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2192B -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胎面 - Google Patents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胎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2192B
CN105492192B CN201380079247.0A CN201380079247A CN105492192B CN 105492192 B CN105492192 B CN 105492192B CN 201380079247 A CN201380079247 A CN 201380079247A CN 105492192 B CN105492192 B CN 1054921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top side
tyre surface
tread
si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92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2192A (zh
Inventor
E·B·科尔比
C·E·扎拉克
M·威德姆耶
M·L·伊科诺莫夫
D·G·齐拉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Original Assignee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filed Critical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ublication of CN105492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2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21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21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29D30/542Retreading using envelopes or membranes provided with sealings for c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29D30/56Retreading with prevulcanised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68Cutting profiles into the treads of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2Replaceable tr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29D2030/541Abrading the tyre, e.g. buffing, to remove tread and/or sidewalls rubber, to prepare it for retre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29D2030/544Applying an intermediate adhesive layer, e.g. cement or cushioning element between carcass and t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和用于所述方法的胎面。此类方法的特定实施例提供轮胎胎面,所述轮胎胎面具有底侧和被配置成用于与地表面相接合的顶侧、在所述顶侧与所述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以及一对相对的横向侧,所述相对的横向侧限定了所述胎面的宽度,所述底侧具有从所述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以形成胎面花纹,所述沉没空隙的深度小于所述厚度并且所述顶侧不具有包括凹槽在内的任何暴露空隙。其它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轮胎胎面施布于轮胎胎体、将所述轮胎胎面固化至所述轮胎胎体、以及在所述粘合步骤之后沿所述胎面的所述顶侧在所述胎面厚度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

Description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胎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制造翻新轮胎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翻新轮胎的胎面。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模制用于翻新轮胎的轮胎胎面的方法和装置,所述翻新轮胎具有在翻新轮胎已磨损显著量之后出现的沉没空隙以及基本不具有凹槽的顶侧,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之后沿胎面的顶侧形成空隙。
背景技术
翻新轮胎包括新的胎面,所述新的胎面附接到先已存在的轮胎胎体。胎体被制备成通过去除在先胎面来收纳新的胎面(例如通过打磨操作)。新的胎面随后被施布于轮胎胎体并且固化,以将新的胎面紧固到胎体。固化翻新轮胎的方法包括将翻新轮胎至少部分地放置在柔性固化膜内,以在固化膜与轮胎之间产生密封流体室。翻新轮胎与安装固化膜的组合在本文中被称为轮胎-膜组件。
在操作中,多个轮胎-膜组件被放置在轮胎固化室(例如高压釜)内。每个轮胎-膜组件随后被放置成通过流体通道与歧管流体连通。歧管提供翻新轮胎固化过程的特定阶段期间每个流体通道所使用的压力或真空源,原因是压力源和真空源可操作地连接到歧管。
在翻新固化操作期间,即,在准备翻新固化过程(即,固化周期)以及翻新固化过程期间,每个轮胎-膜组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被置于真空下。而在真空下,固化室也被正加压,使得压力被施加于柔性固化膜。因此,柔性固化膜在固化操作期间被迫进入沿胎面顶侧(即,外侧或暴露侧)布置的凹槽以及其它尺寸足够的空隙中。由于这些柔性固化膜用于单独固化多个翻新轮胎,膜由于重复穿透沿胎面顶侧布置的凹槽以及尺寸足够的空隙而经历多个弯曲周期,从而可能显著地减少柔性固化膜的有效寿命。因此,需要提高固化膜的寿命。此外,通过将空隙布置于胎面的顶侧,某些不稳定性可能出现并且作用在胎面上,从而可能需要更注意在翻新操作期间维持胎面相对于轮胎胎体的正确对准。此外,固化膜可能倾向于压缩胎面,从而可能改变胎面的固化尺寸。因此,还需要通过减少任何不稳定性或者作用在胎面上或影响胎面的变形力来改进翻新过程。
形成具有沿翻新轮胎胎面的底侧布置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的任何此类胎面也是已知的,每个沉没空隙都向底侧开口并且在外部接地表面下方凹入或沉没,使得沉没空隙在胎面的顶侧不可见,但是之后在预定厚度的胎面已被磨掉时变得暴露。在此类情况下,任何此类沉没空隙都可以提供额外的胎面空隙和/或牵引边缘,以用于在轮胎胎面的磨损阶段增强轮胎性能。此外,代替使空隙延伸到底侧之上的深度,具有沿底侧布置的沉没空隙延长胎面的有效寿命,原因是胎面的剩余深度将不包括任何空隙并且因此将大体不可用。
