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0804A - 使用间隔件的轮胎翻新的改进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间隔件的轮胎翻新的改进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50804A CN105050804A CN201380074972.9A CN201380074972A CN105050804A CN 105050804 A CN105050804 A CN 105050804A CN 201380074972 A CN201380074972 A CN 201380074972A CN 105050804 A CN105050804 A CN 1050508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ead
- tire
- package
- tread package
- top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29D30/56—Retreading with prevulcanised tr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41—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omprising different tread rubber lay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52—Unvulcanised treads, e.g. on used tyres; Retreading
- B29D30/54—Retreading
- B29D2030/544—Applying an intermediate adhesive layer, e.g. cement or cushioning element between carcass and t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包含轮胎面和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配置成接收胎面的环形轮胎胎体;以及提供各自包括独立结构的多个胎面组件。接着组装所述多个胎面组件以形成轮胎面,所述轮胎面具有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所述顶侧配置成在轮胎操作期间接合地表面,所述底侧配置成附接到环形轮胎胎体,所述环形轮胎胎体配置成接收所述轮胎面。将所述组装后的胎面粘合到所述轮胎胎体以形成翻新轮胎,使用在所述轮胎面与所述轮胎胎体之间的粘合层将所述轮胎面沿着所述环形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布置,其中粘合层包含未硫化弹性体材料,其在所述粘合的步骤期间被硫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翻新轮胎的方法,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用多个分离的、独立的胎面组件形成轮胎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轮胎变得磨损时,可以通过新轮胎面的应用来修复轮胎。例如大型卡车轮胎和公交车轮胎的轮胎胎体(即,外胎)经常翻新,这是常规轮胎管理计划的一部分。这些类型轮胎的轮胎胎体预计能用几十万英里并经得起若干次地新胎面粘附到其上。此类轮胎非常昂贵并且因此在购买时期望通过轮胎胎体的长使用寿命和翻新的低比较成本来抵消高初期成本。实际上,在此类轮胎的选择和购买中包含的经济因素通常要求原始轮胎能够被翻新三次或四次多(如果不能翻新更多次)。
翻新(又称为,修复)气动轮胎时可使用各种操作步骤和不同类型的设备。翻新磨损的轮胎时的第一步骤中的一个是(例如)通过被称为磨光的操作处理从轮胎胎体移除任何残留的胎面材料。接着将一层生胶(即,未硫化橡胶)(其被称为“缓冲胶”)涂覆到胎体以形成粘合层。这层未硫化橡胶可以直接挤到轮胎胎体上或轧制到胎体上。最后,将车轮触轨面应用在缓冲胶层的顶上。
在冷修复处理中,车轮触轨面是硫化橡胶,并且具有已经印压在其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中的胎面花纹。作为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此类预硫化车轮触轨面是指已经全部硫化或硫化到较小的一定程度但是已经经历一定程度的硫化处理的车轮触轨面。接着将组装后的翻新轮胎放入立式硫化罐中,并在压力下加热适当的一段时间以引起粘合层的硫化,并且因此将车轮触轨面粘合到轮胎胎体。术语“硫化”是指在橡胶封口胶中的弹性体分子之间形成交联,其另外也称为硬化。
在热修复处理中,轮胎面是未硫化橡胶,且在最初放置在轮胎胎体上时通常不具有或具有极少在其中形成的胎面花纹。将具有未硫化胎面的组装后的翻新轮胎放入轮胎模具中,并在压力下加热适当的一段时间以模制轮胎面且使其硫化而具有所希望的胎面花纹,并且使粘合层硫化,粘合层由此将轮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
在翻新处理的准备中从轮胎胎体磨光旧胎面移除了作为废弃物舍弃的橡胶。多数此类废旧橡胶通常在翻新处理期间作为车轮触轨面(其由于翻新处理而粘合到轮胎胎体)的底胎面部分的一部分替换。如果舍弃的废旧橡胶的量减少将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包含轮胎面、形成适用于组装轮胎面的多个胎面组件的方法、用于用多个分离的、独立的胎面组件形成轮胎面的方法、以及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以下步骤:提供配置成接收胎面的环形轮胎胎体;以及提供各自包括独立结构的多个胎面组件。另一步骤包含组装所述多个胎面组件以形成轮胎面,所述轮胎面具有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所述顶侧配置成在轮胎操作期间接合地表面,所述底侧配置成附接到环形轮胎胎体,所述环形轮胎胎体配置成接收轮胎面。又另一步骤包含将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以形成翻新轮胎,使用在轮胎面与轮胎胎体之间的粘合层将轮胎面沿着环形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布置,其中粘合层包含未硫化弹性体材料,其在粘合的步骤期间被硫化。
从如附图中所图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以下更详细的描述中将显而易见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标、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本发明的相同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在模具的模穴内模制的多个胎面组件的正视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截面1B的特写,其示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在模具中的对应连接件成型穴内布置的连接件。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包括肩部组件(其包括肋条)的胎面组件的正面顶视透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包括全长中心组件的胎面组件的正面顶视透视图。
图2C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包括部分长度中心组件的胎面组件的正面顶视透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以直立的布置示出的胎面组件的正面顶视透视图,所述胎面组件包括中心组件,所述中心组件包括具有底侧空隙的肋条且具有排气通道。
图3B是图3A的胎面组件的正面底视透视图,其以翻转的布置示出,以更好地示出在其中布置的排气通道。
图4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包括卷绕的一段图2B的胎面组件的胎面组件圈。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组装后的轮胎面的正面透视截面视图,所述组装后的轮胎面包括以邻接布置在轮胎胎体顶上布置的多个胎面组件,在所述胎面组件与所述轮胎胎体之间布置有粘合层以形成组装后的翻新轮胎。
图5B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组装后的轮胎面的正面透视截面视图,所述组装后的轮胎面包括以啮合布置在轮胎胎体顶上布置的多个胎面组件,在所述胎面组件与所述轮胎胎体之间布置有粘合层以形成组装后的翻新轮胎。
图5C是图5B的截面5C的特写图,其示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相邻胎面组件的啮合布置,其中其部分横跨在相邻胎面组件之间的介接处的胎面厚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延伸以形成重叠。
