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5390A -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5390A
CN105445390A CN201510770252.7A CN201510770252A CN105445390A CN 105445390 A CN105445390 A CN 105445390A CN 201510770252 A CN201510770252 A CN 201510770252A CN 105445390 A CN105445390 A CN 105445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add
milliliters
chloromycetin
testing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702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5390B (zh
Inventor
李照
张雪峰
崔向云
徐向峰
常建军
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mart Quality Center Co ltd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702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5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5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5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5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5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4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fluid composition, e.g. gradi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2030/022Column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 G01N2030/027Liquid chromatograph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方法,所称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该方法包括:对待测样品进行前处理,其中包括: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利用v2毫升甲醇溶解第一提取物,加入v3毫升正己烷混匀,离心弃去上层,以获得第二提取物,利用固相萃取柱净化第二提取物,以获得净化物;利用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净化物,以检测该待测样品中的氯霉素类残留;其中,m1小于等于5,v1小于20,v2小于1,v3小于8。该方法不需使用内标,能避免检测过程中的乳化现象,降低基质对检测的干扰,同时检测氯霉素类药物,灵敏度高、回收率高、节约成本且易操作。

Description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制品中的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一般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菌强。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在动物中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曾是兽医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类的主要毒副作用是抑制造血机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人和幼龄动物对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均非常敏感。欧盟、中国以及许多国家将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列为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规定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是不得检出的。但是,一些违法使用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的现象非常严重,已经造成严重国际影响。
氯霉素易溶于乙酸乙酯、甲醇,微溶于水,不溶于正已烷。目前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3大类:微生物测定法、免疫分析法和化学方法。确证主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在仪器测定中,往往需要复杂的样品中氯霉素的提取和净化,称为前处理。氯霉素残留测定的前处理一般利用萃取法,提取试剂有乙酸乙酯、正乙烷等,如国家标准GB2968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一般包括: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利用正己烷脱脂,同位素内标法测定产品中氯霉素药物残留。
目前这些方法都不能避免乙酸乙酯提取过程中产生的乳化现象,会使得氯霉素的提取不完全,而目前一般采用内标法来避免这一问题带来的检测不准确,但由于内标物质价格昂贵,检测单个样品成本会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至少之一或者至少提供一种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内标的乳制品中的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所述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该方法包括:对待测样品进行前处理,其中包括: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利用v2毫升甲醇溶解所述第一提取物,加入v3毫升正己烷混匀,离心弃去上层,以获得第二提取物,利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所述第二提取物,以获得净化物;利用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所述净化物,以检测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氯霉素类残留;其中,m1小于等于5,v1小于20,v2小于1,v3小于8。所称乳制品指,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的产品。乳制品包括液体乳,例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等;乳粉,例如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以及其他乳制品,例如奶油、奶酪等。
本发明的这一方面的方法不需加入内标例如氘代氯霉素,能避免检测过程中的乳化现象,降低基质对检测的干扰,同时检测氯霉素类药物,灵敏度高、回收率高、节约成本且易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本发明这一方面的检测乳制品中的氯霉素残留的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本发明的这一方面的方法中的步骤以及各步骤条件是根据乳制品的特性而多次试验简化步骤、优化条件而确定的。例如,相较于国标法中取试料10g,该方法称取的待测样品小于或者等于5g,这是由于乳制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发明人试验发现,如果称样量过大,乙酸乙酯提取时,乳化现象尤其严重,大大影响提取效果及检测准确性,而称样量过小,会影响检出限,因此多次试验不同类型的乳制品,发明人确定出乳制品氯霉素类残留检测的较佳称样量为1g-5g。再例如,相较于国标法中两次乙酸乙酯提取以及利用4%氯化钠溶液溶解第一提取物,本发明的这一方法只需结合一次乙酸乙酯提取以及利用v2毫升的甲醇溶解第一提取物,就能达到很好的提取效果。