这些沉没空隙可以在通过胎面模制操作将胎面施布于轮胎胎体之前预形成也是已知的。在施布于轮胎胎体之前固化的预成形胎面被称为预固化胎面。当预形成胎面时,沉没胎面空隙可以沿胎面的底侧(即,下侧)形成并且进入或穿过所述底侧,底侧是胎面的之后将粘合于外轮胎的侧面。在此类情况下,沉没空隙向胎面的底侧开口,并且因此,沉没空隙也向轮胎胎体的粘合表面开口。
然而,当具有顶侧凹槽或者其它空隙的预固化胎面还包括沿胎面底侧布置的沉没空隙(例如凹槽和/或沟槽)时,胎面变得硬度或刚性更小。这能够使得胎面更难处理,原因是胎面易于弯曲。例如,这可能使胎面更难相对于轮胎胎体对准。因此,需要提供更硬的胎面,以用于在轮胎胎面修复操作期间改进对其处理的目的。
此外,当一个或多个全深度空隙将胎面分为多个片件时在预固化胎面中形成全深度空隙是大体不实际的,其在翻新操作期间明显影响胎面相对于轮胎胎体的处理和对准。并且即使当不模制全深度空隙时,当沿胎面的两侧模制空隙时,由于制造公差和模具压力问题,难以非常靠近地精确地模制顶侧和底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包括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由此类方法形成的翻新轮胎、和用于此类方法中的轮胎胎面。此类方法的特定实施例包括提供轮胎胎面,所述轮胎胎面具有被配置成粘合到轮胎胎体的底侧、被配置成与地表面相接合的顶侧、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和限定了胎面的宽度的一对相对的横向侧,所述底侧具有从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以形成胎面花纹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的深度都小于厚度并且顶侧不具有包括凹槽在内的任何暴露空隙,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还被配置成当轮胎在轮胎胎面的有效寿命期间处于磨损配置时沿顶侧暴露。此类方法的进一步的步骤包括将轮胎胎面施布于轮胎胎体,其中粘合材料层布置于轮胎胎面与轮胎胎体之间、将轮胎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以及在粘合步骤之后沿胎面的顶侧在胎面厚度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
用于翻新轮胎胎体的轮胎胎面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包括:底侧,所述底侧被配置成用于粘合到轮胎胎体;顶侧,所述顶侧被配置成用于与地表面相接合,所述顶侧不具有任何暴露空隙。此类胎面还包括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以及一对横向侧壁,所述横向侧壁限定了胎面的宽度。此外,此类胎面包括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朝向顶侧从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从而形成胎面花纹,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的深度都小于轮胎胎面的厚度,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还被配置成当轮胎在轮胎胎面的有效寿命期间处于磨损配置时沿顶侧暴露。
通过下文对如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文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本发明的相似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位于轮胎模具中的轮胎胎面的剖视端视图。
图2是图1的预固化轮胎胎面的透视仰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被布置在轮胎胎体和粘合层顶部上以形成经组装翻新轮胎的图1的轮胎胎面的主剖面图,其中多个柔性固化膜被布置成包绕经组装翻新轮胎,以用于经历固化操作。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经历固化过程之后的图3的经组装翻新轮胎的主剖面图,其中多个空隙沿胎面的顶侧形成。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在顶侧中形成空隙之后的图4的轮胎胎面的顶部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备选实施例的在顶侧中形成空隙之后的翻新轮胎的主剖面图,其中顶侧空隙在沉没空隙之上对准。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2的预固化轮胎胎面的透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提供轮胎胎面、并入此类胎面的轮胎、以及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轮胎胎面的步骤。胎面包括被配置成用于粘合到轮胎胎体的底侧和被配置成用于与地表面相接合的顶侧,所述顶侧还被称为胎面的外侧或外部侧。胎面还包括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以及限定了胎面宽度的一对相对的横向侧。底侧具有沿底侧布置并且从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被配置成当轮胎在轮胎胎面的有效寿命期间处于磨损配置时沿顶侧暴露。应当注意到,“沉没”空隙是从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并且终止于顶侧下方胎面厚度内的位置处的空隙。换句话说,沉没空隙在胎面厚度内的胎面顶侧下方偏移期望的深度或距离。因此,沉没空隙的深度小于胎面厚度。
应当注意到,在特定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被布置成形成胎面花纹,所述胎面花纹是沉没空隙的预定布置,以提供特定的体积空隙比、表面空隙比、和空隙与接触表面沿胎面的宽度和长度的布置。体积空隙比是胎面的特定磨损深度处可获得的体积空隙相对于特定磨损深度处的胎面的总体积的比——其中总体积包括可获得的空隙和胎面材料二者。表面空隙比是胎面的特定磨损深度处沿胎面顶侧布置的表面空隙相对于特定磨损深度处胎面的可获得的总表面积的比——其中总面积包括沿顶侧布置的空隙和胎面区域二者。
在特定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胎面的顶侧不具有任何暴露空隙(包括凹槽),但是顶侧可以包括任何浅层和/或狭窄空隙。在此类情况下,目标是提供大体不具有柔性固化膜可以基本延伸到其中的任何空隙的顶侧,从而大体减少膜在每个固化操作中所经历的弯曲的量,以用于延长柔性固化膜的寿命的目的。此类浅层和/或狭窄空隙可以包括表面毛化、沟槽、以及足够浅层和/或狭窄以实现如本文中所讨论的本发明的任何预期目的的任何其它的浅层空隙或狭窄空隙。在任何实施例中,足够狭窄的空隙防止柔性固化膜显著或实质性穿透到空隙深度中。例如,在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足够狭窄的空隙具有等于或小于3mm、等于或小于2mm、或者等于或小于1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例如宽度)的尺寸。在任何实施例中,通过不提供实质空隙深度,足够浅层的空隙防止柔性固化膜的显著或实质性弯曲,否则柔性膜将穿透或延伸到所述实质空隙深度中。例如,在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足够浅层的空隙的深度等于或小于3mm、等于或小于2mm、或者等于或小于1mm。