图6A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组装后的轮胎面的正面截面视图,所述组装后的轮胎面包括以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以形成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且沿轮胎面的最大厚度延伸的顶侧沟槽从而形成最大深度的沟槽的多个胎面组件,在胎面组件与底层保持结构之间布置有粘合层,在组装后的轮胎面顶上布置有顶侧填充层,在胎面与填充层之间布置有低粘附材料的低粘附层。
图6B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组装后的轮胎面的正面截面视图,所述组装后的轮胎面包括以并排的、邻接的布置而布置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的具有顶侧沟槽的多个胎面组件,在胎面组件与底层保持结构之间布置有粘合层,在组装后的轮胎面顶上布置有顶侧填充层,在胎面与填充层之间布置有低粘合性材料的低粘附层。
图7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组装后的轮胎面的正面截面视图,所述组装后的轮胎面包括以隔开关系布置从而在轮胎胎体顶上形成最大深度的顶侧沟槽的多个胎面组件,在胎面组件与轮胎胎体之间布置有粘合层,在顶侧沟槽内布置有间隔件以形成组装后的翻新轮胎,其布置在用于在硫化室内使组装后的翻新轮胎硫化的环绕的硫化薄膜内。
图8是沿图7中的线8-8截取的侧面截面视图,其示出在其中布置有空穴以形成顶侧沟槽内的对应伸出部分的间隔件的替代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包含轮胎面、形成适用于组装轮胎面的多个胎面组件的方法、用于用多个分离的、独立的胎面组件形成轮胎面的方法、以及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在更多具体实施例中,形成独立的胎面组件并布置多个胎面组件以组装适用于轮胎翻新的轮胎面。通过提供多个独立的胎面组件,可以实现更有效地使用模具的模压容量同时还能够由存货的不同胎面组件形成各种胎面中的任一个。在其它实施例中,胎面组件可配置成以不同定向使用从而获得不同的胎面设计,这能够减少不同胎面组件的存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包含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在此类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含提供配置成接收胎面的环形轮胎胎体的步骤。在翻新操作期间,通常通过经由研磨或磨光操作从轮胎上移除原始胎面的至少一部分来准备现有轮胎。轮胎的其余部分一般被称为轮胎胎体。例如,轮胎胎体形成环形物品,所述环形物品一般包含一对相对的侧壁,每个侧壁从胎缘向外径向延伸到在侧壁之间横向延伸的中心部分。在翻新处理期间,沿着中心部分的外侧布置胎面以形成翻新轮胎。换句话说,围绕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布置胎面。一般来讲,预先制造轮胎胎体,即,预先模制和硫化(或换句话说,硬化)轮胎胎体。可以采用任何所需胎面和轮胎胎体。下文参考图式进一步论述示例性轮胎面和轮胎胎体。然而,此处理可以适用于形成新轮胎,其中胎面和轮胎胎体都是新的。在应用胎面之前,可以在轮胎胎体与新胎面之间布置粘合材料的粘合层以促进在其之间的粘附和粘合。粘合材料可以包括适用于将新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上的其预期用途的任何已知的材料。例如,连接材料可以包含粘附剂或可借助于硬化而硫化的材料,例如天然或合成橡胶或其它弹性体和/或聚合材料,其通常被称为连结橡胶或缓冲胶。
此类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包含提供各自包括独立结构的多个胎面组件的步骤。如下文将进一步论述的,出于用多个胎面组件组装完整的轮胎面的目的,以独立结构(即,与其它胎面组件分离的单独的结构)提供多个胎面组件,其中胎面可以包含目前在任何已知胎面设计中包含的任何空隙特征,其可以沿着胎面的顶侧、胎面的底侧布置,或悬置在胎面的顶侧与底侧之间的胎面的厚度内。藉此,可以用包括多个胎面组件(其中的每个可以在类型、设计和/或大小上不同)的一个或多个不同胎面组件的任何组合和布置来组装轮胎面。例如,胎面组件可以包括长度配置成围绕胎面圆周延伸的胎面组件或长度配置成围绕轮胎圆周部分地延伸的胎面组件(其各自分别被称为全长胎面组件和部分长度胎面组件)。在具体实施例中,全长胎面组件包括或包含肋条,其中所述肋条的顶侧不包含任何纵向沟槽。在其它实施例中,部分长度胎面组件包括或包含突出部,其是部分长度肋条。借助于进一步的实例,胎面组件可以包括内部组件或肩部组件,其中肩部组件配置成形成胎面的外侧边缘且内部组件配置成布置在一对肩部组件之间。借助于进一步的实例,胎面组件包括实心部件或包含在胎面组件厚度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空隙特征的部件,其中空隙特征可以包括(例如)任何纵向或横向的沟槽或轮胎沟槽。因此,在具体实施例中,提供多个胎面组件的步骤包括提供包括全长胎面组件(例如,肋条,配置成围绕轮胎胎体的圆周在组件的相对末端之间连续地延伸)和/或部分长度胎面组件(例如,突出部,配置成围绕轮胎胎体的圆周部分地延伸)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多个胎面组件。因此,任何一个或多个胎面组件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形成任何胎面元件,例如肋条或突出部。
在其它变化形式中,多个胎面组件包括第一设计的第一多个胎面组件,其配置成以直立的布置或倒转的布置来布置。通过提供可以倒转方式用于组装胎面的胎面组件,可以在不对胎面组装和设计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实现存货的减少。应理解,配置成倒转的布置的胎面组件可以采用任何所需设计。例如,在特定情况下,第一多个胎面组件各自包含从第一侧延伸到胎面的厚度中的空隙,当以直立的布置来布置每个胎面组件时,所述第一侧配置成形成胎面顶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空隙配置成形成顶侧沟槽,当以倒转的布置来布置每个胎面组件时,所述第一侧又配置成形成胎面底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空隙配置成形成底侧沟槽。
应理解,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形成多个胎面组件,包含从任何未硫化或硫化弹性体(例如任何天然或合成橡胶)手动地分割并塑形胎面组件。然而,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模制操作形成独立的胎面组件以提供预硫化胎面组件。在更多具体实施例中,在单个模具中形成多个胎面组件。虽然可以在单个模具中形成适用于组装单个胎面的所有或少于所有的多个胎面组件,但是可以在单个模具中模制一定数量(完全或部分)的多个胎面组件。因此,由此得出,可以在单个模具中形成具有相同或不同类型、设计和/或大小的多个胎面组件。因此,在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步骤包含在单个模具中模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胎面组件的一定量的多个胎面组件。传统上,在模具中模制至少一个全宽胎面。取而代之,根据本发明,将以另外的方式用来模制全宽胎面的模具实际上配置成模制可以用来组装轮胎面的多个胎面组件。藉此,可以使用各种一个或多个不同胎面组件中的任一个选择性组装各种不同轮胎面设计中的任一个。此外,出于更有效地使用(并甚至最大化)模具体积以形成尽可能多的可用胎面的目的,当在胎面组装期间通过间隔开两个或更多个胎面组件形成胎面沟槽(本文中进一步论述)时,可以在模具中更紧密地形成胎面组件(而不是在模具中保持沟槽间隔)。例如,代替在模具中以沟槽的宽度间隔开胎面组件,采用更短的间隔以更好地最大化模具体积。虽然应理解,可以分开地模制每个胎面组件,但是在具体实施例中,模制的连接件在模具内的紧密布置的相邻胎面组件之间延伸。通过模制多个连接的胎面组件,可以更容易地将多个胎面组件从模具脱模并且在脱模之后进行处理。
一旦脱模,为了提供分离的、独立的胎面组件,通过分割和/或研磨连接件分离多个连接的胎面组件。因此,此类方法包含在模制多个胎面组件之后分离所述多个胎面组件。应理解,可以通过任何所需操作,例如(不限于)通过分割或研磨,从任何胎面组件大体上移除连接件的任何残余。
一旦分离,可以布置多个胎面组件中的每个以用于使用或储存。例如,如果多个胎面组件中的一个包括肋条,那么可以将肋条的长度卷绕成圈,其被储存且甚至可以被传输到任何本地或远程位置以用于在翻新操作期间组装轮胎面时的后续使用和放出。例如,在具体实施例中,在胎面模制制造工厂处形成圈并且随后发送到轮胎翻新工厂以用于在轮胎胎体上组装轮胎面。当多个胎面组件中的一个是突出部时,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也可以邻接或隔开的阵列(其具有一致的或不同的间隔)布置在可移动的底层结构(例如塑料薄层、膜、或本文中考虑的任何其它结构)顶上以例如形成后续卷绕并储存或甚至如上文与肋条圈相关联而论述地进行传输的一段胎面组件。因此,在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的具体的其它实施例中,提供多个胎面组件的步骤包含从包括具有不同设计的多种不同类型胎面组件的胎面组件存货中选择多个胎面组件。例如,胎面组件的存货是预硫化胎面组件。
