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220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220B
CN105493220B CN201480042635.6A CN201480042635A CN105493220B CN 105493220 B CN105493220 B CN 105493220B CN 201480042635 A CN201480042635 A CN 201480042635A CN 105493220 B CN105493220 B CN 105493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iece
fixture
magnet exciting
electromagnetic relay
exci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26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3220A (zh
Inventor
清水阳介
小林昌
小林昌一
木本进弥
鱼留利
鱼留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93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42Auxiliary magnetic circuits, e.g.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or returning armature to, position of rest, for damping or accelerating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01H51/065Relays having a pair of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igidly fixed to a magnetic core movable along the axis of a solenoid, e.g. relays for starting automobi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10Operating or release mechanisms
    • H01H71/12Automatic release mechanisms with or without manual release
    • H01H71/24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 H01H71/26Electromagnetic mechanisms with windings acting in op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1Spiral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01Means for preventing or breaking contact-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60Contact arrangements moving contact being rigidly combined with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具备电磁铁装置、触点装置以及跳闸装置。电磁铁装置具有第一固定件、可动件以及第一励磁线圈。触点装置具有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跳闸装置具有第二励磁线圈。电磁铁装置使可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跳闸装置使可动件向第三位置移动。在可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电磁继电器成为打开状态。在可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电磁继电器成为闭合状态。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磁铁装置来对触点装置进行开闭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图23是现有的电磁继电器(Electromagnetic relay)500的剖面简要图。电磁继电器500具有电磁铁装置530和触点装置520。电磁铁装置530具有线圈502、可动件503(插棒式铁芯)、永久磁铁505以及过电流检测线圈513。线圈502通过吸引可动件503来进行驱动。永久磁铁505与可动件503对置配置,对可动件503进行吸引保持的触点装置520具有固定触点510、可动触点511以及触点弹簧512。
当向线圈502施加电压时,可动件503被永久磁铁505吸引,由此固定触点510与可动触点511接触,触点装置520变为接通。而且,即便线圈502的励磁被解除,也能够利用永久磁铁505的磁通保持可动件503,使触点装置520的接通状态得以继续。
在触点装置520流动有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利用过电流检测线圈513,将可动件503向与永久磁铁505相反的方向驱动,触点装置520变为断开。如此,电磁继电器500利用在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来使可动件503强制性地复原。即,电磁继电器500能够检测到异常电流的产生并切断电路。作为上述的在先技术文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1639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电磁继电器具备电磁铁装置、触点装置以及跳闸(TRIP)装置。
电磁铁装置具有第一固定件、可动件以及第一励磁线圈。可动件与第一固定件对置配置。第一励磁线圈卷绕在第一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在向第一励磁线圈通电时,电磁铁装置利用由第一励磁线圈产生的第一磁通将可动件吸引于第一固定件,使可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触点装置具有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可动触点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固定件而与可动件相反的一侧,且与可动件连结。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对置配置。
跳闸装置具有第二励磁线圈,且配置在相对于电磁铁装置而与触点装置相反的一侧。第二励磁线圈与触点装置连接。在可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触点装置流动有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跳闸装置利用由第二励磁线圈产生的第二磁通使可动件向第三位置移动。
在可动件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成为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的打开状态,在可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成为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剖面简要图。
图2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剖面简要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剖面简要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负载电流的曲线图。
图7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
图7B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第二励磁线圈的一例的简要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另一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又一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
图11是示出作用于实施方式1中的电磁继电器的可动件的力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又一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
图13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3B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3C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3D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3E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二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4A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4B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4C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4D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4E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4F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与第一固定件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
图16是示出作用于实施方式2中的电磁继电器的可动件的力的曲线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中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图18是对实施方式3中的电磁继电器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
图20A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可动件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0B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可动件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0C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可动件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0D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可动件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0E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可动件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第一固定件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2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励磁线圈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2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励磁线圈的例子的简要图。
图23是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剖面简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电磁继电器500中,用于配置过电流检测线圈513的空间需要位于线圈502与触点装置520之间。另外,在现有的电磁继电器500中,可动件503被由过电流检测线圈513产生的磁通吸引。但是,由于过电流检测线圈513配置在线圈502与触点弹簧512之间,因此可动件503的构造被限制。因此,需要将可动件503等部件形成为专用的形状。即,现有的电磁继电器500中,当触点装置520中流动有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需要专门设计用于使触点装置520断开的可动件503等部件。因而,在设置过电流检测线圈513的情况下,难以与不具有过电流检测线圈513的情况下的可动件等共用部件。
(实施方式1)
图1~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1的剖面简要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1的电路结构的图。图1示出可动件32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的电磁继电器1。图2示出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电磁继电器1。图3示出可动件32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的电磁继电器1。在第一励磁线圈31未被通电的情况下,可动件32存在于第一位置。而且,在第一励磁线圈31被通电的情况下,可动件32移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可动件32移动至第三位置。
电磁继电器1具备电磁铁装置3、触点装置2以及跳闸装置4。
电磁铁装置3具备第一固定件33、可动件32以及第一励磁线圈31。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对置配置。第一励磁线圈31卷绕在第一固定件33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电磁铁装置3利用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第一磁通将可动件32吸引于第一固定件33,使可动件3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触点装置2具有可动触点21a、21b和固定触点22a、22b。可动触点21a、21b配置在相对于第一固定件33而与可动件32相反的一侧,且与可动件32连结。固定触点22a、22b与可动触点21a、21b对置配置。
跳闸装置4具有第二励磁线圈41,且配置在相对于电磁铁装置3而与触点装置2相反的一侧。第二励磁线圈41与触点装置2连接。跳闸装置4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触点装置2中流动有规定值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第二磁通使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移动。
在可动件32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成为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的打开状态,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成为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接触的闭合状态。
在此,跳闸装置4优选还具有配置在相对于可动件32而与第一固定件33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固定件43。在该情况下,可动件32通过因异常电流而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而被吸引于第二固定件43,并向第三位置移动。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电磁继电器1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即便是本实施方式以外的实施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根据设计等加以各种变更。