在甚至更具体的实施例中,顶侧基本不具有所有空隙(包括凹槽和沟槽)。在此类实施例中,目标是提供更硬质的胎面,以用于在翻新操作期间改进对胎面的处理的目的以及/或者减少由于柔性固化膜在翻新操作期间作用在胎面上的任何不稳定性。在特定实施例中,目标还在于有利于使用具有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的常见布置的常见预固化胎面根据期望形成空隙沿顶侧的任何布置。
当在本申请中使用时,术语“空隙”大体被限定为在胎面的厚度内延伸的不连续部,例如沟槽或凹槽,无论空隙是否沿顶侧或底侧布置或者无论空隙是否是沉没空隙都是如此。沟槽是宽度通常例如等于或小于2毫米(mm)或者等于或小于1mm的狭窄凹槽或狭缝。在其最狭窄的形式下,沟槽可以在胎面厚度中形成薄片。在特定实施例中,沟槽被描述成具有允许沟槽在行进通过轮胎压痕(轮胎与地面相接合的位置)时闭合或塌陷、或者保持基本闭合的宽度,即使沟槽的任何侧面可能相对于彼此移位或者以其它方式扭曲也是如此。
还应当注意到,凹槽的布置大体限定了胎面元件,例如肋或胎面凸耳。肋被限定为沿胎面的长度连续延伸的大量胎面材料,使得当胎面围绕轮胎胎体环形地布置时,肋围绕轮胎的圆周连续地延伸。如果肋不连续,其被称为胎面凸耳,所述胎面凸耳是胎面材料块体。
还应当领会,空隙可以具有沿胎面长度和/或宽度在任何方向上延伸的长度。例如,空隙可以是纵向或横向的凹槽或沟槽。纵向凹槽大体在胎面长度的方向上延伸,当胎面围绕轮胎胎体布置时,胎面长度可以围绕轮胎周向地延伸。还能够构想,纵向凹槽可以在安装于轮胎上时相对于轮胎的周向方向偏置一定角度延伸。横向凹槽大体沿胎面宽度的方向、或者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偏置一定角度延伸,其中横向凹槽沿垂直于胎面的纵向中心线(所述纵向中心线沿胎面长度的方向延伸)的方向延伸。应当领会,任何空隙的长度可以根据期望沿任何线性或非线性路径延伸。
此类方法的特定实施例还包括将胎面施布于轮胎胎体的步骤,其中粘合材料层布置于轮胎胎面与轮胎胎体之间。在这样做的过程中,翻新轮胎被组装。在翻新操作期间,轮胎胎面(即,“翻新”)被布置在轮胎胎体之上。当轮胎胎面包括胎面条,例如当在平板模具中模制时,胎面围绕轮胎胎体缠绕。当轮胎胎面是环形胎面带时,胎面带围绕轮胎胎体定位,其中轮胎胎体被布置在胎面带的中心开口内。应当领会,粘合层可以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将预固化轮胎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的任何粘合材料。例如,粘合材料可以包括可固化并且通过交联促进粘合的任何弹性或聚合材料,例如天然或合成橡胶。在特定实施例中,在执行组装步骤的过程中,粘合层包括未固化粘合材料。
此类方法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将胎面粘合、或固化到轮胎胎体的步骤。应当领会,可以采用用于将胎面固化到轮胎胎体的任何已知的方法。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柔性固化膜沿轮胎胎面的顶侧布置,使得在粘合或固化的步骤期间,柔性膜从顶侧延伸到空隙中,以沿朝向底侧的方向有力地接合并且使易碎连接器向下移位到空隙中。在围绕经组装翻新轮胎的至少一部分胎面布置柔性固化膜的过程中,密封流体室形成于柔性固化膜与轮胎(包括轮胎胎面)之间。当组装时,柔性固化膜和轮胎形成轮胎-膜组件。应当领会,柔性固化膜维持新的胎面相对于轮胎胎体的正确对准。膜还有利于膜隔室(以及密封轮胎组件)与固化容器的固化室之间的压力差,轮胎-膜组件被布置在所述固化室内,以通过根据任何期望的固化规律施加热和/或压力来将胎面固化到轮胎胎体。
应当领会,柔性固化膜可以包括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用于固化轮胎的任何柔性膜,所述柔性膜可以包括围绕轮胎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固化膜。例如,膜可以基本围绕整个轮胎延伸,膜包括一个或多个部段。通过进一步的例子,经组装翻新轮胎可以安装于轮上并且一个或多个固化膜被布置成从轮且围绕经组装翻新轮胎和布置于其上的胎面延伸。在此类例子中,柔性固化膜沿轮胎胎面的顶侧并且相对于一对轮胎胎体侧壁中的每一个向下延伸,以与轮相接合,从而沿胎面和侧壁在膜与轮胎之间形成密封流体室。第二密封流体室随后形成于轮胎胎体的内侧与轮之间。
翻新固化过程大体在固化容器(例如,高压釜)内执行。固化容器大体包括固化室,从而提供轮胎-膜组件在其中固化的受控环境。通常在固化过程期间,基于配方或公式将固化室加压至期望压力并且加热至期望温度。在执行粘合或固化的步骤期间,此类方法的特定实施例包括将轮胎-膜组件的密封流体室置于基本真空下。这通常发生在固化过程开始,压力和热在固化容器的固化室中施加于轮胎-膜组件之前。当在本文中使用时,“真空”或“真空下”指提供等于零psia(磅/平方英寸绝对压)的流体压力,并且“基本真空”或“基本真空下”指5至0(零)psia。“部分真空”表示小于14.7psia、小于10psia、小于8psia、小于5psia、或者小于3psia的压力。此类方法的额外步骤还可以包括将流体通道连接到轮胎-膜组件的固化膜,以将密封流体室置于与压力源(被配置成根据需要提供正压力和/或真空压力)流体连通。压力源可以包括压缩器或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它装置。
此类方法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包括在粘合步骤之后沿胎面的顶侧在胎面厚度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的步骤。在各个实施例中,由于最初提供的胎面不具有沿胎面的顶侧布置的至少任何凹槽,在胎面粘合到轮胎之后(例如在执行固化操作之后),可以沿顶侧并且进入胎面的厚度形成期望的空隙布置。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或多个凹槽形成到顶侧中。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空隙或多个空隙(无论是沟槽和/或凹槽)形成在顶侧中——例如当所提供的原始胎面基本不具有空隙时。在特定实施例中,沿顶侧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空隙形成与沉没空隙沿底侧的布置不同的空隙的布置。但是,尽管不是必需的,但在更具体地实施例中,沿顶侧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空隙与沉没空隙相交,使得相交空隙(即,顶部和沉没空隙)彼此流体连通。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沿顶侧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空隙被布置于顶部之上,使得每个都与相应的沉没空隙重叠并且对准,以便产生从顶侧向胎面的底侧延伸的组合全深度空隙。换句话说,组合全深度空隙延伸穿过胎面的全部厚度。还应当注意到,无论沿顶侧形成的任何空隙是否与任何沉没凹槽流体连通,在特定实施例中,沿顶侧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空隙的深度与从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的深度重叠,使得沿顶侧布置的任何此类空隙超过任何沉没空隙的顶端延伸到胎面厚度中。通过这样做,沿顶侧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空隙以及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至少一个暴露于胎面的磨损顶侧。应当领会,在某些实施例中,指示符(例如浅层空隙或标记)沿胎面的顶侧布置,以识别固化之后沿顶侧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中的任何空隙的位置。指示符还可以识别将形成的空隙的类型(例如沟槽或凹槽)以及将形成的宽度和/或深度。