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包含组装多个胎面组件以形成组装后的轮胎面的步骤,轮胎面具有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顶侧配置成在轮胎操作期间接合地表面,底侧配置成附接到环形轮胎胎体,环形轮胎胎体配置成接收轮胎面。应理解,胎面组件当具有等于胎面的厚度的厚度时可以任何组合和配置布置在胎面宽度的横向方向以及胎面长度的纵向方向上以形成轮胎面。轮胎面通常形成为沿着地面接合外侧或用于在轮胎操作期间与地表面接合的胎面的面包含胎面花纹。此地面接合外侧也称为胎面的顶侧。应理解,顶侧和相对的底侧(也称为底面)界定胎面的厚度。在特定情况下,胎面花纹包含一个或多个胎面特征,每个胎面特征包括沿着顶侧布置的空隙,所述空隙从顶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例如,胎面特征可以包括延伸到胎面厚度中的沟槽或轮胎沟槽。轮胎沟槽一般形成模制或切入胎面中细空隙。借助于进一步的实例,沟槽可以包括纵向和/或横向沟槽。“纵向沟槽”一般沿着胎面的长度纵长(纵向)延伸,而“横向沟槽”一般沿着胎面的宽度纵长(纵向)延伸。胎面的长度在胎面的纵长方向上延伸,而胎面的宽度在胎面的横着方向上延伸。当胎面布置在轮胎上时纵向沟槽可以围绕轮胎连续地延伸以形成周向沟槽。横向沟槽也可以跨胎面的宽度连续地延伸。应理解,任何沟槽均可以沿着任何线性或非线性路径纵长延伸。此外,应理解,任何沟槽可以沿着胎面的全长或全宽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延伸。包括沿着顶侧布置的空隙的胎面特征在本文中被称为外空隙或顶部空隙或顶侧空隙。应理解,如本文中另外所论述,可以在多个胎面组件中的任一个中形成任何胎面特征,或可以通过间隔开任何相邻胎面组件形成任何胎面特征。同样地,在空隙特征之间布置或延伸的形成顶侧一部分的胎面的部分(和沿着顶侧布置的任何表面,顶侧空隙特征从所述表面延伸到胎面厚度中)可以通过单个胎面组件形成,或通过两个或更多个相邻胎面组件的配合形成(例如,其中多个胎面组件经布置以形成肋条或突出部),其于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接缝。
由于多个纵向卷绕的胎面组件围绕轮胎胎体布置以形成组装后的胎面的宽度,应理解,每个周向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胎面组件在胎面长度方向上的布置。因此,当胎面组件是完全围绕轮胎胎体的圆周延伸的全长胎面组件时,在两个或更多个胎面组件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接缝或在单个胎面组件的末端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接缝。因此,代替使所有接缝对准以跨胎面宽度延伸(这将是现有技术中的整体式全宽胎面围绕轮胎胎体卷绕的情况),围绕胎面布置的多个接缝可配置成围绕轮胎胎体交错。因此,通过如所提议的使接缝交错,使用本发明可以避免现有技术胎面的用以牢固地连接横向连续接缝的接合胶带和卡钉。
一旦组装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包含将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以形成翻新轮胎的步骤,使用在轮胎面与轮胎胎体之间的粘合层将轮胎面沿着环形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布置,粘合层包含未硫化弹性体材料,其在粘合的步骤期间被硫化。在执行粘合的步骤时,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根据任何已知的工艺将组装后的轮胎面暴露于热量和压力下完成将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的步骤。例如,当多个胎面组件是预硫化胎面组件时,通过将组装后的轮胎放置到硫化包膜中以形成硫化组合件来完成粘合的步骤,其中硫化组合件布置在立式硫化罐的硫化室内。
在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中,沿着轮胎胎体组装胎面,其中以相邻的、邻接的布置来布置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确切地说,组装轮胎面的步骤包含围绕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并行地布置多个胎面组件以形成轮胎面。在特定情况下,在通过围绕轮胎胎体并行地布置多个胎面组件来组装轮胎面的步骤中,以邻接布置并排布置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并排布置意味着在胎面厚度内每个胎面组件的相对侧壁的一个胎面组件邻近于另一个胎面组件的布置,而邻接布置意味着相邻胎面组件之间的邻接接合。在具体实施例中,邻接布置包括啮合布置,其中相邻胎面组件的非平面侧壁互连、重叠、延伸到彼此中。虽然对于啮合布置不是必须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反向地相同的相邻胎面组件的侧壁之间实现啮合布置。
应理解,以邻接布置而布置的胎面组件可以不粘合到彼此,在具体实施例中,在预硫化胎面组件之间布置粘合材料以粘合相邻胎面组件。因此,在具体实施例中,组装轮胎面的步骤包括以粘合布置并排布置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多个胎面组件中的每个之间布置未硫化粘合材料,随后使未硫化粘合材料硫化以形成翻新轮胎。
还应理解,在此类实施例中,可以邻接布置并排布置所有的多个胎面组件,或可以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将在本文中进一步论述)。
在沿着轮胎胎体布置多个胎面组件时,应理解,粘合材料布置在组装后的胎面与轮胎胎体之间。例如,在特定情况下,沿着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布置粘合材料的粘合层,并且在粘合层顶上布置多个胎面组件以沿着轮胎胎体并行地组装胎面。
如上文与提供多个胎面组件的步骤相关联地更一般论述的,应理解,在组装胎面时,可以采用任何多种不同的胎面组件来组装胎面同时沿着轮胎胎体并行地布置胎面。例如,在组装轮胎面的步骤中,多个胎面组件包括第一设计的第一多个胎面组件,其中以直立的布置在粘合层顶上布置第一多个胎面组件的一部分并且以倒转的布置在粘合层顶上布置第一多个胎面组件的其它部分。在特定情况下,第一多个胎面组件各自包含从第一侧延伸到胎面的厚度中的空隙,当以直立的布置来布置每个胎面组件时,所述第一侧配置成形成胎面顶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空隙配置成形成顶侧沟槽,当以倒转的布置来布置每个胎面组件时,所述第一侧又配置成形成胎面底侧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空隙配置成形成底侧沟槽。
在以邻接布置组装胎面组件以形成轮胎面时,出于减少且甚至消除在轮胎面与轮胎胎体之间的气体截留的目的,可以采用气孔以将气体从胎面的底侧传送到胎面的顶侧。例如,在具体实施例中,在用多个胎面组件组装轮胎面的步骤中,底侧排气空隙布置成与多个胎面组件中的第一胎面组件的底侧流体连通,底侧形成胎面底侧的一部分,且底侧排气空隙延伸到与胎面顶侧流体连通的第一胎面组件的外侧。在更特定实施例中,底侧排气空隙布置成与从胎面顶侧延伸到胎面厚度中的顶侧排气空隙流体连通。虽然可以在单个胎面组件内布置此顶侧排气空隙,但是在具体实施例中,顶侧排气空隙在第一胎面组件与邻近第一胎面组件的外侧布置的多个胎面组件中的第二胎面组件之间延伸。在特定配置中,底侧排气空隙与形成凹入沟槽的底侧空隙流体连通,凹入沟槽可以被称为连接器沟槽。
在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的其它实施例中,沿着底层保持结构组装胎面以用于后续使用并应用到轮胎胎体。确切地说,组装轮胎面的步骤包含组装轮胎面使得轮胎面的底侧可移动地附接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在这样做时,胎面组件可以直接组装在底层保持结构上或组装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布置的粘合材料的粘合层上。
底层保持结构可以包括配置成可移动地保持用多个胎面组件组装的轮胎面的任何结构。可移动的保持意味着能够保持轮胎面同时还允许轮胎面的移动而不会损坏轮胎面。因此,如果轮胎面或粘合层是有粘性的,那么底层保持结构由低粘附性或不粘的材料形成或涂覆或包覆有低粘附性或不粘的材料以抵御底层保持结构与胎面之间的实质粘合。例如,此类涂层可以包括涂层或KorolonTM销售的涂层,例如被称为Korolon700TM的具有固体润滑剂的基于聚合物的涂层、被称为Korolon800TM的具有固体润滑剂的基于二硫化钨的涂层、或被称为Korolon1350TM的具有固体润滑剂的基于镍铬合金的涂层。借助于进一步的实例,底层保持结构可以由柔性塑料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形成薄层、膜、或其它柔性结构。