乳制品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液体乳类,主要包括杀菌奶、发酵奶、酸奶、调制乳等;第二类是乳粉类,包括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婴幼儿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第三类是炼乳类;第四类是乳脂肪类,包括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等;第五类是干酪类;第六类是乳冰淇淋类;第七类是其他乳制品类,主要包括干酪素、乳糖、奶片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当所述待测样品为液体乳类时,m1=5。如此,能够减轻乳化现象,利于高效提取液体乳类中的氯霉素类残留,以及利于利用该方法进行准确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待测样品为液体乳类时,所述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加入15毫升乙酸乙酯,涡旋混匀,超声提取20min,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毫升的上清液,于40℃±2氮气吹干所述7.5毫升的上清液,以获得所述第一提取物。上述具体的试剂的使用量以及操作条件,是发明人多次试验、组合优化的,利于操作简便、高效的提取5g液体乳类中的包含氯霉素类残留的第一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当所述待测样品为乳粉类时,m1=1。如此,能够减轻乳化现象,利于高效提取液体乳类中的氯霉素类残留,以及利于利用该方法进行准确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所述待测样品为乳粉类时,所述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加入5毫升超纯水溶解所述待测样品,加入15毫升乙酸乙酯,涡旋混匀,超声提取20min,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毫升的上清液,于40℃±2氮气吹干所述7.5毫升的上清液,以获得所述第一提取物。上述具体的试剂的使用量以及操作条件,是发明人多次试验、组合优化的,利于操作简便、高效的获得1g乳粉类中的包含氯霉素类残留的第一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当所述待测样品为乳脂肪类和/或干酪类时,m1=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所述待测样品为乳脂肪类和/或干酪类时,所述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加入5毫升超纯水和5毫升正己烷涡旋溶解所述待测样品,弃上清液后加入15毫升乙酸乙酯,涡旋混匀,超声提取20min,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毫升的上清液,于40℃±2氮气吹干所述7.5毫升的上清液,以获得所述第一提取物。对于这类脂肪含量高的乳制品,在乙酸乙酯提取前先利用适量正乙烷除脂,能够降低乙酸乙酯提取时的乳化现象。上述具体的试剂的使用量以及操作条件,是发明人多次试验、组合优化的,利于操作简便、高效的获得2g乳脂肪类乳制品中的包含氯霉素类残留的第一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获得各类乳制品的第一提取物后,所述利用v2毫升甲醇溶解所述第一提取物,加入v3毫升正己烷混匀,离心弃去上层,以获得第二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加入0.5mL甲醇溶解所述第一提取物,接着加入5mL超纯水稀释后涡旋混匀,再加入5mL正己烷,涡旋混匀,3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上层液体,以获得所述第二提取物。甲醇能使第一提取物中的氯霉素类更好的溶解。离心后所称的上层液体为正己烷液。上述具体的试剂的选择、使用量以及操作条件,是发明人多次试验、组合优化的,利于操作简便、高效的获得各类乳制品中的包含氯霉素类残留的第二提取物。这里,相较于国标法的二次正己烷提取,该方法在保证提取效果的同时,操作简单、节约时间。发明人在氮吹后溶剂及其添加量的选择过程中,分别选用了0.5mL甲醇、1.0mL甲醇、1.0mL纯水对吹干后加标样品进行溶解,再加入5mL纯水稀释、过净化柱、制备样品、上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0.5mL甲醇溶解的回收率最好,在90%以上,加入1.0mL甲醇和1.0mL纯水溶解的效果不佳,回收率都在70%以下。原因可能是以1.0mL甲醇溶解后,样液中甲醇含量过大,影响了净化柱的吸附,致使部分目标物损失,而以1.0mL纯水溶解后,氮吹管内物质未被完全溶解,致使回收率偏低。
固相萃取柱可选择市面的萃取柱,例如ClearnertPEP固相萃取小柱、OasisHLB固相萃取柱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获得各类乳制品的第二提取物后,所述利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所述第二提取物,以获得净化物,包括:将所述第二提取物过HLB固相萃取柱,接着用5mL水淋洗,抽干,加入6毫升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于40℃±2氮气吹干,用1mL的15%乙腈溶解氮气吹干后的残余物,涡旋混匀,滤膜过滤,以获得所述净化物。在过柱之前,预先依次用3mL甲醇和3mL超纯水活化该HLB固相萃取小柱,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的是WatersOasisHLB固相萃取小柱,过柱的流速可以按照该柱的推荐条件,例如1滴/3~4s,以使第二提取物中目标物结合到柱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使用的滤膜为0.22μm。上述具体的试剂的选择、使用量以及操作条件,包括萃取柱的选择和过柱的条件,是发明人多次试验、组合优化的,利于操作简便、高效的净化各类乳制品中的包含氯霉素类残留的第二提取物,获得可以进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的净化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利用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所述净化物,其中的液相色谱选择的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UPLCBEHC18柱(50mm×2.1mm,1.7μm)或性能相当者,流动相为乙腈和水,采用梯度流动相,流动相梯度为15%乙腈-85%乙腈-15%乙腈。这里,相较于国标法中的使用稳定的流动相,该色谱条件能够使各残留物的出峰时间适宜,利于各氯霉素类高效检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对乳制品中的氯霉素类残留进行定量检测时,该方法还包括制备标准曲线,根据所述利用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所述净化物的色谱峰结果以及所述标准曲线,定量所述氯霉素类残留。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标准品色谱图(0.5ppb)。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定性离子、定量离子检出限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具有顺序关系。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
一、一般方法:
1样品处理
1.1生乳、发酵乳、灭菌乳、调制乳、巴氏灭菌乳、含乳饮料等液体乳制品类