应当理解,可以通过使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胎面去除构件的任何方法来执行在胎面厚度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的步骤。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胎面去除构件包括用于去除胎面厚度的磨耗构件。在特定实施例中,磨耗构件是旋转构件,所述旋转构件沿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具有由磨耗材料形成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切割表面的外周,以便在与胎面相接合的同时在旋转构件旋转时去除胎面材料。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加热刀片切入胎面的厚度中,以去除胎面的厚度。在任何情况下,胎面去除构件可以成形为形成具有反映胎面去除构件的形状的期望形状的空隙。
现在将结合与本申请一起提交的附图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上文所讨论的方法的特定实施例,从而举例说明与胎面的特定实施例相关联的方法的执行。
参照图1和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形成示例性轮胎胎面110的模具100。模具100包括第一模具构件102和第二模具构件104,所述第一模具构件和第二模具构件限定了其中形成了相应的胎面的模制腔106。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一模具构件102形成了胎面110的底侧112,所述底侧被配置成用于粘合到轮胎胎体,而第二模具构件104形成胎面110的顶侧114,所述顶侧被配置成用于与地表面相接合。胎面110的厚度在底侧112与顶侧114之间延伸。胎面110在相对的横向侧116、116之间延伸,从而限定了胎面的宽度。
应当注意到,胎面的顶侧114不具有空隙(包括凹槽)。还应当注意到,顶侧114基本不具有其它空隙,但是顶侧可以包括如本文中所讨论的任何浅层和/或狭窄空隙。例如,这些浅层和/或狭窄空隙可以包括表面毛化、沟槽、以及足够浅层和/或狭窄以实现本文中所讨论的本发明的任何预期目的的任何其它的浅层空隙或狭窄空隙。在其它实施例中,顶侧基本不具有所有空隙。
就底侧112而言,示出包括延伸到胎面中的多个沉没空隙120、122(包括凹槽)。具体而言,多个空隙120、122包括纵向凹槽120和横向凹槽122。可以说纵向凹槽120和横向凹槽122的布置在胎面110的底侧112中限定了胎面花纹,所述胎面花纹在胎面厚度的特定磨损厚度处限定了期望的体积空隙比和/或表面空隙比。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纵向凹槽120沿胎面长度的方向并且平行于或沿胎面的纵向中心线延伸。此外,横向凹槽122图示为沿胎面宽度的方向并且相对于胎面的横向侧116、116和胎面的纵向中心线中的至少一个偏置地在胎面110的相对横向侧116、116之间延伸,使得横向沉没凹槽122与胎面的外部流体连通。由于横向凹槽还借助于横向和纵向凹槽相交而与纵向凹槽流体连通,纵向凹槽还与胎面的外部流体连通。
沉没空隙120、122以及具有等于或小于1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的尺寸的任何顶部空隙可以通过任何过程形成。例如,在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沉没空隙被模制到胎面中。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通过从胎面磨耗或切割材料来通过从胎面去除胎面材料而形成沉没空隙。胎面110可以是未固化或预固化胎面,并且如果是预固化的,沉没空隙120、122可以在固化之前或之后形成于胎面中。
一旦胎面已形成,胎面被施布于轮胎胎体。在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胎面110图示为被施布于轮胎胎体130,使得胎面的底侧112被布置在粘合层132的顶部之上,所述粘合层布置于胎面与轮胎胎体之间,以用于将胎面粘合到胎体的目的。固化膜134至少部分地围绕轮胎胎体130和胎面110定位,使得固化膜沿胎面的顶侧延伸,以形成基本气密的壳体(被称为密封流体室)。端口136设置于膜134中并且与歧管(未示出)流体连通,以用于从膜134的内部去除流体从而形成基本真空,并且可以用于根据期望通过正压力加压。由于顶侧114并不包含任何空隙(包括凹槽),柔性固化膜134在固化操作期间不实质上变形到胎面厚度中,从而延长固化膜的寿命。最终,轮胎胎面110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固化或以其它方式粘合到轮胎胎体130。
一旦轮胎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并且柔性固化膜被去除,沿胎面的顶侧并且进入胎面厚度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被称为顶侧空隙)。应当领会,沿顶侧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的步骤可以根据期望沿顶侧形成沿胎面宽度或长度方向、或相对于其偏置一定角度地延伸的任何空隙布置(不论是凹槽还是沟槽),从而可以获得期望的胎面花纹。此外,空隙可以延伸到胎面厚度的任何期望深度。例如,参照图5,空隙形成于胎面110中,空隙包括纵向凹槽140和横向凹槽14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顶侧空隙140、142延伸到胎面厚度T中的深度dT足以在相交位置144处与从底侧112延伸到胎面厚度中深度dB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120、122相接合。在特定实施例中,当将由沿顶侧形成的空隙接合的沉没空隙是不与胎面的横向侧流体连通或者以其它方式不与胎面的外部流体连通的沉没空隙时此情况是最期望的。此沉没空隙被称为“未通气沉没空隙”,其中未通气沉没空隙设置为120’、122’。因此,通过使未通气空隙与沿顶侧形成的空隙相接合,通过将沉没空隙置于与胎面和轮胎的外部流体连通使沿顶侧形成的空隙向沉没空隙通气。通过这样做,之前被捕获在沉没空隙内的气体能够在轮胎操作期间根据需要消散——从而允许任何加热和/或加压气体在轮胎操作期间释放。还应当领会,可以通过在胎面厚度中布置从未通气沉没空隙并且向胎面的顶侧的开孔或者通过布置从任何未通气沉没空隙和胎面的横向侧延伸的额外的沉没空隙或者与胎面的外部侧流体连通的任何其它的空隙来使未通气沉没空隙通气。但是,通过沿顶侧形成任何空隙以与沉没空隙相交,即使在已提供通气时实现改进的通气。