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布置多个胎面组件(直接布置或用在其之间布置的粘合层间接布置),可以如上文与其它实施例相关联而论述的邻接布置来布置多个胎面组件中的全部或一部分。然而,在特定实施例中,以相对于多个胎面组件中的相邻胎面组件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多个胎面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从相邻的、间隔开的胎面组件之间的胎面顶侧延伸到轮胎面的厚度中的顶侧空隙(例如,不限制纵向或横向沟槽或轮胎沟槽)。如同其它实施例,经提供并组装以形成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的胎面的多个胎面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胎面组件中的任一个。
一旦已经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组装了轮胎面,在具体实施例中,组装轮胎面的步骤包含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可移动地组装轮胎面之后沿着轮胎面的顶侧的至少部分涂覆由低粘附材料(其包含不粘的材料)组成的低粘附层。在特定实例中,低粘附层包括涂层或包层,例如上文所论述的任何材料。在其它实例中,低粘附层包括塑料薄层或膜。任选地,使用粘附剂将低粘附层涂覆到胎面的顶侧。另外,出于使薄层适应于沿着胎面顶侧布置的任何轮廓或空隙的目的,可以使用真空压力大体上移除布置在薄层与胎面顶侧之间的气体,真空压力实际上真空收缩沿着胎面顶侧的塑料薄层。
一旦已经沿着组装后的胎面的顶侧布置了低粘附层,组装轮胎面的步骤包含沿着胎面顶侧的至少部分(例如,借助于实例在任何顶侧空隙内)涂覆材料的填充层。虽然填充材料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材料,但是在具体实施例中,填充材料包括以未硫化的柔韧形式涂覆在低粘附层上方的可硫化材料。通过以柔韧形式涂覆填充层,填充层适合于所述轮廓并一般填充沿着顶侧布置的任何空隙。在这样做时,填充层有助于保持空隙和在以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的相邻胎面组件之间的任何间隔的维度。因为填充层布置在低粘附材料层上方,所以填充层是可移动的且可从组装后的轮胎面分离的(例如,在胎面应用到轮胎胎体之后),并且因此可以称为可移动的填充层。虽然应理解,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或装置以任何所需方式或形式涂覆填充材料,但是在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挤出工艺以挤出物将填充材料涂覆到任何部分或跨整个胎面顶侧涂覆填充材料。挤出物可以一般定形或专门定形以与胎面顶侧匹配。在其它实施例中,预先形成材料条、将其切成所需长度并且随后将其布置在胎面顶侧空隙内。
一旦已经涂覆了填充层,任选地在填充层顶上布置覆盖层以完成组装后的轮胎面用于在轮胎翻新操作的后续使用。覆盖层用于覆盖填充层并且保护填充层直到组装后的胎面应用到轮胎胎体并硫化。应理解,顶部覆盖层可以包括任何柔性材料(例如塑料)以形成柔性覆盖层。正如上文相对于多个胎面组件所论述的,组装后的轮胎面也可以卷绕以形成轮胎面圈,其可以在本地或远程地被储存并传输以用于在组装翻新轮胎组合件时的后续使用。因此,轮胎面圈被配置成在应用到轮胎胎体之前解开。
应理解,低粘附层、填充层和覆盖层可以涂覆到胎面顶侧的特定部分,例如在任何顶侧空隙(借助于实例,包括沟槽)内或可以跨胎面的整个顶侧涂覆。
在形成沿着底层可移动结构布置组装后的轮胎面(也称为轮胎面组合件)的任何实施例中,在沿着轮胎胎体应用组装后的轮胎面之前,移除底层可移动结构。因此,形成翻新轮胎的此类方法包含在粘合的步骤之前将组装后的轮胎面应用到轮胎胎体的步骤,轮胎面沿着环形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布置,其中在应用组装后的轮胎面之前,从组装后的轮胎面移除可移动保持结构以露出组装后的轮胎面的附接侧。应理解,在各种实施例中,借助于组装后的胎面的粘合层将组装后的胎面的附接侧可操作地附接到预先涂覆到轮胎胎体的粘合层和/或可操作地附接到轮胎胎体。因此,在具体实施例中,除与组装后的轮胎面一起布置粘合层以用于与组装后的胎面一起应用于轮胎胎体之外,还在将组装后的轮胎面应用在轮胎胎体上之前将粘合层涂覆到轮胎胎体。在其它变化形式中,在与组装后的轮胎面一起布置粘合层以用于与组装后的胎面一起应用于轮胎胎体时,在将组装后的轮胎面应用到轮胎胎体上之前,代替粘合层,将通常在本行业内被称为“接合剂”的粘附剂涂覆到轮胎胎体。虽然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粘附剂,但是在具体实施例中,粘附剂是包括液化粘合橡胶的接合剂。在已经将组装后的轮胎面应用到轮胎胎体之后并且在执行粘合的步骤之后,以硫化形式移除可硫化材料(其此时被硫化)的填充层(与任何覆盖层)以露出轮胎面的顶侧。如果低粘附材料层包括可界定的结构,例如与通过抓握和拉动不能够容易地移动的特殊涂层截然相反的薄层,那么也与移除填充层并行地或在移除填充层之后移除低粘附材料层以露出轮胎面的顶侧。
在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的其它实施例中,组装轮胎面的步骤包含沿着轮胎胎体以相对于多个胎面组件的相邻胎面组件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组装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从以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的胎面组件之间的胎面顶侧延伸到轮胎面的厚度中的任何顶侧空隙特征,例如纵向或横向沟槽,并且在相邻的、间隔开的胎面组件之间的顶侧空隙特征内布置间隔件以界定顶侧空隙特征的形状。代替如上文所论述的填充层,此实施例利用间隔件来保持在翻新处理期间在相邻的、间隔开的胎面组件之间的维度。如同其它实施例,经提供并组装以形成在底层保持结构顶上的胎面的多个胎面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胎面组件中的任一个。
应理解,在执行粘合的步骤之后,从翻新轮胎和轮胎面移除间隔件。为便于间隔件的移除,间隔件可以由低粘附材料(其包含不粘的材料)制成或顶侧沟槽和间隔件中的至少一个涂覆或包覆有低粘附材料。此外,在具体实施例中,间隔件由耐热材料形成或涂覆或包覆有耐热材料,其适合于耐受在硫化操作期间出于保持间隔件的结构完整性(包含间隔件的大小和形状)的目的而使间隔件所暴露于的热量,这允许间隔件保持顶侧沟槽的所需维度和形状并且其可以允许间隔件重复使用于后续翻新操作。例如,间隔件可以由合适的塑料、或丁基橡胶形成。在某些实施例中,低粘附材料可配置成在高温(例如那些在硫化操作期间经历的高温)下保持其低粘附属性。例如,此类涂层可以包括涂层或KorolonTM销售的涂层,例如被称为Korolon700TM的具有固体润滑剂的基于聚合物的涂层、被称为Korolon800TM的具有固体润滑剂的基于二硫化钨的涂层、或被称为Korolon1350TM的具有固体润滑剂的基于镍铬合金的涂层。
应理解,间隔件可以包括任何形状以提供具有任何所需形状的顶侧沟槽。确切地说,间隔件具有配置成沿着顶侧沟槽的长度延伸的长度、配置成横向于跨顶侧沟槽的宽度的长度延伸的宽度、以及配置成延伸到顶侧沟槽的深度中的高度,所述高度从第一末端延伸到第二末端。可以说,间隔件的宽度横向于间隔件的长度和高度两者延伸。因此,一旦在顶侧沟槽内布置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具有沿着顶侧沟槽的长度延伸的长度、从末端的外侧延伸到顶侧沟槽的深度中的高度、以及横向于间隔件的长度和高度延伸的宽度。由此得出,间隔件的长度可以沿着任何所需路径纵向延伸,所需路径可以是任何线性、曲线的、或者非线性路径。同样地,沿着其中间隔件宽度和高度横向于间隔件长度延伸的平面截取的间隔件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任何所需形状,并且在特定情况下,形成用于顶侧沟槽所需的形状。实际上,在更特定的实例中,间隔件可以包含用于形成顶侧沟槽内的某些特征(例如,加固部件、磨损指示器和/或石材推出器)的局域空穴或伸出部分。此外,间隔件可以包含在间隔件的高度内延伸的排气通道,其用以从空隙特征内(例如,在间隔件下方)排放气体。排气通道可以包括在横向侧面之间中心地或沿着间隔件的任何侧面延伸穿过间隔件的高度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空隙或通道,包含预期适用于本文中所论述的任何胎面组件的任何空隙通道。
每个间隔件的长度可以按需要决定。例如,间隔件长度可配置成围绕轮胎面周向地延伸或延伸到顶侧沟槽的长度。因此,间隔件可以在一对相对的末端之间纵向地延伸或可以是环形的(即,连续的)且可扩展的。
应理解,间隔件的高度可以等于、大于或小于顶侧沟槽的深度。例如,在具体实施例中,间隔件的高度沿顶侧沟槽的最大深度延伸,使得间隔件的第二末端接合顶侧沟槽的底部,所述底部可以与在其上布置轮胎面的粘合层重合或用作粘合层。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控制间隔件高度(和由此间隔件的第二末端)到顶侧沟槽的深度中的深度方向上的延伸,间隔件可以包含配置成接合轮胎面的顶侧的止挡部分。虽然止挡部分可以沿着间隔件在任何位置处布置,但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止挡部分沿着从间隔件宽度向外延伸的第一末端布置并且配置成接合轮胎面的顶侧。