称取样品5.0g左右(准确至0.01g),加入15mL乙酸乙酯,涡旋1min,然后超声20min,在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mL上清液置于试管中,在40℃±2℃下用氮气吹干。用0.5mL甲醇溶解,用5mL超纯水稀释后涡旋混匀,再加入5mL正己烷,涡旋混匀,在3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上层正己烷,下层溶液过HLB固相萃取小柱(预先用3mL甲醇,3mL超纯水活化),等快干时用5mL水除杂,然后用真空泵抽干(或用洗耳球吹干),加入6mL甲醇洗脱,然后用氮气40℃±2下吹干,用1mL的15%乙腈水溶解,涡旋,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LC-MS/MS分析。
1.2乳粉类
称取样品1.0g左右(准确至0.01g),加入5mL纯水溶解,加入15mL乙酸乙酯,涡旋1min,然后超声20min,在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mL上清液置于试管中,在40℃±2℃下用氮气吹干。用0.5mL甲醇溶解,用5mL超纯水稀释后涡旋混匀,再加入5mL正己烷,涡旋混匀,在3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上层正己烷,下层溶液过HLB固相萃取小柱(预先用3mL甲醇,3mL超纯水活化),等快干时用5mL水除杂,然后用真空泵抽干(或用洗耳球吹干),加入6mL甲醇洗脱,然后用氮气40℃±2℃下吹干,用1mL的15%乙腈水溶解,涡旋,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LC-MS/MS分析。
1.3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和奶酪类乳制品
称取样品2.0g左右(准确至0.01g),加入5mL超纯水和5mL正己烷涡旋溶解,把上清液去掉,加入15mL乙酸乙酯,涡旋1min,然后超声20min,在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mL上清液置于试管中,在40±2℃下用氮气吹干。用0.5mL甲醇溶解,用5mL超纯水稀释后涡旋混匀,再加入5mL正己烷,涡旋混匀,在3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上层正己烷,下层溶液过HLB固相萃取小柱(预先用3mL甲醇,3mL超纯水活化),等快干时用5mL水除杂,然后用真空泵抽干(或用洗耳球吹干),加入6mL甲醇洗脱,然后用氮气40℃±2℃下吹干,用1mL的15%乙腈水溶解,涡旋,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LC-MS/MS分析。
2推荐性色谱条件
2.1液相条件
色谱柱:WatersACQUITYUPLCBEHC18柱(50mm×2.1mm,1.7μm)或性能相当者。
柱温:30℃。
流速:0.4mL/min。
进样体积:5μL。
表1显示流动相梯度洗脱比例。
表1梯度洗脱比例
时间Time(min) 流速Flow(mL/min) 流动相A%(乙腈) 流动相B%(水)
/ 0.4 15 85
1.5 0.4 85 15
2.5 0.4 85 15
3.0 0.4 15 85
3.5 0.4 15 85
2.2质谱参考条件
电离方式:ES(-)。
电离电压:3.00KV。
锥孔电压:30V。
源温度:120℃。
去溶剂气温度:450℃。
去溶剂气流量:600L/hr。
采集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表2显示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氯甲砜霉素定性、定量离子对和碰撞电压。
表2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标准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分别进样,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峰高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通过回归计算求得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实验验证在0-10n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峰高间呈正相关,符合比尔定律,相关性好,可用于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标准系列浓度测定结果及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表3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线性范围、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4分析结果的计算
液相-质谱联用法通过标准曲线或单点法计算样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含量。对于高含量的样品,可通过稀释等方法将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浓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保证测定液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浓度在线性范围内。
试样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含量分别为X,以质量分数微克每千克(μg/kg)表示:
X = C × f × V m × 1000 1000
式中:
(1)C:测定液浓度,ng/mL;
(2)f:稀释因子;
(3)m:试样的质量,g;
(4)V:定容体积,mL。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5检出限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定量检出限:
CL=10Sb/b
式中:b-方法校准曲线的斜率;
Sb—空白值的标准偏差。
二、样品测定
1、实际样品测定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灭菌乳、乳粉、原奶作为实际测定样品,按前面相应的样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定容到1ml进样测定。再分别加入0.5ng/mL、1.5ng/mL、2.5ng/mL、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标准溶液,按样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定容到1mL进样。
将已制备好的试样液注入LC-MS/MS中,测定总离子流图,测得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外标法定量。结果测定见表4以及表5。
图1显示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MRM定量离子通道检测色谱质谱图,浓度均为0.5μg·L-1(ppb),进样量5μL。1ppb为1ppm的千分之一,ppb即μg/L(微克/升)。从图1可看出,利用推荐的色谱条件,各物质色谱峰的响应值及保留时间最佳,并能避开干扰峰,达到分离要求,图1中的三个峰从左往右依次是砜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
2、检出限
利用第一部分中的检出限的公式计算,得出样品中定量检出限为(以乳计):
氯霉素检出限:0.1μg/kg;
氟苯尼考检出限:0.1μg/kg;
甲砜霉素检出限:0.1μg/kg。
图2显示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定性离子、定量离子检出限色谱图。从图2可以看出,从上往下两两色谱图分别是氟苯尼考的两个子离子、甲砜霉素的两个子离子和氯霉素的两个子离子的色谱图。
3、回收率
选用上述3个样品加入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标准溶液进行回收率测定,回收率范围在62%~110%之间,符合《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恐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的要求。具体测试结果见表4。
4、精密度
制备含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的阳性样品作为待测样品,重复测试6次,精密度范围在0.01~15%,符合《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恐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具体测试结果见表4。