应当领会,沿顶侧形成的顶侧空隙可以与沿胎面厚度的深度方向的沉没空隙错开,这在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其中顶侧空隙140、142沿胎面宽度或长度的任一个或两个方向(即,沿胎面的宽度或长度方向)移位到不在沉没空隙的顶部上完全对准的位置处。在此类情况下,顶侧空隙可以或可以不与沉没空隙相交。但是,还应当领会,一个或多个顶侧空隙可以沿胎面厚度的深度方向与沉没空隙基本对准(即,重叠),其中顶侧空隙被认为基本或完全地布置于沉没空隙的顶部之上。在此类情况下,应当理解,顶侧可以或者可以不充分地延伸到胎面厚度中以与沉没空隙相交,并且由此将沉没空隙置于与顶侧空隙流体连通。在顶侧空隙被布置于沉没空隙的顶部之上并且与沉没空隙相交的情况下,组合全深度空隙形成为包括顶侧空隙的深度和沉没空隙的深度。在此类情况下,组合全深度空隙是延伸穿过胎面的全厚度的全深度空隙。在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组合全深度空隙146图示为均通过将顶侧空隙140布置于沉没空隙120、122的顶部之上来形成,其中顶侧空隙也与沉没空隙相交。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应当领会,通过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形成于胎面底侧中的胎面花纹可以沿顶侧复制,以形成空隙或者少于全部沿胎面的顶侧或底侧布置的特定空隙的单个全深度胎面花纹。
如本文中其它部分所讨论的,应当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法或机构可以用于通过从固化胎面去除材料来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例如,参照图4的实施例,使用材料去除构件150(包括旋转磨耗构件)沿顶侧114形成多个空隙140(包括纵向凹槽)。如本文中其它部分所讨论的,磨耗构件外周可以包括磨耗材料或者一个或多个磨耗特征。例如,在特定实施例中,磨耗材料包括硅。例如,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磨耗特征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突出部、边缘或者切割边缘或刀片。应当领会,材料去除构件可以用于任何手动或自动材料去除过程中。
在图6中所示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非旋转材料去除构件150’。去除构件包括切片穿过胎面材料的切割刀片。在特定实施例中,为了协助切割操作,切割刀片被加热,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刀片可以例如通过将振动能量引入刀片而搅动。
为了控制由材料去除构件形成的顶侧空隙的深度,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深度控制构件。深度控制构件可以包括适于并且被配置成用于控制空隙形成深度的任何结构。例如,在图4中,一对深度控制构件152被配置成控制材料去除构件150沿顶侧114形成空隙的深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深度控制构件152均包括可旋转构件,例如盘或辊。图示的深度控制构件152沿共同的旋转轴线R与磨耗构件150共轴地旋转。在其它实施例中,任何旋转深度控制构件152都可以围绕与旋转材料去除构件150的旋转轴线不同的轴线旋转。
应当领会,深度控制构件可以以任何方式控制深度。例如,代替通过旋转沿胎面移动的控制构件,控制构件可以通过滑动运动沿胎面平移。还应当领会,任何深度控制构件都可以是可调节的——例如通过调节其位置、尺寸、或者通过代替(其中采用不同的深度控制构件)来调节材料去除构件形成空隙的深度。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形成不同深度的空隙,具有不同外径的旋转材料去除构件可以代替或者具有不同外径的深度控制构件可以代替现有的深度控制构件中的每一个。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它的装置或机构来实现深度控制。例如,独立于材料去除构件的可旋转构件可以通过任何调节构件(例如通过致动器、动力缸、螺杆驱动、选择性可调节轨道或者伸缩臂)相对于胎面延长或缩回。
根据进一步的改进,顶侧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指示符以用于在形成顶部空隙的步骤中确定沿顶侧形成空隙的位置。在特定实施例中,这些指示符包括浅层空隙,例如从顶侧并且进入胎面厚度中延伸至3mm或更小、2mm或更小、或者1mm或更小的深度的空隙。除此之外或者备选地,指示符可以包括标记,例如表面纹理或者与胎面材料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以指示用于形成顶侧空隙的期望或预定的位置。应当领会,浅层空隙或标记可以包括蚀刻。指示符可以不仅指示位置,还指示将形成的空隙的宽度、长度、和/或类型(例如沟槽或凹槽)。参照图7中的示例性实施例,胎面110的顶侧114图示为包括浅层空隙或者标记148(包括蚀刻),从而表示例如用于形成图5中所示的纵向和横向凹槽的位置。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操作或装置、例如通过使用旋转磨耗或者切割构件或激光器来形成表面蚀刻。
应当领会,沿胎面的顶侧形成空隙以及任何指示符可以由任何手动或自动过程或机器来形成,其可以包含处理器和被配置成存储用于执行本文中所讨论和构想的方法的指令的存储装置。
本发明可以用于翻新轮胎,并且具体而言用于重型卡车和挂车。重型卡车轮胎包括转向和驱动轮胎以及挂车轮胎。然而,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轮胎,以形成新的或翻新的轮胎,并且这样一来,任何类型的轮胎都可以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与本发明一起使用的示例性轮胎类型还包括轻型卡车轮胎、越野轮胎、公共汽车轮胎、飞机轮胎、自行车轮胎、摩托车轮胎、以及客车轮胎。
当在本文中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将被认为指示开放群组,所述开放群组可以包括未具体描述的其它元件。术语“一个”以及词语的单数形式应当被认为包括所述词语的复数形式,使得术语表示提供某物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可互换地使用。术语“单个”应当用于指示一个并且仅一个某物是预期的。类似地,预期特定数量的某物时使用其它特定的整数值,例如“两个”。术语“优选地”、“优选的”、“优选”、“可选地”、“可以”以及类似的术语用于指示被称为本发明的可选(即,非必须)特征的物品、条件或步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被描述成“a与b之间”的范围包括“a”和“b”的值。
尽管已参照其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此类描述仅通过说明的方式并且不应当被理解成对所主张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和内容将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术语限定。此外应当理解,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所讨论的任何特定实施例的特征都可以与本文中以其它方式讨论或构想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Claims (28)

