线马达例如能够理解为(有效旋转的)电马达的“线匝或者说绕组(Abwicklung)”。对应基础滑座54的移位驱动装置82可以包括第一直线马达130,第一直线马达与第一定子136相配合。定子136原则上可以平行于纵向引导单元68地延伸。根据另一可替换的构造方案,也可以设想的是,将定子136和纵向引导单元68彼此相互组合。
对应初级滑座56的第二移位驱动装置84例如可以具有第二直线马达132,第二直线马达与定子138联接。对应次级滑座58的第三移位驱动装置86可以具有第三直线马达134,第三直线马达与第二定子138联接。据此,按照基本上已经预先介绍的方式,第二直线马达和第三直线马达134可以分享相同的定子138。第二定子138原则上可以平行于横向引导单元76地延伸。根据其他可替换的构造方案,横向引导单元76和第二定子138彼此相互联接或整合在一起。
在磨削机的借助图3至图11图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三个所需的运动轴线60、62、64总体上实现为直线轴线或者说直线运动轴线。但原则上也可以设想的是:运动轴线60、62、64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实施为枢转轴线,特别是实施为所谓的C轴,其实现了绕纵轴线或Z轴的转动运动或枢转运动。这种构造方案在下面借助图12和图13示出。
图12示出磨削机10的一种构造方案,其中,按照原则上预先介绍的方式设置有基础滑座54,基础滑座能够借助纵向引导单元68沿纵向移位。另外,为磨削芯轴28设置次级滑座58,次级滑座与横向引导单元76联接,以便实现沿横向(X方向)的(直线)运动。为此目的,设置有移位驱动装置86,移位驱动装置86包括马达92并且与螺纹芯轴或螺旋芯轴96联接。
但为了在调节芯轴30处实现沿横向或X方向相应的进给运动,根据图12的磨削机10具有移位驱动装置84,其构造为枢转驱动装置。移位驱动装置84具有枢转马达152,枢转马达实现了绕枢转轴148的枢转运动,该枢转轴可以大致平行于Z轴地定向,例如参加图5。调节芯轴30相对于枢转轴148被偏心地接纳。据此,绕枢转轴148的枢转运动能够实现所合成的进给运动,其在图12中通过以158标示的双箭头示出。不言而喻的是,借助枢转驱动装置实现的枢转运动一方面还包括直线式沿横向或X方向有效的分量。而该枢转运动可以理解为组合运动,其也包括另外定向的运动分量。但可以借助相应的机器控制装置简单地实现所希望的进给运动。
磨削机10的借助图13示出的另一可替换的构造方案与前面已经介绍的实施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不设置(能直线移位的)初级滑座56,也不设置(能直线移位的)次级滑座58。相应的移位驱动装置84、86在根据图13的磨削机10中二者都实现为枢转驱动装置。移位驱动装置84原则上依照已经借助图12示出的、实施为枢转驱动装置的移位驱动装置84来设计。据此,移位驱动装置84具有枢转轴148,该枢转轴与枢转马达152相联接。由此,调节芯轴30能够绕枢转轴148枢转,以便产生所合成的进给运动158。
同样原则上,针对磨削芯轴28的移位驱动装置86可以包括枢转轴150,该枢转轴与枢转马达154联接。枢转马达154能够被构造用于使磨削芯轴28绕枢转轴150枢转。在此,磨削芯轴28优选相对于枢转轴150偏心地布置。据此,磨削芯轴绕枢转轴150的枢转实现了磨削芯轴所合成的进给运动,该进给运动在图13中借助以160标示的双箭头来示出。在图13中,还示例性示出:调校单元102、104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与工件安放台相间隔地被接纳在机床12上。不言而喻的是,涉及调校单元102、104的构造的设计方案也能够转用到所有前面提到的实施方式上。
图14和图15以大大示意化的形式示出磨削机10的不同实施方式的侧向剖面图。相类似地,在本文中参照图4。借助图14和图15示出的剖面原则上能够以类似方式定位。即使借助图14和图15示出的剖面不以根据图3和图5示出的磨削机的构造方案为基础,至少为了定向仍对图3中的剖切线IV-IV加以参考,以便图示出相应剖面的假想构造。
图4示出磨削机的如下构造方案,其中,工件安放台46和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被接纳在承载臂上,承载臂在侧向上被接纳在机床上。据此,可以获得针对工件安放台46的C形支架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
根据图14,磨削机10的改动在于,工件安放台46和/或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居于中心(居中)地固定在机床12上并且包括支架112,支架贯穿凹口126,凹口至少构造在基础滑座54上以及必要时也构造在初级滑座56上,必要时甚至构造在次级滑座58上。据此,根据图14的构造方案例如与借助图6和图7示出的俯视图相对应。
图15示出磨削机10的另一改动的实施方式,其中,支架呈龙门吊状地构造并且固定在机床12上。在龙门吊式支架112上能够至少接纳工件安放台46和/或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
不言而喻的是,前面介绍的实施方式和构造方案可以分别理解为是对于本公开文本的基本方案的示例性表现。据此,还不言而喻的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细节方面完全可以与另一实施方式的细节方面相组合。
Claims (21)