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2、电磁铁装置3以及跳闸装置4。另外电磁继电器1也可以具有轴15、壳体16以及连结体17。此外,电磁继电器1也可以在从行驶用的蓄电池101向负载102供给直流电的供给路上具有第一输出端子51和第二输出端子52、以及与励磁用电源105连接的输入端子53、54(参照图4)。
触点装置2、电磁铁装置3以及跳闸装置4配置在一个方向上(同一直线上)。跳闸装置4配置在相对于电磁铁装置3而与触点装置2相反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继电器1搭载于电动机动车(EV),如图4所示,在从行驶用的蓄电池101向负载102(例如逆变器)供给直流电的供给路上设置有触点装置2。电磁继电器1的第一励磁线圈31经由根据来自电动机动车的电子控制单元103(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的控制信号在接通与断开之间切换的开关元件104而与励磁用电源105连接。由此,根据来自电子控制单元103的控制信号使触点装置2开闭,从而切换从行驶用的蓄电池101向负载102供给直流电的供给状态。
接下来,对电磁铁装置3进行说明。电磁铁装置3具有第一励磁线圈31、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另外,电磁铁装置3也可以具有第一跟片34、复位弹簧35以及筒体36。此外,电磁铁装置3也可以具有卷绕有第一励磁线圈31的合成树脂制的线圈骨架(未图示)。
在第一励磁线圈31被通电时,利用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将可动件32吸引于第一固定件33,可动件32从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向图2所示的第二位置移动。
第一跟片34具有跟片上板341、跟片下板342、跟片侧板343、以及套筒344。而且,跟片上板341、跟片下板342、跟片侧板343以及套筒344由磁性材料形成。即,第一跟片34由磁性材料形成。另外,第一固定件33和可动件32也由磁性材料形成。因此,第一跟片34与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一起形成供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第一磁路)(详情参照图7A、7B并在后面进行说明)。
跟片上板341以及跟片下板342设置在第一励磁线圈31的两侧且相互对置。在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的侧剖面中,将从第一励磁线圈31观察的跟片上板341侧设为上方向,将从第一励磁线圈31观察的跟片下板342侧设为下方向。换言之,在图1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的侧剖面中,触点装置2设置在电磁铁装置3的上方,跳闸装置4设置在电磁铁装置3的下方。但是,该记载并非意在限定电磁继电器1的使用形态。
跟片侧板343将跟片上板341与跟片下板342的周缘部彼此连结起来。套筒344形成为从跟片下板342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的圆筒状。跟片上板341以及跟片下板342分别形成为矩形板状。上述跟片侧板343和跟片下板342由一张板连续一体地形成。在跟片下板342的中央部形成有保持孔27,套筒344的下端部与跟片下板342的保持孔27嵌合。
第一励磁线圈31配置在由跟片上板341、跟片下板342以及跟片侧板343围成的空间内。而且,在第一励磁线圈31的内侧配置有套筒344、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第一励磁线圈31的两端与输入端子53、54(参照图4)连接。
第一固定件33是圆筒状的固定铁芯,且从跟片上板341的中央部向下方突出。第一固定件33的上端部固定在第一跟片34的跟片上板341上。具体地说,在跟片上板341的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孔26,第一固定件33的上端部与跟片上板341的嵌合孔26嵌合。第一固定件33的外径形成得比套筒344的内径小。此外,在第一固定件33的下端面与套筒344的上端面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间隙(空隙)。
可动件32是圆柱状的可动铁芯,其上端面以与第一固定件33的下端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可动件32的外径与第一固定件33的外径相等,并且形成为比套筒344的内径小。可动件32沿着套筒344的内周面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换言之,可动件32在其上端面与第一固定件33的下端面分离的第一位置(参照图1)和其上端面与第一固定件33的下端面接触的第二位置(参照图2)之间进行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件32虽然能够移动至比第一位置更靠下方的第三位置(参照图3),但关于这点在后面进行说明。
复位弹簧35配置在第一固定件33的内侧,是将可动件32向下方(第一位置)施力的螺旋弹簧。第一固定件33的内侧形成有用于收纳复位弹簧35的收纳空间331。复位弹簧35在可动件32吸引于第一固定件33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被压缩且被收纳在收纳空间331中。因此,可动件32能够与第一固定件33接触。
筒体36由上表面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非磁性材料形成,且收纳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筒体36的上端部(开口部的周缘部)被固定于跟片上板341,筒体36的下部与套筒344的内侧嵌合。从筒体36的底面到第一固定件33的下端面为止的距离远大于可动件3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即,以在可动件32位于与第一固定件33分离的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使可动件32的下端面与筒体36的底面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设定有筒体36。
根据上述结构,可动件32能够在筒体36内从与第一固定件33接触的第二位置通过第一位置而移动至第三位置。当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时,在可动件32的下端面与筒体36的底面之间产生空隙G1(参照图2)。另外,当可动件32位于第三位置时,在可动件32的上端面与第一固定件33的下端面之间产生空隙G2(参照图3)。筒体36在上下方向上限制可动件32的移动方向,且规定可动件32的第三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励磁线圈31、套筒344、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各自的中心轴位于沿着上下方向的同一直线上。
在第一励磁线圈31未被通电的情况(非通电时)下,由于在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不产生磁吸引力,可动件32借助复位弹簧35的弹力而位于第一位置(参照图1)。另一方面,当第一励磁线圈31被通电时,由于在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产生磁吸引力,因此可动件32克服复位弹簧35的弹力而被拉向上方,从而向第二位置(参照图2)移动。
换言之,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第一励磁线圈31在由第一跟片34、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形成的磁路(第一磁路)上产生磁通。可动件32进行移动,以使该磁路的磁阻变小。具体地说,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可动件3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以使得由可动件32填埋第一固定件33的下端面与套筒344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隙。
总之,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利用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将可动件32吸引于第一固定件33,可动件3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然后,在继续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的期间,由于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继续产生吸引力,因此可动件32被保持在第二位置处。另外,当向第一励磁线圈31的通电停止时,借助复位弹簧35的弹力使可动件3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如此,通过切换第一励磁线圈31的通电状态来控制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其结果是,可动件3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从而切换触点装置2的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在此,在不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可动件32不在成为移动范围的下端的第三位置(参照图3)而位于作为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的第一位置(参照图1)是基于复位弹簧35的弹力与接压弹簧14的弹力的力的平衡来实现的。即,复位弹簧35的弹力向下作用于可动件32,接压弹簧14的弹力经由可动触头13以及轴15而向上作用于可动件32。因此,在不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可动件32停止在从复位弹簧35作用于可动件32的力与从接压弹簧14作用于可动件32的力平衡的第一位置。
在不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电磁铁装置3的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的中间位置即第一位置。因此,轴15被电磁铁装置3拉向下方。此时,轴15借助在其上端部设置的凸缘部151而将可动触头13按向下方。由于可动触头13向上方的移动被轴15的凸缘部151限制,因此可动触点21a、21b位于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的打开位置。在该状态下,由于触点装置2处于打开的状态,因此触点台11、12之间为非导通,第一输出端子51与第二输出端子52之间成为非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但如图3所示,在电磁铁装置3的可动件32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也与可动件32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相同地,轴15被电磁铁装置3拉向下方。因此,可动触头13使可动触点21a、21b位于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的打开位置,触点装置2成为打开的状态。
图2示出第一励磁线圈31的通电时的电磁继电器1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电磁铁装置3的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因此轴15被电磁铁装置3推向上方。因此,在轴15的上端部设置的凸缘部151向上方移动。其结果是,凸缘部151对可动触头13向上方的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可动触头13被接压弹簧14的弹力推向上方,可动触点21a、21b移动至与固定触点22a、22b接触的闭合位置。
此时,轴15设定有适当的超程,以使得可动触点21a、21b在与固定触点22a、22b接触后被进一步推起。由于可动触头13被接压弹簧14向上方施力,因此确保了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之间的接触压力。在图2的状态下,触点装置2处于闭合的状态,触点台11、12之间导通,因此第一输出端子51与第二输出端子52之间导通。
接下来,对触点装置2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触点装置2具有固定触点22a、22b和可动触点21a、21b。此外,触点装置2具有:支承固定触点22a、22b的触点台11、12;支承可动触点21a、21b的可动触头13;以及用于调整接触压力的接压弹簧14。触点装置2具备一对固定触点22a、22b以及一对可动触点21a、21b,由此在触点装置2闭合的状态下,一对触点台11、12之间经由可动触头13而短路。因此,触点装置2被插入到蓄电池101与负载102之间,以使得来自行驶用的蓄电池101(参照图4)的直流电通过一对触点台11、12以及可动触头13而向负载102(参照图4)供给。需要说明的是,触点装置2在蓄电池101的输出端间可以与负载102串联连接、也可以被插入到蓄电池101的负极(Minus pole)与负载102之间。
通过可动触点21a、21b伴随着可动件32的移动而移动,由此触点装置2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时,成为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接触的闭合状态。触点装置2在可动件32位于第一位置时以及位于第三位置时,成为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的打开状态。
触点装置2中的一对触点台11、12以在电磁铁装置3的上方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的一个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而且,触点台11、12形成为水平剖面成为圆形的圆柱状。上述一对触点台11、12与电磁铁装置3的第一跟片34、第一固定件33隔开一定的距离而被固定。
具体地说,一对触点台11、12被固定在与第一跟片34接合的壳体16上。壳体16形成为下表面开口的箱状。在壳体16与跟片上板341之间配置有固定触点22a、22b、可动触点21a、21b。壳体16例如由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壳体16的下部的周缘部经由连结体17而与跟片上板341的上表面的周缘部接合。触点台11、12在穿过形成于壳体16的底板(上壁)161上的圆孔19a、19b的状态下与壳体16接合。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6、连结体17、跟片上板341以及筒体36优选形成在内部具有空间的气密容器。此外,优选在气密容器内封入有以氢为主体的消弧气体。由此,即便在收纳于气密容器内的固定触点22a、22b以及可动触点21a、21b成为打开状态时产生电弧放电,电弧放电也能够被消弧气体急速冷却而迅速消弧。但是,固定触点22a、22b以及可动触点21a、21b并不局限于收纳在气密容器中的构造。
在触点台11、12的下端部设有固定触点22a、22b。触点台11、12由导电性材料形成。触点台11、12的上端部与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相比形成得较大。第一输出端子51经由第二励磁线圈41而与第一触点台11的上端部连接。第二输出端子52与第二触点台12的上端部连接。也就是说,第二励磁线圈41被插入到第一触点台11与第一输出端子51之间。第二励磁线圈41如图4所示在第一输出端子51与第二输出端子52之间与触点装置2串联连接。
可动触头13形成为矩形板状,且以其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与触点台11、12的下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在触点台11、12的下方。可动触头13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可动触头13中的、与触点台11、12的固定触点22a、22b对置的位置处设有可动触点21a、21b。