表4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表5氯霉素实际样品测定结果(部分结果)
注:-表示未检出
从以上可看出,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重现性、检出限适用于生乳、灭菌乳、调制乳、巴氏杀菌乳、乳粉等各类乳制品中的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的测定。
该检测方法的准确性、重现性、检出限适用于乳制品、含乳饮料和冷冻饮品等各类乳制品中氯霉素的测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0)

1.一种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所述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测样品进行前处理,其中包括:
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
利用v2毫升甲醇溶解所述第一提取物,加入v3毫升正己烷混匀,离心弃去上层,以获得第二提取物,
利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所述第二提取物,以获得净化物;
利用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所述净化物,以检测所述待测样品中的氯霉素类残留;其中,m1小于等于5,v1小于20,v2小于1,v3小于8。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为液态乳制品时,m1=5。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
加入15毫升乙酸乙酯,涡旋混匀,超声提取20min,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毫升的上清液,于40℃±2氮气吹干所述7.5毫升的上清液,以获得所述第一提取物。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为乳粉类时,m1=1。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
加入5毫升超纯水溶解所述待测样品,加入15毫升乙酸乙酯,涡旋混匀,超声提取20min,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毫升的上清液,于40℃±2氮气吹干所述7.5毫升的上清液,以获得所述第一提取物。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为乳脂肪类和/或干酪类时,m1=2。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称取m1克待测样品,加入v1毫升乙酸乙酯提取,以获得第一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
加入5毫升超纯水和5毫升正己烷涡旋溶解所述待测样品,弃上清液后加入15毫升乙酸乙酯,涡旋混匀,超声提取20min,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7.5毫升的上清液,于40℃±2氮气吹干所述7.5毫升的上清液,以获得所述第一提取物。
8.权利要求3、5或7任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v2毫升甲醇溶解所述第一提取物,加入v3毫升正己烷混匀,离心弃去上层,以获得第二提取物,包括依次进行以下:
加入0.5mL甲醇溶解所述第一提取物,接着加入5mL超纯水稀释后涡旋混匀,再加入5mL正己烷,涡旋混匀,3000r/min下离心2min,弃去上层液体,以获得所述第二提取物;
任选的,
所述利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所述第二提取物,以获得净化物,包括:
将所述第二提取物过HLB固相萃取柱,接着用5mL水淋洗,抽干,加入6毫升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于40℃±2氮气吹干,
用1mL的15%乙腈溶解氮气吹干后的残余物,涡旋混匀,滤膜过滤,以获得所述净化物。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所述净化物,其中的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动相梯度为15%乙腈-85%乙腈-15%乙腈。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备标准曲线,
根据所述利用液相-串联质谱仪分析所述净化物的色谱峰结果以及所述标准曲线,定量所述氯霉素类残留。
CN201510770252.7A 2015-11-10 2015-11-10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5445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70252.7A CN105445390B (zh) 2015-11-10 2015-11-10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70252.7A CN105445390B (zh) 2015-11-10 2015-11-10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5390A true CN105445390A (zh) 2016-03-30
CN105445390B CN105445390B (zh) 2018-03-06

Family

ID=5555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70252.7A Active CN105445390B (zh) 2015-11-10 2015-11-10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539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3437A (zh) * 2016-11-09 2017-01-25 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甲砜霉素检测方法
CN107843678A (zh) * 2017-12-06 2018-03-27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一种薄层色谱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动物饲料中甲砜霉素含量的方法
CN108387672A (zh) * 2018-02-01 2018-08-10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液体乳中爱德万甜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CN108760938A (zh) * 2018-08-01 2018-11-06 扬州大学 一种高效检测禽蛋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多残留的分析方法
CN112834649A (zh) * 2020-12-31 2021-05-25 镇江华大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CN115372524A (zh) * 2022-09-30 2022-11-22 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萃取牛乳中氯霉素残留的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778A (zh) * 2011-07-29 2013-01-30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乳或乳制品中氯霉素的预处理方法及乳或乳制品中氯霉素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1778A (zh) * 2011-07-29 2013-01-30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乳或乳制品中氯霉素的预处理方法及乳或乳制品中氯霉素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燕等: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彭涛等: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虾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残留量", 《分析化学研究报告》 *