1.一种磨削机(10),具有:机床(12);磨削芯轴(28),所述磨削芯轴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36)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磨削盘(32);调节芯轴(30),所述调节芯轴能够与芯轴驱动装置(38)联接并且被构造用于接纳调节盘(34);工件安放台(46),所述工件安放台用于在磨削芯轴(28)与调节芯轴(30)之间接纳需要加工的工件(50),其中,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与机床(12)联接并且能够彼此相对移位,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形成芯轴组(22),在机床(12)上构造有纵向引导装置(68),在所述纵向引导装置上接纳有基础滑座(54),机床(12)和基础滑座(54)限定出第一运动轴线(60),磨削芯轴(28)与基础滑座(54)连接并且与第二运动轴线(62)相对应,调节芯轴(30)与基础滑座(54)联接并且与第三运动轴线(64)相对应,磨削芯轴(28)和调节芯轴(30)能够彼此相对运动并且能够朝向工件安放台(46)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磨削机(10)被构造为结构紧凑的无心磨削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芯轴组(22)的第一芯轴(28;30)借助初级引导单元(72)与限定出第二运动轴线(62)的基础滑座(54)相联接,芯轴组(22)的第二芯轴(28;30)借助次级引导单元(74)与限定出第三运动轴线(64)的基础滑座(54)相联接,初级引导单元(72)和次级引导单元(74)中的至少一个被构造为枢转引导装置或直线引导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削机,其中,初级引导单元(72)直接与基础滑座(54)联接,次级引导单元(74)直接与基础滑座(54)或者直接与初级引导单元(72)相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磨削机,其中,初级引导单元(72)相对于基础滑座(54)的运动实现了次级引导单元(74)相对于基础滑座(54)的对应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磨削机,其中,初级引导单元(72)和次级引导单元(74)能够彼此独立地相对于基础滑座(54)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在基础滑座(54)上构造有横向引导装置(76),在横向引导装置上接纳有初级滑座(56)和次级滑座(58),其中,芯轴组(22)的第一芯轴(28;30)与初级滑座(56)对应,芯轴组(22)的第二芯轴(28;30)与次级滑座(58)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芯轴组(22)的至少一个芯轴(28;30)被能够枢转地接纳在基础滑座(54)上并且能够借助绕枢转轴线(148;150)的枢转运动朝向工件安放台(46)进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芯轴组(22)的第一芯轴(28;30)被能够枢转地接纳在基础滑座(54)上并且能够借助绕枢转轴线(148;150)的枢转运动朝向工件安放台(46)进给,并且芯轴组(22)的第二芯轴(28;30)被以能够沿横向引导装置(76)推移的方式得到接纳并且能够朝向工件安放台(46)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至少是基础滑座(54)、初级引导单元(72)或者次级引导单元(74)具有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82、84、8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磨削机,其中,移位驱动装置(82、84、86)被构造为在结构上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至少一个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82、84、86)与螺纹芯轴(94、96、98)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螺纹芯轴(94、96、98)构造为被抗扭地接纳的螺纹芯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至少一个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82、84、86)被构造为直接驱动装置(130、132、13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磨削机,其中,直接驱动装置(130、132、134)被构造为直线马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设置有多个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82、84、86),所述多个整合的移位驱动装置被构造为直线马达并且与相同的定子(138)联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工件安放台(46)固定在机床(12)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其中,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被设置用于接纳调校工具(106、108),所述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