1.一种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轮胎胎面,所述轮胎胎面具有被配置成粘合到轮胎胎体的底侧、被配置成与地表面相接合的顶侧、在所述顶侧与所述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和限定了所述胎面的宽度的一对相对的横向侧,所述顶侧不具有包括凹槽在内的任何暴露空隙,但是顶侧能够包括浅层空隙和/或狭窄空隙,所述浅层空隙的深度等于或小于3mm,所述狭窄空隙具有等于或小于3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的尺寸,所述底侧具有从所述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以形成胎面花纹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的深度都小于厚度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还被配置成当轮胎在所述轮胎胎面的有效寿命期间处于磨损配置时沿所述顶侧暴露;
将所述轮胎胎面施布于所述轮胎胎体,其中粘合材料层布置于所述轮胎胎面与所述轮胎胎体之间;
将所述轮胎胎面粘合至所述轮胎胎体;以及
在粘合步骤之后沿所述胎面的顶侧在胎面厚度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顶侧不具有任何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轮胎胎面的步骤包括模制所述轮胎胎面,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从所述底侧模制到胎面厚度中以形成胎面花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包括从所述胎面的横向侧中的至少一个沿胎面宽度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横向沉没空隙,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沉没空隙与所述胎面的外部流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还包括沿胎面长度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纵向沉没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纵向沉没空隙和所述横向沉没空隙是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纵向沉没空隙和所述横向沉没空隙形成沉没空隙的胎面花纹,从而在胎面厚度的特定磨损层处限定空隙比和接触表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至少部分地围绕组装翻新轮胎布置固化膜使得所述固化膜沿所述胎面的顶侧延伸来执行将所述轮胎胎面粘合到所述轮胎胎体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由磨耗或切割操作来从所述轮胎胎面去除胎面材料来执行沿所述胎面的顶侧在胎面厚度中形成所述一个或多个空隙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手动过程来执行沿所述胎面的顶侧在胎面厚度中形成所述一个或多个空隙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沿所述顶侧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空隙布置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的顶部之上并且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相交,从而均形成组合全深度空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沿所述顶侧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空隙相对于沿所述底侧的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至少一个错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顶侧包括一个或多个指示器,以用于在成形步骤中确定沿所述顶侧形成所述一个或多个空隙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器中的每一个都是朝向所述底侧从所述顶侧延伸的空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自动过程来执行沿所述胎面的顶侧在胎面厚度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浅层空隙的深度等于或小于2m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浅层空隙的深度等于或小于1mm。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狭窄空隙具有等于或小于2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的尺寸。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狭窄空隙具有等于或小于1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的尺寸。
20.一种用于翻新轮胎胎体的轮胎胎面,所述轮胎胎面包括:
底侧,所述底侧被配置成用于粘合到轮胎胎体;
顶侧,所述顶侧被配置成用于与地表面相接合,所述顶侧不具有包括凹槽在内的任何暴露空隙,但是顶侧能够包括浅层空隙和/或狭窄空隙,所述浅层空隙的深度等于或小于3mm,所述狭窄空隙具有等于或小于3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的尺寸;
厚度,所述厚度在所述顶侧与所述底侧之间延伸;
一对横向侧壁,所述一对横向侧壁限定了所述胎面的宽度;以及
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朝向所述顶侧从所述底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从而形成胎面花纹,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的深度都小于所述轮胎胎面的厚度,所述一个或多个沉没空隙中的每一个还被配置成当所述轮胎在所述轮胎胎面的有效寿命期间处于磨损配置时沿所述轮胎的胎面顶侧暴露。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顶侧包括一个或多个指示器,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器被配置成用于在形成步骤中确定沿所述顶侧形成一个或多个空隙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器中的每一个都是朝向所述底侧从所述顶侧延伸的空隙。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器中的每一个都是沿所述顶侧布置的表面标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表面标记包括与形成胎面厚度的弹性体材料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浅层空隙的深度等于或小于2mm。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浅层空隙的深度等于或小于1mm。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狭窄空隙具有等于或小于2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的尺寸。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轮胎胎面,其中所述狭窄空隙具有等于或小于1mm的横向于胎面厚度的尺寸。