本发明的方法的其它步骤可以包含围绕胎面的外圆周和轮胎胎体的至少一部分放置硫化薄膜的步骤。应理解,在执行此步骤时可以采用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硫化薄膜以及其任何显然变化形式。硫化薄膜在本行业内也称为硫化包膜。通常,硫化薄膜包含外主体、外壳或具有环状地延伸以环绕胎面的胎面部分的薄膜。主体包含一定厚度并且在横向或轴向方向上横向延伸。外主体通常横向于胎面的全宽延伸并且可以进一步延伸。主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区段以实现其覆盖外轮胎触地面和变得密封以在胎面与硫化薄膜之间形成内部加压隔室的用途,其最初在翻新硫化操作期间放置在真空压力下以大体上移除在硫化薄膜与轮胎组合件之间的空气,并且接着暴露于增大的压力以帮助硫化处理。在一个实例中,硫化薄膜内部的压力可以达到约0.4MPa与0.7MPa(4到7巴)之间;然而,特定压力将取决于用于使翻新轮胎组合件硫化的各种方法。示例性薄膜可以部分地覆盖轮胎胎体,例如当硫化薄膜沿每个侧壁向下延伸以接合在其上安装并硫化轮胎胎体的车轮时。下文结合与此提交的图式论述完全环绕翻新轮胎的示例性翻新硫化薄膜。
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包含通过布置在顶侧沟槽和硫化薄膜内的间隔件使翻新轮胎硫化的步骤。为了形成翻新轮胎,具有未硫化粘合层的组装后的翻新轮胎必须被硫化以将新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可以采用使用硫化薄膜的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方法来使翻新轮胎组合件硫化以形成翻新轮胎。例如,可以将组装后的翻新轮胎布置在被称为立式硫化罐的硫化室内,其中所述轮胎至少部分地通过空气或根据所需硫化方法或定律经加热和加压的其它流体包围。这可以包含围绕轮胎或至少围绕组装后的翻新轮胎的外侧应用经加压和加热的流体。这还可包含在轮胎胎体的中心空穴内扩充硫化胶囊,例如通过用经加热、加压的流体填充硫化胶囊。因此,用于轮胎翻新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包含将组装后的翻新轮胎(其具有围绕其布置的硫化薄膜)放置到硫化室中的步骤。还应指出,如先前所提及,在具体实施例中,翻新轮胎以及硫化薄膜和间隔件在硫化处理期间暴露于高温以促进胎面到轮胎胎体的粘合。例如,在具体实施例中,硫化温度可以上升到130到140摄氏度。
可以基于所采用的硫化系统或方法采用其它变化。在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将未硫化的、组装后的翻新轮胎至少部分地放置在硫化薄膜或包膜内以用于至少在硫化室内的硫化操作。硫化薄膜一般接合轮胎胎体的外侧或表面以及胎面,以在其上形成至少围绕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在相对的侧壁之间且围绕组装后的轮胎的胎面横向延伸的皮肤样部件。可以使用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已知薄膜。例如,一种此类薄膜周向地且横向地围绕整个轮胎延伸。借助于进一步的实例,当薄膜围绕胎面从侧壁延伸到侧壁时轮胎可以安装在车轮上。不论采用的什么薄膜,一般在薄膜与轮胎(胎面和/或轮胎胎体)之间形成隔室,其可以在硫化操作期间视需要被加压。
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包含在已经进行硫化步骤之后移除硫化薄膜和间隔件的步骤。
现将在下文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关联地论述上文所论述的方法。
如上文所论述,可以由经布置以形式组装后的胎面的多个胎面组件形成翻新轮胎。还如所论述,可以任何已知的方式形成多个胎面组件。例如,可以通过模制过程形成多个胎面组件。参考图1A,示出示例性模具10由第一侧12和第二侧14组成,所述侧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用于形成一个或多个胎面组件20的一个或多个模穴16。虽然可以在相同模具内或在不同模具中形成多个胎面组件中的每个,但是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单个模具10内模制多个胎面组件20,胎面组件模穴16经紧密布置以使模制体积或模具的容量最大化。
如同普通模制技术,并且胎面特征可以视需要模制到每个胎面组件中以沿着胎面厚度内的胎面外表面(例如,隐藏的空隙)并且沿着胎面的底侧形成任何所需胎面花纹。例如,空穴16可以包含伸出部分17,其用以视需要在每个胎面组件内形成空隙特征(例如,纵向或横向沟槽或轮胎沟槽)。示例性空隙特征在图2A到2C中示出,其包含纵向沟槽24a和/或横向沟槽24b。此外,如上文所论述,可以提供通风口(包括空隙特征的排气通道)以排放在胎面厚度内或沿着胎面的底侧布置的任何气体。例如,参考图3A和3B,示出示例性排气通道26借助于纵向沟槽24a与胎面组件的底侧(配置成形成组装后的胎面的底侧)流体连通。在此特定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沿着胎面组件的横向侧面21c(其包含一个或多个侧壁)布置排气通道26,横向侧面在胎面组件20的顶侧21a与底侧21b之间延伸。此外,排气通道26包括形成在胎面组件厚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通道的第一部分28a以及形成在横向于胎面组件厚度的胎面组件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横向通道的第二部分28b。
虽然在某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可以与顶侧流体连通地延伸,但是应理解,排气通道可以与在相邻胎面组件中布置的空隙或空隙特征流体连通。例如,参考图5A中的组装后的胎面50,示出排气通道26与沿着相邻胎面组件20的顶侧21a和横向侧面21c布置的纵向沟槽24a(其也可以称为凹口)流体连通。如上文所论述,应理解,可以采用其它排气通道和排气通道配置。
应理解,可以在模具内分开地模制多个胎面组件,其中相邻胎面组件不连接。然而,还应理解,所模制的多个互连的胎面组件可以提供改进的或更高效的胎面组件脱模。例如,如图1A和1B中示例性地示出,连接多个模制的胎面组件20以形成互连的胎面组件网。确切地说,在相邻胎面组件20之间(在所需位置处)布置连接件22以在其之间形成连接。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件从每个胎面组件的一个或多个横向侧面21c延伸。当然,在模具10内布置对应形状的对应连接件空穴18以形成每个连接件22。
还应注意,单个模具可以包含多个胎面组件,所述胎面组件包括相同或不同的胎面组件。例如,在图1A的模具中,多个胎面组件包含全长胎面组件20a和部分长度胎面组件20b,所述胎面组件中的每个可以单独地或部分地分别形成肋条或突出部。此外,多个胎面组件包含图2A中个别地示出的配置成形成胎面的外侧边缘(即,配置成形成胎面宽度的向外延伸或侧边缘)的肩部组件、以及分别在图2B和2C中示例性地示出的配置成在肩部组件之间布置的中心全长组件和部分长度组件。一旦脱模,通过任何所需方式,例如(不限于)通过分割或研磨每个连接件,分离多个胎面组件。最终,可以视需要移除连接件。图2A到2C中示出的胎面组件已经经过处理以从中移除连接件。
一旦形成胎面组件,可以布置胎面组件以视形成轮胎面的需要用于储存和最终使用。如上所述,例如,可以卷绕胎面组件中的每个以形成胎面组件圈,其可以与多个其它胎面组件一起储存以用于最终解开并在组装轮胎面时使用。在图4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包括卷绕的一段图2B的胎面组件的胎面组件圈。所述圈可以包括一个胎面组件、沿着柔性支撑结构布置的多个分离的胎面组件、或连续卷绕的多个胎面组件,其中从连续卷绕的圈中分割选定的胎面组件长度。此外,如上文所描述,应理解,代替全长胎面组件,可以沿着柔性底层保持结构(例如,塑料薄层等)的长度布置多个部分长度胎面组件,并且以一个或多个全长胎面组件类似的方式进行卷绕。
如上文所论述,最终布置多个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胎面组件以组装轮胎面(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组装后的轮胎面)。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5A和5B,沿着轮胎胎体以邻接布置而布置多个胎面组件20以形成组装后的轮胎面50,其中在组装后的胎面与轮胎胎体48之间布置粘合层46。如示例性地示出的,邻接布置意味着相邻胎面组件布置成接合彼此。应理解,可以在胎面的任何方向上相邻地布置胎面组件,例如通过在图5A和5B中的实例示出的胎面宽度W或胎面长度L的方向上相邻地布置胎面组件。应注意,在组装后的胎面中形成沿着顶侧42a布置和露出的顶侧空隙以及沿着底侧42b布置和露出的底侧空隙(包含纵向沟槽24a),所述空隙可以通过沿着轮胎胎体以直立和倒转布置来布置不同或相同的胎面组件而获得。