可动触头13被电磁铁装置3在上下方向上驱动。由此,设置于可动触头13的可动触点21a、21b在与对应的固定触点22a、22b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可动触点21a、21b位于闭合位置时,也就是说,在触点装置2闭合的状态下,第一触点台11与第二触点台12经由可动触头13而短路。因此,在触点装置2闭合的状态下,第一输出端子51与第二输出端子52之间经由第二励磁线圈41导通,从行驶用的蓄电池101经由第二励磁线圈41向负载102供给直流电。
接压弹簧14是配置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触头13之间且将可动触头13向上方施力的螺旋弹簧。接压弹簧14的弹力设定得比复位弹簧35的弹力小。
轴15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棒状的非磁性材料形成。轴15将由电磁铁装置3产生的驱动力向在电磁铁装置3的上方设置的触点装置2传递。在轴15的上端部形成有具有比轴15的上端部的外径大的外径的凸缘部151。在可动触头13的中央部形成有比起轴15的凸缘部151的外径为小径的孔25。轴15以其上表面与可动触头13的上表面的凸缘部151接触的方式穿过可动触头13的孔25。此外,轴15穿过接压弹簧14、第一固定件33以及复位弹簧35的内侧,且其下端部被固定在可动件32上。
根据以上的结构,由电磁铁装置3产生的驱动力通过轴15向可动触头13传递。伴随着可动件32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可动触头13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
接下来,对跳闸装置4进行说明。跳闸装置4具有与触点装置2串联连接的第二励磁线圈41。跳闸装置4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利用因通过触点装置2流动的规定值以上的异常电流而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使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移动。触点装置2、电磁铁装置3、以及跳闸装置4在一个方向上排列配置,跳闸装置4配置在相对于电磁铁装置3而与触点装置2相反的一侧。
跳闸装置4也可以具有配置在相对于可动件32而与第一固定件33相反的一侧(下方)的第二固定件43。此外,跳闸装置4也可以具有第二跟片44。
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触点装置2而在第二励磁线圈41流动有规定值以上的异常电流的情况下,第二励磁线圈41中产生磁通。然后,利用该磁通,对可动件32作用方向与第一固定件33相反的吸引力。其结果是,可动件32被吸引于第二固定件43,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移动。
即,跳闸装置4利用在向第二励磁线圈41通电时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而使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移动。由此,触点装置2强制性地成为打开状态。以下,将跳闸装置4使触点装置2成为打开状态的动作称作“跳闸”。换言之,“跳闸”是指,可动件32从第二位置移动(跳闸)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三位置。
在此,第三位置位于将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连结的可动件32的移动轴的延长线上,是相对于第一位置而与第二位置相反的一侧(下方)的位置。换言之,第一位置是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位置(中间位置)。在跳闸装置4不工作的状态下,可动件32在不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位于第一位置,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位于第二位置。当跳闸装置4工作时,如图3所示,可动件32位于第三位置。也就是说,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跳闸装置4进行工作,由此可动件32从第二位置通过第一位置而移动至第三位置。
跳闸装置4的第二跟片44具有下板442和侧板443。而且,下板442和侧板443由磁性材料形成。即,第二跟片44由磁性材料形成。另外,第二固定件43也由磁性材料形成。因此,第二跟片44与第二固定件43以及可动件32一起形成供在向第二励磁线圈41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第二磁路)(参照图7A、7B)。
第一跟片34的跟片下板342以及套筒344兼作第二跟片44的上板,第二跟片44在第二励磁线圈41的下方具有与第一跟片34的跟片下板342对置的下板442。以下,关于兼作第二跟片44的上板的跟片下板342以及套筒344,不仅作为第一跟片34的一部分进行说明,还作为构成第二跟片44的一部分的构件进行说明。
侧板443将跟片下板342与下板442之间的周缘部彼此连结起来。跟片下板342以及下板442分别形成为矩形板状,因此侧板443以将在跟片下板342的下表面上相互对置的一对边和下板442的上表面上的相互对置的一对边连结起来的方式设有一对。上述侧板443和下板442由一张板一体形成。
第二励磁线圈41配置在由第二跟片44围成的空间内,在其内侧配置有第二固定件43。此外,在第二励磁线圈41的内侧配置有筒体36的下端部。也就是说,筒体36贯穿第一跟片34的跟片下板342,其下端部延伸至第二励磁线圈41内侧。
第二固定件43是从下板442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向上方突出的圆柱状的固定铁芯。第二固定件43的下端部与在下板442的中央部形成的保持孔28嵌合,由此第二固定件43被固定在第二跟片44上。第二固定件43的外径形成为与可动件32的外径相同。即,第二固定件43的外径形成为与第一固定件33的外径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43的外径并不局限于与可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的外径相同,也可以比可动件32的外径大或者小。第一固定件33的外径比第二固定件43的外径小的情况下的效果在后面进行说明。
在此,第二固定件43配置为其上端面与筒体36的下表面接触。由此,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在第二固定件43的上端面与可动件32的下端面之间产生对空隙G1加上筒体36的底板的厚度尺寸后的大小的空隙。另外,在可动件32位于第三位置的状态(图3的状态)下,第二固定件43的上端面与可动件32的下端面经由筒体36的底板而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43的上端面并非必须与筒体36的下表面接触,也可以是在第二固定件43的上端面与筒体36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在此,跳闸装置4构成为,可动件32、第二励磁线圈41以及第二固定件43全部在沿着上下方向的同一直线上具有中心轴。
跳闸装置4与触点装置2以及电磁铁装置3在一个方向(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且配置在相对于电磁铁装置3而与触点装置2相反的一侧。也就是说,跳闸装置4配置在电磁铁装置3的下方。
在此,第二励磁线圈41如上所述在第一输出端子51与第二输出端子52之间与触点装置2串联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励磁线圈41连接于第一触点台11与第一输出端子51之间的位置。由此,第二励磁线圈41在触点装置2闭合的状态下形成从行驶用的蓄电池101向负载102供给的负载电流的路径的一部分,且被该负载电流励磁。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上电并联地连接有旁通路径6(参照图4),以便在第二励磁线圈41以外的路径也能够流动负载电流。通过设置旁通路径6,从行驶用的蓄电池101向负载102供给的负载电流的一部分流向旁通路径6,因此抑制了第二励磁线圈41中的损失。
此时,利用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在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产生磁吸引力。即,产生相对于可动件32向下的吸引力。换言之,第二励磁线圈41在由第二跟片44、第二固定件43以及可动件32形成的磁路中产生磁通。因此,以该磁路的磁阻变小的方式使可动件32移动这一方向的吸引力作用于可动件32。换言之,跳闸装置4使从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这一方向的吸引力作用于可动件32,以使得由可动件32填埋磁路中的、第二固定件43的上端面与套筒344的下端面之间的空隙。
其结果是,上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一励磁线圈31被通电而使触点装置2闭合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参照图2)的状态下,对可动件32作用图5所示那样的力。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对于可动件32而言,作为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的磁吸引力的第一力F1向上作用,作为弹力的第二力F2、以及作为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磁吸引力的第三力F3向下作用。
第一力F1是在电磁铁装置3中通过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而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第二力F2是将从复位弹簧35作用于可动件32的弹力、与从接压弹簧14经由可动触头13以及轴15而作用于可动件32的弹力合成后的力。也就是说,第二力F2是从复位弹簧35相对于可动件32向下作用的力减去从接压弹簧14相对于可动件32向上作用的力而得到的力。第三力F3是在跳闸装置4中通过在向第二励磁线圈41通电时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而从第二固定件4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
从第二固定件4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即第三力F3由(式1)表示。
(式1)
在此,“N”为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I”为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S”为可动件32中的与第二固定件43对置的对置面积,“μ0”为真空的磁导率,“g”为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间隙(空隙)。
电磁继电器1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第一力F1小于第二力F2与第三力F3之和的情况(F1<F2+F3)下,利用跳闸装置4使可动件32移动至第三位置,触点装置2强制性地成为打开状态。总之,可动件32在向上作用的第一力F1大于向下作用的第二力F2与第三力F3之和的情况下位于第二位置,当第一力F1小于第二力F2与第三力F3之和时,移动至第三位置。
在此,跳闸装置4不是仅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负载电流时进行跳闸,而是在从第二固定件4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即第三力F3满足上述的条件(F1<F2+F3)时才开始跳闸。从第二固定件4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根据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的电流(负载电流)的大小而发生变化。对此,跳闸装置4构成为,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的电流成为规定值以上的异常电流时,从第二固定件4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即第三力F3满足上述的条件(F1<F2+F3)。
即,在像过电流、短路电流等那样规定值以上的异常电流流过触点装置2的情况下,跳闸装置4使可动件32移动至第三位置。具体地说,以如下的方式设定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空隙G1(参照图5)等:在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流过第二励磁线圈41的情况下,跳闸装置4利用满足上述的条件的第三力F3将可动件32吸引于第二固定件43。在此,跳闸装置4开始动作的规定值设定为例如成为远大于电磁继电器1的额定电流的过电流的值、或者成为短路电流的值。在此所说的过电流是例如额定电流的5倍~10倍左右的大小的电流。另外,短路电流是例如额定电流的几十倍左右的大小的电流。
由此,在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通过触点装置2而流动的情况下,利用跳闸装置4使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移动,触点装置2强制性地成为打开状态。当触点装置2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可动件32被吸引于第一固定件33。然后,若第二力F2与第三力F3之和超过该吸引力,则可动件32被吸向第二固定件43。此外,当跳闸时,可动件32越接近第二固定件43,第二固定件43与可动件32之间的吸引力越大,因此触点装置2的打开速度逐渐加快。
如上所述,电磁继电器1利用在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而使可动件32强制性地复原。其结果是,迅速地检测到异常电流的产生,且迅速地切断电路(触点装置2)。
在此,将形成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构件设为第二磁路构件。第二磁路构件具有可动件32、第二固定件43以及第二跟片44。另外,第二跟片44具有跟片下板342、套筒344、下板442以及侧板443。第二磁路构件优选构成为磁路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成为规定的下限值以上。即,跳闸装置4中,通过增大上述的磁路的截面面积,即便像短路电流那样的过大的电流流过第二励磁线圈41,也难以产生磁饱和。
另外,将形成供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构件设为第一磁路构件。第一磁路构件具有可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以及第一跟片34。另外,第一跟片34具有跟片上板341、跟片下板342、跟片侧板343以及套筒344。第一磁路构件优选构成为,与第二磁路构件相比,磁路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变小。即,第一磁路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优选小于第二磁路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例如,第一磁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第一固定件33)的直径优选形成得小于第二磁路构件的一部分(例如第二固定件43)的直径。即,在第一固定件33是圆筒状的固定铁芯、第二固定件43是圆柱状的固定铁芯的情况下,第一固定件33的外径优选小于第二固定件43的外径。
由此,供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磁阻与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磁阻相比变得相对高。因此,在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变大。因此,在跳闸时,触点装置2打开的速度变快,电磁继电器1能够利用在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而迅速地切断电路(触点装置2)。
另外,第一磁路构件优选构成为磁路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成为规定的上限值以下。例如,第一磁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第一固定件33)的直径优选形成得比第二磁路构件的一部分(例如第二固定件43)的直径小。