CN201380079247.0A 2013-08-30 2013-08-30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胎面 Active CN1054921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3/057726 WO2015030825A1 (en) 2013-08-30 2013-08-30 Methods for forming a retreaded ti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2192A CN105492192A (zh) 2016-04-13
CN105492192B true CN105492192B (zh) 2018-10-30

Family

ID=5258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9247.0A Active CN105492192B (zh) 2013-08-30 2013-08-30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胎面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7248B2 (zh)
CN (1) CN105492192B (zh)
WO (1) WO20150308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86183S1 (en) * 2014-12-17 2017-05-09 Caterpillar Inc. Tread
IT201700000473A1 (it) 2017-01-03 2018-07-03 Bridgestone Europe Nv Metodo ed impianto di ricostruzione a freddo di un pneumatico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2926A (zh) * 2009-06-30 2012-11-28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翻新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7988A (en) 1932-02-01 1932-09-20 Seiberling Rubber Co Pneumatic tire
US2143528A (en) 1937-06-18 1939-01-10 Us Rubber Co Pneumatic tire
FR858389A (fr) 1939-04-25 1940-11-23 Perfectionnements aux pneumatiques
NL92699C (zh) 1955-07-26
DE1228525B (de) * 1958-03-06 1966-11-10 Lemfoerder Kunststoff G M B H Kraftfahrzeugreifen
US3739662A (en) 1971-01-15 1973-06-19 Matthews J & Co Retread tire ma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E786350A (fr) * 1971-08-02 1973-01-17 Michelin & Cie Dispositif a sculpter les enveloppes de pneumatiques
US3919020A (en) * 1974-07-19 1975-11-11 Goodyear Tire & Rubber Method of retreading a tire
US3963066A (en) 1975-03-25 1976-06-15 Schwartz Kenneth P Reversible replaceable tread tire
US4237955A (en) * 1979-01-25 1980-12-09 Brad Raga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rooving tires
GB2061837A (en) 1979-10-31 1981-05-20 Dunlop Ltd Tyre treads
FR2548097A1 (fr) 1983-06-16 1985-01-04 Michelin & Cie Bande de roulement pour pneumatique et pour bandage elastique
JP2619045B2 (ja) * 1988-03-29 1997-06-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用プレキュアトレッ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JP2832212B2 (ja) 1989-01-19 1998-12-09 敏雄 金子 自動車用タイヤ
JPH07108607B2 (ja) 1989-11-09 1995-11-2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隠しサイプを有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169913A (ja) 1991-12-19 1993-07-0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IT1273333B (it) * 1994-02-24 1997-07-08 Pirelli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per la tracciatura di un disegno d'impronta sulla fascia battistrada di un pneumatico
SE512535C2 (sv) 1998-06-16 2000-04-03 Soeren Joelsson Anordning vid däck och förfarande vid tillverkning av däck
PT1131216E (pt) * 1998-11-19 2003-08-29 Pirelli Pneu para rodas de veiculos
JP4454936B2 (ja) * 2001-05-03 2010-04-21 ソシエテ ド テクノロジー ミシュラン 再溝付け可能トレッドおよび再溝付け方法
US6619351B2 (en) 2001-05-18 2003-09-1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wo piece tire with a convective cooling system
DE10133430A1 (de) 2001-07-10 2003-01-23 Continental Ag Lauflächenprofil für einen Fahrzeugreifen, Stift als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Laufflächenprofiles und Vulkanisationform mit einem solchen Stift
DE10309759A1 (de) 2003-03-06 2005-01-27 Klaus Jebens Pneumatischer Fahrzeugreifen