虽然在图5A和5B中示出的每个示例性布置中多个胎面组件20以邻接布置而布置,但是图5B的组装后的胎面50包含在介接30处以啮合布置而布置的多个胎面组件20。这是因为相邻胎面组件20的横向侧面21c是非平面,其中一个胎面组件的一部分重叠其它胎面的一部分。例如,参考图5B和5C,相邻胎面组件20在横向于胎面厚度T的方向上重叠,由此重叠的胎面中的一个的一部分跨在胎面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线延伸。换句话说,相邻胎面组件20的横向侧面21c跨介接30重叠,由此一个相邻胎面组件的第一延伸部32延伸到其它相邻胎面组件的凹口34中。也可以说,胎面组件的啮合布置是互锁的,使得相邻胎面组件中的一个抵御其它相邻胎面组件在特定方向上的移动。例如,在图5B和5C中,一个相邻胎面组件20抵御其它相邻胎面组件20在胎面厚度T方向上的移动。应理解,延伸部32和凹口34可配置成在任何方向或形状上延伸,以便啮合和互锁并且由此抵御一个或其它在任何所希望的方向上(例如,在胎面长度、宽度或厚度方向上)的移动。
还应指出,当以邻接布置(其包含啮合布置)而布置胎面组件时,一个或多个胎面组件可以配置成形成肋条或突出部。参考图5A的示例性实施例,多个胎面组件20的部分或表面形成胎面顶侧42a(其形成胎面的地面接合表面),使得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部分有效地形成空隙特征(包括纵向顶侧沟槽24a)之间的肋条(和/或在其它实施例中为突出部),如一般通过分组27所指示。沿着实际肋条布置接缝,提供在宽度上比沟槽更小的接缝以在轮胎面中针对轮胎性能获得所需空隙部分。可以配置类似的布置以在胎面厚度内当胎面已经足够磨损而露出胎面厚度内的磨损层时的位置处实施。
在组装轮胎面的其它实施例中,除了以邻接布置而布置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之外或代替所述布置,以隔开的关系(即,以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轮胎面。通过以间隔开的布置进行布置,可以形成顶侧空隙,例如(不限于)纵向或横向沟槽或轮胎沟槽。例如,参考图6A和7,以并排的(即,相邻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多个胎面组件20,其中在间隔开的胎面组件之间形成包括纵向顶侧沟槽24a的顶侧空隙。
在图6A中呈现的具体实施例中,在布置于底层保持结构60顶部上的粘合层46上方布置用多个胎面组件20组装的胎面以用于后续使用和应用到轮胎胎体。如上文更详细描述的,底层保持结构可以包括任何结构,其包含(不限于)当使用时可从轮胎面组合件或粘合层分离的柔性结构。布置在组装后的轮胎面的顶侧的至少一部分上方的是低粘附材料(其包含不粘的材料)的低粘附层62。如上文更确切地描述的,低粘附层包括涂层或包层,其用以促进在低粘附层上方布置的填充层的移除。在特定实例中,可以作为喷雾来涂覆低粘附层,或当低粘附层包括柔性材料薄层时可以在真空压力下涂覆以排空在胎面与低粘附层之间布置的任何气体。为了帮助保持任何顶侧空隙的形状和维度,在低粘附层62上方布置合适材料的填充层64以填充一个或多个顶侧空隙的至少一部分。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跨胎面顶侧的不同的、分离的位置处涂覆填充层64以形成不连续的填充层,其中不同的、分离的位置与顶侧沟槽24a的位置重合。还应指出,填充层可以一般沿空隙的最大深度延伸,例如图6A和6B两者中所示,而无论空隙的深度D沿胎面的最大厚度T延伸(例如,见图6A)或部分地穿过胎面厚度(例如,见图6B),其中底胎面厚度TU保持低于空隙。最后,示出在填充层64顶上布置任选的覆盖层66以完成组装后的轮胎面用于在轮胎翻新操作时的后续使用。如上所述,覆盖层用于覆盖填充层并且保护填充层直到组装后的胎面应用到轮胎胎体并硫化,并且因此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其包含柔性材料)形成。在完成组装后的轮胎面后,可以储存轮胎面以用于在组装翻新轮胎时的后续使用。在组装翻新轮胎并沿着轮胎胎体的胎面应用时使用之前,移除底层保持结构以露出具有或不具有任何粘合层的组装后的轮胎面。
还应理解,使用底层保持结构、低粘附层、填充层和任何覆盖层的技术可以用来用任何布置的胎面组件组装胎面以用于后续应用到轮胎胎体,包含任何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或甚至任何邻接的布置,如图6B中示例性地示出的或与图5A和5B的实施例相关联地论述的。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间隔件用以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的多个胎面组件组装胎面。在这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将间隔件70布置在顶侧空隙特征内,顶侧空隙特征包括在相邻的、间隔开的胎面组件20之间布置的纵向沟槽24a。如上文所论述,出于实现或保持顶侧空隙的形状和维度的目的,间隔件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任选地,间隔件可以包含止挡72,其适用于控制间隔件相对于间隔件所布置于其中的顶侧空隙特征的深度。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之间延伸的间隔件的高度沿顶侧空隙的最大深度延伸。间隔件又用于防止间隔件的任何进一步延伸到粘合层或轮胎胎体中。虽然示出间隔件布置在间隔件高度的第一末端处,但是应理解,间隔件可以任何其它所需方式附接到间隔件或与间隔件一起形成。
应注意,间隔件可以一般沿空隙的最大深度延伸,例如图7中所示,而无论空隙的深度沿胎面的最大厚度延伸(例如,见图6A和7)或部分地穿过胎面厚度(例如,见图6B)。还应指出,可以使用或不使用间隔件,通过间隔开相邻胎面组件形成间隔件所布置于其中的空隙,因为间隔件可以布置在单个胎面组件内唯一地形成的空隙内,以便提供围绕空隙的任何部分的另外支撑以抵御在翻新操作期间空隙的任何可能变形。例如,空隙下面的胎面的厚度可能足够薄使得空隙的底部在粘合的步骤期间易于变形。出于相同的原因,可以在相同类型的空隙内使用先前实施例中的填充层。还应注意,通过间隔开的胎面组件形成的顶侧空隙可以布置在轮胎胎体中布置的预先存在的空隙上方,其中出于通过不移除以另外的方式可用的胎面材料而减少废弃物的目的,先前使用的胎面的一部分保留。因此,任何此类间隔件或填充层可以延伸到预先存在的空隙中,所述预先存在的空隙可以包括(例如)纵向或横向沟槽。
如上文所论述,间隔件可以形成任何所需形状,包含具有在间隔件高度的方向上(即,在胎面厚度的方向上)和在间隔件宽度的方向上(即,在胎面宽度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内布置的任何所需横截面形状。例如,在图7中,示出间隔件70具有在此类具有包括多边形形状的平面中延伸的横截面。此外,间隔件可以包含空隙或空穴和/或任何伸出部分以用于在胎面顶侧空隙内形成任何相应特征。可以在粘合层中或在环绕的胎面材料的任何柔韧部分中形成所述特征。例如,参考图8的实施例,沿着一段间隔件截取的且与一段胎面和轮胎胎体相关联地示出的间隔件的截面包含形成特征的空穴74,其用以形成在顶侧空隙内伸出的空隙特征25。例如,伸出特征可以形成顶侧空隙内的加固部件、石材推出器或磨损指示符。还如上文所论述,每个间隔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排气通道以从空隙特征内(例如,在间隔件下方)排放气体。尽管排气通道可以包括延伸穿过间隔件的部分高度或整个高度并且在间隔件内的任何位置处布置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空隙或通道,但是图7和8中示出排气通道76在界定间隔件宽度的横向侧面之间中心地沿着间隔件的整个高度延伸。例如,可以沿着间隔件长度和/或宽度隔开地以任何重复或非重复布置提供多个排气通道。
一旦已经以本文中所论述的任何方式围绕轮胎胎体组装并布置胎面以形成组装后的翻新轮胎,就根据上文所论述的粘合步骤以任何已知的方式将轮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例如,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在任何已知的硫化薄膜80内系紧组装后的翻新轮胎,所述硫化薄膜可以具有加压端口82,其用于当布置在硫化室内时附接到压力源以用于真空压力和/或加压气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包括提供或形成本文中所描述的胎面组件中的任一个。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包括使用本文中所描述的胎面组件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以任何预期的配置形成组装后的轮胎面的方法。