由此,供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容易变得磁饱和,在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变小。因此,跳闸所需要的可动件32的吸引力变小,跳闸装置4能够以比较小的力跳闸。其结果是,在跳闸时,触点装置2打开的速度变快,电磁继电器1能够利用在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迅速地切断电路(触点装置2)。
接下来,参照图6,对电磁继电器1通过具备上述那样的跳闸装置4而能够响应于异常电流并从触点装置2的闭合状态迅速地切断电路这点进行简单说明。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1的负载电流的曲线图。以时间为横轴,以电流为纵轴,来表示在蓄电池101(参照图4)与负载102之间的电路(触点装置2)中流动的负载电流。在此,假定在时刻t0在负载102产生短路的情况。负载电流X1示出使用了具备跳闸装置4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情况下的负载电流。负载电流X2示出使用了不具有跳闸装置4的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的负载电流。
在不具有跳闸装置4的负载电流X2的情况下,电磁继电器在时刻t0产生短路,即便负载电流X2上升而在时刻t1达到规定值I1,也无法立即使触点装置2成为打开状态。在该情况下,电子控制单元103利用保护功能检测异常电流的产生并根据控制信号将开关元件104断开,从第一励磁线圈31的通电被停止的时刻t3起,开始降低负载电流X2。固定触点22a、22b与可动触点21a、21b之间的电弧放电被消弧,在负载电流X2被切断之前还需要切断时间T2。因此,负载电流X2在从时刻t0起经过时间T20后的时刻t4被切断。
另一方面,在具有跳闸装置4的情况下,电磁继电器1在时刻t0产生短路,当负载电流X1上升而在时刻t1达到规定值I1时,利用跳闸装置4使触点装置2成为打开状态。因此,在该情况下,负载电流X1从到达规定值的时刻t1起开始降低。固定触点22a、22b与可动触点21a、21b之间的电弧放电被消弧,在负载电流X1被切断之前还需要切断时间T1,负载电流X1在从时刻t0经过时间T10后的时刻t2被切断。在此,时间T10远短于时间T20。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备跳闸装置4的电磁继电器1中,由于利用负载电流使跳闸装置4跳闸,因此在第一励磁线圈31的通电被停止的时刻t3之前,在负载电流被切断之后,触点装置2再次成为闭合状态,可能产生抖振(chattering)。在图6中,负载电流X3示出因抖振而产生的负载电流。其中,图6所示的负载电流X1为示意性波形。因此,实际上,在利用跳闸装置4产生规定的吸引力之前,负载电流X1有时也产生过冲。因而,由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获得的波形并不局限于图6所示的波形。
另外,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通过具备跳闸装置4而能够抑制负载电流的上升这样的优点。也就是说,若不具有跳闸装置4,则即便负载电流X2达到某一恒定的电流(过电流),触点装置2也不会立即打开。因此,负载电流X2可能持续上升而达到大于过电流的短路电流。与此相对地,若具有跳闸装置4,则当负载电流X1达到过电流时,由于触点装置2立即打开,因此在达到短路电流之前,电路被切断。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过电流是例如额定电流的5倍~10倍左右的大小的电流,短路电流是例如额定电流的几十倍左右的大小的电流。
如上述那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跳闸装置4,因此在流动有通过触点装置2而流动的规定值以上的异常电流的情况下,利用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来吸引可动件32,使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移动。因此,电磁继电器1能够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有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迅速地断开触点装置2。
另外,触点装置2、电磁铁装置3以及跳闸装置4在一个方向上排列配置,跳闸装置4配置在相对于电磁铁装置3而与触点装置2相反的一侧。由于在电磁铁装置3以及触点装置2的外侧附加有跳闸装置4,因此能够与不使用跳闸装置4的情况下的电磁继电器共用可动件32等部件。其结果是,无需特别设计电磁继电器1的可动件32等部件。
此外,跳闸装置4优选具有配置在相对于可动件32而与第一固定件33相反的一侧的第二固定件43。通过第二固定件43吸引可动件32,使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移动。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43,与不具有第二固定件43的情况相比,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变大,使可动件32迅速地向第三位置移动。其结果是,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有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触点装置2被迅速地断开。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43不是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省略。
图7A、图7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有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以使得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即,如图7A、图7B所示,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7A所示,第二励磁线圈41构成为,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中,产生方向与第一励磁线圈31相反的磁通(第三磁通)。即,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通过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的第一磁通,第二励磁线圈41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产生方向与第一磁通相反的第三磁通。也就是说,以在通电时产生图7A所示的方向的磁通的方式设定第二励磁线圈41的卷绕方向。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中,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以抵消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的方式进行作用。
因此,第一励磁线圈31所产生的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的吸引力(图5的第一力F1)被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削弱,跳闸装置4能够以比较小的力将可动件32吸引于第二固定件43。因此,能够减少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
但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例,如图7B所示,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中,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的方向也可以与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的方向相同。即,也可以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通过第一固定件33以及可动件32的第一磁通,第二励磁线圈41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产生方向与第一磁通相同的第四磁通。也就是说,第二励磁线圈41以在通电时产生图7B所示的方向的磁通的方式设定卷绕方向。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以增强第一励磁线圈31所产生的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的吸引力(图5的第一力F1)的方式进行作用。
图7B的跳闸装置4中,若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相同,则与图7A的结构相比,跳闸的电流值(规定值)变大,但在跳闸时作用于第二固定件43与可动件32之间的吸引力变大。因此,电磁继电器1通过在跳闸的电流值(规定值)设定得较大的情况下采用图7B的结构,由此具有使跳闸时的触点装置2的打开速度变快这样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装置3是如上所述构成为使可动件3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沿上下方向直进移动的、所谓的插棒式铁芯型的电磁铁装置。因此,电磁铁装置3与跳闸装置4相对于可动件32而相互作用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即可,从而能够高效地作用吸引力。在此,第二跟片44与可动件32、第二固定件43一起形成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
另外,跟片下板342以及套筒344与第二跟片44和可动件32磁结合。而且,从跟片下板342以及套筒344至第二固定件43的最短距离优选比从可动件32至第二固定件43的最短距离长。换言之,如图5所示,优选构成为,在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可动件32的下端面比跟片下板342以及套筒344的下端面向第二固定件43侧(下方)突出规定量L1。
根据该结构,在第二励磁线圈41所产生的磁通中,不通过可动件32而通过第二固定件43与跟片下板342或者套筒344之间的漏磁通减少。因此,第二励磁线圈41所产生的磁通集中于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作用于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吸引力变大。因此,若跳闸的电流值(规定值)相同,则能够减少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若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相同,则能够减小跳闸的电流值。
另外,第二励磁线圈41优选配置为,卷绕在可动件32的移动轴的周围,且至少一部分在与可动件32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重复。即,第二励磁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优选为配置在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也就是说,第二励磁线圈41构成为,在其内侧插入有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的下端部。换言之,可动件32优选构成为,如图5所示在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其下端面比第二励磁线圈41的上端面向第二固定件43侧(下方)突出规定量L2。
根据该结构,由于可动件32在磁通密度比第二励磁线圈41的外侧大的第二励磁线圈41的内侧配置其一部分(下端部),因此在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作用的吸引力变大。因此,若跳闸的电流值(规定值)相同,则能够减少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若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相同,则能够减小跳闸的电流值。
此外,优选第二固定件43与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之间的距离短。当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时的、也就是说触点装置2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第二固定件43与可动件32之间的空隙在较小时跳闸所需的可动件32的吸引力变小。因此,跳闸装置4能够以比较小的力跳闸。
另外,如图8所示,优选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为1匝以下。第二励磁线圈41的磁动势由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与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圈数)之积表示。当过电流、短路电流等过大的异常电流在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的情况下,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变得需要。例如在假定几千A的短路电流的情况下,即便第二励磁线圈41为1匝以下的匝数,也能够产生足够的磁动势。
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有从行驶用的蓄电池101向负载102供给的负载电流。因此,优选增大线圈线(铜线)的线径且缩短线长,以使得将第二励磁线圈41中的损失(铜损)抑制得较小。若将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抑制为1匝以下,则能够增大第二励磁线圈41的线圈线的线径且缩短线长。此外,通过缩短第二励磁线圈41的线圈线的线长,能够实现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
此外,第二励磁线圈41优选由金属形成。通过对金属板实施穿孔加工、弯曲加工等加工,从而能够形成第二励磁线圈41。在该情况下,第二励磁线圈41可以为图8那样的1匝的匝数,也可以为大于2匝的匝数而形成为漩涡状、螺旋状。
在此,若第一励磁线圈31以及第二励磁线圈41卷绕在沿着可动件32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的相同轴(可动件32的移动轴)的周围,则如图9所示,第二励磁线圈41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配置为与第一励磁线圈31重复。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另一电磁继电器6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如图9所示,供第一励磁线圈31卷绕的轴与供第二励磁线圈41卷绕的轴一致,第二励磁线圈41也可以配置为其上端部卷绕在第一励磁线圈31的下端部的周围。在图9的例子中,第二励磁线圈41的上侧的1匝卷绕在第一跟片34的外周,其余卷绕在第二跟片44的内侧。由此,电磁继电器1能够将因附加有跳闸装置4而导致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增加量抑制得较小,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实现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2具有接压弹簧14,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时,该接压弹簧14产生将可动触点21a、21b按压于固定触点22a、22b的方向的力。因此,触点装置2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在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之间确保足够的接触压力。
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利用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的电流而在使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的方向上产生电磁斥力。跳闸的电流值(规定值)优选设定为,比上述的电磁斥力与接压弹簧14的弹力平衡的情况下的、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的电流值小。即,电磁继电器1在设定跳闸的电流值(规定值)时优选参考电磁斥力和接压弹簧14的弹力而设定规定值。