被构造用于对至少是磨削盘(32)或调节盘(34)进行加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固定在机床(12)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磨削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与工件安放台(46)相邻地布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机,包括:恰好一个基础滑座(54),所述恰好一个基础滑座被接纳在机床(12)上并且被构造用于实现磨削盘(32)和调节盘(34)的共同的前送运动;恰好一个初级引导单元(72);以及恰好一个次级引导单元(74),所述恰好一个初级引导单元和所述恰好一个次级引导单元被接纳在基础滑座(54)上,其中,用于实现进给运动的初级引导单元(72)与芯轴组(22)的第一芯轴(28;30)联接,用于实现进给运动的次级引导单元(74)与芯轴组(22)的第二芯轴(28;30)联接,其中,基础滑座(54)、初级引导单元(72)以及次级引导单元(74)被构造用于使第一芯轴(28;30)和第二芯轴(28;30)关于工件安放台(46)以及至少一个调校单元(102、104)移位,其中,设置有恰好三条运动轴线(60、62、64),机床(12)和基础滑座(54)沿纵向引导装置(68)对第一运动轴线(60)加以限定,初级引导单元(72)限定第二运动轴线(62),以及次级引导单元(74)限定第三运动轴线(64)。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磨削机,其中,初级引导单元(72)和次级引导单元(74)至少分段地包括相同的引导元件(7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4115149.6A DE102014115149B3 (de) | 2014-10-17 | 2014-10-17 | Schleifmaschine, insbesondere kompakt gestaltete spitzenlose Schleifmaschine |
DE102014115149.6 | 2014-10-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22450A true CN105522450A (zh) | 2016-04-27 |
Family
ID=5428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72930.6A Pending CN105522450A (zh) | 2014-10-17 | 2015-10-16 | 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78416B2 (zh) |
EP (1) | EP3009229B1 (zh) |
JP (1) | JP2016104508A (zh) |
CN (1) | CN105522450A (zh) |
DE (1) | DE102014115149B3 (zh) |
ES (1) | ES2632150T3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63227A (zh) * | 2017-08-11 | 2017-10-20 | 常州神力热喷涂技术有限公司 | 浮托式无心磨头 |
CN111203801A (zh) * | 2018-11-19 | 2020-05-29 | 伊代科公司 | 主动阻尼的无心磨削方法 |
CN111958342A (zh) * | 2019-05-20 | 2020-11-20 | 乌尔斯·楚丁 | 无心外圆磨床 |
CN114952615A (zh) * | 2021-02-19 | 2022-08-30 | 蒂罗利特磨料机械斯沃罗夫斯基两合公司 | 间隔装置、带间隔装置和磨削辊的系统、磨削机及其应用 |
CN115519413A (zh) * | 2022-08-19 | 2022-12-27 | 宁波高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五轴数控无心磨床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53199B2 (ja) * | 2015-10-16 | 2019-01-16 | 光洋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センタレス研削盤 |
DE102020112633A1 (de) | 2020-05-11 | 2021-11-11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pitzenlosen Schleifen |
DE102020130004A1 (de) * | 2020-11-13 | 2022-05-19 | Ziersch GmbH | Rundschleifmaschine mit Abrichteinheit |
DE102021123380B3 (de) | 2021-09-09 | 2022-12-2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panabhebenden Bearbeitung von rotierenden Werkstücken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49767A1 (de) * | 1990-03-23 | 1991-10-02 | Agathon A.G. Maschinenfabrik | Spitzenlose Rundschleifmaschine |