如在本文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所用,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应被视为指示可以包含未规定的其它要素的开放群组。术语“一”和词的单数形式将理解为包含相同词的复数形式,以使得所述术语意味着提供一个或多个某物。术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可互换地使用。术语“单个”将用以指示预期一个并且仅一个某物。类似地,其它具体整数值(例如“两个”)在预期具体数目的事物时使用。术语“优选地”、“优选”、“偏好”、“任选地”、“可能”和类似术语用于指示所提及的项目、条件或步骤是本发明任选(即,非必需)的特征。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描述为“在a与b之间”的范围包括“a”和“b”的值。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此类描述是借助于说明的且并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和内容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项来界定。
Claims (24)
1.一种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配置成接收胎面的环形轮胎胎体;
提供各自包括独立结构的多个胎面组件;
组装所述多个胎面组件以形成组装后的轮胎面,所述轮胎面具有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所述顶侧配置成在轮胎操作期间接合地表面,所述底侧配置成附接到环形轮胎胎体,所述环形轮胎胎体配置成接收所述轮胎面;
将所述胎面粘合到所述轮胎胎体以形成翻新轮胎,使用在所述轮胎面与所述轮胎胎体之间的粘合层将所述轮胎面沿着所述环形轮胎胎体的外圆周布置,所述粘合层包括未硫化弹性体材料,其在所述粘合的步骤期间被硫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胎面组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胎面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的步骤包含在单个模具中模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不同胎面组件的一定量的所述多个胎面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模制包含使所述多个胎面组件硫化以提供多个预硫化胎面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的步骤包含在模制所述多个胎面组件之后分离所述多个胎面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的步骤包含在单个模具中模制一定量的所述多个胎面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的步骤包含在模制所述多个胎面组件之后分离所述多个胎面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硫化处理来实现所述将所述胎面粘合到轮胎胎体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胎面包含从所述胎面的所述顶侧延伸到所述胎面的厚度中的空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多个胎面组件的步骤包括:提供包括全长胎面组件(其配置成围绕所述轮胎胎体的圆周在所述全长胎面组件的相对末端之间连续地延伸)和/或部分长度胎面组件(其配置成围绕所述轮胎胎体的圆周部分地延伸)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多个胎面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供多个胎面组件的步骤包含从包括具有不同设计的多种不同类型胎面组件的胎面组件存货中选择所述多个胎面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装轮胎面的步骤包含:
沿着所述轮胎胎体以相对于所述多个胎面组件的相邻胎面组件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组装所述多个胎面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在所述以并排的、间隔开的布置而布置的所述胎面组件之间形成从所述胎面顶侧延伸到所述轮胎面的厚度中的顶侧沟槽;以及
在所述相邻的、间隔开的胎面组件之间的所述顶侧沟槽内布置间隔件以界定所述顶侧沟槽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间隔件由耐热性材料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间隔件具有沿着所述顶侧沟槽的长度延伸的长度、从第一末端到第二末端延伸到所述顶侧沟槽的深度中的高度、以及横向于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长度和高度延伸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顶侧沟槽是周向槽并且所述间隔件大体上沿着所述顶侧沟槽的所述长度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件长度沿着非线性路径纵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件的所述第二末端接合在其上布置有所述轮胎面的粘合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件的所述高度至少等于所述顶侧沟槽的所述深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末端包含从所述间隔件的宽度向外延伸并配置成接合所述轮胎面的所述顶侧的止挡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件高度的所述末端具有多个凹口,其用于沿着所述顶侧沟槽的所述底侧形成伸出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间隔件与所述胎面之间布置脱模剂。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粘合的步骤之后从所述顶侧沟槽移除所述间隔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件包含一个或多个排气通道,其用于从所述顶侧沟槽内排放气体。
24.一种轮胎面,所述胎面包括:
各自包括独立结构的多个胎面组件,所述多个胎面组件经布置以形成组装后的轮胎面,所述轮胎面具有在顶侧与底侧之间延伸的厚度,所述顶侧配置成在轮胎操作期间接合地表面,所述底侧配置成附接到环形轮胎胎体,所述环形轮胎胎体配置成接收所述轮胎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US2013/034751 WO2014163609A1 (en) | 2013-03-31 | 2013-03-31 | Improved methods of tire retreading using spacer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0804A true CN105050804A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1658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4972.9A Pending CN105050804A (zh) | 2013-03-31 | 2013-03-31 | 使用间隔件的轮胎翻新的改进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052218A1 (zh) |
EP (1) | EP2981410A4 (zh) |
CN (1) | CN105050804A (zh) |
BR (1) | BR112015024373A2 (zh) |
WO (1) | WO201416360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1561A (zh) * | 2017-03-29 | 2019-11-15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双模具间隔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95642A1 (en) * | 2015-05-29 | 2016-12-08 |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 Method for tire retreading using adhesiv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1458A (en) * | 1995-06-30 | 1999-01-19 |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 Silicone water-based emulsion mold release ag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US20010047840A1 (en) * | 1997-03-14 | 2001-12-06 |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 Low-running-temperature tyre |