进一步详细说明的话,在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在可动触头13(参照图1~3)中,起因于从触点台11、12的一方朝向另一方通过可动触头13而流动的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斥力向下作用。也就是说,当电流从触点台11、12的一方朝向另一方通过可动触头13而流动时,利用该电流在可动触头13的周边产生磁通。利用该磁通和在可动触头13中流动的电流,对可动触头13作用将可动触点21a、21b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的方向(向下)的洛伦兹力(电磁斥力)。
由于该电磁斥力在通常时比接压弹簧14的弹力小,因此可动触头13受到从接压弹簧14向上的力,从而维持使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接触的状态。但是,当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的电流成为短路电流等大电流时,作用于可动触头13的电磁斥力超过接压弹簧14的弹力,可动触点21a、21b可能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如此,在电磁斥力超过接压弹簧14的弹力的状态下,在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之间可能产生电弧放电而发生触点熔敷。假设当发生触点熔敷时,为了将可动触点21a、21b与固定触点22a、22b分离,使可动触头13移动所需的力变大,因此电磁继电器1的跳闸所需的力变大。
对此,跳闸的电流值(规定值)优选设定得小于与接压弹簧14的弹力平衡时的电流值。由此,即便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的电流变大,也能够在电磁斥力超过接压弹簧14的弹力之前跳闸,因此不容易发生由电磁斥力引起的触点熔敷。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另一电磁继电器63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如图10所示,电磁铁装置3也可以具有在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形成的非磁性材料的调整构件18。在图10的例子中,调整构件18是形成为环状的分隔件(隔离件),其配置在可动件32的上表面,且供轴15穿过。在此,调整构件18以其外径形成为与可动件32相同且与可动件32成为一体而移动的方式安装(粘合)在可动件32上。但是,调整构件18的外径可以与可动件32相同,也可以是环状以外的形状,另外,也可以不安装在可动件32上而安装在第一固定件33上。
通过在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设置有调整构件18,即便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可动件32也不与第一固定件33接触。即,即便触点装置2处于闭合状态,可动件32也与第一固定件33分离,作用于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的吸引力变小。
图11是示出作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63的可动件32的力的曲线图。在图11中,横轴表示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的距离。纵轴表示力。图11示出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Y1、不具有调整构件18的情况下的作用于可动件32的弹力Y2、以及具有调整构件18的情况下的作用于可动件32的弹力Y3。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Y1相当于图5所示的第一力F1。作用于可动件32的弹力Y2、Y3相当于图5所示的第二力F2。如图11所示,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的距离越大,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Y1越小。
通过采用图10所示的电磁继电器63的结构,在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产生与调整构件18的厚度相当的间隔D1。因此,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Y1从F11降低至F12。在具有调整构件18的情况下,跳闸所需的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吸引力需要比从F12减去弹力α的值大。另外,在不具有调整构件18的情况下,跳闸所需的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吸引力需要比从F11减去弹力α的值大。因而,具有调整构件18的情况与不具有调整构件18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跳闸所需的吸引力。在此,跳闸所需的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吸引力相当于图5所示的第三力F3。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假设弹力α是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弹力,无论是否具有调整构件18都为相同值。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又一电磁继电器65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如图12所示,供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第一跟片34与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第二跟片44可以是独立的。供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由第一跟片34、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形成。此外,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由第二跟片44、可动件32以及第二固定件43形成。
在图12的例子中,第一跟片34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具有跟片上板341、跟片下板342、跟片侧板343以及套筒344。另一方面,第二跟片44并非将第一跟片34的一部分(跟片下板342以及套筒344)兼作上板,而是具有与第一跟片34分离的上板441、下板442以及侧板443。
在将第一跟片34的一部分兼作第二跟片44的一部分的结构(参照图7A、7B)中,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的一部分进入到第一跟片34,有时与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发生干扰。与此相对地,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能够减少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向第一跟片34的进入。因此,利用更小的电流使可动件32移动至第三位置。另外,能够不考虑第一励磁线圈31所产生的磁通用的磁路与第二励磁线圈41所产生的磁通用的磁路彼此的干扰而设计。其结果是,各个磁路的设计变得容易。
图13A~图13E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的对置面积优选比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的对置面积大。换句话说,可动件32位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的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的接触面积优选比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的接触面积大。
具体地说,如图13A、图13B、图13C以及图13D所示,通过将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的各对置部位设为相互嵌合的凹凸形状,能够增大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的对置面积。在此,对于凹凸形状,可以如图13A、图13C以及图13D那样,第二固定件43为凸状,也可以如图13B所示,可动件32为凸状。
此外,如图13E所示,也可以通过将第二固定件43的外径设得比第一固定件33大,且对可动件32中的第二固定件43侧的端部(下端部)进行扩径,来增大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的对置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图13A~图13E均是表示可动件32以及第二固定件43的形状的简要图,省略可动件32以及第二固定件43以外的图示。
根据上述结构,在可动件32位于第一固定件33与第二固定件43的中间的状态下,从第二固定件43对可动件32作用的吸引力与从第一固定件33对可动件32作用的吸引力相比相对变大。因此,跳闸时触点装置2打开的速度变快,电磁继电器1能够利用在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迅速地切断电路(触点装置2)。
图14A~图14F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的形状的例子的剖视图。如图14A~图14F所示,可动件32和第一固定件33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在与另一方对置的对置面上具有凹凸。即,也可以使可动件32和第一固定件33中的至少一方在与另一方对置的对置面上具有凹部或凸部,以使得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妨碍可动件32的表面与第一固定件33的表面以整面接触。
根据该结构,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在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产生间隙。在此,可以如图14A、图14D以及图14F那样,对置面中的中央部为凸状,也可以如图14B、图14C以及图14E那样,对置面中的外周部为凸状。
在图14A~图14F中,虽然在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这两方设有凹凸,但在可动件32和第一固定件33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凹凸即可。即,也可以仅在可动件32或者仅在第一固定件33设有凹凸。需要说明的是,图14A~图14F均是表示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的形状的简要图,省略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以外的图示。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从第一固定件33对可动件32作用的吸引力与不具有因凹凸而产生的间隙的情况相比相对变小。因此,跳闸所需的可动件32的吸引力变小,跳闸装置4能够以比较小的力跳闸。其结果是,跳闸时触点装置2打开的速度变快,电磁继电器1能够利用在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迅速地切断电路(触点装置2)。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适当地组合在实施方式1中记述的上述结构。
(实施方式2)
图1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71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简要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71与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励磁线圈31具有投入用线圈311和保持用线圈312。保持用线圈312是流动有相同大小的电流时产生的磁通密度比投入用线圈311小的线圈。以下,针对与图1相同的结构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5的例子中,投入用线圈311与保持用线圈312卷绕在同一轴上,在投入用线圈311的外周上以将保持用线圈312重叠的方式进行双重卷绕。
在使可动件3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投入期间,投入用线圈311被通电,在将可动件32保持于第二位置的保持期间,保持用线圈312被通电。即,电子控制单元103在使电磁继电器71的触点装置2闭合时,在规定的投入期间,向投入用线圈311通电,在经过了投入期间后停止向投入用线圈311的通电,并切换至向保持用线圈312的通电。
图16是示出作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71的可动件32的力的曲线图。在图16中,横轴表示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的距离。纵轴表示力。图16示出吸引力Z1、吸引力Z2、以及作用于可动件32的弹力Z3。吸引力Z1是在向投入用线圈311通电时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吸引力Z2是在向保持用线圈312通电时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如图16所示,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之间的距离越大,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越小。从第一固定件3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Z1相当于图5所示的第一力F1。作用于可动件32的弹力Z3相当于图5所示的第二力F2。
在此,为了将打开状态的触点装置2闭合而对可动件32向上作用的吸引力Z1需要超过对可动件32向下作用的弹力Z3。在向保持用线圈312通电时(保持期间)具有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Z2小于弹力Z3的区间,因此在电磁继电器71中,即便保持用线圈312被通电,也无法将打开状态的触点装置2闭合。与此相对地,由于投入用线圈311产生比保持用线圈312大的磁通密度,因此在向投入用线圈311通电时(投入期间)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Z1在整个区间内超过弹力Z3。因此,在投入用线圈311被通电时将打开状态的触点装置2闭合。
另一方面,当电磁继电器71的触点装置2处于闭合状态且从投入期间切换至保持期间时,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从“Z1”的“F11”降低至“Z2”的“F13”。其中,由于保持期间内的吸引力Z2(F13)需要将可动件32保持在第二位置,因此至少设定为超过弹力Z3。此时,由于跳闸所需的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吸引力(图5所示的第三力F3)大于从F13减去弹力α后的值即可,因此比投入期间内的吸引力(从F11减去弹力α后的值)小。需要说明的是,弹力α是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弹力,在投入期间和保持期间均为相同值。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投入期间相比,在保持期间,即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作用于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的吸引力变小。因此,具有跳闸所需的吸引力能够变小这样的优点。此外,保持用线圈312的消耗电力被抑制得比投入用线圈311小。因此,与投入期间相比,将保持期间的消耗电力抑制得较小。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例,如上所述,还能够利用单一的第一励磁线圈31来实现作用于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的吸引力在保持期间比在投入期间小的结构。