US7252728B2 (en) 2004-07-12 2007-08-0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Method for forming a pneumatic tire
JP2007331597A (ja) * 2006-06-15 2007-12-27 Bridgestone Corp プレキュアトレッド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更生タイヤ
BRPI0622016A2 (pt) 2006-10-31 2011-12-20 Michelin Rech Tech banda de rodagem, molde para uma banda de rodagem e pneumático recauchutado
FR2931389B1 (fr) 2008-05-20 2010-05-14 Michelin Soc Tech Bande de roulement de pneu pour engin de genie civil
BRPI0823223A8 (pt) 2008-11-05 2016-01-05 Soc Tech Michelin Banda de rodagem de pneumático moldada.
WO2011002448A1 (en) 2009-06-30 2011-01-06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Retread tire having tread band matched to base tread
US8651152B2 (en) 2009-06-30 2014-02-18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Tread band for retreaded tire
US8298463B2 (en) 2010-04-14 2012-10-30 Bridgestone Bandag, Llc Double tread
EP2658729A4 (en) 2010-12-29 2014-10-29 Michelin Rech Tech PNEUMATIC REPAIRED PRE-CURED PERSONALIZED
JP5790213B2 (ja) 2011-07-04 2015-10-0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更生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MX2014004901A (es) 2011-10-31 2014-05-28 Michelin Rech Tech Ranuras de altura variable en bandas de rodadura de capas de desgaste multiples para neumaticos recauchutados.
EP2794305B1 (en) 2011-12-20 2019-05-29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Transverse grooves providing venting in treads for retreaded tires
JP6244649B2 (ja) * 2013-04-25 2017-12-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32738B2 (ja) * 2013-05-10 2017-11-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3107161A1 (de) * 2013-07-08 2015-01-22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luftreife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2926A (zh) * 2009-06-30 2012-11-28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翻新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2192A (zh) 2016-04-13
US20160207267A1 (en) 2016-07-21
US10717248B2 (en) 2020-07-21
WO2015030825A1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7589B2 (en) Method of retreading a tire
EP2632743B1 (en) A tire tread with sipes and a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tire tread with sipes
JP2015193268A (ja) タイヤをリトレッドするための方法
EP2448751B1 (en) Retreaded tire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JP2012531348A (ja) ベーストレッドに整合したトレッドバンドを有するリトレッドタイヤ
US9370971B2 (en) Methods for retreading a tire
CN105492192B (zh)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胎面
CN105593033B (zh) 使用真空以增加预固化胎面的有效花纹深度
US20160221288A1 (en) Method of making pre-cured tread with textured bottom
EP2914418B1 (en) Method for making retreaded tires
JP2011079352A (ja) プレキュアトレッド及び更生タイヤ
CN105050803A (zh) 使用预组装胎面的轮胎翻新的改进方法
AU201138251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ot recapping of a retreaded tire
WO201606093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 tread band
CN105050804A (zh) 使用间隔件的轮胎翻新的改进方法
US20120216933A1 (en) Tire design for ease of inner liner removal and method there for
JPS61239938A (ja) 更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05050802A (zh) 用邻接胎面组件翻新轮胎的改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7

Address after: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Applicant after: Compagnie General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ddress before: French Clermont Ferrand

Applicant before: Compagnie General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Applicant before: Michelin Research &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