WO2012091708A1 (en) * | 2010-12-29 | 2012-07-05 |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 Custom pre-cured retread |
WO2013002797A1 (en) * | 2011-06-30 | 2013-01-03 |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ligning treads during tire retreading opera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56011A (en) * | 1960-02-10 | 1964-04-22 | Pirelli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neumatic vehicle wheel tyres |
GB1085802A (en) * | 1964-07-08 | 1967-10-04 | Schelkmann Wilhelm | Tread strip for vehicle tyres |
US3991803A (en) * | 1974-11-11 | 1976-11-16 |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 Pneumatic tire with reinforced tread |
US4240851A (en) * | 1978-11-24 | 1980-12-23 | Oliver Tire And Rubber Company | Method for recapping solid tires with precured, premolded tread |
US6478387B1 (en) * | 2001-07-13 | 2002-11-12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Heavy duty dual tire assembly |
US20070278707A1 (en) * | 2006-06-02 | 2007-12-06 | Koberlein Bernard M | Tire mold having air vents and vent plugs,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
2013
- 2013-03-31 WO PCT/US2013/034751 patent/WO201416360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31 BR BR112015024373A patent/BR112015024373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3-31 US US14/781,227 patent/US2016005221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3-31 CN CN201380074972.9A patent/CN105050804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3-31 EP EP13881088.2A patent/EP298141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1458A (en) * | 1995-06-30 | 1999-01-19 |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 Silicone water-based emulsion mold release agent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US20010047840A1 (en) * | 1997-03-14 | 2001-12-06 |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 Low-running-temperature tyre |
WO2012091708A1 (en) * | 2010-12-29 | 2012-07-05 |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 Custom pre-cured retread |
WO2013002797A1 (en) * | 2011-06-30 | 2013-01-03 |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ligning treads during tire retreading operations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1561A (zh) * | 2017-03-29 | 2019-11-15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双模具间隔件 |
CN110461561B (zh) * | 2017-03-29 | 2021-07-02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双模具间隔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81410A1 (en) | 2016-02-10 |
BR112015024373A2 (pt) | 2017-07-18 |
US20160052218A1 (en) | 2016-02-25 |
EP2981410A4 (en) | 2016-12-21 |
WO2014163609A1 (en) | 2014-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5193268A (ja) | タイヤをリトレッド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02481744A (zh) | 制造翻新轮胎的方法 | |
US20180001583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ubber caterpillar track with tensile members | |
CN100556677C (zh) | 模制和固化车轮轮胎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050803A (zh) | 使用预组装胎面的轮胎翻新的改进方法 | |
CN104709003B (zh) | 轮胎装置 | |
CN105050804A (zh) | 使用间隔件的轮胎翻新的改进方法 | |
CN105593033B (zh) | 使用真空以增加预固化胎面的有效花纹深度 | |
CN105050802A (zh) | 用邻接胎面组件翻新轮胎的改进方法 | |
WO2013002797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ligning treads during tire retreading operations | |
US20140251527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uring retreaded tires | |
US20160221288A1 (en) | Method of making pre-cured tread with textured bottom | |
US20170021671A1 (en) | Precured tire tread with fabric reinforcing layer | |
EP2914418B1 (en) | Method for making retreaded tires | |
CN106182848B (zh) |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 |
CN105492192B (zh) | 用于形成翻新轮胎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胎面 | |
JPS62278026A (ja) | 更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US9975304B2 (en) | T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 |
CN106660281A (zh) | 双模具可更换中心挡边 | |
KR20130074536A (ko) | 타이어 가류용 브래더 | |
JP5331606B2 (ja) | 更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JP7559268B2 (ja) | 非空気入りタイヤのための硬化金型組立体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5492194A (zh) | 用于预固化胎面的可去除连接器和方法 | |
CN117597229A (zh) | 用于非充气轮胎的固化模具组件以及制造方法 | |
JP5596533B2 (ja) | 更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