在该例子中,电磁铁装置3中,在第一励磁线圈31中流动的电流的大小能够在投入用电流和电流值比投入用电流小的保持用电流之间切换。此外,电磁铁装置3构成为,在投入期间向第一励磁线圈31供给投入用电流,在保持期间向第一励磁线圈31供给保持用电流。在此所说的投入期间如上所述是使可动件3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期间,保持期间如上所述是将可动件32保持于第二位置的期间。
具体地说,例如电子控制单元103(参照图4)在使触点装置2闭合时以如下方式切换电流:仅在规定的投入期间使投入用电流流向第一励磁线圈31,在经过投入期间后,在第一励磁线圈31中流动保持用电流。
根据该结构,与投入期间相比在保持期间,在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作用于第一固定件33与可动件32之间的吸引力变小,因此具有能够减小跳闸所需的吸引力这样的优点。此外,与投入期间相比能够在保持期间将第一励磁线圈31的消耗电力抑制得较小,因此与投入期间相比能够将保持期间的消耗电力抑制得较小。并且,由于第一励磁线圈31可以为单一的线圈,因此与使用多个线圈作为第一励磁线圈31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以及小型化。
(实施方式3)
图1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81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如图17所示,电磁继电器81的第二励磁线圈41以在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匝数比其他部位多的方式重叠卷绕。即,第二励磁线圈41在跳闸装置4中的上下方向的一部分沿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重叠卷绕。换句话说,第二励磁线圈41在至少1处位置以匝数比其他位置多的方式重叠卷绕。其它的结构以及功能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7所示,第二励磁线圈41在第二跟片44所围成的空间中将线圈线(铜线)卷绕于筒体36的外周而构成。在此,第二励磁线圈41的圈数(匝数)为3匝,其中2匝沿着跟片下板342的下表面卷绕。也就是说,第二励磁线圈41在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上下方向)的上端部沿与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筒体36的径向)重叠卷绕,由此上端部的匝数比其他部位多。
在向第二励磁线圈41通电时,在第二励磁线圈41的内侧的空间产生的磁通在一个方向(上下方向)上集中地产生于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比其他部位多的部位。因此,第二励磁线圈41的内侧的空间的磁通密度在一个方向(上下方向)上在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比其他部位多的部位处变为最大。因此,与跳闸装置4的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在一个方向(上下方向)的整体范围内均匀的情况相比,在跳闸时通过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的磁通增多,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变大。
进一步详细说明的话,通过使跳闸装置4工作而作用于可动件32的力大致分为以下两种力。第一个是从第二固定件4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第三力F3),第二个是利用在空间中产生的磁通而作用于可动件32的力。其中,从第二固定件4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即第三力F3如上述(式1)表示那样,同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间隙(空隙)的平方成反比例。在跳闸开始时,可动件32位于第二位置,可动件32与第二固定件43之间的空隙比较大,因此比起第一个力(第三力F3),作用于可动件32的力被第二个力支配。
而且,可动件32中的磁通密度变得越大,第二个力变得越大。因此,如上所述,通过使磁通集中于第二励磁线圈41的内侧的空间的一部分,第二个力也变大。其结果是,在跳闸时触点装置2打开的速度变快,电磁继电器81能够利用在流动有异常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而迅速地切断电路(触点装置2)。
接下来,参照图18对电磁继电器81通过具备第二励磁线圈41而能够响应于异常电流并从触点装置2的闭合状态迅速地切断电路这点进行简单说明。图18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81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曲线图。在图18中,以时间为横轴,以电流为纵轴,来表示在蓄电池101(参照图4)与负载102之间的电路(触点装置2)中流动的负载电流。假定在时刻t0在负载102产生短路的情况。在图18中,负载电流X1示出使用了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的情况下的负载电流。负载电流X2示出使用了不具有跳闸装置4的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的负载电流。
负载电流X4示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81的情况下的负载电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8中,省略了因触点装置2的抖振而产生的负载电流的图示。
关于使用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的情况、以及不具有跳闸装置4的情况,由于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情况相同,故在此省略其说明。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81在时刻t0产生短路,当负载电流X4上升而在时刻t11达到规定值12时,利用跳闸装置4使触点装置2迅速成为打开状态。在此,在电磁继电器81中,当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有相同大小的负载电流的情况下,与电磁继电器1相比,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变大,因此开始跳闸时的负载电流(规定值)变小。因此,电磁继电器81在比电磁继电器1的负载电流X1达到规定值11的时刻t1早时间T100的时刻t11开始跳闸。
此外,电磁继电器81与电磁继电器1相比,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变大。因此,跳闸时触点装置2打开的速度变快。其结果是,电磁继电器81能够在比电磁继电器1的负载电流X1被切断的时刻t2早时间T200的时刻t12切断负载电流X4。
另外,电磁继电器81还具有进一步抑制负载电流的上升这样的优点。也就是说,电磁继电器81能够缩短从产生短路到切断负载电流X4的时间,因此即便负载电流X4发生过冲,也能够在上升至短路电流之前切断负载电流X4。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短路电流是例如额定电流的几倍~几十倍左右的大小的电流。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81,跳闸装置4能够利用因通过触点装置2流动的规定值以上的异常电流而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来吸引可动件32,并使可动件32向第三位置迅速地移动。因此,电磁继电器81能够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有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更迅速地断开触点装置2。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7中,第二励磁线圈41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重复的方式配置。在这种结构中也能够起到上述的效果,但第二励磁线圈41的至少一部分以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与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重复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能够起到更显著的效果。也就是说,在第二励磁线圈41的至少一部分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与位于第二位置的可动件32重复的情况下,上述第二个力多半向使可动件32移动至第三位置的方向(向下)进行作用。因此,电磁继电器81能够在触点装置2中流动有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更迅速地断开触点装置2。
另外,电磁继电器81中,第二励磁线圈41以在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匝数比其他部位多的方式在该一部分沿与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重叠卷绕即可。因此,如图17所示,第二励磁线圈41并不局限于在跳闸装置4的上端部沿与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筒体36的径向)重叠卷绕的结构,在一个方向的任意的一部分沿筒体36的径向重叠卷绕即可。
例如,第二励磁线圈41也可以在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下端部沿与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筒体36的径向)重叠卷绕。此外,能够适当地变更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
另外,第二励磁线圈41在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上下方向)的一部分卷绕多重即可,其他部位中的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也可以为0(零)。也就是说,第二励磁线圈41也可以仅卷绕于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的一部分。而且,在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的一部分中,第二励磁线圈41也可以沿上述一个方向分为多级地卷绕。在该情况下,各个多级第二励磁线圈41的匝数也可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例如若第二励磁线圈41的圈数(匝数)为4匝,则第二励磁线圈41优选分为3匝和1匝而卷绕,但也可以按照每级2匝的方式分为两级而卷绕。
即,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81只要是如下结构即可:第二励磁线圈41以在跳闸装置4中的一个方向的一部分匝数比其他部位多的方式在该一部分沿与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重叠卷绕。由此,电磁继电器81与电磁继电器1相比能够迅速地移动可动触点32。因此,能够适当地变更在上述其他部位是否卷绕第二励磁线圈41、或者上述一部分中的第二励磁线圈41的卷绕方法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1,也能够适当地与实施方式2组合而进行应用。
(实施方式4)
图1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继电器91的主要部分的简要剖视图。电磁继电器91中,针对形成供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第一磁路构件、以及形成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第二磁路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采用抑制涡流的产生的结构。由于其它的结构以及功能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针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第一磁路构件具有可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以及第一跟片34。另外,第一跟片34具有跟片上板341、跟片下板342、跟片侧板343以及套筒344。另外,第二磁路构件具有可动件32、第二固定件43以及第二跟片44。第二跟片44具有跟片下板342、套筒344、下板442以及侧板443。
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由电阻率比固定触点22a、22b(参照图1)大的材料构成。即,可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第一跟片34、第二固定件43以及第二跟片44中的至少一个由电阻率比固定触点22a、22b大的材料构成。
具体地说,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中的至少一方由电阻率比固定触点22a、22b大的材料构成。在此,作为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的材料,例如使用电磁SUS(不锈钢)、磁性粉体(磁性粉末)、铁氧体等。在使用磁性粉末的情况下,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通过将磁性粉末和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混合并进行成型、热固化来形成。
通过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使用电阻率比固定触点22a、22b大的材料,能够抑制涡流的产生。
另外,如图19所示,可动件32的表面被覆盖构件321覆盖,第一固定件33的表面被覆盖构件332覆盖。在此,作为覆盖构件321、332,例如优选使用合成树脂等具有弹性或可塑性的材料。
如此,通过利用覆盖构件321、332来覆盖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的表面(对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的表面进行涂层),能够缓和(缓冲)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其结果是,能够避免因碰撞时的冲击而导致可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产生变形等,从而提高电磁继电器91的可靠性。尤其是在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由电阻率比固定触点22a、22b大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的强度容易降低,因此能够利用覆盖构件321、332来加强。
需要说明的是,可动件32与第一固定件33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被覆盖构件覆盖即可,无需使可动件32以及第一固定件33这两者的表面被覆盖构件覆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抑制形成供由第一励磁线圈3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第一磁路构件、以及形成供由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第二磁路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涡流的产生。即,当在第一励磁线圈31或者第二励磁线圈41中流动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上升时),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91能够抑制因电磁感应产生的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的涡流。当上述的涡流产生新的磁通时,通过与由第一励磁线圈31、第二励磁线圈41产生的磁通排斥,有可能降低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抑制涡流的产生,能够抑制作用于可动件32的吸引力的降低。