翟进文等: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肉中氯霉素含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3437A (zh) * 2016-11-09 2017-01-25 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甲砜霉素检测方法
CN107843678A (zh) * 2017-12-06 2018-03-27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一种薄层色谱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动物饲料中甲砜霉素含量的方法
CN107843678B (zh) * 2017-12-06 2020-04-14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一种薄层色谱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动物饲料中甲砜霉素含量的方法
CN108387672A (zh) * 2018-02-01 2018-08-10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液体乳中爱德万甜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CN108387672B (zh) * 2018-02-01 2021-03-26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爱德万甜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CN108760938A (zh) * 2018-08-01 2018-11-06 扬州大学 一种高效检测禽蛋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多残留的分析方法
CN112834649A (zh) * 2020-12-31 2021-05-25 镇江华大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CN115372524A (zh) * 2022-09-30 2022-11-22 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萃取牛乳中氯霉素残留的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5390B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5390A (zh) 乳制品中氯霉素类残留的检测方法
CN102692469B (zh)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参中真菌毒素含量的方法
Blanco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at-soluble vitamins and provitamins in dairy produc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a narrow-bore column
CN104076109A (zh) 高脂肪含量食品中七种指示性多氯联苯的同时测定方法
CN105241990A (zh) 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结合液质联用测定水环境中10种抗生素的方法
CN107664667B (zh) 一种化妆品中多种防腐剂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8776187A (zh) 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烟用接装纸中5种甜味剂的方法
CN107677757A (zh) 同时测定食品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的方法
Beltrán-Martinavarro et al. Use of micellar mobile phases for the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melamine in dietetic supplements
CN106526033A (zh) 一种同时测定玛咖中11种玛咖酰胺含量的方法
CN110554114A (zh) 一种酸奶中低聚异麦芽糖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
Hou et al. A stop-flow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food additives in yogurt
CN107192769A (zh) 一种同时快速测定食品中丙酸、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含量的方法
CN103091418B (zh) 一种检测塑化剂的方法
CN105738512A (zh) 液态乳中丁草胺和氟虫腈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Fishman Determination of estrogens in dosage forms by fluorescence using dansyl chloride
CN108445128A (zh) 一种禽蛋中氨基甲酸酯类药物残留量测定的方法
Sertl et al.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D in milk and infant formula
CN114354823B (zh) 一种检测农产品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的方法
Aubin et al. Separation of 16 Cannabinoids in Cannabis Flower and Extracts Using a Reversed Phase Isocratic HPLC Method
CN110361479A (zh) 一种检测多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和应用
CN108181402A (zh) 一种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检测方法
Wielinski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retinol acetate, retinol palmitate, cholecalciferol, α-tocopherol acetate and alphacalcidol in capsules by non-aqueous reversed-phase HPLC and column backflushing
CN115078608A (zh) 一种鸡骨草与毛鸡骨草uplc特征图谱鉴别方法
CN105938102A (zh) 一种化学显色法快速测定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Helingeer Shengle Economic Zone Hohhot cit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1517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Smart Quality Cen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Helingeer Shengle Economic Zone Hohhot city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1500

Patentee before: INNER MONGOLIA MENGNIU DAI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