JP2003094330A (ja) * | 2001-09-20 | 2003-04-03 | Micron Seimitsu Kk | ドレッシング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
US6569000B1 (en) * | 1999-08-27 | 2003-05-27 | Schaudt Mikrosa Bwf Gmbh | Grinding machine for centerless grinding of workpieces |
CN101927446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丹·舍伦贝格 | 无心研磨机 |
CN202155530U (zh) * | 2011-04-26 | 2012-03-07 | 广州市珠江机床厂有限公司 | 立式双端面数控车床 |
CN103192302A (zh) * | 2011-11-02 | 2013-07-10 | 肖特·迈克罗萨有限责任公司 | 无心外圆磨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19425A (en) * | 1938-01-08 | 1940-10-29 | Charles I Lott | Grinding machinery |
JPS59219139A (ja) * | 1983-05-27 | 1984-12-10 | Toyoda Mach Works Ltd | センタレス研削盤における心高制御装置 |
ES2135685T3 (es) | 1994-01-14 | 1999-11-01 | Lidkoeping Machine Tools Ab | Maquinas sin centro. |
US5766057A (en) * | 1995-04-19 | 1998-06-16 | Cincinnati Milacron Inc. | Centerless grinding machine |
DE29825161U1 (de) * | 1998-03-27 | 2005-10-06 | Schleifring Service Gmbh | Spitzenlose Rundschleifmaschine |
DE19940685A1 (de) * | 1999-08-27 | 2001-03-01 | Mikrosa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Verfahren zum spitzenlosen Schräg-Einstechschleifen und Schleifmaschine |
DE19940686A1 (de) * | 1999-08-27 | 2001-03-01 | Mikrosa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CNC-gesteuerten Abrichten einer Regelscheibe einer Schleifmaschine für einen spitzenlosen Schleifprozess an einem Werkstück, Verfahren zum spitzenlosen Schleifen sowie Schleifmaschine |
EP1722922B1 (en) * | 2004-02-19 | 2007-08-15 | Salvatore Vaccaro | Centerless grinder |
JP4511255B2 (ja) * | 2004-06-17 | 2010-07-28 | 株式会社日進機械製作所 | センタレス研削盤 |
JP2008149389A (ja) * | 2006-12-14 | 2008-07-03 | Micron Seimitsu Kk | センタレス研削方法、及びセンタレス研削装置 |
JP5057947B2 (ja) * | 2007-12-03 | 2012-10-24 | ミクロン精密株式会社 | センタレス研削方法 |
JP5612936B2 (ja) * | 2010-07-12 | 2014-10-22 | Ntn株式会社 | センターレス研削盤 |
JP6007049B2 (ja) * | 2012-09-28 | 2016-10-12 | 株式会社日進機械製作所 | センタレス研削盤 |
-
2014
- 2014-10-17 DE DE102014115149.6A patent/DE102014115149B3/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10-08 ES ES15188860.9T patent/ES2632150T3/es active Active
- 2015-10-08 EP EP15188860.9A patent/EP3009229B1/de active Active
- 2015-10-14 US US14/883,576 patent/US987841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0-16 JP JP2015204563A patent/JP2016104508A/ja active Pending
- 2015-10-16 CN CN201510672930.6A patent/CN1055224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49767A1 (de) * | 1990-03-23 | 1991-10-02 | Agathon A.G. Maschinenfabrik | Spitzenlose Rundschleifmaschine |