图20A~图20E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可动件32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0A~图20E示出从上方观察到的可动件32的剖面形状。在图20A~图20E中,在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涡流的流动方向上,形成有电阻变高的位置。即,在可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第一跟片34、第二固定件43以及第二跟片44中的至少一个的、与第一磁通或者第二磁通正交的剖面的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部。具体地说,如图20A~图20E所示,在可动件32的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部。详细而言,在与磁通正交的可动件32的剖面的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部322。通过设置切口部322,涡流的流动方向上的电阻变高,因此抑制了涡流的产生。尤其是由于表皮效应而使导体的表面附近的电流密度变得比较高,因此通过在外周上设置切口部322,抑制了在作为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的一部分的可动件32的表面上流动的涡流的产生。
图2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固定件33的剖面形状的例子的简要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1示出从下方观察到的第一固定件33的剖面形状。在图21中,在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涡流的流动方向上,形成有电阻变高的位置。即,在可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第一跟片34、第二固定件43以及第二跟片44中的至少一个的、与第一磁通或者第二磁通正交的方向上层叠有多个层。
具体地说,第一固定件33具有多个层。详细而言,在与磁通正交的第一固定件33的剖面上层叠有多个层333、334。
在图21的例子中,第一固定件33具有在径向上层叠有多个层333、334的层叠构造。在此,多个层333、334可以是同一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另外,多个层333、334层叠的方向并不局限于第一固定件33的径向,只要是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涡流的流动方向即可。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磁路构件以及第二磁路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设为层叠构造,由于涡流的流动方向上的电阻变高,因此抑制了涡流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层叠构造并不局限于图21那样的双层,也可以是3层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1,也可以适当地与实施方式2、3进行组合。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如下情况:在跳闸装置4不工作的触点装置2的打开状态下,可动件32位于第一位置,当跳闸装置4工作时,可动件32位于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三位置。但是,第一位置与第三位置也可以是相同的。即,也可以将第三位置用作第一位置,在不向第一励磁线圈31通电时,可动件32位于第三位置。在该结构中,在跳闸装置4不工作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2的打开状态、和跳闸装置4工作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2的打开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下,可动件32都位于第三位置。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二跟片44与第二固定件43相同地,不是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省略。在此,电磁继电器1、61、63的第二跟片44具有下板442以及侧板443。另外,电磁继电器65的第二跟片44具有上板441、下板442以及侧板44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第一励磁线圈31以及第二励磁线圈41的线圈线(铜线)的剖面形状为圆。但是,用于第一励磁线圈31以及第二励磁线圈41的线圈线(铜线)的剖面形状并不局限于圆,例如也可以是剖面多边形。
图22A、图22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励磁线圈41的例子的简要图。图22A示出第二励磁线圈41使用剖面矩形的扁平线的例子。图22B示出第二励磁线圈41使用剖面椭圆形的线材的例子。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二励磁线圈41的线圈线的密度变高,因此若是相同的匝数,则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小型化。需要说明的是,图22A、图22B虽然示出了第二励磁线圈41的形状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第一励磁线圈31的形状如图22A、图22B那样。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电磁铁装置以及跳闸装置在一个方向上排列配置,跳闸装置配置在相对于电磁铁装置而与触点装置相反的一侧。而且,能够在触点装置中流动有过电流、短路电流等异常电流时断开触点装置。根据本结构,无需专门设计可动件等部件。
工业实用性
电磁继电器能够在流动有异常电流时断开触点装置,对于电子仪器、装置等的控制来说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61、63、65、71、81、91 电磁继电器
2 触点装置
3 电磁铁装置
4 跳闸装置
6 旁通路径
11、12 触点台
13 可动触头
14 接压弹簧
15 轴
16 壳体
17 连结体
18 调整构件
19a、19b 圆孔
21a、21b 可动触点
22a、22b 固定触点
25 孔
26 嵌合孔
27、28 保持孔
31 第一励磁线圈
32 可动件
33 第一固定件
34 第一跟片
35 复位弹簧
36 筒体
41 第二励磁线圈
43 第二固定件
44 第二跟片
51 第一输出端子
52 第二输出端子
53、54 输入端子
101 蓄电池
102 负载
103 电子控制单元
104 开关元件
105 励磁用电源
151 凸缘部
311 投入用线圈
312 保持用线圈
321 覆盖构件
322 切口部
331 收纳空间
332 覆盖构件
333、334 层
341 跟片上板
342 跟片下板
343 跟片侧板
344 套筒
441 上板
442 下板
443 侧板
500 电磁继电器
502 线圈
503 可动件
505 永久磁铁
510 固定触点
511 可动触点
513 过电流检测线圈
520 触点装置
530 电磁铁装置
D1 间隔
F1 第一力
F2 第二力
F3 第三力
G1、G2 空隙
T1 切断时间
T2 切断时间
X1、X2、X3、X4 负载电流
Y1 吸引力
Y2、Y3、Z3 弹力
Z1、Z2 吸引力
α 弹力
磁通

Claims (27)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具备电磁铁装置、触点装置以及跳闸装置,
所述电磁铁装置具有:
第一固定件;
可动件,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置配置;以及
第一励磁线圈,其卷绕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
当向所述第一励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电磁铁装置利用由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产生的第一磁通将所述可动件吸引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使所述可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
所述触点装置具有:
可动触点,其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而与所述可动件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可动件连结;以及
固定触点,其与所述可动触点对置配置,
所述跳闸装置具有与所述触点装置串联连接的第二励磁线圈,
所述跳闸装置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电磁铁装置而与所述触点装置相反的一侧,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当所述触点装置中流动有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所述跳闸装置利用由所述第二励磁线圈产生的第二磁通使所述可动件向第三位置移动,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继电器成为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打开状态,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继电器成为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跳闸装置具有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配置在相对于所述可动件而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反的一侧,
在所述触点装置中流动有所述规定值以上的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由所述第二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第二磁通而吸引所述可动件,所述可动件向第三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对置面积比所述可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对置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圆筒状的固定铁芯,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圆柱状的固定铁芯,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外径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径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具备第一跟片,该第一跟片与所述可动件以及所述第一固定件一起形成第一磁路,该第一磁路供由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第一磁通通过,
所述第一跟片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最短距离比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所述可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最短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具备第一跟片和第二跟片,
所述第一跟片与所述可动件以及所述第一固定件一起形成第一磁路,该第一磁路供由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第一磁通通过,
所述第二跟片与所述可动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一起形成第二磁路,该第二磁路供由所述第二励磁线圈产生的所述第二磁通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跟片与所述第二跟片是分体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磁路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比所述第二磁路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跟片、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跟片中的至少一个由电阻率比所述固定触点大的材料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跟片、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跟片中的至少一个的、与所述第一磁通或者所述第二磁通正交的剖面的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跟片、所述第二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跟片中的至少一个在与所述第一磁通或者所述第二磁通正交的方向上层叠有多个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触点装置具有用于将所述可动触点按压于所述固定触点的接压弹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规定值被设定为比在如下所述的情况下的流过所述触点装置的电流值小:即、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在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方向上产生的电磁斥力与所述接压弹簧的弹力平衡的情况。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
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产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磁通,
所述第二励磁线圈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产生方向与所述第一磁通相反的第三磁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
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产生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可动件的所述第一磁通,
所述第二励磁线圈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可动件之间产生方向与所述第一磁通相同的第四磁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励磁线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可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励磁线圈的匝数为1匝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卷绕有所述第一励磁线圈的轴与卷绕有所述第二励磁线圈的轴一致,所述第二励磁线圈的至少一部分以与所述第一励磁线圈重复的方式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电磁继电器在所述可动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还具备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调整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的至少一方在与另一方对置的对置面上具有凹部或凸部,以使得在所述可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妨碍所述可动件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表面以整面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具有投入用线圈和保持用线圈,在该保持用线圈中,在流动有与所述投入用线圈相同大小的电流的情况下产生的磁通密度比所述投入用线圈小,
在所述可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投入期间,所述投入用线圈被通电,在所述可动件被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保持期间,所述保持用线圈被通电。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中流动的电流能够在投入用电流和比所述投入用电流小的保持用电流之间切换,在使所述可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的投入期间,向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供给所述投入用电流,在将所述可动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的保持期间,向所述第一励磁线圈供给所述保持用电流。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二励磁线圈至少在1处位置以匝数比其他位置多的方式重叠卷绕。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以及所述第一固定件由电阻率比所述固定触点大的材料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可动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被覆盖构件覆盖。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在所述可动件的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切口部。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多个层。
CN201480042635.6A 2013-08-02 2014-07-23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5493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1072 2013-08-02
JP2013-161072 2013-08-02
JP2014-111586 2014-05-29
JP2014111586A JP6300157B2 (ja) 2013-08-02 2014-05-29 電磁継電器
PCT/JP2014/003864 WO2015015761A1 (ja) 2013-08-02 2014-07-23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220A CN105493220A (zh) 2016-04-13
CN105493220B true CN105493220B (zh) 2017-10-27

Family

ID=52431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2635.6A Active CN105493220B (zh) 2013-08-02 2014-07-23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95411B2 (zh)
JP (1) JP6300157B2 (zh)
CN (1) CN105493220B (zh)
DE (1) DE112014003554T5 (zh)
WO (1) WO20150157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243B (zh) 2013-06-28 2018-06-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DE102014107884A1 (de) * 2014-06-04 2015-12-17 Epcos Ag Relais
HUE035440T2 (en) * 2015-04-22 2018-05-02 Ellenberger & Poensgen Power relay for vehicle
JP6558571B2 (ja) * 2015-07-01 2019-08-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681579B2 (ja) 2015-07-01 2020-04-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石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CN104934803A (zh) * 2015-07-10 2015-09-23 项泽玉 智能可断电接线片
JP6425638B2 (ja) 2015-10-02 2018-11-21 ショット日本株式会社 高容量リレー用パイプリード付き気密端子およびその気密端子を用いたリレー用接点装置
KR101943365B1 (ko) 2015-10-14 2019-01-2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JP6104478B1 (ja) * 2016-03-25 2017-03-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
CN105914105A (zh) * 2016-06-14 2016-08-31 朱庆茂 一种磁保持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和工作方法
CN107527768B (zh) * 2016-06-17 2022-07-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2018037287A (ja) * 2016-08-31 2018-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US11139133B2 (en) * 2017-01-11 2021-10-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ical device
JP6599030B2 (ja) * 2017-07-26 2019-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開閉器
CN109637855A (zh) * 2017-10-09 2019-04-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磁开关和包括电磁开关的起动机
JP6952789B2 (ja) * 2017-11-21 2021-10-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装置
JPWO2019103062A1 (ja) * 2017-11-27 2020-11-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電気機器及び電気機器用ケース
CN112437966A (zh) * 2018-07-31 2021-03-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控制系统和断路系统
JP7115137B2 (ja) * 2018-08-21 2022-08-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263714B2 (ja) * 2018-08-24 2023-04-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10335786A (zh) * 2019-07-10 2019-10-15 安徽华然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交流接触器消弧控制器
FR3106694B1 (fr) * 2020-01-24 2022-02-18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Actionneur électromagnétique, appareil de commutation électrique comprenant un tel actionneur électromagnétique
JP7170214B2 (ja) 2020-03-18 2022-11-14 ショット日本株式会社 気密端子およびその気密端子を用いた接点装置
WO2021187527A1 (ja) 2020-03-18 2021-09-23 ショット日本株式会社 気密端子およびその気密端子を用いた接点装置
DE102021123868A1 (de) 2021-09-15 2023-03-16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s Schaltelement mit Statusindikator und Bausatz für ein solches
CN116264141A (zh) * 2021-12-13 2023-06-16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短路的继电器
US20230307201A1 (en) * 2022-03-24 2023-09-28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Contactor with multi-gap actuator
CN115332013A (zh) * 2022-10-13 2022-11-11 深圳市长天智能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智能继电器控制电路
CN116844919B (zh) * 2023-09-01 2024-01-16 新乡市景弘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分断的电磁继电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74087C (de) * 1929-03-27 Siemens Schuckertwerke Akt Ges Einrichtung zum Betaetigen von Selbstschaltern
EP0017575A1 (fr) * 1979-04-09 1980-10-15 Merlin Gerin Contacteur à commande d'ouverture rapide sur défaut
CN1063868C (zh) * 1996-01-22 2001-03-28 西门子公司 电开关装置
CN1092392C (zh) * 1997-04-18 2002-10-09 西门子公司 电磁开关装置
CN102918620A (zh) * 2010-06-17 2013-02-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4485A (en) * 1915-11-06 1916-11-14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Electrical protective device.
JPS5816104Y2 (ja) * 1976-06-11 1983-04-01 株式会社戸上電機製作所 電磁接触器
JPS57163939A (en) 1981-03-31 1982-10-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olenoid relay
JPH0487130A (ja) * 1990-07-26 1992-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接触器
JPH087130A (ja) 1993-12-17 1996-01-12 Shinko Jimuki Kk 券と自動発券・改札システム
JP3796788B2 (ja) * 1996-01-10 2006-07-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JP3735492B2 (ja) * 1999-07-19 2006-0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補助回転式スタータの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JP5810310B2 (ja) * 2011-06-27 2015-11-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74087C (de) * 1929-03-27 Siemens Schuckertwerke Akt Ges Einrichtung zum Betaetigen von Selbstschaltern
EP0017575A1 (fr) * 1979-04-09 1980-10-15 Merlin Gerin Contacteur à commande d'ouverture rapide sur défaut
CN1063868C (zh) * 1996-01-22 2001-03-28 西门子公司 电开关装置
CN1092392C (zh) * 1997-04-18 2002-10-09 西门子公司 电磁开关装置
CN102918620A (zh) * 2010-06-17 2013-02-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00157B2 (ja) 2018-03-28
WO2015015761A1 (ja) 2015-02-05
DE112014003554T5 (de) 2016-05-19
JP2015046377A (ja) 2015-03-12
US9595411B2 (en) 2017-03-14
CN105493220A (zh) 2016-04-13
US20160181038A1 (en)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3220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7615436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3500688B (zh) 一种含永磁电磁结构
JP4392555B2 (ja) 双方向アシストを備え、永久磁石を有した単コイルソレノイド、その製造方法、単コイルソレノイドのための非磁性スイッチ、単コイルソレノイドキット
JP5284882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04221118B (zh) 电磁接触器
CN105720777B (zh) 电磁促动器及使用方法
CN103534779B (zh) 电磁接触器
WO2007121427A3 (en) Electricity generating apparatus utilizing a single magnetic flux path
WO2006135802A3 (en) Electromagnetic drive for a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CN104718593B (zh) 用于中压真空断路器的电磁致动器
WO2018059791A1 (en) A medium voltage contactor
CN107615437A (zh) 电磁铁装置以及使用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2016143623A (ja) 電磁継電器
US9257250B2 (en) Magnetic relay device made using MEMS or NEMS technology
CN105321778B (zh) 磁接触器
CN102024630A (zh) 电磁脱扣器
JP6213818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06373836B (zh) 一种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WO2014056487A3 (de) Skalierbarer hochdynamischer elektromagnetischer linearantrieb mit begrenztem hub und geringen querkräften
Kim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method for a DC magnetic contactor with a permanent magnet
CN105960695A (zh) 电磁继电器
RU2798064C2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актуатор 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ереключающий блок, включающий в себя этот актуатор
US5221892A (en) Flux compression transformer
JP6210409B2 (ja) 電磁継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