US6569000B1 (en) * | 1999-08-27 | 2003-05-27 | Schaudt Mikrosa Bwf Gmbh | Grinding machine for centerless grinding of workpieces |
JP2003094330A (ja) * | 2001-09-20 | 2003-04-03 | Micron Seimitsu Kk | ドレッシング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
CN101927446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丹·舍伦贝格 | 无心研磨机 |
CN202155530U (zh) * | 2011-04-26 | 2012-03-07 | 广州市珠江机床厂有限公司 | 立式双端面数控车床 |
CN103192302A (zh) * | 2011-11-02 | 2013-07-10 | 肖特·迈克罗萨有限责任公司 | 无心外圆磨床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63227A (zh) * | 2017-08-11 | 2017-10-20 | 常州神力热喷涂技术有限公司 | 浮托式无心磨头 |
CN111203801A (zh) * | 2018-11-19 | 2020-05-29 | 伊代科公司 | 主动阻尼的无心磨削方法 |
CN111203801B (zh) * | 2018-11-19 | 2023-10-03 | 伊代科公司 | 主动阻尼的无心磨削方法 |
CN111958342A (zh) * | 2019-05-20 | 2020-11-20 | 乌尔斯·楚丁 | 无心外圆磨床 |
CN111958342B (zh) * | 2019-05-20 | 2022-07-08 | 乌尔斯·楚丁 | 无心外圆磨床 |
CN114952615A (zh) * | 2021-02-19 | 2022-08-30 | 蒂罗利特磨料机械斯沃罗夫斯基两合公司 | 间隔装置、带间隔装置和磨削辊的系统、磨削机及其应用 |
CN115519413A (zh) * | 2022-08-19 | 2022-12-27 | 宁波高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高精度五轴数控无心磨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09229A2 (de) | 2016-04-20 |
US20160107285A1 (en) | 2016-04-21 |
EP3009229B1 (de) | 2017-06-21 |
DE102014115149B3 (de) | 2016-01-21 |
EP3009229A3 (de) | 2016-05-11 |
JP2016104508A (ja) | 2016-06-09 |
ES2632150T3 (es) | 2017-09-11 |
US9878416B2 (en) | 2018-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22450A (zh) | 磨削机、特别是构造紧凑的无心磨削机 | |
CN1658999B (zh) | 曲轴加工机械 | |
US7717018B2 (en) | Machining unit and machine tool | |
CN101066590B (zh) | Scara型机器人结构及相应的机器人 | |
CN102216008B (zh) | 五轴加工双外壳机床的镗孔方法及五轴加工双外壳机床 | |
CN101400478B (zh) | 机床和控制机床的方法 | |
CN101765478B (zh) | 用于机床的刀具转塔刀架单元 | |
CN101829930B (zh) | 加工船用发动机缸盖数控机床 | |
WO2012172594A1 (ja) | 数値制御装置 | |
CN102821911A (zh) | 用于综合加工过程的模块化多功能机床 | |
KR20010033336A (ko) | 동시 초정밀마무리를 위한 공작물의 정마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366889A (zh) | 用于球面切削的高速精密自动化数控机床 | |
CN205111073U (zh) | 切割头随动调高装置及激光切割机 | |
JP2013226611A (ja) | 回転工具ユニットを取り付け可能な工作機械 | |
JP2005501754A (ja) | クランク軸の中央軸受位置を研削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 |
CN102548706B (zh) | 驱动设备 | |
CN201120551Y (zh) | 多轴线机床 | |
CN107223080A (zh) | 五轴加工机 | |
CN106272054A (zh) | 五轴数控工具磨床的磨头装置 | |
CN105215559B (zh) | 具有中空轴结构的双摆头及激光切割机 | |
US3803981A (en) | Independent drive sub-spindle mounted for eccentric adjustment in prime spindle | |
CN102452030B (zh) | 磨削方法、磨削系统以及多功能磨削机床 | |
CN106312198A (zh) | 蜗杆复合加工机床 | |
CN108555399A (zh) | 一种齿轮加工机床 | |
CN103118833A (zh) | 用于车削加工的机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